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业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宣传工作;现代畜牧业;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66
信息宣传已成为提高社会对畜牧兽医工作认知,向社会展示畜牧兽医部门形象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渠道;是领导掌控全局、决策问题时借鉴和参考的重要依据;更是把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准确的传递到农民手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已成为上下联系、左右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服务公众需求的重要窗口,是政民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1 信息宣传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辽宁省锦州地区为例,该地区以《锦州畜牧兽医在线》网站为信息宣传交流中心。服沾缶郑介绍经验,宣传亮点,提供丰富的政策与生产信息,为全面推进畜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锦州畜牧兽医在线》网站栏目全,更新率高,由市县乡三级100余名畜牧兽医信息员集体倾力建设。自2008年9月28日该网站改版以来,在网站上了13万余条文字和图片信息。开设有新闻信息、国内动态、养殖防病、产品安全 、应急预警等栏目。每个栏目中均有多个分栏目,各栏目信息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透明度高,是面向农业、农村、广大农民的综合信息服务性平台。
1.1 重视成度不够
部分基层单位对信息工作不够重视,信息员安排上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不能专心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信息上报不积极,不能满足新闻宣传及时、真实、全面的要求,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1.2 信息员业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信息员写作能力欠缺,普遍存在新闻敏感性不强,不知该写什么等问题,因此很多问题不能及时上报,耽误了处理问题最好的时机。结合本地特色,突出典型、重点和亮点的信息很少,以上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只有好的信息才能吸引更多人、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1.3 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基层部门虽然将信息工作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奖励跟不上,信息员热情不高。个别单位硬件配套设施不足,没有信息员专用电脑,有电脑的设备也很落后,影响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
2 加强畜牧业信息宣传工作的建议
2.1 领导高度重视
单位和分管领导亲自督导、关注信息宣传,坚持各大会议上都强调信息宣传,把信息宣传工作与养殖防病,产品安全等工作同样部署落实,经常听取信息员的工作汇报。形成层层重视、群策群力、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2 保证人员,加大投入,建设信息员网络
把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对从事信息宣传工作充满热情的同志选拔到信息工作岗位上来。把信息工作由过去的一人采集、编写、上报,改为分解到各个科室,形成以专职信息员为主,全单位人人写新闻,个个报信息的良好形式,进而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宣传工作网络。保证人员后更要加大信息宣传工作经费的投入,为信息员提供充足的硬件设备,确保信息员人人有电脑,做到随时有新闻,随时写信息。最大程度为信息宣传工作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
3 组织信息员学习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邀请专业老师给信息员授课、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旁听有关会议、跟随领导下基层搞调研等多种形式,提高信息员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不断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技能技巧。培养信息员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扩大视野,做到能观察新苗头,发现新问题,使信息宣传工作更贴近决策、贴近民生。力争多写精品信息,有效提高信息宣传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增强信息工作的服务性。
4 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考核
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信息员的岗位职责,使信息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把信息工作纳入岗位目标管理之中,严把信息编写、报送、审核三关,既要考核数量,又要考核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通过目标考核奖励、实行量化计分、定期通报督查等措施,奖优罚劣,能者多劳。将考核结果与年底评比、职称晋级等挂钩,对完不成任务者,取消年度一切评优资格。最大程度激发信息员写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恐后,科科力争上游的良好写作氛围,以此促进信息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
信息宣传工作是一个部门加强内部交流、扩大对外宣传、树立形象、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可以体现一个单位文化软实力,提升竞争力,带动多方位工作的发展。因此当今社会各项工作都与信息宣传紧密相连,现代畜牧业更是需要信息宣传的保障,只有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才能为畜牧业生产管理、畜产品营销信息化,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草原牧区;畜牧产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0
在过去的放牧过程中,牧民没有做到科学放牧,因为牧草资源只有边利用边保护,草原畜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过去牧民过度放牧,忽略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导致草原环境污染造成草地面积逐年缩减,对整个草原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所以必须提出相应措施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草原生产力提高,促进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
1 草原生态建设的意义
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草原生态环境对于草原畜牧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恢复生态环境变特别困难,因此必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这样草原畜牧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努力维护好草与畜的关系,防止两者矛盾尖锐,提高草原土地生产力,使牧草资源短缺得到缓解。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对草原畜牧产业稳态发展重要作用,因此草原生态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2 促进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措施
2.1 增强宣传教育,提高牧民的草原保护意识
如果草原牧区的牲畜数量超过草地生产力的承载数量,必然会带来牧草资源短缺,这样会遏制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所以要避免过去的盲目放牧模式,因此当地牧区管理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牧区牧民了解草原牧区草资源的有限性,组织牧民进行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如果对草原牧区不加以保护和科学管理,那么草原畜牧业必然会衰退,因此必须使牧民认识到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性,做到科学放牧,避开草原牧区草的返青期放牧,这样则会给牧草生长留有足够的生长时间,所以提高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促使草原畜牧产业稳态发展的有效措施。
