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俗文化及其特色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民俗文化及其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方民俗文化及其特色

篇1

【关键词】民俗;文化;比较分析;异同

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对于中法民俗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点[1],即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以及长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而开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点

1.1文化差异性探究

民俗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异性,所谓文化差异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见文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在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总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存在,加之长期的生活中流传,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流行与禁忌等,民俗主要与生活有关,即广义层面一切生活中的行为均可以称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于其影响,可见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异性

民俗文化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谓地域差异性的特点主要有着以下层面体现。其一,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条件较为相似环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同样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的差别也是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内涵与魅力。地域差异对于民俗文化的影响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毫不夸张的说,生活几乎体现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样也深受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地域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地域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模式,进而对于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播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见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的同时,地域差异同样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1.3丰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地域差异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性的特点,丰富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丰富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传承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当前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文明与文化种类,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在整个人类存在的范围中,地域的丰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层面民俗文化具有着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时间的层面有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可见民俗文化时间的层面上同样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上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均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进行着不断地拓展,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的特点。

1.4长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演化性,所谓长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以时间为脉络发展的轴上不断地演变。长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着以下方面的体现。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同一民俗文化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有所差别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时间的发展,最终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总的来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的机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异以及地域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微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使得民俗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长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紧跟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于丰富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中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域、文化、时间、对于民俗文化有着较大层面的影响,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内容,并对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的出发点。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4],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样作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域环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两国之间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两国的民俗文化都经历较大层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将对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丰富,全面的进行中法民俗文化层面的比较是不现实的,因此选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层面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饮食文化层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直接的反映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以及历史悠久的国家,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热情,这也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国的主流层面就有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下的饮食文化,还有众多的小的菜系,以及丰富的小吃。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利用率较高,食材通常会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以上便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法国的饮食文化在欧洲可以说最为灿烂和丰富,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样具有较高的热情。首先法国的菜系较为单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较为单一。其次,法国对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质量,对于烹饪方法的追求较低。再者,法国人对于酒十分热衷,尤其对于红酒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法国人的宴会的菜品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道菜。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主要有着以下层面的差别,首先中国的菜系比法国的丰富,食材种类同样丰富。其次,法国饮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质量,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则更加看重烹饪方法。再者,中国的酒文化与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浓郁,但是中国人喜欢白酒,法国人更喜欢红酒。

2.2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异

社会礼仪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体现层面,因此探究中法社会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合理性、法国作为一个文化较为浓郁的国家,对于社会礼仪有着很大的程度重视,主要有以下的体现层面。其一,法国人注重日常礼仪,见面有接吻礼以及吻手礼等[7],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环境。其二,法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女士特别尊重,比如握手时,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别时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别。其三,法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社会礼仪尤为看重,礼仪对于整个法国社会有着较大的约束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里来的中国文化中都十分重视礼仪,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来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较重视的。总的来说,中法之间在社会利益方面有着以下层面的不同,其一,法国对于女士的地位尤为看重,尊重女性。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在新时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间的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别。其二,法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较强,中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相对较弱[8]。

2.3层面的差异

是民俗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层面,探究层面的差异对于探究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外来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数量巨大的教徒,但是总体而言大量的中国人是没有的。法国主要的就是天主教以及几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属于基督教。总体层面而言,法国几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比中法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国人信仰的宗教较为单一,而在中国,不同宗教都有着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国人的具有的比例远远地域法国人的比例。其三,宗教对于法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层面具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样也体现出了中法之间民俗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宗教的差别主要的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以及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9],可见重视宗教发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层面的差异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具有较大的价值。中国自身的民俗文化有着众多的分类,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着一定的禁忌,即人们忌讳的东西。中国人的忌讳相对较多,比如中国人在数字中,喜欢6、8这样的数字或者组合,不喜欢4的数字以及组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红色以及黄色有着特殊的喜爱,认为其代表着富贵,对于黑色以及白色较为忌讳。中国在传统节日中还有较多的忌讳以及习俗,在此不再赘述。比较于法国人,法国人忌讳13,忌讳星期五,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方面,法国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询问,在个人的层面,有着较多的个性的层面体现。生活中的禁忌能够从很大的层面上反引出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见体验到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不好的事情的厌恶,是一种对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10]。

3结语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的特点,对于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础,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比对。总的来说,中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层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两国之间民俗文化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促进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婷,贾秀英.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评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赵小芹.从中法节日文化比较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15.

[4]李琳.汉法互译“本土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国青年价值观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邓琳.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丽.中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94-97.

篇2

关键词: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现状

中国民俗文化村以“二十五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的丰厚意蕴赢得了“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美誉。中国民俗文化村在深圳市锦绣中华的西侧,如今又建造了一幢幢傣族的竹楼、布依族的石房……。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1年10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包括中国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成为全国56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情博物馆。24个村寨全部按照1比1的比例修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困境

1.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倾向。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发,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为了发展旅游业,接待地为积极吸引各方旅游投资者,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时把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弃之不顾,不重视自己的文化结构,并且抓住不少旅游者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甚至于一味迎合游客的心理,流于媚俗的层面上。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照仿,似乎其存在的基础再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如在深圳部分农家乐旅游项目中,为了适应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农家乐旅游度假村改变了原有的农家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及装备(电话、卫星电视、网络、豪华出租车)屡见不鲜,使农家乐旅游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乡土文化氛围,旅游者也体会不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2.高质量、高品位旅游产品开发缓慢。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却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规模都不够。而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中最具弹性系数的潜在消费,可以有效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旅游纪念品品种少,地方特色不鲜明,纪念价值不突出,缺乏创意,做工粗俗,质量差,没有开发出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对于民俗旅游的投入更是不足,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景区和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缓慢,制约了深圳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是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招来旅游者的多少,影响到旅游客源市场,影响到经济效益。一些民俗旅游景点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景点环境卫生差,使游客产生了反感。

3.民俗旅游开发企业过度追求市场效益。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开发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市场效益,然而过度的追求市场效益,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目前深圳民俗旅游开发中,民俗旅游开发企业过度的注重旅游开发的市场效益,而没有深入的去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不少旅游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为迎合部分游客的需求,将民俗旅游活动过度的舞台化,将民俗活动转变为舞台性的商业表演活动,甚至随意歪曲当地民俗文化,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从而使当地民俗旅游活动失去神秘性和特色性,流于庸俗。因此,民俗旅游企业的过度市场化追求,导致目前深圳的民俗旅游活动流于形式,不能体现深圳民俗文化特色。

三、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出路

1.完善政府各项职能。政府主导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旅游业是个大系统,民俗旅游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政府应该完善其自身各项职能,在指导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战略规划的指导,地方政府应该完善其战略规划职能,根据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一切开发都应该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客源市场,根据需求制定开发策略、开发方向,并不断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科学制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近、中、远期规划,加强规划执行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建立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监督约束机制,注重挖掘和开发民俗资源中先进的优质的产品,摒弃和打击各种腐朽、没落和颓废的劣质产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注重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保护工作。(1)引导当地居民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习俗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保护民俗文化中,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向当地居民传递有关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相信自己的生活文化更适合于他们,而不是盲目的接受外来的文化。采取各种学习和培训手段,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2)引导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文化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3.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主体是民俗旅游经营企业,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素质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形象以及旅游精品的塑造。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开发与建设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其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民俗旅游企业的自身建设,引进灵活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选聘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对员工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结论

