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各个城市都加大了绿化工作的力度,将建设“园林城市”纳入到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规划视角下,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提高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对一座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形象的最好展示,因而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有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更加凸显,城市建设内容逐渐繁多。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现代交通工具大批量出现,而且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人们平日乘车所看到的外部环境景观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与城市建筑、市容风景融为一体,一起承担着城市环境建设的职责。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风格很大程度上由城市整体规划情况所决定,也就是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作为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特色要复合这个城市的设计发展情况,并以城市规划为依托,融入时展元素,力求创新,正确分析与处理与周边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调节气候,从而为确保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展示出该城市的良好形象做出贡献。

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保证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尽量营造出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结合该城市的实际自然与地理环境,合理选种植被种类,体现出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二)安全性原则

对于道路中央的绿化带区域,在进行绿化设置时,需要考虑到视线引导和道路指示,体现出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组织相协调,符合行车标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防眩晕设计,尤其是在交叉口路段,需要对驾驶员的安全视距等要求进行充分分析,以免对司机的视线造成阻碍。

(三)服务性性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把城市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而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同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还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突出该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有特殊意义建筑群落、植物造型及市花及特定的标志符号还向人们传达出该城市的发展历史,传播出城市文明。

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的工程,在城市规划视角下,需要对城市发展中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性考虑与分析,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绿化景观进行精心设计,体现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一)科学选用植物种类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中,要合理选用绿化树种及其他种类的植物,尽量要体现出地方植物特色,体现出植物选用的科学性。通常,城市道路中绿化用地的确定具有多方影响因素,往往都会把道路建设施工中人为损坏较为严重的地段作为绿化用地使用。因而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景观建设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以客土栽培作为前提,因地制宜,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使绿色植被发挥出减少扬尘、调节空气的作用。由于城市道路是行人和司机的重要活动空间,在保证道路畅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因而要对植被的层次与色彩进行合理搭配,突出特殊植被的点缀作用,使道路景观的色彩丰富,打破单一、固化与单调的绿化模式。

(二)注重端点与节点处理

城市道路绿化,需要对分车带的端点和道路的交叉口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端点与节点处进行妥善处理。在实际绿化工作中,要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衔接性与连续性作为前提基础,在你对道路进行绿化处理时,必须注重行人和通车的安全性,提升视线指引功能。例如,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一些具有低矮特点的彩叶花卉在端头处种植,这样来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同时还可以对人们起到了安全提醒作用,发挥了绿化景观的指引功能,另外也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三)合理确定绿化形式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而言,绿化形式是关键,因而如何确定城市的绿化形式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绿化道路的性质,同时要对该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特色有所了解。其次,在绿化施工中,需要科学确定管线位置,并对相关管线进行深埋处理。最后,要合理设计绿化面积。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以后,并结合本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天气、地理等条件,合理设计景观绿化方案。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发挥出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J].现代园艺,2013,05(25):14-15.

[2]贾秉玺.基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 2012,05(01):21-23.

篇2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施工

1 前言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构成骨架,是城市景观面貌的直观体现。绿化对于城市的美化作用.就犹如音乐谱上跳动的音符.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环境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环境的破坏却日趋严重。人们渴望拥有一个清新、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城市道路的绿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然而,从众多的道路绿化设计和施工来看.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2 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一,道路绿地率低这是目前中小城市道路绿地较严重的问题,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调,绿地断面布置形式为一板两带式的道路达60.7%,约有85.7%的道路绿地率达不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绿地率的规定,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绿地率更低,甚至为零。

2.2 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配置形式单一 尤其是行道树树种应用种类更少,主要集中在国槐和悬铃木、垂柳等几种,植物群落稳定性弱,生态效益差。表现在行道树一般都是单排种植,隔离带内以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小(水)蜡或圆(刺)柏等修剪构成的组团形式居多,道路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不强,景观效果也不突出。

2.3 季相景观不丰富植物是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的四季变化既是其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表现,又是城市园林景观中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春花、夏荫、秋色、冬绿”是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总体景观效果要求。但目前中小城市在道路绿化存在的普遍情况是:春季观花乔、灌木较少,秋季观叶树种较少,且彩叶树种少,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城市也显得生机和活力不够。

2.4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许多中小城市通过园林植物配置表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做得很不够。如牡丹在某种意义上是菏泽的象征,但在菏泽道路绿化和街头绿地中应用较少,不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道路绿化施工的几个问题

3.1 道路绿化施工应由具备资质的建设队伍施工

随着园林建设的队伍不断壮大,由具备统一绿化资质审查通过的专业资质的建设队伍来承担,这些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专业化水平较高,同时使用达到规范制订所要求的标准绿化用苗进入施工市场。

这些队伍又能够遵守道路绿化招投标相关制度施工质量标准和规范及相应的监理制度,使道路绿化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3.2 道路绿化施工前的场地清理

道路绿化在施工前往往绿地内遗留大量的建筑垃圾、碱性灰土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或者回填土为地层深处的死板土。这就需要施工前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利于改良土壤,有利于绿化植物的成活和生长。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清除绿带内的建筑垃圾;对涂层的死板土采用客土的方法;对土壤酸性的,可采用大水浇灌或在土壤掺人一定比例的石灰予以解决。

3.3 解决好行道树的营养面积和透气铺装问题

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埋设有多种市政管线,因此给道路绿化尤其是行道树留的营养面积都较小。按照园林树木营养面积学说“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是树木根系分布区,即营养面积” 中年树木根系分布略大于此,老树则不及此面积。

解决好这些矛盾,地面铺装应采用透气、渗水材质的铺装材料、嵌草铺装材料或增大树池的面积。为避免行人践踏,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可建设略高于路面的池墙,池墙可用铸铁栏杆,简洁美观大方。

3.4 解决好苗木定向培育和新品种引种驯化问题

道路绿化施工中往往需求苗木数量、苗木规格偏大、品种较多。因此可供道路绿化的品种、规格均不足。一条路的苗木往往因为买不到苗木而设计更改。即使有同一品种,也需不同规格、不同苗圃才能凑齐,由于苗木培养方法不同,生长势、颜色、分枝点等也不同,影响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景观效果。解决好上述问题,就是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要调集科研人员搞好定向育苗,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作到四季植树。同时做好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3.5 确保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到位

按城市规划的标准,道路中绿化用地通常达30% 以上,而绿化建设资金就大多数城市而言,往往占整条道路建设资金的5%~10%,投入规模显然较少 因此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资金到位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4 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发展对策

4.1 增加植物种类

丰富季相景观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4.2 加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应有研究

丰富园林植物,完善城市道路绿地多层次、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景观城市道路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行道树种植中多用单一树种,问题相当严重,应努力开发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及道路景观。应加强城市道路绿地灌木层建设,完善乔灌草等多层次结合的植物生态群落,以增加道路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改善道路环境。

4.3 加强垂直绿化、景观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绿化

延伸城市道路绿化空间,丰富道路整体绿化景观效果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道路交通繁忙,可供道路绿化的空间有限。努力挖掘道路绿化形式,提高绿量,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成为道路绿地景观发展的挑战。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拆墙透绿延伸了道路绿化空间,将平面绿化发展为立体绿化,将专用绿化、公园绿化等各类绿化景观通过拆墙透绿,融人道路绿地景观中,丰富了道路绿化景观的形式及整体效果。如在城市的老城区,道路狭窄、建筑密度高、人口密集、道路已无法种植行道树,可采用垂直绿化和摆设花盆等方式进行绿化,改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拆墙透绿,使单位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丰富道路绿化景观,开阔行人视野,减少围墙的压迫感,且有利于I 街单位整体外部环境的改善,加大了生态群落的生长范围,使群落的物种更加丰富和健全。

4.4 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乡土植物资源是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保证。对于乡土植物资源,应该积极开发,合理利用,避免因所谓的档次不高而抛弃不用,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引入外来植物,必须经过科学地调查和分析,避免带来生物入侵的问题或是盲目追求所谓名贵树种,而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4.5 提高全民生态绿化意识,依法治绿,减少人为破坏

保护绿化成果 由于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属于市政工程。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市民,因此应将公众参与明确地列入行业法规中。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上普遍重视市民参与的作用,往往通过积极主动、深入细致的工作,将规划意图、实施方案等宣传到市民中,广泛听取意见。

篇3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地方特色

Abstract: the road greening the image of urban greening level is representative, the most intuitive show the city style and landscape features. It crisscross throughout the city, and it is the general planning of urban greening "line", it can focus reflect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 garden regional culture. Green road, also can protect the pavement, make them from the sun exposur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road; Also can organize traffic, ensure safe driving; Combined with city in the promotion of the theme, can present a thematic, timeliness. The green design traffic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also let the general public benefit from the project.

