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

篇1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蒙医医院副院长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报告指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来自基层的医疗工作者代表菊红花对此深有感触。

“国家推进新医改三年来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了发展的春天,为医务人员带来了干事的活力。”菊红花在接受采访时对本刊记者说,“拿青海来讲,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医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省各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在医改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菊红花委员深思熟虑,她带来了《关于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的提案》以及《关于实施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建设项目的提案》。她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大群众普受医改实惠,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同时,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在一些旧的困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吸纳急需人才的空间有限。为此,菊红花建议国家实施西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项目,加强基层卫生管理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提高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才待遇政策,切实体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建议国家实施特岗医师制度,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执业;建议加大中医、民族医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议以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来核定西部地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编制,保障医院各功能科室正常开展业务,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在菊红花委员看来,人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想壮大西部地区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就要从细节上切实解决技术人才面临的各种问题,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比如,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枢纽,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提供和社会卫生管理三大功能任务。但是,长期奋战在农村卫生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卫生院职工,他们既没有享受房改政策,也没有商品房可购买,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24小时坚守岗位。“在青海,现有乡镇卫生院生活周转房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年来国家再未安排建设,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威胁着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菊红花委员对记者说,“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乡镇卫生院人员增加,很多职工处于无房可住的境地,甚至挤占业务用房,成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为此,菊红花带来的提案建议是国家将乡镇卫生院职工生活周转房和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团队宿舍建设,纳入“十二五”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同时,明确制定基层医务人员可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长年奋战在基层一线的菊红花委员,是这一改革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表示,回到青海后,将把政策的春风带回基层,继续以无限的热情推动她所热爱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篇2

(一)____社区及居民医疗卫生基本状况

____区____社区位于____市西南方,岛陆距离____海里,辖区总面积2.6____平方公里,现常住居民1103户,共4512人,是____市唯一的海岛社区,是全省居民最多的孤立海岛,对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很大。

____社区居民交通不便、看病难的问题由来已久。____区委虽购置了交通船,解决了居民往返陆岛的交通问题,但遇大风大浪天气以及夜晚禁止交通船行驶,如有急、重、危病人无法运出岛,岛上居民和游客生命安全得不到基本的保障。____0年就有一位高危产妇和重伤患者,因大风大浪不能转到市内救治,最后求助部队支援,用直升飞机才将患者运出____抢救。随着____风景区的开发,平均每天数千游客登岛游览,游客们的健康安全以及突发性疾病的抢救,都需争分夺秒的专业救治,因游客安全发生不良事故,将对____市旅游形象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二)____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情况

________年,根据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民政厅、卫生厅《关于做好“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文件精神,____社区在市卫生局、____区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建起了两层楼____平方米的“____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站”,由____区第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市卫生防疫站),选派医务人员到岛开展工作, ____9年3月开始运行,解决了____居民群众看病难的实际问题。

因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到岛工作的医务人员渐渐消极,消失。____区又采取“政府买服务”的做法,每年划拨经费给居委会,由居委会招聘医务人员到____工作。执行了两年,又失败了。____2年3月居委会聘请了本岛居民,助理医师陈其球等3人担任____社区公共医疗卫生预防工作。居委会每月给予3000元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经费周转,受聘人员不入编,不享受“五险一金”社保,每月600元乡村医生补贴。导致人员不安心工作。目前,岛上个别无证黑医诊所钻空招揽病人,使得岛上存在很大的医疗卫生隐患。

(一)医疗卫生服务站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留不住医生

1、选派医生应付、不安心、不敬业;2、招聘的医生及工作人员没入编,工资待,没有“五险一金”;3、政府一些经费还不准时发放,导致医生难以维持生计。

(二)管理不到位,缺人、缺药、缺设备

1、由于长期没有专人系统管理,卫生服务站基本配置未达标,包括人员编制、服务站管理、医疗诊疗水平及公共卫生管理、资金运转、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等方面;缺急救药物和抢救基本医疗设备。不能承担急、重、危病人的抢救工作;缺药品;这种状态对一个有着四千多居民,每天上岛游客达几千人的孤岛来说是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协商建立长效机制。该问题已超出居委会、____区委解决权力的范畴,要引起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多部门协商解决,建立长效机制,根本上解决____居民和旅客长期以来看病难、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历史问题。

(二)建立适合____独特区域的长效医疗卫生保障机制。参照亚龙湾医疗急救站的模式,在____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岛上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集医疗、公共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监管、院前急救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承担岛上居民、景区的公共卫生防疫,疾病控制,食品卫生监管,医疗,急诊,院前救治等功能。在岛上要能开展一些常规化验等辅助检查,居民一些常规病、小病不出岛。急诊、急救病人能做好院前救助,为抢救病人转送争取时间。

