人事管理制度条例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事管理制度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事管理制度条例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制度;认识度;认同度

作者简介:顾艳梅(1979-),浙江杭州人,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85-03

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完成了制度管理的第一步,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制度实施。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制订了方方面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出发点是规范校方运作,管住学生,注重的是制度的管理功能,加上部分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合法、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使制度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就反映了几个比较突出问题。

一、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认识

学生管理制度运行是否合理并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但对管理制度的认识却成为影响制度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这里主要根据对学生、教师及和学生工作负责人访谈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在学生管理制度认识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较低

要让学生遵守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必须使他们知晓制度价值,并对现有制度内容有清晰认知。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其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这只是摆设,真正用到的时间很少,所以都没把它当回事。当被问及了解学生管理制度的途径时,被调查的学生能举出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学校发放的学生管理手册”和“老师直接宣布”,说明大部分学生了解学生管理制度的途径都比较单一,学校也较少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制度的制订比例较低。

(二)教师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并不一致

除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对象以外,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制度本身及执行情况的认识也相当重要。从访谈的情况看,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逾60%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够用;但认为不健全和没有管理制度的教师也占到调查总数的40%。同时,大部分教师认为本校学生管理制度“落实得很好”或“基本落实”。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管理制度在各校实施过程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然而仍有20%左右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三)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管理制度的理解有失偏颇

通过对学生工作负责人访谈可以看出,管理者认为学生管理制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手段对学生的行为实行规范管理,其自身也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因此从管理制度的提出、制订、实施以及变更都由管理者完成。而且出于校方的担忧思想,在制订和实施学生管理制度时与学生沟通较少,也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多数学校采用加强监管、严格管理等措施保证制度的切实推行,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同样是一个学生管理制度,为什么不同的调查对象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却不一致呢?

第一,各高职院校普遍比较注重制度的表面宣传,希望透过宣传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规范,使学生管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而通常使学生了解管理制度的途径也大多是“通过学校发放的学生管理手册”和“老师直接宣布”这些单一的途径公布相关制度,从访谈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其产生清晰的认知,“比较清楚”和“十分清楚的”现有学生管理制度的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约1/3,说明这种制度宣传方式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从访谈的情况看,学生认为很多制度对他们而言只是“摆设”,认为制度具有消极作用,是“学校约束学生的手段”,造成学生更加不愿意主动认识和了解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

第三,从学生访谈情况来看,有2/3的被调查学生并不清楚制度制订过程,因此大大削弱了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知程度。而有着丰富学生经验的教师直接参与和了解制度制订和实施的途径也很少,因此,造成教师对管理制度的认识也并不一致。

第四,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学生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够全面的原因是他们只看到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忽略了它的激励功能,由于害怕学生过多的参与带来的是争吵,而不愿意学生参与制度制订和实施之中。同时也认为自身有能力,所以以“包办”的形式来垄断制度变更。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

学生管理制度要想真正发挥功效,落实到位的话,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了解管理制度,还需要认同管理制度。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五所高职院校中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同度并不十分理想。

(一)学生认为学生管理制度没有充分照顾他们的情感取向。学生对管理制度的情感取向影响制度实施效果和其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表达了他们总体满意的态度,但也有超过1/3的学生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不认同。主要情况是:认为条例太多了,限制自我发展,如几所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实施中都规定了学业成绩所占的比例,学生认为过度强调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实践课程,不符合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等等,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多制度基本上是名存实亡,降低了管理制度的实效性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表达了他们不认同管理制度的原因是学生很少知道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学校也较少考虑到学生提出的制度改进措施。

(二)教师认为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不够突出。作为学校中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师而言,他们能运用对学生直接、深切的了解,以及自身专业判断能力,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或提供修改建议,但实际上大多数高职专业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往往只会关注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事情,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很少留意;而管理者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提出、制订、实施过程中很少或没有咨询教师的意见,导致辛苦制订的学生管理制度老师不十分了解,使用频率不高,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第一,学生管理制度内容的更新速度快,但过程没有征求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存在不合理规定,学生认可度不高。调查的五所高职院校均是参照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制订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出台的速度很快,但过程比较匆忙,这种状态大大消减了学生对制度的认同度,致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没能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形成制订规章制度的主人公意识。如某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异性宿舍;不允许任何外来人员在学生宿舍留宿;亲友来访,须经宿舍管理人员查验个人有效证件后在指定地点会面。”男女同学、朋友串门聊天其实很普遍,这种“一刀切”的禁令让许多学生感到不满;关于亲友来访的规定学生也认为并不合理。

第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通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出现这种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往往通过加强制度执行的方式来改变局面。采取最多的方式就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加强监管、严格管理等,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思想教育,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而言,比较势单力薄;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但总是难阻“风险偏好者”[1]。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贯穿着这种方式的学生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

第三,就学校管理而言,我们常常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然而真正落实到具体制度制订中,我们往往又会忽略学生这些“人”。些制度往往带有目的性的叙述,例如在某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实施细则》,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处理规定》,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强化学生管理,制订本办法”;《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条例》,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结合实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体现高校教育和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特制订本办法”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贯彻上级指示,重点要维护学校教学需要而制订的。这恰恰是目前学生管理制度本身定位上的重大偏差,因此,学生对这些近似转发上级指示的条条框框并不认同。

三、提高学生管理制度认识度和认同度的建议

各高职院校应依据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精神,总结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认识度和认同度问题,推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一)采取讨论、宣讲、组织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规章制度实施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学生在刚进校时对具体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不了解,往往到了违反管理制度的时候才后悔不已。由此可见,学生管理制度的教育和学习是一件长期工作,它必须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同时要注意把握好阶段性,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教育和引导。如对刚入学的新生,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班会等宣传方式,安排专门的校规校纪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对于日常的学生管理,可以通过系列板报的方式加强政策宣传,每个月的主题班会,组织违纪学生参加校规、校纪培训班等方法,将管理制度教育贯穿于每个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使学生事事有规范,处处有规矩,增强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和能力。