Keywords: greening, plant configurati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

1.1组织交通作用

组织交通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作用,绿化带布置在道路的中央和两侧,以及交叉路口等,都具有良好的分隔路面、分隔各种车辆工具类型、组织交通,保证行驶安全的实际作用。组织道路交通的绿色交通岛.目的也是将人流与车流分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保证不同速度及方向的车辆安全行驶。而且用植物作为分隔这样的软质隔离,与用栏杆等硬质隔离相比,在同样的功能的作用下,更加生态,更加亲和。

1.2美化市容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是一个城市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良好的道路绿化,给人一种城市活力和精神象征,是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绿化的美化市容作用,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道路绿化的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很多城市都根据自己的城市特征和所在的地理位置,确定了自己的市花市树,有重点地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加以应用,突现自己的城市形象,强调地域特征和城市主题。一些大城市的重要道路还成为城市宣传的广告牌,每逢重大的节日,或有展会的举行,道路节点上会用花卉等装饰一新,结合路牌广告,绿化带植物的更换,就像一道变化的风景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道路绿化的丰富和更加蕴藏内涵,是道路绿化的从单纯的绿化往更深一层面的拓展。

1.3 卫生防护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城市尘埃和有害气体的污染。同时道路绿化还可以避免道路遭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严重,车辆的增加,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植物作为一种优良的保护环境的素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比如有的城市提出了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的口号。增加植物的覆盖绿,增加绿地绿,成为净化空气,减少灰层的重要手段。而由于特定植物对于有害气体有吸收作用,就可以用于一些特殊的的区域,降低有害气体的污染。

1.4 减噪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可以通过植物吸纳道路噪音,缓解城市噪音污染。植物的减噪作用主要是利用了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单株或稀疏的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很小,当植物形成郁闭的群落时,则可有效地反射声波,犹如一道隔声障板。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不同,群落的结构不同,群落的减噪效应也不同。

1.5 缓解热岛效应作用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城市道路绿化可以降温增湿,降低城市热辐射,缓解日温差幅度,为行人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同时,可以缓解城市中的局部热岛效应。防止热岛效应的方法包括: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

2城区主要街道及绿地类型分析

2.1不同断面道路形式的植物配植

2.1.1一板二带的植物配植

这是最常见的绿化类型。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种植行道树(各栽一行乔木)。一板二带在城市内三级街道居多,和生活区接近,为了美化市容,净化环境,增强防护效益,一板二带的植物配置应考虑行人和行车的遮荫要求,还不要影响交通和路灯照明。这类街道一般人、车混用,由于街道狭窄,光线不足,要选择半耐荫树种,以形成和谐相称的绿色通道。在两株乔木间,可适当配置耐荫花木或宿根花卉,不经常通机动车的街道可设置花境,以丰富道路景观。住宅小区的街道两侧,可选用开花或叶色富于变化的亚乔木,为街道增色。城市小巷最好栽植落叶树种,以免在葱郁的树冠覆盖下,冬天得不到阳光照射,一般只宜在南北向街道上适当配置常绿树种。临街围墙和围栅要适当栽植些爬藤植物。

篇4

关键词:广州开发区;城市道路;植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65-06

收稿日期:2017-03-14

修回日期:2017-03-30

Abstract: With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the people’s aesthetic level of a substantial increase, city road plant landscape forms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ity road pla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evelopment district and Huangpu district of Guangzhou by dividing the road plant landscapes into 5 categories which are Dividing greenbelts plant landscape, Avenue greenbelt plant landscape, traffic island landscape plants, Roadside greenbelt landscape plants, Slope greenbelt landscape plants repective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for the first time. By analysing the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of those landscap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rban road landscapes can be optimized by investing reasonabl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selecting planting and seedling properly, introducing and promoting the high level road landscape plants and improving and innovating the planning concept.

Key words: Guangzhou Development District;City Road ;Plants;Analysis

引言

城市道路植物景^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是人们对城市整体植物景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现。随着城市形象定位与人们审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并记录其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种植方式和布置特点,分类分析并探讨其景观特色、物种多样性及植物景观营造的优劣,以期为其他地区和城市在营造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植物群落景观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研究方法

1.1调查地选择

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研究地,一是其在广州“南拓、东进、北优、西联、中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明显的定位优势;二是相对广州其它行政区而言,其规划理念较为前沿、整体城市建设力度较大、道路规划布局明晰,具有代表性的同时又便于梳理和勘察;三是从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生长周期规律看,其主要植物素材正处于生长的上升期和稳定期,相对更具研究价值。

本调查涵盖研究地全部道路类型,共68条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表1)。

1.2研究方法

2014年7~9月,调查记录城市道路绿化类型、植物品种、植物配植方式等内容,然后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道路植物应用现状

调查共记录研究地道路景观植物118种,隶47科91属,其中苏木科最多(11属12种),其次为夹竹桃科(7属9种),桑科(1属6种)和禾本科(3属6种)并列第3位(表2)。乔木(含乔木状草本)45种,占38.1%;灌木31种,占26.3%;地被植物42种,占35.6%。常绿植物97种,占82.2%;落叶植物21种,占17.8%。外来植物61种,占51.7%;乡土植物57种,占48.3%。

研究地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有榕树Ficus microcarp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s、黄槐Senna surattensis、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等乔木,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黄金榕(灌木球)Ficus microcarpa ‘Golden Leave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红花木(灌木球)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等灌木,黄金榕、红花木、鹅掌藤Scheffl era arboricola、台湾草Zoysia tenuifolia等地被植物。可见黄金榕和红花木不论作为灌木还是地被使用均受青睐。运用较为广泛的植物品种与《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道路绿化设计指导意见》[1]建议种植的植物品种高度一致,而意见未提及的植物品种虽然也有运用,但是范围较窄、数量较少。

2.2黄埔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本文依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3],将研究地道路绿地依照绿地类型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交通岛绿地、路侧绿带以及边坡绿带5类植物景观。

2.2.1分车绿带植物景观

调查地分车绿带以中央分车绿带为主,植物景观根据道路设计时速来决定标准段长度,一般控制在200 m以上,布置以“精品段――^渡段――标准主段――过渡段――精品段”的形式为主,简洁、大气、明快。

开泰大道的一处中央分车绿带(图1)植物景观,整体构图比例和谐、饱满、结构稳定以及绿量充足,符合专业的审美需求。植物配植品种适宜,风格简洁大气。因为行道树绿带种植常绿的榕树,因此中央分车绿带选择落叶大乔木凤凰木Delonix regia作为骨干树种,增加了整体季相变化的表现力,加之黄花鸡蛋花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等几种开花植物的搭配,形成了较为和谐的观赏效果。

