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1 17:0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理论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91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并不是全新内容,它的内容是非常成熟的各个产业分支,比如广告、漫画、设计、演出、建筑设计等,其中广告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面貌,同时也对文化施加重要的影响,造成了国际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格局的重组。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涉及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的层面,所以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品牌的宣传,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中国GDP增长速度。据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符绍强的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我国仅仅在3%左右。文化产业的进出口比例,逆差幅度惊人。

1创新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技术

我国目前已经兴起了创意产业,其中就包含了创新设计等具体的内容,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涵,我们以创意经济为支点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确切地说,是以设计创意经济为支点,以设计这个行业直接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改变传统产业和高风险投资行业的经济形式。在发达国家,创新设计带来的经济效益比例是很大的,如去年英国创意设计的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16亿欧元,约占13%,今年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工业设计生产价值将会超过1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创意设计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网络服务、电脑报刊、广播电视和电影的设计服务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方向,虽然在规模、资金、从业人员上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就创意文化产业来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同的设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有自己的设计,保证其在整个文化行业的前景。许多文化设计企业都想成为下一个三星企业,韩国三星公司在20年前才开始生产电子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产品设计和文化创意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三星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跻身为最有价值的品牌行列。

我国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不容置疑的,在政府、媒体和社会推动下,创意产业的大船也开启了它的旅程,今后如何走还需要具体细化,这是现代文化产业为经济建设项目的重要作用,成功的创意设计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

2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个关系的研究是发展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主要手段,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联系。

第一,文化产业与生产力理论。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力理论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通过这个生产力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化生产力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这个概念是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家的生产力也是国家进行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主要动力,我们也是强调生产力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生产力并不意味着生产力的单一方面的生产资料,文化产业最终还是要满足人民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过分地追求利润将无法实现艺术价值的超越,艺术设计方向的产品也是文化产业的内容之一,刻板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要求使艺术品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因此曾经出现过反对经济文化产业化的呼声,事实上文化产业是可以形成工业生产力的。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基于文化创意和法兰克福学派进行整合,从微观政治制度和权力分析角度来倡议文化产业与生产消费文化的重要关系,并主张从辩证的观点保护文化产业,促进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化产业就是工业生产力。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生产力具有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理论一直在探索中,对文化生产力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第二,文化资本促进人的发展。经济学教授大卫・罗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文化资本论坛中明确指出:在经济学中,文化资本是基于特定文化价值的积累形式展示财富,强调文化资本在经济生产和经济增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文化资本理论主要阐述的是文化资本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如教育和家庭背景对人的影响,同时在文化产品贸易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决定产品的价值。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在经济文化的基础上与地区企业关联,影响国家经济和文化投资以及资本积累等一系列的价值体系。

第三,文化产业促进经济体系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品质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增长点,脱离文化资本的经济制度结构可能更容易崩溃,相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加快工业建设的步伐,更新的产业信息,促进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文化渗透将会提高工业产品附加价值,有些行业的经济与文化传统相关联,新形象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提高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中国的文化产业与工业产品还在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的聚合也正在逐步完善,另外,产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传统的制造业还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最大化地发挥文化的载体作用,提高社会经济价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第四,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体会到了经济增长对文化产业的依赖,这一观点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规范了,研究表明,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可以更新资源区并增加吸引力,提升城市的艺术水平和历史文化资源,我国的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3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在结合国情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同时,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实践也会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注意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对于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与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相关文化产业理论在国内外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已经得到验证,我们应该支持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32)

[4]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孙翻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Harry Hilman-Chartrand,Claire MccaugheyThe Arms Length Principle and the Art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ast,Present and Future[Z].Whos to Pay for the Arts,2011

[6]廖春苗,刘兴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初探――学科交叉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J].文存阅刊,2017(1).

篇2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关问题综述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播以及利用,以实现对农业新成果进行有效推广的系统活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还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一定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实酿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可以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二是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健生产要素主要涵水、土壤、空气、阳光以及营养等,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提高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保证农业产品进行顺利的销售,使农民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实现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还有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促进农业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力。三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四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形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麵勺种植结构进權整,生产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化的意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无法顺利实施,并且农民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领导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透彻,不知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2、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无法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也比较浅,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不显著。

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4、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的工作中,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编制内人员,普遍存在信息素质偏低的情况,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质量非常差。

5、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投入的情况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同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农民树立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从而在各方面进行配合。其次,当地政府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让每户家庭选派一位人员参见讲座,这样可以让农民更多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从而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多种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其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这个平台,保证的所有信息都真实可靠,为农民提供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民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使农民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在网络上进行分享,为其他的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三)适当增加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资金,而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资金。资金的缺乏导致相关的基础设备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质量难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政府一定要适当增加一些资金投入,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购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机械设备,建立规范化的作业区,并组织当地的农民参加机械使用培养,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使用的技能。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所有的资金去向明确,尽快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四)大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强化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首先,国家和政府已经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业的抉持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民固有的看法和认知。其次,在高校要加强农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最后,当地政府还要在乡镇组建信息技术模范队伍,让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并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让农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储备,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水平,从而更好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与实施。

(五)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力度

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就是重要的任务。首先,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保证多种类型的农业信息技术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其次,政府在研发新技术时一定要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将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在巩固原有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决更好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自觉;人类本质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09-0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对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文化建设是一个普通的、常见的概念,但对它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特点略述浅见。

一、文化建设的本质

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同一过程。但在文化建设产生以前,人类所谓的创造文化的活动并不是自觉的活动,而是有意识的自在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和出现的实践活动形式。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物质财富,更需要精神意识条件――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意识,就没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人类在其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建设即是文化建设主体运用一定的文化建设手段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并使文化客体发生沿着某一方向改变的过程。文化建设主体是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并从事文化建设活动的人。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和认识能力;第二,必须从事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的客体是文化建设活动指向的对象。它由物质客体、精神客体、人类客体、关系客体和组织客体等构成。文化建设的手段是文化建设主体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工具的总称。它包括宣传、教育、研究、表演等。

