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防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旱灾害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建国以来水旱灾害情况
1.1 旱灾
干旱呈现为春旱和伏旱,尤以春旱最重。旱灾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发展蔓延快、灾害损失重。建国以来,承德县的干旱发生总次数是29年次,平均3年2旱,其中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每10年中发生5—7年次,最为严重的1999年的特大旱灾, 7-8月份降雨量仅47.3毫米, 7条主要河流全部断流,地下水位下降1-3米,全县有8.5万人、1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54万亩,绝收3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亿元。旱灾严重影响全县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是承德县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
1.2 水灾
水灾多发生在7、8月份,频率较多,多为局部暴雨山洪,历时短、汇流快、冲刷严重,地表土层流失,水冲沙压,甚至毁堤决坝。建国以来,全县共发生较大水灾38年次,发生频率为69%,其中全县性普遍受灾10次,占总数的28%。1994年7月11日至13日,承德县遭受特大暴雨和洪水的袭击,滦河、老牛河、武烈河、白河、白马河、柳河、暖儿河、乱水河等河水猛涨,来势凶猛,沿河两岸损失惨重,根据洪痕推算均已超过三十年一遇洪水,滦河洪峰流量3000米/秒,几十年农田基本建设成果如渠道、堤坝、水利设施被冲毁,水电站遭受严重破坏,人畜饮水地下管道等设施被冲断冲垮,8座病、险水库更是雪上加霜。全县26个乡镇,421个行政村均遭受不同程度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04.15万元。
2.水旱灾害的成因及特点
2.1 水旱灾害的成因
2.1.1 降水分布不均
一是降水在年际、年内分布不均。年降水变率较大,多雨年与少雨年水量相差4-6倍,年际变化振幅高达500毫米,如下板城1978年降水量为827.1毫米,而1971年仅362.7毫米;年际降雨不均使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很大。降水在年内变化主要受季节影响,全年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汛期的6-9月份,其余月份降水量则相对偏少。二是降水在地域内分布不均。全县以中部的头沟、双峰寺一带为少雨区向东、西、南延伸递增,西南部的金厂、白旗一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雨量最多的地区,北部的三家、磴上一带雨量明显减少。
2.1.2 地形复杂多变,水土流失较严重。
承德县山地和丘陵面积56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4.6%,25o以上坡地面积达到全县总面积的70%,实有林地302万亩,森林覆盖率50.4%。由于地形复杂多样,谷陡流急,山体多由片麻岩、沙砾岩组成,水土涵蓄能力极低,加上垦荒、放牧、采矿等人为原因,使土层减薄,裸岩增加,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247.4平方公里,其中轻度侵蚀1056平方公里,中度侵蚀1078平方公里,强度侵蚀113.4平方公里。全县年均流失自产地表水34977立方米,年均冲走表土254万吨,。
2.1.3 蓄水工程调控能力低
全县现有小型水库24座,塘坝44座,总蓄水量1500多万立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水库和塘坝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通过近两年的水库除险加固有15座水库和10座塘坝能够正常蓄水,蓄水量不足500万立米。全县1700多公里防洪坝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建设标准低、超年限使用,防护能力大大降低。机井、渠道等灌溉工程数量少、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全。全县水利工程可控制灌溉面积10万余亩,而其余40多万亩耕地只能靠天收,防灾能力十分低下。
2.1.4 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相对淡薄,自救能力低
群众对于水旱灾害缺乏应对知识,蓄水工程少,对抗击及预防水旱灾害比较迟缓,依然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在水土流失范围内垦荒、放牧人为破坏水土流失现象较多;水利设施丢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利设施现象严重。
3 . 水旱灾害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树立“以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思想。各级政府成立防灾减灾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协作,抓好责任落实;搞好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体系建设,防患于未然;注重对灾害的研究指导,制定完善各类防灾预案,提前落实人、财、物等各项工作的
落实,作好物资储备和供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
3.2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在治理中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蓄水保土与耕作措施相结合,农民脱贫致富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治水保土方针,坚持先上游后下游,先坡面后沟道,沟坡兼治,在25°以上坡耕地逐步还林还草,重点区进行封山育林,提高林草覆盖率,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的原则,真正形成综合治理立体开发全方位防护体系,达到涵水保土、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构筑高标准的防洪抗旱体系。
对现有的水库、塘坝、防洪坝以及机井、沟渠等水利工程进行加固维修,提高现有设施的防洪和抗旱能力,结合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专人管理,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以在主要行洪河道建设一批水库、防洪坝等骨干性控制工程为主,拦蓄洪水;大力推广以集雨水窖为重点的雨水集蓄工程和以低喷灌为主的节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增加抗旱水源,节约用水,提高抵御旱灾能力。
3.4 加大科技含量,以科技进步推动水旱灾害防治工作。
依靠科技加强水旱情预测系统建设,完善气象服务网络,强化通讯联络,确保水旱情及时准确传递。对雨情、旱情、工情进行系统分析,优化调度,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指导灾害防治工作。尤其是在抗旱工作上要大力推广喷、滴、微灌技术,适当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抗旱能力。
3.5 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吸纳资本。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项目谋划和包装,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建立健全资金配套制度,保证地方投入足额到位;搞好一事一议,积极动员群众投入,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制定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大力开发利用现有水利资源,盘活水利资产,开辟“以水养水”的资金使用渠道。
篇2
(一)为了做好防范和处置因暴雨、洪水、台风、干旱等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保证抗洪(台)抢险、抗旱救灾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
(三)按照洪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水旱灾害分为特别重大水旱灾害、重大水旱灾害、较大水旱灾害和一般水旱灾害。
1、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二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15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将严重影响本县,并发出紧急警报。
(3)-月份连续干旱7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严重不足,饮水困难人数超过5万人。
(4)小(一)型以上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等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特别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2、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一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达100-15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或大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将严重影响本县。
(3)-月份连续干旱5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梅汛期后连续干旱天数20天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2万人。
(4)小(二)型以上水库、重要山塘或主要河道、堤防出现严重险情。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等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3、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一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80-10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对我县影响较大。
(3)-月份连续干旱3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梅汛期后连续干旱在10天以上,饮水困难人数超过0.5万人。
(4)小型水库、山塘出现险情,并危及公共安全。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洪水等险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4、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水旱灾害:
(1)较大范围内(一个乡镇以上)24小时降雨量已超过50-80毫米,并且省、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暴雨。
(2)省、市气象部门强热带风暴、台风对我县影响较小。
(3)-月份连续干旱20天以上;梅汛期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蓄水不足,饮水困难人数超过0.2万人。
(4)小型水库、山塘出现险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5)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洪水等险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
(6)其它情况需要启动预案的。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县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县防指),由县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人武部、民政局、交通局、公安局、农业局、国土局、建设局、供电局、经贸局、教育局、卫生局、安监局、旅游局、武警中队、气象局、供销社、广电台、电信局、人保公司、人寿公司、安文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人武部、县府办、县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组织制订完善防汛防旱预案,审定和批准蓄水工程的洪水调度方案、水库控运计划、抗旱应急供水方案,制订防汛防旱有关规定、规程、办法等。组织开展防汛防旱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影响防汛防旱安全的有关问题。负责重要河道、水库等洪水调度,抗旱应急供水调度;贯彻执行上级防汛抗旱调度命令和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抗旱应急供水方案。负责全县汛情、旱情通告,以及和解除紧急防汛期、非常抗旱期。并协助做好灾后处置、有关协调工作。执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洪涝台旱灾害防灾救灾的任务。
(二)县防指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汛办),负责防汛防旱日常工作,县防汛办设在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水务局分管副局长兼任,确定一名专职副主任。
办公室主要职责:汛期月日至月日每天24小时值班,掌握汛情、旱情、灾情,及时提供指挥决策,提出启动洪、涝、台、旱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贯彻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示、命令。洪水、台风、干旱预报、警报,编制险情、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报告。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和执行抢险救灾工作。做好有关信息、联络、接待等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三)县防指下设应急工作组,各工作组划分及主要职责:
1、预测预报及信息组
县水务局牵头,由县防汛办、县气象局、县广电台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天气报告,下达指挥部指令等。
2、抢险救灾组
县人武部牵头,由县水务局、交通局、供电局、建设局电信局、民政局、公安局、国土局、农业局、经贸局、教育局、安监局、旅游局、卫生局、武警中队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洪、涝、台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抢险救灾、人员转移,灾民安置等。
3、抗旱救灾组
县水务局牵头,由县建设局、农业局、民政局、卫生局、公安局、人武部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干旱发生地乡镇政府的社会力量抗旱救灾。
4、应急物资和电力通讯保障组
县经贸局牵头,由县交通局、供电局、民政局、电信局、供销社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储备和调运应急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器材,保证电力供应、通讯畅通等。
5、应急资金保障组
县财政局牵头,由县发改局、水务局、民政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筹措县级救灾资金,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
6、医疗卫生保障组
县卫生局牵头,由县农业局、建设局、水务局、县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等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和灾后疫情防治等。
7、灾后重建组
县发改局牵头,由县电信局、供电局、水务局、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国土局、民政局、人保公司、人寿公司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抢修灾区的通信、电力、水利、供水、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等。
8、灾情核查组
县防汛办牵头,由县交通局、民政局、县广电台、电信局、供电局、农业局、国土局、卫生局、建设局、旅游局、经贸局、人寿公司、人保公司等单位和各乡镇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核查灾害损失情况。
9、新闻宣传报道组
县委宣传部牵头,由各新闻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宣传报道抗灾抢险中的先进事迹。
(四)各乡镇政府和城镇社区、行政村等基层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防汛防旱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防汛防旱和险情处置工作。每年汛期前(4月15日)将组织机构名单报县防汛办。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防汛防台检查
水库、堤防和其他险工险段等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日常巡查制度与安全监测监管制度。县防指在汛前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防汛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防汛安全问题的,责成有关单位限期处理和整改。建设、电力、交通、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市政、电力、交通、通讯等设施的防汛防台检查,发现问题,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处理。
(二)工程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出
当水库、山塘、河道出现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时,各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监测,并将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汛办。当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有管辖权的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调度,其工程运行状况应向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报告。当水库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单位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向下游预警,并迅速处置险情,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汛办报告。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溃坝时,应提早向水库溃坝洪水风险图确定的淹没范围发出预警,为群众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三)洪涝灾情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出
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2、洪涝灾情发生后,有关乡镇应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县防汛办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对重大灾情,应在灾害发生后3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到省防指,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四)旱情预警信息报告及发出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有关乡镇政府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旱情、水雨情变化、当地蓄水情况和用水情况。当发生干旱时,每天向县防汛办上报一次旱情。
四、预防和预警行动
(一)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防旱组织机构,落实防汛防旱责任人、防汛防旱队伍和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对存在病险的水库、堤防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落实安全渡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水库防洪预案、台风暴雨防御预案、洪水预报方案、防洪工程调度计划、堤防决口和水库垮坝应急方案、防御山洪灾害预案和抗旱预案。针对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制订工程抢险方案。
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通信畅通。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7、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在河道、水库、人工水道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强行拆除。
(二)降雨实时预警
水文气象单位应加强降雨监测,当出现强降雨时,应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县防指收到降雨信息后,立即向有关乡镇政府发出警报。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接到降雨警报后,应及时做好应急准备。
(三)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根据《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规定(试行)》及时对台风影响情况的预警警报。可能受台风影响乡镇的防汛防旱机构应加强值班,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按防台预案做好相关工作。
(四)河道洪水预警
1、当河道即将出现洪水时,应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预警提供依据。当水库大流量泄洪时,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应向下游发出预警。
2、各乡镇政府应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范围,按照权限向社会。
(五)山洪灾害预警
有关乡镇政府、村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巡查预警员,汛期坚持巡查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巡查,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转移群众,并报告县防汛办。
(六)干旱灾害预警
当梅雨期降雨严重偏少或其他时段长时间干旱、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河道水位偏低时,各乡镇政府应预警信息,做好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水利工程险情预警
当水利工程发生险情或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及时将情况报告县防汛办和当地乡镇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电话、警报等方式,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发出警报,当地政府做好群众转移的有关工作。
(八)供水危机预警
当因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等原因出现供水危机,由县防指向社会公布预警,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的准备。
五、应急响应
根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的水旱灾害分级,启动相应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一)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指总指挥、副总指挥临阵指挥,县防指成员单位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应急工作组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救灾抢险。县防指部署抢险工作,并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根据需要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和非常抗旱期。向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请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临阵指挥。必要时,报请省、市政府扩大应急。
2、县防汛办加强值班力量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的上传下达工作。
3、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Ⅰ级应急响应,由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动员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二)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指副总指挥临阵指挥,防汛、水务、气象、国土资源、建设等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进入抢险工作,副总指挥协调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工作,向灾害发生地派出工作组指导、部署相关工作。同时,派出专业人员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将情况报告总指挥,并上报上级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通报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必要时,总指挥亲临指挥,部署相关工作。
2、县防汛办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和洪水调度,并监督指导各乡镇的洪水调度,汛情、旱情通报。派出专业人员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
3、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党政主要领导部署抢险工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变化;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抢险情况上报县防指。
(三)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汛办主任临阵指挥,防汛、水务、气象等县防指主要成员单位参加抢险。有关乡镇政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上报。组织受灾地区的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县防汛办主任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信息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并上报县委、县政府,通报县防指各成员单位。
