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大学专业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林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62-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全过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容纳环境物质和净化的场所。土壤学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对于高等农林教育来讲,土壤学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系列课程中关键的纽带,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如何积极开展土壤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把土壤学的知识融会到本学科和本专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土壤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能动性。土壤学是林学、农学、环境和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概念多,理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运用照片、图表和动画这些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阐述抽象的理论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如在讲授矿物岩石、土壤结构和土壤分类与分布这些章节时,可以把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土壤结构的实物带进教室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也可把这些章节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土壤馆进行学习,更好的讲述土壤矿物、中国的“五色土”、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土壤剖面特征。
同时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使用“why”、“how”、“what”这样的语言,同时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和学生多一些互动,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述土壤有机质时先提问班上东北的同学,“与杨凌的v土相比,家乡的土壤颜色是深还是浅?”,学生的答案为家乡的土壤颜色比较深,我会紧接着问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课堂讲授。在讲授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将平时收集到的生产实践中有关土壤学的实际问题融入课堂,如苗木的立枯病与土壤质地、田间的水肥管理之间的关系,反过来,不同的森林植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如针叶林和阔叶林对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长期种植针叶林的土壤的pH值要低于长期种植阔叶林的土壤pH值[2]。在讲授土壤质量和土壤退化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学识土壤质量的概念、目前土壤退化的现状及结合学习的知识如何进行治理。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很认真的学习掌握。有的学生把学校周边出现的污染拍成VCR,讲述污染的来源、现状及目前的治理情况。结合土壤退化的现实案例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进行,如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良[3]。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1.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与考核。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掌握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和理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把理论和实验课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实验课总共是16学时,野外的实验包括: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土壤样品的采集。室内实验部分则利用野外部分采集的土壤进行处理,同时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容重的测定及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养分的速测。根据实验结果和野外调查内容让学生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评价该地区土壤质量的好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大部分的内容,老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实习报告为主,根据学生在实习实验中的表现,给学生确定成绩。实践教学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过程中的规范性,主要考核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测定的规范性操作;二是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每个实习小组通过PPT形式介绍实习中主要剖面特征、分析土壤的肥力特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综合评定其试验成绩。
2.鼓励学生参加野外综合实习。为了更好的掌握植物学、林学、昆虫学、土壤学等内容,安排学生去学校的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进行综合实习。火地塘试验林场地处秦岭南坡宁陕县境内,位于北纬33°25′-33°29′,东径108°25′-108°30′,林场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8~10℃,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100~1300小时,无霜期170天。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暗棕壤和山地草甸土。森林覆盖率96.8%。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257113.8立方米。火地塘林区是秦岭山区生物种类的富集地之一,仅种子植物1026种,木本植物83科、206属、500多种,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5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羚牛、川金丝猴、豹和林麝;国家Ⅱ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种类8种:豺、黑熊、大灵猫、金猫、青鼬、水獭、鬣羚和斑羚。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收录的兽类19种,如草兔、红白鼯鼠、花面狸、野猪、黄鼬等。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如林猬、小麂、毛冠鹿等。同过综合实习把“崇尚科学、亲近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传输给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掌握。
三、关注土壤学科前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结合自己的科研,把新的理论和理念及时的带到课堂上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在“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一方面主要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观需要为指导,同时兼顾林业专业其他课程的安排,发挥“土壤学”作为林学专业基础课的核心地位。立足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把土壤学的最新理念和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活跃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4]。应把目前土壤学研究的几大问题如土壤发育与土壤信息,土壤资源和土壤质量演变,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土壤分子生物学与蛋白组学,土壤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土壤污染过程、控制修复和风险管理[5]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把前沿性的研究传播给大家,激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有关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这些部分可以做成专题。在讲述养分循环、土壤有机质等章节时,可以结合目前的气候变化,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土壤有机质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土壤(在1m深度内)有机碳库储量约达1500Pg,另含有超过1000Pg的无机碳库[6],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中具有关键影响。通过目前农业生产中的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最大限度的固定到土壤中。让学生认识到增加土壤有机质不仅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同时在减缓气候变化这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氮肥这一章来说,我国氮肥的消耗量占世界的1/3[7],过量的氮肥施用和低下的作物利用率造成了氮肥的面源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中国三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2%[8]。氮素化肥的生产是温室气体,尤其是N2O排放大户[9]。如何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减少氮肥的损失是本学科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土壤学”是林学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技能,以及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能力,并结合科研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思想更新到教学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曾曙才,刘辉.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2-64.
[2]林伯群.森林土壤学中几个重要问题及其现状[J].土壤通报,1963,(3):47-49.
[3]王闰平,高志强,苗果园,张国红.黄土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资源条件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3):43-44.
[4]陈立新,朱永林,乔璐.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4):112-114.
[5]赵其国,滕应.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新进展[J].土壤,2013,45(1):1-7.
