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产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9-21 17:0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业产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发展模式,强化现代养殖意识,以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1.树立产业化理念,谋划标准化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途径。洮北区是国家确定的半农半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农民增收的最大产业空间,应充分利用全区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谋划洮北区畜牧业发展,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形成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发展格局。要把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促进分散养殖、家庭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逐步淘汰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以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为载体,推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建示范典型,引领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
2.规范养殖行为,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在养殖场(小区)建设中,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及标准化养殖“六化”要求,合理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规范养殖场区布局。制定养殖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种畜禽调运审批制度,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度,养殖档案登记制度,兽药、饲料使用制度,畜禽防疫、检疫制度,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严格免疫程序,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严防违禁添加物质进入养殖环节。
3.培植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规模养殖
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中,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骨干力量。要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规模养殖,做强优势产业。要围绕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养殖,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订单生产、产销联建等形式,巩固龙头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的生产关系,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整体。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在壮大主业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规模养殖,扩大一体化生产规模,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要密切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负责向规模养殖场提供种苗、饲料、防疫、技术、融资、产品保护价收购等服务,规模养殖场负责按企业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形成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发展。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发、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力量,抵御抗风险能力,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畜牧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以信息化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4.治理养殖污染,完善标准化规模养殖
畜禽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以及孽生的病原微生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危害人、畜健康,畜禽养殖污染是社会的一大公害。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按照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目前,主要推行下列四种治理模式:一是农牧结合模式。养殖场(小区)建设要考虑周边土地的粪污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农田、林地、果园、菜地对经过沉淀发酵的畜禽粪污进行消纳利用,实现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二是沼气配套模式。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可以直接肥田,沼液还可以用来养鱼,形成养殖与种植、渔业紧密结合的物质循环生态模式。三是有机肥加工模式。在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生物工艺和微生物技术,将畜禽粪便经发酵腐熟后制成复合有机肥,进行产业化开发。四是微生态养殖模式。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将猪床上的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粪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目的。
5.实施科技兴牧,支撑标准化规模养殖
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科技兴牧,加大畜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群众需求,创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使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操作。引导养殖户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建设,坚持“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推广冷配技术,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良种的需求,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搞好疫情监测预警,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和消毒灭源工作,严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
篇2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切实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肉、蛋、奶协调发展,区内以稳定、提高、拓展产业链为主,着力提升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实施外拓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保障市场有效供应。各镇乡(街道)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加强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领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完成。
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指标是:至年,肉、蛋、奶自给率分别达到42%、36%和30%;年出栏生猪37万头,年出栏肉禽250万羽,存栏蛋禽100万羽,奶牛存栏1800头。其中,在市外建立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的70%生产能力可以计入目标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由于邱隘镇和下应、中河、钟公庙、首南、石碶等五个街道地处新城区,属禁养区域,不再下达目标任务。其余各镇(乡)应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按照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辖区内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空间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充分挖掘现有畜禽养殖场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和个人到市外建立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努力完成畜产品生产目标任务(具体详见附件1)。
二、统筹安排、分批实施,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
在巩固现阶段畜牧业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行较为严格的环境政策。按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今后几年,在适宜养殖区,重点支持以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种子种苗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控制、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镇乡适度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创出一条循环农业之路,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支持现有规模牧场和畜牧小区扩建项目,努力提升我区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计划重点建设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国家级原种猪场1家;新增存栏种公猪100头的猪人工授精中心1家;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部得到改造和提升,全区年出栏商品猪稳定在18—20万头。我区“-年畜牧项目实施计划”详见附件2。