篇3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开办医疗卫生网站或登载医疗卫生信息向上网用户提供医疗卫生信息的服务活动。

第三条 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是指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非经营是指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医疗卫生信息。

第四条 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只能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咨询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属于医疗行为,必须遵守卫生部《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只能在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

第五条 医疗卫生网站或登载医疗卫生信息的网站所提供的医疗卫生信息必须科学、准确,注明信息来源。登载或转载卫生政策、疫情、重大卫生事件等有关卫生信息时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医疗卫生及健康相关产品的广告信息,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审批的内容进行登载,不得扩大功效或宣传治疗作用。

禁止制作、和登载含有封建迷信内容的信息和虚假信息。

第六条 任何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医疗卫生网站以及登载医疗卫生信息的网站在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或办理备案手续之前,应当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第七条 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医疗卫生网站或登载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的网站,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书。内容包括:网站类别、内容、服务性质(经营性或非经营性)、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申办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2、申办机构资质证明。

3、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

第八条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lo个工作日内通知申办机构在规定期限内补齐,逾期不补齐或者所补材料仍不符合要求者,视为放弃申请。

第九条 初步审查合格后,正式受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正式受理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网站。获准同意的网站,应在其网站主页上同时标明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许可证(或备案)编号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文号。

第十条 已获准开办的医疗卫生网站或登载医疗卫生信息的网站,开办者主体或者域名、地点、内容等需要变更的,应向原审核同意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未经卫生部批准,任何医疗卫生网站,均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名称。

第十二条 卫生部将依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相关的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对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实施监督管理;指派专门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开展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的网站及其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在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中,如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如不改正,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和卫生行政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建议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关闭网站。

第十四条 本办法公布前,已开办医疗卫生网站或登载医疗卫生信息的网站,自本办法公布之日起30日内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篇4

[关键词]政府失灵 医疗费用 虚高 成因 治理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成为中国居民继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不仅部分抵消了因经济增长带来的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而且导致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机构乃至政府公共部门的信任危机,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医疗费用虚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已有的研究较多地研究和讨论了医疗卫生领域固有的市场失灵导致的医疗费用高昂。笔者认为,公共部门自身的寻租行为、卫生公共政策制定低效率、不合理等政府失灵原因也是中国医疗费用高昂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将重点从政府失灵角度分析中国医疗费用虚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医疗费用虚高的现状

在医疗领域中,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医疗费用长期居高不下。中国医疗费用虚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药品的零售价远高于成本价,药品收入已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2010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显示,一种癌症辅助药物“芦笋片”的出厂价为15.5元,但是医院的零售价格达到213元,售价高达成本的13.7倍。二是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自1978年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逐年上升,从1980年到2009年我国的卫生总费用由原来的143.23亿元上升到17204.81亿元,增长了119倍。但是,人均收入2009年比1980年仅仅提高了10倍,也即人们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这种不平衡导致人们看病就医的负担越来越重。

二、中国医疗费用虚高的原因: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的不完善之处,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时,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等制约所产生的新缺陷,进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在中国医疗领域,政府失灵包括寻租,信息不对称,地方保护主义等,这些都是造成医疗费用高昂的重要原因。

一、寻租行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决策中参与者也是经济人,追求的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公共决策者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和部门私利,由此将导致政府设租和企业寻租行为。就医疗领域而言,医药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会游说和贿赂政府监管部门的某些官员,而政府监管部门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对这些药品和医疗器械采取特殊的待遇,放松监管,或是对这些产品的价格不进行严格制约,从而给药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背离市场价值规律进行涨价提供了可能。药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在定价时自然会将寻租成本考虑在内,所以药品价格一涨再涨,进而导致医疗费用虚高。

二、公共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指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和制药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我国现行的药品定价方法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在现行体制下,制药企业在向物价管理部门申报药品成本时会出现虚高的情况。各地的物价管理部门几乎同时面对少则几家、几十家,多则上百家的的制药企业,如果单靠物价部门自身的力量调查这些制药企业申报的药品成本是否属实是不可能也不会现实的。所以在缺乏成本信息的情况下,物价部门的定价是被动的,缺乏真实性的。实际上,成本加成法只考虑了成本加利润,没有考虑临床使用中的质量和效果以及药品的性价比,因此通过市场机制胜出的,并不是效价高的产品而是利润空间大的产品。

