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卫生医药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卫生医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卫生医药

篇1

摘要: 对微生物转化技术在现代医药工业应用上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手性药物或药物中间体制备、借助微生物转化手段实施组合生物催化在新药筛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并结合作者自身近年来在该技术领域的实践和收获对数个相关课题作了介绍。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技术;

生物催化;

关键中间体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KEY WORDS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Biocatalysis;

Key intermediates

1

概述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微生物转化或酶转化技术在有机化学合成领域中的尝试不仅使理论研究获得广泛开展,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化学合成工艺相当复杂的药物、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化妆品和其它一些精细化工产品合成过程中的某些重要反应,目前已经能够用微生物或酶转化技术得以替代。在许多国外文献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描述这种技术的名词有:microbial transformation、microbial conversion、biotransformation、biotransconversion和enzymation等[1,2]。微生物转化的本质是某种微生物将一种物质(底物)转化成为另一种物质(产物)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某种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或几种特殊的胞外或胞内酶作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反应,简言之,即为一种利用微生物酶或微生物本身的合成技术。这些具有生物催化剂作用的酶大多数对其微生物的生命过程也是必需的,但在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这些酶仅作为生物催化剂用于化学反应。由于微生物产生的这些能够被用于化学反应的大多数生物催化剂不仅能够利用自身的底物及其类似物,且有时对外源添加的底物也具有同样的催化作用,即能催化非天然的反应(unnatural reactions),因而微生物转化可以认为是有机化学反应中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某种特殊的微生物能够将某种特定的底物转化成为某种特定的产物,其本质是酶的作用。因此,对酶转化无需多作解释,它与微生物转化的差别仅在于:前者是一个单一的酶催化的化学反应,而后者为了实现这一酶催化反应,需要为微生物提供一个能够生物合成这些酶的条件,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似乎是真正的生物转化。另外,尽管用于生物转化的酶大多来自于微生物,但也可以是来自于动物和植物的酶。而对于一个具体的生物转化来说,究竟是采用微生物转化技术,还是采用酶转化技术,这要综合考虑实现这一过程的诸多因素,如成本、环境、技术装备和质量要求等。在研究一个微生物(或酶)转化过程时,需要仔细地考虑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所用转化底物的选择、所用微生物对不同底物转化能力的考察、转化路线或转化反应的选择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寻找适合于所设计转化过程的微生物,以及如何来提高这种微生物的转化能力,即提高这种酶活力。再则是发现一种新的酶或一种新的反应以便为设计一个新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提供一条线索。为了寻找能够适合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微生物酶,除了有必要对原来已知的一些重要的酶或反应进行重新评价外,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是筛选新的微生物菌株或酶[3~6]。用于微生物转化的菌株或酶的筛选的范围应该尽可能地广,因为至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3000余种能够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的酶,其中有些酶的催化效果比化学催化剂好;另外,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多样性(它们能够修饰和降解许许多多有机化合物),使我们有可能找到某种微生物或酶来催化某种特定的和所期望的化学反应。

2

生物转化与药物开发的应用

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作为治疗用药物的外消旋体混合物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而美国FDA公布的手性药物指导原则无疑加快了从头开始开发单一异构体药物或利用外消旋体转换技术从已有的药物中开发单一异构体药物的步伐。手性药物制备的关键技术是不对称合成技术。多年来,有机化学工作者已经研究开发了许多种用化学的方法进行不对称合成的技术,但近20多年来,很多长期从事化学合成研究的工作者对微生物和酶反应发生了兴趣,与此同时,很多长期从事微生物和酶的研究的工作者对如何将此应用于有机合成发生了兴趣,从而使生物催化转化(biocatalytic transformation)成为一种进行不对称合成的重要技术。应用生物催化转化技术进行不对称合成与化学合成法相比较具有的优越性有:1)转化底物某一基团的专一性强,即对不需要转化的基团无需保护;2)通过对用于某一转化的微生物进行菌种选育和转化条件的优化,可以得到极高的转化率;3)生物催化转化的反应条件温和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特别是近年来DNA重组技术的应用和新的转化系统的开发应用,使愈来愈多的原来使用化学方法进行不对称合成的化合物有可能被生物催化转化的方法来替代[7~10]。利用生物转化技术进行手性药物的开发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药物关键中间体的制备,因为利用生物催化转化方法制备对映体纯化合物(enantiopure compounds)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试图利用这种方法来完成所期望的复杂的有机合成往往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利用这种方法获得某一关键中间体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尽管用化学的方法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所需要的手性药物,但往往是由于成本和技术问题难以实现产业化。因此用化学生物化学的制备路线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即所谓的“绿色合成工艺”;二是进行消旋化合物的生物拆分或转化,得到单一构型的药物分子。表1为一些利用生物转化制备手性药物或关键中间体的实例[11]。

3

组合生物催化与新药发现组合

生物转化(催化)(combinatorial biocatalysis),是指利用一种以上的具有特殊转化功能的微生物或酶,对同一个母体化合物进行组合转化,以得到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它是从已知化合物中寻找新型衍生物以及从简单化合物制备复杂化合物的有效手段。从某种角度讲,它比化学合成的方法更为简单和有效。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天然产物的多样性和其结构的复杂性,是存在于生物体内大量酶的作用结果。生物体内负责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的酶,在体外同样具有相同的催化能力。因此,只要体外的催化环境与体内相仿,则能够实现一系列复杂的,特别是用传统化学合成方法难以实现的化学反应。利用生物催化剂或化学合成酶催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大大地增加衍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能够有效地对复杂天然产物的结果修饰和从简单的分子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在这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新的生理活性物质。生物催化剂为扩大组合化学提供了各种合成的可能性[1,11~13]。表2为一些由酶或微生物催化的典型反应。利用生物催化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越性在于:1)可能进行反应的范围广;2)能够定向进行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3)不需基团保护和脱保护,一步实现所需的反应;4)在温和和均一的条件下可容易地实现自动化和一步反应的重现性;5)温和的反应条件保证了复杂易变的分子结构的稳定性;6)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降低催化剂的用量;7)酶的固定化可以使催化剂反复和循环使用;8)生物催化剂可在环境中完全被降解。

4

近年来本中心开展的一些相关课题的进展

近年来,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开始涉及微生物转化课题的研究,特别是用微生物进行植物甾醇边链降解制备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的开发以及抗糖尿病新药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的开发。

