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21 17: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篇1

一、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客源优势

桂林市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根据桂林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871.16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667.84万人次,海外游客203.32万人次。预计2015年桂林市接待旅游人次将超过4000万人次。根据携程旅行网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5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和相关分析报告,桂林入选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排名第十。可见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在经济下行时期依然有着强劲的吸引力,而大量客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资源优势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桂林市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47%。桂林市管辖两个民族自治县,15个民族乡,包含壮、回、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桂林市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

桂林市民俗文化包含市区、各县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旅游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游艺、民俗节庆、民族服饰和建筑、社交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六大类。

(三)品牌优势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享誉国内外,桂林山水已成为桂林市的城市名片。桂林市作为我国传统的旅游城市,其旅游发展战略已从传统的山水观光模式转变为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混合多样式发展模式。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认为桂林民俗旅游依托桂林山水的品牌效应,已形成自身独立的旅游品牌,其一是以刘三姐歌仙传说为品牌,以刘三姐相关影视作品风靡全国为契机,逐步发展起来刘三姐大观园、《印象?刘三姐》、大榕树景区(位于大榕树景区的千年榕树曾在电影《刘三姐》中作外景)等旅游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象?刘三姐》在国内首创利用山水实景,开辟大场面露天演出晚会的新局面,每晚演出两场,旺季时还会有加演,虽然门票较贵,但几乎场场爆满。另外一个品牌是以龙脊梯田为品牌逐步发展起来的龙脊民俗旅游区。作为旅游品牌的“明星”,龙脊梯田的画面常常出现在电视、报刊和各种广告与宣传品上,成为中国的骄傲。

二、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传承角度,笔者认为桂林市民俗旅游采用了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原生态原真性开发模式,是指直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民俗村寨或民俗博物馆,将整个村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这种开发模式以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代表。2011年,该博物馆成为国家文物局命名的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展出文物200多件。桂林龙脊建寨自元代始,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龙脊的壮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壮观神奇的龙脊梯田风光和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以龙脊梯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农耕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寨老制度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制度文化、以糯米和水酒为代表的壮族饮食文化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来桂林旅游的游客。

另一种是文化重构开发模式,包括主题公园、民俗节庆、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三种形式。

主题公园以刘三姐大观园为代表。刘三姐大观园坐落于桃花江畔,占地一百多亩,是初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改建于2001年的主题民俗文化公园。刘三姐大观园于2012年8月10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批民旅风情旅游示范点,是以刘三姐文化、广西壮族文化及民俗民风为主题的休闲游乐场所。

桂林市每个月都有旅游节庆活动,规模较大的民俗节庆旅游活动,主要有资源县河灯歌节、阳朔县漓江渔火节、恭城县桃花旅游节和月柿节。上述的四个节庆民俗旅游活动,除资源县河灯歌节是从传统民俗节日――中元节演变来的外,其它三个节庆活动为加快发展经济,将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充实、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本县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动。

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以《印象?刘三姐》和《龙脊魂》为代表。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印象?刘三姐》是更为成功的旅游产品。其一在于《印象?刘三姐》是以广西桂林阳朔书童山段漓江两公里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为背景,融合刘三姐山歌、广西民族风情与桂林山水等多种元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而《龙脊魂》是在市区表演,在山水实景上不如《印象?刘三姐》气势宏大。其二《印象?刘三姐》拥有强大的制作团队,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和制作人梅帅元都为业内的领军人物。其三在于《印象?刘三姐》的演职员多为当地居民,他们白天从事日常的农耕、打渔、旅游等活动,晚上参加演出,可以保证演出的原汁原味。

以上两种开发模式并不能截然区分。生态博物馆的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发生着变迁,当地政府、旅游规划单位和居民也会根据游客需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重构,探寻民俗旅游新的发展形式;文化重构模式中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原真性内容为背景进行旅游开发的。纵观桂林民俗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民俗旅游发展使得原本不被当地居民重视的或者是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重又获得勃勃生机,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也使当地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得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达到了共赢。

三、对河南民俗旅游发展的启示

第一,桂林目前已形成自然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的局面,因此,河南省民俗旅游亦不可单打独斗,应与河南省的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结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第二,不可竭泽而渔,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以民俗文化传承为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民俗文化是根植于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传承要依靠民众来完成,因此处理好景区与民众的利益分配问题,旅游收益返于民众,让民众认识到“民俗文化就是金山银山”,促使民众自觉自愿的弘扬甚至重构民俗文化。

篇2

【关键词】壮族山歌文化 旅游开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42-02

一、隆安县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东连武鸣县、东南邻南宁市西乡塘区,南接扶绥县、崇左市,西接大新县、天等县,北同平果县隔河相望。地处右江河谷、土地肥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夏长无冬,秋夏相连。南昆铁路、南(宁)百(色)二级公路、邕隆公路以及右江航道贯穿隆安县境南北,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另外,隆安县还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全县有壮、汉、瑶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占全县人口的94.60%。

隆安县旅游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较多,熔岩地貌分布广泛,形成奇峰异洞、山清水秀、绚丽多姿的亚热带景观。境内有著名的自治区级的风景区——龙虎山风景区、仙痕洞自然风景区、渌水江漂流,等等。虽然隆安县旅游资源丰富,但仅限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区域的协调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对最具壮族特色的山歌文化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更是没有合理的规划,没有找到山歌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契合点。山歌是壮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艺术、美学、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却面临着保护和开发意识不到位、保护资金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如何利用山歌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让旅游开发为山歌文化的保护提供各方面支持,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 隆安县壮族山歌文化的特点

