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质;现代化手段
在经济学家看来,文化是与制度并列的一种要素,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数人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偏好和态度。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与西方文明的交汇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更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
一、博物馆、纪念馆的自身价值
《人的活动》是文明人必读的经济学《圣经》――罗斯巴德。
博物馆、纪念馆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精神文明窗口单位,发挥着历史教育和现代文明的双重效应。对外介绍宣传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已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它是知识融汇与语言表演艺术的一种内在综合的表象反映,所以博物馆、纪念馆不单单是规章制度的建立,还有职业素质的具备:
一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三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观众的能力;四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知识修养,不仅自身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博览群书;五是讲解员还应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声音商标是非传统商标的一种,与其他可以作为商标的要素(文字、图形、数字、颜色、气味)一样要求具备能够将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基本功能所必须具有显著特征,便于消费者的识别。声音商标是已经为大众所熟识的,有特定的指向性的声音。首先我们知道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最本源组成要素:版面史料、文物等,然后讲解员根据讲解大纲及展览的顺序,将陈列文物蕴含的内容,运用独具风格的讲解语言,传递给观众陈列所不能或无法表述的文化内涵。其次,博物馆、纪念馆设有公开监督电话,观众意见薄、留言薄,使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服务不断规范和完善。
二、博物馆、纪念馆依托资源优势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一个展览的陈列内容、陈列展品是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载体,但这并不等于展览的布置好了,把门一开等着观众参观就可以了。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主动、不失时机的宣传,不断拓宽教育的新层面,与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节假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充分实现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效益。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每一个展览都有它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让观众了解、理解,以认识到展览的内涵,让文物“说话”,这就需要讲解员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与观众零距离的交流缩短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能充分认识、体会到博物馆、纪念馆一流的服务。一场成功的接待,不仅仅需要讲解员要学会收集观众对展览的反映以及他们的兴趣和希望,再经过整理、归类后反馈,以便研究、总结、运用更好地提高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也正迎合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教育活动的多元化
全球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如此迅猛,以致使今日的许多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和理论学者都断言,学习能力是能继续保持竞争有利地位的唯一真正的源泉。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缩影,能否让观众享受到这一精神大餐,能否让观众满意,能否让观众记住博物馆,博物馆除了保证好硬件设施的服务外,还要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地推介和宣传自己,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知晓率。
1.搞好信息资源数字化。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存在于藏品本身,利用数字技术将馆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交流。
2.建立网络平台,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又要实施维护。及时与大众沟通并反馈博物馆意见,使其成为博物馆、纪念馆对外宣传活动中的重要窗口。
3.当然,还要加强媒体宣传报道,积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集中宣传介绍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报道教育基地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效果,逐渐形成规模。
四、加强管理,实现其深远意义
毫无疑问,在一个基本社会里,所有能想到的组织形式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问题在于哪种形式最适用于已确定的任务和社会为达成这一任务所设定的活动范围。在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博物馆管理以及讲解员队伍壮大。要求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有个性特色。当然,要想通过讲解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毋庸置疑,学习和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和传统是必须的,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走的更远。综上所述,在经济与文化视野中审视文明,如何让观众热爱博物馆、纪念馆,热爱历史,实现其更加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向鹏.文化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篇2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关问题综述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播以及利用,以实现对农业新成果进行有效推广的系统活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还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一定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实酿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可以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二是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健生产要素主要涵水、土壤、空气、阳光以及营养等,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提高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保证农业产品进行顺利的销售,使农民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实现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还有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促进农业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力。三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四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形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麵勺种植结构进權整,生产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化的意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无法顺利实施,并且农民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领导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透彻,不知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2、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无法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也比较浅,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不显著。
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4、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的工作中,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编制内人员,普遍存在信息素质偏低的情况,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质量非常差。
5、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投入的情况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同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农民树立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从而在各方面进行配合。其次,当地政府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让每户家庭选派一位人员参见讲座,这样可以让农民更多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从而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多种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其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这个平台,保证的所有信息都真实可靠,为农民提供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民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使农民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在网络上进行分享,为其他的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三)适当增加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资金,而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资金。资金的缺乏导致相关的基础设备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质量难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政府一定要适当增加一些资金投入,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购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机械设备,建立规范化的作业区,并组织当地的农民参加机械使用培养,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使用的技能。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所有的资金去向明确,尽快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四)大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强化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首先,国家和政府已经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业的抉持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民固有的看法和认知。其次,在高校要加强农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最后,当地政府还要在乡镇组建信息技术模范队伍,让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并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让农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储备,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水平,从而更好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与实施。
