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

篇1

【关键字】铁路;施工;标准化;安全;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化程度加剧,铁路建设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为铁路建设企业的发展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铁路施工企业要实现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加强标准化建设,从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入手,健全建设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强化过程控制,加大监查力度,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为确保铁路施工安全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1 铁路建设企业面临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 我国基础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铁路建设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众多,但自从施行低价竞标及工程总承包以来,许多施工企业却面临着生存危机。低价竞标及工程总承包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工程建设大原则,施工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从而在相应的建设市场保持一定的竞争实力。

1.1 粗放经营模式,致使相应的铁路建设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铁路建设施工企业的发展是高产低效的粗放经营模式,铁路施工企业的产值增长依靠的是劳动力的增加和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大量铁路建设项目的发展,国家的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建设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然而铁路建设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因素的增长对铁路企业产值增加的比重不大,铁路建设企业仍是粗放经营模式。铁路建设施工企业的粗放经营模式致使铁路建设项目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模式,从而致使相应的铁路项目的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而铁路工程的施工对铁路的运行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粗放的经营模式也不利于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1.2 市场竞争加剧致使铁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不规范引发铁路建设安全问题

国外许多总承包和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建筑业的上游和高端市场取得了丰富的利润及高额回报,而低端市场却由我国企业来完成。这一现状将会危及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导致我国建筑文化的危机。市场竞争的加剧致使相应的铁路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建设也难以形成规范的发展和建设模式,市场竞争的激励化程度的提高致使相应的企业转包、分包现象严重,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招标和施工的不规范引发了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

1.3 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铁路施工建设安全隐患重重

铁路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较低,铁路建设工程采用分包的施工建设方式,施工的素质较低并且现场的监督效果不够,施工团队的素质低,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同时也使铁路建设企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切实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知识老化也造成了相应的铁路建设企业管理水平低的现象。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建设企业的发展和相应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人力资源是安全管理和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1.4 铁路建设企业监管不到位引发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问题

铁路建设招标后监管薄弱、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职责、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由于监管的不到位致使相应的铁路建设管理方面资金监管薄弱、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以及工程严重超概算。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信息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甚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建设单位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标投标、项目规划审批等以权谋取私利的、权钱交易造成了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问题易发多发。

2 铁路施工企业的标准化建设

2.1 管理制度标准化,以规范建设保证铁路施工安全质量

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从而实现对相应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保证的规范体系建设,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基础。铁路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以及建设规章结合铁路工程建设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使相应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日益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的管理体制是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从而相应的铁路施工建设企业应建立权责明确结构清晰的管理体制,从而对相应的管理实现动态的铁路施工管理。规范而标准化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保证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

2.2 人员配备标准化,规范铁路建设施工和管理

铁路施工企业应根据相应的工作岗位的需求配备具有与相对应的管理或是专业技能岗位的素养和技能,同时应建立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营造企业内持续学习的文化,使相应的人员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使铁路建设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员配备的标准化管理实际上是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相应的人员素质满足岗位的需求,建立高效的施工和管理团队,充分建立以人员管理为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模式。相应的人员配备的标准化建设能最终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和管理,最大程度上杜绝腐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铁路施工的和管理的水平,从而也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体系。

2.3 现场管理标准化,保证铁路工程建设质量

建设项目是实施管理的场所,应以现场控制为关键,以安全建设为核心,从铁路建设工程的材料、管理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实现对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化,保证文明施工和规范建设。现场管理同时也是保证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管理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大临标准、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技术工作标准、中心试验室管理标准、拌和站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架子队和劳务用工管理标准、现场监控检查标准等内容。通过对现场要素和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实现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模式。

2.4 过程控制标准化,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过程控制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分解各个环节的责任而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对铁路建设工程的现场管理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实现建设过程的具体化和可测量化,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施工建设监督机制,按照铁路建设的标准实施科学管理,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权责,从而实现动态调整和持续改善的管理方式,建立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的控制标准实际上是对现场管理和控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测,从细节注重质量的保障从而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过程控制和施工的调整和质量的控制,实现了全过程的质量和安全铁路工程建设和施工的管理模式。只有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管理标准化四个层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云飞. 铁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体会[J]. 四川水力发电.2010(10)

[2]罗 文.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出路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8(05).

[3]李晓峰. 标准化管理与安全事故防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

篇2

化管理等一系列方案;

关键词:地质勘察、质量管理、铁路建设;

一、改进勘察工作

1.推进综合勘探技术。对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地段的桥梁,应增加复核钻探点;对地质稳定、地形条件简单地段的桥梁,应考虑隔墩钻探。初步设计方案比选应进行钻探但因征地拆迁原因确实不能钻探的,征地拆迁完成后只需对实施方案进行工点钻探,其他比较方案的钻探不再补钻。要加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减少不必要的深孔钻探。

2.加强地勘监理工作。建设单位要按规定尽早选定地质勘察监理单位,组织勘察监理单位在对现场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勘察工作条件和项目条件,对勘察大纲进行审查,合理确定勘察工作量和勘探方法,要对勘察质量进行检查,对勘察资料进行验收。

3.改进勘察管理工作。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勘察工作经验,发挥地质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加强工程地质调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综合勘察的要求编制建设项目勘察大纲,在现场调绘的基础上合理布置钻孔,适合应用原位测试技术时,要大力推广应用原位测试技术;要提高钻孔综合利用程度,做到一孔多用;要做好勘察试验工作,保证取样试验符合规程规范要求,试验成果达到规定的精度。

二、统一设计要求

1.加强投资控制。要合理确定工程内容和确保质量安全的工程措施,认真执行概算编制规定,规范采用工程定额,确保工程概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勘察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进行多方案比较,推荐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对投资、设计审查等清理中发现的虚列、错列工程投资的问题,要按规定追究勘察设计单位领导和专业人员的个人责任。