2、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分管领导组织抗灾抢险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工情的变化;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群众转移的准备工作,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情况上报县防指。
(四)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1、县防汛办副主任临阵指挥。有关乡镇政府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上报。组织人员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县防汛办副主任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和水利工程抢险信息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
2、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由分管领导组织抗灾抢险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雨情、风情、旱情的变化;根据预案做好巡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组织饮水困难地区的水源供应,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及时将防汛防台抗旱情况上报县防汛办。
(五)信息报送与处理
1、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防旱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2、防汛防旱和水利工程险情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3、属一般性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按分管权限,分别报送防汛办值班室负责处理。凡因险情、灾情较重,可向上一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值班室上报。
(六)指挥和调度
1、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的乡镇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县防指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2、事发地的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应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发生重大水旱灾害后,县防指派出由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加强领导,指导工作,必要时成立前线指挥部。
(七)抢险救灾
1、出现水旱灾害或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事发地的防汛防旱机构应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与县防汛办联系。
2、事发地的防汛防旱机构根据事件具体情况,按照预案立即提出紧急处置措施,供当地政府或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决策。
3、事发地防汛防旱机构应迅速调集本地的资源和力量,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或救援工作。河道堤防决口的堵复、水库重大险情的抢护按照事先制定的抢险预案进行,并由防汛机动抢险队或抗洪抢险专业队伍等实施。
4、处置水旱灾害和工程重大险情时,应按照职责分工,由县防指统一指挥,各单位或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八)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1、各乡镇政府应高度重视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
2、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县防指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
3、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防汛防旱机构应及时做好群众的救援、转移和疏散工作。
4、事发地防汛防旱机构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指挥机构的指令,及时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域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
5、对转移的群众,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灾区群众,保证基本生活。
6、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乡镇政府和卫生部门加强对受影响地区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九)社会动员与参与
1、出现水旱灾害后,事发地乡镇政府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报经县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2、必要时当地乡镇政府可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十)信息与新闻宣传
1、防汛防旱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
2、汛情、旱情及防汛防旱动态等信息,由县防指统一审核和;涉及水旱灾情的,由县防汛办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和。
3、各乡镇的局部汛情、旱情、水利工程险情、灾情及抢险救灾的有关信息,由县防指审核和;涉及水旱灾情的由县防指会同民政部门审核和。
(十一)应急结束
当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县防指视情宣布应急结束。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县电信局负责保障抗洪抢险现场通讯畅通,确保与外界的联络。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1)对历史上的重点险工险段或易出现险情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因险施策;当出现新的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并由当地乡镇领导负责组织实施。
(2)县防指和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应储备常规抢险器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以满足抢险急需。
2、应急队伍保障
(1)县人武部组建一支50人应急抢险分队。
(2)各乡镇政府按照区域大小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
(3)小(一)型以上水库及重点在建工程组建一支20人以上应急抢险分队。
3、治安保障
县公安局负责做好水旱灾区和防灾人员转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做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4、物资保障和调拨
(1)县防汛办储备救生衣25件,救生圈25只,救生绳3000米,土工布200平方米、锄头50把、铁畚箕50只等抢险物资。
(2)县农资总公司储备编织袋5000只,锄头20把,铁畚箕30只。
(3)五丈岩水库储备编织袋5000只,锄头50把,铁畚箕300只。
(4)各乡镇政府必须按照县防指下达的防汛物资储备任务要求,备足物资。
(5)防汛物资按规定程序调拨,及时补充消耗物资。
5、资金保障
县财政、发展改革、民政、水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抢险救灾资金的筹措、落实,做好救灾资金、捐赠款物的分配、下拨,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的使用、发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救灾、恢复生产所需信贷资金的落实和信贷。
6、避灾场所保障
各乡镇政府应当确定本地区的避灾场所,设立标志,确保灾害来临时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躲避。
7、电力保障
县供电局负责抗洪抢险、抢排渍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8、交通运输保障
县交通局落实临时抢险运输货车5辆、客车10辆,挖掘机5台。
9、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农业等部门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疾病的免疫和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10、社会动员保障
(1)防汛防旱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防旱的责任。
(2)汛期或旱季,各乡镇政府应根据水旱灾害的发展,做好动员工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防汛防旱。
(3)县防指成员单位,在严重水旱灾害期间,应按照分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解决防汛防旱的实际问题,同时充分考虑调动本系统的力量,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4)各乡镇政府应加强对防汛防旱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村、单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在防汛防旱的关键时刻,各级行政领导应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
(三)技术保障
1、加强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建设,提高预报精确度。
2、建立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实现实时制订和优化洪水调度方案,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3、建立水雨情、洪水调度、水利工程抢险、水资源应急配置等专家库,为防汛防旱指挥提供专家咨询。
(四)后勤保障
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抢险物料、交通工具、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等后勤保障。必要时,县经贸局牵头,县粮食、民政、交通、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灾区急需物资的调配工作。
(五)宣传、培训与演练
1、宣传
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各组成部门和新闻部门应加强防汛防旱及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
2、培训
(1)县防指要组织好培训工作。
(2)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汛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
3、演练
(1)乡镇应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2)抢险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抗洪抢险演习。
(3)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专业演练,一般每年举行一次,由县防指组织。
七、善后工作
(一)救灾
水旱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应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二)救济救助
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济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三)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
卫生部门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四)水毁工程修复
(1)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抗旱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2)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五)环境保护
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六)防汛抢险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抢险物料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七)补偿机制
对水库根据防洪调度指令拦洪超蓄淹没造成损失、因抗旱需要调用农业灌溉水源、水库因抗旱保水影响正常效益发挥的,政府按规定给予补偿。
(八)灾后重建
灾害发生地乡镇政府及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
(九)防汛防旱工作评估
各乡镇每年针对防汛防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从防洪抗旱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以及防汛防旱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做好防汛防旱工作。