篇2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广东省内有5所,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实际,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专业历史沿革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端于1994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湛江海洋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布,将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专科)尚不符合申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条件,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本专业仍旧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招收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的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2016年9月,为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对相关学院及其学科专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本次调整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
2现行课程体系概况
自2005年以来,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每隔4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目前正在执行的是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这一方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构成,总学分176.5。
3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总学分偏高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达176.5。根据笔者对国内15所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学分的调查,总学分超过我校的只有4所,分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由于总学分偏高,学生修读压力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2学科基础较薄弱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成立初期学科基础课主要以数学类和农学类课程为主。经过三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农学类课程已被调整出培养方案,并增加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但经济管理类课程数量仍偏少,特别是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农学院调整至管理学院,在大类培养背景下,必然要增加更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
3.3专业选修课较少,且设置混乱
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只有9门课程,远低于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42门、28门,学生的选择面十分有限。且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只是简单地将9门课程拼凑在一起,未按方向(模块)进行归纳,导致学生选课较盲目,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3.4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缺失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虽已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技能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有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既没有设置实验,也没有设置实习,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等;有些课程虽然设置了实验或实习,却由于实验室建设滞后,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实验或实习难以开出,即使勉强开出,实验、实习效果也难以保证。
4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4.1压缩总学分
将总学分压缩至160左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一是删掉部分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普通地质学、地图编绘、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学等课程;二是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学时,如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估价从64学时减少至56学时,将土地管理学从56学时减少到40学时,将土地资源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从48学时减少到40学时。
4.2夯实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增加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海洋综合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将经济学原理拆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并适当增加学时数。
4.3增加专业选修课,并按方向设置
根据近几年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将专业选修课归纳为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房地产开发3个方向,每个方向设置7~8门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按方向设置后,引导学生按照方向进行选课,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4.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是对已开设实验的课程,重新调整实验学时,如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学时由16学时增加至24学时,将遥感技术、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验学时由24学时减少至16学时。二是增设房地产投资分析实验、CAD制图实验、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农田水利学实验、土地整理学实验、农用地分等定级实验。三是增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实习、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实习、房地产估价课程实习。四是整合土地利用图件处理技能训练与土地利用数据处理技能训练,设立土地管理综合实习。
4.5调整部分课程性质
将景观生态学由专业必修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将房地产市场营销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
参考文献
[1]赵凯,夏显力.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2]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20-25.
[3]刘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80.
[4]何灵.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4-86.
[5]王辉,汪应宏,陈龙乾,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J].高教学刊,2016(4):143-144.
[6]鲁春阳,文枫,张宏敏.管理学科工科化视阈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64-165.
[7]李雪梅.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大学教育,2013(8):38-40.
[8]谭雪兰,朱红梅,张坤,等.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7-319.
[9]周飞,陈士银.国内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4(36):256-258.
篇3
关键词 昆明 园林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Kunming Garde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tatus Research
PENG Wenming, NIU Laichun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2)
Abstract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Kunming four undergraduate colleges gardening training program for professional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set by the institutions that exist,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strengthen basic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ly play the role for the region's landscap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Kunming; garden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云南园林专业最早由西南林业大学创办于1987年,近几年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师大文理学院)也相继开设了该专业。随着当前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的诸多问题,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参考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通过昆明4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分析(见表1),总结其优势与不足,以期增进校际交流,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基本情况
西南林业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752学时,共158.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152学时,共12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78.2%;实践教学为472学时,共29.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2%;课外活动为128学时,共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4.6%。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1048学时,共5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8.1%;通识选修课时为128学时,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4.7%;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176学时,共分,占课时总数的6.4%;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为224学时,共1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1%;专业必修课时共为416学时,共22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1%;专业选修课时为160学时,共5.8学分,占课时总数的5.8%。
云南农业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928学时,共18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472学时,共154.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4.4%;实践教学为456学时,共28.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6%;无课外活动学分。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816学时,共5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7.9%;通识选修课时为320学时,共2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0.9%;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648学时,共40.5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2.1%;无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时为304学时,共1分,占课时总数的10.4%;专业选修课时为384学时,共2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3.1%。
