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整体观念临床进化心理学土家族人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学认识到情志的重要性,七情内伤会直接损伤内脏精气,引发多种情志病症。而情志作为中医学对现代心理学情绪的特定称谓,认识到人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认知评价会产生心理上的复杂反应。心理学家通过明确心理障碍的具体标准,以中医学“整体思想”来研究土家族人的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本文简述如下,以供今后进一步学术探讨与交叉研究之用。
首先,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长期的生产与临床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运用古典哲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思想,中医学认识到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作为人体一部分而存在的。通过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病情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诊断。其次,中医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相统一的。中医学认识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的阳光、水、温度、生物圈等,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这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再次,中医学认识到人与社会环境是相统一的。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好坏也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之所以为人,是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当这种社会因素与人体不相适应时,稳定、有序、平衡、协调的健康状态就会被破坏,从而成为邪气影响人体的正气而致病。
2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在相应的背景下,如果一种机制未能执行它在进化中所形成的设计功能,那我们就可以说该机制发生了功能障碍。
3 进化心理学所致问题的表现
3.1 当面临相应的适应性问题时
由于设计功能未能被激活,常会出现一些由心理障碍引起的行为异常现象。例如土家族人强调存在的“基本问题”,如老人正常死亡后举行丧礼时,常常会以笑丧的形式,这反映了土家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于死亡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如果存在心理障碍时,扭曲的思维方式会让他们在面对死亡的降临时,非喜悦而是痛苦。
3.2 当机制在不应该激活的背景下被激活时
外显与可观察的行为方式,周围环境的条件反射与影响效果,反映了条件性情感反应在新情境中的泛化和发展。例如土家族人通过哭嫁,有回忆母女情深,有诉说分离别哭,有感谢父母养恩,有教女为人处世等等,可见其十分丰富的感情内涵。在哭嫁歌时,一般即席而坐,见谁哭谁,以娘婶多见。如果这种哭嫁过多地倾向于不合适的对象,缺乏哀婉离别,甚至有一种报复的冲动,苦笑皆非,于情于理不合,凸显的就是变态心理下“患病行为”的刺激强化。
3.3 当一种机制未能和其他机制相互协调时
协调的失败,可能存在对信息加工的不完全性和缺少言语理解的相互协作,也有器质性损伤参与调节作用。由于机制的“平均”功能所伴随的正常错误,人类在用相应的心理机制来对自身和他人的配偶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估,并非将主要经历和策略用在吸引同自己比较相配的对象中。例如在恩施地区的梭布垭石林,每年一度的土家族女儿会主要通过对歌和诗意,来表达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伴侣的追寻与选择,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但是由于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如土家族人看到的节目主持人和女演员都十分漂亮,这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高的比较标准,因而低估了自己配偶的价值。为了在女儿会上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一些土家姑娘可能因为抑郁、体型等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协调。
4 中医学“整体观念”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中的应用
4.1 中医学“整体理论”在土家族人心理障碍方面的丰富内涵
以“整体观念”作指导的中医学,在长期的医学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七情会影响人的身心。如土家族人十分信奉的《灵枢.本神》道:“是故怵剔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乐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它本身强调了心理方面的异常会引来人们情志上的疾患,与进化临床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心理障碍存在许多同源性。在整体分析土家族人远古环境与现在环境之间的差别性时,由于适应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改变,会引发土家族人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与中医学七情治病还受到年代心理特征、当前生理状态等紧密相联。
4.2 中医学“整体观念” 指导进化临床心理学
以整体观来辨病求因,中医学认识到人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进化临床心理学时可把心理障碍的问题与其相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统筹兼顾地利用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去正常地挖掘其设计功能。
4.3 中医学“整体观念”应用于土家族人心理障碍的治疗
在多年的生活生产与临床实践中,以“整体观念”为思想指导的中医学摸索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在土家族地区十分流行的针灸、推拿、气功、穴位封闭等。这些方法因为成本低且简单而易于操作,特别对一些疑难的心理障碍具有独到的疗效。如因七情不畅引发的顽固性呃逆的土家族病人可针刺内关或穴位封闭;惊恐过度所致发热的土家族病人可针刺十宣放血;耳穴压豆可解决长期因为心理障碍所致土家族病人的睡眠状态紊乱等。通过权衡土家族病人心理障碍的整体表现形式,熟悉土家族人的人体经络循行走向和分布状况,结合土家族的民族医药特色,可以帮助更多存在心理障碍的土家族人走向康复。
参考文献
[1]孙朝文,陈平,吴双等.探讨中医“整体观念”在临床护理程序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13(5):3-5.
[2]孙广仁,童瑶,陈文垲,李其忠.中医基础理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增刊:224-228.
[3]D.M.巴斯,熊哲宏.进化心理学[M].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2-457.
作者单位:
1.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45000
篇2
一、中医学的科学内涵
(一)中医学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究天人之际”是我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所有的天人之间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基质,而且对我国的科学文化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中医是在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的,所以也具有很深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是一种整体的医学观。中医学认为,在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之外,人还和自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主要表现在:1.天人合气,我国传统科学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而气又分为阴和阳,所以就有“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说法,因而天地和人都统一于气,只是处于气的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2.天人同构,也就是说天人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古代的医学家将各个人体视为小宇宙和小天地,同天地和宇宙相应进而同构。凡是天地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人类的身上都有相应的器官、部位和功能同它相应,如果天地自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3.天人同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在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会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各个时代的医学家都吧阴阳变化的规律、五行运行的规律、太极的规律当做人和自然共用的的普遍规律。
有了以上三种理论,中医学在进行构建的时候,就会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着眼,利用气作本体,将阴阳五行作为结构模型,这样就能把人放在自然的时空当中进行考察,从而有效建立人的生理和病历模型,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病方法和原则。在中医学中,保健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人们生病的原因就是天人系统失调导致。
天人合一的整体医学观念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当做基础,在宏观的角度上认识并控制人体,有及其深刻的合理性,蕴含着朴素的系统思想的萌芽,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生态医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在现代医学当中也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观念过分的强调了认同自然的统一,没有关注到人体的差异性,更没有实践研究,所以使得中医学的理论具有相应的模糊特征和思辨色彩。
(二)中医学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观
我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才传统文化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理念,同时还具有追求同一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医学。黄帝和神农氏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但却被我国的医学家尊为医门的圣人,后来的张仲景又被尊为“亚圣”,他著的《金匮》《伤寒》等被中医学家奉为经典。也正是基于此,几千年来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缓慢,基本没有范式革命。一旦某位医者提出了反对先贤医学的观点,不但不会被接受,甚至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斥。所以在当今,要想积极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对医学经典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动我国中医的发展,积极创新,勇于批判,为中医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三)中医学具有重神轻形特征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重道轻器,这种价值观反映在医学中,就形成了重神轻形的特征。在中医学的方法论上,神比形更重要,那些掌握形的只是初级大夫,掌握神的才能称之为名医。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历代都有对人体脏器官的描述,可是在中医中的脏腑功能却不是或者说不是主要从这些描述中得出的。所以中医学在诊断人的病情的时候,主要观察的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具体器官形态实质的改变。这种方法论为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使中医学变得神秘起来,例如经络、脉象、命门等有无和定位的争论,这些名词是一种功能但不是概念,并不是从相应的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功能,而是从功能来对结构进行“虚设”。所以,必须从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着手,才可以合理解释和科学研究这些概念及理论。