三、地方保护主义。根据我国药品定价制度可知,地方政府的物价部门有权决定乙类药品的价格。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提升GDP,通常授意当地物价部门在制定乙类药品的价格时放任制药企业虚高报价。而地方物价部门财政上依赖于地方政府,人事上接受地方政府安排,所以执行着地方政府的这一授意。并且根据药品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原则,地方政府的物价部门在定价时会进一步提高价格,而价格监管部门会配合物价部门的行动,放松对这些企业的制约,造成药品或是其他一些医疗器材价格的全面上涨。

四、公共决策者的能力有限。在实际决策中,公共政策通常是根据决策者的经验作出的,而公共决策者的能力是有限的,其作出的决策也会出现差错。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一些问题,积极地推进了一些政策措施。比如,2008年10月份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药品收支两条线和零差率销售”的管理办法,希望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并且各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也积极展开试点工作,探索药品零差价政策。但是,实际的政策效果却并不理想。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前,基层医疗机构是自主购药,并不参加政府的统一招标, 其药品采购价格极低,但是目前大多实行省级招标采购和配送, 出现了基本药物中标价高于基层医疗机构现行零售价的现象。

三、治理医疗费用高昂的对策

篇5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系统动力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并且需求趋向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很多的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人们往大医院扎堆的现象仍然很严重,医保不能合并,大病医疗问题,仍然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整体上分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研究。

卫生服务系统是一类具有多变量、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系统,组成部分之间因果关系复杂,并且内部运行机理复杂目前尚未清楚,需要我们用动态的长期的观点研究,而系统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学科,擅长处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问题,和一些数据不足的社会系统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单元应保证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系统构建科学,二是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合理,三是机构与制度适应所处的外部环境,而系统结构是关键因素[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城市医疗机构,一般包括县级以上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研究方法

参考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系统中现有问题,形成理论框架,界定主要因素,划定卫生资源配置系统边界,研究系统内主要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特点进行动态研究,构建出系统行为反馈结构,形成系统因果关系图。将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筛选区分出研究该系统的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和流量绘制系统流图。将流图通过软件模型化,设置模型初始值,构建模型变量间函数关系,进行卫生资源配置系统模型模拟,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将模型输出结果与真实值对比检验模型真实性同时对敏感性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提高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卫生服务系统模型的一些参数和结构,模拟政策实施的效果,对政策的实施起到模拟仿真和评估的作用。本文使用美国Ventana公司编制的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进行模型处理。

1.3研究步骤

建模的步骤包含的问题和使用的主要工具

1.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的边界选择问题,关键变量,时限,参考模式

2.提出动态假说现有的理论解释,聚焦于系统的内部,绘图(包括系统边界图、子系统图、因果回路图、存量流量图、政策结构图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工具)

3.写方程明确决策规则,确定参数、行为关系和初始化条件,测试目标和边界的一致性

4.测试与参考模式比较,极端条件下的强壮性分析,灵敏度,其他测试

5.政策设计与评估具体化方案,设计政策,“如果-则”分析,灵敏度分析,政策的耦合性

[2]

2.模型建立

2.1建模目的

针对山东省医疗服务系统在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及卫生服务供给和利用两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各因素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果反馈关系,研究影响我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发展的因素,结合历史数据对未来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然后提出对策建议。

2.2系统边界

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动态复杂反馈系统,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些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构成因果关系。其中人口包括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人群患病率等。经济包括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社会包括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障政策。

3.结论

3.1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优点

与经济计量建模方法不同、,系统动力学建模以信息反馈原理为基础,可以有效模拟系统未来的行为,解决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方向性为题,因此非常。适用于广泛存在多重反馈,结构,而难于进行数据观测的复杂系统的仿真和模拟[3]。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一种直接反映因果机制的模型,它不以准确估计系统参数为目的,强调系统动态变化中的行为内生,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关系的辩证观点[4]。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许多学科领域已经有了不少运用辅助软件建模的成功实例,使用软件辅助建模,使建模过程直观化,模型结构调整方便。

3.2研究的意义

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系统科学理论结合丰富了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国内外关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多是定性或者从某一局部进行的,很少利用系统动力学从系统的角度整体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的内部结构,因此将系统动力学与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也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方法。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进行政策模拟,通过对系统结构、相关制度、卫生政策与外部环境等的模拟研究,获得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动态行为特征与内部运行机制,发现系统结构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提出解决系统结构问题的政策建议。(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鹭鹭,陈群平等.卫生资源配置系统性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6)

