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学的特征

篇1

早在二千余年前,《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本章通过对人类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探讨、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医学整体模式以其丰富的内涵而独具前瞻性,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具先进性,是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中追求的目标。重新审视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对探索如何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学模式 中医整体模式

模式作为一种学术术语,在不同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内涵,它既可是思想体系,又可是思维方法,具体在医学领域里称之为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人们在医学实践中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势和目标[1]。中医无医学模式一词,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即明确提出“医道”,是指导中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同于医学模式[2]。

1 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3~5]

医学模式的变迁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世界本质认识的不断提高,开始认识到世界并非神灵创造,人类疾病也非神灵所为,逐渐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人类开始以自然哲学理论解释健康与疾病。如中医学以《内经》为标志,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以“整体观念、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思想为特色,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以“脏腑经络理论”“七情致病”等为核心的中医整体医学观,将健康和疾病与外界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中医医学模式”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范畴。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社会变革。瓦特发明了蒸气机,使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掀起了产业革命的浪潮。顿时,机器似乎成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那时起主导和进步作用的哲学思想也与机器分不开,这便是机械唯物主义。在“机械文化”的影响下,盛行着以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生命活动的观点,如把人体看成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心脏是水泵,血管是水管,四肢活动是杠杆,饮食是给机器补充燃料,大脑是这架“机器”的操纵盘,等等。法国医生拉马特利编著《人是机器》一书,认为人是一架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体温推动它,食物支持它,疾病是因机器某部分失灵,需要修补完善。这种以机械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与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状况,在当时是一种普遍倾向,这就是机械论医学模式。从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创立了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动摇了形而上学、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工业化、都市化导致的传染病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细菌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发现了细菌的存在,而且通过培养基认识了一些使人致病的细菌;与此同时,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等都在蓬勃发展。生物学的长足进步,促使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医学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抛开人的社会属性,而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体,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3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这种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医学观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同时,人们还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这个问题,中医学早在《内经》时代,就说得很清楚了,而现代医学直到今天才刚刚认识到。)于是,20世纪70年代,WTO提出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现代整体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从医学模式变化发展的趋势上看,它在迂回曲折中朝着科学、理性和综合方向发展。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是向科学方向发展。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则是向整体医学模式方向发展。

2 中医医学模式的特色

《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中医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因此中医学模式构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方法论之上,反映了中医在观察、分析和处理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过程中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其特色地体现在:①“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天)3者处于和谐状态,谓之“天人合一”。同时更强调人体本身(形)与神志功能(神)要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谓之“形神合一”。如此,人就是健康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②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疾病观:健康的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称之为“正气”,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形成了“邪正交争”的局面,正邪这对矛盾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控,正能胜邪,则维持着健康状态,即《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正不胜邪的条件下,打乱了天人、形神的和谐状态,人体就会患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中医学认为,生命运动的过程是阴气和阳气相互运动变化的过程,健康意味着人体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谓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一旦邪正交争的结果使阴阳处于失衡状态,即阴阳失调,人体就会患病。中医在认识和治疗疾病上,自古秉承“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祖训,道理就在于此。③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机制即“阴阳失调”而治疗。在此前提下,治和防如何处理呢?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疏五过论》曰:“圣人之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贬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贫富贵贱,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卒始,八正九候。”如此则“诊必副矣。”

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人们发现,中医医学模式在内容上较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丰富和全面,包含了作为完整的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各个基本方面,对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促进中西医学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指导意义。

首先,从研究对象[6]上讲,虽然都把具有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把人作为医学模式的核心。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侧重于生物物质形态(空间结构)及由此形态负载的功能研究;中医学自古以来就秉承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它所治疗的对象是打乱了天人、形神的和谐状态的“阴阳失调”的人,防治疾病一贯重视人的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而且,中医学理解的“生命”,比“生物”更深刻,中医研讨人的生命活动机制,侧重于功能过程,涉及健康、疾病的深层本质。它是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取代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是以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代替以单纯防治疾病为目标的医学模式;是一种从人们生前到死后持续性照顾,而非断续性的只在患病期间治疗的医学模式。

其次,从医学模式的基本特征[7]上讲,两种模式都强调人的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一直把人置于天地之间,放于社会之内,把人作为自然、社会中的一员。《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由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形神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因此,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之中,以分析其机能状态,并结合其所在的环境变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个性化治疗,这也是中医学精髓所在。

再次,从考察视角上看,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健康和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对“环境”的认识[7],中医医学模式认为环境包括自然、社会两大环境及其统一,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只标明社会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显然,“环境”比“社会”更全面。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人类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探讨、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医学整体模式以其丰富和全面的内涵而独具前瞻性,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具先进性,是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中追求的目标。重新审视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对探索如何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冀中,高德馨,张洪涛,等.医学模式[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0:3.

[2]薛崇成,杨秋莉.中医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学心理学[J].亚太传统医药, 2006,1:32.

[3]张桂芝,董兆举.医学模式演进与哲学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07.

[4]户明和.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中医药发展前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3):41.

[5]孙之镐.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看中医学的发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3):1.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内涵

前言

高中数学在高考中的分值比较高,所以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对于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加强。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学观念以及方法的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教师需要依据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持续的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应用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有效教学的特征和内涵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指的是,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以及学生的数学发展,进而获得一定的教学效益,并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师生数学教学活动。

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来说,首先需要关注教学目标和课程理念的落实。这两者是相互促进和互为因果的。第一,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实际教学的效益和效果越是符合课程标准,就具有越良好的效果。第二,有效教学可以说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必要途径,实际的教学效果越好,就会获得越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有效教学的应用,可促进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落实,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实施有效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将低效教学转化成高效教学。因为社会、制度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当前的数学教学仍然是无效、低效或者是负效的状况,所以有效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

中学生处在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模式是主导,学生和教师都有各自的目的,学生为了取得良好的高考分数,而教师为了提升升学率,在不正确的学习和教学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严重束缚。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且应用多元的方法,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同时,教师需要良好的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科学的归纳和综合知识点,引导学生全面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已知条件sin(-x)=5/13,并且已知x∈(0,),求解cos2x/cos(-x)的结果。学生在解决这道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比较吃力,所以教师需要应用发散思维训练。首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使用“二倍角公式”来尝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需要关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二)重视教学设计环节

评价一节数学课的成效,需要看是否根据预期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班级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有没有突破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所以,教师需要首先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而后应用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促进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在线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高中数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必要性,比如在讲解愣住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相应的图形,在转换空间图形方面遇到了难题。教师可以以著名城市的建筑物立体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棱柱几何方面的性质。通过对于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想象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相对抽象的立体形象。教师需要根据课前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转化思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能够加深对于棱柱性质的理解。

(三)应用情境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前单一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学生有一大堆问题,但是全都一言不发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僵化,传统的牵引式的教学方法只重视问题的提出,但是忽视了对于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如此以来,课堂的教学气氛会十分沉闷,这都不利于有效教学的落实和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征,利用教学问题来引导学生,使其逐渐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比如,对于这个题目:已知条件tana=1/7,tanb=1/3,其中a,b角都是锐角,求解a+2b的数值。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发现a b不是特殊的角,所以会无从下手。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情境,首先分析相应的情境,而后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探究解决方法。学生很快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考察学生对于y=tanx以及T(a+b)单调性的理解和使用。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求解a+2b的正切值,而后根据条件得出,a、b是锐角,进而确定a+2b的范围,求解出a+2b的具体数值。教师需要应用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并且善于创新相应的教学情况,给予学生合适的指导和点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教学效益、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使其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辨识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丽.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1(15):89-90

