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杨子胜(1979-),男,河南新乡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海然(1978-),女,河南新乡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SJGLX1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50-02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顾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跨度大,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特别是其中的工程经济部分,对多数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相对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建筑工程投资与管理决策科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服务。
在课堂教学体系中,教学媒体(教材、教具、教学方式等)、学生和教师是构成教学体系的三要素,这三种要素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是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何将它们合理地优化组合并运用于“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是本文讨论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一、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一直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经济意识淡薄的现象,导致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加上中原工学院“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为考查课,又安排在学生毕业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总结而言,传统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繁杂,而课时分配相对不足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包含了工程经济学和工程项目管理两大部分,每部分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很多,而课时安排仅为30学时。仅项目管理部分就包括“三控三管一协调”七章内容,30学时完成讲授尚且不易;而工程经济学部分的财务评价指标、资金等值计算、工程经济要素的组成及计算等都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工科学生普遍的轻视和日常接触较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对任课教师来讲,如何在30学时内全面有效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教师“教”多,学生“学”少
传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与“学”脱节的问题。“教”与“学”的投入严重不成比例,“教”多而“学”少导致“老师口干舌燥,学生走神睡觉”的尴尬局面。除了归咎于课程内容的单调枯燥外,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模式也是重要原因。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有较多的新知识和专业术语,有较多的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日常的课程教学大多是讲解一些计算指标、计算方法或管理理论,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教材众多,相关概念描述难以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五花八门,概念描述不统一的情况多有发生,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管理部分,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项目的阶段划分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初学者困惑。目前我国在建设工程领域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多个执业资格考试中,都涉及到工程经济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1]因此在授课等教学活动时密切结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既能解决概念不统一的问题,也能对学生日后执业活动大有裨益。
5.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捉襟见肘
土木工程执业活动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业实践。简单的理论传授很难让学生具备管理实践所需要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在目前理论教学课时量严重压缩的情况下,很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量或者取消,或者非常少。
综上所述,进行“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调整、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分工调整三要素的优化改革对于提高授课质量、改善授课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
二、基于“三要素”优化组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基于“三要素”优化组合的“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及时修订;符合实际需要的优秀教材的选择;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实践环节的丰富与拓展;以强师能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三、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及成效
本项目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教学改革尝试,总结了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及时进行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的修订
按照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培养应用型大学生,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与行业发展和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相匹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日历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进行相应调整,使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2.重视教材的选用及讲解内容的取舍
针对学生特点,单纯的工程经济学及项目管理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选择内容新、实践性强的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工程实践和注册执业资格考试保持同步。讲解内容则应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考试用书的难点、重点进行合理删减。
本课程从2009年开始尝试选用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用书,新教材有效解决了原有教材中的内容陈旧与行业发展不符的问题,从一开始便得到了学生很好的评价。根据对土木工程2008级和建筑工程管理2009级学生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合理实用。结合实践需要有侧重的讲解内容,缓解了目前教学内容繁杂而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部分相对次要的章节改为学生自学、提交作业和课堂检验的方式,重要部分得到了强化、专业得到了延伸。[2]
3.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为培养兼具高校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的“双师型”教师,[3]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门制定了《建筑工程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参加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各类注册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学院给予经费支持,并在教学安排、项目研发、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目前,在职的专业教师中有90%以上在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4人获得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或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本项目组长期以来提倡四种学习方法。
(1)主动性学习。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主动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系统性学习。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系统性学习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或领域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深入挖掘和学习,学通、学精。
(3)实践性学习。紧密结合专业实践进行学习,注重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学习同时也要求教师结合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及多媒体示范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针对性学习。根据工作岗位及注册执业开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及学习内容。针对性学习要求具备设计院或施工单位等岗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并根据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从2008级学生开始,课下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学习时间得到极大的拓展,从而有效解决了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5.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胜任现实的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是重中之重。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在正常课程讲授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其他的教学方法作为补充。
(1)案例式教学。目前建设工程领域的诸如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均设置了案例分析一科,并且权重和难度都极大,成为考取证书的最大阻碍。案例教学可以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合作学习、小组工作和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讨论。[4]案例教学时通过案例呈现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或实践问题,教师可充当主持人,而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自主讨论。本课程教学中对项目管理部分的每一章的讲解均增加了案例分析环节,通过现场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检验知识掌握情况,深受学生好评。
(2)启发式教学。每次讲解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工地现场先提问几个问题,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带着疑问去看教材。然后请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所提问题的解决办法,并让大家讨论哪个同学的方法可行性最大,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此方法一是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台下做观众的冷清局面;二是学生在主动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使“教”与“学”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3)换位式教学。目前的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采用换位教学法可以将学生推向课堂“主角”的地位。事前需要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1~3人,小组成员合作制作课件,推荐1名同学进行讲解,1名同学负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原则上讲课内容每组不宜超过1节,课堂最后20分钟由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内容总结,对个别遗漏或错误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更正。此方法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气氛都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的不易,从而更加尊师重教。
(4)模考式教学。大量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生重点、难点。从2009年开始本课程采用和注册建造师考试完全一致的考试方式与题型,课堂例题讲解、日常课堂训练及课下作业、中期训练也全采用全真模拟注册类考试试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变得有目标、有动力、有针对性,学习兴趣大增,学生考证意愿明显增强,个别班级的考证参与率达到91%,“不考研就考证”成为学生普遍的心声。
(5)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结合工程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现场,把现场带进课堂”,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向学生展现大量的工程现场图片和视频。如工程质量和安全都是项目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与其口头强调其重要性,不如将施工现场铺天盖地的企业标语以及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造成的可怕后果展示给学生,在极大的反差和震撼中让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课堂教学
方法;改善了课程叙述性强、枯燥无味而致学生兴趣不高的现状;特别是案例式教学和模考式教学,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方向,非常有助于学生针对执业资格考试进行学习,因此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四、结语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学科跨度大,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应用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行业执业活动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自主性人才的培养,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江波.适应建筑行业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2,(1):279-280.
