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农村学校合并的建议

篇1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布局调整 教育机会均等

【作者简介】 闫晓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级本科生。赵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公管系副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政策。李娇,陕西省南郑县两河镇三门村村主任助理。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43-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外流,导致原来村办小学的学校布局形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人口变化趋势。农村中小学布局分散、师资缺乏、校舍简陋,教学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在2001年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2001至2012年,全国普通小学数量从491273所减少至228585所,11年共减少262688所。可以说,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很大。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效率至上的政策取向,采取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撤并方式,导致大量村小和教学点被撤并,对偏远农村学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目前,学校撤并与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研究仍比较有限。从理论上说,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公民不受经济水平、家庭环境、教育规模与性别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应想尽一切办法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所有的人入学机会平等。第二,过程均等,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的水平相当。第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本研究以陕西省N县为例,通过实证调查,深入分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机会均等之间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N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

N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形主要为山区和丘陵,辖22个镇、501个行政村。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N县中小学布局基本上是乡乡有初中、村村有小学,这对当时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90年代中后期,适龄人口逐年减少,随着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N县制定了《区域内学校布局规划方案》,按照“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01-2006年该县中小学数量从501所减少至335所,截至2012年,N县中小学数量为131所,其中小学(公办)103所,中学17所。从学校数量与行政村数量的对比来看,4个行政村仅拥有1所学校,学校的服务范围较大。总体来说,N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学校布局调整后办学规模的扩大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大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施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三、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效应

1. 低龄儿童上学远问题突出,阻碍教育机会起点均等

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历过学校合并的学生中,有13.9%的学生上学距离超过了20里,有18.5%的学生上学距离在10.1-20里之间,而与此相对比,没有经历过学校合并的学生上学距离大于20里的比例为0,仅有4.2%的学生上学距离在10.1-20里之间。另外,从不同年龄学生的上学距离来看,1-3年级低龄儿童上学距离大于5里路的比例为34.2%,4-6年级学生上学距离大于5里路的比例为19.8%,初中生上学距离大于5里路的比例为47%。这说明学校合并后低龄儿童面临更严重的上学远问题,严重阻碍教育机会起点均等。

2. 寄宿生学校适应性较低,不利于教育机会过程均等

布局调整后,许多离家较远的学生需要住校,这些学生往往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特别是低龄儿童甚至连衣服都不会自己穿。N县大部分学校食堂对外承包,饭菜品质特别差,不仅分量不足,还经常半生不熟,根本无法保证营养,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此外,冬天潮湿寒冷,许多抵抗力弱的学生经常生病或生冻疮,严重影响学习。在是否住宿与同学关系情况的调查分析中,100名住宿生中有58人觉得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不确定或是不好,而非寄宿生只有15人。

3. 农村学生辍学率反弹,导致教育机会结果不均等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加剧了学生上学的困难程度和经济负担,导致辍学率不断加大。具体来说,一是转学后离家过远。上学路途太远和艰辛,让许多学生失去了上学的信心和兴趣。二是转学后上学成本加大。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太差,而上学的各种成本又过高,使得无力承担孩子的学习费用,只能选择让孩子辍学,出去打工,早早赚钱。三是转学后缺少家长的关爱。学生转学后,由于离家过远,都只能选择住校,在这个过程中,受了委屈也无法第一时间得到父母的安慰帮助,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最后对学习失去动力。

四、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机会均等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1. 效率优先的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导致学校盲目撤并

在规模效益的驱使下,各地方政府即使发觉布局调整政策已经明显损伤教育公平原则并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如N县两河乡中心小学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新建的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服务11个行政村。在此之前,两河乡没有中心小学,有3个完全小学和8个教学点,然而自从中心小学建成后,两河乡只保留了一个教学点负责地坪村、燕子坎村和泸河坝村三个行政村的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其余村的教学点和完全小学全部撤销,所有学生都到两河乡中心小学上学。作为一个山区乡镇来说,这样盲目的,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撤并,违反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初衷,严重损伤了学生平等享受教育权的机会。

2. 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导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不当