八、附则
(一)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各乡镇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同时指导并督促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防汛防旱预案。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制定所属水库、堤防的险情应急处置预案,报当地政府和县防指备案。
篇3
关键词:防洪抗旱;信息技术;指挥系统;水旱灾害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的几点思考主要围绕4个方面展开:第一,指挥系统业务的拓展问题;第二,信息采集技术进展;第三,硬件环境和云计算;第四,软件平台与开发体系。
1指挥系统业务的拓展
1.1城市洪涝
目前城市洪涝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二期工程的建设中,对城市洪涝问题,考虑的是远远不够的。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一场城市暴雨引起的洪水致79人死亡,损失严重,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防洪工作的加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里程碑性的事件,使得我国城市洪涝防治进入新的时期。2016年,城市洪涝问题突出,长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太湖发生历史第二位洪水,城市局部洪涝严重,全国有192座城市受灾。城市暴雨频频打破历史极值,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房山最大的降雨量达到541mm,接近北京多年平均降雨量(580mm);浙江余姚2013年10月8日降雨量达到500mm,其中最大的张公岭站达到809mm。近年,我国暴雨强度增加,而且城市暴雨的频次也明显增加。根据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08~2010年,全国有62%的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有137个城市洪涝灾害超过3次。建议:①城市暴雨呈增多增强趋势,逢大雨必涝已成中国城市的通病。城市洪涝防治应该纳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统一调度决策和管理。②城市防洪重点工作包括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以及洪涝信息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和应急管理。③城市防洪应该与流域防洪综合考虑(防洪、除涝、排水3个防治标准要统筹考虑),应该与城市供水、城市水环境统筹考虑。
1.2沿海防洪
目前,沿海的防洪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防汛指挥系统中对沿海的防洪形势考虑的仍不够。2017年3月22日,国家刚刚的《201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1],中国海平面总体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平均高82mm,比2015年高38mm,是1980年以来的最高位。中国沿海近5年的海平面均处于30多年来的高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过去50年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是2.6mm/a[2]。1980~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速率为3.2mm/a,远远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1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2016年上海的沿海平面波动较大,比常年高出102mm,预计未来30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将上升65~150mm,上海现在1000年一遇的风暴潮标准明显偏低,防护和抗御风暴潮的能力也将明显下降。
1.3台风
近年来,在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虽然没有增加的趋势,但影响或登陆我国沿海的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数量明显增多,台风带来的降雨也明显增多,因此,沿海的防洪问题也应该重视台风的影响,在我国的防汛指挥系统中要对沿海的防洪减灾给予高度重视。建议:①工程措施方面,全面普查复核沿海海堤防洪防风暴潮标准,科学编制全国海堤建设规划,全面提升海堤防洪标准。②非工程措施方面,建立台风预警预报系统,及时监视和预警台风移动路径、影响范围、风力及降水强度等;建立风暴潮模拟分析系统,及时监视和预测风暴潮增水过程。③加强研究海平面上升规律和风险管理,提出适应性对策。
1.4山洪灾害
山洪地质灾害目前是我国因洪灾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灾种。我国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山丘区面积约48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50.7%,防治区内约有人口5.7亿人。因此,应将现有的各类监测站网、预警信息和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纳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应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提高灾害预警的可靠性。
2信息采集技术进展
2.1降雨监测
针对降雨的监测,目前有3种形式。(1)大多雨量站仍采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作为地面雨量监测的主要手段和仪器,但是点雨量受地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代表性受到限制。(2)雷达监测降雨在指挥系统中已初步应用,具有时效性强、信息丰富等特点。但是天气雷达反演需要大量的地面监测信息去标定,存在受地形杂波的影响问题,一旦受到建筑、山体的影响,信息是不准确的。(3)遥感监测降雨,研究基础薄弱,受云的类型和特性的影响显著,需要看到云的内部结构,并对能否产生降雨的动力条件等进行分析,监测精度较差。因此,要重视多元数据的监测和综合分析,应用地面雨量站、降雨雷达站和卫星遥感信息进行数据同化,综合利用卡尔曼滤波校准、最优插值、变分校准和统计权重集成等方法,分析计算面平均雨量,以提高预报精度。
2.2水位监测
(1)浮子式自记水位计具有精度高、干扰小等优点,是水位监测的主要方式,但建设费用高、受地形条件限制。(2)非接触式超声波水位计在一些中小河流有较多的应用,但其监测精度受到大气等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湿度的影响比较明显。(3)压力式水位计、气泡水位计、雷达水位计等先进水位测量仪器,改变了水位测量方式,提高了水位测量精度,节省水位井建设成本。因此,在水位监测中,要追求监测精度,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采取适合的监测方式。
2.3流量监测
(1)传统缆道测流(半自动式或自动式)是流量监测最主要的一种手段,测量精度与监测垂线与监测点数量有关,测量耗时长。(2)应用声学流速流量(ADCP)测量设备、雷达波流速仪等新型仪器,可实现流量在线自动监测,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但仪器设备多为进口,费用高。
2.4旱情监测
(1)应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土壤含水量是常用的点墒情监测方法,但监测范围小,数据代表性差。(2)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土壤墒情监测时效性快、监测内容丰富,包括流域土壤含水量、蒸发、作物缺水程度等,目前应用越来越多。但遥感监测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传统的遥感监测遇到云就看不到下面的情况,故受时段限制。因此,适量的墒情监测站点、卫星遥感墒情反演、基于降雨量和水量平衡的流域水文模型,综合分析流域的墒情是非常必要的。旱情综合分析系统应考虑大量的气象信息,综合降雨利用模型,分析计算降雨的蒸散发量,并考虑各个墒情站点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大范围的旱情信息。
2.5工情信息监测
(1)高密度电法大坝堤防内部缺陷探测:探测深度较大,受外界信号干扰较小,图像直观,可现场快速确定隐患的性质和部位,起到应急探测的目的,但分辨率较低。(2)探地雷达法堤防内部缺陷探测:具有分辨率较高、探测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可更换天线探头,适应不同的探测目标,但存在图像不直观、解读要求高,非屏蔽天线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较大的缺点。
2.6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传输技术从传统的微波、短波、超短波专用通信系统与公用电话通信系统相结合,向通用分组无线通信系统(GPRS)、卫星等方面快速发展,重要站点要求两种通信信道互为备份模式,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3硬件环境和云计算
云计算有很多的解释,现阶段广泛接受的是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给出的定义,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资源利用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用户按资源使用量付费[3]。云计算强调的是全系统所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应用,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热备份冗余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高度融合。回看我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任务,有水情分中心、工情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都有服务器,都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系统,好多地方的技术水平达不到标准,甚至不会应用。应该集中到水利云平台,尽快建设强大的水利云。
4软件平台与开发体系
我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提出“两台一库”的技术体系结构,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当时技术是先进的,是指挥系统工程的重要创新点。笔者认为“两台一库”的架构仍然是有效的,但是要在这“两台一库”的每一个部分运用新的技术,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的概念。系统结构应该是在“两台一库”的总框架下,加上新的软件技术;数据库方面,围绕数据的统一更新、数据的唯一性,建设集中式的数据库。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业务系统开发建设中,水文气象、历史大洪水和旱情灾情等长系列的资料对于洪水预报预警、旱情评估与发展趋势分析、洪水调度决策分析、灾情评估等非常重要,新的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要应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这里谈一点关于大数据的粗浅认识。(1)大数据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2)大数据的特征:①数据体量巨大;②数据类型繁多,包括机构化和非机构化的;③价值密度低,海量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很少,信息提纯非常重要;④处理速度快。(3)大数据应用:海量数据源建设、实时信息监测与数据实时更新、所有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计算、推理归纳及知识提取。水文预报是一个很典型的大数据的应用,现在做水文预报,不是计算机算出多少就是多少,要考虑降雨分布、考虑低水情况、考虑下游的顶托、考虑历史上发生的种种情况等。
5结语
(1)我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由四大系统组成,涵盖了信息资源、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管理、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系统工程,是水利信息化的龙头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水利信息化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引领。(2)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是先进实用的,一期工程的技术体系和方案是当时主流的信息技术,也是先进实用的。(3)近些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输、网络、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技术体系需要做必要的调整,未来的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中应尽可能应用最新和成熟的信息技术,但总体技术架构仍是适用的。(4)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应该根据我国水旱灾害的新特点,拓展其内涵,将城市洪涝防治、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沿海地区防洪防风暴潮应对措施等纳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1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EB/OL].(2017-03-22).
