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

篇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671-02

The Reforms and Practice about the Cour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LIU Kang-ming1, YANG Zhi-qiang2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463000,China)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a very practical professional, and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omputer discipline. Any lets a student learn special field,best-quality class of teacher,is important one problem that our teacher studies. Respectively from content of courses , teaching method , teaching, means , aspect such as checking method , carrying out teaching have set forth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eing course reformation and practice turn.

Key words: university;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course reforms;practice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浪潮汹涌而至,信息工业将成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最大产业。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普及,将引发一场“信息系统”的革命,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它已经以辅助工具的角色转变为主导工具、必备工具。在各行各业中,它都塑造着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经营理念。可以说,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已成为衡量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办公的重要标志。因而,这门课程的教学与与掌握对培养新世纪网络人才至关重要。目前对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的教学环节。要提高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以社会要求为导向,在近几年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我们努力开创全新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结合完善的教学实训设备,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以扩展学生职业定位宽度,加强职业技能与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我校还以多种形式对社会进行网络技术人才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下是本人在3年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交流。

2 该课程的现状分析

现在很多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迫于条件的限制最多只能安排一些很简单的实验,而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局域网服务器构建以及网络维护管理等等实验无法开展。而这对于实践性极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

当前社会上的网络职业资格培训,采取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 脱离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考虑学员的知识背景,短时间内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同样也没有好的效果,学员不能领会网络内在的工作机制,不能触类旁通,遇到工作中的新问题仍然束手无策。

这些问题都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事在必行。

3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

3.1 教学观念和内容的更新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首先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停留在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作用更多地应当体现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意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学以致用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而非仅仅应对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发展速度快,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要不断更新。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教材改革, 要结合学生特点,编写或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同时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围绕教学大纲大胆地对教材中现时教学的内容进行取舍。

这门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教学的特点,采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规划。为此,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后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构成,力求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其次不断跟踪先进技术,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不断涌现的特点。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新大纲简化了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如 X.25、帧中继等部分内容,增加了如先进的IPv6 BT、万兆位以太网、中文域名技术、 下载等内容,删除了已经淘汰的电话接入、 ISDN接入等内容,增加了外置CableModem、电力线等接入技术以及路由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内容。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组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同时,要根据教师的知识水平、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领导经常与教师一起研究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网络人才,有了创新意识,就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大家创新思维的共识。我们还提出了以任务驱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具有探究性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内容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种课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上,任务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变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 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如用PowerPoint 课件将DNS ARP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解析过程、 工作过程等知识制作成动画,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降低课程难度。可通过实物讲解、实训操作等方式,对那些网络连接介质及设备进行介绍,可通过亲自动手安装、上机操作及排除故障等掌握网络安装、维护及维修等内容,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建立网上答疑平台,通过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

3) 案例分析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协议等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局域网组网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本校校园网为实例,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直观的印象。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组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维护、优化、管理的方法。

3.3 考核方式的更新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我们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使考试成为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试从实验操作和笔试两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的状况实践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并加大日常考核比重。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评分方式更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3.4 实践教学的更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实践环节,单纯地学习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在深入学习理论只是的同时辅以适当的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网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基于以上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探讨,我将实验教学划分为以下几大方向:

1) 计算机网络应用类实验,内容可包括:INTERNET网络常识(在操作系统中设置IP地址、网关和域名服务器DNS等 、INTERNET应用层工具的使用(包括WWW、FTP、 Email、 TELNET、网络搜索引擎等)、设置INTERNET连接、利用系统网络命令查看网络运行状态、对网络系统参数进行设定等。

2) 网络配置与管理类,如:局域网的组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应用服务器的搭建(DNS DHCP FTP E mail)服务器 、网络安全系统(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等在这一层次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能只能够进行小型的局域网实验,无法进行大型网络的组建实验。为弥补这一不足,可采取其他方式使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如:参观学校网络中心、请网络中心管理员或有大型网络组建经验的人士开设讲座、教师组织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写出课题报告等方式。

3) 网络通信协议类实验,在深入学习网络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编程实现一些基本协议来加深对协议的理解,如:协FTP议的实现、聊天程序、广播通信技术、路由跟踪等。这类实验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更需要精通编程语言以及具备一定的网络编程经验。以上几大网络实验方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较强,发展速度很快,因而探讨和研究其教学具有深刻意义我们的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注重学以致用,突出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学习,多实践,多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跟上网络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 2003(1):4-8.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尤其是近些年来,Internet已深入千家万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在当今这个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更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本文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学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课程引入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的基本技能。

1.教学组织

课程设计的思路: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W生能够承担搭建小型网络、管理小型网络、维护网站等工作,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多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具体教学组织如下表1所示

2.教学方法与手段

2.1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目标和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对本课程特别适用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最具特色的有:

(1)动画解析。这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之上的教学方法。它用大量的动画细致、系统地解析教学内容,包括抽象的概念、结构、原理、流程等,把以往的抽象、枯燥的说教变为形象生动的动态展示和讲解。这些动画是在教师对讲授内容充分提炼、对要传递的信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基础上制作的,充分体现了的教学意图和思路。在动画中,力图用最简练的语言、最有用的动画动作进行直观的讲解,而且把重点放在各知识点的关键点上。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达到了以下目的: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关联类比。把本课程中的一些概念、设计策略和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进行关联和类比。例如,把UDP和TCP比作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和电话系统等。

(3)启发式教学。有意识地应用启发式教学。例如:通过分析具体的系统,启发学生思考其后的设计思想;通过讲述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策略,启发学生思考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采用的类似策略;通过介绍教师自己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体会,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等。在讲述某些方案后,启发学生去思考与之互补的方案以及折中方案。

