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师 信息技术 培训措施
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
笔者在2013年4月份对某区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信息技术培训的认识、各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现状等。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中小学教师中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获取教学需要的信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只有百分之十的教师会经常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媒体,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教师会将幻灯投影媒体应用到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的是粉笔和黑板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老师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是只有特别浅的培训内容,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
2. 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还需要大力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在信息技术培训中,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就需要掌握到这些核心问题:
一是要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就需要从动机着手:要想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就需要让中小学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目前各个学校都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当中,信息技术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大部分教师因为自身素质不高,还不可以有效地将计算机应用到教学当中,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是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是课程:在设置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时候,需要将实践性和新颖性给充分体现出来,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教师素质水平差异,对培训目标和要求进行差异化设置,突出层次性和专业差异性,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将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学科教学。因此,在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进行设置时,需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数进行合理确定。
3. 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一是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简单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会伴随着教育教学而长期存在,会出现巨大的变革,那么在变革过程中,就需要先进的指导理论,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讲授信息技术基本理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储备。
二是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指的是一种教学计划和示范形式,来对课程进行设置,对教学材料进行设计,对课堂进行指导等,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任意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弊端;但是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在中小学阶段,教师的主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需要教师来熟练掌握,它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来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给连接起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多媒体组合教学知识、教学评价的方法、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等等。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时候,需要对这个方面特别重视。
三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比如可以对文字处理工具进行熟练使用,可以利用浏览器以及其他的搜索引擎工具来查阅教学需要的资料等;信息搜集获取能力,可以结合教学的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将外界信息载体中的有用信息给获取到。信息分析识别能力,教师从外界信息载体中会搜集到很多的信息,其中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和筛选,将那些无用的信息给剔除出去。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指的是人们结合使用目标,来整理、归纳和筛选所获信息,对信息使用价值进行提高。还有是信息的再生创造能力,指的是从全新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上来加工处理人们所搜集和掌握到的信息,然后将其抽象升华,使其成为自己的观点。信息相关能力,指的是与信息相关的其他各项活动的能力,比如人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公关能力等。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姣.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4):123-125.
篇2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保险制度的不断改进,社会保险的信息处理与工作量也在与日俱增,原有的人工操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且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失误与遗漏,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基于此工作要求,在社会保险管理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显得极为必要而关键,其技术能大量节省社保人员的工作成本并提升工作精度。但目前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险工作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限与问题,影响社保工作质量的进一步优化,笔者以此为研究重点,就其应用问题与改进策略做相应的探讨。
1 目前社会保险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问题
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社会保险工作中虽极大节省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并提升了处理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与隐患。
1.1 社会保险数据收集与掌握不准确,影响计算机处理结果
计算机技术虽能给社会保险工作在数据信息处理方面带来诸多便利与帮助,但许多社保部门与企业对参保人员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不仔细、不彻底,其掌握到的个人材料往往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在引入计算机技术前许多部门企业收集参保人员信息的手段都是手工记录,常易发生偏差与失误。这些情形都导致实际录入计算机的社会保险资料存在着偏差与遗漏,计算机技术虽高效快捷但无法辨别出录入信息的错误,使得社会保险工作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了工作过效率与进度。但社会保险信息的各类重名、漏报等错误仍时有发生,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1.2 各地社保工作所用信息技术系统不统一、不标准
目前对于社会保险工作所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并没有一个统一性的应用标准,造成各地社保部门与企业自行安排与选用计算机软件、通信方式、网络设备等网络系统。全国各处的社保信息系统差异极大,给统一性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与监督、各地社会保险资料的传输转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并且也给未来社会保险制度的修改造成了执行上的困难。同时部分企业在自行选择计算机系统过程中,也经常因使用现有的管理软件用作社会保险数据处理作业,使得其处理结果与政府社保部门的数据信息不匹配,造成企业社保结果还需经第三软件做二次转换才能将其录入社保部门数据库中。给社保部门与企业都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影响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
2 社会保险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改进策略与方法
2.1 建立统一的社保信息数据库与网络系统标准
优化社会保险管理与处理效果,其关键的措施在于建立起统一的社保信息数据库与网络系统软件标准。一方面通过资源数据库将各地社会保险参保数据与离退休、在职人员的个人信息资料结合于一体,以便对每个公民的社保信息做到准确掌握。一旦出现变动可及时调整数据库社保资料,跟进参保人员的信息变更情况,并在更新过程中及时将过去收集不完整的资料做补充修正,解决收集掌握过程中数据偏差带来的信息错误。同时,将各地的社会保险资料做统一性管理与处理,能极大优化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社保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效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处理工作,从而实现社保工作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此外,通过社保部门制定统一的社保工作计算机系统标准,规范调整全国社保工作所用的网络系统软件,让各地社保部门与企业使用最成熟最主流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网络设备等。防止软件系统不统一给社保信息数据传输与共享带来的障碍,从而优化社会保险信息的管理效率,并节省计算机系统不统一造成的浪费开支,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共同构建一个整体统一的大社保网络系统,实现社保数据在其中的便利传输与共享。
2.2 提升社保人员素质能力,培养信息化社保工作人才
随着社会保险工作引入计算机技术进程的推进,对能通晓社保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信息化社保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增加,社保部门与企业为应对社保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贯通人员的应用缺口,就需要加大对社保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方面,需着力加强社保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保障其专业社保技能符合操作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同时开设对社保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提升社保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其成为掌握社保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帮助部门与企业应对人才需求,并提升社会保险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还需要规定严格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章程,确认社会保险信息网络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规范职责,以明确与强化相关人员规范操作、尽职监管的责任意识。让企业社保人员在信息化处理过程中严守工作规范与职责,保证社会保险工作计算机处理进程的稳定与可靠,通过对社保网络工作的制度与章程化建立,实现社会保险管理与处理成果的高效准确性。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症结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转变阶段。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系统探索和研究相对滞后,即使是为数不少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今也鲜有较为成功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见诸报道的大多是某门应用工具软件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方案。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这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1 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早期积累的缺陷逐渐显露无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按专业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就业率偏低,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我国实际就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高职院校整体生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以下两种专业课程建设方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
1.1“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也按照就业岗位群划分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也部分采用了案例化教学方式,然而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其本质还是沿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往往包括了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此基础上,按照各自的培养方向以专业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专业课程模块。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增加VC、C++、Java、.NET和C#、J2EE、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信息管理方向增加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 Desktop/Linux Server、SQL Server、ORACLE、Web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开发等课程。