2.2 积极践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草原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倡导的,同时也是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现有牧场牧草保护及退化的草场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整个草原生态建设及恢复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草原中环境险恶的地方实行禁牧,做到科学化放牧,同时严格把控草场的牧草返青期,在牧草的返青期禁止放牧,对于违法占用草场及滥开滥垦的行为严肃处理,做到有计划性放牧,这样可以保护牧草的正常生长,在保证不影响牧民生产的前提下,做到科W放牧。
2.3 加大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良品种引进
在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影响,往往遇到雷雨,寒流等恶劣天气都会对草原畜牧产业带来严重影响。而草原畜牧业发展对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简陋,需要牧民要承担巨大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场的抗灾防灾的能力,从而促进牧场稳态发展,同时草原牧区的环境较为恶劣,政府可以引导鼓励牧民引进优质的品种,使牧民认识到引进优良品种的益处,引进优良品种的牲畜可以在抗寒,抗热方面便有了改进,这样对于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4 加大财政投资,完善草原保护制度
草地荒漠化是草地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草原畜牧业来说,高品质的草原使用面积极为重要,为了使牧草正常生长,可对草原牧草返青期进行禁牧,在牧草生长的黄金时段对牲畜进行圈养,使牧草正常生长,避免牧草幼苗被牲畜吃掉,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同时对于草原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对自然灾害的到来束手无策,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草原牧区进行照顾,支持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其基础的生活设施建设,为其生存提供保障,比如给予发电机和帐篷等现代化设备,提高牧区的生活环境质量,避免牧民在雷雨及雨雪天气中经济受到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人畜的生命安全。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如何使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做出分析,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因此在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放牧,需要牧民的共同努力,防止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对退化的草场进行禁牧恢复,同时政府加大对畜牧业财政性投入,对草原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牧民抗灾能力,这样必然会使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则达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3者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海城市 畜牧业 总产量 优化产业结构循环经济
1. 海城市畜牧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城市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免疫等措施,坚持深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经营,强化社会化服务,使畜牧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09年末,全市生猪饲养量97.3万头,出栏58.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9.1%,畜牧业产值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农业总产值的50%,蛋类总产量5.6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7.3%,居全省之首,特别是通过畜牧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我市饲料、畜禽加工业的发展。据统计,海城市共有饲料加工企业87家,年生产饲料190万吨,年产值43亿元,饲料产量占鞍山地区的60%,占全省8.5%,名列全省县级之首。
2. 针对海城市畜牧业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五项工作
2.1加强疫病防治工作,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继续稳定防疫队伍,搞好畜禽免疫工作,规范检疫监督,做好饲养环节的监督管理。2.2实施科技兴牧,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推广实用新技术,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加科技含量。2.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政策引导,增加投入,舆论宣传等措施,提高优良品种比例,增加单产,提高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4建设养殖小区,促进规模经营。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建设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采取政策吸引,提供养殖服务,技术咨询等措施,鼓励群众建场。2.5规范行政执法,促进生产快速发展。深入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渔业法》等行业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畜禽、兽医、兽药、水产种苗、饲料及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行为。
3. 海城市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收的同时,也给水体、空气、土壤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甚至导致各种病原菌的滋生,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压力明显增大。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3.1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高浓度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污水其有毒、有害成分甚至会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养殖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并且也影响畜禽的正常生长。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这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已经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需要面对的基础问题之一。
3.2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畜禽粪尿及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首先对养殖场的畜禽产生危害,导致育雏死亡率和育成死亡率升高,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给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化的畜牧业,是有效防止各种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
3.3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
