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养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养殖建设

篇1

[关键词] 池塘标准化 水产养殖 现代渔业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65-02

一、池塘在养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养殖水平落后,技术水平较低

大部分池塘在进行水产养殖时,沿用旧的养殖体系,养殖的种类繁杂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养殖的水产品容量较少,致使水产品的产量过低,安全质量也较低。同时由于过度的挖建池塘,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池塘的整体利用率也降低。养殖时的技术要求不达标,养殖产品的存活率也受到了影响,陈旧的养殖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渔业的要求了。

2.污染问题严重,增加了病菌的滋生

由于池塘底部污泥的清理不及时,造成多次的堆积累加,时间一长,池塘的水质就会受到污染,导致病原菌的生长,间接影响了养殖产量的提高。同时池塘周围垃圾的随意丢弃,又没有专门的人进行按时清理,长此以往,池塘整体受到污染,养殖环境受到破坏,不利于渔业建设的长期发展。

3.池塘管理措施不当

在池塘管理上,缺乏相关的法律条例规定,而池塘主人对于管理又缺乏科学认识,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造成池塘长期的管理处于低效甚至停滞的状态,对于水产养殖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4.池塘标准化资金不足

由于池塘多为私人进行承包,所能使用的流动资金较少,无法满足池塘标准化改造的要求,严重拖缓了池塘的标准化进度,不利于现代渔业的长久发展建设。

二、如何加快推进池塘的标准化改造

1.定制科学有效的养殖体系,合理利用资源

进行单产养殖,提高池塘养殖的容量,也同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的渔业承包管理体制,控制好鱼塘的养殖规模,增强水产养殖的组织化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业化水平。

2.积极改善池塘的污染状况

对池塘底部的污泥进行及时的抽水清除,减少池底的污染物,降低病原菌生长的可能性。同时减少水产养殖时药物的投放,保证水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对池塘及其周围丢弃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垃圾长期的堆积,影响池塘的整体环境。同时定时更换池塘的水,保证池塘的水质,实现水产的健康养殖。生态环境的重要也同样决定着水产健康养殖业的发展程度,保持生态的稳定平衡,也是现代渔业的重要要求之一。

3.加强对池塘水产养殖的管理

相关部门积极完善池塘养殖的管理条例,保证水产养殖的安全有效执行,池塘的主人也要加强对池塘的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加快池塘渔业商品化的推进,为水产品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销路。了解池塘渔民的真实意愿,通过规划和实施对于水产养殖的经营权的流转可以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分配。

4.实现渔业在发展方式上的转型

扩大池塘单户承包的面积,推动池塘水产养殖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转变,改变并调整旧的养殖品种,建立健康、标准、科学的养殖模式,推动渔业养殖向节电、节水、节地的健康持久方向发展。依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发挥现代渔业技术在池塘养殖业中的作用。吸取各地池塘标准化改造的经验教训,大胆积极的进行创新,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改造补贴以及验收的标准,加快传统渔业在生产养殖模式上的转型。

5.加强对池塘改造的全面部署

认真分析池塘在改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积极采用新技术的研发,改善养殖生产的条件。延长池塘承包的时间,多吸纳扩张改造的资金,地方政府对于池塘养殖户进行足够的财政拨款借贷,让池塘的改造之路可以更加通畅。通过对池塘渔业的扶持,提高从事池塘渔业养殖人的积极性,加快现代渔业的建设,推动养殖效益的不断提高。对于池塘养殖的机械,饲料,也要积极进行补贴,不仅要保证补贴资金及时到位,还要保证用于养殖的池塘最大程度的得到利用。同时对各地的渔业主管部门也要进行积极考核,对池塘养殖进行持续不定期的考核,将池塘标准化作为一项行政任务纳入地方现代渔业建设的考核之中去,推动池塘标准化的深入展开。

6.政府加强宣传鼓励

政府加大对池塘标准化的宣传,让人们更大程度的认识到池塘养殖标准化的好处,同时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对池塘的标准化进行科学指导示范,积极引导人们想水产健康养殖的现代渔业发展。

三、池塘标准化所带来的好处

1.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池塘标准化以后,形成了新的水产养殖体系,不仅大大提高了养殖的生产效率,对于养殖产品的质量,也有了大大提高,因此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2.推动优势产业链的建立

池塘标准化以后,健康的水产养殖体系得以建立,现代渔业的建设也得到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对水产养殖形成商品的集聚,增强了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推动了渔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3.加快了传统渔业的转型

随着池塘的标准化,传统的渔业生产养殖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也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只有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转变,才能跟上不断发展的水产养殖。

4. 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完善

经过对池塘的基本改造,不仅壮大了农村的经济实力,而且也推动了农村渔业生产设施以及生产条件的改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小结

随着现代渔业的发展,池塘的水产养殖在整个渔业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池塘养殖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池塘标准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发现池塘水产养殖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所带来的好处进行了一个大致合理的概述,让我们对池塘标准化带来的水产健康养殖以及现代渔业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 落实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 谋划部署2010年渔业工作[J]. 中国水产,2010,03:8-20.

