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1 17:0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的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循证医学教学培训情况,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参加培训的两批学员反馈的意见,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6.7%,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培训对他们的临床和科研有帮助,并有意愿在将来继续学习循证医学,以及进行循证医学的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学员在培训后应用最多的循证医学知识是基本方法和技能(统计、检索、查新等)、相关数据库和医学资源的应用、评价相关文献和医疗方法、追踪后效评价。建议主要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循征医学,增加循征医学实践机会以及加强后续跟踪指导。结论:今后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实践机会,加强后续跟踪指导。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重课堂教学、重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足。由此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尽管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川。
循证医学是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的规范化模式,其核心是所有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必须建立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之上,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将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培训引人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希望能与传统的医学教学互补,通过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医学生适应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独立发现并解决临床问题,始终以全球最新、最佳的临床证据指导自己的实践,使他们在打牢“三基”的基础上,再添自主知识更新的“翅膀”,不断成长为创新型医学人才。
培训在7月初学生进人通科实习、临床轮及科研课题时开始.分为三个阶段.时间约2年。第一阶段:约3个月,进行循证医学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培训。第二阶段:约9个月,进行循证医学相关课题的实践。第三阶段:约12个月,撰写论文。
预期效果是:通过培训的学员具有循证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医院初步建立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利用该模式初步培养一批具有循证医学理念的科研人才储备队伍。
为了解培训成效,总结培训经验,完善培训质量,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主要对循证医学的知晓度、运用循证医学的能力、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川。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现将反馈意见整理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南京市鼓楼医院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该培训选择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学习的七年制本硕连读医学生及三年制的临床医学硕士生、博士生,采取自愿报名、随机录取的方法,选择两批共60人进行循证医学教学培训,每批培训时间为两年,分别为2005至200年,2006至2008年。
(二)方法
为总结引人循证医学教学的经验和成效,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在培训班开课前发给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培训结束后在学员完成研究生论文答辩后收回。重点收集学员在培训前后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培训对临床、科研的帮助、培训后对循证医学的应用、对培训的意见反馈等情况,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两批问卷回收率为86.7%,学员绝大多数认为该培训对他们的临床和科研课题有帮助。
(一)学员个人基本情况
学员中七年制本硕连读的占46.2%,三年制硕士占46.2%,三年制博士占7.7%;培训开始时处于实习期间的占57.7%,处于临床轮训期间的占11.5%,处于课题研究期间的占10%。
(二)培训前对循证医学的认识
培训前学员100%知道循证医学的存在,其中通过老师授课时提及知道的占53.8%,通过学校或医院的相关讲座或培训知道的占34.6%,通过查阅文献或资料时涉及知道的占23.1 %;培训前其所在院校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占19.2%,接受过循证医学知识培训的占26.9%,自学过循证医学知识的占38.5%,在医学学习过程中有老师应用过循证医学教学的占61.5%。
(三)培训后对循证医学的认识
培训后100%的学员认为有必要将循证医学引人医学教育。经过培训,学员在临床实践方面得到的最大帮助在于指导医疗(88.5% ),在课题研究方面得到的最大帮助在于数据分析(72% )。学员认为比较恰当的培训时机为课题研究阶段和临床课程阶段(均为46.2% )(表1)。
(四)培训后对循证医学的应用
通过培训,61.5%的学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过循证医学知识,72.0%的学员在课题研究中应用过循证医学知识;76.9%的学员认为该培训对其毕业课题有帮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循证医学内容依次为基本方法和技能(如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和查新等)(72% )、循证医学相关数据和医学资源的应用(64%);在课题研究中应用较多的循证医学内容依次为评价相关文献和医疗方法、追踪后效评价(64% )、循证医学相关数据和医学资源的应用(60% )。在毕业课题中应用循证医学较多的阶段为综述及论文撰写阶段(69.6%)和实验室或临床研究阶段(47.8% ) 。
所有学员均有意愿在将来继续学习循证医学,96.2%的学员愿意在将来进行循证医学研究、推广以及教学工作。
(五)反馈意见
学员对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条件满意率均在50%以上,不满意率较高的有社会实践安排(42.3 % )、实践课程设置(34.6% )、师资队伍建设( 26.9% )(表2)。
对培训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42.3%的学员认为其毕业课题中能应用循证医学的科研项目太少,34.6%的学员认为培训内容不够全面.15.4%的学员认为培训与科研、工作之间会出现矛盾如时间安排冲突等,7.7%的学员认为师资队伍不够强。
学员的建议有以下方面:①针对不同阶段的学员规划不同的培训重点;②一些基本理论已经学习过,希望减少理论课程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分组实践教学;③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循征医学,增加循征医学实践机会;④在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阶段最好能有老师的跟踪指导。
三、讨论
循证医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政府的卫生决策和医学教育,指导医师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在医学教学阶段即培养学生循证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研方法,当他们进人临床学习后才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应用于医疗实践。这对于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医学人才,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培训试图建立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培训与临床学习相结合。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学员在培训后应用最多的是基本方法和技能(统计、检索、查新等)、相关数据库和医学资源的应用、评价相关文献和医疗方法、追踪后效评价,说明这些内容是培训的优势,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未来培训应保持优势并不断完善。
