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与运用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技术与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前景
1计算机技术应用优势
1.1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如果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把各项资料实现分类与精细化的管理,信息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的方法,对传统的人工管理来说将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对公司的外界形象有着很大的提升。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之下,管理单位对工程的变动可以计算出一定的规律,并且通过对工程具体数据深入的分析,在管理指标上来不断进行调整,在高效的数据管理模式之下,计算机技术将对工程的总体形象进行不断的提升和优化,从而让工程在高效率的情况下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而让工程管理单位快速提高自身的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拥有一席之地。1.2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对于工程来说,确保施工质量与工程的总体进度是具有复杂性,在其中就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如果采用较为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来进行的话,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发生失误机率比较高。但是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之下,计算机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与整理,并且为工程管理提供相关的数据,从而来提高其管理的效率,更为方便快捷的实现该工程的绩效考评与评价。
2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软件专业性不足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计算机软件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现阶段有关软件的使用状况来说,软件并不能够来支撑一个工程的整体性的数据记录与计算。由于市场当中有关的软件功能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软件的种类较多,因此在质量上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很难找到非常合适的软件。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市场当中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普遍缺少统筹性的规划,软件功能性比较分散,而且缺少专业性,所以,有效软件只能够对工程项目当中的简单操作进行管理之外,就无法来实现统筹管理工作。2.2硬件配备落后硬件设施是工程项目管理当中通过计算机方式管理的必要投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以及电缆等硬件基础设施,从而来实现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设备安装需要的人力资源与物力。硬件问题对于软件来说是比较容易解决,现如今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企业是愿意在硬件方面投入资金,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为后期做好基础,就不再需要重复的投资。但是问题在于一些企业认为硬件是属于一次性的投资,在对于后期硬件设备的老化与更换以及维修保养方面就不需要进行重视,从而造成硬件设施就无法很好的满足软件运用的需要,因此会严重影响到计算机管理当中的效率。2.3操作技术问题工程项目当中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间的沟通是导致计算机技术管理工程项目出现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当前由于沟通当中缺乏频繁性以及沟通态度不明确,从而造成在具体运用的过程当中项目管理人员缺少关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经验,就无法向技术人员提供有关的数据,并且技术人员缺少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深入考察,就无法了解相关的数据资料。在这一情况之下,项目管理人员虽然在管理方面有着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管理的经验,但是缺少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因此就无法实现对人才的统一化。
3具体应用体现
3.1管理项目系统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是要负责提供项目的进度与项目的投资以及项目的计划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上述任务有着很大的信息量,如果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当中运用计算机技术,那么项目管理人员在查阅信息的时候就能更加的方便。采用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归纳与筛选复杂的信息,这将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选择和有关要求互相符合的优秀项目。此外,还能够为技术人员查询信息资料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样使得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如果在工程施工期间出现意外的情况,将使工程管理人员立即察觉,并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项目管理系统当中全方位运用计算机技术,这将使得在管理当中的精细化得到很好的运用,并且有利于管理人员顺利的进行管理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做好基础。3.2高效收集信息一些工程项目要求要有多个部门来进行共同的讨论与合作以及参与,为顺利开展施工环节提供有利的保障。所以,企业以及单位要建立很好的交流平台,从而保障全部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平台当中进行良好的交流,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手机交流信息的工作并进行整理反馈。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获得的反馈信息针对性的改变工程项目管理当中的内容,将有效促进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有效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生产期间获取的信号进行收集检测,并且将获得的检测数据录入计算机当中,工程师有效的分析处理收集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信息有效的检测施工的工程。
4应用前景
4.1电子化管理资料工程档案是重要的工程技术资料,也是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的历史凭证,更是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维修、改建、扩建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档案资料的保管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快更有效更完整的保存工程档案。在现阶段,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来说,在图纸的绘制与保存上多数都是采用纸质打印的方法,但是由于纸质方法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也容易出现由于保存方式不正确而造成发霉与破损的问题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工程后期资料的查阅。如果采取电子化方式的保管,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提高了资料的保存当中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在这方面来说,首先要在计算机技术上加强操作,通过计算机绘制图纸,在工程进展期间其变动也要体现与电子文件当中,从而保障电子资料的功能性要高于纸质资料。4.2丰富的管理软件在现阶段管理软件依然是处于在比较单一的状态,面对复杂的工程数据,可能表现出处理效率的下降与无法记录众多数据的情况。工程项目往往分为许多的子项目,并且在分工上比较精细化。所以如果需要采取计算机全面管理整个工程,就要让有关软件向着多方面发展,要不断更新软件功能与涵盖范围。与此同时,软件需要这种技术的更新与功能上的更新,要根据我国相关政策的改变与施工材料的变更以及施工标准的提升而不断进行更新4.3管理不断精细化工程项目往往将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子工程,其中数据包括了材料的收集与子工程项目的规划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等内容,其复杂性就需要要求计算机在运算上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庞大的数据。在现阶段简单计算机与人工整理方式都无法很好的满足施工计算的需要,所以在发展前景上,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与预算材料数据等都要通过计算机收集控制,消除由于人为因素与计算因素所产生的误差,这就需要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更具有智能化。总而言之,在未来工程的管理当中,计算机技术要将核心定义为编程,为控制工程造价与提高管理精确度做好基础。
5结束语
工程建设是否有着很好的质量与材料储存管理以及材料运输管理、材料整体质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之下,各个文件与数据以及材料都可以实现高效化的管理,从而使得计算机技术有着更为广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许瑞.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4(06):66.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现代化技术
计算机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教育、企业等领域广泛运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推动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实现现代化应用,来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
1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计算机操作人员业务技能有待提高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深,全球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计算机科W与技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加入计算机行业的人员也逐年增加。计算机技术作为高科技的一种,对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相应的经验做支撑,加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瞬息万变,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人员来说,会大大增加其操作和应变的难度,尤其是在现代化领域中的运用,会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从目前来看,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还停留在初步探索的阶段,有待深入和进一步研究。
1.2 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在较大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处在一个透明公开的环境下,信息和数据在传输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制,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出现。在现代化应用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应该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然而在这方面,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对其做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对社会舆论环境和个人隐私起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而对广大民众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且随着技术不断更新,不法分子的行骗方式更是花样百出,给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1.3 计算机体系发展不完善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在现代化运用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呈现出多样发展的局面,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较多竞争的现象出现,在受到不同利益的制约下,这种竞争的关系会逐渐恶化,最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形成较大的阻碍。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化运用的具体对策