三、完善机制、强化措施,不断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
(一)统筹区域发展,建立畜牧业发展统筹资金。为促进落实畜牧业发展规划,提高畜产品生产能力,在不减少原有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区畜牧业统筹资金,实行滚动使用。统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生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上级项目和政策的资金配套;对主要畜产品自给率高或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有突出贡献的镇乡给予奖励。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畜牧业“走出去”战略,在市外建立稳固的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到年,在市外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的生产规模要达到年出栏27万头,各镇乡在市外发展的畜牧基地,可按认定规模的70%抵充任务,区农林局负责市外商品猪基地的认定工作,并签订返销协议,并根据其建设规模、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实际生产能力,分期分批列入市、区二级产业化基地项目,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市外商品猪基地认定办法由区农林局另行制定。如遇自然灾害、疫病等特殊时期,急需从在外基地调入商品猪的,由区贸易局另行制定政策和应急预案。
(三)继续实施畜牧业优惠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列入市级猪人工授精补贴项目的每头份猪常温配套补贴5元;能繁母猪和良种后备母牛补贴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二是继续加大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力度。在巩固畜牧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杜绝在禁养区的畜禽饲养,加大在非禁养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力度。继续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治理政策,力争到年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三是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用地。按照畜牧业规划要求和各镇乡实施方案,在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安排好足够的畜牧生产扩建用地;要根据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和农(林)牧结合种养配套比例,在实施土地整理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发展空间,提供足够用地数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所需用地,根据明电号文件规定,按农业用地管理。四是区内新建、扩建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按《市规模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扶持政策执行。五是对不破坏耕作层的建筑方式,经区农林局认定,按《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不破坏耕作层建设方案》中的扶持政策执行,在市级补助每平方米30元的基础上,给予1:1配套。六是畜禽养殖场(户)和畜牧小区水电收费按农用水电标准收取。对于已享受农业产业化基地等政策支持的建设项目,不得重复补助。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保障我区畜产品供应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确保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镇乡和区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研究和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各类问题,大力支持畜牧业种子种苗等畜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实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篇3
1畜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1.1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草地资源越来越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证,而当前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草地掠夺性经营和超载放牧使畜草矛盾日益突出,草地生态日趋恶化,仍未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1.2畜牧产业化经营滞后,畜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表现在由于受生产水平的制约,畜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基地规模化、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导致畜牧业生产效益低。
1.3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少、素质差,不能适应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柴达木地区的畜牧业向高层次、高效益方向发展。
2发展思路和建议
2.1发展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省农牧厅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的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规划,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第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牲畜结构调整,加快地方优势畜产品开发,增加特色产品,争取优质名牌,实现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2建议
2.2.1优化畜牧业结构一是优化畜种结构,重点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二是优化畜群结构,逐步提高母畜比例,加大出栏率和商品率。三是优化品种结构,以提高良种牲畜比例和个体生产性能为目标,在加快现有优良品种繁育的基础上,引进西门塔尔肉牛、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无角陶塞特羊等优良品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2.2.2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实行专业化生产要遵循“以草定畜、优化结构、提高品质”的原则,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优势互补”的方针,立足畜牧业资源优势,逐步建立三个产业带和一大基地。以天峻县、都兰县和格尔木市为主的高寒高山区藏系绵羊、牦牛产业带,巩固和发展藏系绵羊、牦牛优势;以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行委为主的西部荒漠、半荒漠区柴达木绒山羊产业带;以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为主的农区肉牛、半细毛羊产业带;以西部三行委和二市为主的西部工矿区及城郊商品畜基地,扩大奶牛、猪、鸡的养殖规模,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路,大力发展城郊和工矿区奶牛、生猪及禽类生产。
2.2.3加大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一要实施好“牧繁农育”工程,重点扶持一批牛羊贩运专业户、专业村,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贩运育肥基地;二要通过引进、改良、繁育相结合的办法,提高畜禽良种化程度;三要大力开发农区、半农半牧区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开展种草养畜,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发展草产业,加大秸秆氨化、微贮、青贮技术推广,建立饲草料加工厂,开展全价饲料的生产和应用,增大畜牧业稳定发展的保险系数。
2.2.4大力引进推广畜禽优良品种和畜牧科技实用技术一是加大引种和改良力度,重点抓好肉牛和肉羊杂交改良、绵羊改良、绒山羊改良等,使优良品种上规模、创特色。二是重点普及良种繁育、暖棚养殖、快速育肥、牧草栽培、秸杆氨化等技术,提高畜牧业产出率和畜产品质量。三是积极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经营规模,缩短养殖期,增加出栏率,增加收入。四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养殖能手,发展示范村社,建设示范乡镇,逐步做到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进一步完善畜牧科技服务功能。五是健全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加强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牛羊销售等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拓宽服务领域,解决养畜户的后顾之忧。
2.2.5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海西州草地畜牧业生产特点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结构调整中要正确处理生产发展和草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生态畜牧业建设,充分调动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草畜矛盾,把科技教育、畜种改良、种草养畜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要坚持草地保护建设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依托退耕还林草政策,采取封育、休牧、轮牧、养草,恢复天然植被、治理鼠虫害等措施,加快草场改良步伐,提高草场抗灾保畜的能力,提高商品率,减轻冬春草场压力。
篇4