在各种资源日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是缓解畜牧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畜禽废弃物生产沼气,沼气作为农村新型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畜禽和鱼的饲料,也可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能,也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 发展建议
4.1广泛宣传,正确引导。
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性,时刻提醒他们如不减少牲畜总量,使草场进一步恶化,将给他们和子孙后代带来严重的后果。只有加大出栏,加快牲畜周转,减轻草场压力,给草场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才是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稳步增长的先决条件。
4.2转变广大农牧户的饲养观念 。
引导农牧户树立科学养畜的观念,彻底改变以往的只求牲畜的总量、不注重牲畜的品质的饲养方式。大力引进优良种公畜,提高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减少牲畜存栏总量,减轻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平衡,为海城市发展生态畜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3大力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海城市实际,推广走舍饲和半舍饲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户户有暖棚和户户有育肥的饲养格局,并结合海城市农牧结合的实际,实施“牧繁农育”的饲养方式,既解决了牧业区的草畜矛盾,又解决了农业区饲草饲料的有价利用,使农牧区走向双赢的效果。
4.4加快农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步伐。
每村都应该选出一些有经济头脑、秉公办事的人,成立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根据市场行情,制定合理和统一的销售价格和出栏数量,减少中间商因投机造成的利润空间,使农牧民有一个合理和稳定的经济收入。
篇4
一、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不失时机地加快畜牧业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粮食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现有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阶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消费将逐步增加,发展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三)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强饲料生产和草原建设,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加工水平,使我国畜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实现我国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人占农民收人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
二、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
(四)明确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把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重点。努力增加名特优新畜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肉牛。
肉羊和肉禽生产,突出发展奶牛和优质细毛羊生产。提高奶类在畜产品中的比重,积极推广和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
(五)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在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的同时,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农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应以粮食转化为主,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饲养小区。注重牧区草地生态保护,加快草原改良,改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发挥科技、人才和市场优势,加快集约型畜牧业发展,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加强良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六)加大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力度。坚持国内培育与国外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在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畜禽品种、加大选育工作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提高良种生产和畜产品质量水平。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重点建设一批畜禽良种场(站)和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建立多种形式的种畜禽生产基地。健全种畜禽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对种畜禽生产经营的法制管理,保护广大农牧民的利益。
(七)建设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增加饲料供应能力。
继续做好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工作,巩固已有成果,扩大示范,加速推广。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开发饲料新品种,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体系,优化饲料生产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提高饲料工业技术水平。建设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饲料生产和安全监管,完善饲料卫生标准和检测标准,依法开展饲料质量检测监督,坚决查处在饲料产品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滥制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
(八)强化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要制定防治预案,实施计划免疫。加快动物疫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疫情测报、防治系统;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有关物资,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保证适量的储备。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控制染疫动物及产品的流通。加强口岸检疫,严防境外动物疫病传人。依法对进口动物产品的国外生产、加工、存放实行注册登记制度,严格卫生检验检疫。建立注册兽医制度,规范从业兽医行为。健全兽药管理法规、质量标准和监察体系,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加大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产品的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要加强县乡防疫队伍建设。