由于医院的临床医师精通循证医学应用的人员不多,能够对学员进行系统培训的医师更少,培训的师资队伍一部分是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院校聘请,一部分是从医院中招聘,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员对目前的实践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安排不太满意,原因可能在于医院能指导循证医学实践的老师较少,主要集中在泌尿外科、普外科、心脏内科、血液内科、妇产科等科室,导致选其他专业的学员得到的实践指导较少。同时临床医师平时工作较忙,不能对学员的实践作耐心细致的辅导。
篇2
【关键词】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61-02
长期以来,我国无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未经二级学科培养,就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的能力和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地方恢复了住院培训的试点工作。经10余年的实践,一套较为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制度和模式已经得到了确定和完善。
超声医学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X线诊断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等构成了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1]。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超声诊断在一些临床学科诊疗疾病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在某些方面发挥着其他诊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临床对适应超声医学影像需要的医学影像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适应临床的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在开展,以往的超声医学教学方式是否能够适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探讨的热点问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目的:通过3年在有资质的培训基地(三甲医院)进行正规化培训,要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思维,了解医学影像学范围内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接触大量的临床病例,包括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打下扎实的诊断基础。主要采取在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整个过程着重强调了医师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知识全面性的培养。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超声医学以往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上级医师对典型病例进行临床示教。采用基于PBL、案例式、导学式、多媒体以及PCAS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也较少。动手能力训练较少,对医师的考核重知识而不重能力,实习医师操作技能、诊断能力及报告书写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外,可供实习医师使用的超声医学相关教材数量较少。一些关于介绍超声造影、三维重建、弹性成像、血管内超声、介入超声、超声靶向药物治疗等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教材也较少[2]。
基于以上问题,首先,超声医学专业要适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采用系统高效满负荷培养模式
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6个月)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安排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延长在内、外科的轮转时间。第二阶段(7~21个月),在影像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第三阶段(22~33个月),住院医师在选定的执业方向的相关专业组内进行培训。主要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超声和核医学三个执业方向。这种培养模式不再局限于医师的专业限制,注重各专业结合,全面扩展医师其他各相关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拓展医师临床思维。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教学中也应配合医师的轮转时间,调整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医师的学习效率,在本科室轮转期间,尽量让轮转医师多接触临床病例,多进行临床实践操作,让其应用之前在临床科室轮转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独立思考,建立正确的全面的诊断思维模式[3]。笔者科室专门指派多名超声专业上级医师负责超声检查操作技能培训,轮转医师可以随时进行操作和得到带教老师的解惑,轮转医师每天需完成一定多数量的病例操作及诊断,并整理典型病例,随时可以进行病例讨论,训练诊断思维。在第三阶段培训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接诊病例-实践操作-结合临床-思考诊断-提出问题-解疑答惑-总结经验”的思维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系统的无缝衔接。
在规培期间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开展教学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70-01
临床教学是临床能力培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至关重要的一部,如何把课堂上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尤其是把中医的望闻问切能力体现在临床实践中,是我们目前中医临床教学培训中需要密切关注的。
1 背景
目前国内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向国际接轨,而目前医疗体制的完善跟不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尤其近几年来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在这一背景下,目前国内临床教学实践也面临诸多困难。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的文化层次与医疗需求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很多患者不愿意给实习生操作的机会;再者目前的医疗法律法规极大限制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同时教学资源毕竟有限,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临床教学实践的质量。
2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机密结合临床实践,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其教学单位一般由8-10名学生和1名导师组成,以具体案例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充当导演角色,而学生是演员。教师起到的作用是主持、引导、点评的作用,而学生才是嘉宾和主角。通过场景模拟,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1]。
