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文化习俗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乡的文化习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乡的文化习俗

篇1

【关键词】非文化会计环境 会计价值 影响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生存发展的各个条件,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等。在此之中,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是属于非文化会计环境的,以上诸多环境相互作用,对会计价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是会计价值发生改变的外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价值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会计价值研究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考查文化环境与会计价值的关系,也要加大对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影响的研究力度。

一、变化着的会计环境

随着当今时代的变化,当前的会计环境也在随之做出改变。一改过去传统方面的会计环境,取而代之的是有着重大转变的会计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方面:

(一)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会计系统外部、能够影响到会计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最直接意义上的影响因素则是经济因素。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是指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以及法律环境因素等这类外部环境,对于会计价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故值得引起广泛重视。

(二)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指会计系统内部存在的许多客观条件。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与价值观、会计的工作手法以及会计工作的具体发展状况。

二、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一)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政治环境方面,会计价值的运行与发展实际上亦是一个政治过程,受到一个国家政治思想、政治组织体制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观点主要通过会计价值表现出来,一个国家的会计价值一定是这个国家政治要求的体现。

在集权政府的统治下,其中更多的会计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所以使用主体比较小,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信息不会向公众公布,而是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与集权政府不一样的是分权政府,在分权政府的统治下,企业的信息会被公布于公众眼前,因而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等特点。

(二)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与会计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会计价值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体制都对会计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关系到会计价值的各个方面。主要分成两个方面:

经济体制方面。因为经济体制的市场经济程度存在着许多不同,所以会计在提供相关信息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差异。会计是为了能够帮助投资者提供准确又可靠的信息,从而使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决定,以达到经济向效益更好的企业所倾斜的目的。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则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于以前的计划经济机制,则表现出了政府很少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干预的现象。

融资系统方面。融资系统作为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会计价值。融资系统主要包括股权融资系统、债权融资系统两种。一般来说,在股权融资系统之下,会有非常多的融资渠道,大量的个人投资、机构投资共同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既可以在证券市场构买到证券,也可以对自己的持股数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债券融资系统之下,许多的企业融资只能进行贷款,故,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银行投资占据着主导地位。

(三)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

法律环境的不同会造成会计价值的不同,每个国企的会计处理方法同财务报告的法制化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就是各种具体的会计事务,并没有统一规定财务报告的编制等相关问题,而且许多的会计准则几乎是会计职业界予以制定的,其注重强调的方面是职业自律。所以,这种会计处理与报告形式十分灵活,存在一定的自由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众多因素之中,非文化会计环境对会计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不应该单单重视会计价值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哪些,也要着重对会计价值受非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哪些进行重视。在改革国际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同样应该从经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诸多环境因素做出全面而又细致的考虑。从而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把握其带来的具体影响,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泽忠,胡国强,袁蓉丽.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J].会计研究,2013,(04).

[2]刘睿.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J].商,2013,(14).

[3]伊丽.简析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3,(22).

篇2

我的家乡在依山傍水的旌德。

家乡有砩石,家乡的砩石是旌德的标志,是旌德的珍宝。它似翡翠,晶莹碧绿,玲珑剔透;它如萤火,幽暗深邃,微蓝波光;它若玛瑙,绿兰相间,青翠惹爱。它在家乡随处可见,在夜晚璀璨放光,引得萤火虫纷沓而至,与萤火相呼应,发出极其美丽的颜色。它是家乡的名片,在国外热销,在国内产能。

家乡有竹马灯,家乡的竹马灯是旌德的文化,是旌德的习俗。这种习俗儿时便可玩耍,中年时便可以表演。这种习俗是模仿跑马的姿势,或扬鞭疾行,或执辔徐行,又或者伺马而动展现马的各种姿态。载歌载舞,形式活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正是从中汲取而来。古老的文化有着浓郁的旌德特色。它是旌德的名片,古朴清新的舞蹈形式,博得人们喜爱,给家乡添彩。

家乡有文昌塔,家乡的文昌塔是旌德的旗帜,是旌德的艺术。文昌塔从下往上一层层地变细,每往上一层那古铜色的文昌塔渐渐往金色递进,那剥落的金角正是它的印记。塔尖锥子般朝上,寓意步步高升。文昌塔的深厚底蕴可追溯古代,也可发掘近代,是文人墨客的旅游胜地。它是家乡的名片,是家乡更是中国的自然遗产。

