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种植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生的种植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准军事化管理;中职学生管理;融合;新模式
2006年10月,横县职业教育中心进行了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引进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将部队严格管理融进学生管理之中,逐步形成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把普通职校办成军校式的职业学校,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走出了学生管理的新路子。
一、实施背景
中职学校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中职学生要接受社会和企业的挑选的考验,中职学校只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管理模式,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有其独特性,概括起来有“三差”:学习差,中职学校的生源中考成绩比较差,学生学习底子薄,厌学现象严重;纪律差,学生迟到、旷课、逃学现象严重;行为差,学生礼仪礼节差,学生宿舍脏乱,抽烟、赌博、盗窃时有发生,存在各种恶习。所以。职校学生基本素质明显下降,传统的常规学生管理教育不尽人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针对以上状况,有必要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为此,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如何把部队的管理融合到学校的学生管理之中,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故而决定在本校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所谓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就是学校借鉴军队的管理模式,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作风与学校管理相结合形成的管理方式。它是以军人的严明纪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军人的严纪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做到教学、生活秩序井然有序。
二、核心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校构成了准军事化管理的四个核心模式。
(一)健全管理机构,使军事化管理规范化
1 参照军队编制对学校班级的编制进行改革,按军队团级单位编制编排。学生管理设营、连、排。每班为1个排,由几个排组成1个连,再由几个连组成1个营。营长由教官担任。连长从组成连的几个排中选派优秀学生担任,排长、副排长从各排选派优秀学生担任;指导员由学校政教处正副主任及班主任担任。学校在校生2600人,编制成8个营,连、排的数量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及各专业人数来确定。
2 配足教官。从退伍军人中择优选用。以每80-100名学生配备1名教官的标准配足教官。现在学生2600人,配备教官26名。
3 制订《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方案》。
(二)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军事训练,使学生达到军人的基本要求
1 强化新生的军事训练。短时间内强化队形队列训练,即稍息、立正、跨立、停止间转法、整齐报数、敬礼、蹲下起立、三大步法(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等,使学生很快接受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逐步适应学校的管理。
2 行为习惯军事化。①一日生活制度。结合学校的特点,从学生的作息、集合、操练、就餐、就寝、上课、内务卫生、外出请假等方面按照部队条例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起床到集合,10分钟;军事训练,每天一次,共20分钟;集会,快、静、齐;就寝,5分钟内安静;用餐,排队用餐,不乱丢食物。②礼仪教育。把部队礼仪和学校礼仪相结合,制订礼仪条例,对学生在课堂、寝室、食堂等各种公共场所的礼节进行明确规范,并且对学生日常的礼节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有较好的礼仪教养。
3 内务卫生管理军事化。学校按照部队内务卫生管理要求,制订了《内务卫生条例》、《公共卫生包干细则》,要求学生做到一美观:寝室装扮美观;二棱角;棉被折叠有棱角、服装叠放有棱角;三干净:地面干净,门窗铺位干净,走廊栏杆干净;四整齐;手巾雨具整齐,牙刷牙膏整齐,杯盆箱子整齐,鞋子整齐;五清扫,寝室教室天天扫,公共场所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周进行内务检查和评比。使宿舍内务达到“整齐、幽雅、安静”的目标。
4 对部分学生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比如擒拿术、格斗术、战术基础等训练科目。
(三)进行革命歌曲教育,形成奋发向上的正气
1 以合唱为主,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军歌、革命歌曲为题材,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说句心里话》等等。
2 每周安排一节课,要求每星期学会一首歌,由音乐教师和教官实施。
(四)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和防卫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户外训练。它是将一群平时一起学习、工作的人集合起来,并将他们带入一个户外的环境或设施中,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的充分参与以获得个人的经验,然后在训练导师的引导下,成员通过差异化过程的观察反省,在活动交流中获得新的态度、信念,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上,达到一定的目标。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
其项目与要求包括:①野营拉练。野营拉练是一种长距离行走的军事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能,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验拉练的艰辛和到达目的的成功的喜悦。每年或每学期举行一次,每次10-30公里。②场地探险挑战项目,如越断桥、过沼泽、钻“电网”、跳出真我、缅甸桥、绳网、高空钢丝桥、攀车胎、成功墙……每月举行一次。③体验项目,如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等项目,每周开展一到两次。
三、初步成果
(一)实现了中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通过实践与探索,建立了适合中职学生管理的新的管理体系,形成效完善的职业学校学生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的实践模式,建立了一支有创新精神的班主任队伍,实现学生人本发展目标,实现师生互动的管理目标,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中职两年多的养成教育,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具备文明守纪的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健康的体魄。汽修064班学生钟显津说:“在准军事化训练中,我受益很多,让我在苦中得到乐趣,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激情,让我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磨练了意志,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学风校风
凡是到过本学校的人,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感受到良好的学风、学风、校风,整个校园充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计算机052班黄霞说:“以前我们的宿舍,可谓是乱得是一团糟,东西没个次序。现在好了,所有行李,生活用品,常用物品,被子一条线,放置规范,整齐划一,一进宿舍让人有一种美感,有一种舒适的感觉。这是军事化管理的结果,它让我学会了生活,学会了装饰,学会了整理房间。”
篇2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羊群效应;德育管理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是处于16-20周岁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常常通过标新立异的装束显示自我个性。但是,中职学生毕竟缺乏社会阅历,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分辨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和意志力,一旦见到身边的同学有什么违纪举动时,极易出现从众心理,公然效仿,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班级管理。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及时分析并制止学生的从众心理行为,才能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为此,笔者以“羊群效应”为启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颇具成效,现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交流如下:
一、认识“羊群效应”,启示班级管理
羊群(集体)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在这个羊群(集体)中只要有一头羊动起来,其它的羊就会群起跟上。比如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有这样一个故事,牧羊人在自己的羊群前面横放了一根木棍。第一只羊率先跳了过去,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也会效仿那只领头羊的样子,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牧羊人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时,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才通过。经济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运用到教育中,现在的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仍然不足,面对诱惑,常常缺乏必要的判断,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现象,导致“羊群效应”广泛存在,时时都产生着负能量和负效应。因此作为中职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性格特质,因时、因地做出科学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这就是“羊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启示。
二、运用“羊群效应”,优化班级管理
1.物色“领头羊”,引领勤奋学习
(1)班主任当好“领头羊”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学生最重要的老师。都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集体,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已经是人尽皆知。举个例子,曾经听闻有一位班主任说他带的班级中学生都喜欢看课外书,因为她本人就喜欢看课外书,在课后与学生闲聊或是班会课上总会时不时的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书籍给学生,甚至还有学生曾用手机捕捉她倚在栏杆、坐在草地上捧读书籍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获赞不少。渐渐地,班级中读课外书的学生开始多了起来,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就这样不自觉的形成了。可见班主任的所作所为对学生产生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因此,班主任应当好这只“领头羊”,以身作则,引领中职学生勤奋学习,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2)班干部当好“领头羊”群雁高飞头雁领。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部队伍无疑是一个优秀班集的“领头羊”,如果把一个班集体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发挥着表率作用的班干部们就象是“柁梁”一样,支撑着班级体这个“大厦”。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上,曾经有一位女生酷爱整洁,且性情温顺,经常带头做班级的卫生工作。为此,我选了这位女生做宿舍长和班级劳动委员,在她的带领下,班级里的“洁癖”者竟然多了起来,宿舍里干净整齐,班级卫生检查评比总是排名前列。每日清晨,我总能在教室中看到擦、拖、扫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洁癖”者使得教室内的课桌不再散乱,走廊不再有纸屑,角落不再脏乱……这就是“羊群效应”。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这对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3)特长生当好“领头羊”班干部的人数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特长生充当“领头羊”,发挥特长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所在,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小助手。比如,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常听老师抱怨说是语文课上、英语课上总是很沉闷,学生都不愿大声朗读。针对这一现象,我推选了班上一位性格活泼、爱好模仿播音主持的女生为“朗诵领头羊”。一段时间后,主题班会上、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朗读课上,学生朗读、演讲的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学校中组织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班内的学生也都开始踊跃报名。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
