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特征

篇1

关键词:河北省;民俗文化特征

河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兼有平原、草原、高原、山地、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河北民间艺术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在国内外都是享有盛誉的。河北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人民群众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抒感、交流思想,起到了无形纽带的作用,为促进河北省的社会进步,曾做出过彪炳史册的贡献。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中,河北民间艺术更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营造健康的精神氛围,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服务于经济建设,发挥着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功能。

一、地方戏曲

河北具有古老的传统戏曲。金、元杂剧就是在河北省境内盛行之后,南下传播到江浙一带的。明清以来,弋阳、昆山、梆子、二黄等戏曲声腔,先后在河北盛行。20世纪40年代末,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河北地方剧种,主要有河北梆子与评剧。目前,在河北流行的剧种有30多个,其中河北土生土长的有26个,代表性的有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安国老调、平调落子、新颖调、横歧调、哈哈腔、四股弦剧、评剧、唐剧、唐山皮影、保定皮影、南辛庄木偶戏、固义摊戏、丝弦戏、坝上二人台、海兴南锣等。

二、民间曲艺

河北民间曲艺艺术历史悠久,曲种繁多,节目丰富,在各地流传的主要曲种有西河大鼓、乐亭大鼓、任丘大鼓、晋州龙鼓、赞皇旗鼓、安国架鼓、高邑腰鼓、常山战鼓、藁城金钹战鼓、沧州木板大鼓、木板书、十不闲以及单弦、平书、相声、数来宝、快板书、三句半等30余种。这些曲种,有的演唱长篇大书,有的演唱小段,多年来流传下来的大小书目数以千计,从事这些曲艺的专业演员和农村业余说唱艺人数以万计。

三、民间歌舞

河北民间歌舞包括民歌、吹歌、歌舞等形式与内容。其中,河北民歌多为民间口头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反映广阔的历史生活画卷,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河北吹歌是一独具风采的民族民间乐器演奏形式,其乐器多以唢呐为主,配以管子、笙、笛、板胡伴奏乐器以及锣、鼓、钗等打击乐器,在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之日,进行演奏。河北歌舞基本上以秧歌为主,其它还有各种灯类、鼓类以及借用道具表演的狮子舞、竹马、旱船、花船、小车、大头舞等146种。

四、乡村古乐

河北乡村古乐活跃于河北乡村,目前完整保留下来的主要有邢台市广宗的太平道乐、巨鹿道教音乐班打醮科仪音乐、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军卢村音乐。这四种音乐的共同特点是披着宗教外衣,却完全体现着民族文化传统,均可以称之为僧儒道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音乐。这些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以其古朴、优雅、独特在民间音乐大花园中争奇斗艳。

五、民间绘画与民间歌舞

民间绘画取材于民间生活,在继承传统绘画风格的墓础上有所发展创新,也是河北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民间歌舞包括民歌、吹歌、歌舞等形式与内容。河北民歌多为民间口头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反映广阔的历史生活画卷,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春秋战国以来,各朝代有关文献都有河北民歌的记载。河北吹歌是一种独具风采的民族民间乐器演奏形式,其乐器多以唢呐为主,配以管子、笙、笛、板胡伴奏乐器以及锣、鼓、镲等打击乐器。在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之日,进行演奏。河北歌舞基上以秧歌为主,其他还有各种灯类、鼓类以及借助道具表演的狮子舞、竹马、旱船、花船、小车、大头舞等146种。

六、武术与拳种

中国有民间武术129个拳种,其中52个发源于河北省。这52个拳种主要分布于沧州、邯郸、保定、唐山、廊坊、衡水、邢台等地。现存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邯郸永年的杨式、武式太极拳,沧州的八极拳、披挂拳、燕青拳,廊坊的八卦拳,邢台的梅花拳,深州的形意拳等。

七、土特产

燕南赵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许多土特产品具有它的显著的独特风格。果类品种多,产量大,计约百余种,素有“果乡”之称梨、板栗、核桃、龙眼葡萄、柿子、花椒等居全国首位。口蘑盛产于坝上,是一种名贵真菌;蕨菜号称“山菜之王”,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工艺美术品丰富多彩,技巧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我国一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燕赵地区的广大民众大多是以农耕为主的农民,所以河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亦可以说是农民的艺术。民间艺术经历了各朝各代依然能够让世人见到,离不开技艺的传承。那些与群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形态表现的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等等依靠行为方式传承的文化样式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在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那些祖宗们留给后世的手艺可以一直延续发展下去。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从事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地方特色浓郁、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所以做为河北人的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淮阳“泥泥狗”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罕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原始文化信息,构成该地区独特的民间风俗景观。

