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研究方法

篇1

现场收集信息

日本公司管理人员非常重视实地调查。他们认为,亲自深入现场取得第一手材料能使自己对市场有更加透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能从大规模的消费者调查和定量研究方法中取得,比如,为了获得准确适用的产品信息,他们会直接到批发和零售企业进行调查。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佳能公司的照相机在美国市面上销售受阻,公司高层领导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消费者调查,而是派几位管理人员前往美国了解情况。他们用6周时间探访了美国各家照相机专业商店和其他零售商店。通过与店员、顾客交谈,观察照相机陈列及顾客购买行为,找到佳能相机销路不畅的原因。据此重新制定了销售策略,使佳能相机很快打开市场。

请顾客帮助改进产品设计

顾客既是产品的使用者,又是产品的鉴定者。他们对产品的优劣最有发言权。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为了改进洗衣机的性能,为家庭主妇开设一免费洗衣店,并派服务人员听取在操作时无意中说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这些意见对洗衣机的设计和生产进行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日本川崎有一家集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百货公司,为了开展和销售本公司的新产品,特意举办了“向太太们购买构想”的活动。此举吸引了5万多名妇女的踊跃参加。后来因为采纳了其有作用的构想,给这家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篇2

一、土地补偿范围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附着物补偿费、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几项。目前的补偿范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损失,但离公平、合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我国的农地还承载着农民的生存保障职能,我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应扩大补偿范围。即,包括土地价格补偿和土地生存保障功能价值补偿。具体来说,我国征地补偿的范围应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各种可量化的财产损失补偿费。为了公共利益而被征地的农民应当得到公平市场价格补偿。

二、土地公平市场价格的计算方法

公平的土地市场价格应当是由土地的未来收益决定的。在此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关于征地补偿价格确定的方

法,也符合特别牺牲说的补偿依据,即土地的公开市场价格应当以附近的已经利用的非公共利益用地的价格作为参考,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并再加以修正之后确定该地块的补偿价格。经过上述分析,土地的公平市场价格可通过以下两种思路计算。

1、对于附近有经营性用地可供比较的被征地的土地价格的确定。可以通过利用一定的估价方法(主要是假设开发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先评估出邻近相同区位经营性用地的单位地价;再将该经营性用地与被征地块进行比较修正求出被征地块的熟地单价;最后将熟地价格减去被征地由生地变成熟地的开发成本及合理开发利润,其余额就是被征地块的土地市场价格(单价)。

2、对于附近没有经营性用地可供比较的被征地的土地价格的确定。水电工程的土地补偿主要属于这一类。对这一类单独选址的公益性项目,其地域跨度特别大,所以可能存在某些地方周围没有可供比较的经营性地块,也就是说周围不存在土地交易市场,这些地块的价格还是由其收益决定的,只是其收益因受区位与地域的限制而只能以农业为基础计算(因为周围没有经营性土地市场)。依据这一原理,可以用土地估价收益还原法公式来求取土地的市场价格。土地的所有权价格应为土地无限期收益总额极限值的资本化。但实际估价经营性土地时,因为土地使用年限很长,很自然地使用无限年公式,往往忽略了其对还原利率造成的影响,为此需确定各种情况下无限年公式的投资回收补偿率,以便实际估价中使用。

无限年公式的一个综合投资回收补偿率R1的实用模型为:

A=土地最佳用途的年净收益(农业收益);i=土地的年收益率;n=土地的收益年限;i3=风险补偿,水电站工程存在的行业经营风险;g=土地收益增长率(一般不应低于国家统计部门近几年公布的经济增长率,或者近些年的农产品年平均价格增长率农民收入的增长率);Rf=具有高度流动性而又无风险的长期国债利率,f作为延期消费补偿和通货膨胀的补偿,国债利率体现通货膨胀的影响。

无限年公式考虑投资回收补偿,经营性土地价格还原利率实际估价中的模型为:i=(Rf+i3+R1)(1+y)。y为影响因素综合修正系数,y仅起微量调节作用,其幅度不应大于10%。

从以上公式可以发现,A补偿标准是一个绝对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点之一是建设施工期长和土地淹没滞后,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土地的价值和价格的变化相当迅速,淹占用地的经济成本和有关各方利益必然会在较长的建设施工期内发生增减变化。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逐年递增的,土地收益A不能一直不变,它应当也是逐年递增。因此,失地农民有权利在土地补偿的价格中享受经济增值收益。所以,实际计算中应当以年收益递增的算法来计算土地的收益价格。

最终补偿基数的制定,仍需坚持合理补偿的原则,淹没土地的补偿标准由业主、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代表三方共同讨论和研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而确定。

三、土地补偿具体标准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按被征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倍数来计算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种政策性补偿政策依据不足,严重偏离土地的市场价值和农民的经济预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对失地移民的补偿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原则,具体来说补偿标准可以考虑如下:

土地补偿费:以土地公平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合理的补偿。

安置补助费:以转业培训和安置所需费用为准。

青苗及附着物补偿费:对青苗或附着物应以转移费或考虑同一种物在邻近地区的交易价格为准而予以客观地补偿。

其他各种可以量化的损失补偿:则主要以可以量化的数额为准进行公平的补偿,主要包括事业损失补偿费、残余地补偿费等。比如,怎么确定残余地补偿价格。

篇3

关键词:点优势,群优势,市场价值链

一、点优势:竞争优势研究的传统视角

自战略管理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其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安德鲁斯等人提出的SWOT分析法,即通过识别企业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企业外部面临的机遇(opportumties)和威胁(threat),采取相应的战略决策和措施,为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在这之后具有重大影响的两大战略管理理论学派,是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定位学派和以沃纳菲尔德等一批学者为代表的资源—能力学派。前者强调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并根据该行业的竞争态势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为此,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分析行业竞争结构的五种力量模型和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后一种理论是针对定位学派片面强调市场竞争结构这一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而提出来的。资源—能力学派认为,企业本身拥有的经营性资源和能力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与迈克尔·波特比较强调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不同,资源—能力学派强调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定位学位是沿着SWOT分析框架中的OT部分进行的,资源—能力学派则是沿着SW部分深入研究的。

但无论是SWOT分析法,还是定位学派和资源—能力学派,其关注的焦点都是单个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强调企业独立行动的重要性。波特强调,在选择了有吸引力的行业和运用五种力量模型对行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之后,决定企业拟采取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或聚焦战略,然后进行战略投资,购买(或放弃)相应的资产,整合企业内部活动,参与竞争。资源—能力学派从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立足点出发,强调企业应投资于积累关键性资源,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由上述可知,在SWOT分析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定位学派和资源—能力学派,都是从单一企业的角度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应当采取的战略措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梯斯等人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的能力必须随着激烈变化的环境不断创新,以获得新竞争优势,也基本上是单一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因此,分析单一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传统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视角,我们可以称之为点优势分析,以区别于近年来兴起的群优势分析。

二、群优势:竞争优势研究的新视角

虽然战略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是为了帮助一个个的企业采取恰当的战略措施、赢得竞争优势,但是事实上,许许多多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靠独自的力量就能获得的,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来自于或镶嵌于该企业所处的企业群落之中——这些企业群中的其他企业既可能是该企业的合作者,也可能是该企业的竞争对手。

企业群现象是指某个行业中的许多企业在相同或邻近的地区聚集。例如,美国的底特律是汽车设备和零配件制造的集中地,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聚于此。“硅谷”则是IT、生物技术、风险资本的集中地。类似的还有纽约的金融业和广告传媒业、好莱坞的影视娱乐业、西雅图的飞机设计和制造业、南加州的葡萄酒业等等。在欧洲,意大利的家具业集中在贝尔加莫,钢铁业集中在布鲁西亚;德国的汽车业集中在慕尼黑等南部地区,化工业集中在法兰克福;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瑞士则是钟表业最发达的地区。这种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聚集的现象被称为企业群现象。

在中国,企业群现象也已经出现。比较典型的有: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海宁周围的皮件业、乐清的低压电器业、北京中关村地区的IT企业群、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融业等等。

