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东北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东北满、汉等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文章着重分析与研究了东北秧歌的民俗风情和风格特征,以探索东北秧歌的民俗文化特点。
关键词:东北大秧歌、文化底蕴、风格特征
一、东北大秧歌的历史渊源
杨宾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到关外宁古塔地区考察民风,编著《宁古塔诗杂》突出述说了关外满族秧歌的存在与演唱现场,其诗句:“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童儿簇拥过。”
在《上元曲》中说:“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
杨宾在《柳边记略》中又说:“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人皆‘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
二、东北大秧歌的文化底蕴
(一)东北大秧歌的民俗风情
东北大秧歌如今已是逢年过节必有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是东北秧歌大显身手的时候。就其舞蹈而言,重点在一个“扭”字,所以俗称“扭秧歌”。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尽情扭跳。在表演过程中,乐手们常常即兴发挥,使乐曲的变化丰富多彩。演奏的方式出现很多超人绝技,有的唢呐艺人能一人演奏5支唢呐,致使场子气氛极为热烈。”①
(二)东北大秧歌中萨满文化的体现
1、从早期秧歌典型人物角色扮相看其满族秧歌文化特征
典型人物叫“克里突”,也称“外”。涂黑脸,头顶扎抓髻小辫,他反穿皮袄毛朝外,下穿花裤,斜挎串铃,手里拿一鞭子。以此甩出各种声响,帮指挥队形变换。从其角色功能、化装、道具等方面分析,这是极典型萨满文化遗存。面部涂黑与萨满祭祀前脸涂黑,男扮女装相同,头顶系抓髻与萨满发辫通天观念一致。其反穿皮袄毛朝外和萨满神帽、神衣、神裙多条皮带装饰寓意神鹰观念相同。串铃和鞭子均是萨满祭祀跳神法器……。综上这一角色是全方位北方满族等萨满文化载体,是研究满族秧歌的“活化石”。
2、从秧歌走大场(走花场)可看其满族等族人文化传统
满族秧歌人数多者以三百人组成队,这是满族军事组织文化史遣存。并在此基础上秧歌队又以诸多军事布阵法中演化出满族秧歌中的几十种“走阵花样”,如“六合阵”、“八卦阵”、“十字阵”、“葫芦阵”、“蛇脱皮阵”、“八面阵”、还有“盘肠大战”、“十字盘旋阵”等,这是满族秧歌中极珍贵历史文化,在满族民间补绣品中都有较多图画遗存,这些阵法图形随着时间流逝历史变迁,这些花样逐渐简化,但其主要特征仍然在东北各地区大秧歌中有遗存。
三、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征
东北秧歌在表演上和扭法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媚、逗、浪、良、俏五个字。东北秧歌以“稳中浪、浪中民、良中俏”为主题风格,它主要表现在女性和男性两方面的特点。
(一)女性风格特点
1、动态的“根元素”(基本动律、基本步伐)提取
以“根元素”为核心的动作的训练层次及可变性,探究各种可能的延伸角度以丰富的训练组合,尽力拓宽动作的可舞性,强调并注重动作的过程展示,发力提示,重视“点”与“点”之间的“线”,以强化“韵”的到位。
2、注重心态体征的提示,强调“以情带动”
现在的东北秧歌在地秧歌及高跷秧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目前课堂上的东北秧歌是徒步做的,体现为“良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中心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中心”的步伐要点。
3、以“根元素”为依据,探索、出新,扩充民间舞的表演流动空间
比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烘托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及心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技巧训练的内容,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加了表现力。
(二)男性风格特点
以“扭”、“稳”、“浪”为主体,强调逗眼的情趣与洒脱及豪放的阳刚个性。
1、动态体现
(1)扭秧歌。“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2)扭中稳。是指流动中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3)稳中浪。是指一种身体动态和情感高度合一所达到的“浪”的境界,带有狂放不羁之意。
2、情态体现
逗哏,是指动态中的情感部分,但它必须与动作完美合一。逗哏能传情达意,更能自成“别”趣,还有“丑态和傻态”之意,即东北人特有的情趣。
3、洒脱豪放的阳刚个性
主要是指东北秧歌中的一些大气、夸张和倔强的动态。如:头跷步、顿步、朝阳步的慢板等步伐及与之协调配合的舞姿动态变化。准确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不缺遗憾地展现关东大汉的风采。
(三)东北秧歌中“形”与“神”的和谐结合
著名京剧教育家钱宝深先生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他说:“开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当形、劲、心意融汇贯通于一体之后,从而进入到一个更深的艺术境界,即“无形者”,那即是真正的“形神统一”、“无迹可寻”了。这正是舞蹈训练和艺术表现的真正目的所在。
东北大秧歌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从理论方面对历史和社会大背景下的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既可以使东北秧歌具有一定的普遍理论解释,又可以使东北秧歌在文化风格与东北民俗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被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9.
