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化空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井陉
引言
民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等等,同时更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针对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增高,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这虽然体现出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当前的实际保护传承问题。本文以井陉为例展开研究,提出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种类丰富,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河北省井陉拉花,是十分传统的民族舞蹈,起源于早年民间庙会、祭拜神灵的活动,井陉拉花在20世纪初迎来发展黄金时期,是当地人民十分热衷的舞蹈形式。我国对井陉拉花的保护重视度较高,不仅在1996年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同时又在之后的2006年,将井陉拉花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里仅是举例说明,井陉县还包括多种多样民俗文化种类,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侵袭,对当代青年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导致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地位。除此之外,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退,部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凸显,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瑰宝,如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然是民族发展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促进其源远流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然而在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井陉县为例,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当今已经逐渐消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与人才缺失和匮乏有密切关联,导致民俗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井陉县庙会重头的独特的民间技艺“皇纲”表演,在当今时代的实用性不足,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主动保护和学习,导致经典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濒危的状态,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其次,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河北省城市进程速度较快,许多地区均建起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均受到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最后,政府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导致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为了提高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井陉的民俗文化采取商业性用途的开发,这种手段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变质,影响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在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于濒危的民俗文化,缺少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动,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缺少长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3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路径
3.1树立正确保护传承观念
群众文化与群众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观念,有利于促使井陉县人民深入认知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其从思想高度上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其一,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思想观念的层层渗透,对井陉县的人民群众展开民俗文化保护教育,使其均具备良好的保护观念。可以在井陉县当地的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为学生系统化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可以将民俗文化贯彻于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其二,河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对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宣传加强力度,在地区内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氛围,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3.2营造良好保护传承空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同理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打造优质的保护传承空间,才能促进井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县级农村地区均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地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对于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空间环境受到了损坏。针对此情况,需要协同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空间,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并且针对井陉县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同样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无论是建筑物等均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减少表面气派。同时避免将传统古建筑的违规拆除,打造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井陉县。
3.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事实上,文化空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大量衰退,这种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井陉为例,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旅游景区充满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井陉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并付出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针对井陉县来说,可以建设井陉民俗文化博物馆,构建民俗文化科研机构,促使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篇2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元素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
