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管理

篇1

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工作。

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

第八条国家适时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

第二章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

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

(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三)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第十一条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第十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树立标示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

第三章产地认定

第十三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工作。

第十四条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

(二)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四)产地环境说明;

(五)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六)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八)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

申请材料初审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条申请材料初审符合要求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级将推荐意见和有关材料上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推荐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有关材料的审核工作,符合要求的,组织有关人员对产地环境、区域范围、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计划等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进行检测。

承担产地环境检测任务的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出具产地环境检测报告。

第十九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审核、现场检查和产地环境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应当自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和产地环境检测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重新办理。

第四章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十一条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可后,方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

第二十二条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认证机构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

(二)产品品种、产地的区域范围和生产规模;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四)产地环境说明;

(五)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六)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九)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十)认证机构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认证机构自收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之日起,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核。

材料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四条符合要求的,认证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派员对产地环境、区域范围、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计划、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材料审核符合要求的、或者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限于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时),认证机构应当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承担产品检测任务的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出具产品检测报告。

第二*条认证机构对材料审核、现场检查(限于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时)和产品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应当在自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和产品检测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七条认证机构应当自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后30个工作日内,将其颁发的认证证书副本同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第二十八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重新办理。

在有效期内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以外的产品品种的,应当向原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办理认证证书的变更手续。

第二十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格式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

第五章标志管理

第三十条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应当在认证的品种、数量等范围内使用。

第三十二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在证书规定的产品、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一)查阅或者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提供有关材料;

(二)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行监督;

(三)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进行监督;

(四)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进行检查;

(五)对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进行检查、检验和鉴定;

(六)必要时对无公害农产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第三十四条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跟踪检查,受理有关的投诉、申诉工作。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

第七章罚则

第三*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撤销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污染或者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的;

(三)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的。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地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责令其停止,并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篇2

一、总体要求

围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目标,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监管责任制,狠抓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市场规范和科学使用等重点环节,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经营,强化服务指导,推进执法规范化,着力构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培育形成良好、规范、科学的农业投入品运营体系。

二、工作目标和内容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显著改变目前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使农业投入品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使用优质安全农业投入品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品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主要内容是:

1.开展一次全县范围多渠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

2.组织全县农资经营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

3.工商、质监、农业、供销联合进行一次全县农资经营网点大检查;

4.取缔一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农药、肥料经营网点;

5.查处一批无证经营农资产品的案件;

6.处理公示一批违规销售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

7.整治一批不规范经营的农资店;

8.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经营网点制定一个合理布局的方案。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以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为重点的市场整治。加大违法销售禁限用农药和不规范农药标签检查力度,着重解决乡村无证或超范围经营农药、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各厂家经销企业以及个人违法摆摊设点的行为,杜绝各种不符合规定的虚假广告和宣传,责令不符合整治规范标准的经营网点限期整改,严厉打击经营假劣农药、无登记证农药、标签不符合规定农药的违法行为。

(二)突出审批管理,强化市场准入。各职能部门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农资产品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要按照方便群众、布局合理、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抬高门槛,定点经营,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经营网点。工商部门严格审查上岗人员的经营资格和业务水平,以国家劳动技能等级证书(农资营销类)为行业准入条件,严格审批,严禁以挂靠的名义违规经营。依法加强证后管理,验审经营人员资格,坚决实施退出机制,对已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经营主体,要依法予以清理取缔。

(三)突出宣传培训,提高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采取举办培训班、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普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知识,提高农资经营人员指导水平,促使广大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

(四)突出诚信建设,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商、农业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诚信经营企业评定办法,根据农资市场主体资质、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开展农资诚信经营单位和放心农资评选活动。同时,对不符合“小农资”整治标准,进销台帐不健全的,责令限期改正。鼓励农资公司实行农资连锁经营,到农村社区设立门市部,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农资经营网络。

四、专项整治的方法步骤

(一)宣传培训阶段(今年7月25日—8月10日)。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全县所有农资经营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业安全生产技术、诚信守法经营等。组织编制禁限用农药、农产品安全生产等宣传资料,由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供销社、广播电视台、《新松阳》采编中心等单位及各乡镇政府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报道。