关键词 畜牧业;转型升级;指导思想;主攻方向;江苏太仓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76-02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是苏州所辖的县级市,辖1个街道、6个镇和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全市总面积为823 km2,长江水域面积143.97 km2,陆地面积665.96 km2。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中,太仓市位居第4位,2014年和2015年太仓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名。近年来,太仓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和“两个确保”,即“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化监管,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两个确保”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太仓市现代畜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1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设施装备精良、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建设以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发展道路,力争全市现代畜牧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1]。
2 主攻方向
2.1 优化布局,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规划
2.1.1 巩固养殖基础,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占比。2015年,全市生猪存栏17.17万头,其中母猪存栏1.74万头,年出栏生猪22.62万头,县级(年出栏50头以上)以上规模场占 91.22%,市级(年出栏500头以上)以上规模养殖场68家;奶牛存栏6 722头,规模养殖(存栏20头以上)比例达100%,2015年产奶31 241.89 t;养禽业在龙头企业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带动下,广泛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2015年出栏家禽1 364.72万羽(其中温氏肉鸡占80%以上),规模养殖(年出栏2 000羽以上)比例达99.81%。太仓市畜禽养殖将始终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作思路,并坚持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懈努力。
2.1.2 以整治为抓手,合理规划畜牧产业布局。为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省环保厅、农委、太湖办部署的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C合利用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太仓市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整治专项行动。根据土地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养殖场,取缔禁养区内养殖、严重污染、占用农田等违规养殖场现象。行动5个多月,累计投入1 588批3 572人参与整治执法行动。目前,已清栏生猪2万余头、鸡9万余羽,拆除养殖棚舍共3.8万m2。同时,对于保留的养殖场大力开展粪污设施整改项目,以“三分离一净化”为目标,整改粪污处理设施,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太仓市将根据现有畜牧生产的产业基础,坚持发展农牧结合、畜地平衡的适度规模养殖,科学规划禁养区、适养区、限养殖区的养殖布局,构建生态循环发展的现代新型种养结构,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引导畜牧业绿色发展。
2.1.3 加快畜禽屠宰行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4家生猪屠宰企业。2015年,太仓市生猪屠宰量为71.95万头,供应太仓市场的生猪数量占1/3左右。今后,将深入推进畜禽屠宰行业清理整顿,重新规划生猪定点屠宰布局,提高屠宰行业集中度,推进工厂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冰鲜化上市、一体化管理。同时鼓励代表性屠宰企业开展标准化改造,提升技术装备和质量管理水平,转变经营方式,广泛应用冷链流通模式,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创立自有品牌,推进农超对接,实现直供直销。与“太仓牌肉松”等地方龙头企业形成无缝对接,不断改善和规范全市生猪屠宰市场秩序。
2.2 科学谋划,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2.2.1 信息统筹全覆盖,建设畜禽养殖规划“一张图”系统。为科学规划全市畜禽养殖,太仓市农委组织各动防站对无害化处理中心、定点屠宰企业、动物诊疗所、兽药店、全市县级以上规模养殖场等千余家单位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应用 GIS技术,将信息动态直观地呈现在全市最新版的电子地图中,并通过统计、分析各区镇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内不同畜种养殖情况,实时掌握全市畜牧业概况及全市畜牧生产的动态数据[2]。
2.2.2 全面综合施策,提高畜牧业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将68家苏州市级以上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中心等畜牧生产各环节全方位纳入视频监控范畴。整合动物疫病追溯、检疫电子出证、畜禽运输检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生猪屠宰监管信息平台,打造从养殖源头到屠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全链条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监管体系,探索提升疫病风险探测能力,切实保障畜牧生产安全、动物防疫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畜牧兽医信息综合服务进程,探索推进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疫病风险探测能力和科学预警水平。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登记备案、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畜牧业生产监测预警、标准化示范场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实现畜牧生产的动态实时监管、数据统计分析、科学决策指导,提升畜牧业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3]。
2.3 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健康型养殖业
2.3.1 建设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太仓市病死猪数量自2012年至今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投资 300余万元,建成占地1 000 m2,日处理量达6 t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其配套相关消毒、空气净化、冷库等设备,采用密封冷藏车上门收集模式、生物降解工艺。经处理后的病死猪发酵堆肥还田,打破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池发酵或深埋等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原始处理模式,有效处理病害动物尸体达到资源化利用。
2.3.2 推行绿色养殖,大力发展农牧循环模式。近年来,太仓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种植业布局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畜禽规模养殖场,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探索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进废弃物利用由消耗型向循环利用、生态友好型转变[4]。
现阶段,畜禽废弃物处理大致分为2种模式:一是农牧结合模式。太仓市东林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机械收储稻麦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后作肉羊日粮,羊粪堆肥后还田或供应花卉市场等,实现农牧养分循环利用。二是“沼气发酵+沼液、沼渣还田”模式。太仓市金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沼气发酵设备,处理后的沼渣作为肥料施入场区附近桃园。同时,该公司还利用太仓九龙纸业的几百亩绿化地消纳部分沼液。下阶段,该公司将在场区附近逾13.33 hm2蔬菜田地进行沼液沼渣还田试验。对于全市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而言,引其通过发展规模种植经营或与规模种植经营户签订用肥协议等方式,实行种养结合、粪污就近还田利用,以此来促进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目前,全市大力倡导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和固液分离,引导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干粪堆积发酵场、湿粪三级沉淀池等设施,采用沼气发酵、发酵床养殖、配备污水处理设备或接驳工业污水处理管道等处理模式来消费畜禽养殖带来的粪污。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推广畜禽规模场沼气工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大型规模养殖场配备沼液运输车辆或管渠,做到沼液、沼渣全面还田,以促进太仓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认真贯彻落实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会议精神,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太仓市现有畜牧业格局,乘畜禽养殖专项清理整顿之东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经济新常态下改革创新实现新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由“增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推动太仓市现代畜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3 参考文献
[1] 郭明英,布尔金.加快推进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5-57.