篇4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中国传统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物。历经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传统家具随着时代和民俗文化的变迁,民间家具涌现出不同的派别,如苏作、京作、广作等。长期以来,众人只问苏京广,而不知有鲁。鲁作家具起源于明式家具,清代早期初见端倪,到了民国时期开始成型,之后虽发展缓慢,却从未停滞。可以说经历时代革新和巧匠的精心雕琢后,鲁作家具积淀了山东数代人的民俗文化和艺术精神,是前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一、鲁作家具的起源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商,繁盛于宋元,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派别的家具都体现了时代特征和各地的风土人情,蕴含了特殊的人文精神。山东自古以来被称为齐鲁之地,也是我国古代工匠大师鲁班的诞生地。儒家思想、孔孟文化从这里播散和传承,京杭大运河贯穿山东南北,因地理优势,齐鲁之地作为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手工业日益壮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在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鲁作家具应运而生,后开始蓬勃发展,并自成一派,承载了山东的民俗文化。
二、鲁作家具的特点
与苏作、京作、广作不同,鲁作家具选材上并不侧重于高档木料,而是多以山东本土的老榆木为主。榆木亦刚亦柔,外形稳重、大气、不张扬,而内在坚韧遒劲。因此,鲁作家具的特点是因材制宜,因材定型,保持原生态特色,充分表现并突出木料本身的柔亮色泽和自然纹饰肌理,彰显其天地灵气。鲁作家具注重细节,在家具结构上采用榫卯接合,依据部位尺寸大小恰如其分进行粗细随形处理,做到严丝合缝,恰如儒礼。比之京作家具的贵气奢华、苏作家具的俊秀纤丽和广作家具的高调霸气,鲁作家具更显沉稳、敦厚、朴实。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鲁作家具展现了淳朴、厚重、儒雅、包容的格局,传承了一种和谐自然的中庸之道,给人庄严、沉稳、大气、古朴、雅致的沁心感受。
三、鲁作家具代表的山东民俗文化
山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包括儒家、墨家、道家、兵家等,最初就是在山东争鸣繁荣。随着朝代的更迭,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对山东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民间家具中有着深刻体现。鲁作家具作为民间制作工艺的代表,展现了山东地域特色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受本土儒家思想的熏陶,鲁作民间家具在形成自身风格的过程中以内敛、中庸的思想贯彻各个方面。
鲁作家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常常与民俗节日、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在民俗文化中也扮演一定角色,代表了山东人民的淳朴厚道、与人为善、任劳任怨、稳重实干的性格特点。正是因为受儒家思想的教导,鲁作家具在制作中也体现出了中正平和、含蓄内敛的品性。山东人在制作家具时,选料粗壮硕大,就像山东人的性格一样,豪爽大气;木料色泽柔亮、纹理自然、厚实稳重,体现了山东尊老爱幼、淳朴厚道、与人为善、包容、顾全大局的民俗精神。鲁作家具推崇中庸之道,既没有京作家具的奢华贵气,也没有苏作家具的细腻俊秀,更没有广作家具的豪迈霸气,它粗犷中带有文气,浑厚、儒雅,内敛含蓄,尽显彬彬君子之风。
两千年来,山东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体现。鲁作家具作为人们居住空间和室内生活沟通的工具,无疑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传承载体。我们可以从鲁作家具中领悟到民俗文化的传统魅力,以及鲁作家具古典质朴的外表下蕴含的浓厚人文情愫和自然淳朴情怀。
四、鲁作家具在中国文化中的精神传承及价值地位
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载体,鲁作家具蕴含着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反映了山东民俗文化的博大,还传承了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鉴于鲁作家具的特殊艺术价值,古玩界及许多收藏家参与筹办了鲁作家具藏品展览等,民间也有一批爱好者研究鲁作家具。在专家、学者眼里,传统民间鲁作家具不仅仅是价值不菲的宝贝,是值得收藏艺术品,还是可以深入研究探讨的文化遗产。中国民俗家具中鲁作家具是几千年儒家思想和民间生活的一种文化结晶。这一文化结晶既传递了底蕴厚实的古老文明,还满足了现代人对古老情怀的寄托。中国民俗家具的定义和意义在有关文书中已明确,鲁作家具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民俗文化精神的体现有着巨大意义。因此,鲁作家具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具有非常大的艺术价值。
根据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鲁作家具作为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文化的承载物,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鲁作家具可以作为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其制作技艺和代表的儒家思想精髓也是非常珍F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结论
篇5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势头,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几个方面;制定民俗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挖掘与研究的力度,加强创新;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态;努力营造民间民俗文化氛围,不断拓展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来促进产出,逐步形成产业,形成产业链。要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区民俗文化现状
总体上讲,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浅,利用效果低,传播范围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我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体育文化、民间手工艺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独特的习俗与制作工艺。目前,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现出良好势头。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年,我区非常重视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全区充分珍视机遇,组织专班,集中力量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第一批确定的与第二批国家公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17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体系正在形成,这对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旅游结合、确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活动等要有机的结合,在国内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丰富旅游内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长恨歌、苏州的评弹、傣族的泼水节、扬州的青曲、四川的变脸、东北的二人转等等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
3、民俗文化传承活动蓬勃开展
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原生态歌曲大赛,影响巨大的“青歌赛”也加入原生态组别,在各级各类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区在连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等大型活动上,也积极开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节目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为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在锦屏镇农村相继组建了两支龙狮民俗文化表演团,意在培养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团与市场挂钩,年收入近50万元,这样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这也充分显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文化部门的作用,对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收集与整理,并编辑出版相关刊物,拍摄专题片,在电台、电视台相应栏目播出等。同时,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讨论会等。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民俗文化项目赛事,意在扩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辐射力。今年4月“江苏省首届舞龙比赛”在我区顺利举行,全省13个市代表队同台竞技,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民俗文化的知晓率与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及推广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前景不容乐观