[2]徐兆娟.高一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66-67

篇3

对观众来说,最直观的造型艺术首先打动人的是它的形式感,中国画在人物、山水、花鸟各画种中以疏与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动与静、均衡与对称、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形式法则构成。无处不孕育着装饰法则的表现魅力,是形与神高度概括的结晶。“装饰”是自然形象的“浓缩”与“升华”,是艺术家诗意地理解自然的结果,具有极强的艺术形式。对于艺术作品的受众,最先接受到的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以构图、色彩、线条予人的视觉刺激为先,然后才进一步思考画面之中蕴含的思想意味、立意主题、历史背景等。

一、中国画的演变

谈中国画的装饰性,不能绕开介绍中国画的历史演变。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最初的象形文字并不是写的而是画的,有“书画同源”之说,是抽象概括的结果。除了象形文字和岩画、陶画外,至今发现的中国画的最早形态,当属战国时代的帛画。早期的绘画具有突出的装饰性,如两千多年前的《人物龙凤帛画》,它采用了白描的技法,用简洁洗练而圆滑自然的线条勾勒出主要人物和龙凤,全画构图平稳,虚实有度,敷色单纯朴实,以石色平涂为主,构图具有装饰意味。值得一提的是,工笔画正是由讲究用笔敷彩的古帛画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通过对晚周帛画、战国铜器装饰纹样、汉代画像砖等代表作品的研究,对装饰画的定义、艺术风格、形式等方面均进行了一定的阐释,书中认为,装饰画在艺术上要求平整、丰满、稳定,造型应简练而富有变化。为中国画的装饰意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中国画的装饰性表现

“装饰”产生于艺术家对自然主观、诗意的理解,是表现对象的浓缩与升华,也是感性发展到理性艺术化的认识飞跃。装饰以追求平面化、单纯化、理想化以及稳定感、饱满感和韵律感来作为自己塑造形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将自然美提炼为装饰美,将写实性上升为表现性,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认识能力,往往熔美学和视觉艺术为一炉。在中国画中,外在的装饰形式往往把作品思想引向深刻的内涵。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造型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构图

中国画的构图形式就富有特别的装饰意味,它一般不遵循西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但在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上却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中国画构图依据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思想意境、审美观念,通过在画面上恰当地安排物象形态,从而展现绘画主题,并创造具有形式美感的意境。中国画构图讲究起承转合、开合呼应、穿插变化、虚实疏密,追求画面的形式美感;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也有别于西画。中国画不以一个固定的地方作为立脚点作画,也不受视线区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构图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不断移动视点,把不同视野中的景物一同摄入自己的画面并进行合理安排,称为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从哪一带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这种排列式的构图就与装饰画的单纯、稳定、规律的形式构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用笔

作为造型的重要表现手段,点、线、面的运用,特别是在线这一方面中国画在意境和内容表达及形式表现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装饰性的体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线面的运用,是一切装饰艺术及绘画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造型中用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人物传统描法有十八描,利用线的顿挫、翻转、起伏创造出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装饰美;在山水画的“皴法”中,就已包括几十种风格特征的皴法,像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云头皴、雨点皴等。这些在中国画中被历代逐渐摸索出来的特殊用线,构成了国画里的独有的装饰效果。中国画的线的装饰性是通过艺术家的概括、提炼、抽象出来的形象,更简明、更典型、更具形式感、更有装饰意味形象。中国画中的线已经不仅为整幅画的整体而服务,而是成为了具有独立性格及装饰趣味的欣赏个体。

(三)墨色

在中国画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墨色形成的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四)敷色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植物的粉末,以平涂的敷色方法为主,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讲究“随类赋彩”,把色彩的应用归结到“类”,很少表现光影的变化。而从色彩使用来看,最富装饰性的当数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画在着色上以石色为质,水色为文,并在石色之上,用金色勾描渲染,赋色柔丽多姿,以追求画面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工笔画用色讲究理性化单纯化的装饰味, 色彩越单纯越限制,装饰性越强。色彩不以写实为目的,而是起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增强画面的节奏韵律感,借以抒感。

(五)造型

从最古老的中国画开始,我们的先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物象造型独特的形体符号,对各类自然景观、花鸟人物具体形象的高度把握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简洁明晰、自成体系的抽象造型,在一系列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造型符号。国画造型走向单纯化、几何化的简明结构,并走向抽象。简明中表达着作者的思想,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主观思想感情的表现得更有力度,更给观画者悠远的遐想。中国画造型具有浓郁的东方式的平面装饰感人情趣,它的目的不是如何再现事物、模仿事物外形,达到形象肖似,而是以美化、理想化对象为目的。

三、结语

中国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其精心的章法布局、特殊的笔墨意趣、单纯理性的色彩、形象的概括与夸张,无不渗透着古老的装饰意味与形式美感。装饰形式使作品的主题更鲜明,使艺术形式更适合表达主观的内容,更适应于人们审美的欣赏要求。中国画的装饰性蕴涵于中国古今艺术的表现形式,散发着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应该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重视并创造出更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篇4

一、流畅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

与流畅相背离的是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这是政治教师的大忌。这一习惯是有些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语言修养而留下的痼疾,而要改掉这一不良习惯,非下大气力不可。首先,政治教师要把语言流畅作为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其次,多听听相声、评书,学习相声、评书演员驾驭语言的技巧;第三,进行朗读练习和与周围的人多进行语言交流。有心,有恒,就必有所获。

精心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烂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教师流畅语言的视听对象是学生,这种流畅必须为学生所体验,即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学生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那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以致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生动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口语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施展语言技巧提供了可能。生动的授课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辨别力,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要使语言生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活泼。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在论证某一结论而引用材料数据时,采用高低、快慢交错进行或连珠炮似的语言,以加强结论的可信度。这样,教师通过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

第二,多变。教师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开门见山、旁征博引等。而方式的选用,在很多时候必须视学生的精神状况而定。现在,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负担重,一天内大脑会出现几个“兴奋―抑制”周期。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即处于兴奋期时,教师须适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以最简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交待清楚。这时,切不可漫天撒网、旁征博引,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有人打瞌睡或小声讲话时,教师可暂时离开教材上的词句,或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谈一件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谈话内容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到教材内容的讲授上。

第三,幽默。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政治课涉及面广,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因此,幽默是使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之一。它简捷明了,能表达出深刻的内容;它令人捧腹,课堂上师生开心一笑,大家心情愉悦,教学效果更佳。有这样一个例子:有的学生做试卷时,不注重卷面设计,东一个箭头,西一个箭头,使阅卷老师不悦。于是,教师便在课堂上说:“我们有些同学,总以为自己是一位什么了不得的将军,用几根弯弯曲曲的箭头,便命令阅卷老师去东征西讨。”学生在哄堂一笑的同时,领悟到卷面整洁是多么重要!

三、清晰

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是政治课教学的核心。一堂课45分钟,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强调什么,落实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否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理不清线索,抓不住中心,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用宏亮的声音清晰地表达出来尤为重要。怎样才是语言的清晰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晰地表述概念、原理的不同层次。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一向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使概念清晰可辨的有效方法。如对“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划分为如下层次:第一层,规律是一种联系;第二层,规律是一种固有的联系,是一种本质的联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第三层,归纳规律的客观性、可知性等特性;最后,通过提问或练习的方式,举例指出规律的外延。这样分层次把握概念,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运用起来也容易掌握其适用范围。

篇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形式,对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进行了调查,样本分布中职一、二、三年级,还有部分单招班学生,样本数n=326.

