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7:0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酸枣的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管理;措施
前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尽管社会经济与建筑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但建筑工程造价始终是工程建设各方关注的问题。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从全局出发,加强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监督和管理。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而言,工程建设各方由于立场不同,其要求和目也有所差异,业主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工程造价支出获得最大化的工程投资收益;施工方则希望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满足业主需求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施工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1]。因此,双方形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矛盾,若不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极易导致工程出现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存在隐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科学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管理,有助于切实解决业主与施工方存在的矛盾。
1.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人员素质低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的管理工作涉及多种因素,影响范围大,实际工作时也相当的复杂繁琐。为保证该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人员在按照规则流程进行管理的基础上,还应熟悉设计图,并具备应变能力与工程清单计价等知识。由于结算与审核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这些人员的各方面素质。为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如专业技术、建筑、设计、经济等,以利于造价结算与审核的正确客观[2]。此外,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充分发挥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用,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工程技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新材料、新结构也逐渐出现,工作人员若不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会导致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出现各种问题,如数据不准确、缺失、扭曲等,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开展。
1.2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缺乏公允度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公允度的现象,如高估、多报等,给工程成本和质量控制造成直接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业主与施工方为提高经济效益,多报建筑工程建设名目,多计工程建设量,甚至在工程单价计价中套用高额价格,导致工程结算与审核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工程造价出现高估、扭曲等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造价构成项目繁多,建设周期长,动态变化因素也因此增多,以致难以贯彻落实工程公允原则,而且材料市场价格不断变动,材料选购价格计量出现有失公允的现象,给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措施,确保工程公允原则的落实。
2.科学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管理的具体措施
2.1根据工程建设施工图审核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审核工程量有利于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工程量计算对工程安装费用计量有直接影响,其计算的准确能有效反映工程安装费用实际支出情况,所以,必须将工程量审核作为工程造价结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核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根据工程建设施工图对工程量计算进行审核,确定是否与预算定额存在差异。(2)必须反复审核工程量,以确定预算偏差是否处于既定范围内。(3)审核的建筑工程量应与实际完成量相同,因此,审核时必须注意审查工程造价申报表,以免存在各种与工程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如夸大工程施工难度、虚增工程量和结算费用等。(4)注意审核是否存在多报建筑工程建设名目和多计工程建设量的情况,特别是采用多方施工的项目,必须避免存在同一工程项目多个施工方上报的情况。(5)详细检查工程量是否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以免同一工程混入其他工程结算中。
2.2遵循公允原则开展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工作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结束后,若发现存在定额多估、高套等情况下,必须根据审核结果进行核对并减去多出的部分;若存在定额低估、漏算等情况,则应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增加不足的部分。对于招投标工程,结算与审核工程造价时,应以施工合同、招标文件、预算书等为依据;对于包干形式的招投标工程,工程量核算清单是其工程量标准,若工程设计图纸因施工现场变化不适用,需要变更时,应在甲方确认并允许后,才能对工程量进行适当增减[3]。
2.3严格审核工程材料与人工单价
工程造价的主体是工程材料与人工单价,通常情况下,工程预算阶段会制定有关工程材料与人工单价的计量标准,该标准以费率的方式存在,以利于通过前期工程量与工程材料和人工单价费率相乘,准确得出工程造价。审核确定工程量后,为保证套用单价的正确性,必须以定额中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审核过程中,必须重视审核项目内容的实际作用,若出现定额缺失、特殊要求等情况,必须及时补充估价编表。如果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换算,应添加换算信息标准。此外,建筑材料市场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应加强对材料市场价差的审核,审核人员需关注并掌握市场价格变动趋向,以利于审核过程中合理判断材料价格,有效保证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的科学性。
2.4加强各项费用收取情况的结算与审核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多种类别,根据工程类别进行审核划分,有利于保证审核标准的准确性。在工程造价中,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是各种费用的概括性划分,如管理、辅助生产等费用,直接费用具有直观性,能够找到支出收益方,所以能计入工程收益中,作为工程造价成本;间接费用通常有多个收益对象,不能直接获取这部分费用,需采用有效方式进行系统分摊,以保证获得各收益对象工程造价成本,如:(1)采用百分比法直接计算;(2)根据人工费百分比法计算[4]。在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过程中,不同类别工程应用相应费率,同时以相应间接费基数作为参考。在市场单价、面议单价方面,为免出现淆错算情况,应注意不宜收取这些费用,除特殊情况外。在税金方面,必须根据国家与省税务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同时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地点,采用相应税率,有效加强各项费用收取的结算与审核。
3.小结
综上所述,为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管理的顺利开展,必须充分认识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科学开展该项工作。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人员素质较低,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也缺乏公允度,因此,根据工程建设施工图审核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遵循公允原则开展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工作,严格审核工程材料与人工单价,加强各项费用收取情况的结算与审核,有利于合理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成华.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的管理之我见[J].商情,2012(44):78.
[2]黄碧静.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与审核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3(03):19.