1、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整体影响力不足
在本区虽然民俗文化现象中有个别项目有了一定的声势及文化辐射,但是就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合力,各种民俗文化门类不仅各自为阵,而且又均势单力薄,民俗文化的整体影响力不足,对旅游的补充和丰富作用不够。虽然申报项目多,而且也成功申报,但并没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标识,影响力弱小,影响范围局限,开发利用还处于空白状态。就目前“海州五大宫调”的运作情况来看,影响立还是不够宽泛。
2、基层文化活动氛围不浓
民俗文化植根民间,在民间的氛围不浓。乡镇一级受人员、经费、场所等因素影响,更兼内容陈旧,表演形式俗套,群众参与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离开了政府的主导,几乎就无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现代交通便捷、传媒发达,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冲击下,民间对民俗文化依恋减少,有的民俗项目已经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时,除了表演者,几乎无人观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单影只的局面。
3、指导机构不健全
虽然有众多的民俗文化项目存在,但是无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机构,很多民间民俗文化文艺表演团体都处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活动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围不浓,影响力自然也难以形成,传播力更谈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无总结、无提炼、无规范性文字记录的状态,在操作、对外宣传、开发与利用上也无“蓝本”可循,从而没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础数据。
三、影响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因素
1、民间文化人才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间文化人才断代现象严重,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民俗文化艺术需要一定的艺术积累,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一方面是年轻人忙于生计,一方面是因现代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减弱,同时,农村文化、经济整体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风俗不盛,后继乏人。
2、挖掘、创新、研究薄弱
大多数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文艺多年停滞不前,创新不够,就拿“五大宫调”来说,所有唱词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没有或较少有新创作的唱词,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内容陈旧,道具寒伧,有的内容距现在最近的唱词还是清末民初时创作的。民俗文化的创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够,开发利用指导性不强。现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门外,还没有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民间的组织也没有,从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没有形成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只是从爱好出发进行探讨,而又因为没有整合力量,各自为阵,无法形成整体推动。民俗文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没有成体系的丛书来记载、推广、传承。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动力和方向,没有指导性。
3、政府投入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
现阶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进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遗成功,也没有相关的资金投入,投入也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纳入地方财政没有进行单独预算,而各乡镇更是没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必须有投入才有产出,而且很多产出只是社会效益。而在现阶段,要打造一个民俗文化的品牌,单靠民间自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营造大的氛围,设定组织机构,指导并帮扶形成文化循环或产业链。
四、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
要真正达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无头绪,使保护与开发、整体与重点实现很好的结合,必须首先制定出地区、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一是广集民智,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文化策划、经营机构进行座谈,还可以与相关文化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二是搞好结合,在规划中,要达到四个结合:整体与重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原生态保护与创新的结合、长远与短期的结合。三是突出重点,明确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力争形成“全区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效应与拉动效应。
(二)加强民俗文化挖掘与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资源,设立研究机构,在研究机构上,要注重建立长效机构,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体系,注重充分借鉴,整合社会资源,并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二是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经费并形成每年的预算,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开发民俗文化普查活动。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动态为主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四是着力引进、培养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队伍建设上要打破人事、编制的桎锢,吸纳民俗文化人才,充实队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稳定现有的乡镇文化工作队伍,打好基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研究中,要着重解决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要让历史性、现实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结合,保证原意又易于推广。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编印丛书,可以录制光碟,可以开发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传播功能,让研究成果能迅速进入市场与生活。
(三)加强保护、包装与宣传力度,突出原生态
