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 “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 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 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 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 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篇2
关键词:课程群;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79-03
近年来,关于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话题受到持续关注,因为“课程”是大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同时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界定、课程之间的合理组合等,都会直接受到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观以及认识论等因素制约。此外,高校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课程群”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之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课程群及课程群建设的发展现状
关于“课程群”是什么,教育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课程群”是由在内容上紧密相承、相互渗透、互补性较强的几门同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各自配有相应的课程大纲,并按照大课程框架组织课程建设,以获得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具有学科优势的课程。第二种认为“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多门课程的集合,通过学科来划分群与群间的界限。第三种认为“课程群”是指多门彼此互相独立但是又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使各门课程能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追求整体效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第四种认为“课程群”是由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课程内容上各有不同特点,但为完成同一个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多个子课程组成的有机系统。
目前,一般高校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为它首先是将“课程群”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其次认为“课程群”是一个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并且有一定学科优势的课程群体。总体来说,“课程群”是本学科或与之相近的学科的几门联系紧密的课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建设出的使整体效果最大化的课程群体,是一种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方式。因此,“课程群建设”实际上就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要求,研究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相互关系,通过破除课程间的壁垒,优化整个课程体系,进一步融合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过程。随着高校专业课课程门类与学时数的压缩,“课程群”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它顺应了网络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与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我国高校以多门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 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开始,在课程建设中应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方针指导下,首先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随后,一批高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大的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实践。[1-4]
二、课程群相对于“独立课程”的优势比较分析
相对于“独立式”的课程观,“课程群”在教学设计上独具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建设力量强、基础好的优势,将学科建设与课程群建设有机结合。一些高校还把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集中到教学一线具体参加课程群的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攻关,锻炼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第二,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注重整体效果,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中统筹考虑,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区别于过去的“独立式课程”,“课程群”把理论教学与相关实践环节通盘考虑,不仅对理论教学开展系统研究,对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提高教学效果。[5,6]
三、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国内有关学者高校课程群及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课程结构、所占比例、模块设置等进行宏观指导,明确课程的教材、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等,虽然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国家的教育目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指导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难以实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近些年来实施的重点课程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来开展的,体现在对某门课程的“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结构等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由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各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只占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每一门课程都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宏观层面意义上的课程建设,主要针对某一受教育群体,将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其中重复和过时内容,增加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提高竞争力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通过对原课程群的进一步整合,可产生新的课程群,具有更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课程体系建设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为对象,其主要工作是调整各课程模块的比例。课程群建设则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内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课程的重新设计,并将课程群的宏观设计与课程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7,8]
四、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及启示
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是当前课程群建设中的关注焦点和建设难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从专业教学角度看,目前课程群主要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以专业方向划分的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群”,对于该种模式,国内高校已有相关专业达成了共识,并已在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是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宽口径人才,即“依托学科组建的课程群”,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科实力,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
对于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是关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群的特点与优势,一要注重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新知识的更新。在充分融合孤立课程的内容、挖掘相关学科和领域最新知识的基础上,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优化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二是要分清群内课程建设的主次。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专业知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不同要求,可紧密依托专业办学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群内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分主次进行建设,避免因精力的均分而影响课程群的整体建设效果的提高。三是要充分考虑课程群内课程的关联性及在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作用,应在课程群建设实践中注重群内课程要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的课程群组织建设,有利于群内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课程与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建立起有效的专业教学调控与响应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课程群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进一步促进群内课程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9]
五、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
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371万,研究生47万。[10,11]而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11]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大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教育部日前的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能源动力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方向之一,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动力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专业分割很细,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历经多次教育部的多次调整,已由原来的几十个小专业,逐步合并为一个大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动力领域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国内还有一些高校也陆续地根据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名称的调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将能源动力类专业统一整合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教育改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体现在学生的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就业市场更为广阔。但是因各高校的专业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及国家和社会需求等的不同,形成了开设本专业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及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由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内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关高校,也相继加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行列。相关高校结合自身专业重点和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12]针对专业方向的培养特点,构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13]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4]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的汽轮机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15]进行了高职高专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16]等工作。这些课程改革与研究实践,尚未涉及到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相关研究需要开展。
六、结论
第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开展的课程群建设不同于单门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既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第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照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体系建设,不太适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及要求,特别是存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课程内容呈现较多重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内容陈旧、动手及实践能力不强等弊端,制约了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第三,在已开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尚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视角下组织实施能源与动力工程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需要结合新专业的调整以及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修订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及结构,研究并构建适合新形势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群。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2]孙存昌.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
2008,(5):46-48.
[3]王嘉才, 杨式毅,霍雅玲,等.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71-73.
[4]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7-18.
[5]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6]曹滨,王莹.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2):37.
[7]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8]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9]钱云.关于质量工程背景下优秀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44-145.
[10]张兄武.创新视野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0-83.
[1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A].第二期全国高校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C].2010.
[12]李志敏.面向素质培养的“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9):191-192.
[13]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71.
[14]王运民,李录平,明勇.汽轮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4-175.