[2] 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比较分析;异同
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对于中法民俗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点[1],即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以及长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而开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点
1.1文化差异性探究
民俗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异性,所谓文化差异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见文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在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总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存在,加之长期的生活中流传,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流行与禁忌等,民俗主要与生活有关,即广义层面一切生活中的行为均可以称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于其影响,可见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异性
民俗文化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谓地域差异性的特点主要有着以下层面体现。其一,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条件较为相似环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同样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的差别也是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内涵与魅力。地域差异对于民俗文化的影响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毫不夸张的说,生活几乎体现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样也深受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地域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地域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模式,进而对于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播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见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的同时,地域差异同样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1.3丰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地域差异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性的特点,丰富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丰富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传承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当前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文明与文化种类,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在整个人类存在的范围中,地域的丰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层面民俗文化具有着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时间的层面有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可见民俗文化时间的层面上同样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上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均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进行着不断地拓展,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的特点。
1.4长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演化性,所谓长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以时间为脉络发展的轴上不断地演变。长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着以下方面的体现。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同一民俗文化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有所差别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时间的发展,最终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总的来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的机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异以及地域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微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使得民俗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长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紧跟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于丰富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中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域、文化、时间、对于民俗文化有着较大层面的影响,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内容,并对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的出发点。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4],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样作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域环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两国之间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两国的民俗文化都经历较大层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将对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丰富,全面的进行中法民俗文化层面的比较是不现实的,因此选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层面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饮食文化层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直接的反映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以及历史悠久的国家,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热情,这也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国的主流层面就有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下的饮食文化,还有众多的小的菜系,以及丰富的小吃。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利用率较高,食材通常会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以上便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法国的饮食文化在欧洲可以说最为灿烂和丰富,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样具有较高的热情。首先法国的菜系较为单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较为单一。其次,法国对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质量,对于烹饪方法的追求较低。再者,法国人对于酒十分热衷,尤其对于红酒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法国人的宴会的菜品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道菜。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主要有着以下层面的差别,首先中国的菜系比法国的丰富,食材种类同样丰富。其次,法国饮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质量,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则更加看重烹饪方法。再者,中国的酒文化与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浓郁,但是中国人喜欢白酒,法国人更喜欢红酒。
2.2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异
社会礼仪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体现层面,因此探究中法社会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合理性、法国作为一个文化较为浓郁的国家,对于社会礼仪有着很大的程度重视,主要有以下的体现层面。其一,法国人注重日常礼仪,见面有接吻礼以及吻手礼等[7],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环境。其二,法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女士特别尊重,比如握手时,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别时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别。其三,法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社会礼仪尤为看重,礼仪对于整个法国社会有着较大的约束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里来的中国文化中都十分重视礼仪,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来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较重视的。总的来说,中法之间在社会利益方面有着以下层面的不同,其一,法国对于女士的地位尤为看重,尊重女性。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在新时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间的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别。其二,法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较强,中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相对较弱[8]。
2.3层面的差异
是民俗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层面,探究层面的差异对于探究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外来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数量巨大的教徒,但是总体而言大量的中国人是没有的。法国主要的就是天主教以及几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属于基督教。总体层面而言,法国几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比中法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国人信仰的宗教较为单一,而在中国,不同宗教都有着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国人的具有的比例远远地域法国人的比例。其三,宗教对于法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层面具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样也体现出了中法之间民俗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宗教的差别主要的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以及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9],可见重视宗教发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层面的差异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具有较大的价值。中国自身的民俗文化有着众多的分类,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着一定的禁忌,即人们忌讳的东西。中国人的忌讳相对较多,比如中国人在数字中,喜欢6、8这样的数字或者组合,不喜欢4的数字以及组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红色以及黄色有着特殊的喜爱,认为其代表着富贵,对于黑色以及白色较为忌讳。中国在传统节日中还有较多的忌讳以及习俗,在此不再赘述。比较于法国人,法国人忌讳13,忌讳星期五,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方面,法国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询问,在个人的层面,有着较多的个性的层面体现。生活中的禁忌能够从很大的层面上反引出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见体验到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不好的事情的厌恶,是一种对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10]。
3结语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的特点,对于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础,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比对。总的来说,中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层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两国之间民俗文化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促进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婷,贾秀英.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评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赵小芹.从中法节日文化比较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15.
[4]李琳.汉法互译“本土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国青年价值观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邓琳.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丽.中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94-97.