篇2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施工成本
0引言
在建筑企业的固定成本当中,工程造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工程造价指的就是在工程筹备与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需花费的所有费用及开支。所以,只有成本管理工作具备高效性才能够确保工程造价更加趋于合理。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工作在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积极引导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同时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能够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现状
1.1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建筑行业中,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贯彻落实效果不理想,甚至未形成。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建筑企业甚至对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所以,成本管理的观念十分薄弱。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深入地理解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当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各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这种健全的体制,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在具备成熟完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才能够明确这一行业发展中权利与义务的区别,进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1.2建筑工程成本的长期战略性意识匮乏
在建筑工程项目方面,工期有效性与建筑企业整体固定成本和发展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然而,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与建设当中,很容易因为多方面因素对施工产生影响。而且,大部分施工单位都为了赶进度,所以,增加人手并延长工作的时间,这样一来,不仅对施工安全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提高施工建设的成本,使得企业的利润下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当中,不可辟免的对于工期进展和施工质量容易造成疏忽,而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管理和探究,导致项目建设的经验难以总结并推广,进而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企业信誉。也正是因为上述问题的出现,使得企业成本负担不断增加,所以,企业经营战略观念比较薄弱,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1]。
1.3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部门也随之建立并不断完善。这一部门在表面上看制度与规则健全,并且分工明确,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相关成本管控工作人员扯皮与相互推诿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因为这种内部原因所导致的企业施工成本提高,对于企业自身来讲并不合理,所以需要及时予以调整及改进。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当中,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工作相对繁琐,但同时也是关键性的技术手段,同经济知识存在密切关联。所以,预结算编制、审核人员一定要对相关的知识熟练地掌握,且工作要求细致,否则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或是只熟悉建筑设计施工知识,亦或是只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因此,在估算原料价格的时候就不会很准确。这种不足之处的存在,使得很多施工企业定价相对随意,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工作内容
3.1费用审查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当中,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以及企业管理费等费用的审查。譬如,装饰装修工程结算审查中,材料价格对工程费用影响很大,因此,对原材料价格审查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原材料的预结算价格以及实际的价格开展审查和核算,其具体的内容则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保证原材料预算价格同工程造价部门所在地区基价相一致;其二,实际采购的原材料价格同市场价格差异合理,且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
3.2工程量审查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当中,工程量审查也同样重要,与工程项目整体施工建设的成本具有直接关系。在实际审查的过程中,如果预算或者结算审查出现失误,那么就很容易增加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压力,严重时还会出现连锁反应,导致更严重的经济损失[2]。在工程量审查当中,内容有以下两部分:第一,审查工程项目的完整程度,一定要避免工程项目漏算或者是重算,保证其完整性特征;第二,审查工程量计算,具体就是要重点审查工程的变更量,保证实事求是,计算具有合理性,并且根据工程计算规则和设计图纸开展。
3.3定额套项审查
在审查定额套项的过程中,需要对套用定额工作内容和工程项目设计的一致性进行审查,同时严格审查工程项目的重复计算情况,以及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是否规范等等。在此基础上,定额套项的审查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像小数点位置、单位换算或者是工程项目计算等等。
4协调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关系的具体方法
4.1贯彻并落实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严格性以及权力和责任的明确性、制度的规范性,对于其自身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最终的目标就是获取理想的利润,并实现可持续地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积极贯彻并落实管理制度,进而更有效地节省企业的成本,这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只有保证成本管理体制的完善合理,增强成本意识,并且对成本浪费现象予以控制,节省成本并节约资源,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另外,需要保证成本管理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进而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使得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并且积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得以提升,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4.2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和审核工作
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程序操作程度以及了解工程项目施工规范的情况,对于工程项目整体造价的合理性具有直接的联系,与此同时,同样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开展[3]。所以,企业需要积极地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正确地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审核工作,保证预结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这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5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确定项目价格的过程中,造价预结算与审核工作是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水平。而在确定工程造价的时候,会涉及到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所以,还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合理引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本论述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详细地探讨了造价预结算审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积极地提出了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切实有效地开展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使得工程施工成本得以控制的同时,使得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子维.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跟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4(29):189-190.
[2]赖剑峰.探讨建筑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的关键点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13):88-89.
[3]徐丽芳.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跟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中华民居,2014(30):416-416,417.
[4]王鸿爽.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跟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613.
[5]王炜.如何实现高效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J].建筑•建材•装饰,2014(20).
篇3
【关键字】造价;预算定额;费用
所谓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数量标准。定额形成企业管理的一门科学,始于 19 世纪末,它是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程项目造价是指进行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要花费的全部费用,即从工程项目确定建设意向直至建成、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所支付的总费用。
1 工程项目造价特点及其构成
1.1 工程项目造价特点
1.1.1 单件性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特定的用途,具有不同的结构、造型和装饰,不同的体积和面积,建设时要采用不同的工艺、设备和建筑材料。即使是用途相同的工程项目,其技术水平、建筑等级和建筑标准也有差别,这就使得工程项目的实物形态千差万别,也导致工程造价的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工程项目就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按品种、规格、型号和质量成批地定价,而只能是单件计价。
1.1.2 多次性
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合同实施和竣工验收等阶段。为了适应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和项目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需要按照设计和建设阶段多次进行计价。
1.1.3 分项性
一般每个工程项目都是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一个单项工程由几个单位工程组成,一个单位工程由几个分部工程组成,一个分部工程又可分成若干个分项工程,而编制工程项目造价是从分项工程开始的。通过工程费用的层层汇总,再加上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就构成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1.2 工程项目造价构成
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财务费用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是指建设单位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构成。设备、工器具费用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
2 我国工程造价上升的主要原因
2.1 设计标准及配套水平的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安全、环保的愈加重视,建设工程的设计标准及配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里的低矮棚户区已逐渐被环境优美、各种功能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取代,不仅有一般的户型,而且还有复式、跃式和别墅等户型,并且水、电、气、电话、电视、宽带网络等配套设施入户到家,这些变化肯定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人们对健康、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造成工程造价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
2.2 材料价格的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的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尤其如此,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上涨,我们首先要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使用更合理的施工方法、更先进的施工设备节约材料。其次要加强管理,防止施工材料的“跑、冒、滴、漏”。最后,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上要加大监督力度,真正做到质量、价格货比三家,通过网上采购、集团采购即是可取的好办法。
2.3 取费标准的提高和取费项目的增加
原有取费标准的提高和新增取费项目对工程造价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有些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引起的,比如在最近几年里,与人工工资有关的附加费就由原来的福利费 14%、工会经费 2%、教育经费 1.5%等基础上,新增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20%、基本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 2%、女工生育保险 1%、住房公积金 6%、补充养老保险5%等 7 项共 39%,共计56.5%,比过去增加了 2.23 倍。还有一些是由于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或加快施工进度而使用了更先进的施工设备或施工技术而增加的,比如,在许多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就肯定比手推肩扛花费更多的费用。
3 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 决策阶段的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建厂地区的选择对于保证所建项目能否达到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要根据各种生产要素的情况进行认真选择。一般来说,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日用消费品生产应靠近消费地等等。工艺是指拟建项目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造方法等,选择标准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设备的选用要根据需要选用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同时要注意两者的配合问题,还要注意设备与厂房的配套问题等。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督检查工程造价的尺度。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定得是否合理,应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的原则。
3.2 设计阶段的控制
设计阶段是建设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阶段。据统计,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95%下降到75%,至技术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 75%下降到 35%,至施工图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 35%下降到 10%,而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 5%到 10%。因此,要特别重视设计阶段的控制。首先是要搞好设计的多方案选择,严格监督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深入研究在技术方面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搞好各项经济评价和分析,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关系,力争做到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有效方法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与标准设计。
3.3 实施阶段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仅靠合同条款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远远不够的。在施工过程中,引起投资增加、工期拖延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投资控制人员无法控制或很难控制的因素,如不可预见因素(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另一类是可以控制的,如组织、技术、合同等。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必须加强设计审查,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搞好施工组织,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
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各不相同,但贯穿始终的是工程预算定额,定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成败。定额标准体现的是社会平均先进水平,但还不是最先进水平,要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加强管理。首先是设计单位要更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质量,使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减少缺项漏项。其次是施工单位要大力提倡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加强施工组织,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第三是建设单位要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使项目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很好的统一,避免形成“胡子工程”,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而不得不进行概算调整。最后就是要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行招投标,通过合理的竞争来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陈青林. 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10) .