(四)中医学具有得意忘象这种思维境界
象和意属于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对意识范畴。“医者意也”就充分反映了得意忘象这种思维特色。通常情况下,中医都是通过“象”,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认识,然后以象作为基本来构建人体的生理病理模型。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由此可知,象是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人体的本质,所以必须经过“忘象”这一过程,才能“得意”,这样就能抓住人的本质。中医学的临床诊断主要以象、言作为基础,通过问得到言,通过望、闻、切得到象。再通过得象来忘言,这样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才能够更加正确和辩证。
通过相应的得意忘象、忘言,从而追求直觉的体悟,这种思维境界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医生思维的想象和灵感,有较好的创造力。在比较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宏观的角度把握人体,从而揭示出独有的人体奥秘。可是这种思维没有严密的逻辑,没有相应的实证分析,因而具有臆测性、模糊性和或然性。
二、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要想研究中医文化,必须以我国的文学、哲学、史学为基础,将我国的中医名家、点击、文物、史迹当做对象,来研究相应的理论及规律,思想和观念、名家风范等等,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中医的进步。
一般情况下,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以仁、和、谦、诚作为主体的一种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作为主导的一种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最为主线的一种文化环境。在中医文化中,理念是根本,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最为重要,可以充分表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环境最为直接,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民族性特征,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三、结论
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学 中医学 内涵特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0-01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具有理论上客观、精密、量化的优势,且研究成果通常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操作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具有能够对个体实施辩证医治,重视个体差异问题的优势,二者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关系。基于此种情况,中西医结合就可以取长补短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将会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教学中,将中医学的内涵特质充分的体现出来。
1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自然观
我国古代文明突出任人和自然的相应关系主张“道法自然”,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哲学问题也即是人和天之间的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最大区别。在中医学中,无处不渗透着天人相应的观念。比如,“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人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这些都体现了人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西方文明却注重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并演化成人们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西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相对独立的,由此可见在医学领域当中应用了人们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科学进而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2 中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念
在中医学中,强调通过体验、灵感以及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将事物整体之间通过的规律找出来,即就是注重查同,充分显示任何自然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同时把人也看成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突出形神统一的观念。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非常注重形神统一和身心和谐。而在西方文化中,突出了差异的存在,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注重对事物之间本质区别的寻找,原子论和还原论作为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分析法和归纳法。将人看做是一个普通的实体,这时人体的细胞、器官等就是作为西医学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在西医学中查同和差异各有侧重。
3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西方却注重对世界本质以及变化的探索和研究,西医则步入了实验医学中,轻预防而重治疗。
4 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治疗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都是注重感觉、表象和动态。因此在中医学中,是从整体、动态、宏观、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对病情进行了解,并灵活处治。中医学突出一因多果、多果多因、多因多果,这集中体现在了采用辩证的方法找到病因,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同病治异、异病同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辩证论治的观念。而西方文化却比较注重概念、静态和理性。所以西方医学对概念比较注重,多逻辑和分析比较重视。西方医学的精髓就是分门别类以及追根究底,这也作为西方医学的优势所在。
5 中医学思外揣内的功能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轻视“形而下”重视“形而上”,因此在中医学中,重神轻形,重道轻器,重功能轻结构,重视规律轻视实体。而西方文化却强调物质性探究的实体中心论,所以在西方医学中,大到肌肉小到细胞对所有可以被认知的结构都进行解剖,而共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对结构进行了了解,才能对功能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死的结构不一定显示出活的功能。由此可见,中医学和西医学对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认识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6 中医学阴阳自和的调理管
我国文化主张顺应,侧重主观。所以在中医学中突出辩证论证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正确的扶持来实现对邪气的战胜,尤其注重在治疗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西方文化恰恰相反,主张抗争,侧重征服,所以西方医学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以对抗为基本原则的,通过理化作用来对病理进行改变,治疗比较直接。
7 中医学哲学意蕴的语言观念
我国文化强调整体、感觉、功能、动态以及查同,所以其语言具有明显的类比以及哲学特征。通常情况下,中医学的语言不但蕴藏这文学意境,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哲学。西方文化则强调实体、概念、理性、逻辑、分析和查异,显而易见西方文化具有概念化、客观化、规范化以及具体化的特征。从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西方医学和中医学相比,其语言更加直接准确,传递和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人们也更容易接受。
8 结语
总之,中医学和西医学是相对独立存在的,东西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设法实现互补。而中西医结合这门新型学科的出现为中西文化的互补交融提供了条件,中医学只有在二者的互补交融中,才能将其本身的意义充分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炜,朱虹,钱静.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5):92-96.
[2] 刘星.“天人合一”观本质的演变及对中医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7):398-400.
篇4
关键词:整体观念;失眠;调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在功能上具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性,在病理上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传变性。中医的整体观念还体现在人与外环境的完整性,具体表现在人体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关联性。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辨证和治疗等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整体观念在失眠的中医预防、调养和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1睡眠的生理机制
正常的睡眠对于每个人的健康而言,犹如饮食和呼吸一样重要。关于睡眠的生理机制,祖国医学从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几个方面有较全面的认识。
1.1阴阳昼夜节律说 《黄帝内经》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可见,昼夜之中阴阳各有盛衰之时,即白天阳气较盛,夜晚阴气较盛。正是由于阴阳昼夜节律才形成了人类夜卧昼醒的节律。而整体观念告诉我们人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具有统一性的,就要求人白昼以动为主;夜晚以静为主,从而形成与阴阳相应的动静节律,保证正常的睡眠。