[2]IPCC.ClimateChange2014:SynthesisRepor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4.
篇4
[关键词]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00-02
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科研领域的扩大,水利建设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出现了一批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新学科。这些学科包括:水利工程管理学科、水利经济学、环境水利经济科学、水利测量学科等。水利经济科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较大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都要求有《技术经济报告》,主要引用苏联的经济分析方法。按照抵偿年限法来判断工程项目的合理性。1958年以后,水利经济工作停滞不前,1979年后,水利经济工作渐受重视。1980年在湖北丹江口召开了全国水库综合利用技术经济座谈会。同时,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水利经济科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经济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利经济科学的研究视野和范围得以大大拓宽,通过采用和发展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技术,若干分支学科取得了不少创新性和有发展前景的成果。例如对基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水循环理论;水旱灾害的管理与调控;水沙输移与水环境保护;农业高效用水;涉及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等,均有不少创新和重要成果,并为我国重大相关规划、管理及水电工程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但还应当认识到,我国的水利经济科学在一些领域相对于国外学科发展前沿仍存在一定差距,亟待赶上。
1水利经济的内涵
经济原本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这个概念系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的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树立起来的基础。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称,并由其派生至分指的有关部门经济,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水利经济、电力经济等。水利经济是在国民经济中占基础地位的一种行业经济,它是在水资源的勘探、保护、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以及在水旱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由水利基础产业和水利基础设施两个连体的孪生主体构成的行业经济。水利经济从其具体的实体门类组成看,它又是以水利工程为主体的经济,当然它还包括着围绕兴办水利工程而形成的水文水资源勘测、水利勘测、水利设计、水资产、技术或人力兴办的非水综合经营等各种实体经济,这些实体经济组成了水利经济的总和。
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使水利经济中的主体经济水利工程经济的内涵,也起了观念性的变化。使原来只讲投入,不讲回收;只谈宏观经济效益,不谈微观的水管单位延续和生存条件;只认为水利是基础设施公益工程,不承认水利是基础产业生产经营行为;只认为水利是国家财政预算中支出(即是国家的财政负担)部分,忽略了水利能为国家财政创造收入(即直接创造利润的能力)部分的观点,有了根本转变。
2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国内外比较
2.1位于世界发展前列的研究领域
我国在水文预测预报和分析计算技术、水资源评价及其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大型水利水电枢纽的设计理论与主要施工技术、泥沙运动的基础理论与河道整治的关键技术、农田节水技术等已位于世界发展前列。
2.2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若干差距
综合对比分析,我国水利经济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创新型成果较少,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解决,大量先进实用技术亟待普及与推广。具体表现如:①水力学:复杂条件下的消能技术和掺气减蚀技术、考虑各种污染物在复杂水动力条件下的输移扩散规律的研究和模拟技术、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水力控制仿真技术等还比较薄弱。②水文与水资源:水文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估算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较薄弱。③水环境与水生态:生态修复尚处于示范阶段;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控制缺乏有效手段。④水、旱灾害管理与先进国家相比,相关基础研究薄弱;水、旱灾害管理技术方法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国内水旱灾害管理社会化体系构建进展缓慢。⑤河流泥沙:将流域和河流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研究和管理的理念起步较晚。⑥水工程建设:新坝型、新型结构及动静力分析理论方法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岩土工程的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⑦农村水利:在节水灌溉设备研发、劣质水资源化利用、精准灌溉、农业水环境和水生态、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落后。⑧水利管理与信息技术: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水利信息学科总体发展、在线分析、信息资源集成与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
3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3.1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及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社会发展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类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紧缺,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部分地区将面临水资源危机,中国的缺水局面也将更加严峻。全球将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严峻的工业污染、有毒废弃物排放、酸雨、海洋污染、生物种群多样化消失等问题,为积极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更加综合发展的新阶段。
(1)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2)更加重视对宏观问题的探索,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研究水的迁移、演变规律。将河流作为一个具有生命的、流动的及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加以研究,并研究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河流的水循环和生物群落的演替及水资源的再生性机理。
(3)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新的边缘学科的产生,将是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水利经济科学研究将进一步加强与经济、社会科学的交叉,以及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4)基于水利与生态、经济、社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与流域有关的问题,如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流域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流域梯级水库的优化运行调度等,除了依靠水利科技进步与创新外,还亟待加强相关政策、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5)在水利经济科学涉及的各个领域,全面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力促进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
3.2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关注点和研究重点
水利经济科学已为三峡、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和全国防洪规划、全国水资源规划等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后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国水电基地建设和全国新一轮的流域规划编制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水利经济科学的建设与发展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把握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的利用,加速和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力度,大力提高科技成果在水利发展中的贡献率和在重大决策中的影响力,力争在水循环与伴生过程模拟、水安全保障、节水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工程安全及管理等领域实现科技新突破,为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和生态与环境用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1)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的关系。根据水利经济科学的特点和战略需求,在发展方向研究上应注重问题导向,避免局限于对具体方法的研究。
(2)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进一步研究水利经济科学的内涵、体系和发展战略。要建立学科发展研究的长效机制,将学科建设与科研计划、院校教材更新及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如与气象等学科进行持续的联合,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和台风频率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的影响等重大基础性课题研究。
(4)大力加强前沿科学和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的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和加强相关的国家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促进水利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5)加强先进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着力推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6)从体制和机制的层面上,研究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相关问题,提高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学科间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7)强化人才培养,整合水利经济科学的人力资源,着力培养重点科技攻关团队,加强科技人员学风建设与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广泛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江鹏.领导 学习经济 发展水利——金明主政湖南[J].新湘评论,2009(2).