PBL是一种较为开放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内容的精髓,还需要兼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同时,PBL教学的成功开展,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上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根据问题查阅国内外文献,课程中也需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挖掘出问题的最佳结论。但是单纯PBL教学方式在相当一部分临床学生中较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从教师方面分析,目前大多有经验的临床教师缺乏对目前主流教学模式的认知,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而能赶上潮流的年轻带教医师又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从学生方面分析,PBL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缺乏主观能动性和一定的知识基础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T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是将一个大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团队,以团队为基础进行课前预习和预习测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练习与讨论,以促进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的一种教学方法。TBL教学思路的基本理念是:教师课前设计教学课程、设计评分方案,学生分组并形成团队,学生自学、课堂测验,团队讨论、跨团队讨论、各团队回应(组内、组间、各组同时),教师点评、精讲,组内、间互评。其考核是通过每次课堂表现、随堂测试成绩、团队内个人表现而进行综合性的形成性评价[2]。
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形式多种多样,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有经验的师资团队仍较为匮乏,完善的课程很难去有效安排师资力量,而且课时有限,教师课上所能传授知识点较少,学生在课堂上虽能积极发言,但很难形成对问题深入理解,难以真正将课堂上的知识点铭记于心;同时TBL课程无法做到对知识点系统化教授,而中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培训,所以无法作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
4 联合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培训的尝试
根据前期中医模块培训学生反馈及考核效果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内科常见病症的中医临床思辨能力较为欠缺,欠缺一定的临床诊治能力,同时对于常规体检、中医查体操作的手势不标准,缺乏对阳性意义体征的认识。既往中医经典模块培训采取讲座形式,共6次课,6个病症,每次课2小时左右,讲课老师都是我院的知名中医骨干力量,普遍具有专家或特需门诊经历,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每位老师讲课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讲课内容丰富多彩,较为贴近临床。这种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能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形式仅仅是作为一种“点的深入”,而没办法做到“面的覆盖”;更多学生直接接触大师级别的讲座无法做到深刻理解。
针对如上情况,我们对于我院临床医学院07七年制、09五年制的学生的中医临床培训模块进行了改革,采用PBL、TBL等联合教学模式:两次PBL课程(咳嗽、水肿)、两次TBL课程(胸痹、血证)、两次讲座。学生控制在20人左右,TBL课程一般将学生分为4组,配备1名高级职称指导老师,设计形式如下:提前1周布置好研究案例;问题准备(包括正反辩论题:如胸痹痹的病理因素中痰重要还是瘀重要,查找相关经典文献支持说明);学生演讲(包括学生制作PPT,主要目的大致理清胸痹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辩论;教师总结(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胸痹的临床研究等)。PBL课程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配备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设计形式如下:临床教学案例准备;谈论题准备;案例问诊-诊断-治疗启发式进程;教师总结(学生表现评价以及临床案例的分析)。两次讲座设计如下:1次以学生自主演讲为主(提前1周布置演讲题目,学生自由组队,查阅文献资料、搜集临床案例,制作PPT);1次演讲主要邀请我院优秀中医人才培训对象进行个人临床经验的分享。
5 结果与展望
通过1年时间中医临床模块培训实践,经历了4轮不同学生的联合教学模式培训形式,针对于学生的出科考成绩与中医思辨成绩与其他培训模块进行同期对照,发现中医临床模块培训学生在出科考成绩上与其他模块并无明显差异性,但在学生的中医思辨考试成绩中能够体现出优势,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
通过6次不同形式的课程,学生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引导,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其次,小班小组化的教学形式,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课堂上的辩论,促使学生们加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协作,培养了集体荣誉感。第三,联合的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枯燥的教学形式,目前多数学生还是有极强的个人表现欲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表达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制作课件能力等等),因为每堂课上不同特点学生的思想碰撞往往能擦出绚丽的火花,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3个月的课程结束后通过课堂测试、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收集学生对中医临床培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得出结论: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中医知识寓教于学、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提升了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
我们在中医临床培训的探索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将积极进行完善。首先是课程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健全,包括学生个人能力评价以及团队的整体评价;其次就是PBL与TBL课程的教案需要进行进一步更新与完善,保证每一轮培训学生都能对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避免教学案例重复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园本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为了使我园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11月25日,英才幼儿园特别邀请无锡亿童音乐培训师宋老师来园进行了第二期课程培训及探讨。
此次培训主要针对小、中班音乐课程内容,分别探究适合这两个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积极研讨,认真地做着笔记,同时还踊跃参与音乐游戏互动,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向老师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伴随着优美、欢快的音乐,老师们按“歌唱歌谣、韵律游戏、玩奏乐器、音乐欣赏”等专题,探究了先进、有趣的音乐教学方法。
本次园本培训及研讨,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掌握了前沿的幼教资讯和先进的幼儿音乐教学法。让老师们对音乐教育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园本课程培训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很有帮助。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结束了为期五天的亿童培训,亿童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深刻,依次学习了阅读,蒙数,英语等。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全面提出日常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大家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是我们常说的话,但我们如何真正地运用起来,那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在课堂的设计上还是游戏的规划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照顾到每个孩子。总之,英语教学必须遵循幼儿学习英语的规律,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环境熏陶,开展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英语教学活动,既可以控制学生亢奋的情绪又可以保证幼儿的正常学习,这将是我下一步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活泼、生动的英语学习中来,体会学习的快乐!