表1 利用生物转化制备手性药物或关键中间体的部分实例(略)

4.1

甾体类微生物转化的研究甾体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药物:前者如性激素、类皮质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等;后者有抗细菌和抗肿瘤药物等。由于其不可取代的用途及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甾体药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利用生物转化技术进行甾体药物生产主要有植物甾醇的边链切除,以得到关键中间体ADD和4AD,以及进行立体选择性的羟化反应。(1)利用微生物转化切除边链,制备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ADD和4AD微生物对甾体边链的裂解转化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因为底物和产物的溶解性都很差,且底物传递至细胞的过程和产物传出细胞的过程都很慢。因此,如何提高底物的溶解性一直是提高微生物转化率的重要步骤。我们在微生物转化菌株的菌种选育、转化条件的优化和转化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工作[14~17],最终已经获得了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即以天然维生素E生产下脚料(含有混合植物甾醇)为底物制备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ADD和4AD的工业化路线。图1所示为混合植物甾醇底物和ADD以及4AD的化学结构。(2)利用微生物转化选择性羟基化,制备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11OHADD、11OH4AD,以及抗心衰新药依普利酮关键中间体11OH坎利酮我们分别进行了以ADD、4AD以及坎利酮为底物的微生物转化菌株的筛选、选育,以及转化条件的优化等大量研究工作,最终获得了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微生物转化制备工艺。图2所示为11OHADD和11OH4AD的化学结构。图3所示为从坎利酮到11OH坎利酮的微生物转化。(3)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获得多种4AD结构类似物很多甾体药物的关键中间体与4AD的结构类似物有关,我们筛选了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微生物菌株对4AD进行转化,结果得到了一系列的4AD结构类似物,如图4所示[18]。(4)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从植物混合甾醇直接生产睾酮在我们多年对植物甾醇微生物转化边链切除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即在经过诱变处理的大量微生物转化菌种中,发现了一株能够直接将植物甾醇转化成睾酮的菌株[19]。同时,转化条件的改变能够使睾酮的转化率大大地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能够将植物甾醇直接转化成大量睾酮的微生物菌株,其17羰基还原酶的活性比较高,因而将已经转化的ADD和4AD中17位的羰基还原成为羟基,分别获得睾酮和去氢睾酮,以及另外一个17位边链发生改变的结构类似物,如图5所示。经过大量的菌种选育工作和转化条件的优化工作,已经获得了一条利用微生物转化直接从混合植物甾醇制备睾酮的工业化工艺路线。

图1

底物混合植物甾醇和产物ADD以及4AD的化学结构(略)

图2

11OHADD和11OH4AD的化学结构(略)

图3

从坎利酮到11OH坎利酮的微生物转化(略)

图4

利用微生物转化4AD得到的一系列结构类似物(略)

图5

睾酮和去氢睾酮的化学结构(略)

4.2

降糖药物米格列醇的研究开发米格列醇(miglitol)的发现源于对微生物发酵产物野尻霉素的研究,研究显示该原来作为抗沙门氏菌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继而成为第一个具有开发价值的淀粉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由野尻霉素还原而得,也可由多种链霉菌和芽孢杆菌产生,同样具有糖苷酶抑制作用。N取代1脱氧野尻霉素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米格列醇就是其中之一。米格列醇的结构与葡萄糖相似,能够可逆地竞争性抑制假单糖α葡糖苷酶,减少单糖的代谢,降低在小肠的吸收。图6所示为葡萄糖、1脱氧野尻霉素和米格列醇的化学结构。根据文献报道,有多种制备米格列醇的化学合成工艺。其中有以6脱氧6氨基山梨醇为原料,经雷尼镍催化还原后,再与环氧乙烷反应而成。也可以先与环氧乙烷反应后,再在钯碳催化下还原制得。另外,也有多种利用生物转化和化学合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先用微生物发酵制备野尻霉素或1脱氧野尻霉素后再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制备米格列醇[20]。本中心研究开发的米格列醇制备工艺采用生物转化与化学合成相结合的方法,简要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本制备工艺的关键是筛选具有高效氧化氨基葡萄糖的微生物菌株,以及能够实现产业化的转化工艺。

4.3

降糖药物伏格列波糖的研究开发伏格列波糖(voglibose)是新一代的α葡糖苷酶抑制剂,最初是从某种放线菌培养液中发现的氨基糖类似物,口服后能竞争拮抗性地抑制肠道内双糖类水解酶(α葡糖苷酶),延缓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迅速上升从而抑制餐后高血糖。同时伏格列波糖明显降低身体的脂肪量,肥胖的减轻使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加,进而使空腹血糖逐渐明显下降。据文献报道,伏格列波糖的制备除了通过全化学合成获得外,还有以下几条路线:一条路线是由有效霉素产生菌发酵,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大组分有效霉素A,经生物转化后得到关键中间体valienamine和validamine,再经过化学合成即可得到终产物;或是从有效霉素发酵液中分离出小组分有效霉素G,生物转化得到关键中间体valienamine和valiolamine,两者经适当步骤的化学合成反应后即可得到终产物;第二条路线是从有效霉素发酵液中分离出小组分valienamine,经化学合成后得到终产物;第三条路线是从有效霉素发酵液中分离出小组分valiolone,同样经适当化学合成反应后得到终产物;第四条路线是由D葡萄糖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直接合成得到终产物。其流程如图8所示。本研究中心利用第一条工艺路线,筛选获得了具有高转化效率的微生物菌株,以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工艺。

图6

米格列醇、野尻霉素及1脱氧野尻霉素、αD葡萄糖的化学结构(略)

图7

米格列醇的制备工艺(略)

4.4

N乙酰神经氨酸的研究开发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是合成抗病毒药物扎那米韦的前体,其本身也具有多种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有三种不同的生物转化方法制备Neu5Ac(图9):途径Ⅰ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醛缩反应;途径Ⅱ涉及到反应前体ManNAc的磷酸化;途径Ⅲ所合成的产物Neu5Ac9P需要进一步用另外的酶脱磷酸化。这些合成方法均可在体外进行,目前已经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是途径Ⅰ。