[2] 姬增光.定远县畜牧业转型升级求发展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371.
篇5
关键词:特色畜牧业;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方式渐成主流,人们对具有绿色品质的特色畜禽产品的需求种类和数量也逐年增长,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优势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特色畜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畜种资源条件,鲜明的区域性特点,特殊的产品品质的特色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天祝县特色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1.天祝县的生态及自然地理状况。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部南北麓,是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地之一,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县土地面积71.5万平方千米,境内海拔2040米-4874米,境内森林覆盖率33.59%。目前全县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以代乾山及乌鞘岭为界,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素有“高原金盆”之称。
2.天祝县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天祝县是甘肃省九大重点牧区之一,历来以畜牧业发展为主。1950年起制定了“畜牧为首,农业次之,副业第三”的经营方针,将畜牧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的支撑型产业。近些年,天祝县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深对畜牧业生产的帮扶力度,加之农畜产品市场行情较为乐观,价格合理回升,生产效益较好,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的热情,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同时,天祝县注重突出产业优势,努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思路雪域高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大品牌,集中精力发展白牦牛、特种养殖、特色种植、旅游业、藏药藏酒五大特色品牌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生产模式,培育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17家,形成县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2014年全县第一产业产值增长4.81亿,与去年相比上涨了4.12个百分点。
二、天祝县地方特色禽畜品种资源
1.白牦牛。白牦牛原产于天祝县,是一种稀贵的半野生地方类特有种群。适合生存于高寒缺氧、气压低环境中,较其他家畜而言,能更好的利用的环境恶劣的高山草甸。其肉质蛋白量高、脂肪低,细嫩味美,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2.高山细毛羊。高山细毛是一种毛肉兼用细毛羊,原产于肃南、天祝两县。此畜种合群性较好、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较高。
3.獭兔养殖业。獭兔原产于法国。因其毛皮酷似珍贵毛皮兽水獭而得名,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2014年初,天祝县将獭兔养殖划定为重点发展的农畜产业之一。
三、天祝藏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够重视畜牧业发展的地位,未形成长远的经营战略规划。由于县财政经费的短缺,历史欠账多,没有对畜牧业发展地位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特色草畜业受气候因素的的影响较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安全。还远未形成产业化经营规划体系,对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甚微,畜牧业发展和生产仍然带有很大的脆弱性。
2.生产水平低,技术管理滞后。该县大批群众畜养仍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饲养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特养效益不高。同时,现在的许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并没有专门从事该科研的专业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难题只能自己摸索,生产的过程中必将造成一定的损失。
3.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健全。天祝县的特色畜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缺乏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无法延伸。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专业化的畜产品交易市场,专业化生产水平低,尽管该县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但经营效益不够明显。从全县畜牧产销形式而言,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组织很少,缺乏营销组织机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4.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全县仅有10家初具规模的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且资金、技术,精深加工能力弱,且自身发育水平低,不能有力的带动特色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尚未突显出特色畜产品的品牌效应。全县饲料加工水平不高,加工草饲产品的相关企业尚未形成。天祝白牦牛的品牌效应作用发挥不明显,高山肉羊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致使当地特养户获取收益的渠道狭小,仅限于周边区县,与真正意义上现代化的产业差距仍较悬殊。
四、加快天祝县特色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进行规模养放牧,建设养殖小区,倡导和推广健康养殖以增加农牧民收人。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提质增量、绿色和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同时要推广优质畜产品的肉毛配套生产技术,推广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转变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提高畜养经济效益。
2.正确引导,广泛宣传。特色畜牧养殖业起初投入大,后期回报也较为可观,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发展特色畜牧业一定要增强宣传力度,引导农牧民具备相关的风险意识,并根据本地的地理、人文、气候条件和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等,在蓄养规模上,要量力而行。同时,政府可加大对特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用于对当地农牧民养殖户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推广,为农牧民答疑解惑,以有效促进畜牧业生产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畜养风险,增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3.着力培育畜牧业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实现畜禽产品的一体化经营。可科学的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地理位置等优势条件进行规划,同毗邻的县、区、市开展产业合作,积极培育特色畜产品龙头企业,并与当地养殖户通过立定契约等相关方式结成畜养---加工---运销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形成初具规模的一体化生产体系。以此为依托,农牧民可专心致力于特种畜禽产品的养殖,以向企业提供更多绿色、安全、高质量的畜禽产源。
4.要提高生态畜牧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畜种上继续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引进新技术,培育新良种,加强专向技术培训体系,提高产业化生产技能,为特色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增加对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经费与技术投入,从根本上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斌、冯兆林天祝县养殖业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102年82卷第11期.
