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独特的民俗文化

篇1

【关键词】海洋型 民俗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化是由特定区域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分享、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厚文化内涵及生活化和仪式化特征的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容的海洋型民俗文化。它反映了沿海居民对海洋的认识经历,折射出沿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娱乐习惯和原始信仰崇拜等,体现了沿海居民创造海洋文化的历史。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及西方现代文化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具有四个主要特性

海陆交融性。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既包括了海洋民俗文化属性,又包括了内陆民俗文化属性,比如沿海地区特有的“闹海”“赛泥马”“人龙舞”“开渔节”“攻淡菜”等活动都体现出内陆生产和海洋渔业活动的交织性,并在此过程中将生产劳动、舞蹈和音乐进行结合。海洋赋予当地居民以灵性,人们将造船、捕鱼等劳动场景巧妙地融入舞蹈和娱乐中,而陆地赋予当地居民以韧性,人们将劳作、祭祀、捕猎等场景提炼升华,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海陆交融性的海洋民俗文化特性。

历史传承性。沿海地区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世代传承、共同信奉的文化传统习俗,如山东沿海在两千年前就产生了日主、月主、阴主、阳主、四时主的神仙文化,继而催生了中国道教文化;东南沿海在宋朝产生了妈祖文化,形成了中国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广东沿海在北宋时期出现的波罗诞庙会,是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蕴含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海洋民俗文化活动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变迁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

休闲娱乐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形成,与当地原生态的海洋型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大量的渔业生产劳动技能被渔民应用到休闲娱乐活动之中,如放海灯、妈祖出巡、船舞、吃普度等,体现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但与其它地区反映当时艰苦生产劳动过程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同,沿海的各港口直到现在都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沿海地区民俗文化活动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些民俗文化活动都是为了祭祀丰收、欢度新年、祝贺新婚产生的,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

功能多样性。比如,胶东半岛民俗文化活动是集古代与现代、大陆与海洋文化于一身的,包含着丘陵、大河、内陆、海洋等不同类型地理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载体多样、内涵丰富、极为罕见。沿海地区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流传至今的有几十种活动项目,若能加以保护和开发,将更好地体现出海洋型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功能。而且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将逐渐集经济、社会、教育、娱乐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积极开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推动民俗文化市场化工作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大部分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出现传承断代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理应得到相应的保护。首先要进行有组织的挖掘整理。着眼于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传承,投入必要的人力资金,对海洋型民俗文化进行发掘、复原、整理、记录、保存和提炼。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言传身教,在其发掘和整理过程中,应利用传统和现代的多种技术手段,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记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其次要注意海洋型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海洋型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当地群众的自觉意识。只有群众自觉主动地^承海洋型民俗文化,才能使海洋型民俗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进行自觉的改造。再次要建立海洋型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保护镇”“生态文化保护区”等,为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进行整体性与原真性的保护与传承。

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就是后继乏人、传承断代。已有学者提出通过结合学校的模式,来促进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认可海洋型民俗文化,这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二是聘请专家学者选择适合学校的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编写相关教材,选择个别学校进行海洋型民俗文化与学校相结合的试点研究,培养学生对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三是培养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导员。政府和高校可以合作培养一批具有海洋型民俗文化理论的毕业生,鼓励他们去基层开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导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就业,又解决了海洋型民俗文化传承断代的问题。

市场化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挖掘海洋型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从税收、场地、创业、融资等方面支持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其次,培育海洋型民俗文化产业,确定核心产业项目,逐步吸收社会资金,做大做强海洋型民俗文化核心产业。再次,以海洋民俗文化为核心,结合地理和生态特色,针对性地开发海洋型民俗文化产品,并将海洋型民俗文化与地方旅游、传统艺术、节假日紧密结合,加大海洋型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实现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结合。 实施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战略,强化节庆品牌意识

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战略,有助于提高民俗文化的整体素质,也是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的社会氛围,围绕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具有当地独特魅力的项目进行品牌开发,制定一系列长期性的、带有根本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逐步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尤其是现在国内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如山东沿海以崂山神仙文化为主题的高端水上度假区;闽南沿海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体验区等。将这些民俗文化旅游区域联合起来,协同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统一的品牌定位,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系列的海洋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