[2]潘洪科,等.浅谈“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4):90-91.
篇2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的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提出针对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管控具体措施。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与防控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在国际上承接的工程项目与逐渐增多。很多的企业虽然重视国际项目的风险控制,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对于风险的预警机制的建设与管理却不到位,这样在国际项目的开展与建设过程中就很难有效防控风险,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1.风险预警管理的概念分析
1.1风险管理的概念分析
风险管理是针对相关的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析、风险的评估进而更好的认识风险,深入认识风险后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或者降低风险放生概率的措施来化解风险或者分散风险,进而保证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完成[1]。通过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安全性也可以减少项目的损失。风险的管理对于风险的转化或者是风险的转移都具有重要意义。
1.2风险预警的概念分析
风险预警主要是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发现工程项目在实践操作与施工过程中的建设状况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将项目存在的这个差异与项目预先设定的预警的范围进行相关方面的比较于分析,对于项目中超出预警范围的部分进行预警控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预先对项目进行的风险进行有关方面的评估与分析,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优化项目的风险管理。
2.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分析
2.1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的原理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的工作原理是:对于测量国际工程项目先设定一个警戒线,对于项目在进行中如果偏离了这个预先设定的禁戒线的话,预警系统会发出相应的信号,预警系统会及时校正项目的某一个或者某一种偏离状态并且先关人员根据预警系统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化解风险或者转化项目的风险。风险预警主要是对国际化的工程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项目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预先防范风险并且及时控制风险,让项目工程人员依据风险预警体系来作出及时科学的判断,作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来降低风险给项目带来的各种损失,甚至化解风险,保证国际工程项目的完成[2]。
2.2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构成要素
国际的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主要由: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警、风险的预控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一起共同构成了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风险的识别是对项目有关的风险事故进行原因以及结果等方面的分析与调查。风险的预警主要是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发现项目的实际的建设状况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将项目存在的这个差异与项目预先设定的预警的范围进行相关方面的比较于分析,对于项目中超出预警范围的部分进行预警控制。风险的预控主要是指对于那些超过预先设定的警戒线的风险进行及时的校正,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来规避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而降低事故的风险方面的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预控的实质目的是实现项目工程的风险规避,在企业中或者项目工程中建立适宜的风险预控的方案,实现对风险的管理与防控[3]。
2.3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是对风险管控的第一步,只有及时有效识别了风险才可以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实现对风险的管理。有效的风险识别对于风险预警的评价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识别了工程项目的风险,才可以有效实现风险评估,在工程项目的日常监测工作中更好地监测工程项目的事故风险。由于国际工程项目会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在风险识别上也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困难,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例如,我国承接的缅甸某公路建设的工程项目中,海外的工作员工不仅要适应热带的工作气候,还要适应缅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另外,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当地的缅甸人会在深夜或者工作人员不备时悄悄偷取工程项目的柴油。对于这种偷盗事件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也会增加工程项目的开支,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中方人员与缅甸当地人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话,很容易引发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有一次中方在处理偷盗事件中不慎将一个缅甸当地人打伤致死,导致中方工作人员被缅甸政府按照当地的法律处以监禁的处罚,至今这个中方工作人员都没有出狱。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发现国际工程项目在风险识别上面对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工作环境,风险的识别对于风险的管控与风险的预警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3.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3.1制定后备措施
对于国际工程的项目风险防控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还需要建立更多的后备措施,对于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找出更多的有效的后备措施,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这样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工程人员不会因为事故的突发性以及特殊性而手足无措,可以根据后备措施及时处理风险事故,降低事故的经济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完成。例如,针对中方人员与缅甸当地人在处理偷盗事故中发生的意外死亡事故,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外交交涉以及在法律体系上完善海外工作人员的权益保证措施,进而更好地实现风险管控。
3.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通过风险管理机制以及防控机制来及时发现工程风险,项目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转移,进而降低工程建设的经济损失,降低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在风险转移中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转移。例如,我国在非洲承建的一个工程项目中,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国际局势紧张以及周边环境发生恶化,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工程项目打算暂时撤出非洲某地。但是,在撤离过程中项目的多种复杂的工程设备无法及时撤出,由于工程设备是一笔巨额财产对于项目工程至关重要,冲突发生的话容易损坏设备,针对这个突发事故风险,工程管理人员需要转移事故风险,保住工程设备。通过工程管理人员与当地的酋长的友好沟通,非洲某部落的酋长出面在酋长势力范围内寻找一处地方,将设备物资集中堆存,并在设备四周挖出深宽均达2米的深沟,拆除主要设备电路板,带项目复工后再行移走设备。这个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就很好的转移了风险,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外部人员的帮助转移了工程项目的风险。
3.3制定应急预案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防控过程中需要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这样对于多样的应急事件可以有效的处理,化解风险,提高对于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在非洲的某一个铜矿项目中,在平时工程项目的大多数当地员工的工资均是按时发放,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某一些特殊原因,工程款项没有及时发放。由于工程项目的财会人员对于当地人的工资滞后了一周发放,却没想到引发了当地工人的罢工事件,而且由于当地工人的罢工时间造成了工程项目现场的混乱,还致使一名中方员工死亡。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紧急时间,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在预案的指导下,结合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如:制定谈判措施化解矛盾,也可以拿出工程的预备款,及时将拖延的款项进行发放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控风险与化解风险。
4.结束语
国际工程相关项目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与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促进防控措施的施行,转化风险或者化解风险,保证工程项目的完工。
参考文献
[1]柳钧钓.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之友.2012,(15):13-16.