(二)市场整治阶段(今年8月10日—8月20日)。工商、质监、农业、供销等部门联合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是查处违法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行为,无证或超范围经营农资产品的行为。全面排查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不符合整治规范的、不合理布局等存在的问题。

(三)规划布点阶段(今年8月20-8月25日)。根据检查讨论的结果,按照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的原则,工商部门对农资经营网点制订设点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四)评估总结阶段(今年8月25日—8月30日)。总结专项整治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评估整治成果,制定完善下步实施意见。

五、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县政府成立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工商、质监、农业、供销等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工作。

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

第八条国家适时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

第二章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

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

(二)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三)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第十一条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第十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树立标示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

第三章产地认定

第十三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工作。

第十四条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

(二)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四)产地环境说明;

(五)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六)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八)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

申请材料初审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申请材料初审符合要求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级将推荐意见和有关材料上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推荐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有关材料的审核工作,符合要求的,组织有关人员对产地环境、区域范围、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计划等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八条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进行检测。

承担产地环境检测任务的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出具产地环境检测报告。

第十九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审核、现场检查和产地环境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应当自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和产地环境检测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重新办理。

第四章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十一条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可后,方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

第二十二条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认证机构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

(二)产品品种、产地的区域范围和生产规模;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四)产地环境说明;

(五)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六)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九)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十)认证机构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认证机构自收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之日起,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核。

材料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四条符合要求的,认证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派员对产地环境、区域范围、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计划、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材料审核符合要求的、或者材料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限于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时),认证机构应当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资格的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

承担产品检测任务的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出具产品检测报告。

第二十六条认证机构对材料审核、现场检查(限于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时)和产品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应当在自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和产品检测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七条认证机构应当自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后30个工作日内,将其颁发的认证证书副本同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第二十八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重新办理。

在有效期内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以外的产品品种的,应当向原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办理认证证书的变更手续。

第二十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格式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

第五章标志管理

第三十条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应当在认证的品种、数量等范围内使用。

第三十二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在证书规定的产品、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一)查阅或者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提供有关材料;

(二)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行监督;

(三)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进行监督;

(四)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进行检查;

(五)对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进行检查、检验和鉴定;

(六)必要时对无公害农产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第三十四条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跟踪检查,受理有关的投诉、申诉工作。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撤销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污染或者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的;

(三)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的。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地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责令其停止,并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篇4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2011年敦化市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由农业、牧业、特产、水利、环保、财政、科技、广电、粮食、烟草、技术监督、药品监督、工商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推广和质量检测机构,确保技术有人推,工作有人管。各乡镇也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层层落实。

2.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体系

2.1编制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规程 收集整理了18项地方、行业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8项敦化市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汇编成《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手册》,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结合全市实际编写《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知识手册》,共印制7000册,发放给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户进行推广使用,发挥了明显的技术推广作用。

2.2严格落实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印制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日志》5000册,完整记录标准化生产全过程,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目的。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农业生产环节定期到村屯进行检查指导,避免违反规程操作,严格监督生产全过程,从生产环节上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全年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30万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有效解决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效益,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2.3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 全年共制定了《农产品标示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度》、《初级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等6项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使工作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完善了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4创新科技推广服务方式 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项目,结对培育农业示范户2000多户,加快了农业标准化技术成果转化。主要技术成果的入户率和应用率达到75%以上,对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2.5规范核心示范区,增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作用 围绕主导特色产业,选择一批基础好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率先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新格局。2011年,组建了市、乡二级科技示范园区21处,其中市级园区2处、乡级园区19处。示范园区总面积2764.5亩(其中:食用菌100万袋)。

2.6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引导和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带动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全市共有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11万多公顷订单农业,带动4万多户农民生产,带动标准化生产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

3.做好检测服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敦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现有检测人员8人,检验(化验)室11间,仪器设备41台(套),能够定期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示范区的土壤、农药、化肥等质量问题进行检测监控,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进行检测监督。制订了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检测标准: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制剂;保护利用天敌资源;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为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根据各个农事季节、重要节假期及重大活动,坚持日常检测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全年对全市范围内中心市场、万客隆超市、康惠批发市场、江南镇蔬菜基地等重点种植区提供检测服务。形成了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为中心,以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生产基地、超市检测点为基础,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011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联合5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检测次数10次,检测种类15种;对中心市场检测4次,检测种类11种;对江南镇双胜村、站北、六顶山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测19次,检测种类13种,全市累计检测面积6000公顷以上,检验合格率90%以上。