[2] 钟永光,贾晓菁,钱颖等.系统动力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0-21

篇6

今年的“两会”上,他一下子带来了10份提案,从内容看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无疑是他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因为10份提案中有4份都涉及这个领域――最早的信息,记者便是从他的微博上了解到的。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驻地之一的北京会议中心,记者约访了何伟委员,就他提案中涉及到的问题展开了采访。

何伟自编的“一号提案”是《关于加强疫苗管理的建议》。他认为,“山西疫苗致死事件”的出现,以及各地报出的过期疫苗事件,很大程度上都在冲击着家长的信心,很多家长都怕给孩子接种到“问题疫苗”。而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都会接种很多疫苗,其中有国家免费接种的,也有自费接种的。但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存在着疫苗的安全性、连续性以及接种服务方便性等问题。但我们在“疫苗的安全性、连续性和方便性”方面,都存在问题。由此他建议,在疫苗监管方面,首先要使疫苗管理的信息化、透明化。在疫苗的采购、尤其是二类疫苗的采购上,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其次要加强对疫苗的管理。最后还要加快个人疫苗接种信息查询的网络建设。“建议政府切实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化小钱办大事,办实事。”何伟说,“疫苗安全事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说,事关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今年首先提出的,就是这方面的建议。”

何伟的“二号提案”是《关于提高村医待遇及创造村医良好执业环境的提案》。何伟认为,在新医改方案大力倡导加强基层医院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基层医生的能力建设、待遇和执业环境问题。何伟介绍说:“目前,村医的命运与现代各种职业极不相称。从收入上讲,要想合理诊断、治疗,所取得的利润都不及一个普通农民工。再说保障,他们还不能和正式的医生、教师一样有各种保障和退休金等待遇,即老无所依,所以有些村医为了生计被迫改行,留下医疗空白点;有的则就地取材以患者为市场,把收入建立在输液和药品加价上,这无疑加重了农民负担。”

何伟举例说:“新医改如果能在提高村医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给村医提供各种待遇和保障,具体办法可按照服务区域人口和人均收入计算;再把药品降至零差价销售,那么主要益处可有如下三点:一是村医不再依赖输液增加收入,减少人均输液量,减少甚至杜绝过度用药的一切副反应;二是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很多乡村都有非法行医充斥医疗市场,他们的存在无非为了赢利且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如果上述想法成立,则患者身上无利可图,非法行医可不攻自破。”

何伟的“三号提案”是《进一步提升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能力》。他认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医疗服务链条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龙头,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县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给予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器械配备、医保倾斜等多项政策扶持,使得县级医疗机构得以大踏步前行。伴随而来的是,县级医疗服务机构对其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了,同时广大基层群众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如何提升区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县级医疗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是医疗改革中完善基层医疗体系,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点。

“四号提案”是《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何伟认为,新农合的本质是通过农民群众的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减轻农民由于医疗支出过大所带来的经济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在家等死” 等现象,以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新农合在试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是:其一,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其二,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有待完善;其三,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篇7

关键词:中医药;经济学;必要性;建议

一、中医药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卫生健康服务遇到的问题,并解释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卫生服务中的经济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卫生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和中医药相结合形成的学科,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中医药服务,中医药资源分配、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强调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阐释中医药行业中经济发展规律。国内关于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不过卫生经济学毕竟是从国外引进的理论,主要还是适用于现代医药学,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中医药领域,中医药行业的卫生经济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少专业的、适合中医药的卫生经济理论的支撑。

二、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没有充分挖掘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研究方法与其他行业的卫生经济研究相同,这会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研究思路也是借鉴西方现代医学的思路,未能注重中医药本身的优势和特点,不利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知,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突出强调中医药特色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有其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卫生经济学,要充分挖掘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的传统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利用中医药经济学理论知识,重点关注中医药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适合中医药发展的卫生经济学。

(二)符合中医药领域的发展需求

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理论支撑,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助于中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能够在中医药服务、管理、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产生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中医药发展方面的专业理论指导问题。

(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就目前来说,我国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体系尚不完善,帮助建设科学完善的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体系,弥补以往探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产生更多关于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方面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四)提高中医药领域的管理

深入研究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为中医药卫生服务领域提供对策,完善中医药卫生管理。整合中医药行业的卫生经济方面的数据,建立健全覆盖全国众多中医医院的大型经济数据库,有助于对中医药经济数据的掌握,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对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分配,掌握中医药行业的服务状况,从而提高中医药卫生服务水平和经济决策水平,更好地实现对中医药领域的管理。