由于县级政府在“税费改革”之后财政收入严重削弱,因此不得不盲目推行“撤点并校”以减少教育财政支出,提高规模效益。这导致政策的执行偏离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严重背离了中央的最初目的。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的1991至2000年间,N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筹资,采取“四个一点”的方法:一是国家财政补一点,二是区乡筹一点,三是群众集一点,四是干部职工捐一点,这从根本上说明了该县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的资金来源不稳定。自2001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布局调整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县级政府拨款,县级无法承担起高额的教育经费,从而不得不大刀阔斧的进行学校撤并。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下,多数中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财政能力较弱,教育经费的90%都用来支付教师工资,根本无法保证每个学校都能得到均等的教育投入。

五、对策建议

1. 秉承公平优先的教育理念,确保教育机会起点均等

为克服布局调整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地方政府应将效率优先的理念转换为公平优先,确保教育机会起点均等。具体来说,首先,布局调整时要制定听证制度,为维护学生、家长的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如果听证会上超过60%的群体极力反对学校撤并,则应终止撤并计划。其次,做好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实施对学生、家庭、农村社区、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制定出灵活、可行的实施计划。

2. 保证学校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均等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促进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均等的保障。首先,学校撤并后应加强区域内各学校建设,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建设。地方政府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及学生数量,满足其教育教学所需的教室桌椅、体育设施、多媒体设备等。其次,加强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即一方面适当放宽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特别是对于小规模学校,应以“班”为单位配备教师;另一方面应实施教师帮扶机制和支教、走教政策,如区域内两所学校结对,优质学校每年定期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同时增强两所学校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包括集体备课、研讨、观摩讲课等。

3.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完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的制度保证。首先,农村义务教育应逐步建立起“以省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让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主体,其政策含义是尽可能通过上收农村义务教育事权,将县乡基层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上移至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从而尽可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程度。其次,改进财政拨款体制,实施按照以在校人数为基础的均等化拨款制度。即按照每个学生应该享受的教育投入为基础进行拨款。对于西部山区分散的教学点,应由中央财政落实“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再次,建立专门的教育财政管理。在县级财政部门的监督下,建立专门用于教育的财政中心,转变中小学教育财政管理方式,实现教育财政的集中管理,杜绝由于教育经费层层划拨而造成的挪用、截留现象,使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得到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蔡志良,闫闯.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探析――基于对全国9个省份的调研[J].中国教育学刊,2013,(09).

[2] 范先佐,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慎重处理的若干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

[3] 贾勇宏,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起点公平的负面影响――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4] 冯翠云.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02).

[5] 何双梅.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关注学生安全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9,(05).

篇2

关键词: 城乡接合部 学校运营 教师建设 生源管理

城乡接合部即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转向城市的进程中,形成的兼有城市与乡村双重特点的城市边缘地带①。这种特殊地域形势的产生打破了乡镇地区的原生态发展,尽管在一定层面上开拓了乡镇地区的发展视野,使其在不断的改进中逐步趋于完善,但同时造成了各乡镇接合部一味地向城镇化方向靠拢,学得像,又未学得精,反而忽略了自身本土化的发展,致使其发展陷入了“上不去,下不来”的窘境。在这样的发展困境下,基础教育的发展建设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关注城乡接合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必要性。

一、研究对象

盐城市盐都区冈中小学(以下简称冈小)创建于1952年,时称民联小学,1955年更名为冈中小学。创办之初由于筹资办学的受限,曾三迁校址,多次增设办学规模。1969年至1983年曾附设初中班,1975年至1982年曾附设幼儿园,2000年春现校奠基。

为了响应贯彻《江苏省县(市、区发展主要指标)义务教育质均衡发展指标》,近几年,盐城市对冈小进行了改革扩建。盐都区冈小原属于盐城市大冈镇的一所村级小学。2013年前后,随着盐城市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前进,大冈镇部分划分为冈中社区,后又隶属为盐都新区范畴内管辖。由此,冈小既靠近乡镇,又毗邻市区,是个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小学。学校现今的校园占地面积共2121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49平方米,22个班级,1086名学生,74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54人。

二、研究内容

城镇化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的必经之路,随着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部分隶属乡镇管辖的农村小学转变为城区小学,进而产生了城乡接合部学校。但不论是从发展还是现存形态上看,这类学校的发展既与城市学校不同,又有别于农村学校,属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间派”。