(4)“森林”与“树木”关联教学法。首先让学生逐一掌握相对独立的网络技术,然后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将相应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组建完整的企业网络。

(5)辨论式教学。选择如IP子网划分、OSPF、NAT等应用广泛,但又容易概念模糊或配置相对复杂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辨论,使学生在辨论中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

(1)建立真实的企业环境。实训基地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从而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为将来从事网络工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充分利用Internet、校园网、本课程网站和网上的资源,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后复习、交互练习、课件下载、作业提交、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学习。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时应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不再安排期末集中考试。

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可依据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卷面、计算机模拟和实操,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累计。其具体表格如下:

结语

本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紧了研究与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运用动画解析、关联类比、启发式教学、“森林”与“树木”关联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仿真技术;NS;民办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08-03

1 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背景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仿真技术的概念被提出。1961年,G.W.Morgenhtler首次对仿真一词作了技术性的解释,为之后仿真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动力。华盛顿大学和美国西屋科学基金在1994年开展了第一次流动教学计划,开着装置有电脑三维虚拟设备的流动教学车行驶在华盛顿,为中小学生接受三维动画虚拟教学提供服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使学生参与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当前,仿真教学已经在国外军事、会计类等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构建适应不同对象的模拟训练课程体系。这种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起步早、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仿真技术集中在电子电气领域、数控设计领域,主要将其应用于高端设计、重大工程。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这种仿真技术开发的软件、程序十分复杂,不适宜教学使用。这种应用是在实验室、虚拟环境中进行的。如浙江大学已经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方面的教学中,利用其进行虚拟规划和虚拟设计。这种仿真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理论要求较高,不适合民办大学教学使用。

这种教学是以简单的技术应用为主。天津中德中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以虚拟仪器为基础,在设备故障诊断教学中采用仿真技术。这种教学单方面注重学生对虚拟仪器的具体操作,缺乏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指导。

民办院校教育要合理处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更好地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必须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结合时展,要求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必须满足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知识的高效管理和应用的特点,这就要求目前应做的重点工作是计算机类课程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突破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使用仿真技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加速计算机网络课程由学到用的演变过程。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改革民办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创新型高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2 基于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该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 本文从陕西省几所重点民办院校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调查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证、实例入手,提出基于仿真技术教学的主要要素和提升策略,进而形成一套完整、可行且适合民办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假设 民办大学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欠缺,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够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经调查,学生对现行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已产生一些不满意的情绪,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提出改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的假设:1)计算机网络课程“仿真”教学与学生可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2)计算机网络课程“仿真”教学与学生兴趣之间的关系;3)计算机网络课程“仿真”教学与学生独立学习之间的关系;4)计算机网络课程“仿真”教学与各民办大学对这种教学改革支持力度之间的关系。

该教学模式的构建

1)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的培养目标,选择效果较好的仿真技术。NS(NetworkSimulator,网络仿真器)源于198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REAL网络模拟器,REAL能够为网络协议机算法提供更好的环境,在对各种网络协和体系结构进行模拟时更加轻松。

2)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应用的主要教学要素和教学策略。

①教学要素。针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师生的良好沟通过程,提出教学过程中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

②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3种策略。a.理论―仿真的“实例式”教学策略:教师将一些抽象的概念仿真为多媒体信息,使学生迅速理解概念。b.问题―探讨的“探究式”教学策略:教师提供问题,之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问,并且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在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一个平等教学空间。c.课题―研究的“研究性”教学策略:教师设置一个有难度的主动探究课题,通过引导,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实验教学3种策略。a.仿真―实操的“循环式”教学策略:教师教与学生学,在仿真推演―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再次推演仿真的循环过程中完成。b.故障―分析的“发现式”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故障中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完成知识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c.自学―指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依据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三大要素,使用提出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有效结合仿真技术NS,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形成最适合本地区民办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仿真教学模式。

3 基于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学生、专业、学校的差异,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本身抽象难懂、实践性强的特性,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培养目标、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以及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不同,运用仿真技术,结合上面所提出的教学模式的要素和策略,实施该课程的仿真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实施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设计的概念十分多,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学生普遍反映网络体系结构与各层的协议的工作原理很难掌握。及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依然感觉教学工作十分空洞,对知识难以全面进行把握。如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进行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教学工作时,虽然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进行演示,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表示可以明白冲突检测和退避策略,但是采用这一技术究竟会对整个局域网造成什么的影响,学生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晰。如果在进行教学中使用NS进行实际网络模拟,不仅会使教学工作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比如在NS中提供了各种改进的TCP版本的协议,其中包括TCP慢启动、拥塞避免以及快速重传和快速回复机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NAM观看数据报文和ACK报文的发送过程,使学生能够观察动画窗口,同时能够通过监视窗口了解当前数据库报文和ACK报文的序号、窗口的大小以及队列的长度等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图标的形式对不同版本的协议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加了解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教学的实施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将实验室教学工作作为补充。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主要的实验课程内容包括网线制作、局域网组建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等,这些实验都会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因此,在进行具体实验时,可以在实验中安排一些仿真实验,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

实验教学工作的步骤一般包括实验准备、实验内容安排、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与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中,由于选择NS以及不同学生呈现出来的不同特质,教师必须提前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在实验中涉及的NS模块、相关协议参数以及实验步骤等内容,都需要详细体现在实验指导书中。在实验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指导学生将NS安装到他们的实验器械上,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在安排实验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NS搭建网络仿真平台,直观了解各协议行为,洞察其工作模