三、思考与建议

(一)学科定位

中医药卫生经济学并不是单一的学科,其融合了中医药、经济学及管理学。中医药理论应紧扣中医药的特殊优势,顺应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经济学理论要注重与中医药的结合,并不仅仅是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管理学理论重视医院经济管理方式,再结合中医医疗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二)学科建设

任何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支撑,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也是如此,建设中医药卫生经济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研体系,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三)建设数据库

建设中医药行业的经济数据库,获取中医药产业的数据信息,掌握中医药产业的资源配置,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中医药行业数据共享,以此来促进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发展。

篇8

建立对公立医疗机构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补偿机制

“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其公共卫生性质,指出对从事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医疗机构在政策上要有所倾斜,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的要求。”孙建方教授介绍说,公立医疗机构在历史上曾对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这些医疗机构仍然承担着一些公共卫生工作,包括传染病的发现、治疗,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等。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疗机构包括专职的专科医院,例如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公立医疗机构,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经费补偿,迫使他们长期以院里的其他收入补贴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加重了医院的负担,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以药养医”或“以药补医”的现状,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孙建方教授认为,对于从事公共卫生体系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这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要求,也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他建议对这些医疗机构采取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医疗机构的特殊的财政补偿机制,可以考虑实行全额拨款、差额管理、绩效考核的新型政府财政补助政策,以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临床医师晋升制度中

以临床能力考核为主

据孙建方教授调查,我国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表现在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临床能力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而且,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医学教育制度不完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分配政策不能体现医师的价值,以及临床医师晋升制度的不合理等因素,均影响了医师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其中临床医师晋升制度规定: 临床医师的晋升除要满足规定任职年限外, 作为晋升的硬条件, 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论文, 甚至还要有科研课题及科技成果, 而恰恰忽视了对临床能力的要求。这种临床医师的晋升制度一方面分散了临床医师的精力和时间, 影响了他们钻研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另一方面还引发了过度追求论文数量和科技成果的现象, 包括开展大量的重复性研究、论文拆分发表、甚至抄袭论文、科研作假现象、托关系获得科技成果等做法,增长了科研浮躁现象,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其结果是:一些晋升的医生,甚至某些获得高级职称的医生,其临床能力却达不到相应的水平,不能很好地履行医生的职责。这种以论文及成果数量来衡量临床医师的评审方法不合适,也不科学,误导了临床医师的发展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孙建方教授建议:要对不同的卫生人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临床医师晋升制度中应强化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和要求,将其作为晋升的主要指标,促使临床医师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钻研临床业务,提高临床水平,造福于患者。

基本药物目录仍需补充和调整

自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5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但据孙建方教授观察: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规格与群众需求有较大距离,现有基本药物的品种和规格太少了;特别是许多常用品种不在目录内,患者感到很不方便、或很不理解。还有些目录确定的剂型不够全。基本药物目录中标采购价格与群众所希望的价格有较大差距。在实际运行中,老百姓并没有感觉到降价,反而觉得有些常用药品涨价了。“门慢”、“门特”及特色专科病人社区治疗用药得不到保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按国家、省(市)有关 “基层医疗机构只允许销售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一律不得销售”的要求,“门慢”、“门特”及特色专科病人使用的部分药品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药提供,他们被迫又返回三级医院排队开药,既不方便,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加重了大医院“看病难”问题。

为此,孙建方教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补充和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在充分听取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意见的基础上,对基本药物目录进行补充调整,吸收部分常用药品及剂型进基本药物目录,并形成制度化,每年一次。同时,将“门慢”、“门特”及部分特色专科病人治疗必需的非基本药物调整为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以满足病人治疗需求为目的。

加强医疗机构补偿和企业监管

孙建方教授经过调研还发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政策不到位,运转困难。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如果仅以使用药品的加成损失来补偿的话,一方面过期、失效药品和药品损耗没有考虑到,另一方面随着门诊量和药品库存增加,进药总金额和工作总量也随之增加,在空间、资金及人事方面也明显增加了成本。此外,医院原有的药品采购销售模式也有额外的收益。如果不能按实际损失来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无法正常运转,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甚至降低,工作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篇9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营改增; 税收;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中图分类号】 F810.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2-0094-04

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开展了营改增试点工作,行业范围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同年9月至12月,试点地区陆续增加了北京、江苏、广东、湖北等8个试点省(市)。2013年8月,营改增试点工作推向全国,并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行业范围②。2014年1月新增铁路运输与邮政服务业,同年6月又增加了电信业。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范围再次扩大,囊括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等几乎所有行业,医疗行业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生活服务业也在试点范围内。

