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

篇1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EPC模式;IPO模式

0引言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违法分包的弊端,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源头都是分包商的资质没有保障。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实践时间较短,所以许多建设单位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偏低,管理不到位,引发了许多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1传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缺点

1.1设计管理问题

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中,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五大专业是相对独立的设计单位,当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现场发现问题反馈至监理,监理再向上反馈至业主,业主找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问题进行深化设计,这个流程反射弧过长耽误工程项目的进度。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着重点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应把重点放在前期,把建筑构件的分离和组装、转运和堆放、吊装拼接、后期维护等因素综合考虑[1]。

1.2构件生产安装问题

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组装效率因素主要是建筑构件。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加工运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运营体系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供应链有短缺。装配式建筑构件主要有以下工序:清模、装模、置筋、预埋预留、浇捣、吊装脱模、堆码、运输等,这些工艺很容易出现问题,如灌浆的填充不充分及作为项目的施工节点的套管连接的未对准等。

1.3项目现场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新技术、施工部署和构件连接质量检测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方式。装配式建筑目前在建筑行业中的普及率没有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高,因此在建筑市场上有经验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数量较少。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有大量的部件,如起重、混凝土浇筑、螺栓连接和焊接等。由于大多数部件体积大且重,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有针对性的管理才能使建设有序,以确保施工进度。

1.4信息化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与项目其他参与者的信息共享较差,组件标准化尚未达到预期要求。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项目各参与方信息传递延迟,尤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每延迟一天的进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如延迟产生的机械租赁费、人员窝工费和合同违约金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字虚拟化和信息共享等各种系统要素入手。

篇2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预制整体式剪力墙体系;预制管线敷设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107-02

引言

本文以上海市闵行区某高层住宅小区为例,介绍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住宅的电气设计。本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100%,单体预制率40%。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标准层采用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及一层采用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标准层楼面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板形式,首层及屋面采用现浇梁板形式。阳台、空调板、楼梯等采用预制装配构件。

1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高层住宅户内电气设计技术要点

住宅户内电气点位较为繁多,且考虑到预埋预制及日后更改的困难,故在本项目电气设计阶段初期,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1.1 接线盒定位

各电气点位均需在施工图中精确定位,并结合pc深化图进行微调避让开钢筋与上下连接锚栓节点,以提高构件生产的准确度。如图1所示,预埋在预制层中的接线盒与盖板之间有25mm的保温层厚度,故盖板无法安装,针对本项目的特殊情况,订制加深接盒以便盖板的安装。

考虑到住户配电箱与多媒体弱电箱的进出管线较多,所以在设计前期与建筑专业协商好,根据户内家具摆放位置,尽量将其放置于非预制墙板处。

1.2 管线敷设

本项目管线敷设分两种情况,分别为在楼板内与墙板内敷设。预制工厂根据图纸需求在预制板上开槽并预留管线,在接线手孔处与敷设于现浇层中的管线相连。电气管线敷设示意图如图2所示。

1.2.1 管线在楼板内敷设

本项目楼板为叠合楼板,即楼板分为60m的预制层和70mm的现浇层。电气管线底板敷设时,可敷设在70mm的现浇层中,电气管线顶板敷设时,于预制板中开槽并预埋管线。

1.2.2 管线在墙板内敷设

本项目墙板为预制剪力墙,考虑到其加工特点,所有暗埋在预制板内的管线均需预先精确到位,生产安装后不便于修改调整。

2 基于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要点

防直击雷措施设计不同点――防雷引下线

防雷引下线是将屋顶接闪装置接收的雷电流引向接地装置的导体。住宅设计大部分利用垂直结构体中合适的贯通主筋作为引下线。主筋分别预制于两块不同的墙板内,上下安装时主筋外侧有一筒形禁箍件,靠此箍件将主筋可靠连接。由图3可见,上下主筋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而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钢筋的电气连续性有贯通性要求,中间不能分断,所以现在的这种施工工艺并不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我们对建筑构件内钢筋做了特殊处理,采用搭焊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防雷引下线的问题,但是预制件与现浇部位之间敷设钢板有一定的难度,对施工造成了一定困难。

3 问题

3.1 预制板部分预留管线堵塞的问题

在加工厂预埋好管线的预制板在运输到工地施工时,会出现部分管线堵塞无法连接的问题。解决此问题首先需在运输、堆放的过程中就开始注意,尽量避免碰撞;其次,在设计时可根据具体部位、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变通。比如可在管线走向较复杂的地方多预留一些管路、在穿线有困难的地方管径设计的略大一些。给施工一个相对宽裕的安装环境。

3.2 预制板标识不清导致安装有误问题

对于此问题,可以将预制的墙板、楼板编号进行模块化分解,标明管线敷设的起始点、终点,确保安装的准确度,以提高装配式住宅的实施效率与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对于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的展望

4.1 设计与制造,施工的系统性考虑

装配式住宅的电气专业设计技术难点是设计与施工中多了一道生产预制构件的步骤。该步骤需要设计、生产与施工三方之间紧密协调,以系统性思考。确保设计单位充分考虑了工业化生产的可制造性与安装效率,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完全理解设计意图,准确落实,保证建筑质量。

4.2 对于多方联合开发工具的挑战

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分工导致项目管理难度较传统住宅项目有所增加,更多的功能接口,信息接口,要求有一个时效性,操作性,可靠性都兼备的项目管理工具以及设计开发工具。借助互联网+与云计算等方法,项目各相关方都能在第一时间取得准确优质的信息,同时有效反馈,形成闭环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进程,降低项目成本。

综上,装配式住宅作为将来建筑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业界和政府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性政策。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当前仍处于摸索和磨合阶段,其整个项目运营成本较传统项目无明显优势,甚至高于传统项目,这是新事物发展历程的必经之路。随着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数据库以及相应标准的不断完善,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及云的深入应用,将结束这段“阵痛期”,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颠覆性的改变住宅建造甚至整个建筑产业。

参考文献:

[1]DG/TJ08-2071-2010/J12259-201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S].