2.2.2行道树绿带植物景观

行道树绿带分为“树带式”和“树池式”2种。为确保遮荫效果,通常选用常绿乔木为骨干树种。

九龙大道的一处行道树绿带(图2)植物景观,其绿化带相对较宽,具有充足的植物布置空间。在植物选择上,设计中运用的黄槐、糖胶树、紫薇、红花木、尖叶木樨榄Olea ferruginea、斑叶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 ‘Variegata’、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等乔灌地被植物,形成了黄、绿、红、白等色彩的自然式复层搭配关系。在空间组团关系上,主体前景组团以绿色背景树作为高低错落的映衬,而中央分车绿化带也运用黄槐形成呼应,共同营造出新颖、怡人的景观效果。

2.2.3交通岛绿地植物景观

交通岛作为各路相交处的节点,分为可进入式(一般为渠化岛)和不可进入式(一般为中心环岛)2种。可进入式交通岛是人行与车行的交汇点,需要确保行车视线通透,在满足人车交汇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强行车的导向性。不可进入式交通岛是车行的交汇点,以考虑车行的导向性为主,通常采用点缀艺术雕塑、树丛、孤植特色树和花灌木来强化景观效果。

香雪大道的一处交通岛绿地(图3)植物景观,以原场地内的一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核心营造景观组团,实质上是在道路建设成本、景观美学、生态保护等方面寻求了一个平衡点,在设计中很好的满足了交通功能,同时又在立意上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达到了多赢的效果。空间关系上以香樟为竖向空间与平面空间的双重核心,与组团中的其他乔灌木,乃至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及前后位置的中央分车绿带,均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态关系,在不同角度的各个观赏面,形成了舒适的视觉观感。在植物配植上,乔灌地被的基本层次关系非常明确,香樟组团体量较大,因此乔木层又穿插了落叶小乔木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作为与灌木层的过渡,香樟四季常绿,而鸡冠刺桐夏季开花、冬季落叶,二者从体量形态到季相变化都存在明显对比,加之美花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 ‘Splendens’、灰莉Fagraea ceilanic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皇帝菊Melampodium divaricatum等植物的运用,使得整体景观具有鲜明的观赏特性。

2.2.4路侧绿带植物景观

路侧绿带植物景观主要受众是行人,单位长度内变化较少的大尺度景观利于引导行人快速通过,而单位长度内变化较多的小尺度景观则利于吸引行人驻足观赏。

永顺大道的一处路侧绿带(图4)植物景观紧邻某在售楼盘,因此在植物配植风格、空间组合形式、品种选择等方面更接近居住区景观模式。该景观尺度较小,单位长度内的植物形态相对多样,色彩变化对比明显。例如灌木层中塔形的红车Syzygium hancei、球形的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与高桩的朱槿,三者形态各异又各具特色。从空间布置上看,除乔木、灌木与地被的主要分层外,还包括各层次内部的相对变化。例如地被层中高度的对比: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黄金榕>台湾草,形成逐层递减的关系。该景观的植物品种总数和观花植物种类并不是同类植物景观中最多的,说明优秀的植物景观在这方面并非以量多取胜,而是搭配合理。

2.2.5边坡绿带植物景观

边坡分为山体边坡和路侧边坡2类。山体边坡绿带重在梳理山体地形地貌,衔接原有绿化景观,而路侧边坡则更重视增加道路绿视率。

开泰大道的一处边坡绿带(图5)植物景观运用的植物较少,但是在品种选择与空间布置上展现出较高的水准。其特点是层次分明、开合有序、虚实结合、色彩协调。加之置石的画龙点睛,丰富了构景元素的同时还增添了韵味。

3结论与讨论

3.1黄埔区城市道路植物应用特点

相对越秀、天河等中心城区而言,黄埔区总体绿化范围相对较大、绿地类型丰富,而同等级道路包含了种类更多、体量更大以及布置形式更丰富的道路绿地类型。在区域整体景观风格和效果统一的前提下,不同道路的植物景观统一中又兼有变化,形成一路一景、季相鲜明、色彩丰富及协调统一的特色。

3.2存在问题

3.2.1植物种类多样性仍有提高空间

广州市园林植物共有232科1 031属2 078种,其中乔木类622种,占30%;灌木类485种,占23%;藤本植物121种,占6%;草本植物786种,占38%[4]。本研究地道路景观植物与全市的植物相比,乔灌草各类型占总数的比例十分接近,但种类总数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指导意见的规束,另一方面归结于设计单位对既定成功模式的不断套用而缺乏创新。另外由于能够大批量使用的苗木种类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植物种类多样性的表现。

3.2.2植物搭配欠合理

研究地部分路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植物搭配不合理、种植过稀疏或过稠密等现象,导致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不足,观感与观赏品质剧降。

如在永顺大道某路段中央分车绿化带(图6)种植黄花鸡蛋花作为中层小乔木,但由于标准段过长以及尺度失调,使得整体效果表现出单调乏味,并带来强烈的视觉疲劳感和压迫感,弄巧成拙。而在九龙大道南段的部分路段中央分车绿化带(图7~8),由于缺乏对植物本身自然生长特性的考量,使得该段植物景观或过分稀疏或过分稠密。植物的生长空间过于狭小,种间竞争将导致生境恶劣,使得苗木生长状况不容乐观。事实证明,规划设计是构建优良植物景观的基础,而园林施工是实现设计意图的关键,同时也是二次设计和完善设计的过程,不可否认设计与施工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轻一不可。

3.2.3管理养护投入力度不平衡

管理养护不力会导致植物景观效果差,而当区域性的管养力度不平衡,会造成强烈的观赏差异对比,无法满足生态功能和行人审美的需求。研究地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基本表现为:从整体布局看,西部片区优于东部片区;从区域功能划分看,行政、办公和居住区优于工业区。这是城市绿化普遍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区别仅在于程度的轻重。

3.3建议

3.3.1规划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伴随着道路交通功能的不断优化,为了满足群众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道路植物景观的形式和功能均在不断完善与创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未知新问题的出现,这种完善与创新需要不断地持续下去。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政策推手和方案决策者,需要把握方向、吸取意见、积极沟通,相关科研单位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人为本,通过有效合作最终达到完善创新的目的。

3.3.2适当引进推广优秀道路景观植物

华南地区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在一些公园、居住区等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中,运用的植物种类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充实。相比之下,道路植物景观受到场地环境、苗木数量、建设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植物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便如此,新兴优秀道路景观植物的优化与推广也应受到足够重视,突出特色,敢于创新和尝试。如天泰二路运用了广州市道路景观中鲜见的常绿乔木火烧花Mayodendron igneum作为行道树,这种尝试是大胆的,但效果斐然。火烧花形态相对优美,多季开花,观赏性强,具有很好的园林应用价值。

一些造型优美、观赏价值高、价格较高的园林植物,通过增加培育数量等方法降低综合造价后,运用到道路植物景观建设中,也不失为一种推广思路和应用趋势。另外,已经广泛应用的植物,其变种和新品种也应积极投入试用。

3.3.3合理配植与苗木优选

园林是一门时间和空间交织的艺术。不同的受众经过同一组道路植物景观的时间也不相同:机动车较快,非机动车适中,行人较慢。经过的速度不同,景观感受也不同。从空间角度看,需要考虑人视范围内的立面效果,为了展示城市整体环境形象,还需要考虑俯视的平面效果乃至三维立体效果。这样的要求是对设计和施工的共同考验。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时,空间尺度把握、物种选择、层次搭配、苗木选拔、合理栽植等要素显得非常重要。

人类对美的追求与生俱来,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逐渐被大众认可和推崇,本地大众审美的期待与追求是“四季有景、全年有花”,将其与生态兼顾、城市气质等因素的完美结合,需要园林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

3.3.4合理投入管理养护力量

避免“高标准规划、设计、施工,低标准养护”的现象。一些区段高标准规划、设计和施工,而竣工后却由于地处偏僻使用率不高等,采取低标准养护的对策,使得景观效果大打折扣。

建议适时性养护,避免过时补救性养护的现象。植物生长具有一定规律,存在一定的适宜修剪期,适时修剪除了可以有效避免植物过早老化退化外,还可以有效延长最佳观赏期。一些如黄金榕等的灌木,当放任生长到一定时间再修剪时,往往会出现脱脚等现象,而此时已经很难恢复最佳景观效果了。

建议从设计角度进行管理养护。优秀园林景观的营造应依赖于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与养护四个环节。合理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优秀的设计应依据植物生长的一般规律预留其生长空间,专业的施工应根据场地现状对设计缺陷及时反馈修正。即便如此,不可否认当工程竣工移交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会发现一些欠妥之处,这时就需要管理养护环节对不利景观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避免恶性的种内种间竞争,维护景观的整体和谐。

注:本文图表均为作者自摄自制。

参考文献:

[1]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局.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道路绿化设计指导意见[Z]. 广州: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局,2010.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S]. 北京: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1998:5.