篇3
在上文已经了解到民俗文化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能够将人们居住生活空间装点的丰富多彩,其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构思作用。在上文了解民俗文化美术所特有的特点以及思维对室内装饰构思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就以室内装饰剪纸绘画艺术为例,剪纸绘画艺术主要是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如丰收果实,将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果树或是植物刻画在体格画面上,居住者打破了时空差异,其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将自己的视觉感受直观的表现出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绘画剪纸艺术的表现力度[4]。
(二)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设计作用。民俗文化美术在对室内装饰进行设计时,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民俗文化美术所提供的本地文化遗迹区域文化能够为现代室内装修提供必要的传统文化底蕴。就以几何的美术方式为例,在民俗文化美术中,运用几何美术的方式是大量存在的。例如汉画像砖、民间木刻等,再加上民俗文化美术对于现代绘画技术与理论的研究,使得室内装饰呈现处一种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统一的设计文化。
二、案例分析——剪纸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深入的对民俗文化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作用进行了解,以剪纸美术为例,剪纸美术在多种室内装饰中均有体现,文章以传统剪纸美术为例,简要的分析民俗文化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作用。在婚房中,使用剪纸美术文化装点室内环境,特别是在要求温馨浪漫的居室内的床头上挂上龙凤呈祥等字样,会有一种舒适温馨的家庭感觉[5]。又或是作为主要招待场所的客厅,挂上富贵图类似的剪纸,则能够给人一种寓意家庭和谐的视觉感觉。
三、结语
篇4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现有的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定义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总结民俗文化元素的特点,并对其大致分类,根据案例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情况,总结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成功之处,为民俗文化元素运用到广告中提供一个借鉴,以便正确引导消费者,展现我国民俗文化。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转贴于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篇5
关键词:微信;民俗文化;张家界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族长久沉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集成。而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民俗文化逐渐被简化、抛弃,不少民俗节日和民俗习惯被民众遗忘了。随着网络的发展,公众开始文化寻根,不少传播主体利用网络传播地方民俗文化。张家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在20世纪末其因优美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同时,张家界是多民族聚集地,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多民族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但相对于张家界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速度,民族文化传播表现出滞后性。虽然张家界地区的传播主体都有意识地利用网络传播张家界的民俗文化,但传播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网站等多种网络传播载体传播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现今张家界民俗文化网络传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一、民俗文化传播的困境
各地区传播主体从互联网的兴起至今,不断更新传播载体和形式,利用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但受到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俗文化的网络传播效果不明显。(一)传播主体缺乏主动传播意识,受众被动接受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传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传播主体的专业性和主动性,主体的主动性影响着受众了解民俗文化的程度。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多处于被动传播状态,主要表现为:互动频率低,留言不回复;后台维护不及时;传播民俗文化内容较少,信息传播滞后,更新慢;内容多为说教,信息同质化现象等。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微信是国内最大的APP,全球用户超11亿。[1]2015年,微信每月活跃用户数5.49亿,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2]根据问卷调查得知,每位受众至少关注了5个微信公众号,60%的受众关注的公众号里没有推送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而有74%的受众表示愿意阅读、转发公众号推送的民俗文化信息。面对庞大的受众群体,传播主体虽然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民俗文化,但内容、数量与受众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传播主体缺乏推送、更新民俗文化内容的意识,同时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网络载体中,基本都有互动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载体的互动方式基本形同虚设,留言、在线咨询无人回复,只有旅游网站的在线咨询回复相对及时。部分网站主页中还存在子网页点击打开出现空网页、无法连接等现象。(二)传播内容更新滞后,难以满足受众需求网络的发展,新型接收终端的出现,增加了受众了解民俗文化的渠道,丰富了民俗文化内容。内容、数量增多,质量却没有提升,内容同质化、枯燥;传播符号单一等现象一直存在,而37%的受众认为内容更新滞后是影响张家界民俗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之一。在对各载体传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后得出,内容更新滞后主要表现为:一、载体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传播不多且少有更新,网站主页相关民俗文化内容1次更新后再无添加;众多信息1天之内全部更新;1年内信息更新量少于10条的载体占样本总数的40%。张家界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民族研究板块共21条信息,最后更新日期为2015年9月15日。民族知识板块共5条信息,内容关于张家界地区土家族、回族、苗族、白族的源流及习俗文化的介绍,时间均为2013年5月29日,之后最新更新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二、活动报道不及时,事后传播居多。张家界民俗活动举办频繁,各载体均参与活动传播,但多为事后总结报道。前期活动宣传内容少,事中现场传播不及时,导致公众无法了解活动举办情况。民俗文化内容编写参差不齐,传播符号单一,表述简单不够生动,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注意。同时,在民俗文化传播中,内容制作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首先,专业民俗文化传播内容、种类丰富,但专业性强、内容枯燥,多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保护和各种政策条例的解读。其次,非专业性网站传播内容虽通俗易懂,但内容口语化、简单化、同质化,受众虽能理解,但不能延伸。(三)网络传播力度不强,传播效果微弱网络媒体多以转载为主,原创内容不多,导致民俗文化同质化。同时,专业传播张家界民俗文化的载体不多,多结合时政新闻、政策宣传等。内容传播也以转载信息为主,自创性内容不足。在张家界市党政门户网站中点击“旅游咨询”,其中内容为《张家界日报》中相关旅游的新闻报道,虽然张家界地区官方、企业、个体都有意识利用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但内容无针对性,效果不明显。官方网站传播无专门板块介绍地方民俗文化,多数内容为条例及政策传播、知识普及,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论坛旅游攻略对张家界民俗文化的传播多为美食,而且仅一笔带过。在旅游攻略传播中,个体传播主体具有随意性、不够系统的特征。各类传播主体在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仅围绕自身媒介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传播民俗文化内容。导致民俗文化传播内容无特点、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等,从而影响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解决民俗文化传播困境的建议