加强圳民俗文化村景区开发是指以利用和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潜力为目的,以游客需求为基础,多层次、多方面分析市场,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人为改造,挖掘其精髓,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延长其成熟期,延缓其衰落期,适时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 园为例,分析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发 展战略,并为实施该战略在拓展市场营销、挖掘特色文化、创新管理、加强政府主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新发展战略;探讨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欠发达地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跌宕起伏演变之后,除少数脱颖而出之外,大多数或昙花一现或惨淡经营。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日趋严重。如何扬长避短,提出新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施新战略的若干具体建议与对策,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1.重大机遇。首先,在当今民俗文化旅游勃兴背景下,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多样性、独特性,这对于海内外人口数量庞大的客家群体和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非客家人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以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因此成为赣南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颗明珠,不断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其次,良好的区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赣州市周边的闽、粤省区,均属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能力。随着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初步确立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这些地区将成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重要客源市场。

第三,政府主导作用将逐步凸现。赣州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重点建设好“三区一带”旅游景区,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古色、客家和休闲度假旅游。这些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2.严峻挑战。首先,赣、闽、粤三角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些地区赋存丰富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客家民俗风情,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与土壤。但由于此三角地区缺乏必要和积极的沟通与合作,都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积极“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以达到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赣州市已建成了赣县客家文化城、五龙客家风情园,福建省在原址上开发了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广东省河源市也兴建了河源客家民俗博物馆,广东省的梅州市正在积极筹建梅州客家博物馆等。殊不知,这样近距离的同质旅游资源重复建设,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屏蔽效应乃至严重的空间集聚与竞争,进而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其次,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企业未能摒弃浮躁的心态,科学地认识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及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准确的市场定位,推进项目的整体策划、规划、设计、经营。譬如,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大众化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是其发展的载体与基础。实际上,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见表1),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还未能满足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这个现代经济产物发展的需要。结果,因模仿沿海发达地区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企图开始就做大作强,最终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新发展战略理论的提出

与其他类型的主题公园相比,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处在欠发达地区——赣州市;创造性地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正是这两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新发展战略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应因地制宜而非“模仿”、“克隆”。著名旅游专家保继刚教授曾指出,主题公园的发展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必要条件和两个限制条件。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作为高投入高门票的主题公园,缺少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功。限制条件是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积聚和竞争,它们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首先,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处在欠发达地区——赣州市。赣州市市区人口只有50万人左右,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00.3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91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99元。无论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赣州市都难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匹敌,更无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提并论(见表2)。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人们的日常可支配收入。

但是,换个角度加以考察,问题就有转机。(1)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粤高速公路、昌厦公路、105、323、319和206等4条国道贯穿赣州市全境,4C级民航机场开通了飞往广州、北京等航线,厦蓉高速公路和赣韶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这将使赣州成为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2)赣州市周边的珠三角、闽三角地区均属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能力。为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可以利用赣州市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采取“草船借箭”的策略,积极开拓珠三角、闽三角的客源市场,从而摆脱赣州市经济发展欠佳的局限和市场承载力不足的制约。

其次,相对于赣州市周边的井冈山、厦门市等地区,赣州市的旅游感知形象不鲜明独特,还未能对外地游客构成巨大的吸引力。加之赣州市内现有三个主题公园以及赣州市周边的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与竞争,都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应该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首先应以小型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进而做大做强,而非一开始就追求大而全。

2.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必须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对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化再现。在主题公园模仿、克隆日益严重的今天,只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只有特色才能增强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必须把握市场需求,从创造性地演绎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入手,以差异求特色,以特色求市场。如深圳华侨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原创性与差异化,源于其独特性的卖点与亮点。他从投资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始就十分注重项目的特色化,从浓缩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微缩景区——锦绣中华;从民族民俗文化中吸取精华,建设了中华民俗文化村;用荟萃世界建筑与艺术演绎历史画卷的双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融器械游乐与情境创造为一体而成就了欢乐谷。所以,抓住了特色与差异化,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抓住了旅游者的兴趣点与兴奋点。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型、器”与饮食环境的协调与统一。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对客家特色文化饮食的创造性开发,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初始化”的胚胎模式。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在试营业过程中,依托园区内仿建客家建筑——龙庆围(仿“龙南关西围”而建),对客家特色饮食进行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园区使游客在充满古朴典雅的客家木雕、石刻、绘画、对联等的客家围屋内,一边品尝特色客家美食,一边欣赏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客家曲艺、采茶戏表演。这确实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了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的淳朴、浓郁的客家风情与文化,也是园区内特色文化中最吸引人、最具魅力的地方。

五龙客家风情园客家特色饮食的成功开发已初见端倪,这表明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并进行创造性地演绎再现,而非简单的“模仿”、“克隆”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经济效益。因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为:依托融“地域性、独特性、传统性、神秘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意化演绎“再现”,而非舶来化、模仿化。这样可以依托客家民俗文脉,创意挖掘,做深做透,从而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与卖点。因此,必须建立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发展战略。这样,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才能立足实际,以特色求发展,以发展求创新,以创新求发展。

三、新发展战略具体对策与建议

1.以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为立足点,进行贴近实际而富有成效的市场营销

(1)深入研究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地区游客心理,确保客源市场定位准确。鉴于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可以在充分开发赣州市客源市场的同时,通过利用客家人“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等客家乡土情结,采取“借鸡生蛋”、“借势发力”的策略,借助赣州市日渐完善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吸引珠三角、闽三角、潮汕地区等客家人前来园区参观旅游,这不失为有效之举。

(2)借节造势,借节扬名,扩大影响。节庆活动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也是园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大多是以动态的、开放的项目来进行展示,可以使游客亲身参与其中和深度体验园区产品的特色与魅力,从而增强游客对园区产品的认同感。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客家民俗节庆,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客家文化艺术节、客家美食节、客家祭祖等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以求得良好的传播扩散效果。

(3)加强协作,实现共赢。要借助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对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赣、粤、闽三角地区客家聚居地的地缘关系及客家文化的亲缘关系,发挥区域合作优势,建立有效的联合营销机制,进行联合营销,以降低营销成本。

2.深度挖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分层次进行园区产品开发

(1)浅层次产品开发园区——景观建设。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以人工建造物——“再现本地”特色客家建筑景观——为基本核心吸引物而开展旅游活动的。因此,特色客家建筑景观的“真实”再现,就成为了园区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2)深层次产品开发——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化挖掘演绎。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静态人造景观一旦建成后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后续可塑空间极为有限,而依托园区景观动态地挖掘与演绎客家民俗文化却可随专业人员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得到无尽的开发和更新。为此,我们可以依托园区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整合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高品位园区旅游项目。譬如,以园区为背景,对客家特色饮食的品尝与制作、客家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再现性表演、客家特色节庆的创意化举办、客家民间工艺的现做现学表演等进行园区产品深度开发,强化游客参与和体验,形成系列化特色园区产品。