(五)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力度
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就是重要的任务。首先,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保证多种类型的农业信息技术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其次,政府在研发新技术时一定要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将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在巩固原有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决更好的发展。
篇3
与古代艺术的自然的纯朴性相比,现代的艺术存在的形态和价值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这与人类经济的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密不可分。人类逐步从破坏使用自然资源,向开发高附加值的无形智能资源转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同时,更加关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而文化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全球文化的交流融汇,这种非物质的资源的消费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其终极目标是通过艺术产业化的运行,借助艺术传播途径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及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在艺术产业发展过程,如何协调艺术产业中的审美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关系,对当前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是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将从如下几个角度,用审美的眼光考察经济,用经济的眼光来考察艺术,从而辩证地考察和探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功利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功利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功业所带来的利益”,从狭义上来讲是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虽然“功利”是人类追求生活的各种效益和福祉的基础,但它在实际应用中确常常隐含贬义,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从概念上来讲,功利对人类的生存的物质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所以对功利的追求本身是无可指责的。当然,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不仅需要物质的需求,更需要精神和审美的需求,人类生活真正提升的境界是精神需求。
一方面,功利性需求是不具有超越性的,而精神性需求是具有超越性的,所谓的“超功利”,是指审美和艺术超越了单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功效利益的层面,旨在满足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更高层面的愉悦需求。另一方面,精神需求的超越性又建立在物质功利性的基础之上,超越性之所以构成可审美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的内在发展本性,是人的生命特质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更高状态。
二、艺术产业的经济因素
艺术产业的形成,使艺术品这具有审美本质的精神产品,成为按照产业规模生产。流通和销售,并且可以通过经济价值的实现间接满足人类物质功利需要的特殊商品。由此,对艺术品经济价值的追求便成了艺术产业发展的直接目的,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艺术产业与艺术事业相区别的关键所在,经济因素在艺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就不可避免地占据重要地位。艺术产业链所包含的主要环节有:艺术创作、艺术制作、艺术流通和艺术消费。
在艺术创作环节,艺术家通过独有的艺术创造活动,完成艺术品的创作过程。“独创性”可以被认为是区分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一个核心标准。在产业化的经济运行中,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不仅在经济运行模式上存在差别,而且在审美的角度上也各有侧重;既涉及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相关的经济因素,还涉及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等相关的审美因素。
艺术流通是连接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品的交易不再仅仅是创作者和消费者个体之间的简单流通,而是集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在内的全方位的流通模式。艺术流通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节省了时间,一方面促进了艺术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艺术消费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同时也是构建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使消费者在艺术消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标准。艺术消费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使艺术的交流变得更加多样化。
三、艺术产业中的审美因素
由于审美因素始终在艺术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即便在艺术形成的产业化运行之后,审美也不可避免地要渗入到艺术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审美在这些环节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特点也有所差别。
在艺术创作环节,艺术家用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对艺术独有的理解,支撑起自己的创作。艺术家不仅感知体验和认识对象,而且从情感、理智上评价对象,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一个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地整体。这一环节的审美因素作用主要表现在:参与到艺术产业中的艺术家,不仅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消费作为人类独有的审美活动,不仅是艺术产业中艺术产品的归宿,也是消费主体提升自身审美能力、构建精神价值的重要途径。在对艺术品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通过审美体验消费艺术品,审美过程也是认识过程,因此艺术消费环节的审美因素也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篇4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二者共生,并彼此交相影响,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篇5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经济发展 推动作用
前言: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和劳动的发展规律,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且与较多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旨在追求以最少的劳动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平稳运行。在劳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现象,也可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一、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
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协调程度有着较大的联系,所以要想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努力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劳动和经济的问题贯穿于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必然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劳动经济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才能促进劳动关系的更好发展。由此可见,劳动经济问题得以解决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有实践意义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大分支,发展时间较长,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有效的方法策略以解决劳动经济问题,更好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关系,优化劳动力资源和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1]。
二、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而劳动者通过劳动进行生产产品和劳务供给,促进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也满足了更多人的广泛需求。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充当经济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出台经济政策的方法而规范社会发展,并且对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国家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时,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劳动经济政策,但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劳动经济学理论来源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研究实践,进而可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规范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科学制定劳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仅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经济利益,以促进劳动者在社会劳动中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和主观意识,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依据劳动经济学而制定经济政策,不仅能够促进劳动经济学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能使经济政策制定更加合理[2]。