家乡还有那美丽的人,他们一起互帮互助。谁家的水没关紧,他们会提醒;谁家孩子犯错,他们会说理;谁家人生病,他们会照料。谁家有难,都会有人来帮忙,这真实的一幕幕出现在家乡。家乡还有这一张独特的名片。家乡人就是如此乐于助人。

篇3

关键词:赣县;客家文化;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客家摇篮”的赣县,客家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综合交错,慢慢地,许多人就淡忘了赣县客家文化。为了弘扬和发展赣南客家文化,让客家山歌、童谣及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如何将赣县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便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为了让孩子发现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客家文化,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使幼儿从小萌发学好本领、长大建设家乡作贡献的愿望,下面笔者就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谈谈赣县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创设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为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环境,营造出传统的文化氛围。例如,在幼儿园外墙上喷绘各种蕴含教育意义、体现赣县客家文化习俗的照片,在幼儿园的走廊、各个活动室内外,挂上一幅幅体现客家风情的生活用品及艺术品,以此营造出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使幼儿如置身在客家文化的大家庭里。

二、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所以,要把丰富多彩的客家乡土文化真正融入幼儿教育中,就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幼儿的视觉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学易于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并根据各年龄段制定目标。把客家山歌、童谣及客家人的优良习俗和生动活泼有趣的传统游戏融入教学,使幼儿通过学习,发现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客家文化,激发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

三、将活动内容跟主题探究有机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以本土资源内容为载体,将赣县客家文化渗透到主题探究活动中。赣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为了切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各级各班可以根据本班特点选择符合本班孩子探究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

例如,大班老师带领孩子们对独特的客家服饰生成主题活动“客家服饰”。整个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从欣赏客家服饰开始,到了解客家服饰的演变过程和生产过程,了解客家服饰独特的染布及造型。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可动手量衣、裁剪、走模特秀等,既培养了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识,感受客家服饰的美,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为了让赣县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学中要结合形式多样的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将客家文化渗透到一日活动之中。例如,教师用客家方言和幼儿问好,利用课间和幼儿一起玩客家传统游戏,如跳绳、打石子、跳格子等。为了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赣南的客家历史文化,可以带幼儿参观了客家文化城,请客家山歌老师教幼儿学唱山歌,这样将乡土课程灵活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真正做到情境化、生活化。

2.结合节日开展活动,感受客家传统文化习俗。例如,幼儿园可在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时,举行赣县客家美食节活动。活动首先由老师与幼儿一起探讨赣客县家美食,再让幼儿与家人共同参与制作美食,与大家共享。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孩子了解客家美食,更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客家传统端午节的认识,让幼儿了解了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

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不仅得到了客家文化的熏陶,更将爱我赣县、爱我家乡的情感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参考文献:

篇4

一、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活化课程资源

师:在传统佳节,人们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活动给节日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指名学生说说知道哪些传统文娱活动?)

生1:编中国结。生2:踢毽子。生3:唱童谣。……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说了很多种文化娱乐活动。)

师:由于时间和场地关系,许多传统活动我们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吧,我们分组来开展一些活动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唱童谣、踢毽子、跳绳、转竹蜻蜓、滚铁圈、拉二胡、打陀螺”中任选一种同时开展活动。)

品德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性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新课程呈现的文本应该是比较好的范例,但它毕竟是静态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和生活经验,活化教材资源,让静止不同的资源“动”起来,让品德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才会学得兴趣盎然。在课堂上,我让学生现场开展传统文娱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能增强学生参与传统文娱活动的积极性。

二、以教学目标为标准,筛选课程资源

师:由于地理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祖国各地形成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你知道我们张家港有哪些特有的地方传统习俗吗?

生1:建房子,“江南”称“起屋”,“沙上”称“砌屋”。当房屋造到上正梁时,由一个泥瓦匠手拿糕团、馒头,口念吉祥话语,将糕团、馒头从房上抛下,俗称“抛梁”。生2: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各家要祭祀祖先,叫做“过七月半”,又称“鬼节”。生3:灶神生日,农历十二月廿四,要做团子、饴糖饼祭灶神,称“送灶”。生4:除夕,要蒸糕,“沙上”还要做馒头。生5:庙会,杨舍镇及杨舍镇河南庙村二月十八、十九旧为河南禅院“香节”。解放后,庙会废,演变为张家港市内最大的商品交流会,俗称“节场”,但现在又被取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张家港为什么要取消一年一度的庙会,也就是商品交流会吗?(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生1:不利于环境卫生,每次节场结束以后,街上满地狼藉,与我们张家港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很不相称。生2:交流会简直就是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展销会,人们买回家没几天就会坏掉的。生3:节场上鱼龙混杂,有假医生,有给人算命的,有赌博的,总之,里面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与我们张家港是全国文明城市很不协调……

