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和管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和管理学

篇1

关键词:管理;领导者;被领导者;法治;情治;集体;个体

一般认为,学校的管理中的“管”就是指学校的领导对全校师生员工的领导和监督,是学校领导按照各级各类有关法令、条文或规定,向广大师生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并带领、监督大家去实现这些目标和要求。什么是“理”呢?应该说“理”的外延是很广的,管理之“理”涉及待人、接物、处事三个方面,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需要考虑“人情” “人性”和“人文关怀”, 管理之“理”应以人为本,符合世俗的道德规范,可作为“安人”的伦理和价值准则。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前,不少学校的管理者都是重“管”而轻“理”。大到国家法律、法规、各级政府的政策法规,小到学校内部的奖惩措施、考勤制度等,大都是上级部门对下级,尤其是对教师工作的具体要求,而且明显带有一定的行政性和强制性。当然,正因为有了这些“管”,我们的工作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师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才有保证。但若一味重视“管”而忽视科学的“理”,那么“管”便成为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一道鸿沟,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抗局面,那就管也管不好了。

因此,要想在管理中使双方相互理解,管理上水平达目标,被管理者身心愉悦,我认为,首先要理顺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理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什么类型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系都应该是工作有别,地位平等,双向监督,相互服务的新型关系。学校在要求教师尊重学校领导的人格的同时,领导也要尊重教师的人格。领导者要把教师视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而不能只把教师视为驯服的工具、顺从的奴仆或“教学的机器”。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中小学中的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大多是学校校长说了算,而教师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这实质是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忽视与权力的侵犯。民主、平等是现代学校关系的基础,离开了这一点,新型的学校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以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式为主的管理模式,教师已经由分配制转变为聘用制,这在明确干群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教育质量)方面的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由此引出了不少学校干群关系恶化,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校长是领导与教师矛盾的主要方面,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是处理好学校关系的关键。

二、理顺“法治”与“情治”的关系

如今“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常常成为一些学校领导的口头禅,以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便能管好学校。其实。俗话说得好,凡事要讲个天理、国法、人情。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师职业比起其他行业来,往往更需要良知,很多时候教师加班加点地工作,纯粹是出于一种良心。领导者如何根据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设法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的办法大概就是理解教师,从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关心教师,使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形成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把领导者对群众的要求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让群众在工作中心悦诚服地接受各种“管理”,甚至能自觉协助领导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三、理顺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学校教育从整体看是集体行为,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协作和配合。教育教学管理中也应对教师工作进行同等要求,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教师工作有自身特性,教育对象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复杂性等等,尤其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自主性和独创性是其他任何一种产业工人和一般劳动者所无法可比的,它没有固定模式和程序,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完全具体量化的细则。甚至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效果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考核办法,很多情况下全靠教师在集体领导下的个性发挥,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劳动和难以言传的师表形象去教育、感化学生,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学校管理中领导应针对教师的个体差异,“因材施管”才能使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总之,管理中的“管”和“理”同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在各个环节里,是做好学校工作的保证,“理”又是“管”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管理中只有先学会“理”才能真正实施严格的“管”,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许庆瑞,《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单凤儒,《管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管理学 挑战 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的流派及演进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进行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是泰罗,该学派认为,管理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古典组织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韦伯,他们对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组织及其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