[15]姚寿广,路诗奎,陆金明,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02-03
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存量极大的地区,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从2000年实施实质性资源重组以来,在学科、层次、布局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目前仍存在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形式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等问题。而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本文主要对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出结构调整的改进性建议。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分类
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的思想基本一致,认为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组成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等等针对高校个体围绕内部教学所形成的自身的联系方式与构成状态。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形式结构和专业结构。
二、武汉地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现状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表1数据反映,2006年与2007年就业水平基本持平,但2008年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与出国留学人数。2010年的非失业率为89.1%,而2010年的考研率为17.99%,可以推算2010年武汉地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1%左右,2011年的就业率也可由此推算出,与2010的就业率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一直在推进,但是在促进本专科学生的就业水平方面的收效并不明显。下文将会分析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备注: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该报告首次采用“非失业率”指标评估大学生就业状况,“非失业率”涵盖“就业率+升学考研率+出国留学率”,即从2010届毕业生开始采用“非失业率”指标评估就业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整理得出。
三、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一)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高职教育是三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形式。近年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较迅速,2011年武汉地区普通院校招生规模已经扩充至278,678人,与5年前招生人数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3.2%,民办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学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均逐年增加,但调整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非普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武汉地区的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均较为迅速,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逐年增加,但普通高等院校的院校数量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幅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民办教育和高职教育所远不及的。
2.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错位竞争缺失。目前,武汉地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很大一部分没有找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无办学特色,各种形式的教育之间存在无序竞争。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在思想上仍然处于和普通高等教育争地位的状态,对自己缺乏科学的定位。
3.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有待加强。各种办学力量的争先涌现,给当地政府的宏观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被割裂开来,大量专业重复建设,导致毕业生无法在人才市场形成错位竞争;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定位模糊,没有依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以此作为他们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①
(二)武汉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推进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提供的就业水平信息,再结合具体实际可以归纳出专业结构调整中尚存的几个问题:
1.专业之间就业率不均衡。根据《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整理得出,2010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交通运输、材料、土建、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机械、公安、电子信息、地矿、仪器仪表,其就业率范围为74.6%~62.5%,而2010届专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能源动力、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环保、土建、测绘、水利、机械学、材料、电子信息,其就业率范围为98.5%~89.1%。2011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地矿、交通运输、仪器仪表,其就业率范围为90.94%~74.77%,而2011届专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能源动力、公共事业、交通运输、测绘、水利、机械、资源开发与测绘、环保、气象与安全、公安学、新闻传播学,其就业率范围为98.95%~91.74%。以上数据可以明显体现出,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高于本科毕业生,且理工科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高于人文社科类专业。
2.本科专业平均就业率不容乐观。根据《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整理得出,2007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外语、管理、新闻、机械、经济、中文、电气信息、材料、法学、农业,其就业率分别为:77.44%、76.42%、73.12%、72.81%、71.36%、66.72%、65.91%、61.42%、60.50%、59.79%,2008届本科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外语、管理、新闻、机械、经济、中文、电气信息、法学、材料、医学,其就业分别为:81.3%、80.9%、78.6%、77%、76.9%、76.7%、72.5%、71.4%、66.5%、65.7%。除了排名前十的专业以外,2007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59.79%,2008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65.7%,2010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62.5%,2011届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74.77%,就业水平不容乐观。虽然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一直处在良性调整中,但是对于持续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并没有采取较为明显的减招、停招措施,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3.高等教育趋向综合性,专业特色不突出。从过去的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到高等教育均衡甚至是部分地区过剩,能促进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但从整体看,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综合性,不乏这样的例子:理科类大学办艺术学院,工科类大学办财经学院,专业特色不突出。
四、提高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分析
就业率不仅是反映一个高校或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检验一个高校或一个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以上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问题及其对就业率的影响,笔者对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途径进行分析。
1.多力量办学应突出专业特色,错位竞争。目前民办高等教育、高职高等教育普遍盲目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甚至是教学方法上面都强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似性,缺乏专业特色。各种办学力量应花大力气凝练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与同类高校在人才市场上形成错位竞争。德国制造业走在全球前列,其决定性因素是其拥有数量庞大的高水平技术操作人才。德国的高等教育分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艺术院校三大类,其中应用科学大学数量占全部高校的50%以上,应用科学大学一般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几个专业,但特色极为突出,如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其课程设置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培养的是即用型人才,企业“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②。现在,武汉地区乃至中国的企业均迫切需要这样的高水平技术操作人才,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各种办学力量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
2.高等教育需要具备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时代思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指导,另一个方面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纳入教育教学的正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做出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时从心底里形成强烈的创业欲望,让创业成为学生意识领域的追求;第二方面是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首先需要创业氛围的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可以增强学生意识领域对创业的渴望,创业氛围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举行讲座、举办创业论坛、介绍创业明星案例等方式形成,能力培养其次有赖于学校办学思维的解放,学校应该把自己看成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如可以在学校成立学生用品旧货交易市场、鼓励学生自己开网店交易、举办创业竞赛、依托全国各种大赛如电子商务挑战赛、物流设计大赛、营销大赛等鼓励学生将大赛成果实业化等。
3.专业设置必须“以需定教”,服务市场经济。在前文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其就业率是较乐观的,例如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机械等等专业,在近五年的武汉地区前十排名榜中年年榜上有名。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专业设置是重中之重,合理科学的专业设置能够带动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所以高等教培育应该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是多变的,独立学院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校,应对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准确的预测,使学院的专业设置跟随市场发展的节奏,制定明确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实行“订单式”培养,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做到真正的“以需定教”。
继2010年5月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后,湖北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于2010年6月19日至30日,对武汉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调查按照武汉市2010届应届大学生人数(约25万人)约1%抽样,选取的样本院校中部属重点大学5所,省属普通院校5所,高职高专5所,共发放调查问卷2800份。调查报告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两高一低”的现象,即重点大学和高职高专就业率较高,普通院校就业率比较低。如:5所部属重点大学毕业生和5所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达88.2%和86.2%,均高出5所普通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近30%。这反映出重点高校知名度高,高职高专学校专业位置与市场对接较好,其毕业生较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报告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一个问题:普通院校如果不能在知名度上与重点高校相媲美,那么其专业设置就一定要像高职高专学校一样适应市场需求,与市场进行良好对接。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07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Z].
[2]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Z].
[3]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Z].
[4]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Z].
[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武汉市统计年鉴[Z].2012.
[6]王彬斐.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浅议[J].价值工程,2012,(25).
[7]司马一民.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是该调整[BD/OL].(2012-7-9).
http://.cn/05edu/system/2012/07/09/018640844.shtml.
注:
①王彬斐.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浅议[J].价值工程,2012,(25).
②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是该调整[BD/OL].(2012-7-9).