文化建设是人类三大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三个领域。三者在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和社会作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相互服务的关系。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经济建设中分离出来的。没有经济建设这个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出现。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保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营造政治氛围和政治环境,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阶级社会,政治建设能够确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它是人类追求和创造自由的活动方式,是实现人类自我复制、自我更新的活动方式,是最能体现和表达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人类的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但有些结果对人类有益、有价值,有些结果对人类是有害的,没有价值。能够使人类产生需要的活动,其本身既是有价值的,又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还创造价值。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不同,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是“自我意识”了的需要,即对是否产生需要、何时产生需要、产生什么样的需要自身是有明确意识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还是综合性的需要和深层次的需要。文化建设不仅产生物质需要,而且还产生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不仅产生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且产生对“真”的认识需要、对“善”的道德需要和对“美”的审美需要。文化建设不断地整合、重构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价值关系、人的活动与活动对象的价值关系,不断地审视、批判人与其需要的价值关系。文化建设不但为人们提供运动、消遣、娱乐的场所,为人们提供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提升境界的文化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停地努力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人类只有在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意义世界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创造全新的生存状态以超越自我,才能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表达和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是人类三大社会活动领域之一。

二、文化建设的特点

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社会性。文化建设是人类以群体方式参与的实践活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尽管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但是,科学家和作家也是以多种方式和社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亦即当我从事那种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同别人共同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所需的材料、所凭借的手段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作为社会的产物而存在的。“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因此,社会的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的性质”。文化建设的成果并不是由个人独占,而是归社会所有。“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具有社会的性质”。在文化建设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2.次生性。从文化建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文化建设不是人类进行的“原发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次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最初进行的活动是生产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建设活动和政治建设。

3.自觉性。文化建设是一种“双重自觉”的人类活动。第一重“自觉”,是说文化建设即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活动者对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自觉认识。在这一点上,文化建设和人类进行的其他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凡人类进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二重“自觉”,是指文化建设是以对文化的自觉认识为前提的。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的意义、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

4.系统性。文化建设是由文化建设主体、文化建设客体、文化建设对象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系统。每一大要素内部又由多个具体的要素构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要素系统。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明发展程度产生了对文化建设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为文化建设的进行准备了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文化建设包含的要素也因为这些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在文化建设的规模、发展速度、社会作用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层次。

5.综合性。文化建设中,物质生产过程和精神生产过程是相互交织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的。文化建设奉献给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产品、物质财富,还有精神产品、精神财富。文化建设是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文化建设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包括人本身都得改造。文化建设也是认识活动。文化建设总结、概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反映其本身改造社会的过程和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认识过程,并以精神产品的形式表现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文化建设是融合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

6.创造性。文化建设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文化建设是人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来进行的活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在人们活动之初就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文化建设的创造性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它不断地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和不断地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上。精神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生产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非重复性、探索性的特点。因此,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就具有创造性。人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所运用的思想、理论和智慧都是由文化建设来提供的。文化建设既提供超越现存状态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又不断地对思想、观念和文化本身进行革新,从而推动人类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前进。文化建设是激发和表现人类创造力的活动领域。

7.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在各不相同的自然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民族对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的问题的认识有差异,因而对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就不同,实行的文化政策、文化制度等也不一样。各民族在文化建设上都有选择权,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建设道路,有权决定文化建设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文化建设的民族性体现在主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

篇4

就旅游城市而言,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作为旅游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旅游城市在精神文明上的主要展示方向。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是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对于城六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产业升级有着深远地影响。

一、旅游城市与文化市场间的结构关系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外在空间,它能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所需的资源、物质和制度支持,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文化市场活力的发展源泉。文化市场是极具活力,能综合展示城市文化品位和物质繁荣程度的市场领域之一,它的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表现,又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城市旅游和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

旅游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旅游城市能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其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事创造性精神劳动的人才资源和供人们进行文化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等资源条件。此外,城市发达的经济可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并决定着文化市场的生产规模及文化市场的运行效率。城市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可为文化市场在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制度基础。

同时,旅游城市发达的旅游经济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物质平台。文化本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发展规模。旅游城市由于具有空间聚集效应与历史积淀的旅游传统,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城市。旅游城市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闲暇时间和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人,这些是决定文化市场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消费者和旅游者所受的教育水平及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层次和档次,这些都是具体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导因素。

(二)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前进

文化市场的发展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文化的投资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对文化的开发还能够吸引工商业,提高房地产价格。因此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文化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不但有利于增加本行业的就业岗位,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标示着文化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它直接服务于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和发展。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发达的文化市场还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色及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当文化与高科技集合时,它能进一步的推动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达的文化市场是城市投资、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能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三)文化市场能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按行业层次分可分为文化娱乐业、文化收藏业及民俗古迹观赏业等三个基本的层次,它们与旅游业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市场的发展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富有文化意味的观赏要素,同时也能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文化市场的继承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它既能给旅游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历史观赏元素,又能根据旅游时尚的变化进行调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对于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旅游者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具有传递性的消费形式,它不仅能带给旅游者以愉快的消费经历,还能通过文化实物的流动来传递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从而有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这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主要难题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既要考虑文化本身的特质,又要在市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运作,还使其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现实中,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许多矛盾和难题。

(一)文化的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的交易场所,文化市场的特征直接根源在于文化产品的特征。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文化产品是文化活动物化的结果,它代表一种外在的使用价值。两者的冲突也就构成了文化市场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文化的市场化和文化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文化的市场化要求管理主体在市场规律运作机制下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要。文化的非市场化要求国家对价值高而市场消费性低的文化创作进行扶持管理,比如对纯艺术的支持、高雅文化的非赢利性传播、公共文化产品的规划建设等,都需要国家职能部门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和促进。旅游城市对此类文化的扶持管理往往能推动文化生产的市场化,并促进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旅游的带动下,以前很少有人感兴趣的苗绣成了苗族青年争相学习的热门手艺。