2、管理理论的演进

管理自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阶段,按照杨文士教授的观点基本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形成阶段,标志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及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经济理论》。在这一阶段,泰勒重点研究工厂如何提高效率,中心理论是配备一流工人、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严格的分工等,虽然这些理论相对经验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是把人作为经济人,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法约尔的重要贡献是界定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些职能使管理的内容更加明晰,对于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如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的职能又有新的拓展。马克斯・韦伯的主张是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其他的管理学者还包括英国的厄威克与美国的吉利克,他们的研究理论是对前者的古典组织理论阶段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方法上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能动性没有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及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企业陷入低谷之中,如何从萧条中复苏,是管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管理学理论主要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寻求答案,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被要按高标准工作或者在竞争中取胜的愿望激励着;麦格雷戈的人的特性理论;波特和劳勒提出的复合激励模型――波特・劳勒模式。这些行为科学理论都是对影响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人的行为分析。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些管理学家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管理学的不同见解,如巴纳德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学派,德鲁克的经验学派等。这一阶段管理理论丛林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各种不同背景的管理学家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变化,谋求企业的不断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管理学引进了战争的词汇――“战略”,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时代。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出版,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战略管理阶段强调企业根本的长远的规划和策略。同时这个阶段还强调企业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如劳伦斯和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1969年),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这些管理学家的观点是企业组织应根据外界环境制定自己的战略,强调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同期迈克尔・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深刻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如五种竞争力量,三种基本战略等,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总之,战略管理阶段侧重于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及自己的竞争策略。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80年代以后,企业组织越来越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发展,盲目扩张的“大企业病”成为企业适应快速响应市场的阻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因此迈克尔・海默与詹姆斯・昌佩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阐述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快速的响应市场,必须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企业重获活力,因此BPR为起点的业务流程再造成为这一时期的新的管理热点。这一阶段管理学的研究热点是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打破原来的组织分割,建立面向市场能快速反应的组织形式。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1990年,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标志着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成立,这种观点认为在目前经济激荡的时期,谁能掌握比对方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谁就更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应把整个企业建立成学习型组织。除了学习型组织之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虚拟组织,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通讯手段与全球范围内的组织建立合作,合作的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因此这种组织能快速响应市场,使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能更快的响应市场,侧重点是组织的创新。

二、新时期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1、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转向以知识与信息为主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20世纪的发展。但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这一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的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变革。

2、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

在物质不甚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0世纪中,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

3、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的到来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于是便有“第五项修炼”一说,以针对现时组织。21世纪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和超然思维的有机体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4、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

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5、信息爆炸将导致自信息搜索的困难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充分,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除非有比现今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立无援的船独自在大海中寻觅。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充分信息的拥有者,如何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可能是21世纪管理学的拓展方向。

6、组织内部由分工走向综合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

三、对未来管理学发展趋势的认识

1、管理要素的侧重点变化且不断出现新的管理要素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等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2、管理竞争主体的变化――组织变革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企业对市场的敏锐程度,谁最先抢占市场,谁就能最快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因此围绕最终消费者而建立的战略联系或者供应链成为竞争的主体。管理活动的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个组织的内部,而是扩展到整个价值链、供应链和业务流程;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而围绕着新的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

3、管理客体: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未来的管理重点不只是组织内部的事务,更加关注组织与全球的关系;管理的重点应是组织间的竞合关系、文化融和,竞合双赢;开始研究企业间的合作,研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运用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分析管理问题背后的行为动机。

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革

管理内容由对人、事物的管理转变为对知识的管理;研究方法突破定性分析,注重数学模型、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2).

[3] 哈德罗・孔茨: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篇3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近年来关于高校大学生的各种调查资料表明:一些大学生存在学习障碍、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压力较大等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对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满意度偏低。要改善这些大学生这种不良生存与学习状况,迫切需要学生管理者(主要指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疏导他们的心理困惑。

一、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处在身心飞速发展且不平衡的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环境的转变、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情感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任危机等现象,抑郁、焦虑等一些负面情绪也在一部分学生中滋生起来,失眠、压力、前途渺茫是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当大学生怀着终于从高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踌躇满志地跨进大学校园,然而,现实的大学生活却有着毕业、求职、考级考证、情感等种种压力,这些使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无所适从。如何帮助他们化解压力、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心理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是每位学生管理者责无旁贷的责任。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要善于因势利导,对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简单的说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核心在于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国内人文关怀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也受到学者、医护人员、管理者、患者各方面的普遍重视,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心理疏导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改变人们的认识、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解除症状,治疗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通过对学生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生存状态的关注。学生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可以从心理和感情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疏导,减少出现严重问题的几率;学生管理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给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人文关怀至少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面对问题困难的勇气,促进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并在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能挖掘自身的潜能,这些都可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学生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是是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的必要条件,在此条件下,大学生才能有自信、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周围的一切。