一、 学习过程特征分析

学习过程

选 项

百分比

1.学习计划

A计划合理,且认真执行

7.29%

B有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

50.15%

C有计划但没有执行

18.54%

D没有计划

24.01%

2.预习习惯

A长期坚持预习

2.74%

B有预习习惯但不坚持

22.49%

C很少预习

49.24%

D从不预习

28.57%

3.投入课堂学习

A能全神贯注地投入老师导学的全过程

9.73%

B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投入

41.64%

C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投入

33.43%

D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不投入

16.11%

4.课堂笔记

A能随机有重点地做笔记

36.78%

B照抄板书

34.35%

C极少做笔记

22.80%

D从不记笔记

6.08%

5.课堂练习

  A认真迅速做练习,遇到问题经思考仍不懂再问老师

37.08%

B认真迅速做练习,遇到问题马上问老师

16.11%

C做练习拖拉,但遇到问题能问老师

22.19%

D不愿做练习,遇到问题也不问老师在解答

24.62%

6.课后复习

A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不断适时复习

5.17%

B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到考试前才复习

26.44%

C当天没复习学习习惯,考试前才复习

49.54%

D平时测验不复习,到期中期末考前才复习

18.84%

7.做作业态度

A独立按时按质完成

21.58%

B能按时完成,但有抄作业的行为

60.18%

C有时不完成作业

16.41%

D经常不完成作业

1.82%

8.作业订正

A坚持订正错误并及时理解

37.39%

B坚持订正错误但不能及时理解

41.64%

C有时订正错误

19.15%

D从不订正错误

1.82%

9.做题的操作方式

A先弄清知识概念,再开始做题

16.4%

B先开始做题,必要时翻书查找概念

58.2%

C先做题,不懂的留着问同学或老师”

14.5%

D做得了的做一做,做不了的就算了

6.4%

E其它(先做,遇到不会,先慢慢钻研,做不出问老师;能做就做,不会做看同学的,看懂做,看不懂就不做)

4.5%

10.解完题后,反思的习惯

A做一遍就交了,很少检查

60%

B偶尔检查结论,有时总结规律

31.8%

C经常检查结论,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0.9%

D做完后与同学核对,有出入就重新检查,直到弄懂

7.3%

二、结果分析

根据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调查及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就的相关因素的访谈,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在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基本学习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计划与组织方面的不良习惯:如作业习惯不良的表现是作业前不复习所学知识;作业时不审清题意便下笔;不按规范作业、书写马虎;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不肯钻研,只会去问别人,或找到答案一抄了之;便做作业,便听音乐或其他声像制品.

2. 自我调节学习的不良习惯:学习用品乱堆乱放、经常找不到;再如不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开学初,不安排一个课本上下册学习的衔接阶段,期中考试前,不安排两周左右的复习阶段,期末考试前,又不安排总结、巩固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时间.只是不分轻重缓急的忙于应付、不分昼夜的打疲劳战.

3. 思维方面的不良习惯:思维启动迟,对于新问题的揭示,是做还是弃?是猜还是解?

往往要先权衡一番,然后,疏理已知条件无章法,寻找努力目标不顺利.几经周折,抽象思维的必备基础形成迟缓.起点低,差生抽象思维,一般需要经历先退后进的过程,退要退到最具体、最形象,甚至最原始的地步,而后从头开始,就连一些具有较小抽象度的数学方法,他们在运用时学习习惯,也需要有一个形式单一、步骤简单的原型作借鉴.跨度小,差生抽象思维水平是沿着小坡度、密台阶步步升华的. 4. 自主性学习方面的不良习惯: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在高中段学生中总体水平居于中下,作为不能进入普高学习,甚至被迫进入职中学习的学生来说,数学一般来说是其中考失利的重要因素,因为高中数学学习呈现“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等特点,而职校生明显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他们仍旧习惯于老师讲一课练几课的学习模式,依赖于老师的逐题分析讲解,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5. 对数学学习习惯的认识不足.很多同学将成绩好坏归因为天赋、作业量、粗心、态度等因素,而没有认识到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构建完整的学习环节与良好的思维模式,即使有所认识,也多数偏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对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作业几个方面具体要求缺乏正确认识和系统安排.

6. 反思能力不足.

做完数学题后,“做一遍就交了,很少检查”的占60%,“偶尔检查结论,有时总结规律”的占31.8%,而“经常检查结论,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把条件或结论改变一下,有何不同”的仅有0.9%的同学,7.3%的同学采取“做完后与同学对一下,有出入就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弄懂”等方式.

三、培养策略

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要在学法指导与习惯培养上下功夫,并结合习惯形成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1. 动机激发策略. 动机是影响学习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动机对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强度的大小、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来实现的,动机强度不仅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而且影响其长期发展的历程.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数学教学要本着实用、有用的原则,但是学生又很难看到数学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显性作用,同时学分制的评价方式并没有真正实施,学业评价也只是底线评价,学生只是满足于考试能够及格,不能激发起研究数学的兴趣,因此,导致了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不强,得过且过的状态,因此学习习惯,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兴趣,重塑学习信心.

2. 学法指导策略.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积极地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法的研究探讨应着力从以下一些方面展开:其一,是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基本学习方法给予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三,是充分挖掘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使用,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要的仍是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规范化后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3.抓关键期策略.抓住入学第一学期和每学期的期初、期中两个时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期初是学生新的学习的启动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导航,需要指引,这个时候,向>:请记住我站域名/法学习习惯的要求可以影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也容易接受.期中是学生一个阶段学习后的重要反馈阶段,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最有必要,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定型,不良行为得以矫正.

4.培养思维策略.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数学的思维,进一步地,也就是说,要培养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思维过程与规律,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数学差生在思维方面有很多不良的表现,如惰性思维、不善敏锐观察的钝性思维等,将思维习惯培养作为重点,特别是反思习惯,正如波利亚在指出学生解后反思的现状时所说:“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也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做.”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反思的督促,逐步将反思作为对学生的日常要求..

5. 自主与导引结合策略.一方面,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学不得不面对大学面积的差生.由于面对着大面积的差生,使得教师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低下,教学积极性降低,越来越感觉“有劲使不出”.学生没有兴趣,感觉学也是不会,学不学无所谓学习习惯,只有继续做差生.因此,习惯培养要坚持尊重学生、培养兴趣和主体参与意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数差生并不是差在知识上,而是差在是否有热情,是否主动去感知、去接受、去探索知识上.也就是说,要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下功夫,要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循序渐进的习惯.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建立之后,脑皮层就会根据刺激物的特点,依照稳定的先后次序和固定的强弱位置而自动化地进行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活动,就不必再要别人去帮助提醒,也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艺术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7-01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沟通的必不可少的载体。然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缺乏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特点的把握,导致出现了一系列很严重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特点的学习和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含义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是指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教育者依据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有针对性地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来对中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把正确、合理的思想信息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给中学生,使之从中受到教育,从而让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启发,态度和行为得到转变。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教育者与他们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教育者要达到有效管理、教育中学生的目的,就有必要掌握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并且需要进一步深入体会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传播的本质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首要特征。[2]随着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与中学生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要富有思想性,能够充分把握理解目前中学生的思想所处的一个状态,并且要根据每个中学生的特殊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同时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使中学生能够领会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及其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深意。比如对那些不愿接受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来说,刻意严厉的惩罚方式不仅不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教育者心服口服,更可能会与教育者产生外在的矛盾冲突,所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教育者做中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具有思想性的言语交流,让这些学生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转变态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激励性

在任何一个领域,激励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激励,也有精神方面的激励。激励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上进,态度变得更加端正,行为习惯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此,教育者在对中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要说给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对于差等生来说,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效果会更加明显。他们不仅会在学习上更加刻苦,更加用心,也会从内心深处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激励和关心。出于不想辜负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的目的,在课下他们也会积极乐观地与老师一起交流,一起探讨问题;在思想上也会由原来的自卑、内向变得积极开朗、乐观豁达。

(三)精练性

“精练性”就是教育者在与中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用语要简洁,能够用精练简洁的话语去概括丰富的内容。目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自以为是的毛病,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有能力去大胆尝试任何事情,并且不愿意听别人的劝说和批评,更不愿意让老师和父母干涉他们的生活。他们对老师、家长的唠叨和唆更是厌烦不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c中学生交流沟通时要抓要点,明确中心,说话干净利索,不唆,不重复,做到言简意赅。只有这样教育者才不会让中学生产生厌恶感,才能有利于强化教育者和中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理解性

中学生由于年轻气盛、缺乏生活经验等因素,在思想和行为上总表现出特别单纯、幼稚的特点。在想问题和做事情上考虑不周全,容易冲动,经常会犯下顾头不顾尾的错误。教育者遇到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冷静,想想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一个还没有完全长大成熟的中学生,所以面对中学生所犯的错误,教育者一定要以宽容谅解的态度来教育他们,用缓和的语气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以积极端正的态度改正。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其语言表达的艺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3]科学合理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艺术,关键是要掌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艺术的特点,并遵循其规律,恰如其分地渗透到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娟. 思想政治教育应讲究语言艺术[J].商品与质量,2010(8):115.