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性质与任务

所谓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电力工程建设人员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劳动工具等,极据特定的建设目标将建筑材料、半成品等建设为电力产品的过程,其涉及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成本及项目安全等各个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电力建设单位所有活动的核心内容。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总结如下:即以电力生产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基础,利用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将工程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度起来,使得人力、财力、物力等工程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全面实现高速、高质、高效益、低成本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二、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110kV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200万,主变容量为12.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为1.76km,工程占地面积为421m2,变电站内环行道与巡视道路建设均进行相应的紧缩,与传统面积相比至少缩小了25%;为控制电缆沟的数量,将主控楼内的开关与保护室合并使用;为控制走廊的整体面积,实现多条线路同杆架设的施工方案。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25.5m2,建筑结构为门式钢架钢结构有檩体系,围墙选择100cm厚、高2.4m、长201m的蒸压轻质混凝板及H型钢柱;电容器组防火墙高4m,长度为53m。该电站工程选用的是两台新型环保变压器,总容量达12.6万千伏安,在提高容量的基础上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变电站的房屋建筑采用的是装配式建设工艺,选择新型复合型材料;电缆沟、构支架爬梯等均采用新型材料,且消防报警采用的是红外对射感应装置,该设备的先进性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下面针对该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二)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1设计创新

在本工程设计阶段其创新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提高总平面布置的紧凑性,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物合理取消,比如门卫室、巡视小道路以及配电装置区部分环形道路等,而配电设备与围墙的距离则进行合理压缩,在110kV内桥区域设置电容器场地,整个设计缩小15%左右的占地面积。其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变电站中所有建筑物的结构均为预制结构,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作为建筑物的屋面及墙体,在现场进行装配,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环保效果好;再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最后,在项目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工程项目与计划、物资、招投标以及财务系的横向集成,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2施工进度管理创新

从某种程度而言,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会对工程投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针对电力工程这类生产性投资工程来说,工程进度控制更为重要,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施工进度管理进行全面创新,以顺利实现工程管理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可以对工程资源的供应与安排进行优化,最终降低工程成本。传统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在预定的工期内编制多个施工方案择优选用,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的施工进度却与计划进度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再针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调整策略进行补救,如此往复直至工程完工。而在本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是装配施工方案,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装配式施工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上部构件均是先经过工厂化预制成型的,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且安装过程中与传统施工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干法作业,无需搭设脚手架,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且体现出较高的环保效益;采用预制钢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物主结构,同样在专业工厂将构件先制作完成,施工现场仅进行安装即可;本工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这种多孔硅酸盐材料具备易切割、固定方法便利的特点,是一种可以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的新型环保材料,应用该材料进行现场装配大大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此外,综合室部分也是采用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同样可以采用工厂化制作,实际工程中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钢结构、屋面以及墙体结构等等,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整整提前了35天之久。

3安全质量管理创新

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相符,促使项目可以根据既定的质量目标实施相关的功能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计划阶段、质量控制阶段以及质量改进阶段。在本工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全管理方面,施工过程中建立了由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组成的完善的管理网络,且以各类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为支撑,全面落实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在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制定作业标准指导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提高安全作业的环境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

其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即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类宣传牌,主要内容包括工程主要负责人、施工质量标准、检查情况公告等;注意要及时更新检查情况公告的内容,保证其中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其对施工人员的激励作用与警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质量管理中针对一些隐蔽性工程引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比如地基处理阶段的回填土施工,只有通过有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层层把关,决不容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比中土料质量与工程地质要求不符,则不得用于填筑;或者土层厚度达不能到要求,则不得进行下一步的夯打。要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就要针对各施工工序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作业标准,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树立“人人皆品检”的观念,促使操作者自主的进行质量控制。

4成本管理的创新

所谓工程项目造价是指整个过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验收等整个阶段所消耗的所有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工程造价是将工程的基本建设工作量采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工程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其所反映的是建设项目投资的规模,通过工程成本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工程价值的大小。在本文实例工程中,采用干法作业进行结构施工,并且率先使用了单避雷线、蒸压轻质混凝土等先进技术与新型材料,这些创新技术与创新理念的应用均大幅降低了工程的建设成本。首先与传统施工工艺中大量使用水泥砂浆的作法相比,本工程采用干法作业,无需安装脚手架,并且采用的蒸压轻质混凝土材料密度较小,再加上较大的吊装机械作业面积减少了移位的次数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砌体墙施工成本相比,仅人工一项即可降低约40%;其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保证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要创新思想、改变思路,建立一个综合性强、专业程度高、相对独立管理组织,并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还要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步骤,促使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能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自觉地学习并掌握和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型[J].水电工程信息周刊,2009(12).

篇4

关键词:绿色;安全;建筑;技术;节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建筑业。但与此同时,资源利用过度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着我国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近几年绿色节能建筑逐渐增加,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很激烈,绿色建筑是时展的产物,而建筑结构设计是绿色建筑主要措施,两者密切相关,对我们生活形影不离,随着现代时展,绿色建筑发展越来越快,绿色节能建筑要保证质量,首先要加强整个建筑的质量;其次要对人员进行优化管理;最后还需要将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之下;随着现在大都市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慢慢走向成熟,但是绿色节能建筑还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在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只有不断地提高建筑技术管理,完善建筑技术管理,企业才能得到有力的竞争力,为社会建筑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绿色建筑也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愿望。