1.2卫气昼夜运行说 据《灵枢・口问》阐述:"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则卧,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既然卫气行阳行阴有昼夜不同的规律, 由整体观念中人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具有统一性的告诉我们,人体也有昼醒也睡之节律。如果人体卫气昼夜运行节律发生了紊乱,那么睡眠节律也会发生改变,出现多寐和少寐也就是睡眠紊乱的病理现象,尤其以失眠多见。人之少寐系卫气不入行于阴,久留于阳之故。如果因心事不宁或邪气外扰而打破了卫气运行规律,影响卫气入阴,结果就可能导致失眠。
1.3五脏相联一体说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分别主宰神、魂、魄、意、志。只有五脏及其相对应的情志平和才能有正常的睡眠。正如明代张景岳说:"盖寐本呼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
另外,整体观念思想中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告诉我们五种情志虽然分属于五脏,但是由心主宰。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宰一切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然而,神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白天属阳,阳主动,故神明运于外,人寤而活动;夜晚属阴,阴主静,故神明归其舍,藏于五脏之中,人卧而寐则休息。
可见,睡眠不仅与人体自身的脏腑功能协调有关也与阴阳气血协调平衡有关,这正符合了整体观念关于人体自身整体性和人与外界环境整体性的认识[2]。
2失眠的病因病机
失眠的最基本定义就是睡眠障碍,中医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暝",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可以表现为多种情况:①入睡困难,②寐而不酣,③时没时醒,④醒后不能再寐,⑤多梦,严重则出现,⑥彻夜不寐。由于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正常睡眠的要求,从而常会出现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情绪不佳,甚至心悸健忘等。
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等社会因素的扩大化,目前我国失眠的发病率日趋上升。顽固性失眠,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长期的极大的痛苦,甚至有些患者还形成了安眠类药物的依赖性又引起了其他严重疾病。失眠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并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医在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整体观念的思想在认识和防治失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和社会的欢迎。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神不安则失眠,但失眠的病理机制中涉及多个脏腑。《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的原因概括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这五个方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思虑劳倦过度,伤及心脾,②阴虚火旺,上扰心神,③阳不交阴,心肾不交,④心虚胆怯,心神不宁,⑤胃气不和,夜卧不安。可见,失眠的病因虽然有很多但其病机不外心、胆、脾、胃、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整体观念告诉我们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体五脏在功能上是相互影响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整体观念的思想对认识和防治失眠有着重要的意义[3]。
3整体观念对失眠调养的指导
3.1利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3.1.1脏腑调养 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且与多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故失眠在辨证施治时,先要根据表现的兼证不同辨清病变所在的脏腑。例如失眠患者除主诉失眠外,尚有急躁易怒多为肝胆实火;若见脘闷苔腻多为脾胃病变;若见头晕健忘多为心肾不交。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是一种"五脏一体观",并通过经络系统实现。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失眠的发生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变可以反应在经络上。所以中医治疗失眠把握好人体的整体性,无论中药内服还是针灸推拿外治或是心理疏导等都在于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3.1.2情志调养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使失眠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如情绪紧张、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人际矛盾等。虽然药物能一过性地解决失眠,但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只要存在,就很容易复发。
"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此类失眠心理疗法才是关键。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联系成为的一个整体。中医认为情志分属于五脏,喜属心;怒属肝;悲忧属肺;思属脾;惊恐属肾。而七情之间有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喜胜悲;怒胜思;恐胜喜;悲胜怒;思胜恐。因此,治疗情志所致失眠及其他心身疾病可用"以情胜情"疗法。"喜疗",适用于由于悲、思、忧等情志导致疾病的失眠患者。"恐疗",适用于那些喜而忘形,而致的精神错乱的失眠者。"怒疗",适用于因思虑过度,单相思引起的情绪低落的失眠者。"悲疗",适用于因怒引起的不良情绪抑制另一种相反的不良情绪。"思疗",适用于因恐引起的失眠,思疗是一种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情志疗法在临床使用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也不能照搬不动要讲究分寸,避免机械呆板
另外,研究发现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情绪是人在精神意志思维活动中的主观反映。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变化,可以令失眠患者全神贯注的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乐曲,从而去诱发他们产生相应的情绪。有人认为,舒缓、柔和、优美的乐曲具有镇静、镇痛、降压作用,专心地聆听使患者心平气和、情绪平稳,这无疑有助于改善睡前精神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3.1.3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脾胃互为表里,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同主运化水谷。若宿食停滞,脾胃功能失调,酿生痰湿,阻遏于中焦,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则卧寐不安。同时从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而言,脾为心之子,胃气不和使子病累及母,影响心神造成心神不宁而出现失眠。故《素问》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就是指饮食失宜,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睡眠。对于这类失眠临床常用保和丸加减来治疗,以达到消食导滞、和胃安神的功效。
失眠患者多属于神经亢奋型,故对于一些兴奋神经的食物及饮料要①避免食用。②因酒中所含酒精对人的大脑皮层有刺激作用,故失眠患者也不宜饮酒。③对于不易消化的食物,失眠者在晚餐时最好少吃或不吃。最后,常可以服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水果、牛奶等。
常用的食疗方有以下几种:核桃仁5个、五味子3 g,蜂蜜适量,捣成糊状内服,适用于失眠伴肾虚耳鸣、盗汗和腰膝酸软者。猪瘦肉200 g,莲子、百合各35 g,加水煲,适用于体质虚弱的失眠者。西洋参6 g,桂圆肉30 g,白糖少许,加水煲,适用于失眠伴心悸、气短和健忘者。当归20 g,枸杞子15 g,羊肉100 g,加水煲,适用于血虚失眠,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失眠者。
3.1.4运动调养 体育锻炼是失眠患者的一种辅助疗法。重要的是掌握好运动的"度"。我们知道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耗氧量,提高代谢,改善健康状况。而健康的精神是有赖于健康的身体的,并且在运动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精神情志的过程,这些因素对失眠都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睡眠,还能增强心肌功能,从而改善心脑血管及消化系统的功能使体质健壮,对于某些轻度的失眠不治自愈。但必须指出的是失眠患者不宜在睡前进行剧烈高强度的运动,否则,引起大脑兴奋更易失眠。
3.2利用人与外界环境的整体性
3.2.1环境因素与睡眠息息相关 不良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太高或太低、噪音、光亮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睡眠的障碍,从而引起失眠或使失眠患者病情加重。所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是睡眠质量的首要保证。
俗话说"头寒足热易于睡眠",就是说睡前泡脚至微微汗出,使手足温热,有利于睡眠;而不宜把头裹在被窝里,这样不利于空气流通是不利的。说到空气流通,有人认为打开窗户睡觉有利于空气流通,应该开窗睡觉。其实对于开窗睡觉的利弊应该具体分析。在空气不洁的房间或者是炎热的夏天开窗睡觉是有好处的,但在气温低风力大的情况下,无节制的开窗通气就增加了患病的几率。中医认为,卫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层屏障,而卫气昼行于表而夜藏于里,夜间卫气并不能发挥正常的卫外功能,外邪就易趁虚而入,引起头疼、感冒等病证,并且开窗睡觉,更易受到室外噪音、光线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失眠。所以,失眠病人睡觉的环境很重要,室内安静,光线宜暗,温度适当,被褥松软,空气新鲜。
3.2.2作息时间与睡眠息息相关 睡眠时间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指1 d睡多长时间,②指应何时就寝何时起床。
1 d睡眠的时间是随着年龄、体质等不同而各有差异的。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的睡眠应该与四季生长化收藏之气相应,正如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帝内经》阐述的"四季养生法",认为冬季宜早卧晚起,春夏宜晚卧早起,秋季宜早卧早起。这就是为何经常上夜班者或白班夜班倒班者,失眠情况比较常见。这就要求失眠病人更应该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
总之,失眠是一种现代社会多发的病症,要保证良好地睡眠不仅需要人体自身阴阳平衡脏腑协调,还需要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正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的完美体现。在失眠的预防调养方面我们应该把握中医整体理念思想的精髓,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康维洁,王景洪.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357-1358.