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宽专业、厚基础,对学习时限以及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简单照搬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1.2高职院校按照专业方向自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的任课教师自行完成的,所作的企业调研往往采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中普遍缺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骨干,多数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参与,无论是在专业就业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以及专业教材内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病,导致所编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下问题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问题之一:课程内容随意设置,教学大纲因人而异。由于缺少权威性,专业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其结果,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前续、后继课程的有机衔接。
问题之二:一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地删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有畏难心理;加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解简单化,以为“就业导向”的课程就是只讲授操作技术,不需要原理知识。有的院校便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删除殆尽,代之以软件实操课。例如,将操作系统原理代之以Windows XP/Windows Server操作,将数据库原理代之以SQL Server。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失去完整性和延续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此外,由于教材编撰者或讲授者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把握删减尺度,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损害。
计算机类教材在我国因为全民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而曾经热销一时,出现了许多以编教材为生的职业出书人,商业化泛滥的结果是导致计算机教材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几年前国家教委曾为此专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使用国外影印版教材。然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问题依然严峻。自编教材的质量普遍不高,很少考虑专业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编写校本教材决不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做好的,一定要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衔接性出发,做到既能兼顾知识的前继后续性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单地参考本科教材或者行业培训教材进行改编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就业岗位的特殊性
2.1专业技术的二重性
高职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不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但成为二十实际发展最快的产业,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行业中,计算机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往往表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直接对应产品生产岗位的工作技能。典型的如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硬件系统设备研发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说具有充分必要性。但是这类工作岗位对于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作为应用工具而成为其他行业的岗位技术基础,如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从业者不需要深而全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只是需要简单的系统应用维护知识以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后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目标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岗位。
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来看,高职层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空间是我国众多的非IT类中小私营企业。而对于与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研制和生产相关的IT企业工作岗位,要么需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要么需要掌握扎实的程序开发知识,并且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需要。这类岗位更适宜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
与此相反,我国中小企业则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这类工作岗位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深度相对要求较低,但是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较广。相应的岗位技能涵盖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以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不少企业还要求具有MS系统开发和网站设计开发能力。由于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比中职层次的毕业生略胜一筹,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拓展和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因此这些岗位应该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标岗位。
2.3 专业目标定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巨大的专业岗位需求催生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设计当中,需要明晰高职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注意与应用型本科、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并保持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一致性。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层面看,应用型本科偏向于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高职侧重于具有系统维护管理和简单的程序开发能力;中职则更突出具有相对固定的、重复的技术性工作技能特征,比如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维护、网络管理维护以及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等。
社会培训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企业专有产品技术培训,如SUN、微软、CISCO等;另一种是社会机构培训,如NIIT、北大青鸟。第一种培训的技术知识有明确的针对性,强调企业产品的应用操作和维护管理,往往还提供企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第二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就课程体系来说与学校专业教育有很多相似性,有的甚至直接与高校专业培养相对接,实现学分双认证,如NIIT。这类培训的专业覆盖面较广,几乎涉及计算机相关的所有应用专业,学习形式多采用模块化课程和项目训练方式,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们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仅仅强调了专业能力的培训,而没有涉及个人综合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就专业知识的传授来说,其教学目标直接针对岗位工作技能需要,没有基础知识铺垫,因而更适合于在职人员充电的需要。
3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
3.1工学结合课程设计原则
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的职位需求呈现出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特点。一个企业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毕业生,而且不同企业的岗位技能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涉及计算机学科的若干专业技术知识。例如,同样是系统维护,有的要求FOXBASE,有的则要求SQL Server或者ORCALE;同样是网络维护,有的是神州数码的产品,有的是华为产品,有的可能是CISCO的产品。还有不少企业希望毕业生既能够进行硬件系统和网络维护,又能够从事MS系统和网站开发。即需要高职毕业生具有“小而全”的专业技能需求特点。第二、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前者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后者虽然学过一些专业课程,但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也较差。
计算机专业是工科专业,其专业核心基础课程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如何兼顾上述两方面的实际条件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考虑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宽专业、厚基础”的课程设置思想并不能一概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制约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不利于学生适应差异化的就业岗位要求。但是,简单的采用“拿来”主义进行“压缩饼干”式的课程设计,这种方式与我国高职生源的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系专业知识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完整性要求是为了保证专业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延续性,知识传授决不能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原义,并且所传授的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学生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要求。专业知识的“适当前瞻性”是高职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充分性是体现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当前够用原则。这是高职教育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把握“当前够用”,以“最少的理论”诠释“最多的技术”是衡量高职课程设计优劣的主要标准。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3.2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
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具有的技术“二重性”以及我国高职的目标专业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和高职生源的差异性,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工科专业的模式。纵观国内外高职教改历程,已有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用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之中,代表性的有:
CBE/DACUM模式:加拿大社区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强调以职业能力需求而非以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专业课程,缺点是没有体现非技能型能力培养以及完整的岗位技能需求,知识的系统系统性差。
MES模式:国际劳工组织为在职职工培训设计的课程模式,特点是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描述制定学习单元和顺序组合,强调“干什么,学什么”。这种模式适合简单的操作性工作岗位培训,不能满足学校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
国内蒋乃平先生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这种模式借鉴美国的职业群课程模式思想,将课程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模块两部分。前者包含文化基础类、职业群专业板块;后者则包含相关的、可以独立的专业课程,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就业目标岗位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国内姜大源先生借鉴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设置方式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模式: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具有目标“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特点,并且要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格发展。课程开发强调三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
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性决定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无法简单套用上述已有的模式实现。国家有关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虽然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完整工作过程,但是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由于其分散性和差异性特点难以提炼出相对统一的岗位技能知识模块,例如同样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计算机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很难在一个高职的专业培养方向中实现。“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比较适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已经作为学校教改课题内容并在申报之中。
4 结论
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技术二重性、相关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散性和差异性以及高职生源的多元化,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难以直接从国内外现有经验模式中进行移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1999(1).
[2]高林.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3]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4]戴明来,杨丽娜.国外高职专业设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5]王川.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及学科框架[J].职教通讯,2007(6).