师: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习俗,好的应该保留并继承发扬,与时展不协调不文明不健康的传统习俗就应该要废除。我们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的传统习俗。

学生在与现实生活接触的过程中会获取到各种信息,教师要帮助学生甄别和判断信息的好坏,作出正确的反馈。传统节场该不该取消?学生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应该取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移风易俗的观念,又锻炼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为以后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发展课程资源

师:现在我要看看同学们是否关心我们张家港的民风民俗的新发展。在前几年,我们张家港在凤凰镇新增设了一个什么节日?(学生面面相觑,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老师告诉你们,是凤凰桃花节。在每年的桃花节上,凤凰镇的老百姓还要传唱在当地已经流传了数千年的什么山歌?(学生又一次面面相觑,没人举手。)师:在我们家乡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我们没有人知道,有点令老师遗憾,我们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应该从小就要通过看报纸、看电视、亲身实践等途径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河阳山歌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原生态民间歌谣,在我们家乡已经流传了6000多年,前几年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河阳山歌中最古老的一首山歌《斫竹歌》吧!(学生们在跟唱时被优美、动听、散发着田园芬芳的歌声深深感染。)

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等都可以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本土教育资源是品德课程最肥沃的土壤,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教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河阳山歌是我们张家港人一代代口头承传的民族活态文化,有6000年的历史,是近几年抢救出来的地方传统文化遗产,但作为张家港的少年儿童竟然对此一无所知,多少有点令人遗憾。老师即兴和同学们一起哼唱家乡小曲,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娱活动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地方传统文娱活动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了身为张家港人的自豪感。

四、以强化效果为追求,延伸课程资源

师:同学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原来内涵如此丰富,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课后请同学们自由合作继续搜集相关资料,设计一份有关我国传统习俗或张家港地方传统习俗的小报,为宣传我们的民风民俗出一份力,好吗?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终结。看着同学们在课堂中产生出来的对民族传统文化探究的高涨热情,老师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外延伸作业,让学生合作设计传统习俗小报。这样既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把课堂教学从课内拓展到了课外,产生了辐射效应。

篇5

关键词: 江苏省高邮市 邮城地域文化 校本德育 策略

江苏省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的北侧,京沪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市南北。因秦王嬴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留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地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德育资源,它对学生的心灵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把邮城地域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融合,挖掘邮城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让中职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践感悟中,认同家乡的文化,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回报家乡之感,凸显中职学校的德育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邮城地域文化资源分析

1.景观文化。高邮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迹较多,马可・波罗曾在其游记中记载过这里。全市境内河湖交错,资源蕴藏丰富,碧波荡漾的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盛产60多种鱼、虾、蟹、贝、莼菜、芦苇等动植物。城南的盂城驿兴建于明洪武年间,地处京杭大运河旁南京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上,其规模仅次于北京以西的鸡鸣驿城,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保存较完整的古代驿站。龙虬庄遗址则是一处大约5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菱塘回族乡的清真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文游台、盂城驿,天山汉墓东西双塔、魁楼等历史悠久,让人遐思万千。这些美丽的景观,时时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邮文化。高邮最古老的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高邮龙虬庄挖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价值不可小觑。之后便是秦始皇在此筑高台、修邮亭,始建高邮,也由此拉开了高邮与邮驿、邮政的千世“因缘”。在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之后,高邮便成为苏北腹部扼守着水陆交通要道的一个重要城市。在明朝时,高邮的驿站就已经发展得相当有规模了,鼎盛时期,大小房间千余间,各类马匹一应俱全,随时保证传递紧急军情官文的飞驿到站换马,名为“盂城驿”。这个驿站之珍贵,堪称中国一绝。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盂城驿及其前身邮传设置的孕育、发展、衰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邮传史,而且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史,可作为高邮古代乃至中国古代的邮政、交通、商业、民政、水利、司法、税务、文化、建筑等多行业的研究样本。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以“邮”为“根”,以“邮”为“源”恐怕都是少见的。高邮的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灿烂的邮文化发展史。1995年,盂城驿正好开驿620周年的这一年,古城高邮迎来了它最为盛大的邮文化节日。以后每届的邮文化节都成为高邮人的重大节日,这也是学校教育中引以为傲的精神食粮。