亿童英语是以游戏和TPR表演形式来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语感和初步使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亿童讲师首先讲的是如何营造一个幼儿轻松学习的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发现一种吸引自己的物品时,他的接受能力和感受力是最快的。再次也讲到了突显个体幼儿和重视集体幼儿,如何以表演的形式让个体幼儿施展自己,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集体幼儿的展示。
培训中,培训老师围绕“亿童幼儿英语课堂教学”的主题,结合英语教学流程,从热身活动,内容呈现,活动操练,创造巩固四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以课为例,当场展示了一节英语活动课,从活动总体设计与组织、活动流程、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与技巧、亿童英语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对老师们进行全方面的培训。此外,老师还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与老师们互动,增强了幼儿英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本次培训“寓教于乐”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对于教师开阔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内容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这次学习收获颇丰,我会把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也很感谢园长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为了提高教师们对新教材的授课能力,有效提升幼儿园艺术教育质量,3月31日上午,幼教中心主配班教师对《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教材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此次培训邀请亿童教育机构刘老师进行讲解,刘老师首先讲解了音乐活动的四个类型:《歌唱歌谣》《韵律游戏》《玩奏乐器》《音乐欣赏》,其次又每一个题材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之后又对教学活动的总流程(四个流程:预备导入、感知体验、音乐表现、结束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刘老师将理论知识和现场体验相结合,是我们对该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过对音乐课的培训学习,我回顾原来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的理解了在唱歌音乐活动中,不仅要教会幼儿唱歌,还要教会孩子们歌唱的技巧,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并从中获得快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丰富精彩的讲座内容、先进领先的学科理念、令人震撼的音乐动画和互动式的氛围……给大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今后一定将把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逐步地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为了提高全园教师们对《我的身体会唱歌》教材的授课能力,有效提升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质量,8月23日下午,武汉亿童音乐培训中心的王老师到我们幼教中心对《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教材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王老师首先讲解了在音乐活动中作为教师应关注哪些重难点,又针对教材中音乐活动的四个类型:歌唱歌谣、韵律游戏、玩奏乐器、音乐欣赏,其次又每一个题材中对重、难点的把握,之后又对教学活动的总流程(四个流程:预备导入、感知体验、音乐表现、结束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王老师将理论知识和现场体验相结合,使我们对该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过对《我的身体会唱歌》教材的培训学习,我回顾原来的授课方法,还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的理解了在唱歌音乐活动中,不仅要教会幼儿唱歌,还要教会孩子们歌唱的技巧,体验和表达音乐情趣,养成比较自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过程中获取认知满足和情感体验满足的习惯,并从中获得快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一个下午精彩的学习活动,先进领先的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氛围……给大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今后一定将把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逐步地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4月31日上午,亿童教材培训中心的刘老师给我们幼儿园的全体主配班老师进行了音乐教学《我的身体会唱歌》的培训。培训老师用她特有的艺术风格,给一线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精神大餐,穿插着有趣的互动游戏,不仅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愉悦了身心。老师们聆听着,学习着,思考着…… 都沉醉其中。
刘老师从玩奏乐器、歌唱歌谣、音乐欣赏、律动游戏四个内容的易难点进行的细致的分享。随后现场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大班音乐欣赏展示课《眼镜蛇与老鹰》,一直以来都没有见过音乐课能上的这么轻松自如,感觉像玩一样,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也让全体参训老师和孩子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性的快乐。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对我们自身的教学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刘老师的示范课使我们老师体会到《我的身体会唱歌》真正能做到将音乐与身体乐器相结合,此次培训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提升了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教师掌握了更实际的教学技能,相信此次培训一定会让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全新的提高。
亿童音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620xx年3月2日,亿童培训中心的音乐教师徐秋老师来到天山实验幼儿园为老师们做音乐教学的培训。
首先,徐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一节示范课玩奏乐器《快乐的波尔卡》。我们班的孩子有幸参加这节活动。整个活动徐老师完全是平常的问题、简单的游戏,如“小朋友下午好”“你平时和爸爸妈妈说话吗?用身体的哪里说话?”“我们的身体除了嘴巴能说话,还可以用哪里说话?”孩子们拍手、跺脚的边说边做。徐老师带着孩子们“慢慢的说、快快的说”这边做,那边合。朴实中带着真诚,深深的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快乐,更愿意听从徐老师的指令。平时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总是想尽办法的编织情景和游戏,却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徐老师这样做恰恰是以幼儿为本出发,才收获孩子的积极参与。一个简单的节奏X X|X ~~|徐老师用身体语言、模仿动物的叫声、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正是《指南》解读中的“尊重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许卓娅老师的“玩音乐”的教学理论。活动在徐老师的歌唱发声练习中结束,老师唱“小朋友再见!”孩子们虽然是“老师再见!”但音准却相差很远。这让我反思日常的
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依赖音乐音频,而忽视钢琴对幼儿音准的引领。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训练;潜意识;体育运动
从心理学视角去讲,潜意识不但是一种隐藏性意识,而且还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影响到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在体育教学训练领域中,潜意识对挖掘体育运动员的情感自控能力与运动潜能等具有关键作用。截至目前,诸多教练都将培养潜意识纳入到体育教学训练的项目中,但如何应用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潜意识依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潜意识的基本内涵