篇4
【关键词】 医院管理;病案管理;改进措施
病案管理学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对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进行和医疗制度的日益完善,病案管理学对加强医院建设方面更加明显。病案是各级医院的重要财富和宝贵信息资源,是医疗救治和临床护理等医疗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科研、教学以及医疗等领域的重要信息资源。在过去的医疗实践中,我们可以切实的意识到加强病案管理不但会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而且对提高医疗效果和医院服务质量以及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病案管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医院病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以适应医院发展和时代建设的需要。为了提高新医改形势下我院病案管理的水平,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重视人才管理,逐渐提高病案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医院病案的管理不但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而且需要优秀的人才资源。长期以来,病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一直制约着病案管理的水平,他们的管理水平较低,力量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加强病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由于目前医院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病案管理,因此,病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扎实的管理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病案载体的特征和保护方法,除此之外,他们还应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不断努力学习,为医院的稳定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具体措施如下:第一,重视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参加病案管理相关的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课程,认真学习和记录。第二,引导和鼓励病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第三,定期交流病案管理相关经验,尽可能的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到医院指导,同时也可组织病案管理人员到其它优秀单位参观学习。第四,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引进的人才不但要具备广泛的医学知识,还应具备疾病分类相关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管理学知识等。
2 注重病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卫生机构的管理正发生较大的转变,由传统的管理模式正转向现代化的病案管理。计算机技术是实现病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已与卫生信息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一门学科,对我国的医疗、预防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病案管理人员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病案管理将要步入无纸化的现代化管理时代。目前我国多级医院储存病案的常见方法有:光盘扫描、电子病历以及影像缩微等,为病案管理的服务对象、模式、范围以及职能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我国已建立医疗卫生信息网,将会充分利用目前的卫生资源,实施远程诊治和会诊,病案信息将成为医疗和保健的大众媒体[3]。总而言之,应用计算机管理病案是病案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3 转变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增大依法管理病案的力度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他们依靠法律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对医疗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的病案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病案管理室不仅仅要对病案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归档,而且是医院服务社会的窗口之一,因此,管理病案的工作人员要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储存、保护和利用医院病案。为了提高医院病案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应让其认真学习《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全国医院工作条例》,更好地使病案服务于教、医、研以及社会人民[4]。
4 更新服务观念,促进病案管理改革
医院病案管理应以医疗为契机,更新服务观念,扩宽视野,努力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不断更新和增加管理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管理水平,敢于用新思路解决病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重视计算机技术在病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随着医学知识的快速发展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病案管理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由传统的档案管理逐渐过渡为对医疗信息和知识的管理。在过去,通常采用纸张记录医院病案信息,而现在逐步被计算机存储系统所替代,并形成了多途径和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平台。新医改形势为我们布置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改革潮流中更新自己的服务观念和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努力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内容,为医院病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韩丽娜.电子病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6):164.
[2] 申铁军,张静媛.新时期对医院病案管理的要求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212-213.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即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就要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市场,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这里面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因为只能如此,高职教育才能为高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根据高职教学的“一纲多本”指导思想,学院提出:订制班的职业角色课程以目标企业规范为纲,以品牌企业文化内涵为本。本课程以目标企业服务规范为主线,结合职业素质中心编写的各模块《训练与考评手册》,作为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成果,对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的提升,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1.1扩充性资料使用
(1)引进目标企业相关岗位培训的音像资料(如《联想文化》讲座),购置了品牌企业相应岗位的职业素质方面书籍700余种。
(2)学院每年投资几百万元不断建设与升级了联想、阿里巴巴、思科、惠普、甲骨文等名企工作中心,企业相应岗位的常用设备、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日常办公、组织会议、商务洽谈、礼仪示范等各种良好训练环境。
(3)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参与各种业务与项目实践活动;为学院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后台服务。
1.2实训教学环境
在近几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搜集、改造和编写了40多个课堂模拟与实例,情景模拟演练、实例分析教学占全部课程的近95%,这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提高了其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表示,每次上完岗位角色课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经意间已下课了。
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都远远高于部分品牌企业的实训要求,24人位的高标准化办公设施,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支持的高配置工作室,各类商务洽谈中心,为学生岗位角色课程的实战操作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和条件。联想、惠普、智慧动画、中企动力等作为密切合作的知名订单企业,随时提供课程校外实训场所。
1.3网络教学环境
学院订制班近20个专用实训室,学员工作位皆装备了高配置的电脑设备,提供学生模拟办公、收发公文、网上洽谈、订单阅签等功能。
岗位角色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考核标准、课件、教学参考书、授课录像等实现了网上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已初具规模。
1.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纽带,是市场人才需求与学院就业导向诉求的必然延伸,也是检验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院在推进国际化办学思路的前提下,借鉴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结合自身已相对成熟的“2+1”、“1422”学制,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此,学院在贴近市场、携手企业的条件下,进行了“一校四地”实习基地的布局,以学院与哈尔滨市为基点,向南辐射至北京、上海、深圳,形成四个实习与就业的主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课程改革,尤其对订制班教学计划的灵活性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转贴于
校外实习基地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参与到学院课程的建设中来,推动课程教学计划的修订和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工学交替间接地为行业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学院现已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下企业指导实习,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聘请企业专家到学院进行业务指导及专题讲座;定期与校外实习基地沟通,交流信息。通过各类活动,不断改善合作关系,提高实习实训水平。同时,所有实训项目都建立了完备的训练和考评标准,做到教学规范化和科学化。
2 教学效果
2.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2.1.1校外专家评价
(1)大连晟峰公司的技术总监黄贵洲先生对本课程的评价:
“《品牌订单企业技术支持岗位角色培训》课程结合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具体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技术支持岗位角色感核心模块教学内容的掌握,课程生动,引人入胜,操作性强,对提高订制班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相关院校同类课程的开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世纪翔基集团董事长葛艳华女士对本课程的评价:
“技术支持人员的岗位角色课程开设的很好,所设置的课程是高职院校中少见的,课程按需而设,课程方向较新,前瞻性好。课程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越的教学环境,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一线人员任教,课程建设基础牢固,硬件、软件环境较好,课程内容满足实际需求,在我公司顶岗实习的学生表现优秀,如果公司有需要,我们愿意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2.1.2教学督导组评价
学院教学督导刘庆田教授:“《品牌订单企业技术支持岗位角色培训》课程是我院很有针对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该课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形象而有趣,改变了过去讲练脱节的弊端,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岗位认知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该课程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教学水平高,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几年来教学、科研成果丰厚,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他们的授课效果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2.1.3学生评价
按照教学主管部门的要求,订制班的“岗位角色培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评教活动开展正常,近年来,本中心教师的评价成绩均为优,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满意率在90%以上,历次教学检查都名列前茅,在学生中形成较好的口碑。订制班学生在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人文素养与综合底蕴的技术拥有者只能算是空“芯”的人才。授课教师教态端正,教学内容组织得当,讲授条理清晰,语言较为生动,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很好。
篇6
关键词:大学多媒体教学;优势;困境
1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传统事物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传统事物的优势不断扩大,互联网也显示出了其便捷、高效、精确等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说是互联网与教学的一次深度融合,其优势不言而喻,下面分别阐述多媒体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方面的优势。
1.1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互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可以在课堂中传递大量的信息,多媒体教学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并通过大屏幕传递信息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并且将老师在课堂中阐述的理论性知识通过图文的方式,更加具体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多媒体教学,大学课堂中的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课本,而是更加丰富多彩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实现了大学课堂氛围的活跃。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大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使多媒体教学工具应运而生,学校也普遍进入到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下,教师有效的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授课,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教学氛围中,进而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2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大学课堂中的知识一般较为专业性和系统性,仅依靠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方式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加深记忆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