本中心采用途径Ⅰ的生物转化方法,首先从E.coliC600中成功地扩增了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基因(nal),通过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来源于E.coli K12的nal序列完全一致。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136和164位的氨基酸也为赖氨酸和酪氨酸,与文献报道的活性中心位点一致。进而,将该基因通过EcoRI和BamHI两个酶切位点,严格控制起始密码子和启动子间距离的情况下克隆到高表达载体pYG5上,构建成新的质粒pLY2,并进行其表达研究。然后对粗酶的制备、转化条件的优化、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产物的分离纯化等进行了研究, 初步获得了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路线。

图8

制备伏格列波糖4条不同工艺路线(略)

图9

三种不同的生物转化制备Neu5Ac的方法(略)

参考文献

[1] Dordic J S, Khmelnitsky Y L, Sergeeva M V. The evolution of bio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es [J]. Curr Opin Microbiol,1998,1(3):311

[2] Holland H L.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s [J]. Curr Opin Chem Biol,1998,2(1):77

[3] Bornscheuer U T, Pohl M. Improved biocatalysts by directed evolution and rational protein design [J]. Curr Opin Chem Biol,2001,5(2):137

[4] Kazlauskas R J. Molecular modeling and biocatalysis: explanations, predictions, limit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J]. Curr Opin Chem Biol,2000,4(1):81

[5] Harris J L, Craik C S. Engineering enzyme specificity [J]. Curr Opin Chem Biol,1998,2(1):127

[6] Chartrain M, Salmon P M, Robinson D K,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directed evolu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pharmaceuticals [J]. Curr Opin Chem Biol,2000,11(2):209

[7] Johnson C R, Wells G W. Organic synthesis using biocatalytically generated intermediates [J]. Curr Opin Chem Biol,1998,2(1):70

[8] Zaka A. Industrial biocatalysis [J]. Curr Opin Chem Biol,2001,5(2):130

[9] Liese A, Filho M V. Production of fine chemicals using biocatalysis [J]. Curr Opin Chem Biol,1999,10(6):595

[10] Pathak T and Valdmann. Enzymes and protecting group chemistry [J]. Curr Opin Chem Biol,1998,2(1):112

[11] Ogawa J, Shimizu S. Microbial enzymes: new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rom traditional screening methods [J]. Trends Biotechnol,1999,17(1):13

[12] Harvey A. Strategies for discovering drugs from previously unexplored natural products [J]. Drug Discovery Today,2000,5(7):294

[13] Nisbet L J, Moore M. Will natural products remai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drug research for the future? [J]. Curr Opin Chem Biol,1997,8(6):708

[14] Wang Z, Zhao F, Hao X, et al.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hydrophobic compound in cloud point system [J]. J Mol Cataly B: Enzymatic,2004,27(4~6):147

[15] 邹膺,黄为一,戈梅,等. 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 HCCB 003Δ1脱氢酶的初步研究[J]. 工业微生物,2003,33(3):33

[16] 郝雪秦,许激扬,陈代杰,等. 利用双水相系统转化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2003,10(3):169

[17] 李莹,戈梅,王曰

文等. 雄甾烯二酮转化菌的诱变育种[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7):322

[18] 付磊,李莹,王曰

文,等. 微生物转化植物甾醇产物20羟基23,24二降胆4烯3酮的鉴定[J]. 药学进展,2004,28(4):176

篇2

    在促使患者选择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上,中医药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标本兼治等因素位于前列,分别占比58.0%、32.7%和20.8%,详见表1。说明普通居民对中医药的上述优势比较看重,是我们在进一步改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中应该着重发扬的部分。

    2患者满意度调查

    对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各环节患者满意度频数分布,我们主要观察的是患者满意度较低的一些方面,以便找出影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短板。调查显示,患者满意度较低的环节分别是治疗效果、医保报销、诊疗设备和服务项目,满意率分别为50.7%、49.3%、47.2%和46.5%,详见表2。提示上述几个因素就是影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主要不足,亟待寻求解决的对策。

    3从业人员看法

    通过对40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走访,我们也收集了他们对当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结果显示:经费不足,补偿不到位被提及35人次,相关诊疗设备缺乏被提及29人次,医保政策问题被提及24人次,居民缺乏中医保健意识被提及20人次,领导不够重视被提及6人次,详见表3。

    4讨论

    4.1中医药运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

    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特有的诊疗方式和文化底蕴已经深深的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保健观念之中。而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也是认真执行党和国家“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卫生政策的具体体现。“简、便、验、廉”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势[3]。具体而言包括:①传统医药在患者中具有广泛的群众需求,同时具有成本低、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的优点;②我国传统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与现代社区卫生服务三级预防及综合保健的功能定位非常契合,使中医药应用于现代社区卫生服务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③设备和人员投入小。中医常规诊疗手段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或严格的环境条件,器具携带方便,便于社区应用推广。本次调查显示,分别有58.0%、32.7%和20.8%的患者因中医药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标本兼治的优势而选择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这说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对居民是有吸引力的,同时也表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3

关键词 中医药;人力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029-03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模与行业需求数量的比较研究”[批准号:高学会(2006)28]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王思民,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俞颂华,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科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

刘志勇,江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实习科副科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4)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民族特色和发展优势的产业,是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最有可能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然而,在这个产业竟出现了“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的局面,究其原因,中医药产业的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企业的成败取决于经营企业人才的优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人力资源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振兴民族产业。

一、学科特点因素

(一)思维方式因素。思维方式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中医学从它诞生的《内经》起,就浸润了浓厚的儒、道文化色彩,其整个理论体系充满了宏观(整体观)与思辨(辨证论治)特色,其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主要依靠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通、水乳相融。中医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医学科的发展:一是对人文和哲学科学先进的研究成果非常容易接纳和吸收,中医理论在其发展历程中,移植和吸收了各个时代的先进的人文和哲学科研成果内容,如阴阳、五行、气及阴阳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哲学中吸取而来的,中医学体现了医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二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医与现代自然科技文明的嫁接,而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与教育。中医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给中医教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理论和自身的发展没有象西医那样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突飞猛进,不仅使中医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延缓了,而且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因素。按照民族、区域、社会、历史等原因形成的研究习惯来划分,方法论大体分为两大体系。其一是以综合为主要倾向的研究方法,即在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方法。它多以哲学方法、系统方法以及最新出现的模糊集合、模糊识别方法等为基础。我国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就是运用这种宏观和综合的研究方法。其二是以分析为主要倾向的研究方法,即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来研究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多以物理学、化学、数学方法为基础。这就是西方西医所习惯采用的研究方法。中医学和西医学由于其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形成两个不同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两者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又决定了两者基础课程教育的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医学模式。西医学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基础课程,重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其对感性知识的获取能力,其医学研究方法是比较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中医学以文学、历史、哲学为基础课程,侧重训练学生的思辩思维能力,培养其对理性知识的认知能力,其医学研究方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时空-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单靠某一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难以达到探寻科学真谛目的,因此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高度综合的倾向,产生了以自觉综合为主要倾向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研究方法的改变势必导致两种医学模式在理论研究或者临床实践上的结合。这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培养将产生重大变革的影响。