[2]杨洪利. 论建设单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0,(07) .
[3]曹静.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
篇4
关键词: 工程造价;施工图;预算
对施工图预算的科学管理和监督,能够达到有效的节约建设资金,避免浪费和重复劳动,节省工时、提高功效,使得资源配置发挥到极限,使工程造价更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利用建设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一、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控制及审查方法
工程造价施工图预算审核的难点和重点,应该将重点十分突出的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图预算,根据工程造价的特点、难易程度、标的额、风险等,相关的审核方法包括这几种: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析对比审核法、常见病审核法、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核法。结合实际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灵活运用,而不能按图索骥,否则将会与降低成本、节约工程造价的主旨背道而驰。
设计阶段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建设单位普遍不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很少过问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其次,出于经营成本考虑,很多设计单位没有配备造价师,控制造价根本无从谈起。加强图纸审查。对图纸的技术合理性、施工可行性、造价的最经济性进行评审,在满足功能、外观等要求下审查其经济性,详细分析造价构成、主要材料用量指标以及各种构造做法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错漏的部分,责成重新设计。并将问题较多的设计单位列入黑名单,禁止在以后的工程中继续承担设计任务。
由于建设工程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采用正确、合理的审核方法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将直接关系到审查效率。这里,着重说明一下,使用率高、较为常用的全面审核法。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
二、工程造价施工图预算的相关审核步骤及内容
所谓施工图预算,又叫设计预算。当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设计后,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费用定额、建筑材料和设备以及机械台班等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施工图能够反映工程建设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控制工程造价必不可少的文件。
1、审查施工图预算的具体步骤
(1)初步判读施工图纸。对施工图是编审预算分项数量的重要依据,必须通过初步的判读、逐步深入,进而全面的熟悉了解、确认。认真、细致的核对全部图纸,确认无误。
(2)掌握施工图预算的事项和具体范围。根据预算编制说明,了解预算包括的工程内容。例如:配套设施、室外管线、道路以及会审图纸后的设计变更等。
(3)理顺、理清预算单位估计表。任何单位估计表或预算定额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应根据工程性质,搜集熟悉相应的单位、定额资料。同时,应当针对具体情形,在实际运作中采取合适的审查方法,按相应内容审查。由于具体的工程规模、施工难度不同,施工队伍的不同,所编工程预算和质量也不同,因此需选择适当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综合整理审查资料,并与编制单位交换意见,定案后编制调整预算。审查后需要进行增加或核减的,经与编制单位协商,统一意见后进行相应的补充、修正。
2、审查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审查施工图预算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工程量计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取定是否准确,以及各项支出、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等。包括审查工程量,审查设备、材料的预算价格,审查预算价格的套用,审查有关费用项目及其记取。例如:回填土工程量应注意地槽、地坑回填土的体积是否扣除了基础所占体积,地面和室内填土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运土方的审查除了注意运土距离外,还要注意运土数量是否扣除了就地回填的土方。还有,桩工程中审查各种不同桩料,必须分别计算,施工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料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料长度如果超过一般桩料长度需要接桩时,注意审查街头数是否正确。砖石工程中墙基和墙身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按规定不同厚度的内、外墙是否分别计算,应扣除的门窗洞口及埋入墙体各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等是否已扣除;不同砂浆强度等级的墙和定额规定按立方米或按平方米计算的墙,有无混淆,错算或漏算。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现浇与预制构件是否分别计算,有无混淆;现浇柱与梁,主梁与次梁及各种构件计算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重算或漏算;有筋与筋构件是否按设计规定分别计算,有无混淆;钢筋混凝土的含钢量与预算定额的含钢量发生差异时,是否按规定予以增减调整等等。以上列举的例子,都是在工程造价中经常遇见和发生的实际问题,要根据现实情况,依据工程造价的基本原则,不同程度的对施工图进行调整和修改。
3、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编写制定或调整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关键依据是施工图预算,不仅施工图的预算是设计阶段把握土建工程造价的关键部分,而且它也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设计起初大概计算的重要保证。施工图设计预算简称为施工图预算,主要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造价的文件。对于目前一些实行施工招标的土建工程,普遍采用施工图预算来编制标底这也就成为了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国家预算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图编制进而确定土建工程造价,才是提高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以及保证预算质量的重要依据。施工图预算包括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可以看出它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费用标准等预算价格资料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汇总后得到的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再将其汇总编制成一个土建工程的总预算。理论上可以运用单价法、实物法、模糊数学法以及类似工程预算等方法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其中最常用的是前两种。
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是按照地区同一单位估价表的各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乘以相应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相加汇总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在和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以及税金相加求的单位工程施工图单位造价。施工图预算也就是实物法,第一步,依照施工图纸给出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分项工程量,第二步,套用相关预算人工、所需材料、施工是运用的机械的定额用量,第三步,分别乘以工程施工时所在地当时的人工工资、材料费用和施工机械使用费,然后再进行汇总求和得出最后所需工程费,再依照规定计算剩余各项项目所需经费,第四步,进行最后汇总,得出相关部门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造价。
结语
控制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控制建设成本,建筑工程才能收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施工图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必须引起相关方的高度重视。只有从各个细节入手,工程投资才能见到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工业 制造业 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来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工业制造业而言自然也不例外。它是企业在特定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于投资、融资等项金融活动的计划内管理。不同学者对于工业制造业预算的概念表述并不完全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财务预算是企业在针对生产进行科学预测以后,用金额与数量为基数提供的可以反映下年度企业生产财务情况的经营策略。
一、当前工业制造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的工业制造行业都能够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并结合本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可实际上,却普遍有执行预算不力、预算追加频繁等问题,严重削减了执行预算的刚性能力。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在于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强烈的预算意识,其次是企业内职能部门未能对相应项目进行指标细化,预算管理功能发挥不出来。企业通常都应用统一领导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预算编制是在财务部门内部独立完成。而财务人员不了解编制客体,所以使得预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大为降低。因为财务部门应当改变这种工作现状,深入基层中做调研,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完成预算工作。
工业制造业若想使预算编制的水平提高上来,预算时间的充分与论证水平的科学是两个基本前提。可是独立的财务部门任务重、时间紧,没有民主程序监督,很多指标论证无法做到科学、真实,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使得预算安排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矛盾与问题,经费调整与追加反复出现,影响到预算的正常化与严肃性。
最近几年所推出的零基预算较为科学,但是却很难落到实处。不少工业制造业企业经常不按照部门人员情况与业务发展情况为基础进行收支总体水平预算。却习惯将以往的基础数据拿来引用,以收入水平来确定效益增长率,结果同样会造成理论与实际不符,难以依照预算执行。
