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区别

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养老基金,风险控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1-0101-03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下称全国社保基金)是专指经由中央财政预算拨入、或由国有股减持划入的变现资金或股权、或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所形成的基金。于2000年9月由中央财政首期投入200亿元资金而设立,初衷主要是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期社会养老保险支付缺口的需要。

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6亿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2.7%和24.4%。这意味着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在60岁以上,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65岁以上。同时,中国当前养老基金支付能力潜在较大缺口:一方面是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形成基金积累;另一方面是由旧制度向新制度(统账结合)转化时对养老金负债并没有做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再者,是各地所暴露出或依旧潜伏着的养老基金被侵占或挪用等现象,都对制度体系的将来支付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截至2006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总额是2724.16亿元,而2006年当年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的预算拨人资金就达到了1745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如何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如何做大做强?如何运营如此巨额资金,在确保其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实现风险利益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应当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二、筹资模式分析与风险控制探讨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的资金及股权资产、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筹措资金(当前主要是彩票公益金收入)以及基金的投资收益部分,其中财政拨款累计占到全国社保基金总值的82.81%。

从表1可以看出,占全国社保基金资金来源80%以上的财政拨款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其中2003年竟然不足50亿元,严重影响了全国社保基金的积累速度。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6月公布的数据,1998年至2003年6月间,中央财政向社会养老保险投入了1760亿元,用以弥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当期缺口。若按目前的基金规模和积累速度,全国社保基金要想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及时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将是十分困难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财政部门缺乏一个完备的扩充社保基金的长期规划。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财政收入连年增长,正是充实社保基金的有利时机。1、当务之急,国家应当制定出财政资金充实社保基金的长期规划和政策规定,在科学估算我国养老基金逐年收支缺口的前提下,采取与年度GDP相挂钩的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转移支付额度或比例。2、对于国有股减持收入,山于受到我国股市脆弱性的影响,被迫代之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含股权)充实全国社保基金规模,但相比较而言,划拨国有资产具有流动性差和积累速度较慢的特点,这也势必会影响到全国社保基金的积累速度,并且,在划拨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国有资产的质量问题,切不可将社保基金变成不良资产的“收购站”。3、要继续拓展合理的社保基金筹资渠道,顺应国内经济的发展,有必要考虑转移部分土地出让费、房地产税收、个人所得税等按比例作为全国社保基金的可靠筹资来源,以加快提升全国社保基金的筹资速度和积累规模。

三、投资模式分析与风险控制探讨

投资收益始终是全国社保基金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基金积累规模的日渐增大,良好的投资运营管理和理想的投资回报率理当成为合理的期望,但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效果并不理想:2001年到2004年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25%、2.75%、2.71%、3.32%,而2003、2004、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8%、5%、1.8%,可见,全国社保基金的运营能力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一)投资工具分析

养老储备基金作为一种战略性长期资产,在投资运营的“三性”选择方面,应该有阶段性的区别。爱尔兰NPRF的投资策略,整体上划分为纯积累阶段和支付阶段,其中纯积累阶段以“赢利性”为主,重点选择收益较高的长期投资资产,如股票、基金等,对于高流动性的资产则应采取缩量选择,如银行存款、短期债券等;而临近及进入支付阶段后,资产选择应适当向“流动性”,同时缩量持有长期资产。

据预测,我国养老金支付高峰期将始于2050年,因此,真正需要动用全国社保基金填补支付缺口的时间也应当是20年以后的事情,就如此长的纯积累期而言,投资资产理当向收益较高的长期资产倾斜。而我国的《暂行办法》对此并没有做出特别考虑,只是“一刀切”地划做出资产配置比例。对此,很有必要借鉴爱尔兰的阶段性投资经验。

(二)投资方式分析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基本分为两大部分:理事会直接运作和委托运作,其中理事会直接运作的部分仅限于银行存款和一级市场购买国债,而其他部分则须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托管人托管。但实际上,理事会直接参与的运营资金远超过以上限制。2004年理事会直接运作的资金比例达到了89%,而委托投资仅占到11%。与爱尔兰56.9%对43.1%而言,过大的直接投资比重和过小的委托投资份额,就是一种对社会专业性投资资源的浪费,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投资效率低下、投资回报率低。而由此带来的另一可能的后果就是:滋生过高的管理成本,造成机构庞大,监管困难,管理效率降低。因此,应适当降低直接投资份额,尽量利用社会专业化投资力量,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还可以精简机构、提高管理和监管效率。

(三)投资区域分析

当前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几乎全部投资于国内市场,而国内规模较小的股票市场和很不发达的债券市场严重限制了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无形中增大了投资风险并降低了投资回报率。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社保基金风险全球化分散的方式,应该引起全国社保基金的关注。如果说国内资本市场很不完善,那么,完全拒

绝对国外市场的投资,就等于限制了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分散和投资组合优化。

总之,必须理性分析全国社保基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综合考虑安全性、赢利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1、实施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适当拓宽投资渠道。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储备基金,全国社保基金更应关注长期投资收益。选取具有良好业绩的基金或信托股份作为股权投资对象,同时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科学配置投资组合,发行长期指数化国债项目。应当积极探索养老基金投资项目的创新途径。如发行超长期的政府国债投资项目,发行政府主导下的长期指数化专项国债等,确保养老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3、创新基金投资的组织形式。逐步加大基金的委托投资比重,降低直接投资份额,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社会投资力量,开发第三方资产管理。4、编制全国社保基金积累及支出的长期战略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制定出社会保障基金的长、短期投资战略和投资策略:完全积累期要注重长期投资收益而放弃基金流动性;进入支付期,就要适当注重基金流动性而加大短期投资比重。

四、监管模式分析与风险控制探讨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运作,由财政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监督。其“委托一”关系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全国社保基金的委托关系基本符合“多任务委托模型”、“单一委托人、多元人的委托模型”和“多阶段委托模型”,对此较为复杂的委托关系,应当引起关注的就是“约束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全国社保基金运营的“三级”委托关系中,第二、第三级的关系可以借鉴市场监督机制。而当前所被普遍忽视的第一级的委托关系,恰恰是应当引起重视的部分。

在第一级委托关系中,委托人是全国的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的人,而受托人就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由于全国的受保障人群是一个分散的个体群体,根本无法对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运营形成有效监督;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又是直接隶属于国务院,虽然名义上接受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监督,但这种平行的同等级别部室之间的监督是非常微弱的;再加之全国社保基金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直接拨款,跟具体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体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当前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对于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评估、绩效评价、盈亏的考核等激励手段很欠缺。

对此,一是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健全法制,使基金投资运营与监管有法可依;二是成立面向全国养老保障基金运营的监督领导小组,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实行监管、审计,以确保理事会的运作合法、合规;三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要通过聘请外部独立审计机构,对其委托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运营审计。在坚持社会基金与基金发起人或管理人资产分离原则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接受社会监督。既要防止社保资金被挤占挪用,又要防止社保资金被随意投入高风险领域,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