在网络信息海量化的今天,凸显民俗文化网络传播过程面临的困境,如何在众多地区都利用网络传播当地民俗文化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丰富民俗内容在调查统计中,不同的传播主体为满足自身载体的发展,都会加入民俗文化的传播。但大多传播内容都依据自身载体发展对内容有所取舍,很少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来制作内容。要改变这一现象,传播主体应掌握公众了解民俗文化的目的,以公众需求编写民俗文化内容。根据问卷调查得出,有1/3的受众是以旅游攻略为目的来了解张家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饮食、民族服饰、节庆活动是受众最感兴趣的前3项。因此,传播主体一方面要以张家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路线,深入介绍民俗文化景点、美食、建筑等。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自驾游、个人游成为热点。为避免个体对景点了解不够,可让用户利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得介绍张家界民俗文化历史的说明性文字;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近期的景点活动、门票优惠等相关内容;利用免费Wi-Fi“摇一摇”的方式获取景点视频解说等。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播民俗文化不仅满足了受众需求,丰富了民俗内容,还带动了张家界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二)网络传播载体整合利用张家界地区的传播主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网络传播载体来传播民俗文化。从最初的PC端口到移动互联网,不断更新传播载体和形式,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但在多年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中,71%的受众认为民俗文化传播效果不大;40%的受众认为传播力度不够是影响传播张家界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传播主体之间应加强联系、整合资源,共同传播。传播载体利用民俗文化活动,利用各类传播载体的特点,分阶段传播。事前做到多种载体共同传播,利用视频、微信等形式宣传造势,激发受众亲身参与活动的兴趣。事中利用微博、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让受众了解活动发展进程。事后整合内容,全面传播,扩大影响力,形成定期民俗活动,以便传播民俗文化。多类网络载体整合利用,除了不同载体、不同传播主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也应相互合作,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三)树立品牌传播意识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要将张家界民俗文化传播出去,两者传播应同时进行。传播主体在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以物质文化为基础,非物质文化为补充,树立品牌传播意识,提升民俗文化传播价值。以活动为依托,进行同名网站传播。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魅力湘西》以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为基础,用歌舞剧的形式传播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活动,深受观众喜爱。《魅力湘西》带着地区民俗特色走向国际,扩大了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之后,还推出了《魅力湘西》的同名网站,除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增添了在线预订、电话咨询等项目,利用二维码来传播民俗文化,让公众全方位地了解地区文化。以已有节日为基础,定期举办民俗活动。张家界是多民族聚集地,民俗活动多样。树立品牌意识,以已有的节日为基础,逐渐扩大传播范围。张家界以土家族、白族为主,较有影响力的节日为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张家界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6年,活动的表演内容以土家族传统习俗为主。而张家界的元宵灯会则汇集了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多民族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吸引了近20余万人参加,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树立品牌意识,应建立在已有的活动、节日的基础上,重点传播、创办品牌,形成独特的地区民俗文化。
三、结语
篇6
一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生活的真实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俗文化的形态随之改变。中国油画对传统的民俗文化与发展创新的民俗文化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所以可以说中国民俗文化在中国油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下面我们将从中国油画的不同发展阶段诠释中国民俗文化的应用。1.初步融合阶段明清之际,油画开始真正的传播历程。而当进入清代之后,油画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南北鼎峙的格局。一方面是主要为宫廷服务的北方油画。它是以记录宫廷人物肖像和日常生活场景为主。在画风上,为满足国人的欣赏需要不再以造型精准为追求,转而企图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含蓄文雅,这是与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内敛相契合的。另一方面是主要表现普通人个性需求的南方画种。在相对远离政治的情况下,油画创作者可依据自身对西方油画的理解自由的进行创作。他们或是对西方油画的直接临摹,表现西方油画的神韵,或是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西方油画技法相结合,突出了中国油画的包容性。2.中西合璧阶段由于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油画艺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物一直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油画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直到“西化运动”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有了一定的改善。大量留学生通过系统的油画理论、技法的研习,逐渐意识到中国油画的发展必定离不开传统民俗文化的支撑。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表现着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对中国油画来说,仅仅发展西方式油画艺术或只考虑民俗文化因素的作用都是局限的,而只有真正实现“中西融合”,借鉴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的水墨丹青的境界融入到油画艺术的发展之中,中国油画的民俗化道路才有实质性的突破、进取。3.不断革新阶段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风格迥异的油画流派逐渐确立,我们应当关注中国油画面对发展潮流所作出的改变,更应关注发展面临存在的诸多挑战。其实当前中国民俗文化应用于中国油画之中是切实艺术价值的呈现:一方面是发展不同风格油画的的渴望,希望从中汲取新意,以促进油画创作理念和创作技巧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中国油画想要在世界油画之林有所表现,必须不断地发展,革新其内容,这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是相契合的。由此可知,当代中国油画与民俗文化的融合是需要不断革新的,而这也还原了当代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态度。