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是依附民俗文化节假日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丰富节假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强化节庆品牌意识,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沿海地区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举办最早且发展较好,如福建的普渡节、广东海南的开渔节等,尤其是妈祖节的活动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节庆活动。节庆文化已成为贯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活态名片,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节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对一些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包装,制定规则,使其向正规化、规则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

(作者为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

篇2

陕北民俗文化是古老的。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长期交通闭塞,这样的地形地貌虽不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却有利于陕北古老文化得以保存,成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陕北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人文初祖耕耘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古老的文明遗址,比如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石盘文化等。陕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还保留和呈现在许多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中,比如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对二十多个出土文物的原始文化符号的破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其造型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经过专家考证这是商朝民俗文化;此外,在陕北方言中仍保留着宋元方言,如后生(后辈)、先后(妯娌)等。陕北民俗文化是多元的。从历史发展来看,陕北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在这里,各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其间,各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得到了广泛接触,并相互影响和适应。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汉族文化所吸收,如鲜卑、匈奴、西夏等民族文化。陕北民俗文化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既有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的遗存。由此可见,陕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果。陕北民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在历史上,陕北地区通常是烽火连连,老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正因为流动迁徙才形成了陕北民俗文化的兼收并蓄。征战往往迫使一些人迁徙,这样的迁徙在陕北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陕北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自己开放的特性,移民们带来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使得陕北民俗越来越丰富多彩。陕北文化有时虽封闭但不僵固,各民族相融合的同时就吸收了外来文化,陕北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比如蜚声海外的陕北民歌既有田园韵味,又有马背情调。总之,陕北民俗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和其强大的吸附力和融合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区域文化。

二、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是彰显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1]陕北民俗就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就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各个方面。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陕北民俗文化进行译介有利于其对外传播和交流。

(一)陕北民俗译介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陕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识别文化身份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2]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陕北人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而鲜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为鲜明独特,与他乡和他国文化不同才称其为陕北特色文化。因而,译者在译介时应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语读者真正了解领悟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陕北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陕北以其悠久的历史、迥异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对其译介的过程中译者应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内涵。因而,保留陕北民俗文化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视。

(二)陕北民俗翻译的不可替代性

在陕北民俗的译介过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传播和交流,这是译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翻译陕北民俗时,要避免以他国、他乡的民俗词语替代陕北民俗词语。翻译中的异化是保留陕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陕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译者不能贸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陕北民俗中,不然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错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会使陕北民俗文化内涵失真。在译介的过程中应坚持求“异”存“意”的原则,尊重陕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内涵,使陕北特色民俗在译介中仍能再现其文化内涵,有效地促进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如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来呼唤对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这样的词语,如果译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话,就会完全弄错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实文化内涵,当然就会误传陕北民歌中的民俗风情了。可见,在进行译介的时候不能随意替换陕北文化中的民俗词。

(三)挖掘陕北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

篇3

>>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中国英语”在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的作用及实践 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及文化主体性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灿烂的民俗文化 浓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瑰宝 琉球的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保持源语文化特征并能够为译语文化读者所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无法对等的情形下,选择传递源语的核心思想而抛弃其文化特征是译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民俗与文化紧密关联,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类学者Tylor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1] 从Tylor的观点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畴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由此推断,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两个独特的个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够被一定区域生活的民众所雅俗共享。关于民俗一词的来源,乌丙安认为“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萨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2] 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3]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 ?偊b 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 [4]这种观点涵盖了民俗的两个特性。