一是加强保障,除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以政府的引导入手,规范民俗文化的传播行为,不能过滥地开发,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灭,一定要在开发利用中突出原生态,打原生态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独特魅力。二是强化包装,民俗文化相沿成习,尤其是一些表演艺术上,在道具的运用,造型的设计,道具的添加,地点及时间的选择上,依据旅游文化活动的要求进行包装,以不破坏原生态为前提。不能停滞不前,要依据民俗文化的流动性原则进行创新,要不断创新内容,使民俗文化能贴近现实与生活。
(四)加强民俗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展示平台
一是必须经常性组织活动。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赛事。二是进行民间艺术大师(师、家、传承人等)的评比表彰,适当经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评比办法。三是指导组建各类民俗文化社团活跃氛围,加强交流,挖掘。四是加强民俗文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民俗文化发展利用的平台,更新、改造相关表演队伍的道具、服装等,将设施完善到城区、乡镇、村、组及民间文艺组织团体中,夯实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础。
(五)整合资源,拓展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衔接点
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一是要与旅游搞好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卖点与“软风景”,相互映衬,要把文化成为旅游的终极目的与包装手段,由政府出台一定的联系机制。二是与教育相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达到宣传与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四是与“送戏下乡”工程相结合,拓宽层面,服务群众,使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能与当前工作实现有机的衔接,相互补充。
(六)加大对民俗文化资金的投入
篇6
关键词:优秀;民俗文化;当代功用
党的十召开以来,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①而中国的文化繁荣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和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因此,充分了解并掌握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不仅有助于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奠定了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它独特的贡献。本文就民俗文化的当代功用作如下探讨,旨在为当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示。
1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的、集体的创造,它扎根于民众生活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对本民族的人民实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优秀的民俗文化涵养着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培养健康伦理道德、提升民众道德品质、增强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觉方面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国传统社会中所谓夜不闭户和路不拾遗的社会氛围,都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环境的熏陶。人们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也离不开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的发挥。目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都开设了民俗学主修或选修课程。龙梦晴认为,民俗文化教育是连接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必需的环节,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使后辈感受到前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有利于培养国人的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②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无论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还是依靠口头传承抑或是行为教导不断地积累、创造和继承,将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精髓一代代地延承下去都是十分必要的。
2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的道德规范功能,是指优良民俗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道德约束作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规范,例如社会禁忌和法律法规等。民俗文化发轫于民间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是最早产生并对社会成员具有广泛约束作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尽管民俗文化对社会成员的约束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道德控制。人们从吃穿住用行到人生的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乃至精神信仰无不受到优秀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虽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但它已成为民众的精神信仰和灵的寄托。在此过程中人们追求心灵的净化,这符合民众的信仰心理。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妈祖信俗、作为重振中华本土传统文化之根的孔子崇拜、作为民族国家统一象征的炎黄二帝祭典,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华文化统一象征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3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
民俗文化的稳定功能是综合发挥优秀民俗文化的功用,使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从而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并使形成强大群体向心力的作用。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在文化变迁中,民俗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新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之后形成民俗习惯。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有效地防止了文化的断裂,维系着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集体归属感。人们从精神到行为上对所属团体的认同就体现在相同的民俗习惯上。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他们与祖国相隔万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坚持说中文、吃中餐、过中国传统节日。当前,炎、黄二帝帝陵已经成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同胞来内地寻根谒祖的文化圣地。人们一般会选择在清明节举行炎、黄祭典,就是要向普通民众强调“缅怀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海峡两岸及香港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向善的信仰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引领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
4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