山歌是广西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隆安县的山歌历史悠久,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隆安县都结乡荣朋村的山歌尤为出名,是隆安县的“山歌之乡”。隆安县壮族山歌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壮族山歌文化历史悠久

隆安县的壮族是我们常说的南壮,它的山歌具有广西壮族山歌的共同特点。壮族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关壮族山歌的零星收集、记载和片段的评论历史上早已有之,主要存在于两类文献典籍中。一类为方志,包括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等。一类为文人笔记和诗作。如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善说篇》、清末壮族文人韦丰华所作诗作《今是山房吟草廖江竹枝词》等。同时还有与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歌谣《越人歌》的形式、内容极相近的迎客山歌,同是以壮语的“今夕何夕兮”起兴,格式同为勒脚式七言歌。据壮族学者韦庆稳考证,《越人歌》就是先秦时期壮侗语民族先民中流传的歌谣。这首歌谣之质朴优美近于《诗经》之《国风》,在晚近又被认为是古诗的源头,收录进书写文化的典籍中。由此可推断出壮族山歌就如同口传文化中的“活化石”,传承历史悠久,也证明了壮族山歌具有巨大的保护和研究的价值。

(二)壮族山歌内容丰富

隆安壮族山歌由于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底蕴,主要体现于山歌种类齐全和内容丰富,不仅有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也保存有传说歌、谜语歌、创世歌,等等。据笔者对荣朋村的山歌情况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荣朋人民热爱山歌,不但在重大节日以山歌来传达节日的欢乐气氛,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相互召集,聚在一起通过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婚礼开始,接新娘来到新郎家时,唱新人入屋歌:“吉日良辰天地开,新人移步入门来,恭贺主家大富贵,又添人口又添财。”“新人入屋拜家堂,初入屋,头一扬,轻移莲步,头上插花满厅香。”当晚,男女双方邀请歌手,大摆歌台,通宵达旦,对唱山歌。此外,还有谜语歌,这种歌常在酒席的对唱中出现,如问:“大姐爱纺细丝线,二姐摇扇尝花香。三姐爱织高机布,四姐酿蜜人人爱。”答:“蚕虫爱纺细丝布,蝴蝶摇扇尝花香。蜘蛛爱织高机布,蜜蜂酿蜜人人爱。”祝寿歌即老年人做生日亲友来祝贺时所唱的歌。如:“唱歌恭贺主家公,有缘有福在世中,彭祖寿命八百岁,公老寿命万年冬。”哭丧歌即办丧事道公做打斋道场时唱的歌,道师悲凉的声调配以凄切的锣鼓,使听者无不悲伤。可以说,壮族山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真实生活,表达的内容涵盖了壮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壮族山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潘其旭先生在《壮族歌圩概论》中介绍道:“桂中及左江一带的壮族以押脚韵为主体,桂西红水河及右江流域的壮歌以押腰脚韵为主体,其中有五子句和七字句两种,个别有长短句及叠句的长歌体……所谓‘腰脚韵’,就是下句的‘腰’,要押上句末即‘脚’的韵……这样就形成了十分严谨的一首多韵连环式的韵律结构。唱和时,就是依此按韵行歌。”我国大多数民族的民歌都是押脚韵即在最后一字押韵,而壮族人民根据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创造性地形成了既有脚韵又有腰韵的歌谣韵律特点,形成音乐上反复回环,重叠歌唱的艺术特点。

壮族的山歌与其他民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与壮族山歌相关的传统习俗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歌圩活动。歌圩与壮族地区的生产时节和生活节奏密切相关,多与各种民俗活动结合起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举行唱歌集会。正如潘其旭在《壮族歌圩研究》中所说的,歌圩活动“始终都是同壮族群众的物质生活、、道德风尚、心理素质、传统观念相关联并相互制约的。歌圩与各个节日往往构成一个整体,围绕着劳动生产的节奏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集会方式”。如每年的“三月三”就是壮族人民一个十分重要的歌圩活动,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往一个特定的山坡,人们在那里对歌,老年人以对歌来叙旧,年轻人以对歌来寻找意中人,孩子们则是凑热闹,整个山坡热闹非凡,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三、壮族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深入,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步伐加快,各民族文化在融合中产生剧烈的碰撞和冲突,处于弱势地位的那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如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人们对山歌的热情逐年淡化,田间地头不再出现村民高唱山歌的激昂场面,村民们大都不愿开口唱山歌了。山歌这一重要的壮族传统文化正出现式微的尴尬局面。保护这一重要的壮族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保护不等于不对其进行开发,而开发是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应将壮族山歌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使其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文化的发展带动山歌文化的发展,推动壮族山歌文化的普及,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将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开发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而许多旅游又是以民俗旅游为主。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旅游过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通过参加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隆安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丁当镇境内的武鸣丁当河段两岸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河水清澈透明,头塘水电站的建成更增加了一道独特的亮丽景观,极具开发潜力;屏山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境内的龙虎山旅游风景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后,现已升级为著名的省级旅游风景区,等等。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整合,没有较好地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如今,特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命脉,一个地区的旅游产品构成如果在旅游资源上不占有特色优势,就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把地方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旅游心理发展的态势相结合,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注意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才能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处于优势地位。隆安县地处南宁市的西南边,南宁市的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两大品牌,即南宁市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和武鸣“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我们可以依托这两个歌圩活动的影响,把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之中,使南宁市的歌圩文化旅游得以整合利用,带动整个广西歌圩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打造山歌文化旅游品牌