三、如何对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首先增强学生管理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转换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定位,传统师生关系要求学生要尊师重道,老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老师高高在上,对学生耳提面命、训斥,甚至是可以打骂,以人文关会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管理者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赏识学生,以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管理风格来管理学生和班级,同时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疏导和排解。

其次拓展学生管理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扩展学生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知识结构,要积极参加定期举行的各种师资培训、进修学习、同行切磋、学术交流、社会考察等活动,增加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第三提高学生管理者自身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能力。师生关系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真心热爱学生为基础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社会交往关系;学生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关心、生活关心、成长关心,满足大学生思想启蒙的需要、道德示范的需要、法律榜样的需要、心理疏导的需要、行为引导的需要、主体性激发的需要,并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充分发挥学生管理者主导作用,以此来实施人文关怀。同时要学习心理疏导的技能,如学习换位思考,学习接受帮助、降低生活标准等心理疏导技能,同时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这样才能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

实践证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渗透在教日常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心理困扰和心理疾患时,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的疏导、呵护与慰藉。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注重促进学生的心境开放、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

参考文献

[1] 王瑞.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探究[J].才智,2009(8).

[2] 陈莉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3] 波,甘国华.论高校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大学生的发展[J]. 教育学术月刊,2011(4).

篇4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和管理学生 艺术性 探究

教育和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将自己的天职完成得尽善尽美,是每个班主任常讲常新的课题。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潜心探究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艺术性,是实现教育和管理事半功倍的关键所在。

一、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实施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班主任应该真心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的有人格、有尊重的人,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选择、志向、爱好。就像治病必须全面地检查身体,只有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做一个称职而又全面的班级学生的信息调查员和档案收集管理员,班主任才能有目的性地研究学生,有效地评价学生、管理学生和教育学生,针对学生的问题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实施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的成绩、表现以及家庭的基本结构和经济状况,更应注重了解学生的性格,明晰学生的长短、心理特征和家庭的人文环境,并能够从性格、心理因素和家庭的人文环境等方面找出学生行为及表现的根源,以博大的师爱理解学生、包容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教育管理。

二、确立切合实际的班级目标,强化班级管理中的导向功能

目标是奋斗的灯塔,切合实际的班级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也是激励班级学生奋发向上的手段。对于班级的每个学生来说,明确班级奋斗目标,并以之为导向不懈努力是形成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保障。一个班集体既要有长远奋斗目标,又要有某个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才能促使学生自觉培养自己的时代感、责任感、紧迫感,从而满怀激情地向集体提出的目标前进。我曾接手一个全校有名的乱班,从没有评上“文明班级”,班中学生对能评上的班非常羡慕。我接任班主任的第一天就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学期一定争取评上“文明班级”。在全班学生热情高涨的响应中,我把具体的任务要求安排到小组和个人,让全班都为之做好各项工作。结果,在大家的努力下,那个学期我们班终于评上了“文明班级”,并且全班学生都认为应该继续努力下去,使得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更加浓烈。

三、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制度,以制度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明确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础。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组织班干部和全班同学一起协商、讨论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并把制定的制度贯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例如,我们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宿舍管理条约等。有了这些班级制度的约束,同学们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活跃热情的课堂气氛、安静有序的自习纪律……可以说是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逐渐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在守纪光荣、违纪可耻的班级氛围中,一个奋发向上、团结友爱、努力学习的良好班风逐步形成。

四、对问题学生分类分步教育,实现逐步平稳转化

在班级中总会有一些思想或行为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转化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易”,这就决定了问题学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应根据全面了解的信息分类分步实施目标教育,制定长期逐步过渡的教育措施。如有的问题学生是因为家庭父母离婚、再婚,心灵受到伤害、刺激,对生活自卑消极而表现出的恶习;有的学生则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父爱母爱、家庭教育,学生意识中道德法制观念空白造成的违纪;还有的则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过度宠爱而形成的恶劣品质。针对以上不同的情况,要因人而异,逐步通过各种途径填补学生精神上、思想上、道德上、认识上的空白,最终潜移默化地达到逐步改变学生行为的目的。