1.淮阳“泥泥狗”的生存背景及渊源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古称陈州,又名宛丘,历来被认为是古代传说中伏羲氏与神农氏两位帝王的故乡。淮阳作为伏羲定都、创业和长眠之地,不仅为大量的史籍文献所记载,也被众多的遗迹遗俗、神话传说和现代考古所证实。中华民族始祖伏羲与抟土造人,主持人类婚姻结合 、生育繁衍,为后世祀为皋(高)媒的伟大的母亲神女娲,被淮阳当地百姓称为“人祖爷”和“人祖奶奶”。关于人祖伏羲 、女娲兄妹在当地创世、治世的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百姓中广泛流传:为纪念伏羲功德,后人在太吴陵建有宫殿式陵庙,俗称“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太吴陵有盛大的祭祀“人祖庙会”,当地人称“二月会”。

“泥泥狗”是准阳太吴陵“人祖庙会”上泥玩具的总称,又称“陵狗”。当地人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颇为神圣。若买了“泥泥狗”送给亲朋好友,可以消灾 、祛病。淮阳泥玩具 的种类 繁多 ,鸟兽虫鱼 ,奇形怪状 ,为何偏偏叫做“泥泥狗”呢?“泥泥狗”这种古老文化遗传在史籍中并无记载,因而至今没有谁能说清它的来龙去脉,但是当地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从当地的遗风中我们可以证实:淮阳“泥泥狗”玩具和当地“人祖”的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淮阳“泥泥狗”产生之初的功能并儿童的玩具,而是用来祭祀伏羲、女蜗的“圣物”,担当起沟通人 与神灵的重任 .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信仰和崇拜。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这一“物”产生多方面的需求,也引起 了其功能的演变,使之逐渐成为娱乐用品,兼负娱神、娱人的多种功能 。淮阳“泥泥狗”品类 、系列极为奇特 ,多属不可名状的奇禽怪兽,古拙简朴,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信息:人类学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和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民间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生命崇拜的遗留。

2.淮阳“泥泥狗”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是一种民俗现象,它是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美术的产生和演变与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这样说过:“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 ,不将民间艺术当作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关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 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美术有深层的了解。”所以,研究一切民间美术形式,都应沿着民俗这条路子,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其脉络。

河南淮阳地区民间风俗孕育和发展了“泥泥狗”这一 民间艺术形式 ,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又充实和丰富了民间风俗的内容,它同 乡村民俗一样恬淡而淳朴 ,是劳动人民淳风之美的体现和物化。淮阳“泥泥狗”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它独特的民俗内涵上 ,民间祖先崇拜 而带来 的原始情感和深厚的原始神秘心理,使这一民间艺术品连绵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祖先崇拜

民间信仰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思维与行为的准则。在中国民俗中,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各种信仰的基础。“万物有灵观是原始初民对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所取得的第一成果。”万物生灵,神人合一,物我两忘,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早期的人类意识还不具备从自然的客体中完全分离开来的能力,自身的脆弱与生存的欲望使他们把保护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在他们看来具有很大威慑力的禽兽 、自然力上。人们把自然力人格化,视为有灵魂的载体,塑造成超 自然的神灵,产生了对 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对这些神灵的虔诚的祈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先民逐步由对自然力的崇拜发展到对氏族图腾与祖先的崇拜 ,而这些具有原始宗教文化特征的“图腾”历经数千年,伴随着古老的宗教祭祀、民俗活动而遗存下来 。

淮阳“泥泥狗”出自当地人纯朴 、虔诚 的祭祖崇生心理 ,是民间世代的口传心授的模仿创造。淮阳“泥泥狗”所表现的内容丰富而奇特 ,每个形象都有其深刻内涵,有的简直就是古书《山海经》里描述的奇禽怪兽的“图解”。据《中华都要览》载:“《山海经》及其它古籍中记载 的以陈地 (淮阳)为中心区域活动 的古帝、祖先神及其部落就有 20多个。淮阳是太吴伏羲和炎帝神农氏的都邑,还有女娲氏之都城 (今河南西华县东 ,距淮阳仅 30公里 )。淮阳可谓是 ‘三皇之都 ’,因此遗存下众多怪异形体的图腾神祗也就不足为奇 了。”淮 阳“泥泥狗”玩具和当地“人祖”的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愉悦人们心情为 目的,具有超越物用功利性的特点 ,主要用于人们“精神的实用”,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诉求。