2.及时引导教育,切勿“亡羊补牢”
(1)开展调查,掌握情况学校教育无小事。班主任应及时掌握班级内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时,要做到及时认真的开展调查,摸清底细,冷静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班内风气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有一次,班长在课后向我反映班内近来有部分同学做早操时总是迟到,不听从值周班干部教育。为此,我特地提早到校亲自检查学生的出操情况,发现情况确与班长反应的相一致。接着,我召集这些学生开会,以了解情由,有的学生说是天冷了起不来,要睡懒觉;有的学生则说是看别人没去,自己也不想去了。了解情况后,我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指派了其中一位较为活跃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值班班干、体育委员负责这一组同学早操的出勤情况,如果有人没有出操,要及时向我反映情况,并说明缘由。结果在学期最后的四周内,这一组的学生都做到了及时出操,表现良好,重新回归到班集体这个大部队中来。(2)引导教育,工作扎实在中职学校,学生违纪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当班级中有个别学生出现违纪现象时,如果班主任认为只是小事,对其视而不见的话,一旦形成“羊群效应”再出手干预,恐怕“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了。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应扎扎实实的做到对学生的引导教育,避免违纪现象在班中蔓延。比如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在平时,班主任要灌输考试不作弊的思想,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考试,告诉学生考试作弊等同于竞技体育服用兴奋剂一样,让学生牢记作弊危害。一旦发现学生作弊,就要严肃处理。对中职生来说,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变“管理”为“引导”,这样的方式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更能确保班集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行动一致。(3)提前判断,清除萌芽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6-20岁之间,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思维变化,身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要有提前意识,针对在班内观察出的一些不良动向或是从班干部那儿了解到的问题,要做到提前判断,给学生“打预防针”,把班内的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减少班级管理工作的被动。比如每个学期初,学生往往受“假期综合症”的影响,学习纪律松懈,甚至还会有学生出现课上玩手机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旦蔓延开来,对学风的形成恐怕是致命的。为此,班主任应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一些现象要防患于未然,及时注意到学生的思想变化,避免“羊群效应”的消极作用,才能引导班级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班级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级无小节,处处可立则”。新时期,新理念,我们中职班主任也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了解,找准着力点,给予科学、及时的引导,运用“羊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作者:张忆 单位: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信息化管理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其步入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规划和设想,是在对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确定事业奋斗目标,进而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个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1]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很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还是比较模糊,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学校对这方面所提供的指导和服务也不尽完善,极少数同学能在大学期间对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合理的管理,所以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己经迫在眉睫。
1.现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学生自我认知不明、自我定位不准
对于刚熬过高考的大一新生来说,还未改变高分数的学习目标。在自我认知仍不成熟,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定位也不清晰。随着知识的累积,在认知上有所提高,但对于自身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这些动态因素仍不能很好的把握。在认知不明、定位不准的情况下进行规划,学生容易造成所学非所用、所愿非所能等问题。
1.2学生自我规划管理自主性不强
大学生特别大一大二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薄弱,没能较好地综合分析自身和外部环境。现今90后的大学生虽有个性做事有冲劲,但持续性差、自主性不强。就笔者所在学校的调查,学生在大一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都很少在大二大三继续做规划管理,除非专业目标和职业定位十分明确,但这些只是少数。久而久之,在大四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冲动盲目地就业,无形之中增加自身的就业压力。因此,学校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提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性。
1.3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停留在书面教学,缺乏个性化指导
目前,尽管许多高校已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为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了帮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只是停留在课程教学。广东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在教育理念、方式、实践等均明显滞后,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有些方面还落后于就业形势的发展。因为我们学生生理条件、心理特征、家庭状况、成长经历不同、所学专业和学科不同,特别是学生的就业要求、期望、条件都存在不同,如果仅靠大班教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这就学校要创造条件去加强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个性化指导。
1.4学校重短期效益,轻全程规划指导
有些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变成就业指导,实质上是“问题性”指导,而非“发展性”指导,也就是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全程化指导,从这一点看出学校职业辅导体系的不完善。虽然都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总体来说,当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只是针对毕业生,在四年级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讲座。这样也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一般来讲,大一学生在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能初步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理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课程的加深,大二、大三的学生对原来的职业目标开始逐步偏离,学生如果在没有任何监督与帮助的情况下很难自觉地对自我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管理。不可否认老师无法完成对每一位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如何让全程化指导能真正落实到位,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去完善辅导方式。
1.5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国内众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由就业指导部门人员或辅导员担任此项工作,普遍缺少系统的专业训练。职业生涯教育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职业规划指导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渠道培养、培训,普遍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缺乏足够的指导经验,导致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难以系统、科学、高效的开展。很多辅导员反映:常规工作量已经很大,再加上教学工作量,真是力不从心。如何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能提高教学和辅导质量,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6政府重视高校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投资力度
在2011年11月10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2]可见就业率是高校的生源的保证,生存的保障,特别是民办高校。社会也往往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为了自身的声誉而追求高就业率,进而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提高就业率,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长期职业规划辅导。一定程度造成就业质量不高。
2.信息化管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与优势
“信息化管理”是指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高校实际出发,设计出来的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辅助系统。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特点,将职业规划分为四年八个学期。同时,把《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业管理》、《就业指导》等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整合,且这些课程的作业、课程考核均在本系统中完成,学生也必须定期进入系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进行评估和调整,如果学生没有按规定进入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系统将会对其进行预警,并影响下一门课的学习。形成一个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框架,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助系统。老师们可以基于本系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们顺利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们则可以利用此系统,定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使其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加吻合,在就业时最大可能使其达到人职匹配的效果。所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促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作用。