2.强化勘察设计单位责任。一个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工作原则上只允许一家铁路综合甲(Ⅰ)级勘察设计院或一个联合体承担。勘察设计单位或联合体牵头单位要按照规程规范和铁道部批复意见,制定统一的建设项目设计原则, 明确总体设计原则、测量技术标准等,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强化审查审核责任。铁道部相关部门在进行方案和设计审查时, 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桥墩类型、基础类型,结构配件、设备配件等类型和型号审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责成勘察设计单位整改,下达明确的审查意见。

4.落实总体勘察设计单位责任。总体勘察设计单位要切实负起总体协调与牵头责任,对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进行协调。要听取合作单位意见,形成具有指导性、可实施性的总体设计原则和专业设计原则;依据批复意见确定项目主要设计原则、重要技术方案;按照简统化要求,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统一桥墩类型、基础类型等类型和型号,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

三、稳定技术方案

1.协调落实外部条件。建设单位要按规定提前介入前期工作, 根据勘察设计单位提出并经铁道部同意的方案及相关资料,在勘察设计单位配合下及时与地方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落实外部条件,签订有关协议,为勘察设计单位完成方案比选、优化设计方案提供外部条件,为国家和铁道部决策提供依据。

2.加强过程指导。铁道部有关部门应加强过程指导,提前组织进行研究,尽早明确项目功能定位、主要标准和线路、站房等重大设计方案;指导勘察设计单位开展工作,避免因项目标准方案变化而引起勘察设计工作反复。标准和方案一经确定不应轻易更改。

3.合理推荐设计方案。勘察设计单位要认真总结近年来铁路建设经验,结合组织研究,路网规划提出建设项目的功能来定位;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等因素,征求运营部门意见,提出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要加强方案比选,推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方案;优化工点工程措施,提高路基、桥梁、隧道、四电等专业的协调性。

四、用好市场资源

1.发挥专业勘察设计单位作用。建设项目在选择勘察设计单位时,可组建以综合勘察设计单位牵头、专业设计单位参加的联合体,由专业设计单位负责成段桥梁、隧道工程或“四电”系统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

2.发挥外协勘察队伍作用。勘察设计单位要在用好现有勘察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社会勘察力量,采用类似施工架子队模式的组织方式,组建由勘察设计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主导的项目勘察团队,依据建设单位审查后的勘察大纲实施勘察工作,确保勘察工作质量。

五、减少及加快变更设计

1.加快变更设计审批。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方案,勘察设计单位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变更设计文件,送建设单位初审或审批。对重大复杂的Ⅰ类变更设计实施两阶段管理,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提出变更设计方案并按规定完成变更设计审批程序。

2.严格工程停工管理。由于设计方案变更需要停工的,相关单位应及时向铁道部建设管理司报告停工原因、预计复工时间等,由建设管理司研究后下达停工通知,其他任何单位不得下发停工通知。

3.规范变更设计行为。建设单位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对变更设计提议组织研究,拟订变更方案,勘察设计单位按规定编制变更设计文件,报建设单位初审或审批。勘察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图之前细化设计工作, 除重大地质情况变化外,不应出现较大的变更设计。

六、发挥建设单位作用

1.建立沟通工作机制。勘察设计单位要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又好又快建设的思想,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的协调和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按时交付施工图,做好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建设单位要提高加强勘察设计管理工作的认识,建立与勘察设计单位的沟通机制,及时就建设方案、外部环境、施工图供应、变更设计等进行沟通,切实解决勘察设计工作不适应项目建设需要的问题。

2.加强开工前审核工作。建设单位要做好勘察大纲审查、勘察资料验收工作,督促勘察设计单位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保证勘察设计深度,做好大临工程设计。要通过提前介入前期工作、初步设计初审、施工图审核工作,解决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结构类型、设备配件等方面存在的不统一问题,督促勘察设计单位优化设计, 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

3.强化开工后管理工作。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设计配合工作的管理,组织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及时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反馈勘察设计单位,并督促其及时解决。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图考核, 大临工程设计要纳入考核范围,按照公布的考核结果支付施工图阶段勘察设计费用。

七、规范标准管理

1.改进标准设计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图管理,铁道部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单位尽快修改完善箱梁通用图,结合轨道板、声屏障、桥面系等不同荷载组合,固化相关设计参数和技术参数。勘察设计单位要根据荷载条件选择技术参数,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建设单位不得签订通用图现场技术服务合同,不得支付通用图现场技术服务费。施工单位确需编制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的,由施工单位自行联系。

2.加强标准动态管理。制订建设标准时,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认真研究,合理的要及时纳入规范,使规范标准更好地适应铁路建设和运输需要。同时要充分听取各方面、各层次的意见建议,将对贯彻新的建设理念、为运输服务的意见建议及时形成标准。

3.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单位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规范、熟悉掌握规范,按照铁道部确定的执行时间、适用条件、注意事项等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要按照铁道部规定做好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新老规范、标准衔接工作。

八、推进标准化管理

1.实现施工现场配合标准化。勘察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设计配合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机构、配足人员,及时处理变更设计,保证配合工作顺利进行;要严格执行《铁路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暂行办法》, 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执行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时完成有关地质确认及相关质量验收工作;要充分吸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优化设计。

2.发挥标准化管理龙头作用。勘察设计单位要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认真分析建设项目中适合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作业的内容,对能够保证质量、安全、工期并且经济合理的部分,按照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作业方式进行设计。要根据铁道部整体规划,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进行设计,从源头上推进铁路建设信息化。

3.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标准。勘察设计单位要按照系统设计和标准化设计的要求完善内部管理

篇3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现代文明施工进程加快,对铁路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明施工水平成为衡量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明施工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规范、标准的现场管理。

一、文明施工文化建设

对文明施工的要求和管理,最终是要转化成所有参建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和自觉行为,这就要在施工全周期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营造文明施工的文化氛围,让企业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无形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文明意识、文明素养,形成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文化环境与氛围。施工企业要始终做好广大职工的文明施工思想教育工作,并通过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检对职工的文明施工行为进行奖惩,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职工在施工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