昆明理工大学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860学时,共19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016学时,共12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70.5%;实践教学为844学时,共4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9.5%;设课外活动为320学时,共20学分,占学分总数的10.5%。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512学时,共32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9%;通识选修课时为160学时,共1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5.6%;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576学时,共3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20.1%,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为432学时,共27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1%;专业必修课时为336学时,共21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4%;专业选修课时为240学时,共6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4%。
云师大文理学院各教学模块课时总数为2795学时,共16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2375学时,共14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85%;实践教学为420学时,共24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5%;无课外活动学分。在理论教学模块中,通识必修课时为854学时,共5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0.6%;通识选修课时为96学时,共1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3.4%;学科基础必修课时为525学时,共30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8.8%,无学科基础选修课时;专业必修课时为486学时,共27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7.4%;专业选修课时为414学时,共23学分,占课时总数的14.8%。
2 优势与不足
2.1 优势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属公办院校,建校时间较早,因此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学科建设相对完善,而云师大文理学院属“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底子薄,但拥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因此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通过图1分析,西南林业大学通识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3.9至19.2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学科基础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13.1至20.7个百分点,云师大文理学院专业课设置比其它2所院校高出8.7至20.4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教学实践课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12.3至14.5个百分点,昆明理工大学课外活动设置比其它3所院校高出6.6至11.2个百分点。
2.2 不足
(1)云师大文理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将生态学、建筑学课程设置为选修非必选课,昆明理工大学将生态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云南农业大学将测量学课程设置为选修非必选课等。总体上,4所院校学科建设进展缓慢,课程体系构建滞后,削弱或回避了学科较弱的课程建设。(2)通过图2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必修课为224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1.4%,选修课为512学时,占课时总数的18.6%;云南农业大学必修课为2168学时,占课时总数的74.0%,选修课为76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26.0%;云师大文理学院必修课为2285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1.8%,选修课为510学时,占课时总数的18.2%;昆明理工大学必修课为2492学时,占课时总数的87.1%,选修课为688学时,占课时总数的24.1%。4所院校总体上必修课比重偏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 构建措施
(1)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绘画、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等课程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教学。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应增加绘画课程课时,各所院校应丰富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内涵,延伸“三大构成”与园林设计的关系及技能训练内容,并重视园林表现技法、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开设。
(2)结合社会需求,补充新的专业基本技能内容,合理调整课型。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应将测量学、园林设计初步、园林生态学调整为必修课,适当减少农业物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定量分析化学等课程门数及课时比例;西南林业大学应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调整为必修课,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调整为选修课;云师大文理学院应将园林史、园林生态学、风景区规划等调整为必修课,将园林表现技法调整为选修课;昆明理工大学应将园林生态学、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园林史、工程力学调整为必修课,将程序设计语言调整为选修课等。
图1 各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情况对比图(单位:%)
图2 各院校必、选修课对比图(单位:%)
(3)根据专业方向及个性化发展特点,合理设置必、选修课内容及比例。其中云南农业大学第1、2、3、4学期化学、农学等课程设置偏重,第6、7学期必修课较少,应加大专业必、选修课内容建设;西南林业大学必修课比例设置偏大,应按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模块课程建设;云师大文理学院第2、3、4、5、6、7学期选修课较多,应加大专业必、选修课内容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必修课少且单一,应在选修课平台中加强学科建设,丰富选修课内容,加大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遵循专业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开课顺序与时间。其中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制图课程应考虑在第2学期开设,植物学、绘画应考虑在第1学期开设,园林树木学应考虑在园林规划设计前开设;西南林业大学测量与地图学应考虑在园林设计1前开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1应考虑同学期开设,风景区规划应考虑在第7学期开设;云师大文理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1、计算机辅助设计2应分别考虑在第6、7学期开设,测量学应考虑在园林规划设计1前开设,园林工程、园林工程概预算与施工管理应考虑在第7学期开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制图应安排在第2学期开课,建筑结构与构造应考虑在第3学期开设,建筑设计应考虑在第4学期开设。
(5)适当削减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验课内容。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园林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园林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应适当调整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延长课程教学实习,昆明各院校园林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需要推进实验课时低于20%以下的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加快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素质。
4 结语
园林专业是交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基本技能课程的种类繁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累加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努力,不断实践。通过分析我省4所院校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注释
①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云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云师大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昆明理工大学园林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
参考文献
篇4
能力培养是高校工程应用型专业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强化能力培养需要有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尽可能做到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与市场接轨
目前很多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高校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传统方法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唯有产学结合,寻求行业的支持,将学生派出去,将工程师请进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必须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的产学研机制,基于岗位技能分析,将课程针对岗位群组织成模块,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路线图,能够按需应变、结合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实行“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动手能力,按照市场和企业对学生要求的实际技能设置课程,少一点原理溯源、定律推导,多一点具体设计、编码规范、组网配置、故障排除、网络攻防、测控方法等实用知识。
2)课程体系要遵循企业主流技术
课程体系指对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思路,包括开设的主干课程、课程深度、教学特色、教学安排等;一流大学的网络工程专业往往利用名牌大学的各方面资源,例如在授课上,请国外专家讲学,采用双语教学等;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实践上,将充分利用国家级大型实验室等;同时和一些有实力的大型软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充分体现其雄厚实力,培养项目经理和架构师等高级人才。但是,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为主要任务的一般地方高校而言,强调的是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接轨,应以实用、够用、管用的思想进行,遵循企业项目开发的技术路线来开设专业课程,拟订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
3)专业设置要顺应职业招聘趋势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结合对部分企业人士和毕业生的访谈调查结果,适合地方高校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有:嵌入式网络终端设计、网络攻防、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等。地方高校要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其专业设置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就业面向,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3],配置不同组别的课程达成各个技能方向的培养目标。
4)基于企业实际环境建设课堂教学环境和实验实训环境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时能趋近企业要求,必须尽可能使我们的实验室软硬件环境接近或等同企业开发环境,譬如我们采用与企业同样的网络实训环境;让学生按网络工程规范进行基于真实项目的模拟实训。
5)强化项目设计和课程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增加案例分析以及以项目设计带动教学的理念,提高培养效率。例如,强调以学期为单元打通主干专业课程,以一体化思想连接每学期的课程设计,用综合实训项目设计取代以前各科分离的课程设计,为每门课程准备来自企业案例的实训项目,同时,采用多种手法进行互动式教学。现代企业分工不断细化,强调团队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感受企业真正的工作流程,我们尽量让课程项目采用真实企业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融入企业工作环境。