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民俗娱乐活动,使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身心都得到调剂和放松的功能。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和宣泄的功能。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社会生活劳作之后,人们相聚在一起,或放松聊天,或载歌载舞,或品尝美食,在这种情况下,民俗活动的娱乐功能就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如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故事,尽管各民族流传的版本大同小异,但都饱含着普通民众的美好祝愿,人们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恩格斯曾说:“民间故事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田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硗瘠的田地变为馥郁的花园。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寒促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为美丽的公主。”③流传于我国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四川梁山彝族的“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盛会都是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文化传承。
5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
民俗文化的出现表示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人们都会对自己所属的族群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这不仅仅是一种血缘上联系的缘故,更有对所属族群文化上认同的依附性。因此,民俗文化的认同功能是一种具有文化归属与依附意义的民俗形式与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的皈依,是一种对于共同文化的完全归顺。民俗文化的这种认同首先表现在对自身族群存在的认同功能。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认同,其前提是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在血缘联系和文化获得上,都深深地烙下了本族群文化的印迹。优秀民俗文化凝结着个体的生命归属感,这也是民俗文化对所属族群的认同形式之一。其次,优秀民俗文化对地域和空间有一种认同功能。生活在相近或相同地区的人们,其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最为相近的,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他们形成了稳定的特殊的地域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使民俗文化产生认同,而且能使其本身更趋相同或相近。第三,民俗文化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它更注重重复进行的生活方式的相同性。这种相同性,使族群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缩小到只有一个家族或自然村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而这些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社会和生产过程中,继承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也就形成这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人们创造了自己的风俗,也就非常忠实地遵循这些民俗,并使得民俗成为家族和社会的行为规范。
6民俗文化的记录功能
由于民俗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传承方式,它与上层典籍文化在记录保存形式上有本质区别,而优秀民俗文化本身的记录功能便不被人重视,甚至被忽略。上层文化利用文字记载将其精华保存在典籍之中,而民俗文化则经常被忽视,因此,大部分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人们的行为模式或口头语言之中,随着个体的死亡和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当然,这并不等于民俗文化没有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只是民俗文化总是采取一种非文字的特殊的记录方式,一种用口头语言和人们行为语言再现的方式进行,人们只能用文化体验的方式去感觉这种文化的被记录和传承。这个过程我们称为传承,而关于它的结果,我们则称为记录。家族长辈通过口耳相传或行为教导,将这种记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考古发现证明,距今有两万年历史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挂项链类饰物的习惯,而今天我们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有佩戴项链类饰物的习惯,只是现代的饰物在材料和工艺制作方面更为先进,这就是传承记录的结果。优秀民俗文化的记录显然要比文字记录的经历更久,因此,更为客观真实的内容也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俗文化的记录传承相比文字的记录不仅更悠久,而且更真实。生活或生存都是真实的,而民俗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或生存方式。本文所总结的优秀民俗文化的功能只是民俗最主要的而非全部的功能。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好形势。在当前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不断发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当代功能,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提升本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民族自立自强,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
②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报,2012(6):79-81.
③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01.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张士闪.中国民俗发展报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7.
[3]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8-129.
[4]邓琼飞.试论新时期的民俗功能[J].世纪桥,2006(11):72-74.
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现代化;建筑设计
民俗文化就是民间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其与民族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常见的民俗文化有:剪纸、戏剧、雕刻、陶瓷、绘画等,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完美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还将人民审美的精神需要物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因此得以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俗文化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城市现代化建设不仅能够完美体现民俗文化,还是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
1民俗文化与城市建设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以及社会价值,它不仅是我国各个民族生活习俗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对审美定义的体现,此外,它还能将人们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美学特点。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达到较好的美化作用,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内涵,使该城市更具历史意义。所以,一些城市为了打造自身的特色以及文化,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入一些民俗文化元素,文章将从以下几个实例开展讨论:
(1)西安造湖
有关资料表示,西安造湖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历史上“八水九湖”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增长。但是西安建造的28个湖泊,其位置并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按照历史的样子,将其恢复。