4.开展优质品牌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品牌是标准化的产物,更是企业的生命。敦化市高度重视培育特色品牌、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支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通过各类农交会展览、展销等形式,不断扩大名牌影响,加快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价格优势转变。截至目前,全市有鸿发食品等2家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有机产品9种,年产量1000吨;有敖东食品等4家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绿色产品8种,年产量6800吨;草还丹等4家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企业,无公害产品13种,产量620000吨。被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批准可使用省级无公害基地标志的企业有10家,产品20个,发展规模11000公顷。还有雁鸣湖工贸、宝利祥蜂业等5家企业,14种产品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吉林省名牌农产品”。

5.整顿市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5.1整顿农资市场,规范经营秩序,把好投入品质量关 敦化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业人员和专用车辆,以经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明察和暗防相结合的方式,以品种专项治理为重点,标签管理为突破口,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全面加大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

5.1.1突出重点产品整治 在农资的购销旺季,结合省、州农委《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打击侵犯农作物品种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专项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集中力量重点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对重大的案件及时曝光,震慑不法分子,发现不具备农资经营资格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并将群众反映强烈、市场检查中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范围,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对违法生产、经营不合格农资产品进行立案,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执法监管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对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和日常执法巡查力度,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

种子监管方面:以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经营、越区种植、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未按规定建立经营档案、品种包装标签介绍与审定公告表述不符等违法行为。

农药监管方面:严格按照2007年底颁布的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规范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检查力度,以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包衣剂为重点,坚决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农药,无登记证生产、添加未登记成分、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证或冒证、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以及掺杂和销售高毒剧毒农药的违法行为。

肥料监管方面:以复混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严查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监测,建立完善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对肥料登记产品的后续管理。

5.1.2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加快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宣传、培训、监管等手段,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意识。并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市场主体资格审查情况、消费者投诉状况、公众评价等信息,逐步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诚信档案,构建信用管理平台,实行分类监管。并要求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经营台帐,并定期依法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改正。通过建立和完善假劣农资黑名单制度,将屡教不改的假劣农资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和完善重要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逐步实现重要农资产品销售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目标。与工商、消协共同树立了农资企业标兵店15家。

2011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65台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278家,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7起,为农民查看苗情28次,调解经营企业和农民消费者纠纷33起,有效地震慑了农资违法违规行为。

5.2整顿产品流通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全市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点,加大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抽查力度,监督指导农产品市场履行质量安全义务。保证每次抽检果蔬6个样品以上,并把检测结果实时,引导消费者消费。还对农民产业协会、农产品运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的进行登记管理,引导和督促农产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商品备案、质量安全等制度。

6.提高种植技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体系

为保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顺利进行,坚持从源头抓起,整合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冬春农民培训等项目资源,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多媒体教学、田间指导等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让示范户掌握标准化生产种植要点,提高他们对标准化的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

7.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全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终始放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中。2011年深入开展“四进”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挑选渤海街、蔬菜批发市场、第三实验小学、官地镇、宝利祥蜂业等重点地段进行宣传,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覆盖面。进社区,主要采取流动宣传车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进学校,主要采取悬挂宣传条幅和摆放专题展示板;进农村,主要采取设置宣传咨询台配备农业专家进行现场解答的形式;进企业,主要采取发放宣传单和悬挂条幅。选取重点地段、集中时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最大程度的扩大了宣传面,大力营造了人人关心农产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篇5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从狭义上说,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准入的障碍,是指进口方通过制订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自1996年8月起,欧盟成员国相继停止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按欧盟法规进行了全面整改,并于1997年接受了欧盟兽医代表团的考察。代表团考察报告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欧盟只做出了恢复从我国3家工厂进口兔肉的决定。1998年9月、1999年6月和1999年10月,欧盟兽医代表团先后三次来华考察。2000年5月,欧方公布决议,认可我国山东、上海可以对其出口禽肉,但未批准我国加工厂注册。2001年欧方专家来华考察我国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物质监控体系,随后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片面的、不切实际的考察报告,导致我国冻鸡出口下降了41%,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29%。