丰富的壮族民歌文化资源是壮民族宝贵的财富,它可以用来开发旅游业,但据笔者对隆安风景点的调查,当地对于山歌文化这一具有壮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未能很好地利用,旅游开发的模式也是照搬照抄,盲目模仿,项目虽多但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创新,旅游知名度低,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在加快建设隆安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时候,可利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影响,用壮族的原生态山歌来打造旅游品牌,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充分整合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龙虎山为旅游中心区,以屏山、叮当、都结等乡镇为旅游支线,创造一系列高品位、原生态的文化演艺节目,努力培养一些新的歌圩场,培育精品文化旅游,提升文化内涵,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2]潘琦.“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黄永珍.试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J].老区建设,2009(6)

[5]欧阳斌.中国旅游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6]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2012ZQN07)

篇3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作者简介]黎珏辰,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22;陈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家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博士,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92-03

一、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概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京族、彝族、回族等12个民族。全区少数民族人口1778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0%。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服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语言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而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使用的壮语是广西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广西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壮族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民歌的代表人物),有海量的少数民族传说神话故事,有杰出的建筑物(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有无数的工艺品(如壮族的铜鼓、壮锦、绣球)。在服饰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壮族的一个分支“黑衣壮”即以全身黑色着装而得名)。在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在伦理道德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比较接近,内容包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单纯朴实、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等。在民俗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在饮食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醋泡饭”)。在医疗方面,广西有壮医、瑶医、苗医等自成体系的医疗方法手段。在生产和生活经验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农耕和畜牧的方法技巧)。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的影响和挑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基本封闭的、落后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向一个开放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挺进。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得到较大程度的维护、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给广西的少数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广西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75,8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75.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其中有广西少数民族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现代化进程如暴风骤雨,冲刷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呼唤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变革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与此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国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在接受《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强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黄格胜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我区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维艰。如民居和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日趋消竭;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民族传统习俗如歌圩、庙会、节日和婚丧礼俗,均因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危机”。

然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保护和抢救;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转化,获得新生和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在笔者看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需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更新传统意识,培养现代意识。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就是传统意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意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宗法族规意识、臣民意识、等级意识、重男轻女意识、顺从意识、迷信意识、信命意识、勤劳意识、节俭意识、自给自足意识、甘于清贫意识、安于现状意识、自我封闭意识、风俗习惯意识、人情意识、面子意识等。这些传统意识有相当部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觉醒觉悟,自觉更新观念意识,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自觉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创富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等。

其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摒弃一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吸纳现代意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饱含着浓重的传统意识,其中一些意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应该被淘汰。譬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延续了500多年历史的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期间举行的斗鸟、斗鸡、斗狗、斗牛比赛,这些血腥活动把人类的肤浅快乐建立在动物的巨大痛苦之上,反映了人类自高自大,无视动物的福祉和权利的意识。这与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已经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追求现代文明的人士的抗议和抵制,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也应该反思和警醒。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吸纳现代意识,反映现代意识。比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创作应该注意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创富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实现山歌内容的“革命”。可以想象,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的山歌会更加受到欢迎,更加流行。2007年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地税山歌台传出了这样的歌词:“作为纳税人,要辛勤劳动;为国创财富,幸福又光荣。”这反映了创富意识和纳税意识的歌词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喝彩。

其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据需要可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实现自身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原

生态传统文化朴实无华、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华风骨。不过,在当代社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发展,可考虑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包括现代审美理念、现代文化艺术成分、现代科技手段等。例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虽然质朴,但显得有点粗糙,审美点不够集中,那么在把它们搬上舞台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现代元素,包括根据现代审美要求,给民歌加入现代音乐成分,提高民歌的感染力;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增加动作的表现力;以唯美标准安排舞蹈演员的着装和化妆;采用现代舞台灯光手段,增强表演的效果;采用精心编写的现代音乐作为声音背景,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水融、浑然一体。广西壮族的天琴女子演唱组合特色山歌《唱天谣》、大型舞蹈史诗《妈勒访天边》和大型山水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三个典型的成功例子。2003年9月龙州县委、县政府出资成立了一个壮族天琴女子弹唱组合,邀请广西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范西姆、梁绍武、韩醒等到龙州调研采风,专家们为天琴组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民歌,其中有《唱天谣》。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天琴组合献唱《唱天谣》,独具壮族多声部特色的演唱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随后天琴组合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以及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文艺演出。《妈勒访天边》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根据壮族民间素材创作的壮族舞剧,曾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六项单项奖、广西第五届“桂花金奖”及十一项单项奖,并入选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融合了壮族歌舞、桂林山水实景、现代灯光效果等多种元素,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公开演出。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完演出后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2004年11月,以《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7月,《印象刘三姐》获得“中国十大演出盛世奖”。

其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现代技术手段。广西文化厅应考虑用书籍、CD、VCD、DVD、光盘、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系统地、完整地、全方位地记录下来,既便于保存,也便于传播。

其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研究方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呼唤文化学者们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对其分门别类,总结各门类的性质特点,建立起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脉络。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广西已整理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桂剧、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壮族嘹歌、瑶族长鼓舞、邕剧、广西文场、陶器烧制技艺、宾阳炮龙节、壮族三声部民歌、田林瑶族铜鼓舞等27种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有助于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其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打造广西的文化品牌。广西的决策者应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成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发展,用心打造一批广西精品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了12届的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个支柱、广西的一个精品文化品牌、广西的一张名片。该艺术节已将广西少数民族的许多经典民歌介绍给世人。一些民歌精品(如前述的《唱天谣》)凭借该艺术节的舞台声誉鹊起,名满天下,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一种成功的现代营销。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支柱,出现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本地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文化节,建立民俗旅游景点,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广西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有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三江“多耶程阳桥”旅游节、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宾阳炮龙节等。