2.1更加清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成长轨迹,有利于职业规划指导
“信息化管理”则是根据学年制管理的特点,把整个大学学生生活分为四年八个学期。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则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细化,分成四年八个学期,每学期,学生将定期上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上去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这四年里,学生们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会不断发现自己特点和特长,其个人的人生规划目标也将会随着知识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去完善。而“信息化管理”将会把学生的每一次调整都在系统上面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看到自己的规划情况和成长过程,老师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规划情况和成长的轨迹。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不同专业,不同人群的职业规划特点,有利于今后对学生们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2.2提高学生就业的质量
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存在着“规划的可行性较弱,缺乏实际践履意识”的特点。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我认识不明、职业定位不准;另一方面是国家、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专业教师欠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够。所以这样的职业规划教育只能是理论的教育,而对于学生的生涯规划探索、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在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作用也是不明显。
“信息化管理”则是从这一不足出发,把《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指导》等这些与职业规划有关的课程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系统来完成作业和课程考核,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定期上系统去完成作业和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可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学习。这样,学生不再是把职业生涯规划当作是一种作业或是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把它与这些课程全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其本人也必须定期上系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并在评估的过程中不断去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个性和局限等人格特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激发和调动主动学习和自觉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其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化,大学生们的就业意识也将会随着发生变化,他们将会不断注重就业的内涵,注重专业对口率,从而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就业质量。
2.3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求职心态更加理性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进化,大学生供给紧缺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就业难”也成为社会讨论和研究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国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而造成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没有进行职业规划或职业规划管理不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五要素“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则很明确要求职业规划者在规划前必须全面了解自我、社会环境,然后通过抉择制定个人的目标。而“行动”则是职业生涯规划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计划没有付出行动的计划是一个空计划,是不成功的职业规划。所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职业规划成败的关健。
“信息化管理”强调大学生们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要及时进行管理,并通过与之相搭配的后续课程(《综合素质提升》、《创业管理》、《就业指导》)继续引导大学生不断去探索、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目标。定期进行生涯规划管理,不断完善自己规划目标,使其目标与个人的专业能力及社会需求更加的匹配。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帮助,使得学生们主动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学习更加自觉,目标也更加清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参加企业应聘前,已经很清晰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专业能力,适合那样的工作,其求职心态也更加理性化,也提高了在大学生们的职业兴趣和工作满意度。
2.4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他们要不断对个人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和能力情况进行评估,不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深入、理性、科学的分析,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路线和职业发展目标。这种对自身全面认知的过程,实质就是对自身了解和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全面系统认知、分析和判断,认清自身值得发挥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不足,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进行认真、系统考量,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行动的自觉性。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握机遇,抓住切人点,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努力达到启发、鼓励和鞭策的作用。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它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种新的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来积极促进作用。
3.结论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和社会经济转型,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生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分工也会越来越细,技术要求也逐渐高端化,可以看出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所需,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需要进行完善和改进。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职业咨询机构更是少之又少。高校现在所做的大多为职业生涯理论教育,其教育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而要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就显得力不从心,大大影响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管理。
在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大学生们的职业规划管理能力,提高职业规划的成功率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即将面临的问题。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建立一套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辅助系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它将更加有效的帮助大学生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协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并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们不断进行职业探索,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专业老师;老师们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解全院学生们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和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轨迹,便于老师们对学生们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管理者;因为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转变,由以前被动学习到我要学习,学生们也慢慢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其责任感也更强,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更加自律,这对于学校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得到普及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种趋势。高校在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就业指导方面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而利用高科技技术设置出来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实操性有应用性。
注:本论文为2011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化管理促大学生成才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2011cz034。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班级管理 人才培养
中职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按时间可以划分为入校适应期、生涯规划准备期、目标设定期和职业选择期四个阶段。根据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一、入校适应期:全面了解学生,导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班级目标