[3]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S]. 北京: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2012:5.

[4]红锋,周劲松,邢福武.广州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J].中国园林,2012,28(2):11-14.

篇5

关键词:生态环保;环保理念;道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新城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2012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共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75.2万公顷,建设用地供地规模连续四年增长,由2008年23.5万公顷增加至2012年69万公顷。同时,供地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用地供地比例越来越大。道路建设具有规模大、路线长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占用耕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同时,道路通车的公里数越多,车辆通行规模也越大,碳排放量持续上涨,公路交通方面年耗能已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5%~4%。因此,必须抓紧统筹考虑道路建设和运营方面的节能减排问题,把节能减排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适时启动相关研究,实现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道路生态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从生态位原理的角度看,每个城市所在地域都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这就造成各个地域生态位的差异,形成了纷繁多元的生态世界。应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文化、气候、立地等条件。根据本地域实际的生态情况,选择有利于本地域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自然是各种因素平衡的结果,合理的设计应与自然相结合而不是相抗衡。

(二)延续性原则景观生态设计思想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博物馆,要把各种文化沉淀汇合,利用各种传统符号的拷贝,隐射历史的机理。要尊重城市过去发展与建设的历史,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形象的窗口的城市道路景观因此也应该尊重延续性原则。

(三)整体设计原则城市道路只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它本身并非一个完整的自我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休戚相关,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作用而存在发展。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应该将道路放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通盘考虑,考虑生态的连贯性保存和恢复生态系统。

(四)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活动需要而建筑的。“人性化”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通过改善车辆性能、提高道路平整度和道路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来减缓机动车交通给人的生理健康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体现“以人为本”关爱人的心理健康。远、近期规划设计相结合原则。城市道路生态设计应既有远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做到近远期相结合。在对城市道路近期改造完善的同时还应对未来的城市道路建设做出远期规划目标。

二、道路节能减排研究现状

道路工程是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绿色生态道路”将是未来道路建设的主流方向。建设“绿色生态道路”就是要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入手,坚持低碳、环保的理念,2008-2012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实现道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范围内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显著降低,实现道路节能减排,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目前,部分学者和工程师已开展“绿色生态道路”的研究。并提出低碳理念应贯穿于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的全过程,重点从土地利用、资源保护、增强碳汇能力和提高项目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探索低碳技术措施。

三、绿色生态道路总体设计思路

在分析过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从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等五大领域全面系统提出绿色生态道路总体设计思路,建设绿色生态道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尊重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全寿命周期节能减排”的理念。

(二)在保证道路功能合理、交通顺畅和安全环保的基础上,道路设计力求经济节约和集约用地。

(三)创建以“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公交体系的硬件设施,促进园区的低碳出行。

(四)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在空间结构、景观风貌、竖向标高、材料选用、色彩搭配和小品设计等多个方面应做好相互协调,并力争与道路周边环境相融合。

(五)道路设计重视人行系统和慢行系统的设计,优先保障“行路权”。

(六)考虑地下空间的利用、新能源的利用以及自然光源和自然通风的利用。

(七)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近期与远期的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建设。

(八)建筑材料考虑就地取材,并力求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

(九)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方案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

四、环保理念下的道路设计探析

在对道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当地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予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出现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情况以及道路工程对耕地进行占用的情况。在规划以及设计道路的时候要对路网进行合理的布设,杜绝重复选线的发生,对道路的设计标准和指标进行合理的利用,促进土地占用以及工程挖填方的有效减少。与此同时,还要对道路的绿化配套工程予以合理的布局,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选择环保建材,从而保证道路建设的环保功能。

(一)绿化配套工程的实施

作为绿化景观的重要体现,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存在于道路绿地范围之内的花草、灌木以及乔木等各种绿色植物。道路绿化配套工程的重要作用就是恢复自然环境,对道路绿化设计的合理运用,可以极大的促进道路建设造成的噪声和废气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地貌破坏等不利影响的减少。在对绿化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道路周边的绿化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对道路粉尘、噪音以及有害物质等排放进行衡量,从而对绿化空间的面积以及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绿化配套工程建设在使环境得到美化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交通噪声以及粉尘污染的有效减少。

(二)道路选线设计

基于环保理念下的道路选线设计中必须要最大限度的采用较为简洁的道路线形,最终促进道路实际建设长度实现极大的减少,这样可以促进道路的建设成本的降低。在选定道路线形之后,还要积极的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使整体环境受到的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干扰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还要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整个路网,使每条道路都能够保持最佳的比例关系。如果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在道路配置当中,就无法保证正常连成道路网结构,而且道路堵塞的状况也很容易出现在交通量比较大的时候,最终使环境受到相当大的干扰和破坏。

(三)因地制宜的道路设计

不同的道路设计需要面对各不相同的地域特征,在对道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依据,采取与当地土地、气候。文化、材料、植物以及土壤等条件相符合的道路设计理念,道路的设计要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真正的融合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当中。作为当地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自然生态具有相当大的依赖作用。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道路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设计和布局。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道路设计

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道路设计的基础,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符合当地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在促进当地发展的同时,还要实现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等目标,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不断地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五)经济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道路设计

道路自身的功能对道路设计的目标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道路的功能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定的耐久性、与当地景观的统一和协调、行车的便捷与舒适。道路的功能在传统的道路设计中主要是行车的舒适和安全、交通运输的方便快捷,环保理念下的道路建设必须要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约资源、低污染低能耗、节能减排等予以重视,并对道路功能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进行考虑,对环保效益以及投入费用进行全面考虑,最终实现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功能性有效结合的道路设计。

(六)环保建材以及环保技术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环保建材以及环保技术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低噪音技术、透水性技术以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其中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核心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操作性,在完成混合料成型后,这些物理或化学添加剂对路面使用性能不构成负面影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一般比热拌低10-60℃,同时具有高性能、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在道路设计的相关实践当中,通过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可以使道路与道路建设的相关指标相符合。与此同时,其优良的规范值要求也在相关的试验检测当中得到了体现。

结束语

道路建设与运输会给周围自然环境造成多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并应用生态学原理,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进一步加强道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改善道路条件,健全交通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使道路运输系统真正融人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振维,李巍,盖勇刚.沈大高速道路环境空气污染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0,S1;81―84.

[2]郭守鹏.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环境治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8―81.

[3]盛煜,刘永智,张建明,等.青藏道路多年冻土路基内的热状况[J].自然科学进展,2002,12(8):839―844.