篇5
【关键词】中医;性学;性保健;性治疗
中医药学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仍然是广大华人广泛使用的保健医疗方法。此外,中医药和中国文化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不但在亚洲受到欢迎,在澳洲、欧洲,乃至非洲,针灸和中药都已经成为不可缺失的替代医学。中医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医学中关于“性”的保健和治疗更是异彩纷呈,博大精深。在当代中国,中医性学已经成为中医学中的二级学科,成为中国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中医男科学、女科学、性病学、性养生学、性药学等内容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1 整体调节是性保健的关键
中医学有丰富的内涵,其理论体系借助大自然的基本属性,按照自然界物质的运行规律去解释人体和规范、管理人体,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如按照自然界阴阳的平衡和消长,去调整人体的内外平衡,使人和自然,精神和躯体达到一定的平衡和统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按照自然界基本物质木、火、土、金、水的运动和属性,发展成为五行学说,揭示了事物运动中的相生、相克规律,从而成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见图1、图2。
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中医学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模糊的整体,而在这个整体中,各个器官均受到气血和津液的营养从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即为经络。中医学把内脏按照其生理功能分为脏和腑,脏如心、肝、脾、肺、肾等,为实质性器官,具有藏而不泄的作用,是人体的核心。腑如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为空腔性器官,具有传输、运化的作用。五脏和六腑具有相互对应、相互影响的关系。每一个器官均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等。而在的正常发挥上,五脏中肾的生理功能起到主导的地位。因为中医学认为,肾主水、主精、主生殖,开窍于前后二阴。中国人经常把不足称为“肾虚”,把具有提高和改善性能力的药物称为“补肾药”,可见中医理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特别强调的是,中医学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每一个脏器的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人体整体的和谐和平衡。如肾的功能正常发挥是保持正常的必要条件,即肾气足则性力强,膀胱气化有力。但保持肾气足,是依赖整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发挥,因为,首先肾脏需要人体气血的营养,气血充盈则脏俯气化有源。而气的生成和运动与肺脏、脾脏、心脏关系最为密切,血的生成和储运与心脏、肝脏、脾脏关系密切相连。中医学常有“肝肾不足”、“心肾不交”、“脾肾两虚”、“肺肾气虚”等等不同的l临床上常用的症候。因此,中医在治疗一些障碍的疾病,虽着眼在肾,但或着手在心,或着手在肝,或着手在脾。有从肾虚人手,有从血瘀人手,有从心血人手,有从肺气人手,但其目的是调整气血阴阳,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突出了整体观念的辨证论治思想。此外,中医学认为性不但是繁衍子嗣的活动,而且是养生保健、维持气血运动的重要活动。对于疾病的治疗上,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多靶点调节,使人体达到平衡。因而治疗的结果自然有区别于西药治疗,除安全可靠外,中医治疗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从而效果更加持久。
2 丰富的遗产有待研究提高
中医学有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补充部分,中医性学同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早在两千年前春秋时期成书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奠定中医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在《黄帝内经》中不乏有对性的认识,如《内经》中对养生的理解其中主要包含了性保健的内容,其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而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其满,……故半百而衰。”这里明确指出,上古之人所以能长寿度百岁而不衰老,主要是遵循阴阳的规律,生活有节制,而当今人们所以年过半百就衰老,是由于违背自然规律,饮酒过度以及酒醉后过度的性生活耗尽了真精而引起。《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性能力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十分贴切的认识,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脉衰,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这里不但记载了女性的生长发育是以7岁为周期,男性的生长发育是以8岁为周期的事实,而且提出了“天癸”的概念,认识到了“天癸”与月经的关系。指出女性的“更年期”是七七49岁,而男性的“更年期”是七八56岁。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七损八益的概念,日:“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说明了七损八益在保健中的重要性。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养生方》和《天下至道谈》也谈到了人的性与保养的问题,其中《天下至道谈》中的性保养,就比较具体谈到“七损八益”,日:“气有八益,有七损。不能用八益去七损,则行年四十而有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竭,阴气不用,深泣留出。令之复壮有道,去七损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补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不衰。”具体而论“七损”:“一日闭,二日泄,三日竭,四日勿,五日烦,六日绝,七日费。”即一损是指时疼痛,精道不通,甚至无精可泻,这叫内闭。二损指时大汗淋漓不止,这叫阳气外泄。三损是说性生活不加节制,交接无度,徒使虚耗,称为“竭”。四损是说交合时阳痿不举,故日“勿”。五损指交时呼吸梗促,气喘嘘嘘,心中懊恼,神昏意乱,这就叫烦。六损是说在女方根本没有性冲动或性要求时,男方性情急躁,不善于等待,甚至态度粗暴,强行交合,这样的性生活自然极不协调,将会给女方带来很大痛苦,不仅损害其身心健康,还会影响胎孕的优劣,给下一代造成危害,因而叫“绝”,意即陷入绝境。七损是指交接时急速图快,滥施泻泄,徒然耗散精气而已,所以叫做“费”。“八益”指的是寓气功导引于两媾活动中。《天下至道谈》又写道:“一日治气,二日致沫,三日知时,四日蓄气,五日和沫,六日积气,七日持赢,八日定顷。”即一益是指之前应先练气功导引,导气运行,使周
身气血流畅,故日“治气”。二益是说舌下含津液,不时吞服,可滋补身体;又指致其阴液,亦为交合之所不可少者,这些都叫做“治沫”。三益是说要善于掌握交合的时机,这就叫做“知时”。四益即蓄养精气,做到强忍不泻。五益是指上吞唾液,不含阳液,双方在交合中非常协调。六益是说交合适可而止,不可精疲力竭,以便积蓄精气。七益是说交合之时留有余地,保持精气充盈,做到不伤元气,叫“持赢”,即持盈。八益是说两合时,男方不要恋欢不止,称为“定顷”,即防止倾倒之意。由上可知,这里所说的“七损八益”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对维护男女身心健康,减女疾病,乃至下一代的优生优育,都有着积极意义。
以上可见,中医性学源远流长,在两千年前中医学形成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性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特别是认识到性的和谐愉悦有助于全身的健康,有助于益智长寿。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它所包含的性保健和治疗思想有待我们挖掘和提高。
3 秘方验方治病养生卓有疗效
在漫长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中医药的发展绝大多数是建立在经验的总结上,从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70毒,可见在初期的中药实践中是充满危险和盲目性。但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明代李时珍(1518―1593)所著的《本草纲目》已经完完全全将所有的中药作了全面的论述,全书历时27年,200万字,收药1892种,附图1100幅,附方11000首,可谓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中药按照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昧进行分类,使中药的应用完全置于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如中医辨证为热的症候,可以用寒凉的药物来平衡,中医辨证为虚的症候,可以用补益的药物来治疗,所谓药物的四气和五味完全是按照药物本身能够发挥的疗效来分类和划定,在中医的理论中酸甘可以化阴,辛甘可以化阳,因而药物可用来调整阴阳。百年来,祖国医学发现很多中草药对具有保健治疗作用,且效果明显,普遍应用于临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应用方法分,有以下几类:(1)药物。包括鹿茸、鹿角、鹿角霜、龙涎香、沙苑子、五味子、覆盆子、金樱子、山药、肉丛蓉、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锁阳、蛇床子、九香虫、巴戟天、杜仲、仙茅、续断、羊藿、人参、刺五加、熟地、桑螺蛸、何首乌、肉桂、紫河车、冬虫夏草、茯苓、丁香、韭菜子、附子、山茱萸、葫芦巴、益智仁、海马、海龙、蛤蚧、海狗肾等。(2)药粥。即以谷麦为主配合中药制的粥。常用的药粥有:山药粥、红枣山药粥、牛肾粥、人参鸡粥、雀儿药粥、腽肭脐粥、枸杞羊・肾粥、黄芪山药粥、黄芪桑螵蛸粥、山萸肉粥、金樱子粥、虾蚧粥、鹿角胶粥、从蓉羊肉粥、金樱螵蛸粥、附子粥、益智仁粥、锁阳粥、菟丝子粥等。(3)药酒。用白酒泡制中药而成。常用于性保健治疗的药酒有:参杞酒、助阳酒、二仙酒、参蚧洒、阳春酒、巴戟天酒、枸杞酒、仙灵脾(羊藿)酒、鹿茸酒、蛤蚧酒、杞菊酒、韭子酒、安神酒、二冬二地酒、五味子药酒、猬皮酒、脾肾两助酒、海马酒等。(4)中成药。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片)、大补阳丸、河车大造丸、左归丸、五子衍宗丸、滋阴百补丸、七宝美髯丸、锁精丸、巨胜子丸、鱼螵丸、金樱子丸、右归丸、六合散、青蛾丸、安肾丸、参茸卫生丸、参桂鹿茸丸、全鹿丸、健身全鹿丸、乳鹿膏(鹿胎膏)、二肾丸等。
4 房室养生中医学独特的保健思想
中医学认为,性是阴阳交合的最基本的体现,成人的性生活是平衡体内阴阳的基本方法。合适的性生活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的功效。如《玉房秘诀》云:“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天地得交令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可见性是人体必须的和本乎自然的东西。因而,中医学把适度和愉悦的性生活看作是人体整体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适度和有益的性生活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因而房室养生被看作是人类养生的第一学,它与中医的饮食养生、气功养生、太极拳养生、药物养生等共同构成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的房室养生虽然强调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性是人类最自然和必须的活动,性的愉悦对人体阴阳平衡有重要作用,但中医学的某些认识还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的东西不能按照目前自已的认识就完全否定,而是要站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整体平衡等理解和考虑,从而使中医的认识和方法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和每一位人。如中医的“保精”思想。中医学把看作是人体最重要的精华,有精血互生的学说,而对于人体的能量储存来说,又有“一滴精,十滴血”的比喻。可见它对的重视,因而“保精”成为养生的重要内容。此外,中医学把与脑髓联系在一起,认为“肾藏精,主髓”,充足的是人体保持精气充足,神形明慧的必要条件。这些与西医学的只是一些蛋白和水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中西医对的重视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当代中医已经不再把和中医的“精”划等号,也不再把看作是人体精华的流失而产生恐惧,不再强调所谓的“动而少泄”,但中医依据整体观念和阴阳平和的理论,还是强调性的适度和量力而行,过度的性会使人感到筋疲力尽,记忆恍惚,而过少的性也不利于心神愉悦,适度而高质量的性会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有利于人的养生和健康。