(二)采取集中讲座、学习、讨论等形式,让教师更深刻,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管理制度,热情投入到学习、宣传学生管理制度的队伍中,自觉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学生管理制度。使教师意识到只有落实、抓好学生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即使是多年来一直执行的管理制度,也要进行充分的宣讲和教育,增大师生对制度的认同度,以提高实施中的实效性。

(三)注重提高学生在管理制度制订中的参与度。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承担的是引路人或障碍扫除者的责任,学生才是管理制度制订的主体。教育自由意味着教育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限制,以保证没有任何外在的权威强迫教育者朝某个规定好的目标前进。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摆脱外在设置的障碍,同时教育必须提供条件和引导,以促使个人摆脱内在障碍(如虚假意识、内在压抑、自我蒙蔽等),这两方面都会破坏精神的自我创造[2]。所以学校应该主动提供学生参与制度制订的途径和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学生工作管理者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制度的激励和引导功能。开辟途径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制度制订和实施,广开言路,聆听学生建议,加强相互沟通,接受大家的监督。第一,学生工作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或参与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信息反馈制度是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座谈,可以及时了解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状况,了解学生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管理制度的修正。第二,学生管理制度要改变给人以“管”和“罚”为手段的印象,在各高职院校财政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开设各种专业技能大赛,科技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多种实训比赛,通过国家认可的各类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等等,都可以获得专项奖学金,充分体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观感,重塑信心和认同感。管理制度也能切实起到桥梁沟通作用,有力的促进教学管理活动进一步完善。

(五)改善教育管理方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工作者应当使用柔性管理的模式,注重运用说服教育、关心体贴、心理沟通等多样的管理方式,让硬性的管理变成人性的服务,做好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疏导工作,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让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六)在制度制订和实施层面上,要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如果学校把自己视为与学生平等的民事主体,注重尊重,维护学生的权利;如果学校身体力行维护法制的尊严,严格依法办事,追求公平正义,那么体现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乃至成长发展,所起到的将是说教难以达到的深层次的熏陶作用[3]。然而,目前高校有关学生管理的规定总的特征是抽象、笼统、粗糙,学生管理制度充斥着“不准”、“不得”、“严禁”、“必须”等带有浓厚命令和禁止意味的用语。对学生要求十分苛刻,对学生合法权益作出种种限制等等,如“除节假日外,必须返校住宿,有特殊情况须外宿者必须经请假批准”、“宿舍内不得使用电视机和音响设备”等。因此学生对这些条例不愿接受,也并不认同。所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能增加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张邦伟.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J].论文检索,2005:35.

篇2

关键词:医院;人事管理;危机意识;应用

0引言

在现有发展形式下,我国医院正在努力发展为适合社会主义的时代形式,并推出了新的卫生医疗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所以,将危机意识引入到人事管理中去,能够提升医院人事管理的整体质量。

1危机意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危机就是失衡,主要是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偏移现象。合理的危机意识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并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从而为医院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可见,将危机意识应用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在对医院的员工管理期间,以一种精神措施或物质措施的方法,在整体上使医院的全体员工受到正确的危机意识,这样不仅能优化自身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质量,还能提升自身的工作素质[1]。我国卫生事业在发展形势下,最根本的发展目标就是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积极进步。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在当前发展形式下,为了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长期发展,顺应当代市场经济的变革需要,就要将危机意识引入到医院的人事管理中去,从而使医院的工作人员能够感受到竞争中存在的危机,并使自身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该发展形式不仅是医院竞争发展的潜在需要,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控制能力以及约束能力,并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整个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2医院人事管理中危机意识的应用

将危机意识引入到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双并列模式[2]。认识到竞争机制以及危机意识,能够提升员工的自我行为意识,会不受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但也不会得到某个方面的激励。对于没有危机意识的员工,在工作中存在传统的行为方式,受医院认识管理制度的影响,将会影响员工的自身发展价值。这些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医院的全体员工,所以,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危机意识,并合理处理医院中存在的危机,不仅能促进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竞争化发展,还能实现共同的竞争趋势。医院的相关领导应以辩证、实时监测的工作态度对存在的危机意识进行处理。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管理为“度”,如果医院员工没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医院中建立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条例就会存在虚幻形式,在其中并不能起到较高作用,从而影响医院员工的工作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如果医院员工的意识过于重视,就会使医院员工失去一些安全感,从而进一步恶化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应用中的适当规则,合理对危机意识进行调节[3]。

3危机意识应用于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工作方法

3.1顺应市场的经济要求。为了使医院人事管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可以建立奖励惩罚机制。该制度的建立就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奖励惩罚机制的建立主要实施的是多劳多得的发展理念,针对在工作中比较优秀的员工执行奖赏,并与惩罚制度形成对比。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审核,并保证相关人员能够符合岗位上的相关要求。如果在期间,出现一些工作人员与真实岗位不太符合,就要根据人事管理制度中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应条例进行处罚。例如:警告处分、减少薪资、调岗等等;如果对于在工作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员工,其中实际的岗位符合了医院的具体要求,根据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执行相关的奖励,其中,可以实现领导口头表扬、奖金待遇以及提升岗位等等[4]。

3.2打破终身岗位管理制度。在医院中要彻底打破传统的终身岗位管理制度,就要建立竞争上岗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激发每个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岗位报告,如:岗位上的竞争意向、岗位的具体说明以及在工作中个人能够承受的压力或者能胜任的工作的范围等。不仅要指出自己在工作中主要执行的标准指标,好还要严格分析出自身在工作中将要面临的压力与工作负荷,最后,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阐述自己的薪资、待遇等方向上的具体内容。而且,医院还要对人事管理部门制定的竞争报告定期检查、不定期总结等,并以动态性的监测报告,与实际发展理念相对应。如果与现实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并且能够满足医院的客观发展需要,可以制定岗位调换、提升岗位等[5]。