[2]鲍东升.浅谈国际工程合同管理[J].现代商业.2011,11(2):133-136.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工程项目管理;执行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49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01
我国已经处在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越来越多工程建设项目在中国的大地上建设着。大型的建筑公司逐渐开始走出原来的建设影响地区,走向全国。笔者所在的南龙铁路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三局建设,项目部技术、管理等成员大部分来自江西,施工工人等一线人员则是福建当地人。项目部在福建三明市,在语言、习俗等传统文化不同的背景下,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也有不同,如何处理好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项目部面临的问题。
1 提高管理人员执行能力
面对当下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h境下以及变幻莫测的市场状况。必须做好团队建设工作,创建出一个服务型、节约型、学习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的团队。要严格根据公司的管理办法,做好项目团队的文化建设工作。具体而言,必须做好以下的能力建设工作。①部门监管能力建设。项目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生产、管理要素中负责管控的重要部门之一。它同时也负责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监督。指导等工作。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的运转效率和部门工作效率息息相关。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项目的领导,必须做好带头工作,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强化执行力。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因此,领导必须加强系统管理的意识,注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效果,使得整体的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另外,要树立长远的目标,处理好施工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②班子执行能力建设。项目班子,也就是项目建设团队,处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领导班子要明确工作思想,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作为整个行动的指导思想,理念能够表现出团队工作的正确方向。当下,在建设工作中,执行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部分干部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作风不够深入,计划和部署多,实际执行情况较差;②部分干部不愿意直视矛盾,做事不够彻底。所以,在执行力建设方面,项目班子处于核心地位,遇到问题,必须加强沟通,多想办法解决。
2 注重执行文化建设,建章立制
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因素下项目的建设,任务的执行、工作的推进等实践都和管理规章制度紧密相关。优秀的管理制度,既可以很好地保证文化的执行,也能够确保文化推广工作到位。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执行文化”与学习联系在一起,掌握好工作规律。但是,在项目管理中,只是靠执行力来开展工作是不行的,必须把执行力意识渗入到每个员工的意识当中来,进而创建出一种项目执行文化。在企业执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意识,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实际的应用能力。只有在团队建设中,使得每个人的作用发挥出来,管理执行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出它的作用。这样一来,部门的上进心、班子的事业心、员工的责任心才能结合起来。作为项目的领导层,必须树立起规则意识,倡导规范管理观念。另外,还要把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和执行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执行力文化时,必须把考核的结果和奖金联系起来,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相应的,还应该对那些无法达成任务、业绩效果较差的员工作出经济处罚。通过建立起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值得注意的是,绩效激励必须做到三个到位:兑现到位、描述到位、力度到位。要把执行力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效果结合起来观察。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可以把执行力到位的标准设定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正常运行,改善执行不力的情况。
3 严格落实措施,真抓实干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执行力就等同于项目团队的战斗力,对于一个施工项目而言,就是创效能力。真正要想提高执行力,必须从实践出发,真抓实干。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要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且一一落实,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加强材料物资管理防止浪费。在工程建设成本中,材料物资占的比重是相对较大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严格把关材料物资的使用,减少施工工程中的浪费,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这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其中参与的部门也相对较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考核工作,制定好工程限额,定期发材料台账。②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项目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需要对项目预算做好严格的控制。③注重安全质量管理控制到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地域文化,需要做好与当地民工的沟通,确保不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而引起矛盾,从而引起安全和质量事故。同时,也要注重施工的细节,做好相应的质量管控工作。④狠抓考核队伍的建设。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管理者的执行力,需要从狠抓考核队伍的建设开始,只有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员工和队伍的执行力。
总之,大型建筑工程组织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多层次相互关联、多目标多主体的、非线性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系统。面对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措施的制定及落实,应该做好以上几项工作,从容面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危险源预警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铁路项目施工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加上铁路建筑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大量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和劳务工,新的技术、设备、材料不断涌现,在作业活动中存在事故隐患,针对施工计划中的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随年或季、月施工计划一起,要求各施工作业单位根据“重大危险源”清单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重大危险源清单”不是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等安全评价工作得出的成果。本文就对这一过程进行简单论述。
2.在施工过程的危险源辨识2.1施工作业活动划分风险评价的对象是辨识出的危险源,而危险源辨识的对象是作业活动。因此,划分作业活动是风险评价的前提。实践证明,作业活动划分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对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工序为主线划分作业活动。例如,铁路站场施工,可分为如下几个施工阶段: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堤、基床、路堑、路基支挡结构、路基防护、路基附属设施等。对每个施工阶段,分为若干种作业类别,对每个作业类别,划分出若干种作业活动。例如,将路基支挡结构工程划分为10种类别:重力式、短卸荷板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和锚定板挡土墙等。其中重力式挡土墙可分为基坑开挖、模板加工、钢筋加工和混凝土施工等作业活动。又如隧道施工可分为如下施工阶段:洞口段及洞门施工、开挖支护、防排水、仰拱施工、二次衬砌施工、隧道内沟槽施工、铺轨等。对每个施工阶段可划分为若干作业类别,作业类别可划分为若干作业活动。例如,开挖支护工可划分为:1、、钻炮孔、2、装药3、连线起爆、4、开挖、5、运碴、超前支护。其中,石质围岩开挖涉及爆破作超前支护使用的格栅钢架可分为切割、焊接、吊装等作业活动。最终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具有如下的特点:在性质上相对独立,所包含的作业内容也相对独立。在划分作业活动时,还需考虑在工序这条主线之外的其它方面。例如:施工外部环境、天气、产品质量等。针对每个方面,再划分出若干种可能发生的作业活动。2.2危险源辨识2.2.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在铁路施工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通常并不需要采用太复杂的方法,以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为主结合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等进行分析,即:当作业活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相连接的作业步骤时,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辨识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对于某些作业活动,包括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可同时辅以安全检查表方法。2.2.2辨识的充分性为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四个方面,缺一不可。(2)既考虑目前进行的工程项目各种作业活动中现实存在的危害,也要考虑今后一个时期内将要实施的工程项目中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害。(3)把事故、违法违规、安全检查等作为鉴定辨识充分性的尺子。充分的危害辨识结果,应包括本项目和类似项目近年来发生事故的原因,所有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安全检查表中的绝大部分项目,特别是重要的项目。(4)要由有实践经验、懂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人员组成小组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将辨识的结果发放全体项目成员手中,予以补充、调整和完善。