其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要避免过分功利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当然可以有功利的目的,可以追求经济效益,但应有一个度。超过了度,再好的经也会被念歪。比如广西某个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一些漂亮的扮作新娘的少数民族姑娘,“让男性游客扮作新郎,然后按照少数民族的习俗,举行一次假婚礼,以此令游客体验所谓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婚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十分商业化。婚姻礼是假,伸手要聘金却是真……游客因感觉受骗大发雷霆而终止游戏的尴尬场面,致使民族婚俗中原本应体现的一些美好的内容荡然无存”。

其八,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开发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长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特别需要一种开放胸怀和全球意识。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一些,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不必有自卑的心态。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怀有信心。须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广西壮族山歌的代表平果嘹歌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悉尼歌剧院,走向了世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壮乡民俗 节庆体育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84―03

1 前言

所谓民俗节庆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具有特定主题方式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人口约1550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广西百色作为壮族的发祥地,有着十分丰富的民俗体育,具备着研究的典型性,本文以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为研究个案,通过实地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展广西壮乡民俗节庆体育,为研究广西壮族民俗节庆体育活动的现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及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壮乡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为研究对象,对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要科学规划、全面协调、战略与细节并重等发展节庆体育的路径。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本校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在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地田阳县政府文化站和相关行政村村委会等部门搜集壮乡民俗节庆体育有关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地考察法:走访调查近五年来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地田阳县的体育文化局、田阳县桥业镇、百育镇、坡洪镇及田洲镇。

座谈访问法:通过对近五年来举办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百色田阳县各行政村节庆体育的相关组织者、村干部及村民等具体个案进行座谈访问,得到有关壮乡民俗节庆体育的实况,收集发展民俗节庆体育的建议。

参与式观察法:直接参与近五年来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庆体育,观察记录了民俗节庆体育开展的全过程和村民参与的意愿、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获得相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式抽样法,在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现场共发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0份,回收率为93%,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为87%。运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问卷资料,在统计资料或其他方面的数据则直接引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基本概况

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是壮民族一年一度的盛事,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是广西壮族发祥地田阳县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从2004年开始,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由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会主办,田阳县委、县政府承办。在运动会中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见表1),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的到来。在敢壮山景区各体育活动场地举行抛绣球、斗牛比赛,抢花炮、摩托“箩拉”西红柿赛,布洛陀山歌比赛,狮王争霸赛预赛等活动;体育运动会因场面激烈、壮观,成为众多媒体记者聚焦的对象,充分展现了传统节日与民间体育、现代文明结合的魅力,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而又积极的影响,已逐渐成为当地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强大推动力与突破口。

3.2 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群众参与情况分析

开展民俗节庆体育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以及历史文化渊源有一定的联系。在调查中发现,每年一届的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但是本地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少,大部分只是为其中的壮族始祖布洛陀祭祀大典而准备。其次是群众参与民俗节庆体育意愿及其原因。据调查数据分析,近几年来非常愿意和愿意参与节庆体育的村民,分别为2013年70%,2012年80%,2011年82%,2010年83.3%,不愿意参加的和无所谓参不参加的村民则分别占分别为2013年30%,2012年20%,2011年18%(见表2)。不愿参加和无所谓参不参加的受调查者当中,村民表示不愿参加的原因是:节庆体育比赛不公平29.2%和节庆体育项目单一33.3%(见表3)。

根据以上分析,壮乡民俗节庆体育群众参与的意愿十分强烈,但由于举办项目单一、比赛不公平等、组织不力等原因导致民俗节庆体育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保护和开发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已经刻不容缓。

3.3 壮乡民俗节庆体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3.3.1 壮乡民俗节庆体育参与主体嬗变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如下相关情况:第一,布洛陀文化旅游节虽然吸引了大量人参加,但当地年青一代对于文化旅游节中一些活动了解不够,甚至说缺乏热情。相关体育活动中参加者都为有着传统思想的老一辈人,年轻人有大部分也是由于家里老人的要求才参加的。调查原因是“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乃至文化冲击下的农业社会,无数青年人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然而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农民文化的根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青壮年村民几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由于知识、精力等的限制难以组织参加节庆体育。第二,传统项目及手艺缺少接班人。在采访当地花炮传承人时了解到,最担心的就是缺少接班人,因为现在年青人对传统文化都不热衷了。因此制作花炮的手艺找不到合适的年青人去继承,长期下去手艺只会失传。因此在缺乏青壮年村民认同的农村社会背景下,壮乡节庆体育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3.3.2 民俗传统体育的失范与传承的矛盾冲突

所谓失范是指: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民俗传统体育也在这种变化中表现出规模萎缩、活动形式变异,在民族传统体育上的行为目标与手段之间缺少平衡,因此造成行为冲突、意义匮乏、组织混乱、核心形式丢失等现象。随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当地群众对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理解逐渐表现为多元化、商品化、消费化。当然文化旅游节的开展离不开商业赞助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太多的商业广告夹杂在其中,使得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中的活动少了一份少数民族的文化韵味,而是多了一份现代化的商业气息。因此,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在世俗化、经济化下逐渐面临着失范的危险,其核心形式渐渐丢失,当地壮族传统文化失范与传承的矛盾冲突也加剧了。