(三)教育模式因素。中医教育模式有两种:一是师承教育;二是学院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均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最早模式,它是由中医学的人文思想和其经验医学的学术特性决定的,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医的学术体系中,“师带徒”已经成为中医传承的关键。虽然中医师承传统的带徒式的教育方式,为中医学的生存、传承、发展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但是传统师承方式由于少数人、小范围的限局性,无法适应现代这种大规模的、群体性的、敞开性学院教学的需求,不利于中医学主动融入到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中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发展下去,其传承的相对局限和单一性可能导致中医阵地的萎缩和市场的丢失。另外,传统的师承教育特点难以承担中医事业培养多元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中医教育模式因素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人力资源的质量,产出的中医药卫生人力数量过多或过少、质量好与坏,不仅会影响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市场,也会影响到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因此,只有把师承教育和学院教育这两种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医药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也才能适应中医学科的市场竞争。

二、供需平衡因素

中医药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因素包括两组供需关系:一是中医药卫生服务的供方和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构成的供需关系。在这组供需关系中供方提供的医疗服务量(病床总量、门诊总量、病床使用率等)受社会需方(包括人口总量、城镇人口比例、老龄化和14岁儿童以下人口比例)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供方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数量取决于社会需求量的多少,如果过多或过少提供医疗服务,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不能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的需求;二是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它们构成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第二组供需关系。中医药教育机构是中医药卫生人力的生产者,中医药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决定了中医药卫生人力的基本情况,中医药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医药卫生人力质量的好坏,而中医药卫生人力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卫生供方产出状况。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对中医药人力的需求是中医药教育层次、规模、结构确立和优化的基本依据。因此,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是辨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医药教育产出的中医药卫生人力,应当满足和符合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方的要求,这样二者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无谓的损失,才能符合人力市场规律。但是我国近几年中医药教育和中医药服务这组供需关系的实际情况却违背了人力市场的供需运转规律。从1999年到2004年,全国实际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呈递减趋势,平均每年减少5729人,平均减幅为0.75%。而中医药每年各种层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这

种现象表明中医药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并未按照中医药卫生人力服务供方对中医药人力的需求相吻合,出现较大的偏差,不符合按照教育与人力市场需求的关系规律。

中医药卫生人力的产出和需求牵扯到中医药教育市场、中医药卫生人力市场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给市场,如果这三个市场的衔接和运转过程不畅通,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提供中医药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将会导致中医药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从而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社会经济因素

(一)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社会因素。中医药人力资源的规模、储量、结构是由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的需求所决定的。而中医药卫生服务供方的提供的中医药人力数量却取决于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量。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社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因素、医疗观念因素和医疗保险制度。

1、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老年人口比例和少儿人口比例)、城镇人口比例。

(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卫生服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与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呈正比例关系,但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影响有多大呢?为了考察人口增长对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程度,我们把1999年――2004年人口增长情况与中医药人员数量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而造成对中医药人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我们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对人口增长、中医药人员增长数量情况进行比较,排除2002年的人口增长统计数据非正常因素,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增长600万左右,中医药人数增长数为2人,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300万人,但中医药人员数则为负增长。

(2)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卫生服务的需求,而人均年龄与人均医疗费用密切相关。根据《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服务调查分析报告》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住院率为80‰,14岁以下少儿人群的住院率为52‰,中青年组住院率为30‰;从门诊数量看,两周就诊率65岁以上组接近300‰,14岁以下组为430‰,中青年组平均为160‰-180‰。根据最新人口老龄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在未来15年里,老年人每年增加590万人,到202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5亿人,人口老龄化必将导致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3)城镇人口比例。由于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交通条件和医疗观念等因素的差异,城镇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卫生服务利用等高于农村居民。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镇)化步伐也随着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成为城镇居民,根据预测,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比例将达到50%-60%,为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中医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必须考虑人口城镇化水平这一重要因素。

2、社会医疗观念。社会医疗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医药的认同;二是对疾病的看法。虽然社会医疗观念属于文化认识范畴,但它对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人为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很多人群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西医对此疗效不理想,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食品安全、美容美体、整形护肤、健身、养生等中医药保健,老年人对中医药的认同感要较其他人群要高,社会医疗观念的变化会促进和带动了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

3、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市场的宏观干预,是一种解决医疗卫生消费的制度,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是利用社会医疗保险的渠道组织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这将势必改变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们医疗消费的方式,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制度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家属半劳保医疗、其他各种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医疗保险制度不仅减轻人们对医疗的负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医药人力资源市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认同,也在逐步把中医药治疗纳入政府和社会的医疗保险范围,这对中医药人力资源走向国际市场起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二)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经济因素。综合国内外多年来的卫生服务研究结果,经济因素对医药卫生人力资源的影响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不仅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增量效应,人均GDP每增长1%,卫生服务消费则增加1.04%;二是在影响医疗服务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在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婚姻及就业状况等组别中均是第一位影响因素;三是经济因素不仅影响卫生服务的需方,而且对卫生服务的供方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就卫生服务需方来讲,经济水平决定了居民的就医意愿,就医能力,就医地点等;就卫生服务供方来讲,经济水平决定了卫生服务的设备、卫生人力、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经济因素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影响宏观观测指标可以从人均GDP和卫生费用占GDP比例测得。

综上所述,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发展的市场因素既有市场供需平衡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