篇4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前言:能源动力工业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对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同时是资源消耗大国,因此如何有效的加强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从而有效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并减少相关的污染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特点以及其现状和发展进行细致的探析力求帮助此项能源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能源结构也以煤炭为主因此媒炭生产与消费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对电能的需求因此规今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但如果不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汉依靠现在的技术,对目前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妨碍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国外石油依赖性逐年上升所有这些均使得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考验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在的重要任务但实际上我国优于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开发的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 40个百分点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不急限制了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科技的进步老式低效的动力设备将逐步被新型高效的热动力设备所取代例如大型流化床锅炉的研制成功其主要技术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成为燃煤发电特点是可以清洁高效的利用煤炭资源这些发明创新意味着我国今后将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型专业人才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课程体系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围绕食品冷链技术各环节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加强制冷装置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以及低温物流行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构建依托制冷及低温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突出食品冷冻冷藏与食品冷链技术特色的,适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发展需要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食品冷链的关键技术和冷冻冷藏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收集国内外著名大学本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资料,形成与国内制冷行业单位的反馈与沟通机制,使培养方案为同类型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拓宽专业方向,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整合主干专业课程,增加能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在主要专业课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通过各种设计大赛、强化实践环节和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构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符合社会需求为导向和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围绕食品冷链技术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按照“强化整合主干,突出特色方向,加强实践能力”的原则,分层次建设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课程;分模块开设管理、经济、商学、创业类等选修课程;分专业方向扩充专业选修课程;利用科研成果充实制冷装置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等主干专业课程和食品冷冻冷藏与食品冷链技术特色课程体系,处理好基础课、模块课平台和特色课程的关系。
三、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1.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将国内外制冷行业和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将本学科团队的科研成果速冻技术、预冷技术、冰温储藏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和推广。
2.加强教材建设。做好本专业系列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建设。完成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制冷空调自动调节、食品冷冻工艺学、冷冻技术的最新进展、低温技术基础、冷库建筑、专用制冷装置等课程的教材建设。做好制冷装置设计特色教材、制冷空调实验教程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四、专业实验建设
实验是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中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实践环节,一则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则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由三个层次构成,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
1、基础性实验以实验操作为主,主要是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熟悉和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这部分实验包括热工基本量测量实验,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的测量,主要内容有测定材料热物性实验、空气M掠圆柱体时局部换热系数的测定、辐射换热角系数的测定、空气绝热指数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装置、准稳态法非金属材料热物性测定、材料表面法向热发射率(黑度)测定仪等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学会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热工实验测量基本量的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开放性实验和在实习基地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如空调机的拆装,制冷压缩机、空压机、水泵、阀门等的组装。2、综合性实验则能够体现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通过选设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应用性的实验来集成专业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我们开设的热泵系统、制冷机主机、冷水机组性能试验、风机盘管性能试验、水)水换热器性能试验、水泵性能试验、太阳能蓄热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热力循环实验等等。这些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而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新性实验主要是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是基于综合性实验平台的开放性,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多项制冷与空调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比如强化传热、空调器控制方式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制冷空调设备的优化设计等。通过设计新的系统、研究新的方法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从科研项目中、从教学环节中寻求研究课题,独立设计、自拟实验方法进行探索性、创造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小结: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世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初我国工业发展需要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泽辉,沈炳耘,侯静.开展科学研究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
促进作用的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2(2).
[2]詹振.浅析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8).
篇5
关键词:锅炉设备及运行;锅炉原理;本科教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马有福(1978-),男,新疆伊犁人,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上海理工大学核心课程(锅炉设备及运行)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90-02
为拓展专业口径,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1999年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原有的9个能源动力类二级专业进行了调整合并,成立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并下设能源与环境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四个专业方向。2013年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但四个专业方向保持不变。在上述四个专业方向中,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源于我校20世纪50年代创办的锅炉专业(后来改名为热能工程专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校热能工程专业形成了偏重于锅炉设计与制造方向的特色,与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清华大学同一专业的方向类似。因而,集锅炉理论、设计及计算为一体的“锅炉原理”课程始终是本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1,4]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锅炉制造企业的用人需求趋于减少,而火电厂及其他锅炉运行单位的用人需求趋于增多。从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环境工程)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统计来看,去往火电厂等锅炉运行单位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此外,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日益重视,广大锅炉运行单位逐渐成为本专业领域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而且涌现出大量的能源科技服务企业,这与以往本专业科研任务基本由锅炉主机制造企业承担有所不同。因而,为适应新形势下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2013年我校将“锅炉原理”课程的名称改为了“锅炉设备及运行”,同时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以期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和拓展学生视野方面起到积极的效果。本文对这一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一、“锅炉设备及运行”教学内容及其学时分配
“锅炉设备及运行”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64学时),主要面向该专业的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同时也作为选修课面向其余3个专业方向),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8个知识模块。其中,模块1~5为以往“锅炉原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模块6~8为本次课程内容调整予以强化和新增的内容。
表1 “锅炉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二、“锅炉设备及运行”教学内容设计说明及探讨
与以往的“锅炉原理”教学内容相比,本课程教学内容有以下特点:
1.充分注意与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避免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相同或相似内容
在多数本科院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均将“燃烧学”或其相似课程列为了“锅炉原理”的前修课程,我校为“工程燃烧学”。因此,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不再专门介绍基础燃烧理论,但强调以燃烧理论为基础深入讲解各类锅炉燃烧设备的技术原理和工作特性。
此外,鉴于与能源利用有关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与环境学科交叉日益紧密,在多数本科院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了有关“燃烧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的专业课程,比如我校设置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因而,虽然“燃烧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的确是与锅炉设备密切相关的议题,但为避免与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不再介绍“燃烧污染物减排与控制”。但与燃烧过程及燃烧设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如低NOx燃烧技术等)仍保留在本课程的锅炉燃烧设备模块中讲授。