目前,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两大类,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鉴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我国政府对赋有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了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然而,原有的税收制度使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产生了许多无法抵扣的进项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经济负担,不过随着营改增在医疗行业的逐渐落实,此类长期困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问题将迎刃而解。

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制度的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研究的主要启蒙者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是指制度替代、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高效率的制度替代低效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制度变迁主要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类[1],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的命令、法律“自上而下”地主导制度发生变迁的过程;诱致性制度变迁恰好与之相反,是指“自下而上”式的由相关利益群体自发倡导的制度变迁的过程。一般而言,我国所发生的制度变迁几乎是由政府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与民意而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此次“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便是如此。

(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制度的变迁过程

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制度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调整:

1950年和1955年分别下发的《关于医院诊所免征工商业税规定的通知》与《P于贯彻医疗机构免征工商业税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原本仅针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范围,取消了私立医院、诊所免缴工商统一税的三个前提条件[2],即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私立医院或诊所,均免缴工商统一税。

1994年,政府将医疗服务纳入营业税应税对象,并用增值税与营业税替代了原有的工商统一税。虽然此阶段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之所得仍然享有免缴营业税的税收优惠,但由于税收计算方式的不同,利用增值税与营业税代替工商统一税的做法使医疗行业的外在税收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0年,《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始采用不同的税收征收方式,并规定:“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享受免税政策”。

2009年新医改后,我国医疗机构医疗卫生行为所得的税收政策再次回转到营业税免税范围内,即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均免缴纳营业税③。针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税收政策的转变过程,如图1所示。

二、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征收范围与征收环节不同

增值税与营业税均属于流转税,不过其征收的范围与环节存在差异。增值税是以流转过程中商品(含应税劳务)所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对货物销售、进口货物以及修理修配劳务的个人或单位所实现的增值金额予以税金征收的税种;而营业税则是对我国境内应税劳务提供、不动产销售或无形资产转让的单位和个人所获得的营业金额予以税金征收的税种。

(二)税率与计税方法不同

增值税与营业税均是按照比例税率进行税额征收,但两者在税率及计税方法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增值税原则上存在基本税率这一概念,即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实行单一化的税率标准,不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特殊行业或产品增设特定的税率;营业税则是对同一行业的所有营业按照相同税率课税,不针对不同行业采取差异性税率,当然,税法特别规定的情况除外。

(三)纳税义务人不同

依据我国相关税法,增值税的义务纳税人指的是在我国境内进行货物销售、进口货物以及修理修配劳务等商业性活动的个人或单位;而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则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应税劳务提供、不动产销售或者无形资产转让等营业性活动的单位以及个人。

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现有的税收制度及存在问题

(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现有的税收制度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有效促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针对性地制定了许多优惠的税收鼓励政策,依据《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本文将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整理如下:

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遵照相关政策规定的价格所取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收入可享受免税待遇,未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这项优惠政策。依据财政部给出的定义,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提供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3]。

2.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取得的租赁、培训、投资等收入应按相关规定缴纳相应税收;机构取得的收入中,除了直接用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部分,可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后抵扣其应缴纳税收所得款,其余款项按企业所得税法征收企业所得税;医疗卫生机构的征税和免税收入项目应分别核算,费用分摊,不分别核算的,按征税项目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4]。

3.对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内自产自用的制剂可免征增值税。

4.对于已经实现药房分离,成为独立药品零售企业的,按企业标准征收各项税款。其基本属性属于营利性的企业,是通过药品销售实现自身机构的利益,而期间投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自身建设中的少部分盈利仍然予以免税优惠,对于剩余盈利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如数征收。

5.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内自用的土地、车船及房屋可免征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

6.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向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所设立的公益性及非营利性组织捐赠的公益或救济性捐款可在税前获得全额抵扣。

(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现有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的税收制度基本是1994年国家税收政策改革后所形成的,缺少面向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专项税收立法原则。而随着民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5],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规模及数量迅速扩大,其所依据的现有税收制度逐渐暴露出自身固有的弊端,无法适应当下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需求。

1.税收制度操作难度大,缺乏执行性。依据财税〔2000〕42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对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遵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而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对于超出国家规定价格以外所取得的收入,且未直接用于医疗条件改善的,需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法进行征收。然而,由于医疗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难以绝对掌控,相关税务人员无法清晰判断医疗服务收费是否超标,并且也难以准确辨别机构所获得的收入是否直接用作改善医疗条件,因此,该制度的实际操作难度非常大,很难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准确的企业所得税征收。