[2]孙勇、周炜.中国农牧业特色产业报告[R].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篇6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1.注重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用产业化思路谋划畜牧业发展
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途径。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吉、黑、蒙“两省一区”的交界处,为白城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幅员面积2568.8平方公里,总人口50.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8.9万,农业人口22万,全区辖10个街道、5乡6镇和镇南种羊场。洮北区是国家确定的半农半牧区,农业生产的强项在畜牧业,优势在畜牧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也在畜牧业。省政府今年启动现代畜牧业4年提升计划,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本文由收集整理动力,推进洮北区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利用洮北区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自然优势,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谋划洮北区畜牧业发展,围绕提质增效,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奶牛、肉牛、肉羊三大产业,兼顾其他养殖,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形成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发展格局,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建设优势突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优势、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要把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促进分散养殖,家庭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以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建设为载体,推进畜牧业规模经营,逐步淘汰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在基地建设中,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要求,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遵循选址科学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原则,创建典型示范户,引领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打造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畜牧业增长点。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发展畜牧业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先决条件,要把稳步推进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面大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拉长畜牧业的产业链条,使畜产品在多层次、多环节中增值,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引导带动养殖场(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鼓励现有龙头企业改造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订单生产等方式,参与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农户紧密连接、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使广大养殖者更多地分享产业化带来的经营成果。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发、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力量,抵御抗风险能力,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畜牧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以信息化推动畜牧业现代化。
3.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完善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功能。要突出科技兴牧,加大
畜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群众需求,创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传递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养殖户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畜牧业发展,改变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凭经验养殖、饲养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佳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进良种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区、乡家畜改良网络和服务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坚持“引育繁”相结合方针,推广冷配技术,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良种的需求,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充实加强力量,保障工作经费,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要贯彻“预防为主”和”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方针,严格执行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起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全民参与的防疫机制,搞好疫情监测预警,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严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实行养殖全过程质量监管,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奶”。注重环境保护,强化养殖场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实现清洁养殖,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篇7
会议认为,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运行近5年来,各体系的专家和团队成员紧紧围绕畜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突出表现在“四个一”: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技术问题找体系、关键问题找首席”已经成为行业管理部门和畜牧业企业的共识。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性发展难题,制定形成了主要畜种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程,研究提出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并积极争取支持。培养了一批管用的技术人才,通过广泛深入的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人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密切了科研推广与产业的直接联系,初步改变了以往产学研推脱节的局面。
会议指出,“十一五”以来,我国畜牧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畜牧兽医领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成果35项,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9项;此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接近500项。“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比“十五”期间提高3个百分点。在重大关键领域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苏淮猪等1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中苜4号等17个牧草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突破了赖氨酸、维生素A等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生产技术。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效。商品猪出栏日龄缩短了5~10 d,能繁母猪年均多产1.5头仔猪;全国奶牛成年母牛单产提高约10%,肉牛个体生产能力提高15%以上,草原鼠害虫害生物防治比例分别超过80%和50%。