1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杂乱产物,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状态,随着时代在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是当展需求,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将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引入,直接降低成本,为了后期建筑发展需求做铺垫,因绿色节能是未来发展的核心领域,采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可以降低设计工期,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率。在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材料浪费、尘土飞扬都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使得建筑成本大大增加,而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不仅使得建筑成本降低,也可提升整体经济效益,而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仍处于较低层面。这是需要更多更好的绿色节能技术,只有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被重视,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使用较为频繁的是太阳能和天然材料利用,这些技术发展降低了材料使用,直接使得建筑设计降低成本,所以说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在建筑领域有着非常重要责任。

2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现存的问题

2.1建筑节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标准有待完善

建筑材料是根本,材料一旦选择不对就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严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及工期,所以说材料是整个工程的关键,一旦材料管理不严,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受到严重威胁,在购买过程中,注意材料砖、水泥、土等一些根本材料,适当增加或减少,并且按照一定规范进行选择,购买合格安全材料。避免因为材料而带来危害。

2.2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率有待提高

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需求,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们国家对于建筑垃圾的使用偏低,目前主要有几个方面显示建筑垃圾使用:①将建筑垃圾运往荒地,或者放在大树两旁的林地。②将建筑垃圾运输到砖厂,这样可以将建筑垃圾和混凝土、砂石做成砖瓦。③运输到其他建筑工地,将这些废弃材料作为地基。

3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具体路径

3.1建筑体系与结构体系的有机结合

3.1.1混合结构体系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3.1.2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适合15层以下建筑。3.1.3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物的纵、横墙体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纵、横墙体也可兼作为维护墙或分隔房间墙。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间距小,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合于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剪力墙间距一般为3~8m,适用于小开间住宅、旅馆等建筑,在30m范围内都适用。3.1.4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用于10~20层的建筑。

3.2模块化施工,标准化施工

(1)从技术角度出发,大部分设施都可以实现模块化,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2)实施模块化之前必须对模块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详细的分析。毫无疑问,模块化施工会提高制造成本、运输成本,降低施工费用,如果产生负效益则失去了模块化的意义。(3)综合模块化施工在进度方面的保障作用、在质量方面的保证措施、额外投入预估、风险所在、整体效益预估等,利用现代科学设计理念,融入到其中。(4)要实施模块化,无疑会对设备的出厂状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的小型设备在出厂之前就已经组装好,并通过试运转,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在于一些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吨位大、体积大、安装复杂,需要做好实施方案。总之,模块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各方的利益均衡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才能将模块化做得更好。通过模块化预组装,也可以避免将问题带到施工现场。

3.3装配式建筑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装配式建筑顺利推广与应用的重要环节。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系统地归纳,是进行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进行监控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同时也为施工方提高装配式施工质量提供了依据。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全面、系统的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步建立,通过对质量因素的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也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3.4采用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模板代替木模板

可以用铝板代替木板,其中铝模板施工工艺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墙体、柱、楼板、梁等施工。基于安全考虑,结合该工艺的支撑体系(包括竖向模板却没有水平杆),该项工艺更加适用于层高在3.6m以内的剪力墙结构建筑。基于成本考虑,铝合金模板的周转次数高,该项工艺适用于30层以上的住宅楼标准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基于所有模板都是在工厂定型制作、现场编号拼装,该项工艺适用于标准层结构施工(不宜有大面积的结构变更)。铝模板的优点:铝合金模板体系为工具式钢管立柱早拆支撑体系,施工便捷,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大缩短工期。支撑系统方便,采用独立支撑(间距1200mm1支),操作空间大,人员通行、材料搬运畅通,现场易管理。工程质量高,精度高,施工质量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安全文明施工可靠。经济环保,回收价值高;铝模板是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循环利用,有很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铝模板使用多次后对脱模油的依赖性较大,若漏涂或涂刷不到位,到后期将更难清理板面混凝土渣,模板拆除后板底容易出现麻面现象。所以须安排专人对铝模板定期进行清理。在清理铝模时采用木模板进行拼装,木模板对脱模油依赖性相对较小,拆模后混凝土光感质量较好,解决了混凝土观感质量问题。采用铝模板与木模板结合施工,减少了铝合金模板的损坏率,从而间接地减少了铝模板的改造修复费用,节约了项目成本。

4结语

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与资源利用与节约息息相关,而建筑工程中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对于企业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节能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快速发展,绿色建筑演变成当展需求,截止到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逐渐增多,说明绿色技术在慢慢被人们得到认可。虽然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还有许许多多问题尚未解决,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逐渐创新,绿色节能技术也会慢慢趋向成熟化,绿色节能技术需要提高人员技术及素质,并已绿色为发展前提,将绿色作为根本,时刻提高人员对绿色节能意识,并不定期开展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完善绿色节能技术,使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博敬.建筑工程中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4,5(4):42.

[2]崔兆辉.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88.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企业;发展策略

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通过低碳生产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由于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各行业中的耗能大户,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引导低碳节能建筑生产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政策。在低碳经济时代,怎样保持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愈来愈关心的社会问题。

一、低碳经济与建筑行业关系

低碳经济与建筑行业的关系极为密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建筑行业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为16~20亿㎡,建筑消耗和能耗占了全国能源消耗的约30%,传统的建造方式给社会带来高能耗和高消耗的问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模式,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砥柱。建筑企业在建筑业整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应该切实履行低碳经济的职责,要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发展策略

(一) 转变经营理念

低碳经济的提出导致了建筑业的理念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建筑产品,低碳建筑应运而生。从此人们对建筑业发展和建筑产品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认知力和接受力将构成建筑业低碳经济力形成的原始推动力。对于企业来说,要转变低碳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企业运作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策略,在低碳经济条时代,如果没有经营理念的转变,就不可能有行为方式向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转化。首先要提高低碳经营意识,必须从行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低碳经济意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并把其放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以落实。其次在企业经营发展观上,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建设项目中,以低碳建筑设计、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环保建材、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低碳技术为主导,针对建筑物全寿命期中的各个环节,全方位体现“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提高建筑的功能、效率与舒适性水平。