6)加强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很多高校老师理论水平高,而实践技能相对薄弱。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师培训,鼓励学校教师与企业网络工程师沟通研讨,加速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应多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如聘请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聘请有经验的IT企业技术人才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等,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2就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在探索与实施就业能力培养方案中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我们主要采取4种方式: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为学生授课、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科技创新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和学科竞赛驱动教学方式。此外,在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将以上4种方式中的2种或3种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实践方式。
2.1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授课
通过和企业共同研究,我们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潜质和发展后劲为培养目标,但是单纯通过学校讲授课程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企业资深工程师擅长网络工程标准与规范、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工程师职业认证、网络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等课程,因此,在第二和第三学年,我们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资深工程师为学生授课。该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色彩和实践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
在大学四年的培养计划中,我们将专业认知与实践中的部分内容以及专业实习、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几个环节安排在企业中进行,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和企业进行最直接的接触,参与企业的活动甚至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第一学年,我们安排学生进入校内外实习基地真实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规模的网络。第二学年,我们陆续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一些工程基础类课程的讲授,然后安排专业实习,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基地全面接触和了解企业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树立工程化理念。第三学年,我们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典型的工程实践教学包含专业实习、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个环节。专业实习从工程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该环节安排在第二学年末或第三学年初。企业实践安排在第三学年末或第四学年初。我们采取以合作企业实践基地为主,学校或学生自选实习单位为辅的方式,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将学生分散到不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整个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和应用系统开发,学生可以初步具备实际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能力。我们注重将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进行企业实践的单位选择合适的指导教师和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
2.3科技创新项目驱动教学方式
科技创新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际的创新项目和工程项目相结合,通过教师的激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共同分析问题,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5],因此,应大力鼓励与培养学生主持和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我们选择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背景的专业导师担任学生的项目指导老师,每人负责3~5个项目组,具体项目来源可以是学院、学校、省和国家立项的科技创新项目,也可以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一起精选合适的工程项目。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定期主办、承办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这些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校园IT文化节、华南农业大学程序设计比赛、华南农业大学嵌入式比赛、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计划”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挑战杯”选拔赛、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比赛、软件作品设计比赛等。
2.4学科竞赛驱动教学方式
篇5
一、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一)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从培养目标看,各高校都强调该专业基本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等6所农林院校突出强调专业型,而南京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则重点强调综合型;中国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对学生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有具体要求,而华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对这方面要求较为宽泛。
从总学分看,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学分基本在160~180之间,西南林学院最高,为183.5分,中国农业大学最低,为160分;同时,各高校的必修课学分都占到总学分的40%以上,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必修课学分比重最低,占40.77%,中国农业大学必修课学分比重最高占75%;南京林业大学等5所高校将创新学分纳入学分体系,但仅东北林业大学与南京林业大学明确规定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并对具体分值作了详细说明;各高校基本学制为4年制,同时中国农业大学提出可实行3~6年弹性学年。
从学科设置情况看,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重点院校,主干学科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林)经济的各个方面。在特别课程上,浙江农林大学增设了“学会学习”课程,东北林业大学开设了“农林产品贸易双语教学”,而西南林学院增设了“法律基础与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
从实践教学体系看,各高校皆强调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包括农村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拥有专门实习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学院还加入了企业实习的内容。
在科研教学体系上,中国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将毕业论文作为主要考查内容,南京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则加入了科研训练等内容。
在特别制度与要求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都实行了导师制;中国农业大学等有比较完善的科研资助及奖励体系;华南农业大学等3所高校对尖子生的课程学习给予一定自由。
(二)综合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属于部门经济范畴,一般性通过对国内经济研究最为成熟的3所大学经管类专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强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中清华大学将专业设于经济金融学院,培养目标带有经济学、金融学交叉特点;北京大学则着重于经济学培养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经济学领域的翘楚,率先开办了基地班,实行了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在学分体系方面,清华大学分春、秋2个学期,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40,并且加入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和综合论文训练环节(15学分),创新学分可转换;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分体系分为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学分、课程(150学分)、非课程(20学分)3部分;北京大学学分体系相对单一,分为必修(占61%)、选修(占34%)和毕业论文3个主体。
在课程设置方面,3所高校主干学科基本一致,均以经济学为主,其中清华大学偏重于企业管理与财务方面,北京大学侧重于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其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优势。
在科研、实践教学体系方面,3所高校各有特色,其中清华大学以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为主,而人民大学项目比较多样化,北京大学的特色在于弹性学分,学生选课自主性大。
在特别制度与要求方面,清华大学要求必须通过该校英语水平考试,选课自主性较强,同时对学校科研资助力度大;北京大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选课同样具有较强自主性;而中国人民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基地班教学中。
二、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农林院校不再单一强调应用型或研究型人才,而更多提及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业也不再局限于农林方向,而要“既能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又能胜任一般经济管理岗位的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目标还应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如东北农业大学强调“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于黑龙江“农业强省”的需要、“三农”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全国性高校的目标对象更加全局化,如中国农业大学“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教育和科研单位”,清华大学“为经济、金融、工商等各界及各社会科学学术界”培养人才。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经济学、管理学和(农)林科学基础知识,突出的专业学术素质和经济管理能力;熟悉(农)林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关政策法规;掌握(农)林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高级管理、科研和教学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立足点高,综合性强,特色突出,目标明晰而高远。
(二)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
各高校普遍采用“必修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选课+公选课”的模式,总学分在160~180之间,必修学分为100~120左右,实践教学约占30分,公选课种类规模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对某类公选课作最低分要求,而有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则规定每学期公选不能多于一门。奚祥华、曹明宏等提出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基本模式,按照素质结构和专通结合、文理渗透的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另有部分高校对“创新学分”进行特别管理,可软性激励(东北林业大学代替选修),也可硬性规定(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必修),亦有“先软后硬”(北京大学“研究课程”可自由选择但有不及格风险)。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选修)+学科基础教育(必修)+专业教育(核心课(必修)+选修模块1、2、3)+实习实验(必修)+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拓展环节,毕业生总学分为196.5,分值偏高,因此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大。
(三)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