2.税收征收监管漏洞大。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9万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7万个,占全部医疗卫生机构的93.7%④。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全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而绝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未进行税务登记,长期处于税务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外,这不仅导致了我国医疗行业税务登记率水平偏低,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非营利性身份界定难。由于我国对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疗机构所执行的征税政策不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因此,为了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许多营利性医疗机构便想方设法地与非营利性质“挂钩”。而政府在进行机构的性质认定时也并没有制定清晰的资质标准,这就造成部分医疗机构假借非营利性之名恶意避税,造成大量税款流失。

4.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务体制不健全。由于目前我国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绝大多数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因此,其一直延续着传统事业单位的财务体制,并未按照独立的经营实体进行科学的会计核算,致使税务部门在进行计税时问题重重,难以核算准确的应纳金额。

四、营改增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医疗机构经济负担

目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价格高昂的诊疗设备和中药制剂的购置方面没有任何优惠的税收政策扶持(仅仅在疫苗、一级避孕药品和抗艾滋病等药品的购置上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这些必需品的购置往往给医疗机构带来许多无法抵扣的进项税,大大增加了机构自身的经济负担。实施营改增后,既可以有效避免对医疗机械和药品重复征税,又能够减少“产出―流通”整个环节的税费,相应减轻医疗机构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购置方面的经济负担,更好地提升医院的经济状况,以进一步改善院内的医疗条件。以医疗器械的购置为例,医疗机构作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在购买医疗器械时,无法对该项进项税进行抵扣,因此承担了本应由患者承担的税负,而营改增后,医疗机构便可对该项税进行有效抵扣,降低自身的经济成本[6]。

(二)有利于减少个人医疗支出

长期以来,“看病贵”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与民众的重大民生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以及医疗自费比例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整体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服务供给远低于需求,因此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这便决定了个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受限于个人经济水平。一般而言,工资和薪金是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一旦从中扣除医疗费用后,便很难满足其他生活支出的需要,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营改增的实施使个人医疗卫生开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制度支持,并在充分保证公共卫生支出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有效缓解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负担[7]。

(三)有利于构建新的医疗机构体系

t疗卫生服务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稳定发展与民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为了切实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与福利性,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的价格低廉、适宜是必然要求。营改增在医疗系统的执行,将会积极促进医疗服务行业征税体系的建立健全,优化医疗机构的整体布局和医疗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可以有效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缓解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或落后地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助力建成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的新型医疗卫生体系[8]。

五、对策及建议

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将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到了增值税的课税范围,并针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制定了特定的税收扶持政策。如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方式对非营利医疗机构予以间接投入,包括给予其免税资格,允许其发行免税债券以改善医疗条件;法国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免征所得税和医疗服务增值税;英国则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的慈善医院予以增值税、所得税、遗产税、资产收益税及其他税费的相应减免等[9]。

在充分借鉴国际相关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以有效推进营改增在医疗行业的落实。

(一)国家层面

1.将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将医疗卫生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环节,用增值税制取代现有的营业税制,实现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中间环节增值税的充分抵扣,促进产业之间融合,有效减轻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理顺医疗机构与上游相关产业和下游医疗服务消费者的关系,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运作,同时消除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导致的重复征税的问题,实现税收结构性调整。

2.开展征管状况普查,加强监管力度

税务部门对目前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征管状况把握不清,我国长期以来也未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过系统甄别与统计。因此,我国多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游离于税务部门的监管之外。笔者认为,税务机关有必要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个数展开“地毯式”普查,了解纳税登记和申报情况,建立户籍档案,加大监管力度,健全惩戒措施,将现行游离于税务监管体系以外的医疗机构重新纳入到税务监管系统内。同时,加强税务知识的社会普及,督促单位和个人积极地进行税务登记,履行纳税义务。

3.在医疗卫生行业内实行差异化的税率政策

在医疗服务行业内,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采取差异性的税收政策,以实现税收政策的杠杆平衡功能。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予以其较低税率或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此类服务的提供,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效率;对于非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的服务或特需医疗服务,按照市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价格,并按照现代服务类行业的通行增值税税率予以正税,以保证医疗行业税收的稳定性,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良性发展。

4.构建平等的税收法治环境,促进市场作用的发挥

一方面,对医疗行业本身来说,我国目前对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显著优于营利性医疗机构,这便使得市场规模原本较小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处于更加劣势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不同性质医疗机构间税收政策的公平性,即无论是税收优惠还是一般纳税,不区分医疗服务提供主体的性质(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仅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采取差异化的税率征收政策,切实保证各类医疗机构在公平的市场氛围内良性竞争,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就不同行业来说,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由于医疗行业本身具备的高风险、高成本特征,如果再加上税收负担的比例高于其他行业,则必然导致医疗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该行业社会资金的流入。因此,政府必须根据医疗行业自身的经济负担来确定其纳税义务,对医疗服务的课税给医疗机构带来的成本应只限于纳税额,并避免因课税而增加医疗机构的其他交易成本。