四、影响中医药人力资源区域差异因素

(一)城乡差别因素。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的统计,1997年至2001年,全国农民卫生总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6%左右,即2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8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80%的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0%的医疗资源和设施,城乡在医疗卫生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剪刀差”。随着“新农合”医疗试点和不断推广,中医药人力资源出现了巨大的需求市场,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激励政策让中医药卫生人力流向农村,培养中医药人力资源的高等院校也要密切关注农村医疗市场,大力培养适合农村的中医药人才。

篇4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人才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探索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具有民族特色,系统的理论,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医现代化,应是以发掘,完善中医学理论,全面引入现代病因病理学说,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建立现代中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使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和诊疗水平更加科学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1.中医现代化的现状

1.1现代中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20世纪50年代以前,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仅有很少数的私立中医学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高等本专门科中医院校40余所,全国有1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了中医药学院,系或专业,大批名中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任教,建设了一批中医药精品课程,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规模化高等教育模式转变,从单一教育层次向多种教育层次转变,从单纯的医疗人才培养向中医药与理,工,文,管多学科复合人才培养转变。

1.2中医药逐步被世界接受

目前,我国与超过60个国家签订了有关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医,针灸的兴起,西方教育界对中医高级格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重视起来,许多国家开始和国内高等中医院校合作办学, 自1992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创了西方正规大学第一个中医专业本科教育,澳大利亚又先后有4所公立大学开设了中医学教育。1996年英国的Middesex University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了全英,乃至全欧洲第一个中医学士课程,现在英国已经有11所正规大学在其卫生学院开设了中医,针灸本科或硕士课程,占全英开设卫生学院大学的22%。[2]

1.3中医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技术,代表传统中医诊断技术水平,历经数千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医学临床诊疗技术日益成熟并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理法方药辨证体系。近50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医行业和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中医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进一步重视了中医药诊疗疾病的新技术探索,在广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已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药技术成果,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发展前景。

2.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优秀的中医人才

当前我国中医缺少的是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的优秀中医理论人才,也缺少具有良好的中医理论素养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学教育来看

,专业思想不稳固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中医院校,同时中医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脉象、病证都只有在临床中去体会,其治疗也只有在病人病情及变化中去进行,离开了临床、离开了病人很难体会中医的精髓。

2.2不相信中医,盲目崇拜西医

不相信中医独立的学术地位,盲目崇拜西医学方法,对中医自身传统的冷漠,导致中医学术界目前的现状,中医的发展本身是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完善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框架之内的,这种发展可以是无限的,如果任意想突破这个框架,必然导致违背客观规律。

3. 中医现代化今后的发展

3.1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现代化要求中医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中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较好的现代医学基本功。还要对药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现代技术等都要有所了解。要提高中医教育水平,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也要讲透,即西医重基础,中医重临床。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从而掌握要领,药到病除。

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订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

3.2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多学科研究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必须在遵循中医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中医中药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先进技术,完善中医理论,走出单纯用西医模式的理论研究方法或标准来解释中医的误区。[3]

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学的创新研究和学术发展研究等,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把握和利用好中西医相互融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这一世界性发展趋势。

同时近年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中医学也成为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不忽视的力量。中医诊疗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要从其诊疗原理出发,保持和发扬其优势和特色,满足现代人类社会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要达到这个需求,就要赋予传统技术的现代性,必须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如: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生物技术等,因此,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将是中医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方向[4]。

结束语

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渐进过程,需要中医界花很大的精力和相当长的时间对祖国医学进行系统挖掘和完整的继承,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中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吸取中西医认识生命活动规律及防治疾病之长,优势互补,相互融合,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贡献。 [1]张立平,从国际化发展趋势探讨中医现代化2007.3

[2]韩亚男,澳大利亚和中国中医药教育比较,中国中医药,2005,1(1):50-51

篇5

我县的19个镇级医疗机构中,有中医药人员276名,按计划应培训276人,实际培训276人,培训率为100%,全年参加培训学习4147人天,平均每人15.03天/年;我县各村卫生站共有中医药人员195名,全年参加培训学习2925人天,平均每人15天/年,经过一年努力,达到了计划要求。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XX年,我县成立了以卫生局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副局长任朝霞为组长的郫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各镇卫生院成立了院长领导下的中医管理科,具体负责培训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振兴中医、发展中医,切实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中“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和我县卫生系统的“科教兴卫”政策,及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是为了保障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我县XX年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以后卫生工作的重点,这样引起了各级医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视,从而在思想和认识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指导。XX年卫生局联系县中医院基层指导科,组织了技术骨干244人次,下基层,对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专家查房,深入到医院、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人员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指导各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460余人次。

2.举办培训班和学术讲座。本年度我县举办了一次中医药人员集中培训班和三次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业务讲座,和一次学术交流年会,全县中医药人员共有500余人次参加了集中培训和业务讲座。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了现代中医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掌握了用西医诊疗手段配合中医辩证施治进行诊疗活动,使我县中医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3.以镇为单位开展培训。各医院每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全院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全年共培训各医院中医药人员4147人次,平均每人15.03天/年。另外要求各镇卫生院利用每月的乡村医生例会,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共计培训乡村医生2925人次,平均每人15天/年。

4.继续开展学历培训。XX年全县共有99名中医药人员继续参加郫县卫校与成都卫校联办的“乡村医士社区医学函授班(中专)”和郫县卫校与成都市中医药大学联办的“中西医结合分段脱产大专班”的学习,使广大中医药人员在获得学历教育的同时,提高中医药知识理论水平。

(四)落实各种措施,保障中医药培训工作得到落实。

1.卫生局将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纳入了全年目标任务,并在半年检查和年终检查时,对各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各医疗单位对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和落实。各镇卫生院也加强了对村卫生站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目标管理,督促各卫生站中医药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并把培训学习纳入对村卫生站的目标管理中来。

2.为促进我县卫生技术人员自觉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合“抗非”工作,对卫技人员进行了分期的培训和考试,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良好氛围。同时,县卫生局编写了中医药专业知识资料汇编、中医药人员职责、制度、中医药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把卫技人员考试考核成绩与上岗资格挂钩,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人员将压力变为动力,拾书补遗,取得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有所提高的实效。

与此同时,各镇卫生院也以考代训,组织了乡村医生考试。

3.XX年卫生局加强了对中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管理,要求各医疗机构中未取得中专学历认证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按照县卫生局的安排布署,继续参加县以上的中专学历培训,并取得中专学历。中专学历作为各镇卫生院人员聘用或职称评定,以及个体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执业的重要依据。已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在规定期限内未取得中专学历认证,卫生局依法取缔其执业资格。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县XX年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时间与学习培训时间冲突的矛盾。通过一年的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我们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工学矛盾,常出现因单位排班上的问题没有参加学习培训。