农林院校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上设置差异不明显,而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有很大不同。如西南林学院在生态、心理、计算机等方面有广泛涉及,浙江农林大学还创造性地设置了生态环境类特色模块课程群及“学会学习”课程。与北京林业大学相比,其他农林院校的课程命名更加专业化,如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政策学等。2011年底,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专业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调整,在大一和大二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大三和大四增加了选修课程的选择,但是在专业课设置方面,没有很好地体现农林院校的特性,建议增加农林院校的专业性设置,比如由“企业管理学”进一步延伸到农林企业的管理等。
(四)丰富实践教学
多数农林院校建立了丰富的实践体系,如专业文献综述等科研训练与农村调查等社会实践。
高校对科研立项的重视和建设程度不同,比较成熟的如清华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立项管理非常严格且文件齐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实践教学最为齐全,有基地学生导师制等9大科研实践教学模式。然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对“经济管理”体现不足,尚未完全与林学、林业工程类实习区分开,只有华南农大等少数高校有专门针对经管专业的实习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农林专业在大三阶段都会安排实习,学校也花费了很多人力和财力,时间较短,而且内容多以林业为主。
郑炎成等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面临的经费难以保证、对象难以确定等困境,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实践教学模式[6],对此北京林业大学可以“梁希”实验班为试点,进行摸索创新;同时专业实习尽量本地化,可以降低成本,也易于可持续化和常态化。
(五)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部分学校提出3~6年毕业的弹性学制,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多见;各校对于尖子学生有不同待遇,如华南农大给予旁听权利,东北林大则可提前选修,更为常见的是在学院内部设置强化班、实验班等,对尖子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与管理。浙江农林大学非常人性化,学生除可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与教师外,还可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减少课程时间冲突,避免学生在按偏好选课时难以取舍的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专业设置了“梁希班”,也希望打造尖子学生,不过选择余地还是不大,和其他班级的学生没有本质差别,学生和老师的互动需要加强,在课程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也应有所倾斜。
(六)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并行
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都是科研型人才,应该在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方向有所区分。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上,要突出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教室、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书本教育和技能操作并重,使学生在校时与社会近距离,毕业时与社会零距离,成为有多技之长的“抢手货”。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在科研型和就业主导型方面的区分较少,现在大学生就业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就业主导型方面应该加强。
(七)推行导师制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信小程序;融合路径;专业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上升为国家意志。探索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模式,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新途径。微信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一款软件,通过微信,教师能够实现诸如组建学习小组、实时教学互动、答疑和个性化指导、学习资源和学习心得共享等教育教学功能。本文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栽培课堂”,尝试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抓住学生的课下注意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以期对信息技术与大学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基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微信小程序开发
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一种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的手机应用,其特点在于:体量小、制作简便快捷,无需下载安装特定程序,可以随时使用,不需要关注特定的公众号。本研究根据栽培学课程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需求、教师教学效果,设计开发了“栽培课堂”这一微信小程序。设置了4个模块:“课程讲解”“作业”“课外阅读”“留言提问”。模块内容按照当前教学进度,紧扣教学内容。
二、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本研究所开发的“栽培课堂”小程序,主要是为配合栽培学课程教学活动。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一是课前准备。先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每堂课前,将该节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关课程的图文资料上传到微信小程序的首页,供学生提前读。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在“留言提问” 模块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上传,任课教师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后台收集学生所提问题。二是课堂讲授。在课堂上,除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外,在每节课最后10分钟时间内,解答学生所提问题,并与学生就本节课所讲授内容进行互动。三是课后阶段。下课后,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成选择题,要求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进入“课堂作业”模块完成教师所留的课程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即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看到每位同学的答题结果。四是总结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在“课程作业”模块的答题情况,以及主题阅读报告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小程序中添加“作业展示”模块,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学生可在自己手机上查看。同时,教师根据每次的总结性评价修正课前的准备,优化备课,为下一次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三、微信小程序与专业课程融合探索的启示
一是学习环境更自由。以微信小程序为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兼具指导性和灵活性的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二是授课更有针对性。在利用微信小程序提前阅读学习内容后,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有所侧重地授课,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多媒体素材更好地融合。利用微信小程序,教师可以通过文献、图像、视频或者自制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课后交流更高效。微信小程序改善了传统的学习流程,学生通过课程的小程序平台能够实时完成课程作业,一键提交。教师也可随时批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通过留言板块进行提问,教师通过微信进行回复,促进了教学的良性循环。
本文利用微信小程序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表明,将微信小程序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能够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师生能够顺利交流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但也必须注意,任何信息技术的使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而不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移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学专业;综合改革;改革背景;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72-04
农学专业是我国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1951年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万名。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跨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各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均在进行积极的人才培养改革,我校农学专业也在进行积极探索。
一、国内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改革情况简介
农学专业作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其教学改革一直不断。通过文献查阅,结合调查走访,了解了国内几所农业院校近几年来所开展的农学专业教学改革情况(表1)。
整体来看,国内各农业院校在近几年均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态度,针对农学专业教学开展了大量改革研究与实践,但整体来看,多数是针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验课设置、基地建设等单方面进行的改革,且多集中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整体来看,以往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仍显不够。2012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各专业开展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各省教育厅也积极响应,各高校反应迅速,积极组织各专业开展省级、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全校众多专业中脱颖而出,现已被列为湖南省与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二、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介绍。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最老的专业之一,设置于1951年。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200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教学名师官春云院士、国家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作物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等作为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博士在读3人,硕士学位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现有在校学生近400人(含农学教育专业)。农学专业拥有良好的实验实习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农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开放实验室和水稻、油菜、棉花、苎麻等专业研究所,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800m2,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实习教学方面,建立了“耘园”校内实习基地和常德、长安、浏阳综合实习基地,隆平种业、金健米业等合作示范基地,衡阳油菜、岳阳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中,常德基地、长安基地、隆平种业等实习基地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2.教学改革成就。本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成效显著。1996―2000年主持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重新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体系。