3.3促进医院人事与工作室之间的配合。要促进医院人事管理部门与医院工作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可以制定动态性的末位淘汰制度。期间,能够针对医院员工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际条件,与医院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并设置出相应的分数值。而且,还要根据工作中的岗位要求、工作性质设置不同的审核标准,并实现动态性审核标准,从而对末位、超过规定次数的员工进行淘汰。

4结论

危机意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不断应用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价值,根据危机政策的实施,期间就要不断加大宣传,使医院员工能积极了解该政策建立的相关规定。而且,在人事管理中,还要将发展的重点环节、关键步骤等规范实施,不仅要优化其中存在的缺点,还要严格把握医院员工的工作行为,从而提高医院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燕.浅谈“危机意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11):208.

[2]王霞,王文京.走动式管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12,16(5):54-55.

[3]陈丽.人事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4(11):20-21.

[4]陈小力.医院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及方式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1):52-53.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 策略

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事业单位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有必要针对此展开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

(一)用人主体的特殊性

事业单位的用人主体为国家,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有着明确规定,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编制的定制、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制度的制定以及工作人员的调控分配,都由国家来实施与掌控。针对此,事业单位并不具有用人自,仅仅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是国家管理工作人员的代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相关人事制度予以执行。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不具有独立性

在管理制度方面,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实行的制度相同。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的性质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实行的管理制度与国家机关是相同的,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比,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资分配、奖惩制度以及福利保障等方面没有太大区别。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公职

从法律上来叫,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雇佣关系,而属于行政信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性质为国家公职人员,在人事制度方面,事业单位与国家公职人员实行的制度相同。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

(一)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在人才引进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首先,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模式多年来没有太大改进。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编制的限制,单位无法引进急需的人才,没有编制即不能进人;另一方面,编制成为了事业单位人员引进的唯一标准,只要有编制,不管需求与否,只要在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员就可以进入。二在大学扩招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相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相关文件,使事业单位招聘的透明度得到提高,相较以往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然而暗箱操作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完全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很多聘用制度的实行流于形式,完全没有实际意义。招聘问题:公开招聘是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选拔的主要准入机制,目前人员招聘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用人单位不能直接参与招聘过程,导致录入的人员不能及时很好的与用人单位沟通;二是招聘途径单一,招聘方法过于简单形式化。主要有人事考试选拔、退役军人安置转业、调动等途径,考试内容单调,用人单位尚不能很好的针对岗位要求自主进行人才挖掘。三是公开招聘对专业的要求太教条主义,要求报考人员专业与所需专业逐字对应,造成许多本身符合岗位工作需求的人员不能进行选拔,录入人员又不能胜任工作的现象。

(二)缺乏灵活的用人机制

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当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使能力与职位相匹配。换言之,就是能力与工作职位要具有一致性与对称性,要将具有相应才能的人放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很多人才浪费现象,有的职位的人员的才能完全超出所在岗位的工作需求,这部分人员的作用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是由于事业单位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人才配置比较合理,然而缺乏合理使用,导致人员才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第二,人才使用不合理,例如存在配置错位、失位现象,人才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而导致部分专业性人才的能力得不到发挥;第三,人才配置冗余,一个职位安排人员过多,工作效率并不高。

(三)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事业单位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岗位,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在人事单位就业却存在诸多离职、跳槽现象,人才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很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责任心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选择离开事业单位,导致事业单位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是绩效工资分配不合理导致,另一方面由于岗位设置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限制所致。

(四)缺乏健全的考核与奖惩机制

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考核与奖惩机制并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高低,年底考核都没有太大差异,人才考核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难以选拔出优秀人才,就算评选出几个优秀工作人员,但大多都是领导出于对评职称、升职等方面的考虑,没有真正从工作人员的业绩出发。其次,事业单位的奖惩力度有待增强,大多为奖励,而惩罚却没有多少,考核与奖惩之间的联系并不突出,导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在工作中难以投入饱满的热情。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积极转变人事管理理念

新时期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要想取得突破与发展,就必须狠抓源头,积极转变人事管理理念,从各方面解决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予以明确,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其与时展形势相适应,具体包括人事规划、奖惩机制、竞争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等。只有决策者与管理者的人事管理理念得到转变与强化,人事管理工作才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此外,还要加大人事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向事业单位职工灌输先进的人事管理理念,只有员工对管理制度予以理解与支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够有效进行,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人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工作中对员工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他们支持与理解,与他们保持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在生活与工作中给他们关心与爱护,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支持他们工作,并提供足够的机会与平台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员工利益与诉求,如此才能够对员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高单位的凝聚力,促使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为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推动单位发展。在人事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必须坚持的,如此相关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得到保障,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才能够得到提高,事业单位的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加强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中,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其是以科学管理、精简效能为原则,对岗位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以及最高等级控制加以利用,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进行组织与引导。在新时期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发展中,岗位聘用制得以实施,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例如管理、奖惩、考核、竞争等等,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新旧人事制度的不断更迭与发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例如人事岗位聘用制度无法得到充分落实,具体细节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改革,这部分问题必须予以解决与完善,如此事业单位才能够得到进步与发展。

(四)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类已经入了信息化时代,在网络系统建设中促使人事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得以实现,能够使办公效率得到提升,对于工作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网络系统建设势在必行。事业单位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加以建设,将人事档案的信息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人事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系统建设结合科学的人事管理,能够使日常工作得到规范,对于相关信息的存储、查阅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现阶段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敏.论人事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并轨――兼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弊端[J].政治与法律,2015,(2):122-128

篇4

一、今年做出的主要工作:

修订了《员工考勤管理制度》于09年4月29下发,制订了《食堂用餐管理规定》在09年4月23日下发、修订了《工作餐管理办法》在09年4月23日下发;

通过了劳动与社会保障监管部门对我公司2008年度的劳动年检,拿到了年检证;

融合《工伤保险条例》、××省出台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的重点,结合企业发生事故后的关键处理起草了针对内部的《工伤保险指导文件》,并通过工伤机构认定,下发到相关人员;而且邀请工伤科科长针对公司相关人员做了进一步的培训。

经历了工伤事故申报、工伤鉴定、待遇支付全过程;了解了工伤事故发生后申报办理的流程;

对公司保险一块进行了规范,启用月报管理,每月会同生产区进行数据更新,经核对汇总上交财务;

设计了适合公司统一使用的《离职手续办理表》,已经审批印刷下发使用,减化了繁琐的办理流程,达到了方便、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广播站设备陆续齐全,广播组成员日趋稳定,广播节目质量比去年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目前存在问题:

招聘方面:

技术管理类人才难招;特殊岗位人才难遇(如:招投标主管);下一步考虑尝试启动专业人才网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某些特殊岗位建议从公司内部选择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进行培养;

部门在招聘人员时未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填写《人员增补申请单》进行审批,而是随意的口头或电话通知,同时也未明确招聘的岗位要求、工作内容的描述,导致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不尽完美;

部门人员的岗位调动,与其它部门发生的人员调动不事先知会人力资源中心;

考勤:

考勤系统输出数据单一,只有原始记录,不能计入正常休假、出差、病假、公假放假等信息,部门上交的纸质考勤与考勤机统计的考勤经常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每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手动输入、核对;得不偿失。只能依靠指纹打卡,经常手脱皮的人员无法打卡。

离职办理:

部门未按照合同要求严格控制离职人员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在转正后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的辞职报告,而往往是自行协商一致即时通知人力资源中心办理离职手续,造成人事部门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招聘人员到位进行工作衔/交接。

合同管理:

多数人员合同到期未进行任何处理,(集团定期处理不符合要求,生产区重视不够,经常不做处理);生产区存在只与劳动者签订一份合同的现象;存在入职手续办理时收取43元押金,一星期内不适应办理离职手续尚退还35元,一星期后办离职手续即全部不退的现象,而合同中未有规定,此举又是违反合同法的;

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在人员管理上监管困难;

员工手册未建立,对员工的宣传未达到一定的效果,员工的对公司的认可度、归属感较淡;

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未修订/完善;工作内容不明确,造成忙得格外忙,闲得上班甚至玩游戏,公共环境下影响团队建设及员工心理平衡;

缺少激励机制,不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流程图资料不齐,下一步工作开展缓慢;

生产一区广播站未好好利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所存在问题的建议处理措施及2012年工作计划

招聘、离职:落实所制订的综合的内容全面的《人事管理制度》,审批下发,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各部门的人员招聘、异动、离职手续办理;监管各部门的考勤;

考勤:下一步考虑是否更换科学的考勤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考勤管理?

合同管理:针对以上现象人力资源中心依据劳动合同法,结合企业现状及查阅相关案例,制订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设计了《劳动合同到期通知书》、《劳动合同续签通知书》、《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以及《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下一步工作准备把以上措施制订成合同管理的制度或规定,形成文件,对集团和两边生产进行统一管理。

制度建设:成立制度建设小组,做出制度建设策划方案,明确制度制订、修订的流程、完成时间、主要负责人等,通过集中研讨、分期修订完善现有尚可用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新增为了适应企业以后发展需增加的制度,反复推敲意见一致后上报集团审批,统一结册、下发、执行。 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部门职责由行政总监做出限期,各部门经理修订完成;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由人力资源中心设定限期,各岗位人员自行起草,各部门负责人统一收集审稿上交人力资源。集团设立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统一建设小组,由人力资源中心进行初审,人力资源中心会同小组进行复审并终审,上交集团审批,结册、下发、执行。

激励机制:可由集团领导、行政总监随意暗访、调查听取“民声、民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意见收集、统一,起草文件,纳入公司相关制度中执行。

广播站:广播站的一系列文件资料已经发往生产一区,后期将把集团设备赶快配齐后,同李火生到生产一区进行现场调查、共同协商,需要时进行指导。制订方法,争取把一区广播站办成和集团一样的效果。

2012年工作计划: 人员管理:针对新入职的人员:采取培养、管理有机结合——新人入职后,要按《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办理;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凭《到职通知单》转入部门,由部门安排工作位,部门领导委派指导老师进行指导、部门和人力资源中心进行试用评估考核!针对公司各部门的人员管理,建议在今年集团办和人力资源开展的述职会议基础上,结合既定的激励机制,增加对每个人考核机制,且多关心下属,分月或分季度的进行工作总结考核,时刻与之前对比,重视效率,重视成绩。从工作上看成绩,从生活体现关心。形成一种紧迫向前,扬优汰劣,互相尊重的环境。体现领导的仁、道。

表格管理:对人事方面的表格进行统一收集、分析,保留或精进适用表格,废止不适用的表格,增进适应企业以后发展备用的表格,统一集中成册,编号,下发各职能部门控制使用,以规范人事管理。

附:现有制度分析:

2009年修订并下发了《员工考勤管理制度》,《工作餐管理办法》,《食堂用餐管理规定》。

2006版下发的制度有29个,目前制度情况:

现有制度分析/分类

制度名称

废止制度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微机室管理制度》、《员工准则及实施细则》

不适用制度

《员工证件证书管理制度》、《上岗证管理制度》、《关于增补新员工临时管理办法》、《浴室管理办法》、《印章管理规定》、《员工考核制度》、《宿舍管理制度》

暂未用制度

《活动室、阅览室的管理办法》

修改待审批下发的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

目前运行的制度

《业务员差旅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文件收发管理

需增加的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可修订《文件资料收发规定》),《员工考核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