三、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劳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而科学理论在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到突破点,进而形成有特色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以理论为重要指导,广泛研究劳动经济的现象和深入分析劳动经济的问题,以解决劳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发挥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经济,而劳动经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所以处理好劳动和经济的问题,需要有劳动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3]。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而发展社会主义。历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都重视劳动和经济的问题,并多次进行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尝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计划,和实施社会发展的计划,需要有效解决劳动问题,在完善我国经济制度和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劳动和经济的关系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劳动经济学的广泛研究和探索,不断寻找劳动问题和经济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针对具体问题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不止一次强调过劳动方面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为解决劳动问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
五、结论
总而言之,进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劳动经济问题,而且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而言,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更加明确劳动与经济间的关系,能够促进我国对劳动经济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推动我国不断探索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华.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2]常永智.经济区域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最小二乘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税收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1978年为519.28亿元,到1999年突破10000亿元,2001年1.5万亿元,2003年2万亿元。2002年前后税收增幅年平均为13%。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2%~15%左右。尤其在2007年中国税制改革,明显得出2007年的税收有较大提高,税收增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客观现实。到2007年已增长到49442.73亿元,30年间增长了95倍,平均每年增长16.4 %。
我国税收增幅和经济增长不相协调,近观2007年的税收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较2006年有显著提高。税收收入的增长其中主要原因是基于税收改革、会计准则等一些国家性质的调整。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研究分析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经济发展与税收工作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税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只受财政政策暂时性的影响,税收的惟一永久性效应是降低稳态的人均产出水平,但它们对稳态经济增长率没有作用,只能在经济趋于稳态的转型路径上影响经济增长率。国内也有的学者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计量分析,他们研究显示,经济的增长会促进税收收入的增加,而税收收入增长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将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模型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择税收收入(Y)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为解释变量,来分析经济增长对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见下表)。
通过散点图(见下图),可以得知,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有线性关系,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Yt=β0+β1Xt+μt(t=1…n)。
应用EVIEWS3.1,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估计参数,的结果如下:
Y =-1378.146633+ 0.1815983723*X
(-2.494) (29.156)
R2=0.968 =0.967 D.W.=0.534 F=850.123
对模型的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当年GDP每增长1亿元,税收收入就会增长0.1816亿元,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68,这说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
(2)F检验和t检验的相伴概率P值均为0,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被解释变量税收收入有显著的影响。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自1978年~2007年的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之间是正相关的,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源泉,而税收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把税收收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体育文化;经济发展;体育产业;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29-02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这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事业在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因此,体育事业发展也被逐渐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这也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体育文化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精神文化,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自然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及其内涵,并且实现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效互动。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体育文化的内涵。广义的体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体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在人类的劳动、游戏以及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体育生活和实践,并且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形式展示出来。从某种意义来说,体育文化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形成的体育文化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所以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体育文化按照自然属性与科学属性分别进行研究,才能掌握体育文化的发展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体育文化的作用。近些年来,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使得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在促进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了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基于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体育文化的研究,并且将体育文化上升到民族精神的境界,充分发挥体育文化以及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探寻一条新的体育文化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2.体育文化的特性。体育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性。体育文化的形成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经济价值,这说明体育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活动形成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尊重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体育文化活动才符合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体育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第二,地域性。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民族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经济政策、不同的实施力度对于体育文化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使得体育文化与民族文化一样带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这也使得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辨识度。第三,非量化性。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注重成本的计量,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需要通过量化计量,但是体育文化成本却无法通过准确的方式进行测量,需要依靠体育文化结构与发展的速度进行定性评价,这也是体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第四,特定性。体育文化的作用对象是能够作为体育主体的人,所以说体育文化的作用对象具有特定性。在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任何交易活动以及发展模式,都需要以不同的文化条件和公众行为作为依据,而这正是构成体育文化主体的重要元素。第五,与经济的双向互动性。体育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同时体育文化也会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文化的社会意义