[2]王孝忠.湖南水利建设现状和发展前瞻[J].中国水利,2000(9).
[3]李荣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湖南县域经济信息化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
篇5
水利处于从激进水利向现代水利、可继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水利发展依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十二五”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我区小康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水利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工作目标
1防洪抗旱减灾方面。推进防洪减灾重点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洪水管理、抗旱调度、应急管理等制度,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水旱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2民生水利方面。努力形成保证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
3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形成与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供水平安保证体系,中心城区及边缘村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4水资源节约维护方面。初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维护体系,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时提高,洞庭湖及中心城区内湖等重点地区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5水土坚持方面。逐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逐步改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环境。
6水利法制建设。从提升水利法制化水平的角度。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等方面。
7水利改革与管理。深化水利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利社会管理能力。
三、重点任务
进一步完善防洪保安体系;扩展我区洞庭湖综合治理项目;加大内湖连通工程申报力度;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初步提出“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任务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根治水库病险状况;大力发展城乡供水,初步建立乡村应急水源保证体系,基本解决全局区剩余农村人口饮水平安问题;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防旱抗旱能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水资源维护力度,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环境整治步伐;加强非工程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防汛抗旱决策指挥和预警预报系统;
初步筛选的项目主要包括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平安、水利血防工程、水土坚持、王家河河流综合治理、排灌机埠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内容。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层层责任
2科学制定规划。抓好前期工作;
篇6
关键词:雨水积蓄;水资源;探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旱涝交替出现,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每年竟有大量的雨水从我们面前白白地流失,留住雨水,科学利用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需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雨水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因地制宜,量雨而行,从思想认识、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科学技术、工程配套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加强雨水利用工作,建立完善城乡雨水利用体系,实行雨水收集、处理、回用一体化,走与城市建设和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水防污、工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逐步实现雨水利用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保证水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1、雨水利用的效益及作用
雨水利用是一项技术可行、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利国利民的节水保水方法,是合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对缺水地区抗旱水源的有效补充。通过兴建雨水利用工程可以解决由于干旱而引起的诸多问题,有效地缓解农村饮水困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城乡水土流失和水涝,增强防洪抗旱能力,减少水污染和水旱灾害,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节省城乡居民用水开支和巨额市政投资,拓宽农村水利建设的新路子,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河湖水环境,补充涵养地下水,减少水旱灾害
⑵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促进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⑶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
⑷节省居民用水开支和巨额市政投资
⑸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雨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率在整体上还较低,在观念、技术、投入、工程配套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公众的雨水利用意识还较为淡薄,思想观念急待转变提高,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仍不太规范,科学技术研究推广相对滞后 ,资金投入不足,雨水利用工程不尽配套,严重制约雨水利用的发展,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加强雨水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潜力巨大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思想认识、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科学技术、工程配套和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加强雨水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综合系统,加强雨水利用系统的优化、技术设备的集成和管理,充分发挥雨水利用工程的综合效益,走与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水防污、新农村和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逐步实现雨水利用的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促进雨水利用事业蓬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保证水安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保障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雨水利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因此,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有关雨水利用的方针政策、前景和典型经验,组织对示范工程的参观、公益性广告、展览及社区活动等,引导群众深入了解雨水利用技术,提高雨水利用的思想认识,转变传统的雨水利用观念,不断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把过去单纯的城市“排水”转变为留住雨水,科学利用,把过去的防洪、城市排水,转变为渗、灌、调、蓄、用,排雨水相结合,用科学发展的思维看待雨水,用科学手段对待雨水,利用雨水,使人与雨水和谐共处。
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雨水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和大局出发,以减少污染和水旱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地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可建工程的潜力、布局和工程形式,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从各地实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择优选用,标本兼治,综合利用,宜窖则窖、宜池则池、宜塘则塘、宜坝则坝,将集雨与节灌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雨水集蓄利用与发展生产、径流污染控制、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建设、资源开发、防洪抗旱、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源头污染控制与汇流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雨水管理(污染防治、防涝和排放等)、城市供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建筑和规划的关系,力求环境、生态、美学、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规划实施的工程尽可能最优化地利用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最大效益,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
⑶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完善多种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应加大国家财政投资比例,从中央水利建设基金等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并充分利用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的专款,将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水土保持等多项资金统筹安排,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倾斜。同时,将雨水利用工程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各项激励和扶持政策,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多方筹集社会资金,鼓励个人、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筹资或募捐兴建雨水利用工程。还可将雨水利用工程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利水保建设等规划,并与其一并实施,促进雨水利用蓬勃发展。
⑷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提高科技水平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雨水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还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下的雨水利用战略与技术路线;新型的高效低价集流面材料的研制;蓄水设施的施工技术和防冻胀技术,饮用水水质净化技术;不同约束条件下补灌水量的确定,不同的灌水方式、不同的作物及其农业经营措施综合利用雨水的最佳模式;大气污染对城市雨水水质的影响,城市汇集雨水水质的净化、应用及汇集雨水回灌地下水技术;不同类型雨水收集系统和不同容积、不同材质集雨存蓄系统的优化方案设计;不同地区雨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作用,对工程规划布局、配套设备供应、施工组织、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实行全程服务,要把集雨工程与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品种改良、耕作制度、庭院经济和施肥方式等有机结合,为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奠定基础。并在不同类型区,建立雨水集蓄工程示范区,探索不同地区工程型式、发展潜力及政策措施,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样板和依据。同时,还应加大对群众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先进技术能及时被群众所掌握,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⑸加强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为加强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要健全组织机构,强化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统一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监督协调机制,在雨水利用发展规划、项目的监督、论证、方案审查、设计审批、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使用管理等方面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加强配合,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强化水利部门的督导与技术把关作用,实行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经济责任制和项目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和项目合同,统一规范标准,统一组织验收,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同时对集雨工程进行农业、科技、水利等各种措施的综合配套建设,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工程配套一处”,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刘小勇,吴普特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必要性;教学策略