潜意识主要指人们未达到一定意识状态或未发现的心理活动,也属于人们隐藏意识的一种。其中包括一系列不能被法律、道德以及社会所接纳的,被人类的正常意识排斥在外的本能望。从一定角度去看,本能主要指能够促使人体的反应更加兴奋以及能够反应人类机体情况的心理现象。所谓的本能不但可以满足人类机体的各项需求,而且能够消除人类机体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兴奋或者紧张,因而本能是人们精神与心理活动的主要动力。[1]对于体育教学训练而言,开发学生本身隐藏的本能与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整体成效。
二、体育教学训练中潜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潜意识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潜意识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有显著功能。部分心理学家、教育研究者以及相关学者等开展过相关研究,其通过利用引导与暗示方法进行试验,对广大学生实施引导性暗示,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不断挖掘与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潜意识在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潜意识有助于控制自身生理功能
潜意识只有通过长期积累才能产生,其是由记忆逐渐形成的习惯,能够对人类的思维能力、情绪等一系列基本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证明,人类在睡眠状态常会在梦境中创造多种多样的场景,这就是受潜意识的影响。从体育教学训练层面去讲,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能够增强运动员控制自我基本生理功能的能力,并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成效,推动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潜意识有助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推进,促使人们的思维意识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潜意识作为人类了解各种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都直接受大脑指挥,其作为人类储存信息与加工信息的中心,非常值得我们予以深入的研究、开发与利用。[2]对于体育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潜意识而言,通过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潜意识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发挥大脑的指挥功能,帮助其快速处理与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以此实现其对客观事物的了解与认知,进而准确迅速的解决问题。
三、体育教学训练中潜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听觉刺激
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当学生完成部分动作或者对比赛缺乏一定自信心时,往往会感到害怕、恐慌。对于这种状况,就需要教练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一些强针对性的方法,如放松高歌、大声呐喊或者听舒缓的音乐等,以此缓解机体或内心的压力,逐步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高效完成最后冲刺或者发力等。这种方法就是听觉刺激法,其可以为学生或比赛运动员的信念带来强大的“正能量”,使其将害怕或恐慌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振奋的心态,进而以最佳的状态面对训练或比赛。
(二)视觉刺激
体育教学训练中通过让学生反复观摩世界级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技战术纪录片,达到知己知彼的水平,并对高水平的技战术进行模仿与练习。[3]同时,体育教练员还可以在临近比赛时制造欢快的节目内容,让运动员迅速进入兴奋状态,进而使其更为精准的应用技战术,实现预计教学效果与比赛成绩。
(三)观想刺激
体育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比赛,而比赛本身又具有不可预知、瞬息万变的戏剧性特点,且通常过去的比赛经历会给体育运动员留下较强的记忆。体育教练在开展教学或训练时,就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这一系列特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反复观想与暗示能力,让学生在心中描绘自己所希望获得的成功,并想象自己赢得比赛胜利时的欢乐与喜悦场景,以此改变自我意象,牢固树立能够赢得成功的自信心,产生积极高效的心态,完成预定任务和目标。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对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相应提升。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潜意识培养,促使学生以积极健康的精神态度与乐观的心态进行体育训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樊勇. 体育教学训练中潜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效果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4).
篇6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来到北京,高考时与北京的擦肩而过也成为了心中的遗憾。这次有幸作为*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实习生来到首都北京,来到海淀医院,迎来为期一年的本科实习阶段的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虽说离开家上学也有3年多了,但初到北京,心情激动的同时还是有着些许忐忑与担忧,担心自己能否很好地融入新的环境,能否顺利度过自己的实习生活。但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海淀医院医教科马向涛主任和黄彦老师细致周到的安排与关怀让我很快打消了疑虑。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轻松愉快的工作心态,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初来乍到的我上了生动的第一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海淀医院未来一年的实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岗前培训是一名临床医学实习生走上实习岗位的必经之路。在为期2天的岗前培训中,我们对海淀医院的历史沿革,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等相关信息进行了学习与了解,对常见的问题如相关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医患关系、安全保卫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对进入临床实习前如病历书写、院内感染,传染病防治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从海淀医院李院长,医务处李主任以及马主任、汪老师、董老师等几位领导、老师每一堂耐心的授课中,我们感受到医院从领导到各级科室老师对我们的重视,同时他们也对我们实习生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在今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谨记各位老师的教导,努力争取在实习阶段取得优异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本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专业实习生的组长,同时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能够来到海淀医院学习,对我本身来说已经非常荣幸。如何在今后的实习生活中带领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如何做好学校、同学、医院之间的沟通,如何在同学们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同学们尽快融入医院实习环境与生活是我今后一段时间需要多思考的地方。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我相信在海淀医院、同学们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本次20*级*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习生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也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为海淀医院今后的工作增光添彩!