(二)文化价值的非消费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性之间的矛盾

一般的商品会在使用中出现价值的折损,而文化作品一般不会因为人的使用而降低其内在的价值,相反,它常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使自己变得更为珍贵。文化作品的消费是需要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人们享用它必须付出精神上的努力,这意味者只有相应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享用文化作品。由此可见,文化作品在本质上是非消费性的。但文化产品却必须具有可消费性才能成其为一个产品。因此 ,文化产品的旅游开发必须既能保持文化的本真性,又能使其符合旅游消费的需要。于是,部分旅游城市采取了文化的本真发展和文化展示的“舞台真实”并存的思路,以试图化解上述矛盾。

(三)文化价值的无形性和文化产品的计量性之间的矛盾

在广义上,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统称。由于文化创造本身的精神性和时间的积淀,文化作品的内在价值是无形的,它无法准确的计量,只能通过其稀缺程度和价值补偿的一般原则来对其进行粗糙的评价。但作为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文化产品必须可计量、能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价,只有这样它才能进人市场,获得交易资格。显然,两者的矛盾将给文化的市场化过程带来阻碍。尤其是旅游城市的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由于无法对文物古迹进行定价,它的市场化面临更多的市场阻碍和行政阻碍,以至很多地方在文物古迹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无”价或低价的观念,导致破坏性和浪费性地使用这些文化资源。

(四)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宏观协调存在困难

旅游城市既具有一般城市的功能,同时又具有旅游观赏的功能。各城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出多门,经营者运作成本高。按照相关规定,除新闻出版、广电、文化作为市场的主管部门之外,“工商、公安、税务、邮政、交通、铁路、海关、口岸、边防等有关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对文化市场负起管理责任,支持和主动协同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等主管部门做好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此外,城管、防疫(音像经营点也得作卫生证)、绿化、环保、街道、居委会等部门也都部分负有文化市场的管理责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文化市场的三个行业层次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各城市的文化市场长期处在多头领导之下,管理部门多而杂乱。在理论上,多个部门的联合管理有利于部门协调。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由于约束机制的缺乏,各部门间利益又难以保持一致,因此常常造成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管理

在宏观上,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应主要解决其总体的发展定位,通过科学合理地定位促进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繁荣。

(一)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文化市场的基础资源以及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当前现状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工作,这是城市文化市场发展定位的直接依据。它所考虑的具体因素应该包括表1所涵括的构成因素。

如表1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主要分析所在旅游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旅游发展水平,这是与城市文化市场定位紧密相关的外部决定因素。城市文化市场的资源现状主要分析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的属性,及其与旅游业的特征关联。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则主要分析所在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制度支持体系。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

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是对所在城市诸多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可以以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为基础来进行定位分析。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定位既要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因素,还须融合旅游城市本身在文化市场方面的已有特点,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综合判定。

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主要指对所在城市文化市场发展趋向的总体规划和系统确定,它包括对城市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发展重点、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地域分异等若干要素的确立。文化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立足于三个基本的定位范畴,即: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1.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

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主要考虑文化市场与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主导产业等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见表2)

2.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向,目的是寻找两者的契合之处,使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在根本上符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互补型产业,发展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应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出不同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特殊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必须有重点,有先后。主导客源是旅游城市中客源人数最多、购买力也最强的客源群体,因此重点开发和首先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应针对旅游城市的主导客源,充分考虑主导客源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观等个性因素来设计相应的文化产品。

3.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审美趋向、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制度规范的变化态势等趋势的描述判断,它决定了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同时也是对具体的文化企业进行规划的基础。而且,这些内容能够反应出城市文化市场领域的主流的行业竞争方式,行业企业的发展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外在的市场规范,并通过与其融合来获得自己的发展。

(三)旅游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与文化市场定位的关系处理

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定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主导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两种基本的关系,即:竞争与互补。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期是有限而特定的。城市对自己的主导产业、龙头产业要投人各种资源,如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投资、贷款、税收、创汇奖励等),安排专项资金,为重点产 业招商引资,并调动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但是资源配置此消彼长,主导产业的资源投人增加,那么投人文化产业的资源相应就会减少。同时,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人才的竞争,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城市在积聚人才的时候既要考虑主导产业的需求,又要考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包括基础性互补和优势互补两个基本类型。基础性互补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主导产业则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优势互补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要直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也要能直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可通过旅游促进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市场的范畴,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促使旅游文化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反之,文化市场的发展要将当地的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古迹旅游、文化观赏等类型的文化旅游包括进去。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竞争和互补交错,因此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必须认真分析文化产业和城市主导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篇5

摘要:民族品牌对现代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重视民族品牌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是存在于特定文化条件下,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研究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必须在重视民族品牌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民族品牌得以实现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经济人类学;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2301

1民族品牌的现状

民族品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民族品牌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范畴。当代经济学把民族品牌以及把相应地经济价值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考虑范围之内,也就表明了经济学对拥有民族品牌以及其经济价值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绝大部分关于品牌经济价值研究的理论预设就是人类社会的同质性。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品牌能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并没有真正关心在多样性、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社会条件下,如何拥有发展成长于不同民族文化氛围下民族品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待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通常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强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纳入思考的范围,这样一来被思考成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发展模式往往会被当做其它社会发展的模式来对待。其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品牌将成为世界品牌,具有普遍性,而经济和文化非发达社会的民族品牌被视为“传统的”、缺乏经济价值、局限性的,因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难以发挥民族性价值,即其品牌的经济价值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极大的体现出来。并且在涉及到民族品牌时,又往往总是重视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相关联的社会效益。这种局面的形成,并不是由于民族品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真的已经丧失社会效益的可能,其中深层次的究竟还是在于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品牌在文化上往往也取得了霸主地位,因而也倾向于无视多民族共同体以及文化多样性存在的事实。在真正关注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研究正以运用自身民族文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非发达社会发展的时候,需要以跨越传统经济学的藩篱去探索潜藏在经济制度之下深层动因以及决定这些动因的系统的视野,这些应该成为重新审视民族品牌与其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石。

2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关系

品牌的概念是指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包括商标、厂商名称额服务标志等。品牌是商品外在质量和内在品质的体现。民族品牌属于品牌概念中的一种。何谓民族品牌,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民族品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其中,具体是指创建并发展于民族和文化环境氛围中的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