(一)学校运营稳中趋缓

冈小地处城市与乡村的接壤处,历经多次撤点并校,致使学校的发展受限,孤立化现象严重突出。首先,冈小在多次分流合并的过程中,学校的发展特色逐步由传统淳朴的乡村小学,转变成向市区重点小学发展靠拢的趋势。但不论是外部的硬件设备,还是内部的文化软实力,冈小的自身实力都与市区重点小学差距悬殊。学校仅能依靠教育部、政府等主管部门的政策作支撑,难以在众多的小学中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次,冈小经过多次的划拨后,最后隶属于盐都新区街道管理。一方面,它与市区的小学差距甚远,另一方面,它比乡镇小学的发展略胜一筹,又不能享受乡镇小学的特殊待遇与照顾。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很难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更难以争取到上级部门的重视与关照,只能在平稳中求发展。

(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1.优质人才匮乏

与城市学校相比,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在招录教师的过程中,很多师范专业毕业的人才倾向选择工资、福利待遇优越的市级重点小学。尽管有部分选择来城乡接合部教学的老师也很难在乡镇久留。因此,城乡接合部小学的优秀师资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据调查显示,冈小中优秀教师的人数仅占教师总人数的36%。校办主任也直言:“尽管每年毕业的师范生很多,但在招录的过程中,很难像市区小学一样具有很强的人才凝聚力。甚至很多已就职的老师也在频繁地调动。”

2.师资结构不平衡

作为原本隶属大冈乡镇的村级小学,冈小自创办以来,教师职工老年化的现象比较明显。他们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中专毕业生,专业学历不高,跟不上所谓的双语教学模式。冈小至今为止还存在大批民办高校、专职专科的代课老师。此外,在管理结构上,学校许多教师存在兼业化的现象,甚至在前几年师资力量短缺的时候,学校招不到适宜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师时,便由数理化教师替代。在高年级课程安排上,文体教育形同虚设。甚至到今天,学校的艺术类教师资源依旧匮乏,很多艺术教师都有沉重的授课负担。

3.晋升激励渠道窄

为何城乡教师的发展境遇有如此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晋升激励的显著差异。从工资待遇方面看,城乡接合部小学的教师待遇偏低。冈小普通教师的月薪同市区小学的教职工存在很大的差异,尽管有相应的课时补贴,但依旧存在乡镇老师“吃不饱”的境况。其次,在教师的个人发展方面,多半处于“学不到”状态。冈小教师的培训条件有限,仅能简单地满足一般化的教学,很难有真正深入名校交换学习的机会。虽然也有相关的岗前和后续的教师培训,可多半是流于形式的模式化教学,对教学技能的增长并无显著效果。在教师的编制分配设置上,城乡接合部小学常常被忽视,部分优秀教师想要晋升,但苦于编制分配较少,不如城区学校的设置宽裕,致使优秀教师的发展受限,甚至造成教师间的恶性竞争。

(三)生源质量日趋下降

尽管冈小属于改革扩建后的新学校,但由于其所处的位置属于城乡接壤处,办学条件不如市区优越,也不如乡村学校的资助力度大。正是这样的窘境,使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纷纷选择到市区学校读书,剩余的农村学生则选择就读城乡接合部或乡村小学,这无疑降低了城乡接合部学校的生源质量。

1.留守儿童现状严重

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冈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比重较大。在随机调查的一个低年级班级中,总共40多名学生有20多名学生由老人或亲戚看管。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迁移到了城镇务工,将子女交由祖辈抚养。这不仅造成农村大量优质劳动力的缺失,还引发了诸多关于留守儿童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很多在职教师反映,小学阶段属于孩子重要的发展期,尤其是低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们,他们往往需要父母的管教与督促②。但现实状态下,祖辈往往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其学习观与人生观更是疏于管教,一些留守儿童到了青春期表现得特别叛逆,倘若在初级教育阶段没有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很容易走上辍学的错误道路。此外,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务工子女,由于父辈的教育层次普遍偏低,便很难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孩子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也较低。