篇2

1.1拓展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

在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占职业能力70%的隐性职业素养,其培养的好坏也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不仅可以增长才干,也能因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增长其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培养模式。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化,保证社会实践体系中的各主体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实践的功能有效发挥。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构架。健全的组织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组织机制构建要将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人员纳入领导架构中,并确定明晰的职责分工。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核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明确规定。三是规范动员过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也要让就业指导教师认识到指导社会实践符合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计划与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导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设制度。通过健全明确的制度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建立,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据和保证。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成立考评小组,对社会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激励体系。

篇3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职业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培养有素质、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者,值得引起深思。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我校就业培训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职 生职业素养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组织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不服从企业的规章制度。例如上班迟到、工作懒散、打瞌睡、玩手机、屡教不改等不良习惯与在校时一脉相承;2、缺乏诚信意识,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例如一些顶岗实习生在企业中上 班抽烟、打闹、偷吃仓库商品、许诺的任务不能完成等的现象与在校表 现十分相似;3、缺乏吃苦耐劳意识,工作没有责任心。例如拈轻怕重、无故推托、相互 嫉妒、上班分心等,这从中职生在校劳动、值日、志愿者活 动等可见一斑;4、缺乏沟通合作意识,谦卑好学、服从服务意识不强。例如不敢或不屑与 上级或师傅沟通学习、被动等靠师傅指点、不敢主动与客户沟通对话、与上级顶撞等。这些与学生在校等靠老师,自大封闭的心理特点相似。5、缺乏自信,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足。例如不敢主动承担工 作任务,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也不行,胆小怕麻烦,只顾自己不顾队友,得过且过,工作没有规划,没有目标等。

二、中职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学生,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校园文化具有多种功能,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课外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功能。中职学校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场所,中职学校不但要进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的教育,还要进行思想道德、社会规范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文明素质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身心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激励功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身处其中的教职工和学生都能起到一种激励作用。首先可以使教职工热爱学校、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对教育工作充满感情。其次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非常突出。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随着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渐的提升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三)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起到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之路,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正是校园文化导向功能发挥的结果。

(四)凝聚功能。校园是一个不同个体的集合,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个体思想、心理和行为在这里交融、碰撞,甚至产生火花。通过灌输、引导、启迪、熏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个体,影响个体心理世界,从而使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全体师生凝聚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愉悦功能。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具有教育性,而且还具有娱乐性。学生的精力一方面投人到学习之中,另一方面又将过剩的精力投人到课外活动之中。校园文化就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场所。

(六)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化的延续和缩影,使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上受到影响,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倾向、精神状态、道德观念与集体的、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实现心灵、精神、性格的自我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社会化作用是一个长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塑造过程。

三、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一线技术人才的职业技术培养机构,其职业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学校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特色。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中,学校要注意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加大在校园文明环境硬件建设上资金的投入,美化、绿化校园,逐步形成忧美、恬静、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明环境,用 “润物细无声” 的形式把择业观、职业理想等根植在广大中职生的心中和实践中,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领悟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

(二)严格规范制度管理

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要严格按照校内秩序和职业环境需要制定规章制度,奖优罚劣,保证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训的良好秩序,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和延续。要通过强化管理的教育功能,推动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师德与教风建设

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政治立场、品德修养、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分,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文体活动、为人处事等方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影响学生。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主旋律,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参加,它像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校园文化经常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载体体现出来,将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企业文化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更加亲近,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激励和渗透作用;反之,校园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和促进作用,校企合作是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韩有怀,戴东英.创新中职校园文化[J].中国职业教育 2003

[2]韩有怀.谈创新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

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55-02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特别是职业活动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获得。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开发职业活动的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直接影响课程定位和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的改革方向,在课程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标准构建。

一、研究背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从2007年开始,经过3年的国家示范性建设,卓有成效地实施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根据毕业生及其就业企业的反映,学校课程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岗位工作过程缺乏了解,致使毕业生入职时难显身手,成为毕业生职业起步的短板。有多个学生因机械制图、CAD和Pro/E应用等相关课程成绩优秀,顶岗实习时被企业录用为机械设计员和工艺员,但面对接到的设计任务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培训学生才能开展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偏差。这导致毕业生专业能力先天不足,成为毕业生工作的障碍。如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之一的机械工艺员,尺寸链计算在其工作中用得很多,但在与之相适应设置的主要课程教学中却教授得甚少,踏上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尺寸链计算问题时束手无策。

(三)专业知识欠缺致使毕业生职业发展内驱力不足,成为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数不少的毕业生操作技能比较强,但在企业内部招聘考试时,由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过于欠缺,只能止步于一般的设备操作岗位,无缘设计员、工艺员岗位。少数应聘上这些岗位的毕业生,也因专业知识薄弱而缺乏发展后劲,失去了许多升职和发展的机会,甚至因无法胜任而调换了工作岗位。