入学初期,学生需要在短期内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尽快明确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班级所有成员的详细情况,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快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接下来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奠定基础。第一阶段的班级建设是中职生三年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创建学生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里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以统一表格的形式登记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父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学生对所学专业基本认识的调查报告,整体反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个人测试报告,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测试软件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并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测试报告,为接下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次,制定班级目标,导入生涯规划理念。教师在与班级成员基本熟悉后,及时导入生涯规划理念,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安排以制定班级目标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全班学生参与,班主任引导,集思广益,采用小组推荐、集体讨论、公开投票的方式确定班级目标。教师要站在“以学生为本”的高度,根据班级专业特点,尽力了解专业就业现状、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基本做到让学生对自身专业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勾勒出专业就业的蓝图,激发学生对从事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内在渴望。同时指出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生涯规划准备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引进企业文化
进入生涯规划准备期需要三个基础:一是对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整体了解;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对专业的大致了解;三是有一个学生共同认可的班级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提供对口专业的社会实践单位,并定期安排学生社会实践,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发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多形式、多渠道接触社会、认识专业、认识职业、认知自我。继续强化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规划意识。指导学生撰写一年级认知性社会实践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书,并纳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组织学生参加校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一)创新模式,实现班级准企业化管理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培养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中职班级管理相比普通高中班级管理应有所创新。具体可以根据班级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班干部队伍的设置、班级运作方式和学生评价方法进行创新,将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班级管理之中。中职班干部采用“因能设岗”,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能力包括理论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等。引入现代企业中的经理、副经理、助理、中层干部、班组组长、职员等职务,并对全班学生采用企业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使学生明确担任不同层次职务的关键是能力的大小,而如何增长能力需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让学生在班级的环境里感受和了解企业的管理氛围和运营模式,产生新鲜感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上进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同时使其充满活力。
(二)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完善班级制度
中职学生毕业后即流向各种企事业单位,班级制度融合企业管理制度对学生今后适应职业生活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伴随着同学之间的深入了解和多方面接触,冲突和矛盾会在班级管理中显现,如何解决冲突和矛盾也是班级制度需要健全的一个原因。此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利用开展下企业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开展网上资料搜集活动,多渠道了解目前知名企业的制度建设情况,将其中先进的部分整合到班级制度中来,逐步完善班级制度。
(三)积淀班级文化,营造职业氛围
美化教室环境,使班级的文化布置凸显班级专业特色,特别是将班级目标张贴在显要位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黑板报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育环境的和谐,结合学校每月主题,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开辟专栏,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实时更新与专业发展动态、行业发展相关的图文内容。二是知名企业文化进教室。引入本专业成功人士名言和知名企业管理理念,制作条幅,并注明出处,悬挂在教室四周墙壁。让整个教室洋溢着专业和职业的气息,创设极具职业感染力的教室环境。三是加强图书角的管理。充分挖掘除课本以外的和专业相关的阅读资源,班级集体征订一套专业刊物并鼓励学生捐献其他刊物,在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使学生时刻了解专业和职业以及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目标设定期:深刻认识行业发展,明确自我定位
第三阶段需要“多管齐下”开展职业指导,主要做法有:组织学生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关宏观环境、产业发展趋势、职业环境等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分析方法对所学专业,涉及的职业及行业进行分析;开展职业规划现场咨询,学校邀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团队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开展咨询,系统分析学生职业取向、自身价值、职业机会等,确定学生个人的职业定位;邀请相关行业成功人士,讲解行业发展现状、前景、人才需求等。通过第三阶段的目标设定期,努力做到使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行业,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今后的职业定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书,并纳入学生成长档案袋。第三阶段还要求学生在明确职业定位的前提下合理评估自身职业技能,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逐步达到职业岗位要求,做好思想、行动、能力储备等方面的准备。
四、职业选择期:做出职业选择,顺利实现就业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留学生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55-02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也随之成长壮大。留学生的招收与管理给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做到尊重留学生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又能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尽管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下,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并不尽如人意,呈现留学生招生规模不大,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特征,但随着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高职留学生教育发挥沟通友谊的桥梁的作用,也许可以另辟蹊径,以其特征上的相对劣势转换为教育管理中的相对优势,起到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力与影响力的作用。
1 高职教育留学生教育现状
把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在留学生教育方面进行比较时,以往论述侧重于讨论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所面临的短板和困境。这些因中国高职院校历史起点和发展途径所决定的短板,似是高职教育者们头顶上一块逼仄压抑的天花板,阻碍了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留学生教育起步晚,管理机制不完善;留学生办学层次处于低端,语言生占主体;留学生规模较小,生源集中来自自亚洲等,这些特征和劣势展现了高职院校想要在留学生教育上有所为,却有劲无处使的窘境。
2 留学生教育的相对劣势转化为相对优势
认真分析现阶段高职留学生教育中的现状,并对其特征加以分析和解读,转化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正因为这样的内在特征,如果精耕小天地,也许能把劣势反转为精微易行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留学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下面分析这种转化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2.1虽然起步晚,但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高职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其国际化步伐也才刚刚迈开,这是不争的事实,低起点、晚发育、未成熟成为了中国高职留学生教育天生的烙印。但国内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所积累的办学经验,以及国外留学生教育所带来的样式模板,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中国人在走出去的同时,世界也想了解敞开国门的中国。从国内看,国内知名学府的留学生管理相对成熟,在投入与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摆脱制约提供借鉴意义。从国外看,作为传播中华文化交流机构的孔子学院,其发展历程虽仅仅十来年,比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教育起步还要较晚,但发展的脚步却相对成熟,其教育管理模式也为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因此,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结合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的长远目标,认真研究留学生教育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定位好高职院校的远景目标与近期目标,充分借鉴各教育管理模式,融合高职院校的特色,熬好现阶段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高汤,发挥后发优势,寻机破门,为推动后续招生规模的扩大做好充分准备。
2.2虽然层次低,但可以逐步提升办学层次。
高职院校留学生层次在教育体系中,所属层次较低,多以语言生为主,伴之以合作院校间的交换生或进修生,学历留学生占比微乎其微。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双语教师师资紧缺,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专业选择面较窄,以应用文科专业为主,多数集中于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这个特征制约了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但正因如此,这也为留学生汉语学习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根据留学生的座谈调研,不管是交换生或进修的语言生,或毕业拿证的学历留学生,他们来华的目的相对明确的,功利性的目的并不强烈,来华主要目的在于体验古老中国在当代世界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内涵。他们选择来华,本身是自由意志与意愿选择的结果,或许在本国的时候,就对中国某方面感兴趣,或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与获取文凭留华工作的学历留学生相比,在感情方面要相对纯粹一些。如果能在文化上加以感染与熏陶,在管理上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的来华之旅就会显得更有意义,更能凸显文化交往中所体现的友好交流的原则。
2.3虽然规模小,但可以试行精细化管理。