2.2.3危险源的描述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不准确、不妥当等现象,恰当地描述危险源是危险源辨识的关键,也是正确评价其风险程度的前提。描述危险源时应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应注意把危险源和其引起的结果(即事故)区别开来。例如"钢丝绳长期磨损而未及时检查、更换"是危险源,而"断裂"是其引起的结果,不能写到描述中;注意将危险源与生产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区别开来。如"隧道空压机噪声大"是一种必然现象,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危险源,正确的描述应当是"未对隧道空压机采取降噪措施,使噪声超标"或"在空压机附近作业未采取昕力保护措施"。危险源描述要具体,只有具体,才能 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即判断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应出现诸如"无证上岗"、"操作错误"、"管理不善"、"施工方案不正确"、"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等笼统的词汇,应具体地描述事故发生的原因,随之引出明确的控制措施。
2.2.4共性作业活动的调整在危险源辨识时,可对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邻近铁路营业线机械设备作业,其工作安全要求和内容是相似的,且风险也大致相同:1)申请营业线施工计划;2)机械设备检查验收;3)防护 (一机一人一防护);4) 机械设备在指定范围内施工;5)列车通过提前停车等待;6)收工后做到机具物料不侵限。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按上述六种作业安全要求进行。但要注意,除列出各种设备的共性危害外,还要列出不同设备安装涉及的特殊危害例如;吊车支出吊臂的角度、吊车支腿下的地基承载力等。
在涵洞与桥墩工程的主体结构工程中都有的“钢筋制作加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模板拆除”等,由于过程、对象和相关的危害及风险大致相同,可只辨识一次。但是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特殊性。例如,桥墩主体结构施工的特殊性在于主体结构施工多数处于高空作业环境,高空作业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常用的评价方法有RAC风险评价指数法、ESP评价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由于工程铁路建筑施工的特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的应用比较普遍。3.1方法介绍 LEC法,主要是以系统危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定为0.1—10, E——人体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E值定为0.5—10,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定为1—100,评价公式是:D=LEC其中:D—危险性分值,根据经验,总分在40分以下为可承受风险,总分在320分以上是高危险分值,1—2级需要严格监控,并制定方案或目标进行控制,3—4级需要加强监控,对运行进行控制。
3.2风险评价将辨识出的危险源清单采用上述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得出风险评价表。下面风险评价表为临近铁路营业线作业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危险级别为2级以上(包含2级)的危险源为重大危险源,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或停止作业。从结果我们也可看出,临近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不善始终是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因素,这也与工程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4.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得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编制清单进行,(在工地设立重大危险源警示牌和文件方式)从而警示各方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做到动态性、针对性管理。
5.结束语铁路施工项目建立在项目“危险源预警机制”,可以增强铁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安全风险管理与施工计划紧紧结合在一起,可以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动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防范”,始终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6.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绿色施工;项目管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建设部在《绿色施工导则》中对绿色施工下的定义为: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可见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技术不同。
工程项目作为一个运行主体从计划、组织,到建设、收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不仅在其内部进行各种物质、能源的分配和使用;同时,它也对其外部的环境、社会诸多方面施加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因此,研究项目管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社会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中所研究的绿色项目管理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管理过程,它能够系统性的综合考虑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利用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平衡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管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弊端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由于“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生产模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就项目目标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要的是经济效益,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要的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就资源的利用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浪费严重,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体现的是合理节约;就建筑过程的污染性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产生较高的污染,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无污染;就建筑垃圾的处理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结果是直接投放自然,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进行化学处理或回收利用;就除污技术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采用的是治理性技术,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采用的是预防性技术;就除污时间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是在污染之后,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在污染之前;就除污技术与建造的关系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是相分离的,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是相结合的;就建筑产品的运行费用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费用远远高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就项目组织文化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表现为涣散、和谐度差,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表现为团结、和谐;就项目的建筑产品的可持续性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根本无法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相比较。
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根据绿色经济的要求,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中融入绿色的概念,在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这一主导原则,采用一系列有效并可操作的评价、控制、分析实施等方法,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管理,通过节约资源和控制污染使每一个实施的项目能在科学、实用、合理、系统和集成的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绿色项目管理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在绿色项目施工管理相关领域的定义及内容等方面观点基本一致,都是纯粹从生态环保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尚未能突破这一狭窄的圈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更多的角度来探讨绿色项目施工管理。所谓“绿色”,意味着节约、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其直接含义是环保, 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和谐”,因此,探讨绿色项目施工管理的内涵,理当在传统项目管理范畴内围绕“环保”与“和谐”两个方面来展开。
(1)环保 所谓环保,既强调工程项目管理从规划、实施到结束都是一个循环的系统,系统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注重和外界环境的联系,但却不破坏周围环境。