五、发挥无声的师表魅力,以无声的身教感染学生

古人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学生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远远胜过语言上的道德教化。由于学生向师心理的作用,班主任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言: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作为班主任,不能以家长式的角色去指挥学生,而应以心胸坦荡、为人正直的品德昭示学生。当看到走廊或教室里的废纸片或塑料袋时,弯下腰来把它拣到纸篓里;看到教室里的物品、扫帚显得凌乱了,去把它们整理好……和同学们共同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在学习和生活上既对学生严格要求,更以慈母般的温情关心和爱护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甚至每个眼神,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耐心辅导,不厌其烦地讲解。高尚的人格品位可以感动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教育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学生,班主任不仅要有对教育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爱心,更要讲究教育和管理的艺术性,以现代教育心理理论为指导,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进而使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钱菊梅. 如何艺术性地实施班级管理. 新校园・理论版,2010(4).

篇5

    [关 键 词] 项目管理;科技革命;科学发展观

    一、引言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失事,罪魁祸首是由于一块很小的耐热材料受到了外部物体的撞击而脱落,导致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耐不住与大气层的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空中解体。构成航天飞机的全部零件约有260万个,而每一个零件出现瑕疵或纰漏都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这个惨剧又一次证明了系统理论的一个结论:随着现代人造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想保证系统运转的高质高效、准确无误则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实生活中,社会经济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变的人造大系统,其中又包括大大小小的许多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出现障碍。如何组织、管理这些复杂系统的有效运行且能不断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而项目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比如项目管理注重整体管理,实际上这是哲学思想的整体宇宙观、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项目管理理论与系统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使得项目管理理论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交叉学科。

    二、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项目管理(MBP,Management By Project)最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二战前夕Gantt图被用于计划和控制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50年代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推广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成熟与完善阶段,各类项目日益复杂、建设规模日趋庞大,项目外部环境变化频繁。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1.古代项目管理思想的应用。古代项目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金字塔、欧洲古教堂以及一些古运河、大桥、城堡等的建设之中。比如我国古代有一个“丁谓施工”的故事,就蕴含着项目管理的思想与方法。

    据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于是,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复这些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三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无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丁谓认真研究了该工程之后,制定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解决了新土问题。其次,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大沟重新变为平地。归纳起来,“丁谓施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丁谓施工”的确是一套非常科学的施工方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项目管理原则与方法。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管理和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40-02

一、《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自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长期成为各高校开设和管理本专业的标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出现了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来实现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衔接和相互匹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在校学生基本能力,学会和掌握《薪酬管理和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薪酬管理人才,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结合,使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并较快地融入到企业中是当前研究不可或缺的问题。

二、《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部分学者对《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但相对而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快速地提高。由于受到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以教材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限制,高校对于这种快速变化的反应比较缓慢,因而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及时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薪酬管理和设计》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这种问题同样存在。教材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理论的更新和实践的发展,而且《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在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非常迅速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宏观上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还是微观上企业薪酬制度的变化和调整,都使得薪酬管理理念、内容和管理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因此,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目前,大多数《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师不是科班出身,通常是通过短期的专业进修和自修后从事《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往往缺乏丰富的《薪酬管理和设计》咨询方案设计的实战经验。因此,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唱独角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不佳。而且,《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非常繁杂,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没有实践工作经历的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

3.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并且很多知识点只有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很多高校教学中《薪酬管理和设计》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目前对薪酬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尚未构建。一些学校虽然开设有《薪酬制度综合实验》或《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的应用操作软件未能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实践的操练中,采取“放羊”的方式,学生也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了事,未能真正的深入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程教学效果较差。