1.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产业,不仅从体育产业发展的层面上实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飞跃,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的需求,无论是从体育设施建设还是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都可以为群众提供足够的保障,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确保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开展,而这正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步骤。
2.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体育活动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对运动场地和器材也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通常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体育领域自身带来更大的利润,同时也会带动体育器材、场馆、培训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之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满足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而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显然是举足轻重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还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逐渐增强的趋势,体育文化的发展也随时面临多样化的背景形势,对于体育文化的市场潜力以及控制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体育文化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3.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文化的形成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精神文明事业的不断发展,全民素质全面提升,体育不仅仅局限在运动领域,更是从社会、文化以及科技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国民素质的增强。因此,体育产业也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审美,使得我国整体的文化道德水平都获得提升。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体育赛事获得的优异成果越来越多,中国体育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了发扬爱国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
1.体育文化活动与市场消费活动的频繁互动。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体育文化的指引作用才能实现,而在体育产业中最为明显的经济因素就是体育产品的开发。根据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形态来看,人们在体育消费方面的开支正在不断增加,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所以,体育文化与人类的消费活动之间可以实现频繁的互动,包括体育场馆、器材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这不仅可以实现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如旅游、通讯、交通等,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2.w育文化与社会就业的互动效应。近年来,经济发展飞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体育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体育娱乐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而体育用品的相关行业就面临更严峻的发展形势。普通的体育生产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体育服装、鞋类、球类等商品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体育文化带动下的体育产业发展自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这就带动了市场就业形势的变化,为大量的技能型人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体育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更多专业的体育训练和指导人员,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为教职人员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除了体育产业本身,其他相关行业的人员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如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等,这对于缓解就业市场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体育文化与城市品位的互动。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已经成为衡量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完成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场馆资源配备等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布局的完善,将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城市空间规划相互协调,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布局;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城市品位,城市绿化、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都代表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投资,从而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资本。
4.体育文化与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城市之间的技术和信息交汇可以形成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体育技术、设备以及产业管理经验的交流,这对于增强城市的知名度以及促进体育产品的宣传都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仍然处在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发展时期,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差异,比如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在人才、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这如果可以实现与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的有效交流,实现人才、资金以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将有利于开拓体育市场。中西部地区和部分非省会城市,由于资金、人才的匮乏,假如一味贪大求全,不仅不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还会带来沉重的包袱。应利用有限的资金,以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动项目和体育产业为突破口,逐步走出困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体育文化产业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量逐渐增加,强身健体已经不再是群众对体育的唯一要求,只有系统、科学的体育文化才能指导体育活动的健康开展,才能为城市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精神指导,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体育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有效互动,使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 肖永红,卢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体育文化审视[J].商场现代化,2009,(6).
[2] 赖福芬,刘敏.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推动体育经济产业发展的研究[J].前沿,2012,(4).
[3] 谢志强.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8).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发展;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突现,越来越重要。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出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物质与精神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神,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但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历史的发展并决定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形式。
马克思理论还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而理论说服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经济价值,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经济与文化、道德可以相互作用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马克思・韦伯曾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当时并不发达和强大的欧洲产生。他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与这种经济模式的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因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需要法制更需要道德。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是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如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