3.3.3 传统体育项目衰竭与休闲体育需求的冲突

笔者在调研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见表4):民俗节庆体育吸引人们参与的动力是:体育项目的新颖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在当今“时尚文化”盛行的氛围中,参与舞龙狮、抢花炮等人们借以纪念先人、祈愿求福的民俗节庆体育项目正在减少,逐渐面临着衰竭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已经趋于多元化,参与走亲访友、歌舞类活动、看电视上网等人群数量已经和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人群数量所占比例相差无几(见表5)。可以说,休闲需求变异是导致民俗节庆体育部分项目在村民中不受欢迎的社会动因。

4 壮乡民俗节庆体育的发展路径

4.1 科学规划,走继承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在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中所蕴涵的那些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失范的危险。在如何充分利用当地壮乡民俗资源优势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这就需要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它。所以,在利用少数民俗文化遗产发展本地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应努力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科学规划,走继承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是说,在保护好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则下,充分开发与挖掘本地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

4.2 全面协调,整体思考地域的综合

广西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作为当地壮族的一个以传统民族体育为主要特征的、重大的节庆体育活动,需要社会各级部门的配合与协作。所以,将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中节庆体育活动置于地域综合体中整体思考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当地体育部门在对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规划与发展中,既要考虑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域类型和相应的地域分工的空间布局,又要从本地所处的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来综合考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

4.3 适当融入现代体育元素,丰富民俗节庆体育内容

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在强调民俗体育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新的体育元素,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节庆体育项目内容,而且可以增强民俗节庆体育文化的吸引力,不但更多群众可以参与到节庆体育活动的时空场域中,而且能带动人际间的交往。

4.4 打造全面旅游品牌,努力开发节庆体育

如今民俗节庆体育大多是作为节日习俗或生活而周期性地开展,体育活动的文化旅游价值对于大部分人们来说还没有完全地意识。而事实表明,旅游业与节日、节庆体育的联姻可以很好地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民俗节庆体育凭借有突出的项目特色、丰富多彩的内容、浓厚的民族风俗、活动参与性强等特点,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吸引外来游客共同参与活动。同时坚持把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与体育资源相结合,把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统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把收益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好投资开发的指导意见,打造成一个民族旅游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黄翔.旅游节庆与品牌建设[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邓国华,丁世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失范的成因――以富禄村、平安村为例[J].体育学刊,2008(12).

[3]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

[4]饶远.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开发理念的新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篇5

一、民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其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一)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二)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三)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三、国内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

(一)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二)复古再现式

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也属此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三)原地浓缩式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其优点是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四)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夏威夷毛利人村落等,该模式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五)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师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演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六)短期表现式

以上五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生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

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两大原则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相近(均在1991年底),199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元和630万元,199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亿元和691万元,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区位是关键,前者处于口岸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众多,且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因此,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且具置与依托城市之间不宜超过1小时车程,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之内且交通便利。如距离偏远,应尽量与其他较具吸引力的景点组合成二日游旅游线路,在投资规模上宜尽量予以控制。

五、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

篇6

历史悠久 孕育文明的摇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全世界掀起了寻根问祖的浪潮,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无疑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通行证。当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在我国岭南、西南以及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生活着由远古时期西瓯、骆越人的后裔所组成的现代壮侗(国外称侗台)语系族群,主要包括中国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越南的岱族、侬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的阿洪人等21个民族,人口近1亿,这一语系族群在历史上曾以现今壮族居住的地区为中心向外迁徙。根据来自全国和全区著名的民族学、壮学、社会学、民俗学、生态学专家调查研究,得出大明山南麓区域是壮族龙母文化的发祥地和骆越古都文化遗址,与东盟各国是同源异流,都是骆越的后人,不管是在宗教、语言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相似之处,不需语言翻译就可以直接交流。可见,环大明山南麓区域是众多的骆越民族后裔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大明山景区可以成为广西乃至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旅游、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先天条件。

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大明山以“雨后晴翠、层峦迭嶂、满目生机”而得名,又曰“鸣山叠翠”,是桂中最高峰。由于地处北回归线,地形复杂,气候独特,使得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相对高差大,塑造了风光无限、多姿多彩的景观资源,这里四季景观各异,组合有度,具有雄、险、秀、幽等景观特色。“春之岚,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便是大明山四季的生动写照。同时,宜人的山地旅游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是避暑旅游的好去处。另外,大明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3%,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为17万个,是目前全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一个难得的休闲养生胜地。这里以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综合考察,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09科764属2023种,分别占广西植物区系列科、属、种的73.9%、430%和28.0%。野生脊椎动物31目90科294种,其中鸟类151种,哺乳类动物60种,爬行类动物42种,两栖类动物19种,鱼类动物22种。这里是广西野生动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物种多样性、生物代表性、生物稀有性等特点,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