在这些地区聚集的企业,不仅仅表现为量上的集中,更体现出质上的变化——这些地区的企业从整体上比其他地区更有竞争力,其中的佼佼者往往也就是这个行业中的领先者。当人们提到底特律时,首先想到那是一座汽车城,通用、福特则是世界汽车产业的执牛耳者;“硅谷”已经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位于“谷中”的惠普公司、甲骨文公司(Oracle)等等都是行业内的优秀企业,摩根斯坦利、所罗门兄弟公司等一批世界著名的金融企业则群集于纽约曼哈顿。浙江乐清的低压电器已经占领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隔街相望的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因此,与企业群伴生的,往往是企业群整体、进而是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企业群中的一些企业又往往在所处行业中拥有相当领先的竞争优势。

19世纪末,西方学者就注意到并研究了企业群现象,当时的学者称企业群现象为产业集聚或产业的地区化现象。马歇尔(Marshall,A.) 是最早对该现象进行经济分析的学者,他的观点直到今天仍被认为是真知灼见。马歇尔是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分析企业群现象的。他认为,有三种原因推动了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聚集:第一,相同行业企业在某一地区内的聚集,能够形成一个拥有特殊技能的劳工市场,该劳工市场能够使企业和劳工都从中获益。第二,企业群集会带动生产中间投入品企业和辅企业(运输、工具等)的发展,这些周围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的地区化。第三,企业群有助于技能、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路、新发明的传播扩散与应用,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在马歇尔之后,胡佛(Hoover)、里肯伯格(Lichtenberg)、巴顿(Button)等人也对产业集聚和企业群现象进行了研究。

上述学者主要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研究企业群现象的,全面分析企业群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是迈克尔·波特。波特教授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199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又发表了论文“(企业)群和新竞争经济学”,发展了《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企业群对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价值系统模型和新竞争经济学。

波特认为,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是镶嵌在更大范围的价值系统之中的。整个价值系统包括提供投入品的供应商、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和购买者。如图1所示。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协调管理整个价值系统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最优化或协调与外部的联系而创造竞争优势。企业、它的供应商、它的分销渠道都能从这种联系中获益。波特认为,企业群在三个方面影响了竞争:第一,提高了企业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高质高效的劳动力和投入品市场会围绕企业群形成,行业的市场、技术信息交流很快,配套的辅助行业会形成:公共设施的投资会增加,集中的竞争压力迫使群内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加快了创新的步伐,把握创新的方向——某行业企业群聚集的地方,往往也是客户聚集之地,因此,企业群内的企业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价值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的频繁接触与联系推动了创新的发生与发展。第三,促进了新业务的形成,这又扩展和强化了企业群——这是因为,在企业群内,新的市场机会或新的业务需求容易被发现,新进入者的风险较小,资金、专业人员、技术、投入品、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比较完善,新业务一旦形成又能够使企业群成员获益,从而扩展和强化了企业群。

三、群优势的市场价值链分析

以上对企业群优势形成机制的分析,是立足于企业群聚集产生的经济“外溢”效应进行的,即分析由于企业的聚集对信息技术交流和推动创新,以及对中间产品市场、客户市场以及新行业形成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这一分析思路只是研究了企业群优势形成的一个方面,我们在此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价值链分析法可以进一步探寻企业群优势的内在形成机制。

1.分析工具: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价值链分析法

(1)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企业观。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在一定的技术范围之内,企业与市场是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由于企业与市场都是有运行成本的,市场的交易成本源于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搜寻费用。威廉姆森指出,当市场交易的资产专用性较高,不确定性较大,交易频率也很高时,市场交易就会被内部化为企业行为。但是由于企业本身的管理、经营也是需要成本的,这类成本被称为组织成本或协调成本,它们是由企业内部的问题、官僚作风等原因而引起的。因此,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如图2所示。一般而言,市场成本相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是外生的,因而是一条水平线,企业的组织成本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两者的交点决定了企业规模OA。

转贴于

(2)价值链分析方法。价值链概念和方法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用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价值链把一家企业的所有职能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如图3所示。

基本活动包括了商品或服务的直接生产销售、服务过程,辅助活动则是为了使基本活动能够正常运转所必须从事的管理活动。事实上,价值链上职能活动的分解可以更细致得多,其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有自己的成本决定因素。根据研究需要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价值链活动分解到不同的层次,从而突出不同活动在成本规模、经验和范围驱动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为分析竞争优势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例如经营销售活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营销管理、广告、推销队伍管理、推销队伍业务、技术文献、促销等活动。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又提出了价值系统的概念,即认为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是镶嵌在更大范围的价值系统之中的,整个价值系统包括提供投入品的供应商、分销渠道和购买者。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协调管理整个价值系统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

2.群优势的市场价值链分析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企业规模的分析侧重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价值链的分析则偏重于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我们认为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解释企业群优势的形成机制。我们称之为市场价值链分析。

根据价值链分析法我们知道,由于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的成本与效率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因此,拥有不同资源的企业在不同的职能活动上会具有不同的优劣势。一些企业在某些环节上较之其他企业有优势,而在另外一些环节上又可能处于劣势。如果各个企业都在自己最擅长的价值链环节上经营,然后通过市场完成各环节的联结,以完成整个产品的价值链的流程,那么整个生产作业就会是最有效率的。但是由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通过市场交易完成的产品生产反而效率更低。于是,许多企业往往将一些自己做得并不好的环节也纳入了自己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之中,这样其产品的生产效率当然提高了,但与在市场成本较低的环境下运用市场组织生产相比效率反而低了。所以,从最终竞争力,或者行业价值链来说,企业群中企业的生产效率要大于处于企业群落之外、独立经营的同类企业。如果大家都在同样的产品市场内展开竞争,前者无疑能够占据更高,甚至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但是,要高效地运用市场机制,必须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下文分析),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从而使得利用市场交易的效率要大于企业组织效率。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相应地从OA减至OB。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就会有更多的职能活动通过市场购买来进行,而企业将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职能环节之中。如图4所示。

那么,为什么在特定的企业群内市场交易成本会降低呢?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信息的搜寻成本指的是寻找到供需双方能够匹配的交易信息,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交易中机会主义行为是指由于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都是追求利益极大化的,因此,他们就有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极大化而通过各种手段损害交易对象利益为自己谋利时动机。威廉姆森指出,当交易中一方的资产使用性较高、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大、交易次数很频繁时,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较大,从而市场交易成本也就会高。

但是,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群中,无论是信息成本,还是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都会降低,因而市场交易成本也会下降。这是因为,企业群一般聚集于范围较小的地域空间内,各个企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往往会超出仅有的雇佣关系并相互经常交流,很大一部分都是亲戚、朋友、同学、同乡,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人员交往都十分频繁,所以,信息传播、扩散十分便捷,相应的信息成本也就较低。与此同时,由于特有的地缘、亲缘等人际关系网络的存在,使得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很高,任何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失都会很大,这使得参与市场交易的机会主义动因就大大降低了,机会主义行为也会大大减少,于是市场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这样,市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企业成为组织生产、连接价值链各职能活动的有效方式。

事实上,由于企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职能环节,内部的管理成本反而会降低,并且在规模经济和经验效应的推动下,企业的竞争力会上升,结果是企业的规模在其更加专业化了的生产范围内又扩大了。如图5所示。

当企业的组织成本随着生产活动的专业化而降低时,企业的规模再次扩张到了A点,与原来的企业规模一致了,但是其生产效率却更高了,从而也更有竞争优势了。

这种通过市场组织的价值链生产可以用图6表示。

四、如何利用企业群优势

对企业群现象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当有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时,它们往往并不是单兵作战,其背后常常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在支撑着它们。因此,积极地利用企业群力量,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篇4

关键词:房地产 市场集中度 绝对指标

问题的提出

贝恩的研究表明,市场集中度越低,市场竞争越充分,市场中各个企业越难以发展壮大,最终会导致小企业不具备市场优势,很难获得垄断超额利润;相反,集中度越高,企业越容易运用市场力量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适度的垄断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集中度的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研究现状