(3)强化精细服务,增强游客美好体验。商业最成功的体现,往往是来自商业对人性化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理解与领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时时处处见微笑,点点滴滴显真情,推行规范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园区旅游氛围,让游客留下独特的感受与美好的回忆,从而增强园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锦绣中华”景区通过“全程式跟踪清扫”、“陪游客式闭园”的疏导式管理就赢得了游客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3.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园区的经营管理水平

(1)明晰产权,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使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从而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2)创新融资机制,为园区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针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后续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招商、入股、租赁、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加大园区筹资规模、融资力度,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赣州市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统一管理,避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积极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发展的导向性投入。譬如,要给予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扶持,为其提供水、电、交通等配套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周边环境规划等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

(2)可以通过课题招标等方式积极引导与鼓励政府与民间力量对赣州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展开相关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工作,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技术、信息等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0.

篇4

(1.江西理工大学体育系,江西赣州3410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3.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资源及其开发与保护困难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其面临衰亡的危机,需完善保护制度,培育传承人,扩宽市场面,结合赣南地区实际情况开发赣南特色民俗体育旅游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城镇化;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4)06-0042-04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TY1306)。

赣南,即江西南部,由赣州2区1市15个县组成,赣南历史悠久,简称虔,常称为赣南地区,人口900万人,面积3. 94万km2,分别占江西省的1/5和1/4,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民俗体育作为赣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南人的生活范式、文化再现。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生产方式从农业化向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必然影响到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作为民众生活范式、文化再现的民俗体育该何去何从,是赣南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必须面临的严峻话题。

1 赣南民俗体育现状

1.1 赣南民俗体育分布现状

通过对赣南地区具有官方记载的民俗体育资源的挖掘,共发现赣南地区拥有38个民俗体育项目、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10个没有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见表1。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的参与人群大部分为男性,开展形式过于单一,仅限定在某个节日、某种仪式上进行,而民众接触较少,传承危机正在凸显。

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成功申请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占总项目的68. 4%,还有剩下的31. 6%的民俗体育项目无法得到非遗的保护。表2是赣南地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民俗体育相关项目),对于舞龙、舞狮、舞灯等项目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烈,而对于赣南地区其他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意识则较弱。

1.2 城镇化进程中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的意义

1.2.1 传承赣南文化,增强赣南文化认同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体育,是赣南人民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并创造而出的文化形态。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是对赣南文化的一种延续与激励,对赣南人民兴趣、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认同与共鸣。

1.2.2 塑造赣南自身文化形象,彰显鲜明文化个性

在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缺乏内在的文化内涵是难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合理地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这一赣南文化符号,可以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赣南注入多元的文化元素,塑造独具魅力的赣南形象,彰显赣南文化特色。

1.2.3 维护赣南文化多样性,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

过分追求“效率”、“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城镇化建设,忽略城市多元化发展,造成的只会是对生态文化环境的践踏,抹杀大众多元文化需求。赣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俗体育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可以避免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趋同、文化单一等现象,这样既保护了文化多样性,也丰富了赣南人民闲暇之时的娱乐生活。

1.2.4推动赣南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产业,还必须开发新产业才是保持城市活力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号召下,江西旅游业越居中部六省第一,赣南民俗体育结合江西优秀旅游产业与赣南特色文化必将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1.2.5 响应号召,创造美好赣南

积极响应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振兴赣南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人民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的展现形式,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其实是对赣南及赣南人民在社会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层次共鸣,这必然会激发赣南人民的振兴热情,创造出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赣南。

1.3 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面临的困难

1.3.1 政府决策滞后与制度缺失

我国体育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国家支持,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自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载体,是赣南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但缺乏长效机制的民俗体育只能通过申遗来获得保护。

1.3.2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与危机

城镇化进程对于地区经济、物质、文化等方面都是一种机遇,而机遇与危机并存。现代化的发展中,作为“边缘文化”的赣南民俗体育在面对“强势文化”的现代建设中,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挑战。城镇化建设中一味追求发展,往往忽视本土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缺乏“自我文化”。

1.3.3 市场培育意识不足,开发面过窄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但对于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缺乏足够意识,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仅仅通过开展民俗体育文化节,则无法开发市场。市场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的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主体,便没有活跃的市场。开发主体过于单一,没有整合赣南文化与特色资源,不利于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1.3.4外来文化冲击与生活娱乐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交通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人们更加关注奥运会、世界杯、NBA,古朴的民俗体育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赣南民俗体育文化在其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下形成,集群式的村寨娱乐方式也因其文化环境的缺失而慢慢失去生长的土壤。

1.3.5 民俗体育传承者的缺乏

除民俗体育的练习者外,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都不为人知,民众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更是缺乏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便利的居住环境,而民俗体育因缺乏继承者,则渐渐面临消亡的危机。

2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

2.1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保护

2.1.1 赣南民俗体育资源的记录性保护

针对赣南民俗体育的资源、活动形式、生态环境,对真实鲜明的文字性、照片、录影记录进行长久有效的保护。运用最新的全息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对古朴、神秘、纯真、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民俗体育进行立体信息记录。

2.1.2 赣南民俗体育的制度性保护

体育产业是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推广”。赣南民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及制度的支持,鼓励学者与专家进行实地研究与考察,走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路线,发展与开发赣南民俗体育资源。

2.1.3赣南民俗体育的培育性保护

加速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农村基层体育。建立行业协会培育传承人制度,举办村际之间的民俗体育文化竞赛与文化节,从而营造浓厚的民俗体育文化氛围,效仿江西理工大学开发校本课程,改编适用于大、中、小学生的民俗体育项目,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兴趣需求,彰显个性校园文化特色,塑造学校形象,培育良性的民俗体育生长环境。

2.1.4 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性保护

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地保存,保护与开发并举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应与时俱进,做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统筹规划,旅游业与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文化是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口号下,旅游业已成为江西的重要产业,2013年全省接待总人数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900亿元。应利用机遇,开发“寻根红土地、重走党群线、游千年古城、品客家风情”的特色民俗体育旅游,彰显品牌文化。

2.2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

2.2.1 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步骤

(1)调查民俗体育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情况,对其数量、特色进行记录,评估开发价值,生成评估报告。(2)从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开发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3)分析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内容、规模、市场定位、运作机制、营销方式等,有计划地制定开发路径。(4)最终方案交于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实施具体开发措施。

2.2.2 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路径

(1)生态型路径。充分利用赣南知名绿色旅游景点开发生态自然游。(2)“主题公园——民俗村”路径。效仿会昌的客家文化城,建设民俗体育主题公园的特色文化村落,开展民俗体育村游,推广赣南文化。(3)红色文化相结合路径。民俗体育结合赣南红色旅游品牌,如瑞金叶坪革命旧址、兴国烈士陵园、将军馆与当地的麒麟狮象灯相结合,开发特色文化游。(4)客家村寨相结合路径。利用客家村寨文化及“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的影响力开发“品客家特色小吃、赏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等路径。(5)地域节庆融合路径。节庆是文化的载体,结合赣南地域特色节日国际脐橙节,形成精品式旅游。

3 结束语

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客家文化、苏区红色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不仅丰富了地区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将赣南地区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转换成体育产业优势,无疑对促进赣南经济发展,甚至是对振兴老区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唤醒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5):133-139.

