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

篇1

关键词:“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 藏传佛教宗教习俗 敖包祭祀习俗 民俗的融合特性 文化功能

任何民间习俗都是以满足社会和心理需要而存在,是与民族形成,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一些特定区域或特定民俗中所显现出的一些特性及发挥出的社会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的实质也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民俗形成过程的观察,讨论不同民俗相融合后体现出的特性及发挥出的广泛的文化功能。

一、观察的民俗概况

所观察民俗传承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下简称乌里雅斯太镇为“乌镇”)。此例民俗是在融合了当地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以下简称“登山”习俗)、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敖包祭祀习俗后演进形成的一例新的民俗事象(以下简称 “新民俗”),在当地,民众对此习俗有“十六登山祛百病”、“十六爬山”、“ 十六登山”、“十六上山”等多种习称。

新民俗最初雏形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逐渐成形。最初的民俗形式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乌镇民众会自发登上乌镇北山(喇嘛库伦山)去登高 ——即“登山祛百病”。 登山时多数民众还有一个“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即登山前在山下捡拾一粒小石子,寓意将过去一年的宿疾灾祸转移到了这粒小石子上(祛百病),登山后再将小石子留在山顶,表示将宿疾灾祸留在了山顶;再在山上捡拾一粒新的小石子带下山,寓意带回了健康和平安。习俗的主要特点为“登山”和“交换石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和“祛病”希望得到“健康平顺”的内在心理体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2003年,因传统习俗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农历正月十六这天民众只进行“登山”习俗的仪式活动。

2004~2005年,因在北山南麓重建了寺庙(喇嘛库伦庙,又名集惠寺),山顶建了敖包(白音额日和图敖包),“登山”习俗同传统的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祭祀敖包习俗有了接触,“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迅速发生了改变,仪式行为中仍然保留了登高的传统,但 “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山上敖包敬献哈达、佛教用品、奶制品等祭祀敖包的仪式行为。登山前(也有在下山后, 礼佛、登山祛病、祭祀敖包的先后顺序没有严格定式,视山上或庙宇中的人群拥挤程度和民众仪式心理而定。传统“登高”习俗中,民众认为愈早登山愈能表现出虔诚从而达到“祛病”的愿望),多数民众会进入喇嘛库伦庙内礼佛进香、祷告祈福,“登高”习俗和宗教习俗也有了交融。至此,“登山”习俗和东乌旗传统的习俗迅速产生了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例包含了“登山”习俗、佛教宗教习俗、敖包祭祀习俗,其间并伴有多种形式的大众娱乐活动、小商品经济活动、政府部门的宣教活动等,极具本地特点的、多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民众共同参与的新的民俗事象。

二、新民俗表现出的特性讨论

乌镇“登山”习俗主要受我国重阳节习俗的影响,正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所有的文化都历时而变迁”,重阳节习俗自古即已形成,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都有传承,后随不同时期迁入乌镇的民众而扩布至乌镇,并和当地的传统习俗融合,最终形成了 “十六登山祛百病”这例新的民俗事象。

重阳节习俗 “由上而下,自古至今”的传承至今,就其扩布的特点观察,重阳节习俗具有贴近民众生活,民众更易认可和接受的特点,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潜移默化同时又积极主动的维护、享用并传承着这一风俗。正如孙秋云所指出,“有时文化内容相对没变,但它已脱离了原有的结构,存在于一个新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陈酒”。重阳节习俗扩布至乌镇,因地域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习俗的结构有所改变,如习俗仪式的时间,仪式的物品和行为等都有了改变,但无论产生如何变化,其“登高祛病”这一标志性内涵却没有改变。

观察的新民俗中,传统的宗教、敖包祭祀习俗在内容上融合了“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和心理功能,但自身的结构和所发挥出的文化功能并没有改变,如孙秋云所提,“社会的发展,导致文化内容的改变,但文化的结构形式却可以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各习俗在最终融合后,虽然文化结构或内容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各习俗自身的特点都得到了保持”。