(2)和谐 包括生态和谐和人际和谐,所谓“生态和谐”, 既强调的是项目规划、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环保以及项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提出的项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与项目管理过程总是具有的“唯一性” 是不矛盾的; 因为对于一个项目组织而言, 一旦其中一个目标( 项目) 得以实现, 其要素、技术和结构随即可以被改变而确保其追寻另一个目标。
人际和谐,除了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为表征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之外, 绿色项目施工管理的本质内涵中还应该包括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表征的项目组织内外部的和谐,即人际和谐。
三、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1、 确定绿色项目管理目标
绿色项目管理目标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来确定的,即绿色规划职能。 它包括在项目立项以及可行性分析中制定与环境中可用的资源(考虑资源和能源的耗竭强度)和人力相一致的项目组织的目标,并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考虑实现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2、 推广绿色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分解,制定出每个过程的绿色控制方法和细节,建立企业的绿色管理战略, 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规划、设计、施工。企业要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系统学习绿色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绿色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具体过程当中,发动员工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绿色革命, 使得“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
3、建立绿色的项目组织文化
通过绿色文化的构建和不断丰富来指导和激励项目成员实现项目目标,即绿色领导职能。在这个职能中,项目管理者要将注意力放在项目成员、 团队及其关系的和谐化上来影响其工作绩效和行为。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管理过程,它需要每个成员有努力完成目标的积极心态,更需要成员的通力合作、相互补充、充分沟通。建立绿色项目组织文化就是把绿色管理思想融入到项目组织文化理论中,使项目的各参与方都灌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创造绿色生存环境,塑造绿色企业形象,营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
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从环境、资源、生态、经济、管理和社会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环境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无害于环境,即无污染或污染最小;从资源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综合利用和充分利用;从生态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通规律,不能因工程项目的建造活动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经济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使各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学角度讲,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体。总之,实现“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将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世界进入生态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观念不强
目前存在不少建筑工程管理者只顾眼前、只看重经济收入,而忽视长远利益与社会效益,质量管理意识淡薄。首先,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管理不规范、不严格,忽视对建材与设备质量的评价与考核,不能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仅凭经验与感觉判断,盲目赶工期,这样很容易造成经济利益损失。其次,建筑工程缺乏内部控制,没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单纯依靠经验与主观臆断进行定性判断,这样很难做好事前与事中控制,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工程质量管理相对封闭与落后,不仅存在缺乏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欠缺建立系统的管理工作程序、缺少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与系统应用等现象,而且有的建筑工程政企不分,严重影响质量监管的公正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会导致相关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对整体工程建设造成阻碍。
(三)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
现阶段我国存在不少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队伍素质不够高,且结构层次不合理。一方面,很多建筑工程相关人员项目管理意识薄弱,没能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基本运用行政方式进行工程管理,对工程管理投入少,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基础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较多,但项目管理人员比较少,且很多工程操作人员是农民工,不仅文化程度比较低、工程技术水平不够高,而且有的仅仅是凭借工作经验、未经专业培训就上岗,业务素质水平不够高,存在很大的人员与工程安全隐患。
(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与技术人员思想仍旧比较传统落后,信息化观念比较薄弱,不注重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且存在不少项目管理者创新意识与整体素质比较低,忽视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与具体情况,缺乏技术指导,导致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失效。此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市场运行规则,部分地方市场准入制度不完整,存在虚假资质、无证施工、私下交易等违法现象,严重威胁着工程质量。
二、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项目管理意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与项目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应增强工程质量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与业务管理水平,严格对建材与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强化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与考察,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建筑工程应注重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健全质量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动态管理,有效落实对工程管理与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工程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整体控制管理。再次,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工程技术质量要求,运用科学分析与计算的数据,进行科学理性分析,提高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与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一方面,建筑工程可以通过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做好工程质量巡查与验收,运用科学的手段严格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第三方监管,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制体系,通过对施工前、施工中与施工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与检查,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另外,建筑工程应注重加大对项目管理部门与机构的投入,进行优化配置,并注重根据具体实际工作进行人员分配,以满足工程管理的各项需求。
(三)注重技术创新,调整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与工程施工特点适时调整管理模式,建立具体弹性生产力、合理产业结构的组织体系,实施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计划,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意识与水平,以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此外,建筑工程应加强对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注重培养与提高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加强技术创新,保证工程高效运行,以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与提升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四)努力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相关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建筑工程应注重加强项目管理与工程质量意识,强化对管理者与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认真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与培训上岗制度。并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强制性规范学习,增强其对标准与规范的理解、熟悉以及运用能力,通过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业务操作技能,培养其应对工程规模与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能力,以有效提升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提高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价值工程 项目管理 现状 应用 解决措施