另一方面,对那些属于锅炉设备重要工作过程,但在其他课程中未有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如锅炉水动力模块中的气液两相流),仍在本课程中保留必要的学时讲授,使教学内容具有与本科教育相适应的理论深度。
2.缩减锅炉设计计算方法的学时,从而拓展课程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
锅炉设计是以大量计算为基础,主要有强度计算、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及水动力计算等。其中,热力计算是锅炉受热面设计布置的依据,也是完成其他计算的基础,在所有锅炉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早期的“锅炉原理”教学中,一般用与“锅炉燃烧设备”大体相同的学时讲授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然而,随着本科专业向宽口径培养方向的推进以及对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日益重视,专业课课时不断缩减,所以必需对以往的“锅炉原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从而在少学时条件下仍保证专业课程的培养质量。因此,本课程大幅缩减了锅炉热力计算的学时,仅在锅炉总体设计与布置模块中用2学时讲授其基本计算原理、特点及程序,至于各类锅炉受热面的具体热力计算方法则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由于已有前修课程“传热学”的基础,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是可行的。此外,在后续的实践课程“锅炉课程设计”(其主要任务为完成一锅炉的热力计算和总图绘制)中,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进一步领会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由此,可节余出一些课时用于拓展课程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自学并完成工程设计计算的能力。
3.拓展和强化了锅炉水处理方面的教学内容
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过程都会耗水,与锅炉设备密切相关的火力发电行业更是所有工业行业中的第一耗水大户。因而,笔者认为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工科大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必需的水科学知识和水处理技术。然而在多数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列表中,未有设置“工业水处理”相关课程,我校亦是如此。为此,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大了锅炉水处理模块的教学学时,以期以锅炉水处理为载体,增强学生对水科学和水处理技术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可以《热力发电厂水处理》作为参考教材。
4.拓展和强化了锅炉运行及事故方面的教学内容
在我校以往的“锅炉原理”教学中,有关锅炉运行的教学课时较少(一般为2~4学时),因而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了解不深,知识面也较窄。正如“引言”中所述,在新形势下锅炉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和强化锅炉运行方面的内容。为突出这种变化,课程名称由“锅炉原理”改为了“锅炉设备及运行”。锅炉运行模块的教学内容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而多数教师的从业经历较为单一(即未有锅炉运行单位的实践经历),使得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会相对较难。对此,任课教师需从积极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等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学习和提高,从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5.增加了锅炉技术专题讲座模块,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随着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可持续能源研究的兴起,与之密切相关的锅炉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使学生了解锅炉技术的典型应用和最新进展,在本课程中增加了锅炉技术专题讲座模块,讲授超(超)临界发电及其锅炉、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锅炉、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余热锅炉四个专题。该模块主要讲授各专题的关键技术与最新进展,对教师的授课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总结
在以往“锅炉原理”课程的基础上,本文对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64学时本科课程“锅炉设备及运行”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进行了设计,并对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说明和讨论。优化调整后的“锅炉设备及运行”教学内容充分注意与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避免了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相同或相似内容。同时由缩减锅炉设计计算方法所占学时,拓展了课程知识面,强化了锅炉水处理与锅炉运行方面的教学内容,新增了锅炉技术专题讲座模块。这些尝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锅炉原理”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培萍,李伟然,徐敏强,等.“电站锅炉原理”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6):80-81.
[2]赵雪峰.“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课程教学研究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73):97-98.
篇6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02-02
一、我国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这140个新设置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这些新增专业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其中一个。该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与国际能源组织预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能源类领域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能源已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00年至2020年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之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国需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投资大约2万亿元,从现在到2020年的投资大约1.5万亿元。按照相关部门使用的投资拉动就业推算公式,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拉动量保持在297~706人之间,均值为474人/亿元来计算,则1.5万亿元可拉动就业岗位711万个。因此“十二五”期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呈现大幅上升的势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2011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是一个以培养新能源合理开发、高效清洁利用为目标的能源类专业,肩负着培养国家能源类紧缺人才的重任[2,3]。
二、天津市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天津市从事能源类的企业达到300多家,如天津市风电整机、关键部件和配套企业达到50家,总投资126.45亿元,从业人员24760人,在全国风电行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据统计,目前,天津市整机生产能力达到5600兆瓦,叶片生产能力为14000支,按三叶片整机计算,可满足4900台整机需要;齿轮箱5400台以上;发电机1500台;控制系统3200台;以树脂为主的叶片材料5.5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日前也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二次电池和LED四大产业,计划每年从新区促进经济发展各专项资金中集中8000万元到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各相关功能区结合各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也将集中12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天津市西青区也计划在张家窝投资25亿元建立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园区。预计天津市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资金超过50亿元。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拉动就业岗位2.37万个,也就是年平均5925个。天津市19所高校中有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每年的毕业生不足1000人。因此,仅从天津市这一局部区域来说,能源类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
三、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4]。
1.建设目标。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如认知灵活性理论等),以“3.4.5.6”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本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本专业建设工作。首先是在以“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体系”为专业教学轴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优化该专业结构,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盟和协作机制,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该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育思想先进、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改革领先、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成果优秀”的目标。
2.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案。①以服务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天津市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构建具有都市型农业特色的“大农业”(郊区农业+市区绿化环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和绿色能源在“大农业”生产中高效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培养适合天津农业和工业领域人才需求的能源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②以“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能源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为此,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以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体,全科模拟岗位实训贯穿其中,实现专业交叉,融入艺术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③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致用求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打通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瓶颈,构建有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交流平台。首先,在重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路、方向、方法论基础和把握全局者的综合性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基础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好奇心的“催化剂”。其次,大力实施“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计划”、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无缝隙合作工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措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催熟剂”。
四、总结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其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必须紧跟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以动态跟踪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要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专业联系产业,学科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职业,积极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瑞,王胜辉,高微,王帅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400-402.
[2]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
[3]陈学俊.对能源科学与工程发展的若干建议[J].院士与学部,2005,20(6):451-455.
[4]韩新月,何志霞,王谦,吉恒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人才培养改革,2013,(5):9-11.