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能够为译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正是这些民族个性才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创设语境,尽量使译语读者轻松悦纳它种文化,避免文化替换。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不同并且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源语文化的精髓。此种情形要求译者在尽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应该为译语读者创设较为容易的认知语境,从而促使译语读者理解并悦纳它种文化。但这种语境的创设,绝非用译语文化去代替源语文化,而仅仅是使用译语文化思维和文化特点助力译语读者的理解。第三,翻译的交际功能优先于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在译者无法找到能够创设源语文化语境的方式之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交际功能,放弃文化信息的直接传递。例如,满族丧葬风俗中有下列文字: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在这段文字中,涉及到满族丧葬风俗中的三个独特现象,第一个是“炕”,第二个是“停尸排子”,第三个是“含敛”。对于满族人来说,“炕”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在中国北方尤其是满族聚居区的地方,由于气候偏冷而潮湿,睡觉时躺在炕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炕”是一种由泥土或者砖块建造的能够在其中生火并充当烟道功能的一种类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优点:其一,“炕”是热的,因为有烟通过会传导热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为“炕”上有热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干爽。对于“炕”这个词的翻译,笔者认为应该尽量用汉语拼音“kang”去直译,只有这样才能够传神表达出独特的满足文化。但是,在英语读者文化里没有“炕”的概念,所以笔者在翻译之时,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语读者能够产生理解“炕”这个民俗文化的语境。“停尸排子”的翻译则显得更加困难。“排子”是类似于船的一种简易水上工具,因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东西。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种平整的类似于竹排的那种工具,可以暂时停放尸体。在西方根本没有“停尸排子”一说,所以在翻译的选取上,笔者进行了意译处理,只传达了意思,没有完全表达其文化内涵。“含敛”是完全中国满族式的风俗。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死以后,含着金钱入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钱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能够上天堂,因为你是耶稣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说钱财了。所以笔者对“含敛”这一文化现象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式。根据以上对英语文化读者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应这样翻译:

For a common household, three pieces of wood will be put on the “kang”1 to form a stretcher called “tingshipaizi” that has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corpse can lie down on it. A coin made of copp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which is called “hanlian”2.

篇4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旅游文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了都市白领最喜欢去的地方,乡村文化具有着独特的地质景观特色,同时也就成为了当前体验真实乡村的休闲与度假的一种新型的形式。乡村民族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由特定的社会群体不断地基奠而来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成果是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当中的特殊模式,是所有群众文化当中的积淀、在此我们将乡村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行业的载体,打造独特的的旅游品质,能够对乡村旅游文化具有更高的发展意义。

一、塑造具有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文化是属于原生态文化的一种,也是现在民族民俗民风文化的根基,在乡村文化当中其包含了村落的规划以及历史遗留的古迹,同时还包括了各种专属于民族特色风格的舞蹈戏曲等,在乡村文化当中,民间文学和传统的舞蹈都属于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在对于我们开展乡村旅游文化的同时不仅仅要对于文化的恢复与保护,同时要保持好乡村原有的独特面貌,对乡村当中存在的传承性以及集体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展示[1]。

在我国乡村文化具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通常都是表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当中,乡村文化是群众性的集体文化所产生的积淀,也是人类文化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乡村文化当中,生活在都市当中的白领人士往往都会选择去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来说完全就是另一个天堂,乡村文化具有着城里所没有的风土人情,通过切身实地的旅游体验能够让游客自身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民俗文化环境[2]。而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乡村旅游能够给游客更加全新的文化体验,让生活在都市当中的人们体会到全新的民族文化体验,也可以让游客体会到原始的生态生活,真实的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3]。

二、走进乡村切实感受乡村魅力

每一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乡村文化当中,我们可以从精神民俗以及制度民俗和物质民俗当中去感受,在乡村文化当中精神民俗指的就是乡村民俗在作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行业的一种,也是能在间接的增加游客对于民俗文化的感知力度,在乡村旅游文化当中进而增加民俗文化自身的内容展示,能更直观的让到乡村当中游玩的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到真正具有原始生态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风俗习惯,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乡村民俗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内涵,在乡村当中,也是存在着传统节日的,而且他们的传统节日相对于生活在都市当中我们的节日只多不少,比如独特的仪式、民间自创的歌舞、别具一格的乡村建筑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乡村精神民俗的一种。而乡村制度民俗则是指在乡村民俗文化的旅游行业当中,让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来展现,让来游玩的客人能实际的参与到其中去,亲身的体验到民俗文化的内涵,例如婚俗过程、节庆活动以及各种晚会活动等等,而物质民俗文化则是指让游客直接参与和体验到民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当中去,例如买文化周边的特产、乡村食品和歌舞表演等等。这样结合乡村的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能够更好地塑造出具有独特乡村内涵的旅游文化。