另有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指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调节手段之外,还存在着介于“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之间的第三种调节,即习惯与道德调节。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三)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往在效率源泉问题的研究中,通常只看重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而忽略非经济因素与非技术因素,只注意利益的影响而不注意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目标的作用,只强调物的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的价值实现。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思想水平、道德面貌、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影响劳动者技术水平、劳动能力和创造性地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进步提供基本价值导向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处于不同时期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影响甚至改变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尽可能地增强社会的基本价值认同和核心凝聚力,从而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道德环境、认知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科学理论的广泛传播,通过法律、法规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大力宣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的深刻教育,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自身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整合、协调、优化环境,扫除精神障碍,破除落后的思想道德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增强人们之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行为的配合,保证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行。从整个社会来讲,这有利于统一思想,排除各种错误干扰,化解冲突,沟通人际情感,引导和调整社会心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公平竞争、讲求信誉、崇尚奉献的良好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武装人们,使人们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观念不断得以更新,并不断地把个体先进的意识上升为社会意识,培养成为社会成员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影响社会的心理和大众舆论,并使之凝聚成一种民族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篇9
关键词:经济法;现代性;部门法
近年来,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也日趋完善,经济法作为现代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于经济法的现代性认知却存在很大差异性。现代性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法的现代性代表了它的现代化价值取向,提倡人类社会的解放,发挥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经济法的现代价值。
一、经济法的现代性解读
经济学领域和法学领域的专家,对于经济法的现代性研究,总结起来集中在历史起点、内在精神和制度构成三个方面,而这也正是经济法区别于传统部门法的根本。经济法的现代性研究思路,需要将其与传统的部门法进行区分,再针对经济法的特点以及应用价值形成现代性的研究结论。从社会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性的特征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演变状态下形成的一种性质,关于现代性的概念是从17世纪开始以来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形成的,最早出现在欧洲,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性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新的术语,用来实现不同领域衔接的新概念,从外在的社会结构来看,经济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价值工具,可以将其现代性与合理性作为其价值功能的表现形式,因为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规范都逐渐趋于完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可以促进制度的改革,通过某种内在的精神价值推动社会变迁,促进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另外,现代性也是贯穿于现代社会变革的一种内在精神,社会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类自身的转变,而这种外在的变革也可以看成是人类的精神和灵魂发生的本质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正体现了现代性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之,现代性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综合性概念,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核心价值。社会的变革必定会引起相关制度体系的变革,法律体系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体系的精神代表着社会变革的价值和方向,二者之间紧密相连。因此经济法的现代性特征包含了法律体系的整体精神文化,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权威地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张捍卫人权和自由;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经济人,保持人格独立和追求自由的自然人,要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秩序负责,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法律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以及平等的竞争环境,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经济法的现代性表现
(一)精神追求的现代性
人类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而这种精神追求则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建设,法律体系的建设则是人类追求自己意识形态的基础。法律部门的形成源于其本身具有的法律部门精神,这种精神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指引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在正确的精神追求指引下实现自己的价值。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与传统的部门法体系不同,它具有独特的精神追求,这正是经济法现代性的体现。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经济法追求的是目标和效率的同时实现,市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是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法与传统的部门法不同,其着眼于宏观的经济环境,又从细微之处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追求。经济法的精神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引领了时代精神的转变,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提倡的是人本精神,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都主张以人为本,而人本精神的转播也必然会对法律精神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体现,每个人都是现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自我价值的体现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关系的平衡。因此可以说,时代精神的不同使得经济法的现代性精神追求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大差异,法律的保护主体和权益的体现也有所不同,但是对社会公众的利益的保护都是相同的。
(二)背景依赖的现代性
每个部门法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国家的历史发展形态和文化背景基础上,经济法的形成与传统部门法更晚,这是因为经济法的产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足以为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足够时空背景的特殊时期,所以经济法的现代性具有明显的背景依赖特征。经济法与传统部门法的形成基础不同,所以在理念、精神和目标方面都不能实现完全的一致,经济法具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环境基础,尤其是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危机和二战,这使得经济法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取向。经济法的产生以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前提,需要不断融入新兴的紧急信息以及市场信息,丰富经济法的内涵,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并且自发完成市场调节的过程,为经济法的形成奠定基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自由竞争的机制,使得私人成本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增长改变了原有的市场供需关系,信息不对称、分布不均等问题都成为经济法形成的中重要基础。
(三)制度建构的现代性
除了上述两点经济法的精神层面现代性特征的表现意外,在制度运行的实践方面也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经济法制度构建的现代性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形成方面。经济法的制度形成与国家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也可以说经济法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征,这时传统部门法不具备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精细化分工程度越来越高,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也有更高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法律体系的建设必须要不断更新,通过法律政策的改革促进法制体系的完善。二是制度构成方面,经济法的制度构成具有自足性。为了适应传统社会供需关系的变化,法律程序中既要包含实体法制度,又要包含程序法制度,因为任何一套单独的法律制度都无法满足法律制度的供给需求。经济法体系中包含大量的实体法规范,这是现代社会对效率价值的追求,是现代社会保护人权、构建平等法律环境的的体现。三是制度运作方面。经济法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内容,司法权进入到行政领域之后,已经可以实现经济法的自足性要求,因此经济法的运作过程通常集中在行政领域,所以对经济法的可操作性要求更高,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配合作用,使得经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法的现代性内涵进行了论述,并且从精神追求、背景依赖、制度构建几个方面分析了经济法现代性的表现形式。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与传统的部门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现代性就是经济法最显著的特征,正是现代性赋予了经济法具有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功能。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经济法的现代性研究是十分深奥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邹明铭.试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从经济法的产生谈起[J].民营科技,2011(11).