三、《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的更新是课程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更新《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加强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建设,适时更新和出版涵盖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教材,这不仅给任课教师教学带来方便,也有利于学生对课程框架和基本知识的及时把握。其次,教师要注重引进该课程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由于薪酬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发展迅速,教师在讲授时要有意识的引进和介绍一些国内外薪酬管理领域出现的前沿理论和方法,或与学生分享教师本人最新的科研成果,向学生传递本课程领域内的最新发展信息,弥补教材的缺陷,完善教学内容。再次,在《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最新薪酬管理现象,并采用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并注意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些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薪酬管理和设计》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和不断的创新。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面授法,还可以采取案例教、社会实践调查和团队讨论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新的章节之前,导入开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的企业薪酬管理和实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具体的难以理解的重要知识点时,也可以采用举例或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再如,在学习“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内容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实际的市场薪酬实地调查。作为任课教师,要及时安排课题时间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收获,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薪酬调查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还能深入实践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完善。由于薪酬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校学生在诸如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难实质性的接触到真实企业薪酬管理方面的工作。作为高校,就有必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完善的实验室环节和实验条件,使得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来模拟和体会企业的薪酬管理流程和工作,比如企业岗位评价、薪酬调查以及薪酬标准的测算等等。这方面,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做的比较好,对于大部分普通高等本科学院来说,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为《薪酬管理和设计》实践课程的开设带来了不便,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除了改善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以外,在《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根据实践教学讲授的内容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

篇7

【论文摘要】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价值的材料;文章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特点、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高校的教学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反映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故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系部教学档案的内容

(1)综合类: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学院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等材料;学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以及教学工作的文件;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教学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每学期评教评学的相关材料及教学检查的记录、总结。

(2)教学管理类:教师教学有关规程、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有关材料;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师资建设规划、实施情况,教师进修培训材料;学籍管理材料;学籍变更材料;课程安排表、学年校历。

(3)教学业务类:重点课程及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总结等有关材料;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等有关资料;教材建设、教师自编或主编教材及使用教材的目录;教师制作的CAI课件等资料;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材料;教学实习有关材料;各种考试试卷及试卷分析材料;学生的毕业论文及评审意见;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有关资料,考研相关材料;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仪器设备材料等。

(4)教学研究类:各类教改项目及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实施计划、成果及总结以及获奖的申报材料和奖状;获院级以上的教学成果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目录。

2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故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1)内容广泛: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另,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高校除了设置相应的德、智、体几方面的课程外,随着专业的增多,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使的教学内容多学科性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适应,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2)材料来源较分散:高校教学档案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两级教务教学活动,即有上级和学校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又有主管教学的教务部门形成的关于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材料,同时还有系部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档案。

(3)归档时间不同:文书档案是按年度归档,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

(4)高校的教学档案统一按国家教委办公厅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

3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收集较困难:因部分教学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应该由自己来管理,担心材料会遗失,或担心档案部门立卷归档后自己利用不方便。故对上交档案材料有抵触情绪,使的收集起来,有一定困难。

(2)系一级的管理困难:由于系部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故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都是由教学秘书兼着,由于有些教师不配合,就会造成资料的不完整和档案材料的不延续性。加上有些系部认为系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对档案材料只要用时有就可以了,无须按什么规则整理归档,导致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得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与关联性。

(3)资金紧缺:系部收集到的材料并不能马上移交,因经费不足有些系部连一个像样的档案柜都没有,故造成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后与移交前这一段时间无处可放,容易遗失而选成档案材料的遗失。

(4)人员紧缺:一般高校系部都无专职档案管理员,由教学秘书兼任,而教学秘书的主要精力在教学上,加上大部分没有受过档案专业培训,因而少有精力去将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完整,这样将造成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准确性,致使移交到档案馆的材料不规范,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4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各系部由于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低,管理不到位,系、教研室两级档案管理、存档部门职责不明,归档机制不健全,导致文件材料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较为普遍,亟需在科学划分系部档案类目的基础上,明确系、教研室档案的建档、存档和管理职责,加强对系、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档案工作的督查,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加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2)档案材料应当随时收集、随时整理档案工作应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作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避免把问题都积压到一件中心工作来临前仓促解决。

(3)完善档案制度建设,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体系,使档案分类走上统一化、标准化。