(二)医疗卫生行业层面

1.财务管理方面

在增值税制度中,纳税义务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类。当医疗机构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时,机构仅能开具普通发票,无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医疗机构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时,机构只有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才能进行税额抵扣,减少机构税务负担。而常规运行中,医疗机构因其经济规模通常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在营改增后的经济活动中,医疗机构应重视供应商档案管理,向可以开具合法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产品供应商采购商品,并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同时,强化对机构内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深化其对营改增含义的认识和改革中相关优惠政策的把握,最大限度地减轻医疗机构的税务负担,促进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会计核算方面

营改增的落实可以有效解决医疗机构被重复征税的问题,显著减轻机构的税务负担,医院可以将节省下的税款用于改善自身的医疗条件,提升院内的科研和医疗服务水平。较于营改增前医院所缴纳的营业税税种,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更为复杂,其采取的是对进项税的抵扣制,会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变更为权责发生制,涉及到的会计核算科目也相应增多,因此,医疗机构必须提高对自身会计核算业务的要求。营改增执行后,在收支核算方面,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需及时补建完成增值税明细账,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一一核对其相关信息;在日常账目往来方面,应着重核对收支账目较原有政策发生的变化;在科研项目方面,在科研项目引进时注意款项的换算,以不含税的款项入账与增值税的计算[10]。

3.涉税纳税方面

第一,需设置专门负责核算、申报和缴纳等增值税管理的岗位,如江苏试点医疗机构普遍有财务业务骨干任增值税办税员;第二,及时改进医疗机构的票据管理方法,调整增值税票据的购买及使用等责任程序;第三,在制作账目凭证时,依据税务票据的相关审核要求,明确统一的会计分录;第四,保证账簿登记信息与税务信息的一致性,方便随时查询。此外,医疗机构内的财务部门需进行定期审核与不定期抽查财务工作,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实现医疗机构税收管理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佑林,陈朝霞.江浙工业化模式的形成机理:企业家主导下的制度创新增长模式[J].经济论坛,2011(8):53-57.

[2] 汤洁茵,刘剑文.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医疗税收制度的立法改进[J].涉外税务,2009(9):17-21.

[3] 李.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 何钦强.医疗机构改革的税法问题研究[M]//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8.

[5] 唐圣春,乐虹,郝敏.中美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比较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5(11):23-24.

[6] 刘柏惠.增值税扩围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税收制度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5(6):57-63.

[7] 商晓.我国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的必要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8] 方学敏.“营改增”扩围对医疗卫生行业税收制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63-64.

篇10

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司富春结合所从事的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很好地履行了政协委员的职责,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了18项提案,书面发言2次,其中7项被作为A级提案、11项被作为B级提案,所提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用。如提案“加强中医药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和采用,作为优秀提案被选录到《把握人民的意愿》一书中,被评选为十届政协优秀提案。今年,他带来的是关于关注亚健康及治未病方面的提案。

多年进行中医防病研究的司富春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关注亚健康和治未病的重要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司富春委员说,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诸多疾病发生前期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产生与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改变有关。紧张的精神心理压力、过度的体力脑力劳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亚健康产生的三大原因,干预亚健康可以扭转机体健康状态的恶化,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防病保健体系建设无疑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有效抓手!

司富春委员介绍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诸多变化影响了医学疾病谱的改变。目前我国疾病谱已经从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代谢性疾病为主。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占据疾病发生率首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疾病谱正从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代谢性疾病为主,这个改变是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诸多变化密不可分的。也正是由于这诸多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城市里,亚健康人群正呈扩大趋势。因此,司富春委员认为,建立一个针对健康――亚健康――疾病的发生规律的医疗防病保健体系,可以科学地帮助人们抵御亚健康来袭,保护群众的体质和健康安全。

他说,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通过积极的医疗改革措施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覆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多,政府加大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并不能有效解决矛盾。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不照搬国外模式,建立一个医疗防病保健体系,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入手,可以大大减轻医院诊疗压力,减少居民医疗费用开支,减轻百姓医疗负担,缓解医疗卫生矛盾。

司富春委员还表示,加快防病保障体系建设,将防病作为医疗工作的重点,可以将最少的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转化为最大限度的居民健康保证,同时大大减轻医院诊疗压力,减轻百姓医疗负担,缓解医疗卫生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