[2]张鸿志,蔡岱松.经济法的现代性刍议———从历史的角度考察[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3]李颖惠.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以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对比分析为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3(28).
篇10
关键词:浙江;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G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07-0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民营经济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取得成就举世瞩目。长期以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学者从自然资源决定论、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各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而随着文化概念的提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研究也开始为学者所青睐。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
工业化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区位条件、生产要素、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大环境等等,但这些因素均只能从短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且往往类似区位或者类似经济大环境下的不同区域存在经济发展差异现象,故很多学者开始从文化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国外学者对区域文化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的成果
最早将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76),他在《国富论》中认为“经济人”活动是“经济与道德”的统一,并认为经济活动植根于更广泛的社会习惯和文化道德之中。雷蒙· 威廉姆斯(1979)在他的《文化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文化研究不应只关注部分文化,还应当关注整个文化的生产过程,这是将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20世纪70年代的蒙博托“真实性”学说是围绕着文化与发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蒙博托看来,文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而且文化构成了发展的前提条件。他甚至将文化的作用提高到了绝对的高度,提出文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和“各民族(国家)发展的惟一道路”;“文化既是发展的理由,同时也是发展的目的”,因而“没有文化就没有发展”。美国学者英格尔斯(1985)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揭示了发展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的或先进的政治体制模式、经济管理机制、科学技术、教育制度及至全部课程内容等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肯尼亚文化人类学家奥萨加·奥达克(Osaga Odak)(1985)认为,为了使人类健全发展,换言之,“欲使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必须将人类各个领域的活动,包括文化活动在内,全部纳入其中。”2O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其政治学研究中提出了“软实力”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时也包括由文化传统、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可以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民族特征和精神风貌,对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世界经济和政治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肯定了文化对于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者对区域文化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的现状
李宗植(2003)的研究表明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基础的上层建筑,文化和经济共生互动。人类社会在其生长过程中。文化和经济同步。文化结构和经济结构属一种同构关系。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区域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邱建明、谭希培(2004)认为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判断标准系统和行为标准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落后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文香(2007)指出文化与经济相五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韩正安(2007)表示区域文化在以下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影响,主导人们的经济思想、价值观念;促进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提升区域形泉,有利吸纳人才和招商引资。蔡静、杜建国(2009)研究得出区域文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等,对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制约作用。推动作用: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相反,文化的交互性导致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一体化发展;落后、消极的文化往往导致落后的经济。翁晓峰、许俊菊(2009)指出不合时宜的区域文化与先进的制度规则不相匹配,会造成内生的文化与外植的制度之间发生冲突,最终使得创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空谈,进而导致区域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优秀的区域文化特质越多,就越能产生内生力量,激发人们创业,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邱会菊(2011)认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任何区域经济现象,经济模式的形成的背后总有某些文化因素作为重要支撑。
二、浙江文化的形成与定性研究
浙江历史上称为越国,浙江文化也称越文化。从文化历史源流来看,浙江文化属于我国江南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本区各史前文化为根基,经过夏商时代的整合,形成了两周时代的越文化,越文化通过后来的与中原文化的三次大融合,近代与西洋文化的交流,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区域文化。
(一) 对于浙江文化形成的研究
顾琅川(2004)在全面考察古越性格产生的文化背景后指出,越族是一个僻居中国东南沿海一隅的古老部族,由于险恶的自然环境,迫使越人将谋求种族生存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古越文化精神最初的一些品格特征“强悍、峻烈而轻死的蛮风”便在此种特殊严峻的环境局势中磨砺、胎孕而出。张兵(2005)把越文化的特征概括为“尚武爱国,创新进取,奉献自强”,他认为形成越文化这些特征的原因与越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越人素来遵奉人类“适者生存”的原则,在长期艰苦的劳作中培养出思想敏锐,顺应外界变化的生存和处事能力,他们既善于吸纳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因地制宜而富于创新。柳和勇(2005)研究发现浙江有着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优厚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它影响着浙江海洋文化特色的形成,其特点精神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新的呈现。浙江海洋文化具有灵动进取性特点,并具体表现在精致创造的物质性海洋文化,协作团队性的海洋行为文化,较强的海洋商贸精神,以及粗犷与柔和相济的海洋审美文化等方面。罗昌智(2007)指出历史悠久、沾濡百代的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水文化”。水的柔性赋予浙江文化柔慧智巧、开放兼容的文化魅力;水的动性给予浙江文化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文化力量;水的灵性, 养成浙江文化敢于冒险、重利事功的文化个性。王晓华(2010)认为浙商精神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和勇敢反思,对于西方创新意识的敏感把握和学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浙商精神的精髓。林吕建、唐玉(2011)表明人类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是凝聚人类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背景之下,造就了浙江人民兼具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民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二)对于浙江文化定性的研究