民族文化,具体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 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主品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各个民族品牌创立之初,都是基于民族文化的基石与发展之上。不难发现在所有民族品牌的核心中,民族文化是品牌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共同作用产生民族品牌。民族经济,简单的说就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方面主要是指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经济。广义上主要是指一国家或地区为单位的民族经济。民族企业与其品牌是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民族品牌表现整个民族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民族经济的精华。同时,民族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为民族品牌提供竞争与展现的平台,为创造世界品牌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其表现有两个方面:首先,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民族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同时也促使民族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加强民族品牌的竞争力。其次,民族经济实力的加强,增强本土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信心,同时也增强对整个民族产业的信心。

总结对民族品牌、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品牌体现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程度,而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壮大则不断推动民族品牌往前发展。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3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1)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看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发展。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体现。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将企业精神、营销理念、生产理念、品牌文化、品牌传播、产品外观设计、商标、顾客服务、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等一并纳入了品牌价值研究的范畴。如何从劳动价值角度审视品牌的经济价值问题,如何创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品牌经济价值理论,九十年代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的崛起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更大的挑战。

(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族品牌的本质就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企业创建并发展于民族和文化环境氛围中,并创造出民族品牌。民族品牌的概念,使我们最终会面对隐藏于这个概念内涵中的什么是品牌的经济价值的问题。经济价值理论的多样化,使得品牌的经济价值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更应关注的是民族文化问题,经济价值增长是其出发点。从人类社会并不同质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价值就必须看到经济价值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民族品牌的角度看,要使其价值增长,民族文化就必须成为资本,而要使民族文化转化为资本,就必须要有物质文化、精神文以及制度文化的保证。可以明确的是,所有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都是与特定时空的文化相关的。理论问题最终都应归结在实践上来。对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的充分认识和拓展的尝试,其目的就是为使人们在进行各种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能看到这种交往之下的文化交往的存在。经济交往的直接表现之一是商品的流通,从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角度看,商品的价值的大小与商品中包含的品牌价值的大小具有重要的关系,,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既然也就是文化的交流,那么首先遇到的就并不是抽象的品牌价值大小的问题,而是能否首先承认并接受对方文化的问题,进而才是对对方的文化系统中包含的民族品牌的承认和接受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的各种民族文化资本化运用的行为的意义,通过各种具体的积极的经济参与行为,使自身文化在这种叫交往中逐步为主流社会所接受。而且也只有在跻身于主流社会的条件下,经济和文化非发达社会中的那些民族品牌才能为社会中的人们带来现实的利益,才能获得具体现实的生存空间。而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现存的分布于不同的地理条件、生存条件和历史背景中的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相当的合理性的话,各种地方性民族品牌如果在强势文化当中根本无法找到价值实现的机会,那么,这些民族品牌的快速丢失也就是难免的,直接的危害是拥有这些民族品牌的民族因民族品牌贬值而更加难于实现发展的目的。从更大的范围以及较为长远的情况看,这些民族品牌既然也是人类民族品牌的一部分,那么,这些民族品牌的丢失也就是整个人类的严重损失。

中国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匮乏。这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缺少民族文化或者民族品牌,而在于对民族文化与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紧密度研究少以及对民族品牌的开发与研究程度太浅。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的情况来看,重视民族品牌,使得民族品牌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本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施琳.经济人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马炜.民族文化资本化论纲[J].云南大学学报,2004.

篇6

论及阶层文化不可回避路易•杜蒙的《阶序人:卡斯特体系极其衍生现象》,杜蒙研究的是一个复杂的印度社会,里面存在许多被描述为“阶序性”的现象。他把社会学家广为接受的“社会阶层”概念与印度的“社会阶序”加以比较。“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似乎都不愿意论及‘阶序’,即使谈论的时候也并不正视它,只把它当做是次要剩余,或者是视之为天分及功能不同所无法避免的不平等,或是把它看做任何一个进行多种活动的人为组织免不了要有的发号施令系统,也就是‘权力阶序’。然而这不是正牌的阶序,也不是所谓的阶序之根本。”杜蒙引入“阶序”概念,旨在声讨将描述自我社会的概念粗暴地套用于他人社会。他认为,西方社会的逻辑思维和话语体系无法读懂印度特殊的社会制度。用“社会阶层”解释卡斯特制度显然不合时境。“把卡斯特看做是现代意义的社会阶级的一个特例。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即持此观点,他认为卡斯特是一个有自我意识而且自我封闭的阶级。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由于社会阶级时常是以经济特征加以界定,因此一个经济群体和一个身份团体在这里被混淆了,还有,意识被化约成只不过是表象,这个看法使卡斯特的宗教理由可以轻而易举的被抹杀掉,就像穆勒所做过的那样简单。这就是‘社会阶层’的理论,它把任何带着不平等的各项社会差异全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在此意义上可说是我群中心主义的。”

杜蒙指出提炼文化的普遍性的同时要尊重文化的特殊性,轻易不要陷入自我社会理论的窠臼和逻辑而无法自拔。“卡斯特制度”将一个整体的各个要素依照其与整体关系来排列等级的原则界定为阶序,相互间有详细的规则以保证彼此的隔离和互依。杜蒙以文化决定论为理论基石,反对“社会阶层”成为普世概念,指出它对非西方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解释力不强。“社会阶层”的滥用是西方对其社会学理论的不严谨甚至是粗暴对待。杜蒙发现意识形态阶序的价值体系的含括性特点,印度社会可以用“身份”和“权力”来表述,身份是指建构在宗教意义上的阶序关系,权力是指经济与政治的分配现象,印度社会是经济和政治的等级逻辑屈从于宗教性身份阶序逻辑,恰与西方身份屈从权力的逻辑“倒置”。