2.外迁子女融入度不够

除了留守儿童之外,冈小其余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的随迁子女。冈小位于盐都区,内设有新区产业园,这样的一个新兴工业发展园,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而也流入了很多随迁入学的子女。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务工人员想法丰富,但同传统的农村家长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学生类别上看,外来务工子女同原地区的留守儿童相比,自小成长的环境不同,在生活习性上自认为优于当地留守儿童的认识,造成农村学生的自卑心理。很多农村孩子对科技化事物空白,加上学校的硬件设施有限,很多随迁子女表表示很难适应传统单一化板书为主的教学形式。从学习观念上看,外来务工子女往往更倾向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更侧重于形成自身的求知意识,与当地农村学生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相背离。据此,外迁子女的融入问题,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授课教学中做好协调工作。

三、改革策略

(一)教育部门应加大扶植力度

面对城乡接合部的发展困境,我们不禁要深思,倘若这一发展瓶颈持续蔓延,势必会制约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要想破解此困境,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阐述了不平等分配中的“最少受惠者”原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即为发展城乡接合部学校不能再按地区平均分配③。由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发展较为落后,它们的发展早已落后于中心城区学校,倘若还是一味地追求市场中的所谓公平,势必给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发展带来制约。因此,要想推动促进城乡接合部的发展,教育部门就应当对其倾斜化对待,积极出台相关专项的政策文件予以补偿支持,向弱质学校的编制倾斜,向更多的优质乡镇师资人才倾斜,不能简单地按照传统的资质划分编制待遇,要打破“同工不同酬、不同权”的劣势状态,实施多元化的晋升机制,提升这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城乡接合部学校自身的公信力与吸引力,促使这些学校走向良性的循环发展。

(二)属地政府应加强保障协同

由于教育部门的管理范畴有限,针对全国多元化的教育机构,很难做到一元化的平衡管理。据此,各地方政府需要因地制宜,把握好本地区教育机构发展的特色,努力将地区发展特色融入同质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在资金拨款比重方面,各地政府应当摒除笼统单一的划拨模式,除了针对性地扶植重点学校,更应当将眼光落实在城乡接合部的经费保障上,确保每年有固定的投资发展资金弥补教育部门扶持力度的不足。在土地划拨上,随着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加剧,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发展规模势必会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乡村小学被划拨到各城区管辖。因此,政府在土地分配划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予侧重,确保市区、城区和乡镇间的划分平等合理。在今后城区划分变革的进程中,要落实根本的土地划拨保障措施。

(三)破除学校“等靠要”思想

除了外部推动机制外,城乡接合部小学应在上级部门资助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做好相关配套性改革。将传统的等着资助、依靠资助、要求资助的消极发展局面打破,打破利益藩篱,形成鲶鱼效应,建立与自身相符的科学且人性化的体制机制。冈小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积极树立好三大发展意识:看齐意识、危机意识、赶超意识。其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冈小要向新区学校看齐。例如,文汇路、盐渎路及腾飞路小学等,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原则,真正深入学习优质小学的办学经验,结合自身的特色消化吸收,形成冈小独特的校园文化;其二,要有发展的危机意识,尽管冈小已经在城区的发展规划范围内,但在现行的发展模式下城镇化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时刻持有居安思危的发展心态,确保自己在城乡发展的第三序列中保持龙头地位;其三,要树立好赶超意识,冈小今后的发展要跳出学校固有思维,避免盲目地力争上游,要保持不落中游,祛除下游,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避免同质化,发展出自身特色。

综上所述,尽管盐都区冈中小学仅是我市城乡接合部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对其深入地剖析探解,我们不难发现城乡接合部学校在发展中的趋同弊端。据此,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做到深入考虑乡镇学校自身的建设背景,切莫东施效颦,生搬硬套,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接合部学校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卢俊松,王慧丽,李杰.我市城l接合部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52.

②曲绍卫,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05(11).

③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黄公元.城乡接合部的流动人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01):120-124.

[2]李伟梁.论城乡接合部社区的居民分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2(06):207-208.

[3]陈宗成.论城乡接合部学校和谐教育观的树立及其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2(34).

[4]贾士锋,张衍军,马永霞,邵娜娜.城乡接合部学生主流价值观问卷调查分析――以淄博十中为例[J].中国培训,2015(14).

[5]谢宝富.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的思考――以北京市城乡接合部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0(05).

[6]阮春棉.城乡接合部学校管理现状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