太吴伏羲教民佃渔畜牧,制定姓氏 ,画八卦 ,定嫁娶,制琴瑟,在人类还处于蒙昧的状态下 ,创下 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在人类原始历史进程中,对 中华 民族的生存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不能不为后人顶礼膜拜。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吴陵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和代表,每年的“人祖庙会”便是人们祭祀祖先的重要民俗活动。庙会上的祭祀物“泥泥狗”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传说“泥泥狗”是人祖造人后捏的,渗透着巫术 的神力。“泥泥狗”是来赶庙会的人必买的吉祥物,是本地独特习俗 ,所有的孩子都能向赶庙会回来的香客索要“泥泥狗”。“老斋公,恁慢走,赶会捎个花灵狗,恁老活到九十九。”每逢孩子们唱着民俗歌谣索要“泥泥狗”时,赶庙会回来的大人们都以此为吉祥的兆头,都会很乐意地把“泥泥狗”撒在地上,看着孩子们哄抢 ,然后放在嘴里 ,呜呜地吹响…… (2)对生殖 、生命的信仰

生殖崇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同。老子在《道德经》中云:“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老子认为 ,天地间万物源于女性的生育功能。在远古时代 ,人们对人的生殖机制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在原始混沌思维和神话的作用下,生殖和生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神圣的面纱。“在原始人类的生存意识中,壮大部落群体力量的基本方式是繁衍和生殖。由于这类行为对生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很快就从 自然的原始行为上升为社会性行为 ,社会价值化的繁衍和生殖 ,就不仅是行为而同时也是观念 ,在这个基础 ,产生生殖崇拜是 自然不过的事了:”先民们虔诚地祭祀生殖之神,生殖崇拜成为原始人类普遍的宗教信仰。《周易·系辞下》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些都是直接对男女性行为的捕写。虽然远古时科学不发达,但人们已经懂得,男女交合关乎着人的生命的诞生,关乎人类的发展。

淮阳“泥泥狗”中最具代表性 的“人祖猴 ”,造型似人非人,似猿非猿 ,但从整体看 ,威严 、庄重 、神秘。尽管不同艺人的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但每个“人祖猴 ”的下部或胸部都绘有 明确的“女性生殖器”符号,并且十分夸 张,这在我国的民间玩具 中是独一无二的。“人祖猴”上绘制 的这些符号涵盖两个古远的信息 :一是对女娲“抟土造人”的讴歌,使人们万世不忘女娲繁衍人类的伟大功德;二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淮阳泥泥狗“女阴生殖器”符号,是人类原始文化最真实 、最具体的体现。联系淮阳当地 的民间信仰,我们不难发现它与女娲造人 、繁衍子孙 等传说的关系 ,这显然是对女娲 和伏羲结合生育人类的生殖 崇拜。这点在“人祖庙会”的另外一种民俗活动——“摸子孙窑”中,也有较为强烈的体现。太吴陵内俗称“二殿”的显 殿青基石上有一个深二寸许的洼窑.当地人称 “子孙 窑”“子孙窝窝”,众多求子者在此虔诚膜拜 ,膜拜时必须用手摸一下窑 ¨,触摸窑门时 ,说出心中之愿,可保子孙繁衍,人丁兴旺:这个手摸“子孙窑”的风俗,反映了远古时代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的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寄托了人们强烈 的生命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这些奇特的符 号与民俗活动世代相传 ,延续不变 ,难怪民俗 、民艺专家们称它们为“活化石”:

(3)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中国吉祥文化老而神秘,并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民间玩具作为中国传统 民间艺的一种独特 艺术形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 中,也深受吉祥文化的影响,从而以其鲜明的娱乐性、教化性 、趣味性和祈福性充实着人们的生活,并以娱乐的方式向社会传播民俗文化意识。“劳动者是艺术的奠基人 ,同时也是生活的创造者,蕴藏在劳动者内心的美好情感则是艺术与生活的生命基础。”

所以,情感因素是我们理解民间艺术审美价值的钥匙。几乎所有 民间艺术品 ,我们总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情感内容——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祈福禳灾 、趋吉避祸’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需求,以禳灾纳吉为主题的吉祥艺术创造 ,缘 于民众对无力征服,却又渴望能够抗拒的 自然灾害和人为祸患的心理希冀,这种精神要求广泛 而深刻地渗透到民众的 日常生活中,成为慰藉精神、改善命运 、向往 美好 生活的重要途径 。”民间玩具同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 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淮阳“泥泥狗”用暗示和象征手法,利用玩 具特定的审美形象 ,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种族繁衍”“生命崇拜”等寓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劳动人民长久延续 、繁荣 昌盛的美好愿望:

综上,在淮阳的“人祖庙会”上,赶庙会的人争相购买“泥泥狗”这类的泥玩具,把它们看作是伸物带回家去 ,供在“人祖 ”前的香案上或家里的神龛,取其多子、增福之意,具有浓浓的人情意味 ,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征服 自然 、追求生命、憧憬幸福的美好愿望。这种民俗世代相传,构成该地区独特的民间风俗景观:淮阳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泥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凭借灵巧的技艺,就地取材,创造出了淮阳“泥泥狗”神秘莫测 、怪诞诡异 、绚丽多彩的造型形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及精神世界。淮阳“泥泥狗” 仅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而且还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它是现代文化产业的珍贵资源,也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们应该全面审视其价值,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功能: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重庆:重庆出版神,2006.

[3]丘菊贤,杨东晨.中华都要览I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丰十,l988.

[4]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 版社,1992.

篇3

>>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中国英语”在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的作用及实践 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及文化主体性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灿烂的民俗文化 浓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瑰宝 琉球的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保持源语文化特征并能够为译语文化读者所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无法对等的情形下,选择传递源语的核心思想而抛弃其文化特征是译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民俗与文化紧密关联,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类学者Tylor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1] 从Tylor的观点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畴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由此推断,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两个独特的个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够被一定区域生活的民众所雅俗共享。关于民俗一词的来源,乌丙安认为“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萨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2] 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3]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 ?偊b 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 [4]这种观点涵盖了民俗的两个特性。

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能够为译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正是这些民族个性才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创设语境,尽量使译语读者轻松悦纳它种文化,避免文化替换。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不同并且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源语文化的精髓。此种情形要求译者在尽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应该为译语读者创设较为容易的认知语境,从而促使译语读者理解并悦纳它种文化。但这种语境的创设,绝非用译语文化去代替源语文化,而仅仅是使用译语文化思维和文化特点助力译语读者的理解。第三,翻译的交际功能优先于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在译者无法找到能够创设源语文化语境的方式之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交际功能,放弃文化信息的直接传递。例如,满族丧葬风俗中有下列文字: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在这段文字中,涉及到满族丧葬风俗中的三个独特现象,第一个是“炕”,第二个是“停尸排子”,第三个是“含敛”。对于满族人来说,“炕”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在中国北方尤其是满族聚居区的地方,由于气候偏冷而潮湿,睡觉时躺在炕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炕”是一种由泥土或者砖块建造的能够在其中生火并充当烟道功能的一种类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优点:其一,“炕”是热的,因为有烟通过会传导热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为“炕”上有热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干爽。对于“炕”这个词的翻译,笔者认为应该尽量用汉语拼音“kang”去直译,只有这样才能够传神表达出独特的满足文化。但是,在英语读者文化里没有“炕”的概念,所以笔者在翻译之时,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语读者能够产生理解“炕”这个民俗文化的语境。“停尸排子”的翻译则显得更加困难。“排子”是类似于船的一种简易水上工具,因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东西。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种平整的类似于竹排的那种工具,可以暂时停放尸体。在西方根本没有“停尸排子”一说,所以在翻译的选取上,笔者进行了意译处理,只传达了意思,没有完全表达其文化内涵。“含敛”是完全中国满族式的风俗。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死以后,含着金钱入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钱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能够上天堂,因为你是耶稣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说钱财了。所以笔者对“含敛”这一文化现象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式。根据以上对英语文化读者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应这样翻译:

For a common household, three pieces of wood will be put on the “kang”1 to form a stretcher called “tingshipaizi” that has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corpse can lie down on it. A coin made of copp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which is called “hanlian”2.

篇4

 

关键词:客家民居门楼  民俗与艺术  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围龙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独特的“客”味,在具体的细节中也能突出地反 映“客”的文化特征。门楼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民居建筑 的独特外形及其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学研究者的重视,①然而,客家民居门楼却似乎被忽略,在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中几乎未作探讨。本文旨在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从客家民居门楼的设置及其装饰艺术,揭示其设计中的民俗与文化内涵。 

一、 客家门楼的类型及影响门楼安置的因素

门楼是一栋大型建筑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栋建筑物的通道 口,是人和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围龙屋、五凤楼、土楼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门。门的造型和色彩对客家民居的整体装饰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都将其纳入建筑总设计的重中之重。围龙屋的大门两旁,设方形石座,有的设石狮。大门进去则是下厅,过天井之后则是上厅。