式;可以通过改变其协议参数,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因素对网络带来的不同影响。

如在教学中,当完成网络互连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一个基于NS的网络,并且积极了解不同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路由协议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将学习好的学生指定为小组长,带领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共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实验之后,要求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施,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对仿真教学要素进行分析;针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师生的良好沟通过程,提出教学过程中三大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有助于确定出建立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者之间良好的交互关系的基于NS仿真技术教学软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经过一个教学阶段的试验,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最终形成实用的、基于NS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4 基于仿真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1)鉴于仿真教学的快速发展,在计算机课程中应用这一技术是必然的趋势,但就我国现状来看,主要应用侧重于国内重点公办大学及部分高职高专的个别专业,以民办院校为对象进行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的教学模式较少。本课题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使得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更加全面。

2)在教学中以课程培养目标为导向,把仿真技术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做到活学活用。

5 小结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真实地展现网络场景,实施网络行为,使教学课堂更加生动,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进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重点。通过文中的分析发现,将NS仿真器和其开放接口应用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使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通过与相应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革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同时对教师提出更多挑战,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NS开发体系;另一方面要求其在教学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案例,并且在具体教学环节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hreiner D. OpenGL编程指南[M].7版.李军,徐波,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0.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4

近几年实践教学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也是一样,更是受到高度重视。王海春主编的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前言中,指出本书“采取实用性原则,淡化网络概念和网络概念技术原理,把重点放在操作实践和主流实用技术上。”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强,掌握的理论知识就牢固,就能学到一技之长,就有了就业的高质量竞争能力。

现在实验教学的现状也不尽人意,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存在困难,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所需的软件和硬件不足,主要的硬件设备只有单个的计算机。据了解2008年以前,部分学校还没有专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环境和实验室。由于实验实训条件的制约,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只能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很难有实际动手实验实训的机会。他们只能从书本上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实验实训条件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实训相关的设备比较昂贵,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并且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学校跟不上设备的发展速度。二是缺乏适应各自学校特点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实训环境建设方案,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这样学生缺乏能动性,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仅限于PC机,个别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甚至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同于一些通讯软件,如QQ等。在考虑这两方面原因的基础上,应把探讨教学的主要着重点放在实验实训这部分。

二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手段

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手段是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实验教学质量水平评价的重要因素。抓好实验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过程和手段。

(一)实验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1实验的目的

掌握实验中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意义、作用。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

2实验的功能

熟悉实验项目的性质、功能,以及其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实验有多种类型,包括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而演示、验证、操作实验为基础性实验,完成较低层次的目标,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高级实验,完成高层次的总目标。单项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学生只是做机械的验证工作,其中并未加入自己创新的内容。在单项实验都完成后,就要进入综合实验阶段。

3实验的设备

准备好所需各种设备,熟悉设备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使用位置等。综合实验中,建设域网综合实验,学生要自已设计网络拓扑,自行设计VLAN划分,自行规划IP,然后利用实验室,准备好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学生利用这些设备设计出网络的结构可能就不相同。学生除了进行网络组建外,还要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进行配置,IP地址规划、VLAN划分等工作也包含在内。所以设备准备非常重要。

4实验的步骤

必须掌握实验步骤,严格按要求来操作,否则就完不成实验。

例如实验环境及工具5类双绞线一根、RJ-45水晶头若干、双绞线压线钳一把、双绞线测线器一个,实验步骤一直通线的制作:(1)剪取适当长度的双绞线,将线头放入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并触及挡板,适当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通常剥线长度控制在2cm左右。(2)把剥掉保护胶皮的4对8条芯线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双绞线两端的线序应同时为568B标准或568A标准。(3)把线尽量拉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朝一个方向紧靠),用压线钳将8条芯线末端剪齐。(4)使RJ-45水晶头有针脚一方朝上,进线口朝向操作者,将8条导线沿8个线槽同时插入,一直插到底。(5)检查并确认线序无误且8条芯线末端都顶到线槽顶端后,将RJ-45水晶头从无牙的一侧推入压线钳夹槽,用力紧握压线钳,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头内。(6)双绞线另一端制作方法同上。至此直通线制作完毕。二直通线连通性测试使用测线器测试直通线的连通性。将制作好的直通线两端分别接到测线器对应接口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如果测线器上的两排指示灯全部按相同次序闪动,则表明所做双绞线正确无误。如果有任何一个指示灯不亮,则表明存在断开的问题,一般多为对应双绞线与水晶头接触不良。如果指示灯闪动次序不一致,则表明直通线线序错误。后两种情况需要重新制作。三交叉线的制作步骤与直通线制作步骤(1)~(5)相同。但是,两端线序不同。一端线序为T568A标准,即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伯棕/棕;另一端为T568B标准,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四交叉线连通性测试使用测线器测试交叉线的连通性。将制作好的交叉线两端分别接到测线器对应接口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如果测线器上左右两排指示灯分别按照12345678和36145278的次序闪动,则表明所做交叉线正确无误。如果有任何一个指示灯不亮,说明存在连接断开的问题。如果指示灯闪动次序与此处所述不一致,则说明制作的交叉线线序错误。

5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和规范的操作步骤,以及对设备的要求等。

(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情况

1设备故障

学生不能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好、交换机没有开启。

2输入错误学生输入时掉符号、字符之间没有空隔、顺序等错误。

(三)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1面对集体讲解和演示

我将这个实验的目的、设备要求、功能、步骤、注意事项等,首先给全体学生讲解一遍,然后再给全体学生演示一次。

2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

让学生自己动手时,我再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个别问题就单独指导,对出现次数多的问题就集体指导。