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科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1城市道路设计特点。就目前的城市道路设计现状分析,在当前城市道路特点有系统性,复杂性和设计工作人员的主观性。(1)体现系统性。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因此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去总结和协调;(2)具有复杂性。道路设计工作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模式,而是涉及到众多专业的工作流程,且这些专业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协调各种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对这些复杂的专业环节加以完善和总结,进而充分发挥出工作水平和水准。(3)具有工作人员主观性。在道路设计工作中,从方案到规划,设计到实施都是一个系统,全面,综合的管理模式。每一项道路工程从方案、设计到工程的实施都是一个综合化的环节。

1.2道路设计基本要求。(1)道路工程中,经济性是体现道路工程综合费用的一种体现方式,其主要的费用包含有各种物料的运费,施工,设计等多个综合性的费用要求。从而实现了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环节主要包含的道路现状,街坊建筑,地形,公用设施等多个环节。(2)交通安全和畅通要求。在道路设计工作中,车速的高低是反映道路与交通组织之间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合理确定道路性质,车流量,路口设计等多个要求,通常在安全和畅通设计中,通常都是采用人流与车流分离的方式来进行,使得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3)重视环境保护。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由于交通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2、市政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市政道路从功能上讲一般分为四种,即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景观性道路和商业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的要求。

2.1生活性道路的特点。交通量的主体是目的性和相关性的出行,道路上的行人比较多,通常以上下班交通为主,同时包括一些购物,娱乐性的生活出行,这种道路主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所以必须公交优先。

2.2商业性道路的特点。道路的两边商业比较发达,或者间隔着有很多大型娱乐,餐饮,购物场所,要求道路有很好的通达性的特点。

2.3景观性道路又叫做园林景观路。是城市一种非常重要的路段,强调道路沿线的绿化景观,充分体现城市的风貌。

3、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法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平坦舒适的道路不仅利于城市景观的建设,同时也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现代市政道路已经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布局合理的城市规划源自设计合理的城市路网规划,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发明并应用到城市道路的实际建设中来, 伴随着这些变化的还有原先落后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依托新时代各种设计软件的便利,新时期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也在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变化。城市道路设计的前提是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下面以某新城的道路设计来进一步阐述新时期道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以某城道路为例,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的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为BZZ-100,设计的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与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均为15年,根据以上条件, 确定设计的各个部分如下:

3.1平面设计:道路线形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依照道路走向定线。道路全长11000m。

3.2纵断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为依据,并应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建筑物及院落的标高、水系水面标高、各单位的路面排水等问题。在中央大街道路工程设计中,本路段最大纵坡为1.571%,最小纵坡为0.5%。在道路起点、终点及施工边界处应与周边道路顺接,以保证行车安全及舒适性。

3.3横断面设计:中央大街道路工程的标准横断面为两块板形式,具体布置为:6m(人行道)+3m(绿化带)+16m(车行道)+10m(绿化带)+16m(车行道)+3m(绿化带)+6m(人行道)=60m(红线宽度)。车行道道路横坡采用三次抛物线型式,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采用直线型型式,坡度为2.0%。道路边石采用机切花岗岩边石。

3.4路基设计: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新建路面路基应严格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中央大街道路工程的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挖方0~30cm压实度不低于95%;填方0~80cm压实度不低于95%;填方80cm以下压实度不低于93%。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局部有软弱地基路段,应建议采用换填天然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处理,处理方式及厚度应联系设计单位进行确定。

3.5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车行道道路面结构(按标号顺序从上到下):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②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③透层沥青(PC-2型阳离子乳化沥青);④40cm水泥稳定砂砾(6%);⑤20cm级配砂砾;⑥碾压路床(重型击实压实度≥95%);

人行道结构(按标号顺序从上到下) :①6cm 彩色混凝土砖;②3cmM10水泥砂浆找平;③18cm水泥稳定砂砾(4%);④碾压路床(重型击实压实度≥93%)

3.6道路缘石设计:按照一般设计方法,在车行道采用18cm×40cm×99cm机锯花岗岩边石,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人行道外侧边石则采用10cm×10cm×49.5cm机锯花岗岩条石。

3.7道路绿化设计:道路全线进行绿化,行道树以大树冠乔木为主, 以达到美化景观、行人遮荫和消减噪音的作用。绿化带种植草坪及灌木带。

3.8无障碍设计:单位出入口及转角等处,宜采用缘石下卧的方法进行处理, 坡道内铺设承重砖。为方便盲人出行,在设计时应考虑在人行道内设置盲道。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应尽量避开井盖铺设, 颜色宜为中黄色。

3.9设计生活性街道。这类城市市政道路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人车混行,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谨慎。充分利用当前的路面设置一些标志线,由于交通街道有很高的停车需求,所以一定要合理设置各类车型的停车位置,引导及限制性的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手段。

3.10设计城市市政道路中的景观道路。景观道路体现的是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文化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绿化程度,在对景观道路进行设计时候,一定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设计。

结束语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对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及城市的经济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与日俱增,所以相关的部门一定要重视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的远期规划,按照相应的设计准则及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瑞华,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刘波,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7)。

篇7

【关键词】通信管线现状入地趋势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城市发展的目标也在不断提升和改变。而架空通讯线路现状已不再满足于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不再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对于其的整治与大城市之间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由此可见,对于架空通讯线路入地的整治和城市道路架空线入地的整治这两项任务显得尤为突出。

一、管线架空敷设

1.1管线架空敷设现状分析

当前,工程管线架空敷设的情况不同性质的在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着,排列无序、无规则的架空线的问题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架空线路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所以在选取安置地点尤其要注意,而在规划期间,架空线路得充分的考虑到对城市周围一些的景点影响、是否妨碍到居民的日常的出行,在此之余也要将对周围的建筑和设施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行驶的道路上不仅要整治道路秩序也要明确分车带与绿化带的界限,避免造成相互影响。

1.2国内架空线整治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城市发展的目标越来越多而许多城市道路架空已经远远不适应,特别的,即使在进行了适当的整治后,表面上看似已经达到了城市目标的需求,但即便这样与其它的大都市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在现在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也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任务的整治便显得尤其重要。

1.3国外架空线整治的现状与趋势

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中:如美国政府,对反复挖掘道路都有一定的限制措施的,而且对城市环境也十分的关注,因而道路的使用效率被大大提高,将道路架空线入地埋设作为一种手段并对城市道路架空线进行整治。

二、管线直埋敷设

2.1市政规划地下放置管线

以管线的覆盖土的厚度为依据,深埋和浅埋成为了管线直埋敷设的划分条件。下列因素成为确定地下工程管线覆土深度所应当注意的:首先保证工程管线在荷载作用下不损坏,在冬天、寒冷时节,管道内介质确保不冻结;按照竖向规划的要求。深埋一类包含工程管线属。而浅埋一类基本不受冰冻的影响包括热力、电信、电力等工程管线。

在城市道路管线铺设的初期,负责的单位在施工期间的策划不周全,曾经的设施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节奏。不管是重新打路基还是在原有路基上的加宽等工程,原有的工程管线设施已经无法跟进现代化节奏。但新管线的敷设还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我们市政规划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嫁接分支线,或是一次性到位重新敷设新的管线。最近,各城市在拓宽城市道路之余,一般在沿道路两侧各规划建设一条管线,不仅起到经济作用而且也更加适用。最近,各城市在拓宽城市道路之余,一般在沿道路两侧各规划建设一条管线,不仅起到经济作用而且也更加适用。

2.2电信管线敷设比较

两种敷设方式比较如下表所示:

三、通信管线建设的前景展望

当前,有较多数量的运营商采用自建的方式进行管线的建设,所以在这过程中一些很常见、明显弊端也由此显现出来,因而各地政府更加注重它们并加以改革。

3.1建设时机的把握

根据通常的经验表明,一般管线建设的最佳时机: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供水、排水等设施的建设,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的兴建。然后充分利用上述设施建设时机,进行公用管线的建设,这样通信管道随着市政建设而建设。从管理的角度看,满足了用户通信需求,同时也是这方面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2管线建设的原则与要求

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有关部门进行考察。确保管线建设的质量安全性,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资源共享的方针提高对管线建设的建设的投资效益。贯彻落实先进的建设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把握住新时代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对管线建设的综合管理更大幅度的提高的投资效益,以满足未来管线工程在人们眼中一个崭新的面孔,打造出一个通畅的赏心悦目的市政建设环境。

3.3管线建设的法律依据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表明,管线建设要想取得好的进展得相应的建立和健全法规体系,通过对城市勘测并详细规划后,应当与对各类城市管线工程及其附属设施作出综合安排,合理规划城市管线通道。就能够协调各相关单位的工作,及早安排道路开挖、敷设管线的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方便,缓解了交通拥堵局面。

四、综述

社会在变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通信管线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在追求新型材料和新型的技术的同时。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目标,保证其发展的正确性尽管在架空线路入地改造成为必然趋势的大环境下,进行前期合理地规划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并且也是必须的。对于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敷设方式、型号、载流量修正,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提前考虑,充分规划。

从国内外管线建设发展趋势所看,公用管线的建设,一般的经历了从架空线到地下线的发展经历,即对各种管线进行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建设和统一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慧鹏.利用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实现管道备份通讯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9期.