侧门是围龙屋、五凤楼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门类,是堂屋两侧横屋的外大门,呈对称在大门两边。小的民居有一对,大的民居有三对,根据两边的横屋排数而定。 

有些客家民居正大门前有禾坪,其周围有高高的墙,在墙的两端各开一个大门,叫“斗门”。外围门楼的功能有如现代住宅小区的出口和保卫室。客家民居通过房屋的外墙和围墙把整座民居、门坪、池塘等围成相对独立、而紧骤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整座民居里居住的都是叔伯、妯哩等近亲,传统的近亲意识比较浓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因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带有鲜明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客家民居门楼的安置与客家人的生活与生产以及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客家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心理有关,贯穿着独特的理念。 

1.百年开基观念 

在客家人看来,客家民居的修建将是百年立基的开始,而客家门楼的安置则是整个建筑中的关键事项,甚至被认定将影响整个家族未来发展是否兴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它的朝向、它的安置时刻、它的大小规格甚至于它细微局部的装饰如色调设计等,所有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性。 

敬祖是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一个核心。客家人的敬祖思想表现得更显著更强烈,他们对祖宗的崇敬在客家民居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不管是土楼、五凤楼,还是围龙屋,祖堂总是处在中轴线上,是整座民居的中心,祖堂正对大门人口,开间比环周的房间显著加宽,一进民居大门,一眼就能看见它显要突出的地位。

2.家族、宗族观念的影响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聚居观念。客家地处山岭重叠的山区,往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间溪流密布,山水之间大小不一的盆地便成为客家先民南迁时~村一族聚居的好地方。光绪《嘉应州志》说:粤东“无平原广陌,其 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苦旱,下者恒苦涝。”严酷 的生存环境也往往要求他们共同开发耕作。为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客家人的民居建筑也形成 了典型的集群居住特征,通廊式方楼、圆楼突出地显示出了家族宗族的群体性。居于中心的祖祠显示着宗族的尊严,而防盗、防火、饲养、加工储藏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在一起,血缘近亲聚居在一个屋顶之下 ,连为一体,达到在生活和生产中互助合作 的目的。这种建筑形式显然有利于家族宗族的安居乐业和兴旺发达。而所有这些观念则都使整个建筑处于一个宏观的整体之中,使门楼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出口,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大统一。 

3.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 

客家生活除去出外谋生的外,留下者多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活对房屋布置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方便及就近看守农作物,住宅常常建于所垦种的田野中,造成住宅各个分散,并不紧密排列的布局。为了要解决农务上打谷、晒谷、扬谷及其它杂粮整 理的需要,一般住宅大门外就都有禾坪的设置。再外筑围墙、池塘和斗门,使之显得相对独立与安全。 

4.门楼突出的防护功能 

客家民居的外墙很厚,围龙屋除中间大门及横屋前端的小门外 ,很少再设其他门户出入。土围楼就只有一个大门出入。整座民居窗户开得少而且狭小,具有特别强的防御性。一方面则是因为客家人所有的“家当”都集中在楼内,必须给予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敌人”或者“外人”的防范。客家住宅大都建于平地山坡交界的地方,前置禾坪、后设堂楼、左右夹峙横屋以及“围龙”、炮楼、枪眼,既可以护卫自己,又可以居高临下,击退敌人。为了避免敌人的侵入,所有民居在房屋内部的门却开得极多窗也很大,可以畅行无阻。这既使敌人难于攻入,而自己却能迅速调配力量。此外,春房、磨房、鸡舍、猪圈、牛栏、柴房、谷仓、水井等设于宅内,在必要时可作为老弱妇孺及贵重财物的避难场所。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传说、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调研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产品 营销 策略 品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4-01

一、民俗文化产品概述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民俗文化产品是从各类民俗文化资源中开发出来的产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求新求异消费心理的增强,对产品个性化的追求,民俗文化产品走上了经济前台。特别是随着地方和城市自我营销意识的加强,扩大城市形象宣传,增加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民俗文化资源也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变,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二、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业态

就现有业态来讲,目前主要有三种:

1.依靠文物的文化内涵,开发市场产品

典型的有南京夫子庙、杭州河坊街等。

2.打着文化旗号,进行房地产开发

典型的有上海的石库门等。

3.表现为主题公园,围墙内进行开发

典型的有杭州的宋城、沈阳的关东影视城等。

这种整体的业态对于城市的形象宣传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但也是投资巨大的,各地选择哪些业态要根据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情况,再对民俗文化产品进行组合开发与创新。

三、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策略

我国的民俗文化产品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产品的开发与经营还没有形成产业,营销意识与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品牌意识突出产品核心定位