近年来,许多进口国更是加大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2002年日本对我国青岛的肉鸡产品检疫项目增加了10个指标,对蔬菜农药残留化验检测项目,由入世前的4项增加到46项;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最高时就达200多项;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测增加到62种;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自2005年4月1日起,禁止进口中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将会影响中国对美国上亿美元的出口。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1)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①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②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③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有毒奶粉、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被查出的“苏丹红一号”等事件,“苏丹红一号”在十年前就已经被禁了,为什么在今天又查出它存在于大量食品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④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2)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①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三、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完善国内环保法规

(1)加大传媒宣传环保的力度。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政府应呼吁提高国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环境意识化为公众自觉的环境行为,因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使其知晓我国经济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受益的应是整个国家和每一个公民。同时,政府要注重发挥职能指导作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贸易、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这既可从根本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又可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与国际贸易体系接轨。

(2)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保法规。在国内立法方面,应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加环保水平的距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案件时,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法和国内环境法往往倍受重视。从已处理的贸易与环境争端的一些案例的裁决来看,只要引用的国内环保法律规定准确、有权威性,维护环境利益的一方往往胜诉,而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方则往往败诉。因此,必须加速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立法。

2、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

(1)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特别是土壤环境的监测。一是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开展例行监测;二是开展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例行监测;三是定期对重要水源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环境受污染损失状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种植花草等),进行植物修复。

(2)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首先要纠正或扭转偏施、重施氮肥的习惯,推广节氮施肥技术。调整肥料结构,实行配方平衡施肥,大力发展多元高效肥,推广专用复合肥,积极推行有机无机肥配套施肥体系,同时应加强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技术的研究。其次,要推进有机肥工程,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多种形式使秸秆还田,集中处理加工畜禽养殖基地的鸡粪、猪粪等使之成为商品有机肥料。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大力开展河湖清淤工作,同时实施河湖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政府应增加农业环保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保护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模式,引导农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努力做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品无害化。

3、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1)制定绿色产业倾斜政策。一是要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一定时期内,对绿色产业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企业新开发的绿色产品也可以缓征所得税。二是要对绿色产业企业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上实行优惠,鼓励其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三是要在工商注册上对绿色产业企业给予照顾,并赋予一些规模较大的绿色产业企业以出口经营自。

(2)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大量事实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4、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14000系列国际标准己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以改善全球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为目标,涉及从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和活动。对于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保标准的要求,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把IS0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开发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将有益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方法:

(1)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出口的部分绿色农产品多为农户零星生产,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难以降低产品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采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只有企业联合起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实力、实现规模效益,从而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应考虑扶持一批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和企业集团化效益。可采取“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或者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农场”,实现绿色农产品出口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2)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可以建立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成果优势,实现绿色农业加工增值。

6、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绿色技术

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把先进科技成果和绿色技术转化为标准,并加以监测、实施,使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活动。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要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企业自主研究和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并将其大力推广,使绿色技术上升为“农业标准化”中重要一部分的。我国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3.《如何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李志军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4.《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5.《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余鹏著,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7月。

6.《我国出口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刘翠萍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4月。

7.《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谭蓉娟著,特区经济,2006年5月。

8.《如何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于宝苹著,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6月。

9.《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顿红著,科教文汇,2007年6月。

10.《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岳利鸿著,前沿,2007年5月。

篇6

目前,德惠市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基地总面积1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总数33个,其中无公害温室面积10000亩,总产量8000万公斤,总产值12亿元。初步形成了黄瓜、辣椒、茄子、番茄、豆角等十多个蔬菜主导产品,且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其产品已远销沈阳、长春、俄罗斯等国内外大中城市。

1.从源头上抓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保障全市蔬菜产品安全

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德惠市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是推行诚信品牌战略。围绕“打绿色片,走特色路”的发展目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利用德惠松花江绿色大米的品牌效应和收入效应,引导德惠市蔬菜种植逐步向无公害产业健康发展,树立自己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最终向绿色食品迈进。二是实施基地无害生产。为了确保德惠市无公害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市农业局印发了《德惠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对基地农户如何发展无公害产品,正确用药、施肥等进行了技术培训,在管理上指导种植户采用生物杀虫,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使基地的无公害产品种植达到了安全标准,真正做到了无害化。三是实施生产规范管理。基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技术规程操作,进而提高了德惠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合格率。四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深挖德惠市的资源,运用现有的政策条件,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规模,提高德惠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影响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从生产上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保证基地生产质量