工业制造业预算管理用价值管理作为发展主线,用战略管理当作发展方向,非常注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市场动态控制。可是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普遍存在管理导向模糊、预算编制做得好执行不力的情况。结果出现预算执行两层皮的现象,即预算与执行分别应用两套数据,使预算失去了其应该有的权威约束性。
二、推动工业制造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
财务预算管理的全面开展要以准确的制造业战略目标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测评结果,用预算的形式给企业未来经济发展做出经济活动与生产活动规划的整体安排布局。一般情况下,市场风险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呈正相关的。作为企业管理者而言,不但要关注当前的生产情况,也要对企业发展远景倾注更多的精力,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用预算的全面化管理,组织企业生产制造活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优势,避免来自企业外部的竞争威胁。且使企业可以在面临重大政策与经营方向调整时,能够科学地抵制压力、规避风险,实现企业的远景规划目标。
实行长效全面的预算管理,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明确目标与责任主体。把企业内各主体的权利、责任、利益分配划清。将年度范围内的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各个班组、个人那里。通过关注分解预算指标、执行预算过程、追踪完成结果等过程,实现权责统一,为工业制造企业自身提供现实管理基础,这也是企业资信得到保证的有力基础。
企业的资源有限,可是长期目标无限。财务资源属于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资源。全面长效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让企业内的财务资源同硬件如机械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统筹应用。并且可以对应用过程实行科学的监控与考核。通过资源的整合动作,可以更加方便企业各生产加工环节的协调沟通,加强成本管理,将企业资源与能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产出与投入比例的最大化。
财务预算管理的改革,不但会使企业总体生产决策受到积极影响,也是企业在管理控制上得到进步的重要体现标准。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一方面可以让财务信息与非财务预算得到整合系统发展,另一方面标准的财务预算体系也会对各生产环节与各员工的行动方案产生规范效应,能让企业动止有依、经营有据。同时,预算管理的科学化也会让企业部门与成员的业绩评价更为方便,改善企业业绩管理控制指标,帮助企业整体加工制造经营业绩。
三、加强工业制造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
全面长效的财务预算机制属于一项较为理想的经济管理状态,在朝向其努力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限制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不少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为了加工制造业的预算管理达到总的规划目标,预算在批准实施之后,还应当建立对应的预算监控制度,以方便对于预算执行的管理。可在很多加工制造业的预算管理实践过程中,都存在监控制度不足或者是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应当做好弹性预算与固定预算的良性结合。所谓固定预算,其特点是适用于生产能力较为平衡的环节。弹性预算则适用于生产需要经费数额变化较大的环节。让财务预算管理与各具体生产部门进行结合,确定出哪些属于固定预算,哪些属于弹性预算,对于费用固定或者变化特征不明显的管理费用与折旧费用等,采取固定预算,其他的收支采取弹性预算。
预算执行应当符合刚性原则。预算是企业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基本准则,一量确定下来,便产生了企业中的“法律功效”,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制造流程结构上的变化对于预算产生的正影响或者负影响。且须依据严格的变更程序进行预算的调整。坚决防止违规操作,确保预算的准确与预算执行的正规。
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工作系统,对于预算执行的每一步情况,都要进行信息准确反馈。方便财务工作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发现预算执行与标准的差异。在预算的执行环节里,企业应当不断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依照信息反馈适时调整相关决策,继而确保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始终处在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位置。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与预算执行的相互配合,确立风险责任意识,及时发现非正常的企业活动,并及时解决或者改变。为加工制造业减少可能的损失。
加强预算监督机制,执行预算与监督预算执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力度。要加强加工制造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使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不但可以审计监督会计财务业绩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也能审计监督预算执行的细节情况。加强企业的事前规范与事中管理,让企业生产制造各环节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处处事事受到制度的约束。
四、结束语
加工制造业制定规范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立适合于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办法,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与科学性,可以更好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帮助,让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淑芳.财务预算管理之我见[J].科技资讯.2010
[2]李朦.企业管理之重——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
[3]王蕾蕾.浅谈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09
[4]徐晓红.浅议中小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
[5]赵永疆.关于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超预算;原因;控制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由于受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先期的造价预算经常因无法完全预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而致使造价预算出现偏差,所以针对这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环境复杂、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等不确定因素,就给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增加了难度,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预算造价的变化。
(一)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因施工现场地质勘探不准确,地质状况不明,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许多设计内容以外的项目,增加了不可预见费,势必增加结算的造价。
(二)编制不合理
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项目调查、研究得不够深入具体,所编制出的造价预算无法全面反映和正确预测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造价预算在实际工程中也就丧失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工程项目超预算就在所难免。
(三)合同订立把关不严,条款不严谨
合同条款含糊不清,或前后矛盾,造成结算时扯皮等都是引起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
(四)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由此,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五)忽略材料设备的价格控制
一些建设单位还延用计划经济先建设后算账的旧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材料设备的价格控制这一关键环节,到结算时只好根据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信息或者施工单位提供的税务发票给材料设备进行调差,这样的结算方式势必造成价格过高。
(六)审核预算减项
一些开发区审核工程预算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按工程建设行业的有关规定,负责审核的单位按核减预算的10%提取审核费。因此,审核单位在审核中尽量削减项目,甚至刻意削减项目,而工程建设实施中为了保证质量,必须增加项目,也造成了超预算问题。
二、对超预算现象的控制和预防
(一)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
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概预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
第一,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在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收集好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第二,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反复阅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项、计算出相应工程量,熟练套用单价,尽量防止漏记、重记、错套等失误的发生。
第三,客观分析价格因素,对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设备材料的价格水平是依市场价格确定的,还要对其进行差价调整,进行动态管理。为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适时调整差价。
(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造价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它涉及到技术、经济、法规等管理知识。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财务预算能力,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经验,以及材料与机械施工技术等综合性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重不漏。同时,更要具备较强的敬业责任心和高尚的行业道德。加强建设单位员工的业务水平培训,特别是预结算人的业务水平的培训,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造价队伍,选用和配备职业道德过硬,业务水平高,有责任心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工程预结算工作,严把工程预结算审查关。
(三)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标文件