2.1 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实现计算机现代化运用的时候,计算机操作人员应该以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熟练的操作经验做支撑。尤其是在教育行业,由于我国整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比较低,更需要专业性和操作性强的技术人才来对从事计算机学习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工作。在培训期间,应该充分考虑到培训内容的操作性和难易程度与现代化运用相匹配,确保培训所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同步,满足发展中的基本要求。其次,计算机操作人员在实践应用上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以及技术重点进行深刻的钻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下,使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另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化运用中,应该采取正确的操作方式,避免因为不正当操作,引起系统瘫痪或者更严重的后果,只有在计算机操作中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正确的方式,才能保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化运用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2.2 改善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
身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给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影响。在现代化运用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实惠,在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部门都有其突出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带来经济的增长,是现代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运用改变了人们很多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比如人们在网上消费越来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就变得尤为重要,需要相关部门针对这类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同时个人也应该规范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避免在现代化运用中出现漏洞,从而给病毒和黑客带来可乘之机。
2.3 完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体系
在现代化运用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系的完善,能有效保证计算机技术保持良性的发展,避免恶性竞争的产生。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首先应该从计算机技术研发人员着手,注重人员的素质培养,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他们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同时注重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保有相同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通过广大计算机技术研发人员的努力,并在一个共同目标的驱使下,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和广大用户的需求,在确保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积极改善服务理念,真正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整个体系的进步,更好地运用于现代化的方方面面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服务的进步,能够在现代化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将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振坤,余纯武,杨民英.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应用[J].读天下,2016(20).
[2]赵秀峰.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6(10).
[3]叶津凌,王小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浅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
[4]曾萍.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8).
作者简介
梁丰(1988-),男,山西省太原市人。太原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篇3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远程开放教育;有效运用
在步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借助于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远程开放教育行业开始发展起来,为很多想要学习进修却没有充足时间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一、开放教育
远程开放教育最早出现于1999年,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来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远程开放教育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考试的终身教育价值理念。和传统普通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不同,远程开放教育与西方大学教育有些类似,都是实行“宽进严出”和“完全学分制度”。学生只要通过入学资格审查和简单的入学水平测试就可以取得学籍,并进入相应的专业选课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远程教育在线教学平台,根据需要随时点播和下载平台上面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和教师、同学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每过一段时间,学生都要根据教师安排前往规定教学点参加面授学习,当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后,就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并进行电子注册的学历证书。对于一些授予学士学位的本科专业,如果学生满足授予学位的条件,还可以向学校申请获得对应学士学位证书。
二、云计算服务形式
当前云计算技术的主要服务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
(一)软件即服务
所谓软件即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统一部署应用软件,并且通过浏览器为用户提供软件,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订购相应软件,计费方式按用户订购软件的时间长短和软件数量计算。
(二)平台即服务
所谓平台即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和相关硬件资源,用户借助于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开发环境开发所需程序并且通过服务器和互联网提供给下一层级用户。平台即服务形式可以为一些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工作室或个人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促使他们研发出更好的软件。
(三)基础设施服务
所谓基础设施服务,是指服务提供多台服务器组成的“云端”基础设施,并以计量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当“云端”基础设施把I/O设备、内存、计算能力和存储整理合并为虚拟的资源池后,就可以为用户提供存储资源和虚拟化服务器。基础设施服务属于托管型硬件方式,用户付费后可使用服务提供者的硬件设施。
三、云计算技术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一般来说,云计算技术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云服务平台
云服务平台建设是指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借助于云计算技术把原本分散的基础设施重新整合来为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提供支持,构建出覆盖全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云。云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普通高等教育服务。此外,云服务平台还可以用于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党政机关乃至于企业、事业单位之中,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资源库
资源库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重要途径。资源库的建设离不开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形成资源与配置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发展资源的多样性,同时有效改善资源运行环境和制作方式,最终实现资源组织结构的改善。
(三)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核心,就如同汽车的发动机和人类的心脏一样。借助于云计算技术,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继而带动远程教育实现信息化。
(四)融合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云计算技术出现的频率有多高,融合概念出现的频率就有多高。在信息时代,如何融合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是每一位远程教育从业人员都在思索的事情。在当前形势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工作。将信息教育融入远程开放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融合过程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二者之间优势互补。
(五)设计学习活动
归根结底,远程开放教育只是一种支撑的手段,教育最终的目标还是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重点设计学习活动。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认知三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学生认知部分。通过计算机云技术,可以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学习,继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在当前形势下,云计算技术在我国远程开放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云服务平台、资源库、数据中心、融合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以及设计学习活动等方面。未来随着我国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刘晓刚.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系统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经济风险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62-02