(四)职业素质缺失致使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弱。许多专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由于在工作中不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工作出错率高、做事虎头蛇尾等职业素质缺失的原因被企业淘汰。

工作任务的胜任力即为职业能力。以上反馈意见显示,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尽如人意。经过学校深入分析后发现,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该专业课程标准存在问题和缺陷,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校正。

二、原有课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相符。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等多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基本依照某个企业的岗位要求选取,并未完全涵盖对应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要求。电工基础、液压与气动等部分课程内容改革只是新瓶装旧酒,仅简单重组原有学科知识,教学内容没有实质变化。

(二)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关联度低。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很多课程并未以岗位任务作为载体,生产仿真性内容和训练不多,课程教学缺乏岗位针对性。大部分综合实践课程的课题由任课教师参考教材选定,没有融入CAD /CAM技术的综合应用,课题与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和要求不相关,设计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距甚远。

(三)只重视操作技能而轻视专业知识。部分课程改革突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型课程的束缚,但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操作技能训练,完全弱化专业知识教授,甚至将专业知识完全排斥在操作技能教学外,课程被简化成获取操作技能的教学。如机床与刀具、数控技术等课程,只教学生操作机床加工零件,必要的工艺、参数、尺寸概念和分析计算等专业知识教授得很少。

(四)职业素质培养未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素质的培养需在职业环境中逐渐练就和养成。由于大部分课程并非职业化的项目行动教学,难以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其教学环节,仅通过单独开设的素质课程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少量综合实践课程,无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原因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构建团队不合理。原课程标准的构建全部由专任教师完成,尽管在课程标准构建过程中开展了企业调研,但由于很多专任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岗位任务和内容缺乏全面的了解,岗位任务分析比较笼统和粗糙,难以准确归纳和提炼潜藏在工作过程中的岗位能力知识要求,导致专业课程目标设置出现偏差,课程内容选取与岗位需求不相符。

(二)课程标准的构建依据不全面。由于当时校企合作刚刚起步,合作企业特别是深度合作的企业比较少,缺乏全面的岗位信息和企业真实技术资料作为课程标准的构建依据,大多数专任教师对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大赛标准等行业标准的了解又比较肤浅,课程内容的选取存在片面性。

(三)课程标准的构建模式不科学。课程标准的构建基本由专业教师独自完成,行业专家仅仅承担被咨询者的角色,课程专家也并未参与指导。由于专任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面以及对行业企业的了解都具有局限性,仅凭专业教师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课程难以彻底摆脱原有学科型课程的束缚。

(四)课程标准的构建理念不正确。部分教师在课程标准构建理念上存在误区,认为高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只强调操作技能,不需要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等同于操作训练。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该是专门设置的职业素质课程的任务,专业课程主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排斥在专业课程之外。

四、新课程标准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学团队以此作为指导思想,针对原课程标准及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新课程标准。

(一)重组课程标准构建团队,专任教师、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多元组合。由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与多个企业专家、课程专家组成课程标准构建团队。专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知学校教学、师资、实训等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是课程标准构建主体,主要负责课程标准构建的组织工作,掌控课程标准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多个来自不同企业的专家熟悉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过程,主要负责提供工作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企业真实技术资料,提炼岗位能力知识需求。课程专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深厚,负责课程标准构建全过程的指导和评价。

(二)拓宽课程标准构建依据,以岗位能力为基准,职业资格、技能竞赛标准为参照。课程标准构建以设计员、工艺员、设备操维修与管理员、生产管理员等岗位能力知识需求作为重要依据,以多个企业技术资料作为原始素材,并与行业标准衔接,结合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员相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国家和广西相关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设计教学项目,确定教学模式,制定考核标准,配置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选择更加准确全面,教学驱动任务更加高度仿真和多样,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更加接近行业标准。

(三)优化课程标准构建模式,充分发挥构建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准确提炼岗位能力知识需求是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关键。该环节以专业负责人为主持人,企业专家为主、专任老师为辅,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重新分析归纳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建立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新的课程标准。

每门课的课程标准改为由小组集体完成,根据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专长组成课程标准构建小组,每个小组至少有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各二名,专任教师必须任教该课程两年以上,专任教师为主体,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围绕工作任务,依据岗位能力知识需求和企业技术资料,共同确立课程定位和目标,开发课程内容和项目、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评价标准,提出教学实施条件和教材要求。课程专家引导和帮助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评价工作结果,保证课程标准的构建质量。

(四)转变课程标准构建理念,构建理实合一、职业素质渗透的职业情境化教学项目。项目课程富有职业特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课程参照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引入企业管理要素,遵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成长规律,尽可能设计为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的学习和培养集成于一体,教学过程即为教学生如何开展和完成工作的过程,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工作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作为工作者的角色意识。