21世纪初的十多年间,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肆虐着地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疮伤。自然灾害是高中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灾害教学是地理学和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必要性
1.现实需要
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不可预知性,使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而且发生频率高,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预防灾害发生、减少危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培养大众的灾害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灾害知识是人们的必备知识。学校教育的普及面广,高中地理与自然灾害联系紧密,因此,地理学科理应担当起灾害教育的重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强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才能为祖国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高中生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甚至是耳濡目染: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日本海啸……是抹不去的记忆。而且,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做好灾害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规范自身的行为。
2.地理新课程需要
新课程弥补了过去灾害教育的缺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1中提出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所述标准多达14条。做好灾害教学对于达成课程目标大有裨益。
高中地理新教材都将自然灾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以完整章节的形式呈现,如,湘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鲁教版地理1专设“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节;有的教材以分散式串联,如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将自然灾害内容散布于各个章节:地理1中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理2中的水旱灾害……选修5更是整书系统地探讨了自然灾害。新教材使灾害教学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也方便了教学。
二、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升华,两者互为促进。自然灾害知识往往以文本等形式直观展现,而人们的灾害观念内隐着,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构建成体系,从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灾害意识,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高中地理的自然灾害理论不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建立一条从“类型、分布、发生机制(形成原因)、影响、预防”等层面进行灾害分析的线索,方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同时,要始终贯穿人地关系这一内在线索。例如,在分析灾害发生机制时,要让学生多从人为因素思考,客观地看到人类的诱因,认识有些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进而反思人类的行为。
2.整合教学资源,用好两类工具
高中地理教材多样化,对自然灾害内容的编排与考查也各有所异。例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在“大气环境”一章中设了“台风”和“寒潮”两个灾害案例,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中提及了水旱灾害频繁这一较隐蔽的素材,在教学时首先要挖掘利用好这些现成资源,当堂剖析消化。对于灾害类试题,可归纳成专题学练的形式加以吸收。同时,要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2012年秋季新学期第一节地理上就引入了暑期北京发生的城市内涝事件,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组织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讨论和必要的讲解,相信对于学生的灾害教育是很有意义的。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传统实效的教学工具之一,地图能将抽象的知识变的直观,图表运用能力是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之一。在灾害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图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某类灾害的分布图和发生频率统计表,让学生分析这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提出避灾建议。又如,从板块分布示意图上读出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同时,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动力。例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景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重视学生思维,优化教学方式
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害等是系统性的理论,灾害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也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教学时需要用整体性思维高屋建瓴地去把握。同时,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引导学生采用比较思维去分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与震中距、震源深度、地面属性等有关,震级相同的地震,造成的危害不一定相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要让学生用辩证思维认识灾害。例如,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毁坏农业和建筑,甚至夺走生命,但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加快水资源的更新。
建构主义学习论将学生定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保证,是知识内化的根本。同时,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合作学习将为今后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石。另外,地理教学离不开案例学习,通过某个典型的案例分析能推导出一类地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案例学习能提升学生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灾害教学中,这三种学习方式要合理地开展,一般的,一课时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例如,在新授“地质灾害”时,可选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两个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在灾害专题讲练时,可侧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小组任务学习来完成。
4.引入乡土案例
乡土地理实际亲切,易于学生接受,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选择。灾害教学的成效和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家乡发生的灾害、家乡的防灾救灾工程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巨大。家乡的自然灾害不可凭空捏造,要实事求是。以我们家乡为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学生并不陌生。例如,在讲解寒潮内容时,我引入家乡2008年早春遭受的那场低温雪灾的资料,虽已过去多年,但学生记忆犹新,学习的热情瞬时点燃,“我家车库被雪压塌了。”“你出去扫雪了吗?”……知识点在热烈的讨论、活跃的思维中迎刃而解。同时,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回馈家乡,进行自然灾害教育的宣传和服务,力所能及地从事一些防灾减灾的公益活动。
5.锻炼学生防灾减灾的技能
灾害教学让学生知晓了灾害的成因、危害等知识,但学生更需要有应对灾害、降低危害的技能。人教版教材设有“地理信息技术”一节,重点讲述了RS、GPS、GIS技术在救灾减灾中的应用,使我们明白了科技的发展必将使人类防灾减灾的能力更强。地理教学要发挥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一定的防灾减灾技能。例如,讲等高线时,可引导学生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与地形坡度的关系探讨山区宿营的安全位置;谈地震时,训练学生的应急能力:躲于桌下或角落,手抱头,出声呼救,有序逃离等。同时,利用主题日、纪念日等机会,开展全员性的防灾逃生演练,如,进行灭火演练等。
自然灾害教学的意义重大,唯有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才能警钟长鸣,让“防患于未然”成为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王静爱.《自然灾害与防治》简介与教学建议.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8.
篇8
第一,批评更加困难。由理论方面来看,舆论监督、批评和正面宣传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的,然而,在实际进行批评报道时通常会面临较大的阻力与障碍,与省级和中央新闻媒体相比,地方新闻的传播存在更大的困难,因而所需的勇气也更大。由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有限,并需要与新闻当事人直接联系。部分批评新闻稿件刚刚出现,便会招致相关当事人的反对,有些当事人甚至会直接动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与基层越接近的媒体,其传播批评稿件的难度也会越大,这也是地方媒体较少出现批评性报道的主要原因。
第二,参与性更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深入,群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观念也在逐渐加强,且很多的观众都希望通过屏幕或是报纸看到与自己相关的新闻。大量地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的出现,都为群众参与新闻传播过程提供了可能。乡镇企业目前也逐渐成为了地方新闻的主要关注对象。群众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广播电视所发起的各类活动,主要包括卡拉OK、体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
第三,服务更直接。地方新闻传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为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由地方新闻传播媒体的角度来看,其会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涉及商品供应、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在县级以下的广播台站中,气象报道是一项基础性且十分重要的服务项目。天气预报也成为了大部分农民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的首要关注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旱灾害信息、病虫害防治及发展情况、技术指导等也都是农民的主要关注点。