(二) 优化制度管理

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应对已有的制度管理体制进行优化,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制度,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ISO系列管理体系中的ISO14000,主要是针对环境保护进行的管理制度设计,应该成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范本。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进行了ISO14000管理体系认证但在管理中并没有实现低碳化,环保化。这些主要是由于各管理层的执行力不足造成的,所以应该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修编相应的管理文件,要根据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新要求,整理修改企业相应的管理文件,并结合实际水平,重在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这是提高企业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第二,要加大相应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管理制度不能是一纸空文,要加大宣传,贯彻,才能使其发挥出约束力。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是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一定要贯彻落实到相应的基层班组,这是建筑企业加强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心。

(三)变革生产方式

传统的建造方式带来了高能耗和高消耗,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需求。装配式绿色建筑是工厂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质量保证率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解决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能耗高、资源消耗大、建筑业科技含量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率,它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建筑企业应以此为发展导向,逐渐变革生产方式,向装配式绿色建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推行企业重组、强强联合,将设计、施工、勘察及咨询类企业进行产业重组,形成纵向一体化完整产业链,逐渐向集约型、资金技术密集型迈进,真正实现建筑业的低碳化生产。

(四)践行绿色施工

建筑企业是以项目为载体,项目是其实现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阶段,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必须践行绿色施工,在项目管理上贯彻“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项目节能减排水平,确保实现绿色施工整体目标。绿色施工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绿色施工目标控制。建设项目随着施工进行,必将对原先预定的绿色施工目标实现产生干扰。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目标顺利实现,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可将绿色施工目标进行分解,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当发现偏离时,及时予以纠正,实现PDCA循环控制管理,将控制贯穿到策划、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之中,直至目标实现为止。

2.绿色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绿色施工整体目标能否实现。绿色施工现场管理应包含的内容有:①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将绿色施工方案中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交底,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②制定管理计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绿色施工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相互间、现场与外界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制定专项管理措施,加强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③监督实施。对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要确保贯彻实施,对现场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记录,分析未能达标的原因,提出改正及预防措施并予以执行,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三、 结语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企业应审时度势,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这是建筑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无论是战略制定还是战术落实,无论是现实经济效益还是长远目标的实现,“低碳经济”之路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东平,安娜. 建筑企业低碳竞争力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中国外资,2012(12):102-103.

篇6

关键词:成品木制品;装饰装修;质量控制

引言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房屋室内装饰装修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以往的传统装饰装修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是影响用户居住环境的直接因素,随着室内装饰装修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各种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显得更加宽泛;装饰装修设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推动了室内装饰装修施工的发展[1]。基于此,在室内装饰装修中对于成品木制品的使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木制品施工中,应考虑现场施工定位、成品到场之后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等问题,以确保成品木制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1成品木制品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1.1提升装饰产品质量

随着木制品加工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成品木制品的质量已经发展到了比传统装修产品更高层次的水平。当前的成品木制品已经逐渐形成了工厂化加工和装配式施工。成品木制品施工通过装配式装饰,实现了装饰饰面的无缝连接,有效提升了木饰面的装修精度。

1.2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成品木制品在装饰装修中使用非常方便,因为木制品的制作时间已经为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节约出来,只需要对成品木制品进行安装施工,因此可有效缩短木制品装修施工工期。另外,成品木制品一般是采用装配式施工,使得施工工期又得到了大幅度缩短。因此,成品木制品不仅方便施工,同时还节约了很多施工时间。

1.3室内装饰现场环境大幅度改善

通常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时往往在室内堆积了大量杂物,装饰器具、装饰材料等占据了大量室内装修空间。成品木制品由于仅仅需要安装施工,基本上不会有木屑、废料或者杂物等,因此室内装饰装修采用成品木制品将大大改善室内装修环境[2]。

1.4有效改善项目管理

传统装饰装修施工项目管理非常复杂,需对室内装饰装修各种项目进行管理,往往会出现一些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采用成品木制品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只需要对施工图纸、尺寸、成品木制品的连接点以及连接方法等进行管理,因此使室内装饰装修项目管理变得更加简便。

2传统木质装饰装修施工的缺陷

2.1项目施工复杂,管理难度大

传统的木质装饰装修施工中由于涉及到多个工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难度大,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以及物力来完成施工。传统木质装饰装修施工的工期较长,无法适应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2.2传统木质装饰装修施工质量难以保障

传统木质装饰装修多采用手工操作,施工效率比较低,要求施工人员技术娴熟、现场操作灵活。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多是由民工组成,机械操作水平、施工素质等有其局限性,加之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使得传统木质装饰装修很难满足现代施工要求。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木质产品质量往往无法得到保障。

2.3资源浪费

传统木工有时在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木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差错或破损,这些均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传统木质材料施工一般是选用天然木材,由于施工时往往仅需要装修一套房屋,那么在装修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木质材料裁截只要求满足一套房屋的用量,其余则会剩余下来,而剩余下来的材料往往被当成废材[3]。

2.4传统木材加工污染较严重

在传统木质材料装饰施工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常表现为三个方面: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在传统的木质制品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对室内装饰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对装饰材料处理不正确往往会造成附近环境污染。传统木工生产中会出现很大的噪声,这给周边邻里生活带来了不便。传统木质施工中会使用到胶合剂、油漆等具有有害性气体的空气污染物,给室内环境和周围环境均会造成影响[4]。

3成品木制品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运用

房屋装修的木质制品主要是木线条、木饰面、木楼梯、地面饰品、墙面饰品以及固定的家具等。随着木制品技术的日益成熟,很多成品木制品是经过专业的工厂生产,然后将其运送到室内装修地点进行组装,实现了现场装配式施工。目前,成品木制品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室内装饰装修的核心技术,成品木制品在室内装饰装修中的应用将变得越来越多。