篇7

罗杰斯是杰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充分相信人的自我建设能力,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罗杰斯创造性地将“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他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也可称为“非指导性教学”。他提出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假设和原则,并积极地尝试和实践这种教学思想,取得了部分的成功。

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教师深谙这样一句格言:“要使马喝水,不能强按头。”也就是说教学要建立在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之上。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总结起来,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教师应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由学习,而且学习也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教师的任务就是给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进行自由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学习;二是在学习方法上,罗杰斯提倡首先教师营造一种自由、坦诚、充分接纳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气氛,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自由发言,自己形成讨论的话题,公开探讨,让他们在交流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自己评价自己的成绩,教师不可以灌输或传授任何权威性的知识或结论;三是在考核问题上,罗杰斯反对外部评价,主张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分;四是在教育的目的上,他认为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启迪学生从知识中获得个人意义,培养健全人格。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特征

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教学特征前,先来看一个罗杰斯的成功的教学案例。1958年夏天,罗杰斯应邀到布兰代斯大学讲授一门课程。罗杰斯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上课开始,他说很乐意听听每个学生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动机和目的,然后做自我介绍。接踵而来的是一段紧张的沉默,没有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有个学生羞怯地举手发了言,接着又是一阵令人尴尬的冷场,之后另一个人举起手。在那以后,大家举手就踊跃多了,指导教师始终没有催促任何一个学生开口。接下来的课中,罗杰斯只是倾听,并不限定任何具体话题,任由学生东拉西扯,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课堂上是长长的静默。但学生在经历了开始几次课的惶惑、尴尬之后,气氛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交谈、交流、辩论、争执,甚至把老师忘到了脑后,“到了上第五次课的时候,明确无疑地出现了一种情况。学生们相互交谈,不再理会罗杰斯。”

总结起来,这种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教学交往的“结构”与“无结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对于一堂课,要确定教学的过程,采用哪些方法,板书是怎样设计,教学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哪些是难点或重点,每部分花多少时间来讲,老师要提哪几个问题,布置哪些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对于一学期的课程,得安排教学的进度。这些都说明传统教学的课堂是高度组织化、高度结构化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早已被限定在这些已经备好的结构里。在这里介绍传统教学的结构,并不是要批判它们不好,而仅仅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作一个比较。很显然,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是完全没有这种结构和组织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无结构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往没有预设的结构限制,这里不必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是恰恰相反,学生要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自己想到什么说什么,老师不会为你铺路,而要你自己铺出一条路。

非指导性教学是无结构的,这里的结构是指预设的结构,很多学生都不能适应,但一旦适应,就会发现这种教学法也有它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要求。它非常的简单,只要教师简单地说个开场白,如“今天大家想讨论些什么呢?”,然后学习的舞台就交给所有的学生来设计,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必要时会参与一下,交流的内容结构等都是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确定,而且随时可能改变。就这样,交流直到课程结束,教师是不会给出结论性的答案的。

(二)交往主体的“无为”与“有为”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如老子的“人贵论”“人性论”“无为与有为”的思想都被罗杰斯吸收和运用。同样,非指导性教学交往中也体现了交往主体无为与有为的结合。

⒈教师的“无为”与“有为”

教师的无为主要体现在教师不需要像传统教学的过程那样精心备课,或者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或者在课后要批成堆的作业,或出大量的试题,印数以千计的试卷等等。从这个角度比较来说,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师可能是世界上最轻松的教师了。当然,以这种教学法来教学生,在以考试和升学为杠杆的制度下实施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罗杰斯和他的追随者们主要是在本科生、研究生及培训班的学生范围内使用,因此,这种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如哪个年龄段、哪门学科更适合用这种方法,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证明。

要作为一名实施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师,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也必须先“有为”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无为”。教师的有为体现在:

(1)教师要备“知识”。这里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对他所教授的课程具备充足的知识,对于可能问到的关于本学科的问题都有充分的信心回答,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课堂的促进者、组织者。这是为人师的一个基本的条件,也是教师的底气所在。只有教师底气足了,对自己有信心了,学生才会信赖你。

(2)教师要备“态度和技巧”。罗杰斯认为态度是首要的,其次是技巧。

态度就是相信他们有自我建设、自我实现的潜力,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他们可以在自由的表达交流中学习、领悟和成长,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而不加以责备或批评,也就是说,教师要抛弃自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这种态度是创造非指导性课堂教学气氛的必要条件。

技巧主要包括创造气氛的技巧和如何对学生的讨论作出反应的技巧。这里着重讲作出反应的技巧。在这种教学的早期阶段,教师主要是表示接受学生并理解他们的行为;当自由的课堂气氛建立之后,教师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像学生一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些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话,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对此是理解的;当学生们之间进行积极的辩论交流时,教师应只做积极的评判而避免参与;当学生们的交谈变得情绪化以后,教师需要保持一种中立和善解人意的态度和立场,以便接受所有的不同情感。罗杰斯认为只有当态度和技巧相一致时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3)创造一种自由、理解、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主导课堂气氛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在具备了以上的观念态度后才有可能创造出这种气氛。而创造气氛的技巧与教师作出反应的技巧是息息相通的。除了教师要按照作出反应的技巧来做,还需要真诚的表达自己对他们接受的态度,并通过许多细微的方式向他们传播信任。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一般由教师提问,不允许学生插嘴,然后学生思考老师提的问题,再由老师点名回答。虽是短短的几分钟,有的学生却可能觉得很漫长。因为学生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个性上都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很快就想出答案,而有的学生可能急出一身汗也想不出,还有的学生敢于发言,而有的学生却害羞。对于想不出答案和害羞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经受着压力和紧张,等到提问结束时才如释重负。但在非指导性教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是绝对被给予心理上的安全感。

(4)教师要提供资源,便利学生的学习。面对一门陌生的学科,学生是门外汉,但教师却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很多学生在面临一门新的课程时都有这样的迷茫:我该怎么学这门课?怎样才能学好?我怎样能获取这门课更多的资料?罗杰斯说:“我们不能直接教一个人一些东西;我们只可以使他的学习更加便利。”如何提供这种资源呢?在上面举的实例,罗杰斯身边带了大量的资料,如单行本、小册子、文章、一些治疗过程的录音磁带和电影胶片,但不是上课用的,而是给学生自学用的。还有教师告诉学生学好一门课可以采用的方法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帮助。

(5)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罗杰斯是反对外部评价和考试。他主张学生自我评价。他相信只有学生最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学到了多少。这种方法可能也存在客观公正难以确保的问题,但十全十美的考核方法是不存在的。他认为,无论以何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都比考试的效果好。学生可以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总结过去,反思自己。这种评价可以是公开讨论的形式,因为在其他同学的监督下至少可以增加成绩的客观公正性。

⒉学生的“无为”与“有为”

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做笔记,只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思想,思考别人的观点,并和同学交流,也许会有冲突,但也会有共鸣。在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习惯这样的自由表达和自由讨论,但随着课程的进行,他会发现,要使自己融入课堂之中,必须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阅读和思考的越多越能融入课堂之中,除非他想一直在课堂中保持沉默,做个“局外人”。这也正是这种教学法的效果所在。