篇7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专业;就业率;薪酬;就业满意度
一、引言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任[1]。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推进高等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迅速地迈入大众教育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2]。2012年普通工科高校在校生达到825.4万人,2013年达到870万人,同时,中国2013年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将工程类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3,4],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力争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
当前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部分企业减少投资,缩小生产规模,减少就业机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型向创新型转变,新行业、新产业层出不穷。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5-8]。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自我意识强烈,就业时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较倾向于工资待遇高、环境条件好的工作岗位,而对就业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往往估计不足。为了详细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推动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求职水平,各个国家政府机构和研究部门一直在致力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工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及在校生提供详细的就业市场信息,为政府及高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9-11]。
为了对新形势下普通工科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一些数据分析,进一步掌握包括专业情况、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希望对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以及以后的职业规划给予参考和指导。经过多次努力和争取,获得了河南省一所普通工科高等学校的2015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数据,其中包含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毕业生流向及就业分布、就业质量等等。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了一些具有大学生就业的规律和特性。
二、数据资料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一所普通工科大学,内容包括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地域信息、就业单位分类信息。同时,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薪酬水平、就业时的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2015年该校毕业生5043人,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就业状况调查,采用电子邮件向2015年毕业生发送就业调查问卷,并通过手机、QQ等方式提醒和通知,邀请毕业生填写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653份,问卷回收率达到32.78%,基本符合统计要求。
三、 毕业生就业状况
3.1 毕业生总体概况
1.专业分布
该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5043人,分布于17个学院,10大类专业方向。在10大类专业方向中,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三类专业分别为建筑工程类专业24.69%,管理类专业17.65%,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10.43%,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2.性别分布
2015年毕业生性别分布为男生69.32%,女生30.68%,详见表2.
3.2 毕业生就业情况
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就业状况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653份,调查项目情况如下:
1.综合就业率调查情况
2015年调查总人数1653人,已就业1498人,待就业155人。如图1所示。
2.各专业就业率调查情况
在对各专业就业率调查时,就业率还是有一些差别,就业率最高的3类专业分别为能源工程类97.59%,生物化工类96.32%,电气工程类94.87%。详见表3。
3.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
对于2015年毕业生去向情况进行了数据总结和分析,占比最大的是签订三方协议进行就业,40.84%,其次为考取研究生26.01%,第三为灵活就业21.29%,如表4和图2。
4.获取就业信息途径
在毕业生求职期间,学校与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通力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帮助,经统计的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如表5和图3。
5.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2015年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在本省,占比48.93%,省外占比51.07%,其中上海、北京、江苏毕业生就业较高,占比分别为9.68%、8.41%和6.01%,如表6。
6.毕业生行业职业分布
2015年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为建筑工程领域、软件工程信息技术和能源动力,分别占比为40.39%、9.81%和9.55%,详见表7和图4。
7.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15年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进行了简单分类,如表8和图5。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最大,为47.80%,其次为其他性质企业,占比28.55%,第三为国有企业,占比为19.60%。
3.3 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
1.薪酬水平
对2015年毕业生进行了薪酬情况调查,平均薪酬为3555.17元,薪酬最高的专业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薪酬达到5654.68元,其次为建筑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38.85元,第三为电气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25.37元。如表9。
2.专业相关度
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与在校学习专业对口率可以达到60.64%,不对口的为19.5%。如图6所示。
3.就业满意度
对2015年毕业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达到89.90%,其中对工作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最高,94.56%,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为83.12%。如表10所示。
四、结果与分析
从这10大类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总体的就业情况还比较好,就业率能够达到90.62%,但是各个专业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就业率最高的能源工程类、生物化工类和电气工程类专业就业率可以达到94%以上,而法律类专业就业率只有73.53%,说明在目前这个时期,社会对传统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差别比较大,这个也表示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经济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该本科院校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南省,而在本届学生入学时,本省生源有70%左右,但是从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来看,本省就业人数占比不到50%,可以说相对于入学生源地域而言,学生有了较大的区域流动性,其中北京、上海和江苏占比最高,也就是说国内超大城市和江浙沿海一带对毕业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调查时还发现,学习成绩较好的、专业对口的学生比较容易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对于省内就业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由于生源地的原因,在省会城市就业最多,说明就业地与原籍有较大关系,许多学生反映,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对学生就业提出建议时,既希望学生能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又希望学生不要离家太远的就业趋向比较明显。
薪酬情况调查显示平均薪酬为3555.17元,薪酬最高的专业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薪酬达到5654.68元,其次为建筑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38.85元,第三为电气工程类专业,薪酬为3725.37元,最低的为外语类专业,薪酬只有2870.54元。薪酬最高和最低专业相差一半,说明专业之间的收入情况具有明显的差距。
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处于较好的水平,平均薪酬达到3555.17元,基本属于中等水平,对于参加工作的新人而言,这个薪酬待遇基本满意。在行业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方面,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占比较大,能给毕业生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和较高的岗位声誉。在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方面,对工作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最高,为94.56%,说明毕业生在现有单位通过努力可以更好发挥自身努力以及获得提升的希望较高。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要具有主动性和创新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制定合理职业规划,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把理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勇于就业,走好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实一步。
参考文献:
[1] 李付俊,孟续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人口与经济,2014,6,92
[2] ,岳昌君.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10(1):32
[3] 周凌凌,黄梦,王伯庆. 中国工程类大学毕业生2013年度就业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2014,3,23
[4] 郭娇,罗,王伯庆. 中国工程类大学毕业生2014年度就业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2015,3,7
[5] 苏红. 对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858(1):61
[6] 袁晓夏. 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管理,2016,860(2):34
[7] 庞飞. 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9):19