(2)恢复昆明池
历史上,昆明池是由汉武帝模仿云南滇池而修建的,从此之后,昆明池便成了唐汉两朝皇家园林中林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直到公元827~835年,也就是唐文宗大和年间,昆明池干涸。那时候昆明池象征着天河。有关昆明池的记载古籍有很多,所以,对昆明池的恢复是有历史依据的。虽然昆明池干涸至今已经有1100多年,但是当地的民众,传承了其文化并产生了新的文化因子。这种新文化的形成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了独特性较强的一种民俗文化。
(3)石婆庙、石爷庙的建设
长安斗门镇有很多石婆庙和石爷庙,其主要是由牛郎织女传说而建造的。所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石婆庙和石爷庙都会举行于此相关的庙会,庙会仪式盛大,参加的人也很多。此外,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在七夕这天举行庆祝活动,以此纪念牛郎与织女之间的爱情。石婆庙与石爷庙的建立,成了该城市的一个特色,这种将民俗文化加入到城市建设中的特色建筑,不仅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为城市增加更多感彩。由上述可知,这一系列的实例表明,民俗文化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市建设中加入适当的民俗文化元素,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以及需要。从广场中的雕花到陶瓷装饰,都体现了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普遍应用。但是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城市建设中若不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而将民俗文化随意生搬硬套,容易导致融入的民俗文化元素与城市形象不符的现象。再加上外来思想文化的融入,使得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失去了其传统文化价值,造成了地域与城市景观形象完全不符的混乱现象,使得民俗文化应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展现中国民俗文化魅力,就必须合理有效地结合地域民俗文化,进而为城市打造独特的艺术景观。
2民俗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仅仅在于外形美观,内部舒适。但在社会发展中,人们的审美和追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其中,民俗文化的融入,不仅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内涵。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民俗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进行分析:
(1)美术的应用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外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因为建筑外观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特点,还能增加建筑的魅力。民俗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美术价值,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一定的民俗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魅力,打造特色建筑。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重要部分,人们为了追求美,往往会通过美术文化的美来装饰室内室外的环境,从而彰显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另外,随着民俗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演变,其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俗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炎黄子孙的民族特性,也凭靠着其独特的东方特色美学观念,推动着全世界的文化以及艺术发展。
(2)装饰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家具对于房间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体现在家具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上,还体现在家具的衬托作用上。如何摆放家具以及使用怎样的家具都会直接影响房间的气质,采用复古风类型家具、淳朴风家具、利用家具的色彩、家具的图案等来协调房间门窗与家具之间的一致性以及美观性,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舒适、享受的效果。
(3)符号的应用
在创作一个艺术品时,从其色彩的选择到造型成品,都有一定的设计意义和寓意,并且是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来设计的。其中,在设计过程中引用的图案、雕花等符号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主流。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符号,可以将艺术效果充分表达出来,所以,在建筑设计中,符号的应用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鸟巢的建立。鸟巢将中华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表现力不仅体现在鸟巢能够让人迅速知道入口,而且还体现在其造型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此同时,鸟巢的简洁、新颖造型让人们形成较明显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眼球,且其类似鸟窝的造型传达着家的寓意。
3民俗观念对于建筑设计的价值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的民俗文化,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并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特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感,还能表达人们对物质文化的渴望以及追求。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还可以应用民俗文化来装饰建筑,一方面,这样做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备保护建筑的作用。现代化建筑设计随着时间的发展,其造型越来越新颖,其不仅表现在外观上得到了创新,还表现在建筑的内涵上有了新的寓意。建筑设计的变迁体现着时代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所以,许多人觉得传统建筑设计应该被社会淘汰,新的建筑设计应该与时代相结合,打造国际性建筑。然而,我国建筑艺术在国际上却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与认可。民俗文化的加入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充分表达建筑的艺术美感,为建筑打造独特的魅力,还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好的契机,为其今后的发展保障护航。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好的设计不仅保证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还能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更多方便。民俗文化的引用不仅可以将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来,为城市建设打造自己的特色,还能彰显一定的历史意义,为城市增加更多感彩。此外,民俗文化加入到城市建筑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还是一种创新建筑设计,这为城市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前景。在今后的城市建筑中,需要适当结合城市与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魅力与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升荣,罗维.浅谈民俗文化与城市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2013(12):9~12.
[2]刘子瑞,林小俞.基于文化特征的西安商业区规划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06):10.
[3]王少文.民俗文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建筑,2013(01):88~90.