(九)加强对转基因畜禽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法规及行政管理程序,对畜禽动物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四、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十)合理使用草地资源。草原牧区要推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科学管理,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半农半牧区实行草四轮作,舍饲圈养。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发南方草山草坡。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制,调动广大牧民发展牧业生产、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十一)强化草原建设、保护和监管。加快牧草种籽基地建设和草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和改良草场。建立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草地的非牧业使用。坚决禁垦牧区草原,制止采集发菜、滥挖甘草等固沙植物。加大草原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建立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保持草地生态多样性。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尽快制定草地生态建设规划,切实做好退耕还草和天然草原保护工作。要加强草原防火的宣传力度,提高草原地区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的防火意识;同时,完善草原防火各项制度,充实防扑火设施装备,提高防扑火能力。
五、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十二)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围绕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急需而在短期内又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要积极组织引进。加快兽医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动物重大疫病流行规律和畜禽重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等基础研究。支持畜牧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联合,发展高新科技企业。
(十三)加大畜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畜牧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继续实施"丰收计划"和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草原建设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同时,要稳定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服务,切实改善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探索和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强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实施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绿色证书工程",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六、促进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十四)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这些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加快在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根据市场需求,以肉类和奶类加工为重点,以冷却肉、分割肉、液态仍为突破口,生产方便卫生的肉、奶制品,开拓畜产品消费市场。搞好动物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多次转化增值。
(十五)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加农户等形式,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带动农牧民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
(十六)促进畜产品出口。赋予有条件的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进出口权,鼓励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竟争。加强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卫生质量检测监督,努力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信誉,扩大出口。
七、加强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十七)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建设多种形式和规范的初级市场,重点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鼓励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方式,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企业行为,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广"绿色通道"的做法,保证鲜活畜产品的运销畅通。完善羊毛拍卖制度,搞活羊毛流通。
(十八)培育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为农牧民进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各地生猪和禽蛋的民营运销组织十分活跃,对于搞活畜产品流通,稳定和促进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加以扶持和推广。
(十九)加强对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检测监督。逐步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畜产品的优质优价。
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完善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的收集和制度,为农牧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畜产品生产和流通。
八、加大对发展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二十)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5
1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中确确实实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快速发展和资金短缺、土地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畜牧企业融资难、用地难,尤其是平原地区,闲散土地急剧减少,基本农田红线不能逾越,土地流转困难,严重制约了规模养殖的发展,成为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生产结构不够优化。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发展依然相对较慢,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种养结合不密切,循环链条不畅,畜禽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然较少,产业链条短,产销衔接不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奶业出现倒奶现象等都是产销不紧密的直接体现。
3)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国内畜牧业效益低与国外畜产品价格倒挂矛盾日益突出,国外畜产品成本低,我国畜产品成本高,国外玉米、奶粉价格比国内低一半左右,必然导致进口量增加。目前,国外优质低价畜产品对国内畜产品冲击已经显现,导致我国畜产品处于弱势竞争地位,将会引起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
4)养殖粪污治理任务艰巨,大部分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或是根本没有处理设施,不仅造成有机肥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甚至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5)大型养殖企业扩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性,生猪规模场发展表现尤为突出,造成生猪生产过剩,生猪价格低位运行,致使养殖企业亏本经营长时间难以扭转。
2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措施