二、分析中国民俗文化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制约,中国油画作为一种文化的实践艺术,更离不开民俗文化这一片泥土。事实上,我们希望中国民俗文化能够对油画艺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希望了解民俗文化是如何影响油画发展的。我们探究中国民俗文化对中国油画的发展影响,是对当代油画艺术发展进行的深层次的透视、发掘、总结。1.民俗文化影响油画发展中的题材创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油画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需要在现实中汲取养分、发掘素材。而民俗文化恰恰是区域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因而民俗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画发展创作中题材的选择。一般画家创作都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发现者的角度对所要表现的油画形象进行描绘,刻画。当受到民俗文化熏陶的绘画者进行创作时,他们会不由自主的选取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展开题材创作。这些纷繁的民俗文化自然丰富了中国油画的题材创作,当然这也为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民俗文化影响油画发展中的审美判断从来艺术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当民俗文化应用于油画艺术之中,油画艺术的价值便得以显现。它以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的方式,表现出地域民俗文化的特点。通过民俗文化对油画发展的指导,我们对民俗文化影响方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必定形成了一定的审美判断。这种审美认识是创作者的切实感悟,也是欣赏者对民俗化油画的深刻理解。对创造者来说,表面上看民俗文化的引入丰富了表现油画艺术的语言,实质上是扩展了他们的审美认知。而对欣赏者来说,这种民俗文化的意义在于提升了油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也进一步影响发展了油画的审美认知与判断。3.民俗文化影响油画发展中的情感融合与其说民俗文化应用与油画发展是一种油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的自我选择,倒不如说这是创作者与民俗文化的一次情感上的交流。民俗文化本身是不具备任何形式的感情的,它只是客观事物的呈现,而创作者才是实现由内而外情感传达的关键。很多时候情感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画家基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民俗文化与油画艺术结合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绘画者的情感表达。创作者需要对民俗文化有所了解,更需要将这种理解转变为审美表达,这恰恰表达了他们对于民俗文化影响油画发展中情感融合的立场判断。
三、中国油画“民俗化”的思考
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体验式设计;国际旅游岛;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3-03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核心问题是把海南岛建设成为独一无二、充满魅力的热带岛屿,而海南岛除了拥有灿烂的阳光、绵延的沙滩、蔚蓝的大海、精致的岛屿、挺拔的椰树……其最大的独特性还在于我们对于海南岛独特民俗文化的诠释,让来到这座岛屿的人们感受到别处无法感受到的民俗文化魅力。
一、民俗文化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
1.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海南岛要真正走向国际化,对民俗文化的整理和开发是一个关键性因素。一个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传承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特点,海南岛更因其岛屿的特殊地理位置,保持了相对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点。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也正是海南挖掘独特文化魅力的源泉,也正是海南旅游走向国际化的基石[1]。
2.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度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度假游客,但是度假模式相对单一,更缺乏独特文化元素的主导。这就对度假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潜在的威胁,因为仅仅是阳光+海水+沙滩的度假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竞争激烈,而阳光+海水+沙滩+独特海南岛文化的感受之旅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见对海南民俗文化元素的深度保护和挖掘才是培养海南度假旅游的核心。
3.民俗文化元素是海南人文生态工程的核心基础。建设国际旅游岛应从人文生态视角将海南的民俗文化元素重新构建,将其纳入海南人文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系统。一个区域人文生态的丰富多彩和延绵传承,形成这一区域的个性魅力。构建海南岛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海南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展示海南岛文化内涵和个性魅力,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构建海南岛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应以彰显地域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内涵、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练人文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重心,形成特色的海南岛“名片”。
二、海南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体验性弱
海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神秘而充满魅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开发模式中,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不是神秘而是野蛮,不是魅力而是排斥。其中非常关键的原因还是海南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形式体验性不强,例如,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许能看到像竹杆舞表演,甚至还能加入到跳竹杆舞的队伍中,但是这种体验却是片面没有系统的。这种片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是所有来海南的游客都有机会体验,对海南岛的民俗文化理解自然不相同;另一方面,游客即使体验到了这样一种竹杆舞的形式,可能并未能体验其他各种民俗文化而对海南的整体文化形象认识有偏差。
1.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区域性明显。海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东线的开发是较早也是较成熟的,现有的民俗文化开发项目也大都集中在东线上,比如黎村苗寨、槟榔谷。这就对全面而整体的展示海南岛的民俗风情提出了挑战。而且民俗文化展现的形式大都局限于景区内,出景区门则很难从周边的村落和环境中感受到景区内的风土人情。但是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是一定要人置身其中去充分体验的。单一的依靠范围有限的景区让人们来了解整个海南岛的民俗文化是不现实的。
2.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功利性太强。海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相对于自然风光的旅游开发项目,还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特别是像黎村苗寨这样的项目,重复性很高,为什么重复性会这么高?利益驱使。为什么有利益?正是源于海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而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却被利益主导,利用游客对海南风俗民情的好奇心理,采取了一些不妥当的手段。例如,进入黎村苗寨,体验婚俗的一个项目,在游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让游客体验黎族婚礼,最后强行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会给游客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从而扭曲对海南民俗文化的理解。这种形式的体验不仅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反而造成体验错觉。