其它

篇5

一、构建“阳光人事”管理模式目的意义

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构建“阳光沐浴下的人事—阳光人事”是人事部门在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管理新模式。

(一)构建“阳光人事”管理模式是规范行为,促进人事管理正规化的有效途径。实行“阳光人事”通过将有关人事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办事程序等及时公开,有助于人事部门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规范人事管理工作的办事行为。建立和完善内部聘用制和内部分配制等真正关乎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有助于职工对人事依法行政的监督,充分体现“法制人事”。

(二)构建“阳光人事”管理模式是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打造“阳光人事”,实施矿务公开,是一个有效的业务宣传和政策宣传平台,能够提升职工群众对人事职能的认知,增进对人事管理工作的理解,增强人事的公信力,有效地促进人事工作的开展。人事的公开,对于树立人事部门新形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阳光人事”管理模式是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以新的工作方式在阳光下的人事工作中规范办事程序,使工作程序化、办事公开化、行为规范化,加强对人事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和效能的监督,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四)构建“阳光人事”管理模式是防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阳光下的人事,可以增大各项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能够有效制止、化公为私等现象,可以大大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设的自觉性,为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氛围,有效预防腐败行为。

二、“阳光人事”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人事任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重点工作,及时向全矿职工公示,增强人事工作的透明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职称评聘、人才评选等职工关心的热点工作,要做到计划、过程、结果等全程公开,实现“阳光操作”;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包括工资、待遇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只要是职工提出有异议的,严格按照条例,对职工的异议依法依规处理。

(二)完善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积极构建“公示平台”、“宣传平台”,及时将人事部门的一些重大事项向职工公布。完善工作承诺制度、公开承诺内容,采取强化培训教育、健全学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制定激励机制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深化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以聘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干部用人制度和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监督体系,确保在人才的使用上活起来、流动性大起来。深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推行“阳光人事”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推行“阳光人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和宣传工作,统一和提高广大职工对打造“阳光人事”工程、推行人事政务公开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自身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为职工服务意识,时刻履行“法治人事”,依法制定制度、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充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增强推进“阳光人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明确“阳光人事”的主体机构和途径,确定公开办事的义务职责,规范操作程序、时效和方式方法,形成机构配套、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开展经常性、定期性的检查制度,使政务公开的过程转化为人事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确保“阳光人事”工程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增强推行“阳光人事”的透明性和公开性。积极推进人事电子政务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宣传人事相关信息,满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借助信息化手段,改进“政务”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实现信息公开化、制度规范化、业务流程化、结果公平化的目标。

四是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式,增强推进“阳光人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建立通畅的信息披露平台,不断创新公开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阳光下的人事。通过矿内网、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公开,及进传递、人事信息。积极做好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及建议,加强人事管理工作者与职工的联系与沟通。

四、推行“阳光人事”取得的绩效

“阳光人事”工程实施以来,在政务公开、人事制度改革、服务体系建设、作风建设以及提高人事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明显推进,得到了上级公司大力支持,各方面反响良好。

(一)政务公开深入推进。完善了政务公开制度,形成了从政策规定、业务流程、工作操作到督查反馈的制度规范和评价问责体系。丰富了政务公开内容,拓宽了政务公开渠道,利用公开栏、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公开相关信息。有效地推动了“阳光人事”工程深入实施,增强了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按照准确、及时、高效的要求,做好有关工资、退休、职称评聘、资格考试等相关审批。今年以来,共组织95人次报考8类专业技术和职(执)业资格考试;推荐评审申报高级15人,中级16人,初级5人;为36人进行了易岗易薪;为35人办理了资格证书。

篇6

1 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榉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足

人事档案是由医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全面信息组成的,对于信息的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在人事档案的记录过程里,由于会涉及到之前的信息,因此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无法查证,并且在信息填写时会因书写的不规范导致信息出现误差,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如今大部分的档案记载都是以陈旧的资料为主的,记录的是一些工作者的过往,不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与素质,例如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发现的,以此来作为升职加薪的重要参照,这些在人事档案中是很少体现的。

(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较为陈旧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每日俱增,人才的流动性也是非常的频繁,适当的人才流动对于医院是有利的,可以为医院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改变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到传统制度的影响,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于人事制度的创新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突破,但是在一些医院里,人事档案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创新与改进,甚至出现任意涂改的现象。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考核体系也不够前卫,并没有把人事档案的管理作为目标来实施考核,关于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也不够创新,或者是没有将制度全面贯彻,这些都是限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较为陈旧

人事档案所包含的是工作人员的经历和如今的成绩,包括工作人员的私密信息,所以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并且把他们单独地存放起来,人事档案信息的收集会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会有些大,以往的收集整理都是利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这种陈旧的方法己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了。同样也不适用于档案信息管理,部分医院的信息化条件还不够高,缺少对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的完善。而以手工整理人事档案资料,是不利于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的,也不利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出现错误的几率还比较大,使档案缺乏真实性。这是因为医院的领导者还未察觉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小,所以档案管理的设施比较老旧。

2 新形势下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加强人事档案的程序化管理

我国当今市场经济模式的构建,还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其都给社会档案的管理过程充实进了崭新的内涵,而且对此项工作制定出了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在现实这样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一定要展望未来,利用更严格的标准、全新的观念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要遵循档案管理业务的特数化要求,力推其程序化管理进程,依照相关的规范化管理流程、超常化思维及有关法律条例及执行程序体系确确实实履行好历史档案的管护职责。要完成此项管理任务,亟待要求现阶段的历史档案保管人员仔细揣摩关于历史档案保管的所有历史档案管护的工作条例、运作体系,彻底改善执行管理条例的业务运作水平及增强管理实践能力;第二,须树立规范化管理观念,完善所有工作程序,理顺业务运作流程。达到对所有历史档案保管工作科学化执行、档案查阅程序严格化、科学化、档案分类规范化。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认真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规范,也就是:查看档案资料流程、资料入档控制流程、审查验正执行程序、不同地域查阅方法、资料保密控制程序、档案封存建档告知条例,促使历史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按照章程依法实施。