关于大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面临的困境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认为多媒体教学有利无害,不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推崇多媒体教学形式,几乎每堂课都会运用多媒体教学。二是,教师过多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多媒体,从课堂中汲取的知识也全部是图形化的,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三是,在大学课堂中过度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使得大学课堂中形成一种多媒体风潮,这种多媒体教学形式逐渐引领了大学课堂中的潮流,不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上述主要阐述了目前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究其原因,总结如下三点。
2.1重科研成果轻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的教师工资和绩效主要受到教师的教学成果影响,绩效考核的相关部门主要是根据教师发表的教学论文和教学科研成果等确定绩效和津贴水平,很少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确定教师的绩效,并且教学质量难以考核,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课堂旁听,很难实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因此,教师绩效的考核主要是依据教学成果,教学成果的取得也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的最佳选择,不仅可以获得先进化教学水平的称号,还可以节约教师的教学资源,长此以往会造成教师过度化的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2.2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较低
高校教师中大多为学历较高、资历较高的教师,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较早,大多接触的为传统的教学教育方法,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面对考核,可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教育知识应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老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对电脑和信息化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对于多媒体教学形式也是一知半解,不利于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传统的老教师,甚至是新入职的高校教师,虽然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但是对多媒体教学不够重视,他们往往缺少教学经验,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作用,仅仅利用之前教师的教学课件或者从网站上搜索的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并没有对课件进行创新,多媒体教学也仅仅流于形式,非但没有发展反而与日益发展的教学理念相背离,这也是目前高校中多媒体教学面临的一大困境。
2.3多数高校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虽然我国各大高校中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十分广泛,但是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并不能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不同课程的多媒体课程都大同小异,无法体现课程的实际情况和网络技术的有效融合,无法实现对多媒体课程的精准设计,仅仅依靠单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无法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的。如今各大高校的多媒体教学与实际的教学需求严重背离,无法实现互联网与高效课堂的有效结合,这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多媒体教学面临的又一大困境。
3如何突破大学多媒体教学的困境
3.1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针对重科研成果轻教育质量的现状,我们需要转变教师考核形式,将科研成果考核评定教学的绩效改为由科研成果评定与教学质量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制定合理的政策改善目前对于教学质量难以评测的难题,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合理评测,从而合理评价教师的绩效,这也是督促教师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动力,课堂中不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实现与传统教学的相互融合,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
3.2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首先针对高校老教师信息化水平较落后的情况,学校可以自主组织开展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由年轻教师为主力,对老教师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指导和培训,并且定期进行计算机技能考核,对考核成绩较高的教师给予绩效奖励,对考核成绩不达标的教师要进行处罚。其次基于年轻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的现象,学校可以开展交流讨论会,也可以将计算机培训会与交流会相互结合,由老教师为主力,带动年轻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最后为了实现多媒体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对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任务的设置,通过教师根据知识内容,为学生制作教学课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并以讨论、辩论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教师的信息素养情况,为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进而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媒体技术运用的实效性。
3.3探索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
目前,针对多数高校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应在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氛围等方面均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其自主选学为前提,力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教学是服务于传统教学的,并不是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了优质的课堂教学,只要是符合课堂特点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才是优质的教学。可以在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环节,如在屏幕上将学生的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并且给出图形化的解析等等,让全体同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并且对知识点加以重视,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意义。还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点之前,将整个思维导图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这样也会让同学们对即将介绍的课程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达到预习课程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形式在新的知识点、难点、重点等知识上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篇7
【关键词】木材;检验;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木材本身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不合理的开发使其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改善管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尽快消除林木资源供需的矛盾,保障木材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就木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开展研讨。而木材资源合理使用的核心是加强对木材的检验,只有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对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健全市场信息收集机制
木材检验工作的前提是对信息资料的完善收集,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任何市场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战略造成影响,企业也必须对自身产品结构做出调整才能够迎合市场发展趋势,从而把握市场契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取能够保证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使其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因此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收集工作的技术支撑,实现信息的智能化收集。
二、完善木材管理机制
首先,微机管理是贮木场实现效益生产的必要保证,其具备众多优势,包括运行速度快、统计方式灵活等等,特别是在指标管理方面,能够对木材审计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实现了木场单人、单日的计件模式,同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的配发指标,使指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公开。以上方式有利于对木材生产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检验人员掌握木材效益成果的情况。
其次,还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考虑到检验人员一味提高产值,导致木材质量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现场操作的奖罚制度,依靠检验人员和质检单位共同检查,将每一环节的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检验队还应协同缴库员全面检查楞区木材的质量,后根据颜色入库并进入微机,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给检验队和质检股,由质检组处理问题,并详实记录反应给有关部门,而检验队获取到问题信息后,应该及时向检验人员公开,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定期对一段时间内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
最后,受到季节影响,在山林砍伐区内的林木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确保造材组相互之间的工作不会出现膜材,应该实行原条上台管理,使各台区的配车均衡,确保相互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三、利用微机管理提高木材检验的自动化水平
将微机管理应用在木材检验工作中具有众多优势,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利用微机记录产品的初检信息,然后进行信息资料的统计计算,最后在每月将初检信息反映到生产指挥部中;第二,指挥部利用微机对产品信息进行汇总,与接受到的数据比对;第三,贮木场应实行“五清一化”管理模式,每根木材均要配号登录到微机当中。装车拨付时应该根据支拨消号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微机管理能够保证统计的准确性,提高贮木场商品化管理的水平,维护企业的基本效益。
四、合理造材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木材检验主要是为了木材砍伐、制造、保管的合理性,根据木材的问题能够发现是哪一环节出现的问题,例如劈裂材就是造材出现问题;木材受到腐蚀或者虫害,就是保管工作存在缺陷。因此必须根据木材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造材技术章程,确保工作的合理性,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着重生产优质材、高价材以及特殊材,以木材的质量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合理造材除了专业技术方面的改进,还需要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健全人员管理制度。总的来说只有合理造材,才能避免质量问题,同时能够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人员培养力度,合理化工作考评制度
林木企业的核心工作就是对于木材这一生产要素的检验,这也是其了解木材信息的重要途径。而木材检验的执行方是人,检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由每个人员的素质提高上升到整个检验队伍的整体能力和凝聚力。企业应该集中化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每个检验环节落实到个人,培训还应该着重于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现场管理以及临场反应力等。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木材,并妥善解决,保证产品进入市场后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林木企业在生产季节淡季可以组织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由资历较深、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牵头,就工作中的重点开展探讨,确保每一次培训课程都能达到实际效果。在学习完成后统一安排考试,考核成绩与个人薪资挂钩,从而激发人员的学习动力,并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未来工作中遵循国家颁布的木材检验标准,包括不同树种的锯切方式等。培训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夯实人员木材检验的基础知识,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率,还可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考核制度的重点应该放在上级相关部门颁布的木材检验职业道德守则,提高检验人员的思想觉悟,对不法操作的人员严肃处理,剥夺检验权利。检尺、检验的差异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严格按照木材标准开展工作。并且保管好运单,每月进行检验质量评比,详细记录工作情况,同时树立服务意识,听取商户的合理建议,及时做出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木材检验工作是林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商品材生产基地的必要要求,如何在保证林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将微机技术应用在木材管理中,并且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现场操作的监管。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够同时满足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孟庆山,梁齐恒.谈森工木材检验的重要作用及管理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12).