乌镇传统习俗由于多种因素(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等)影响,在乌镇一度呈低迷状态,重阳节习俗的传入为民众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寄托的平台,因此影响的民众较多,相比较呈强势状态在民众中得到传承。至传统习俗恢复以后,因其是本地区传统的习俗,有牢固的地方基础,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登山”习俗对民众的影响则开始削弱。就如孙秋云指出的,“这是单方面的调试,即一个文化受他文化的影响后逐渐失去原文化的特点,成为他文化的一部分”。对“登山”习俗,当地民众在自觉与不自觉间与本地区传统的习俗进行比较、选择和取舍,最终根据需要保留了其内容、形态和功能上的意义后将其融入到了本地区传统的习俗之中,形成新的民俗事象并沿袭至今。通过上述观察,融合后的新民俗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不同的民俗经过民众的比较、选择、取舍和改造后,自然的融合成为新的民俗事象共同影响着民众;

2.各民俗都保留了各自的内涵特征,共同运行不悖;

3.各民俗经过融合后,自身机能都得到调适,得到共同保护、发展和传承。

根据以上总结,可将民俗的融合特性概括描述为:不同的民俗文化经民众比较、取舍和改造,在机能得以调适,自身得以保护后,共同对民众产生影响,并共同得以传承和演进。

应该认识到的是,民俗的融合性其本质也是民俗变异性的另一类体现,是适应文化变迁而产生的自身调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一些民俗的变异甚至消亡,民俗的融合性正是城市化进程对民俗文化影响的表现之一,民俗文化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传承中,就要不断对自身的文化机能进行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得以传承和演进,这也是民俗融合性对民俗文化的保存并促进其传承与演进的内在动力和意义所在。

三、新民俗中融合特性发挥的文化功能讨论

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面对各种压力,而信仰和仪式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压力,使心灵得以寄托,内心得到平静。就人们的自我精神需求层面看,人的本能在社会群体中受到一定的压抑,需要一定方式的缓解,通过民俗活动,人们心中压抑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让自己重又身心轻松的投入到新的生活。另外,通过民俗的共同活动仪式,也维系和强化了群体的认同感。如郑杭生在其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的,“文化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文化系统起着独特的作用”,乌镇形成的新民俗中,各族群众摒弃隔阂与偏见,通过相同的活动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不同风俗文化的交流,维系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并产生了一定的向心力和社会凝聚力, 不仅保存了文化,而且增强了群体认同意识,并对社会生活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们在仪式活动之余,还要休闲散步、访亲会友、郊游观景、滑雪嬉戏,并在山下喇嘛库伦庙前小广场举行一些娱乐活动;寺庙内也为民众举行诵经赐福等宗教仪式活动。“登山”实际也成了人们精神寄托和宣泄的场所。通过登山人们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并以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如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述,“游戏,游艺,运动,和艺术的消遣,把人们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们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

就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一个社会不过是各个人的联合,所有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利益”。伴随习俗的形成,也伴随产生了一些经济活动,主要为小商品、食品、宗教用品的销售。农历正月十六这天的凌晨,民众开始登山前,商家就到山脚下摆好了摊位,等到登山人潮到来即开始了生意的经营,至午后时分登山结束,商家也一同结束了经营,形成了很有特点的“十六登山”经济现象。当地政府部门也利用这一天群众大量集中,进行各种法规、政策的宣传,新民俗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发挥出了实际的作用。

“把社会理解为是一种整合的制度(sistema integrado),依然是人类学视野下的基本观念”,在人类学功能论学派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对总体发挥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稳定。新民俗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也在本地区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并发挥出了其实际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互动情境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应该充分结合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程度,在内容的选取上将幼儿感兴趣的民俗文化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引入其他优秀民俗文化。在学前教育阶段让幼儿能充分获取民俗文化知识以及较好的情感体验。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和代表性

1.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

在学前教育阶段全面渗透民俗文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并且帮助学龄前儿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拓展学龄前儿童视野的同时帮助他们培养多元化的思维。不仅如此,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能帮助幼儿形成包容文化的意识,并且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加深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能体验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祖国发展的根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与探究,对于实现和谐社会以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2.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将幼儿的发展当作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把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背景当成教学环节的重要因素,全面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民俗课程教学环节。学前教育阶段民俗课程体现出了教育工作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例如,组织学生到自然环境或是民俗文化环境中学习,帮助幼儿将抽象的知识和具象的物体相结合,提高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策略