从规模来看,高职院校的在校留学生并不多,规模大多在百人以内,有的甚至只有寥寥数人,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普遍低于1%。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留学生大多来自韩国、日本、泰国、印尼等周边亚洲国家。从规模数字和所学专业结构来看,并不理想。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的动力,来源于各高职院校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化目标,并不是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其办学目的在于通过留学生的招收来展现各高校的实力与影响力,因此,可以说现阶段留学生教育是赔本赚吆喝。但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由于人数少,规模小,我们可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便于为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从国别地域分析,国别相对集中,以亚洲周边国家为主,文化辐射力要比欧美留学生要强,内在的文化冲突并不紧张,文化适应性和生活上的适应性都要相对较好,其真正的困难在于语言学习的进度与语言交流适应性。
3 强化传统文化在留学生文化交流中的对策
3.1文化交流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其精髓的发扬是国际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加以重视和实践的。在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正视文化交流的普适性原则。
文化的本质就是互相渗透,互相借鉴,恰如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渗透需历经三个层次,首先是文化间的互动交流,其次是在文化的碰撞中,特别是身在异域异乡留学生,在文化脱敏后,进入文化适应阶段,最后通过某主导文化的引领,达到文化渗透的效果。传统文化的渗透也需经历这三个层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慢慢融入传统文化,需要认清留学生文化交流中的两大特征和表现形式。
文化交流存在着异邦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缩小文化差距,克服文化冲突,才能达到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文化冲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行为文化的冲突,留学生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模式的不同,国内的教学方式与留学生本国的教学方式具有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并融合各国的较通行易行的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消除心理差距,逐渐地文化脱敏,过度到理解与包容的文化适应阶段。二是精神价值观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显性的与生活习俗的冲突。就目前的留学生群体而言,多数留学生处于东亚文化圈内或东南亚文化圈内,各国的和生活方式与国内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但也需要教育管理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在校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2强化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具体举措
强化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中的渗透与影响力,必须更新观念,从教学、人才、管理三大方面加大投入,细化具体举措,支撑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的主导地位。
3.2.1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和管理留学生,最紧缺的资源就在于双语教师的匮乏,引进和培养一批外语能力好,业务水平强,责任心重的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之一。交流沟通第一要素就是语言的表达畅通,只有提升教育管理人员的语言驾驭能力,才能保证双方交流的准确性。其次,留学生教育管理者需要拓宽知识面,通晓在校留学生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性和制度要素,也知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并能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诠释。还要能巧用跨文化知识,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干预,准确地查找到留学生是否因异邦文化的陌生和不适感而产生的误会,消解其潜意识中对本国文化的乡愁,成功化解文化冲突与对立。
3.2.2制度建设
虽然在校的留学生人数较少,但其管理却是一项复合工程,涉及到外事、招生、教务、学工、后勤等方方面面。实现高效便捷的管理,需要加强留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高职院校在摸索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顺留学生管理机制,要保障留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不脱节、部门间不推诿,做到科学协调相关部门,分工有序、权责明晰、监督到位。要求把握好留学生管理中的具有普遍性与规律性的管理要素,制订出标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发挥教学、管理、服务与咨询的功能,并做好各种应急预案,根据实践及时更新修订各项管理制度,及时与留学生沟通,倾听来自留学生的建议,做到既有严格操作标准,又有预留空间的弹性管理制度。
3.2.3文化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需要精心设计,除所学的专业课程外,还应开设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交流活动。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常州,江南吴文化核心区域之一,组织游览风景名胜,了解梳篦、乱针秀等传统手艺制作流程,提升软文化在留学生教育中的比重,通过课外交谊活动,让留学生了解当地生活圈,深化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从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参考文献:
[1]费小平.高职院校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初探[J].职教通讯.2013(35):69-71.
[2]范莉莎.广西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30-32.
篇6
我们再将视野转向当今的学生,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和落实,家家一个孩子已经成为了社会现状,家中唯一的那个孩子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这个家庭的明星,从小到大很少与兄弟姐妹的接触,孩子不懂得分享、体谅和换位思考,在家里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比比皆是,哪怕是到了学校成为学生,也会将这种习惯带到课堂。所以,虽然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样具有独立思想、叛逆性格的孩子正是我们一直所希望的――鲜明的性格特征、质疑的探索精神、思维的独立自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是:孩子调皮捣蛋、生活自理能力差、自私自利、矛盾重重的事实。
此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电脑、网络的普及也让很多学生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络,信息量巨大的互联网使学生所认识、接触的信息量增大,并且可以观察到很多从主流媒体观察不到的很多细节:包括社会问题、科学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等。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逐渐普及,对于更多新鲜事物的认识和传统事物的质疑,也使教师的形象从学生心目中的神坛上拉了下来。
那么,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期望,教师如何合理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则变得非常关键。现在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鲜明性格,在班级教学中和日常的接触中都可以感受到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特性。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尝试着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对待学生,虽然也严厉要求过,想拉开师与生之间的距离,保持教师的权威与不可撼动的地位,但事实上对于初中生来说,七、八年级对这种师生关系的反映是截然相反的: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刚转换到一个陌生的场景,在面对一位严肃教师的时候,还会表现出老实、胆小的性格,偶尔会有几个敢于表现自己“特性”的学生,但简单的进行批评和管教就会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情况就有很大的反差,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初中生活,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教师再对八年级学生施以重压,很快就会得到学生逆反的情绪。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那么也会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很讨厌”、“很能装”。那么,你越强调自己地位的特殊性,你也就越容易遭到学生的反感,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恶化,甚至是决裂。
同时,我也在实验另外一种师生关系,我尝试着将教师的地位放低,放到几乎和学生地位平行的位置,不再用“不可撼动”、“权威”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互动,在课堂上让学生全面发挥自己的特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对此,七、八年级学生的反映依然有所不同: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位“和蔼的”教师还是很欢迎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好,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但不足就是这样的“散养式”教学方式不容易形成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程度不够,基础知识落实不扎实,导致学生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然而,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是有较好表现的,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教师的态度可以感受到教师没有“架子”,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同时独立性格明显的八年级学生也会在日常的接触中将老师作为朋友,加深师生情感,并且可以将这种对教师的私人感情转化为课堂上对教师的支持,尤其是那些特别有个性的学生,会因为这样的一层特殊关系,会向其他学生发起号召,并尤为突出地支持教师的工作。
对以上工作中所总结出来的实例,可以大体上将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分为两个种方式:
篇7
【关键词】激励;中高层管理者
1 原则与目的
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根据现有的激励机制理论,员工激励机制建立阶段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激励要渐增。激励渐增的原则是指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份量都要逐步增加,以增加激励效应的持久性。情境要适当。由于员工个性差异的客观性,各人对受奖励和惩罚的时间、方式和环境要求都不一样。并且,由于受奖励和惩罚的原因各不一样,个人对情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组织在实施激励措施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选择适当的机会和环境。激励要公平。激励公平要求组织要遵循社会的公平规范,或者是员工普遍接受的公平规范实施激励。
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目的就是针对这一需求特点,设计物质、精神与情感综合激励的机制,使员工认识到,通过公司运行能够实现其更高的目标,能够达到其满足预期,从而促使员工为公司作出新的贡献,使公司得以发展。
2 物质利益激励