在现代市场运营中,品牌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标签,更是城市、地区进行自我营销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各地区的民俗文化产品具有历史性特征,如果不树立品牌意识,很容易沉溺在历史中,与时代的需求脱节。我们应该确定民俗文化产品的主题,打造民俗文化产品的核心定位,努力实现民俗产品的差异化和形象的差异化,最终从多个方面着手打造出民俗文化产品品牌。

2.服务营销提升产品价值

现在的商业竞争非常激烈,消费者对所消费的产品的要求也从单一的质量、形式上升到了服务等层面。民俗文化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民俗文化开发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地重视具体产品形式的开发,势必会显得非常单薄,也会出现创新乏力。因此,根据服务营销理论,我们应该通过提升服务的高度来增加产品组合的附加价值,特别是加入那些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服务方式,以此实现民俗文化产品的差异化。

3.体验营销增加产品体验深度

体验经济是从服务经济中分离出来的,但又超越了服务经济。消费者为了获得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不惜花费较多的代价。现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服务更容易模仿,所以在服务中增加体验成分可以更好地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我们提供给消费者的体验应该是经过精心设计,与众不同又令人难忘的。

民俗文化的体验营销应该是独特民俗文化的再现,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引导消费者参与到体验当中,切身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最终将难忘的体验感受定格成美好的回忆并主动分享出去。这种体验营销服务甚至可以开发成量身定制的形式,以此增加产品的体验深度。

4.互动营销扩展宣传的广度

互联网为营销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机会。多样的在线传播手段意味着可以向消费者发送精心设计的广告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准确的反映消费者独特的兴趣和消费行为,从而更好地吸引他们。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营销大行其道,它可以根据人口统计信息和消费者行为特征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增加了其传播的力度。结合网站广告、搜索广告、电子邮件等形式,宣传的广度自然而然地增加了。以严肃著称的故宫博物院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地努力,尤其是《故宫淘宝》的APP系列为人称道。民俗文化产品完全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利用新媒体及互动营销手段扩大宣传的力度,同时加大产品的营销体验。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许铁吉.品牌学概要,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篇7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与理念;社会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42-0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但这场改革运动与现实严重脱节,“实际上我们已经尝到了由此带来的后果,不少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过分强调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致使教学的内容不仅缺少真、善、美的内涵,而且经常出现有悖于时代特征、人文常理以及幼儿发展规律的东西”。因此,我们说这场改革偏离了轨道,在现实中滑向对“‘知识’‘教学’及‘知识教学’的贬抑、回避和否认,导致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其直接后果便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不足”。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标准化为基础,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学前教育课程遭受到了质疑,虽然这些理论本身并无过错,但当脱离了我国儿童的文化背景之后,便变得遥不可及了。与此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上,因背弃了本土文化,远离了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失去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波纳德・斯波代克(Bernard Spodek,1991)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研究者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文化的根上去思考并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一切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时代背景下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时展的必然,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发展价值。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理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学前儿童生活其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体,并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通过有机融合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秉承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以儿童发展为旨归,以儿童文化背景为依托,在儿童生活中,通过儿童自身在教育现场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促进儿童全面、整体发展的理念。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寻求人类共通和共享的经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将普适性与境遇性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儿童在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中自由翱翔,并在动态发展的人类生活文化场域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和享受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超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把儿童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使他们在身心、情感、智力、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整体、和谐的发展。另外,应尊重教师的知识与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在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者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儿童获得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在相互联系、适应、依存、影响及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是指其对文化、社会、课程发展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

管子曰:“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公平是重要的伦理学、法律学、经济学概念,包含平等、公正、合理、不偏斜、持平的意思。公平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价值尺度。约翰・罗尔斯指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文化公平是指人类所有成员平等、公正地创造文化、持有文化、享受文化及其成果的机会、权利与自由。文化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更高发展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权利之一,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教育是人类社会迈向和平、自由、公平及正义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教育的不公平已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公平,而教育与文化的特殊关系使得教育公平成为文化公平的最主要内容,只有实现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公平。

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头脑……而且,这长着头脑的身体,其双脚还深深地根植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婴儿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人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中一切的文化因子,诸如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礼法制度、行为规范等无不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每一个地区的儿童都是生活在不同场域之中的完整的个人,而不同场域的文化系统是有差异的,这种文化系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差异上。“民俗对人们的生活和群体的存在如此重要,是因为民俗包含着人们相处、互动以及相互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指令,包含着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是人人都可触摸的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最公平的文化系统。因此,基于民俗文化所构建的学前课程,是促进儿童发展最适宜的课程。