(二)强化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人事档案资料作为一类现成的宝贵信息存储资源,仅在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管理时,方可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中完整展示其应有的价值。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其不仅给人事档案管理过程带来了全新的提质机遇,亦给扩大人事档案管理业务领域、流程、方法赋予了完整的技术支撑,人事档案管理业务只有立足于人力、程序及管理工艺三项内容最佳融合的管理构架基础之上,方有希望达到档案保管和使用过程的科学化及时消化。其当使用微机对历史档案中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整合、凝炼,以达到对档案内容处理的信息模式运作化,如此不但可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有效克服不得不进行繁琐反复人工操作的麻烦,还可大幅度增强档案工作运作效率,也有力促使了档案资料信息技术利用的区域、传递速率、操作模式的持续更新和优化,并且使历史档案管护迈入了崭新的阶段。

(1)基于历史档案管理时加大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可以有效地完成历史档案信息化的保管,有利于及时地、精确地、方便地查询到每位员工的历史记录,为医院领导做人事调动的决定提供相关的数据材料。

(2)建立回档通知业务的管理策略,便利、精确地收集立刻出现的以往的档案资料信息,加深对历史档案记录内容的丰富。在平常的工作过程中,要有效地掌握与考察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没有受到过奖励或者是惩罚,各项新的技术、经验、事迹以及在培训时的状况等,将没有及时补产到档案里的内容做好记录,为档案信息的精准化提供有效的助力,?@便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流程。

(三)加强人事档案团队素质化的管理

在科技发展的当下,提升人事档案的管理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必须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具有自主创新与独立实践的特点,是一支含有应用型人才的管档团队,这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保障。随着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出现,对于存档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素质,才可以真正地实现管档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最基本的就是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根据工作条例,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也是促进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

篇7

1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人事档案是一个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文件组成的,其可靠性由该组织的领导及其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1.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随着人事制度的

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终身”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2000年,我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国外留学博士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了人事,但也不能取得其在国外的人事资料。更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原单位停薪留职出国留学而扣留了档案),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1.2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人事档案

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我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多年来档案室一直和人事办公室在一起。由于医院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分院和经济实体增加,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2.1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都能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2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2.3.1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卫生技术

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卫生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④其它材料:“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材料、证书和奖状;专业技术失误差错材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3.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

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自1999年起,我院开始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2.3.3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

系统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一体化川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是有效服务的生命。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就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达到一方收集,多方共享。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如通过人事信息系统,完善财务工资系统,人事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上读取职工基本信息,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系统中收益,如院办、党办、工会、计划生育及后勤、医务、科研和教学更能因此得到众多的信息和帮助。超级秘书网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新形式下要提高档

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①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②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③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④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人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工作业绩,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公正回报。

2.5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图增加资金

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也相应制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平衡计分卡。通过愿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设定,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及业绩。

总之,平衡计分卡通过指标分解让职工参与管理指标的设立,让员工都了解医院的战略规划,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医院战略及整体业绩的作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353-01

自2002年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工作以来,大部分事业单位进人都实行公开招聘,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聘用制和公开招考制度的实施,使事业单位的人员队伍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和专业化人才的输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在实行聘用制制度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为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结合工作实践,就人事制度改革出现的问题,探索其解决对策。

1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尚不完善

在人员招聘方面,个别单位存在着进人不公开、不透明,向事业单位乱塞人,尤其在基层,事业单位仍然是领导安排人的首选;在人员管理上,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有些单位将签订聘用合同作为一项例行公事的工作,没有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续聘、解聘也是流于形式;在人事监督上,缺乏对事业单位用人的监督管理手段。在聘用制推行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得不到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响应,大部分人对实施聘用制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更谈不上监督管理[1]。

1.2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行政机关的管理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企业管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唯独事业单位没有一套完整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虽然[2002]35号文件明确了人员聘用制度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仍然不健全。在全面强调依法行政的今天,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空白和滞后,直接制约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2]。

1.3岗位设置滞后,按岗位聘用操作困难

聘用制的核心是按岗位聘用。虽然人事部已制定下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指导意见,但由于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办法尚未出台。在实际操作中,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够明确,尤其是对岗位设置的标准和条件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这就使“因需设岗,以岗择人”难以执行。部分单位为了保证聘用制的稳定推行,对老人员往往大多采取对岗聘用方式,或放宽岗位标准以求现有人员都有上岗的资格,很少实行竞聘上岗方式。这样不但不能选拔优秀的人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绩效,而且也给聘用制的后续管理尤其是岗位绩效考核带来很大困难。

1.4整体配套改革推进缓慢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管理体制、机构编制、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不可能单兵突进。比如,在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时,按需设岗的原则要求与加强编制管理客观上就是一对矛盾。由于机构编制审批的前置性及其管理的刚性,事业单位在发展的同时,因编制调整的滞后,导致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超编用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人员聘用容易解聘难,并且解聘之后的人事关系管理、社保基金处理等系列环节还没有妥善设置。

2对策

2.1强化管理,完善用人机制

在人员进口上,实行公开招聘,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人事部已经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对公开招聘的范围、条件、程序、权限、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实现进人的“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改变目前事业单位进人不规范、不严格的状况,扩大选人视野,提高人员素质。 在人员管理上,推行岗位管理,包括规范岗位设置,实施竞聘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实行合同管理。在人员出口上,完善退出机制。主要是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配套的、保证人员正常流动的解聘、辞聘制度,在解决社会保障基础上畅通人员出口,形成正常的人员退出机制,增强用人制度的灵活性。在人事监管上,在事业单位建立起人员总量、结构比例、收入分配、考核制度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宏观管理、政策监管和个案争议处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3,4]。