一、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现状
价值工程简称VP,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研究对象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所在,并且通过实行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不足,以实现提高研究对象的经济效率,缩短工作时间,降低花费成本并且保障和提高研究对象的质量和品质的最终目的。
目前,价值工程在很多领域都已经有了应用,这其中就包括项目管理,但是就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价值工程还没有很好的被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所认可和采纳,很多价值工程只是简单的被运用到了项目的设计阶段,很多项目的负责人还不能很好的了解价值工程的效用,并且政府也没有对此加以系统的使用和说明,导致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方面还不太普遍。
二、项目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正处在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变革时期,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成为了制约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瓶颈,这些弊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改正,将会极大的阻碍项目工程的发展,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项目管理存在很严重的浪费现象
目前,很多项目聘请的管理人员数量都远远的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多人数,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无所事事,没有工作需要完成,也有很多人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最终导致了管理效率的低下,很多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并且由于聘请的人员过多,造成了人事开支过大,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得不偿失。此外,项目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往往没有具体而详细的计划,因此常常出现购买材料过多或者不合适的现象,在购买进材料以后由于没有做好储存工作,也导致了很多材料的浪费,最终造成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很严重的浪费。
(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
项目在进行施工之前以及在施工的时候都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执行项目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但是截止到目前,很多项目的管理层都还在沿用以前老旧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加上项目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结果导致项目的计划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对机械、人员等不能很好的安排,结果造成了人员安排的不合理,机械划分的不合理等现象,最终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懈怠,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此外,由于项目使用机械的不合理分配,造成了机械使用不均,导致某些机械使用过度,增加项目机械的修理费用,造成了项目工期的迟缓和开支的增加。
(三)项目的设计往往不能很好的结合经济状况
很多项目在进行前期设计的时候会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对项目的整体结构和框架进行规划,但是由于项目的技术设计人员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成本开支状况不甚了解,结果就会造成项目的开支和设计技术的脱轨,最终项目的施工不能很好的按照项目的最初设计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解决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现状的措施
以上简要分析了目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若要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只有做到不断的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节约项目工程的开支,将项目设计的技术与现实经济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价值工程的使用便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提高价值工程的应用率
目前,很多项目的负责人都不能很好的了解价值工程的真正含义和它所能起到的真正的效用,因此,价值工程的应用较少。政府应该借助于自身的宏观调控地位来组织价值工程的专家编订出专门的价值工程的细则、理论和方法,以增强人们对其的认识;此外,还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来制定价值工程实施的相关规定,将价值工程的应用提上日程,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价值工程的应用,也能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我国的项目管理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项目实施效果。
(二)加强项目工程人员对价值工程的认识
价值工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将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最大程度的结合,从而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可以设立专门的VE培训机构,对项目的工程人员,包括工程的负责人、管理层以及工程的技术人员等进行专门的培训,通过宣讲价值工程的理念和应用实践使项目工程人员更好的了解价值工程的内涵,从而提高其认知度,使其能够主动使用VE服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将价值工程贯穿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
在价值工程运用到项目管理中时,应该注意价值工程需要贯穿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在前期的设计阶段,应该运用相关的方法,例如成本系数计算、目标成本计算等保障项目的设计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也能满足经济条件。此外,还需要对项目施工时的人事管理制度、机械使用分配制度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保证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减少工程的开支和花费,合理有效的使用机械。在工程的后期,需要使用价值工程的相关方法来对项目的完成和应用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推广方案,将浪费和损失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提高工程效率、减短工程工期,保障工程质量的目的。
四、总结
总而言之,价值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缩短项目的工期,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我们应该在了解项目管理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价值工程运用到项目管理中去,从而保障项目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庄.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提高项目投资效益[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篇8
1.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从计划、可行性分析到设计、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统。它主要包括以下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起始阶段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CPM即统筹法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近现代项目管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2.路桥工程管理的指导思想
一般的路桥公司,不太可能有足够的资金投资这种投资巨大、见效慢的工程,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路桥筹资。通常情况下,具有社会公益性投资的路桥工程建设首先得基于结合城乡布局和城乡规划的基础上,分析其社会效益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做是否投资的决策。大程度上,这种决策属于政府投资的,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或半公益。
工程项目管理者应该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加大管理:第一个是在项目工程进行规划时,统筹兼顾和确定投资、效率、质量三大目标的标准要尽可能的合理。在三项目标之间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不断的进行权衡利弊和反复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需求与目标的统一。第二个是要全方位的进行系统控制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防止发生盲目追求单一目标击或干扰其他目标的现象,避免最后对整个工程产生影响。
3.路桥工程管理实施时遇到的问题及若干策略
3.1 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
路桥项目管理方法是关于如何进行路桥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可在大部分路桥项目中应用的方法,它是对路桥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而项目实施方法指的是在项目实施中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如某项路桥工程的设计、施工而采用的技术方法。项目实施方法所能适用的项目范围会更窄些,通常只能适用于具体路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在一个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中,必须保证项目经理和体系结构设计师的有效配合。
3.2 路桥工程在投资方面的控制