该成果于2000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0―2002年又承担了“大农学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的重大教改项目,2002年获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随后,“植物生产类宽口径人才培养研究”于2004年获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又承担了“农学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农学类专业研究学习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农业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新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探讨”等省级教改项目和“农学院综合实验室改革”、“农学类专业创新实验班的试点”和“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等校级教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996年以来,本专业逐步拓宽专业内涵,专业知识传授由农作物生产扩大到植物生产,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近几年来,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删掉了一些比较老化的课程,增设了一些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如《WTO与中国农业》、《世界农业》、《设施农业》、《农业标准化》、《农业生物技术》、《作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等。同时,强化了实践性教学,创立了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课程《农学实践》和“六边综合实习”,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本专业着重加强《作物栽培学》和《植物育种学》的建设。《作物栽培学》先后列入学校、湖南省和国家精品课程,《植物育种学》被列为湖南省精品课程。随着教改的深入和培养目标的修订,本专业主编了《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农业概论》、《现代作物栽培学》、《现代植物育种学》、《植物栽培学》、《植物育种学》、《农学实践》、《农业系统工程》等教材。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创立了“六边综合实习”模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1994级起,对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在学生完成了专业基础课进入专业课学习时,于第六个学期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实行专业课教学与全方位全程综合实习,在一季作物完整的生长周期进行“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实习、边上课、边科研、边推广、边调查、边学习做群众工作。目前这种模式至今已经坚持了16年之久。学习效果评价改革――本专业历来重视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学习效果:成立学校教学督导团和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加强教学督导、检查与评价工作;建立听课制度,校院两级领导、督导团、专业与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听课;建立评课制度,建立听课人、学生及自评相结合的课堂评价体系;建立试卷抽查制度,随机抽查考试与考查执行情况;学校及学院每年举办赛课、教案等各种比赛,提高教师水平;每年进行各专业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的调查,收集用人单位意见;从毕业班论文质量、考试考查成绩、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整体来看,我校农学专业一直坚持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仍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改革。
3.存在问题分析。(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求。首先,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农业发展国际化与农学人才需求国际化,以及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灾害性天气频发,而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两型社会”建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必须增大实验、实践课程比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教学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一,团队结构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其二,团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部分教师科研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其三,团队功能有待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明确分工与协作。(3)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有的“集体授课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解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书和育人工作脱节”的问题。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现有的考核方式难以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4)实践教学有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4个方面:实践教学比例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内容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方式须进行改革。(5)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激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有效监管措施、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需要完善“弹性学分制”与“第二学位制”的相关配套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与专业综合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与思路
1.改革目标。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对农学本科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行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农学专业在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将农学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力量强大、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和实践条件优越、教学方式先进、教学科研相长、管理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健全的国家级示范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
2.改革思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在巩固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拓进取,务实创新;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服务现代农业;夯实专业基础,丰富和提升专业内涵,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着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研产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1)专业办学定位研究:传统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而当今社会形势、农业发展形势以及就业途径与形势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需求对农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也必须进行调整与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2)专业发展规划研究: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专业以及国内重点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仍需从专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与预期目标上开展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应通过广泛调研,对专业依托学科――作物学科的发展规划开展研究与论证。(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生主要去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构建应用型、学术型分类培养模式;学术型采取“3+3”或“3+2+3”的本、硕或本、硕、博联通培养机制,应用型采取“3+1”校企合作培养机制。(4)课程体系改革: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和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重新确立专业主干课,构建核心课程群,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并增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加强实验实践课程,增设素质教育课。根据分类培养的需要,构建应用型与学术型选修课程模块。(5)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主要是实施专业主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注重因材施教,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6)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教材体系、教学管理等。本专业将针对体系各项内容开展研究与实践,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走“传帮带”、“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团结协作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适应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高标准的综合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扩大现有农学综合实践基地规模,完善其设施与功能,并加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新建教学科研基地1~2个;同时,结合农学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和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设置实习模块,加强实践过程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材体系建设:组织编写新教材4~5部,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教学管理改革:主要包括:建立师生诚信档案;实行目标管理,完善考评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教师集体指导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三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管理新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的有机结合。
农学专业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本专业也历来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的“六边综合实习”模式曾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制约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同时,自2012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已在全国提倡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因此,本专业必须以此为契机,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海江波,冯炜,廖允成.农学专业多元互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50-52.
[2]曹凑贵,张献龙,傅廷栋.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教育,2004,(1):21-23.
[3]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6):97-98,101.
[4]李晶,邹德堂,宁海龙.高等院校农学专业教学实习改革研究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9):72-73.
[5]李晶,宁海龙,王敬国,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11,(1):17-18.
[6]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7]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56-58.
[8]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85-86.
[9]王守义,王建华,郭风法.农学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4):86-87
[10]郭风法,宁堂原,王守义,王建华,李向东.农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88-91.
[11]任万军,杨文钰.新世纪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S1):27-28.
[12]任万军,杨文钰.农学专业开设半开放式科研参与型实验的尝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S1):90-91,100.
[13]秦亚平,张文英,许佳秋.优化实验设置提高实验效果――农学专业核心课实验优化与整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25-127.