曹屯裕、怡江(2000)研究表明浙东文化是吸收外来文化最为积极、最有气魄的地域文化。浙东文化的每一次整合融流,非但没有因此而解体,反而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和调适能力,而且其结果几乎都导致了文化的增殖。浙东文化就是这样地从弱势到优势,从自立到成熟,在不断的集长补短、博纳兼容中,释放出创造发挥新文化形态的潜力,并驱使自己走向辉煌的顶点。蒋中崎(2002)指出,近现代浙江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改革是其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使浙江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潘起造(2005)认为经世务实是浙东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当代浙江精神的核心内容。从浙东学派对于儒学传统经世观念的革新中, 也可以看到这种经世务实的文化传统具有的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特征。杨建新(2007)表示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雄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没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的优秀特质。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浙江人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认同,造就了浙江文化新的时代亮点。尹铁(2007)称浙江文化的核心是经世致用,从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到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思想以一贯制。以陈亮等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吕祖谦等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及以叶适等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明清时期以王阳明为代表的阳明心学派和以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清代浙东学派,具有“讲求实效”、注重事功的鲜明文化品格。主张学术与事功的统一、实事实功,学术的目的在经世致用。大胆地提出了具有倡导功利、注重工商的新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
三、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关系文献综述
张仁寿(2000)认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中,浙江形成了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究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这种文化熏陶下的浙江人向来不轻视实业、安贫乐道,而是很务实地去追求世俗生活和物质财富。这种世俗化倾向和致富冲动,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学源泉。陈立旭(2005)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强烈的自主谋生和自主创新的文化精神对于浙江的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王华锋(2007)研究表明所谓创业精神是指开创事业的意识、思想、志向、情绪和意志等心理状态,是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超前意识、艰苦奋斗精神、相互协作精神及事业心等的统一体。越文化非常契合这些精神,受这种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绍兴商人具有钱江大潮勇往直前的无畏气概,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具有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具有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张兆曙(2008)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可归纳为,通过“流动走商”、“办厂坐商”和“资本扩张”依次实现生存空间的拓展、发展空间的内敛和向资本空间的迈进,进而完成空间的再造。在这个过程中,因自然空间“倒逼”形成的“草根文化”(表现为浙江的流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奚建华(2009)研究表明,浙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赋予了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殊的优势和背景,这些优势的集成,将赋予我省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动力要素,有助于实现新的跨越。
四、述评
从上面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现有研究的几个特征:
第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竞争力中软分力的一部分,优秀的区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区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推进器区域文化环境对创业活动和创业精神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整个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环境经由影响感知机会能力来影响创业行为,通过塑造个人特质来对创业产生作用机制,从而强化对创业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浙江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其形成与浙江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关。浙江文化主要表现为冒险、开放、讲究实效、重利事功等特点。
第三,浙江经济发展飞速与浙江文化特点有着很重要的关联。浙江文化很大程度上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其草根文化、海洋文化等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浙江的软实力,促使浙江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从目前的成果看,对文化与发展、浙江文化和浙江文化与浙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还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对文化的准确测度仍存在困难。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在定量研究中,文化的测量没有统一的方法,这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出入,影响了文献成果之间的比较验证。
第二,缺乏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关于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路径分析。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通过文化的载体,包括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形成文化经济,并对整体宏观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二是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的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等是影响新型人力资本或企业家阶层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并未全面给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和完整框架。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受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更受政治家精神、经济学家精神等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因而关于影响的路径分析有待创新。
第三,过去研究集中于单个个体的研究,对象多为浙江省或者单个城市,缺少对区域文化认识。同时,很少有对浙江各个城市进行文化层面的对比,从而在浙江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上缺乏文化层面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李宗植.发挥江苏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经济探讨,2003,(04) :38-41.
[2] 邱建明、谭希培.论区域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兼谈以文化先行推动湖南经济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4,(06):26-29.
[3] 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4] 韩正安.充分发挥区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铜陵学院学报,2007,(05):23-24.
[5] 蔡静、杜建国.浅议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9,(07) :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