(三)交往媒介的“有”与“无”

在课堂教学交往中,一般来说交往媒介都是教材及有关的知识载体,如果以这个为评价教学交往的媒介,那么可以说,非指导性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是没有交往媒介的。但既然它是一种教学,并且以教学交往的形式而存在,那就一定存在交往媒介。只是它不同于一般的交往媒介。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一个总的主题外,没有任何教材或其他知识载体。每节课的唯一交往媒介就是学生在这个大的主题之下自发形成的讨论的话题,这种自发形成的话题必然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话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从一个转到另一个。教师不会为他们规定任何的话题。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教学交往的启示

在中国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可能还是有困难的,但它却能给我们如何实践教学交往理论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增加对学生的信任

目前,很多教师可能都不信任学生,在小学里,有的教师会说“你不能对他们笑,否则他们不怕你”;在中学,提到学生,难免有教师唉声叹气,皱眉头,都说“现在的学生啊”;到了大学,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但在课堂上用点名、学分、分数的方式来施加压力以保证上课出勤率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在事实上,的确是存在一些不能让人信任的学生,无论教师如何苦口婆心,他都不听。但既然学生来到了学校里,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自然倾向和潜力,他不是不希望学好,而是他不相信自己能学好。教师的信任会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我是能做好的。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已经传达了但仍然没有效,那你是否让学生知觉了你对他的信任呢?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知觉世界里,他所知觉到的世界就是他的真实的现实。交往是双向的,如果你表达了,而他没有接收到,或者是你表达的信任度不足以排除他的疑虑,那么表达就是无效的。而且,在表达之后教师是否真正让学生担负起自己学习的责任呢?只有让学生自己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教师而学,他才会用心去学。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很多教师或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抱怨:“我是为他好啊,叫他学可他就是不肯学。”很多学生相应地也会有这样的抱怨:“我不喜欢学的东西,他偏要逼我学。”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也许真的非常需要沟通。长辈的愿望是好的,可孩子有自己的兴趣也不错。如何让这场谁都没错的教育之争平息,最好的办法还是理解和沟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怎么学都不累;学生没兴趣,想到就累。每门课程都有它的魅力所在,学生天生是有好奇心的,导致学生兴趣减少或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而不是天生就不喜欢。比如,教学方式太枯燥,学习没有成就感,内容太难理解,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或者是考试压力太大,或者是没有信心等等。即使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需要,需要是推动人行动的原动力。学生都有自己被认可的愿望,希望自我感觉良好,但虽然学校是一个培养学生成才的地方,却也是一个让不少的学生遭遇挫折,丧失自信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一定可以让学生重拾自信。

(三)多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语义关系抽取;支持向量机;组合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信息抽取就是从文本中抽取特定的事实信息。在大多数的信息抽取系统中,不但要识别文本中的实体,而且还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和抽取这些实体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即关系抽取。关系抽取已经日益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和其他自然语言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样,人们最初也试图使用基于知识库的方法来进行关系抽取。但这种方法需要专家构建大规模的知识库,既费时又费力。因此现在人们转向基于统计的机器学习方法。目前在关系抽取中所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一般分两类:基于特征向量的学习方法和基于核函数的学习方法。近期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基于特征向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关系抽取中,典型的基于特征向量的方法包括最大熵模型(MaxEnt)和支持向量机(SVM)。但是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的研究重点不在于机器学习方法本身,而在于如何获取各种有效的词法、语法、语义等特征,并把它们有效地集成起来,从而产生描述实体对象关系的各种局部和简单的全局特征。Zhou等系统地研究了如何把包含基本词组块在内的各种特征广泛结合起来,探讨了各种语言特征对关系抽取的贡献,在ACERDC2003基准数据上5个关系大类和24个子类的抽取中F指数分别达到了68.0和55.5。Wang等则又进一步加入了句子的简化谓词语义属性(SQLF),在ACE RDC 2004基准数据的7个关系大类和23个关系小类的抽取中F指数分别达到了65.2和56.8。

与基于特征向量的方法不同,基于核函数的方法不需要构造固有的特征向量空间。在关系抽取中,基于核函数的方法直接以结构树为处理对象来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Zhang等通过聚类算法,探讨了基于树核函数的非指导性关系抽取。虽然核函数可以充分搜索长距离特征和结构化特征,但也导致了基于核函数的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训练和预测的速度太慢,不适于处理大量的数据。目前基于特征的语义关系抽取在选取特征时,对于词法、句法、语义等各部分的特征单独选取,没有考虑到各个部分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并未通过发掘新的特征来提高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而是在各种基本特征内部以及它们之间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产生出很多组合特征,实验证明这些组合特征对提高语义关系抽取性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章第2部分介绍了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在第3部分中,介绍了语义关系抽取中的特征选取以及特征之间的组合。第4部分给出了实验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展望。

2 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

在本文中,关系抽取问题被转化为一个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问题,和大多数需要人工指导的机器学习方法一样,本文所采取的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需要一个较大规模的标注语料库,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ACE2004的英文标注语料库。首先我们将经过标注的命名实体对转化为一个特征的集合:f1,f2,f3…,fn,然后将其映射到一个n维的特征向量空间。在训练时,分类器学习算法使用标注的关系实例来学习得到一个分类器;测试时,又利用学习所得的分类器判断待测试的关系实例所属的关系类别。我们可以将关系抽取的任务表示为如下公式:(Cpre,E1,Cmid,E2,Cpst)r,E1,E2分别代表实体1和实体2,Cpre,Cmid,Cpst分别代表实体1之前实体对中间以及实体2之后的上下文,r代表语义关系类别。

一般的分类器学习算法有最大熵(MaxEnt)和支持向量机(SVM)。研究显示,支持向量机在性能上优于最大熵。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二元分类学习器SVMlight。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驱动的有指导的机器学习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理论中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SVM通过寻找一个最佳分类超平面将训练数据分成两类,然后利用从训练集中挑出有效的实例作为支持矢量(SVC)作为决策的依据。由于SVM是一个二元分类器,为了使它能适合我们的多元分类任务,比如说ACE RDC任务,我们需要将其扩展成一个多元分类器,本文中我们采取“一对多”的分类方法。与“两两”分类方法相比,对于K类分类任务,“一对多”的方法只需要构造K个二元分类器,而“两两”的方法则需要构造K×(K-1)/2个二元分类器。

3 关系抽取征的选取及组合

由于实体间的语义关系表达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使得关系抽取成为信息抽取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语法结构在关系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我们较难提取有效的语法特征,因此关系抽取的成功在于能否有效地集成各种有效的语言特征,包括结构化特征。目前关系抽取研究的最大挑战在于训练数据不足,而且各语义关系的分布很不平衡,而关系小类的问题尤为突出。对于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特征主要选择词法、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化信息,词法特征的提取相对简单,而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化特征的提取需要对原始语料进行句法分析、短语块标注等预处理工作,受制于这些预处理工作的性能,目前我们无法提取出更多准确而有效的新特征。

本文利用现有的基本语言学特征,通过对各部分特征进行合理的组合,主要有三种组合:词法特征内部的组合;语义特征内部的组合;句法特征和词法特征的组合,并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和预测。本文以ACE 2004标注语料库为实验对象,具体阐述如何提取实体之间的特征,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有效地集成起来。

3.1 实体词语及其上下文特征

词法特征代表了命名实体对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目前我们能够提取的最简单而最准确的特征。在 词语及其上下文的特征提取中,上下文窗口不宜设置得过大,否则会引入噪声,导致关系抽取性能的下降,本文中将上下文窗口设为2-3-2,通过对基本词法特征的组合形成组合特征,如图1所示。