3.1木线条的应用

在成品木制品中,木线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其在施工中主要分为固定、拼接等两个流程。木线条在固定之前必须准备好,并根据施工工况裁截。固定时必须采用胶粘固定,使用射钉枪固定木线条,注意射钉拼接时不能露出钉头。固定半圆木线条时,其高度应<1.6m,固定位置应选择在木线条中点偏下位置。如果高度>1.7m时,则固定的位置应在木线条中点偏上位置。木线条拼接分为角拼法和直拼法两种,直拼法即在木线条拼接对口处开成30°~45°的角,加胶之后进行拼接,要求截面拼接顺滑且不错位;角拼法则将木线条放置在45°定角器上,用锯子锯断木条,然后在断面涂胶进行拼接。木线条拼接必须注意断面位置要对齐,接头位置应远离人的视平线,应设置在室内不显眼的位置。

3.2木饰面的应用

随着成品木制品的应用日益广泛,木质材料目前有榉木、枫木、柚木、胡桃木以及水曲柳等几类。这些材质的木饰面根据其木质特性的不同,其具有不同性能的木饰面,其中以抗冲击力、耐腐蚀、耐磨以及耐脏等性能的木饰面最受大众欢迎。成品木饰面在施工中需根据室内装饰的面积以及具体情况进行定制,这样一种量身制作的木饰面与施工装饰现场完全吻合。

3.3木楼梯的应用

木楼梯安装时一般是采用先安装再上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进行施工显得不是很科学合理。木楼梯的现场安装条件无法达到专业上漆标准,施工中常会出现上漆不尽满意的问题。漆是木楼梯的外表,更是展示给人的第一感官,如果上漆不专业、上漆整体效果不好,均会影响木楼梯带给人的印象。木楼梯的日常清洗和保养比较简单,只需要使用吸尘器、不滴水的抹布擦拭即可,清扫完成之后打开门窗流通空气,木楼梯会很快吹干。如果有果汁、红酒、啤酒等残渍,则可用蘸有清洁剂的抹布擦拭。

4成品木制品在装饰装修中的质量控制

4.1前期设计的质量控制

对于用于装饰工厂的木制品来讲,必须要经历系统化安装,那么在进行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成品木制品施工的各个方面。在设计时应重视木制品的材料选择,认真考虑尺寸大小、结构、节点以及接口等各个点的质量控制。设计人员必须对木制品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把握,否则难以设计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木制品。设计师应根据建筑图纸进行现场勘测,结合现场情况勾勒出原始画面上的元素;其次要对现场进行放线,必须反映出现场的每个要素。

4.2工厂加工的质量控制

对于木制品的质量首先要在工厂加工环节进行控制,应注重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制定、成品质量等全程控制。加工阶段按照木制品设计图进行加工,严格控制所有的加工流程,使得加工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3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当木制品到达现场之后,由工程部组织人员对木制品进行现场安装。安装之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将图纸中的编号逐个记下,并反映到现场墙面上。施工人员在熟悉图纸和现场之后,再检查到达现场的木制品是否有缺货,确认无误方可进行安装。

5结语

成品木制品作为新时期建筑装饰装修的重要原材料,不仅方便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本文对成品木制品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对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成品木制品的安装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永飞.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6(5):107.

[2]穆红英,王鹏,原秀萍.装饰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控制[J].品牌与标准化,2010(6):41-43.

[3]高晓霞,赵红丽.全过程造价控制在装饰装修工程项目中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0):106-107.

篇7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复杂多样,施工专业性强,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这要求园林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园林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以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针对目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几种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对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组织

园林工程涉及面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主要包括土方、水景、园路、假山、种植、给排水、供电工程等内容。随着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材料在园林景观上的不断应用,园林工程专业分工愈来愈细,园林工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朝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园林工程规模也日趋扩大。这就要求园林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按照园林工程运行的客观规律要求,对园林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以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效率。因此,积极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对实现工程项目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园林工程的施工类型及管理特点

1.1园林工程的施工类型。

一般来说园林工程施工类型包括两类,一是基础性工程施工,二是建设施工主体。

1.1.1基础性工程包括(1)土方工程施工: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土方工程首当其冲。开池筑山、平整场地、挖沟埋管、开槽铺路、安装园林设施、构件、修建园林建设等均需动用土方。(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随着现代技术、先进材料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广泛运用,钢筋混凝土工程已成为与园林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之一,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两种。它们在所选用方法、设备、操作技术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3)装配式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园林建筑、构件和设施在小品的景观建设中,出现了更多的装配式结构安装工程。(4)给、排水工程及防水工程施工。(5)园林供电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了电的来源的选择、设计与安装,照明用电的布置与安装,以及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等工作。(6)园林装饰工程施工:包括抹灰工程施工、门窗工程施工、玻璃工程施工、吊顶工程施工、隔断工程施工、面板工程施工、花饰工程施工等。

1.1.2建设施工主体包括(1)假山与置石工程施工:假山工程施工包括假山工程目的与意境的表现手法的确定,假山材料的选择与采运,假山工程的布置方案的确定,假山结构的设计与落实,假山与周围园林山水的自然结合等内容。置石工程施工则包括置石目的与意境,表现手法的确定,置石材料的选用与采运,置石方式的确定,置石周围景、色、字、画的搭配等内容。(2)水体与水景工程:其施工内容包括水系规划,小型水闸设计与建设,主要水景工程的建设。(3)园路与广场工程施工。(4)栽植与种植工程施工: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程序,先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而后实施绿化。

1.2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特点.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表现在:

(1)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施工管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施工程序的安排是随着拟建工程项目的规律、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变化,既有固定程序上的客观规律,又有交叉作业、计划决策人员争取时间的主观努力,因而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程序的安排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中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内容,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2)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当前,园林工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新产品,而生产一个优良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主要靠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一般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对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工程中标后,首先组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施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现场工作主要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等阶段。