[2]白胜喜.城市公用管线投资体制及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12年.

[3]陶卓杰.上海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J].上海城市规划,2001年06期.

篇8

Zhou Gang

(Wuhu Municipal Engineerin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Wuhu 241000,China)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人口也随之不断增加和居民出行逐渐频繁,这势必会对我国的城市环境以及城市道路建设提出要求。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生活环境差,人均绿化程度低,道路拥挤严重,堵车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出行问题,道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等等。这些问题不但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也给政府增加了压力,影响了城市经济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population also always increase and the dweller become gradually frequent, which will inevitably propose request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in China. Currently, poor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is the problem of our country's most cities, such as, the low degree of per capita greening, serious road crowd and traffic jam have become the travel problems that people must face, the building speed of road is far shorter than our vehicles growth,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bring influence to people's normal life, also give pressure to the government, and impact the urban pace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关键词:城市道路 绿化环境 可持持续发展

Key words: urban road;green 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094-02

0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城市人口也随之不断增加和居民出行逐渐频繁,这势必会对我国的城市环境以及城市道路建设提出要求。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生活环境差,人均绿化程度低,道路拥挤严重,堵车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出行问题,道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对城市道路和绿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详细研究。

就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的现状来看,我们必须以满足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为目标,以人为本,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管理与建设的两手都要抓的方针政策,并且以城市的道路交通和城市整体规划协调发展为主导思想。具体分析每条道路的实际情况,以科学技术为手段,找出城市道路交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对已有的道路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改造建议和措施。并外,环境保护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怎样应对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怎样对为我国现阶段道路建设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样的措施建设生态道路,生态城市,让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些看似矛盾有正常的问题是摆在广大的道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难题。

1在我国城市交通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城市的管理规划水平需要提高,管理者必须将环境因素考虑到工程规划和建设细节中来,认真评估项目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衔接做的不好,往往都是各干各的。城市道路的规划主要是在道路的网络上,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不够充分,对于在建设道路中遇到的问题缺乏应对性,随机处理能力差。

1.2 现代化城市发展瞬息万变,但是关于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程度还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制度的滞后行和预见性的缺乏使之没有给城市道路建设对绿色环境带来破坏起到应有的协调性,难以在建设中阻止问题的发生和对已发生的问题没有采取措施,错过了最佳弥补机会。

1.3 城市道路的建设赶不上车辆的增加速度。随着城镇化假设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和车辆越来越多,对交通道路的压力也随之加大,还有一点是,新建的交通道路分布不合理,近些年为扩建城市,新建设的交通道路大部分分布在郊县周围,市中心的压力并没有有所好转。

1.4 居民的出行不太合理,在这方面,私有车辆越来越多,自行车和步行出行的较少。

我国各个城市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致类似,经对全国各大城市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外乎就是①城镇化的发展,居民出行频发,早进城玩出城,属于典型的潮汐交通现象。②由于城镇化发展还没有完全起来,各个新发展区域与主城在交通上的衔接不上,某些单位的员工只能依靠班车、出租等成本较大。切由于布局分散居民出行不便。③关于交通道路的相关制度跟不上发展需要,形成制度真空区。④新型城市的主干道路已经建设完成,但是缺少次主干、支干道路的建设和道路网络的完善,并外还有一点,停车场少是重要问题。

2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及从业者作出应对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再加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对国家的城市交通造成压力。解决宾满足城镇居民出行的高水平要求,使我国的交通道路建设实现长期的稳定的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以及将建设的从业者在作出应对策略的时候需要重视一下几点:

2.1 通过宣传引导居民使用科学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慎重使用交通道路的不可再生资源,并将其作为交通需要管理的基本理念。管理者应该明白限制性的政策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并慎重实施。

2.1.1 对交通需要的有效控制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随之的城市的机动化也将不断跟上,所以建设一套环保且适合发展的控制交通需求策略对以后的城市发展与繁荣、环境的保护、交通通畅是一项非常有影响的发展战略。①使车辆的增长速度和城市交通道路建设的增长速度差不多相一致。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快城市交通建设的同时通过有效的政府调控这只无形的手对车辆的增长速度进行调控,别要是采取一定法律行政措施,让我国的机动化程度保持在一定适应程度,与城市的交通建设相互均衡。②可以减少居民的出行次数,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转移交通道路的压力。像我们可以应道居民通过网络购物,通过电子商务等进行办公,可以通过调整上班时间来错开人流高峰期等都可以达到转移和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③把高科技引入交通系统使其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加强。司机可以通过电子雷达、电台广播等手段得到交通状况的信息,交通管理者也可利用其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车辆和路况了如指掌,为堵车、交通事故等突发状况作出快速反应,以便给出最理想的方案。

2.1.2 交通道路的承载能力通过以往长期的实践总结,不管是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还是整个交通的有效管理方面,居民逐渐发现只通过传统的交通道路的承载能力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车辆对交通道路要求了,而且也无法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要求。这点我们可以通过加快建设高质量的道路,有效管理车辆,最大效率的使用有限资源等方面着手研究。

2.2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交通与车辆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问题我们的管理者应有新的思路和管理办法,完善现存法律法规,坚持全面地考虑问题,研究系统的的执行方案,清除制度真空区。如果我们在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问题上一味的只讲发展或者一味的只讲限制都是不合理,不规范的。通过努力探究探索,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又能有效解决城市化发展中与车辆不断增加的矛盾,克服难关,使我国的城市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成为一个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化城市。所以,我们在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模式中要有:第一,要以发展的眼光问题。有发展才能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实现城市和国家的现代化,才能使城市交通建设与车辆不断增加的问题得到解决。也要通过城市化的发展给城市交通建设与车辆的合理发展提供可行条件,城市和国家得到了发展才会给交通道路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我们目前追求的发展不应该以未来的发展为代价,在考虑社会效率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为城市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第三,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同多市场的调控机制,让企业有计划的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车辆,使其的增长速度与交通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适应,让车辆循序渐进地进入到市场。

2.2.1 从居民的出行方面考虑,政府要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宣传引导自行车出行,为步行创造条件,适度并有计划的发展小汽车等交通工具,控制和严格禁止非清洁燃料车的使用。

2.2.2 从交通运输方面考虑,对于目前交通运输的现状,省市的货运要全部实现汽车化运输,坚决禁止其他货运工具在市区行驶,尽量使用清洁燃料车。并外还有货运车要向大型化和集中箱化发展。货车运输的时间需避开人流出行高峰期,减少货车进入市中心和人流量较大区域。