充分发挥文化宣传的作用,以项目部为单位,组织所辖架子队及作业队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宣传教育,创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在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树立文明施工展板、张贴标语及图画、在架子队及作业队之间开展文明施工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文明生产意识渗透到企业每一个职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文明施工全方位管理

2. 1建设单位文明施工管理

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结合建设项目实际,本着“直观可视、简洁明晰、实用有效”原则,出台文明施工标准及办法,以加强工程管理,贯彻铁道部有关管理要求,将文明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展示铁路建设形象。

建设单位对所管辖的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进行施工前检查,要求施工企业在制度、人员和经费上落实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铁路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参建单位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很难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监控,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将文明施工要求细化分解并责成监理单位在日常安全、质量、进度控制的同时对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进行检查,并在每日的监理日志中进行记录,将每月的文明施工检查情况汇总在监理月报中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对月报中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抽检并对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的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施工企业信誉评价的一项内容,确保建设单位的文明施工管理要求落到实处。

2. 2监理单位文明施工管理

监理单位除完成日常的安全、质量、进度检查外,要认真落实建设单位的文明施工标准及办法,配合协助建设单位审查施工企业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文明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并对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行为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文明施工标准及办法的情况,要责令其整改并复核其整改结果。监理单位要编制好符合各监理标段工程特点的《文明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并按照经过审批后的监理细则文明监理。

2. 3施工企业文明施工管理

在铁路建设中,施工企业人数众多,是铁路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文明施工的主体。铁路施工工地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铁路建设行业的社会形象,也关系铁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管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2. 3. 1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以项目部为单位,根据合同范围内铁路工程的特点和进度,在每天的交班会上不间断地对项目参加人员地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如在每天的施工班组技术交底的同时提出对该工作的文明施工要求;每周例会在对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总结的同时要对本周文明生产进行评比考核,并作为信誉评价的一项指标;利用雨季停工及工歇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学习,促使施工人员认识到铁路建设过程中文明生产的重要性。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对所管辖施工队伍按照季、月、周进行文明施工综合检查,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其实施细则。

2.3.2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界定各个工序的工作内容和作业顺序,指定明确的安全质量目标和文明施工要求,并在各个施工项目部施工之前制定出符合各工程特点和单位实际的切实、合理的实施计划。

不文明施工行为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对技术环节不了解、技术措施管理不到位、缺乏科学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在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组织上要做到合理定置,实现“人、机、料、法、环”之间的最佳结合,并满足消防要求;项目部要按实际施工人员的数量和施工材料周转存量的实际需求,规划生活、生产用房的面积;在施工工艺上要符合科学、规范的要求,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对技术交底工作要做到具体、量化、便于操作;项目部在人员配置方面上要配备专职的文明施工管理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施工工序进行监督和指导。

2.3.3施工营地、场地文明施工管理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的固体、液体垃圾污染,噪声及振动污染,以及施工弃料的再利用。

铁路建设工地及施工营地应设置固定的生活垃圾收集站,定期清理,并将定期清理出的垃圾运输至当地市政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所;在拆除工程和路基工程施工时要设立坚固的围档,防止施工作业时建筑垃圾或路基填料外溢;在路基及桥梁施工、建筑物拆除、路基填料运输、砂土水泥堆放、临时道路铺设等作业中产生粉尘颗粒物,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应对施工及拆除现场、临时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对混凝土搅拌站及桥梁预制场的施工废水要经适当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大型生活营地及施工场地的含油污水要集中收集,采用标准化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压实,桩基的开挖及构筑物的拆除动用大型机械作业时,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标准,在夜间、中考、高考前三天和考试期间应按规定停止或调整高噪声作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施工物资存放场要做到各种材料分类存放,成品及半成品要有显著标识,各类不合格材料及废料要及时清理,回收再利用;如河道、水塘清淤后的弃土可作为取、弃土场复耕用的表土,隧道、路堑开挖后的弃土、弃渣经分选可作为路基填料和混凝土骨料等,切勿未经分选直接混合作废物处理,做到施工弃料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三、结束语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是参建单位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衡量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明施工是施工建设全过程中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反映,也是项目建设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铁路建设过程中文明施工同创优质工程和保施工安全紧密结合起来,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工程建设水平、推动铁路建设单位同地方的合作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东辉.加强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J].山西建筑 ,20l1

篇4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铁道工程施工中,铁道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和经济效益,加强施工管理是确保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从普速向高速的转变和重载铁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们交通事业的进步,同时也暴露和凸显了诸多问题,我国铁道工程施工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加强铁道工程施工管理是当前铁道工程施工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铁道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铁路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自原铁道部(现为铁路总公司)于2009年8月《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至今不到4年时间,我国全面实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时间还相对较短,相关方面的制度研究有待提高,施工管理方面还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2、施工队伍素质较低

就目前形势而言,铁路施工的主力军多是来自各地的民工。大多承包商以利为主,往往忽视民工的食宿条件、劳动强度,更有甚者屡次出现工资拖欠现象,从而导致民工集体抗议,甚至是罢工、集体围堵承包商,这样的情况在各类新闻报道中也屡见不鲜。当然就民工的本身素质而言,要依靠所谓的责任心来保障工程质量也是笑谈。所以只有借由对施工的管理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项目管理者为了实现承包单位所下达的经济指标,在质量与安全投入方面没有做足工作,施工现场管理功能不足,还有部分管理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套取工程款,私自更改单价合同,随意外调人员和机械设备,为了逃脱监理的巡查随意改变施工时间。

3、铁道工程施工组织内部涣散

铁道工程施工组织内部涣散,使铁道工程施工缺乏凝聚力,也是铁道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铁路事业线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一个单位和部门的管理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都会影响到整个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具体而言,在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每一个部门在铁道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不尽相同,由于铁道工程施工组织内部涣散,分工不明确,使得铁道工程各部门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不能做到各司其职。加之有些部门疏于管理,都影响着铁道工程施工进度。