在今后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要结合本地实际,秉承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完善产业体系,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把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利用国家支持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要求,对中等规模以上养殖场(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逐步达到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分离,净道、污道分离,辅助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
2)加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附加值、提高产业效益和竞争力关键环节,是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战略重点,按照“产品精、品牌响、增值高”的要求,加快经营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推广,提升加工层次,丰富加工种类,通过努力,形成不同层次、种类齐全的畜产品加工体系。
3)推进生态养殖工程。加强农牧结合,促进生态发展,指导养殖场户改进畜禽养殖栏舍结构和生产设施,推行生态养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等工艺技术。支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沼气池等粪便处理设施,在有条件的大中型养殖场实施沼气发电项目。推广养殖-沼气、种养结合等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4)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带动。首先要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做好现有建设项目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并积极争取国家、省产业政策和项目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其次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学习外地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系,吸引外地畜牧企业来投资兴业,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5)强化科技支撑。畜牧部门要把干部职工的全员培训和轮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集中轮训、远程教育、网络视频授课等形式,广泛开展培训活动。
篇6
关键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畜牧兽医技术在畜牧兽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畜牧兽医技术是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方向的技术。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
2当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现状
2.1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的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是由个人负责,已经不再是集体所有制,兽医站的各种经济来源和支出都是个人掌控,而国家在经济方面对兽医技术的投入较少,还远远不能满足兽医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所以,很多地区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设施比较简陋,这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当前更加注重绿化工程的建设,却忽略了对乡镇畜牧业的投入,再加上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够,这就造成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困难。
2.2缺乏畜牧技术推广体系专业人才
在我国的许多乡镇,畜牧兽医站实施的是全民所有制,在这种制度下,畜牧兽医站的支出和收入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很多畜牧兽医站的技术落后,设施简陋,很多兽医方面的专家不愿意留在乡镇,因此很多非专业的人士在乡镇从事兽医工作。这就导致了乡镇的兽医在工作中缺乏专业的知识,因此,兽医技术也很难得到创新和发展。
2.3相关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有着关于畜牧业的规定,在动物的疫苗中,有着很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对于这种疫苗,应当实施强制性计划免疫。而实施强制免疫规定之外的动物防御,则是由当地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单位制定,并制定相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一项工作。
3推广兽医技术的对策
3.1加强队伍建设
一方面乡镇政府要大力吸引相关专业的人员,尤其是在专业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不仅需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还需要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兽医站人员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更为先进设备的应用,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素养。
3.2加大投入力度
对乡镇兽医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首先要购买先进的兽医设备与仪器,能够对农畜进行科学诊断,保证对农畜病情的科学处理;其次,要在科技创新技术上加大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储备,为将来农畜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软件支持。所以,兽医技术的推广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支持,更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的帮助,因此,畜牧兽医站要尽量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在乡镇农畜兽医牧业建设中存在的现状进行调研,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有利于农畜牧业的建设和兽医技术的推广发展。
3.3对免疫制度进行完善
第一,我们需要按照动物防疫方面的法规来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在农畜牧养殖户中加强宣传的力度,不断提升农畜养殖户的思想意识和防疫意识;第二,乡镇的农畜医务人员要建立免疫情况登记表,对农畜的养殖和生产情况进行跟踪,对动物的免疫情况进行跟踪走访,确保免疫密度和实施。第三,我们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完整的畜禽防疫体系,以保障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制度得到保障。
4结束语
完善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能够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的提升,有效保障畜牧产品的供应,因此,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还会继续加大对畜牧兽医技术的研究,以促进乡镇兽医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乡镇畜牧业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江.基层兽医站的历史变迁及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7).
篇7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环境;生态畜牧业