2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

联合国发表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国内学者也认为,“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偶然的,其关乎着人类的生存问题,没有多元文化的存在,人类难以维持生存。因此,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人类文明系统发展的长河中,人们总结出了“多元一体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世界上成功的文明体系的主要特征”。面对文化的多样化,“和而不同”成为处理各国、各地区文化问题的基本理念。

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西方种族冲突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加剧。一些文化学家提出了文化相对论,试图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赫斯科维茨(M.Herskovits)和本尼迪克特(Fulton Benedict)继承并完善了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和博厄斯(F.Boas)的思想,成就了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属于哲学范畴,它承认来自不同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价值,尽管它们彼此之间有区别,但对于靠这些价值支撑生存的人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人们对此应给予理解……所以,文化相对论是有关各种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文化相对论告诫我们,对不同文化应持尊重的态度,要承认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因子,才可能得到发展,而文化的封闭就等于植物失去了阳光雨露。

民俗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传统的上层文化大都可以在原始的民间文化中找到源头”。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从最基层的民俗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所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维护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民俗文化学家仲富兰指出,“正如地球上不能没有森林、田野、矿山、铁路一样,地球上也不能没有云彩、虹霓、晚霞、晨曦,而且正是这些形质无定的云和气,才调节了地球上的风雨寒暑,使有生命的万物得以欢愉地存活”。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继承了本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拥有与其他各种文化真正对话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去认识、理解其他各种文化,最终使本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传承需要教育,社会和谐仍然需要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程,和谐的课程能够体现和谐的文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崇尚自然、爱护环境。民众与自然建立了和谐共生的关系,如彝族的‘阿衣俄西格’(指儿童娱乐聚餐)增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侗族认为“山林是主,人是客”,各族人民都不允许随意乱砍乱伐、捕鱼、打猎等,这正是各族人民为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出的努力。第二,人与人相互尊重,亲如一家。各民族都非常注重对团结的维护,如不得强占他人田地、山林;不得毁坏他人庄稼,否则照价赔偿;不得挑弄是非,引起他人不合,否则会遭到全村寨人的鄙视;遇到外乡人过往,会迎回家中热情招待,有的还会留宿,给客人方便;在家庭内部,也非常讲求和谐,人人客气有礼,相敬如宾。第三,各民族间亲如兄弟,团结互助。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善良敦厚,有着高度的团结意识,并通过各族的神话、传说等反映了人们盼望天下一家、人人和睦、亲如兄弟姐妹的美好愿望。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因子,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既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意识、性格、习俗、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和思想精华,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产生活和发展繁荣的核心与灵魂。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是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精神中蕴涵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民众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用以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系统。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独特标记。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整个文化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将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以民俗文化丰富的意蕴为基础,使之与普适性知识相融合,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既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 传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其贯穿了整个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民众对天地人系统的深刻认识,它是中国哲学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并不断被民众所吸收,深入民众生活,是民俗文化的主体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自然背景。中国地处东方,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古奠定了农耕型农业社会的基础,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同时富饶的森林大地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造就了人类对天地既敬且畏的心理。中国人把天、地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整体,人类可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老子甚至认为天地的运行之道是完美无缺的,人类应该遵从这种完美之道,学习这种完美之道,达到天地与人同体。可以说,中国人的天地观是一种共生观。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文化系统。中国的民居,多取万物之造形而成,如侗族的鼓楼,便是取杉树之形。同时,我国的民居多是依山傍水,依形就势而造,非常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如四合院,因北方气候寒冷,风沙大,便四周合围而成,围聚在一起,以求与天地和平相处,人们一般还会在屋前多种果树花木等,以寓草木葱茏、兴旺富贵之意。此外,饮食、服饰、装饰等,无不追求五味调和、色泽匹配、有理有序的和谐之态。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课程所追求的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使儿童获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将自然界看成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朋友,以一种开放、平和、平等、容纳的心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这一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生命完满的过程。因此,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一方面可维护天地人系统的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文化与课程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篇9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篇10

关键词:建筑装饰;民俗文化环境;关系

民俗风格的新发展是一件让当代设计师们追求的新课题,现代社会单纯的说某种东西是民俗风格是不准确的。新风格的出现也是新文化到来的预兆。适当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地域、历史文化特点是为了将来、未来给子孙们留下一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运用传统的文化思想的香味,结合今天的科学技术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会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她是当代民俗文化综合的创新、探索和追求。现在世界室内空间设计流行的风格就是民族共存,共追求的新风格。