三关于实验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和创新

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些办法和措施来解决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1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这类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以前使用计算机比较少,或者有的就没有用过,但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因此,教师就要多辅导他们上机,让他们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掌握其要领,多给时间让他们练习,并指定一些内容让他练习,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以便他们改正。通过几次实验后,他们就会很快提高了,成为教师满意的好学生。

2理论知识不到位的问题

这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对实验中需要的理论没有掌握,也不清楚实验要做什么,更不知道怎样做。这样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做到:首先是教师个别辅导他们搞懂理论;其次是让他们熟悉实验目的、步骤、过程、要求、方法等;再次是指导他们开始做实验,边做边让他们复习理论,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指出;最后让他们再自己做一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3纪律问题

大学生的学习纪律已经是我们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等现象经常出现。我做到控制早退的、罚迟到者的站、扣旷课者的成绩、没收玩手机者的手机,在他们写检讨后,看态度和表现再返还。还有上课吃东西、照镜子的,必须严加管教,不然课堂秩序不能维持。不维护教学纪律,就谈不上教学效果。只有好的教学环境,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4厌学和基础差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大专院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先让他们学习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然后强制他们看清楚实验步骤,再让他们按指导书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出现问题我就及时指导,或让已经做完了的学生帮助他们。最后,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检查,直到完成为止。在对这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是要做到不厌其烦,耐心地、反复地给学生做讲解、做示范,直到他们学会为止。二是必须克服急躁、不耐烦的情绪,要能忍受多次给学生讲授他们还是不能接受的现实。三是树立没有教育不了的学生的信心,利用感恩教育、情义教育、责任教育、技能教育、案例教育等方法,感化他们、教育他们,直至达到教学目的。对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对这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四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

对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反映实验教学效果是否实现的重要措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对每一个实验学生完成率和综合实验完成率的统计。每一个实验学生完成率占整体评价的60%,综合实验完成率占40%,二项之和低于60分为差,60至70分为一般,71至80分为较好,81至90分为好,90分以上为优秀。当然,对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价,还涉及到其它一些方面,如设备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环境、学生的素质差异等等。最后,抓好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除了以上一些因素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对实验教学设备的管理,对学生的良好管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教学的考核等,都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海春.计算机网络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

篇5

关键词: 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 计算机网络辅助 外语教学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强调,大量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最便捷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其输入优势。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环境中,语言信息的输入可以得到强化和多样化。语言输入的多样性和多渠道性使学习者更乐意接受和采用新的学习模式和手段,也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

1.语言输入假说的基本观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的“语言输入假说”传入中国,“语言输入假说”从理论上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概念,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克拉申的外语习得思想可以概括为:外语能力是在较低的情感过滤条件下,通过足量的可理解输入,以可预测的顺序习得的。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必要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只有当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进入学习者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再经过“机制”的加工,即“内化”后才能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因此,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对促成语言习得有很重要的作用。

1.1“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的基本观点。

人类习得语言首先要达到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语言输入主要是指学习者可能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包括周围环境给学习者提供的各种语言信息都属于语言输入。“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的难度应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水平,克拉申把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水平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定义为“i+1”,指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属于“i+1”的水平,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此,克拉申特别指出:“为了使语言习得者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个阶段的语言结构。”[1]难度高或低于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如果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并且有足够的输入量,那么就能自动地达到“i+1”水平。

1.2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有的特点。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有以下特点:

1.2.1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学习者不能理解的语言输入不能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

1.2.2语言输入是有趣的或是与学习者相关的。克拉申认为,“最理想的输入应该是非常有趣的或与学习者密切相关的,它能使学习者‘忘记’自己是从外语里获得信息”。

1.2.3语言输入不以语法顺序编排,以语法顺序编排的语言输入忽视学习者习得快慢的个体差异,有悖于语言交际的本质。

1.2.4语言输入要有足够的量。[2]

2.我国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

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在外语环境下提出的,这和我国的外语学习环境大不相同,因此,我国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入假说”所提倡的理想输入相去甚远,表现在:一是国内的语言输入材料是有选择并经过精加工的,不符合语言交际的本质。二是我国的语言输入受到环境、学时、应试制度等诸多因素限制,缺乏自然的语言交际情景。[3]三是语言输入方式受周围条件的制约,主要依赖于书面文字形式的输入,内容更新周期长,信息量小,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3.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输入优势

由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出现给我们的外语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输入优势,可以弥补我国外语教学在语言输入上的不足,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满足克拉申所提出的语言输入的四个最佳输入标准。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音频技术于一身,具有跨平台资源共享的独特优势,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最大限度地提供语言输入材料。以下是几种常见教学模式:

3.1课堂示教模式。

课堂示教模式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英语教学软件和各种音、视频设备作为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向学生提供输入材料。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多样化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各种教学软件,也可以利用录音、录像、VCD节目以及网上资源自制教学资料。这些资料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地呈现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表现的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多媒体就是一面多功能黑板。课堂示教模式集传统课堂教学优点和多媒体优势于一体,使呈现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3.2个别化学习模式。

语言输入假说认为,外语教学必须遵循“i+1”输入原则,难度高或低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也就是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应提供给不同的语言输入材料,然而每个班级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不一,认知风格各异,单靠教师在课堂上板书讲解是难以照顾到每个学习者的,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接收到的语言输入都是他自己能理解的,这样便不利于帮助学习者成功习得语言。个别化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个别化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利用计算机进行个别化学习的学习形式。个别化学习模式可以设计成分级学习模式,即只有通过了i级的测试才能进入下一级“i+1”级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行选择适合个人水平的课程学习,避免学习难度高或低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个别化学习的优越环境,学生桌上的学生录音机、耳机话筒组、个人计算机终端都是进行个别化学习的媒体。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条件下的个别化学习不是封闭的,学生可以通过呼叫(Call)开关请求教师的帮助,教师通过对讲功能可以对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给予指导。[4]