物质利益激励是各种激励的基础,员工物质收入的多少决定着其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员工加入企业组织所需要得到的最基本满足。一般地,企业员工本期收入提高后,会诱发出两种力:一种是推动下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另一种是追求更高收入而不顾企业发展后劲的制动力。诱发力转化为推动力时,员工的需求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吻合,员工的进一步贡献将促使企业的发展,从而带来正反馈效应。而当诱发力转化为制动力时,员工的需要将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出现偏差,从而抑制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企业的发展,形成负反馈效应。
物质激励应强调奖励适时的特点,把份内工作和额外奉献区别开来,突出重点,不搞平均主义,并把创新思维和有实效的行为作为重要奖励因素,以调动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创新行为。今后,随着企业的发展,物质激励方式也会不断更新,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2.1经济性原则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单位,因而必须分析投入产出的关系,追求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采取物质激励措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激励成本。激励措施生效后会给企业带来益处,这些益处是激励活动产生的绩效。如果激励成本过高,甚至超过了绩效,这种激励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实施物质激励时,也应将其作为一项经营活动加以考虑,注意降低成本。
2.2公平原则
员工对薪酬激励机制感觉公平时会得到良好的激励并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的积极性;当员工对薪酬机制感觉不公平时可能会采取一些类似降低责任心、辞职等消极的应对措施,不再珍惜这份工作,对单位的亲和力降低,寻找低层次的比较对象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所有岗位员工的职责以及市场上相应职位的薪酬水平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依照公平原则进行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
2.3目标原则
在薪酬激励机制中,设置一个一定的薪酬水平所要达到的某种激励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体现设置这种薪酬的初衷。比如,哪种水平的薪酬要使享受这种薪酬的人为组织做出怎样的成绩,要达到“酬有所值”。
2.4弹性原则
保持薪酬激励的灵活性,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其优势在于它是一个以供求关系来平衡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在进行物质激励的时候,要掌握好固定收入和浮动收入的比例,并且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的比例应与岗位的特点相结合。一般而言,岗位对组织总体的目标绩效影响越大,则该岗位薪酬的浮动比例越大,反之则越小。
3 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内在的无形激励,促使员工精神欲求得到满足,并表现出符合企业组织需要的行为。行为科学和现代人力资源观点都认为:人类的需要不仅局限在经济方面。精神激励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精神激励的方法有许多,这里论述以下几种:
3.1升降激励
是通过职务和级别的升降来激励人的进取精神,形成管理者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升降激励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升降得当,坚持正确的干部路线,唯能是用,德才兼备,这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选对一人就会鼓舞一片,罚对一个就会教育一片,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反之,选错一人,就会冷落一片,罚错一人,就会寒心一片,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3.2培训和发展机会的激励
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但仍需要对他们采取等级证书学习、进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激励措施,通过这种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3.3工作激励
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管理者要进行“工作设计”,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通过员工与岗位的双向选择,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
3.5参与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很少有人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不受激励的。因此,让员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职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6负激励
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淘汰激励、罚款、降职和开除激励。淘汰激励是一种惩罚性控制手段。按照激励中的强化理论,激励可采用处罚方式,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如批评、降级、罚款、降薪、淘汰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以否定某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指出,在员工激励中,正面的激励远大于负面的激励。越是素质较高的人员,淘汰激励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就越大。如果用双因素理论来说明这一问题可能更易让人理解。淘汰激励一般采用了单一考核指标,给员工造成工作不安定感,同时也很难让员工有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同时还会使员工与上级主管之间的关系紧张,同事间关系复杂,员工很难有一个长期工作的打算。
4 情感激励
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依靠外力,如给予的各种物质、精神奖励,更要依靠其内部状态,其中包括士气、情绪等因素。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尊重所有员工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其工作热情。人们都知道,在心境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因此,情绪具有一种动机激发功能。公司员工的情感激励,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4.1尊重激励
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表面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但当员工的利益以个体方式出现时,管理者会以企业全体员工整体利益加以拒绝,他们会说“我们不可以仅顾及你的利益”或者“你不想干就走,我们不愁找不到人”,这时员工就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只是口号。显然,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这时,懒惰和不负责任等情况将随之发生。
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4.2工作环境激励
工作环境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文明、健康、整洁的自然工作环境和社会工作环境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工作环境就应减少官僚作风和玩弄权术的现象,更加强调竞争性、积极性以及诚实和人性的尊严。定期举办各种宴会、员工座谈会、生日庆祝会、各种体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倾听员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另外情绪是有感染力的,员工由于具体生活问题未能解决会产生某种不愉快情绪,并可能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工作效率还会使别人受到感染。因此企业对员工的具体生活问题都应尽可能地做到周到的安排,这有利于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4.3重视情商开发
情商(Emotiona1 Quotient简称EQ)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公司应重视对员工情商的开发,企业员工的“情商”高,其自我激励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就强,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准军事化管理;德育教育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当前德育教育往往受到忽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准军事化管理能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优良的品质,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在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准军事化管理对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W工作。学校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想青年。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重视德育教育是必然的。德育教育是一种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当中,个体必须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团结合作意识,才能配合社会的共同发展。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服务,都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一味以技术学习为核心,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思想的教育,降低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其实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很多学生成绩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和思想态度都不端正,只有通过长期的德育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不管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是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落后的现状,都对德育教育的实施提出了要求。
二、准军事化管理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有切实的可行性,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需要。总的来说,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对于中职德育教育具有如下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
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而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而准军事化的管理会将一些传统的军事管理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深刻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与军事化管理下对个人品行的严格要求是一致的。准军事化管理强调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在长期的训练中塑造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准军事化管理的实施同时也能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可以减少教学管理中一些关于纪律、组织性的麻烦,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而准军事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结合德育教育的目标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准军事化管理和德育教育的结合教学之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烦恼。本身德育教育的实施就应该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符合学生真实的心理特征,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准军事化的管理将德育教学融合到实训和日常生活中去,即使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也能够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军事化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遵守纪律、规章制度、军事作风方面需要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就必须锻炼出强大的抗压能力,服从各项命令,学会团队合作,不管自己有着怎样的情绪,都不能影响到学习工作和周围其他人。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德育教育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此,准军事化管理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起完善的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而班主任就应该积极发挥这一作用,主动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会在教学中使用军事手段与德育教育手段,从而提高课堂管理的成效。