基本特征:WM1:实体1的提及(mention);HM1:实体1的核心词;WM2:实体2的提及;HM2:实体2的核心词;WBF:实体间第一个词;WBL:实体间最后一个单词;WBO:实体间除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其他的单词;BM1F:实体1前的第一个单词;BM1L:实体1前的第二个单词;AM2F:实体2后的第一个单词;AM2L:实体2后的第二个单词。

组合特征:HM12:HM1+HM2;WB2L:WBF+WBL;BWM1:BM1F+BM1L;AWM2:AM2F+AM2L。

3.2 实体类别及其组合特征

实体类别特征属于浅层语义特征,目前的实验表明单独加入实体的大类或者子类特征对于关系抽取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通过对这些基本语义特征进行组合形成了更丰富的语义特征。因此本文中提取的实体类别特征主要是组合特征。

ET1ET2:实体1实体2所属的大类(entitytype)及GPE角色(GPE-role)的组合;

EST1EST2:实体1实体2所属的大类、子类(entity subtype)以及GPE角色的组合;

ET1ET2X:如果实体对之间存在其他实体,则将其大类子类特征与ETIET2进行组合;

EC1EC2:实体1实体2参考类别(entityclass)的组合。

3.3 实体参照方式

实体参照方式(mention level)和参照类别(mention type)属于句法信息,对于每一个实体,我们会记录它所有的提及(mention)。而实体提及往往是嵌套的,即它们可能会包含其他实体的提及。实体参照方式和参照类别正是反映这一类信息的。

ML1ML2:实体1实体2参照方式的组合;

MSL1MSL2:实体1实体2参照方式及参照类别的组合。

3.4 交叠特征

实体的交叠特征主要反映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属于结构化信息,实体对之间位置不仅是前后关系,还可能出现包含关系。但是,由于这些交叠特征单独使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它们必须和别的特征组合起来使用,比如说和实体的类别进行组合。

基本特征:#MB:实体之间其他提及(men

don)的数目,0表示没有;

#WB:实体间词语的数目,-1表示实体之间是包含关系;

组合特征:OPNPM1:ETlET2+<+HM1;OPNPM2:ETlET2+>+HMl;(“<”表示实体1包含实体2,“>”表示实体2包含实体1);OPNP:ETIET2+能体现实体1实体2之间从属关系的名词;OPO:ETlET2+。实体1实体2上下文中的情态动词,BE动词;OPPP:ETlET2+实体1之前的修饰语;OPVP:ETlET2+实体1实体2之间的动词成分。

3.5 基本短语块及其组合特征

基本短语块特征的提取与词法特征类似,在提取出实体对上下文中的基本短语块后,再进行组合,形成组合特征。

基本特征:CPF:实体之间第一个短语块;CPL:实体之间最后一个短语块:CPO:实体之间其他的短语块;WM1、WM2:与词语特征中相同;CPNULL:实体之间不存在短语块;BCIF:实体1前第一个短语块;BCIL:实体1前最后一个短语块;AC2F:实体2后第一个短语块;AC2L:实体2之后第二个短语块。

组合特征:CPFL:CPF+CPL;BC1FL:BC1F+BC1L;AC2FL:AC2F+AC2L。具体组合见图2。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实验步骤及评测指标

(1)本文使用了ACE 2004评测的英文标注语料库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关系抽取实验。该语料库包含了从广播、新闻、报纸等收集的317篇文章。本文中的关系抽取仅考虑在同一个句子内的命名实体对。表1列出了所有实例的统计信息。包含7个大类和23个子类。

(2)数据预处理阶段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图3是一个具体的特征抽取实例)

1、将ACE2004语料文件转化为XML格式;抽取出已标注的命名实体以及实体关系实例并进行编号。

2、对文本进行语句切分,使用Charniak对语句进行句法分析产生句法树。

3、使用chunklink.p1工具将句法树转化为短语块序列,然后再从中抽取出各种基本特征并进行组合。

在图3的实例中,“jim SCiutto(实体1-PER),abc news(实体2-ORG),postville iowa。”中实体1和实体2之间存在雇佣(EMP-ORG)关系。

(3)使用SVMlight6.01进行训练和分类,在进行关系探测,大类抽取,子类抽取时参数c分别设为0.078,0.15,0.203。

(4)对于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评测,本文中使用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值(F-score)作为评测指标。设T为测试数据中实例总数,S为识别出的正例数目,C为正确识别出的正例数目。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利用本文中抽取出的基本特征及组合特征,使用SVMlight进行训练和预测,在关系探测,关系大类抽取,关系子类抽取的最终结果及与wang等的比较如表2所示。表3、表4分别表示了本文系统以及wang等的系统的各个部分特征对语义关系抽取所作的贡献。

由表2的比较可以发现,通过加入组合特征,本文在关系探测、大类抽取、子类抽取任务中的性能均比未加入组合特征的wang等的高。在本文的实验中,加入基本特征后的子类抽取的F值为57.07,而加入了组合特征后F值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说明本文所提取的组合特征能够显著地提高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由表3和表4比较看出,在加入了词法特征后,本文的关系抽取的F值达到了43.29,而Wang等的F值为33.38,词法组合特征的加入使得本文的系统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实体类型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在Wang等的系统中基本实体类别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也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因此实体类别特征对于语义关系抽取的影响较大,而本文中实体类别组合特征的加入对语义关系抽取的影响并不显著。引用层次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而交叠信息和短语块特征分别使得F值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实验结果表明句法特征的加入没有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这是因为命名实体对的句法结构比较相 似,多为复合名词词组,而词法特征及表征实体语义的实体类别特征则因为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对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提高比较有效。实验表明本文中所提取的词法组合特征非常有效,这是因为词法特征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很好地表征命名实体对,因此词法特征的提取在整个特征提取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关系抽取的性能好坏。而其他类型的组合特征加入并未产生显著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些基本特征已经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组合特征是对这些基本特征进行组合,因此包含了很多冗余信息,不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与Zhou等在ACE2003中的实验结果不同的是,我们发现在ACE2004中实体类别特征对关系抽取性能的贡献最大,而在ACE2003中基本短语块特征比实体类别特征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在ACE2003数据中,实体类型特征仅包含实体的大类及子类信息,而在ACE2004数据中,实体类型信息中不但包含类别信息,还包含了实体的参考类别、实体的GPE角色等其他信息,因此具有更高的区分度。Zhou等和Wang等的实验结果均显示,解析树、依存树等结构化信息的加入对关系抽取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而从理论上来说语法结构信息在关系抽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ACE的关系抽取任务中,其所定义的大多数关系实例中两个命名实体之间距离较短,而对于这种短距离的关系实例,我们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简单的词语信息、类别信息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关系抽取,而结构化信息对于长距离的关系实例的抽取的效果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在我们进行语法结构分析时所提取出的解析树和依存树信息还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也不高,它们不能很好地表征语法结构信息,因此在关系抽取中的作用并不大。为了使结构化信息在语义关系抽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隐藏在完全句法树中的各种有效的结构化特征,并尝试将语义信息与结构化信息结合。

5 结束语

篇9

论文关键词:语料库,搭配,语义偏好

1.引言

词语搭配(collocation)在语言使用中出现频率很高,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自从Firth提出“由词的结伴可知其词”(Firth,1957:12)以来,对词语搭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Leech认为,形容词是英语中仅次于名词和动词的第三大词类,在语法和语义上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其他实词(Leech,1989)。本文试图从语义偏好角度探讨英语同义形容词在搭配方面表现出的特征。

Halliday将搭配界定为“体现词项在某种显著的临近范围内组合关系的线性共现”(Halliday,1976:75)。本文采用卫乃兴对词语搭配的定义,“词语搭配是在文本中实现的一定的非成语意义并以一定的语法形式因循组合使用的一个词语序列,构成该序列的词语相互预期,以大于偶然的几率共现”(卫乃兴2002:100)。本研究以strong和powerful这一对同义形容词为例,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提取大量真实数据来分析形容词搭配行为,总结其在学术英语中各自的主要搭配特征和语义偏好特征。