第四,宣传更有力。在舆论导向和思想宣传方面,地方新闻与观众距离更加接近,因此,只要其符合新闻事实、观点积极争取,则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树立更强的权威性。由电视广播的角度来看,由于其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因而更加易于被人所接受、相信和关注,所产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在报道人均收入、交通治安、市场物价、经济形势等新闻时,相关的数据和事例越贴近当地实际,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也就越大。
第五,要求更严格。在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越高,所受到的检验也更加严格。由于地方性新闻更加接近受众,甚至是很多受众亲眼目睹或是亲身经历的,因而也要求新闻具有更加严谨的真实性,一旦出现新闻信息失实的现象,则会立即被受众所发现甚至批评。
第六,受众最关心。因为地方新闻更加贴近受众的真实生活,甚至是受众所亲身经历的,因而其新闻内容更加受到受众的关注。全省性或是全国性的普通性新闻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远低于本县或是本地区社会法制或治安、违法违纪查处案件、伪劣商品曝光、市场供应以及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新闻;人们对于本地区劳模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省市的劳模;当地受众对于文化和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方面新闻的关注也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相同事件。
2总结
篇9
天然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向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资源、薪材资源和林副产品,同时也能向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涵养水源、改良土壤、保护水土、改善小气候等多种生态环境效益。指数评价方法是自身及其指数评价系统,选择评价指标和标准时,既要体现天然林自身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还要体现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保护、增益和调节功能。同时还要考验评价指标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
2森林生态综合效益监测评析
天然林生态效益的主要计量类型可分为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良土壤效益、改善气候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森林资源与生物产量。计量方法有直接经济收益计量评价和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主要涉及到如下森林生态效益作用。
2.1生态环境的保健作用
牡丹江地区有多处旅游胜地,如镜泊湖、海林影视城、位于柴河局内的东北小九塞和莲花湖水电站、雪乡、兴凯湖湿地等。当二氧化碳含量由原来的0.04%增加到0.05%—0.07%时,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难,当浓度超过0.4%时,人就会呕吐,达到1%时人类就无法生存。据研究,1hm2森林每年能吸收氯气43kg、二氧化碳1000kg、二氧化硫730kg,并释放氧气731kg、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kg的杀菌素,完全能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各种细菌。所以森林被称为天然大氧吧。森林产生的负氧离子,及分泌的树脂能保持人体生物电场的平衡,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机能。由于负氧离子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奇效,被称为空气中的多维素,对患有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有神奇的治疗保健作用。另外森林中还生长着许多的山珍野味,这些无农药、化肥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是膳食养生的佳品。
2.2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作用
森林植被形成的立体空间是多层的,层层阻止和减轻自然降水对土壤的冲击,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能力。林地内只要有1cm厚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低到四分之一以下,泥沙量减少93%,有林林区比无林林区集水量多80%,每公顷林地年平均持水量达2000m3;林内的枯死落叶及根系分解的有机质可增加土壤的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还可改善调节土壤结构,调节小气候、减轻水旱灾害、调解温湿度、增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蓄水保墒等作用,能有效避免和减少旱灾和山洪,降水可增加7.6%,蒸发量可减少9%。森林调解气候效益最低使农业增收幅度提高10%。
2.3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巩固社会稳定发挥作用
牡丹江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火山保护区及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内涵,是环保生态教育的大课堂,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展现了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优美,为社会各界休闲度假提供了理想场所,可促使民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由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风尚,对激发群众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保护生态安全、稳定社会起到保障作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生态保护 建议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以来,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所造成得可采森林资源锐减以及森林火灾的影响,林区的森林、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功能明显弱化。由于森林生态失去平衡,使得与落叶松相伴生的多年冻土呈现由南向北区域性退化趋势,冻土层变薄或消失,直接改变了森林发育的生境条件;森林涵养水土、防风固沙、纳碳贮碳等生态功能降低,不仅对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不断减弱,而且区域内旱涝、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平均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呈现高温少雨的干旱气候,极端有害天气增多;黑龙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若任其发展下去,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必将进一步恶化,并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土生态安全。
1 大兴安岭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
1.1 气候变劣
温室效应加剧,林区10年内气温升高达到0.509℃;极端天气事件增多,1992年6月7日发生了有资料记载以来罕见的霜冻冰雪天气;1996年7月22日的大暴雨日降水量达116.5毫米;2001年4月7日首次出现严重的沙尘天气;2002年7月5日出现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39.4℃。气象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气候也呈现逐年恶化趋势。干旱、洪涝、低温、大雪、冰雹,春季晚霜冻等灾害不断出现,尤以洪涝、干旱,特别是春旱灾害最为突出。
1.2 洪涝灾害上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流域内水量平衡要素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嫩江流域同等降水条件下,80年代流量比60—70年代增加38.0%,径流深增加60毫米,洪水汇流进程平均缩短60小时;90年代的流量比80年代增加18.2%,径流深增加了40毫米,洪水汇流历时平均缩短50小时。由于森林蓄积量减少,土壤薄层化,削弱了蓄水功能,江河年内径流分配不均衡。致使水旱灾害交替演进,受灾面积、成灾率和发生频率均呈增大趋势,最近20年内,造成严重的旱涝灾害的年份就达9次之多。其中:1991年呼玛河流域大洪水致使林区6个县(区)38个乡镇共13万人受灾,受淹城镇3座,直接经济损失达5.1亿元;1998年黑龙江大洪水致使林区4个县(区)21个乡镇共4.3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02亿元;2003年呼玛河、甘河、额木尔河、多布库尔河等流域均出现较大洪水,致使林区10万人受灾,冲毁道路桥梁多处,大面积毁坏农田。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2007年的林区夏秋连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
1.3 水土流失加剧
根据2002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字统计,本林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2735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为2623平方公里,冻融侵蚀为20112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11.5%、88.5%。
1.4 湿地功能减弱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采金生产和农田开垦等影响,林区冻土退化严重,引起土壤、植被及草场退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泉口位置下移、沼泽湿地减少、湖塘消失等水资源减少和水环境变异,造成了林区湿地面积萎缩,贮水量下降,持续时间变短,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减弱。
1.5 冻土退化严重
大兴安岭林区多年冻土是高纬度型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区最南的突出部位。经过45年的开发与建设,人为活动逐步加剧,在气温持续转暖和人为因素叠加的强烈影响下,多年冻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多年冻土区退化严重,速度明显加快。区域性冻土退化速度表现为:南部大于北部、城镇大于田野、农田快于林区、采伐过林区快于原始林区。冻土融解后,在原本冻土的地区,出现土壤干燥的现象,而在低洼地则多出现湿地,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条件发生了恶性变化,使这一地区的森林逐渐消亡。同时,永久冻土的广泛融化正在对建筑、管道、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地表收缩而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在多年冻土区内出现岛状融区,县、区、林业局址所在地周围和河流两侧,现已出现融区扩大的趋势。
2 大兴安岭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害的发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通过生态恢复(封育)、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重建(造林、矿区复垦、河流两岸植被重建)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生态资源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政策;调减森林采伐量;重视森林管护与保护,改善森林防火和管护设施;促进森林资源培育;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开展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林区以煤代木、以气代木、以电代木的民用替代能源项目。
2.1 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全面停止大兴安岭林区的非保护性采伐,进行必要的以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的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火烧迹地恢复等森林经营活动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修复天然林生态系统,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2.2 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将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重点区,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资金分配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中,重点考核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并按照绩效考评结果,实施适当奖惩措施。
2.3 要积极推进林区开展森林碳汇经济试点
研究出台鼓励林区发展碳汇经济的政策,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4 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建立由国家投入为主的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管护费用标准,加大资源管护、林政执法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管护效能。
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立法,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