篇8
紧紧围绕农村农业安全问题,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构建了“通用安全+农村农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10~20年建设,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我国首所农科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及我国具农业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特色的安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基地。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11]。因此依托学校行业背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理论教学在理论课程的设计上,除了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工科必修公共基础课及《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程外,为突出农业安全的办学特色,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农业安全生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化工安全等相关课程》,如表1。实验、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中曾开了化工安全工程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实验等与农业生产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化工安全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了《化工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等课程实习,并注重农业安全特色相符的实习基地建设,根据专业办学特色与课程教学需要,教学实习基地有湖南农业大学农药残留检测基地与重金属检测基地、株洲冶炼集团、湖南省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研究院、湖南南岳衡山林场、湖南省慧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长沙市黑麋峰垃圾填埋场等单位。
2办学实践中的困难与问题
2.1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
湖南农业大学安全工程教师来源于环境、化工、安全三个方向,安全工程专业毕业教师占教师比例为27%,所占的比例较低。非科班出身的教师会受原专业培养模式及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相应在教学中会忽略安全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教师会重点讲解原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忽略运用原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的安全问题。另外,安全专业毕业教师基本都是新进青年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技巧。
2.2缺乏与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教材体系
缺乏与专业特色相适用的教材,《环境工程学》、《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选用了相近教材进行授课,这些相近教材与安全工程专业结合的紧密性较差,迫切需要编写以安全理论视角出发,突出农业特色,解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方面安全问题的教材,以适应本专业教学需求。
2.3毕业生就业方向与专业侧重点相偏离
2014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4.4%,毕业后基本从事本专业工作,但从就业行业分析,只有18%的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生态安全环境相关的工作,见图3。一方面是相对其他行业,农业整体上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部分学生不愿意到涉农企业工作。
3结语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典型高职高专院校。目前,其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特征概述
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专业基础课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速写、表现技法、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第二,软件类课程,如photoshop、Illustrator、AUTO Cad、3D max等;第三,专业课程,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原理、居室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视觉传达专业的包装设计、标志设计、POP、图形创意等;第四,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艺术概论、现代设计史等。
二、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征
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方案制作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较普通高校而言,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学生除了倾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之外,需具备自己创造、动手、制作等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还需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应用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范围较广,艺术设计专业具体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强调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这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创意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尤为重要。
三、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各类学科的教学建设,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核心,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要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充分把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特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学方式、过程和考核方法等三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技能培养方法。①项目导入法。在实践技能教学阶段,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引入实际正在施工或设计的项目,使学生直接参与真实的案例分析,得到学科和行业前沿信息,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工作流程。即课堂与就业紧密联系,形成链条。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培养更加实用和适合的人才,在理论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了解今后的就业性质。目前,本校学生根据教师自己在校外进行的项目,参与具体工作,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已获得初步成效。学生毕业之前已经充分接触到校外的工作环境,进入工地,了解制作流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②工作室制度。目前全国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正在实施工作室制度,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等,利用专业和学科方向的不同,进行工作室制度建设,根据专业划分学科,针对不同要求配置机器、工具、材料、设施等,使学生在固定工作室进行实训课程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制作、完成各类课程方案。如产品设计工作室、首饰设计工作室、家具设计工作室,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如首饰设计工作室又分为金银首饰工作室、铁艺首饰工作室、概念首饰工作室等。近年来,本校也已建立了家具实训工作室、陶艺实训工作室、电脑实训工作室、摄影实训工作室等,材料实训工作室正在建设中。工作室利用率达到95.2%,并且各工作室所配备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中。
(2)教学过程改革——实训课程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弱化实践能力,而高职高专类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故从教学模式上应大力推广调节教学法,使“讲、练、评”相结合。通过教师课堂引导,使学生自主训练,进行方案、课题的讲解,分析利弊,培养学生口才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素质,以创新性思维方式带动实践操作。在本校学科建设方面,将所有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实训课程改革,在实训教学中提倡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多元化。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本校灵活教学,利用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主动积极查阅资料,思考自己课题,形成合理的上课方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提升了实训课程的应用性。让学生在分析他人方案或自己制作的方案之前,先进行策划,再实施,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要利用先进手段,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设计,同时生动地进行讲解与表达。这既锻炼了个人口才,又展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3)考核方式改革——个性与共性兼顾。在考核方式中,摒弃一贯的出卷考试制度,运用教学观摩、方案讲解、视频演示、模型制作等综合手段进行考核,最终达到学生“用作品发言、用表达展示”的考核效果。在制作作品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主动启发,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特征,发挥最大潜力。本校对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认识到原有的教育方法过于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在工作实际遇到诸多问题。目前,就学生个性特征培养已经有了全面认识。
结束语:本文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职高专与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特有的改革方案。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任重而道远,需深入加强教学研讨和学习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积极参与的一分子。较普通高等学校重视理论研究的教学思路而言,本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避免填鸭式教法,要求每个任课教师针对不同课程,进行更加细化的渗透教学方法。在备课、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更加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和易混点,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授理论与实践知识。本校在全国高职高专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分析、学习与借鉴,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改革。故每位教师都需要秉承着神圣的教育信念,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的课堂结构设计,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旭龙.高职院校设计类精品课程的建设[J].神州民俗,2011(4).