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多集中在农村散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正是由于大部分的农村散养模式,管理落后、污染严重,这样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为了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生态化地开展畜牧业生产,既满足了畜牧产品的供应,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1 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畜禽粪污不加处理和任意堆弃、排放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畜产公害”的发生,按粪便排泄量计算,l头猪相当于2个人,而按BOD的排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1只鸡或1头牛分别相当于0.6或6个人),按2002年山东省存栏猪2883万头、家禽65231万只和牛1018.9万头计,三者粪便排泄量排泄量达14887.4万吨,按BOD计则相当于8.27亿人的排泄量。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粪便、污水、恶臭、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等,但主要是粪便、污水处理利用不当对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的污染。畜禽粪污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恶臭和病原微生物。
2 畜牧业环境污染成因
2.1 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国传统畜牧业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所以污染影响不大。但近年来由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国际市场对畜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饲草饲料资源的过度消耗、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原因,饲养方式由传统的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大规模饲养场急速增加,进而导致了大量粪尿等排泄物的产生,且多数均未及时处理,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 畜牧场地由农牧区向城郊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畜牧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了农牧脱节,家畜粪肥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2.3 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3 发展生态畜牧业重要性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以有效地促进养殖业、种植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确保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4 发展生态畜牧业做法与途径
4.1 观念上的更新 观念要做到三个转变:从单一资源导向型畜牧业向商品资源结合型转变,动物产业要参加国际、国内大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从单一型生产畜牧业向节粮节草与多层次利用型发展;从传统生产型生产向规模经营与传统生产结合转变。
4.2 系统科学与现代管理 生态畜牧业是动物产业为主的多学科综合配套发展,需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去指导,有宏观区域决策、区域发展模式,还要有市场发展与养殖规模平衡优化组合。微观上要有节粮节草高效转化的实用技术系列,规范化服务系列,这些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生态科学与现代管理。
4.3 资源―生产―加工―销售同步发展 在加强资源的开发同时,强调培育市场,根据消费市场的趋势预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加工能力与竞争能力,争取创名牌,闯市场,做到资源能够转化,产品能够稳住市场,使生态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4.4 普及“高效转化”技术系列 生态畜牧业是能量和蛋白质的高效转化型和减少饲粮浪费型,强调动物结构优化与环境平衡的同时,“高效转化”技术普及也是关键。其一是减少维持消耗,加强疫病程序化,减少发病、减少死亡,淘汰劣质种源,推广杂交改良和优良种源,合理搭配公母比例与年龄比例。其二,推广普及配方技术系列,优化饲料配方,按饲养标准科学饲养,推广二元、三元种植结构。其三,提高农民科学养畜技术水平,提高农民养畜市场意识,使科学技术能广泛地普及。
4.5 推广立体养殖模式 在我市畜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较快地区,逐步推广“上层养鸡,鸡粪经过发酵后喂猪,猪粪尿制作沼气,沼渣排入鱼塘喂鱼,鱼塘淤泥回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多位一体的立体养殖模式,此种养殖模式在我国多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成功。
总之,生态畜牧业及其产品的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对传统农业提出严峻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畜牧业要“入关”,与世界畜牧业接轨,也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否则,我们的畜产品不但进入国际市场受影响,国内市场的消费也将受到限制。
篇8
1牧区经济发展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也是较大的。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草原畜牧业经济理论指导不先进,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原因,使得草原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蛋、奶、肉等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畜牧区必须抓住机遇,从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向科学化的现代畜牧业转变,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实现畜牧业经济的不断跨越。
2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草场质量下降。
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草场资源,发展畜牧业经济必须建立在草场建设的基础上,比如扩大草场面积,提高草质。据笔者调查,内蒙古草场面积为全国第一。但近年来草场沙化严重,草场面积减少。草场沙化带来的恶劣影响不止是草量和草质的下降,还产生了毒害植物。这些毒害植物不仅影响优质牧草的正常生长繁殖,还会造成牲畜的中毒死亡,直接对牧民造成经济损失。为解决草场沙化问题而组织的草场建设等项目也效果不佳,草场的恢复能力仍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除此之外,鼠害、虫害、自然灾害没有相应完整的应急措施,导致近年来草场的载畜能力逐渐下降。
2.2畜牧产品的流通和开发滞后。
牧区畜牧业经济的主要方面就是畜业,畜业发展好了才能推动整个牧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食品及毛纺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据笔者调查,牧区畜牧业在数量上持续稳定的发展,但个体产量下降。生产出的畜牧产品没有便捷健全的流通网络,流通速度慢,出栏率低,商品率低,产业单一。现代市场发展更新换代变化快,畜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快捷便利的流通渠道,没有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模式,将制约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缺乏专业人员。
提高牧区畜牧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畜牧生产的科技含量。但牧区生活水平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因待遇等问题不愿留存,导致牧区畜牧养殖新技术更新慢、推广慢。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牧区畜牧业经济的专项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支持。
2.4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牧民虽以畜牧为生,但基本还是靠天养畜,在养殖的过程中轻出栏,重存栏。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没有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及管理方式,无法学习掌握农牧新技术。由于部分牧民还没有脱贫,存在子女辍学养家的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牧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再加上牧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历史问题导致的草场分配不均,这部分牧民如果没有企业及政府的帮助扶持,是不具有扩大再生产能力的,所有这些都是关系到牧民切实利益的问题。