德惠市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占消费量的一定比重,其中蔬菜类就占65%左右。抓好无公害基地生产农产品的种植过程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创建无公害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统筹规划、综合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大对农业生产基地的环境保护力度,做到生产到餐桌全程监控;二是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档案记录和农药安全监管制度,生产基地严格按照生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运输,对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三是推行产品入市前检测制度。无公害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抽检,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入市;四是推进无公害认证工作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严格按照《德惠市农产品管理办法》、《德惠市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和《德惠市绿色食品管理办法》、《德惠市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推进农产品认证工作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促进企业自律。

3.从日常监管制度上抓基地建设工作,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

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日常监管工作中,落实了四项无公害农产品监管制度来强化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一是责任制度。落实农产品生产监管责任制,尤其是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做到巡查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落实到位。二是监管制度。全面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巡查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分类监管制度。三是经营制度。开展“规范市场”活动,坚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完善经营台账等五项制度。四是检测制度。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德惠市设立了农药残留检测室,发挥四位一体检测系统的作用,强化对上市无公害农产品抽样检测,层层把住市场上蔬菜和农产品的质量关。

通过几年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体会到,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发展,始终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必须立足长远,掌握规律,夯实基础,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还应该在以下三个机制上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第一,要构建自律组织机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首要的问题是要落实责任,实现生产经营主体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能立足于政府大包大揽。无公害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食品,生产经营又十分分散,完全靠政府包揽质量安全管理是难以做到的,也是没有效果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组织机制,可以有效和依法落实包括农民、个体经营户、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内的生产经营主体第一责任。除了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外,还要依托农村基层组织,成立相应的协会,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践中一些地方推出了在协会框架下实行小组质量联保办法,即一户出问题,要连累小组其它成员,大大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群众内部监督控制机制。

篇7

在我国的整个物流活动当中,农产品物流作为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经济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保证我国人民日常生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也在要求着改革传统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特别是我国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就需要将农产品物流放在循环经济的视野中进行改革。

二、农产品物流模式

在对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加侧重于对农产品物流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农产品物流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价值帮助其成为了我国农业物流中的重要环节。从整体上而言,农产品物流是一个囊括了粮食、棉、油等多种生活消费品的物流工程,它将所有的农产品通过收购、批发、零售最终达到消费者的手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种系统当中又包含了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物流策略

1.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想要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较好发展,其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高低是保证其完善的重要指标。在整个的农产品物流系统中,基础设施能够保证其物流发展畅通,是支撑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发展农产品物流,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是重点。针对部分农村中的农产品由于交通因素的干扰,首先在交通方面打通农村与外界的良好交流,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其扶持力度,在人才、设备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2.全面提升现有物流技术。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做好人力、资金双面的支持,完善整个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做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管理与技术支持,提升我国现有的物流技术,将物流的作用机制发挥至最大。3.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层面的物流策略。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层面的物流策略是将整个农产品放在社会环境中,它从运行的机制、运作的组织以及构建一个物流信息网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运行机制方面,针对参与到其中的政府相关部门想要建立一个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规范整个的运行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结合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制定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保证其在运行当中能够规范,有效促进物流企业实行高效的物流技术,将回收与再利用相结合,在保证其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能够做好生态效益。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其中的运作组织在数量、质量都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其运作组织都需要讲农产品物流中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结合,真正事先循环经济的作用。同时,利用当下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规范整个农产品物流市场,避免出现低效性和重复性,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运行效率。在能够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4.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策略。供应链模式能够使得整个农产品物流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达到总体提高供应链物流效率的效果,从而使得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获得经济效益。所谓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从基本的供应商向农户销售物资开始,中间经理农户、供应商,再经过加工、包装等一系列环节制成各种中间产品或者最终产品,通过销售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于供应链环节中各个企业的层次不同,其质量也高低不平,因此这种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模式应该重点加强其管理工作,保证其中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到整个的农产品物流。5.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想要真正做到农产品物流高效运行,就应该设定一个标准体系规范其物流活动。首先从基本的开始,在物流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装备、工具等,实行统一的标准化建设,保证农产品物流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不受到时间、地域的干扰,实现无缝对接。另外,由于整个农产品物流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同样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进行规范。针对其中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物流标准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加紧建立规范体系,在有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的指导下,规范其物流活动。