制图测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产品制造等综合实践课程,课题全部源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采用CAD/CAM技术完成,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相互关联的、需协同完成的课题,以此杜绝抄袭现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答辩环节让学生阐述设计思路、依据和创新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发现设计和工艺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徐国庆.解读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05(36)

[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4]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B213)

篇5

关键词:职业素养;调研;改革

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曾指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职业生涯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对于中职院校尤其是示范校建设,要纷纷把主要的精力和物力投入专业能力课程的开发和改革上,而职业素养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只是轻描淡写、无足轻重。随着全国一体化课程的火热推进和企业用人的强烈要求以及在示范校建设工作中的感悟,技工院校的同仁们似乎意识到,就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这一问题,好像普遍存在失衡发展的态势,即重才轻德、重技能轻素养、重就业轻发展。尤其是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更是呈现碎片状,不成体系,没有标准,更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所以,如何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人才需求,已成为职业院校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在发展、设备在更新、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毕业生要想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要想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要想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必须有必胜的信念和超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能支撑起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职业素养,因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取得国家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具备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设施的状况大概如下:(1)一校一模式,确乏顶层设计、高端引领及标准化课程体系;(2)老套的传统教学法已不适应学生的味觉,亟须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3)学生厌学、困学现象较严重,需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有满足学生要求、发展的教材和学材。

于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了推进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事情,与此同时更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因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要把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双管齐下,并行推进。

一切课程的改革、建设都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凭空想象,要以市场需求为宗旨,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为落脚点。

一、企业调研,找准定位

1.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符合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建立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及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起到衔接与支撑的作用。

2.调研各专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找到共通、核心的职业素养要求。

3.搭建各专业共享资源平台,编制和开发相应的教材和学材。

二、校内校外,学生调查

1.毕业生调查。通过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已经毕业离校且走上不同工作岗位的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通过毕业生工作过程中的亲身体会,对母校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及课程体系改革中,需要发扬光大的和需要改革完善的环节,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在校生调查。尊重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充分聆听在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目标

结合地域经济和文化气候,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交流,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联系日常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可以为课程改革和开发提供方向与依据,而且可以为职业素养课程改革、开发提供素材,同时也可以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目标。

四、确立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整体建设思路

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的整体建设思路要求在“服务于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综合素养”的课程原则下,大力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用人单位职业素养需求和现状调研、在校学生现场调研、职业素养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如何解决短期知识够用和终身发展的培养”四个主题进行现状分析,了解目前的实际能力水平,理清职业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和支撑内容,梳理出短期够用的知识和终身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职业素养课程的改革、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课程建设、改革、开发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有多少符合学生的实情,又有多少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还有待于教师到教学和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反复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离我们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近。

篇6

[关键词]职业能力 舞蹈剧目 课程建设 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珊丹(1969- )女,内蒙古通辽人,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二级演员,研究方向为民族舞蹈表演。(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44-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项目教学法、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等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共识并初见成效。专业建设工作中的课程建设问题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课程的时效性,以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舞蹈剧目”课程是高职舞蹈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课和舞蹈编导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地区优秀民族舞蹈作品和中外经典舞蹈作品,着力培养舞蹈表演意识、舞台表现力和创造力等舞蹈综合能力的重点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本着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点,有针对性地制订能力发展计划和专业知识学习方案,以提高课程时效性。

一、课程建设前期调研及分析

1.本课程对专业建设的作用。高职舞蹈专业是面向艺术团体、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以及基层文化馆站、社会文化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培养从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学、文化创意与策划、演出经济、社会培训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舞蹈剧目”课程是舞蹈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重视舞蹈表演知识的传授,根据本地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艺术市场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实训项目,如蒙古舞中的安代舞、筷子舞、顶碗舞等,都是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专门设置的,对专业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情分析。高职“舞蹈剧目”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学习者不仅能做出规范的舞蹈动作,还要具有舞蹈教学和创编舞的基本能力和艺术素养。高职学生基础较差,这一情况不仅表现在文化知识方面,也表现在专业能力方面。虽然入学前,学生都参加过舞蹈相关知识的学习,但由于在艺术加试中,高职学生的分数较低,整体排名比较靠后,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专业动作掌握不扎实。这些给教师授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正常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知识传授拖后、教学目标实现比较困难。

3.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和具体情况,在“舞蹈剧目”课程建设的调研阶段,确定课程的建设思路: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根据艺术市场及行业标准对毕业生的需求,分析整理舞台演出人员、创编人员、舞蹈教学人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需具备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基本功训练项目、综合剧目演练项目、创编项目等实训内容,构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舞台搬上讲台,利用仿真的职业场景进行一体化教学。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紧密结合,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舞蹈专业能力进行全程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建设创新实践

1.梳理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从培养规格方面来讲,重点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舞蹈剧目”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舞蹈表演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技能,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和一定的舞蹈教学能力,能完成舞蹈表演、教学、创意、策划等工作任务,同时还要具备各项舞蹈基本技能,包括蒙古舞技法、韵律的表现能力、中国舞表演技能、运用肢体语言呈现艺术作品的表演能力;此外还应具备适应市场的能力、跟上文化发展主旋律的能力、职业迁移和岗位提升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素质。