(三)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准军事化管理坚持以党的思想理论和教育方针为核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学生就应该具备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积极创新、艰苦奋斗等优良的传统品德。准军事化的管理结合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情况,并不是完全照搬军事化管理的模式,而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德育教育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计划。因此,其管理既体现出了明显的军事化的严肃纪律性特点,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思想。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进行监督,通过制度管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思想氛围中,更容易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同时,也切实在具体的生活言行中践行各种优良的品质,通过亲身参与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同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分阶段的策略开展。首先是新生入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纠正一些不好的言行,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其次是在校学习阶段,应该结合学习生活,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提高,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最后,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1 开发背景
1.1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我在中等职业学校工作十多年,主要负责信息技术系的学生管理工作,非常熟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当前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粗放型管理,也是一种查缺补漏式的管理,管理手段主要以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交流沟通为主。交流沟通的基础是班主任对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所以班主任必须及时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归纳,班主任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来自于班主任本人、学生干部、系部和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家长,甚至是其他同学。有经验的班主任非常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工作,再加上耐心和爱心,与学生沟通时就会有的放矢,用最有效的方式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但是,如果班主任同时兼任了其他工作,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信息收集整理不到位,即使工作努力,可能还是事倍功半。
俗话说,学校的班导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根据学校的要求,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全天候的,班主任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如果有一个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及时共享,班主任通过平台反馈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班导工作,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准确性。
1.2 学校在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方面所做的尝试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普遍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班主任既需上课,而且还得担任行政工作,为了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学校启用了学生班主任助理制度和班级信息员制度,在班主任助理和信息员的帮助下,班主任得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也能拓宽收集信息的渠道。但是因为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期望值较高,班主任工作的流程比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班主任获得学生基本情况的渠道主要是学生干部的检查报告和学生工作部门的抽查。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统计和查询数据,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如:效率底,保密性差等,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更不便于查找、更新、维护等。所以,学生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将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功能齐全、简单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有效地减轻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本系统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为学校定制,每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工作流程,并以学校的日常管理流程为基础开发。
因本平台是根据学校的工作流程定制开发的,开发的前提之一就是不给平台用户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为用户提供精确和科学的信息记录,通过借鉴学校做法,系统中很多功能都是能够由学生信息员和学生班主任助理来代替老师操作,最后由老师审核,如图1所示。
图1 用户流程图
基础数据的更新和维护,主要在学生报名时,由招生部门负责,但是学生进入学校后,还有很多信息需要更新,比如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手机号码是否更换、是否参加了学生社团等,都需要进行实时的记录,这些操作全部都由学生信息员负责。
在信息采集子系统中以统计晚修考勤信息为例,学校的晚修时间为19:30―21:00,在上课前10分钟,班级信息员将经过班主任批准的请假学生信息提前录入系统,上课后学生干部到班上进行检查并核对,如果实到人数+请假人数=班级总人数,则班级考勤数据正常,如果不符,则由学生干部在系统中登记缺勤学生的信息。对于请假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记录,具体的做法是,请假学生需在信息员的帮助下,填写电子请假条,并与班主任沟通请假事由,如获批准,则由班主任审核通过该电子请假条,并由系统记录相应的考勤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考勤和请假流程图
学校已经建设了一个信息公告平台,但在系统中还是设计了一个信息和收集子系统,是因为学校的信息公告平台中,有很多信息是不便于向学生公开的,所以普通学生没有账号。但是信息和收集子系统中,可以以设置权限的方式,可以使特定的用户查看特定的公告信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收集到海量的信息之后,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个难题,平台中设计了信息统计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统计分析包括考勤、违纪等在内的学生信息,可以给用户提供学生信息的变化趋势等报表格式的信息,协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有的放矢,使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掌握准确的数据。
3 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的实现
该系统的登录界面除了采用密码验证以外,还加入了验证码验证,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如图3所示。
图3 登录界面
从系统的首页可以导航到所有的功能界面,并配备了用户桌面,提示用户查看公告和消息,如图4所示。
图4 首页
本平台基于.NET平台开发,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具体功能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基础数据、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统计子系统、信息和收集子系统,如图3所示。
图5 系统说明
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招生部门,在学生报到时收集的学生信息,在学生入学后该数据转交给班主任进行核对和更新。数据的维护工作由班主任负责,或者交给经过老师授权的学生负责更新,然后班主任进行审核,如图6所示。
图6 基础数据界面
信息收集子系统的作用是采集学生的日常管理数据,采集对象包括学生和班级,根据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的要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检查,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进行考核,检查和考核的数据将按照制度要求的格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如图7所示。
图7 数据采集界面
信息统计子系统的作用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提供评价依据,也能为班主任提供针对单个学生某一阶段的基本信息数据,协助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
信息和收集子系统的作用是公告和收集文件,系统的所有用户均可以查看公告的内容,管理员可以提前设定文件的收集内容,用户可根据需要上传文档,如图8所示。
图8 信息和收集界面
平台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可以对学生的安全、违纪、考勤等数据进行无纸化操作,特别是对学生基础数据的维护,提供了高效的处理渠道。
4 优势和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数据平台仅在学校的一个系部中推广使用,并且大部分功能也是针对该系部开发定制的,所以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因为平台没有与招生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对接,所以基础数据的收集手段还比较落后,只能导入编辑好的文档,各接口处需一定的人工操作。第三,该平台还处于试验阶段,暂时只能用于学生管理,不过使用用途也比较明显,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为班导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学校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示范校建设,根据示范校的建设要求,需要建设信息化数据基础平台,作者提前对建设该平台的工作进行了尝试,能够为学校信息化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本系统优势主要在于为班主任提供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全方位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提高数据的共享效率,让班主任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上,以促进班导工作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小瑞,段银田.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河南科技,2010,3.