会议强调,虽然我国畜牧科技进步取得了不小成效,但与国家目标、行业需求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当前,重点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畜牧业科技进步的思路和顶层设计。要坚持长短结合,研究制定畜牧业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和中期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路径设计。二要继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持续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优势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探索体系间的联合和合作模式。组织体系专家立足服务产业发展开展联合攻关,在研究水平、研究类型、研究过程和研究协作等方面,引导专家们做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单一技术和集成技术、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岗位工作和体系协作的有机结合。三要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进一步推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制定出台“畜禽种业振兴科技创新工程”等综合性行动计划,构建畜牧企业技术创新大联合机制,引导各相关企业拿出各自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与国家投入相结合,实现大范围整合和整体推进,加快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四要逐步健全产学研推衔接机制,加快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继续推进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着力推动基层技术推广条件和能力提升。引导和支持建立新型畜牧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探索运行机制市场化好的做法和经验。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畜牧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28
1目前畜牧业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从事畜牧业生产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在畜牧业发展中合理应用科学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生产效益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由于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其信息化发展也是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畜牧业信息工程的建设涉及各个方面,不仅包括了因为科研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业养殖经营更加科学简便,而且信息化发展也使得畜牧业的推广工作更加高效。
随着国际全球化脚步的不断迈进,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各种新型科技的发展崛起已成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知识层面的不断扩展和提升,而畜牧业作为比较特殊的农业生产行业,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抓住了机遇,畜牧业涉及到生产养殖、科学管理,还有禽舍建筑设计、生物环境保护以及经营推广、加工销售等各个方面,而在信息化时代中这些方面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很多新兴的科学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畜牧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畜牧业所涉及的领域很宽,跨领域信息产业化的时代中,将各个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够从整体提升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生产的不断成熟。
2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方向
当前社会,传统的劳动生产力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科技手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真正母本上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现代社会迈向新的科技化时代。而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传统基础产业的畜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其新的发展方向又会有哪些变化,其中主要包括了生产养殖技术的转变更新、经营销售的合理便捷及信息知识获取方面的全面合理等。
2.1信息科技化的养殖生产
首先受到信息科技化影响的就是畜牧业最主要的养殖生产环节,现代养殖技术不同以往,科学自动化和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控制使得如今的畜禽养殖更加先进,其中数字化标准养殖的生产观念在社会科技的推动下已经不断的成熟,其主要是通过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和整理,之后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控制,使得畜牧业可以向其他生产产业一样迈向高度自动化,通过这样的发展形势,借助越来越完善的网络信息以及科学管理系统,加快养殖生产的科学自动化管理,并且配合数字化监控管理和科技信息理论知识的支撑,解决传统形象中脏乱差且投入过多收益太低的问题。不仅使得现代畜牧业养殖环节能够更加科学便捷,而且通过规范管理和养殖模式来整体提升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2经营销售的现代信息化发展
虽然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依旧重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也占据着农业生产的很大比例,但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畜牧业的商业化产业链要远比其他农业生产业要长,科技信息化的加入可以使得畜牧业的经营销售更加便利,先进的技术支持使农畜产品从产前养殖到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优化控制,而信息化所提供的市场需求也会更加准确,帮助农畜产品可以更好的迎合现代居民的实际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供需调控更加科学合理,实际的销售经营效益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市场信息化监管配合科学养殖生产,畜牧业的信息化工程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强。
2.3现代农畜服务平台的管理
畜牧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对于各个方面的知识需求不同,在生产养殖和销售经营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支持,而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以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来为更多的畜牧养殖户提供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并且在服务平台中设置多种自助智能信息监测系统,帮助更多的畜牧养殖人员依据自身需求来进行信息筛选,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信息栏中加入政府官方的服务窗口,使得政府或市场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市场的发展动向,从而进行规划方案的合理预调评估等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农畜服务平台,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管理,从而促进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综合以上所分析的畜牧业信息工程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问题和应对策略,可以切实认识到信息技术理论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来的重要转变,因为其在我国传统农业基础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更新换代也逐渐引起关注,通过信息管理使得养殖生产、销售经营和信息推广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更加科学先进的发展变化,当然,对于畜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是畜牧业信息工程化健康发展的一大重点,只有做好各个方面的优化管理工作,才能切实保证我国畜牧业现代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成功,保证其基本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宝祝.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09):4-8.
[2]魏学义,王韵扬. 统筹规划 创新服务 扎实推进新时期畜牧领域信息化建设[J].现代畜牧兽医,2011(12):8-10.