2.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现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舞蹈剧目”课程的内容整合上,本着“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充分理解专业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减少与专业技能培养联系不密切,理论性过强的教学内容,增加在舞台表演中常用的基本功和基本能力训练内容,增加情景剧目、生活剧目等教学和排演,精选思想艺术性较高、训练价值较大的中外经典作品,增加民族地区舞蹈剧目的内容。另外,还要增加欣赏课的内容,通过欣赏课的教学,达到美育教育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蒙古舞是本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剧目表演也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蒙古舞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主要有安代舞、筷子舞、顶碗舞等,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是非常好的舞台剧目、课堂教学内容。在剧目选编时,针对学生个体的艺术表现能力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表演意识、表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重训练、重创新,让学生在实训中体会蒙古舞的意境,从而提升专业素质和文艺素养。舞蹈表演十分重视实践环节。通过完成一个个实践项目,让学生领会作品的意境,消化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基本功学习,提高舞蹈综合能力。首先,在课时安排上要保证充足的实践教学学时。可以采取“见习+实习”穿行的模式,根据理论学时的具体情况,一些小剧目安排见习,一些大的综合性剧目安排整块时间到大型演出团体实习。其次,在实践内容方面,要选择一些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剧目作为重点实践内容,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消化知识,提高艺术表演能力。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派专业好的教师指导实践学习,在专业上加以指导,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实习制度,从时间、质量、实习态度及生活、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3.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适宜“舞蹈剧目”课程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职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就要从基础的课堂教学做起,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课堂上如何真正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探索出一种适合“舞蹈剧目”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在本门课程建设中要致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往的教学,常常是教师讲解知识,做出专业示范,然后让学生照着做就可以。这种教学方法在基本功教学环节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要应用到具体剧目排演、综合节目排演、创编剧等内容教学就不太合适了。这些教学环节是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部分,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适宜时机。可增加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针对剧情自由讨论,创编动作、编制方案,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同时要在课堂上设置预演环节,学生根据第一步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预演,如果不理想,随时加以改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成长进步很快。这样,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教师带领加强基础,学生自主改变创新,教师、学生共同改进作品的基本教学模式,突出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改革评价体系,构建职业化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构建职业化的评价标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工作岗位标准统一,职业特色鲜明,为了缩短毕业生岗位适应期,在课程考核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要求以及岗位要求引入考核内容中,提高考核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舞蹈专业的学生“跳得好就算是成绩好”的传统标准太单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水平和继续上升的高度。要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平时在讨论小组中的表现等内容引入考核,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加强学生对自我成长的约束性,提高教育的质量。

三、结论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同时这项工作与高职教育改革的成败息息相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舞蹈剧目”课程的建设,是舞蹈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建设中,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特色,关注职业需求,探索出适合“舞蹈剧目”课程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并将课程打造为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赵国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38-2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职业学校教育凸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各种为经济服务的实用技能培养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仅仅具备职业技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企业关注更多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作为劳动者的毕业生对所从事或即将从事的职业了解与适应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2 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3人,专业课教师168人,文化课教师85人。其中高级职称77人,占教师总数的30.4%,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和高级技师149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8.7%,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49人,占教师总数的19.4%。学校现有11个专业,每个专业均设有带头人,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现象,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瓶颈。

2.1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德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

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意识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德育课教学应发挥主要功能。优秀的德育师资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学校德育师资队伍相当薄弱,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担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任。德育师资力量的薄弱构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最大瓶颈。

2.2 职业能力培养与双师型教师缺乏的矛盾

近年来,学校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组织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引导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双师型队伍建设方面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双师型”教师在素质和能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多教师缺乏一线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弱;二是虽然相关部门(市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学校)出台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计划,但是平时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法脱离教学岗位;寒假时间短影响了企业实践计划的实施;暑假时间较长,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效果较好,但还是有一部分教师难以深入到这些企业业务活动中去;三是学校尚未出台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度,实训课时津贴系数远低于理论课时津贴系数,导致教师担任实训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2.3 创业与就业指导教师缺乏

通过用人单位反馈,很多毕业生未能转变就业观念,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做事不行,计较收入。针对这一现象,职业教育应积极开展创业和就业指导,为他们今后在市场竞争中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学校缺乏稳定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以政治课教师为主。

2.4 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师缺乏的矛盾

职业学校学生受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对未来发展不正确的认知,很多学生看不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受到强化和暗示,使自己对前途悲观失望。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干预与矫治,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5 人文素养培养与艺术类师资缺乏的矛盾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但是在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被忽略,学校未开设艺术类课程,无专职的艺术类教师,使得学校的审美教育缺乏抓手;学校诸如书法、绘画、音乐、文学、摄影等各类社团组织需要加强指导,而学校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艺术类教师,社团开办的质量往往不高。