4、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仍缺乏

应急预案在铁道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铁道工程施工缺乏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对铁道工程施工的影响较大。在例行管理中,各级管理部门对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施工方法、作业流程、人员安排、机械组织、影响范围、行车办法等常规程序上做的比较仔细、认真,也很有经验。对一般常见的突发状况也能做到及时恰当的处理,但是应急预案比较格式化、不灵活,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缺乏实用性的紧急预案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故的发生而束手无策。

5、监管单位缺失

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是采取自查或委托相关质量监督站进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质监站需要面对的工程项目较多,自身人员数量及技术水平有限,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监督成效也无从谈起,只能任由建设单位自行“监督”。一些质监站本身性质难于划分,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设立监理公司或办实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块必须在这里进行,这样质监站既掌握工程质量的监督大权,又有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极大容易滋生及腐败。这样很难保证质监站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给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干扰。

二、铁路建设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注重贯彻落实

在铁路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国际标准对施工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继续完善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坚决贯彻法律法规,保障铁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明确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这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故注重落实相关法规对铁路工程项目实现标准化管理尤为重要。

2、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任何工程的施工,人都是造成质量问题的最关键影响因素,铁路工程项目也不例外,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参与工程项目的所有人员都是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铁路工程施工施工中,对于参于工程的所有人员都要进行优选,然后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职业素质,提高其质量意识。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现在施工企业的大部分工人都是外雇的人员,这些人员没有专业的技能,同时质量意识淡薄,也成为工程的一大隐患,因此对这些人员工强化培训力度,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对全体参于工程的施工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质量观念,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工程项目施工中参于施工的人员有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对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精湛的施工技术,良好的现场指导和沟通能力;对于生产人员,由于处于工程施工的第一线,工程的质量与其息息相关,因此其要有专业的施工技术,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程的相关规定,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服务人员是为整个工程提供技术和生活服务的,其工作的好坏间接的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针对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培养及素质的提升,单纯的依靠教育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应该采取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刺激,加强施工企业的培训机制的建立,从而完成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需求,也能实现优选的目标。

3、强化施工组织的整体配合

在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施工中的整体配合,有利于增强铁道工程建设中各部门的凝聚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进而确保铁道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道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大型的建设工程,各部门在铁道工程建设中应发挥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强化施工组织的整体配合,要求铁路施工各部门之间树立大局意识,具备统一协作的精神,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不随意拖延工期,确保铁道工程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

4、制定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施工准备过程中为确保铁道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制定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可以确保铁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做好铁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制定使用可行的应急预案。对铁道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提高应急预案在铁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意识,加强对铁道工程施工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可以成立施工协调领导小组,对施工期间的运输组织办法和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准确无误。

5、完善监管体制、开辟监督新渠道

政府部门及相关监管单位在对工程实行管理过程中,应加快完善监管体系,开辟铁路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渠道,如引入普通民众参与铁路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后期管理等程序,积极采纳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加强监理单位和人员资质的审查,对有、乱用职权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并追究其责任。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持高不下,交通运输需求量持续增加,铁路运输备受人们关注。其中施工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明确各自权责,并发挥团队作用,落实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学习、总结和创新的能力,就能较好地控制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宁.探讨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2010(26).

篇5

关键词: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措施

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以铁路施工工程项目为对象编制,用以指导铁路工程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和设计、监理的特殊要求,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施工企业创造尽可能大的利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从认真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政策。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顺序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科学安排冬季和雨季施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优化现场物料的储存量,尽量减少库存和物料损耗。在编制中要按照施工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等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优化配置人员,合理安排和节约使用材料,做到施工有计划,有节奏。

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要求,为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服务;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遵循节约用地、节能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节省投资,重视防灾减灾和文物保护等;以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前提,以工期和投资效益为目标,按照依法合规的建设要求,结合工程实际,以施工技术和资源优化为核心,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项目、全过程、全要素、全目标”规划与组织;以“谱架工程、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两条主线统筹安排各项工程,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做好施工组织方案比选,优化人、才、物、机等资源原配置,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注重工程接口,均衡组织生产。

二、目前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主观上不够重视。现在编制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只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忽视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在实施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2)缺乏新技术和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目前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没有体现出目前所累积的施工技术资源,使之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畅通所致,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

(3)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套模板的方式,缺乏针对性。对技术规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这主要是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

(4)没有考虑具体工程的特点。目前的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没有注重超前地质预报等具体工艺,没有做好安全防护设计工作和预算等。铁路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工程逐个进行编制,才能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

三、优化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

(1)从主观上高度重视。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指导铁路施工的主要技术文件,而且还为建设拨款、有关部门决策、宏观控制提供依据,为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签订招投标合同提供依据。要强化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在主观上必须高度重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权限,应与设计文件审批权限相等对待,同时要严格执行,坚持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计划,组织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在施工准备期内完成。

(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铁路施工组织设计中,既要考虑工程之间和工序之间的接替,又要考虑同一时间和地点的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既有时间的平衡,也有资金的平衡、劳动力的平衡、物资和设备的平衡等,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才能满足要求。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大都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统筹网络,进行工期、资金和劳动力的优化,大大提高了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保证了铁路建设的正常施工,为工程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

(3)引入新的施工组织设计思路。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对铁路建设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使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发挥效益,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并且推广先进经验;实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模块化编制,更多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积累、分组、交流及重复应用,通过各个技术模块的优化组合,减少无效劳动;与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相结合,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4)编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事实出发,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应根据多年积累的施工技术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从技术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把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

(5)侧重于各种要素的详细安排,有序组织,全面落实。铁路施工组织设计,要以批准的设计文件为基础,遵循质量可靠、安全第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期的原则,合理划分标段,进一步细化、优化、落实施工方案、资源配置方案等;注重施工与设计的结合,前与站后及各专业工程间的衔接,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和组织建设提供指导,为编制各项工作计划提供基础。

总之,铁路施工要编制合理可行、周密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要善于总结在施工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编制出更完善的、具有指导性的施工方案,来指导工程施工,才能为施工企业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铁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 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宏剑;铁路施工组织相关问题的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郝慧仙.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M]山西建筑,2006(5).