3.名人文化。高邮是人杰地灵之地,自古以来英才辈出。高邮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名人:尧,闻名海内外的中华祖先,相传出生在高邮;经学韬略,著有《周易传》、《春秋传》等的孙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的秦观;曾被朱元璋称赞为“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的汪广洋;曾任山东大理卿、兵部尚书的王永吉;有着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引清入关的吴三桂;从事声韵、文字训诂之学的王氏三父子:王安国、王念孙、王引之;在中国文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汪真祺,等等。这都为学生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了有利条件。

4.民俗文化。邮城风俗人情淳厚朴素,独具特色。传承文明的节日习俗、地域文化浓郁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的生产习俗和会聚人文底蕴的交际习俗,共同构成了邮城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了解高邮及扬州地区的各种民俗,在传承和实践这些非物质文化的过程中为自己的就业开辟了途径。

除此之外,邮城的饮食文化、古城文化、邮驿文化、水乡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把邮城地域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校本德育的必要性

1.对城关部分年级中职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并不深:3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叫邮城;17%的学生能写出高邮的三个名人,37%的学生能写出高邮的两个名人,只有20%的学生(其中以旅游专业的为主)会简述邮文化。对邮城认识的缺乏导致学生无法对邮城产生一种自豪感,只有45%的学生表示作为邮城人十分光荣。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对于邮城的了解竟如此之少,这令人震惊。因此,挖掘邮城地域文化,让邮城地域文化走进中职学校的校园,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要尽快让中职学生接受邮城地域文化的熏陶教化,培养道德认同,让他们学会爱人,爱家,爱家乡,爱生活,这样他们才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3.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开发邮城的地域文化,并将之作为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符合德育向“生活”回归的需要,将使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充满生活气息,而不是简单乏味的说教;其次,把整个邮城作为一个大课堂,吸纳八面来风,将使学校德育课程充满时代气息;再次,实施该项研究,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使课程充满生命活力,也会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充满创造力。

4.心理学家认为,中学时形成的对家乡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将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倾向,国家的概念对中职学生而言比较抽象,而身处的家乡却是每天看得到、摸得到的,让学生更易理解,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尤其中职阶段的学习生活很可能成为许多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他们即将走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如果不怀有爱祖国的心,爱国主义情感的缺失的主力军也是值得担忧的,热爱家乡的教育将为中职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打好基础,让他们拥有较高的情商。

三、邮城地域文化融入中职校本德育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教育。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邮城怀抱去研究、探索、发掘其淳厚的文化精华。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开展邮城地域文化研究,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可能就难以下手,甚至会走许多弯路,耗时费力而成效并不明显。教师必须加强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且作为原生态的邮城地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中职学生受其年龄、阅历尤其是知识储备的局限不易理解,因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引领学生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资源进行挖掘。

3.以开放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打破传统的校内教育的模式,开放学习空间,善于利用社会的文化资源,把活动范围向校外扩展,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历体验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生来说更便于实施。

4.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要把开发利用邮城地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

四、邮城地域文化融入校本德育的做法和途径

1.挖掘邮城地域文化,加深对家乡的感知。通过“一看,二听,三访,四查”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爱乡情感,接受邮城地域文化的熏陶教化。一看:组织学生游览邮城名胜古迹,参观考察高邮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基地,让学生对邮城的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建设发展、人文景观等有初步的直观感性认识。二听:组织学生听一听邮城地域文化相关的故事和报告,使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三访: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活动。通过寻找邮城古往今来的优秀人物的活动,采访家乡知名人士、历史见证人,寻找生活的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让学生知道先辈的辉煌成就。四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邮城的传说、民俗风情及其过去和现状,以开阔视野,加深对家乡的感知。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学校的主题月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赞美家乡抒情活动。如讲故事、演讲、摄影绘画展示、手抄报、主题征文、写导游词、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把获得的感性认识尽情表现出来。在这过程中,学生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而丰富精神世界,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吸收邮城地域文化营养,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充实学生的精神底蕴。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对邮城地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激起了学生深入求知的欲望,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适当“搭桥”,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渗透邮城地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利用课本教材,上好“地方”课程,在语文课堂里引入高邮地区古往今来的名人名作,在旅游课的课堂中引入旅游文化、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音乐美术课堂则引入高邮地区的歌舞和手工艺术品制作,在服装课上引入地区的主打工业――羽绒服生产。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使课堂不再枯燥,变得鲜活而有特色。其次,各学科教师也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根据各年级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恰当的邮城地域文化教育。