2.2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立法工作

对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进行立法,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事业单位与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是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签订,尽早实现人员聘用全覆盖,使人员聘用制度真正成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以聘用合同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合同管理,真正做到依合同办事、依法管理。

2.3加快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础环节,以岗位为重心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是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要尽快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事业单位应以自己的职能、编制为依据,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岗位,并相应制定

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任职条件等。同时,要以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相关政策,坚决打破传统的身份管理模式,坚持按岗位职责要求选人用人,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4进一步健全各项综合配套措施,改进聘用制运行环境

一是推进公开招聘制度。公开招聘制度作为聘用制的一个基本环节,直接关系到聘用制的运行。按照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暂行规定》,“凡进必考”成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必由之路,把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在实际工作中衔接起来。二是畅通落聘人员的出口,切实解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转岗的后顾之忧。建立单位和个人都能接受的机制,比如设置择业期、再就业帮扶机制等,完善配套的人事、社会保险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内容。三是逐步建立聘用制条件下的分配制度。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精神,建立与个人绩效挂钩的工资福利体系。四是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强人事争议仲裁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及时解决因履行聘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有序的人事关系。 整理

3参考文献

[1] 项卫卫,梁汉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03(7):61-62.

[2] 张亮.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为改革创新提供动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4):7-8.

篇9

修订了《员工考勤管理制度》于09年4月29下发,制订了《食堂用餐管理规定》在09年4月23日下发、修订了《工作餐管理办法》在09年4月23日下发;

通过了劳动与社会保障监管部门对我公司**年度的劳动年检,拿到了年检证;

融合《工伤保险条例》、××省出台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的重点,结合企业发生事故后的关键处理起草了针对内部的《工伤保险指导文件》,并通过工伤机构认定,下发到相关人员;而且邀请工伤科科长针对公司相关人员做了进一步的培训。

经历了工伤事故申报、工伤鉴定、待遇支付全过程;了解了工伤事故发生后申报办理的流程;

对公司保险一块进行了规范,启用月报管理,每月会同生产区进行数据更新,经核对汇总上交财务;

设计了适合公司统一使用的《离职手续办理表》,已经审批印刷下发使用,减化了繁琐的办理流程,达到了方便、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广播站设备陆续齐全,广播组成员日趋稳定,广播节目质量比去年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目前存在问题:

招聘方面:

技术管理类人才难招;特殊岗位人才难遇(如:招投标主管);下一步考虑尝试启动专业人才网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某些特殊岗位建议从公司内部选择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进行培养;

部门在招聘人员时未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填写《人员增补申请单》进行审批,而是随意的口头或电话通知,同时也未明确招聘的岗位要求、工作内容的描述,导致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不尽完美;

部门人员的岗位调动,与其它部门发生的人员调动不事先知会人力资源中心;

考勤:

考勤系统输出数据单一,只有原始记录,不能计入正常休假、出差、病假、公假放假等信息,部门上交的纸质考勤与考勤机统计的考勤经常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每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手动输入、核对;得不偿失。只能依靠指纹打卡,经常手脱皮的人员无法打卡。

离职办理:

部门未按照合同要求严格控制离职人员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在转正后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的辞职报告,而往往是自行协商一致即时通知人力资源中心办理离职手续,造成人事部门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招聘人员到位进行工作衔/交接。

合同管理:

多数人员合同到期未进行任何处理,(集团定期处理不符合要求,生产区重视不够,经常不做处理);生产区存在只与劳动者签订一份合同的现象;存在入职手续办理时收取43元押金,一星期内不适应办理离职手续尚退还35元,一星期后办离职手续即全部不退的现象,而合同中未有规定,此举又是违反合同法的;

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在人员管理上监管困难;

员工手册未建立,对员工的宣传未达到一定的效果,员工的对公司的认可度、归属感较淡;

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未修订/完善;工作内容不明确,造成忙得格外忙,闲得上班甚至玩游戏,公共环境下影响团队建设及员工心理平衡;

缺少激励机制,不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流程图资料不齐,下一步工作开展缓慢;

生产一区广播站未好好利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所存在问题的建议处理措施及**年工作计划

招聘、离职:落实所制订的综合的内容全面的《人事管理制度》,审批下发,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各部门的人员招聘、异动、离职手续办理;监管各部门的考勤;

考勤:下一步考虑是否更换科学的考勤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考勤管理?

合同管理:针对以上现象人力资源中心依据劳动合同法,结合企业现状及查阅相关案例,制订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设计了《劳动合同到期通知书》、《劳动合同续签通知书》、《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以及《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下一步工作准备把以上措施制订成合同管理的制度或规定,形成文件,对集团和两边生产进行统一管理。

制度建设:成立制度建设小组,做出制度建设策划方案,明确制度制订、修订的流程、完成时间、主要负责人等,通过集中研讨、分期修订完善现有尚可用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新增为了适应企业以后发展需增加的制度,反复推敲意见一致后上报集团审批,统一结册、下发、执行。

员工手册:向集团明确既定的员工手册的建议/方向,特别考虑的环节,然后由人力资源中心牛淑凡、吴远群、李火生三人设定期限集中完成统一上报、经集团审批、进行下发。

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部门职责由行政总监做出限期,各部门经理修订完成;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由人力资源中心设定限期,各岗位人员自行起草,各部门负责人统一收集审稿上交人力资源。集团设立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图统一建设小组,由人力资源中心进行初审,人力资源中心会同小组进行复审并终审,上交集团审批,结册、下发、执行。

激励机制:可由集团领导、行政总监随意暗访、调查听取“民声、民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意见收集、统一,起草文件,纳入公司相关制度中执行。