(4)归档要求:凡需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教学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归档材料之间的联系,据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整理;尽量采用原件,规格相对统一;一般用计算机打印,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字迹要工整,图文清晰,并装订成册,以利长期保存;教学档案材料一般要求长期保存。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学生实习有关材料、教学检查座谈记录、听课记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考试试卷、实验报告等则要求保存五年以上;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学期期末对本单位的教学档案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归档。立卷人应按文件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进行系统整理、组卷、并编页号、卷号(盒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拟定案卷标题,注明密级和保管期限,并于每学年度结束后对所有教学档案进行汇总,装订后,按学年度排列进柜管理存档。

(5)收集工作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教学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按归档范围分类收集;必须保证归档教学文件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系统性;所收集的教学文件材料按各大类的分别积累,进行预立卷,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6)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现代化的管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大,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故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篇8

关键词:大学;管理模式;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1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传统大学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时展的潮流:标准化、模式化的考试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量化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难以发挥教师在教育中人的主导作用,使教师和学生都处在被动地位,因此,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呼之欲出。同时,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文化渐渐成为了主导者,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得到体现。学校管理模式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也开始向文化管理迈进。学校文化管理已经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倡导文化管理学校成为大学教育的主导呼声。

一、传统大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综观我国大学管理,大多以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等传统管理模式为主,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办学理念存在缺失。通常,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自身个性的体现,它指导并决定着大学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而传统大学管理模式主要应用的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文化的培养,仅依靠行政手段维持大学的对外稳定性。由于办学理念缺失,会失去大学原有的精神和使命,导致了大学的官本位意识,行政权力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学术权力长期被压制,学术自由成为空谈。因此,大学教师也放弃了对学术的追求,以追逐名利为己任,变对学术与学问的追求为谋求官职的条件和手段。一些大学教师做科研、搞调查,不是为了教书育人,而是为提高技术职称级别、提高行政级别创造条件。这导致当前出现大量的学术垃圾和学术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圣洁形象;相对于专业设置而言,许多学校不能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设置专业,而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致使基础类和人文类的学科被搁置,以至于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相对于学生而言,追求真知和自我完善的价值观被金钱至上和利益至上所替代。考级、考硕、考博仅仅是为了个人在求职竞争中加分,甚至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学习浮躁,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良风气盛行;由于缺乏办学理念,学校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和发展优势,只顾追求升格和扩大办学规模,这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2.大学文化建设重视不足。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我国大学管理,不重视突出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盲目地相互照搬照用,导致大学文化缺乏个性,出现庸俗趋同现象,使一些大学文化出现了无个性、无特色和无创新性的一统化状况。

3.大学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大学办学的自和灵活性受到限制,管理体制死板僵化,管理工作疲于被动应付,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极大的影响。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大学管理制度没有从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角度去制定;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量化标准,缺乏灵活性,压抑和束缚了人的非理性因素;传统模式下的大学管理制度缺乏制度执行后的评价和反思,制度应变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挥,没有起到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

4.大学激励机制不完善。传统大学管理模式仅注重管理的秩序和效率,忽视了人的内在发展,从而导致激励手段以单一的外在激励为主,从而引起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失调。当前,我国大学对教师的奖励激励过分强调物质性,而忽视了精神性,抑制了学校内部教师工作的热情,进而导致了科研激励与教学激励相差悬殊,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畸形现象。大学教授很少投身于一线教学的现象日益普遍,使大学失去了其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学校教育领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倡导文化优先的理念日益突出。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

文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手段属于同一范畴,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它强调用文化的力量创造和影响管理,主张通过发挥无形的文化力来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文化管理就是以师生为出发点,以师生员工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它是通过整合师生的价值观,最终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它在管理实施中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

1.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学校文化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现代校园文化管理中,全体师生成为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他们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学校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实行文化管理中,就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职员工中要不断灌输“人本”的管理理念,使广大师生自觉投身于校园文化和维护学校利益,不断增加学校的内在文化力。