[2]杨怡怀,解永刚,申东娅,沈嘉.基于三层架构的学生管理系统快速开发[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2):211-214.
篇10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心理弹性; 治疗副反应; 生存质量
The Relationship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ith Side Effect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Cancer/SHUI Hui-f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31):100-10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ith the side effect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Method:102 tumo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5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incidenc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umor patients with resilience and sid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existing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t resilience in patients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 were compared.The relationship of tumor patients mental flexi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analyzed.Result:In the treatment of 102 cases with tumor had 59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57.8%, including 16 cases of head and neck, 12 cases of lung, 18 cases of digestive tract, 8 cases of gynecological, 5 cases of other cases.Different parts of the tumor patients with low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e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the cente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ose were higher than hig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ncer pati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reatment side effects;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Luoyang 47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1.029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最近几年随着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肿瘤的治疗已发展为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微创治疗以及姑息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期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1-2]。但肿瘤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治疗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损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副反应症状。此外,放化疗不仅会对肿瘤患者产生严重的躯体副反应,还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副反应。心理弹性是指个人在面对逆境、不幸事件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调节自己恢复正常的能力[3]。生存质量是近年来随着肿瘤生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治疗评价指标,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等[4]。笔者为了研究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关系,选取近两年来部分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患者不同的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估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诊断治疗的肿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46~69岁,平均(58.6±6.3)岁;肿瘤在头颈部的有23例,肺部20例,消化道28,属于妇科肿瘤19例,其他部位12例;疾病分期Ⅰ期24例,Ⅱ期28例,Ⅲ期32例,Ⅳ期18例。纳入标准:病理标本联合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肿瘤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意识清晰,能够自主表达。排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精神、意识不清等,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研究。本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02例肿瘤患者选择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评估,主要包括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分进行等级评定,分别表示从“完全不是”到“完全是”,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越好[5]。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采取简明健康调查量表,主要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等,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6]。治疗副反应的评估参考以下8个症状: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便秘、腹泻、肺部症状、周围神经异常、皮肤损害程度。观察并对比不同心理弹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可通过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不同心理弹性肿瘤患者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比较 102例肿瘤患者在治疗中有59例出现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为57.8%,其中头颈部16例,肺部12例,消化道18例,妇科8例,其他5例。不同部位的肿瘤患者低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心理弹性,中心理弹性治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心理弹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心理弹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情况比较 分布在头颈部、肺部、消化道以及妇科等不同部位的肿瘤患者低心理弹性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评分明显低于中心理弹性,中心理弹性明显低于高心理弹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治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会出现多种毒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脱发以及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肿瘤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干扰患者有效应对放化疗治疗反应,使不良反应加重[7-9]。通过良好的心理调节有利于调整和平衡机体免疫机能,而负面情绪及心理状态可能会降低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能力[12]。生存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是患者主观感受的直接反映,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等因素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0]。本研究数据显示,心理弹性较差的肿瘤患者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理弹性较高的患者,因此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调节与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研究认为,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患者,其认知、人格特质、情绪调节以及对外界事物应对方式等综合能力较强,拥有良好心理弹性水平的患者能及时做出自我心理、情绪调整,主动适应外环境,可有效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11-12]。而对于心理弹性较弱的患者,由于不能及时做出心理、情w调整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包括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职能等,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心理弹性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14-15]。临床上针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了多种措施,主要包括治疗副反应及并发症等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16]。多数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均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有损伤作用,尤其对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较为严重。故肿瘤放化疗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这种副反应在治疗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出现[10]。临床医护人员对针对副反应常使用药物对症处理,却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对患者不良情绪起到积极改善作用,增强患者对副反应的耐受性,表明肿瘤放化疗患者副反应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7-18]。根据本研究数据显示,心理弹性较差的肿瘤患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评分明显低于心理弹性较好的肿瘤患者,因此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肿瘤放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副反应和生存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理弹性越好患者的治疗副反应发生率越低,生存质量越高,因此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应加强对其心理护理,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以及与病魔斗争的决心,减低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露露,彭李,唐棠,等.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137-140.
[2]黄昆,许勤,蒋明,等.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2):89-91.
[3] Lien K,Zeng L,Nguyen J,et al.FACT-Br for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brain metastases:a literature review[J].Expert Rev Pharmacoecon Outcomes Res,2011,11(6):701.
[4] Kwakkenbos L,Coyne J C,Thombs B D.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 Psychosom Res,2014,76(6):485.
[5]庞英,Irmela Fischer,Maike Koch,等.乳腺癌患者的心身症状与生活质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57.
[6] Ruini C,Vescovelli F,Albieri E.Posttraumatic growth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new insights into its relationships with well-being and distress[J].J Clin Psychol Med Settings,2013,20(3):383.
[7]张新彩,李莹,焦见芬,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性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74.
[8]赵明,王玉.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方式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847.
[9] Cho E A,Oh H E.Effects of laughter therapy on 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resilience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J Korean Acad Nurs,2011,41(3):285.
[10]张欢,周英,李红梅,等.肺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理弹性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7):1337-1338.
[11]莫秀婷,刘晓燕,徐凌忠,等.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纵向调查[J].护理杂志,2015,32(2):1-3.
[12] Sharpley C F,Wootten A C,Bitsika V,et al.Variability over Time-Since-Diagnosis i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gainst depression in Australia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Treatment Models[J].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2013,7(5):414-422.
[13] Scali J,Gandubert C,Ritchie K,et al.Measuring resilience inwomen using the 10-items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2012,7(6):378-399.
[14] Loprinzi C E,Prasad K,Schroeder D R,et al.Stress Management and Resilience Training (SMART) program to decrease stress and enhance resilience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Clinical Breast Cancer,2011,11(6):364-368.
[15]林科,张海莉.韧性缓冲生活应激与干预心理危机的中介效应[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122-123.
[16]崔丽霞,殷乐,雷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8(3):308-309.
[17] Gartland D,Bond L,Olsson C A,et al.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the adolescent resilience questionnaire[J].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11,11(1):13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花生的种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