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有效避免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多样问题,并积极推动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和执行效率上的发展,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以及长足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与保障,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凭借其对于现代社会极强的融入性,大大变革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在便捷性和效率方面出现了极大提升。将其应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便能够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优化提供巨大帮助,也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观念保守,创新变革能力差
企业的经济管理应当保持相当的创新性和时代性,能够结合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和优化,不断剔除现有管理上的问题,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层面过于保守,尤其是一些企业领导者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陈旧,在经济管理层面采取办法多从主观看法出发,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完成对经济管理的把握和执行。在缺乏创新观念的前提下,又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企业很难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方向和速度,最后只能被市场和行业所淘汰[1]。在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应用时,多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购置基础性的计算机网络运行设备上,未能充分开发应用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工具。企业的经济管理得不到相应优化,企业领导者决策行为的盲目性造成经济管理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多样化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新的问题,造成企业经济管理的羸弱。
(二)职责划分不清,经济管理缺乏条理
企业的内部管理应当具备相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能够面对企业复杂的经济项目和发展规划与执行而不会出现管理上的遗漏和不足,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过程的高效率。就经济管理而言,应当在统筹观念和战略性意识的保障下明确管理的职责,将责任划分清楚,确保每项工作均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责任人。而许多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就面临着统筹上的巨大缺陷,尤其是在管理体系建设和执行方面,企业主体意识缺乏,对于经济管理没有明确的策略目标,也没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管理规划。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划分不清,工作存在交叉性,具体工作的负责人模糊不定,在出现相应管理问题时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造成问题的解决效率低下,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责任人的对接时又无法完成相应工作,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的混乱性,进而引发企业经营效率和发展效果的恶化[2]。经济管理缺乏条理性,治理层面矛盾众多,体制模式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
(三)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新技术应用滞后
由于企业管理层和领导者自身创新性的不足,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优化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视度也较低,造成经济管理在数据信息和计算机应用上的滞后性,缺乏与时代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其不仅实现了互联网信息的连通性,大大提高经济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效率,同时还能提供多样化、高水平的管理工具,将原有经济管理中的人工化和半自动操作转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3]。然而,由于企业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的不足,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在效率方面得不到提高,甚至会因工作方式和处理工具的老旧而导致管理过程问题多发、漏洞频出,造成工作上的巨大失误。企业管理者对于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等步骤的不重视以及经济管理数据操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在常规工作方面无法完全到位,内部经管的体系建设和执行层建设均很难达到健全程度。
二、经济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有目共睹,其对于社会工作方式的变革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的不断思考。由于其便利性和准确性,许多企业单位均将该技术一步步引进到实际工作当中,实现了内部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而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来看,由于其对于数据处理的高效性,经济管理工作中各类繁杂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处理均可在极高效率和较少人力的情况下完成,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和资金,提高了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4]。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能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各个工作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力的同时,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力度,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满足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各个目标和要求。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一)提高经济运营效率,优化基础管理系统
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充分应用在经济管理当中,就应在改变企业管理者观念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体系构建和管理系统建设当中,对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升级,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基础管理系统的架构和优化上。应当依据企业的成本收益率对比,将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构造进行优化建设,并结合组织构造的变化对网络基础进行升级,在网络环境变化时,能够方便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应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在企业的所有与会计相关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当中,使得其在管理系统良好运行的同时,能够加强系统的风险防范性,对于工作内容进行筛选和盘查,寻查内容中的不当之处,并及时进行纠错处置。同时,还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中的业务信息交流层面,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交流效率,使得企业能够成为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以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企业运营效率的极大提升[5]。
(二)推动经济战略发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创造企业内部的融洽氛围,同时能够使得企业在社会当中有着明确的定位和社会印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企业文化同时与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相当的联系,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和发展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文化建设层面,通过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使得企业在文化建设层面拥有足够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文化拥有更多的展平台,同时也能够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实现与社会大众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铺垫。企业的文化建设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显著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效果便会突出,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规划和经济战略的制定、执行均有着巨大帮助。
(三)加强经济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经济风险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是做好企业的经济风险防范,避免经济风险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保证企业在发展运营当中的安全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6]。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当中,能够帮助企业逐步搭建起系统化的经济风险预测、辨别和处理平台,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数据和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分析。当企业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可能性时,便可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超强计算功能进行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在风险来临之前便能做好相应防范工作,大大降低企业出现经济风险的可能性,能为企业的经济安全打造坚强后盾。
结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科技的探索研究和实际应用,将科技的优势作用在企业运营的多个层面,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的便捷性和效率性,大大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效率,还能优化现有的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发展的高速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蕴含的科技成果和实用功能丰富多样,将其运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能够有效消除现有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高经济管理的总体水平,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也为企业在管理层面和发展层面的协调统一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志强.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16,(19):209.
[2] 吴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4,(21):249-253.
[3] 陈静宜.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7,(1):53-54.
[4] 佳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经贸实践,2016,(17):50.