篇6

关键词:中医;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1中医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 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填鸭式理论学习, 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与中医是种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实际相背离[1];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2]。

        1.2中医理论深奥抽象,缺乏完善的科学评审体系: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难以像西医那样形成形象化思维,对其作用机理的阐释也难以像西医那样“形象、科学”。中医实验研究也难以简单地盲目套用现代统计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所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中医常被认为不科学, 其发展前景受到质疑。还有人用现代科学思维来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对中医理解简单化、片面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1.3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 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 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而诸如“中医不科学”、“取消中医药”的负面宣传却一度甚嚣尘上,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1]。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4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名厂、名店、名药缺乏,满足不了社区居民需要。出口的中药植物提取物只是原料形式中间产品,没有终端产品。

        1.5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虽然引进了中医科室,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药店去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看病与抓药分家的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难以避免因理解差异而导致外面药店错配药物现象。另外,因为医院与外面药店信息不相通,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市场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6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医疗市场不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导致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拒绝疗效显著而收费低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1.7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府、卫生部门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大卫生观要求,对中医药进社区服务的必要性理解不够全面,宣传不力,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3,4]。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是却有种种限制。

        1.8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医学界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应该取消等言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居民对中医药产生偏见和排斥心理。

        2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 “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手把手教居民如何煎药、合理配餐,不断提高居民健康行为[5]。

        2.2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因地制宜,按需设课。(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体现特色,保证教学质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针对针灸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示范指导来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2.3政策倾斜,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大中医药在医保中报销比例,缩小限制范围。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对中医进社区资金支持力度,使一些看似不挣钱的中医适宜技术能被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 制定、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使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协调发展;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体现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与发展前景[6]。

篇7

关键词:试论 中国 蒙药 发展 战略 措施

要想实现蒙药产业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蒙药产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疾病的能力得到加强,蒙医药产业进一步扩大,为健康保健工作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推进蒙医蒙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蒙医药事业投入

推进蒙医蒙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蒙医药事业投入,加强蒙医药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各地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蒙医药的特点,积极扶持蒙(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投入,改善蒙医药医疗服务条件。同时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化蒙医药医疗机构。

突出蒙医药的特色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蒙(中)医药医疗机构要坚持蒙医特色的办院方向, 突出蒙医药的主导地位。各级蒙(中)医医院的业务人员中,蒙医、的竞争和生存能力。

二、加强蒙医药人才队伍建织,合理配釁人才资源

继续加强蒙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要加强现有蒙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蒙医药高等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蒙医药院(系)或蒙医药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幵展蒙医药专业研究生教育;高等院校开展的医学教育应有蒙医药内容。要不断完善蒙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扶持蒙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切实加强蒙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要加强蒙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继承蒙医药传统理论和临床经验,加快蒙医药与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提髙蒙医药队伍整体素质。

三、促进蒙药基础理论开发研究和推进蒙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由于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政府重视不足,各蒙药制药企业仍主要依据1988年制定的《内蒙古蒙成药标准》进行蒙药生产,而1988版标准大部分是蒙医科医生依据临床经验编制而成。现在国家药品管理生产要求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有效性数据证明、药物的作用本质、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等西方医药现代化标准,这些都是蒙药现代化必须具备的,但是现行蒙成药标准是不可能满足国家药品(GMP)强制性要求的。不仅是蒙成药标准不科学,还有《蒙药制剂规琴》、《蒙药材炮制规范和蒙药标准化》和涉及“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体系等方面标准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内蒙古大学高分子化学及蒙药研究所、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蒙医药学教授那生桑在分析蒙药标准问题时认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健全,蒙药中确有很多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产品和见效快的药剂,但是其理论研究、制剂标准和现代化程度的滞后,国家在选择医保品种(OTC)时蒙药入选的数目是很少的,这是因为申报OTC品种医保品种必须提供药效、毒理和临床广泛应用的有关材料等蒙药生产标准权威数据。蒙成药的标准是建立在蒙医医生长期临床经验和很少的蒙药药理学研究基础上制定的,现在国家在药品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制定蒙药生产的各项标准是蒙药现代化和符合国家要求的当务之急。

四、完善发展蒙医药事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发挥蒙医药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劳动保障、卫生部门在制订政策时要考虑充分发挥蒙医药的作用,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中,要将符合条件的蒙医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蒙医诊疗项目及蒙药纳入相应的目录中。在研究制订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补偿政策时,要增加纳入报销范围的蒙医诊疗项目和蒙药品种,降低蒙医药报销起付线,提高蒙医药报销比例。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参保人员和参合农牧民充分利用蒙医药服务。蒙医药的有关审批和鉴定活动要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各有关部门在蒙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蒙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评审评估、蒙医药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和成果鉴定、蒙医药相关产品的评审、鉴定等工作中,要成立专门的蒙医药评审、鉴定组织或者由蒙医药专家进行评审、鉴定。在评审的相关要求、条件和标准制定上,要充分考虑蒙医药的特点和实际。

五、促进蒙药产业生产整合

各级蒙中医院、卫生院、蒙医研究所的蒙药制剂室应当生产本单位临床需要的、市场上没有供应或蒙药厂不生产的、没有国家标准的蒙药品种。建议凡通过GMP认证的蒙药厂生产的蒙药, 各级蒙中医院、卫生院、蒙医研究所、蒙药制剂室不能重复生产,直接从蒙药厂购进使用,或者蒙医院和蒙药厂合作,形成院企委托加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蒙药生产企业应该站在蒙药产业发展的高度,进行并购和重组,整合资源,提高集中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蒙药生产的龙头企业,提高与西^和中药的产业竞争力,彻底改变蒙药生产企业小而分散、恶性竞争、自相残杀的局面。并取得市场、价格、销售战略的有机统一, 形成蒙药产业的竞争优势。

六、促进蒙药销售、推广及使用

篇8

关键词:中医;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1中医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 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填鸭式理论学习, 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与中医是种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实际相背离[1];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2]。 