通过招投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缩短建设投资的回报周期,应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在招投标中采用提供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统一规范,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招标投标应是工程预算竞争中有序的一种市场行为。应合理地确定招标范围,选择理想的招标方式,详细分析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编制科学的标底或工程量清单,做好招标工作的价格计算和控制。采用合理的评标、定标的方法。优选中标单位,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以内。
(四)加强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一般认为,工程项目到了实施阶段,虽然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很小,有研究表明只有约为10%,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很多工程项目管理者都忽视了这个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但实际上,除却造价控制人员无法或较难控制的因素(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外,施工组织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等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提高。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切实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内容,将其作为控制预算的重要一环。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对原合同价格中主要费用进行正常计量、严格结算程序,派专人随时监督,保证各项费用如期、正常地发生,防止超前过量支付。当出现超支现象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作出反馈,研究对策进行适当处理,力争把工程造价损失降到最低。应该说,通过实行工程有效签证、监督、预结算审核等措施,是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
(五)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
每项建筑工程建设都要经历决策、设计、实施三个主要阶段,预算产生于工程设计阶段,这就决定了预算在实施阶段中的局限性。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所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如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发生由不可抗力引起的变更。而项目的变更往往意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为代价,作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超支。同时,在考虑项目变更对其它造价因素(如工期、工程质量等)影响的基础上,将项目变更向有利于节约造价的方向引导。还要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对工程超量、超价部分从严控制。力争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到最低。
(六)控制材料费用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占总造价的比例为5O%左右,在安装工程中,材料及设备费占总造价的比例大约为70%。因此建材预算价格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今市场上的建材厂家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且价格浮动较大,变更频繁,这就给材料采购带来很多困难。很多厂家往往将产品的出厂价格订得很高,当有单位需购买该产品时,就采取价格下浮出售产品,下浮的幅度相当大,使施工单位获得较大的价差利润。现在很多建设工程都采用甲控乙供的方式购买材料。由甲方对多个厂家逐个考察、选择、谈价,最后以指定厂家和价格的方式由施工单位直接与厂家签订购销合同,减少中间环节,既保证了材料质量,又控制了材料价格,还可以避免因材料调差带来的纠纷。
总之,超预算做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可能杜绝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手段,尽可能的控制。工程造价预算作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而超预算问题的控制,不是预算控制人员单方面的努力可以解决的,这还要求工程项目各环节、各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深刻理解其重要地位及重大意义,通过有效的配合将超预算现象最大限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潘文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N].建筑时报,2006年.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概预算编制
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难免会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的风险,使实际的支出超过了预算的范围,这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概预算的编制质量,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概预算的编制工作。
1 材料价格的取定和计算
工、料、机单价是概、预算的计费基础,是构成建筑工程造价的四大要素之首。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外业调查的资料(包括人工费的各项组成内容,材料的供应价格和运输方式及运距,机械费中的油燃料及电的价格等),按照概、预算编制办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工、料、机单价。但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即材料的供应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系列化,材料的供不应求以及国家政策对材料价格的影响,都给确定材料价格带来很多困难。这就对概预算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对所需材料价格进行多方面询价,另一方面要对询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价格信息资料和对国内外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情况及供求发展趋势的了解,确定询价时效和可能发生变化的趋势,使材料价格的取定趋于合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是有很大难度的,但做好这项工作,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概、预算质量,因此,多下点功夫和力气是值得的。
目前各种刊有材料信息的杂志比较多,平时要多看多记并根据需要归类整理,以便于在取定材料价格时作为参考。计算材料价格时还要注意分清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对那些数量或价格变动对概、预算影响大的材料,要多分析、多研究;对那些次要材料,可少花费时间和精力,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查对工程量
查对工程量时,首先应熟悉设计图纸,包括总体布置图和设计工程量清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建筑设计文件中有些工程量的表述与概、预算定额不一致。因此,概、预算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符合概、预算编制要求的工程量清单,明确所需的内容、深度和质量,不清楚的地方,要查阅图纸,并请设计人员协助提供所需要的工程量,特别是对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概预算人员要认真阅读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力求做到工程量完整不漏项。概预算人员与设计人员良好配合,是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保障。
3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设计是实现设计蓝图所必须的。施工方案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概、预算质量。一般情况下施工方案设计是工程概、预算人员根据经验确定。对于新结构和特殊工程则要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后由设计人员计算出工程量,作为编制概、预算的依据。
这里想重点强调的是,施工中的大型临时工程,特别是有新结构、新工艺的特高建筑和大型临时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结构设计上,而对施工方案、辅助设施、临时工程以及必须增加的工程量容易疏忽或考虑不全。应该重视这些问题,一方面提醒设计人员计入这些,另一方面概、预算人员要注意搜集有关工程的总结资料,有条件应多深入到工地参观学习。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教训的。由于认识不足及缺乏经验,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对大型临时工程考虑不足,成为概算不准的原因之一。有条件的工程概、预算人员应常到一些特高建筑、大型工程项目工地参观学习;还应多搜集查阅国内外某些特高建筑、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片和信息资料,从而提高认识、积累经验,为以后编制特高建筑、大型工程项目的概、预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合理选用定额并作好补充定额工作
有了完整、准确的工程量和经过优选的施工方案设计,就为编制概、预算奠定了基础;合理地选用定额则是为工程定价的过程,因而它是概、预算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
使用定额以前首先应读懂定额。概、预算定额有总说明、章节说明,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一些特殊规定都有详细描述。各项定额中的工程内容也应在选用定额前弄清楚。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的作用不同,在使用中应首先弄清定额项目所综合的内容和适用的范围,以避免重算或漏算。同时还要注意工程量单位必须与定额取得一致,避免因单位不同造成重大错误。另外,定额中有些项目是允许调整的,概、预算人员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工期要求和结构特点等因素进行调整,以提高概、预算的准确度。
这里要强调的是补充定额问题。建设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大量出现,造成概、预算定额缺项。在编制概、预算时,首先应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已有的类似结构的定额作比较。只是材料不同而施工步骤大致相同的结构,可参照类似结构定额进行抽换和调整后, 作椴钩涠ǘ钍褂谩F渌专业的定额中有相应定额, 可将其调整后作为补充定额。对于全新结构的工程则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 弄懂其结构和施工工艺, 并根据概、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和原则, 编制补充定额。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整个概、预算编制中最困难的部分。对全新结构, 如果国外已有实例, 应尽量多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 供借鉴参考。如果全无先例, 需将新结构进行分解并研究其施工工艺及工效, 然后由概、预算人员编制补充定额。这就要求概、预算人员拓宽知识面, 大量搜集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资料。同时, 还要提高分析和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的时效和功效。