篇5
【摘要】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云计算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也将催生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变革浪潮,引发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IT应用方式的核心变革,同时也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作为21世纪IT业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未来云计算应用将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廉价的信息服务,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关键词】云计算;关键技术;应用实例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目前,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云计算没仍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
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给出如下定义:“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狭义的云计算指的是厂商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搭建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者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比如亚马逊数据仓库出租生意。
二、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云计算系统运用了许多技术,其中以编程模型、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最为关键。
(一)编程模型
MapReduce是Google开发的java、Python、C++编程模型,它是一种简化的分布式编程模型和高效的任务调度模型,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大于1TB)的并行运算。严格的编程模型使云计算环境下的编程十分简单。MapReduce模式的思想是将要执行的问题分解成Map(映射)和Reduce(化简)的方式,先通过Map程序将数据切割成不相关的区块,分配(调度)给大量计算机处理,达到分布式运算的效果,再通过Reduce程序将结果汇整输出。
(二)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
云计算系统由大量服务器组成,同时为大量用户服务,因此云计算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数据,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云计算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数据存储系统是Google的GFS和Hadoop团队开发的GFS的开源实现HDFS。
GFS即Google文件系统(Google File System),是一个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用于大型的、分布式的、对大量数据进行访问的应用。GFS的设计思想不同于传统的文件系统,是针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Google应用特性而设计的。它运行于廉价的普通硬件上,但可以提供容错功能。它可以给大量的用户提供总体性能较高的服务。
(三)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云计算需要对分布的、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因此,数据管理技术必需能够高效的管理大量的数据。云计算系统中的数据管理技术主要是Google的BT(BigTable)数据管理技术和Hadoop团队开发的开源数据管理模块HBase。BT是建立在GFS,Scheduler,Lock Service和MapReduce之上的一个大型的分布式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同,它把所有数据都作为对象来处理,形成一个巨大的表格,用来分布存储大规模结构化数据。
Google的很多项目使用BT来存储数据,包括网页查询,Google earth和Google金融。这些应用程序对BT的要求各不相同:数据大小(从URL到网页到卫星图象)不同,反应速度不同(从后端的大批处理到实时数据服务)。对于不同的要求,BT都成功的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服务。
(四)虚拟化技术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实现软件应用与底层硬件相隔离,它包括将单个资源划分成多个虚拟资源的裂分模式,也包括将多个资源整合成一个虚拟资源的聚合模式。虚拟化技术根据对象可分成存储虚拟化、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计算虚拟化又分为系统级虚拟化、应用级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五)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云计算资源规模庞大,服务器数量众多并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运行着数百种应用,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服务器,保证整个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是巨大的挑战。
云计算系统的平台管理技术能够使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的进行业务部署和开通,快速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
三、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和典型应用
云计算还处于萌芽阶段,有庞杂的各类厂商在开发不同的云计算服务。云计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简单的云计算在人们日常网络应用中随处可见,比如腾讯QQ空间提供的在线制作Flash图片,Google的搜索服务,Google Doc,Google Apps等。目前,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有: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一)软件即服务(SaaS)
SaaS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所定软件的数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收费,并且通过浏览器向客户提供软件的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是,由服务提供商维护和管理软件、提供软件运行的硬件设施,用户只需拥有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终端,即可随时随地使用软件。这种模式下,客户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资金在硬件、软件、维护人员,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这是网络应用最具效益的营运模式。对于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
以企业管理软件来说,SaaS模式的云计算ERP可以让客户根据并发用户数量、所用功能多少、数据存储容量、使用时间长短等因素不同组合按需支付服务费用,既不用支付软件许可费用,也不需要支付采购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费用,也不需要支付购买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平台软件费用,也不用承担软件项目定制、开发、实施费用,也不需要承担IT维护部门开支费用,实际上云计算ERP正是继承了开源ERP免许可费用只收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特征,是突出了服务的ERP产品。
篇6
【 关键词 】 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运用
1 引言
办公自动化就是将现代办公事务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结合起来,目的是通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行政机关,通过网络化服务更高效处理异地事务。办公OA就是数字化办公,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管理组织架构,提高效率,增强相互协调的能力,实现高决策交效能。办公自动化首先要强调的是易用性;其次是办公自动化要有健壮性;还有就是开放性,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的软件要能够完善的结合,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问题,需要从大局与全局出发考虑,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办公自动化系统;第四是严密性,通讯软件要实现用户、角色与权限的有效控制;最后是实用性,否则不起作用的办公自动化只能是形式,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
通过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办公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与协调化。计算机技术首先可以建立办公室内部的信息平台。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起内部的信息平台,方便信息交流,将整个工作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快捷。一些单位的通知与制度都可以通过这个内部平台进行。每个人都几乎天天在平台上进行操作,有利于实时传达,对于文件的解读更加明确。