[2]王俊奇.论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其当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33.

篇5

【关键字】农民画;民俗文化;家用纺织品;设计应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十以来,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围绕着“民族复兴•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这一系列的公益广告以平民视角、百姓口吻展望“中国梦”,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在公益广告系列宣传画中,不仅有丰子恺先生的画作,还有诸如天津泥人张、无锡泥人、河北的蔚县剪纸、山西广灵的剪纸以及广东龙门、陕西户县、河南舞阳的农民画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在这些作品中,农民画以其描绘的生动的农耕题材、独特的构图视角以及强烈的色彩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民画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说是朴实的,所展现的内容和精神是抒情的;不仅能够体现强烈的时代特征,更能凸显传统的民俗特色。在纺织品图案与色彩设计中,充分运用农民画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及纺织品的设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农民画的内容及民俗体现

在乡村生活中,不管是生活还是劳作的场景,都可以激发农民画家的创作激情,因此我们在不同地域的农民画中,都可以看到反映其地域特征的现实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民俗表现。农民画的表现手法和所展现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上海金山的农民画中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广东龙门农民画中的岭南风情和“南蛮文化”的体现、湖北黄州农民画中的楚文化的展现、陕西户县农民画记录了关中地区农村生产劳作的壮丽场面等等,以及诸如广西三江、云南腾冲、新疆麦盖提、青海湟中的农民画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不同地域的特色风光及风土人情。民俗,是紧密伴随人类的发展,依附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我国的民俗文化集中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娱乐和人际交往。农民画体现了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物质的存在方式,它不仅具有民俗文化的内涵,还是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体现。农民画是民俗性的艺术表达和民俗文化的载体,是农民在乡村田野生活和耕种时的感知和体会,是农民在民俗文化中的浸润和积累,是农民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对生活进行的加工和提炼。正如在生活场景中,较多描绘的全家欢聚一堂,鲜衣美食、喜气洋洋;在劳作的场景中,多描绘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中在节日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包饺子、贴门神、赛龙舟、舞龙舞狮、张灯结彩等传统民俗;在劳作的场景中,也有民俗文化的体现,诸如剪纸、刺绣、制作虎头鞋等。在这些民俗文化的题材中加以农民画独特的艺术表现,不仅展现了农民丰富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2农民画的艺术特征

2.1农民画的构图特征

农民画构图以“满”为特色,以俯瞰的角度对生活场景或是劳动场景进行描绘。满构图是东方传统艺术中的构图思维方式,在构图上具有一定的饱满性,虽然“满”,但是整体画面给人的感觉依旧是主题鲜明,“满”而不乱。满构图除了更为集中、更为细腻、更为强烈的表现力之外,也有了更为抽象的可能性,但是有时也会给人带来窒息感和压迫感。农民画在所描述环境和空间感的表达上,既能突出主题,又不会给人带来较为压抑的感觉。饱满的构图形式赋予了农民画更为强烈的视觉感受,不仅具有饱满的张力,且具有延伸视觉空间的效果,同时给画面细节以饱满的填充,使画面具有更为强烈的装饰效果。满构图也是农民画家愿世间美好的心理感受和美好愿望。宋代沈括将俯视角度描绘的场面称为“以大观小”。由于透视关系,总是存在着近大远小,视线有时候会被物体所遮挡,创作者得不到对空间和环境的完整的认识,所以俯瞰的视角使房外甚至房中的人物活动都一览无余,人物多为全身且画面不叠加,每个人的动作和姿态都是完整的。这样不仅体现出了农民画家在创作时追求的完整展现创作场景的空间结构的展现方式,更是寓意着生活的吉祥圆满。不管是生活还是劳作场景,例如,在新春佳节团圆之际,以“以大观小”的俯视角度对生活场景进行描绘,将室内家人的团聚,室外的孩童的嬉戏玩耍、燃放爆竹的热闹景象一并进行刻画,更能凸显节日的氛围。此外,常见的还有散点式的构图方式,农民对自己看到的生活以及劳作场景进行描绘,使被描绘的人和事物成散点式的分布,但是主题突出,能够“形散而神不散”。

2.2农民画的色彩特征

农民画多运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常用的“五行色”,整体色彩运用饱和度较高。在农民画中常用的色彩分别为赤、黄、青、黑、白,正对应了我国传统的“五行色”。五行色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中运用十分广泛,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大自然的五种元素而来,对应了“五行”。赤,在五行色中为火的颜色,是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颜色之一,在农民画中它代表了节日、喜庆和果实,也有些作品将红色运用于夕阳和土地的色彩表现;黄,在五行色中为土地的颜色,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在农民画中它代表了成熟,代表了丰收;青,为“象物生时色也”,在五行色中代表了树木的颜色,在农民画中代表了春天、播种和希望;黑,在五行色中为水的颜色,在农民画中大多被应用于天空、土地和水的色彩表现;白,在五行色中为金的颜色,在农民画中被广泛的运用于光、水花、白雪等的色彩应用。农民画的用色非常大胆,色彩较为饱和,纯度较高,色彩的应用单纯明快又夸张刺激,表现出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特点。色彩搭配无所顾忌且十分张扬,补色的对比应用,使画面产生特有的张力和视觉感受。这使得农民画的人物形象鲜明,画面感非常生动,装饰感十足。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农民画以传统的剪纸、刺绣、年画、壁画、皮影、蓝印花布等古老的民间艺术融汇贯通,在色彩的表现上也依附于这些传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于是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色彩绚丽的农民画,也可以看到少数以单色形式表现的农民画。

3农民画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

3.1题材的应用

农民画所描述的内容源于生活,题材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农民画家在创作的同时对作品本身寄托了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非常强寓意。例如,农民丰收的劳动场景或是在粮谷满仓的题材,寓意了衣食无忧,将这种题材运用于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也寄托着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消费者在生活、工作双丰收的美好愿望;而节日阖家团聚的题材,则象征着圆圆满满、全家团圆的美好期望等。将这些题材作为设计元素运用于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当中,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画家所描绘的生活和劳作场景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从近年来创作的农民画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新型的交通工具以及农耕工具,而且可以看到整个新农村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画家开始关注新农村题材和类型的创作方向,将民俗文化与现代的产物进行结合,这说明了农民画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还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正如青海湟中的农民画青海湖畔,描绘的“青海湖环湖国际自行车赛”的场景,不仅有在赛道上飞驰的自行车运动员,还有在赛道旁观看比赛手拿哈达的藏族青年;又如陕西户县的农民画喜迎奥运和心系奥运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融入到了剪纸和扎风筝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中,很好地将民俗文化与时代事件进行了融合。将这种题材运用于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当中,既具有时尚性,又能体现民俗文化。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家用纺织品的图案设计已经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得,这促使了在崇尚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去挖掘和整合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传统资源,与时代相结合,设计创新出具有时尚的及鲜明民族特色的家用纺织品。