各阶段的测定及控制方式分别被称作:投资估算,具体有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工程可行性投资估算、概预算,比如设计概算,修正概算及施工图预算,标底、合同价、工程决算。为了在路桥工程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业主事前需要聘请专业咨询人员研究投资的最佳机会,预算项目投资额,分析项目投资回报率并选择最优投资方案以及进行工程投标标底的编制、投资额的变更幅度控制、竣工决算审查办法,项目建成后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核定、投产项目投资效果的分析考核和项目使用费的经济分析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可以说,路桥工程投资控制是一种“事前”行为:一方面,是实现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或增长,另一方面,也是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代价, 是一项投资者由此取得满足社会需求,增加资金收益和国民收入的经济活动。此外,投资涉及路桥工程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运营,直到工程项目完成,贯穿整个路桥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且每个阶段及分阶段均需作不同的投资测定。
4.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措施
4.1 投资前选择正确的投资方案
在纷繁众多的投资机会面前,路桥公司应当通过加强可行性研究即从多个层面对投资项目进行认真分析,最终做出决策。通常情况下,路桥项目管理者首先要准确把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重点分析国家经济政策、资源供求等情况,正确选择投资的时机。其次,从企业选择项目决策上,主要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利用各种分析指标,测算各种投资预期收益率,现金流量等指标,来选择正确的投资方案。
4.2 分散项目风险
任何经济活动都具有相应的风险,它是由不确定性引发的。高效的路桥项目管理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控制风险,使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小。一般来说,多个项目分散投资风险小于单个项目的投资风险。路桥工程建设筹资与其他用途筹资一样,必须进行成本、风险与效益的权衡,兼顾时效性与科学性。这需要管理团队同时具备筹资与投资管理的统一:即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与效益回报的权衡。在适度的风险下,做到筹资成本最低,实现投资效益最大,作为一种事前的决策行为, 投资效益回报是可以在投资之前通过过可行性分析预算出的结果。因此,在筹资决策中,效益性原则就是做到筹资成本最低,在筹资财务上,筹资成本最低等价于筹资的结果将得到最优的财务资本结构。
4.3 提高路桥工程质量,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
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是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即促使建设工程收益最大化,一个是降低工程投资的建设成本,即促使路桥工程成本最小化。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资的效益控制重点在于对工程项目在其设计前进行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而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包括工程设计时对其成本进行控制,还应将重点放在对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
4.4 加强专业化发展与国际高水品项目管理团队的交流合作
篇9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比较多,再加上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工作比较多,诸多企业工程项目沿袭的是施工技术模式,但是很少从经济分析角度来选择消耗率最低的工程建设方案。当前我国的技术经济分析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中,因此还不能被高效率地应用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去。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需要根据我国的工程项目基本特色来不断改善,将实际与理论互为结合,保证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能够被切实应用到工程项目工作中[1]。
一、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一)技术经济分析理论
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就是讲经济和技术互为有机结合。在工程项目工作中,其中最为关键的因子是提高技术,所谓技术就是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社会技术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不仅仅是单纯指施工建设的先后顺序,因此需要用现代化的眼光来理解[2]。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需要与现代社会的基础环境互为融合。在传统思想中,不难发现,经济不仅仅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更是将经济与工程互为联系起来。技术经济分析将上述两者互为结合起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始设计之上,将整体管理观念融入到经济观念中。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程项目的相关建设和发展,另外,工程项目会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力[3]。
(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1)定量分析方法;(2)定性分析方法;(3)定量定性互为结合方法[4]。从定量分析方法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数据来建立好相应模型来分析工程项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好施工现场模型,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从定性分析角度来看,尤其依靠预测工作人员的主管判断能力和丰富经验等,根据事情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来判断分析,最终能够推断出项目工程的质量情况。从定量定性互为结合方法角度来看,此种方法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方法,从而提供相关参考数据,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和正确性,采用先进的科技和思想理念能够清楚分析工程项目的基础情况[5]。
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和发展现状
(一)重要意义建设
施工是一种固定化的成品,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经济性因素。另外,建筑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筑行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在投标竞争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获得相关工程项目,创造变更等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衡策,能够便于充分挖掘出盈利项目。
(二)发展现状
1.管理模式
在工期制定管理模式上,由于建筑工程对总体规划不够重视,所以制定的各种计划不够完善且主要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一旦遇到结构新形式问题时,大多数管理者均没有制定合适的措施和管理方法。在控制方面,由于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重视且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所以大多数人均依靠以往经验积累。在控制内容方面,由于大部分的检查工作代替了控制内容,所以只有等检查任务结束之后才能够进行事后控制。对于检查后的结果,不能只做定性判断,还要进行量化计算和统计数据分析,充分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在材料采购方面,由于现阶段所采取的采购方式大多采用的是批量化且集中化的采购方式,项目接手之后联系好供货商,建立好稳定的关系[6]。由于缺乏灵活化的采购方式,大批材料购入数量太多,既占用了资金,又占用了场地,反而增加了采购成本。
2.技术应用现状
由于建筑行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工序过于繁杂;分散性;施工人数过多;移动性[7]。我国的工程量达到世界之最,所拥有的图纸也非常庞大,对图纸进行组织、归档和使工作流程自动化等工作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而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相应分析,也就是对工程质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工程质量包含的内容:(1)产品性能;(2)工程技术。因此,需要全方位地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好投资的范围和投资目标,在工程管理中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工程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向。(2)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需要通过综合化的计算来考量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再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满足实际施工发展需求。(3)确定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不要突破施工人员已经掌握的技术资源条件,最终保证好实际施工的可行性。
(二)经济合理性分析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分析经济合理性能够对成本进行相应控制。在工程项目的成本内容方面,对施工管理费用和人工技术费用等进行分析,全面考虑好所需要的成本条件,充分考虑成本的每一项费用是否合理,合理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成本[8]。在技术经济分析方面,分析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再结合施工技术的实际成本,判断出成本的支出是否合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是否合理。
(三)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对工程项目的盈亏状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预测项目的亏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及时调整好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情况,对人员的合理分配和成本控制等进行相应调整,再提高施工方面的技术和质量。
(四)项目方案分析