2 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追求不断增强。通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发展,促进了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向着更高一层次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目前我国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仅仅是在表面上,而国外其他先进的国家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实现了巨额的经济效益。现代经济中的领导者开始向计算机信息、网络方向发展。
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信息服务发展更加完善。信息传输系统媒介也开始出现多样化,信息的传输途径已经从单一的文本传输发展到了多媒体方向的飞跃发展。计算机信息传播技术在服务中处于主动地位,让服务非常快捷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目前我国的多座城市已经开通了ISP服务,如上海的公共信息网等,它们主要对信息的查找与全面信息服务负责。计算机用户通过网络到ISP处进行入网办理,就可以上网。
目前的计算机信息传播途径是通过一定的硬件连接完成的。作为基础用户,首先需要一台计算机,加上一个光纤“猫”或是其他的Modem,另外通过电话线就可以进行ISP连接。在ISP选择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中继线,如果中继线太少的话,将会导致登陆时间比较长;二是收费,每一个ISP的服务标准与资费标准有所不同,第三在对服务进行缴费时,要考虑网点距离的瓿。目前的信息技术网络可以不再依附于电话线,而是通过光纤入户的方式进行了网络连接。
本文首先对在没有网络的环境条件下的计算机远程信息传输进行讨论,通过对硬件的准备与操作系统的匹配达到基本的满足。通过对一些软件的测试,来选择到适合目前操作系统的软件,同时确定需要硬件的配置与参数。对较适合的软件进行功能化描述,并就相关的操作进行简单介绍。希望通过典型案例来实现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真正发挥现代网络的作用。
3 无网络环境下的远距离信息传送
ISP服务大多是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它的覆盖范围有限,在短时间内有一些永远地区可能无法实现因特网的服务。而企业或是校园在这些地区同样存在。那么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远程的信息传递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Modem的同时,再选择安装好远距离传送信息的通讯软件,通过相对比较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同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信息传输的基本流程就是通过一台计算机在通讯软件的帮助下实现对远处的计算机进行信息传递,发送或是接收信息,实现屏幕实时交流,文件实现电子数据交换。软件是需要硬件进行支撑的,要想达到远程信息传输,在硬件要求中,就必须首先要有电脑,其次要有Modem,一根电话线,传真机可选。通过这些硬件的安装与配置,就可能通过通讯软件的使用实现信息的远程传输。
硬件准备齐全之后,问题就是对通讯软件的选择与安装了。目前市场上同类似功能的软件数量非常多,一般如果购买Fax/Modem的话,商家可能会附送软件。市场对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科学技术对通讯软件的研究日新月异。举例而言,在DOS操作系统基础上研究的Xcomversion 4.12虽然可以实现远程通信,能够有中文版,但这样的系统应用,肯定会随着系统的升级而不再适用。10年前DOS操作系统还能够应用,而目前DOS操作系统几乎绝迹。随着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如果通讯软件存在着操作复杂,识别复杂的问题,同样难逃淘汰的命运。BitWare for Windows Version 3.24 F/D(简称BWV)的版本应用就非常简捷,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虽然是英文版,但经过几次使用之后,用户就已经可以熟练的独立操作了。
4 远距离信息传送软件
硬件是实现计算机远程数据传送的基本条件,准备充分之后,就是通讯软件的选择问题了。BWV 3.24 F/D软件是适合于Window操作系统的一种远程通讯软件,它对设备参数的配置要求不高,功能齐全,操作非常容易,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4.1 安装运行环境
通过将BWV 3.24 F/D安装在不同的配置电脑上进行速度试验,通过测试后,发现测试结果还是与电脑的配置有着一定的关联的。采用486/33,传送频率为2400波特率的Modem时,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它的优势首先就是在Windows系统中完美使用。
4.2 基本功能
首先可以进行传真发送。由BITWARE直接发送文件,或短消息,另外在软件的帮助下,我们还可以将文件同时传真给不同的人,在操作时,将这些人重新编排到一个群组中,自动发送给每一位成员。通过相关的储存技术,可以进行重发、转发等。
其次是可以进行传真的接收。在设置时,把BITWARE设置到自动接收状态,如果有传真来,就能够实现自动接收,这大大节约了我们的操作时间,避免对其他的正在进行的事务产生影响,再单独进行接收操作。除了自动接收外,还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来进行接收。需要将电话接到调解器上。拨打电话后,将会启动手动接收功能,但在传真前,需要与发送者进行沟通。第三就是自动向前传真,在工作人员出差时,可以通过提高设定,将本将传送到公司的文件自动转发到出差地,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传真。最后一种是自动接收打印。
4.3 EDI功能
在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中,EDI(电子数据交换)功能最为实用。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之下,文件可以以Word等形式进行数据传输。一般来讲,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这样的电子数据交换。首先单击电话薄中的呼叫号码,点击拨号,计算机将进行呼叫,这后建立连接完成之后,就可以通过键盘进行交流。屏幕显示发送的信息,意为连接成功。对于文件的接收、发送、取消,将会在软件界面上显示出相应的符号与说明。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技术应用在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也将会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办公自动化中将向着智能化、数字化高度集成方向发展,将所有的内部与外部活动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支持着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珊珊.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的运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9).
[2] 吴小军.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3).
[3] 刘兴俊.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J].华章,2011(03).
[4] 何茜.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推广应用[J].民营科技,2008(12).
篇7
会计电算化逐渐普及,财务软件不断的规范化、通用化,移动终端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为网络技术在财务审批流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财务核算制度也应顺应市场要求,依时顺势开拓新思路,才能带来财务核算创新的新局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财务核算
自20世纪70年代会计电算化引入我国以来,计算机技术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完全替代了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部分替代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算等流程。财务软件的开发在经历了自由开发、满足个体内部核算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财务软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并延伸到管理电子化的层面。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在减轻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基本能够满足小规模组织机构的核算和管理需求。但在财务控制方面,只涉及到对财务内部不相容岗位的控制,如软件对在审批流程方面的控制尚停留在人工核算阶段。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主要围绕人来开展,在各环节建立了相应的稽核制度、审核制度以及各级主管的审核、签名盖章等审批制度。这些制度基本能够满足小规模组织机构内部监督和控制的要求,但随着组织机构的不断壮大,组织机构内部管理层次的复杂化,在大中型组织机构内部,单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和签名、盖章审批流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旧的审核控制制度往往把控制的终极责任定格在某一主要领导者的身上,而主要领导者在各部门、各单位往往担负重要的规划、决策任务,因此,找领导审批签字就成了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为找相关部门的领导签署意见,往返数次甚至数十次是很常见的现象,走完整个流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建立一种既不削弱内部控制的力度,又能减少人力、时间的浪费,能够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业务流程和审批流程打通的新型业务审核控制模式就成为这些机构的迫切需求,高等院校财务核算也同样面临这一难题。纵观目前国内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还没有哪一款软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目前来说,不太现实的想法是:依靠单一的系统既能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简化审批流程的要求。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新思维,引入、融合各种新型的业务处理系统,寻求新型的业务审批流程模式。3G、移动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模式的建立,引领了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为高校财务审核流程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通过财务软件的拓展、开发、运用和办公自动化,寻求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