彰显特色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胜地

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是文化旅游、个性旅游、专题旅游等参与性强的旅游。为此,大明山景区从发展传统观光性旅游产品的模式中走出来,突出优势,彰显特色,保持较长的生机和活力,努力实现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的目标,从战略高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提升品牌价值的道路,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依托壮族龙母文化、骆越古都文化新品牌,打造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开发是以旅游产品价值创造为核心,对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的挖掘过程。大明山以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为依托,打造其核心竞争力。依托壮族龙母文化、骆越古都文化以及现代华南壮侗语族和东南亚“同源异流”20多个民族的文化因素,拉紧交流的纽带,不断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以吸引东南亚国家部分民族进行“寻根之旅”的文化旅游活动。目前,壮族龙母文化、骆越古都文化已得到进一步挖掘利用,尤其是壮族龙母文化被及时纳入大明山的总体规划,并列入南宁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从根本上丰富了大明山景区的文化底蕴。同时,积极围绕这一民族传统文化优势开展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随着这些规划得以实行,大明山必将对东南亚“同源异流”民族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游客得到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游客产生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同时,生态旅游是一种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大明山景区结合丰富的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了8条精品线路及沿线41个观景亭台,其中可对外开放的线路有:从天坪综合服务区“科普展览馆”至“神奇草坪”往“北回归线塔”,经“玉脉石英”奇观廊沿湖边回到服务区的神奇之旅,从“不老松”至“金龟瀑布”的养生之旅,从龙湖桥沿湖边往堤坝停车场的休闲之旅等路线,沿途可观赏到鱼跃龙门、云龙佛光、大地峰林、橄榄大峡谷、天然氧吧、骆越王阁、龙神阁、仙境亭等壮丽景观。此外,根据不同季节,还可以看到山花烂漫、雾凇、连天云海等自然界的奇观,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篇7

    1、加强广西壮族民歌教学的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着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对音乐萌发兴趣、保持兴趣、稳定兴趣、发展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学”,由此诱导出潜能,在新课标中也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广西壮族民歌呢?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宜的的教学法和教学方式。其中包括教材内容选择的经典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多样性等。

    2、发挥音乐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起到了正确引导的作用;教学目的也通过教师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有被遗忘的迹象;学校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主阵地,也担负着传播弘扬地方民族音乐的任务,这需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广西壮族民歌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就要注意教授学生的对象和阶段性特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引导应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此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教授曲目选择上要有所区别。对低年级学生可多选择旋律比较简单、赋有趣味性的教学,而对高年级学生则可选择一些稍有难度和意义深刻的广西壮族民歌进行欣赏。

    3、继承弘扬,为我所用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有不同层次的区分,所以我们绝不可以拒绝继承和渐渐古人和民间,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原始音乐元素,但是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代替自己的创造,这是绝不能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继承音乐艺术遗产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民歌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继承。

    二、讲授演唱壮族民歌的技巧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通过教唱壮族民歌来让学生在演唱中体会民歌的魅力。要学会唱壮族民歌,就应该在教学中教授学生广西壮族民歌声乐学中的一些演唱技巧,包括:

    1、语言的学习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我们说要唱好一首歌曲,必须要对这首歌曲的语言艺术有所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个少数民族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人民正是用他们独具特色的语言传唱歌曲,表达情意。要学习壮族民歌,首先就是要学习它的语言,掌握该语言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壮族民歌的韵味,在演唱中做到声情并茂。

    2、发声的技巧

    人类自然的发生方式是符合人的生理结构的,声学中称为“声音共鸣”的科学发声技巧就是在自然发声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在演唱中应该将自然的发声方法与科学的发声技巧相结合,轻松地运用本质的声音,结合科学的气息法技巧:具体方法是放开歌喉,用流畅的、来自丹田的气息,并保持腹、胸、颈上提,让气息通畅无阻的方法歌唱,这能更好地表现歌唱者声音纯真的美感,这也是三种发声方法的关键所在,掌握了这个关键,学生的歌唱技能会得到提高,演唱的歌声会更打动听众,声音的共鸣会更具感染力。

    3、准确掌控气息,运用气息

    在演唱民歌时对于气息的把握非常重要。声音的产生来自于人的咽喉、声带等器官,又随着人的呼吸或运动而变化,歌唱又可理解为呼吸运动,或呼吸艺术。气息与呼吸相关,良好的呼吸是歌者掌控气息,运用气息的保证。

篇8

近日,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对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张玉香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基本内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能够为中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范本。

【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2、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3、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4、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5、文化传承型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6、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7、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8、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9、休闲旅游型模式: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典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篇9

关键词:乡土资源;实践活动;美术教学;筛选;整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86-02

一、以龙胜的地方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为素材,进行“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

在教学中把一些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建筑物、器物、建筑图案和艺术品作为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并用美术形式与手段表现出来。

(一)开展欣赏与评述教学

搜集龙脊梯田摄影图片,搜集家乡的建筑图片开展欣赏与评述教学。在此基础上,如:自编校本教材“艺术家眼中的龙脊”,从知名艺术家的画龙脊的作品,画龙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探析龙脊的自然风光之美,了解龙脊杆栏式建筑民居“吊脚楼”之美。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也是龙胜的特色建筑,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家乡。通过对地方美术经典的自然风光的学习,让学生对龙胜的地方美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在欣赏中领略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其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将本地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引入写生教学

在龙胜的地方资源中,自然资源及自然的人造景观(建筑、遗迹等)是最直观、也是最贴近学生的美术素材。对于龙胜的孩子来说,这里的千层梯田、吊脚楼等景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常常因为熟视而无睹,未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地域之美。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美术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再表现”。龙胜的“龙脊梯田”可以说是龙胜的一个符号,说起龙胜,人们就会想起龙脊梯田。龙胜特有的民居建筑――“杆栏式”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侗寨的鼓楼,也是龙胜乡土民居的代表建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零距离观看风景及建筑,进行写生教学。比如,和平小学组织学生去龙脊景区采风,利用集体春游和秋游的时间拍摄地方美景;平等小学和乐江小学组织学生置身于侗寨,感受祖先创造的侗族民居――鼓楼、风雨桥;其他很多学校的学生进行“景观仿造”,观看龙脊梯田景点的摄影图片,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的民居图片,进行绘画练习。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龙胜梯田之美、少数民族的建筑之美有了更深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表现地域之美。