将邮城地域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校本德育之中,润泽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将使学生更加了解邮城,认同邮城的文化,进而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加懂得回报,这将成为他们人生奋斗的一笔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金成林,伍尧.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

篇6

关键词: 乡土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 有效运用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建构园本化课程的意识在各幼儿园中逐渐确立。而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是发展园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一、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及其作用

1.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

乡土教育资源是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2.乡土教育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1)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土资源对于幼儿教育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宽裕的乡镇幼儿教育来说更是一笔财富。通安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本土文化充实的乡镇,在我园的幼儿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不仅可以使我园幼儿教育的内容更充实,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

(2)促进本园特色的形成,推动园本课程的发展。

园本课程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区为主体构建的课程。自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幼儿园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园本化,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日益成为各个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焦点。我园也正在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园本课程,而在我园的幼儿教育内容中运用本土资源可以促使我园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从而推动我园园本课程的发展。

(3)有助于幼儿了解家乡,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的孩子生在通安,长在通安,但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或许根本不了解通安。而在幼儿日常的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中融入本土资源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自己的家乡。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一些东西,如通过活动《开心茶馆》让幼儿知道家乡有个生态村叫树山,那里有很多生态农产品,是令家乡人都骄傲的地方。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游戏的形式,以及一系列幼儿易于接触到并乐意接受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家乡,使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当地乡土教育资源的内容

1.当地自然环境

通安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乡镇,有山有水是通安的环境特色。在通安,有各具特色的山,其中树山是最为外人所熟知的,有“生态旅游示范村”——树山村。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树山村逐步被开发成生态旅游村,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态食品如;树山翠冠梨、树山杨梅、树山云泉茶逐渐为外界所接受和喜爱。树山生态村是我园的实践基地,也是我园本土文化的研究来源。太湖是通安又一项资源。千百年来,太湖不仅为苏州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资源,而且为苏州人民带来了优美的环境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2.当地民风习俗、传统文化

(1)赶集。

在苏州的很多乡镇至今还保留着赶集的习俗,有的逢四(初四、十四、二十四)赶集,有的逢五,还有的逢六,而在我们通安就是逢五赶集。每逢赶集的日子,各地的小贩便涌入赶集的乡镇。人们也可以在赶集时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

(2)婚俗。

在通安,结婚典礼开始,新郎新娘站在用两个八仙桌拼成结婚喜台前,先由司仪主持,在证婚人、主婚人、媒人、来宾代表讲话,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后,新郎新娘开始比赛换婚鞋,谁换得快就意味着将来由谁当家,接着便是送入洞房,分别由两对父子两前两后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婚礼最重要的环节便是见礼。新郎新娘从父母开始逐个拜见,亲戚也逐个给见面礼。见礼结束,便开始祭祖,祭祖完毕,结婚典礼才算是结束了。

(3)刺绣

苏绣是苏州的特色,也是苏州的灵魂。而通安是传统的刺绣之乡,几乎每家每户的妇女都会刺绣。随着时代的发展,苏绣早已经走出苏州的大门,走向了世界。如今在通安,你可以随处可见刺绣作坊,绣娘们神情怡然,悠闲地舞动着手中的丝线,而那一根根丝线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绣娘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奇妙的图画。

3.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

通安是一个茁壮成长中的乡镇,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近几年,随着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计划的落实,通安也被列入城市化范围之内。如今,大部分的通安人都已经拆迁,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卫生服务站、商店、超市、菜市场一应俱全。与此同时,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日益丰富: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比比皆是,妇女儿童更是拥有自己的活动中心,随时可以在中心活动。

三、乡土教育资源在我园的具体运用

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环境中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在环境创造中分别从幼儿园整体环境和班级小环境两方面充分运用了本土资源。

(1)幼儿园整体环境。

在幼儿园的整个大环境中,我园首先营造的就是一种有着现代化气息和本土山水气息相结合的环境氛围。现代化气息是借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和拆迁的东风所成就,而山水味道则是借着本土文化,在现代中融入本土特色,这正是我园大环境创设的精华所在。在幼儿园的整个绿化环境中,我园充分显露出本土特色,在园中开辟了菜园、养殖角,种植蔬菜、养殖家禽,让幼儿如同置身农家,体会养殖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同时还种植了梨树、桃树、桂花树等,在美化园所环境的同时也能让幼儿随时都能观察到树木的成长过程。我园大厅墙面环境中以通安生态村——“树山村”为背景,让幼儿在与墙面的朝夕相对中知道树山,并对树山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了解家乡的树山,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我园的楼梯环境中采用了幼儿图画与版画,幼儿绘画是树山的美景、美丽的家乡等内容,版画是一些关于家乡的特色图画如刺绣、捕捞等内容,让幼儿知道这些都是家乡的特色,激发了幼儿了解家乡的兴趣。