        1.2中医理论深奥抽象,缺乏完善的科学评审体系: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难以像西医那样形成形象化思维,对其作用机理的阐释也难以像西医那样“形象、科学”。中医实验研究也难以简单地盲目套用现代统计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估,所以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中医常被认为不科学, 其发展前景受到质疑。还有人用现代科学思维来理解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对中医理解简单化、片面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1.3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 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 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而诸如“中医不科学”、“取消中医药”的负面宣传却一度甚嚣尘上,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1]。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4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名厂、名店、名药缺乏,满足不了社区居民需要。出口的中药植物提取物只是原料形式中间产品,没有终端产品。 

        1.5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虽然引进了中医科室,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药店去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看病与抓药分家的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难以避免因理解差异而导致外面药店错配药物现象。另外,因为医院与外面药店信息不相通,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市场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6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医疗市场不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不相称,导致医疗机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因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拒绝疗效显著而收费低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1.7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府、卫生部门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跟不上大卫生观要求,对中医药进社区服务的必要性理解不够全面,宣传不力,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3,4]。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是却有种种限制。 

        1.8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医学界一些学者大肆宣扬的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应该取消等言论的负面影响,导致居民对中医药产生偏见和排斥心理。 

        2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 “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手把手教居民如何煎药、合理配餐,不断提高居民健康行为[5]。 

        2.2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因地制宜,按需设课。(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体现特色,保证教学质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针对针灸等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示范指导来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篇9

2011年5月27日,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是建国后第一次进行如此高规格的调查――将动员80万人对全国80万个机构进行相关调查。

这些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对应的是2011年这个新医改的攻坚之年。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每一项的改革突进都将影响新医改的进程和成果,包括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

中医药本身就是“调结构”的一把钥匙,这正是“中医思维”――“未病防病,不贪多”,在新的一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中医药将是一个新兴产业,更是一种思想。

持有这种观点的王国强,是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2007年就任现职以来,王国强为这一古老行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走遍全国”,并使得“中西医并重”进入“十二五”规划。

40年前当过赤脚医生的王国强深知,“一把草、一根针”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对于启动两年来的新医改,这种传统意义和精神弥足珍贵。

“治未病”与新医改

从以治病为主,转向未病防病,是目前世界医学界的一个转型趋势,这种趋势与中医讲求的“治未病”理念相契合。但这种理念在其发源地中国并未充分发挥效果。“未病防病”如何成为中国医疗体系的首要理念?

《财经国家周刊》:沉寂多年后,如今大家能感受到中医诊治和中医养生又重新回到了民众生活中,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

王国强:中医药成为热点还是因为群众基础,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回归。最近出现的张悟本的事情,恰恰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老百姓对中医和养生保健的需求。老百姓希望什么呢?不花钱也能治病,少花钱也能治病,希望能够防病;讲求食疗,讲求非药物疗法。

对治疗疾病,大部分人希望“快”,希望很快解决问题。包括家长对小孩,儿童的高烧,或者儿童的一些疾病,都希望到医院马上能输液。其实好多的病可能不一定需要输液,用抗菌素。

中医的理论和西医的理论是两个体系,西医讲“对抗医学”,中医讲“整体医学”,西医可能更多是针对病灶,中医讲的是人的整体调整、整体治疗。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是新医改进入攻坚的阶段。如何重建中医药对新医改的贡献?

王国强:中医药这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新进展。

我举个例子,国家发改委从2008年开始支持在全国建立十个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主要突破中医筛选出来的16个病种。在这些病种的治疗上,中医和西医相比有优势,而且是西医在治疗上有难度的,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肝病、肾病、血液病包括艾滋病。

我们建立十个临床研究基地,希望每个临床研究基地承担一个病或者两个病,就是用中医理论去研究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述研究中医,从理论上、技术上、从药物的研发上、临床疗效评价上形成一个体系。

天士力丹参滴丸为何在美国FDI(联邦药品管理局)通过了二期临床总结,美国人也认识到效果很好。一些美国人讲中医药的时候不再强调一定要讲到什么成份,精确到什么程度,就是临床上用了以后,除了安全性可以,就是临床上的疗效跟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比较,效果一样,说明这个药还是有效的。所以不是一定要出理论,理论上的东西可能很深奥,可以首先从疗效上和安全性上去做。

如果说用若干年时间,我们16个病种中医都能够拿出很好的疗效,那不仅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对全人类也是一个贡献,因为这些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另外,在这轮新医改中,我们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针对中医药而言就是,怎么样在国家的支持下使得中医药有确切的疗效,跟老百姓贴得很近,无论从医疗上面还是保健方面,另外价格相对便宜。

《财经国家周刊》:新医保制度是新医改五项改革之一。虽然目前的中医药潜力很大,但在事实层面,中医药发展遭到了很多发展制约,比如全面纳入医保范围等现实问题,应该如何突破这些制约?

王国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一个走什么路的问题。中国的医药卫生发展道路应该有中国特色,而不是去照搬英国的、美国的模式。大家也都看到,英国和美国现在也并不完美。美国也在医改,而且美国的医疗费用高昂,其年人均医疗费用7600美元,总医疗费用占GDP的比例是17%点多,比我们高得多。

就这样,美国还有4000万人没有享受到医保,现在的医疗保险难以支撑这样一个医疗体系的高昂医疗费用,而且是个无底洞。在美国治那些疑难疾病,包括癌症,花的钱不得了,所以中国不能走那个路。中国也不合适走英国的路、欧洲的路,欧洲确实全面投入,也有好的经验,但他们的医疗效率、治疗效果也遇到挑战。

所以中国新医改、中国的卫生事业,一定要坚持“中西并重”,一定要把两种医学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两种医学优势很好地融合起来,特别是我们要重视中医讲的“治未病”,要关口前移,把真正预防为主,体现在老百姓的健康医学上,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中医药相对于西医药来讲,它的诊疗方法比较简单,它不依赖于高精尖的技术,仪器设备,相对来说医疗费用相对是比较低的。

湖南浏阳市社港镇的卫生院,有一个民间大夫。我去看过他的治疗。一个小孩子骨折,X光片看到骨头掉到外面了,如果到西医院肯定马上手术,打钢板也好,打钉子也好,先固定,长好以后二次手术,然后再把钉子取出来,把钢板取出来。我问西医治的话多少钱,他说两次的话恐怕得一万多块钱,而且对手的功能恢复可能还会有影响。而我们那个大夫,上去按住这个手一下一提,就好了。一看片子,骨头复原了,只花了几百块钱。而且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目前,中医药传统医学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它和西医药相比是个弱势群体,这些年来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和西医药相比那还是发展慢的,我们对中医药在体制、机制、政策、扶持的力度和西医那是差距很大的。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在研究中医药,会不会出现“国内开花国外香”的现象?