[8] 云绍辉.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研究现状与展望,2106,3,43
[9] 岳昌君.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2):84
篇8
关键词:新能源 汽柴油 政策
一、汽柴油价格持续攀升
在世界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前提下,中国的汽柴油价格也在持续攀升,近一年来国家发改委就对汽柴油价格进行了6次较大的调整,导致汽柴油价格上升到了较高的水平。具体有以下几次调整:
1.2010年4月13日,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24元和0.27元。
2.2010年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
3.2010年10月26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升分别提高0.17元和0.19元。
4.2010年12月22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每升上调0.23元和0.26元。
5.2011年2月20日,全国平均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6元和0.30元。
6.2011年4月7日,发改委上调油价,93号汽油涨0.40元/升,0号柴油涨0.34元/升。
汽柴油价格不断上升,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是,中国的汽车行业与国外有所不同,每次汽柴油价格上调,消费者没有从消费大排量汽车转移到消费小排量汽车,这是由于现在中国的汽车消费仍然是刚性需求,很多消费者仍然希望拥有自己的私家车,汽柴油价格的上调只是让购买小排量汽车的消费者暂时放弃了购买,寻找新的替代产品。此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抓住机遇,快速抢占市场。
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都是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经开始释放。2010年,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专家推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三、新形势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方式
汽柴油油价不断攀升,使许多打算购买小排量汽车的消费者开始放弃购买,寻找新的替代品,世界原油的紧张也使很多的消费者乃至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要抓住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机遇,尽快发展壮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紧随国家政策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科技部、工信部和国资委都已出台政策支持。这些政策对于未来5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和资金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车行业要把握国家的政策指向,积极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大型纯电动商用车、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之形成比较优势。具体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1.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轻混乘用车大批量投放市场,中重混乘用车投放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批量生产、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小规模示范运行,混合动力大客车大批量投放市场。
2.对于纯电动汽车:2人微型电动乘用车和4人微型电动乘用车批量生产,规模示范,5人小型电动乘用车小规模生产示范,各种短程纯电动专用车辆投入使用,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小规模示范运行。
同时,加大锂离子电池攻关力度。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化,将具有自动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统做成为乘用车标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达到5.9升/百公里。在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应统一电动车产业链技术标准,尽快突破电动车领域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企业和品牌。
(二)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产品
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中国电动车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涵盖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及基础通用等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应严格按照已经颁布的国家标准生产产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是夕阳行业,更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想长期站稳市场,必须严格制定并执行国家标准,将消费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尽量使各种零部件能够通用,减少售后服务的麻烦,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修得省心。
(三)形成绿色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革命性的行业,各个企业不能各自为政。要协调发展,建立新的产业联盟,新的产业链,新的绿色制造业。要重点突破,重点发展公交电动汽车和小型电动汽车。小型电动汽车要从优化结构,轻量化,绿色制造,开发多功能、低端和高端系列产品,特别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结合,电动汽车和远程智能信息控制、汽车移动互联网相结合。随着汽柴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消费者对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力求在上述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将商品化、社会化、普通化的商品供销给全国,最终实现“零排、零化石燃料、零交通事故、零交通阻塞”的交通愿景。
(四)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销售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上网,各种网络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上网询价,交易市场看车,4S店做保养三部曲成了选车、买车、用车的一种模式。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网络。不一定非得建立自己的网站,只要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各种各样的信息即可。将自己企业的信息和与车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使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动态,有助于其选择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可以利用网络做宣传、做科普,让消费者先了解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在哪些地方有优势,消费者如何选购,以及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新能源汽车。
(五)注重口碑宣传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明显是政策热、市场冷,消费者没有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很明确的认识,或者对新能源汽车根本就不了解,谈不上认知,也谈不上买。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选择一些政府机构,让他们先用新能源汽车,创造条件,提供榜样,也可以着重向年轻人进行宣传。因为很多青年人特别喜欢追新,愿意买一个电动车试试。有了这些人作为榜样先行购买新能源汽车,就会形成一定的口碑宣传。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可以相互影响。例如:某人买一个某品牌的车,周边的街坊、同事、朋友都会关注这个品牌。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一个特点,当他消费完毕后,一定要夸夸其谈此次消费经历,特别是购车这种大宗消费,借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是超值的,因此会影响一圈,这个影响力非常大。
(六)尽快培养人才
现在市场上了解传统汽车的人多,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人少之又少,多数是普通人买车。这就要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必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懂车的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让到消费者满意。然而,现在这种人才非常奇缺。
篇9
关键词:超临界;前沿;难点;工程实际;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M89;TM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89-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生的教育结构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专业硕士的比例不断增加,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其次,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往往是通过学术硕士培养模式的简单转移,理论讲授偏多。此外,社会导师的引入和使用上的不足也直接导致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脱节,使得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使得研究生教育传统模式的缺点越来越突出。
《超超临界火电厂运行特性》是我校“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学位课程,该课程不但涵盖了本科阶段的相关力学基础及锅炉、汽轮机专业课等知识,而且侧重于超超临界参数动力设备。可培养本学科研究生掌握超超临界参数动力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培养本学科火电厂运行研究及设计、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已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结合了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
二、《超超临界火电厂特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超(超)临界火电厂运行特性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电厂《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研究探索,总结出以“把握技术发展前沿,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积极开展专题讨论,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新思路。同时,完善专业硕士刚性考核的培养机制,全方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专业型研究生,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此外,结合学校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教学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理论和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教学中注重把握技术发展前沿