2.3 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做到①建立健全城镇系统。因为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还有车辆数的不断增加,这就大大缩短了城市和乡镇之间的交通时间,这样就放便了新兴城镇的继续发展,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两者的相互共同发展,通过建设科学、分布合理、职能明确、交通通畅、发展完善的的城市和城镇之间的连接,来减轻人口不断增加给城市带来的压力②控制市场需求的总量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城市达到目标。迅速上升的交通量是通过城市交通道路地建设和车辆的数量增加来体现出来的。城市交通道路的建设增加需要有城市土地规划作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城市建设规划的土地利用产生了交通的需求。对于此,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以及相应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是从最基本的方面入手,控制交通需求总量的不断上涨。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应该是土地的投入使用和整个交通系统的用地想配合,科学布局,使得交通需求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达到一个均衡点,并且发挥最大效益。减少不必要的建设。到目前为止这样已经是解决大家关注的道路与环境问题的最经济也是最理想的方法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尽管不能消除一切无效和不必要的交通需求,更不可能将所有的活动都限制,但是一个不尽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给交通所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有的甚至是无法解决的。③建立通畅便利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就应该具备快速方便、灵活机动性强的城市主道路路系统和支路系统,部分大城市之间有的甚至具备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干路系统。这些主干道路系统和支干道路系统相互联系相互组成,使得进出城市的交通道路通常方便。并且不干扰其他的内部交通,给城市也增加了活力。④调整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根据目前的城市规划发展的程度和现代人对出行条件的要求,正在执行的相关道路交通规划的指标已经远远不能与之相适合。参照单签先进国家和我国发展地区的经验和对城市交通定量评价数据,建议我国城市交通道路建设的平均用地比例为城市建设用地的13%上下,人均路面约为14平方米,人均停车应为2平方米左右。具体数据应根据自己城市的具体要求详细规划。

2.4 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招募资金是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建设道路就必须有资金投入。目前,我们需要解决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事每个项目必须面对的难题。我们需要一方面,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与保护建立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并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指出和帮助,从根本上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设立城市交通建设基金,一是,把一定比例的税收拿出来作为城市交通的保障基金,比如,车辆购置税、燃油税、印花税、过桥过路费等。二是,将城市建设维护修缮税费中的一部分作为交通道路建设基金。三是,还有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城市的建设相关税费都可以拿来做为城市交通的建设基金。并外重要的是专款专用,防止擅自挪用贪污。其次,要大力拓展城市交通道路建设的筹资渠道,前提是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有就是依据以往长期积累的筹资经验,在发展更多的融资渠道的同时,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条例与之相适应,否则后果得不偿失。最后,政府应该鼓励银行和各种私人资金加入城市交通道路建设中来,可以依据多投资多收益的原则,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并外制定相关的政策条例,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道路的绿化对城市环境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给居民提供了一个适合生活的生活城市。所以,我们要总结以往城市道路建设的经验,汲取教训,每个城市按照各自城市的发展特点建设具有各自特色新型城市。按照国家对城市绿色环境的要求,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为全国城市道路建设达标提供保障。并外还需要大力宣传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城市居民的城市道路保护意识和道路建设者的环境白虎意识。在城市道路设计和规划前,相关人员需要实地考察,反复推敲研究,慎重决策。提高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和绿色环境保护水平,建设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美观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陈锦富.城市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8.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995.

[3]卢佩坚.关于广州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思考[J].广东园林,2006,28(5):26-28.

[4]黄小相.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与作用[J].广东建材,2007,(9):162-164.

[5]王静霞.新世纪中国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战略.中国市长,2001.4.

[6]朱嘉广,李伟.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规划建设,2003.6.

篇9

关键词:滨水区;园林;设计;东莞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71-03

1 设计区概述

东莞市莞城区的得天独厚之美在于西行入海的东江下游和莞城运河在此平行包夹,形成纵贯全镇的滨水区,并由此带来长达11 km的两条滨水道路,一条是林荫夹道的运河路,一条是新建10年的风景入胜的东江大道。两河所夹的滨水区不但为莞城人民带来莫大的经济与景观优势,同时也为滨水区的绿化设计带来如下思考与借鉴。

(1)多功能的城市空间。滨水区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它不仅有生活小区,也有沿线的休闲娱乐设施,即目前已划入全市城规的中央生活消费区。

(2)公共性。

滨水道路建设不仅考虑了交通功能,还为市民消费、步行、驻足、休憩、亲水预留空间,体现了滨水区的公共性。

(3)景观。

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方”,是城市景观的标志性区域,滨水道路的规划着力塑造了城市景观的特色。

(4)交通衔接。

滨水的东江大道和运河路同样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路网的延续[1](图1)。滨水道路是游人到滨水区亲水休闲、享受大自然的重要载体,此外,该滨水道路不单适合于绿道设计,而且适合于将车行、人行、公交、单车等有机接驳。

(5)观景。

人们将筑堤防洪的河岸变为城市景观长廊,从惧怕洪水到欣赏江景,这一故地重游,寻求心理满足的转变,是东江文化的重要体现,并由此加深亲水的心理:因为亲水、近水是人之天性,设计中按不同的水位线做不同的堤岸处理,让人在四季中不管水面涨落,总能触水、戏水和观水,总是生理和精神的享受。

(6)安全第一。

滨水区的安全设计主要是防灾、防洪、防溺水。科技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较好地控制水的涨落特性,尤其是潮汐的影响,故在设计上根据季节更替和一天的潮汐影响来分成观水区、亲水区、近水区和建筑区等。

2 因地制宜利用江滩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对滨水区而言,水位的落差是滨水道路设计的一大难点[2]。由于东江此段再下行40 km便直接入海,所以,即使历史性的最高洪水位也只能持续在2 d之内,故此段岸边建设用地全年高于水位是我滨水区优于国内多数同类设计的天然条件。但另一方面,东江长堤自东向西进入滨水区的开始段是一大片陡峭的滩地或水岸线,妨碍了滨水园林的建设,为此把滨水区的主景区下移到江滩平缓、宽阔的梨川―细村―坝头段,其陡峭的上段滩地则用于绿道的建设和郊游区。为了合理利用滨水空间资源,在东江的细村滨水公园,适当将东江大道中心线高抬且向内偏移, 构筑距水50~80 m,高差10 m以上河岸,保证滨江路与江岸之间有足够的距离,目的是在尽量维持现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为滨水区配套相关的设施留足公共空间。

3 滨水路的绿化

3.1 滨水路的河岸处理

滨水路通常滨濒临江、河、湖、海等。由于一面临水,道路交叉处被简化为T形,路边绿地较为开阔,环境优美,是居民游憩或构筑滨水带状公园的天然空间(图2)。

图2 东江大道的带状滨河公园效果

由于河岸地形的起伏,常有一些斜坡、台地,故可结合地形将车行道和滨水路分开设在不同高度上(图3)。例如在东江南岸台地和坡地上设置的滨水路分两层处理,一层与道路路面标高相同;另一层设在常年最高水位以上,两者间以绿化斜坡相连,并设有坡道或石阶(图4)。

3.2 滨水路的河岸绿化

3.2.1 o岸绿化

水岸采用坡度为1∶2~1∶6的缓坡,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岸,设置护坡或驳岸。岸边种植保持水土的且能净化水质的湿生、水生植物或适合于堤岸的园林植物。

3.2.2 滨水路的园林绿化

(1)为了减少车辆对滨水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道一侧密植乔木和绿篱,但为了给游人留出透视线,步道临水一侧不列植乔木(图5)。

(2)临近水面的步道,宽度不宜小于5 m。在滨水路较宽处,布置两条步道,一条临近人行道,便于行人往来,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步道较宽,供游人漫步或停留。

(3)水面不宽而对岸又无景可观时,滨水路绿化则简化处理。

(4)水面宽阔,景观好的岸处,临水一侧设置较宽的绿化带,布置了步道、花坛、草坪、园椅、棚架等。另设计一些小广场或凸出水面的平台,供游人赏景或摄影,今后还可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开辟划船、垂钓或游泳的场地,绿地拉长加大后,可考虑延长带状滨河公园。

(5)滨河绿带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观景和游憩效益,还可发挥城市改造、河流保护、治理、泄洪以及防风、防烟雾、防海啸等功能。