1.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学

前教育阶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过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知识。此种方式能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幼儿园教师通过互动游戏、观看图片以及观看视频短片的形式,融入民俗文化,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内涵。该地区教师在进行“鼓楼”课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向幼儿展示鼓楼的图片并且向幼儿提出“小朋友们觉得鼓楼像什么?”“小朋友们觉得鼓楼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发幼儿对传统鼓楼特点的思考。当幼儿各抒己见,阐述心中所想之后,幼儿园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鼓楼模型摆在幼儿面前,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模型与实际生活中的鼓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进行互动情境教学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利用周围的教育和环境,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此种教学模式被称为互动情境教学。互动情境教学可以引导幼儿对工具和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推动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互动情境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创建科学合理的情境,因此需要教师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全面掌握。例如,在“小蝌蚪”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现鱼苗器,引导幼儿观察鱼苗器中的小动物,在幼儿观察结束之后,向幼儿展示蝌蚪的生长视频,并且让大家模仿表演小蝌蚪的活动方式。

3.优化课程内容选择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中的衣食住行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环节,需要注意民俗文化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选取学生感兴趣并且适合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内容。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就将不同民族传统服饰内容融入民俗文化教学课程当中。教师首先询问班级中是否有少数民族的幼儿,若有便继续问其民族传统服饰有哪些,在什么时间和场景中才会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等。通过此种民俗文化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对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掌握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理论知识。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到学前教育中,从而实现两种课程和文化的良好互动,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棋纬.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构建———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94.

篇3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现有的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定义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总结民俗文化元素的特点,并对其大致分类,根据案例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情况,总结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成功之处,为民俗文化元素运用到广告中提供一个借鉴,以便正确引导消费者,展现我国民俗文化。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转贴于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篇5

【关键词】 民间美术 民俗 关系

民间美术是植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乡土艺术、炕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源于人们的原始崇拜、民俗节令等活动,并在民俗活动中被传承,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生活的载体,与民俗生活有密切联系。因此,没有民间艺术就没有劳动者的生活。像大年三十贴门神,供人们祝福新年,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一年一更新。在一年里层层叠叠、代代相传。所以民间美术的研究领域较为宽广,它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1 民俗文化是民间美术史发展的动力

民俗是外来词。即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学问。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字艺术(包括民间美术)是同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更形象地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并通过民间美术与其他民间艺术所反映出来的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中所创造、共享、传承的民间习俗文化。这种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民间美术造型总是贯穿其中。许多民间美术造型直接来源于民俗活动,如风筝的制作,据民俗学者的研究,它就来源于民间的避疫祛灾的民俗活动。人有病或灾,便把这人的灾病写在风筝上放飞天空,然后将拉线割断,任其飞去,象征灾病的随风消失,制作精美的民间风筝艺术品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在每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念。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核心《易经》中讲到:“阴阳相合,生命生生不息。”那么人类“生存与繁衍意识与阴阳相合、相生,通天的基本哲学观念是一个统一体”,人类对生命的崇拜以及生命的永生意识是永恒的。民俗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表现各异,从而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区域性,时代性的特点,民间美术受区域的限制在形式、品种上有不同的风格表现,如北方的剪纸简洁粗犷,而南方的剪纸都是繁复细腻。天津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力求生动逼真,风格精致,而河南浚县泥塑则力求抽象和夸张,风格粗犷。其他品类中同样存在质朴与秀丽、个性与程式、诙谐与庄重等艺术风格的差异。

民俗生活观念影响民间美术的造型。民俗生活观念具有集体性的特征,是集体意识的结晶。黄遵宪(1848~1905)曾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博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既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主题:“生存繁衍”、“求吉纳福”、“功名利禄”等在民间美术造型中都能得到最生动、最直观的体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形形,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就产生于这些民俗活动中。数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长期挣扎于生活的最底层,充满了对人生的希冀以及对幸福的执着追求。他们祈求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渴望老人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家庭和顺、生活幸福,在一系列、婚丧寿诞等民俗活动中,集中体现着人们对生命繁衍、欢乐、圆满、幸福的良好祝愿。人们以自娱自乐的形式,丢掉一切烦恼,祈愿美好生活。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观花灯,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民间美术得以充分展现、交流和发展。周而复始的岁时节令和由生到死的人生礼仪,给民间美术造型赋予了血液和生命,纵横交错地织成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民间美术作品因此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民间美术就是民俗活动或民俗文化的一种有机构成,是民俗文化的物化与载体,它本身就已成为一种民俗。