3.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的可介入性弱。海南民俗文化具有神秘、原生态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以人及生活形态为载体,民俗文化的开发就很容易走入低俗、野蛮的窘境。民俗文化的开发旨在向人们展示海南岛人民的生活艺术和文化,如果加入过多的商业开发成分,例如为了赢利,在景区内设置与民俗文化展示格格不入的文化元素,把民俗文化展示变成了大杂烩,只要有赢利的项目都可以上。如何介入并引导海南的民俗文化到一条和谐发展之路,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三、体验导向的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系统设计
(一)设计的核心基础:海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民俗文化开发系统的设计旨在对不可再生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发展,以推动海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所有民俗文化的保护一样,海南的民俗文化保护同样面临传承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年青人向往现代都市生活,并没有认识到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而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传承方式也缺乏政府主导,让年青人看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之所在。政府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及经济支持,使得海南民俗文化不仅能得以传承,还会增加海南的国际化魅力,从而促进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设计的基本理念:突出海南民俗文化的体验性
海南民俗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人,而人之所以传承一种文化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或是热爱。民俗文化之于海南,是形成国际化形象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需。但是现阶段民众缺乏对传统文化意义的理解,一部分人对传统民俗文化并不了解,一部分人热爱传统民俗文化却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陷入无人承继的局面,这就需要通过引导让人们了解文化的价值、体验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政策引导让民俗文化在展现魅力的同时缓解文化传承者的生活压力。我们通过一定的开发模式,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这种民俗文化,参与其中,让他们更加了解这种文化,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经济的支持。
(三)设计的主要策略:保护优先、重点突破、市场介入、大众参与
1.保护优先:全面整理和保护海南民俗文化的各类载体。海南岛具有稀缺的岛屿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稀缺的文化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完整的展现给游客,没有形成核心的文化竞争力。海南岛也致力于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保护,目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3项。但是这些民俗文化都面临载体――人的缺失。为什么这么稀缺优秀的文化资源却面临这样一种无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呢?因为生存与文化之间,人只能先选择生存,如果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渠道使文化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保护下来,并得以发展,而文化的载体――人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2]。
2.重点突破:开放一些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南的黎苗风情是其民俗文化中十分重要且最具特色的部分。而目前海南展示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和项目,有些不但没有让游客接受和热爱黎苗文化,反而心生恐惧;有些项目向人们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展示黎苗文化,却缺乏体验性项目让人们走马观花,缺乏深入的理解,更谈不上将黎苗文化打造成为海南岛特有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可以加重力度建设一批古朴、充满民族特色的村寨,让游客能全方位的体验海南特有的生活方式。
3.市场介入:将民俗文化融入高端度假旅游体验之旅。海南岛目前主要以观光和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对民俗文化进行了解的项目,但是没有高端的民俗体验线路设计,而这样的线路设计,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另一方面也对海南的民俗文化进行最广泛和有效的推广。当前,三亚崖洲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很好开端,能成为补充三亚及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不足,再现海南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3]。
4.大众参与:用群众运动确保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我们要改变民俗文化传承通过个别的传承人,通过限定的景区来实现的观点。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有这个地区民众的深深热爱,然后要有丰富多样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如果少数民族的歌舞随处可见;如果琼剧、海南八音、崖洲民歌能相随耳畔;如果有幸居住在船型屋;如果能穿上黎族姐妹织的黎族服饰;如果能参与海南特有的节庆活动……对游客来说这就是最快乐的旅行,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体验了一种文化,并参与和传承了这种文化。
(四)设计的核心领域
1.视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的特色要通过视觉展现给游客的主要是独具岭南风格的回廊式建筑和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应该通过政府的主导,将一些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和整理,将海南乡村的船型屋、城镇的岭南回廊式建筑为标志的建筑特色展示在游客眼前。海南有黎族、苗族和回族,在民族聚居区域应鼓励少数民族保有自己的服饰文化,并通过全民的参与,让游客感受到海南的与众不同。海南现有的岛服文化是一种非常好的视觉体验典范,这使得游客非常有参与和认同感,但是岛服文化的内涵有待深度的挖掘,也需要更多元化的产品。
2.听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有很多的民间音乐戏曲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其中有很多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儋州调声、临高人偶戏、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如果通过整理能将这些音乐戏曲向游客展示,一方面让游客通过音乐了解海南民俗文化,另一方面也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得以解决。
3.味觉体验系统设计。海南美食继承了南方饮食的特点:清淡、讲究原汁原味,同时也结合了海南的地方特色,不仅有美味的小吃,更有已经为大家所知的四大名菜“文昌鸡、嘉积鸭、和乐蟹、东山羊”,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饮食资源与民俗文化展示进行整合,例如,专门开辟一条海南美食街,将海南的小吃、名点,著名菜式以快捷、卫生、物美价廉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想必大家都会非常愿意去品尝,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海南的饮食文化。
4.行为体验系统设计。很多游客来到海南不仅为了领略海南的岛屿风光,更是想体验海南的热带生活方式,尤其是黎苗等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批能展现海南特色的农场、村寨,提供给游客充分体验海南民居生活的场所和机会,就像云南的丽江、湖南的凤凰等等这样的古镇,通过一种生活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特有节日的节庆活动,让游客真切感受海南的民俗文化。