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会计核算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经费、科研经费呈现井喷式增长,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财务人员虽超负荷劳作,但难以应付越来越多的报账工作。师生因报账等候时间长、为找领导签名跑断腿等原因而怨声四起,旧的业务流程和审批程序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目前的资金来源大概分为三个部分:财政资金(包括正常经费、专项经费和各级纵向科研经费)、科研横向经费资金和部分经营性收入。财政资金是主要来源,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是高校会计核算的中心业务,因此,各高校在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以实验室固定资产采购审批流程为例,其需经过以下程序:使用部门提出需求申请-组织专家论证-各审批部门审批-签订合同、安装调试验收-付款。其中,论证、招投标、签订合同、验收环节需要机构内各部门、院部及专家的积极配合,这一过程如果靠人力协调完成,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在各高校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同办公),不但具有完成公文运转的功能,还整合了办公、信息共享、管理与决策的功能,已经成为一个协调的办公平台。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跑部门审批、找领导签字的办公模式,并且这种快速、高效、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办公审批模式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但在高校财务审核控制中,普遍还沿用围绕人而展开的控制模式,一个在协同办公平台上已经完成的流程,到了财务报账这一环节,就又回到了跑部门盖章、找领导签字的旧模式,再一次走进报账速度慢、报账审批程序多的困局。我们知道,会计核算是从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的,财务人员在原始凭证审核中应坚持的完整性、程序性、特许性原则都强调了逐级责任划分和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环节、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要求相关的业务关联部门经手人、责任人、审批人、关联领导在原始凭证上签字就成为控制的手段,而且,这一控制手段一直被广大财务人员接受和认同,这种在原始凭证上签字的方式也便于在会计档案保存的过程中保留原始的审核程序;而在各高等院校广泛应用的办公自动化(协同办公)审批程序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因其整个审批流程在原始凭证上得不到体现,因此,还不能被财务人员接受,造成了办公自动化审批流程在财务报账环节得不到认同和应用,阻碍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会计核算中更加广泛的应用。
三、对策和建议
既然单一功能财务软件不能解决财务审批流程中存在的审批难、报账速度慢、浪费人力和财力等问题,那就需要我们拓宽思路,以现有条件为基础,把其他办公自动化业务流程加以变通改进,使之成为可以被会计核算认同和应用的审批流程。下面就怎样将办公自动化业务流程和会计流程相融合及将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引入财务报账谈谈看法。
(一)办公自动化流程和会计流程相融合
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在高等院校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就表明办公自动化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不会因为在某一环节暂时得不到认同而停滞发展,因此,会计核算在坚持核算原则的基础上,只有积极寻求与办公自动化审批流程相融合的办法才能适应需求,解决审批难、浪费人力等问题。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每一流程,都是一个由需求部门发起业务,各关联部门签署意见并经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合理的、符合控制要求的业务申报与审批过程,具有真实性、唯一性、完整性、明确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审核思维程序一致,与目前会计核算沿用的业务审批流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流程保存介质的不同,即虚拟化与现实化的冲突,怎样使虚拟化中的流程同样被财务人员认同和接受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将办公系统中涉及财务核算的流程以表单的形式进行打印、并由发起部门(或最终审批部门)加以确认,辅以办公系统业务流程信息,替代以前由关联部门在原始凭证上签字的审批程序,可以解决虚拟流程现实化的问题。这种处理方法既体现了整个业务审批的过程,又符合会计核算的真实、完整、明确和程序性要求,可以被财务人员接受和认同。
(二)借鉴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开展网络自助报账
目前,在高等院校内部,师生报账基本上还是由报账人员携带审批后的原始单据到财务部门,等候财会人员审核报账,在报账过程中,因原始单据欠缺相关人员的签字、审批流程不规范等原因,往往需要报账人员多次、反复往返,即使审核流程无欠缺,等候财会人员分类计算等原因也往往耗费了师生相当多的时间。移动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引领了办公自动化的变革,使用人受益不少,财务报账也可以开发终端系统,利用移动终端开展网上自助报账,来一场报账自动化的变革。那么,如何开展网上自助报账呢?初步设想如下:开发财务软件应用系统——自助报账终端,自助报账终端系统应具备查询功能、填报功能、流程指引功能、沟通功能。将该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对接,由报账人将需报账的单据分门别类在申报系统中填写好,然后发送给财务部门,同时,上传办公自动化审批流程打印件,财务部门在收到网上送审单据后进行初步流程审核,如发现问题就退回申报人的补充材料;如审核无误则通知申报人提交书面申报材料予以报账。网上初审可以节约报账人因流程不规范而反复往返送审的问题,申报人的初步分类申报也节约了财务人员审核书面材料的核算时间,另外,申报人在接到财务部门报送书面材料的通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送审书面材料的时间。自助报账终端的使用,对减少人力、时间浪费都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电算化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了基础。会计核算制度也应顺应市场要求,依时顺势开拓新思路,才能为会计核算带来新变革、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1 计算机OA概念
办公自动化(既OA),其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通过应用计算机中的各种新技术(如: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系统科学等)。不断使人们的公务管理活动物化于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各种目标的人机处理系统。这一人机系统,人、机缺一不可。而设备方面,硬件及必要软件都需齐备。
OA这门综合性技术是七十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快速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经过多年来至今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至今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上作产品。通过实现OA,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终提高决策效能。
2 OA的发展特点
办公室和OA将来的发展很难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论,但从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本人以为未来OA发展有以下特点:
2.1视频技术的大量应用
随着视频技术和压缩技术的发展,诸如视频会议等得到大力推广。在微软总部举行的未来办公品展览上推广之一就是通过摄像头全方面地看到与会者参加会议的情况,甚至还可以看到每一位发言人的表情,并进行互动式的讨论。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视频技术也将更加进步,将逐步实现无线视频技术,目前市场上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大多采用CPRS和CDMA技术,技术还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无线视频技术将被人们广泛使用。