苗天青、朱传耿(2005)指出:对我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的推断是建立在全国性市场假设基础上的。然而由于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房地产市场只是一个本地性的市场。因此,任何全国的、地区性的甚至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业“集中度”指标统计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由其所推出的“过度竞争”结论也站不住脚。同时,他提出房地产业由于市场的本地性,不同“板块”间的房地产市场实际是相互分离的,房地产企业只是“板块”内相邻的企业发生竞争,它们都有各自的垄断市场区;加之房地产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所以,作者认为房地产业的垄断性较强,房地产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力量。

吴刚(2008)用SCP分析框架分析了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房地产业由于消费者的地域特性导致了其供给的区域性寡头垄断特征。王晓华(2006)运用SCP框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属于区域性寡头垄断行业。

李颖欣(2008)指出广州市在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中已经是逐渐步入了寡头垄断市场。黄慧(2007)运用改进后的绝对指标计算了天津市的房地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分析范式分析了天津市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并运用了改进的Berger模型分析了天津房地产市场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得出了我国房地产业市场机构并未达到有效竞争力的和市场绩效较低的结论。

蔡黔芬(2004)明确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且属于竞争相当不充分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文中作者根据房地产业本身的特性推断出房地产业的合理市场结构形式应当与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结构模式相同,即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周刚、孙尧、许远明(2001)从全国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指标和区域性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指标两方面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市场集中度低,规模过小的结论。张巍、赵彦辉、陈伟(2009)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房地产市场集中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市场集中度与期初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生产扩张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行业进入壁垒正相关。

杨承坤(2008)按经营收入水平测算了全国2000年至2006年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情况,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更谈不上垄断了。作者认为,房地产市场边界过于模糊,因此全国性的“市场集中度”指标不具有多大的意义,同时作者还认为规模经济、行业壁垒、企业并购、政府政策等是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王新军(2005)提到从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成熟的国家的实践看,房地产业如果没有适度的集中,金融市场就会失效,政府也会缺位,作者在文章中指出房地产业整合的过程不一定导致一批房地产企业的“退出”。作者认为,在开放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尽一致,较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作用下会朝着欠发达地区扩散。

黄慧、汪波(2008)以天津市为例,通过模型构建、计算得出产业集中度愈高,行业利润愈高的结论。张卫红、汪圣(2010)在Berge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郑州市房地产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份额与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但是通过对郑州市房地产的调查研究发现郑州市房地产同质性较强,而纯技术效率与利润率正相关,规模效率与利润率正相关,从而认为郑州市房地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效率结构假说。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集中度现在概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在区域范围内是一个区域内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房地产业即便是区域内也并没有达到全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两种观点统一认为房地产市场由于其本身特性,在全国范围内的研究不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同时大家普遍认为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之间是一个正向相关的关系,因此对于市场集中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将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对于房地产中经营、中介、物业、调控与管理并不做研究。原因是房地产开发类同于建筑业,可以归纳为第二产业,因此,起源于工业领域的CSP同样使用于房地产开发市场。

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集中度

篇5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价格 宏观调控

一、引 言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承载体,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兴起、发展所形成的独立产业,同时又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展,己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都分。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其自身特性决定了这一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在我国,住宅投资的增加,被带动的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有力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是社会一切产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空间条件,并具体构成各个产业部门。房地产发展的规模、产品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都将影响着各行业的规模、结构、布局、水平和速度。房地产作为产业部门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参与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的经济过程,并形成商品生产和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因此,房地产是构成整个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而长远的影响。房地产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既有国民经济一般行业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内涵及活动领域十分广泛,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且非常重要的部门,房地产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活动特点。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其中有着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成长的积极因素,又有影响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每个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利用经济杠杆来扶持及引导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房地产业。

二、房地产行业概述

(一)房地产业的概念

房地产业是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房地产业是与建筑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建筑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二产业;房地产业兼有生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多种性质,属于第三产业。这两个产业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的业务对象都是房地产。在房地产开发活动中,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往往是甲方与乙方的合作关系,房地产业是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甲方,建筑业是乙方;房地产业是策划者、组织者和承担发包任务;建筑业则是承包单位,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和房屋建筑的生产任务。

(二)房地产业的分类

房地产业可分为房地产投资开发业和房地产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又分为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等。其中,又将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归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所以,房地产业的细分行业包括房地产投资开发业、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业。

房地产投资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房地产投资开发需要土地、建筑材料、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劳动力、资金和专业人员经验等诸多方面。

房地产投资开发除了取得土地、建造房屋、然后预售或出售新建的房屋这种方式,还有购买房屋后出租,购买房屋后出租一段时间再转让,或者购买房地产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转让;开发也不仅是建造新房屋,还有把土地(生地、毛地)变为建设熟地之后转让,有对旧房屋进行装修改造,有接手在建工程后继续开发等。

房地产业具有资金量大、回报率高、风险大、附加值高、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

房地产咨询业是指为有关房地产活动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服务的经营活动。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指以房地产为对象,由专业估价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并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者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

房地产经纪是指向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转让、抵押、租赁的当事人提供房地产居间介绍、的经营活动。

物业管理业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三)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生产要素,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业。反过来说,任何行业都拥有一定的房地产,都是房地产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因此说,房地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之一。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如下:①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②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③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④通过综合开发,避免分散建设的弊端,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⑤可以为城市建设开辟重要的积累资金渠道;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建筑、建材、化工、轻工、电器等工业的发展;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⑧有利于深化住房制度的改革,调整消费结构;⑨有利于吸引外资,加速经济建设;⑩可以扩大就业面。以上这些重要作用,目前已初步显示出来,随着国民经济和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必将发挥更广泛、更重要的作用。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资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需求;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社会就业的有利途径。实现房地产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后,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90年展壮大,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逐渐增加。随着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达到2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70%。住宅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达4%,城乡合计达7.5%,房地产业己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近两年来住宅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

(一)房地产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加。199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4010.17亿元,到2004年达到13158.25亿元,房地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第二,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9年的56858万平方米上升到140451万平方米,增加了8359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25 %,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详见表3-2 )。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一,房地产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存在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无论是房屋施工面积还是房屋竣工面积,东部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早所致。②中部的增长速度(除了销售额)基本处于领先水平,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偏紧,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和竞争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中部经济的发展,中部的各项指标(除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两部。③地区间差距正逐步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部的房屋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面积的比例都较前有所增加,且中、西部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在全国的份额也在增加,由2002年的13.6%, 21.7%上升到15.7%, 24.3%,中、西部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增长比例较大,均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比例。可以看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地区间正逐步缩小差距。

第二,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建筑面积仍在增长,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因各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从表3-4可以看出:从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东部地区24.91 >西部地区23.25>中部地区22.06。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西部地区虽然房地产发展不完善,但人口密度较小,相对来说居住面积较为宽松,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又不很发达,所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小;从其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5.1%>中部地区4.6%>东部地区3.6%。

(三)房价居高不下

近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三高”,房价高、居民购房热情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高。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大幅攀升,达到了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355元,远大于19982003年年平均售价的增长,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商品房均价分别达到8627元/平方米、6232元/平方米、6037元/平方米,与之对应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16683元、15638元和27596元。