3.3协作学习模式。

语言输入假说认为,语言环境决定语言输入的质量。也就是说,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应该为学习者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学习者才能排除母语的干扰,成功习得语言。协作学习模式可以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内创造相对真实的交际环境。在协作学习模式里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师的分组功能,将学生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在协作学习模式里,同一组的学习者可以进行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协作学习活动。在这种模式下的交际活动中,学生面对的是各自的电脑,可以降低一些性格内向学习者的焦虑感,使语言习得真正在较低的情感过滤条件下获得。

3.4远程教学模式。

远程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的远程登陆服务获取远地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多媒体和流媒体技术通过网络表现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学习者通过登陆教学系统进行远程学习,远程教学可以为师生提供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环境;学习者通过非线性链接和明确的导航,能够在网上方便地调用所需资源。整个教学系统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巨大的虚拟图书馆,学习者可以从中挑选出感兴趣的和与学习者密切相关的语言输入材料。

4.结语

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的特点,凭借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供理想的语言输入材料,把多媒体辅助语言有机地结合到整个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外语教学,使外语教学真正达到趣味性、文化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2]刘淳.批判性地接受和运用“可理解性输入假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3]罗立胜,李子男,葛岚.克拉申语言输入说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2001,(4).

篇6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信息管理 防御技术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之下对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但是,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容易遭到攻击、容易被泄露从而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出相应的防御技术,最终促进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目的的高效实现。

1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地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控制,进而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但是,我们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体制构建是不健全的,给我们实现高效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制约。首先,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构建形式较为单一。较单一的网络管理体系主要是用来对集中形式的网络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对于访问的控制性较强,但是却缺乏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统计环境,使得信息的统计变得困境重重。其次,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在进行复杂的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时,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意味着,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程序化的处理问题,这样,就使得网络信息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非常规性问题。

1.2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配套较为落后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配套主要是指用来进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设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设备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设备的及时更新就意味着对于资源有更多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而陈旧的设备由于其兼容性以及自身性能等问题很容易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故障,以至于难以正常地完成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任务。或者说由于自身存在的性能问题进而让一些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整体的不安全。

1.3 计算网络信息管理技术落后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重要保障,而当前,我们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严重地影响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首先,对于信息的检测技术较为落后。落后的信息检测技术使网络信息管理人员难以发现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其次,对于信息访问控制的技术较为落后。进行信息访问控制是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网络信息的泄露和被篡改,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最后,网络故障的处理较为落后。网络故障的处理十分考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者的能力,要求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者能够及时发展并且处理出现的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导致难以控制。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故障预警机制不完善,所以导致一些网络信息在被泄露或者被篡改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被管理者发现,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同时,故障的处理能力较差,不能够及时对发现的故障进行止损,造成信息安全问题扩大。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御技术

2.1 通过合理配置防火墙来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防火墙既能够防止计算机遭到外来的攻击,还能够保障计算机网络通讯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因此,我们需要给计算机网络配置合理的防火墙,以进行相应的访问控制,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首先,利用防火墙来进行信息检测,以保障往来信息的安全。通过对防火墙进行合理的配置,使用防火墙来对信息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将不安全的信息阻挡在主机之外,从而有效避免信息攻击,进而从根源上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其次,根据实际的需要对防火墙进行相应的设置,从而实现对访问者的控制,避免网络信息的泄露。通过对防火墙的审查机制进行设置,能够保障每个持有相应权限的访问者能够自主根据其权限来进行相应的网络访问,在保障不越权访问的同时保障整个信息网络不受到威胁。

2.2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信息访问者进行认证,保障信息访问者身份不被盗用

信息访问者身份被盗用进而产生的信息泄露和被篡改问题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信息访问者进行唯一的认证,从而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利用数字认证技术对访问者进行认证。在具体的进行数字认证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对各种不同权限用户的身份进行唯一性认证,从而对其信息访问行为进行控制,保障信息的安全。

2.3 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配套设施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配套设施进行及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性能较好的设备来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效率,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并且对其开展高效的处理。避免因为设备的老旧而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出现处理速度慢乃至瘫痪等情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对于信息化时代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其防御技术进行研究,以促进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效率的提高,最终为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地根据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采用相对应的、较新的防御技术,才能够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才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宝敏,徐卫军.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与技术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2]赵红言,许柯,许杰,赵绪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2).

作者简介

王月红(1974-),女,山东省平度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信息防御 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

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促使计算机网络覆盖面积逐渐增大。但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对网络信息进行恶意侵害,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一定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要求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这一行为进行科学防御,通过科学手段,保障相应网络信息不受侵害。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网络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相应计算机网络用户,实施相应操作过程中,认为内部网络安全性较好,因此便放松了安全警惕。此外,用户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对相应密码等进行设置过程中,安全级别较低,甚至有的用户根本不设置密码。用户对移动介质进行使用过程中,并不注重安全检查,在不同计算机上进行U盘等移动介质的随意使用,有些用户在不同计算机上随意拷贝文件。还有一些用户,为了方便起见,直接对插入计算机的内网网线随意切换。这些情况的存在,均为病毒和木马的转换提供了条件,进而为不同单位和企业等计算就网络安全带来安全性威胁。

1.2 不注重网络安全管理

企业和相应事业机关单位等,内部网络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规模较小的单位,存在一些网络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其自身经历和技术能力等的限制,导致网络管理水平不高。对本单位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安装过程中,没有及时对系统安装相应的补丁和杀毒软件等,导致计算机出现漏洞。计算机人员对相应软件M行安装过程中,没有对相应的应用软件做出安全检查,这就导致安装出现隐患,最终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威胁。此外,服务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维护措施,导致网络故障出现,进而导致整个网络安全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1.3 计算机网络设计缺陷