四、结语

篇8

第一条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产品为食用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农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可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第三条本市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技术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及不合格农产品的处理;

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管;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工业产品市场准入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在餐饮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的监管;

财政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经费保障。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保障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第七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二章生产管理

第八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做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应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九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指导,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定期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第十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管理。应当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区域自然环境及土壤肥力条件,会同环保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生产区域农业环境状况进行监测评价,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和品种,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在禁止生产的区域设置标示牌,标明名称、地点、范围、面积和禁止生产的农产品品种等内容;在环境监测超标区域内禁止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第十一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边工业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管。禁止企业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排放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碱液、有毒废液、放射性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等有害有毒物质,或者倾倒、填埋有害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二条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鼓励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农膜等生产资料。要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以及防疫、检疫等情况,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制度,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自检或者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生产基地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十三条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和配剂。

(二)使用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苯乙醇胺、班布特罗、盐酸齐帕特罗、盐酸氯丙那林、马布特罗、西布特罗、溴布特罗、酒石酸阿福特罗、富马酸福莫特罗等“瘦肉精”产品及“三聚氰胺”等国家禁止使用的有害化合物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三)使用氯霉素等违禁的抗生素类药物及有害激素等。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十四条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适期收获、屠宰和采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收获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屠宰或者捕捞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休药期的规定。

第十五条鼓励农产品生产者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第十六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第三章加工管理

第十七条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制度。对其采购的农产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明,保留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记录。

第十八条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和销售者在清洗、整理、加工、保鲜、包装、储存时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甲醛、甲醛次硫酸氢钠;

(二)腌制农产品过程中使用敌敌畏;

(三)违规使用色素;

(四)违规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五)使用硫磺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六)其他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经初级加工、包装的农产品,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并在产品包装物上附具标识。标识应当以中文标明产品标准代号、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基地、加工单位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第二十条畜禽及其产品经过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合格后方可销售。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及其他畜禽生产场所发现经检疫不合格、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染疫的畜禽及其产品、染疫畜禽的排泄物等,应当及时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四章经营管理

第二十一条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经营农产品应当经过检验、检测、检疫,符合国家和省市质量安全标准,未经检验、检测、检疫或经检验、检测、检疫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经营。

持有认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效证书的,凭认证证书免检进入市场销售。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凭产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质量合格证明直接进入市场销售。

其他农产品必须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检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对以上进入市场销售的各类农产品,由市、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抽检。

第二十二条畜禽产品必须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出具检疫证明,加盖验讫印章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第二十三条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及加工企业在农产品经营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与各经营者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

(三)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制度,如实记录索证索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进销货日期、产品质量安全证明的登记号等内容,并保存两年以上;

(四)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制度,对没有质量合格证明的农产品按批次进行检测或委托检测,定期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检测报告,并公布检测结果;

(五)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应制止销售和转移,并报告工商、农牧主管部门;农牧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农产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工商部门依据检验报告,依法进行下架、销毁等处理,并在媒体上公布。

(六)运输、储存需冷藏保鲜的农产品配有冷藏设施;

(七)对场地及使用器械定期消毒,保证经营场所清洁卫生;

第二十四条新建各类规模化农产品市场必须建立农产品检测机构,并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基础设施,检测机构由农牧部门进行审核后商务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第二十五条农牧部门检测机构应当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抽检,亦可委托有资质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对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并将抽检和处理结果定期公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3日内,向本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检。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农业、质检、商务、工商、食药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违法行为的情况予以记录并公布;对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吊销许可证照。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

(二)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三)伪造、盗用、冒用有关认证证书、标志和检测合格证明的;

(四)含有致病性寄生虫、致病性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五)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

(六)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第二十八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监督抽查,并具体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农产品生产、初加工、包装、贮运、经营等活动进行现场检查;