三、乡村建设也不可忽视

在乡村旅游行业当中不仅仅要依靠乡村自身的自然景观供游客参观,还应当结合自身的民俗文化的特点,将向村民俗文化精华融入到对旅游行业的建设当中去,这样会是促进乡村文化,带动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同时对乡村建设进行完善,使得乡村旅游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这样乡村文化为因为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好的传递出去,这也是对于乡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四、打造独特的乡村文化传承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同时农业生产能力也在逐年的增加,很多都市生活的人群当中不少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是都市的人,但是根确实乡村的根,这就表示着都市人当中大部分都和乡村游割舍不断的亲切关系,对于乡村有着独到的乡村情节。目前我国全面发展乡村旅游行业能够吸引都市人到来不仅仅是其自身拥有自然美丽的风景,同时吸引都市人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明度的文化,乡村旅游能够给都市人带来更加悠然自得的生活体验和人文气息。所以这就说明了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不仅仅自身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还需要有传承文化的魅力和底蕴,这样才能将文化传承下去也能将旅游行业保持着昔日的风采。

五、保护乡村旅游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济步伐加快的同时妈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和环境当中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乡村旅游行业的改善,另一方面是需要对环境进行保护,但是不管怎么进行调节,二者都是会产生冲突的,在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当中也给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于现阶段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能够对人类起着预警的作用,能在开展乡村旅游文化的同时避免了人类的破坏,而乡村民俗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对于乡村旅游文化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关系[4]。对乡村旅游文化进行保护不仅仅是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所需,同时也是对现代文化物质遗产保护的需求。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持,乡村当中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早已经融入到了我国各个领域当中,是适应自然发展规律下的必要结果,也是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发展必要结果,是打造乡村旅游文化至关重要的思想理念[5]。这对我国实现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打造具有乡村气息的文化产品

乡村文化的手工制品自身带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手工制品也具有相当价值的意义自其中,其中也包括乡村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乡村文化手工制品经过传播与推广能够更好地将乡村文化以及乡村风情传递出去,这样既能保证了乡村特色的发展,还可以为乡村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同时将收获的资源在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循环往复,逐渐乡村文化将会彻底的走向都市,成为都市当中一到亮丽的风景线,手工制品还可以给乡村居民带来额外的收益,在对乡村传承和保护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做乡村的守护者还要做乡村受益者。同理乡村文化产品以及节庆活动也有相同的功能。在乡村的文化当中生长,在现有旅游行业的乡村的文化当中成长。

七、结论

乡村文化生态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确和自然生态是一样村子的,在早期,乡村文化一般很少会收到外界因素所影响,乡村与部落之间都是相对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都比较平衡,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乡村文化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喜欢到乡村当中体验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旅游方式,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旅游方式,虽说乡村旅游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但是我们在乡村旅游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保护,争取在体验乡村文化的同时不去破坏乡村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能够更加持久的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费小琴.旅游文化视角下的高等旅游外语教学改革[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01:47-49.

[2]吴璇欧,魏红磊.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以张家口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81-83+92.

[3]吕群超,谢新丽,郑立文,谢新.文化视角下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研究――以宁德太姥山文化旅游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03:283-285.

篇5

【关键词】民俗摄影;文化价值;表现形式

民俗摄影以民俗文化为创作的土壤,用视觉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不同民俗文化的发展和现状。民俗摄影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动态,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以及文化价值。因为民俗文化的独特性界定了民俗摄影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每个地区、每个民族、不同的时期的民俗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民俗摄影不是单纯地对于落后民族的发掘,而是揭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融入了摄影师的人文关怀,通过视觉语言促进文化交流。

一、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

民俗摄影是向后人展示今天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手段,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在于其植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沉淀。民俗摄影不仅要求摄影师具有摄影的艺术角度,还需要其站在历史和人文的角度,观察民俗文化。

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从纵向看,反映了历史文化,是丰富和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源。民俗摄影的纵向文化价值在于其时间的积累性。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的民俗摄影记录,是该地区的民俗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在100多年前,许多著名的民俗摄影师拍摄了大量记录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生活实态的照片,从长辫子的男子到已经剪去长发,穿上西装的男子,从穿着布衣裹着三寸金莲的女子到身穿时尚旗袍的女子。这些照片都是我国晚清和民国的过渡时期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从横向看,用形象文化语言,促进了人们对于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俗文化交流。文字有时无法充分描绘出不同民俗活动的画面,而图像是更有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的形象性的语言。

在对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的进行拍摄时,摄影师植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通过查询各方面的资料,有目的地挖掘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的事物和景象。真实地记录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同时引起人们对于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的关注。

二、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

第一,民俗专题报道

民俗专题报道是最为吸引读者眼球和最具说服力的民俗摄影的表现形式。民俗专题摄影是指围绕某一个民俗题材,拍摄一系列的专题图片。在对于民俗题材的深入分析和挖掘的基础上,通过一组图片并且配合较为全面的文字分析,对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阐述。