2.实现人性化管理。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在工作环境和思想空间上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给教师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管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一个师生互相支撑、互相赏识、互相感应、互相感动的“文化场”,通过这个看不见的文化场,有效地规范和引导着人的行为。

3.落实民主化管理。学校管理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永远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民主的管理可以凝聚人心,促进团结和谐。可以使广大教职工在实现学校的目标上产生心理认同,投入更多的情感,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更加关注,以做好学校工作为己任,自觉自愿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文化管理是遵循的民主原则,真正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大学真正的主人。

三、完善学校文化管理的具体举措

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承担着人类知识创造、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它的高学历化和开放性发展,使文化的教育和管理渗透在它的方方面面,树立了正确的管理理念之后,必须确立大学办学理念,用办学理念统领大学发展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1.树立大学文化管理观念,塑造以大学精神为灵魂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发展大学文化精神时必须突出其的专业特色、创新能力、追求目标;另一方面,发挥尊重人才的特性、协调统一性和社会回报性等,以期不断增加社会认同感。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外合作办学 管理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它丰富了教育供给, 促进了薄弱学科建设, 增加了高等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但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中必须深入研究并不断加以改进,才能保证其健康、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一、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的产生和发展,对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借助国外的教育经验,对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估体系等进行发展和创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缩小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有利于教育体制创新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不少高校调整了招生和培养模式,依照市场的需求设立专业、开设课程、拓展实践范围,在教育教学、绩效考核系统以及人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有助于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

(三)培养国际化人才,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中外合作办学先进的培养计划和灵活的办学机制,满足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同时促进了高校之间以及在校学生之间的专业知识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于培养与国际紧密联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合作项目的国外一流高校数量较少,学科和专业设置缺少特色

目前参与合作项目的245所国外高校或教育机构中,仅有20所大学位居世界TOP200高校行列。引进的大多数是国外二流大学甚至更低的大学,所引进的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及信息技术等应用性门类为主,而社会急需的、短缺的和高新技术类的专业却很少。

(二)项目质量疏于监管,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一些学校对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的招生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造成合作项目随意性大、教育教学水平低、收费混乱、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办学意识

1.中外合作办学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合作办学中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维护我国的教育。高校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抵制西方政治分裂、宗教渗透等非正面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借机扩散。

2.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要三思而行。有些高校没有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只是为了“赶热门”,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师资支持,中外合作的特色无法凸显。还有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盲目开设专业,办学规模过大,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对普通本科教学造成冲击。因此,高校必须经过严密的调研论证,在保证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按照自身情况和能力来确定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

(二)制定学科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1.做好项目规划。高校在进行合作办学之前首先要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和政策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对合作办学进行整体规划,避免短期性和随意性。

2.制定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必须根据学校特性、专业特点和市场导向等结合各自特色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也要规范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多渠道、多手段地考评学生成绩和教师授课效果,及时调整与改进,保证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成果。

3.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要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形成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教龄结构合理,要保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既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又保持先进性和创新性;二是教师学历层次高,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出色完成,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三是加大外籍教师的引进,要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真正的外语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又可以加速双语教学改革和创新。

(三)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监督

1.高校要重视系统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双方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历学位颁发、行政合作与划分等诸多方面进行洽谈和分工, 因此需要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其正常运行。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处、制定详细的交流计划书、签订合作协议等,对于保障双方权益、划定双方责任、明确利益分配等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一些教育家、经济学家所推崇的教育产业化理论把教育纯粹看作是一种私有消费与投资,忽视了教育是公共事业的属性,造成一些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经营行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婕.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J]. 教育探索,2005,(5):64-65.

[2]申俊龙,高山.对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的理性思考[J]. 大学教育科学,2006,(1):78-81.

[3]陈妙玲,王颖.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Vol4,(6):74-76.

[4]王云海,黄艳,李梅.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78-82.

[5]孔韬.浅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ol31,(2):238-240.

[6]崔庆玲.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ol30,(5):131-134.

[7]赵峻波,程良龙,邵晓琰.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8-9.