一些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网络所涉及的内容有内网、外网两部分内容,部分单位存在健康网络和网等多套网络,网络环境十分复杂,这些网络的建设时间不同,建设标准也有所不同,这就很容易导致网络设计出现缺陷。部分单位中,机房没有安装UPS和防雷、消防等保护设施,并且没有对一些重要资料和数据库等实施异地备份,最终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出现。

2 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防御技术应用实践

对计算机网络信息防御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其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对这些隐患进行分类,以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作为依据,使用相对合理的防御技术,并且构建出较为健康和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环境。当下,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而言,主要将防御技术建立在动态自适应性网络安全模型的PPOR基础上。图1为主从式DDOS攻击结构。

2.1 安全扫描

用户对其进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网络安全意识。对此,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扫描、行为扫描和模糊匹配等十分必要。对动态性能等进行强力扫描,可以找出计算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扫描情况进行反馈,可以做出相应处理措施。

2.2 系统增强

对其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架构难以对这一威胁及时发现,这就引发了安全隐患。可以适当增加相应系统,从而提升防御能力。进行系统的增加,可以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当中一部分恶意数据进行适当检测核拦截,进而避免恶意数据对计算机带来影响,促使伤害扩大。

2.3 学习、自适应

对学习型和自适应防御系进行科学应用,能够促使计算机网络防御能力得以提升,这一防御系统,这种防御系统,主要体现在智能化防入侵能力上,对计算机实施传统检测和扫描所获得的反馈,实施智能化学习,进而形成一种新型防御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促使计算机网络可以针对新型病毒,进行充分免疫,结合不同供给以及入侵情况进行科学控制,促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水平得以提升。

2.4 实施响应和黑客诱骗技术

实施相应,需要建立在动态自适应网络安全模型PPDR基础之上,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计算机网络遭受了外部空攻击,或者自身出现漏洞,通过实时响应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将相关内容向用户反应,从而方便对这些内容进行及时处理。黑客诱导技术,主要是对虚假信息进行释放,进而对黑客入侵时间适当的拖延,通过这种方式,为用户对病毒的防御提供足够的时间。将实时响应和黑客诱导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在黑客入侵的第一时间,向外发出警报,进而使用户能够尽快的进行处理和防御,最终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御应注意的问题

3.1 合理规划,建设安全防御体系

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整个过程,均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计算机网络处于规划阶段时,需要对其实施整体规划,并且对其进行分步实施。此外,高度重视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却好计算机网络相互配套。此外,对单位各种网络关系进行认真清理,对网络布局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使网络较差情况适当减少,降低网络层级。对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核心层的互通网络,不能在接入互联。可以对光纤资源进行科学优化,促使核心和接入的网络得以实现,不能设置汇聚层。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应管理人员以及网络信息使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这些人员的技术水平。对其开展一定的思想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确保系统始终处于安全运行中。

3.2 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毒和杀毒功能

当前,计算机网络得到不断普及,这为很多木马和病毒等侵入提供了可能。对此,在计算机网络内部,需要设置较为完善的防毒和杀毒措施,这样做,促使计算机网络防毒和杀毒功能得以提升,对网络内部防毒以及杀毒功能进行有机结合,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足够安全。

3.3 对关键信息进行备份

为了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促使信息丢失和损坏等方面的影响得到有效降低,需要关键性数据进行备份。此外,对相应硬件装置以及网络信息之间进行隔离,通过这种方式,防止信息数据丢失。

3.4 对网络防护设备进行科学设置

在网络信息当中,防火墙属于整个计算机当中的隔离层,将计算机自身信息和外界信息之间进行科学隔离,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足够安全。企业以及相应机关事业单位,可以在内部网络边界上,设置一定的防火墙。针对较为重要的网络,尤其是涉及秘密保护信息的相应内容,需要在内部网络上、安全网关和入侵检测等相关设备,为了使单位内部计算机因为违规外联网引起的信息泄露等情况出现,则需要在内部网络上,安装一定具湮ス嫱饬管理的计算机管系统,通过这种形式,防止内部计算机和互联网相互连接,并且提醒相应管理人员,对这一内容进行及时处理。

3.5 身份证网络信息加密

为了使内部网络当中的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安全得到保障,如果企业具备相应条件,可以在内部建设相应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这种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改变了原有的“用户名+密码”的认证方式,借助PKI/CA当做一种身份认证技术手段,间用户为核心,建立一定的安全应用框架,最终对上层业务资源等进行科学整合,最终实现对用户以及业务资源的集中性管理。此外,对内部信息资源的安全提供一定保护。针对以及较为重要的文件而言,相应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数据或者文件、口令等设置一套较为高级的加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今计算机网络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可谓是渗透在各行业当中。借助相应计算机网络防御策,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防御水平,提升安全系数。相关用户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安全意识,营造出一种健康、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博.关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入侵与防御技术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8):226-227.

[2]李先宗.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1):33-35.

[3]李军.基于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安全及网络防御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1):17-18.

[4]张燕.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174-176.