民俗专题报道这种民族摄影的表现形式,能够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刺激。因此,要求摄影师对于该民俗专题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能够准确把握整个民俗活动的完整过程。同时,需要抓住专题的每个阶段的精彩瞬间,并且注重每个照片之间的联系性。

如意大利摄影师Matteo Bertolino在2010年6月所拍摄《艾玛拉人的元旦》,通过展现玻利维亚最大的西班牙裔族群――艾玛拉人的元旦一天的特殊的节日活动,向读者展示了艾玛拉人的独特民俗文化。艾玛拉人是与6月21日庆祝他们的元旦的。他们在南半球的冬至日,也是全年最冷最短的晚上等待,迎接第一缕的阳光,之后将祭品和饮品洒于大地,表示对大地的感激和膜拜之情。

第二,民俗纪实摄影

民俗纪实摄影是民俗摄影常用的手法。摄影师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针对特定历史时期,对某一区域或民族的生活进行跟踪性、纪实性的拍摄。这种手法是民俗摄影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其更倾向于记录民俗文化,而没有过多地进行处理。

例如我国摄影师侯德江拍摄的《图瓦人村落》,所拍摄的图瓦人居住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河谷,该地冬季漫长,风雪严寒,使图瓦人与外界相隔离,木柴、牛羊肉、爬犁等等都是取之当地,并适用于当地的生活来源与经验。而《图瓦人村落》通过一系列写实性的图片,展现了图瓦人的民风民俗。

亦如我国摄影师佟博拍摄的《北极圈里的萨米人》,通过组合式的图片,反映了萨米人的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生活、饮食等特点,展现了萨米人的生活现状。过去的萨米人是游牧民族,现在的萨米人已经更多地开展农业活动了。

第三,民俗艺术摄影

民俗艺术摄影是以艺术的手段反映民俗的题材的摄影手段。这种摄影形式结合了民俗摄影和艺术摄影,提升了民俗摄影的艺术鉴赏价值。这种的表现形式,是追求艺术效果和民俗内涵的统一,此形式常常以单幅图片的形式出现。

例如由我国民俗摄影师汪唱和拍摄的作品《热土》,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陕北人民的热情豪放的性格。

第四,民俗微观表现

这种表现形式与民俗专题式摄影类似,常常作为纪实摄影的补充。民俗微观表现能够缩小民俗专题摄影的专题,做到更为精确具体。可以更好地从民俗文化的细微方面表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

摄影动人之处在于视觉的震撼以及图像所透露出的情感。而民俗摄影对于文化的关怀,对于生命的关爱,是其魅力所在。民俗摄影作品是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真实写照,其题材众多,包涵民俗的人物生活、节日庆祝、服饰、建筑等等,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学术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和记录旧民俗的同时,也应关注新文化下产生的新民俗,让民俗摄影根据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阿勒达哈甫.浅谈民俗摄影的特性[J].中国民族,2011(4).

[2]陈晓梦.如何利用民俗摄影发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探讨[J].大众文,2011(12).

[3]范铮.民俗、摄影与摄影家――论在民俗摄影观念下三者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2).

篇6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中国十年文化看深圳,百年文化看上海,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成就了山西古老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只要是山西人身上就流淌着浓郁的山西精神,而这种性格无疑离不开山西的特有的文化根基,即孝道、晋商、佛道、民俗。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君臣父子家国无疑就是忠孝之道的最好诠释,而传统山西人尤为重视孝道;晋商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认识山西的一张名片,也的确成为山西文化的宝贵财富;五台山是佛教文化圣地,也决定了山西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民俗当然也是山西一个特色鲜明的标志。剪纸,在山西非常普及,已经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裁剪,或用刻刀在纸上裁刻,用纸造型构成各种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还有民歌、皮影、炕画、莲花落、仿古铁器、推光漆器、面塑等都是广为知名的地域民俗文化代表。