[2]车秀英,车光有.新时期强化木材检验管理的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
[3]关风杰.论述提高木材检验工作准确性的途径[J].现代园艺,2013(18).
篇8
关 键 词:软件与服务外包;教育基地;卓越工程师;IT培训
一、引言
大连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中心城市之一, 2011年,大连软件出口、服务外包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4亿美元,执行金额10亿美元,拥有外包企业近1000家,就业11万多人。2012年大连高新园区2至3月份拟开工软件园项目4个,分别为航天科研试验保障中心及航天软件产业园项目、软通动力科技园项目、海辉国际软件园项目、龙头软件园项目,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上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软件园区预计5年内将实现就业20万人,产值达到1000亿元,累计吸引投资500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有充足的IT人才支撑才可以实现,那么如何培养和保证能有充足数量的IT合格人才,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大连IT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连现有专科以上的高等院校3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多所,年培养IT相关专业人才近万人。除此之外,大连的IT教育培训业经过近 1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培训班、具有IT行业背景的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的培训中心、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班、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100多家。随着培训市场的不断发展,口碑好、品牌价值高、教学质量过硬、就业形势良好的培训机构将会越来越强大。传统大学以及一些学历培训机构将逐步走高,品牌价值高的中等培训和品牌优良的企业技能培训继续保持平稳,部分不注重教学质量、不重视市场、不注重品牌的培训教育机构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逐步形成以重市场、重品牌、重质量、重就业为主的高等院校、行业培训、技能培训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
三、大连IT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突出
尽管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IT专业学生毕业,但大多数都很难快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校园里很难获得实际的项目操作经验。因此,IT行业如今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高校培养的IT人才相对过剩,而企业却找不到合适人才。在调查中发现,如果单从数量判断,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但应届生实际工作能力却普遍偏低。所以,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而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脱节,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软件人才的短缺。
(二)民间IT职业教育存在短视行为
为了解决短期内的燃眉之急,许多民间教育机构开始涉足IT教育,几年来他们确实培养了许多实用型的“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其培养的人才在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却值得忧虑。纵观中国IT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当前的IT职业教育尚处在一个由发展起步阶段向爆发性成长期转型的过渡阶段。整个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类花样百出的招生广告、鱼龙混杂的IT培训机构充斥着市场。在行业自由竞争愈演愈烈,IT培训行业市场的“马太效应”将日益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有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在未来的3年内将更加清晰[1]。
(三)企业IT教育浪费社会成本
软件企业为使新人能够胜任工作,在每名新员工身上花费的培训时间至少要6到12个月的时间,这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又由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人员流动较大,如果培养出的软件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就会疲于不断地培养新人的过程中,如此高昂的培训成本往往是企业难以招架的。并且,由此引发的软件开发的延续性问题和交付时间难以保证,将直接造成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下降。为了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因无奈而自己培养IT人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有的企业把成本转嫁给学生,实质上也间接地浪费了企业的成本,更是浪费了社会的成本。
(四)IT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软件行业,较为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的高、中、初之比应该在1:4:7,呈“金字塔形”分布,然而我国的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却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即软件“高端人才”(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等)和“低端人才”(软件编码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人才结构配比上的失调,严重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已进入转型期:逐步摆脱低水平外包业务,不断向高端、高附加值业务发展。从软件制造、测试向软件设计的业务转型,对IT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的人才已成为产业发展最急缺的人才。
(五)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国外在这方面开展的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所谓“合作教育(Co-Op Education)”模式,这种模式在世界43个国家的大学中实施,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合作教育是一种非常严谨和严格的产学合作办教育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轮流在学校学习和在产业实践,在产业实践期间顶岗工作、有报酬,学生毕业前已积累较丰富的产业工作经验,受到产业界的欢迎。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但是由于受经费、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当今的中国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这就导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达到培养目标[2]。
(六)IT培训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
近几年来,有一定IT公司背景的教育企业具有体制灵活、反应迅速,适应力强等诸多特殊优势,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着更加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因而,他们的竞争力也得到更加显著提高。他们将逐渐增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并最终占领主要市场。具有大公司背景的办学机构的地位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但目前各家培训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技术标准缺乏差异性,培养方向不够多元化,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这就造成了同样的培训内容,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比较简单,无法有效地提升个人的IT技术水平,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感觉吃力,不能切实改善自身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大连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软件业要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需要大量的产业后备军,比较合理的IT人才培训供应链应该是高校、专业IT培训机构和IT企业的互动链条。高校教育相对稳定,偏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IT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则更加实用,更能紧跟市场需求;另外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的专业化高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完善人才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的一环。针对大连的IT教育现状,特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IT教育基地,规范IT人才培训标准,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
由政府牵头建立IT教育基地,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内容,建设一个集人才培训、服务企业和高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使之成为大连的一个品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参与培训的行业企业及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选拔,建立相关的准入制度,通过规范IT人才培训的标准,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使得进入基地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以“专业培训+企业实践+保障就业”的模式完成培训。
(二)要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 将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化,鼓励和要求教师参与实践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由于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实践机会少,工程实践能力弱,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也远不能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的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基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那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得以传授工程实践的思想,会更好的将工程技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保证教师掌握最新的IT技术