[3]成立,王小萍,黄志青等.施工组织设计优化[J].建筑技术,2007(4).

篇6

关键词:铁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在铁路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铁路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有利于现场作业人员防范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其人员管理的强化,从而使工程项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得以有效降低;通过对铁路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投入的有效降低,对于企业开支的节省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理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力、物力及人力的结合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有利于其资源浪费的减少,有益于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 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

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具体的包括了对工程的进度进行掌控,使工程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不会因为施工单位的个体利益而发生赶工期或者是拖延工期,从而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l、施工技术管理:包括设计文件审核、方案优化、技术交底及培训、变更设计、测量试验、资料管理、编制竣工资料及技术总结和组织科技成果申报等。

2、安全质量管理:包括安全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目标、体系及各级组织、管理、技术措施。

3、设备物资管理: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及现场物资材料的选配、调拨和检修等。

二、我国铁路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自原铁道部(现为铁路总公司)于2009年8月《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至今不到4年时间,我国全面实行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时间还相对较短,相关方面的制度研究有待提高,施工管理方面还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2、施工队伍素质较低

随着国家对铁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科学化要求,施工项目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为谋私利,将工程承包给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衍生出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等情况。铁路建设施工中涉及的管理、技术等实际项目比较多,现有施工行业中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缺乏一大批高技术、懂管理、懂法律等复合型人才,只能启用专业技术和文化素质水平比较低的普通劳务队伍。

3、质量管理不到位

在当今铁路工程大规模建设中,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在本行业中拥有竞争优势,过分地追求工程进度,而忽略了对质量的管理,导致质量不合格、存在施工质量问题。或者采取某些非法手段,以垫资、盲目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为牟取更大的利润,自行或串通设计人员乱改设计方案,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滥造。在应对上级管理部门验收中刻意隐瞒工程质量缺陷,提供虚假质量保证资料。

4、监管单位缺失

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是采取自查或委托相关质量监督站进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质监站需要面对的工程项目较多,自身人员数量及技术水平有限,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监督成效也无从谈起,只能任由建设单位自行“监督”。一些质监站本身性质难于划分,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设立监理公司或办实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块必须在这里进行,这样质监站既掌握工程质量的监督大权,又有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极大容易滋生及腐败。这样很难保证质监站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给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干扰。

二、加强铁路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措施

1、项目组织机构的确定

项目管理班子的搭建应精干高效,避免人浮于事,以减少工资总额的开支。要根据项目工作岗位的要求,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者组建管理团队,实现岗位设置、人员素质满足管理需求的标准化。针对铁路施工的特殊要求,项目部制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工艺要求的事项说明,发至现场管理、技术人员人手里。为使员工接受铁路施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新验标等新知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项目部针对项目部、作业层两个层级,采取多种培训措施,全面提高参建员工素质。

2、铁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个重复而重要的问题。现场安全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在施工活动中,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建立健全的安全质量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工之初,应成立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用以检查、指导、督促、落实安全质量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4、铁路施工现场进度与质量控制

对于工程的进度安排是在前期的设计环节就已经对整个工程的进展进行了合理的安排部署,在施工中的工期快慢,人员的调配,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都进行了详尽的安排,所以说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进度来掌控,不可过快或者过慢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对于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部门要认真对待工作,对于细节部位不能出现丝毫的马虎,这样才能够对工程的质量有所保证。

5、物资设备管理

(1)成立物资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管理。项目部及各施工队共同成立物资设备领导小组,项目部物资设备负责人任组长,各施工队至少有1名责任心强、能管事的副队长任副队长,各物资员任组员,强化基层管理岗位明确,责任到人。

(2)切实执行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制度管理。为了使物资设备管理迅速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应加强制度的规范管理,发挥监督约束机制。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严禁无证上岗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执行正常的保养制度,严禁野蛮操作和违章作业。严格把好工程材料、设备的选用购置关。严禁发生以次充好、以旧代新(除甲方或设计文件明确使用旧料的工程外)的现象,确保工程所用材料质量优良。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从项目立项开始到竣工验收,整个流程,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其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前提。作为管理者应不断总结工作上的不足与优点,综合考虑市场的需要和技术水平,应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好施工进度,努力寻找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和途径,达到工程项目质量最优、工期最短、成本最低的目标。让施工项目管理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其应有的意义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龙才.关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2).

篇7

【关键词】黄土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前言

黄土在我国西北有着广泛的分布,其有着显著的垂直节理,土质疏松,在干燥时较坚硬,一旦遇水侵泡,通常容易剥落、侵蚀和湿陷。经长期的实践和研究,黄土主要有多孔性、垂直节理、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湿陷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黄土地区修建各种建(构)筑物时,必须紧紧围绕黄土的以上特征来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小对黄土的扰动和浸泡。

2、工程概况

宝兰客专9标地处甘肃省陇西高原定西市通渭县境内,区内黄土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冲沟发育,沟深坡陡,主沟多切割至基岩,支沟基岩几乎不出露。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一般为2070~2300m之间,全年降水较少,冬季温差大,冬施周期长。该标段线下工程全长33.604km。其中隧道全长27.769km/7座,占比达到82.6%。隧道进出口大多处在黄土浅埋区,地表陷穴较多,阳坡庄隧道、新店隧道等四条隧道多次下穿天f高速和093县道,隧道围岩多以Ⅳ、Ⅴ级为主,Ⅳ级围岩占隧道总长的62.66%;Ⅴ级级围岩占隧道总长的占16.5%,隧道开挖断面较大一般为116-151m2。隧道大变形、坍塌、初支开裂,进洞施工安全风险较高。