四、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纵观这20年的发展,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房地产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①房地产业开始注重品牌,这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001年“地产品牌”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到2002年,各大地产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己经把品牌战略作为重头戏。虽然个别知名地产商与业主之间出现过不和谐音符,但这并没有影响国内房地产公司实施品牌战略的决心。更多的地产商开始重视品牌建设,重视产品品质,强化管理服务,这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经营,提升房地产的竞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②房地产局部投资市场开始形成。根据调查显示,现在有大约406的潜在购房者购房的目的为“投资”。这一结果可以证明两个最基本的事实: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人买房为了自住;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尽管目前的房地产投资额较少,但一个投资房地产的阶层却正在形成。 ③商品房对个人的销售量增加。近几年商品房对个人的销售量每年都以很高的比例增加,到2001年,个人购房占商品房销售量中已达到93. 696,说明我国的消费者对于住房成为一种商品而不是福利品这一观念己经接受,我国的房地产改革政策己经初见成效,这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我国房地产业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支持。④我国正在形成一些有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虽然我国房地产还是幼稚产业,房地产市场也刚有雏形,但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迅速崛起及成熟,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形成。房地产企业的成熟,将使一批投机取巧、管理不规范、借助于政策或管理漏洞来趁机“捞一把”的企业受到制约和逐步淘汰。这样有行业责任心的企业自然就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第二,房地产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我国房地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经历了营销时代与产品时代后,正在进入资本经营时代,特别是2002年的房地产市场己经初步体现出这种态势。由于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房地产的资本化程度是衡量房地产行业成熟的主要标准。过去的十几年,由于国家在房地产金融政策上的不完备和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经常处在缺乏资金的状况下。而另一方面,众多的金融机构又难以进入房地产业,造成资本与房地产市场的脱节,而银行作为我国房地产单一的融资渠道,远远不能解决房地产业发展瓶颈的症结。当前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国家对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各类投资基金进入房地产以及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政策的逐步实施与完备,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将为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巨的补血作用。当前这种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紧密接触,将会把房地产市场带入资本经营的时代。

第三,房地产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增长迅速,热点扩散。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地产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增长迅速,热点扩散。房地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有:①国家财力的增加,整体经济发展的增长,为房地产业,特别是为住房消费、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提供了根本的基础和支撑力:②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落实,为房地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③随着人均GDP超过800美元这一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汽车消费增加,交通工具改善,使城市中心以外的住宅出现新的吸引力和亮点;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的改造,包括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也为房地产的发展和扩大需求提供了条件;第五,从发展房地产业和鼓励促进住房消费出发,二、三级市场的政策、土地政策适当进行了调整。为房地产的增长助力:最后,加入WTO和启动奥运以及上海申博成功,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发展空间。

第四,国家房地产的政策正在逐渐完善。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需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化,规范房地产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运作行为,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出台并完善了一些对房地产市场化起到积极作用的政策,这些政策将促进我国房地产的良性发展。比如,2001年6月起,建设部的我国第一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将重点解决商品房销售环节中存在的各种纠纷:2001年11月1日起,国家修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开始实施,保障房屋所有人的权益;2001年1月1日起,国家调整了住房租赁市场的税收,对政府定价出租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减征营业税(由5%降为3%)、房产税(由12%降为4%)和个人所得税(由20%降为10%)等等。一系列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调整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育,以及政府可以合法、有效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都起到重要作用。

未来10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房地产市场将按国际惯例和我国在多边谈判中所做的承诺向WTO其他成员国开放,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现有阶段的基础上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趋势

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大量危旧房改造及房地产二级市场、租赁市场的加快发育,住房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②以城镇人口人均增长10平方米计,就需增加住房近40亿平方米。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住房需求的增加和住房的自然淘汰(每年1亿平方米左右),今后10年,我国的住房建设有持续的发展。

③一些机构对多个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现住房的满意率尚不到20%,约有48%的居民提出在两三年内愿意换购住房;己购公房户中有67%希望通过换购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再加上还有不少的居民愿意投资住房,因此,住房潜在需求量还相当大。

④加入WTO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由集团或机构消费为主,改变为个体消费者为主。个人买房的比例还会提高,住房质量会有进一步改善,销售环节会加快规范,住房消费服务领域会有更大的拓展,住房个人贷款的总量还会上升,物业管理的覆盖面还将扩大,住宅与房地产法制建设将得到加强。

转贴于 (二)市场供给趋势 在房地产过热时期,房地产业的利润率比较高,因而吸引了过多商家进入,但一些房地产公司规模较小,开发的楼盘规模偏小,配套设施不齐全。经过几年的调整后,房地产业的盈利能力已呈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情况下,规模优势、品牌优势越来越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许多综合实力较强的房地产开发商将把发展成熟品牌管理体系、实现高效与科学管理、建设高品质服务体系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房地产供给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配合住房制度改革,中国城镇住房多渠道供应体系将逐步形成。房地产供给方面不仅有面向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而且还有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以及面向贫困阶层的解困房和低租金公寓等,房地产供给的多元化将大大地改善中国城市家庭的居住状况。

(三)多元化的金融渠道

在银行紧缩信贷规模的背景下,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寻求多元的融资方向,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以减少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依赖。今年相继出台的相关举措也为房地产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信托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相关制度的日臻完善,将有利于缓解银行信贷紧缩与房地产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能有效解决当前开发商所面临的融资困境。WTO承诺的日渐实现及资本市场的逐渐放开将为房地产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将来,国内外各类社保基金、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都有可能成为房地产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

(四)房地产服务加强

作为开发商来说,一是保证新项目的开发,二是加强售后服务。从早期的买地、规划设计、市场定位到工程的建设过程、推广过程,一直到卖出房子、业主入住后的物业管理,都要求开发商进行市场化运作,贴近客户的需求。这是一个完整的、公开的过程。把服务做好了,通过业主与其他人士的交流,把品牌传播出去,这比花费大量广告宣传费用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将来的市场竞争的是服务,如何选择更好的地段,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让业主居住感觉更舒服,这些不是空谈就可以实现的。

(五)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在当代人群之间及代与代人群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的各种需求,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空间发展条件。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应把房屋、业主和环境三要素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争取实现向自然的索取与对自然的回报之间的平衡。 其目标包括: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相协调,也要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房地产业的发展要与人口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利用相协调;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后人开发的余地,决不能进行掠夺性开发;房地产业的发展要使开发效益与资金效益得到较好的协调。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住宅业的稳定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完善与人居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目标和要求。从而,推进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推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土地市场规范化

土地是房地产业的命根,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下土地的供应状况将左右房产市场的平衡。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国有制,一级土地使用权资源支配能力在于政府,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政府垄断土地资源,这就要求政府在土地供应上具备高度的规范性和前瞻性。

第一,政府提前一个时间段,制定时间表,详细说明未来期间内土地供应规模、土地供应范围、供应土地的规划,让房地产市场能充分理解政府的计划从而实现理性的开发。过去有过这方面负面的案例,开发商不知道未来时间内政府有多少供应土地,担心下一步没有土地可开发,于是,在就近的拍卖会上疯狂竞价,以超高价位得到土地,之后背负承重的压力进行开发,市场以这样的形式走下去是不健康的,政府也难以长久稳定地通过土地获利。

第二,坚持土地招、挂、拍形式的公正性,实现交易全过程的透明化,接受市场和舆论的监督。在土地垄断的前提下,招、挂、拍的公平操作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市场化是中国经济的方向,市场化的前提就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有必要也有能力实现和维持土地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政府应具备灵活、及时的土地调控、应对能力,以促进和稳定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先前制定的计划可以作为行事准绳,但是当环境出现明显转变后,就需要及时调整应对。形成一系列的应对机制,强化政府对地产市场的有序控制。

第四,按年收取土地出让金,避免提前透支土地潜力。

(二)完善房地产融资渠道

我国政府过去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大胆改革,但在地产融资上表现出相对的保守。在中国城市进程化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房地产业具有诱人的投资回报率,同时社会上积聚着相当规模的资金。有序地允许社会资金进入地产开发,有利于将行业提升到一个水平更高的阶段、一个良性竞争的阶段。

第一,实现地产投资证券化,允许民间建立地产基金。房地产业需要资金,社会上也有资金,投资人不必精通地产开发,只需把钱交给会做的人去做,余下的就是维持游戏规则。房地产业内也不必因为资金问题吊死在银行一棵树上而坐失机会,选择通过有明确规则的途径从民间获得资金进行开发。

第二,推进商业性银行股份改革,政府应从银行运营中抽身出来。国家控股银行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据金融主导地位不是市场化,这样的形态不是公平竞争体制。事实证明目前的国有银行也不全认同和贯彻政府对市场的理解——央行提高贷款门槛希望给房地产投资降温,而各银行在操作中却想方设法减少央行设限的影响,极力拓展市场份额。