IT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教师的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和充实,了解和掌握行业尖端技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最新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行业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短期课程培训,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习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企业和学校都要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师知识及时更新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深入企业不能蜻蜒点水,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要主动承担这些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其在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3. 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吸引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任教,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各高校院系可设置“特聘教师”等岗位,吸引一批行业专家、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到学校“短期上岗”,聘请他们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课程设计环节或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此外还应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参与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并给予适当的报酬或荣誉称号。总之,打开校门,欢迎企业中的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不仅提高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更促进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三)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合IT人才快速成长的育人新机制。
1. 校企合作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以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真正做到以合作创新路,以合作促提高、以合作谋发展。要在合作领域上有所拓宽,合作层次上有所提升,合作内涵上不断丰富,积极开展宽口径合作、多样化合作、深层次合作,真正做到以联合推动合作,以整合促进合作,以融合提升合作。校企合作还应该走更加深层次的道路,以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从招生到就业,企业全程参与,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这样既能够保证招生生源,同时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保证,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 校企合作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由行业企业根据IT技术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制定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出相关课程的考核标准。同时设定若干门专业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的院校及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样使一部分现在由培训机构和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的基本课程,由学校完成。企业的培训可以直接由项目实训开始,从而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
(四)分层次教学,培养各类IT人才
培训企业应着手进行整个培训体系的升级调整。根据参训学员的基础水平的不同,将技术课程的难度设为高、中、低三大类。同时,可结合不同院校的外语教学方向,在技术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适当进行IT英语、IT日语、IT韩语等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培训。
1. 高端课程――理论深化
针对大工、海事等一本重点院校的学生,为其提供高端培训课程,以技术开发原理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化为重点,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与理论掌握,以满足学员进入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等工作的发展需求。
2. 中端课程――实践应用
针对二本的理科院校及综合类院校的软件学院,为其提供更侧重IT企业实际技术水平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项目实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实际项目经验,培养团队精神与职业素养,从而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3. 低端课程――辅助支持
针对其他大专或以下学历水平的学生,为其提供理论教学更为浅显、技术培训更为基础的技术课程,使学员在通过短期针对性培训后,能够胜任技术支持、测试等基础IT职位的岗位要求,满足IT行业对基础性人才的需求。
(五)对于行业企业及企业培训机构的政策支持
设立专项培训补贴,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训、课程引进以及师资培训和引进等合作,由市专项资金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重点鼓励中高级人才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已经开展的“普惠制”培训还应该进行下去,要充分总结过去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六)要将大连IT教育基地建成全国IT产业的人才摇篮
大连对于全国的IT产业而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辐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大连IT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使得全国各高校成为大连IT业未来的“人才储备库”。大连的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要广泛和省外的其他大学联合,吸引他们到大连的IT企业参与实践,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高校缺乏实习实训基地的状况,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基地,将更多的人才吸引过来,通过培训提升就业档次,成为实用型人才,做大IT人才市场。
(七)将大连的IT教育基地建成政府机构与众多国内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
要突出自己的技术优势,依托我市高校和众多科学院所的技术力量,以大连软件园各IT企业为后盾,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和教学水平,立足于IT产业的市场发展,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不但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高端软件培训,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和培训,还要为各个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使基地成为政府机构和众多国内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
(八)建立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就业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就业导向在培训市场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职业教育首先应为就业服务。学员选择职业培训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顺利就业,就业导向已经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开发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实习就业基地是保证提供良好就业服务的前提,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建立一个IT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和管理相关IT人才的数量、质量、技能水平、职业技能方向等信息,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员就业搭建一个就业服务平台。
(九)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类型培养IT人才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努力,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高端业务比例明显提高。有数据显示,目前大连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中高端业务的比例已经接近30%。近些年,高新园区还加快了云计算、物联网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速度。技术更新换代快,使得人才培养呈现出加速度不足的情况。在嵌入式人才缺口大的同时,3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也招人迫切。所以,行业企业和培训机构要紧跟IT新技术的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IT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的高端人才。
五、结束语
吸引招纳一批既懂技术又有市场经验、教育培训经验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充分利用我市二十余所高校的师资资源,通过整合大连市场上的200余家培训机构,建立一套完备的培训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规范,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强、做大IT人才教育基地,打造大连特有的职业教育品牌,使大连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IT人才集散地。
参考文献
[1]任文鹤. 中国IT培训行业报告 各家培训机构现状分析 edu.省略/peixun/detail_2011_09/19/9294558_1.shtml
[2] 何小东,刘艳,刘国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无缝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70-172
[3] 吴勇毅,许金水. 何日破茧成蝶?――IT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与突破[J].软件工程师,2011(3):29-31
[4] 黄国兴.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10(23):14-20
篇9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当下,我国对于未成年犯的教育和改造应实现刑罚执行目的从“隔离惩戒”到“有利复归”的更新,在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与内容、教育主体等方面也应创新;在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上,应扩大开放式处遇,放宽减刑、假释适用的条件。这样,从目的到制度的调整,才能体现对于未成年犯更为宽容与接纳的态度,也才能更有利于其回归社会。
关 键 词: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减刑;假释
中图分类号:D9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4-0096-07