篇10

关键词:人本管理;小学;实施

一、“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组建一个好的团队

作为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处理好学校的各种关系,能知人善用,能审时度势,要抓好德育改革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把握住正确的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校长要尽量协调好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网络,合理地发挥出一切资源的教育功能。在一所学校,校长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威望较高,因此,校长不仅要当好学生的表率,同样,也要为教师做出表率。作樾3ぃ在为学校做出重大决策时不仅要有前瞻性,还要关注决策的民主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教师个个都是可以雕琢的宝石,关键看校长怎样去打磨;教师个个都是一座富足的金矿,重要的是看校长如何去开掘。

二、人本管理的灵魂要培养一种学校精神

人本管理是培育、内化、熏陶教职工的日常行为,是培育学校一种人文精神重要手段,学校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可、带不走和流不掉的校风,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精神是学校成长的灵魂,是推动学校不断前进持续高速运转的强大武器。没有学校精神,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难以成功。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自觉形成并为广大教职工恪守的办学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它是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它是一种能增强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敬业爱岗,是每一个教职工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敬业爱岗,才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才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才能成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克服形而上学观点,才能坚持依据客观实际,才能在虚浮中求得冷静,喧嚣中求得宁静。负重拼搏,是要我们的老师永不满足,负重前行。一个昂扬向上的人,一个昂首奋进的单位,只有负重拼搏,才能赢得别人尊敬的目光。

三、人本管理的核心之道在于“用人”

人本管理的核心之道在于用人,用人之道又在于重视人才、启用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和教育人才,使人才不断成长成熟。各种人才运用得合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调动起来。因此,作为校长,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正气的宽松环境:要不求全责备,用人之长,避其所短;要发展个性,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要怀着惜才的心,爱才之心,排除一切干扰,大胆地育才重才用才。作为校长,必须培养一支能干、肯干、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用人的问题解决了,管理秩序、管理方法、管理机制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运行起来,管理目标、管理效益与效应也如瓜熟蒂落,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在新形势下,校长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以充分激发教职工的潜能。用人的标准是:理想要崇高,意志要坚定,知识要渊博,思维要敏捷,心地要善良,灵魂要美丽,语言要文雅,仪态要大方,感情要丰富,性格要开朗,胸怀要宽广,体魄要健全。有了科学的用人观念,还要解决好留人的问题,一所学校,首先要稳住教师队伍,留住青年教师,学校就有希望;留住骨干教师,学校才有名望。在很多时候,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学校留住教学能手,才能繁荣学校的学术氛围,才能为学校创造出一条别开生面的办学之路。其次,还要留住学生,稳住生源。众所周知,随着教育发展的开放化,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抢走了一部分学校的生源,公办学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实,要留住学生,留住教师特别是教学能手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的威望,能力往往成为吸引学生、吸引家长的首选条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要留住教师,还得从尊重教师入手,让教师在自己理想的岗位上,心满意足。

再次,面对新形势,要有新思路,要出新举措。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录用的人事制度。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实现目标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有了一套新的人性化管理方案,教师的创造力就会被调动起来,管理态势将由静态管理延伸为可调节的动态管理,将管理范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全方位的实现现代化教学开放管理。因此,校长一定要注重灵活与合理相结合,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而有效的基础上。

四、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以人为本,既要尊重他人,也要自尊。在学校中,校长以学校为本,学校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情感的,情感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特殊的作用。有了情感才能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它在学校这样的群体中能起一种亲和与凝聚的作用,所以校长要重视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首先是尊重。肯定人是人格的主体,也就是肯定人的尊严。一个人在肯定和尊重自己作为人格主体尊严的时候,必须推己及人,同时也肯定和尊重他人作为人格主体的尊严。尊重教师的人格,校长与教师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长同教师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是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强调发扬教师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还要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主要是完善人格的要求、完善知识能力的要求等。其次是宽容,对人要宽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有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才有民主的气氛,学校才有生气、有活力,事业才能发达。

总之,以人为本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管理的真谛就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新时期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用“心”来管理学校,用情感来管理学校。新形势下,校长管理工作要做到管理融情,情感互动,为新时期学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