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在《历史之岛》明确提出人类学家所称结构是文化秩序的象征性关系,仍是一种历史事物。并且文化在行动中以历史的方式被再生产出来。结构是过程性的:文化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动态发展,相当于一个生成和再生成的世界体系。作为文化生命过程的安排,体系具有某种内部(结构)的历时性,其本质是暂时的和变迁的。在萨林斯眼中结构就是历史以文化的象征意义秩序而得以呈现的形式。萨林斯用其特有的文化决定论为文化和阶层关系作了注解,与杜蒙有异曲同工之效。阶层文化作为概念术语在19世纪中叶形成,伴随着阶级(阶层)文化出现在西方社会学典籍之中。阶层文化成为一门新的社会学理论,西方关于这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有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布迪厄的《区隔》、甘斯的《趣味文化》等。阶层文化是人们用来展示和确定自己社会身份的各种文化“符号”,它通过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等表现出来。在国内著作中以周怡对阶层和文化之间关联所作的论述最为精当。其在《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中谈到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的社会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种“文化转向”,文化研究受到重视。文化社会学也呼之欲出,这些转向都不约而同与社会分层世界结缘。用社会分层原则考察文化的多样性下人们的文化实践,阶层的区分不再以相互的经济关系,而以阶层人群突出的文化特质与文化取向来定夺。布迪厄与甘斯都把文化视作一种资本,《区隔》与《趣味文化》都是在结构的框架中谈文化分层。

周怡认为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在内部促生了另一种主观主义的视野,阶级形成在经济中,也形成在文化中,这样的表述显然提升了文化在阶层中的地位。其后在《文化社会学发展之争辩:概念、关系及思考》对文化与结构关系的争论特别列章阐明,强调许多学者达成共识认为文化与结构有如同一人群的两个镜像:文化构成群体的信仰、意识体系,形成一套规范行为方式的宇宙观和生活方式,结构是群体的构成要素、人群的集合和彼此的物质利益关系,为群体提供分类模型。周怡基于对文化与阶层(社会结构)关系的不同解读,分为三个类型:宏观结构主义、结构—文化主义和文化主义。宏观结构主义通常以唯物主义的口吻将文化视为唯心。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先验中,坚信文化一定由经济和政治结构所决定,不能脱离结构而妄谈文化自主,论断誓将经济决定论坚持到底。结构—文化主义确信结构与文化相对独立又彼此联动,文化相对自主无需还原结构,文化与结构关系已非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关系,而是因果之箭指向两个方向,或可能是传统的因果概念已不再合适的两相自主。文化主义则将文化看成与社会结构同等重要,甚至比社会结构更重要,文化观点形成了对传统社会学观点的强烈挑战。文化主义强调时间的根本独特性,独特性体现为文化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显示出独特的自我。横向上,文化被理解为开放的,其可能的实践结果是多元而不可预测的。纵向上,文化被看成是不连贯的,凸现而动态的。文化既然来自个体或群体的各种特殊的社会实践,那么文化相对结构的自主空间就相当大。它可以与结构保持一致、不一致,也可以不理会结构而发生属于自己的多样的支配抑或多元的生长。周怡的论述显示三种类型中文化的作用的依次增强。三种观点究竟何者为先,因人而异。可以明确的是人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创造。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其客体。单纯的讨论结构(阶层)和文化就好像谈论房子的钢筋和水泥,没有流动的活力失去了生命力。

作为行动者的人是串联结构和文化的载体。人类发展依靠文化,文化诞生于人类的理性。每个人又都生活在结构之中,结构诞生于人的集聚。周怡选择了折中的结构—文化主义并通过《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进行论证。阐明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在面对相同的议题和相同的事实时,往往有十分不同的解释,像一块钱币的两面,相互独立,自成一面,又浑然一体。任何结构取向的制度解释里一定会包括文化因素,而文化取向的贫困文化解释又或多或少有制度的约束因素。一个事实是,如果制度不考虑现时现地的文化因素,制度本身就容易受挫以致失败;而能够称作文化的部分,它一定具有经济制度的基础,否则文化的支配力不会如此强盛。另一个事实是,一方面无论是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方,还是在其程度较高的区域,贫困层总以一定的位置、一定的规模存在于结构中,重视结构因素的解释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贫困文化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我们不得不考虑文化解释。

篇7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 敏感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年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在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必须看到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现象。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充分尊重文化的敏感性特点。在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文化敏感性分析,从而使旅游开发、居民正常生活和利益都得以保证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基于生态旅游所涵盖的内容,可分为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和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偏重于旅游中所体现的环境伦理思想,既充分尊重自然界,谋求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体现在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并且蕴涵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华侨大学的黄安民等人认为文化生态旅游可界定为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笔者认为,文化生态旅游相对于旅游者来说,是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是基于对文化的认知、尊重基础上的。相对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社会组织来说,是基于文化保护基础之上的,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吸引力,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特点

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其《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中提出一个对于文化的综合性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形的和隐形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关系,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文化在文化生态旅游中处于核心和中心的地位,但是文化极易受外来因素和内在变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生态旅游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文化层面上的交锋和冲突。

同时旅游地文化也要遵循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和规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文化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在动态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敏感性。文化生态旅游影响因子示意图见图2。

文化生态旅游敏感性的原因

(一)旅游者同旅游地居民间明显的文化梯度

一种表现为发达地区开发的旅游区居民的文化包容性和旅游者的文化趋同所产生的梯度。由于发达地区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如:城市景观、艺术、文化古迹等所表达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移植中能够转化和吸收。从而这种文化梯度对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种表现为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同来自发达地区旅游者间产生的文化梯度。一些地区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主”“客”关系倒置的问题。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工艺和地方文化被肢解、演化甚至扭曲以迎合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冲突和移植中,较为发达的文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呈现出文化替代的态势。当地居民在文化取优的过程中逐渐抛弃和减少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和固有的民俗风情和礼仪。而代之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的生产、生活方式,如过度商业化的婚礼表演、节庆表演等。因为这种基于满足旅游者较为低层次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对于旅游者吸引力的持续性。文化的深层挖掘在表象的旅游开发中弱化,使其增加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复制、粘贴的可能性。这可以认为是文化在旅游开发与利用中的高消耗。

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文化的内涵和可供利用的价值也在旅游发展中处于动态变化中。如果不能针对旅游需求加以引导和增强文化本身的生命力,文化旅游产品将在一种快餐式消费中逐渐丧失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也同生物一样,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缺乏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悲哀。同样,缺少了文化梯度也会丧失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失去自身的价值。