3.2艺术特征的应用

家用纺织品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今社会文化的缩影,而色彩作为家用纺织品的精神所在,不仅仅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征,更需要引发消费者的视觉上的冲击和意识上的共鸣。农民画正是农民画家基于对生活中色彩的感性认识和本能的感官喜好,进行的变化创作,色彩单纯而明快。具有较高的饱和度和强烈的补色对比,不仅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色彩的运用,还引领人们感知农民画家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农民画所使用的较高饱和度的色彩,和强烈的补色对比的视觉效果,确实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将这些补色的对比运用于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虽然“俗”,但却体现了“中国乡村风格”的家用纺织品的设计;而纯度较高的色彩以及补色之间形成的强烈的视觉反差,能够弥补硬装造成的色彩过于单一的问题。但在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应用时,需要考虑到与室内色彩相结合这一前提条件。所以在进行设计和搭配时,还需要注意用色的比例问题。

4结语

信息时代的今天,外来文化如潮水般的涌入我们的生活,逐渐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当今民俗艺术的传承问题,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产物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在乡土环境和自然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农民画,其本身就是生活和劳动者的艺术,农民自己在创作的同时,不是为了画而画,而是在画中凸显着一些浪漫主义的情怀,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把自己所创造出的画看成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夸张、延续和补偿。与其他民间艺术存在着不同。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它的艺术特征不管是构图还是色彩,都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将其作为设计元素运用于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当中,不仅能够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作为农民画的一种产业化方式将农民画所承载民俗文化,以及包涵的农民画家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进行传递。

参考文献

[1]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学术交流,2009,(11):204-207.

[2]刘海燕.农民画的艺术与价值趋向[J].大众文艺,2009,(23):104.

[3]熊甲艳.消失的乡村视角—农民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

[4]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208-211.

篇6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高的提。此种情况也加快了旅游行业的崛起。在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旅游占据着重要地位,广西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极具特点,然而目前来看现有的旅游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加强该方面的开发力度可谓已经是势在必行。为了能够使此方面建设得以保证,我国在民俗文化旅游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且已经小有成就,但依然存在很多待优化之处。

一、广西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及其特征

(一)发展历史悠久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70万年前,我国广西地区已经有了原始人类在当地生息,而在距今1万6000年左右,广西人们已经逐渐开始农业、制陶业、畜牧业方面的发展,经过不断的发展,在3000年前,广西地区正式步入文明社会。在我国历史中,先秦时期、战国时期时代,广西均为重要的领地,而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广西即被划分至桂林郡,广西简称“桂”也是由此而来。壮族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之一,其所继承的文化即是来源于此,如较受关注的龙母文化、青铜文化以及大石铲文化等,这其中青铜文化也发生了转变,分支出铜鼓文化以及花山文化。广西人们也为后代留下了很多赏心悦目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文化资源品位高广西文物遗产众多且极具意义。通过研究广西文化可以发现,其不仅拥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兼具着时代革命意义,我国曾明确为桂林正名,使其成为了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称,由此也可以看出广西文化资源品味之高、吸引力之强。在旧石器时代,柳江人洞穴遗址、龙胜龙脊梯田、兴安秦代水利工程灵渠、钦州刘冯故居、梧州龙母庙以及四恩寺和中山纪念堂均具有极强的科考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广西文化旅游资源之所有在全国能够脱颖而出,其中也因为其具有革命色彩和革命精神,如在当地备受关注的百色起义遗址,其是随着百色齐毅纪念馆而建立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旅游资源。

(三)民俗活动多种多样

八桂大地偏远闭塞,在当地居住的民族较为固定,如壮族、汉族、苗族以及侗族等,共达12个兄弟民族,不断发展中也创建了许多具有浓郁民俗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习俗。广西可以说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并且也囊括了我国多种汉语方言,如粤语和客家话等,各个民族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相互学习、交流,在相应的节日里其也保留着本民族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不同的展现方式,极具民族性、地方性,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的原因之一。如在特定节日中,各个民族会表演特别的节目,如壮剧、桂剧以及彩调剧等,较为著名的节日可以归纳为:一,壮族蚂拐节;二,京族哈节;三,瑶族盘王节;四,苗族跳坡节等。

二、广西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俗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民俗旅游、民俗文化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若民俗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势必会使整个民俗旅游失去意义,而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可以有效丰富旅游资源,并提升旅游文化的品味。另外,民俗旅游得到充分发展后,其也可以改善民俗文化环境,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对于保护民俗文化遗产方面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国民族众多,若所有民族的生活方式、理念和习俗均被汉族同化,则会使得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的意义大打折扣。

(二)民俗文化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

民俗文化环境保护的工作若要得到充分保证,则需要发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当地政府、当地群众。当地政府应针对该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并加大选错,不仅要使当地人们意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环境的重要性,也要使前来旅游的人员了解该方面的迫切性。另外,在开展此方面工作时,除了应用行政手段外,也可以应用经济手段来实现,以经济发展来制衡民俗文化环境方面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以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使民俗文化环境能够始终处于全面保护下。

(三)制定和实施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加强文化环境保护已经强化基础设施方面着手,如加大资金投入,来确保民俗旅游地区的交通、住宿条件得到提升,为前来旅游的人员提供更为优质的环境,另外,也要对文化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措施,将其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清除。而在开展此方面工作之前,需要对广西地区的民俗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由此才能够确保相应规划具有针对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关键,因此必须做好此方面工作。

三、促进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措施

(一)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

若要使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重点开发区域,并针对该类区域制定相应的规划,而在确定其是否具有开发资格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1.该区域的规模是否足以进行必要的改造,环境容量是否够大;2.该地区是否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若对其进行开发是否能够吸引到大量游客的目光;3.旅游行业若要得到很好的发展,交通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选择相应区域时,交通问题是必须考虑到的,另外,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4.周边自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能否在不对自然资源进行大改的情况下使各个景色互相辉映等。在此方面可以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周边进行深度挖掘,以便于能够寻找到更有利于开发和借助的民俗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整个建设中。

(二)杜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

不难发现,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会有大量开发商参与其中,而此类开发商往往过于重视利益,在挖掘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迷信、产品庸俗等情况,此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前来旅游的游客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正式的开发之前,相关部门应针对此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将民俗文化的内涵深度挖掘,尽量实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而若要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对相关产品开发进行监控,并适当的进行引导和管理,总而言之,在进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要做到避免或减少低品位的情况出现,否则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广西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三)制定民俗文化保护规划