篇7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一、师资职前培养模式构建
师资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到师资的来源、课程体系的设置、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社会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1.提高生源质量、改革以文科生为主的师资来源
(1)提高生源质量。目前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是高专院校,而高专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中起点五年制和高职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无疑初中起点的这部分学生其文化素质是令人担忧的。而高中起点的学生经过了本科一层层的筛选,进入到专科的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但仍有很大欠缺。
我们认为要培养合格的幼儿科学教育师资,应该从学生源头抓起,提高生源质量,为后续的师资培养打好基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来说,我们应该立足高起点大专,逐渐缩小中专和五年制大专以及高职大专的招生比例,并不断开拓学前教育本科段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07年第一届高中起点大专只有53人一个班的规模,08年扩大至123人三个班的规模,2011届高中起点大专的招生人数为1000余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高中起点大专生占据了绝对优势。
(2)文理并举。改革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只招收文科学生的历史。理科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了系统的科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其理性思维模式及其较好的科学素养对文科学生有很好的影响作用,更容易形成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而同时,文理同招又可很好的提升理科生的人文素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使幼儿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获得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而较少科学教育的学科课程。
许多高校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以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为改善科学教育的师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路:
(1)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科学史、科学常识、科学教学法等学科,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要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于科学素养提高的课程体系。要开设跨学科课程,设置综合性课程和“文理渗透”的选修课,打破文理专业割裂的现状,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2)对现有的科学课程进行改革。目前师范学校所通用的数理化的教材仍然是以公式、定理的形式出现并学习,对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五年制学生,这样的学习内容无疑是乏味的。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是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因此,应该编订专门的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理化教材,以现象的解释为着力点,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以兴趣的引导、探索精神的培养为重点。
(3)加强科学教育在其它课程中的渗透。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以文科为主体,但可以灵活的根据课程的内容利用文科的课堂向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
3.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激发科学学习兴趣
首先,必须改变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的课堂为发现式课堂,这样的科学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组织讨论,在讨论中生成新的问题,这样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还应该是学生们学习中的“引导者”“帮助者”和“鼓励者”。这样,学生就会形成对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养成科学探究的素养,形成探究的能力。
在课外,社团活动是营造科学氛围的好的途径。通过开展科学竞赛、科学制作等相关的科学类活动,在学校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师资的职后培训模式
自上世纪80年代《幼儿园工作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园工作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2001年新《纲要》颁布以来,从幼儿园理论研究到幼儿园实践组织都在不断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资职后培训的主要模式有:
1.以园为本的职后培训模式
“园本化”的培训模式是以改进幼儿园实践、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由园长和教师共同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幼儿园的发展服务的方法。以园为本能更好的发挥幼儿园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使得培训更实际、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园所的共同发展。
以园为本的培训模式前提是健全的园本制度,浓厚的教研氛围,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拥有一批专家型的教师等。以园为本的培训形式主要有:
(1)园本培训。面向全体或部分幼儿教师,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主要目的进行的培训就是园本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于实践的结合,培训内容来自实践中的问题,为实践服务,彻底改变以往的为学而学的培训理念。而园本培训又并非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为了使幼儿园教师接受更前沿的信息和理论,可以教师“走出去”,也可以把专家“请进来”。
(2)园本教研。园本教研就是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题,旨在提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园本教研的形式多样,如案例式教研、专题性教研、参与式教研等。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使某些教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2.参与式专题培训
参与式专题培训是以专题的形式,让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参与其中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培训模式。“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学会”,参与式专题培训最大的好处是让教师们学了会用。参与式专题培训调动了教师的内部动机,让教师们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思考。参与专题培训的教师都要有自己与主题相应的实践经历,在培训中教师们可以就以往自己开展的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如主题的确定,主题中课程的预设,主题中区域的设计,主题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等。
3.观摩式培训
这是颇受幼儿园教师喜爱的一种培训方式,俗称“我与名师面对面”。这种观摩活动主要有一些社会力量和培训机构组织,他们常常能够敏锐的抓住市场的需求,组织全国各级的名师进行各地的巡讲活动。这种直接的优秀活动的展示对幼儿教师有很好的示范性的作用,教师们可以灵活的把看到的课堂在自己的教学进行仿讲,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设计水平。这是帮助幼儿教师快速提升活动设计及组织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的建构
所谓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动模式是指以教师资格证为纽带,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内容和体制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以职务评聘、职称评定为杠杆使职前职后互相衔接的模式。
1.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目标一体化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是:(1)对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因此,不论是职前的培养还是职后的培训都应当仅仅围绕幼儿科学领域的目标来进行。首先,培养学生或幼儿教师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能运用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具备广泛的科学知识,并能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第四,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学生―教师―幼儿“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目标。
2.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内容一体化
目前高等学校进行科学教育主要是通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虽然教材有很多的版本,但大体的内容框架如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途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等几大部分组成。作为职前教育,这门课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架构了学生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入职后,更加侧重的是实用性和综合性。因此,根据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思路,应该在职后的培训中尽量减少重复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而主要以研讨、主题的形式开展针对实践的科学教育培训。
3.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方法一体化