2 民间美术丰富了民俗文化

在中国漫长稳定的农耕文化形态中,民间美术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它本身,它已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情感基础,成为民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祈求生存繁衍、吉祥平安的重要心理依托。民间美术渗透到民间习俗的各个层面,充实了民俗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情境;也可以说许多民俗活动,因有民间美术而丰富了内容,扩大了影响。从总体来看,它是紧紧围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进行创造和发展的。民间剪纸、年画、墙头画、门相画、檐画、炕画、床头雕刻等等都是围绕住的方面,并依靠各种居住形式和建筑格局而发挥民间的创造才能的。民间的印染、织绣艺术离开穿着服饰、枕被帐帘,几乎无法表现。陶纹釉画、编织雕楼,离开民间日常生活用具,其展现的程度也会受到限制。饮食用具、缝纫的针担线盏,以及婚嫁喜寿用品,无不与家庭食住的需要相联系。其美学价值正寓于实用价值之中,这种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民间美术创作的一大特色。

民间美术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民间美术从古到今,世代相传,它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改造和发展,并且留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它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所需要中不断地进行创作。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来说,它大多是某一家族的女长者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美术行为,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并且在农闲时传给下一代。她传授的不只是民间剪纸的表现技巧、造型特点,更多的却是这一较为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生活中的风俗时令、人生礼仪。所有这些民间美术作品都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在民众中代代传承。可以说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它还最为真实而又形象生动地记载着民间习俗,展示、维系和丰富着民俗文化,并为民俗文化活动增添亮丽的色彩。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和领会到鲜明浓郁的中国情调和东方韵味。

3 结束语

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间美术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们与多方面的民俗文化活动紧密地联系着,是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得以视觉显现的形象元素。不难看出,一方面民俗文化产生了民间美术,并制约着它的发展;另一方面民俗活动以民间美术为表现形式,反过来也传承、延续和强化着民俗文化,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篇6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篇7

【关键词】洛阳 民俗文化 产业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央作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部署。民俗文化作为构成文化体系的基础元素,其产业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民俗文化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地方性、独特性、艺术性等特点,融入民俗文化的产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前,作为群体生活规范与文化认同的民俗文化通过“活态传承”,在社会发展宏大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对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将河洛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是洛阳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碎片化生存。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从传统民俗中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变成了间接参与和体验,民俗文化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必需品,民俗文化的地位正在“淡化”或“矮化”。

民俗文化受众日渐萎缩。随着社会的变迁,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日渐萎缩,特别是部分青年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缺乏分辨力,盲目推崇流行文化,对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失去兴趣,疏离传统民俗文化,使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正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面临失去生存基础的困境。

民俗文化传承人断层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受众群体的减少,民俗文化的市场基础丧失,传承人生存艰难,断层也就在所难免。二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大量的民俗民间组织逐渐解体,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往靠口传心授的一些特色技艺或者绝活,因没有年轻一代的继承而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

传统节日民俗影响力弱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影响益甚,西方洋节作为“舶来品”,以全新的方式冲击我们的社会生活,受到许多青年的青睐。而传统节日民俗却被“淡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依托旅游发展,开展民俗风情旅游。突出民俗旅游产品特色,避免结构雷同、简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民俗旅游产品的生产,最不能忽视的是它们的唯一性、独特性,或者说是比较优势。比如以洛阳水席、小街锅贴、新安烫面角、洛宁粉蒸肉为代表的风味小吃,价格低廉又实惠,各大景区在招商时应重点引进。另外,小吃经营者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注重研发小吃的保鲜、存放和包装形式,可以尝试开发一些便于游客携带、加工的成品。像河洛大鼓、海神乐、地方豫剧、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可以通过定点定时专场演出的形式丰富景区内容,吸引游客;同时,我们也要拓宽视野,要和酒店、宾馆合作,开设特色专场演出,使表演者有固定的收入,这将更有利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人们在体验民俗旅游产品时,大多是静态的观赏,要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第一,设计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活动项目,让游客通过扮演角色、体验感觉,来直接接触民俗文化,如推桶箍、叼鸡、二鬼摔跤等都可以在景区开展。第二,强调旅游者与工作人员及居民的互动,可通过现场交流、共同表演的方式进行,使旅游者更真切地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如过去农村中常见的织布、纺棉花、纳鞋底等,可通过现场演示或者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的方式来体验。

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使民俗文化得以“生活化”利用。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再现民俗文化生活情境。要创建一个特定的、能自由出入的公共空间,将一些有特色、保存比较完好的民俗文化集聚起来,免费对外开放,让民俗文化传承人根据生活的真实情境展现民俗“绝活”,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自然的民俗文化。结合洛阳的实际情况,老城地区是比较理想的民俗文化集聚地,在对老城改造时可以适当进行规划发展。