2.2无限的无线办公场所
随着向Wi-fi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通讯方式迅速在工作领域兴起,这些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一些电子产品实现的通方式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应用得到了一次技术性的飞跃,如:东莞市级政府办公场所和公益性场所免费无线宽上网,成立“无线城市”建设工作办公室。封闭办公室的概念已不复存在,人们可以在机场、广场、饭店随时办公。员工无论身在何处,企业园区、异地出差、家庭办公等都可以轻松实现移动办公,企业内部还可以根据实用权限建立不同的应用级别,以设定不同的处理优先级,从而保证上网的安全性。无线网络的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2.3更灵活的工作流
电子文件在网络中传输,比起纸质文件的传送效率要高出几个数量级,不仅可以包括过去的纸质公文,而且还可以包含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影像资料,传递的知识更加丰富,对电子文件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归档还可以使之得到长期保存,简单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办公的非专业化
在现在商务环境下,一般的工作人员通过一些办公软件也能进行熟练的文件处理,所以要完善OA环境,使普通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数据和知识,然后制作出能读的文件,可以即时检索,瞬间向世界发送。虽然质量上比不上专家,但数量上肯定是很大的。如今在互联网的内容大约有数千亿,这样的庞大信息可以通过检索高效选择。
3计算机B/S型结构和Web2.0技术
3.B/S(Browser/Server)模式又称B/S结构。
这个模式是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兴起,是对C/S(Client/Serve模式的扩展。在这种结构下,工作面是通过IE等浏览面来实现的。用户通过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再讲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B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单,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人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B/S其本质是三层体系结构C/S模式:第一层客户机是用客户和整体系统的接口。客户的应用程序精简到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如软件公司的IE等。浏览器将HTML代码转换成图文并茂的网页。网页还具有一定的教互功能,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表上填写信息提交后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这个后台就是第二层的Web服务器。
第二层Web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这一请求,并动态生成一窜HTML代码,其中嵌入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如果客户机提出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Web服务器还需与数据服务器协同完成这一处理工作。
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是负责协调不同的Web服务器发出的SQL请求,管理数据库。
基于B/S结构的通信结构,客户机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InternetExplorer,服务器安装SQLServer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对用户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对前端机的配置要求也较低,而且界面丰富、客户维护量小、程序分发简单、更新维护方便。它容易进行跨平台布置,容易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进行协调,尤其适宜电子商务的应用。
3.2Web2.0技术。
随着信息流通量迅速增大,导致了商务本质的变化,这促使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以适应商务领域的高速成长。理光株式会社提出了Web2.0时代全新的未来办公室概念。
web2.0已不是单纯的软件话题,而已经涉及到新的商务模式,现在已经有开发的交流的平台,服务器、内容以及各式各样的服务,已经实现了服务的链接,从而提供了更为综合的服务。已经习惯互联网的一代新人,将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起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Web2.0在缩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鸿沟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办公环境。企业不仅可以借助Web2.0绝佳的互动性,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且企业自身的办公模式也正随着改变。普适计算技术的出现无疑将令随时随地迅速访问到自己所需信息的梦想得以实现,而这更将推动Web时代高效、轻松、愉快的工作方式演进。
4.结语
计算机应用于OA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人们对办公室的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采用现代化办公没备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广泛、全面、逐步地收集、整理、加、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尤霞光.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云计算;通信;运用
1.分析云计算概念及其特征
1.1概念界定
云计算概念分两种:狭义的云计算与广义的云计算。狭义云计算是指 IT 使用模式和基础设施的交付,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使用模式和服务的交付,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 IT 和互联网、软件相关的,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服务,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具有虚拟化、可靠安全、超大规模等特点。
(1)云计算包含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及在数据中心提供这些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它包括三种“云“:公用云、私有云、帮助云。公用云是指如果云是以即用即付的方式提供给公众时,称之公用云。私有云是指不对公众开放的企业或组织内部数据中心的资源。帮助云是指SaaS使用云提供商的云服务。(SaaS是指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
(2)Cloud:数据中心提供软硬件设施。
(3)云计算:就是SaaS和效用计算,通常不包括私有云。(效用计算是指被出售服务称效用计算)
(4)云计算的供应商要求的条件有必须已经拥有非常大型的数据中心、大规模的基础软件和运维数据中心的高级人才。其中,云计算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5)云计算从传统硬件上看:①云计算提供者可提供无限的计算资源。即用户不需要为计算力准备预算和计划。②云计算服务商按需追加硬件资源,不需要给终端用户预先承诺。③用户使用资源灵活,可以方便地使用资源,释放资源方便,并按小时付费。
1.2云计算具体特点:
(1)虚拟化。用户在无需考虑位置、可以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其他形式的固定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不需要了解、也不用考虑具体的应用运行的位置。只需要一个手机或者一台笔记本,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2)高可靠性。“云”使用了多个数据副本进行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因此、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安全和更可靠。(3)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的规模,最大的“云”当数Google。目前,Google 云计算已经拥有 100 多万台服务器,其他的如 A-mazon、IBM、微软、Yahoo等公司的“云”也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的私有云也一般拥有成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4)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2.对云计算的关键技术的分析
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一系列创新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包括:
2.1虚拟化技术
它是云计算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通过虚拟化技术,单个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虚拟机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给云计算带来诸多优势:一方面可以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实现运营开销成本最小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应用栈和即时应用镜像来实现业务管理的高效敏捷。目前在云计算中普遍使用的三种虚拟机技术是:VMware Infrastructure、Xen和KVM。