标段地理位置图

阳坡庄隧道全长7645.5m为本标段最长双线隧道,其最大埋深174m,最小埋深7m。隧道洞身通过的地层主要为第三系上新统泥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弱胶结、成岩作用差、岩质较软弱,遇水易软化、具有弱膨胀性。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具有自重湿陷性,主要分布在进出口和浅埋段。隧道进出口和浅埋段有裂隙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局段强风化花岗岩裂隙水较大,其余基本无水。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Ⅳ、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三台阶加临时横撑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多、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不良地质围岩多以破碎性花岗岩、泥石夹层、泥石交接滑层为主,裂隙水较大,施工风险极高。

3、建立健全机构,成立多种专职专业化小组

两级领导小组及专业化小组框图

3.1 成立项目部、工区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开工前,项目部、工区分别建立了以项目经理、工区经理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架子队队长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旨在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形成“一岗双责、岗岗有责”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化,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置,从决策到执行,层层推进,立竿见影。

3.2 设立工点专职安全员和工序兼职“群安员”

为达到黄土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全面管控、不留死角的目的,项目部在7座隧道17个口21个工作面设立了专职安全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在开挖、支护、二衬、运输施工工序中设置一名兼职群安员,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全面盯控。

3.3 成立超前地质预报小组

黄土隧道的特性,决定了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指导施工安全的作用。项目部设立地质预报专管人员,对隧道的地质预报工作及早的统筹安排,结合设计文件中隧道的不良地段(浅埋、偏压、过沟、断层、富水等)着重管理,并对工区上报的预报结果整理、分析。工区设立超前地质预报小组,由1-2人组成,负责执行地质预报的准备、收集、初步分析、上报工作。分级管理、统筹规划、具体落实,有效的发挥了黄土隧道地质预报的作用。

3.4 设立工区围岩监控量测小组

监控量测小组由工区总工任组长,围岩量测人员为组员。围岩量测人员一般为3人,负责对围岩量测点位的布设;量测点位数据的及时收集;量测数据的上传,工区总工负责对每天量测数据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今后施工中的围岩预留沉降量进行调整;对围岩的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参数进行调整并上报项目部、监理、设计单位及业主单位,充分发挥围岩量测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

3.5 设立项目部、工区拌合站、试验室信、围岩监控量测息化专职人员。

在实行围岩量测、拌合站、试验室信息化初期,项目部就决定设立专人对以上各项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反馈,做到有异常必解决、有问题必追究,分别制定了《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化实施细则》、《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细则》,出现问题有人管、管理有依据,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指导施工。

3.6依靠集团公司设立初期支护、隧道二衬无损检测小组。

为了确保初期支护、隧道二衬、钢架、钢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初期支护背后不密实、空洞等问题容易引起的初支变形、坍塌安全风险并及时掌握现场施工质量,项目部依靠集团公司请检测中心人员长期驻扎工地,对每个工作面的初期支护在二衬封闭前进行自检,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项目部工程部给予跟踪整改,做到事前控制。

4、严格执行“四个标准化”指导施工安全管理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规范人在施工中的行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过程控制。使之达到一定的标准,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系统,这就是标准化施工,让标准化施工贯穿上下,从而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4.1 管理制度标准化

结合以往的隧道施工及现在的黄土隧道施工的特点,项目制定了符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辨识评价控制制》、《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安全生产例会制》、《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制》、《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等23项在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了现场各岗位、各施工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安全分工、责任、权利,不论从人员施工的规范性还是施工工点的施工安全管理,都有效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4.2 人员配备标准化

项目部成立初期,配备安全管理专职人员15人,全部具有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经验及资质,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各隧道均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及工序兼职“群安员”1名,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到决策层的安全管理形成完整体系,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

4.3 现场管理标准化

现场不论是从场地布置还是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都统筹布置、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有效落实。17个隧道口的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都合理安排,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用品、警示标志、临时用电、火工品管理等均是统一设计、统一购置、集中管理有效预防了分散式、多层式造成的安全管理漏洞。

4.4 过程控制标准化

黄土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要树立“安全无小事、管理抓重点”的理念,对施工中各个环节全面盯控:开挖支护、临时用电、台架使用安全、行车安全等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着重监控隧道围岩及隧道整体情况如:围岩节理、围岩含水率、仰拱地基承载力、隧道浅埋段、偏压段等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各个环节有序开展。

5、多管齐下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5.1 坚持人员岗前安全培训

项目部对新进场人员、转岗人员、停工复工后的人员坚持全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涉爆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由政府机构颁发的操作上岗证,通过培训提高全员施工安全意识。

5.2 严格执行进洞前的红线管理卡控

进洞前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原则,对进洞条件逐一验收:洞口存在陷穴的必须三七灰土回填;原地面按设计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位观测数据在允许值内;边仰坡施工符合设计;安全防护必须有效;截排水沟满足最大降雨量要求;“五牌一图”布置规范;场地硬化达标;管棚施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一项未达标均不允许进入正洞施工,为安全进洞、后续施工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实行门禁系统及隧道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

标段内17个隧道口全部安装门禁系统并配备专人值班管理,对进洞人员实行进洞签字出洞销号动态管理,在风险系数较高的新店、阳坡庄、杏园隧道10个口安装了隧道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进出洞人员实时登记,实时显示洞内人员行动轨迹,360度高清视频监控,洞外、洞内语音对讲及广播,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人员和设备的运动轨迹,这样有效的人、机结合更加完善了风险管控、预警机制,提高了处置隧道突发事件的效率,在实际的运用中有效保障了隧道建设的安全生产、日常安全管理。