建立健全民俗文化利用机制。开放的民俗文化集聚地经过精心培育,可以变成城市的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和特色品位,吸引各地的游客,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为此,政府至少需要完善两个方面的机制体制,一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加大对民俗文化利用的投入,通过财政拨款或者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的方式进行。二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许可制度,准许符合条件的民俗文化传承人、表演者在民俗文化集聚地自由发展。此外,要让他们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使民俗文化利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使其“乘数效应”得到最大释放。

完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机制,解决“断层”之忧。各级政府作为领导主体,首先要引导民俗文化建设方向,由政府出面,选拔文艺骨干、民间艺人以及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建立档案,通过他们的表演、传授等方式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传播民俗文化。其次保护、开发民俗文化,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再次提供财力和宣传支持,最后科学构建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社会组织作为辅助主体,要引导社区、社团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习俗、爱好和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建立各具特色的协会、团体,如广场舞协会、戏曲协会、秧歌协会等,开展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民俗活动,使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等民俗传统,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构建因素。

教育部门和民俗文化传承人作为实践主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开辟有效途径。首先,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乡土文化综合实践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其次,在高校,利用大学的文化资源,开设相关专业或者选修课程,也可通过讲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最后,民俗文化传承人不能再墨守成规,拘泥于以往的传承规定,应广收学徒,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

探索民俗文化资源的自我生长机制。民俗文化的发展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适时作出改变,创造新的表现形式。首先,在内容设计上,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要考虑青少年的喜好,可多用他们惯常接触的新媒体进行传播,如网游、手游、微信短片等。其次,要多结合焦点热点问题和时代流行语推陈出新,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幽默诙谐、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作品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增添作品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最后,要与现代传媒结合,借助媒体平台扩大自身的受众和影响力。如可利用电视真人秀节目等,在综艺节目上表演河洛大鼓等民俗活动,以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5JD710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裴艳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3期。

篇8

文化创造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而民族精神则是区域民族在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根基。如何用绘画去表现和再现,这需要艺术家从思想层面去表现和深挖。绘画语言不同于其它形式的艺术,它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再现来表现艺术的内涵,而直观视觉要表现出精神高度的思想,这需要我们如何用技术表现手法去呈现这种视觉冲击力度。现代艺术流派众多,我们有许多艺术家在从事民俗绘画的探索路上摸索,更多的是通过表现而去表现,或者是记载似的表达,这种形式的表现从思想层面上缺乏民俗文化的深度,没有站在更高精神层面上去表现和感悟,从而流于表象的语言视觉传达。而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表现是需要我们走进这个区域,通过学习、认知、田野和实践生活的感悟,我们才有可能去理解,从思想深度去领悟而转变成表现思想。无论选择什么流派和技法去表现,表象和思想的结合才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土家民俗文化随社会的发展而遂渐消失,而更多本土文化现象在许多老人身上还有较深的印记,笔者曾田野接触过许多乡野老人,切身体会到老人身上展现出的自信,真诚,淳朴和善良的面貌。在生活中勤劳善良,且能歌善舞。田间劳作,吊脚楼中的人影大多是老人的影子,笔者曾参加过一土家老人的丧葬,在土家特有的丧葬舞中多为老人的身影。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被现代文明同化,我曾经询问许多外出务工和学习的土家年轻人他们对土家文化的了解,几乎都是一脸茫然。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民俗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它是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传承,它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绘画语言中,现实主义绘画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从而推动历史前进。我们在表现土家民俗文化时,往往需要呈现生活中最直观的映像,而现实主义绘画就能满足这一条件。

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土家民俗题材,具体如何表现,用什么样的手法表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土家民俗文化, 首先必须从田野开始, 掌握第一手资料, 了解地域地貌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运用理论知识来研究总结, 探究民族精神的内涵。而要真正探究土家民族精神深层文化形态, 我们还要重视土家民族传统心理结构因素的表现, 表现土家民族心理结构的精神内涵是展示土家民族油画的关键。深入研究土家民族精神就是用油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民族精神, 因此, 用现实主义油画来刻画土家民族精神, 首先应该从土家人民长期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面貌入手, 在现实主义原则上逐步构建油画民族化的精神及心理模式, 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从心理层面上自觉地融入土家文化,从而能够自然深刻地表现民族精神, 用现实主义油画的形式发展自己的风格, 既传承又发展形成自己的风格,为油画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 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历史上该地域属于偏僻险境之地,而土家人是由巴人及多民族同化演变而来的,在历史的抗争中为躲避战乱和压迫转入深山老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而地域的险峻造就了土家人坚韧、不屈、勤劳的性格,所以,地域形态铸就了土家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及性格特征。深厚的地域特征总是能够承载着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而地域形态造就的土家人文精神我认为是油画表现的重点。地域形态只是表态,而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才是油画表现的主角。地域造就的土家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油画内容的支柱和真正内涵。我在创作中注重土家人在险峻地域形态中形成的土家民族精神风貌的表现。而淡化地貌的陈述,这将是我研究创作的重点。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是基于用现实主义原则进行写生创造。这需要我们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小讯号和素材,运用现实主义真实性和典型性原则进行艺术创作。真实性就是要求创作素材反映现实特征,典型性原则要求我们抓住共性,去捕捉表现生活状态的共同特征,通过提炼、再现出来。