设置好施工成本的参数,再根据工程项目来分析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技术方面和施工范围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适当调整好施工成本参数。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工程方案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工程项目的盈利亏损状况;(2)影响工程项目方案的影响因素。工程项目方案为实际施工提供相关参考数据,其效益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深入分析工程项目方案的影响因素,从而加以控制,充分保证项目方案的经济效益。在技术分析方面,确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在合理情况下降低施工成本,能够进一步保障工程管理项目。
(五)以质量为中心
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管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是否为精品。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材料比较复杂,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抓紧细节,实现工程质量化。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的质量目标来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另外,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管理。树立精品发展理念,严格检查相关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能够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操作。对于细节之处的处理和成品保护,对不同材料的做法和质量等进行明确对顶和处理,在细节之处体现着施工整体水平,做到精细操作。
(六)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项目决策阶段中,技术经济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我国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需要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性提出更高要求,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方面的决策,最终确定好合理的投资方案。合理选择好工程的具体规模、技术方案和材料设备方案等,能够大幅度控制好工程造价。在项目设计阶段中,对技术经济分析能够为项目设计提供好重要依据。在设计阶段中,以编制审核的工程概算对设计方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使得造价人员和设计人员能够互为配合,协同做好技术经济分析,使得技术和经济能够和谐统一。在招标和投标阶段中,技术经济分析是其重要依据,招标和投标单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好合理的招标和投标策略。招标和投标水平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相关建设,结合项目的基本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招标方案,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语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技术等进行管理能够保证技术分析的全面性,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柳福胜.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5).
[2]孙海洋.浅谈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48).
[3]王宝慈.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7).
[4]王传辉.解析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1).
[5]赵景顺,杨雁钠.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4).
[6]张天旭.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15,(4).
[7]王志红.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4).
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总包项目管理是良好的管理方式,避免缺乏专业管理经验带来的缺陷,总包方以其专业化管理为业主服务,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质量控制不严,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存在缺陷等。分析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问题原因,包括进度管理责任不细化,人员素质不高等。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逐渐强大,积极参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必须认识到,相比先进国家管理水平,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转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国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
1.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自古有之,19世纪工业革命后,工程项目形式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人们对项目的内涵认识逐渐加深[1]。从不同角度对项目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从投资角度定义为对投资的提案,用于创建发展工业企业,在一定周期内增加货物生产。项目是按照总体设计施工的基本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是批准总体设计范围内进行施工,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是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特定目标的资源组合,为取得特定成果开展的系列活动。项目管理与项目紧密相连,项目管理宗旨是通过系列计划组织整改等人为活动,实现项目目标,过去项目管理较为粗犷,管理效率较低。工业革命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各工种生产工艺精密度要求提高。许多专家学者分析研究提出新的项目管理理论。当前项目管理理论深入到国民经济各行业,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成本,体现我国社会经济管理能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围绕建筑工程评估论证、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全部工作,进行计划指挥协调控制过程。建筑工程各阶段实施主体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为业主方与设计方及总包方项目管理等。建筑工程表现形式是项目,项目需要投入一定资源完成工作,项目管理目标是在约定时间内开展多目标的管理。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要素包括工作范围、成本与质量等。工程项目范围指工程项目过程活动,实现过程项目目标必须完成的活动,投入投出后活动产物确定,依据目标工程项目范围可制定工程项目计划,包括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等,全过程涉及活动范围界定。房建工程项目时间相关因素用进度计划描述,规定各活动具体起始日期。确定活动起始时间需考虑其相互关系。质量控制包括采取作业技术管理活动,必须通过科学管理组织协调技术活动,实现预期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实施全部职能,质量控制在明确质量目标下通过资源配置计划实施实现预期目标。
2.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存在于房建工程建设周期内,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质量安全与成本管理等。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迅速发展,房建工程项目施工有序开展,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涉及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与进度管理等各方面。房建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主要原因包括项目管理目标不明确,项目管理内容缺乏层次性,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缺失等。(2)房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为实现合同确定工期,通过对项目实施计划实现项目总体进度计划阶段性目标,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重点内容,当前房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存在全过程管理不当,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某些企业忽视项目管理前期策划,简化项目技术经济论证,未编制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未把握好进度安全等项目关键因素的关系,缺乏对自身施工技术能力的合理分析,造成进度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进度管理处于被动。所以一定要严格执行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促使员工群策群力,确保工期目标实现。(3)建筑合同包含内容广泛,合同管理是保证施工双方利益的重点,工程质量安全等因素以承包合同为纽带。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合同管理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约束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了解施工工程情况,根据双方意见修改,要重点完善合同管理内容,加强全过程合同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合同管理执行情况派专人检查监督,加强对材料设备差价调整。(4)房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思想不重视,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管理者思想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思想问题存在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认识错误等。部分管理人员以生产为中心,认为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施工企业制定质量标准要从客户角度出发。部分质量管理人员认为质量高的项目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未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取得一定成就,但管理体系存在过于强调质量认证,未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等问题。大多数企业未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