篇10
关键词:学科竞赛;风电工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岳勇(1980-),男,重庆人,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讲师;刘晓勇(1954-),男,北京人,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教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2011年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项目、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22-02
2000年以来,我国风电事业突飞猛进。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总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成为全球主要的风电市场之一。国家气象局组织的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可开发风能总储量约有43.5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6亿-10亿千瓦,近海风能储量有1亿-2亿千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共计7亿-12亿千瓦,风力发电潜力巨大。
根据《2020年我国电力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预测》表明,到2020年,我国需要各类风电人才18.5万人。[1]目前,虽然我国很多地区风电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大部分核心风电技术均从国外引进,自主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风电专业技术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售后管理人才等都相对紧缺。[2]目前,国内有一定数量的高校设置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旨在缓解风电方面人才紧缺的问题,而如何进行风电人才培养也是国内相关高校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
一、风电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影响下,我国风电产业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世界范围的常规能源的日趋紧张,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历史机遇到来,风力发电等新型产业正处于朝阳期,多兆瓦级风电机组设计、风资源评估、风电场微观选址及现场维护等对风电专业人才在专业知识、实践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根据各类风电企业的对风电专业人才的招聘信息分析可知,风电企业对研发设计人才、复合材料专业人才、现场工程师和维护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同时,随着风电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其市场的不断拓展,风电行业还需要大量的企业中层管理人才、营销及售后服务人才。
人才是强国战略的基础。[3-4]高校作为各类人才培养的摇篮,在风电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上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秉承“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努力寻求风电行业、企业的支持,主动为风电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找准风电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5]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开办风电工程方向本科教育的单位之一。学校从2005年开始从电气工程专业中设置风电工程方向,2009年该班学生顺利就业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011年,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风电工程方向)被新疆列为首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多年来,学校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风电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努力探索和实践风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水平,逐步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以符合风电企业实际需求为目的,培养适应现代风电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学科竞赛对风电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在加强风电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中,积极开展专业学科竞赛,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鼓励、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是培养风电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
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一直缺乏风电方面的专业教育资源,风电行业的人才储备较少,专业的高级人才更是匮乏,现有的少数高级人才相对集中在一些科研单位和上市公司。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进步、风力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风电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
目前,我国从事风电事业的各类技术骨干人才中,只有极少数人员是风电专业出身,其余大部分人才是从其他相关产业转行过来的,普遍缺少风电方面的系统专业培训和专业技术学习。具备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大力度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规模化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风电专业人才已刻不容缓。事实证明,三维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方式是提高风电等专业人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设计合理的学科竞赛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后续风电专业人才的需要。
2.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需要
组织和开展相关学科竞赛,不仅能引导和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而且还能推动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近年来,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将各专业学科竞赛与相关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推进了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等各教学环节进行的配套改革,从而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中,学院大力倡导、积极鼓励开展学科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氛围,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形成学生个性鲜明、创新能力强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同时,学院还针对学生在三维创新设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中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主体,在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实践和发挥创新精神参与学科竞赛的同时,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逐步提高。
三、基于学科竞赛的风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在风电工程专业学科竞赛设计与建设中,将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国际化视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提出的“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在竞赛中采取以实际科研项目研究与理论应用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强化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基本思路及模式详见图1所示。
第一,让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完成规定基本课程的同时,通过与风电行业企业、专家学者的初步接触交流,以及在企业的实践认识学习,开拓眼界,更新观念,明确本专业所需知识与技术,掌握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的方向,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参与相关专业学科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与本学科的在职教师、合作企业充分沟通和互动,了解在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动态,了解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瓶颈,从相关课程、课题、科研项目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中抽取和提炼出合适本学科的竞赛题目。学科竞赛题目来源于理论教学工作、前沿科研项目和实际生产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项目的积极性,增强学校风电专业学术研究氛围和科研实力;另一方面可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为合作企业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机会和灵感,增加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成就感。通过组织学科竞赛,加强风电专业建设,2003年至2011年,机械交通学院学生累计获得新疆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26项,学院教师获得风电有关的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项,承担企业横向合作项目5项。
第三,对进入大学三、四年级即进入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将其分配在不同的学科竞赛题目小组中,根据每届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具体情况对本学科竞赛题目及出题范围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与此同时,将学科竞赛典型题目作为案例融入风电专业主干课程中,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近年来,学院根据专业学科竞赛的需要,先后成立了机械创新学科竞赛小组、电子工程学科竞赛小组、数控模型设计组等多个学科竞赛小组,并由相关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通过不懈努力,该专业学生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自治区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自治区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相关专业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四,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采取导师制,进行个别化培养,并从这些优秀学生中以优中选优的方式遴选出顶尖级学生,让其提前参与到科研项目或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参与设计创新实践、到国内著名企业科研院所甚至国外院校企业进行交流培训、参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结束后,不管是否获奖,每位参赛队员都要及时分析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积累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赛后总结不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影响到参赛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对学科的未来发展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学科竞赛的题目来自研究课题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题目本身往往涉及风电相关学科中的深层次理论和前沿性技术,参赛学生拟采用的有效解决方法,一般情况下是在教材上找不到的,远远超出了课堂所学知识范畴。解决这些竞赛题目的方法往往不是需要技术新颖就是需要另辟蹊径,很难做到一次就能找出合适的解决途径,一般需经过多次的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此外,指导教师应该认真组织学生仔细研究竞赛中其他不同参赛团队的解决方案,详细对比,讨论优劣,以提升学科竞赛的内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6]
四、基于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专业学科竞赛建设的有力带动,及新疆2011年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的大力支持,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风电工程方向)已升级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该专业已由教育部正式备案并批准招生。[7]
1.将学科竞赛设计与企业实际需求变化相结合,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教育理念
针对风电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学院将风电工程专业方向分成机械设计及工程应用、电气控制及工程应用两个研究方向。其中,“机械设计及工程应用”方向注重培养学生从事风力发电机零部件、塔架等结构件的设计以及客服、现场吊安装、机械故障处理、质量环节零部件检验监造等相关工作的从业基本能力素质。根据专业需求,学院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设置了面向纯机械工程的学科竞赛兴趣小组即三维创新设计小组,提高了本专业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兴趣,毕业生也受到风电企业的好评。
2.将学科竞赛和学术研究结合,硕果累累
建立开放式的工程训练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大学生的金工实习、课程实习和设计、毕业设计及科技创新活动等环节平时均可在中心和实验室进行;建立了本科生参加导师科研工作机制;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已形成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自治区、全国的竞赛。近年来,取得了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新疆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目前,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已获得9项专利,其中1项专利发明者还在2011年荣获新疆大学生优秀发明创造专利获得者称号。多年来,本学科荣获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近5年来15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有5篇分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水志国,荀振芳.2020年我国电力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1.
[2]李云超.在机电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风电专业模块拓宽就业渠道[J].科教导刊,2012,(5):68-6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4]《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5]刘小勇,李雪莲,唐茜.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探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专业建设[J].教学研究,2012,(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