5.4 实行隧道施工红线控制

隧道正洞施工严格执行开挖工法、进尺、安全步距、围岩监控量测、火工品管理红线控制,如若违规严肃处理。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工法和每循环进尺严格执行,甚至在围岩变化的情况下及时与设计沟通进行工法调整和支护加强措施,及时施做仰拱、衬砌封闭成环,确保步距处于安全范围内。围岩监控量测按照要求及时布设点位,且将点位布设在围岩之中,按照上、中、下三台阶布设7条测线。按照要求及时进行初始读数,每天进行量测直至稳定或防水板铺设后而停测。火工品的管控主要体现在短途运输、现场使用、退库三个主要环节,在运输工程中采用专用车辆将炸药和雷管分开运输,并由爆破员、安全员负责押运现场。到达现场后由爆破安全员负责全过程盯控,直至炮响和退库。

5.5 地质超前预报围岩量测预控机制

地质超前预报主要采取地质雷达、地质素描及TSP技术,地质雷达主要对黄土隧道有的大孔隙(如虫孔,植物根孔,裂隙封闭空洞,潜蚀空洞等)能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TSP技术主要对隧道前方的断层节理、裂隙破碎段进行准确的预报,采用地质素描对已开挖段的地质与设计进行对比,对设计的支护参数是否符合现场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围岩监控量测预控是以围岩级别设置不同的预警数值对已开挖段采取的监控措施,马营隧道出口在DK891+676-727段设计Ⅴ级泥岩,预留沉降量150mm,沉降观测数据显示28mm/d,累计沉降达到240mm,大大超出设计预期,项目部迅速决定与设计院沟通变更开挖、支护参数,提高该段的风险预警等级,确保了施工安全。以上方法为正确选择开挖工法、支护参数、优化安全方案提供了依据。

5.6 对地基含水量承载力进行实施监控

隧道口技术人员对开挖后含水率及隧底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要求含水率超过20%的地段必须采取单工序作业,并根据现场含水率变化情况改变开挖工法及支护形式、参数,地基承载力低于设计的地段必须上报,采取换填或挤密桩处理,以保证隧底的承载力。

5.7 规范施工用水引排隧道积水

为了减少隧道内水对围岩的浸泡及破坏,项目部要求隧道配备储水装置,施工用水必须遵循“能不用尽量不用、能少用不多用、有用必回收”的理念,减少水对隧道围岩暴露段及成型段浸扰。对于裂隙水丰富地段采取收集引排措施,仰拱端头采用防水板制作的可移动式抗渗集水坑,对集水坑内的积水及时收集处理,保证了围岩不被水长期浸泡,有效提高围岩自稳性及安全系数。

5.8 加强检查力度分级建立问题库及时研判采取措施 予以整改销号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开工至今,采用月度综合检查,各项专项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全面考核各隧道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及不足。随着隧道的推进及检查的深入,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但在总结时发现,重复出现的问题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基本消除,做到“有问题必须查、有问题必须究、有问题必须跟踪、有问题必须整改”的四个必须。在业主、政府部门、监理、项目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不良行为建立问题库,针对各级部门、问题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定期召开施工安全管理专题会议,会议上提出各类具有代表意义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控制、整改措施,并及时予以整改销号。

6、结束语

宝兰项目部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以上多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隧道进洞安全管理上落实的比较到位,全线隧道全面实现了安全进洞。在下穿公路和浅埋段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是,还存在一些制度和措施在现场执行不到位而造成初支变形、初支侵限等隐患,在后期的处理上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另外项目部将在今后的施工中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数据的及时化、准确化、共享化,以便为施工主要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分析依据,真正提到事前、事中的决策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过程控制标准化》,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1。

[2]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标准化管理手册》(第三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2.31。

[3]卢春房,《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建造师;工程管理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工程建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带动因素。工程管理也成为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直接组织者,建造师已取代了原来的项目经理,成为项目的管理者和核心人物,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建造师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工作的负责人,对工程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建造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协调各方面关系、沟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纽带作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次,建造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起到为项目施工营造有利条件的作用。其三,可以通过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可见建造师是实现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证,在为企业赢得最大利润的过程中起着独挡一面的作用。

1)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造师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他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确保项目目标实现,保证业主满意。这一项基本职责是检查和衡量项目经理管理成败、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2)制定项目阶段性目标和项目总体控制计划。项目总目标一经确定,建造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将总目标分解,划分出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确定项目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标志如形象进度控制点等。3)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这是建造师管好项目的基本条件,也是项目成功的组织保证。4)及时决策,建造师需亲自决策的问题包括实施方案、人事任免奖罚、重大技术措施、设备采购方案、资源调配、进度计划安排、合同及设计变更、索赔等。5)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建造师可以以合同当事人的身份,运用合同的法律约束手段,把项目各方统一到项目目标和合同条款上来。六是如实向上级反应情况。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正因为建造师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要想当好一个合格的建造师就应具有基本的条件:首先建造师必须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岗位,能自觉地为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这是必须具备的政治条件。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1)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理论和相关经济理论水平,并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而对从事建筑管理的专业人员的综合技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近年来,一个个奇迹相继被创造出来。在海拔4000m以上的世界屋脊修筑青藏铁路,这被誉为全球建筑史上的一次奇迹。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冻土层的处理、植被生态的保护、巨大温差恶劣气候条件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高寒缺氧的生命中施工生产的组织指挥和施工队伍的协调管理等,都必须是专业知识扎实、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建设人才才能胜任。(2)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施工管理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市场经济既是开放的经济,又是法制的经济。现在,正在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建筑市场体系和建筑市场的有效监督监查控制体系,已初步实现建筑市场的有序化、规范化、行业化、统一化。这就要求建筑行业的执业者,必须学法、知法、依法、用法,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从事建筑管理活动。例如,我国的建筑法律中规定,在施工中有不可抗拒和不可预见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由业主方承担。作为工程项目管理者,如能善于运用这一法规条款,在特殊情况发生时,可避免工程项目出现亏损,争取必要的经济利益。(3)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实践经验和资历,有较强的施工组织能力,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一大批技术含量高、设计理论新、施工难度大、跨行业、跨地区、跨世纪的 巨无霸!工程项目,相继被提上建设日程,有的已经破土开工。以长江三峡大坝为标志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数万建设大军正夜以继日地有序施工,没有指挥千军万马协同作战的本领,是难以想象的。再造人工天河的南北水调工程,也已吹响号角。水利、地质、农业、建筑等行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横贯南北多个省市地区的超级工地都是对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者的严峻考验。(4)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当前建筑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大交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相互借鉴中追求超越。学习一切人类建筑文明的精华,成为新一代建设者们立志有所作为的阶梯,熟练地掌握外语,为广泛获取这些精华提供捷径。已经拉开序幕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就是例证。在这个行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只有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建设经验,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性地吸收提高,才能建造好中国的高标准铁路。