5.精神体验系统设计。精神体验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文化作品,包括文学、影视等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海南清闲、自在、快乐的精神。首先是收集与海南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整理出不同系列让人们感受历史长河中的海南,其次创作出现代影视作品,让海南通过荧幕走向社会大众,让没有来过海南的人向往海南,让来过海南的人留恋海南,让海南岛不仅存在于一个地理位置,更存在于人们心里的某一个角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海南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需要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高度实施“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企业投资、社会收益”的总体策略,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挖掘本土文化[J].新东方,2009,(6):14-19.
[2]李壮丽.如何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保护中实现有序开发[J].民族论坛,2009,(1).
[3]张军.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05,(5):38-42.
How to Develop Hainan Folk Culture Under the Context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Design by Experience
WU Jue
(Hainan University,Tourism College, Haikou 570228,China)
篇8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9-01
一、实施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脚印,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是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现实生活与身心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家乡――福建霞浦,被誉为“海滨邹鲁”、“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滩涂摄影胜地”,有着1730多年的悠久历史,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了鲜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有的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节日习俗、工艺美术等等,构成了一个别具风情的霞浦,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对于幼儿来说,本土的民俗文化也伴随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因此,将本土的民俗文化纳入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合理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可以加深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落实《纲要》、《指南》精神的同时,选择了《霞浦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尝试将本土民俗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民间的、传统的活动真正走入幼儿的生活,让乡土乡情,浸润幼儿纯真的心灵。
二、本土民俗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
1.依据《纲要》、《指南》选择教育内容
开展幼儿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要依据时代的要求、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指南》的幼儿培养目标而进行选择。霞浦本土民俗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有些民俗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良莠不齐,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就成为了首要的工作。我们以弘扬本土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从本园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教师的经验以及周边资源等来选择课程内容。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文献,走访民间艺人,发放亲子问卷等形式,研究霞浦特有的历史名人、节日风俗、特色饮食、工艺美术,充分挖掘了家、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搜集出了“霞浦剪纸”、“糖塔艺术”、“竹编工艺”、“方言童谣”、“地方小吃”等这些可用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不断开发更多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优秀的、精粹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再将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和加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园本化的课程,使其以更规范化和高效化的形式应用与幼儿园的教学中。
2.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形成课程框架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在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就应该建立起具有层次性的课程框架,体现出知识体系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差异,使之更富有操作性。
小班阶段的幼儿,感知觉逐渐完善,已掌握了一定的口语,喜欢听儿歌、故事,能安静地听懂别人的讲述,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我们选择了“地方小吃”及“民间童谣”作为教学内容,以语言领域教学为主,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激发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初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阶段的幼儿,理解力增强,喜欢探究发现,社会性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运用社会行为规范并初步评价自我。因此,我们选择了“历史名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社会领域教学为主,以游戏活动为依托,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学会积极友好地与人相处。
大班阶段的幼儿,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小肌肉发展迅速,能够掌握多种技能,且比较协调,会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较复杂的创造。我们选择“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民间美术技能,尝试运用各种民间美术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体验创造与表现的快乐。
三、本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以教学活动为基本点,构建本土民俗文化教育课程
我们将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课程中渗透本土民俗文化教育,既依托体验教育理念,又贯穿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体现了对幼儿成长规律的尊重,对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补充和诠释。经过梳理,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作为教学的主线:
“舌尖上的霞浦”――特色饮食。霞浦美味小吃,多种多样,汤圆、煎包、扁食、米粉……不一而足。我们将传统节日与美食相结合: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端午节的枕头粽等,结合地方童谣,对幼儿渗透艺术、语言教育。让幼儿说小吃、唱小吃、做小吃、评选美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感受民俗文化别样的韵味。
“足尖上的霞浦”――历史名胜。霞浦风光,杨家溪、大京城堡、外浒沙滩,令人神往。家园协作,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让幼儿用相机、画笔,描绘心中的霞浦风光,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设置教育情境,让幼儿在自主的创意游戏活动中,开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演、或唱、或讲、或做、或画。