收稿日期:2014-12-18
作者简介:侯德福(1963—),男,辽宁丹东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等一系列表述,都突出强调了少年的成长对于一国之重要意义。但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少年因为自身、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成为我国刑事法律所规范与适用的对象。在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未管所”)执行刑罚的少年被称为“未成年犯”,专指未满18周岁而触犯刑律的犯罪人。我国一向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关爱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2012年10月26日修订、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监狱法》(二者同日修订同时实施),都对未成年人及未成年犯的教育给予了特殊的强调。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反思我国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问题,以期为使之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国家合格公民尽绵薄之力。
一、未成年犯刑罚执行目的的更新:
从“隔离惩戒”到“有利复归”
所谓刑罚目的是国家据以确定刑事政策、制定刑事法律,特别是设计刑罚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国家适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的最终归宿。[2]刑法学界一般将刑罚目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追求的效果,包括国家刑事立法、刑事审判和刑罚执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狭义刑罚目的是指刑事审判机关对犯罪人适用刑罚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这样看来,狭义的刑罚目的主要针对的是法院审判中的刑罚裁量环节。具体而言,其对于犯罪人适用刑罚的目的主要体现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如果我们认同狭义的刑罚目的的核心是针对法院的审判,那么,继而出现的问题即是狭义的刑罚目的实现与监狱中刑罚执行目的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认为,区分刑罚目的与刑罚执行目的是非常必要的,狭义的刑罚执行目的是指行刑机构(也就是监狱和未管所)对罪犯在行刑场所执行刑罚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说意图实现的效果。
从表面上看,罪犯关押在监狱里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狭义刑罚目的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即已经实现。那么,行刑机构关押这些罪犯最终的目的到底又是什么?这个目的就不再是单纯的让服刑人与社会相隔离,更不可能仅仅是为了惩戒罪犯,而是要探求如何教育他们,具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让他们悔过自新,并通过在行刑场所服刑期间,习得一技之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复归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能够自食其力打下基础。对于未成年犯刑罚执行的目的更是如此。因此,相关制度设计与警戒程度的安排也都应当追求如何更好地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性,习得一技之长。可见,对未成年犯刑罚执行的目的即在于有利其复归社会。
二、未成年犯教育制度的创新发展
一个国家的繁荣依赖于教育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无不特别注重教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为了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与义务的履行,我国还制定了相关法律。如1995年起实施的《教育法》、1986年通过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1999年施行的《高等教育法》等等。未成年犯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当然也是教育权的享有者,但对他们的教育基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又有特别的安排。
我国《监狱法》第75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教育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文化教育是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对于人的品性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教育是根本,但思想教育不能空泛,一定要与文化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未成年犯的犯罪行为发生具有犯罪学的共性,如基于其自身的辨识能力与控制能力较弱,加之好逸恶劳,易实施财产型犯罪,但也有很多出于其特殊年龄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如故意伤害、等。因此,对于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就必须与他们自身的年龄特点、犯罪发生的原因等相结合,有的放矢。就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的教育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未成年犯文化教育的创新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未成年犯的文化教育,原因有二:其一,基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2006年6月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增加了一条即该法第21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其二,基于矫正未成年犯实践状况之需与未成年犯文化教育的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者普遍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如某省未成年犯教育状况调查表明,小学及以下学历占50%,初中以下学历占75%。[3]因此,为了改造未成年犯,控制其再犯,迫切需要从教育层面入手。
同时,基于矫正当下未管所对未成年犯基础文化教育投入不足的实然状况,我们提出将未成年犯的义务教育纳入当地基础教育统一管理范畴,包括主课教师的安排、核心课程的设置、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等,对此,江西省的实践可资借鉴。早在2004年该省的政协会就通过了《关于将未成年犯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行列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建立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明确谁主管、谁负责;二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确定;三是明确师资保障方案。其后,2004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司法厅、教育厅、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在未成年犯中实施义务教育的意见》,标志着江西省的未成年犯义务教育正式纳入到国民教育的行列。这一做法应当在全国强制推广。①将未成年犯教育纳入国民义务教育的好处是:经费有保证,师资队伍更专业,课程安排也能够与时俱进,并对未成年犯更有吸引力,如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比较实用的课程。当然,因为当下未成年犯行刑制度中存在诸多与义务教育相冲突之处,为了更好地完成未成年犯的义务教育,还需要调整相应的制度设计,如将未成年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劳役刑变更为监禁刑,也就是彻底取消未成年犯的劳动安排。[4]
(二)未成年犯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型
未成年犯的职业技术教育意义重大。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可以使未成年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项或者多项劳动技能,为其回归社会就业奠定基础,是未成年犯再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未成年犯职业技能培训要紧密结合时代的特点,设置与时俱进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未来重归社会做好铺垫,从而降低再犯的可能。在具体的技能安排上,可以考虑如动漫制作、电器的运用与维修等这些非常实用又非常时尚的课程。同时,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配合与认可下,为参加专业培训的未成年犯在符合相应的条件时,授予技术培训课程的资质证书,作为未来就业的资格条件,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激励未成年犯的改造。
(三)未成年犯思想教育方式与内容的重置
不容否认,思想教育是根本,但针对未成年犯的自身特点,思想教育的内容选择要结合他们犯罪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思想教育的方式与场所要做相应的调整,不搞单纯僵化、教条的灌输式教育,而应当围绕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安排随时随地地展开,实现思想教育不拘泥于形式、不拘泥于时间的灵活多样式。
(四)未成年犯教育主体的适度拓宽
这主要强调未管所要吸纳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到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之中。在普通监狱的改造中,这一做法被称为“帮教的社会化”,也就是通过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育改造的个别化、社会化和科学化。这一教育手段在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中同样适用。但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社会帮教工作的开展还不尽如人意,仍需以多种方式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对未成年犯的教育之中。如定期安排教育领域的专家以及其他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励志演讲等,为未成年犯带入最新的信息,更新他们的观念,以成功人士的成功心得鼓励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激励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三、未成年犯刑罚执行制度的特殊适用
根据我国《监狱法》第三章的规定,刑罚执行变更的措施和制度主要包括监外执行、减刑与假释等三项制度。与监外执行制度密切相关的还有一项新制度——社区矫正,这也是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新《监狱法》等特别提倡的一项制度,旨在为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创造一种更为有效的矫正手段。关于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制度在《监狱法》“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中没有特别规定,即意味着适用该法第77条“对未成年犯的管理和教育改造,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未成年犯的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等制度的适用与成年犯一致。