民族旅游资源在当代是重要的保护对象之一。该种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进行此方面建设之前,应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并针对民俗文化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因此今后广西政府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指派专家到相关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并将民俗文化环境现状详细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完善民俗文化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同时其要制定出相应的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根据明确的目标来开展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之外,增强当地民族自信心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能够使该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当地政府可以加强宣传力度,将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当地人们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并且避免被游客同化其生活理念和模式。

(四)加快民俗文化资源的商品性开发进程

民俗文化商品性已经是当代旅游行业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促进该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方面建设具有多项优势,如其能够帮助当地居民提升民俗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可以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方面产生巨大的作用。虽然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方面,我国学者对于此尚未形成统一的口径,但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商品性开发虽然会对民俗文化造成一定影响,但若能够规范好相应的措施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商品性开发是整个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旅游商品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旅游商品收入占据旅游总收入的60%甚至更多,然而我国广西地区的旅游行业则与之相去甚远,其因旅游商品而带来的收益还未达到总收入的30%。若能够实现商品性,相信可以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篇7

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云南大理,1984年正式向外国人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理大力实施“以旅活市”战略,从一般“接待型”到“支柱产业型”转变升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高潮。伴随着大理旅游的深度开发,双廊镇的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发展契机。大理双廊镇是一个正在更新演变中的村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光资源,在大量个体投资者涌入的同时,也给民族地区妇女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观念、家庭结构和社会地位都带来了改变。少数民族妇女是民俗旅游业,特别是民俗客栈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是民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其发展问题已成为民俗旅游业开发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民俗客栈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发展问题是自然且是必要的,这不仅关系着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更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综述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女性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就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史密斯(Smith)在其1977年的著作《东道主和游客:旅游人类学》中,描述了旅游目的地社会中女性的角色。其他较多的研究集中于妇女的就业和妇女传统角色的变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深入和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我国掀起了女性和性别研究的热潮。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少数民族旅游地女性的研究,但多为女性旅游参与和女性角色变迁的简单阐述。杨丽琼(2011)探讨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角色变迁;金少萍(2003)探究了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模式。但是,探讨民俗客栈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的影响是一个尚未涉及的新课题。在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妇女地位的影响是深刻、多样而又复杂的大背景下,我们将更加细化,着眼于民俗客栈发展中,探究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的规律。

二、双廊民俗客栈发展现状

双廊民俗客栈是大理旅游文化的延伸,毗邻洱海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沿海而建的双廊客栈既有和海岛酒店媲美的住宿环境,又有纯朴渔村风情的独特感受。双廊镇的客栈数量已达499家、餐饮店72家,还有一些开在旅游旺季的白族民居,民俗客栈高度发达。大理双廊客栈类型繁多,有最美海景视线海景别墅,如杨丽萍的太阳宫、青庐;有交通便利、风格兼具白族与现代的粉四酒店;也有海地生活、半岛63、云渡洱海等网络名气很大的客栈;还有风格清新小资或文艺复古的各色青年旅社,如海地生活、暖暖、春暖花开等。

近年来,随着民俗旅游的升温,民俗客栈的蓬勃发展,吸引着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居民在双廊修建客栈,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经营模式:当地人自建,当地人自己出资,使用自己的宅基地修建具有白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客栈或民居,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以及交通等服务,员工多为本地人;外地人租赁,外来投资者租赁当地农民宅基地,签署合同约定期限;当地人和外地人共同经营,当地人出宅基地,外地人出资建设,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大量客栈的兴建不仅为双廊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和纠纷。原本幽静的双廊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噪音和垃圾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双廊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外来游客的喜好影响,逐渐失去了传统白居风格,弱化了双廊民俗文化。

三、双廊白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调查与分析

少数民族妇女是民俗旅游业,特别是民俗客栈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是民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民俗客栈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变迁及发展问题是自然且是必要的,这不仅关系着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更关系着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以大理双廊古镇白族妇女为研究对象,从她们的价值观念,社会地位,家庭分工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民俗客栈发展对白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规律。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访谈了当地旅游经营者10户,在调查中,针对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达80%。

(一)家庭观念

在80份有效问卷中在发展旅游前从事渔业的白族妇女有67人,占全部从事工作的83.75%,,年经济收入3000元以下占全部收入的37.5%,3000-5000元占11.25%,5000-10000元占8.75%,10000元-30000元占20%,30000元以上占22.5%年经济纯收入较低。民俗客栈发展后,年经济收入10000以下31人,10000-30000元28人,30000-50000元11人,50000元以上10人。民俗客栈的发展,使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加白族妇女的经济收入甚至超过了其丈夫的收入。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下,使少数民族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相对的独立。改变了传统白族妇女家庭地位低下,在家中没有话语权,只是男人的附庸物的局面。同时家庭中“男外女内”的角色悄然发生互换和转向,在一些家庭由于女性在外工作较忙,男性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开始呈现“女主外,男主内”的趋向。

(二)教育观念

旅游开发前,家庭经济条件差、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大多数白族女孩从小就失去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长大结婚后又忙于操持家务,没有机会和时间接受学校教育。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白族女性而言,学校教育是比较缺失的。目前双廊镇有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完全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变了妇女目不识丁的文盲半文盲的局面。从参与旅游业的双廊镇白族妇女访谈得知,她们已有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其中,初中毕业者占70%~80%,高中毕业者占10%~2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们参与开发旅游的能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民俗客栈的发展,双廊镇白族妇女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83.33%的受访者近几年来参加过培训或进修。没有参加培训的妇女中的56.25%愿意接受第二次教育。

(三)婚姻观念

过去,由于受时代、传统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婚姻、家庭等诸因素的制约,白族妇女的交往极其狭窄,平时多限于邻里及亲属之间,偶尔到附近乡村赶集或到附近邻村走亲访友。因此,缔结婚姻的圈子也极其狭小,多为父母包办。民俗旅游的发展让白族妇女走出家门,接触外部世界,接受外来文化,从而得以走出传统生活的狭小天地。她们与外村、外地、甚至外国人打起了交道,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婚姻的自主性。56.25%的白族妇女因自由恋爱而缔结婚姻;30%的白族妇女因朋友介绍缔结婚姻,13.75%的白族妇女由父母包办。

(四)价值观念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白族妇女对民俗客栈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对于民俗客栈工作带来的工资及福利11%的白族妇女认为非常满意,8%的白族妇女认为比较满意,77%的白族妇女认为一般满意,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为6%。因为大多数的白族妇女参与民俗客栈是以后勤、保洁等服务业为主,并没有上升到管理层的高度。30%的妇女认为客栈工作并没有发挥她们的特长及能力。这样的局面还有待改变,发掘民俗旅游的内涵,促进妇女自我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民俗旅游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妇女改变传统角色、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促进白族妇女朝着新新时代女性转变,对实现男女平等有着重要意义。