5 造价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 基本上已经实现电算化, 编制出的概、预算是否正确, 还要进行造价分析加以验证。造价分析是保证概、预算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多方案比选时, 还可为设计人员提供技术经济分析结果, 使概、预算人员能动地参与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
造价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项目本身各部位相互之间造价关系是否合理;二是与其他相同或相类似结构工程的造价相比是否合理。具体做法是:将完成的概、预算结果, 按结构部位计算出各自的经济指标, 分析这些指标与相对应的工程条件和工程量是否符合;把这些指标与其它项目同类结构的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析这种关系是否合理。若有不正常突变, 要及时查找原因, 属于工程量的问题, 要向设计人员反馈信息, 核对工程量;属于工程量以外内容的, 要查对材料价格、选用定额等方面是否有误;根据查对结果及时修正概、预算。反复分析对比, 直到满意为止。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的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最后的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提高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控制概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充分的掌握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以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概预算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健强.浅谈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编制审查控制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6,(14):168-169.
[2]连健.建筑工程造价中概预算编制质量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9):147-148.
[3]魏颖.土建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70.
篇8
综合各类文献资料及企业调研实践发现,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管理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如何发现、总结和化解制造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具体成因,将对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主要表现在:1)预算编制成本较高。制造型企业的部门设置特点往往导致进行预算编制的基础信息数据获取存在困难,比如定额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这些可能促使审核部门在缺乏相应判断依据的前提下,对预算编制进行主观性地削减。2)预算宽余问题比较普遍。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制造型企业会希望通过最大的资源优势来实现具体的预算目标,结果是陷入一种“宽打窄用”的困境。这一方面严重影响预算的功能协调,使更多的稀缺资源流向预算宽余的部门,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会对企业的诚信形象和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3)预算编制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的问题严重。其成因是诸多企业都是基于财务目标进行预算控制管理,因此不能将企业的资源分配与长期战略优先权结合和协调,导致过多地强化短期财务评价的作用。比如,没有任何一个制造型企业能够依赖财务资本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而技术创新和研发等无形知识资本的管理更具有战略意义,这些都是企业的财务指标不能给予反映的。
(二)全面预算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根据发改委的一项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的预算控制的约束软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面预算控制系的积极作用,甚至导致预算控制的失败,究其原因在于:1)预算控制的组织职能比较薄弱,一些制造型企业缺少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而其预算管理主要归口于财务部门,因此不能形成全面预算控制完整的组织体系,从而导致预算从编制、执行、差异分析及适度预算调整等都缺少相应的规范流程。2)预算调整程序不科学。一些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及营销人员并没有参与预算编制的相关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降低全面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对预算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存在很多的认识盲区和误区。从我国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管理实际运用来看,除了对生产销售和费用预算的重视以外,往往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编制缺乏足够的关注。这表明我国制造型企业缺乏对企业整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规划,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识也相对薄弱,导致企业实现未来现金流动的整体统筹缺乏科学的判断决策基础。
(三)全面预算考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全面预算管理在一些制造型企业实施之后,由于预算考核指标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导致对预算目标考核也存在错位等问题,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预算结果的操纵现象:1)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提升自身的奖金额度,通常采用盈余操纵的方式。简单说就是如果净收益额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就会滋生管理者进一步降低净收益的动机。2)“用尽预算”现象存在。为了避免预算被审核部门削减,一些企业管理者会在预算期末用不合理的方式用尽预算的余额,严重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3)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存在。通过一些案例发现,一些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会迫于全面预算目标的压力,通过做假帐的方式来不断粉饰企业业绩。可见,这些通过各种办法实现短期的利益行为,都将无视企业的战略目标,社会价值,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死存亡。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伴随我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知识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影响,都将我国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推到了市场竞争的最前沿,比如制造型企业竞争战略的不断演变,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最快的效率来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革新,推动了企业组织扁平化、虚拟化,以及不断出现了更多的战略联盟等组织形式;生产经营出现新特点,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不再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技术创新和柔性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等。这些变化和问题,都对我国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型企业实施预算控制,既存在固有控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又存在因其执行不当而失效的现象,还有不断面临新竞争环境变化的压力,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是势在必行的。
二、若干完善制造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建议和思考
从根本上来讲,制造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需要构建一个以战略导向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涉及预算管理原则、组织体系、编制与审批办法、预算分析与控制办法、预算调整办法和预算考评办法等方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制造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建议:
(一)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控制
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制造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性。制造型企业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的编制主要内容有现金流量表、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具体要求是:1)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充分借鉴国外其他企业推行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岗位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2)对企业的战略预算进行细化,尤其是针对企业战略的一些新变化,比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新服务等,需要在预算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控制
对于整体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而言,有效的执行和实现最终的预算结果以及合理分析和解决预算数据与实际执行结果之间的差异环节尤为重要,因此需要编制月度预算偏差分析报告,其作用是主要披露各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及差异原因、月度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及差异原因,另外披露客户、团队、成长等管理指标的实际情况及对企业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具体要求是:建立定期报告与不定期报告机制。尤其是对企业年度全面预算目标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影响因素,比如产品降价和积压、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增长,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事件,都需要及时以专项报告的形式上报企业管理层。