(2)班级小环境。

从小环境来看,很多班级的小环境中都有本土资源的缩影。如大班年级组在区域活动中开辟了刺绣角,让幼儿在学习苏绣的过程中体会苏绣的魅力,并且在学习苏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幼儿热爱苏绣、愿意了解苏绣的情感。小班年级组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了表演区,为幼儿提供了淘米钵、小围裙等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东西,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真真切切地体会家乡人的生活。同时还在表演区放置了一些音乐,如优美的苏州民间音乐,让幼儿听着音乐翩翩起舞,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让幼儿学习社区舞蹈,体验社区文化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在大(2)班创造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中分别开设了喜事铺子、绣坊、农家乐饭店,在喜事铺子中出售的都是家乡人们结婚需要的东西,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了解家乡的结婚风俗。在绣坊中幼儿除了可以进行刺绣还可以进行有通安特色的卷边活动;在农家乐饭店中出售的荤素菜都来自太湖和树山,幼儿可以在游戏中通过买卖、自制等了解家乡的特色、了解太湖的特产。

2.乡土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是幼儿学习知识、吸取生活经验最直接和最常用的方式。我园在探索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活动。

(1)大班年级组的本土特色教学活动。

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树山村的树山云泉茶,开展了教学活动《开心茶馆》;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结婚习俗,开展了教学活动《民俗婚礼》;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一些特色,开展了教学活动《我的家乡》;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中秋节习俗,开展了教学活动《中秋节》;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过新年的习俗,开展了教学活动《新年好》。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思考和研讨,争取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到教学中,更好地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2)中班年级组的本土特色教学活动。

我们通安坐落在太湖之滨,为此中班年级组开展了“美丽的太湖”这一主题活动,并按照主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太湖中有着大家所熟知的水八仙和太湖三白,于是《认识茭白》、《有趣的莲藕》、《好吃的荸荠》、《认识水芹》、《太湖三白》等认识水八仙和太湖三白的活动依次展开。数年来,太湖为苏州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是近年来,太湖水的污染严重,为了激发幼儿保护太湖水、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开展了《保护太湖》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本土资源被充分利用,而通过这些活动也进一步使幼儿了解了自己的家乡。

(3)小班年级组的本土特色教学活动。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小班年级组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本土教育资源的活动。在我们的幼儿园中,养殖了鸡鸭鹅等家禽。每到放学时,小班的孩子们便要求家长带着自己前去观看。为此,小班组的教师们开展了“家禽——我身边的朋友”这一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幼儿观察家禽、查资料等一系列的行动逐步生成开展了包括音乐、社会、数学、体育、语言等领域在内的多种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同时,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开展了“美丽的社区,美丽新家乡”大型幼儿绘画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树山,我们开展了“走进树山,走进旅游生态村”的踏青活动及绘画活动,而这些活动都受到了幼儿的欢迎。

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家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一命题,而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我园在幼儿游戏中也充分运用了本土资源。

(1)在游戏中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物品。

竹条、木条、稻草等自然物品在这里随处可见,于是我们引导幼儿用小竹条做担架玩治病救人的游戏,用小竹条做小马玩骑马的游戏;引导幼儿用小木条当游戏棒、吹泡泡、做哨子、编辫子、拼贴图案等;带领幼儿用草编辫子、搓绳子、做稻草人或玩跳绳、跨跳、抓尾巴等游戏。这样,既可以从小培养幼儿节俭的朴素意识,又可以以器材为媒介,引导幼儿大胆、主动创造。

(2)把传统游戏融入幼儿游戏中。

在本地的传统游戏中,有很多游戏很受幼儿欢迎,因此我们把这些游戏集中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排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来。如:滚铁圈、踢毽子、跳皮筋、拍三角、扔钱币、打弹子、抬轿子等,这些游戏中有很多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但现在的幼儿一样喜欢它们。保留这些传统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过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游戏内容。

(3)把本土元素充分融入创造性游戏及区域游戏中。

在创造性游戏中,我园也充分融入了本土元素,如苏绣、太湖特产、树山特产、当地的结婚风俗及结婚用品等,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了解家乡这些具有特色的地方和东西,充分激发了幼儿了解家乡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区域性游戏活动中,我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有本土特色的材料,如按照季节的不同,我们在自然区域为幼儿提供了螃蟹壳、螺蛳壳、粮食种子、各种与时节相对应的绿色植物、盆栽蔬菜等供幼儿观察了解;在数学区中幼儿数数用的是家乡太湖边的小贝壳,激发了幼儿数数的兴趣,等等。

对于幼儿园,特别是乡镇幼儿园来说,乡土教育资源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确实是乡镇幼儿园发展的一条良好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土教育资源在我园会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第一版).