4 滨水植物的选择

上述两条滨水道路的绿化树种非常丰富,尤其是东江大道的绿地,乔木类有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大叶榕(Ficus virens)、小叶紫薇(Lagerstroe miaindica)、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等40余种;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等棕榈类8种;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等开花灌木32种;小蚌兰(Commelina communis)、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丝兰、台湾草(Zoysia tenuifolia)等地被植物18种[3]。其中喜湿耐水的种类如下。

4.1 喜湿耐水乔灌木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axodium ascendenm)、垂柳(Salix babylonica)、水翁(Cleistocalxy operculatus)、榕树类(Ficus)、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白千层(Melaleuca cajuputi)、红千层(Callistemon viminal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杨桃(Averrhoa carambola)、蒲桃(Syzygium jambos)、番石榴(Psidium guajava)、海x果(Cerbera manghas)、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竹类(Bambus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4.2 喜湿草本植物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莞草(Cyperus malaccensis)、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葱兰(风雨花)(Zephyranthes candida)、鸢尾(Gadiolus hybridus)、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绿萝 (Scindapsus cv.Argyraeus)、美人蕉(Canna indica)、泽泻(Alisma gramineum)、慈姑(Sagittaria trirolia)、大叶蚌兰(Commelina paludosa)、紫背竹芋(Stromanthe sangninea)、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睡莲(Nymphaea alba)、芡实(Euryale ferox)、菱(Trapa bispinosa)。

5 结语

水体、水景、水位及其相连路网等是规划设计滨水区园林空间的基本要素,因地制宜地利用堤岸的有利与不利地形是该项园林规划设计的技巧之处,河岸处理是滨水路绿化的骨架,而绿化种植则是滨水路的外貌与景观。当然,园林最基本的材料还是植物,选择必要的耐水喜湿种类的植物是滨水区绿化成〉墓丶。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市政;综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是市政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管线越来越拥挤,道路下面敷设的管线越来越多。我经常遇到很多问题:正在施工的某种管线与其他管线相互阻碍,挤压。工程的变更、工期拖后并且费工费料,造成浪费。也有些市政改扩建工程或续建工程.由于缺乏市政管线综合设计资料,盲目施工,损坏了其他管线,造成了设备或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项好的市政工管线综合设计,可以使地下管线更加合理,有效利用路面以下空间,缩短工期,节省工程投资,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工程管线综合设计以前,必需首先具有完整的各个专业系统规划及现状资料。

各类城市管线包括:电力管、有线通讯管、给水管、燃气管、供热管、雨水管、污水管和其他特殊管线(如轨道交通的电网、输油管、输气管、化工物料等)。

1.市政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原则

市政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内容,就是规划各种管线在各道路红线内的平面布置及在各个路段的规定埋深,在交叉处要作专门设计,以避免碰撞,合理穿越;在各路段留有支管或分支电缆穿越空间.为了方便交叉口设计,把道路断面归纳为几种标准断面,作出道路标准断面管线布置图,图上清楚显示了该道路一般情况下各种管线、电缆的平面及空间位置,从而为交叉口设计做好了准备.市政管线的综合规划设计,应将道路绿化、停车场、广场、消防、交通信号等一并考虑.

2.管线综合规划的设计内容

①城市综合管线一定要确定在地下敷设时工程管线和排列顺序的最小垂直净距、小水平净距。

②地下敷设城市工程管线确定最小的覆土深度

③在架空敷设杆线的平面位置及架空敷设时管线和周围建(构)筑物、道路、时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垂直净距及最小水平净距。

④在架空敷设时管线行道树与绿化的关系确定城市工程管线。

⑤在地下敷设时确定城市工程管线与市容景观的关系。

3.管线综合规划的目的

在城市道路有限断面上管线综合规划就是对各类管线统筹规划和综合安排,避免各种工程管线(城市道路交通、给水工程、城市环境、排水工程、燃气工程、防洪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人防工程、供热工程等)在竖向空间和平面位置上的干扰和互相冲突,维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作。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就是发现和解决各项工程管线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综合安排用地空间上占有合理位置及下阶段单项工程设计。使得规划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为工程管线施工及规划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管线规划设计同和规划衔接问题

4.1市政综合管线规划是在总规、分规的基础上编制的同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衔接上,对上一层次规划的分析解读和研究。作为市政综合管线规划编制的前提是对规划区的发展目标、人口、用地、路网、市政设施等要充分了解并根据需要做以下几点的分析研究:①要想合理地安排市政综合管线就必须通过深入的分析了解规划区的发展目标、人口、用地等。充分了解规划区的发展对市政综合管线的各种需求分析。

②市政综合管线发展潜力的分析研究。可以说是市政综合管线一种资源,但任何一种资源都不可能无限量地发展。市政综合管线也不例外因此,为了使其对规划区的发展起到一个反馈的作用,就必须通过分析和研究市政综合管线的发展潜力达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③市政综合管线的片区协调发展和潜力的研究。为了市政综合管线规划编制合理化,避免市政综合管线的发展潜力对规划区的发展产生制约和影响。所以对市政综合管线的片区协调发展和潜力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调查结果将两者有序的结合,市政综合管理规划编制才会趋于合理化。

4.2市政综合管线及详细规划的衔接

市政综合管线各组团详细规划在编制时间与编制单位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对市政综合管线及详细规划的衔接在不同程度上会产生不同影响。如市政设施重复安排及不足;道路路网及管线衔接不上;竖向标高不统一等等。例如以上这些市政道路管线与详细规划之间的衔接可能会出现问题。城市市政综合管线规划在编制各个详细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以适应城市市政综合管线规划。

4.3市政综合管线与各个市政专项规划的衔接

在市政专项规划的框架基础上进行编制应对各个市政的专项的研究与规划进行解读并合理的判断。并且要对管线综合方面进行考虑,合理安排各类管线的位置。市政专项规划有道路、竖向、防洪、给水、排水、电力和燃气等专项规划。

5.专业规划设计

道路网络规划设计是各市政专业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道路规划是在交通量调查资料和该区域发展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的.

5.1雨、污水规划设计

5.1.1汇水面积的划分

根据道路两侧区域地面高程和设计需要,可以划分若干自然汇水区域.根据各区域地面排水的自然流向,确定最终排水流向.一般来讲,应尽量避免兴建泵站,以节约建设和运行费用.

5.1.2管网规划

根据道路两侧区域的具体情况,划分几个排放区域,确定排放点.进一步调查排放点水文资料如河底高程及最高水位等.以排放点高程为基准点,反向推算至规划区域,可以确定干管,支管的管径、流量、坡度等.当然管径和坡度确定时,必须考虑能够满足相应排水设计规范要求.

5.2供水管网

树枝状管网投资少,构造简单,易造成“死水”.环状管网投资较大,供水可靠.实际给水规划中,主要供水区或主干管采用环状网,其他区域采用枝状网.个别重要用户也要环网供水.平行干管间宜设联络管.

5.3供热、燃气、电力管网规划

由各专业设计单位确定管网负荷及各参数;确定管网敷设主线及支线的规划。

5.4 路灯规划

路灯规划包括路灯高压规划和路灯低压规划

5.5有线电视、电信规划

做好有线电视、电信规划,首先要清楚现状.了解本地区或本市发展规划.本规划区是否设电信分站,及电信分站的规模、位置,与市站及邻近分站的联络方式、光缆的走向等,并根据本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确定光缆的敷设范围。

6.结语

市政综合管线规划是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性的市政工程规划,市政综合管线规划应该在各个控制性区域内进行进一步的结合与详细规划,对道路工程、电力工程、给水工程、电力工程、信息工程、排水工程、燃气工程等专项进行协调,整理和深化,对市政综合管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详细规划,包括管线的平面综合与竖向综合。只有与相关规划以及现状实施协调,规划编制才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GB5028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S]

[2]邓竞成,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编制办法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