(3)需要科学的进行施工成本管理。每个工程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确定,成本的控制,降低成本的措施等方面,其中降低项目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内容。

2.确定合理的施工管理组织形式

2.1管理组织形式的确定原则。

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是指由施工管理机构——施工项目部具体采用的管理组织机构,它决定了项目管理层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方法与相应的权力。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施工企业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管理组织形式,应该遵循以下六点原则: (1)整体效率原则:项目组织形式是为项目整体运作服务的,确定合适的组织形式的目的是为了能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的整体任务。 (2)权责一致原则:在项目组织设计时,要明确各组织单元的职责与权力,使职责与权力相一致。其中,适当授权是关键。 (3)专业分工与协作统一原则:项目各组织单元既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也要有有序的协作。 (4)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合理原则: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成反相关关系。一般来说,项目组织设计中,应在充分考虑影响管理跨度的各种因素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理层次。 (5)弹性结构原则:项目组织形式要根据工作任务、技术特性等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保证组织能进行动态的调整。 (6)精简高效原则:项目组织在保证必要职能的前提下,应减少管理层次,优化人员资源配置,力求做到机构精,人员少,效率高。

2.2几种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

这几种组织管理的形式各有其使用范围及优缺点,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而选择使用或者综合各种方式的优点,较好的发挥其作用。

(1)直线式组织形式:直线式组织形式是权力系统自上而下形成直线控制,统一指挥,下级只接受惟一上级的指令。项目部无专门职能部门,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是组织机构简单,权力集中,权责分明,决策迅速,但专业分工差。实行没有职能部门的“个人管理”,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项目经理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技能。这样的管理形式适用于项目规模小,技术简单,协作关系较少的单一绿化工程和小型园林配套工程及大、中型园林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这种组织形式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

(2)职能式组织形式:职能式组织形式强调专业分工,是以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把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在本职能范围内有权直接指挥下级,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是专业分工强,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及专业人才的作用,有利于项目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解决。缺点是存在着政出多门的弊端,由于项目部人员受职能部门与项目部门的双重领导,对于上级存在矛盾的指令难以适从;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低,难以协调。这种管理形式适用于专业面窄、工期较长的中型园林工程及承接多项园林工程时。

(3)矩阵式组织形式:矩阵式是现代大型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吸取了职能式和直线式各自的优点,力求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它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个项目部内,既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又能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工作效率高。它要求从高层管理的角度明确项目经济的责任与权力,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它是为了某项目临时组建的半松散型组织,项目人员不独立于职能部门之外,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各原职能部门,有利于项目部的动态管理和优化组织。对其双重权力下产生的冲突,我们可以建设性地加以引导。这样的组织管理形式适用于大型园林综合性工程,其工程量大,内容庞杂,技术复杂,工期较长,对资源共享程度要求较高,如大规模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工程,其工程内容涉及到地形改造,叠山理水,植物种植,灯光照明,建亭筑榭,地面铺装等。 

3. 结论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对于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在选择组织形式时,要以实现工程目标为核心,以利于决策指挥和沟通协调为基本点,灵活应用组织形式。对不同的园林工程项目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即使同一项目,也可在不同建设阶段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林工程已广泛实行了工程招投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借鉴其它工程领域已取得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完善与发展园林工程项目组织形式,对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率,促进园林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炳锡.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咨询,2007(09):153~154.

[2]钟雪花.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探讨[J].科技信息,2007(15):351~352.

[3]林进中.浅谈园林工程的特点及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60~61.

[4]周敏,马洪英.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材,2006(3):109~110.

[5]李汉基.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及管理过程[J].今日科苑,2007(14):111.

[6]卜娜蕊,王利文,李万勤.浅谈施工管理[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02):99~103.

[7]李汉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57.

[8]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等.园林工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篇8

日前,刚被X省总工会授予X年X省“五一劳动奖”的X,谈起获奖感言,无限感慨,“在X建设集团这个大家庭里,有太多优秀的人,与他们为伍感到自豪,感谢这个平台让我获得这份殊荣,同时,我也感到沉甸甸的,明白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X年,X来到X省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坚持在一线工作,先后担任工程测量员、施工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分公司经理、集团项目运营中心主任等岗位。他不怕吃苦、勤于专研,践行“工匠”精神,带领团队先后创建了一批国家优质工程,为企业和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时时以身作则处处身体力行。X出生贫寒,读书时,有时一天仅靠吃一个馒头充饥。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比别人更懂得奋斗和努力。无论是在零下X多度的寒冷北方工地,还是在酷暑的南方工地,他总是能以身作则,带领班组工人紧张而忙碌地奋战在施工一线。

有时夜深了,他还在工地办公室埋头拟草项目管理细则;拂晓了,他还在工地现场指挥着工程质量治理行动的攻坚战......饿了就是桌上的一碗盒饭,困了就是车上的一个盹,他从来就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X年,他被评为X荣誉称号;X年,他被X市总工会推荐授予X市“五一劳动奖章”。

“他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对困难有力的担当一直深深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重细节的品质给我影响最深。比如在招投标过程中,他对标书细节的把握,以及对招投标流程、时间节点的把控,都做到有张有节。”集团成本管理部经理这样评价。

刻苦钻研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为克服工程质量通病,X常年在施工一线开展工艺革新和技术攻关,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QC成果十多项。他刻苦钻研技术,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对推动技术革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工程实践中,他不断创新。他参与的《x》获得国家发明专利,《x》等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他深入进行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大胆进行工艺革新,先后取得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行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X多篇。

高支模施工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当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国家和行业重点监管的部位。在X农商行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层高达到X.X米的高支模,场面壮观,令人惊叹。这正是X攻坚克难,在总结了X文化艺术中心X米高的高支模施工“五步工作法后,形成了高支模施工《首步架验收制度》,并在X建设集团全面推广,得到了广泛应用。