具有以上基本条件后,合格的建造师还应该具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能力,施工项目的成本是指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货币形式。具体而言也就是说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主材、辅材、构配件,周围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资金以及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施工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是反映各地区本专业的平均水平,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有关取费标准得出。计划成本,指项目部按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计算成本。实际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或超支,说明经营效果。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的盈亏情况。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逐步推广和普及,项目的成本管理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且已经得到应用,可以说,项目成本管理正式为施工项目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能够体现施工项目管理本质特征,够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够提供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效绩的客观尺码。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建造师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建造师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对外代表公司、业主及分包单位,沟通处理项目中一切重大事项;对内全面负责管理督促项目实施,是项目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

参考文献

[1]奚海霞.谈谈注册建造师的几个问题[J]. 建筑工人, 2004, (08)

篇9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机械化施工

0 引言

机械设备使用费是工程项目成本构成的重要部分,机械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项目机械设备,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是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首要任务。

1 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加强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施工能力的保证,同时又是确保项目施工生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设备的维修使用、竞赛考评、信息反馈要达到规范化,从而使管与用有效结合,在使用中真正求得实效。设备管理的基础和重心均在各个工程项目部,工程项目部应成立机械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主管领导亲自抓,设置适应项目施工所需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职责和安全教育,司助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设备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项目保障部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对作业层的机械设备维修,强化“两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养、包保管”,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及台账,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以完好的设备来促进施工生产加快项目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2 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2.1 当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从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目标角度考虑,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无限延长,不但会增加环保、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投入,还会带来因性能、可靠性的下降而带来的安全事故隐患,适时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必要的。在“重使用轻安全管理”思想指导下,项目管理追求的目标是质量。目前,由于施工任务繁重,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使用时间非常长,超出正常的使用要求,而留给监测、保养维修的时间不多。同时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监测、保养维修不到位,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中不管不问,直到出现故障才想到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而这时往往已经过了最佳保养维修时间点,大大增加维修成本,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机械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每次几乎都能落实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管理工作疏忽的细节,正是平时基础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成为了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对基础管理工作的忽视与放任,造就了事故分析与防范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畸形体制,使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缺少手段。

2.2 桥梁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桥梁建设在国内得到了很快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桥梁施工的进度,并严格要求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施工单位来讲,他们也越来越重视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施工单位只是重视机械本身,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上确忽视了,这就会造成无法有效管理机械设备,进而会出现机械设备由于损坏而得不到及时维修,以及机械设备调度不及时,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缺乏协作,相互配合不充分,难以形成管控体系,导致机械设备的供需出现严重失调,若机械设备的调配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势必会造成设备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导致现场无法正常施工。

2.3 建筑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施工设备转移频繁,为了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投资回报,是业主乃至全社会的主要经营理念,因此建筑施工项目普遍要求是施工工期短,长则几年,短则一年半载,这些施工项目工期长短不一,性质不同,当一个工程项目结束后,机械设备必须转移到另一个项目处,这样就造成设备转移比较频繁,成本费用也相应的增加。施工设备利用率波动大: 由于受工期安排,项目衔接,工程规模的大小等影响,施工过程中又必然存在着施工的高峰期和低谷期,施工高峰期,为了抢工期容易造成拼设备,拼人员的现象使机械设备没有保养的时间。低谷期时,设备闲置时间过长,又容易忽视管理。

3 对加强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3.1 严格风险管理制度

对机械设备作业实行风险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确保机械设备作业安全为重点,以推进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为载体,把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有机融合,构成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的超前防范和过程控制,最大程度地消除和降低机械设备作业的安全风险,从而达到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后果的目的,实现安全风险全面受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确保机械设备持续安全稳定。

3.2 严格教育培训制度

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促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工作原理、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安全措施等内容。每个操作人员都必须要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管理单位、项目部和施工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树立其安全防范意识,建设单位应组织对临近既有线的机械设备施工安全规章进行专门培训,要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坚决避免走形式走过程。

3.3 严格拆装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除要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事先要根据现场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拆装工艺和方案,并报上级部门审查批准。同时必须请具有相应资质单位或生产厂家委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拆装,严禁无资质人员擅自拆装。

3.4 严格设备使用制度

机械设备必须建立主要使用制度,根据使用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编制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流程,严格按照定人、定机、定岗“三定”制度,按设备操作规程或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机前检查、试机制度,安全员监督制度,台班工作记录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的主要使用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3.5 严格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是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积极的预防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做好保养记录,严格按国家规定邀请具有相关资质部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加大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测力度,认真落实设备维修、例行保养、定期保养、特殊保养的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避免出现带病作业。设备维护好了,就可以减少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为国家、企业、个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为此,设备的维护必须每班维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每班维护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中必须做到:班前检查,班中正确使用设备,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下班清理设备;交接班时要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定期维护由操作者和维修工合作,根据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性能的优良。

4 结语

现代工程项目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提高了施工作业的规模,促进了工程施工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缩短了施工的周期,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力,降低施工成本有重(下转第270页)(上接第258页)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韦并生.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