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遗产 保护 博物馆 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81-01
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对文化也有了保护的意识。我国的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随着历史的发展遗留下来许许多多的民俗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国民族精神和价值的体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这些民俗文化遗产也在逐渐地消亡,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十分的不利。而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积淀,对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已经提高了一个层次。面对民俗文化遗产逐渐消亡的现状,在以后的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要从民俗文化保护的角度下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我国博物馆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一、突出地方民俗特色
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长期积淀,具有明显的地方民俗特色,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承载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博物馆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今天,是一项公益文化基础设施,不仅是一个城市和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更是这个地区民俗精神的重要体现,承载着这个地方文化和历史的印迹,是文明的汇聚之地。博物馆还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最直观的场地。学者们研究的文化遗产、所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都能通过博物馆向公众直接传达,让公众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从而让公众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华夏文明。因此可以说博物馆是一个地方民俗特色的最好体现。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在民间的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充满着民间的乡土气息,从而也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要不断地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遗产,体现当地的民俗特色,让富有民间乡土气息的文化遗产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去。
二、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
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民俗文物的征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拓展建设的新思路,解放思想。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要对民俗文物进行专项的征集,拓展博物馆藏品的渠道。在当地进行深入的调研,深入到当地的群众中去,整理出科学的、真实的图文资料。其次,要对现有的博物馆藏品制定出展览计划,根据当地民众的需求策划展览的主题,发挥现有藏品的重要价值。再次,博物馆建设属于一项公共基础设施,要加强与收藏界团体以及社会人士之间的联系,拓展博物馆建设的途径,动员广大的社会群体广泛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当中,保障博物馆的建设能够顺利展开。最后,要积极拓展博物馆的业务,丰富博物馆的藏品,积极与社会或者个人收藏爱好者联系,为个人或者团体提供免费的展览业务,为博物馆的藏品提供重要的补充。
三、做好民俗文物的展示
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藏品,更要发挥好这些藏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博物馆现有藏品的基础上进行大力的展示和宣传,发挥藏品的社会教育功能,让人们更加广泛地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在现有的藏品基础上组织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区的民俗文化。另外,要在现有藏品的基础上在民间大量征集民俗展品,丰富藏品的内容和类别,展示的过程中策划成专题进行分类展览和陈列。要注意的是展览的藏品不需要很高级,要与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民俗相一致,贴近民众的生活,得到民众的认可,例如可以展示一些民间的老师傅所做的工艺品,与民众实际生活相贴近的老物件等。人们在看展品时能够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探寻展品背后蕴涵的丰富的内涵和民俗文化内涵。
四、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博物馆是一项具有社会职能的公益性设施,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调动公众的参与度,借助社会和民众的资金,扩充博物馆的内涵。博物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走出去,参与到馆外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展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还要不断引进其他地区的展览和活动的主题,引导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博物馆的展览当中,加大与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的合作力度,向社会各界征集民俗文物,丰富博物馆文物的形式和内容。
五、总结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当中要不断创新形式,保驾护航民俗文化遗产,展示民间群众的智慧,增添民俗文化的内容,增强民俗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城镇;旅游开发
一、相关概念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的渐进和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并有着教化、娱乐和心理的功能。
(二)古城镇
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吴承照,1998),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第三,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三)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这是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
二、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双赢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淳朴的居住环境和特殊的民族艺术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丽江古城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大大提升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人通过开发发展丽江古城旅游,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一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丽江古城也不例外。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也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纳西民俗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机,能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例如,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画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字画等民间艺术的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一些传统的饮食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得到了保存。一批专家学者还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史料文献、节日庆典、婚丧习俗、饮食服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音乐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和论证,还撰写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就可以用更多的经费来支持民俗文化保护和创新,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
三、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矛盾