3 职业学校学生现状

以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连云港市其他职业学校生源情况基本一样)生源主要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以本市为主。

3.1 2012-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调查

表1 2012-2016年招生情况

[年度\&招生范围\&招生范围对象\&计划招

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计划完成情况/%\&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全省

全省

全省

全省

全省\&三年制(应往届高中、中专、中职、中技毕业生);五年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2260

2050

1890

1780

1560\&2180

1850

1750

1550

1356\&96.46%

90.24%

92.59%

87.08%

86.92%\&]

表2 2012-2016年招生情况生源细分情况

[年度\&实际招生总数\&其中\&高中、中专、中职、中技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2180

1850

1750

1550

1356\&259

207

165

87

76\&11.88%

11.19%

9.43%

5.61%

5.60%\&1921

1643

1585

1463

1280\&88.12%

88.81%

81.57%

94.39%

94.40%\&]

近年来职业院校生源的绝对数量在萎缩,体现在职业院校招生难,高质量的生源也在同步减少,招到好学生更难。拿2016年来说,我校招生总数1356人,进入高职的466人,这部分学生的素质是最好的,只占总数的34.37%,正规的高中毕业生更是不足20人,占总数的不足1.5%。

3.2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3,表4)

近年来本地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稳定在90%左右。学生的就业观念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相关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满意度基本保持在90%以上。基本上可以说在这样的生源条件下,我们的职业教育是有成果的,我们的职业学校学生是可造之才。

4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背景下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4.1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折射。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师应当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与塑造学生。学校领导应规划学校发展的蓝图,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看到自身发展的空间,使教师树立“校兴我荣,校耻我衰”的意识,自觉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学校应加强对师德行为的督导与管理,树立先进榜样,也惩罚落后典型,开展系列的活动,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规范品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4.2 健全完善师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管理制度,营造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机制留人”的良好氛围。

4.3 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激励制度

学校应为教师搭建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在教师进修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使专业课教师及基础课教师能充分享有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学校应改变以往教师零散下企业锻炼的状况,要和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对表现突出的双师型教师要重点培养,重点奖励。4.4 立足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有赖于一支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意识与行为的培养,需要多元师资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完善专业课师资队伍的同时,应加强公共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使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长足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篇8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园艺专业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近几年随着园艺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园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同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出现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是因为园艺产业就业岗位不足问题,而是因为人才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可见高职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有必要对园艺产业工作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找准高职园艺专业学生在园艺产业就业市场中的定位,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出发,构建高职园艺专业课程体系。

一、高职园艺专业职业能力构成分析

通过对大量的社会调查及分析,高职园艺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企业单位,集中在包括园艺公司、种子公司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园林公司等企业单位,其可选岗位涵盖以下方向:园艺植物生产或技术服务,园艺植物种子、种苗、园艺资材销售,农产品营销,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物流,园林绿化等。根据园艺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表述,可以把园艺行业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包括:园艺植物种苗生产能力、园艺产品生产能力、园艺植物养护管理及保护能力、园艺植物应用技术、观赏园艺工程的概预算能力、园艺产品营销能力、新技术推广能力、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构成学生最基本的就业能力;方法能力包括问题解决及思辨能力、学习能力、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规划和组织活动、创新能力等方面;社会能力包括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及企业工作方式等的变化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竞争和抗挫折能力等方面。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园艺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园艺职业岗位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打破传统“三段式”结构课程体系,改变存在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容量过大、技能训练薄弱的问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途径,构建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对高职园艺人才的需求。

(一)围绕园艺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

1.根据高职园艺专业技术专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将课程体系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文化基础课程、通用技术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

(1)文化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及合作、沟通等能力。该课程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体育、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礼仪等。

(2)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学会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着眼于学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通用技术课程包括: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基础化学、植物生长与环境、园艺设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

(3)职业核心课程是根据职业岗位对专项技术能力的要求而设置的,培养该专业的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其课程包括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含有蔬菜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盆景与插花艺术、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观赏树木栽培技术等。

(4)职业拓展课程主要是拓展学生就业的方向,为学生今后相似岗位的转换和本专业岗位能力打基础。该课程包括花卉应用技术、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园艺产品营销、园林规划设计、园艺企业经营管理、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等。

2.将通用技术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平行设置,运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职业素质。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课程整合。

针对于通用技术课程,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合并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土壤与肥料》合并为《植物生长与环境》;职业核心课程中的“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等,在内容有部分重复,有必要进行重新整合,可以整合为《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节约课时,增加了实践时间,使知识更系统。

2.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大实践教学课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使其占总学时的50%以上,注意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集中实训课程,以提高学时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核心课程则注重与职业岗位相结合进行课程设置,同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增加职业拓展课程和相关职业素质课程。

为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就业方向选修职业拓展课程,如职业礼仪、以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在加强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可以在课程设置时开设如《职业礼仪》,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4.课证融合,注重于职业认证考试接轨。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知识的选取围绕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注重把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选择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通讯,2011,10:7-10.