发扬工匠精神创建优质工程。X是新时代建筑工地的“工匠”代表。他不仅着力构建公司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更努力传承工匠精神,提升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做到每个工程“每建必优”。

他在施工中十分注重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和工程质量创优工作。近年来,他负责的工程项目都被评为了X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每年都有工程被主管部门组织观摩,有两项工程收获X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他负责的X市人民医院住院部B楼工程X年获得工程质量领域最高荣誉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他积极推行铝模板施工、工程质量实测实量、移动质检信息化等管理工具;组织经验丰富的一线“工匠”对质量通病进行攻关;组织开展现代装配式产业工人培训。他带领工程创优团队深入工地指导工程项目创优,其中他牵头负责的X两项工程获得X年度国家优质工程,X广场获得国家安装专业的最高质量奖“中国安装之星”。

起草行业标准提升项目管理。作为主要起草人,X参与编写了《x》,现已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公开发行。X年,他还主持编写了X建设新版《X》等企业标准,并推动在集团X多个工程项目全面实施。

X还经常深入施工一线,积极推动智慧工地的建设,探索智慧工地管理方式向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保证施工现场的本质安全,同时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益。“‘一图两册’和考评办法让我们公司所有的项目都有据可循、有据可依。由此,公司所有项目的现场标准化形象得到很大提升,也在各个区域市场创造了不少精品工程和标杆工程。去年,大约有X个项目接受了来自各层级的观摩,这极大提升了我们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X建设标准化建设部经理告诉记者。

篇9

关键词:BIM技术;高层住宅;安装应用;

一、BIM应用在住宅区

目前城市住宅区空间的开发存在规划设计系统体系不够完善、施工困难、后期维护管理体系不足等诸多问题。将BIM技术运用于城市高端住宅区是解决上述困难成为可能。该技术以立体设计为根本,以可视化为载体,将信息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有助于解决周期内各阶段、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遗漏”和“交流阻塞”等问题,能够促进方间的相互交流,对提高效率有重要的价值。

二、实例分析

1.本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000m2,建筑高度54.1m,梁柱节点现浇及楼板是预制现浇叠合,其他构件工厂预制,预制率达到70% 以上。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前期,设计师既要考虑方案户型的舒适、实用、安全、节能,同时又要从业主的角度出发考虑方案的经济性; 另外由于预制装配式住宅自身的特性,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建筑对象的构件化、模数化。所有的这些因素若是基于二维的方案来进行比选和优化,过程将是异常繁杂,往往大部分要素的核心数据需要不断手动计算及调整。应用 BIM 技术,设计师从规划阶段就创建项目的体量模型,使用专业的分析软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日照分析、环境分析等,并结合分析数据在虚拟环境中对模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最终确定该项目的最优方案。另外,建筑、结构、风水电各专业设计师在同一个模型中基于协同的方式同时分别创建了各专业的模型,基于 BIM 模型的协同设计让设计师抛弃了传统的各自先单独设计再相互提资的落后方式。每个专业设计师一旦更新了自己的模型,其他专业设计师可同步查看最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自己专业的模型从而避免不应存在的碰撞,即各专业设计的时候就是在提资,这样大大提高了各专业之间配合效率,又能避免相互之间的碰撞。当各专业设计工作完成,项目的整体模型也就整合完成,这个模型就是项目的建筑信息数据库,项目参与各方可以基于此模型随时提取所需的相应的信息,比如生成门窗明细表、面积示意图及各专业施工图。

3.深化设计阶段。

(1)由于住宅的大部分构件都是在工厂完成。在此阶段,深化工程师提取出设计阶段 BIM 模型中的结构模型,包括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主筋的长度、半径、等级、箍筋的数量、间距、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详细布置等等都可以直接在形象的配筋节点对话框中设置,但是由于 Tekla毕竟是一款是从国外引进的 BIM 软件,它内置的配筋节点还无法包罗万象,本项目中复杂的柱、梁等配筋就无法找到合适节点来自动生成,于是深化工程师在 Tekla 中进行了二次开发,创建了针对性的参数化节点库,这样只要点击某个参数化配筋节点再框选所要配筋的对象,所有对象的配筋就自动完成,然后工程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局部调整某些对象的配筋参数即可完成配筋工作。

(2)我们需要在深化设计阶段从配筋完成的 BIM 模型中找到原有设计的不合理信息继而优化我们的设计。完成配筋的整个 Tekla BIM模型钢筋错综复杂,由此模型生成的 PC 构件图将直接用于指导加工生产和现场吊装,模型中 PC 构件主筋、箍筋、拉结筋、K支架等是否存在不合理碰撞,这是预制梁柱连接部位,预制梁 a,b,c 均有25mm搁置在下方预制柱a的顶部,中间的灰色区域需要在现场浇筑完成。这个区域梁和柱的主筋密集交错排布,一旦发生碰撞,这将给现场的吊装带来极大地不便。无论是返回到工厂修改或是在现场整改都将延误工期,造成大量的人工及材料的浪费。我们利用 Tekla Structures 软件自带的碰撞检查功能可以很好解决这样的隐患,在深化设计阶段就发现问题并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钢筋的参数进行设置调整,避免施工阶段的返工。

4.施工阶段。

(1)建筑施工是复杂的动态工作,它包括多道工序,其施工方法和组织程序存在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目前对施工方案的优化主要依赖施工经验,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模拟施工过程就是通过仿真手段,设计和优化施工方案,同时也可以发现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在 BIM 模型中导入 MS Project 编制完成的项目施工计划甘特图,将3D模型与施工计划相关联,将施工计划时间写入相应构件的属性中,这样就在 3D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素,使其变成一个可模拟现场施工及吊装管理的4D模型。在4D模型中,可以输入任意一个日期去查看当天现场的施工情况,并能从模型中快速地统计当天及之前已经施工完成的工作量。