我们在幼儿园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同样,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养培训也需要一体化。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体化并非一样的。在职前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主要采用课堂的集体授课、集体讲解的方法,而实践的部分则更多的采用微格教学法、教学观摩等方法。在职后,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更多的则是采用园本教研、参与研讨等方式来开展培训。这是与个阶段培养培训的内容一致密不可分的,这也正体现了职前职后培养培训方法的一体化。
4.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评价一体化
目前,不管是学生的在校培养还是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评价体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以职前为例,对于学生的科学教育的评价方式考查,而考查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学生设计教案和微格教学的能力。这并不能综合的考查一个学生,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如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如何,学生是否对科学感兴趣等等,这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反而无从考查。同样的职后的评价也是主要看教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无疑,这种评价是单一的、片面的。在职前、职后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向强调对过程的评价转变;从静态的评价向动态的评价转变;从侧重知识的评价向侧重科学情感和科学探究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并且,为每个学生建立评价档案袋,对学生的科学状况进行追踪的记录,同时,评价档案袋也有利于职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有利于实现职前职后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最后,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模式的建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篇8
学生如何才能提出新的问题,有赖于学生的良好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或学科学习中,能主动寻找问题的一种行为习惯。也就是遇到任何一件事情,总想问几个为什么。这就需要学生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否则无从提出新的问题。
孩童时代,我们总会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总爱围着大人问这问那,“月亮为什么有时是圆的,有时又不是圆的”,“花儿为什么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紫的,而有的是黄的,白的……”,当时大人们不是未能及时回答孩子们天真的提问,就是不耐烦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多问题”而搪塞过去,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主动提问题的数量明显减少。这是为什么呢?固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更为成熟,提问时可能会考虑老师的感受或同学的看法,提问会更为谨慎。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问答式”的“对话”,生很少有根据白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意见的机会。另外,教师对学生提问的不正当处理也会进一步造成学生提问意识的减弱。如无休止的提问,难免令家长和老师厌烦,甚至遭到教师或家长的训斥;要么提问超出了家长和老师的能力范围,遭到了家长和教师的强行压制或敷衍了事;要么遭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这就是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的原因吧。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昵?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传播知识,而应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广泛的新问题。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应从问题始,以问题终。通过每部分内容的学习,发现新的问题,并带着新问题进入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也会充分认识到问题意识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有了问题意识后,还要会提出问题,具备提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首先应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使学生能提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问题分解的过于具体详细,而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
其次,应让学生敢提问。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应勇于将问题“提”出来,并积极主动进行思考。自己不能解决时,勇于将问题提交给老师或同学,然后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方式,促进问题的最终解决。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不要因为提问的质量比较低,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并适当制止同学之间的冷嘲热讽。
篇9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1
时光匆匆,转眼实习已结束,大学毕业在即。经过10个月的实习,想想自己也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走上社会,走进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在校就读护理专业期间,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每门课程,也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在实习的过程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我为我辛勤的扶持写下在院自我鉴定。
在这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中,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
还记得我们一群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踏进了医院。带着彷徨与紧张的心情,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临床护理实习。但当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书本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自己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操作,还要有爱伤观点等等。在工作中,我不断将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做下了实习工作总结,让现在的实践弥补过去理论的缺憾。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所以我深刻体会到临床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前的锻炼。所以,我们加倍的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的那段时间,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看着提前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们端着操作盘忙前忙后,心里不由得羡慕,我什么时候才能这样啊!那时,对于护理工作还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
庆幸的是,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环境,介绍班次及各班次的工作,介绍工作的自我保护,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责任感与慎独精神。
回想当初医院实习的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的第一站,供应室。对我来说,在这里我们实习的时间是两周,但由于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对此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第一次走进供应室,虽然表面可以理所当然理解为供应东西。但不只这么简单。看到那些新型机器,高压消毒锅,看起来还是那么新鲜。又不敢随便碰,怕一不小心按错开关就坏了,价值可都是上万的。不知从何入手,什么都不懂,心想,这份实习适合我吗?我可以做下去吗?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心灵的某个角落传来一声慰藉“伟人也不过是从零开始,相信自己,坚强地走下去”。终于,在老师们的教导下,我熟悉了窗口的相关业务,也基本可以帮助病人解决相关的问题,无需再每件事都去请教老师,麻烦老师,因为我也知道,老师们有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有他们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渐渐地,我基本可以独立地解决窗口的很多问题,在每次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之后,内心真的很愉快,很舒服,那种感觉不知从何谈起,不过我知道,他们嘴角上微微地笑容就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希望这笑容一直笑下去,笑得更甜,更美。随着时间的累积,自然而然,我也在科室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真的很感谢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关心,真的很希望能和您们这样一直相处下去。
带教老师们都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让我也很快的适应了护理工作,很快的适应了医院环境,为以后的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护士的工作室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深了。的确,护士的工作很零碎,还可以说是很低微,我们用自己的双脚一遍遍的丈量的病房的路程;但是,护士也有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从我选择护理事业,我就有一句格言: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护理工作中。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不断努力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这就是我实习十个月来的心得体会,也可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心的环境中成长!