(二)依法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进行调查,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有权进行查封和扣押;

(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日常监测;

(四)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档案等资料;

(五)会同工商部门监督当事人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处理、销毁的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六)会同有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进行调查;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检测费用;抽取的样品不得超过规定数量;上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抽查的农产品,下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另行重复抽查。委托检验检测按照相关标准向委托人收取检测费用。

第三十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充分发挥农产品检测机构的职能,以国家认可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其检测结果相关部门应当予以认可,确有争议的,委托本级或上级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检。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第十一条规定,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排放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由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按规定建立质量记录档案或者伪造质量记录档案,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建立质量检验机构开展自检工作,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第十四条规定,采收、销售未达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农产品,或者屠宰、捕捞、销售处于休药期内的禽畜、水产品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采取措施处理受污染的农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第十三条、十八条、二十七条规定,由工商、农牧等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第二十条规定,对病死、染疫禽畜及其产品、排泄物等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第二十三条规定,未配置质量安全检测设施、专兼职检测人员,或者未建立相应的检测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发现不合格农产品,未制止出售和转移,或者未及时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假冒、伪造、转让、买卖、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标志、标识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定监管职责,侵害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权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农业投入品: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添加的物质,包括种子、种苗、种畜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添加的有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其他物质。

篇9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农业部配套的部门规章及强制性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相应颁布实施,都为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标准依据。2008年农业部组建了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职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各省及所属地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门机构相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步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

以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为重点,“十一五”期间共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已累计达到4500多项,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启动实施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已创建500多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819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和一大批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水产健康养殖场。

2010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1.2万多个,全国“三品一标”总数达到8万个,认定产地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0%以上,认证农产品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3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组织实施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已投资建设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和专业性检验检测中心36个、部级区域性检测中心13个、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30个和县级质检站936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贯通部省地县的工作机构基本建立,体系队伍不断壮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法正式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安全是人们对食品最基本的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假冒伪劣食品禁而不绝、食品包装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儿童食品和保健品质量不合格、配方不科学,餐饮企业经营不规范、操作不安全等陆续暴露的问题,给农产品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

企业安全责任的不落实,一些食品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不讲诚信,甚至明知故犯、违法违规、逃避监管,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政府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安全发展理念不强,重效益、轻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监管衔接不够,全程监管、综合监管、协同执法能力较弱。食品安全制度仍有漏洞,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这些因素都为农产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监管,不断提升水平,着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消费安全。

风险管理模式对于农产品安全管理来说,是公认的最有效的管理模式。风险评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确立的一项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也是国际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通行做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风险评估,既是政府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和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的客观需要,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管理和构建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现实需要。

2011年农业部将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办法规范,积极构建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龙头、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主产区风险评估定位监测站点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和实施风险评估监测计划,大力推进应急处置科学化。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科学研究,围绕污染物毒理学评价技术、剂量反应评估技术、暴露评估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公共模型软件设计等风险评估共性技术开展研发,针对农产品中潜在的各种生物、化学和其他外来的危害因素,加强其危害途径、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合理和有效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交流合作,跟踪国际风险评估技术前沿,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科普宣传,主动答疑解惑,营造一个政府、企业、消费者、科研教学人员等所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益相关者都了解、认识、接受和支持风险评估工作的氛围。

农业部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强化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执法监督、风险预警、监测评估、应急处置和服务指导五大能力,推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

篇10

【关键词】 农副产品; 展品; 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

近年来,农副产品展销会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地相继举办,促进了当地名优农副产品的交流,扩大了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强化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品牌意识。同时,通过交流,使农副产品生产观念由过去传统单一方式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增加了农民就业的渠道。但是,笔者在近期审计中发现,一些由政府牵头举办的展销会,农副产品的参展展品在归集、管理及销售等环节存在着很大漏洞,亟需规范。