二、山西民俗文化——刺绣运用于服饰之中

山西的民间刺绣不但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能表现和反映山特风土人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工精美、造型生动、图案简洁、色彩艳丽等。而且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珍品,大多数都出自农村妇女之巧手。受到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山西民间刺绣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都显示出纯朴、热情、粗狂的特点,尤其体现在服饰中的刺绣,将艺术与本地人的性格相协调、相适应而和平存在的,可以说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生活艺术。作为服饰刺绣,对服饰细节各个部位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加之不同的内容,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使每个人成为一个人文载体,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远不是一眼能够看穿的。而刺绣对服装的装饰非常重要,从帽子到上衣、裙子、裤,再到鞋袜、围巾等几乎所有的装饰设计都可以添加刺绣的演绎,而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以山西忻州民间服饰为例,传统刺绣表现在不同的位置和细节中,寓意含有平安、吉祥“腕袖”,多以如意祥云的图案装扮;“领口”大多是装饰着各色花朵的图案;“裙子”也一直是妇女常用的衣服,在前后各一片的裙摆上常嵌边、绣花,大多是蓝色,黑色、红色的底布;而“上衣”部分绣花多在胸口,常用牡丹花等艳丽花朵的图案。还有晋南地区女装:绣花上衣、花带裙及百褶、绣花鞋等,上衣多彩色布匹缝制,而其他细节部位,比如领口、肩膀等地方加一些花样装饰图案。民间刺绣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人民通过图案来表情达意的思想,一般都是选一些民间寓意吉祥的图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意愿的表达。另外刺绣还体现在女性内衣的设计上,精致的刺绣纹理与女性体态完美结合,凸显出现代与传统,民俗与服装的融合,尤其刺绣花边的设计更为广大女性朋友所喜爱,薄纱睡衣上若隐若现的中式刺绣也可以增强这种设计的质感。现代服饰设计中,刺绣带有浓厚的装饰色彩款式多为斜襟式宽大厚实长袍,刺绣手法穿法精湛,吸引很多设计师和消费群体的主义。在最近几年的品牌T台秀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刺绣。最近几年较为火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上,也多选用刺绣类服饰增加气质和风采。例如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偶像来了》,有一期服装选用传统刺绣样式,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运用,图案细腻,花型立体,造型大方而朴实,使现代服饰更具现代风情。很多一线品牌:如江南布衣、巧帛等品牌中也可见到刺绣手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也以其独特的风格抢占市场。

三、山西民俗文化——剪纸之服饰运用

篇7

    一、麻阳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阳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们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在求生存的狩猎与征战需要下,在对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产生了民俗文化的雏形。有历史见证,古代的图腾文化、盘瓠文化、是麻阳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所谓“图腾”本意为“他的家族”,在辞海中批注为:原始部落以动物或植物作为种族血统的标志并将之绘成图案,当成祖先来崇拜,这种当成崇拜对象或符合者,即是“图腾”。它是人们用原始的图文形式开始对“福”、“禄”、“寿”的追求,史书记载,它主要是源于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乡土习性。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便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传说。譬如,“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山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车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等等,这些传说与神话都说明了古麻阳人对吉祥富贵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时期,以吉祥富贵为主题内容的节日和吉祥物等也开始以文字形式记载。譬如,在麻阳上山区称为“过时节”,在下山区称为“过月半”,就是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祈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这个风俗现在依然盛行。到了现代,麻阳人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贴上倒“福”字画,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在麻阳苗乡的石门柱上,路边、河边的耀眼处都可以看见雕有“福”、“寿”等石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富贵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来,麻阳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开始对其深入研究、整理和开发,其中,“傩文化”、“盘瓠文化”等一些乡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媒体、在民间作为热点被推介和传播。

    二、麻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麻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秦朝时期就已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历史。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神奇独特、古朴神秘,它集对神的敬仰和对福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阳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阳,“节”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过节,在上三区称为“过时节”,在下三区称为“过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企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概括起来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盘瓠龙舟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六月第二个卯日的“吃新节”、十月初二的“过苗年”等等。

    丰富的节日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角度来看,无不体现了麻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祈祷健康长寿、怀念先人的优良传统。

    正月跳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出行时,2人先行开路,1人举姓氏灯,灯上书写堂号:张姓“清河堂”、滕姓“南阳堂”、黄姓“江夏堂”、刘姓“彭城堂”、田姓“雁门堂”或“紫荆堂”、陈姓“颖川堂”、谭姓“弘农堂”,李姓“陇西堂”等。1人下贴,通知村寨,灯班即至。灯班进寨,神灯放下,谓之扎营。诸灯聚汇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谓之打栾。打栾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为星宿,群星聚会,吉星高照。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灯活动停止。即日,杀猪宰羊敬神灯,烧掉神灯和花灯,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灯活动结束。