第三,适当引入外资,达到鲶鱼效应。这也就是防止闭门造车的出现,我们应该尽可能少走弯路,让外资获得适当利润可以理解为缴纳相应的学费。

第四,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或过分优惠外来资本,也就是确保公平的资本环境。

(三)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展多元化产品服务

有数据显示90%的人群认为目前的楼价过高,而房地产商方面因为开发的高额投入不得不坚挺高价,这背后的问题在于:楼盘产品的同质化问题。购房者所面对的新房不外乎两类产品——普通商品房和别墅。暂时抛开市场份额小的别墅不说。现在市场上的所谓普通商品房,都有一个良好的外观、不错的绿化、合理的户型,整体品质都差不多,所有的开发商都想把自己的“普通商品房”做得质量更好价格更高。试想一下,如果市场上的轿车从奥拓到奔驰他们的外观、配置、价格都也差不多,让顾客怎么选、怎么买?成熟完整的市场,其产品就应该存在明显的分级差异。这个问题,应该不全赖开发商,最应该负责的是政府。

第一,政府在做土地规划时就明确各块土地未来的建筑形式体现分级概念,出让土地时要求企业应遵循预先的规划而行,全程监督土地的使用性质。

第二,严把各级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分级不等同于优劣区分,区分等级的标准是建立在需求市场的分化上,是需求的不同导致我们产品的多元。也许我们有顾虑,认为低端产品不容易赢利。但我们看看,是不是所有赢利的牙膏企业都卖 20元一支的牙膏,是不是所有卖3元一支的牙膏企业都在亏损?市场的需求是多元的,我们没有必要追求产品的一致化。在这里特别提一点的是,现行的经济适用房办法本质上没有体现产品多元化,因为市场产品多元化的前提是市场化,现行的经济适用房不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存在太多的政府干预和不透明,事实证明多数人群并不能从经济适用房推行中得到实惠。

(四)建立多元化的房地产市场体系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热点主要是集中在一级市场上,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的发展较为落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分级体系。政府在宏观调控上也主要是针对一级开发市场,对二、三级市场缺乏有效地调控,因而导致二、三级市场几乎完全市场化,并且受到不良经营商的控制,同时,二、三级市场是以一级市场的残余产品和附属物的价值存在,并未使其完成市场分级体系,实现满足各个层面消费需求。因此其转化并接受一级市场的需求、降低一级市场泡沫,为一级市场建立完整的产品价值体系的功能并未实现。因而,政府应当有意识地制定政策、开展措施帮助市场建立完善的分级体系,使房地产行业能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第一,加快消化积压空置商品房。政府必须控制房地产的空置量,促使空置房地产的消化。政府对长期空置的房地产要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如规定最高限价,强制拍卖。在项目审批上限制对房地产的开发速度,以免产生新的积压。对于通过市场途径不能消化的空置房地产,政府可以收购用作廉租屋。

第二,降低房地产税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全面清理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受费,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重复多收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限制水、电行业的过分垄断,防止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促进房价的下调,促进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完善房地产市场法规。完善房地产产权、开发、交易、中介、税费、价格和物业管理的法规,制定一套较为健全的政策法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使房地产市场能有序发展,让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土地的供应、闲置上地的回收、商品房的预售、房改房上市等作明确的规定。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法规,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体制,为房地产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鲍德威(Robin W.Boadway)、威尔逊(David E.Wildasin).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曹振良.房地产经济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全民.房地产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包亚钧,汪洪.房地产经济论——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周汉荣,张元端,王振宇.中国房地产业务大全[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版.

[6]匡平,杨燕敏.房地产业常用词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7]杨慎.房地产与国民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8]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谢经荣,吕萍,乔志敏.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肖元真,徐闯,李茂荣.世界各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和政策调控[J].金融与经济,2006,(8).

[11]王剑芳.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8).

[12]黄小虎.当前房地产业的问题、原因与发展趋势[J].中国土地,2006,(2).

[13]刘骏民,王千.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J].中国房地产,2006,(2).

[14]陈龙.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历史及现状[J].经济体制改革,2005,(2).

篇6

[关键词]地铁 ; 联络通道 ; 施工方法

[Abstract] in the Metro connecting passage construction,because of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usually using the technology ofconstruction method more perfect construction, especially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and the soil layer of securityselection, special environment with surrounding takeopen cut method, pipe roof method, method of metro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reez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necting passage to the subway as research object, the use and design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method in Metro connecting passage constructioncomprehensive combination, analysis and contactchannel play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incomparison function, role and structure of severalconstruction method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 connection passage the combination may be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 and experience andrecommendations.

[keyword] Metro connecting passage;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由于城市发展的迅速,地铁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为城市交通减负,而地铁的结构建筑联络通道一般在各段区间的中部,在修建时经常与排水泵站和集水一起建设,共同担负着隧道之间的连接和防火,集、排水等作用,为了体现结构合理受力,降低工程节约施工造价,在地下开挖工程中不断创新,施工方法。在规划和设计城市地铁隧道,隧道长度大于1公里的双通道,一般需要安装在下行链路,也被称为侧沟隧道和泵站水、火、事故和其他紧急情况,实现泄漏和疏散通道,其位置附近没有重要的建筑物或大型场所;然而,土地和建筑结构在连接泵站流道的影响下,不仅要考虑两车道运行不受影响,因此,已建成的地下隧道建筑结构和安全通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联络通道的施工,不仅要考虑自身结构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主隧道的稳定性不能受影响。因此,在土层空隙、含水量等难以稳定的条件下施工时,一定要进行加固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及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

1 地铁联络通道的施工方法

目前,国内地铁联络通道施工方法有以下几种:

1.1明挖施工法

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时,地铁隧道可以使用明挖法,明挖法是指在地表面作业,从地上向下挖开土石方,当达到一定的设计标高,再由基底顺作施工,当隧道主体结构完工后,恢复地面回填基坑的方法。明挖法虽然是地铁施工的首选,但对环境影响巨大,这种方法只适合在无人居住、交通不便利和管线少的地方应用,因为施工环境的限制,现在已经很少被采用。

浅埋区间地铁和隧道经常采用深基坑明挖法。因地铁修建工程一般都会集中在建筑物和交通密集的地方,因此就要求在使用深基坑工程技术时,对基坑原状土进行保护,预防地表面下沉,以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和影响。

明挖法的施工技术要求简单、操作简洁、可以降低成本,所以经常会成为首选方案。但其明显的缺点对环境照成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因地面挖掘使交通长时间被阻断,施工所带来的噪音和震动对周边环境的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等。

1.2盖挖施工法

对于地面不允许长期影响交通,在狭窄场地或较浅埋层进行的一种施工方法。其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分别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

盖挖施工法是在原有的交通道路上,先期对周边进行围护,在设置挡土结构的基础上临时取代原地上路面的板和纵横梁路,当遮盖后盾地表由上至下分层挖开基坑,达到设计标高后,再自下而上进行施工,完成地铁的建筑结构,最后用土方还原,恢复地表的路面使用,这种盖挖法需要先对地铁表面的顶板构筑进行修建,在恢复交通后在地下对地铁建筑结构进行对施工方法。

1.3暗挖施工法

暗挖法是指不挖开地面标称,在特定的条件中进行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和修筑全部在地下,通过对隧道衬砌结构施工的方法。要包括: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浅埋暗挖法、顶管法、新奥法等几种.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为: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

1.3.1盾构施工法

盾构隧道施工首先是要建立城市地下排水隧洞,采用老式的盾构机(如网络格式,压缩空气,插板板等),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开始使用土压力方法,运用泥浆和其他现代化工具进行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盾构法凭借着安全可靠,快速的等优点,以及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在我国地铁建设中被广泛使用,发展迅速。

盾构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的盾构隧道开挖施工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可以支撑来自地表的压力又能同时在活动钢管结构中施工的一种方法。盾构施工过程中,每推进一环的距离,在盾尾支撑组件浇筑一环,并通过水泥浆体的孔隙压力注射到外环,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降。这就要求盾构法施工中在竖井的同时安装盾构,开挖后盾建筑废土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建造大直径长距离盾构隧道时,由于工期限制,需要综合考虑盾构推进与内部道路结构施工安排,为此以内部道路结构与盾构推进同步进行为前提构建同步施工工法。[3]