一、参展农副产品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副产品参展的展品主要由财政部门用财政资金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形式购买,农业主管部门具体承办展品展销事宜,展品主要是当地的各种名优土特产,如:牛肉、核桃、豆腐干、枣、杂粮、蔬果等。审计中发现参展农副产品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财政部门与展品主管部门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相脱节。财政部门只负责展品资金的足额按时拨付,未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跟踪监督;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展品参展,在管理及使用效益方面没有具体的办法。二是财务管理与展品收益相脱节。目前,一年内参加多次展销会,由于未设“参展农副产品”这一专款科目,记账时将所有相关费用都在项目支出中笼统反映,账面上看到的只是零碎地各次展品的购买情况、展位费用及摊位的装潢费用等,这样农副产品的总支出很难从账面上一目了然地看出来。三是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农业主管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参展展品的归集、出库、销售、损毁、结余档案,财务上只留有购买各种展品的数量、金额的明细资料,参展后,各种展品的去向不明确,是已销售,还是消耗损毁,或是有回收,财务上均未掌握相关情况,形成了大量展品有去无回。

这样,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除了展销活动的长远效益难以评价,如通过展销宣传,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不能准确计算外;当期展品是否销售,销售了多少,损耗了多少,所得的销售收入如何处理,剩余展品如何处置,这些,都无法从账务上看出来。笔者认为展品收入的不完全体现是一个极大的漏洞,极易滋生腐败,产生“小金库”,必须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参展的农副产品展品的管理。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上缺乏制度依据

审计发现农副产品参展的展品在管理上存在漏洞,试图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但发现至今还没有针对其制定的管理办法。因此,职能部门在没有相关的管理办法出台的情况下,只是按照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及各科室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习惯来办理。同时,财政和审计部门对展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由于缺乏法律依据难以定性和处理。

(二)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由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财务科只负责账面上的记录,知其始不知其终;展品管理者负责展品的储存、运输和保管,展品的结余未向财务科备案。财务科对管理部门也没有任何制约措施,认为展品管理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没必要深究。这样,财务科和展品管理者只做到了各司其职,未能充分的协调配合,导致展品在使用与管理各环节存在不少漏洞,极易造成资产的流失。

(三)展品概念模糊,管理意识不强

由于农副产品的展品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是用财政资金支付,究竟属于哪类资产还没有准确的界定,把其列为固定资产显然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也达不到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列为产成品,可展品又不是该单位生产并验收入库的成品;列为材料,也不太准确,因为它还有一些变价收入。基于展品属性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对展品的管理理念比较淡薄。加上展品的购买和展位的装潢等一切费用都由财政资金支付,部分人简单地认为这笔支出和普通的财政拨付单位的公用经费一样,只要花了钱就是办了事,未考虑财政资金用于展品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农副产品展品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农副产品展品管理办法

现阶段农副产品的展品管理混乱的根源在于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因此,针对农副产品展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使资金拨付和使用部门及单位内部的财务和主管部门做到既各司其职,又充分协调配合;其次,要对展品的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展品的储存、运输、展品的收入和剩余展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制定具体明确的管理办法,予以规范;再次,主管部门要做好内部稽核工作,同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二)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展品管理办法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主管展品的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单位应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分工合作。二是财务科要总体掌握展品资金来源及金额,展品的品种、数量,使用及结余状况。三是展品管理者要对各展品记有台账,及时掌握各批次展品的收、发、存的情况,并记录造册报财务科留存备查。四是加强展品收入成本核算,尤其是在参加展销会时,对各种展品区别对待,实现销售的,要做到票款分离,并将收入及时上缴财政;用于品尝的展品、运输途中损毁的及展品的结余都要有明确的记录,报财政部门备案,以保证账实相符。

(三)强化“效益”理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笔者认为,既然大部分农副产品的展品都是用财政资金购买的,就应注重其使用效益,支出是否必要,是否损失浪费,财政资金的支出带来了什么效益,无论是财政部门、资金使用部门,还是审计部门,都要树立“效益”理念。展品的主管部门,即资金的使用部门在每次展销会结束时,都应向财政部门提供一份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说明,列出本次展品取得的收入是多少,带来哪些效益,有多少品牌的产品签下订单。同时,本期支出范围是什么,除了产品的进价、人员成本、摊位成本,还有哪些费用,收支相抵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多少,是否促进了当地展品品牌知名度的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只有每次都进行成本核算才能促使主管部门在管理上下功夫,做到不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财政部门根据上报情况进行审查其真实性,以确定下一次展销会资金的拨付金额,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通知.财预字[1997]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