四、影响结论及发展建议

民俗客栈发展给云南大理世居白族妇女提供了许多接触外界,发挥自己特长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参与民俗客栈的运营和相关工作,少数民族妇女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获得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家庭决策权力明显提高。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民俗客栈地发展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很多工作机会,使少数民族妇女增强了就业能力,开阔了视野,体现了价值。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游目的地的居民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产生作用,这些作用会改善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的卫生条件、增强其生存意识及提高其文化水平,从而改良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天生不如男人”、“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好丈夫”等诸如此类的性别规范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少数民族妇女在民俗旅游业中的出色表现改变了人们“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女性的“自我发展意识”得到提升。

篇8

    油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是“传承”。“传承”包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油画自身所具有文化特征、特别是油画语言特性的继承。“融合”内容应是借助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定,在被认识的过程中完成重建的目的。艺术是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一个成功画家的艺术灵魂就是要有一种主体性的文化精神力量,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应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理想和追求,但是其主体文化精神是不变的,是根。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其引进的过程也是与本土文化进行不断融合的过程。如何对传统民俗文化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具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以创造更具民俗特征的赣南油画,更好的促进赣南油画艺术的发展。对传统民俗文化,林风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而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同世界新艺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他是站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立场上用自信的眼光平等地看待西方艺术的。所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以及对艺术语言当代性的追求,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也是赣南油画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要在融合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当下的赣南社会现实,把握变动的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试图确立自己的“本土性”,但长期以来在西方油画语言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而受当代艺术观念和世界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使我们有了新机遇,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区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于当代油画创作者来说形成“宽视野,深扎根”的创作原则是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他就必须走出尾随他人的怪圈,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发挥敏感性的文化资源之中,并按照个人的真实性情,最为纯真地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赣南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来强化油画作品的民俗性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分展示独有的艺术魅力。艺术家要做到深扎根,首先要对本民系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做真切的现实感受,从而转化为艺术的精神能量,成为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由于现实生活既是民俗性的,又渗透着现代性,所以,对艺术家来说,这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艺术源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强化真切的体验,才会使自己的艺术创造显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要下大功夫学习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清醒地认识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长处与短处,熟悉、领悟民俗生活中的艺术精神,这是在艺术变革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血脉,不丧失民俗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保留着属于我们文化遗传基因的特性,那是本民系先人审美文化创造成果。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许多东西已不适用,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完全可能唤醒民族气质共有的特殊敏感性。每一种文化既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抛弃属于自己优长的东西,而试图通过完全摹仿别人的优长来与其比高低,他注定是个失败者。明智的对策自然是扬己所长,补己所短。

    充分利用油画语言的特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传承客家文化,油画语言创新的着眼点应是首先确立自己的主题精神,强化自己的话语方式。从油画语言所固有的表现力与张力,切入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层面,树立一个传承与发展,成为人类传统民俗文化共有的一部分,而不是依附,以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方式行事,做出对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理想的自主性反应。

    当然,民俗意识、民俗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外加进去的什么“佐料”,只要民俗精神不泯灭,油画及一切外来艺术样式总归要渗入民俗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的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都应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相连而呈现鲜明的民俗气派,民俗性应是一种必然的,无须改正的品质。油画语言所呼吁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俗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民俗文化表现力是画家对传统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吸收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理想。在赣南传统民俗文化中创造新形式和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本土化改造”,将西方近现代油画表现形式,通过自己的感悟、转化、发展和独特创造,努力建立起有赣南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以民俗化的绘画立场,致力于在绘画中追求赣南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觉和成熟,以富于智慧性的民俗化思考。充分认识到失去民俗传统文化品位、品性的绘画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绘画。因此,我们以在民俗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不脱离传统民俗审美意识形态下发展内在的、恒久的精神“生产力”。

    赣南民俗传统油画创作的代表之一,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锋教授,自幼受赣南民俗文化艺术的浸润和熏陶,对赣南地区民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擅长油画,在业务上始终专注于欧洲传统油画艺术语言的研究,勤于创作实践,其作品主要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客家民俗风情,尤其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光色变化及鲜活的人和物状态等生活原始素材,并在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方面有所拓展。代表作品有《客乡女》、《围屋情》、《山乡细路》等。

篇9

关键词:延边州;朝鲜族;旅游文化;保护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惟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也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在全国220多万朝鲜族人口中,延边占l/3以上。延边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既保留了朝鲜咸镜北道的风俗习惯,又融入了很多中国汉族的文化特征,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具潜力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旅游的发展加速了朝鲜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朝鲜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怎样处理好朝鲜族地区旅游开展中民族文化继承与现代文明变革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延边州地区发展旅游过程中朝鲜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消极影响,从延边州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保护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文化的措施,为更好地挖掘延边州朝鲜族地区的文化,加强对延边朝鲜族族地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对策。

一.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拥有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和8个口岸、l4个对外贸易窗口,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良好。延边州现有朝鲜族81.6万人,占全国朝鲜族人数的43%,占延边总人数的37.53%。延边州的朝鲜族是明末起初逐渐由朝鲜半岛移居到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形成的,1946年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成为朝鲜民俗旅游资源的集中分布地。朝鲜民俗风情是延边朝鲜自治州最突出的旅游文化资源。朝鲜民俗风情文化特征明显,在礼仪礼节、婚丧嫁娶、节庆娱乐、语言文字等方面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歌舞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另外,延边州和韩国因都讲朝鲜语,在旅游上也带来了很多便利。语言上的优势使得边境旅游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延边州朝鲜族旅游资源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位条件较好;二是民俗资源丰富集中、文化底蕴深厚;三是民俗资源地域分布广泛,开发模式趋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加,朝鲜族传统文化特征渐渐消失。解放以后,延边州诸多朝鲜族迅速摆脱了其原始生活状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导致其民族传统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外,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受汉语教育等原因,部分朝鲜族青少年不能通晓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的弱化造成其民族文化约束力的降低,一些经过长时期积淀形成的独特习俗逐渐消失,致使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延边州省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和挖掘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并加强保护,对延边州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朝鲜民族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朝鲜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淡化和改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外界的信息也被带到了旅游地。2009年延边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在全省九市州中,延边州GDP总量排第6位。在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延边州GDP总量列第5位。从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看,延边州经济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基本处于领先位置,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相对优势。较好的经济条件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体上讲,延边州机场、铁路、公路等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发展较迅速。2009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6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31.6%,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州GDP的14.8%。最新数据盟示,2010年1~9月,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97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69.1亿元,同比增长23%。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省位列第三,入境旅游和边境旅游在全省位居榜首,入境旅游占据吉林省半壁江山,边境旅游人数占全省的90%以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当地的朝鲜族与外来人员的交流密切,使当地的居民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并仿效游客的穿衣戴帽及言行举止方面,特别是当地的年青人,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些居民对外来文化有认识之后,很多会放弃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从衣、食、行及思想观念上发生变化,这样就必定会让人感觉到目的地失去了其原始的、古朴的民族风格和氛围,和客源地文化相差不大,而达不到预期的旅游目的,并使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殊魅力逐渐消失。