1.3.2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又被称为矿山法,是1986年中国人通过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自己创造的一种修建方法,在借用新奥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国国情而开发出来的修建隧道方法。

这种方式是以新奥法的某些理论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新方法更适合在城市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下,由于隧道埋深所占地小于或等于隧道的直径,在不影响交通和不产生噪音的前提下,将地表的沉降压缩到最小的一种技术。适用于新形势下的环保理念,更适合在各种狭小空间操作。

除以上两种常用方法之外,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还常常采用钻爆法,掘进机法,浅埋暗挖法,顶管法,新奥法以及沉管法等多种方法

2 联络通道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联络通道是连接主隧道之间的通道,在设计和施工时会和主隧道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联络通道早已经建成的通道下方,施工坏境恶劣,由于在结构下方安全措施难度大,复杂的环境对安全保护的要求更严格,狭小的施工地,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与总结过去在地铁旁通道施工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和处理经验,以便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避免旁通道施工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2]

联络通道的上部已经有地铁的建筑结构存在,所以在开挖和结构砌筑等施工过程中,要综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地下已成通道结构和施工联络通道间的诸多因素。由于已经建成的地下通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大的横断面属于底板下抽条式旋喷加固,没有建筑地基的桩基,所以卧土层变化对联络通道的施工会造成主线隧道不稳定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有效的保护地下通道结构的安全性。

3联络通道施工的技术手段

3.1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

冻结设计时阶,应充分掌握土层性质通过参数指标考虑联络通道的地层条件,综合主线隧道和通道结构,在计算中,要解决优化冻结孔、测温孔、测压孔、注浆孔等的布置;采用先进的安全冻结施工机械,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安全隐患做好足够的准备预案,备用设备配置齐全,制定即将出现的不可预知的应对措施。

施工工程中要采用安装运输辩解的制冷系统,尤其是要使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 制冷大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设施,同时还要准备备用系统以防故障出现,在主隧道与联络通道的连接处设置保温板,用来提高连接处的冻结质量。同时根据隧道的实际变形情况,调整各支点的预应力,控制和预防联络隧道变形,当工程结束后,要对联络通道和主隧道之间的冻土带和地下结构进行灌浆处理,进行填充间隙,来减少地质层的沉降。

现在很多地铁的联络通道在设计之初,都会选用人工地层冻结法(Artificial GroundFreezing,AGF)(简称“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将地层中的水冻结成冰,使天然土体变成冻结土体,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的联系,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施工的特殊施工技术[4]。

3.2地铁联络通道顶进法施工

在对联络通道进行建筑施工前在隧道内设置柱状支撑点,根据洞口的中心线采用地面钢网控制,在中心位置制定出顶进洞口的轴线和支撑钢柱的导轨面标高、后靠以及千斤顶组,通过减小上下行线中管片的排布缩小差异,预留孔方位差异,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根据测量台来固定管片不受顶进影响,彻底预防和避免后靠系统变形带来的复测精度影响。

据调查显示,目前联络通道施工手段目前还有:明挖法、管棚法、土体加固暗挖法、顶管法、小型盾构法等,这里限于篇幅就不给大家在一一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去进一步了解熟悉。

4总结

通过了解,我们对地铁联络通道的方法和难点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对在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办法做出相应举措,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安全施工,让联络通道在地铁隧道起到稳固稳定的作用,只有熟悉掌握地铁建筑和联络通道的施工,才会让地铁这个现代化交通隧道在使用中得到更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岳丰田,等.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加固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8),1341-1345.

[2] 陈朝晖.地铁旁通道冻结法施工常见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J].岩土工程界,2007,10(10),56-59.

篇7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是近年的热点内容。与传统教学中仅依靠课本的学习方式相比,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更强。基于此,文章结合教学经验,针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职院校;信息化

为帮助学生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使其具备更加有竞争力的专业技能,中职院校就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面一直在努力改革,以实现教学目标。但总体来说,由于市场营销课程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缺少真正演练的机会,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目标很难完全实现,最终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很难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

1.1在课程教学方面缺乏吸引力

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课本为主,课本的更新换代速度很慢,但社会发展很快,这就导致课本上的内容过于陈旧,尤其是一些案例,使学生接收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要求;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比较传统,教师依旧采用板书和PPT等传授媒介来进行授课,不能及时、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仍是常态,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1.2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才而非进行科研工作,因此实践教学对于中职院校开展市场营销课程来说十分重要。但就现阶段教学成果来看,许多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正式上岗之前仍需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这就表示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缺陷。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同等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迫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往往会顾此失彼,一味追求高分,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1.3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

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成果,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就中职院校来说,大部分学校仍主要依靠闭卷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学校屈指可数。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会降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动力,无法有效推动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无法被反映出来。

1.4网络学习资源庞杂无章

由于我国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学校十分多,使得数字化教学资源海量,再加上网络上的长期积累,研讨文章、教学视频等更是汗牛充栋,这些资源从一方面来说为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上的资源参差不齐,也存在很多过时的、错误的信息,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分辨,那么这些资源就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

2网络学习空间与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应用于教学改革实践的优势

(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增加互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去网络教学平台给教师留言,教师也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分享大量经典营销案例、经典教学视频等资源,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2)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可以使学生切身体验企业实际经营决策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动手操作的兴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

3基于现代信息条件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3.1在网络学习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无论哪一学科,教学素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资源的主体,但职业院校教师经常面临一个困难———缺乏教学素材。就市场营销课程来说,案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素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教学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此,教师应对市场营销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按照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在充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岗位能力和市场营销人才素质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市场营销工作的主要环节,以真实的营销任务和典型的营销过程为依据,有效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形成凸显市场营销学习情境和能力训练的项目,将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如概念库、方法库、经典原理库、典型案例库、训练库、网络阅读藏书库、教学视频资源库、专业知识扩展库等“集成”。为此,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电子课件、在线练习、企业实践案例、能力训练项目等多项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内、课外灵活自由地学习。

3.2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分家、“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培养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应注意转变思维,将重点从纯理论教学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对理论知识进行少讲、精讲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也需要同等重视。例如,可以借鉴ISAL教学法,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搜索分析、答辩演示、交流互动等环节。另外,就市场营销专业来说,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体验式模拟教学软件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真实情况的实验教学软件。应用此软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做出“经营”决策,学生“企业”的股价变动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决策是否合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切身感受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

由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时效性,教师可以在进行一定阶段的教学后,在网络平台课程考核评价办法,组织学生讨论实施细则,使学生更了解教师的考核内容。教师在考核时应当灵活运用过程考核与终极考核、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

4结论

为了让中职院校培养的营销人才更符合岗位的具体要求,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内容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

作者:李和仙 单位: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奕俊,吴泗宗.市场营销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体验式模拟软件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0):62-65.

[2]夏祥茂.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4):34-35,40.