篇9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已经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到2012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万吨、18万吨、1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6亿元,饲料、兽药、畜牧装备等畜牧业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标准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一)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快发展草食畜禽产业,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优化肉禽产业,推进奶业生产,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各地要突出特色,选准重点,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加快推进由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突出抓好以玉米秸秆青贮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力争到2012年全市秸秆青贮总量达到160万立方米以上。
(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对新建规模养殖场(区)要进行合理选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环保治理,对原有场(区)要加快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积极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和集养殖、种植、沼气、太阳能于一体的“四位一体”等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2012年全市累计新增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区)1000个,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15000户;发展品牌村800个,专业乡镇达到30个。自然养猪法生态养殖覆盖率达到50%;无公害肉、蛋、奶比重达到50%。
(三)培植壮大畜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10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其迅速扩张生产经营规模,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和新建一批标准高、规模大、产品新、外向型的龙头加工企业,着力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到2012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50家,通过各类质量认证的企业增加60个,“进京入沪”企业达到50家。
(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接、互利双赢的运营机制。引导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畜牧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及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至2012年,全市新建或规范各类畜牧合作经济组织100家。
(五)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结合技术引进,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加强渤海黑牛、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德州驴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完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畜禽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和管理服务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种畜禽管理。深化种畜禽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联合育种。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合理布局和完善家畜改良点,建成以市为中心、以县为重点、以乡镇为基础的家畜改良网络。落实国家畜禽良种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力争到2012年全市猪、牛、羊的良种改良率达到90%以上,良种畜禽自给率达到80%以上。
(二)进一步健全畜牧业投入品生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市、县畜产品检测机构和饲料、兽药质量安全检测及安全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检测检验水平。做强做优饲料、兽药工业,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饲料、兽药企业,重点支持新型环保饲料添加剂和蛋白质饲料原料以及安全、高效兽药的研发生产。强化饲料、兽药管理部门的职能,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实施全程监管,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有害物质,基本控制兽药残留超标现象。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大对畜产品市场和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防疫、检疫工作的执法监督,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三)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各县(区)要认真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滨政发〔*〕20号),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县、乡两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体系。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预防重大动物疫病所需的免疫、监测、扑灭等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保证充足的物资储备。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动物防疫措施,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加强和规范执业兽医管理,规范动物诊疗行为,推进兽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四、进一步完善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增加财政对畜牧业投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畜牧业的政策,并根据当地实际,及时制定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对畜牧业投资力度,重点用于落实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生猪、奶牛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优质后备母牛补贴等补贴政策、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及畜禽场粪污综合治理等。
(二)加强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运用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畜牧业担保公司,为养殖户提供银行贷款担保。金融部门要结合畜牧业发展特点,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手段。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保险政策,在推进基本保险的基础上,增加政策性保险的品种和范围,逐步完善政策性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落实养殖业用地、用电优惠政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20号),搞好畜禽养殖场用地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所需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管理和生活用房、饲料储藏用房等设施用地比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需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畜禽养殖场用地使用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规模养殖小区(场)用水免收水资源费,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畜牧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经营权、资本、产品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鼓励畜牧龙头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担保。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各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各级工商部门为申请者免费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手续,各级税务部门落实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推进畜牧龙头企业建设。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扶持畜牧产业化发展,并重点扶持新建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研、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时,对发展畜牧业要给予大力支持。
五、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把发展畜牧业摆在重要位置。各级要进一步深化对畜牧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把畜牧业发展任务目标纳入各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体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市政府每年对县(区)畜牧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及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篇10