3发展对策
3.1保护草场资源是重中之重。
草原经济的发展根本还是在于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牧区草资源沙化严重,质量逐年下降的现象,牧区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草场保护及建设工作。这就要求牧区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保护制度来制约、处罚破坏草原的滥垦行为。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畜牧工作人员需定期向牧民普及保护草原的必要性和相关知识,培养牧民的保护意识,利用奖励政策使牧民能够切实感受到草资源的宝贵以及提高牧草质量所带来的益处。
3.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提高牧区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牧区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为畜牧业科技研究所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引进高科技人才,研究制定有效的草畜平衡机制,加强毒草除治、虫鼠病害防治、防护林建设以及畜种改良、防疫、完善畜群结构及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提升畜牧产业效益。要制定和完善牧区畜牧业发展和资源保护政策,加大政策调控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实实在在提高牧民收入。通过国家惠民政策,鼓励和激励牧民保护草资源、发展牧业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共同为牧区畜牧业经济建设努力。
3.3绝不能忽视教育。
为提高牧民整体综合素质,相关机构可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开办畜牧技术业余教育培训班,主要教授牧民科学的养殖及管理技术。为了防止牧区儿童因为贫困辍学,政府可制定牧民子女教育优惠政策,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对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制定完善的奖励、补助制度。针对学业有成回乡建设的牧区青年,也可提供一定的奖励政策及人才引进制度,鼓励牧民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
3.4鼓励发展龙头企业。
政府应积极扶持大型企业的建立,通过各项优惠措施使得牧民愿意跟随企业的指导,按照市场要求生产畜产品。企业可为牧民建立便捷的收购通道,通过对畜产品的多层次系列加工,提高销售率,发展特色畜牧产业,实现产销一条龙。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降低牧民的生产风险,减轻牧民的生产压力,还可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从而加快牧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4小结
目前,虽然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亟待解决的各项问题,但可喜的是牧区畜牧业正在逐渐进步。在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政府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可掉以轻心,需学会因地制宜,理论实践相结合,发展牧区特色畜牧经济。草原是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保护草原,建立有效的草原畜牧平衡机制,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互补,让生态环境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休养生息。政府应完善牧区各项政策,加强科技服务工作,完善牧区医疗、教育卫生事业,鼓励并引导牧民为更好的建设牧区畜牧业经济贡献力量。
作者:巴特尔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经营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陈文.草原畜牧业经济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
篇9
[关键词] 畜牧兽医 标准化 意义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39-01
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其标准化程度。我国的畜牧兽医标准化程度还不是很完善,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在一定内存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让畜牧业标准化程度逐渐提升。当前,在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标准化程度比较落后,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按照加强畜牧业的标准化工作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加大对畜牧业的标准化管理力度,下面,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谈几点管理措施,代同仁们参考。
1 畜牧兽医标准化实施
1.1 畜牧业标准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发展畜牧业规模化过程中,随着新养殖技术不断出现,集约化生产方式逐年提高,养殖技术的大量推广,为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予以配套。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按技术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加大推广畜牧业机械化程度,使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大量涌现。
1.2 进一步拓展畜牧业养殖业。上个世纪80年代末,畜牧业产业化需要标准化,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各省市多种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养殖技术,畜牧业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1.3 国际市场需要畜牧业发展标准化。实施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意义重大,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步晚,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际畜牧兽医标准的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提由于导致难以参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我们必须通过我国畜牧兽医标准,构建并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壁垒,在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在国内的推行力度,使我国畜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由此可知,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措施来推行畜牧兽医标准化。
2 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我国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关事业单位作应负责标准化的起草、标准化工作咨询和贯彻落实工作,以此作为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首先应在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并配备专门人员来负责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工作。其次,我国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此外,还应当推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2 完善我国畜牧兽医标准体系。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建设是加快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畜牧兽医行业中,加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基础标准、也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内需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为此,要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并不断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并确保质量安全标准的协调和配套。