进入21世纪,火力发电技术已迈进了超(超)临界参数的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燃烧及传热三维模拟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内容更新快,是专业课程的一个特点。课程的设置为专业服务,课程标准的确立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理念,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作为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学位课课程,在继承本科阶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授技术发展前沿动力流体设备领域的燃烧理论与规律、流体机械可靠性、运行安全经济性等内容,并通过结合专题研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法对《超超临界火电厂运行特性》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型进行探讨。而由于出版周期的问题,教材内容总是会滞后于前沿技术,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加以相关内容为研究内容,一方面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传统的和网络的,把握超超临界技术发展的前沿。
(二)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抓住难点
《超超临界火电厂运行特性》是一门技术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多,需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确定该课程内容以及讲座专题内容的细节。课程的设置为专业服务,课程标准的确立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宗旨。作为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学位课课程,在继承本科阶段力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讲授动力流体设备领域超超临界参数下汽水特性,预热段、蒸发段及过热段特性,内扰和外扰的影响等内容,并通过结合专题研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法,对《超超临界火电厂运行特性》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型进行探讨。教学改革后,发展前沿的新内容需要充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节奏的控制和调整,确保重点知识能够被掌握,知识难点能够被讲透。
(三)联系工程实际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注重学生工程素养的培育,这也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专业课程的又一个特点是工程性强,工程问题往往是具体的、复杂的,它总是以某种状态处于特定的生产实际环境中,不能离开它所处的环境条件去研究。例如,超临界参数下传热恶化、热偏差问题,与亚临界以下机组存在本质的区别。超临界压力时,工质不存在恒定的饱和温度,偏差管工质温度差别更高。第二类传热恶化对于亚临界参数锅炉来说,因其循环倍率远大于1,通过调节可以避免,超临界参数锅炉循环倍率为1,就无法避免。另外,因此讲授时应强调这种联系工程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三、改革措施及运行情况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超(超)结构及运行特点,将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授课课件,通过集成在课件中的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把锅炉运行的基本原理、有关设备和系统的动作过程等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们,并把有关锅炉、汽轮机的超临界特性等情况以图文等信息方式“搬”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提高交互式教学功能。由于条件限制,《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特性》这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往往难以在校内通过实验设备来保证一定的实验学时。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基于计算机的火电机组仿真平台,开设了利用仿真的超超临界机组常规试验为内容的实验项目。构成了课程的实验内容,保证了实验效果。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工科学生素质
结合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初步确定课程超(超)临界火电厂运行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动力工程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学需求,实现分层次的教育,通过专题讲座,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破解难题的科研能力。课堂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课堂教学采用专题案例式教学法,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讨论分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结合科研项目实际开发内容,充分调动研究生对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本课程为“动力工程”专业学位课,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与专题研讨30%。笔试采用闭卷方式,客观题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把握;主观题侧重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核学生的工程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中,10%为考勤与日常作业成绩,20%为专题讨论成绩。其中专题讨论将组织学生针对一个具体系统进行建模、计算、实验与分析,形成书面报告,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本课程及已学过的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破解难题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改革效果分析
以上在《超超临界火电厂特性》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研究型教学方面的初步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结合教师给定的研究方向,学生或撰写科技小论文或进行一些小的工程设计,科技文献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今后应注重以下问题:第一,加强教育教学观念的讨论,经常性开展教学研究,交流与总结教学经验;第二,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应当继续贯彻结合院校背景、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实际科研能力的方针,不断修订与调整教学内容,将学科最新进展融入到教学中去,并通过多种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科研水平。
五、结论
实践证明,上述改革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养成了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必须辅以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大胆地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离开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是难以落到实处的。
参考文献:
[1]钱进,黄晓齐,朱兵.立足贵州 服务贵州 建设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思考与实践[A].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C].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靳智平.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M].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康松.汽轮机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就业;中国电力企业
一、前言
曾赴中国留学的留学生群体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精通汉语,是知华、友华、爱华的重要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政治外交人才,直接服务于两国的外交事业,如现任的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MulatuTeshome)是北大校友;有的成为行业翘楚,为加强两国的行业交流与合作发挥作用;有的成为高校学术人才,为两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牵线搭桥。来华留学生培养的成果是显著而卓越的,他们的就业与创业服务工作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截至2016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经连续在北京大学举办两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招聘会。但在理论层面,至今还没有研究微观分析具体专业来华留学生的就业观与就业导向。本文聚焦来华留学生中的电力专业留学生,分析这部分群体的就业观与就业导向,以及他们对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作用,以期为来华留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政策依据。
二、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发展现状
据教育部《2015年来华留学生数据》显示,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进行学习。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招收了第一批外国留学生(33名)至今,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来华留学生就增长至1200多名;20世纪90年代初,突破万人大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逐渐步入强国之列,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汉语学习热,来华留学人员数量与日俱增。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的数据统计。电力专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是与“电”相关的都可以被称作电力专业,包括发电(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专业、电网专业、电力工程建设专业、电力经济与市场专业、能源政策与研究专业等。目前,我国招收和培养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高校有20余所,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这些学校属于综合性院校或行业类学校。
三、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生源国与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对象国一致
目前,所有国内高校电力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均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该校电力专业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也门、俄罗斯以及非洲各国、南太平洋岛国,上述国家也是我国电力出口的主要对象国。中国政府和各高校已经在这些国家招收和培养了大量的来华留学生,所提供的电力人才国籍与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对象国具有一致性。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条件制约
电力专业留学生数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国外学生到中国留学。其中,巴基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高校电力专业留学生的重要生源国家。这些国家的电力工业欠发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生非常渴望到中国学习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条件制约,实际赴我国留学的学生数量有限,并且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才得以来华留学。