篇6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并在长期医学临床实践中,融合了中国古代富有特色的天文、历学、农学等知识而逐步形成的。千百年来,这种理论体系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2个极有特色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有2个内涵: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二是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全身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成有机的整体,气、血、津液、精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并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化不息、相对的动态平衡。这就好比五脏六腑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协调制约,从而完成机体的各项任务,如消化食物,化生气血,抵御外邪,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等等。
中医学在分析病症的病理机制时也是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人体某一局部区域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比如,某人面色淡白,嘴唇和指甲颜色都比较淡,舌质颜色也是淡白的,脉象是虚而细,可以推断此人因为血液亏虚导致了上述表现,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养血补血(如赤芍、地黄、当归、川芎等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中医学又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天人相应”的观念。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四季气候变化、昼夜阴阳消长、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如果气候环境改变,开始可能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能慢慢适应。如果自然条件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当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在诊察疾病时,往往要考虑到疾病发生季节,患者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饮食嗜好等多种因素,不仅考虑患者局部病症,还从各个脏腑器官内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例如,肝开窍于目,眼的病常考虑到肝;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常考虑到肾;脾主肌肉,肌肉痿软无力常考虑到脾等等。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精华所在。“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证所反映的是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所在,是从属于疾病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感冒,就是一个病,而在感冒不同阶段或因为感受邪气的不同,就会有风寒、风热、风湿等证的不同。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论治是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辨证和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辨证论治实际上涵盖了从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如望、闻、问、切)到对患者加以诊断、治疗的全过程。
中医认识与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根据症状表现、致病因素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给予恰当的治疗。辨证论治不同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血止血等的“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证是阶段性的、动态性的,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
同一种疾病由于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或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其病理变化就会不同,即证不同,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例如:对于麻疹病,由于早期、中期和后期的证的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早期宜透发为主,中期宜清热解毒为主,后期宜养阴为主。
证是内外因作用的综合表现,即使同一疾病在同一阶段,由于机体的反应性(内因)不同,不同个体亦会出现不同的证,治法也就不同。例如,感染同一感冒病毒,在不同的个体,会出现风寒或风热表证、表虚证或表实证等,所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等的区别。自始至终使用一个方剂来治疗一种疾病是不符合辨证施治要求的。不同疾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即相同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又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辨证论治的过程体现了整体性、个体性(以患者为主体)和灵活性的特点。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所独有的。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将会不断地完善,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中医借鉴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
比如人身体里的内脏,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特点被划分阴与阳的属性。心、肝、脾、肺、肾这几个内脏,主要功能是贮存精气,属于静态,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膀胱这几个器官,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代谢产物,属动态活动,所以属阳。人体的活动属阳,物质基础属阴。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物质为基础;而基础物质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功能活动才能实现。中医说:“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说的就是两者互相
依存的关系。
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即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行”就是这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用来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病变时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比如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资生与抑制、制约的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脏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连成一个整体,使人体具有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抑制、制约的作用,如脾(土)有病,对肺(金)的资生作用减弱,也就是常见的患脾胃病消化不好的病人,容易得肺病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很多人都有气得吃不下饭的经历,其实就是肝(木)气犯胃(土)、肝脾不合,如果肝气不调达,首先影响的就是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或胃疼等。
3. 藏(音:zang)象学说
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比如西医所讲的“肝”,就是指人体的肝脏,是具体概念,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而中医所讲的“肝”,强调一种功能,肝主升发,与人体的气血运行等有关。肝开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华为爪甲,说的是人体眼睛、筋膜和指甲的健康与否是反映肝气好坏的一面镜子。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地方表现出来的疾病都与肝有关。如果把肝比喻为大型交通枢纽,人体所有的脏器都离不开肝的调节,如果肝气郁结,那么脾、胃、肾等都会出问题,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病都与气机郁结有关,包括肿瘤。女性月经不调,男性精气不足也与肝气相关。
4.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比如肝经从头顶开始,经胸胁、小肚、小腿,贯穿全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一生气就两肋部胀痛,有时候肚子也跟着胀,其实就是因为生气伤肝,在经络上的表现。经络学说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与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内容,以后有专文论之。
5.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病因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异常、疫疠感染、精神刺激、饮食劳倦、跌仆损伤、虫兽所伤等等,比如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就会侵犯人体发生疾病;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接受的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物靠脾胃消化,暴饮暴食、过饱或饥饿、进食不洁或饮食偏嗜都会损伤脾胃,或使胃肠生积热或化生他病。病机是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和经络、脏腑功能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6. 治则治法
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
7. 预防养生
“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3项内容。中医养生的具体内容有顺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强体能锻炼、合理饮食调节、防止病邪侵害等。
篇7
循证医学,顾名思义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也就是说,医生对患者的诊治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治疗上的决策都应该有最佳的证据。循证医学应包括3个部分:第一是患者,患者需找医生治病;第二是医生,医生要正确地为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第三是发掘并掌握诊断和治疗本病的最佳证据。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对患者的诊治的最佳效果。循证医学是近10年来在全世界医学界备受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已引起医学界和各国卫生行政部门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自从1992年以加拿大学者DavidSackett为首的一批临床流行病学家正式提出循证医学概念后,循证医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首先英国成立了循证医学中心,并以本国已故著名流行病学家、循证医学奠基人ArchieCochrane的名字命名为科克伦(Cochrane)中心,之后又成立了Cochrane国际协作网。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际协作网下属的15个Cochrane中心,已经有64个国家(地区)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成为Cochrane系统评价的用户。为医学临床、科研、教学以及卫生管理决策提供着最新、最佳的科学依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众多医学专家认为循证医学是“一项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伟大工程;一场以人为本的医学革命;一个让全人类共享最新医学成果的壮举”。21世纪必将是循证医学的天下(见《健康报》2002年4月4日第6版)。