    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

    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三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差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文基础和特定的历史变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阳苗族人们形成了古朴厚道、勤劳善良、思想淳朴的性格,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会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满和富贵吉祥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谁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满好风俗就会受到村民的鄙视和谴责,会被当作没有“家教”,不孝敬长辈的例子教育幼辈。这样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其乐融融,形成了独特的“锦江民俗现象”。

    三、麻阳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归宿。

    在湘西南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麻阳民俗文化,与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麻阳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满的鲜明主题,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

    麻阳人民古朴简单。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麻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盖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花草相伴,与鸟兽为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他们过着古朴简单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杂念牵挂,平平淡淡,宽宏温和,正应了“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的真理。

    麻阳人民思想淳朴。孔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阳人民淳朴的思想里贯穿着“和”的社会理念,“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都是注重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现。淳朴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福音,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亲朋和睦,产生了淳朴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麻阳人民勤劳善良。“质之善良者寿”。麻阳人民十分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拥有了健康的基础。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生活质量。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为幸福、健康、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四、麻阳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与发扬光大

    独树一帜的麻阳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县域经济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丰富麻阳民俗文化的内涵,将麻阳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麻阳苗乡37.3万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谐、美满是湘西南麻阳苗族人们美好的夙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麻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符合麻阳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资源,有很多潜力等待我们去利用与开发。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还有曾被列为贡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寿延年的松花养身酒和雄山长寿矿泉水等特产,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无公害农产品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但满足了麻阳人们生活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储备等待外销。

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变迁;青海湖藏区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51-01

一、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的成因及现状概况

雄奇险峻,高阔博大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纯真质朴的风土民情,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畜牧业是青海湖周边藏族的主体经济,湖区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湖地带以及湖周交通相对发达的湖盆地带。他们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与艰苦环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爽朗豪放、彪悍粗犷的民族性格,在衣、食、住、行及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有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风俗文化。

为了适应高寒及游牧生活,他们身穿绵羊皮缝制的藏袍,保暖耐磨,白天为衣,夜间当被。藏族妇女的发饰和藏袍装饰亦十分引人注目,尤其金银首饰,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浓烈的藏族特色。饮食主要以糌粑为主,味香耐饥、营养丰富、便于携带保存。牛奶发酵制成酸奶,是他们夏秋最喜欢吃的食物。他们住在牛羊毛织的黑色藏式帐篷里,结构简单,便于搬迁。在帐篷内部供奉着经典、佛像、酥油长明灯。牦牛和马是青海湖周边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牦牛更是他们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用以供乳食、肉食、驮运等。

青海湖周边藏族人民更拥有着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的美德,非常注重礼节,在节日和重大场合,见面互敬哈达以示尊敬。每年七、八月份举办的集民族体育、民族歌舞为一体的赛区马会,隆重而热烈,是藏族风情的最直接表现,对外来游客、其他民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仅在男婚女嫁的日子和宗教节日,就是平日闲暇时间,不分老幼度地而坐,欢歌跳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给辽阔、寂静的草原带来了无比欢乐。

二、旅游业的兴起对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及意义

(一)经济发展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以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开发对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的变迁虽然以正面效应占主导地位,依然遗憾的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例如过度的商业开发会导致藏族传统民居,其建筑形式和过去发生巨大变化,正在逐渐丧失它的民族传统;游客量的增加,加剧了原始植被的破坏,固体垃圾排放量的增加,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污染;还引发了藏族民众之间的一些矛盾,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令当地藏民传统淳朴的民风发生了改变。

(二)经济发展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的意义

然而为了在保护青海湖景区原生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富裕青海湖”,发展青海湖旅游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青海湖社会经济体系乃至青海省旅游经济体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我国第一部《旅游人类学》的作者彭兆荣教授所言“人类学家并不是,也不能拒绝变迁,而是希望地方社会和民族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同时又不至于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变迁过程中失去其赖以为本的族性或演变为机型”。因此,青海湖周边藏区的开发要充分尊重藏族人民自身对文化的判断和选择,维护其自我发展的轨道,提供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自主的选择,吸收,适应,整合外来文化,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青海湖周边藏族民俗文化变迁和保护的设想――发展与民俗文化的和谐共生