篇8

关键词:音乐教学;视唱练耳;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13-01

音乐一直是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如果缺少音乐,那么生活将会失去原有的色彩。而学生掌握音乐的能力则是帮助他体会音乐的技能,通过真实情感而表达的音乐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状况。因此通过视唱练耳进行大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视唱练耳对于大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音乐教学对于其他科目来说,主观性更强,需要学生的主动练习才能够掌握音乐技能,因此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到音乐的知识。视唱练耳包括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这两种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度,对于大学音乐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视唱练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敏感度。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大学音乐的教学中,视唱练耳方法起到增强学生对节拍、音调、音色的认识。节拍对于音乐学习有很强的重要性,所有的音乐都有独属于自身的节奏,因此掌握好节奏是学习音乐的第一要义。而视唱练耳联系作为大学音乐的基础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音乐把控,增强了学生双耳的敏感度。音乐主要依仗于双耳的功效,音乐的感知度以来与对不同声音的辨识。对于不同音乐的敏感度一方面依靠学生的先天天赋,另一方面也依靠于学生的后天练习。因此对于大学音乐来说,视唱练耳训练对增强学生音乐敏感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视唱练耳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音乐创造性。乐谱是音乐的载体,这种记载方式给学生提供的只是书面形式的内容,没办法给学生直观的音乐感受。而通过视唱练耳的方法则可以让音符从乐谱中活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锻炼了自身的音乐创造性。任何行业都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大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通过视唱练耳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可以表现出自身的内心感受,塑造创新性的音乐人才。音乐一直依赖于对其的理解,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积累充足的乐理知识。不同的音乐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学生如果要表达自身对于不同得音乐的认识就需要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艺术效果,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灵感。

2.视唱练耳训练的运用方法

正是由于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大学音乐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视唱练耳,从不同的来源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从而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与音乐经验。

2.1 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对于视唱练耳教学课程,应当将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基础方式即是不改变唱名法,进阶方式则是首调唱名法。在课堂上老师应当将两种方式相结合,充分的调动学生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在两种方式的训练下,可以让学生把握不同的音律音准,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把握音乐的内涵,改变自身观念,投身于音乐之中。这种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音乐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时该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思维的创新,利用两种方式的交替,积累学生的音乐词汇,增强音乐创新性,完善自身音乐能力。学习要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同,改变基础与进阶方式的配合比例,有助于不同的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有些学生可能进步较快,更加适合进阶方式的练习,有些人适合基础的练习,因此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更加讲求不同的配合。这种方法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更加能够达到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的培养效果。从多方面提升了大学音乐课程的课堂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范唱模式。声音示范是学生接受音乐的重要途径,老师通过范唱可以让学生准确的掌握音乐。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声音示范,这种音乐学习就无法实现具象的效果,因此老师如何为学生展现正确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准确的声音示范,学生对这种范唱进行模仿可以增强自身的对音乐的理解。老师的声音示范有利于学生尽快把握音乐的核心,掌握歌唱要领。不难发现大多数的歌手期初都是模仿型的歌手。但同时,范唱也要注意几点问题,音乐模仿不能够完全照搬,要加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同时学生要学会选择合适自身的音乐进行范唱模仿,如果模仿的范唱并不是适合自己的音乐,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对于不同性别间的范唱模仿要改变音阶模仿,一般认为,女声要比男生高八度歌唱,这种音阶搭配比较和谐。

2.3 通过高端设备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学也要改变教学设备,通过高端设备进行视唱练耳可以让学生的音乐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视唱练耳对于音乐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增强学习设备的先进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配合学生的练习对不同的课堂方式作出正确的调整。通过高端设备进行视唱练耳课程,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音乐行业也逐渐进步,因此大学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练习也趋向于专业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变革。音乐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练习,高端设备的引入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3.总结

大学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学科,一个人掌握音乐的重要途径就是视唱练耳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是十分重要的,将视唱练耳的训练引入到大学音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所以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大学音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丽明.高师音乐教学中大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培养的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5):212-212.

篇9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机械管理,就机械本身的管理内容来说,包括机械设备“生命”全过程的管理。一方面包括选购、验收、安装、调试、维修、更新、改造和报废的物质运动形态;另一方面包括投资、折旧、维修、更新改造资金等价值运动形态。所以机械管理的内容是非常广泛而复杂的,好的管理方法需要我们去借鉴。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特点

(1)机械设备随着建筑施工而进行频繁的流动、迁移的拆装。

(2)机械设备作业的对象往往是砂、石、土、灰、木、钢等,露天作业多,受风雨、粉尘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机械的磨损速度快,损耗大,寿命短,易出现故障。

(3)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较多,人、机配合作业多,施工机械的配套组合不固定,劳动对象的条件复杂多变,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繁杂多变。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备不配套

工程中标后,组建新的项目部,从各个项目部中抽调的机械设备大都技术状态较差,投入新的工程后,难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一些工程所需的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同样是很棘手的问题。

2.2项目部设备管理的短期行为严重

项目部追求的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加快工程进度。因此机械的使用越快越好。但是,由于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项目部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重管理、轻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态。而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机械故障问题,项目部不愿意承担高额的维修保养费用。

2.3机械管理和生产管理互相矛盾

项目部以技术人员为主,往往不包括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非专业人员,对机械的使用和保养知识不了解,对施工技术也知之甚少,往往处于被动或受支配地位,机械管理效果被大大削弱。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3.1重视机械选型

施工企业在购置新设备的过程中,首先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工程量、施工期、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要做到选型科学,配套适用,以有限的投资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适用性。指的是选择的机械要适应项目的实际需要。

(2)经济性。指的是所选的机械设备应达到经济效果最佳,节约生产成本。

(3)先进性。指的是技术上确保先进,促进高效率运转。

(4)可靠性。指的是采购过程中要兼顾安全性、通用性和环保性。尽量选择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机型,提高配将的通用性,减少配件存量,减少资金占用。

3.2严格机械采购

机械本身的质量是机械安全使用的关键。许多建筑设备事故都是由于施工单位的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主要原因是机械的生产厂家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师傅隐患的隐蔽性强,日常的检修保养很难发现为题,所以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机械及配件的采购工作。首先,建立机械采购制度,采购前进行安全、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委派专人负责设备的选型、购置、点收、安装、调试、验收,严格登记和交接手续。其次,新购进的机械设备要具备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作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严禁购买使用国家规定淘汰和禁止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

3.3加强技术培训

调查统计证明,人为因素导致的建筑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因此,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在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强,施工人员大多没有专业的知识。为了现出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就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由于大不部分中小型机械都是易于操作的,造成操作人员思想警惕性下降。例如,最为常见的砂浆搅拌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动速度慢,如果一个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就很难认识到其中的危险。搅拌过程中,如果用物料拨弄拌桶内的砂浆,是很危险的。一旦石块卡住了拌叶,应如何去紧急处理,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很难应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每一个操作人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危急情况。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建立健全国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落实,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

3.4重视机械维修

由于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机械设备要进行预期检修。因此,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预期检修制度,把机械机械从完好到必须进行修理的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即:每班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小修、中修、大修。前四个阶段是日常维护的范畴,后三个阶段要有修理工在专门的修理车间进行。由于施工项目的特点,修理补办在施工现场建立简易修理车间来完成。修理人员在进行机械修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全面检修,并做好详细维修记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5供应管理

无论是机械的正常维修,还是意外事故的修理,都要使用各种配件,而且修理车间的运作需要消耗各种加工材料和修复材料。这样就需要对机械配件和加工材料的计划、储存、订购、贸易和供应工作进行管理,统称供应管理。供应管理是生产单位及时、有效修理筑路机械设备的保障,是筑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筑路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因磨损、疲劳、变形和腐蚀等因素使动力性、紧固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机械将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临时性、平衡性和恢复性的修理作业。修理管理是筑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性能的“恢复”,也是“生产”。

3.6编制使用计划

工程项目的机械应有工程处设备部门进行统一调拨,实行有偿租赁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杜煦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从而保证有效保证机械的完好率。为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有必要为机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可以为砂浆机、卷扬机塔等设备搭建遮雨棚,设备周围不能堆放建筑材料或杂物等,机械的控制台要保证视野开阔、安全,卷扬机引出的钢丝绳一定要确保不能碰到任何物体。施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综合治理。施工企业只有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保证严格执行,加强监督,严格惩治;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从机械的采购到维修的各个环节都力争严格把关,才能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工程和机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机械的发展离不开工程,而工程的任务已经确定,其进度与质量则完全依赖于机械。机械管理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现场的机械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要与时俱进,综合治理。对工程所使用的筑路机械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提高机械的综合使用效能。

参考文献:

[1]卢英军.浅谈工程机械的管理及维护[J].科技资讯,2008(20).

[2]贺慧琴.浅谈机械设备的管理[J].甘肃科技,2002(5).