(二)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需求层次的错位

借鉴美国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通常认为旅游者的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地居民的需求主要停留在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归属与爱的需要,追求的是自我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状态的和谐。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旅游地居民对于吃、住、行等实际的物质生活需要来说,旅游者所追求的游、购、娱的需要是一种奢侈的精神需求。而伴随着旅游开发所出现的地价和物价的上升,直接的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娱乐设施的大量建设,黄赌毒等现象的滋生所带来的社会治安的恶化。这也就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污染”。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对于安全方面的需要。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地方发展旅游的短视,培植了重经济、轻教育的思想。养成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攀比、模仿和懒惰的心理。也伴随着传统文化意识的丧失,民风退化。最为严重的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漠视和抛弃。并且由于需求层次上的错位所带来的心理落差,也是一部分人自尊心丧失,从而导致心灵扭曲,产生对于外来旅游者的敌对和仇视。这些都将挫伤当地居民维持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信心。在旅游开发中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显得尤其敏感。

(三)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产生了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投资个人或集体)、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当地旅游机构,如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复合的临时互动关系。其中包括经济互动关系和文化互动关系。

1.经济互动关系。在图2中,数字1表示经济交流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数字2表示经济合作关系;数字3表示经济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他们以前的职业,加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数字4表示购买关系;数字5表示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的基础上的;数字6表示旅游者与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

由图2可知,文化成为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一部分。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因此应明确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各自的保护义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旅游开发的保证金制度。同时我们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使文化在发展中赋予新的含义和新的诠释方式。

2.文化互动关系。旅游者出游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就在于对异质文化的求索与猎奇心理。但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碰到一起必然会因为他们之间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误解和冲突。在利益的博弈下,文化商品化、殖民化就相应出现了。同时在作为文化的魅力和影响也体现在对于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知的提高上。此时文化就显现出它的适应性来了,一般说来,人们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改造和重塑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和文化整合。这些表现形式与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有关,具体见图3。

由图3可知,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是一种合作共生关系。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我们所期望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即可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给予尊重,又可以使其遵循自身的发展轨迹融入现代社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文化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中要科学谨慎、适度有序的开发。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能够做到代际公平。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或者只是保护,留给后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业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被认为是与环境更为友好、和谐的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包括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满足这种需求以及资源和文化更新能力的有限性所构成的基本矛盾,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经济问题。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不仅要遵循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的横向平衡性,还要坚持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纵向永续性的建设。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不仅包括资源投资和经济投资,还要加强知识投资,增强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和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不仅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注重满足当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避免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发生。从而使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保护原则

文化是无形的,同时具有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文化的保护,在于旅游者通过旅游行为增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引导旅游者通过体验的方式与旅游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使旅游者在参与中体会,在体会中加深了解。比如说不仅了解当地人的歌舞、服饰,还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等。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其目的是既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又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又要有利于文化完整性的保护。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景观和特色文化。因此,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兼顾,保护第一的原则。建立文化核心保护区,从而严格限制文化核心保护区内的旅游人数和开发项目,尽量避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并且在附近地区开发其他可替代性旅游项目,分散旅游者,减少旅游者在短期内的进入量。

(三)保护文化生态和社区居民利益原则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看到,旅游收入已经成为一些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依托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文化生态旅游是生计手段的补充而不是主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补充而不是主体。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不仅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而且要使原有文化在继承中提高和发展。文化生态意味着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但并不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要确保社区的利益主体地位,以提高旅游地居民以生计为目的的利益分配。其中包括社区居民具有旅游资源使用的参与权利、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决策的权利、参与具体操作与管理的权利。只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让旅游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传统习惯和权利得到尊重。才能提高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实时监控原则

记录和诠释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现象、生态知识、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生产实践方式、生活方式。运用对当地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低的监测指标,加强对会产生当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的负面影响的控制和监督。控制文化和自然资本商品化的程度,增强对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教育和基础教育。促使当地人参与到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来,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对当地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三者关系的和谐。

(五)法律保障原则

用法律的手段保障旅游地居民在土地利用、项目计划、雇佣和利益分配决策中的参与权。立法机关承认和支持旅游地居民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传统利用和对资源获取的权利。保护旅游地居民对独有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权利。对于旅游开发商关于文化的保护和尊重要在法律中加以强制并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控制旅游者行为,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篇8

在推进工业化和市场话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企业只顾眼前从大自然中过度攫取的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整体价值,造成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顾自然规律,盲目地开发利用自然,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现象举不胜举。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内在欲望的驱使和外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更要懂得发展虽离不开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开发利用需要保持在合理的“度”之内,需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免使自然发生恶的“质”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整体价值

1.哲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们在认识各种事物呈现价值的基础上,抽象出价值的一般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即“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既然具有导向作用,如果人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么生态系统必然遭到破坏。反之,倘若人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整体价值观作为行动理念,那么生态系统将得到良性运转,于人类和万千物种将大有裨益。

2.教育应以合理的哲学价值观为导向

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类,那么文化使得人类长足发展。文化理念的传承载体多样,主要当数教育。教育应当以确证价值观为导向,正确以否,其中一个标准是是否符合全人类的利益。生态整体价值观提倡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因而我们的教育应以之为导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集,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更应担当起传播先进价值理念的重任。笔者认为,虽然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修)的课程内容没有系统化讲述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但是这种价值理念分散于必修生活四本书之中。在明晰生态具有整体价值的基础上,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也提供了进行教学的内容。针对分散的与生态整体价值理念有关的教材内容,笔者想用系统思维梳理出有关遵循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内容,并力求将其建构成有内在联系的体系。