(一)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规模最大的聚居地,独特的纳西民居形式、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环境、亲切宜人的绿化环境、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孕育和承载着丽江的纳西民俗文化。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古城淳朴善良的原纳西居民则是民俗文化的天然守护者和创造者。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根据古城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1996年前,古城内居住着3万多纳西人,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且多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文化天然创造主体的缺失使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黯然失色,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的展示场,那些店铺和旅游商品多为廉价的道具,古城面临着变为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二)纳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导致丽江古城文化氛围减弱
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把文化作为赚钱的工具,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目前丽江古城正遭受着这样的命运,作为一个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内却随处可见傣族民乐葫芦丝吹出的乐曲,民族服饰店里的服饰很多也不是纳西族服饰,而是苗族的刺绣、白族的服饰的等,而生产厂家也多是广州、温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义为娱乐游客的节目,服饰、动作的文化内涵被削弱,其原来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不复存在,丽江古城市场上充斥着的大批量生产的毫无特色商品终会使游客审美疲劳。
(三)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与古城旅游发展遭遇尴尬
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首先是真实的存在与发展,旅游的开发,游客纷至沓来,很多游客要的只是快餐的体验,并不要求深层的真实。但是民俗文化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按照其发展规律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否则长久以往,必然会产生失望的旅游者和无所适从的变异的民俗文化,从而两败俱伤。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有两个尴尬:一是旅游的开发使丽江的纳西下一代生活在扭曲的传统文化中。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印象很多来自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游客的宣传和表演,一开始看到和听到的就是异化的民俗文化。二是原居民的大量外迁和房产的转移,纳西族的下一代失去了继承一个真正的有着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丽江古城的机会。纳西下一代儿童大都出生在新城,已经失去了接触原民俗文化的空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已经被剥离,再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的传承面临中断。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二)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三)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四)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1、杨宁宁.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
2、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3、廖冬梅,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
4、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5、杨福泉.从丽江古城谈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6、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7、蒋高宸.丽江――美丽的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篇10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民族民俗文化的优秀遗产,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现在中国已经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约国,也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率最高、批准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界也提出,中国民俗文化大复兴的年代来到了,从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到戏剧,还有其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要重新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珍藏多年的文化瑰宝抢救出来,包括那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文化。
事实证明,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俗文化传统正是当代文化走向大繁荣的根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文化工程就充分证实了这种深远的影响。
民俗学科的“出路”
民俗文化连同研究它的民俗学在上世纪经历了漫长的“休眠时期”,所幸还有顾颉刚、常惠、容肇祖、江绍原、杨坤、杨成志和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不遗余力地扛起重建民俗学的大旗,也取得了众多具有奠基性的成果。但直到20世纪末,与其他相邻近的人文学科比较起来,在兴旺发达的社会学、民族学的映衬下,民俗学的客观影响依然微弱,学术地位照例偏低,它在社会学科全面发展的热烈氛围中依然遭受冷落。
本世纪初,从国际到国内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是民俗学真正复苏与崛起的升温热点。下一步,已经热起来的中国民俗学和民俗学人该如何用自身的“消耗功”,来实现把热量传给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过程,就成了目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前民俗学升温的切入点似乎应是加强应用研究,优先结合实际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丰富并完善高水平的“中国应用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最直接的学科任务就是尽快建立一整套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应用理论和操作方法,丰富当代民俗学多样化的分支学科建设。
民俗学的思考是多角度的,民俗学的出路也是多方向、多轨道甚至是放射性的。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应指向这几个方面:第一是进行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这一工作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分布版图的重要调研活动,和民俗文化濒危状态的调研汇集到一起,将可被纳入作为国家文化战略决策依据的基本国情记忆库中;第二是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非常密切的表现形式的采录挖掘;第三是进行各类民俗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第四是对民间传承人的传统传承机制如何保护做深入调查研究。
田野作业要讲究“入乡随俗”
田野作业过程中,民俗学研究特别强调入乡随俗,这其中有两个基本点值得注意,第一个就是民俗主体,即民俗对其拥有者、承载者自发养成的文化习俗惯制体系和民间智慧的传承体系,其主体就是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在田野作业中,明确民俗主体要求去除研究者的本位偏见。因为民俗本位偏见会影响学术研究,使调查作业的观点偏离,事实可能会遭到歪曲,调查作业的评价难以准确,甚至还可能引出歧视性的后果。
第二就是要注重民俗对象。当深入到民俗环境之中时,民俗研究者是一个参与者也是观察者,这应该是自觉而不是自发的。在田野调查之前,要做好这样一个认知的准备,明确自己的双重角色。一个民俗学工作者必须要严格地控制自己,敦促自己入乡随俗。这种入乡随俗不是客串而是投入的,要让自己慢慢沉浸进去,把自己的角色转换,由客位变成主位,有了感情,才能正确认识民俗文化。
民俗学研究不会被取代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举世公认的热潮,使几乎所有民俗学人都不仅亲眼目睹了这场文化热力运动的进程,而且还亲身经历并参与了这项文化保护工程的实际工作,做出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民俗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契合点,但两者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来看,非遗保护工作选择了民俗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取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个比方:假定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拥有千万种货品的大超市,民俗文化遗产在这个超市里只是一部分特色货品的专柜。民俗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前,只能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程做选择。
- 上一篇: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
-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传承非遗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