2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
循证医学的中心思想是要求依证据办事,要求的是最新的、公认的证据。循证医学所以能够兴起并引起世界医学界的瞩目,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2.1信息的爆炸和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医学为例,新知识以每年6.7%的速率在递增,临床医生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据统计,全世界已拥有生物医学杂志约25000余种,每年发表的论著约200余万篇,如此浩瀚的文献,任何人要想都去阅读是不大现实的。循证医学就是将各种医学信息资料通过专家的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有价值的、公认的精华部分输入计算机,作为能够说明问题、解释各种疾病的最佳的科学证据,去指导医学实践。使用者只要将问题输入计算机进行检索,便能从循证医学中心的国际互联网上(科克伦中心)得到最新、最佳的科学证据,使医学工作者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始终站在医疗、科研、教学的最前沿。
2.2不同地区对疾病治疗方法有差异。研究发现,对同样的病情,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疗效和所需的医疗费用悬殊也很大,使人们对这些治疗方法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不规范的治疗方法使医疗费用急速地增长,加重了患者与政府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医疗行为和措施进行科学的规范,是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然而,这种规范化的过程需要有最新的科学证据,能够让医学界都能公认的“金标准”。循证医学的思路就是用计算机收集最新信息资料,经过相关专业的专家(如信息科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各种医学专家等)评价,作为科学证据对医疗行为和措施进行规范,使患者得到应有的合理的治疗。同时政府根据其提供的科学证据制定医疗费用补偿政策和保险范围,能合理高效地使用卫生资源,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2.3以人为本的观念的转变。循证医学顺应时代要求,将传统医学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上。体现在对疾病疗效的评价上,从以往只注重仪器检查和化验结果等“中间指标”转移到患者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生活自理能力、生命质量等“终点指标”上。在医患关系上由过去单纯医生说了算转变到患者具有知情权及选择权,患者对治疗方法具有选择和决策的权利。
3循证医学的意义
3.1对证据的要求能促进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避免乱医乱治,一方、一药和各种检查的简单重复,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3.2能促进医务工作者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学术上自我更新,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时代脚步,永远站在新知识的制高点上。
3.3提供最佳的科学证据,有利于卫生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医疗纠纷。
3.4提供的科学信息有利于患者自己检索,从而参与医疗决策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保障自身权益。
4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
我们认为,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是一致的,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又应用到实践中去。循证医学要求用现有最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为每个患者作出最佳的治疗选择。而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正是这种最佳方案的实施和应用,它与循证医学有着许多共同点。
4.1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在获取临床证据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所谓辨证是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就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去收集患者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按照中医的理论及中医的自身规律,确定中医的病、症、证进行辨证施治。中医把人看成完整的整体,认为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阴阳平衡的失调。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其思路和循证医学完全吻合,即收集临床资料(四诊)评价(辨证)确定最佳证据(证型)指导临床实践(论治)。所以,中医治病是有证、有法、有方、有药,其灵活性是证变、法变、方变、药变,可见证据对中医医疗实践的重要性。
4.2中医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医工作者十分重视历代医家文献著作、著名医家的宝贵经验及名老中医的治疗心得,对中医临床经验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就是继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去研究中医中药便是创新与发展。这与循证医学强调从医学研究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决策具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4.3循证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的思维逻辑方式几乎是一致的。中医学对疗效的评价依据是患者的临床反应,这与循证医学所用的“终点指标”是一致的。中医学的发展史和循证医学的兴起,其目的均是在寻找证据,寻找科学的、最新的证据。其目的同样在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延长人类寿命。
5从循证医学看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如前所述,循证医学要求采用的证据是最新的、最佳的、科学的证据,是医学科学研究中最新的成果。依此来看中医的辨证论治,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应当发展与深化。
5.1中医获取临床信息的方法是宏观的,相对落后。中医以“望、闻、问、切”四诊获取临床信息资料,中医的四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先进的,但是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四诊所收集的病理信息,不再是简单的神、圣、功、巧了。另外,由于患者的自我感觉和表述能力以及医生的经验不同,对同一种病情所获取的这些原始资料常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证据的建立(辨证)。如何将中医的四诊与现代医学检测与分析手段结合起来进行辨证,这是发展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有人倡导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临床检验指标与辨证相结合,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5.2中医证型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中医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方面来分析疾病,即所谓八纲辨证,脏腑是辨证的核心,结合卫气、营血、三焦、病因病机、气血津液、经络及六经等辨证方法确定中医的病名及证型,来指导治疗方法与用药。虽然符合中医的自身规律,但是由于四诊缺少客观化,辨证不够规范化;还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与认识的差异,所得到的证型(证据)不同,则治疗方法也不同,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是中医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怎样将现代检测指标和实验数据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融为一体,西为中用,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是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
5.3对证据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由于中医对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本质和全过程,从而影响疗效的评价标准,这就是中医疗效重复性差的原因所在。
6用循证医学的模式发展中医的辨证论治
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多因素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为主,西医的单病因、单环节的诊疗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中医的整体观在预防疾病,治疗某些慢性病、老年病、功能性疾病、恶性肿瘤无手术指征时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标准化中医的成果要想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只有走中西医结合之路。随着循证医学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借助循证医学为桥梁,实现中医的现代化是完全有可能的。
6.1建立科学的中医证型信息库。系统整理、挖掘古代医家和现代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和理论,运用现代中西医研究的最新成果,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医证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用先进的手段来阐述中医证的本质,使中医辨证更科学、更可靠,为国际医学界所公认。通过对中医的证型进行严格的评价,作为证据输入计算机,建立中医证型信息资料库。
篇8
儒学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正宗地位;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以《内经》为其代表作。儒学与中医学共同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一丰厚土壤。
中医学理论是一种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科学,《内经》表现的中国哲学的特征极为鲜明: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动态平衡、中庸和谐[1],《内经》深受儒学“中庸”哲理的影响,中医学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方面,都蕴含了“和”的思想。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一书是论述中庸哲理的儒学主要典籍。 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哲学核心。“中庸”是儒家最高的准则,它要求人们立定“中道”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2],中庸之道,重视和谐。