篇9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 艺术设计 文化运用

一、民俗文化在构思方面的运用

民俗文化是由历史的艺术表达形式发展而来,具有代表性,设计正是对文化与鉴赏的一种表达。将民俗文化应用在设计方面,可以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变得具体,寄托于物件中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重点体现在设计构思方面,任何工艺品的设计首先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再借助设计对象将这一主题具象化。基于民俗文化进行的构思,主要针对色彩搭配与绘图形式来进行,不同地域的传统民俗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构思中要考虑区域环境特点。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与艺术设计相辅相成,在我国经典艺术设计中含有很多民族特色,如“福如东海”的艺术图案。艺术构思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物品最终的观赏价值,还包括使用性能。礼物构思设计结合庆祝方向来进行,可以是历史典故,也可以是民俗特色装饰。民俗文化对色彩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构思时要结合整体图案来进行,单一的优化可能会造成艺术品最终的主题表现不明显,给观赏者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把握好这几方面的特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二、民俗文化在图案、造型和文字方面的运用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造型,这正是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服装中的图案也值得研究,对自然景观的表达是以刺绣形式进行的。陶瓷工艺品在我国古典民俗设计的代表,在其图案与内容上多数将神话为主体,所表达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不同年代生产的陶瓷工艺品在图案绘制上会有所不同,由此可见民俗文化也是有更新周期的。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民俗文化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又弘扬了传统民俗文化。但从书法上看就有多种书写形式,各民族也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都可以作为艺术的载体进行工艺品设计。构图与造型是紧密相连的,确定主旨后设计应一气呵成,即使是抽象派的艺术表达在内容上也要保持完整。民俗文化是否成功应用于设计,与设计师的个人经验相关。

首先,在图案和造型上,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仿古、与现代商品相结合、与西方风格相结、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等多个方面,并且,其主要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很好地提高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水平,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在推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在文字的运用上。我国自古以来,书法字体有草书、隶书、楷书、篆书等多种形态,使得民俗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不断运用具有独特的民俗气息。在某些情况下,书法艺术发挥着启迪和暗示等作用,可以给国人自豪感、亲切感。如在购买一件商品时,你的眼睛看到不同形态的书法,会深深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商品富有民俗特色和古典韵味。目前,文字方面的运用主要是指画、书、印等几种,在传递我国民俗特色的过程中,可以与地方特产、特色相结合,在提高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时,将古代的画、书等与地方山水、风景相结合,不但可以突出茶叶的产地和名气,还能提高茶叶的档次和品味,最终达到提高茶叶销售效益的目的。

三、民俗文化在色彩、材料方面的运用

工艺品设计所选择的材料决定了色彩的运用范围,民俗文化中多使用天然材料制造。例如,木质材料等。这样所制作的艺术品更为自然,但却限制了涂漆的形式,同样以木质材料为例,使用年限久远表面的颜料很容易掉落,木材也有不同程度的腐烂。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对材料进行更换,既能提升使用性能,在色彩表达上也更生动逼真,下面将对民俗文化设计中的色彩选择方式进行介绍。首先,比较鲜艳的颜色,如大红、大紫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感染作用;其次,材料本身的颜色,具有古朴、简洁和自然等特点,如藤椅、木地板等。在材料运用上,主要是提倡自然美和原生态。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种材料都可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资源,如土布、树叶、竹子、花藤等,在充分利用他们的色泽、形态、文理等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情、心态和思想都会得到熏陶,最终达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四、小结

民俗文化的不断运用,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不仅可以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提供各种资源,还能提高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效果,并且在推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现代化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