篇7

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四、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______月饼图案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2、同学/:请记住我站域名/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一、实施成绩:四年级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小学学校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了解起源中秋节的月饼

(4)了解诗歌的中秋节

三、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训练去收集信息,能够处理信息。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个活动更多的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幸福。

3.通过显示,演讲和其他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活动:四(2)班

活动时间:三月到五月

过程:

开放班有活动确定研究主题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谈

老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为中秋节的传说是多方面的,你想知道什么?

生:(大声说道:想要到)课件中秋节的照片。

师:看这些图画,刚才大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开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中秋节文化,关于中秋节的事。你想知道些什么?

篇8

1.了解京郊运河春节的习俗,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通过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能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场片头。

2.同学们,一年中的节日,春节是最隆重的。辛苦一年,享受一下劳动成果,展望未来,合家团聚。不过现在的过年味是越来越淡了。那么在京郊运河那儿,几十年前是怎样过年的呢?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吗?好,我们现在就随着我国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北京通县儒林村(也就是作者的家乡)——京郊运河的一处地方,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

(二)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想一想:写了几件事。(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灶膛zào烙饼lào簸箕bòji晾liàng生疮chuān

栗子lì疙瘩鬏gēdajiū糖黏儿nián糁儿shēn涿州zhuō

吆喝yāohe门槛k?n秫秸棒shújiē鬼祟guǐsuì骚扰sāor?o

穿梭suō大吃大嚼jué天麻麻亮māma渍酸菜zì阖家hé

2.小组合作,集中各成员的概括,并交流明确。(实物投影各小组归纳的几件事,学生点评,评出最佳。媒体显示教师归纳的十件习俗,供学生参考)

①炒年货②吃腊八粥③买糖果④挑绒花⑤杀牲畜⑥备糕点⑦送灶王⑧换门神⑨除夕守岁⑩拜新年

(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媒体出示送灶图和包团子图,这些习俗包涵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平安、团聚……)

2.课文中还有哪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满、来年丰收、邻里和睦……)

3.媒体出示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用含义深刻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四)拓展延伸:

1.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2.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3.针对现在过年与以前过年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篇9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以及赏月拜月等习俗都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韵味。

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大约来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后,后羿因思念妻子,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在我家乡,拜月又叫“献月亮”,这种神圣的仪式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也往往深受他们的欢迎和喜爱。记得小时候每年临近中秋节,我总是要提醒父母“别忘了‘献月亮’”,中秋节还要主动张罗。然而,随着我长大直到外地求学、工作,很少有人再提起“献月亮”,加之家庭成员难以团聚,这一习俗逐渐成为了历史,而且不只我家如此。

除了上述原因,人们生活的改善也导致了习俗衰落。比如,以前许多家庭都住平房,“献月亮”在各家院子里进行;现在大多搬进了楼房,“献月亮”也就不便被实施。比如,以前人们都盼着过节品尝美食,也期待同月亮一起分享;现在条件好了,分享热情却淡了。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都不该让美丽的习俗走远、被遗忘。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先从娃娃抓起。如我所说,孩子们往往对习俗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并不十分了解习俗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应该多开展讲故事、诗词朗诵、制作月饼等一系列精彩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动员家长、传递情感,达到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手段。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现有正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目标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则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成为学校和学生新的负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落在教育之上的时候,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合理纳入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框架,是值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此,我们以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素质教育之间找到其结合点,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而“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思考。

一、“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从空间分布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区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地域性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存在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与各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关,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而言,“人”指在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区域上生活的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群。

对传承人群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地域,就是自己的家乡,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人家乡日常生产与生活甚至集体意识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时候,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教育对象(传承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定义,在教育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其所指,即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而在传承上则具有活态性,不仅具有特定的空间,还有特定的人群。对于传承人群的甄别而言,只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区域为家乡的特定人群,才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群;反过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而言,只有分布在特定人群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才具有格外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这两者的统一,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存在与传承人群的结合点,就是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成功实现对其的传承和发展,而这必须以人为核心和基点。但在保护过程中,选择什么人,选择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育传承,是保护行为能够实施的必要前提,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又决定了教育传承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在于它是特定人群代代相传的活态的文化样式,它与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甚至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或生活方式。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等工作,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对其的活态传承和发展。显然,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非全社会都能参与,而应当由特定人群来完成。特定人群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群。综合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域性与延续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世代居住,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为家乡的人群,是进行教育传承的理想对象和恰当人选。