(三)民风民俗入画

通过了解本地少数民族风情,通过参与民俗节,让少数民族风情走进绘画作品。龙胜县自宋代以来陆续迁入瑶族、侗族、苗族、壮族、汉族等民族,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保存着许多古朴、独特的民间文化。

少数民族民俗节庆资源丰富而独特,文化悠久灿烂,民族节庆节事一年四季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古朴纯真,饮食习俗别具一格;民族建筑古朴艳丽,民族服饰典雅艳丽,民族歌舞妙曼动人,民族体育竞技妙趣横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把这些民风民俗用美术的语言表现出来。

1.让学生观察民族服饰,并用于创作表现。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的服饰,使他们对本地的民族服饰有深刻的印象。说起龙胜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会想起苗族、瑶族、侗族、壮族这四种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会想起红瑶和盘瑶、花瑶的服饰上精美的刺绣装饰;会想起色彩简洁明快的壮族服装和花毛巾做的帽子;会想起每个民族特有的造型精致的银手镯、银项圈、银头饰等饰品。

2.让学生参与民俗节庆的活动,作为学生创造表现的主要内容。红瑶红衣节、晒衣节等节庆已经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民族节庆品牌。在晒衣节,红瑶女将会展示瑶族的“长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还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另外,侗族的“武圣节”、“长桌宴”是最具特色的,当天侗族还会唱侗歌,表演多耶舞、芦笙踩堂等。龙脊梯田开耕节会举行祭祀、放水、开耕、好汉爬龙脊等活动。这些民俗风情成了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在了解这些民族风情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整理,编成教学案例,指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中小学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表现民族风情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各类绘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凡是美术竞赛,90%的学生都会以民族风情为内容来创作,而且效果良好。以绘画比赛这个载体宣传了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二、以龙胜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为依托,参与“设计与应用”

利用乡土造型材料,开展工艺美术创作活动。龙胜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民间美术的依托和生存土壤。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胜民间艺术,龙胜的中小学都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的系列活动。有的学校以侗乡草编(编草龙、编草鱼等动物)为主题、有的以瑶族的刺绣为主题,组织学生学习农民画,或者以本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情为内容的海绵纸板画和木板木刻版画作品,创造了木糠贴画、五谷贴画,这让学生受到了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极大感染。我们对龙胜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发挥了民间美术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也为本地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中还发现了乡土美术的特色和风格,历史、发展和现状,体会到了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传承了本土美术的创作技能,延续和发展了乡土文化的命脉。

三、以龙胜民俗文化活动资源为契机,开展“综合与探索”

龙胜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各种民俗节日及社区文化活动等,是开展地方美术学习的契机,也是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结合民俗活动的主题,开展校园美术制作与展示活动。每年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竞赛活动,以图片、文字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学生现场创作以歌颂家乡和家乡少数民族为内容的绘画作品,现场制作工艺品(草编、刺绣、纸制作的建筑等),电脑制作课件。

学生策划活动、自主探究、切身体验等活动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总之,挖掘龙胜的地方乡土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本地美术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对于合理改进美术课程结构及培养学生热爱本土艺术,弘扬优秀民族和民间文化,促进地方有特色的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茁.教育科研课题组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

[2]唐海虹,金正海.挖掘乡土造型资源开发学生创造潜能[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黎灵伟.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琼州学院学报,2008,(S1).

[4]朱春桃.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

[5]丁晓华.农村小学美术课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体会[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3).

[6]张雪峰.农村贫困地区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美与时代,2006,(06).

[7]徐海华.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5).

[8]张丽丽.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美术课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2).

篇10

关键词:壮族妇女 坐月子 习俗 现代流变

一、简述坐月子民俗

坐月子最早可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之“月内”,是产后必需的仪式。以社会学的论点,坐月子可以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因为婴儿产出让身体、生活有所改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周边的人甘愿为她付出。从医疗保健方面来说,坐月子期间,产妇要卧床休息,注意饮食,防寒保暖,调养好身体,促使生殖器官和肌体尽快恢复。

壮族妇女十分重视坐月子,在过去,她们生完孩子后,要守在房内调养,满月后才可出门,坐月子期间可以享受最优厚的待遇,成为全家人都围着转的中心人物,平日里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之一的产妇趁此机会,可以发泄出累积的不平情绪,消除长期积劳。

二、壮族坐月子习俗的现代流变

(一)饮食习俗的变化

人们认为,产前孕妇负担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要恢复到产前状态,各项功能能否复原,这些都取决于产妇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而其中饮食调养是至关重要的。

产妇由于分娩时非常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容易受风寒,因此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忌食生冷寒凉之物,所吃之食,最好还可以促进乳汁分泌,而壮族人民多分布在湿热的山区,还提倡饮食中要少放盐,滴水不沾,通过喝汤喝米酒来代替喝水,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为了了解壮族妇女在坐月子期间更为具体的饮食习俗,我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区,上林、宁明、来宾、岑溪等县已婚育的妇女进行了调查走访,所调查的地区,传统的坐月子饮食习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要喝炖鸡汤。从产妇生产之日起,家人每天要用一只土鸡炖汤,分两至三次给产妇食用,汤中加入大量的老姜、葱、酒,或者是红枣、桂圆、当归、薏米等药材,起到滋补身体、祛风祛寒的作用。

(2)常吃鲫鱼汤、糖醋猪蹄、八爪鱼等食物。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产妇食用了这些食物之后,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壮族地区多有吃酸习惯,糖醋猪蹄酸甜入味,可以起到调节口味的作用。