2.2海量数据处理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很多是海量数据级的,单台计算机不可能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作为以互联网为计算平台的云计算,将海量数据分割后调度到互联网中的多个计算节点上批处理计算任务和海量数据,并建立一个可扩展的可靠的计算环境。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海量数据处理编程模型是由Google公司的 Jeffrey Dean等人所设计的 MapReduce 编程模型。
2.3大规模分布式存储
随着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具有存储海量数据的要求,比如搜索引擎,这种需求催生了诸如分布式文件系统这类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技术。云计算的出现给分布式存储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的存储和操作都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数据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了普通文件、虚拟机镜像文件这样的二进制大文件、类似XML的格式化数据,甚至数据库的关系型数据等。目前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方向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如 Google公司的BigTable,Amazon 公司的S3等。
2.4资源调度
云计算的海量规模为资源调度带来了挑战,目前的技术已经实现了在几秒钟内将一个操作系统进程从一台机器迁移到另一台机器。
3.云计算在国内运营商的发展
中国移动推出了“大云”(Big Cloud)云计算基础服务平台,中国电信推出了“e云”云计算平台,中国联通则是推出了“互联云”平台。2009年8月,中国移动研究院了0.5版本“大云”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很多管理软件和应用。中国移动的“大云”是基于一些重要的开源软件开发的。以此为基础,中国移动研发和试验了高效的云系统管理软件和比较重要的几个应用,比如并行数据挖掘、云存储、大容量数据库及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通过深入研发和试验HyperDFS、MapReduce、HugeTable、CloudMaster等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自主搭建了1000个CPU组成的256节点规模的云计算试验平台,并开展系统评估与优化,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试验平台,开展了云计算应用研发和试验。2009年9月22日,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携手EMC推出“e云”。这片“云”能按照用户的设定,自动利用电脑空闲时间,将信息备份到上海电信的“e云”数据中心,当用户遇到电脑破坏、数据破坏、误删除、在家办公、远程办公等情况时,只要通过网络连接至电信服务器,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恢复任意一个时间点的数据。“e云”可以把天翼Live等IM工具连接起来,目前,针对主流手机终端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开发都在进行中,到时用户可以实现单一账号式登入。这意味着,未来不论是联通用户还是移动用户,无论是通过EVDO还是TD或WCDMA方式传输,只要设置一个单一账号,都能接入和使用电信的云服务。中国联通研究院也开展了“互联云”的试验。
4.通信领域当中的云计算
4.1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愈来愈快,学习工作的额方式也多种多样,所以网络远程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产物。目前,网络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要实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跨平台的应用的要求还很困难,这也是我们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云计算刚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由于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所以用户在完成所有的工作都是在Web上,而不是在桌面上。在任意时刻的任意地点,用户都可以使用一台已经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终端对任意的文档和程序进行访问。所以这个因特网会因为云计算技术而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超级计算机,进而使各种数据和知识的共享成为现实,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云计算在很大程度上让网络远程教育取得了变化和突破。首先,在移动通信的社会中,学习也具有了移动性。在这个前提下,大家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所需要时才会去学习,所以有关学习资源的有效时间就显得很重要,因为信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学习资源必须要是相关领域中的最新变化的内容以及最新的需要,这就需要实时更新学习资源以满足当前需要。而对于资源的更新来说,单靠几个人或者说一个团队来完成显得有些不现实,只有将所有人都联系起来,每个人都共享自己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保证资源的不断更新,也才能保证学习资源的可
持续的发展。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客户能够对学习资源进行编辑和创作,已经能够跨平台进行实时的共享。其次,学习资源不是存在某一台计算机或者是服务器上,而是分布在存在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节点中,这样学习的人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在登录系统后能在任意的组织和系统中获得来自其他组织和系统的学习资源。
篇10
在各种网络教育平台中,如何让存储在不同地方的海量资源被需求者使用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云计算(CloudComputing)正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它使用了网格计算等成熟的设计思想,涉及到,负载、平衡等多方面概念,是软件的下一个逻辑阶段,它可以被看成“因特网集成软件”———建立使用虚拟化技术支持的软件模型;所有软件都会作为虚拟化的或者对我们隐藏。它提出了SaaS(SoftwareasaService)、PaaS(PlatformasaService)等概念。一朵云就是一种独立的并行分布式系统,可以提供服务层的同步,计算资源也可以实现统一。其运用于Web2.0技术中,使得用户可以与网络交互、主动参与、个性化内容,这也正可以满足自适应学习的需要。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育云平台的出现,将其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可以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教育云平台的服务对象为各区县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市各级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育资源开发商或提供商。教育云平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资源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各院校优质资源公开。
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云平台的解决方案
基于云计算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个云端服务平台。平台依托云数据中心,包含视频录制、直播与点播等功能模块。其具有资源按需所取和应用与平台解耦等特点。
(一)系统架构
云视频技术是在传统Internet中加入一层新的网络架构,流媒体内容既可以上传到中心节点服务,也能够分享到各“边缘”节点,这样用户就能够在多个节点获取学习内容,视频学习资源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原有的独立流媒体系统相互联通,避免了资源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云端用户可以按需取用视频学习资源。1.网络及软硬件架构(1)硬件结构根据以上目标,我们建设了以下网络硬件架构。云视频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技术部署,云端服务器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直播服务器和流媒体主服务器组成。各学校(各分资源中心)配备了安装有流媒体功能组件的教室,它们可以完成如下功能:①录播自有资源(教师授课视频、校本课件等)的功能,并将这些资源共享到全局服务器上;②直播功能,流媒体平台管理中心将各分中心实时的教学资源直播到各教室;③点播功能,各分中心利用教室设备点播收看流媒体存储服务器上存储的各分中心资源。(2)软件结构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视频点播、内容搜索、视频直播系统、资源共享和用户服务及可扩展的其它功能。2.系统架构用户于应用层发起请求,通过逻辑接口层向云端服务器发起请求。大量流媒体及基础数据保存于云端服务器,基础数据中保存了系统及用户的基础数据,与流媒体数据或逻辑接口层进行交互,逻辑接口层将处理好的数据信息发往应用层。
(二)系统技术路线和实现
- 上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 下一篇:建设工程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