2.3 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众所周知,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不断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此外,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保障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投人品的使用方面,要严格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着力推动生产企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检查制度,并逐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此来促进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
2.4 全面加强宣传和培训。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和各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普及畜牧兽医标准化知识,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其次,广泛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畜牧业兽医标准化工作,不断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好能够培育和发展畜牧兽医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各级各类标准化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咨询服务,并以此来为加快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扶持对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党委、政府应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给予大力支持,也就是说要坚定不移地把扶持畜牧兽医标准化作为党委、政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加大对制标、监管等承办单位的直接投人,改进相关单位的软、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给予标准化生产单位或个人必要的生产补贴,鼓励生产者开展标准化生产,并且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2.6 提高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农民和养殖户是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所以,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问题十分关键。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农民和养殖户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畜牧业兽医标准化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宣传畜牧业兽医标准化理论知识,提高农民和养殖户对标准化的进一步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的运用标准化组织生产。
3 结束语
总之,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在一定内存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相关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健全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畜牧业标准化程度逐渐提升。我们应当在提高各个层面的认识的基础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昌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J].四川畜牧兽医,2011(3).
篇10
关键词:饲草料;储备;可持续
一、饲草料研究现状
我国草原牧区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饲草供应长期存在季节性不平衡问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1]。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证明了饲草料与牲畜出栏率、抵抗灾害能力以及成活率间的影响关系[2]。本文将通过过冬母羊重量、出栏栏畜产品竞争力、畜牧业总收入等指标,进一步探究牧户饲草料储备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二、饲草料投入转变
对于牧区饲草料投入转变,牧民早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3]。通过调研结果发现,近年饲草储备量呈上升趋势,2007年户均饲草储备量为21904.01斤,到2013年时户均饲草储备量已达到69531.54斤,较2007年增长三倍之多。同时,饲料量也稳步上涨,从2007年户均饲料储备13120.09斤,逐渐增长至2013年户均21245.42斤。饲草料在饲养家畜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逐渐凸显出来。
三、饲草饲料对畜牧业的影响
(一)饲草料储备量对总收入、出栏畜产品价格的回归分析
本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分析牧户饲草料储备量对牧户畜牧业总收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饲草料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上表说明:饲草和饲料的储备量对牧户总收入水平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牧户畜牧业总收入随着饲草料储备量的增加明显提高,并且饲料储备量对牧户总收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由上表可知,饲草、料储备量对绵羊羔出售平均价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饲料储备量的影响要显著大于饲草对绵羊羔出售价格的影响。
(二)饲草料储备量对基础母羊重量及出栏畜产品重量的回归分析
近年牧区棚圈建设基本到位,调研地区有95%的牧民认为,冬春季饲草料供给量充足可以有效提高12月基础母畜重量及保证出栏畜产品重量得到提高[4]。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饲草总储备量对12月基础母羊均重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过冬基础母羊的重量随饲草料总量的增加而上升并且这种增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饲料;饲草、料储备量的多少显著影响出栏绵羊羔重量。这使得多数储备牧户冬季基础母羊的体重相较十几年前有大幅上涨,提升其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同时增加牧户畜牧业总收入。
四、结论
饲草料作为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近年来冬季储备量逐渐增加,这不但没有使牧民因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显著下降,反而通过提高12月基础母羊均重,降低大绵羊死亡率、增加绵羊羔出栏均重及平均出栏价格,使得牧户畜牧业总收入得到显著提高[5]。对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来讲,要着力发挥饲草料抗灾保畜作用,合理有效的进行饲草料储备,使畜牧业经营效率得到提升。(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理.草地资源管理的公平性与管理者行为[J].改革,2008.
[2] 拉措吉.牧区饲草料储备量与牲畜出栏率的直线回归分析[J].青海草业,2006.
[3] 师尚礼.曹文侠.甘肃省防灾减灾牧草生产储备与使用状况[A].见: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