[2]宋争辉.高校职业能力课程开发与实施[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10:19-20.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郭正兵.高职高专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8:120-121.

[6]余慧琳,王海涛.高等职业院校园艺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138-139.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作为国家指定的四个紧缺性技能人才专业之一而得以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快速增长的生源数量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必然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在当前职业教育普遍推行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情况下,课程培养目标不再仅仅是培养未来作为“工具”的技术工人,而是在各个社会领域里具备技术设计和创造的潜在能力参与者。这就对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为例,随着报读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学生的逐年递增以及汽车高新技术的大量使用,对拥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多。新入职的专业教师尽管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却相对薄弱,普遍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距离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尽管许多职业学校已经非常重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力图通过企业实践等途径提高教师综合职业能力,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频繁的企业实践甚至引发了部分教师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则是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不完全符合人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所致。

汽车专业师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师资的来源主要有六条途径:一是直接从本科院校公开录用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基本具备当教师的条件,这也是一条主要途径。来自于各高校能带来各校的风格和特色, 扩大了各专业的社会信息量。但是, 目前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培养体制等原因,再加上工科性质毕业生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 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 需要进一步培养。而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懂教育学、心理学,但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在短时间提高专业教学能力,虽然目前存在一些工科性质师范院校,破解了高校毕业生从事职业教育的难题,但他们均缺乏实践经验,仍然难以胜任汽车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培养。从这几年我校引进青年教师情况来看,确实存在此类问题,而且大多数汽车专业青年教师就业观念存在很大误区,不情愿将教师当做第一职业,比较看重薪酬待遇,心浮气躁,学校很难留住人。二是从企业中调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或兼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他们也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强化。我校也有许多专业教师是从企业调入,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但大多数教师教学基本功薄弱,表达不清楚。三是从同类高校借调,这算是一条捷径,但也带来许多问题,我校在这个问题上也比较慎重,在汽车专业师资紧张局面下,也仅仅是以兼职教师身份聘请湖北理工学院汽车专业教师来我校上课,同样是工科,但许多聘请的教师也难以胜任职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往往聘请过来承担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任务。四是建立社会兼职队伍。在行业内聘任兼职教师既现实, 又可行。通过他们与校内教师的交流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 由于他们了解建设一线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可为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可靠的信息, 这支队伍对校内师资队伍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 他们不熟悉教学业务, 加上工作的不稳定性, 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不便。我校聘请了楚天技能名师若干名,还专门设立了办公室,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发挥想象中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工作的不稳定性,只能起到专业建设指导作用。五是,有计划选留少数优秀毕业生经过进修后担任专业课教学或实习指导工作,这也只是特殊时期举措,他们多数担任实践教学工作,其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及学历都需要提高。六是部分教师经是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这种情况多数由师资结构优化或专业调整需要而出现的,都需要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实践能力进行培训。我校交通工程系成立之初,就面临结构调整问题,也转岗部分相近专业教师到汽车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专业转岗汽车机械、汽车电子,由于专业相近,又懂教育教学理论,稍加专业培训,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师资培训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师资能力就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纷繁复杂的师资来源,如何提高师资教育教学水平就是摆在每所职业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根据我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师资的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首先在师资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在双师型概念上就存在许多争论,并且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倾向学术化,培养过于形式化。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认为所谓的培训就是走个形式,是学校下的一个任务,而校方也是一种默认的态度,所以很多院校在对教师培训上,表面上看是很严,实际上很松,再加上很多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欠佳,缺乏监控制度,所以现在的很多培训都是走走过程,真正学到东西的很少。加之投入培训经费不足,大部分教师无缘参加培训,再加上校企合作机制欠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难以接触真正的技术工作。所以要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难题,就必须创新培养方案。

其次在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内容上,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主线。

通过组建课题组,进入汽车制造与检修企业、4S店进行实地调研,提炼出企业的10种主要岗位:机动车维修企业负责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机修人员、电气维修人员、钣金(车身修复)人员、涂漆(车身涂漆)人员、车辆技术评估人员、机动车维修业务员、机动车维修价格结算员等,根据主要岗位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转化为对学校教师的要求,首先弄清楚了第一个问题,老师应该教什么,也即自身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要求是什么的问题,针对岗位要求来组织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细分学习领域,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习领域、职业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发展领域。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具备各领域的专业能力。

在培养方式上,有计划、分层次、逐步推进、成长和激励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师人生价值。

1、对于新引进和内部培养的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通过使其承担汽车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同时,要求2-3年内利用业余时间重修汽车专业所有课程,并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拓宽专业教学思路;要求观摩中年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理实结合,保证校内实训室周4学习课时,形式不限,并要求完成汽车维修工(高级工)技能考证和机动车驾驶证考证任务。另外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为胜任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做准备,培养方式以内部培训为主。