[3]白云峰.高原工程机械管理注意事项[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篇10

一、基本情况

__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__年11月成立,目前全系统共有工作人员43名。全市共有涉药单位1279家,药品生产企业1家,医疗机构961家,药械经营企业317家;其中__市局管辖的利通区、红寺堡开发区、太阳山开发区,三个区有涉药单位504家,医疗机构363家,药械经营企业141家。

二、近年来我市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__食品药品监管局切实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依托政府农村药品“三统一”政策以及“两网”建设、规范化药房建设等措施,大力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基本好转,农村药品规范化供应网络已基本形成,农民安全用药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农村药品市场呈现出健康有序的发展趋势。

(一)依托政府药品“三统一”政策,规范医疗机构药事行为。

20__年,为了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区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实行“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制度。“三统一”的实施,降低了药价,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主要表现为:1、进货渠道进一步规范;2、药品价格下降,医疗机构利润减少,农民得到实惠;3、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种类下降,药品使用更加趋于合理。

(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推动两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1、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发挥监管网络作用的新机制。为了探索发挥监管网络作用的新机制,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在利通区实行“三个首次”的管理模式(即首次将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两网合一,共同监管;首次对监管网络成员实行任务考核制;首次给予网络成员工作补助)。规定了网络成员六项职责和四项权力,实行动态管理。各网络监管成员每届聘期1年,年终考核在60分以下者,当年解聘。通过“三个首次”的管理模式,对网络成员定期考核,将激励机制引入监督网管理中,实行奖励与惩戒,增强了网络成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2、多策引导、以促为主,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供应网建设之路。我市基本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山区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为主的地区。近年来,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过程中,我市着力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农村药店的规模数量,农民普遍感觉现在村上也有了药店,药多了,价格也便宜,买药非常方便。20__年,全市农村药品零售网点乡镇以下几乎是空白。为缩小城乡居民用药差距,方便农民购药,在农村零售药店的办理过程中,只要申请人符合开办条件,从资料的准备到人员的培训,以至现场指导筹建,都开辟了快速办理通道。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零售药店已达162家,降低了药价,方便了群众购药,让农民真正从“两网”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三)以规范化药房建设为着力点,提高医疗机构药房管理水平。

针对农村医疗机构无专业药品管理人员、制度不健全、药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实际,我局联合卫生局共同制订了《开展创建规范化药房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农村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举办药品法律法规培训班,对相关药品质量负责人进行培训,增强农村药品从业人员的药品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药品管理水平,为加快规范化药房创建进度、提高规范化药房创建质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规范化药房创建标准,从各类岗位的职责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基本设施设备的配置到药品的采购、验收、贮存、保管及出库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考核验收细则,使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有了规范要求。截至目前,全市70%的农村医疗机构已通过规范化药房验收。目前,通过规范化药房创建,药房人员素质得到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医疗机构药品仓库干净整洁,药品陈列摆放整齐,台账资料记录仔细,以前 “脏、乱、差”的状况得以根本改变,

三、目前农村药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对我市农村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农村药品市场情况进行的调查看,农村涉药单位药品管理情况虽有好转,但购药渠道不规范、管理差、储存条件差、人员素质差、缺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村药品市场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医疗机构药房设施简陋,药品存储环境较差。药品不按规定进行分类陈列和储存;拆零药柜无防尘、防潮措施、不集中存放、未保留原包装、或未标明规格、有效期等现象;未配置温湿度调节及检测设备,冷藏、防尘、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不健全。

(二)涉药单位进货渠道多而杂,药品质量存在隐患。 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廉价药品和医疗器械,难以保证药品质量。有的不能提供合法票据,有的从个体非法药贩手中购进药品,还有一些乡镇卫生院不能提供合法的医疗器械相关资质证件。药械购进验收记录执行不好,部分农村涉药单位不能真实完整地记录药械购进验收情况。

(三)药学专业人员匮乏。农村涉药单位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以医代药”或“以护代药”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村卫生室是家族经营,往往由缺乏药学专业知识的家庭成员承担药事工作,药品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动辄输液,滥用抗生素、随意加大用药剂量等不合理用药现象较常见。

(四)“两网”建设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存在过分追求数量、追求数据而忽视质量、忽视实际效果的问题,导致产生了“建得快、效果差”的现象,背离了“两网”建设的初衷。监督网点虽已初步建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其培训经费、补助或报酬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受聘的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不能正常、有效的运转。

(五)药品市场监管力量薄弱。如__药监系统药品监管人员只有43名,而涉药单位数接近1300家。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交通不便,要监管众多乡镇及行政村的涉药单位,在客观上存在很大难度。

四、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市场科学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一)必须以科学监管理念统领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科学监管理念要求我们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作为根本。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属于最基层的涉药单位,用药服务直接面向农民群众,做好农村地区药械监管十分重要

。因此,必须以科学监管理念统领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科学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农村药品科学监管。同时,将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干部政治素质的教育,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的队伍;加强执法人员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队伍;加强队伍的廉政建设,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的队伍。(二)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健全完善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体系。

农村地区药品“两网”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监管网络和供应网路建设的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但在深入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应该从健全完善供应网络和监管网络的体系上入手。

1、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到“十一五”末期“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目标。这个目标是国家推进“两网”建设的总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__实际,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控、企业参与、群众满意”的原则,因地制宜。例如,在农村,要维持一个药店的日常运转,其日营业额应达到200元—300元之间。而实际上,在一个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5000元之间,人口1000人左右,300户左右人家的村庄,药店的日营业额通常只能在100元左右,药店的生存十分艰难。有的地方提出“村村有药店或药柜”的供应网建设目标,由于受到规模、效益、质量等因素的制约,即使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这点上,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原则。 另外,针对这种情况,药品供应网建设应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医疗资源—村级卫生室。具体做法是:将农村卫生室的药房按照规范化药房的标准进行改造,实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农村卫生室的药品供应实施统一配送。这样一来,既不需要另外投资开办新药店,也能方便农民用药,而且还达到了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购药环境和诊疗空间。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探索和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管理制度,保证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是开展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是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制度建设。如建立健全药品协管员、信息员聘用、考核、奖惩、督查等制度。二是加强“两员”的实践锻炼,发挥好“两员”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组织“两员”参加一些日常和各种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逐步在实践中提高“两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识别假劣药品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能力,为监管农村药品市场发挥作用。三是在监督网建设上,既按照有关政策要求,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十分注重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3、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在“两网”建设推进的过程中,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主动地与党委、政府联系协调,争取理解与支持,就加强农村药品监管、推进“两网”建设达成共识,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成立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组织机构,具体负责“两网”建设工作,将“两网”建设纳入责任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推动“两网”深入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卫生、物价、工商、财政等多个部门,单靠食品药品监管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顺利推进。因此,在“两网”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政府对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财政、物价、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予以明确规定。另外,借鉴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经验,借助已经在乡镇开展的食品安全工作平台,在乡镇一级成立食品药品协管办公室,利用乡镇现有的人力资源,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职能职责或工作范围,形成一个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健全的、职能职责更加明确的食品药品监督网络。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药品市场的日常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1、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药房的管理,从使用环节上保证药品质量。医疗机构药房的管理是一个难点,按照药品经营企业gsp的规定进行管理,标准显得过高,不切合实际。如果标准过于宽松,药品质量又难以得到保证。为此,必须规范医疗机构药房的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药房的建设,强化对使用环节药品质量的有效监督,以确保使用环节药品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药房的日常监管,进一步巩固规范化药房创建成果,使医疗机构药械使用行为与经营企业的药械经营行为在监管上保持一致,营造公平、合理、平等的竞争环境。

2、大力开展农村药品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坚持打击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药械的行为。药监部门作为药品市场监管的主力军,必须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创新监管的方式和方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有效遏制假劣药品流向市场,净化农村用药环境,营造打击违法违规经营使用药械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3、在提高药械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下功夫。由于支持药品经营企业向下延伸配送网点,我们在企业的准入上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降低了企业的准入门槛。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监管上的困难。药械从业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服务水平的好坏,制约着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提高药械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一要全面实施药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二是根据药品监管形式的发展和需要,定期举办药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将药品监管方面的文件精神和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定及时传达到位。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