[5]刘大宝,张毅,唐勇.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的分析[J].电脑与电信,2016(07):71-73.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措施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升信息的保密性与可靠性,增强信息数据完整性,保证可以提升网络安全性,发挥各类防护技术的应用作用,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是相关人员应用网络技术与管控方式,提升网络信息数据的保密性与完整性,保证在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可以正确储存各类网络信息数据,提升调试与处理工作可靠性,在传输网络信息的时候,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为用户提供合法的授权服务,拒绝一些非法用户的行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时候,内部软硬件或是固件的信息安全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如CPU等,如果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管控,将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其二,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传输的时候,会出现保密与完整问题,影响着网络使用正确性。其三,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出现信息泄露或是授权盗用等现象,相关技术人员利用安全防护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可以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较多安全问题,无法提升信息数据的应用质量,难以优化其发展体系。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安全监测与系统设计问题。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不能积极开展系统设计工作,导致其工作质量降低。同时,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程序较为薄弱,代码设计与安全构架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问题,甚至会出现漏洞现象。第二,安全管理制度滞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相关部门不能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改革,难以增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安全管理制度中,有一些管理要求没有落实,无法提升其工作质量。第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较多安全威胁问题。首先,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在病毒问题,像是蠕虫等,会导致出现硬件损坏的现象。其次,对于木马病毒而言,属于计算机非法植入的病毒,相关技术人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合理应用各类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利用现代化安全防护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减少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账号安全管理力度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重视账号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可以提升网络及信息的安全性。例如,在电子银行登录与软件登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账号信息的安全性,不会出现盗号或是盗取密码等现象。在此期间,需要相关人员可以将密码设置成为数字或是符号组合的密码,提升黑客的盗取难度。同时,还要阶段性的对密码进行更换处理。2.防护设施的建设措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建设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可以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首先,安全防护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地址进行转换处理,利用防火墙的设施将内部地址转换成为临时地址,对外隐藏各类真实的地址,发挥其隐藏作用。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内外网络的连接情况,适当建设开放式的IP地址。其次,安全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过滤性防火墙技术,全面开展分包传输处理,科学判断分包传输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再次,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应用型防火墙技术,设置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桥梁,隔断二者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以便于提升服务器内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后,安全防护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科学应用监测型的安全防护技术,利用实时监测与动态监测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科学判断其中数据是否合法。同时,技术人员要科学应用分布式的探测器技术,将其安装在服务器与其他节点中,避免出现外部攻击现象,发挥内部监视工作作用。3.对补丁程序进行更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好补丁程序的更新工作,保证补丁程序可以满足现代化技术发展要求。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对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信息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在系统与软件之后,可以推进后续补丁程序的工作。其次,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保证补丁程序在开展修补工作之后,可以完成各类网络攻击处理任务,满足其自动化发展要求,科学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科学应用各类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安全处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提升其工作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宗慧娟,王爱民,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5

[2]刘珍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2016

[3]王磊.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篇9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布局建设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网络也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使人们不断地了解并充分利用网络,现在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减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所产生的枯燥情绪和厌恶感,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要求

在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断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运行状况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网络技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备方面;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在不断增加和社会上每个行业的发展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和投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面明确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高等院校的重要战略目标包括对学生的网络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网络教育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检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积累充足的实践操作经验,高校在M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时要达到以下要求:

1.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内部的规划要科学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才可以提高实验室空间的利用率,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要达到一些要求,笔者在具体介绍,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网络的专业教学的实验室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要满足对于多样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最后,能够达到计算机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系统管理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实验是内部要具有,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无线网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实验室的设备要齐全多样化,可以满足实验的需要,通过对实验室的科学布局可以实现这样的需求。

1.2 实验室要高效管理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实验室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管理人员在工作时,要采用专人专管的管理方式,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专职管理人员要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和实验设备的消耗情况进行如实的登记和保存,并定时对设备进行清理和保养,科学的安排网络实验室的使用次数,并且每次在实验完成后,管理人员不仅要打扫表面的卫生工作,而且还要及时保养设备,保证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1.3 实验室内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和其他的实验室不同,必须在网络畅通的环境下才可以正常工作,所以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安全防范不仅包括物理层面上的安全保护,而且还包括网络病毒的查除、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等抽象层面的危害。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此危害的发生,比如,在网络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对电脑上的软件采用智能化的方法备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对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还可以使用保护卡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保护。

2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和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之前,学校要要制定一定的目标,但是目标设置要合理,使其在学校总投入资金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要实现两方面的目标,有方面实验室的环境和功能要多样化,多功能实验室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对计算机设备的构件、功能有足够的了解,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方法,并可以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网络设计、管理和使用等操作,从而提高了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实验室要可以满足教师从事网络开发的需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要具有当前社会主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实验装备,扩展能力要强,从而增强网络系统的模拟实验功能,经过实验装备和实验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扩展,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研究国家中最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动态,还可以给教师的网络实验提供一个全面的实验平台,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个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能力以及科研水平。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例如,网络系统要有稳定性、网络具有安全性、标准性、和可扩展性,下面笔者来详细介绍这些原则:

2.1 稳定性

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网络系统要具有稳定性,信号和网速都要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在实验室的网络设计中要选择可靠性高的网络产品,保证硬件的质量,科学设计网络架构,制定出有效的网络备份方略,提高网络故障自我修复的能力,保证系统正常工作,在高负荷的状况下网络还可以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效率,降低延迟率。提高整体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稳定性,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正常实验和研究项目顺利进行。

2.2 安全性

要规划统一的重要网的安全方法,保证整体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可以利用每个业务的子网进行分隔,全网要制定统一的IP地址,依据不同的业务和需求来分割成不同的子网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预防人为的恶性损害系统,要集中对网络的监管和测试,分来管理,但是宽带的资源进行统一分配,采用高级的网络管理平台和技术,要可以对设施、端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流量进行准确的统计和分析,能够提供障碍自动报警系统,增强系统的安全系数,能够利用远程技术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功能,例如:对AAA功能、路由验证功能、CA、等安全功能的支持。