1999年司法部颁行的《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57条及2012年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9条都规定了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标准应用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当从宽,但如何从宽却没有统一的说法。①单纯地从《监狱法》关于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的规定来看,对于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与成人罪犯的改造,似乎最为显著的区别即在于刑罚执行场所的不同,“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5]其他刑罚执行制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显然只是将未成年人视为小号的成人,而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生理发育的阶段、心智发育的特点予以区别对待,从根本上有悖于区别对待的原则。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对于未成年犯刑罚执行应做如下调整:
(一)未成年犯开放式处遇的扩大适用
对未成年犯开放式处遇的安排可以让他们更容易适应社会,更易于回归社会。因此,开放式处遇方式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是非常有利的制度安排。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设计较为注重对于未成年犯开放式处遇的运用,他们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通常会根据未成年犯不同的罪行、情节、改造难易程度等,将其安置于不同的教育改造场所。如美国用于监禁犯罪未成年人的设施就包括了农场、森林营地、训练学校与监狱等多种不同的场所。农场和森林营地矫治对象是实施了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偶犯、从犯、轻刑犯、过失犯以及第一次犯罪的未成年人;训练学校的关押对象是罪行比较严重,仍然有一定社会危险性、不适应在社区进行帮教的犯罪未成年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设置不同的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场所,难度较大,相应的替代方式选择也就只能依据未成年犯的不同表现、改造的不同阶段,采取扩大适用开放式处遇的策略,这样即可以适度弥补矫正场所不足之弊端。
对未成年犯扩大适用开放式处遇方式的具体安排,可以考虑以下内容:其一,定期回家。根据未成年犯服刑期间的表现,安排其定期回家,如每月一两天。表现更好,并临近释放,可以考虑每周回家一两次,让他们更好地适应释放后的生活;其二,安排未成年犯在社区劳动或者做志愿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体会释放后的生活,感受回归社会的幸福;其三,安排未成年犯到专业技术学校考察学习,比如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想钻研的专业技术学校考察学习几周或者几个月,让他们以这种方式习得一项未来足以谋生的手艺。
(二)未成年犯减刑、假释制度的适度宽松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是我国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以来所进行的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一次刑法修正,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修正案所涉及到一些制度的调整对于监狱的刑罚执行更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为减刑、假释制度的适用上限制更多、条件更严。但同时,该修正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整则向轻缓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对于未成年犯的减刑假释如何适用成为一个难题。
我国监狱中执行刑罚的服刑人都非常重视减刑制度。从减刑与假释实际适用的比例来看也的确认证了此结论:据调查统计,近几年我国年平均减刑率大致维持在30%左右,而假释为2.06%左右,减刑与假释适用之比约为17:1。[6]因此,对于未成年犯的减刑适用做出细化规定的确非常必要,这正如前文所言,司法部颁行的“规定”第57条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对于未成年犯减刑的适度放宽的操作标准。但遗憾的是,作为与减刑同样性质的假释制度,在上述规定中却只字未提。然而,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则特别注重假释制度的规定,并强化该制度的具体适用。如俄罗斯《刑法典》第93条针对未成年犯的假释规定:对判处劳动改造或剥夺自由的未成年人,在实际服完以下刑期后,可以适用假释:因轻罪或中等严重的犯罪而被判刑的,至少服完原判刑期的1/3;因严重犯罪被判刑的,至少服完原判刑期的1/2;因特别严重的犯罪被判刑的,至少服完原判刑期的2/3。[7]再如,日本《刑法》第28条的规定,假释的适用总体上较为宽松:被判处惩役或监禁而有悔改表现的,有期徒刑逾刑期三分之一,无期徒刑逾刑期十年后,始得经有关机关决定批准假释。而对于未成年人的假释该条的规定更为宽和:少年犯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经过七年即可假释,被判处十年以下不定期刑的,经过宣判的最低刑三分之一即可假释。同时,在日本的《少年法》中也有关于未成年人假释的专门规定,如该法第58条规定,少年犯被宣判惩役或监禁,经过如下期间后,可以被准许假释出狱:判处无期徒刑的,已经过七年;判处有期徒刑的,已经过三年;判处最低刑期的,已经过刑期的三分之一。
综合俄罗斯和日本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假释的规定,可以看出:俄罗斯刑法关于假释的规定体现出,未成年人假释的适用与未成年犯所实施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此点可为我国未成年人假释的适用所借鉴。而日本关于未成年人假释的适用既有刑法作为普通法的一般规定,同时还有关于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的特殊法律的规定,假释的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当然,日本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假释的规定还体现出,比照成年人的假释适用条件更为宽松。
反观我国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减刑、假释的规定则尚存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缺少关于未成年犯假释的专项规定;第二,未成年犯假释适用条件过于严苛;第三,未成年犯减刑、假释适用的比例严重失衡。对此,笔者认为,在我国也应注重对未成年犯的减刑、假释的适用,进一步完善减刑、假释的制度安排。
第一,对未成年犯的减刑与假释予以专门规定。我国《刑法》对减刑、假释的规定并未区别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只是在《监狱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适用的相关意见以及司法部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明确了未成年人减刑、假释应当比照成年犯从宽的原则,并对于未成年犯减刑的从宽标准有具体规定,但缺少关于假释从宽标准的规定。因此,当下急需明确未成年人假释适用的具体条件。但这一明确规定的载体如何选择,存在不同的观点,如有学者提出制定《未成年人行刑法》。[8]这个提议的确很好,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有利于提高改造效果,从而使其顺利回归社会。但在笔者看来此提议的可行性不大:其一,《监狱法》刚刚修改,其中既然包括了适用于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的内容,也就意味着暂时不会再制定同一效力等级的法律;其二,未成年人对于一国之影响非常重大,但未成年犯毕竟属于“小众”群体。有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底,我国共有未成年犯管教所30个,18岁以下的未成年罪犯15220人。[9]此数据是否准确尚可商榷,但以上数据至少说明,未成年犯总体数量是比较少的,为这样一个少数群体的行刑制度单独立法显然成本过高,也是较难实现的。目前来看,明确未成年犯减刑、假释具体化的载体主要有两种选择:其一,尽快制定与新的《刑事诉讼法》、新《监狱法》配套的《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条例》,用以规范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的具体问题,尤其包括减刑、假释的“适度放宽”的具体化,确立可操作性的规定;其二,仿行日本少年法的模式,在我国制定专门的《少年司法法》,[10]将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刑事实体、刑事程序、刑罚执行等相关制度合并其中,即可以此方式将未成年犯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具体化。相较而言,前一方案较易实现,更适合我国当下立法背景的选择,而后一种安排,则应是我国立法的远景规划。
第二,对未成年犯假释的适用条件予以明确。首先,变更假释实际执行刑期的要求,如设定假释实际执行监禁刑期上,参照俄罗斯刑法的相关规定,区别轻、中、重罪,选择不同的适用条件,适用假释最短的实际执行刑期为原判的三分之一,而对于重罪则适用最长的实际执行刑期,为原判的三分之二;其次,基于上述不同实际执行刑期的安排,也就相应地否定了未成年人不得假释的禁止性条件的适用。我国《刑法》第81条针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规定了禁止适用假释,而未成年人基于其生理、心理与经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更易于实施上述暴力性犯罪。因此,这一规定对于未成年犯而言更为不利,而事实上未成年人较成年人而言,其人格的可塑性更强,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的一致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以每个年龄段内不同年龄之间的特质相关系数作为人格稳定性的指标,十几岁时的相关系数为0.47,二十几岁时该系数升到了0.57,而在三十几岁时达到0.75的高水平。[11]也就意味着,即使未成年人实施了如上的暴力性犯罪,他们也更易于矫正。故此,笔者建议将不得假释的禁止性条件排除适用于未成年犯,并参照俄罗斯刑法的规定,对于未成年犯,无论是轻刑犯,还是重刑犯,一律平等地赋予他们假释的机会。
第三,调整未成年犯刑罚变更制度模式,在未成年犯减刑与假释的选择适用上,确立以假释为主、减刑为辅,整体上提升假释的适用率。减刑是行刑个别化原则的体现,其适用核心考虑的是服刑人过往的行为,据此判定其有悔改表现并予以缩短其原判刑期;而假释则综合体现着行刑的社会化,一方面根据服刑人综合行为表现,据此判定其确有悔改表现并在离开刑罚执行场所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另一方面,假释的适用还要权衡服刑人假释后,能否得到有效的管理与约束,在假释考验期能否完成再社会化,从而实现有效复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的最终刑罚执行目的。我国当下社区矫正制度的设计与安排,恰好能够实现对未成年犯假释行刑社会化的衔接,也就是对未成年犯假释后设置考验期,并通过社区矫正、家庭管束等实现对未成年犯的有效约束,使其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为彻底回归社会做好准备。除非有些未成年犯通过在未管所期间的表现,被证明其再犯罪的危险性仍然较大而不能适用假释外,其他的更多未成年犯都应尽可能通过假释制度提前进入社区矫正。
以上一系列制度的调整,一系列措施的采纳,真正体现了我们对于未成年犯宽容与接纳的态度。唯此,未成年人的未来才能更为光明,我们祖国的未来也才能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东方出版社,1998.71.
[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六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22.
[3]江西未成年犯管教所课题组.未成年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探索与思考[J].中国司法,2013,(06):65.
[4]姚建龙.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青年研究,2007,(06):11.
[5]监狱法[Z]第74条.
[6]石艳芳.中国减刑制度发展报告[J].中国法律,2014,(02):56.
[7]俄罗斯刑法教程(下册)[M].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773-774.
[8][9]李豫黔.我国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01):23.
[10]姚建龙.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J].法学评论,2014,(05):120.
- 上一篇:独特的民俗文化
- 下一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