(三)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的考评控制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在企业的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具体表现是:通过向企业各部门提供相关战略规划情况的具体分解,提出预算实际执行结果和预算编制目标存在的偏差,从而实现对预算过程的有效控制;通过战略导向的预算考评,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信息支持。具体要求是:1)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考评。将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产品创新及服务质量等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纳入预算考评体系。2)科学考量预算考评。从战略角度审视,并不能完全依赖超额完成企业预算目标为唯一依据来判断企业业绩的优劣,因为预算目标是基于企业战略规划确定的,如过度的规模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导致企业资源紧张;而过度追求收益率的增加也容易导致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不利于技术研发、员工培训等具有长期收益潜力的项目支出等。
(四)不断増强企业预算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制造型企业构建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需要在保持与企业战略协调同步的同时,需要保持预算指标的灵活性,从而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对不适合或不能反映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变化的预算指标调整或者删除,从而有效保持预算体系和预算指标的先进性及科学性,不断提高制造型企业对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应变能力。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结算审核;施工企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8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91
所谓的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指的就是工程竣工之后的工程结算,施工企业在遵循合同内容的基础上并经检测工程质量合格之后对全部工程款项进行结算和审核。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中的全部资金花费是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依据,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结算和审核的主要依据,工程结算书的填写必须精准而合理。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开展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由此不难发现,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结算审核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接下来进行全面分析,希望为同行产生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结算审核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包括诸多的环节和阶段,结算审核是最后一个阶段,然而虽然其所处的位置比较靠后,但是其重要作用却是不能用其所处的位置来衡量的,因为工程结算和审核担任着管理工程总投资的责任,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够采用科学而合理的结算审核技巧和方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造价结算的精确性,核算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最终发挥和实现资金的最大利用价值。除此之外,我们还强调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如果能够做好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并配备合理科学的审核方法,不仅会降低结算审核工作出现错误的几率,而且能够提升结算审核效率。此外,相关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结算审核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采取可行性的措施予以处理和解决。同时,结算方法有很多种,具体使用哪一种,还要立足于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决定。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结算审核的内容
2.1 对建筑工程量的结算审核
开展结算审核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量进行精确的计算,加强对于建筑物以及构件的审核,保证实际工程与图纸内容相一致、相符合,并控制工程的变更。此外,计算工程量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标准,使得结算审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2.2 对套用单价的结算审核
在对套用单价进行结算审核时,结算审核要对其换算系数格外注意,需考虑到其实际的换算内容;在统计材料的损耗时,不能单单地套用生硬的材料损耗率进行计算,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计算,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程度。对于价格的变动,应该以签订的合同为审核依据,如果在合同中没有规定价格时,才能考虑由承包单位提出的价格变动的方法。对于补充的定额进行结算审核时需仔细地检查其过程中的依据以及方法是否得当,务必使得各个部分的价格科学、合理。
2.3 对费用的结算审核
对于工程施工费用的审查核计时,要对各个工程项目全部进行审计,确保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费用的结算审核工作。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结算审核常用方法
3.1 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顾名思义就是对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审核,也称为逐项审核法。在审核中先根据工程竣工图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然后按照审核对象工程量标准,与自己计算出来的工程量进行比对。这种审核法主要适用于工程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审核中,审核比较全面,审核结果也比较准确,但是由于在这种审核法中工作量较大,所以一般在一些工程量较小,施工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中使用。在审核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要足够熟悉,熟悉工程图纸,对建筑工程结构以及各种部件尺寸都应该有足够的了解;第二,在审核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额单价套用和单价系数,对各个项目进行逐一审查。
3.2 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是相对于全面审核法来讲的,不是对工程全方面的审核,而是选择一些对工程造价结算产生影响较大的项目或者是在结算中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法中主要的审核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建筑工程中工程量大,工程费用投入较多的项目;第二,以往审核中容易发生错误的项目;第三,费率标准;第四,费用计算标准。在重点审核中需要对以下两点内容进行重视:第一,对材料价格组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第二,对补充单价进行审核,补充单价是由于在施工图预算中没有,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根据相关规定编制的。在审核中需要对编制补充单价的依据和方法进行审查。
3.3 筛选审核法
筛选法其实质就是一种对比法,虽然在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形式多样,规模不一,但是在工程的一些部分施工中工程量、造价以及用工量都是比较接近的。所以根据这些相同部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之后制定一个有关用工、造价以及工程量的建筑标准,在对其他建筑工程进行造价审核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与此标准一致或者是接近的就没有必要进行审核,主要是对存在差距较大的进行详细审核。使用筛选法进行审核速度较快,审查方法简单,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3.4 分析对比审核法
分析对比审核法中主要的步骤有两个:第一是分析,就是要能对结算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出同类型工程在功耗和造价指标进行整理;第二是在审核中要将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根据整理出来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建筑工程中与其不相符的项目,然后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点审查,找出存在的原因。
3.5 常见病审核法
在进行工程造价计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计算误差,例如工程量计算正误差、定额单价高套正误差、项目重复误差以及综合费用计算误差等,所以在审核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具有普遍性的审核常见病,找出工程结算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且进行相应的修改,做到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使用定额单价,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准确性。
4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结算审核常见的问题
4.1 设计出现变更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一个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设计变更的出现。在开展正式施工的时候,会受到内部、外部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例如施工材料价格的变化、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天气条件的改变等,这些要素都迫使施工发生改变,不能再按照预先的施工方案开展施工,工程造价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4.2 验收把关不严