(3)常吃鸡蛋甜酒、红豆红枣汤、阿胶炖黄酒等甜品、补品。其中又以鸡蛋甜酒最有特色,能活血化瘀,帮助恶露排出。

(4)只吃肉食,忌青菜、蔬果。人们认为青菜、蔬果都是寒凉食品,吃了对产妇、婴儿身体都不好。

(5)用糯米酒、汤、牛奶来代替水,在坐月子期间滴水不沾,认为可以帮助产妇排出体内多余水分。

在社会长期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壮族地区坐月子的饮食习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有:

(1)人们会根据个人体质来适度进补,不一定要吃那么多炖鸡,也不一定要在日常饮食中加入那么多的姜、酒。

(2)人们更注重营养均衡,会循序渐进地给产妇食用一些青菜、蔬果,为避免寒凉,会考虑把水果煮成汤或甜汤。会给产妇适量喝水,不仅仅用糯米酒、汤、牛奶等来代替。

(3)适当吃盐,以避免出汗过多,电解质失衡。(二)清洁习俗的变化

壮族传统认为,坐月子的产妇由于特殊的生理条件,在做个人清洁工作的时候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长此以往,便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和禁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具体表现有:

(1)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农村地区的妇女还习惯用毛巾或布把头包起来,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仅可用烧热的米酒擦拭头皮,或者是用柚子叶、艾草等煮水擦洗皮肤。一是为了防湿邪入侵;二是因为他们觉得产妇要多卧床休息,不能来回走动、提水等重物,以帮助身体恢复。

(2)坐月子期间不能刷牙,认为产妇生产后由于钙的流失,牙齿变得松动脆弱,刷牙容易导致牙齿脱落。

现在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会更注重清洁卫生,一般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生产完不久就会洗头洗澡,每天都会刷牙。

(三)坐月子方式的变化

过去人们坐月子都是在家里进行,由产妇的母亲或者是婆婆负责烹煮食物,嫂子帮忙打理照料,丈夫也要在老人的指导下承担起帮婴儿换洗尿布等责任,而现在很多家庭会聘请家政公司的月嫂来照顾产妇。在广西的南宁等主要城市还出现了专门的月子医院,产妇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更专业的身材恢复指导、心理指导等,这也是坐月子民俗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物质条件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壮族地区的人们也拥有了更为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饮食方面来说,人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有在圩日和大型的节假日才能吃上肉,缺乏营养,因此也不需要在产妇生产之后大量进补了,进补过度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太多的负担;而现在大部分家庭都会有较为便捷的供热水设备,有电吹风,因此更多人会正常洗头洗澡,认为洗头洗澡不会耗损太多的体力,及时吹干也就可以避免风寒入侵;同样,也是因为经济富足,人们才会愿意去聘请月嫂来照顾产妇,或者把产妇送往月子医院进行调养。

(二)现代医学理念的影响

现代医学的发展,帮助人们在传承传统习俗的同时,更科学合理地去认识和发展这些民俗事象。从饮食角度而言,现代医学认为产后进补应据具体情况,根据季节、体质来调理,比如传统习俗不能吃青菜、蔬果,但是现代医学提倡食用,因为产妇的身体康复和乳汁分泌都需要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从清洁的角度来说,产妇生产后身体排出多种体液,混杂散发难闻的气味,使产妇精神状态不好,大量病菌也会乘虚直入,而及时清洁则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帮助产妇解除生产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产妇还应坚持刷牙,因为在坐月子期间,每天都吃很多高蛋白、高糖分的食品,留在牙齿中的食物残渣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引起口臭、溃疡等;也是因为现代医学理念的进步,很多的月子医院、家政公司的月嫂有了更先进的坐月子理念、育儿理念,能更好地照顾好产妇和婴儿,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愿意聘请月嫂或者是去住月子医院。

(三)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过去,大部分壮族人都生活在山区,那里湿热难耐,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节奏缓慢,而现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在城市生活,交通便利,家里普遍装了空调、风扇、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但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忙,压力大,邻里关系冷漠。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坐月子民俗变化的一个原因,由于城市里的很多年轻人生孩子的时候,他们五十多岁左右的父母尚未退休,工作繁忙,因而不能像以前那样来尽心照顾产妇;也有很多年轻人只身到城市来学习、工作,生产后远在老家的老人有农田要照料,也难分身来专职照顾;另外,现在年轻的父母以独生子女为主,缺乏照顾孩子的经验,也没有兄嫂等可以帮忙照料,因此才会催生了月嫂行业,才会产生了月子医院这样特殊形制的医院。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

坐月子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民俗,外国人因为体质不同、饮食结构不同、生活方式和观念的不同,很少有坐月子的,不能因为外国人都不坐月子就说中国人坐月子是种迂腐落后的陋习,但是外来文化的介入确实给坐月子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四、坐月子民俗发生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

(1)很多变化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而产生的,是更为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是科学合理的、人性化的,是在传承传统民俗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结果,值得肯定,帮助现代的年轻人更全面地认识和发展坐月子民俗,帮助产妇调养身体。

(2)催生了月嫂这个行业,促进了月子医院的产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聘请专职月嫂之后,家人的照料相对少了,全家人围着产妇转的感觉没那么强烈了,邻里之间不互相帮忙、提点了,从某个程度上来说,这并不有利于家庭之间感情的加深,不利于社会之间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这也是现在“80后”一代的产妇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作为家人,在月嫂承担了体力上的劳动的同时,还是应该给产妇带去更多心灵上的抚慰,更多地关注孩子身心的变化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新良.月子护理和新生儿保健[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