(二)民俗旅游项目开发商业化严重

1.商家为了刺激旅游消费,将朝鲜族传统民俗变成形式化的表演,使朝鲜族原有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语言文化机械地传达给游客。表演者为了盈利而形式化地表演,改变了优秀朝鲜族民俗。民族旅游的文化生产受到市场销售和竞争等的强烈影响,商家想通过民族旅游资源地渗透到文化生产过程中。在旅游市场上,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成了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它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旅游消费,但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旅游文化商品生产的过程,造成了传统文化产品的失真和退化。2.朝鲜族传统文化失去了民俗的本色和乡土气息。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个别旅游项目与个别地区以低格调的民俗包装进行过多的文化场景模仿,人为地再造民俗节目,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改变了或消失了,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

(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最明显的特征是朝鲜民族特色风情和各民族文化交融造就的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现代旅游的发展有改善环境的一面,也有污染、破坏环境的一面,其文化生态受到一定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

三.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措施

从延边州旅游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看,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将是延边州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地区名片。因此,加强朝鲜族文化的保护,对延边州旅游事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开发和保护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文化时,首先应提高朝鲜族地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得朝鲜族民众能够将民族文化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主动深入去了解自己的文化,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根本。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提供条件,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应运用法制建设理念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我国关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资源中只有民族语言文字、部分民族文物等少部分民族文化资源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大部分还没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如古老的生产工具、手工制作品、民族器乐、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民族文化节日等,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一)建立朝鲜民族文化保护机构和制度。一是加强朝鲜族旅游文化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使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和保护能成为朝鲜民族地区全员参与的活动。二是鼓励支持民族文化保护的民间组织,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提高群众自发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三是通过民族文化博物馆,系统地收集图片及各种民族历史遗存物、生产生活用品、朝鲜民族工艺品、族服饰等,展示朝鲜民族历史文化。这样不仅提高了保护了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又能让游客系统客观地了解朝鲜民族文化,还能增强当地朝鲜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荣耀感。

(二)以朝鲜族舞蹈、节庆为主的朝鲜族娱乐、民俗风情活动为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

以朝鲜族服饰、民间工艺品、朝鲜族饮食为主的传统饮食生产、加工、参观、展示、销售、购物为一体的民族旅游商品。应尽快对朝鲜族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节庆日、艺术、等采取现代技术手段予以尽量系统、完整的记录和保留。在记录时特别要重视对老年人的采访,以便于后人能了解而不至于消失,也能将民族的特色更好更完整地展现给游客。因此,这些记录将是未来若干年后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是未来朝鲜族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的文化依据。

(三)重点挖掘具有延边州地方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将它们加以整理设计形成延边州朝鲜族文化为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朝鲜族地区民俗风情的展示和表演以及节庆活动的大力宣传,使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弘扬。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生产和生活等民族文化的内容渗透到旅游工艺纪念品的制作过程中,并大力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各种形式宣传朝鲜族独具特色的服饰、泡菜及手工艺品,在全社会营造关于民俗文化传承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培养和引进专业的旅游人才。朝鲜族旅游文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至关重要。朝鲜族旅游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是文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重要学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依托延边大学等高校,开设朝鲜族旅游文化开发和保护管理专业,系统的培养民俗开发保护专业性人才。同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保证本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人才资源的稳定。这样既能培养出更多的民俗旅游文化人才,又可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朝鲜族旅游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武魏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2004.

[2]蔡静.贵州省三峡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

[3]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1(1)47.

[4]杨彬.我国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探索[J]今日财富,2008(11).

[5]王敏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保护[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

[6]葛莉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略浅谈[J]商业研究,2009,(7).

[7]张杰,周吉娜.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0,(5).

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内涵;分析

一、民俗文化对旅游发展的意义所在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分,而天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百花园中最绚丽的一朵,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面旗帜;天水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天水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众文化、智慧的积淀、是民间人文风俗的结晶,刻录着天水地域的社会变迁,是天水人民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民俗的也是民族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天水文化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所系。民俗文化是一种约定成俗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庆祝、纪念、或趋避利害等进行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活动现象。

二、天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情况

(一)绚丽多姿而又厚重的民俗文化。天水是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其灿烂的古代文化;自然界沧海桑田的演变、天水人民的勤劳勇敢缔造了天水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奇特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从古到今历久弥新。堪称文化与民俗的“活化石”,民俗文化的“展览室”全市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国家级就有7处,省级23处;风景名胜更是数不胜数,旅游景点多达228处。有伏羲、大地湾、秦、石窟以及三国等众多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广泛,诸如民间故事、民歌、花儿、唢呐、古琴曲、道情、秧歌、老调、小曲等等。天水文化乃我华夏文化之缩影,是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紧密契合,是天水人,情感的记忆与喷发,天水民俗文化上紧着情感的发条,烙印着生活、生存、发展、进步的轨道,凝聚着时光的沧桑,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定格与延续,乃民族之魂,国之瑰宝。

(二)亟待开放的民俗精神富矿。首先,民俗文化综合开发力度不够,资源开发效率不佳,民俗文化品位尚需提升。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场所不多,开发起步晚、规模不大、状态分散、没有在当地特色问题上做好文章。在民俗文化经营上存在盲目性、混沌性。其次,文化旅游管理上不规范 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营机制呆板,缺乏品牌效应。再次,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尚需配套、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匮乏,旅游服务质量、服务人才素质、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均需大幅度提高。

三、推动天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内涵的措施所在

(一)挖掘更丰富的民俗文化。天水乃甘肃东的大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具有特殊的区域地位。天水民俗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多彩。地域氛围浓厚,如与胡笳密不可分的天水夹板,有元杂剧活本之称的武山秧歌、具有江南遗风的秦安腊花舞和颇具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的山歌、小调、民间、故事、传说等民俗文化。

(二)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民俗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旅游开发的物质与精神财务的契合,然,其可移性的特点为旅游开发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但,多以游览方式、 民俗设施陈列为主。其美学价值、民俗价值、观赏性无可厚非。然,随着旅客的增加、需求的增多,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动、求参与的兴趣无法得以满足。所以,要想有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必须增加新的旅游项目,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巧妙联姻,即可拓宽民俗旅游项目。譬如兴建民俗文化村、风情谷、档案馆、博物馆、娱乐城等多种形式从而把民间歌舞、绝技民俗文化与蜡染、刺绣、编织等古老手工艺品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利用,也可以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的内涵,拓展民俗文化的宽度与广度,推动产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三)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有区

别,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在多开发新旅游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作用产生的从众效应,利用电视、广播、多媒体网络等对天水民俗文化风情给予大力宣传与推动,还可以利用民俗展览或召开民俗文物等博览会的形式加以宣传发动,借以提高天水民俗文化的知名度,确保其魅力十足的民俗文化的正能量得以弘扬与加强。

结语:唯有瞄准天水民俗资源特色,契合天水地区旅游环境,定好开发目标与方向,升提民俗文化品位;才能充分挖掘民俗、民情这一文化资源,繁荣天水文化事业,推动产业发展内涵的涵养;保护天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传承民间非物资文化遗产,呵护民族历史、信仰、精神,竖起民俗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