1、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始于工业革命,其主要特点是以理性法则强调功能因素,以显示工业成就。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有平淡派、繁琐派、超现实派、重技派、文脉反思派等。平淡派注重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用最简洁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重视材料的本色和质感,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是空间更富有韵律。在色彩运用上,强调淡雅和清新的统一。这种装饰风格给人产生一种协调但缺乏生气的感觉,往往显得很单调、沉寂和呆板。超现实派追求所谓超现实的纯艺术,力图在有限空间里,通过扩大空间感,创造一个“虚幻的、无限的空间”。利用各种手段,竭力制造出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环境和变幻莫测的感觉。其空间形式奇特、灯光闪烁变换扑朔迷离、色彩浓重、图像抽象、家具陈设新奇,充满神秘、幽深、新奇、动荡的气氛。重技派着重反映现代工业技术成就,强调表现所谓“机械美”。喜欢暴露结构形式和各种设备管道,并在设备管道上涂以各种色彩,反对虚假的装饰。它赋予建筑形式更为简洁、明确,更富于时代感。

2、民俗文化在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2.1 农业性特征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它具有强烈的农业性特色。中国素来“以农立国”, 自古产生了许多农业节日民俗。在热闹的传统农业民俗活动中包含的大量物质形态是和装饰分不开的, 它们也成为传统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在百姓的生活里, 春节连着元宵是一年四季中最重要和最喜庆的节日, 在此期间有大量的跟农业有关的民俗活动。如果说这些民俗活动中的龙灯、狮子舞和迎神祭神只是热闹一阵, 节过即散, 但大门上的门神、对联、窗花、土地神位却是长久的, 一年换一次, 它们长期地保留在大门上, 有的还直接把门神和对联刻画在门板上, 无论是何种形式, 它们成了建筑上不可分割的装饰图案, 从形态和色彩上给建筑物留下了民俗文化的痕迹。

2.2 儒学化特征

既然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具像层面、表现形式, 就必然逃脱不了传统文化的属性和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核心, 这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儒学化特色。儒学特别重视伦理道德, 就使得许多民俗具有伦理道德的内容。传统中国社会被称为“礼治社会”,许多风俗习惯, 一般都具有儒学思想的内容。以徽州古建筑为例, 由于此处自古文化教育发达, 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深远, 形成新安多居士、十户之村不废耕读书礼传家的传统。他们认为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这一民俗传统反映在建筑装饰上, 多以历史典故、生活场景、书法楹联等内容形式, 借以褒扬忠孝、仁义, 召示人伦之轨, 儒家之理。 鱼樵耕读、 望子成龙 、 寒窗苦读、 岁寒三友、 竹林七贤等图案以建筑为载体, 融入进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使有形的图案成为无形的教化, 体现出传统民俗文化中“礼”的特征。建筑装饰中常常出现的二十四孝图案则反映了民俗文化儒学化特征的另一个方面 “孝”。《二十四孝》一书出自元代成书之手, 其中记载了上自先秦, 下迄宋朝数千年内二十四位典型行孝之人的行孝故事。以上题材的选用, 除了表明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外, 更多的还是一种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映, 其作用是在更高层次和更全面的手法上, 将物化的建筑装饰与传统精神文化要素相结合, 更直接更有效地贯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3、民俗审美在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民俗文化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下,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逐渐积淀、形成、传承下来的, 并形成了独特的温顺、平和, 追求平安、祥瑞民俗审美心理。建筑是建筑艺术和艺术文化的结晶, 其形式是与当时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紧密联系的。和宫殿建筑相比, 建筑的结构十分简单、朴实, 而其装饰体裁方面就丰富很多。装饰, 具有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它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表达了民俗审美心理的特点。在民俗审美中, 作为主体的人常常抱着实用的心态, 而这种心态在中国民俗审美意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 任何民俗事象和民俗艺术的产生多源于其实用功能。实用功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物质层面上与生命、生活有关, 如衣食居处民俗、经济民俗、信仰民俗等等, 始终离不开人们对生存物质和生命繁衍的需求。二是精神层面上与教人知识、气质、品德有关。民谚说: “ 勤是无价之宝, 学是明月之珠”。人民渴望智慧和才识, 追求高尚的气质品德, 民俗传说中的机智的人物以及那些全智全能的神灵, 智慧过人, 品质高尚, 得天神助的创世英雄和民族英雄的故事, 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表现实用这一民俗审美心理的装饰题材案屡见不鲜。“年年有鱼”期盼不仅丰衣足食还能有所盈余, “ 招财进宝”、“五谷丰登” 等都是对生存物质资料的需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