广播站:广播站的一系列文件资料已经发往生产一区,后期将把集团设备赶快配齐后,同李火生到生产一区进行现场调查、共同协商,需要时进行指导。制订方法,争取把一区广播站办成和集团一样的效果。

**年工作计划:

保险:结合2009年的保险缴纳费用做出**年的参保人员、人数、缴纳规划;基本达到劳动与社会保障监管部门对我公司2009年的年审,以及基本可以规避或覆盖一些关键工种有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对事故本人或企业造成的损失;预计**年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在原128人基础上可增加30左右,达到160-17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在原158人基础上可增加50,达到237人。

人员管理:针对新入职的人员:采取培养、管理有机结合——新人入职后,要按《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办理;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凭《到职通知单》转入部门,由部门安排工作位,部门领导委派指导老师进行指导、部门和人力资源中心进行试用评估考核!针对公司各部门的人员管理,建议在今年集团办和人力资源开展的述职会议基础上,结合既定的激励机制,增加对每个人考核机制,且多关心下属,分月或分季度的进行工作总结考核,时刻与之前对比,重视效率,重视成绩。从工作上看成绩,从生活体现关心。形成一种紧迫向前,扬优汰劣,互相尊重的环境。体现领导的仁、道。

表格管理:对人事方面的表格进行统一收集、分析,保留或精进适用表格,废止不适用的表格,增进适应企业以后发展备用的表格,统一集中成册,编号,下发各职能部门控制使用,以规范人事管理。

附:现有制度分析:

2009年修订并下发了《员工考勤管理制度》,《工作餐管理办法》,《食堂用餐管理规定》。

**版下发的制度有29个,目前制度情况:

现有制度分析/分类

制度名称

废止制度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微机室管理制度》、《员工准则及实施细则》

不适用制度

《员工证件证书管理制度》、《上岗证管理制度》、《关于增补新员工临时管理办法》、《浴室管理办法》、《印章管理规定》、《员工考核制度》、《宿舍管理制度》

暂未用制度

《活动室、阅览室的管理办法》

修改待审批下发的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

目前运行的制度

《业务员差旅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文件收发管理

需增加的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可修订《文件资料收发规定》),《员工考核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

其它

篇10

1继续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

在公司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12小时工作制》、《文件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样板房管理制度》、《员工餐厅管理制度》、《员工宿舍管理制度》等,涉及人、财、物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

1.1自今年起,物业公司所有文件统一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管理,实现了文件流程登记管理,保证文件传批效率、对文件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统一发放,加强了内部文件传阅,及时传递信息的效率。

二、人事管理

2.1人员编制:

随二期的验收接管及又一城的介入,根据实际需要,人员编制进行了如下调整:

2.2人员招聘;

物业公司上半年通过报纸、网站、现场招聘会、职业介绍所等渠道,基本完成招聘任务。上半年人员异动情况如下:

备注:六月份因未结束,未纳入统计范围。

2.3人事费用

1-5月人事实发工资总表

在增加二期安防岗位,不增加岗位编制的情况下,实施了《保安员12小时工作制》,对保安员的薪资进行了调整。试行两个月以来,保安员基本能接受该项调整,部门人员流动率未出现异常。基本解决人员不足产生的空岗情况,并逐步消化了去年下半年积累的大量加班。

2.32有偿服务提成制

随二期入住率的提高,对有偿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在不增加清洁人员的基础上,试行安排休息的员工提供有偿服务,并在有偿服务收费中按....元/小时的标准,作为工资提成给员工。目的是减少加班时长、控制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4员工培训

2.5推行绩效考核

在一月起保安部首先试行了《保安员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保安员级别及相应的工资待遇标准。通过绩效考核,调动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及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提供了晋级、调薪的机会。先后实施的绩效考核部门有客服中心、车队。

3.1员工餐厅

3.11面对员工反映意见比较集中的员工餐厅,经过多次的意见调查,确定大部分员工的口味,在食品卫生、份量、菜式及用餐时间上,均根据各部门不同班次的需要及员工意见进行了调整。目前,员工满意度基本达到95以上。

3.12在五月份员工餐厅收支报告中,已实现包餐费用包含餐厅电费、每月人事费用当月工具、物料采购费用、夏季每周两次的凉茶、糖水的所有费用,在员工满意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成本。

3.2仓库管理

3.21通过制定《物料验收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首先从物料验收的环节开始严格控制物料的品质,增加了由业务部门派人协助验货的环节,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其次,加大仓库对物料的管理职责,在采购物料的价格、品质上,与历史价格、原用物料品质进行对比,严格把关,不合格的一律予以退货处理。

3.22为配合财务部做好费用划拨的工作,工程物料的使用在月度盘点表中做到每一件物料清晰列明用在何处,费用所属。

3.24增加了样板房物品的管理,联合材料部进行了彻底的核对,对遗失、错帐、损坏等情况进行了清点。在多次的样板房搬迁中,仓库参与物品的打包、清点、交接、存放等工作,弥补了以前样板房物品清单不完整的现象。在上半年集团财务部联合进行的资产盘点中,行政、工程仓库均做到了帐货相符。

3.3车队管理

3.31根据上半年车队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制订了《司机奖惩条例》,以季度的形式进行考核,并推出安全驾驶奖。对业主提出投诉的司机,给予惩罚,并由司机本人向业主进行解释和道歉,提高司机对服务规范的重视。

3.32上半年,逐渐有业主提出有偿用车服务的需求,有租车及租司机两种。为规范操作,制订了有偿服务标准,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均满足业主的需求,服务创收。

3.4采购管理

在上半年的采购工作中,提高采购的计划性,基本完成各部门的采购工作,及时核价。虚心向业务部门学习商品知识,在大批量不确定质量价格的采购中,联合业务部门的主管及材料部同时到采购市场定品质及价格标准。完成了上半年工程物料供应商评估,并根据业务部门的推荐,采用了新的物料供应商,在价格上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