2.研究目的和方法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合乎语法却不地道的词语组合,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掌握足够的搭配知识。本文试图通过同义形容词的对比研究,为今后外语学习者在英语形容词搭配使用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研究基于在线的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利用其强大的列表(LIST),关键词检索(KWIC)和同义词比较功能(COMPARE),提取两个同义词词项所在的索引行及搭配信息。词语搭配研究的是词语的典型共现行为,Sinclair认为,“没有不可能的词语搭配,但是一些搭配比另一些搭配更为恰当”(Sinclair,1966:411)。Sinclair一直在寻找搭配跨度的最佳设置,他提出:“搭配是两个词同时出现,而中间间隔不超过四个单词。这是横组合方向最简单、最明显的关系。”(Sinclair,1991:113)经过十三年的研究实践的检验,他认为4:4的词汇跨度是最合理的设置。因此,本文把搭配跨度设置为4:4。本文重点研究节点词(NodeWord)的显著搭配词(SignificantCollocate),使用计算MI值(MutualInformationValue)的统计方法来确定搭配词共现的显著程度。节点词即研究者在语料库中检索其搭配行为的关键词。MI值检验节点词和搭配词的相互吸引程度,当其达到一定数值,搭配词即可视为显著搭配词。本文取其MI≧3为显著搭配,数值越大,搭配显著程度越高(卫乃兴,2002:41-50)。本文选取特定的节点词strong和powerful进行分析。

3.strong和powerful的语义搭配特征

形容词(adjective)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在学术写作中,形容词绝大多数情况是用来修饰名词的,鉴于此,为了更精确的区分strong和powerful这两个同义形容词的用法和语义区别,我们主要借助名词来对其进行研究。

strong和名词搭配的特征:

首先分析strong一词在COCA中与名词的搭配情况。表1列出了strong的显著名词搭配词的统计数据,其中collocate表示在限定跨距内与节点词共现的有显著意义的搭配词(本文采用跨距为+4,-4),“f1”表示搭配词在语料库中的观察频数,“f2”表示搭配词与节点词的共现频数。

表1strong在COCA中的显著名词搭配词统计数据

collocate

f1

f2

MI

Nino

137

10

12.79

Nio

175

6

11.70

Serbia

528

2

8.52

El

7511

16

7.69

NATO

2782

4

6.12

Germany

7050

4

5.78

US

85567

33

5.22

incentive

5370

140

4.81

tie

7634

169

4.57

Europe

13654

3

4.41

correlation

9079

156

4.20

emphasis

9558

137

3.94

opposition

8395

113

3.85

sense

28446

369

3.80

commitment

10667

136

3.77

evidence

23744

264

3.58

desire

12966

123

3.35

express

15142

篇10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中西医融合;西医中化;现代中医学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研究,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因为,中医学由于受闭关自守政策以及师徒传承模式、四大经典理论等因素的影响,在学术上常常是坐井观天,只知其然,不问其所以然。思维方式显得既陈旧、又僵化,根本无法引入国外新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尤其是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思维方式等。因此,传统中医学已经显得非常陈旧。而作为当前主要的中医现代化方法中西医结合研究,却由于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始终结而不合。甚至有导致中医西化之嫌,故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怀疑。这使得政府和国民用不同方式方法,都投入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关注。所以,探讨中医现代化的方法,是摆在中医药学工作者面前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探索中医现代化的方法,事关中医药学的未来和命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调整或重新确立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才能拯救中医,才能使中医达到现代化。为此,笔者提出用逆向思维,以中医理论思想去研究西医西药的西医中化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现论述于下。

1 西医中化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西医中化之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医现代化,而中医学的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传统的中医学变成一门现代科学,这样就能与现代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互交流、相互带动,从而获得活力与进步,进而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再创辉煌;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建功立业。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方法和各项标准,来重新整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保持中医哲理学的优势及精髓,替换陈旧的思想、方法和内容;填补现代医学解剖、生物及化学理论知识;引入现代哲学思想,强化哲理与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等。这样,才能让中医与时代同步,才能把中医学变成一门现代学科。可见,中医学的现代化,其本质,又是对传统中医的深入化,也就是要以中医哲学理论为核心,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为参考,对传统中医学的基础医学理论进行具体化、西医化。确切地说,也就是对西医学理论体系进行的中医化,就是吸取西医学的医理,继承中医药学的哲理,就是要运用中医思维研究西医、应用西药,把西医西药中医化,而不是目前的中医西化性研究方法。故称之为西医中化。因为西医学已经拥有或具备了很完备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思维方法,更具备了医学生理、解剖、生化等人体科学的现代最新认识,与中医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目标和体系相比,只差未融入哲学思想,没有和哲学相结合或相渗透,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与研究方法。所以,只要我们把中医西化的中西结合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改变思维和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对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全面而系统性的西医中化式西中结合研究方法,就能保持中医学原有的哲学性基本特色,又可防止把中医真正被西化;既能充实中医的医学理论内涵,又能使中医学兼具各种优点于一身,使中医学达到真正的现代化。试想,中化后的西医学,和传统西医学还一样吗?同样,西化后的中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一样吗?那么是该称作现代医学,还是该称它为现代中医学呢?因此,把中医理论具体化、深入化;把西医理论哲理化、系统化,使中医哲学思想之理论精髓与现代西医学理论相互交融,使哲理与医理之间、哲学名词与医学名词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把传统中医学理论变成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可把它称为现代中医学。从而,就能实现中医的现代化、科学化。这是最简捷、最合理、最容易的中医现代化方法,而且这样建立的医学理论体系,兼有中、西医二者的各种优点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因而西化也变成了现代中医学的又一大特色,但中医并没有完全变成西医,它仍有着自己哲学思维之特点。这就正符合一些专家的思想。例如,陈镜合在《现代中医之路》中说:“现代中医是指以中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它既不同于不懂得西医的传统中医,更不同于以西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它是源于传统又超出传统,来自中医又超出中医;是以‘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为指导,按‘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原则……。”其中,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切入点和核心,正就是西医中化,也就是西医哲化,从而拉开了中医研究西医西药的序幕,引导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 西医中化是中、西医学发展的转折点

发展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必然性历史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传统中医学之理论与临床,面临着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之发展,相协调和相同步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要让中医进行现代化。因此,在党和政府以及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学的现代化工作,不断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以中西医结合为代表的中医现代化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无论在中医的教育、医疗、科研以及中药制剂方面,很大程度上都采用了以西医学为特征的现代各种科学或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这使中医之理论思维与实践方法、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中医人才既具备了较高的综合技术,又具备了西医学、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丰富的综合知识。这些便为我们进行中医学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基本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1]。那么,接下来,中医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该是什么呢?是中医药学的完全西化吗?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西医学的未来发展。目前,西医学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细胞理论产生到现在才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已经深入发展到了分子水平。那么如果再发展几百年,它将会深入到什么程度;将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呢?未来的医学将是个什么样呢?可以预测,再有一百年左右,现代西医学在微观领域的认识和发展将会达到极点或顶点,那时,它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各种理论,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因此,其发展方向或发展结局与古代的医学一样,必将被迫由微观转向宏观;其科研和思维方法也将由分析式转向综合式;由还原论转向整体论;由具体化转向抽象化。可见,这种规律、这种模式,同远古时期之医学及中医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这一方式,也是任何一门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模式。所以说,我们中医学如果能提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规律,把微观与宏观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研究,协调发展,积极吸取西医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与成果,再按自己的体系和思维进行宏观的综合整理与哲学研究,用不了50年,就可以赶在西医学的前面,并站在西医学的肩上;必将会成为世界医学的先锋;成为时代科学的楷模;为人类医学的全面进步和自身理论的迅速发展作出贡献。否则,等到西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认识到了中医医哲融合之科学性与优越性,并吸收或仿照之。那么中医也将会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虽生长于国内,却开花于外国。到那时,传统中医学将会被彻底遗弃,彻底被外国医学替代掉;到那时,中国人可能又不得不到国外去学习现代中医了。由此可见,未来中、西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体系,都需要的是现代中医学这种体系模式。只要我们用西医中化理论和方法,进行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能跨入中医现代化的第二进程之中,也就能使中西医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西医中化利于体现中医内涵的特点与科学性