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以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2
在所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一行25人参加扩展培训。扩展培训内容很多,对于我们每个人开拓视野、提升思维、优化理念、充实经历、提高工作与管理能力帮助很大,特别是爬4米高的木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要加强团结协作,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胜利。
这次扩展培训时间不长,但得到的收获却不小。我是医学检验所的一名配送员,觉得要促进医学检验所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医学检验所的每一名职工必须加强团结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集聚团队的力量、集聚团队的智慧,要建设好三种能力。
一是建设团结协作的系统能力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执行力。大家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老实人、作风上的清白人、团结上的领路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苦干实干;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既要能干事,又要能共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培育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合力,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力量凝在事业上,把干劲用在落实上,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政通人和的工作氛围。
二是建设求真务实的工作能力
大家要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尚空谈,不坐而论道,不喊华而不实的空口号,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装门面的表面文章、虚假政绩;做到思路上求实,工作上唯实、作风上务实、措施上扎实、行动上落实。
三是建设开拓创新的发展能力
创新是创造性的执行,是在总的思路、政策下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做好具体工作的能力。世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医学检验所每一名职工要把握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大胆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完成所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创造出优异成绩。
我要把参加这次扩展培训所收获到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每一天、每一项工作中,加强团结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我们医学检验所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强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3
那天,踏进了第二医院的大门说明了我的未来已经慢慢开启了门。
7月19日,我永远记得的一天,那是我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从那天起,我们开始了第二医院的培训,这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有院领导的亲身经历和他们所看所闻。
我明白了什么事沟通,沟通就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将一定的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并获得理解的过程,双方互动的过程。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与患者沟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我们与病人沟通的时候常常很容易出现很多的摩擦,而许多的医护人员只会一味的认为是患者的脾气不好,而没有真正的找出原因,其实原因有很多:
1·经济大环境改变的医患观念的冲突。
2·护理人员对医患沟通的不重视和不恰当的表现,比如:语言表达不妥当,随便批评他人的诊疗,交代预后部客观。
3·患者对医疗行为的误解。
4·缺乏制度障碍。
5·医学教育理论的落后。
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应该要保持热情的态度,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学会倾听患者的述说,重视非语言的沟通,善于换位思考,不要一味的只想到完成自己的工作,当你发现患者的心情不好时,你知道自己没办发帮助解决的时候,你可以认真的倾听患者的述说,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拍拍患者的肩膀等,这样患者会认为你很重视他,有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
不是敷衍了事。偶尔,我们还要学会赞美,学会容纳,我们应该要判断患者在想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病人的心理,更好的了解病人,才能和病人保持良好的关心,能让病人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友好。我们还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沟通技巧,我们应该要用好的心情来感染患者,学会在沟通中的感情输入,当患者在生病心情不好的时候,岗前培训看到你还对他板着一张脸的时候,患者的心情会更加的难受,而你用好的心情来感染他,让他心情愉悦,我们在加入更多的感情在里面,患者会认为我们是友好的,是理解的,这会试沟通中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我们要记住患者的姓名,虽然我们没办发在一时间都记住,但是,我们要把能记住的记在心里,不要只是会一味的喊几床,这会让病人感觉的自己好像是被忽略的一员,当你叫不出名字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伯伯”“奶奶”“爷爷”“叔叔”等来代替,这会使患者感到被重视。
我们还应该要学会尊重,学会与家属沟通,学会控制情绪,学会提问,学会沉默,在面对患者,我们应该尊重他,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为了应该要和家属沟通,而不只和患者说有关的病情,家属也是有权知道患者的病情情况的,有时候,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患者家属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劝解患者。当我们和患者交谈的时候,医护人员要请对方坐下,诺对方不坐,要站着与之交谈,保持一患者的平视水平,不要说,患者不坐,你自己坐在那讲着自己的长篇阔论。我们接电话也应该要及时,铃响三2左右拿起电话最为适宜。因特殊原因,铃响过久才接电话,必须在通话前向发话人表示歉意。应对谦和:拿起话筒首先要问好然后自报家门,通话时不论何种情况都要聚精会神地接听。对发话人的态度要谦恭友好。通话终止时不要忘记向通话人说“再见”。
在几天的课程上,我映象最深的又一句话:“永不变的定位:追求卓越,终生学习,享受成就,奉献永远。”
篇10
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觉得小组学习更有动力,更加愉快。但同时也注意到小组学习期间,有些学生从学习小组中游离出来,或不参加小组的讨论,成为旁观者,或离开本小组去参加其他小组的讨论,甚至有几个人都从各自的小组中游离出来另行组织活动;还有些小组的活动偏离了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谈论其他问题,成为“消极的学习者”。学生的主动学习减少了,更有甚者,当小组学习任务设计的糟糕时,学生通常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履行表面的程序上,而不是思考任务的意义。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堂问题的出现有学生的因素,也有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激励评价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有两类:一类是必须通过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即合作性任务;另一类是既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的任务,这里的合作只是使其中一些人得到帮助,这在传统的独立学习中也能做到,因此,后一种任务就会表现出学习小组内的相互依存性不强,容易造成以上现象。
例如,在初二《物理》“物质密度的测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分析测量物质密度实验过程及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思考得出,思考能力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会无所作为;而具有较强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学生,就完全可以不必与其他人合作来解决问题。因此,课堂上学生在合作中从小组中游离出来的人还是很多。有些学生一开始就反映出自己认为已经对该问题有明确的认识,但由于未与他人讨论、交流因而认识是相当肤浅的,这在后来的班级交流中充分的显示出来,那些炫耀聪明的人对这个问题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另一些学生则无所适从,只是在那里做一些简单的猜测。在班级集体交流学习成果时,大多数的小组未能形成自己完整的意见,最后的结果还是需要教师自己说出来,这当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关,但也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关。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参与和小组的合作产生影响,激励、评价的方式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单纯注重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合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经常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强而又喜欢炫耀自己的学生,由于问题回答的出色,虽未参加合作但得到表扬,这样客观上就对合作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教师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要有较强的依存性。我们应当认识到合作学习并非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代替,也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时频繁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厌倦,而使学习的效果不佳。
合作活动的设计要使小组成员有较强的依存性,可以通过在任务的设计中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来实现,小组的分工可以有两种形式,即可以是共同工作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也可以是承担一个总任务下不同的子任务。让不同的学生获得其他学生不具有的材料,只有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全部材料,这就是一种较好的分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