“指尖上的霞浦”――民间技艺。霞浦民间手工艺,糖塔、根雕、剪纸、竹编、畲族刺绣,无一不是手上功夫的展示。我们通过让幼儿参与民间美术创作,让幼儿运用灵动的指尖,对艺术形象进行夸张、稚拙的表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的独特性,使他们在感受、创作的过程中,体验民俗文化特殊的美。
2.以环境渲染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
篇9
1 中国画创作意境与滇西赶摆的宗教特点
中国画创作首要解决的是意境问题,而中国画创作中最高层次是禅境。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以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被灿烂地发挥的一种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是一种以韵味为上的阴柔之美。对滇西傣族赶摆民俗活动的宗教特点进行研究,正是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要积极探索和表现的本质与意境。人类早期的节庆活动是和原始宗教活动合二为一的。傣族信仰佛教,关于“摆”的活动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赶摆是佛事活动的一种,意为敬佛或是对佛有所供献。但凡笃信佛教的傣族,都认为赶摆是供佛的最大功德,带有祭献和忏悔的意思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有借此通向佛国天堂之意。运用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对赶摆这种佛事活动进行描绘,表现傣族人民对佛的敬仰,对佛事活动的重视,折射出傣族人民的人文精神、风俗习惯和信仰。在中国画创作时,表现傣族人民的这种心情和期盼,把傣族赶摆这一活动寄托的美好愿望用具体的形象创作出来,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滇西傣族民俗活动相结合,表现出赶摆民俗活动所包含的本质与内涵,创作出具有宗教色彩??美情趣的中国画作品。
2 中国画创作的内容与滇西赶摆的区域特点
滇西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所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滇西赶摆作为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有着其鲜明的区域特点、地方性特征,这种特征是通过它的宗教信仰反映出来的。滇西傣族节日名目繁多,大都叫做“摆”,如、广母赛、晃露盛会、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广母赛,滇西傣族寨子里的男女老幼都要到河边搬运沙子,然后由老年妇女在佛寺院里精心堆沙塔,人们用竹子编制一些祭物,制作彩纸塔帽,人们以此祈求丰收,过上甜美的日子。开门节,也叫摆干朵,此时正是秋收季节,农忙已过,解除“关门节”以来的禁忌,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举行婚礼。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也随之结束,这期间善男信女们身穿民族盛装,敲锣打鼓,为此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个寨子的男女老少手持各类贡品,如:彩马、彩象、佛伞、佛幡、钱树、鲜花、食物等,随着锣鼓声涌向友邻村寨的寺院参拜礼佛,以此对斋戒期间心存的一些杂念、过错和不端的行为进行反省、忏悔、总结,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未来。赶摆活动的发生、发展、演变正是在这样的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是傣族佛事活动的一种,受傣族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显示出浓烈的区域性特点。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只是从赶摆的形式上,如傣族人民的穿着打扮、贡品、赶摆细节等方面考虑,更要从滇西赶摆的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出发,使构建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主题创作带动中国画创作的新模式得以实现。
3 中国画创作和滇西赶摆的民俗文化特点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滇西赶摆这个题材有它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钟敬文先生说过:“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①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云南地处边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再加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因此许多极为原始的,极为古朴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在各个民族中保留。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文化活动正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传承下来的,无论哪种形式的赶摆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民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点,并通过它的稳定性表现出来,传承至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在傣族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面貌,所以它具有民俗文化中的多元性特征和复合性特征。它是由单一到复杂的过程,它不断地发展,把每个阶段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才呈现出今天这样的面貌。
滇西赶摆创作是把赶摆这一佛事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创作课堂,通过对赶摆一系列活动进行取舍、重组和再创造展现出来。它不仅是傣族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始再现,还是经过用心提炼,注入情感后创作得来的。以民俗题材为主题的民俗绘画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之所以选择中国工笔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题材,是因为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己的民俗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的结合无疑会呈现一种新的面貌,这正是高校中国画民俗题材创作要追求的,这种特征则是通过民俗文化和中国画的稳定性体现出来。中国画理论的传承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画家绘画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集中体现。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却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至今。如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绘画美学的基础。谢赫的“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宗炳的“畅神论”, 在创作思想上,要求画家要体现自然内在的精神运动,而不是自然影物的机械摹似。诸如此类画论在当时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下来,这正说明中国画传承上的稳定性特征。这些理论在滇西赶摆创作中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画家有着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现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正是借鉴和吸取了这些作品的精华,才展现出今天特有的面貌。正因为中国绘画与民俗文化有着如此相近的特点,这就使把中国绘画的东方韵味与中国特色民俗艺术相结合的想法成为了可能。把这些综合因素利用起来,才能丰富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实践。
总之,滇西赶摆民俗题材创作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碰撞的产物。把滇西赶摆这种民俗活动引入高校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即满足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丰富了中国画创作题材,满足美术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有意义的条件。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实践;民俗文化;渗透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