现代中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体系一样,都由哲学和医学两大部分组成,但传统中医学的哲学理论属古代哲学,医学也属古代之解剖、生理和药学等理论内容;同时还有古代其他自然和社会学科理论。虽然特别重视哲学思维与宏观抽象思维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却忽视了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但还是古代医学与古代所有学科的大综合。有学者认为:中医因其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而不能现代化,也无法现代化。那么试想:中医学中的这种抽象性理论与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古人凭空想象的完全抽象,还是以医学规律及概念为基础,而进行的医理哲学化之抽象性认识呢?显然是后者,是我们的古人,在对当时的人体解剖及生理规律认识比较全面的基础之上,又运用了哲学原理和思想,进行的一种医学原理之抽象性解释和描述。并非是哲学概念的随意引入,也并非是无根无据的创造发明;既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这就表明:中医学的抽象性名词对其现代化毫无影响。况且,现代中医学的哲学理论应属于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综合体,医学部分却属多学科渗透的现代之生理解剖、生物、数理和化学等综合性理论知识;思维方式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是直观与抽象的融合,是模糊与具体的兼具。其体系是以医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哲学思维之应用,因而是医学与现代所有学科的大综合与渗透体。然而,西医学的理论仅仅是医学与现代生理解剖、生物、数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理论,却没有渗入哲学理论,思维模式也仅仅是微观领域的直观、机械方式。因而就是医学与现代多种学科交融的小综合。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现代中医学含有更全面、更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也具有很全面、很先进的思维方式方法。因此说它才适合于人体科学之复杂与综合的特性。其体系具有似中(医)非中,似西(医)非西,比(传统)中(医)更深,比西更广的特点。所以,从体系上说,中医学比西医更科学更完善[2]。可见,现代中医学的体系模式,是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具有前途和生命力的学科模式。由此看来,中医学是正宗的科学!只不过还停留在古代科学、近代科学水平罢了。因为,科学是发展的,所以,医学也是发展的;科学都是有历史的,那么医学就没有历史了吗?而一些中医药学的医盲们,要么说中医不是科学,要么说是经验医学等,这些说法,真是荒唐。

4 西医中化有利于西药的中药化

西医西药是从化学合成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但到现在却还包含了各种生物制品;天然动、植、矿物成分;微生物制品;基因制品等,也能够变中药为西药。从而显示了极大的兼容性与开放性,为其取得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中医中药为何也不按此思维方法,把所有的西药按中医的理论、思维、概念、机制、用法进行抽象化和系统化整理与研究,从而,中化成中药,为我们中医的临床实践建功立业!如阿托品及其他M胆碱受体阻断药,可概括为性温,味辛,归肺、胃、心经;有温中散寒,理气燥湿,祛风止痛,回阳救逆之功效;从而可仿照附子、细辛、干姜等温里类中药的用法应用于临床,既能扩展阿托品的应用范围(治疗冻疮或感冒及风湿等),还能深化附子、细辛等中药的治疗范围(治疗泌尿系病或急救及改善微循环等)。同时,还为认识与研究这些中药的毒副作用提供了参考,更为西医理论的中医化和中医理论的西医化奠定基础。又如异搏定及其他钙拮抗药,可概括为性寒,味苦,归心、肝(即脑)经;有定惊安神,缓急止痛,平肝潜阳,活血通脉之功效;故可仿照羚羊角、天麻、决明子、冰片等平肝息风类中药的用法应用于临床。同样,既能扩展异搏定的治疗范围(治疗惊风或头痛),也能增加羚羊角、冰片等中药的应用范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中药本来也是化学合成工业的先驱,如:发酵业的神曲,炼丹术中的丹药;并且,中医中药从产生就非常重视不断增加自己的药物种类,如:藏红花、西洋参、血竭、冰片等都属于外来引进之品种。回顾中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无不与其药物的发展相适应、相关联。只可惜,由于闭关自守思想的束缚,中医一直没有吸收西药的一个品种,曾有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开创了西药中用的先河,然而,后学者却简单地理解为中药与西药的相互配合,即中西医结合。从而,把中药与西药隔离开来,把中医药学引入了歧途,导致了中医中药学的畸形发展。所以,我们要利用中医药理论,吸收并中医化自然界各种能治病的物质,丰富和增添自己的药品成员,完善和发展现代中医药物学,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化。因此,未来的药物学,都应当是资源共享性的,即中医可以按中医方法应用西药和其他各种药物(包括:藏药);西医也可以按西医理论应用中药和其他各种药物。因为,任何一种医学,它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故其结构、功能和代谢也应当是一样的。因而,凡是能够治疗人体疾病的物质——即药物,其具有的治疗范围与作用机制一定是客观的、是固定不变的规律或真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或者是藏医,都能够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认识和理解其药理机制、药物性质与功效等,自然就可以按自身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所以说医分中、西、藏……而药物却是世界通用的。这如同人类的食物一样,虽有中餐、西餐之分,但仅仅是加工与未加工,中式加工方法与西式加工方法的区别,然其成分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淀粉,离不开小麦、玉米、大豆等,自然它也是世界通用的。

5 西医中化的作用及意义

西医中化使传统西医理论与临床,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和提高,使西医能客观、正确地认识中医学整体联系观等理论的科学性,既促进了中医同时向纵、横两个方向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西医学自身的发展。因为,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的两法治病,无关于学术上的中西医结合[3]。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表面上的共存,并非是实质性的细胞水平上的整合;仅仅是中国患者得到了另一种治疗方法,而中国中医学并没有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甚至,使中医学有被彻底西化之危险。所以,寻找中、西医学新的结合点,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4]。相反,西医中化的方法,却能使传统中医吸收到现代医学之各种理论与思维,使传统中医学跃居于现代医学之列,也能使传统中药理论与剂型科学地吸收现代医药学理论与剂型之特色,为中医药学的理论内涵,又增添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还能使中医药学的宏观理论具备现代医学微观理论的根基,使中医药学中的基础医学(西医)理论得到宏观性综合。综上所述,西医中化既能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又能防止彻底把中医西化。既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医融合之转变,又实现了研究中医向中医研究之转变,还实现了由中医西化向西医中化之转变。同时,西医中化的思想和方法,无论是对中医的现展,还是对西医的未来发展,乃至现代其他自然学科的未来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的“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的成功,“终将引进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中化西医的思想,正是要让西医走到中医医学与哲学相结合性多维辨证论治的道路上来;正是要提示和引导所有的学科理论,都应当与哲学理论相互交融,并以哲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体系模式或研究方法。可见,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越所有学科常规单纯而直观研究方法及理念的学科体系性革命!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医药工作者,要从中医学之医学和哲学两大支柱体系入手,运用现代思维与传统东方哲理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与临床两大方面,把中医学现代化,把西医学中医化,既全面又深入地整理和提高中医理论体系,最终达到中西医学两大理论、两大思想的恰当融合。才能使中医学脱离危机,得到发展,从而使中医学真正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为此,笔者即将出版《中化西医》一书,以便更详细地介绍这种思想和理论,介绍这种方法与临床。

参考文献

1 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中医杂志,2007,48(8):742.

2 中国中医药报社.哲眼看中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