拥有鲜明的个性是人类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群体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才呈现出了风格迥异的多样性文化。新时代在秉承发扬的前提下,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寻求民俗文化多元化新发展,坚持突出藏族民俗文化鲜明的个性,才能使青海湖周边的藏族民俗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和保护。

作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青海湖周边藏区在旅游市场大发展和大转型的背景下,政府要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鼓励青海湖周边的藏族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业,保障民族群体的利益;抓紧抢救保护现存的民俗文化遗产,尤其是濒危遗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藏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性项目NO.CX2011SZ01资助

篇9

1.1民俗文化概念及文化生态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人与环境互动的风俗传统。从文化资源的整体来看,民俗文化是展现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主要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对传统物质文化生活的传承,比如某一民族区域的生产、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特点等;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社会生活的传承,主要包括民族区域内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家族文化、语言艺术及游艺竞技习俗等内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对其定义和阐述尚未获得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民俗”与“旅游”的结缘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来开展旅游项目,并将某区域的民俗事象和风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并将其鲜明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给游客,以增强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区域民俗事象为资源来吸引异地游客从事体验和观赏活动的总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区域民族文化传统风俗资源基础上,以保护和开发旅游产品为主要方式,并以展现地方民族性风俗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产业。从广义来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民俗与文化的统一体,既要强调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开发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日益突显,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态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俗、文化、环境、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将民俗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融合,从而构成以文化为核心,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生态和谐,从而实现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1.2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并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文化在逐渐被抛离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下,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并在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下,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产品,在越发需要给予保护的生存空间里,尊重和延续原生民族的有形、无形文化,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够满足游客对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够实现对民族区域自然和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民俗文化旅游将民俗文化的整合与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增强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构建成双赢局面。

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势头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基于民族区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内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更是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在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弘扬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既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空间“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又能够从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民俗观赏、民俗活动、民俗商品、民俗服务四大类型,并从民俗文化资源基地建设到产品服务包装、设计,以及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国际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对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开发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仅使得原本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失去吸引力,还造成对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民俗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上缺乏有效规划,特别是依据常规开发模式,无法从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挖掘,仅仅在民俗文化基础上重视“旅游牌”,难以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上体现科学性、文化性、时代性。浅层次的文化宣传、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项目,同质化、模式化、公式化现象不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质,还带来资源的浪费。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落后,特别是对于偏远民族区域旅游业来说,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的游客数量不足,不仅无法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有效发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是丰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资金投入又是现实问题,因资金投入不够而使得民俗文化资源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上显得不匹配,特别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如导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资源开发专门人才的不足,不仅难以支撑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也给民俗文化旅游带来发展瓶颈。五是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上轻保护现象普遍。开发旅游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处理开发与保护问题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盲目开发,不仅对环境资源造成损耗,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灾难。为此,积极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协调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高层次的生态文化旅游,在推进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既要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律,又要协调好旅游产业的有序化发展思路,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3.1文化生态视角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目标

科学规划是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前提,其设计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规划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态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样性、完整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在维护民俗文化生态资源不枯竭的前提下来促进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二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者,要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好开发者、当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与公平,既要组织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积极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础上,维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三要从生态民俗文化开发中体现生态教育的目的,作为以民俗旅游为导向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平衡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通过对生态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来传播和促进各方面人群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

3.2文化生态视角下设计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从其区域自身特点来进行分析,结合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从生态民俗文化实体的开发、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民俗精神文化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以景观实体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原生态民俗村寨的挖掘与保护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二是对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观的开发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时,注重对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挖掘,并能够从鲜明的民俗文化氛围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增进游客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三是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开发上,要从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上来进行全面开发。对于参与性民俗活动的旅游设计来说,重在引导游客的参与,强调游客从亲身体验中来获得对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对于一些民间节庆活动,从活动内容的组织上要积极健康,并能够在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游客从参与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鲜明性和差异性;对于民族餐饮文化,在体现“食”的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审美价值,如引入礼仪、禁忌、艺术等文化内涵,既展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又对地方民俗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宣传;对于民间文艺如戏曲、绘画、雕塑、歌舞等资源的开发,则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以及传统文艺的鲜明特征上来进行丰富和宣传。

3.3文化生态视角下保障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篇10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