工程验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验收工作中也比较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施工时存在大量的隐蔽工程,一旦在开展验收工作的时候没有做好全面而仔细的书面记录,再加上管理没跟上,最终导致缺乏对于隐蔽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加大了后期工程结算的难度。
4.3 计算工程量出错
结算审核的基本审核单位是工程量,而工程量的计算也是结算审核中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汇报工程造价的时候,很多的施工单位通过增加工程量来获取更多的收益。在进行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之时,不同的计算单位会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最终导致计算出的工程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5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管理工作的问题解决方法
只有建立一套具有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1 加强应用信息化系统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速度都是有目共睹的,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管理的技术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先进技术和系统的运用,在一套具有自动化的管理系统的支持之下,能够很好地提高工程造价中的结算审核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开展良好的管理和控制,规范了施工秩序。
5.2 改善工程造价的管理基础
第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不要一再使用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造价管理方法,使得造价结算的精准程度得到更好的保证。施工图纸作为原始的文件,对施工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工程结算与审核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因此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减小计算误差,提高造价计算的精准化;第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行业准入门槛,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本领,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保其在造价管理方面足够公平、公正和公开。
5.3 做好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是影响工程造价最为直接的因素,通常来说,工程量越大,工程造价越高,审核工程量的时候越要仔细地比对施工图纸,运用专业的计算方法,并在遵循计算规则的基础上对于工程量进行仔细的审核,审核的主要目的是看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出现错误,是否存在多算、漏算等现象,一旦存在,要立即进行改正。
5.4 熟悉精通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预算与决算的质量受到工程量计算准确程度的影响,所以对预算审核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必须够高,对计算规则有熟知的掌握和理解,严格而仔细地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决算方案,特别要注意隐蔽工程和交叉工程,避免多算工程量。
6 结语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我们不难发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而同时造价管理工作也是做好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所以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职责,在保证造价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造价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工作中失误的出现概率,自觉地接受造价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为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和结算审核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促进建筑工程单位的长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造价,预算定额,费用
所谓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数量标准。 定额管理部门,在市场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要加大定额在新形势下的执行力度、监管力度,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强化定额意识,大家要形成一个共识:市场经济更加需要定额,公平竞争离不开定额。
一、工程项目造价特点
1. 分项性
工程项目一般都是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的,一个单项工程由几个单位工程组成,一个单位工程由几个分部工程组成,一个分部工程又可分成若干个分项工程,而编制工程项目造价是从分项工程开始的。通过工程费用的层层汇总,再加上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就构成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2.单件性
工程项目几乎都有特定的用途,具有不同的结构、造型和装饰,不同的体积和面积,建设时要采用不同的工艺、设备和建筑材料。即使是用途相同的工程项目,其技术水平、建筑等级和建筑标准也有差别,这就使得工程项目的实物形态千差万别,也导致工程造价的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工程项目就不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按品种、规格、型号和质量成批地定价,而只能是单件计价。
3.多次性
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合同实施和竣工验收等阶段。为了适应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和项目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需要按照设计和建设阶段多次进行计价。
二、工程项目造价构成
工程造价定额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财务费用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是指建设单位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构成。设备、工器具费用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
三、我国工程造价上升的主要原因
1. 设计标准及配套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是造成工程造价上升的一重要因素。建设工程的设计标准及配套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里的低矮棚户区已逐渐被环境优美、各种功能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取代,不仅有一般的户型,而且还有复式、跃式和别墅等户型,并且水、电、气、电话、电视、宽带网络等配套设施入户到家,这些变化肯定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
2. 材料价格的上涨
定额中主要材料、机械用量是依据技术标准和大量的工程施工数据经过科学计算得到的,施工企业要赢得经济效益,要在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下功夫,主要材料、机械用量必须以定额为依据,不得随意抽换、增补。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的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尤其如此,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上涨,我们首先要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使用更合理的施工方法、更先进的施工设备节约材料。其次要加强管理,防止施工材料的“跑、冒、滴、漏”。最后,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上要加大监督力度,真正做到质量、价格货比三家,通过网上采购、集团采购即是可取的好办法。
四、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1. 决策阶段的控制。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建厂地区的选择对于保证所建项目能否达到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要根据各种生产要素的情况进行认真选择。一般来说,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日用消费品生产应靠近消费地等等。工艺是指拟建项目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造方法等,选择标准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设备的选用要根据需要选用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同时要注意两者的配合问题,还要注意设备与厂房的配套问题等。
2.设计阶段的控制。设计阶段是建设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阶段。首先是要搞好设计的多方案选择,严格监督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深入研究在技术方面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搞好各项经济评价和分析,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关系,力争做到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有效方法是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与标准设计。
3、实施阶段的控制。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仅靠合同条款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是远远不够的。在施工过程中,引起投资增加、工期拖延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投资控制人员无法控制或很难控制的因素,如不可预见因素(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另一类是可以控制的,如组织、技术、合同等。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必须加强设计审查,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搞好施工组织,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
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各不相同,但贯穿始终的是工程预算定额,定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成败。定额标准体现的是社会平均先进水平,但还不是最先进水平,要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