儒家的中庸与中医的理法方药在哲理上都体现了“和”的思想,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古代农业社会中,除军事斗争的特殊情况,并非任何矛盾都必须激化或转化。特别是从一些生命有机体来看,以维持机体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的,强调对立项的依从渗透,中和互补,避免激剧的动荡、否定、转化、毁灭[3]。这种“和”的思想,在中医学具体表现为中和、平衡、适度的意思,崇尚和谐。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也蕴含着“和”的思想,如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个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亦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是结构上的和谐;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这是功能上的和谐;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有不和谐的表现。中医也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人与自然环境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亦须保持和谐的关系,中医学的整体观应是整体衡动观[3],和的思想贯穿其中。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也蕴含了“和”的思想,如阴阳交感的理论,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蕴含着“和”的思想。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的实现来自于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协调,即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的“和”[4]。阴阳二气和谐而发生交感,就产生了自然界、万物及人类。阴阳学说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指导养生、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实质上把“和”放在核心。
中医的五行学说,也蕴含着“和”的思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这是五行之间关系和谐、亦即正常的状态。五行的相乘、相侮、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关系不和谐状态,亦即病理状态。其原因不外“太过”与“不及”。五行学说运用于临床指导,亦是致力于人体和谐,如确定治则时针对“太过”或“不及”原因采取抑强扶弱,治疗木旺乘土宜疏肝平肝为主即是一例,总宜使人体复归于和谐状态。
阴阳的和谐,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的根本。人体组织结构属性既中和又平衡。阴阳失调(即失和),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重要原理之一。阴阳的过与不及都致人体失去和谐,发生疾病。治疗就是要首先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恢复阴阳的和谐平衡。和谐,必须适度,方能做到。
《内经》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更蕴含着和的思想,以顺应自然致和谐,以调摄精神情志致和谐,重保养正气保持和谐,和谐的思想存在于养生方法之中。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实持是调和,即“以平为期”。李东垣提出“善治者,惟在调和脾胃”,强调“和”的重要性。清代程仲龄更把治法归纳为八法,专门叙述和法,通过和解或调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主要包括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具体治法,这是后世医家对《内经》“和”的思想的具体应用之一。
总之,有关“和”的思想贯穿于全部《内经》之中,这是儒学中庸哲理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中医学是“和”的医学。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3-196.
2 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9.
篇9
阴阳五行学说,是自古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历来为我国古代科学所运用,同时也为古代医学所运用。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阴阳的概念,当时盛行卜卦,而《周易》八卦是以乾坤二卦为基础,乾为天,坤为地,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概念。《周易·系辞下》中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周易·系辞上》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阴阳,是人们把复杂的万事万物概括为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内经》吸取了《周易》有关阴阳理论的精华,并把这种阴阳辨证哲学思想应用于指导医学实践,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i论〉、七篇大论等,对阴阳理论都有精辟论述。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还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些论述,都概括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并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同样,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不例外,都有阴阳一说。比如,人体背为阳,腹为阴;体表属阳,内脏属阴。同是内脏,又有阴阳之别,如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同时,《素问。阴阳离合论》还以“阳予之正,阴为之生”来说阴阳是根本阳是主导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阴阳之间的主导关系,也说明了阴阳绝非一成不变的概念。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些论述都说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两个方面是相对平衡的,身体处于正常状态;一旦阴阳失去平衡,人体就会生病。因此,中医理论强调治病就是调节阴阳,使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综上所述,可见《内经》和《周易》的阴阳学说完全是一脉相承,而《内经》的阴阳学说比《周易》的阴阳学说更具体,更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内经》的阴阳学说既继承了《周易》的辩证哲理思想,又发展了它认识事物的对立统一观念。
五行的概念原始于《尚书·洪范>。该书在谈到洪范九畴时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变)。土爰稼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可见,五行就是五种基本物质,并认为客观世界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组成,并各有属性和功能,是客观存在,一点也不神秘。但是,阴阳和五行,开始并无联系。战国后期,邹衍首先将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记载:“邹衍乃深观阴阳消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其中既谈阴阳,又谈五德,而五德就是指的五行。《周易》纳入了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的精髓,并被《内经》系统地引入了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分析人的生理和病理及进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所以引入医学,不仅在于这五种物质本身,主要还在于它们的不同属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古人说为,客观世界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并且水能使草木生长,叫做水生木;木能燃烧,故曰木生火;草木燃烧的灰烬可以化为泥土,因而称火生土;土中可以埋藏金石及各种矿物质,故曰土生金;金属又可以熔化为液体故曰金生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叫做相生。但又认为,水能灭火,称为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属,故曰火克金;金石可制成刀斧砍伐木,叫做金克木;树木长入泥土吸取营养物质,或用木梨翻地,所以叫木克土;土又可以筑堤堵水,故曰土克水。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相克。《内经H己载,世间各种事物,包括四季气候变化,人的生理和病理乃至精神情志状态,都可以拿五行相配。以四季而论,为了和五行相配,便从夏季分出一个长夏,于是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以五脏相配,则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志相配,则木主怒,火主喜,土主思,金主悲,水主恐。以五味相配,则木味酸、火味苦、土味甘、金味辛、水味咸。如此类推,还有很多。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内经》认为人的脏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承之”,都是说明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要维持平衡;既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亢则害,承乃制”,“害则败死,生化大病”等论述也是讲的五行生克理论,为了防止某一脏器功能太过,就得有所“承”,也就是有所制约,否则便会生病。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内经》把阴阳五行相提并论,用来说明人体脏腑各器官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彼此相依,互有联系。这种整体观念和《周易》认为人和天地自然成为一个整体是完全一致的。
整体观是系统论的核心,系统论是把握整体和部份动态关系的理论。中医学的整体观强调人和自然、社会为三维统一体并把这种统一的整体视为一个系统。因此,在重视人体自身统一的同时,更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而《周易》八卦,六十四卦都是完整的系统模式。其中六十四卦每一爻的变化都影响着六十四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变化,足以说明该系统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同时,这种系统模式又体现在对人、自然和社会的三维一体的认识上,这和中医学的人和自然、社会的三维医学理论完全吻合。
在《周易》中,整体观的基础是圆道,所谓圆道,是指宇宙存在着圆的运动规律。《周易》六十四卦是一个大圆,每一卦六爻是一个小圆,一切都充满着圆的循环。《易·系辞》所言“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又曰,“往来不穷,谓之道。”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的圆道是一种动态的循环,宇宙万物在进行着周期性往复,也说明人和自然、社会这个系统不仅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整体并在动态变化中得到调整和新的平衡。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正是源于这种圆道思想,强调阴阳互辅、五行生克制约。可见,中医学理论的形式和发展,也是一种圆道现象的理论升华。
《周易》的整体观和圆道运动规律,其实质就是对立统一或平衡统一观的体现。太极图是一个典型的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缩影,它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整体性和运动性,阴阳消长盛衰是均衡的、对称的并且是相互补充的。中医理论强调人体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周易》的阴阳平衡观是完全一致的。此外,《周易》还提出“中和”观,以此达到平衡。《内经》强调阴阳和调,正是受《周易》“中和”观的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些论述说明阴阳和调则治,阴阳不和则乱。和即平衡之意。纠正不和的方法是调和,SP“以平为期”。和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中的应用最广的治疗大法,如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调和肝脾等都属于和的范畴。此外,调整阴阳,纠其偏衰,补偏救弊,适其寒温以及和调气血等亦属于调和的治理方法。调和的目的就是平衡阴阳,而阴阳之道是《周易》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灵魂,可见医理源于《易》理是必然的结论。