在教育传承过程中,那些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的传承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的优势。因为传承者是以自己家乡的文化遗产样式作为传承内容,所以对于作为该文化样式产生背景的当地文化传统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诸多微妙内容,都能够迅速领会和理解;对于各种习俗的特殊功能、意义,也都能够有准确、深刻的把握。二,语言的便利。传承者可以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母语方言,与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随意交流。在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生僻的土语生词妨碍相互意思的表达,对于言语中通过某些句式的特殊运用、语气的变化等所表达的微妙情绪,传承者也都能够有比较准确的领会。三,文化认知的便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特的文化样式,不仅具有特殊的表现形态,更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传承者在家乡多年的耳濡目染,使其能够了解和领会家乡文化传统中那些外人所难以明了的文化意味,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传承技艺、习俗等外在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传承与外在形态共生的那些文化意味和内涵,从而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壳化”。

在实践过程中,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传承人的权利与利益逐步显现出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仅能够得到文化层面的尊重,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选择过程,在很多时候表现为各方利益的博弈与均衡。显然,在各种利益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至关重要,从文化权利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传承地域的人群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传承权只能是传承地域的传承人群所享有。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属地性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承地域、传承人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避免了因保护介入而导致的教育传承与原文化空间的脱节现象,保证了教育传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内容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地域文化差异非常明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刚启动、经费和人力都相对短缺的现实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践不可能全面铺开,而是在若干个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学校特别是高校开展试点,在同一空间内的受教育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地域文化背景而对其施以同样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则不免在保护一部分人群的文化权利的时候,却伤害了另一部分人群的传承权利,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在传承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是不是传承对象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有效而操作性极强的甄别标准。

转贴于

(三)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传承渠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引入,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来源从以往的教育者提供拓展到了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传统及生活空间,教育者从单纯的施与者转变为引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从单纯的接受者转变为自主性极强的传承者。在学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来源根据学生的家乡可以作出相应的选择。从尊重个人文化选择权利的角度来看,依照家乡来选择教育传承的内容,显然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预期与文化事象演变规律的行为。

按照家乡选择教育传承的内容打破了“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生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教师显然不能够为来自各地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学内容,这就为学生走出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教室提供了可能,从而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

作为教育传承的主体,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效果只有传承人能够评价,这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评价方式又是不一样的,这为实现对学生的评价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素质拓展的意义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育传承过程,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一)知识拓展

与学生在书本中接触到的体系化的知识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跃在民间的自成体系的知识与思想的综合体。它涉及到学生家乡自然与人文的多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门“活态的”乡土教材。通过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生在接受统一的知识教育之外,还能接触到家乡的地域文化,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不仅承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与之相关的地方文化、地方性知识也一并传承了下来,而后者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语境。

(二)技能习得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丰富的蕴藏,而其在各自社区里的存续状态和传承机制,则是我们尤其需要给予尊重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民间社会所创造的文化传承方式,诸如师徒传承、家系传承等等,人们维系和保持自身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办法,还有它们在各自社区里发挥功能或展演、展示的活动方式等,都是适应其各自族群或社区的社会文化生态而自然形成的。在教育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学内容体现为一种技能:歌舞、戏曲、工艺等。作为技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还融合了地方性的知识、观念和价值选择,因此它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体。学生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通过学习,掌握这种极具地方性的技能。在学生的学习时期,这种技能只作为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而进入社会生活以后,特别是学生在家乡生活的过程中,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的习得,也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生活或生产技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职业选择的可能。

(三)素质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民族传统,维护文化多样性,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同一时空内承传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多种文化样式共同呈现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涵盖着风俗民情和民族特征,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就是对地域文化的有效延续。同时,来自不同地域、民族的学生在同一空间内进行传承活动,对学生树立民族尊重和融合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对其他同学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由此而产生文化平等与融合的多样性观念,从长远来看,具备文化多样性观念的公民正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从知晓、了解、传承到热爱的过程,也是学生从精神层面回归家乡的历程,与空洞的说教不同的是,学生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习得,同时增进了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从更大的时空范围来说,就是增进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是一种效果明显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