3.与生态整体价值相关的教材内容

以生态整体价值为取向,把四个板块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需要厘清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关于四者的关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一段论述已非常清晰的阐明,即“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对此,必修3《文化生活》也有相关论述,即“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笔者在此之上,将四者关系进一步阐述如下:必修一《经济生活》谈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竞争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并不是至善至美的,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不足。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干预。当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既是宏观调控,就需要利用到除经济手段以外的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政治是一套规范市场良性运行的强制性力量。这就很自然地由谈市场经济过渡到必修二《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内容。必修二写道“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可以说,经济活动的规范需要法律约束下的政府权力的行使。政府权力的运行又可以涉及到《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相对于上述的经济和政治,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就是文化。必修三《文化生活》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可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根据这一定义,哲学价值观是文化的子集,要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建设生态文化。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亚裔美国文学;族裔身份批评;分化;异质

0 引言

亚裔美国一词具有很大的争议性,金惠经认为,亚裔美国人比东方人更准确,表明亚裔美国的身份,也比东方人更客观,但是在亚裔美国内部,文化、语言和历史差异是很明显的。也就是说,亚裔美国人标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亚裔美国人共享美国边缘社会少数族裔的经历,进而共同争取族裔的权利;但是在接受这一称谓时,亚裔美国人也就承认自己与美国人的不同,承认自己他者地位,这对他们被美国人接纳是不利的。本文主要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亚裔美国族裔的批评性文本,并对亚裔美国族裔的身份异质性、杂糅性以及间际性等进行分析。

1 亚裔美国族裔身份之间际性

1990年,林英敏出版《世界之间:华裔美国女作家》一书,也是这年,米莎・伯森出版《世界之间:当代亚裔美国戏剧》。这两位作家都将世界之间作为主要标题,表现出亚裔美国作家和学者对亚裔美国族群现实语境,对族裔和文化身份间际性自觉意识。米莎・伯森反对狭隘、简单种族化与族裔的概念,建立起一种真正多元化的美国文化,在对共性进行称颂时,认识矛盾并尊重族群差异。

林英敏与米莎・伯森都认识到亚裔美国族裔的间际性,看到了文化和人种差异为亚裔美国人所造成的隐形甚至歧视、排斥的待遇,但是这些观点还停在二元对立思想中。亚裔是以被美国主流社会所俯视的弱势与少数族群出现的,他们天生的双文化背景主要带来消极、破坏性影响,导致他们自我认同痛苦与分裂。林英敏与米莎・伯森认为,间隙性是亚裔美国人的不幸根源,具有很大的悲剧性色彩,但是同代亚裔美国文化批评家骆里山则从积极和证明角度考察亚裔美国的间际性,认为他们的主体是和主流国家认同相对抗,骆里山没有从消极角度观察亚裔美国人生存艰难的情况,而是认为这是少数族群和主流对抗的反抗话语,认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可以借助反抗话语表述,长期文化错置的影响会使人们寻找文化主体和替代政治的大门得到敞开。

所以,亚裔美国族裔的身份主体核心就是间际性,不然他们的族裔性早就消失在美国国家认同之中,亚裔美国人夹缝、边缘地位并不是无奈和痛苦的选择,而是其颠覆性、革命性和独特性所在,亚裔美国人这种天生的间际性,使美国主流种族霸权得到颠覆,已经成为美国种族多元化的靓丽风景。

2 亚裔美国身份的建构性

在《移民法案――论亚裔美国文化政治》一书内,骆里山指出,亚裔美国因为语言、种族和文化差异而和美国民族身份与文化保持一定距离,所以是美国人内部的外国人,被当做永久移民,但是从积极角度看,亚裔美国人的这种差异,避免美国族裔与文化认同沦为同质性的大熔炉。骆里山提出一种处于建构过程,不断变化的亚裔美国身份观,骆里山的这种身份观源自文化理论家斯图尔特・霍尔的观点,斯图尔特・霍尔对文化身份的含义进行反思,一方面文化身份是同一族群或种族共享、集体的身份,被认为是稳定且固定的存在;另一方面文化身份更有动态化与建构性的特征。从第二层含义中,可以看出身份建构和文化、时间以及历史与地点等之间互动的关系,身份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处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所以是一个杂糅、动态且多元的复合体。

对亚裔美国人来说,他们的身份在长时间内受到美国国家政策对少数族裔的规范制约,身份认同处在和主流权利不断斗争和协商的过程中。在20世纪60年代亚裔美国运动前,亚裔美国人一直被欧美统称是东方人,是先进、发达的西方人的对立面,在亚裔美国运动后,才争取到亚裔美国人这一称谓,因为亚裔美国移民际遇和历史不同,国家的来源也不同,阶级、性别和代际来源的差异,和美国文化、政治与经济等权利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亚裔美国内涵与外延都处在动态变化中,任何固化观念都可能歪曲或者掩盖其丰富的内涵。所以,亚裔美国族裔和文化身份建构性是对美国东方主义和主流霸权文化进行对抗的有效武器。

3 亚裔美国身份的异质杂糅性和多重性

骆里山指出,异质杂糅性与多重性并不是作为修辞或者文学性词汇,而是打算为亚裔美国族裔物质的矛盾性进行命名。

骆里山的异质性指在一定的范畴中差异的存在和不同关系,亚裔美国人存在来源不同,存在排斥移民法律和代际的不同,存在亚洲阶级和在美国地位经济的不同。亚洲是一个地理性的概念,涵盖很多国家与地区,不同的亚洲国家语言、文化以及信仰等都有很大差异,这种来源祖国的差异性对亚裔美国人的差异性有决定性作用,骆里山认为,亚裔美国这把巨伞,对这些差异有很大的遮蔽性,承认存在的差异,才是客观、科学的态度。

骆里山所说的杂糅性主要是人种和语言的杂合,她将菲律宾作为例子,指出语言和人种的杂合主要源自其曾经受过美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历史,混杂性是指不均衡历史产生的文化实践和目的,美国的菲律宾裔以及混杂的语言和其祖国被殖民的历史有紧密的联系,不管美国还是西班牙,都从文化、政治和经济上对菲律宾进行控制,两国的国民交往使跨种族婚姻得以实现,造成人种杂合。所以骆里山指出,混杂性从这一角度出发,并不是亚裔同化和主流移民实践,而是显示出不平等权利关系亚裔的生存历史。

对亚裔美国的多重性来说,骆里山认为是在社会关系内主体的定位方式由不同权力的制衡决定,由种族关系、父权制等矛盾多重性决定,亚裔美国人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族裔,是开放、动态、不断变化的群体。

4 结语

骆里山对亚裔美国作为整合概念产生怀疑,她表明,亚裔美国是和同质性相对抗的多重、断裂异质性的集合体,和美国经济社会基础有密切的联系,也和美国移民政策以及文化和性别政治有很大关系,所以在使用亚裔美国人概念时,需要关注其异质性、杂糅性与多重性,不能忽视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种维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蒲若茜.多元・异质・杂糅――论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J].当代外国文学,2014(2):161-169.