(2)除了进行项目的 4D 模拟之外,我们还将设计阶段完成的 BIM 模型导入进 DassaltDelmia 中,根据施工方案对项目进行动态的施工仿真模拟,在虚拟模型中未建先试,对标准层吊装的每一个步骤进行精细化模拟仿真,查找项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动态干涉,从而提前规划起重机位置及路径、定制并优化构件吊装计划,使吊装过程更加有序性、科学性。最终生成施工指导视频让施工人员提前掌握施工细节、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工序。此外,我们以设计阶段的 BIM 模型为基础,整合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构件生产阶段及施工阶段的关键信息,创建BIM 中心数据库,同时自主开发了基于 Web 方式 BIM 模型交互式接口,实现了基于 Web 方式的项目实时进度模型远程查看,项目管理人员和业主可以随时随地登入上海城建集团工程信息管理平台浏览项目的实时进度模型,为项目的高效管理提供了便捷性。

5.运维阶段。项目竣工之时,我们将包含构件几何尺寸、配筋、生产、施工等关键信息的 BIM 模型提交给业主。结合预制构件中预埋的芯片,业主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个预制构件的几何信息及其在生产阶段的质量检测情况,实现构件质量信息可追溯; 包含构件配筋信息的 BIM 模型也为住宅的二次装修带来极大的便利; 基于此模型,可以整合利用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自动收集建筑即时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建筑的设备运行状态; 此外还可以进行三维的住宅租售情况分析及虚拟展示等。所有这些都将为业主之后的建筑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带来可能。

目前BIM模型研究还偏重于设计阶段的应用,对于施工阶段比如将RFID 辨识技术与BIM 模型结合,围绕构件的制造、运输、装配过程实现预制建筑建造的全过程动态可视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俊青,陆惠民.基于BIM 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l,25(2):138-142.

[2]王青薇,张建平.基于BIM 的工程投资控制研究[J].工业建筑,2011(1):1016-1019.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方政府都在推动和加强以建筑工程为主打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不计其数的大、中、小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建筑企业出现了一系列的建筑质量问题。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面前,只有不断全面完善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整体管理模式和能力,充分认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真正确保建造精品工程,并作为谋求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 现阶段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现状

1.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建设生产的专业化,使得传统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与建筑市场现状已格格不入,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也在不断的改制,经营模式也在灵活化,生产经营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1.2主要经营管理模式是实行项目总承包。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聘用专业分包队伍来具体实施工程施工,专业分包队伍已成为工程建设生产的主力军。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分包队伍主要由农民工组成,对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靠多年自身的施工经验的积累和间接培训来提高技术水平。

1.3加之分包队伍的多样性和不固定性,因而造成总包企业缺乏对分包队伍实施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新技术 ,新工艺推广、应用方面开展困难,影响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发展,最终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到位,造成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不能为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正常开展,也影响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 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2.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1桩基技术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投入和不断,一增加些高新技术施工方法和工艺被不断的应用。如:沉管桩、大直径钢管桩,克服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难、易出裂缝等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密集区及高层建筑中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为降低工程成本而在不断的扩大应用范围。

2.1.2深基坑支护技术

为适应不同的项目环境,在保证安全可靠、降低成本、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地质条件,土钉墙、地下连续墙、型钢混凝土支撑等基坑支护方式混合使用在不断地增加。

2.2钢筋工程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不断增加,也催生了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一些大层高、大跨度的建筑物的出现,对钢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粗钢筋连接方面,除广泛应用的电渣压力焊外,机械连接(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及气候影响,质量稳定,无明火,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尤其是直螺纹连接,可确保接头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并能同时满足现代化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该技术正得到国内广泛推广。

2.3模板工程技术

2.3.1模板体系的发展,经历了由小钢模---竹胶模板---全钢组合大模板的材料、材质的改进,也促进了模板支撑加固体系的整套工艺改进。全钢大模板具有整体刚度大、拼缝少、构件不易变形、周转次数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易漏浆、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达60KN/m2,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成型质量好,能很好的保证和满足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2.3.2目前,民用建筑模板的主流体系除全钢组合大模板外,木胶合板模板使用量也比较大。水平模板体系一直难以工具化,但装配式的水平支撑体系已经开始出现并应用,装配式的型钢骨架正在替代传统的纯木结构体系。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2.4.1随着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的不断增加,混凝土的生产已经进入了工化的专业化生产。同时伴随着建筑结构的不同要求和施工技术的需要,混凝土的品种也在不断地研发、增加和使用中。除满足一般性结构的公、民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外,对在一些地区和工程项目中,超高强混凝土、水下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品系的商品混凝土,也已经在不断的应用到了重点工程和重要部位当中。

2.4.2商品混凝土的品种、系列的出现和应用的同时,混凝土的外加剂也在不断地改进和研发中,除在满足可泵性的同时,并能达到根据项目结构安全、使用功能、重要部位、特殊需要等方面的最大满足。

2.5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国家的城市建设在不断地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同时,随着建筑节能意识的提高和加强,建筑设计、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也都伴随着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推陈出新,被不断的应用到工程建设中来。所以,一些相应的新工艺标准和技术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3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3.1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关系到企业发展壮大

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没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是难以实现产品的现实希望,而这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则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3.2 新技术的运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承担的工程设计新颖、结构会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技术要求更高,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再提高,技术装备先进再先进,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技术更新和创新意识要更强。

3.3 是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所决定

众所周知,建筑产品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使用功能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环境、季节、气候和人的因素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工序的衔接协调、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质量控制等,这些生产施工过程中均需要我们以技术管理为先导,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引领我们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的工期要求、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乐波.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