笔者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的畜牧业生产现状、自然条件、资源优势、政策机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推进辛街乡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隆阳区辛街乡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坝农业乡,畜牧业是辛街乡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对繁荣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供给及农村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畜牧业发展在农村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非常显著。为了进一步加速辛街乡畜牧产业发展进程,根据《保山市中心城市规划的若干要求》及《隆阳区扶贫综合开发规划》的意见,抓住区委、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机遇,现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畜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今后畜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1发展现状及优势
1.1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辛街乡地处保山坝南部,距保山城13km,总面积115.83km2,海拔最高2228.4m,最低1639.5m,全年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56%。当地交通四通八达,道路硬化到村,滇缅公路、临保公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2016年末,全乡有15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193个村民小组,共计1725户56348人。作为中心城市临边乡镇,发展畜牧业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
1.2经济社会条件具备
辛街乡是个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欠发达的农业乡,有尖山、龙洞、阿今、马鹿塘、小田坝5个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户1300多户,主要集中在温凉山区。2016年末,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21亿元,农业总产值6.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1.54%。其中,畜牧业产值2.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45%,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5元。畜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3畜牧业发展基础强
畜牧产业是一项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养殖积极性高。区域内有年出栏肥猪、种猪2万头以上养殖股份公司1户,养殖小区1个,规模养殖场13个,在建养殖场3户。2016年末,全乡大牲畜,猪,羊,禽存栏量分别为0.89万头、6.6万头、0.35万只和16.41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10136t。畜牧业是当地农村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1.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快
区域内有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年屠宰量达1.4万头以上。有以水牛交易为主的牲畜交易市场1个,已成为滇西地区重要的水牛为主的活畜交易市场,年交易牛2.3万头、猪3万头、羊4000只以上,发展趋势好,交易量连续多年持续上升。从事饮食服务行业的饭馆42家,其中牛肉、羊肉、驴肉馆22家,多家餐馆在全区范围内小有名气。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活畜交易、屠宰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行业,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附加值。
1.5畜牧业发展政策给力
一是长期以来,隆阳区委、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不断探索和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制定了《隆阳区山地牧业发展规划》《隆阳区生猪、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和对产业发展、良种等的扶持补助力度,为辛街乡跨越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二是历届乡党委政府执行上级部门的畜牧扶持政策不打折扣,开展了规划土地、资金协调、技术支持等很多工作,为全乡畜牧产业发展树立了一个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环境,使很多有志之士前来辛街这片热土从事养殖业。
2存在的问题
2.1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
全乡有乡镇畜牧兽医人员4人,村级防检员18人,其中2人为中专学历,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因防疫及产业发展任务重、劳动强度及工作风险大、待遇低等导致队伍不稳定,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2.2畜禽养殖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
辛街乡大多为一家一户零星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高成本,低效益。对畜禽良种良法的认识和利用不够,浪费了资源、人力和财力,多数依然采取传统的生产模式。
2.3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后劲不足
全乡现有万谷永坤实业、恒牧养殖2个公司,1个养殖小区,13个养殖场,但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带动作用不强,各吹各打,没有形成合力,共同面对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整体养殖效益不高。
2.4养殖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因土地保护政策和禁限养政策的实施,适宜规模化发展用地越来越少,土地审批手续复杂,许多群众想投资但找不到适宜的土地,错失发展机遇,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
2.5牲畜交易市场不健全
辛街乡已成为辐射带动德宏、临沧、怒江、大理等州市,以水牛交易为主的牲畜市场,活畜产品远销湖南、广东、安徽等省市。因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占道经营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给加强活畜检疫、补检造成了一定困难。
2.6环境保护对畜牧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辛街乡列入保山中心城市规划,各种建设环保要求较高,“拆临拆违”工作正在开展施行,随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对发展养殖提出硬性要求,为了养殖污染治理,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将会增加养殖成本,制约产业发展积极性。
3发展对策
3.1强化领导、统一思想
一是要统一思想,理清思路。辛街乡是一个农业乡,具备一定的自然、气候、地理、资源优势。若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就要广泛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畜牧业是辛街乡继粮食、林业、烤烟之后又一大支柱产业,是丢不得、丢不起的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产业转型、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全乡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产业。要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建立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成立畜牧产业发展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定岗定责,层层抓落实,彰显辛街乡紧抓畜牧产业的胆气和决心,为来访群众和投资企业快速找到具体的机构和人、能办具体的事,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便利的环境。
3.2找准目标、做好规划
一是由乡党委政府、林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成立规划机构,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精神,结合农地农用、节约用地的原则,将规模养殖用地纳入辛街乡土地利用开发总体规划。二是落实“三区划定”工作,确定禁养区、限养区的地点及范围。因“拆临拆违”环境整治需搬迁的养殖者和规模养殖场,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帮助落实好新的场址,切实做到既保护好养殖者及养殖企业的利益,又不影响全乡畜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到辛街乡发展创业。要积极帮助新到辛街乡发展畜禽养殖业的投资者协调好水、电、路以及土地利用审批手续等,降低其养殖成本。
3.3大兴科技,转变发展
一是围绕畜禽良种良法,科学养殖、疫病预防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场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技能和生产水平。二是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生产规范化”的标准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由粗放式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转变,加快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联合养殖场户,统一标准,走“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场户”的路子,以小生产面对大市场。三是充分利用辛街乡区位、交通、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发展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环保的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种养有机结合,达到既生态环保又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
3.4健全体系,提升质量
一是抓好防疫体系建设,提高村级防检员用工报酬,完善保险政策。依托技术培训,增强服务技能,服务到村、组,使全乡村村有养殖亮点。二是加强乡级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建设,增加人员数量,提升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组建猪、牛、羊、禽产业信息服务部,准确快速地给养殖者提供企业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从而推动“订单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3.5开发饲草,发展草牧业
发展草牧业,饲料是基础。目前,辛街乡林果面积667hm2(10000多亩),适应套种、间种牧草的空间大,推广种植一年生牧草、黑麦草、皇竹草等,水稻、玉米、大小麦种植面积4200hm2(6.3万亩)以上,年产秸秆5万t,蔬菜种植面积266.67hm2(4000亩),每年产生的废弃还田菜、茎秆1000t以上,只要简单加工就可饲喂畜禽。充分利用好果园林地、农作物副产物、蔬菜废弃物等资源,可以缓解退耕还林带给畜牧业发展空间变少造成的压力,同时又可降低饲养成本,是加快发展草牧业的有效途径。
3.6增加投入,延伸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