2、中年教师培养通过教学和外培相结合,定期安排下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按要求完成科研任务。在教学方面,让其承担技术核心课程教学,能单独进行汽车行驶系检修、传动系检修、转向系检修、电控发动机检修教学,并要求在5年内考取汽车维修技师资格证。从中年教师中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3、在老教师方面,更多的是起传、帮、带的作用,实现自身更高的价值。一是汽车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负责专业设备的维护工作;二是负责技能大赛的组织、培训、带队工作,且每学年内安排平均4课时的整车实训任务;三是负责社会服务工作,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

总之、汽车专业师资培养非一日之功,必须根据师资培养方案扎扎实实的坚持落实下去,只有真正抓好了师资培养的问题,才能彻底化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王勇,王宏宇.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构建能力教育体系的关键[j].职业教育研究,2005,(5):23-24.

[2]曹广辉 赵晓峰 高职师资培养途径的探讨.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 1 ).

篇10

【关键词】实训基地 职业素质 职

业核心能力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74-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先进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服务于职业教育,也正逐步为应用型本科专业所吸收。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在应用领域就业的“一技独秀”,区隔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定位,应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在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工夫。因此,探讨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核心能力和实训基地的内涵与关系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规划专家将职业能力分为三种类型:功能性技能、内容性技能和适应性技能。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职业实践和教育培训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

为更有效地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职业教育专家从复杂多样职业能力提炼出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又叫“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为三个方面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内涵

实训基地是用于在校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学习实践技能的场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其位置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成立的,在企业内部,用于在校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场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作为支撑。

(三)实训基地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也要侧重与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其观念、态度、行为、技能、交流、合作也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

职业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得到培养和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效依托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和管理运行机制,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因此,实训基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支撑作用。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面临挑战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面临挑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教育理念与定位偏差。传统职业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强调专业技能无缝对接,追求“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以及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容易导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处于职业教育“边缘”的境地。其二,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例如责任心、诚信、坚持、吃苦的精神、合作团队意识等职业核心能力;而传统的职业教育突出培养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虽然实训基地也实现了腾飞,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其一,实训基地结构不合理,影响实训基地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单一,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其二,现有基地设备陈旧,数量不足。表现为设备的性能、规格和数量达不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其三,缺乏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应具备先进的教学规律、方法、手段、理念及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实践工程技能。校内教师缺少生产实践、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学规律把握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其四,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僵化。与校企合作共赢背景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现实需要脱节,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需要,制约现有实训基地效率提升。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现基本要素

职业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既渗透于各类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表现于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根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内在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的教研探讨及教学实践效果,实现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应着重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等方面提供了依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研究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应立足于如何有效实施职业能力提升培养体系。把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围绕它设置课程和内容;把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职业认知”、“职业认同”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全方位服务于职业关键能力培育要求。

第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重构。改革学科设置和课程结构,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有意识、有计划地把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职业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师资队伍。教师在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立足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信息处理、自我学习、工程应用、分析解决问题、创新以及综合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只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才能胜任。

第四,工学结合为突破,引领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筑“教、学、做”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工程教育新理念,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基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

遵照职业关键能力内涵和规律,结合所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情况,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探索,围绕对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具有决定作用的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应立足于实训基地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在关系及规律;另一方面,应立足于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为导向的“绿色经济”的崛起,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理念。

(一)转变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理念

如何构筑符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基本目标的实训基地,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实训基地的直接使用者,不仅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核心能力”内涵及组成要素,还需要树立“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思想上,需要提升认识;在行动上,切实落实。为此,不论是新建实训基地,还是改造提升实训基地,以及实训基地应用过程,都需要立足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低碳经济”基本理念。

(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不仅需要构筑校内外实训基地,还需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校内实训基地应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充分提高设备和仪器的利用率,确保实验、实训、校内外培训、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充分应用;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多功能化;同时,由于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校内实训基地可作为企业的合作平台和窗口。

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提供生产性实训场所,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丰富现场和工程经验的作用,而且通过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项目开发、实训内容确定、实训教材建设、实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工作,为无缝对接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应探索适于本学校、本区域发展特点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硬实力”的提升,对于“软实力”的建设更为迫切,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和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成败。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以及完整的教育教学规律,而且也应“与日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专、兼职教师,全方位地从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工程技能、教研、科研等途径持续提升,通过定期培训、取证、考核评价与晋级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自我提升。

(四)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

要使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实训基地建设不能仅是师资力量强化地等问题,更应是运行机制创新的问题。建立与实训基地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确保实训运行机制的推动、激励、保障、整合、合作共赢、规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训运行机制的实施,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和落实,实训基地需要相应的管理规程去规范日常运作。为此,应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健全和修订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实训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要充满柔性,既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又要服务于现实需要;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服务于教学,又要兼顾企业的需要和利益,以实现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赢”的运行机制。

总之,在充分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精髓的基础上,应把握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要素,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建设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蒋兴加,姚彩虹.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探讨[J].广西教育,2011(3C)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教学改革项目([2011]K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