2.3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标准性

表现在通讯协议和网络接口要达到国际的规定标准,保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国际标准的大型动态路由协议在实验室也正常使用,要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和其他网络之间能够连接顺畅,且可以相互沟通,共享资源,提高实验室的规范性,同时也可以镶入不同厂商的设施、技术和网络产品及资源,在实验室的网络中,即便有很多的网络同时存在,也要采取统一的管理标准,可以把不同的网络系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业务高效的整合在一起和使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集中在一起,方便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保存。

2.4 网络实验室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依据未来的业务更新和增加,网络可以有效的扩展和升级,但不损害原来的设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来的网络架构和设备的改变及调整,方便添加新设备和新的使用者,也可以随时和不同类型的功用网连接,能够随着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实验室可以不断的扩展和扩充,有效保证现有投资的效益,并可以不断引进新的投资项目,保证实验室在完成正常的实验项目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更多的外来收益。

2.5 要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

大学既拥有国家最前沿的学科建设项目,同时也使先进技术的研究场所,所以网络实验室的配置要是最先进的网络设施,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在实验室能够进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研究和开发,所以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和网络设计方案的技术都要是最先进的,能够跟上国际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还要依据当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开发出一些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网络技术,同时也要可以进行先进的通讯实验。

3 结语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并迅速的前进,高校建设计算机网j实验室不仅可以改进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而且还可以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加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拥有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不利于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它的发展进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所以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一定要坚持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标准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坚持不懈的探索发展道路,加快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脚步。笔者上述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对以后高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蔡久评,况和平,.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5).

[2]林艳金.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改造与实验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3]黄培花,任敏.基于仿真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06).

[4]唐灯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

[5]高宋伟.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改革与实践[J].科学教育,2009(06).

[6]杨建良.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4).

作者简介

张媛(1986-),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学士本科(工学学士)。现为沈阳医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

篇10

1神经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地应用,而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有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得互联网、计算机得到普及,并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变化。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而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生,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而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的方法,最为广泛的为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技术的产生,其主要是针对人脑信息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利用数学知识,对生物神经特性进行揭示。将其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评价中,神经网络可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准确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确定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位置和来源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神经网络技术不断的扩展,不断的深入,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受到人们的重视。神经网络属于智能系统技术,在其研究和发展,模拟动物的神经系统,实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神经网络系统,构建各种模型,将神经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模型模拟。同时在神经网络系统中,还具有自动识别、自学等功能,可以在对接收的信息完成分析处理之后,自动的在之后的工作中进行应用。除此之外,神经网络还具有储存功能、自我排忧功能等等,可以帮助使用者迅速地找到解决的方案。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为了确保证计算机、互联网使用安全,必须通过互联网安全评价系统或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级和存在的风险隐患等进行评价,神经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神经网络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以及模型,实现对其进行的评价。

2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安全评价原理

2.1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运行的安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其安全进行监测和分析,准确、及时的反馈出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状态,便于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络运行产生的问题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的一个保障,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第一,准确性。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保证安全评价体系具有准确性,进而保证其可以准确、真实地将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信息呈现出来。第二,简要性。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为其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难度,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需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指标和体系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可以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同时将其工作量减少。第三,完备性。在神经网络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建立的安全评价体系,需要保证其各项监测指标的完备,保证安全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对计算机网络的各种运行行为都有反应,进而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存在可靠性与真实性。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期间,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相关的评价和选择。第四,独立性。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指标的独立性,减少重复选择,进而有效的控制安全评价的工作量。为了保证安全评价的真实性和工作效率,需要选择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进行检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准确、客观地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表现出来。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评价中,神经网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较强的适应性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提供了保障,所以通过神经网络技术,创建计算机互联网安全评价机制与仿真模型,从而评估计算机网络安全性。

2.2评价原理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当前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价。而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必须在指定标准下,明确计算机互联网安全的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进而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情况和安全等级进行分析。采用相关的评价方法,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并确定和得出计算机网络安全级别。在该公式中,xi是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因子,f表示安全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的模型发现,在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平因子、安全评价模型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其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知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如下图1),确定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各项指标,然后进行仿真模拟。从图1中的信息我们知道,计算机安全评价体系指标,从各角度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状态呈现出来,而因为各个指标是不同的量纲,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的过程中,无法对这些信息指标进行直接的比较。为了更好地对安全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进行分析,实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评价,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统一的处理。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进行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等级可以分为四个级别:A、B、C、D,A级为安全,D级为既不安全。这四个安全等级对应的数值为分别为A级:1~0.85;B级:0.85~0.7;C级:0.7~0.6;D级:0.6~0。使用神经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产生的结构如下图2,神经网络根据逆向传播方式,组建为一种多层的前馈网络,神经互联网采用的是梯度算法,通过误差,对计算机网络的阀值、权值进行不断的调整。神经网络具有诸多的优点,为了更好地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评价,对其结构、传递函数等实施优化与完善,创建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仿真模型,进而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创建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后,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的仿真实验,在本次仿真研究中,选择图1中的子指标,进行仿真实验,在仿真实验中,粒子群的种群规模设置为10,学习因子为c1=c2=2,将所有的粒子作为神经网络中的阀值和权值,最大迭代次数K=500。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评价分析中,准确度较高,得出的评估结果与期望输出值只有0.023的误差,由此说明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应用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收敛速度,也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神经网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了较大的保障,可以有效、准确地判断出其安全性指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提供准确的检测的指标参数。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有中重要的作用,通过神经网络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得出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安全指数。利用神经网络进行仿真模拟,得出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作用和优势,从本次仿真的结果可以得出,神经网络的应用,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为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