《周易》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丰富的内涵和唯物辩证思想理深意宏,它的思维模式和原理直接影响着我国各种学科的发展,中医学更不例外。可以说,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等各种学说无一例外,都是源于《周易》的基本原理,故有“医源于易”之说,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相通之处。
《周易》以一阴一阳之为道,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成为易学的基本哲学原理。《周易·系辞上》中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以此来认识客观世界,把天地、日月、昼夜和明暗等都用阴阳来概括,还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其刚柔乃阴阳之义,说明阴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本。《国语·周语上》中记载了伯阳对地震的解释,就是应用阴阳转化的道理,他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从中可以看出,《周易》认为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同时还强调“交感”是变易的主要形式之一,如“天地交而万物通,”而“天地不交万物不兴”,以及“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思想灵魂。这些思想都说明了阴阳相易而化生万物,并指出“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天地之交感而来,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交而万物兴”,强调通过变易交感而求新生和新兴。
《内经》论述的基本原理,完全接受了《周易》的哲学思想,也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医学实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中都体现了阴阳互相依存的规律。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纳入阴阳对立统一的世界,并使这种哲学观点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
篇10
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来自正常细胞,但又不同于正常细胞,两者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中西医结合的肿瘤防治研究体系。笔者现仅以系统观的认识思路对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探讨。
1 目前肿瘤治疗存在的问题
1.1 片面追求肿瘤灶的治疗,较少从整体考虑疗效把体内肿瘤细胞的消除情况当做疗效好坏的客观指标,而没有考虑到患者体质能否承受治疗的实际情况。其实,有效的治疗并不需要肿瘤的完全消退及癌细胞的全部杀灭,机体对癌症的反应性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宿主的最后命运。
1.2 治疗缺乏合理性和计划性
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还是以近期疗效为评价终点的短期行为。由于多数肿瘤治疗方法的损伤较大,治疗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所以,并非所有的治疗都能获得预期的近期疗效。对于多数手术不能治愈的患者,行大剂量化、放疗后并没有明显改善预后,强化治疗的速决战不仅增加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也没有留给患者机体恢复的机会,对某些发展相对缓慢的肿瘤,强化治疗方案的实施还有悖于肿瘤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使后续治疗的机会大大减少,甚至降为零。
1.3 综合治疗方法缺乏理论支持
综合治疗缺乏合理的内涵。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理论上应根据肿瘤原发部位、性质、分化程度和全身情况等合理、有计划地综合选用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导向治疗、局部理化治疗、中药治疗、支持治疗等,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但当前的综合治疗远不能令人满意,各学科的本位主义严重,缺乏正常的交流与协作。在为肿瘤患者寻求切实可行的治疗策略时,既缺乏整体观念,也缺少全科知识,结果只能把几种治疗手段盲目地加在一起,因此,肿瘤患者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治疗,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正确而全面的治疗[1]。
1.4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视不够
因不适当的治疗而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甚至提前死亡的例子很多。国内肿瘤的治疗迄今仍然是以公式化的经验治疗为主,缺乏个体化的合理治疗。因此,只重视治疗强度,忽视肿瘤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是肿瘤临床治疗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5 对中医药重视不够
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之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有效预防肿瘤的术后复发、转移[2];对肿瘤病灶有缓解和稳定作用,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但不少人习惯认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仅是在西医没有办法时采取的一种辅助措施。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目前对中医药的重视不够、认识不够、应用不够。
1.6 中医治疗肿瘤的缺陷
《灵枢》指出:“是故虚之中人也……传舍于伏冲之脉……传舍于胃肠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留而不去,息而成积。”强调了正气在肿瘤发病学中的主导地位。历代医家对肿瘤转移的病机认识主要包括正气内虚、伏邪未尽、血瘀痰凝等方面。现代中医学者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对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完善的认识。肿瘤患者的虚证常涉及多个方面,但重点是脾肾二脏不足,邪实尽管持续存在,甚或增强,但本虚已不能耐受攻伐,单用攻伐,癌细胞更易增殖、转移。因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4]。另外,中医药借助现代医学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如目前主要限于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中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的调节作用,而缺乏对相应中医理论的探讨[5]。
转贴于 2 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中应该大有作为
2.1 加强中医对恶性肿瘤基础知识的研究
就肿瘤的治疗而言,西医注重的是局部治疗,而中医更加重视整体调节,两者结合,取长补短,会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这点已为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中西医结合也体现了我国的卫生政策,是我国在疾病防治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虽有许多关于恶性肿瘤的描述,但毕竟从未有过完整的肿瘤学概念。因此,若要将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更好地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首先必须从中医学本身的理论出发,系统深入地观察和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按照中医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特点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才会使中西医在技术方法上的结合更趋完善,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的系统化判定,研究合理化、规范化的方案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包括西医的综合治疗,也包括中医的综合治疗。前者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后者包括中药的内服、外敷、静脉点滴、局部注射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不仅仅是西药加中药或某种西医手段加某种中医手段的一起治疗,而是要结合中医和西医对恶性肿瘤的基本认识以及各种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体质强弱等,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一个合理的、有计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对许多恶性肿瘤都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致使临床上无据可依;且各地方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治疗方案中的经验成分很大,势必影响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整体效果。因此,制定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案势在必行。
2.3 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
恶性肿瘤术后的复发、转移,是迄今肿瘤防治工作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虽然试图采用介入手法进行防治,但疗效不满意。而中医药最大的特点就是扶正祛邪,或者说是祛邪不伤正。对于根治性切除的实体瘤患者,理论上说其体内残留的癌细胞短期内在数量上不会太多。如何利用中药来清除体内少量的癌细胞而又不损伤机体的正气(各脏器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复发、转移的目的,是十分值得研究的。在许多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后如何减少复发和转移的研究领域,中医与西医都有优势,但最重要的是,能把二者的基础理论更好地结合,使二者的临床优势更好地互补,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方案。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系统观的最好体现
肿瘤治疗已逐渐进入中西医综合治疗时代。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能有效指导临床,关键是我们要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这种整体思维。如果在临证中真正能始终不离整体观念,自然就会发现当前病患所需的治疗原则。中医学的整体观就是系统观的属性之一,科学已开始迈向系统时代,系统理论将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基础。许多科学家指出,科学正从分子时代走向系统时代,系统观和系统方法正在成为主导现代科学的思路,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正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发掘和发展中医学的系统方法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系统观正成为认识现代科学的新思路,中医学应加以发扬光大,要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找到治疗肿瘤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2] 沈晔华,宋明志,黄雯霞.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1):30.
[3] 李佩文,毕国文,刘宝宽,等.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115-117.
[4] 阙华发,陈红风,徐杰男,等.生命质量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4(7):254.
[5] 郑 展,徐振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与中西药肿瘤靶向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4(7):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