篇10

一、我县文化产业的基本现状

近些年来,我县的文化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截至20__年末,全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职工98人,演职人员38人。有文化经营户162户,从业人员277人,年营业收入600余万元,上缴税金50余万元。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发展中的不足和差距:一是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我们仅仅是把文化作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改善投资环境的一种手段,没有把它当作产业来开发,没有认识到文化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的开发严重滞后。二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不强。三是创新不够。在观念上、体制上、机制上、管理上延续和遗留计划体制的东西比较多,忧患意识、经营意识不够。四是缺乏有创意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五是文化基础设施差,缺乏载体,功能不全。

我县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认识不清,对文化的产业没有形成共识,只承认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二是旧的文化管理体制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三是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四是一些文化艺术单位先天不足,自我更新和发展能力差,难以形成独立的市场主体。

二、推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文化的经营观念。文化产业是与信息产业一起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两个亮点之一。美国20__年文化产值就达6000亿美元,占GDP的12,其中影视、音像目前已发展成为仅次于航天航空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省内丽江文化产值也达到相当大的比重。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一切妨碍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和经营观念,既要把文化资源作为真正的商品原材料来开发,使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实现,又要把文化渗透到其他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去,提高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同时根据文化在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严格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

2、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三个关系(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反过来又为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存,却一不可。要深刻认识文化产品本身固有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双重属性,把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宗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原则统一起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没有经济效益的东西也很难产生社会效益。要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出群众喜闻乐见、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处理两者关系上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一种是似乎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就要以牺牲文化事业为代价。另一种是思想仍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基础上,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少给钱少办事,不给钱不办事。必须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非公益性的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因地制宜,有条件的乡镇和地区可以发展快一点,尚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地区可以缓一缓,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搞"一刀切"。我县比较适合发展的乡镇主要有中枢、白水、永宁、向阳、午街铺等。

3、以建设"阿庐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平台和切入点,集中力量组织施"123456"文化产业开发工程。"1"即抓好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繁荣规划的制定,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抓好小白彝民族文化的整理、开发和推介,抓好阿庐艺术团的改造、包装、整合;"2"即抓好两街两片两网建设。两街即规划建设少年路文化一条街和车站路(李家村路)饮食一条街。两片即配合拍摄《黑虎将军》和编辑拍摄《六十军》(六十军血战禹王山)。两网即规划建设"__之窗"电子信息网和加快建设广播电视光缆信息网;"3"即抓好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人才、管理(经纪)人才、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4"即抓好四园四景观建设。四园即抓好泰和公园文化娱乐广场、秀山文化公园、文化宫街心花园和电影院街心花园建设。四景观即抓好阿庐古洞、吾者温泉花海、永宁城子土库房和云鹏电站四个景观类和建筑类文化设施建设;"5"即组建文化产业开发办、阿庐文化研究中心、__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广电少儿合唱团、农村电影放映管理站五个机构;"6"即打造一支以阿庐艺术团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专业团体、唱响一首代表性歌曲、编排一个以小白彝民族民间文化为代表的精品舞蹈、制作一部特色风光片、培养一批文艺尖子和民间文艺团体、编辑出版一本宣传画册和小册子。

4、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和基础工作。(1)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入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适当降低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多种资本投入我县的文化产业;(2)对我县规划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应采取制定配套政策、公开对外招商

的办法,择优选择不同性质的资本参与我县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3)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嫁接文化产业,发挥后发优势,规范市场运作,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4)加大投入对__的名人和名胜进行包装,加大__文化产品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5)注意培养、引进并留住适合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6)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和培育本地文化市场,包括文化中介服务市场。研究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引导本地资本雄厚的企业进军文化关联产业。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要加大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主动创办、领办文化企业,以利于文化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增强文化单位的经济意识和忧患意识,下任务、定指标,按照创新管理体制、公益和经营分离、事业和产业并进、分梯度推进的原则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改革人浮于事、搞文化的人不懂文化的现状。建议在县上先选择一家文化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形成经验后再逐步推开进行。

6、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旅游包装力度,打造__旅游的金字招牌。__最大的文化是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离开旅游谈文化是缺乏载体的,离开文化谈旅游是无水之木。随着石泸、弥泸师等公路的贯通,阿庐古洞成为国家级风景区、滇东南喀斯特旅游片区的逐步形成,以及我县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熟,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要克服各自为阵、见子打子的促销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策划,实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目的可行的规模化包装和宣传。树立"阿庐"品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包括旅游景点、阿庐文化、旅游产品(服饰、刺绣等)、食品(荞系列食品饮料、高原梨、特色小吃等)、生物药品等。要着力打造优势品牌,挖掘和重塑老字号品牌,开发和推广创新型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引资金,开拓市场,带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推动__经济向前发展。

7、运用现代产业运作方式,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盛事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1)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大型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活动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具体可由本县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包括非公企业)、部门和乡镇来主办;(2)每年举办一次集文化、艺术、商业、旅游、展览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按照稳起步、不停步、时机成熟迈大步的战略思路,突出特点、提升档次、提高品味。自己运作或尝试通过文化经纪人引进外地名企业、名人来进行商业化运作。

8、尽快做好民族民间艺术的整理、收集、加工、创作工作。应该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写作班子,尽快促成永宁城子土库房系列(《古村神韵》)、白水镇小白彝民风民俗及故事传说等写书出书工作。同时,从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上鼓励专业和业余人员采写、创作出大批反映我县三个文明建设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通讯等作品,以优秀的作品来鼓舞人,提升我县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