(三)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具备汉语与中国文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中外交流经验等方面的优势
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能够掌握汉语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国国情与文化,尤其是中国企业文化,积累与中国教师、同学、朋友交往的经验。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此外,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是重要的国际校友资源,也是知华、友华、爱华的重要力量。
(四)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我国目前只有20余所高校能够接收和培养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能够开设英文授课的高校不足10所。据初步统计,每年我国高校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毕业生人数十分有限,仅有300人左右,再加上毕业以后不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流失群体,可供中国电力企业选择和聘用的外籍人力资源并不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日益扩大,保守估计中国电力企业在海外需要的员工每年将超过6000人,故现有的招收和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力企业对外籍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
笔者基于一份以华北电力大学在校生和国际校友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数据,集中分析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其与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契合度。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培养的来华留学生中有九成属于电力专业。问卷的采集样本真实有效,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和就业认知。
(一)基本情况
从男女比例来看,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中男性占89.36%,女性占10.64%。电力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科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华留学生的性别比例。此外,鉴于来华留学生生源国的宗教、文化等因素,这些国家中的男性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女性。从学费来源看,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所占比重最高达85.11%,地方政府奖学金占11.70%,自费学生占2.66%,企业奖学金占0.53%。电力专业的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
(二)就业意向
当被问及“你愿意加入何种行业公司”时,学生的答案分布比较平均。发电企业占48.94%,其他如电力建设企业、电网公司、电力设计、电力设备与生产等均在30.00%上下。这说明来华留学生在电力领域的就业意向分布比较平均。当被问及“你愿意选择何种性质的企业?”时,有40.43%和47.34%的留学生分别选择中国公司和国际公司,只有12.23%的来华留学生选择母国公司。这说明来华留学生更加期望在中国的公司或者国际公司工作,而由于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电力行业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生源国公司的吸引力则没有那么显著。当被问及“你想通过何种方式了解中国的电力企业?”时,学生中有77.92%选择实习,45.45%选择校园宣讲会,37.66%选择培训,35.06%选择参观,还有16.88%的学生选择其他。这说明实习和校园宣讲会是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电力企业的首选途径。但是,目前来华留学生的实习政策尚未完全开放,很少电力企业会到高校举行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宣讲会。
(三)就业认知
当被问及“你认为在中国工作将会遇到哪些困难?”时,有58.44%的学生选择签证问题,41.56%选择语言障碍,18.18%选择家庭原因,5.19%选择文化差异,15.58%选择其他。这说明签证政策是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就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点与实习的性质相似,都受政策方面的限制。而语言障碍是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就业的又一大问题,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汉语水平。当被问及“你认为在中国的留学经历会带给你哪些就业优势?”时,有77.66%的学生选择专业知识,72.87%选择中外交流经验,72.34%选择汉语语言,53.19%选择中国文化(企业文化),48.94%选择中国朋友。这说明来华留学生的就业优势比较集中于中国相关领域的组织机构或与中国有相关合作的组织机构,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其他的都与中国相关,其中中外交流经验非常重要。当被问及“如果条件允许,你将如何帮助中国公司开展海外业务?”时,有65.96%的学生选择技术支持,63.83%选择公关与合作,62.23%选择协助成立海外分支机构,51.06%选择翻译,36.7%与29.79%分别选择宣传与销售。该项比例分布与就业优势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与专业知识一致的技术支持排在首位,与中外交流经验相一致的公关与合作、协助成立海外分支机构次之,与汉语语言相一致的翻译则不是那么明显。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电力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男性,他们加入中国电力企业的意愿强烈,愿意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中国电力企业开拓海外业务,但其在签证、实习等就业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担忧。
五、完善电力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的建议
虽然多年来各高校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电力专业的来华留学生人才,但是这些外籍电力人才在中国企业就业仍面临挑战。从问卷调查结果和目前的毕业去向统计来看:一方面,来华留学生非常希望毕业后就职于中国企业或国际企业;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政策并不完善。由此,本文在充分了解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就业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电力行业充分享受来华留学生的人才“红利”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完善来华留学生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环境
如调查结果所示,签证政策是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就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留学生在华就业的最基本保障。一方面,政府应该致力于建立健全留学生就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详细规定留学生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并增强各项规定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应有效规范留学生的就业行为,为企业雇用留学生提供相关的法律保障。由于电力行业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特殊性,其对留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有更为严格的限制,这一点极不利于电力专业留学生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及企业与高校在留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因此,建立健全留学生实习和就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尤为必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层面制定了一系列优化外国人才就业的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放宽了优秀留学生在华工作的限制;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大力扶持外籍青年人才到中关村进行创业、实习活动等。应继续完善企业来华留学生的聘用制度,建立必要的国际规范模式,为留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提供相关保障;通过高校加强对留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宣传,以减少其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规避不安全因素,保障留学生群体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电力专业实践教育
如调查结果所示,实习和校园宣讲会是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电力企业的首选方式。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在高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他们缺少相应的渠道去了解中国的电力企业,也很少有机会走进中国电力企业进行实地观摩与操作,因此也就无法直观地了解中国电力企业的结构、技术产品等一线信息。为了提高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电力企业的熟悉程度,了解整个中国的电力企业构成,中国高校应该加大对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加强与电力企业之间的联系,带领来华留学生到电力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使不同电力专业的留学生都有机会到对口的电力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并将其纳入完整的培养方案当中。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安排核电专业的留学生到中国的核电厂学习,参观中国最新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安排能源动力专业的留学生到中国的火电厂实习;安排电气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到国家电网公司实习基地参观学习。电力专业的实践教育有利于加深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电力企业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形成对中国电力发展状况的宏观视野与整体认识,也有利于吸引来华留学生毕业之后加盟中国电力企业,服务于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
(三)加强中国电力企业文化教育
发挥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的作用,不仅要增强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还需对其加强中国电力企业文化的教育。企业文化教育首先是中国文化教育。因此,在电力专业留学生日常管理和专业培养过程中,可以为他们专门组织中国文化活动、电力企业文化课程等;为他们提供校企之间、学校与政府之间的高层次交流平台和机会,培养其成为知华、友华、爱华的重要力量。学习中国电力企业文化的方式之一是组织电力专业来华留学生到电力企业参加中长期的实习工作。一方面,通过深入到电力企业中工作,留学生将有机会与中国员工相互交流学习,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熟悉电力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方式等;另一方面,提前进入中国企业实习,了解中国企业文化和生态有助于他们毕业后快速转变角色,更好地适应中国电力企业的岗位。因此,高校应在政策层面将认识中国企业组织生态、熟悉中国企业文化作为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践层面应积极联系中国电力企业,组织留学生到中国电力企业进行中长期实习,使他们尽早接触和熟悉中国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文化,熟悉中国企业的运作模式,为将来到中国电力企业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