王国强:2010年底副主席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专门为一所中医孔子学院揭牌,讲到中医是中华文化精髓,南京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联合挂了牌子叫中医孔子学院,这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很好的一个平台。

要在社会上形成中医药大发展的局面,现在要形成两个倒逼机制。

一个倒逼机制就是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倒逼我们中医的学术发展,使中医能够更好地造福老百姓。过去我们可能会说政策不支持,老百姓不认识,发展不起来,现在政策也支持,群众也欢迎,中医的发展就形成了很好的背景支持。“十二五”要好好把握中医药发展,要制定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标准就应该是国际标准。

第二个倒逼机制就是当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之后,国际上越来越关注中医,研究中医,国外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它的时候,就给了我们一个警示,是不是会中医药墙内开花墙外红,人家研究出来以后回过头来会出口转内销,有的人就曾经扬言,50年以后让中国向外国学中医,这个情势不完全是危言耸听。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的,是自己能不能拿出自己的标准来,主导权、话语权、标准的制定权是非常重要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发展窗口

新医改的主题是公益性,对于中药发展而言,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代表未来国家发展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确定并启动,生物医药正是其中一个,这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扇崭新窗口。

《财经国家周刊》:中医药产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力而为、借势发展?

王国强:在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是七大产业之一,国家已经把中医医药、现代中药作为生物产业狠抓的一个方面。

现在开发新的药物,难度很大,开发周期长,投入大,这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医药应该说是中国原创的,同时又有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不管是中药成方,还是现在医院里面搞的院例制剂,临床都很有疗效,这都是我们开发中药新药很好的源泉和基础。

加之现在大家对中药的认识已经从“单靶点”变成“多靶点”了,毫无疑问这是很好的机遇。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药创制重点项目,里面就有国家正在进行的大量投入,研发中药将作为一个主攻方向。

应该让社会资本更多去推进,吸引更多企业关注研发。现在我们国家的重要企业发展非常快,比如梧州中恒药业做的“血三通”,一个药就可以做到90多个亿的产值。

《财经国家周刊》:此外,在新医改的框架内,如何从机制和布局上优化新医改提出的改变“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命题?

王国强:“十二五”期间要在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民族医药、中西结合、国际交流这些方面全面推进。教育如果培养不出合格的中医人才,出来的中医都不像中医、不喜欢中医、不会用中医、没有中医理念的话,那怎么传承呢?

要构建我们的医疗网络,让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不仅仅局限在有几个医院有中医,中医应该渗透到乡村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知道你们去看了没有,让我很感动的是,一些社区卫生中心的老年人在接受着中医的针灸、推拿、火罐、药浴,这些病到大医院去要排队,可能也还是开点药。在社区卫生院接受这些治疗,效果很好。

为了让中医更多接近群众,所以我们今后三年要继续把中医品牌做下去,推动下去。要做到“三进”,让中医进社区,让中医进农村,让中医进家庭。保健这方面我们要大力弘扬推广“治未病”,预防为主,让老百姓自己掌握,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知识来掌握怎样保健,怎样预防疾病。

在中药研制方面,中药怎么变成老百姓乐意服用的、便于服用的形态,你总不能拿着药出差吧?但是要注意在改革中不能西化,不能把中医的精神丢掉,又走了西药研发的路了。

自己的才是世界的

中医药是中国的,但早已成为世界的。“自己的瑰宝”现在却面临着外来的冲击,这是中国中医药的时代命题,如何对原产地进行深入保护?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财经国家周刊》:中医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该如何加强?

王国强:这方面应该说是很难的。几千年的方子,可能早已经超过了保护期;另外它是一种知识,人家拿去以后,研究的话,再申请知识产权以后,可能就是对方的了。知识产权战略,因为中医是中国的原创,所以中国应该去重视,就是说我们原创我们要有发言权。

前不久,我们中医针灸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地是让其得以系统的传承。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不是说不让其他国家发展,恰恰相反,应该鼓励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医到了欧洲,它可能有变化,它需要按照欧洲人的习惯用。

《财经国家周刊》:“中医诊疗标准不统一”被一些人认为“事关中医的生死存亡”。另外,中医药的原产地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王国强:标准化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国际标准委员会已经确定成立一个中医药标准委员会,总部设在中国,秘书处在上海。

当然,我现在也很担心中药的原产地保护,比如要从沙漠里挖甘草,挖锁阳,把土地环境都破坏了。随着资源减少,中医药究竟怎么发展?

另外的难题,是怎样进行规模化建设。我们应该改良它,有些珍贵的、稀缺的,应该找替代品,像牛黄、麝香、虎骨等。虎骨现在不可以用了,怎么弄?麝香非常缺,怎么办?牛黄丸,没有真麝香、没有真牛黄,它有可能疗效就受影响。这个方面需要加强科研,寻求解决。

现在中药材在涨价,为什么涨价?因为粮食在涨价,农产品都在涨价,中药材也是农产品,农民如果卖不出钱他就不种了,不种,中药就没有了。怎样保持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财经国家周刊》:在促进中医药科研创新方面,如何实现突破?

王国强:从中医内部自身来讲,现在存在继承不够的问题――中医的精髓,中医的这些好的理念,我们可能还没有学到,没有继承下来;同时创新不足,就是说怎么样满足现代人对中医的需求。很多人在问,中药怎么进行改革,我认为应该在保持中医的特色和理论的基础上,使它变成老百姓乐意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比如说,复方是中医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所谓复方就是“多靶点”,既要“治局部”,同时要“调整体”,比如扶正祛邪,同时清热解毒;同时它又能通过药检部门的检测,能够标准化,能够做成非常疗效确切的制剂,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需要很多的科研工作。

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就是走向西化了,中药提取单一成份,就变成一个从西药的概念去看中药,这样很容易把中药的精髓和特色消除掉。你看《黄帝内经》、《伤寒论》都是从临床上总结出来的,它和西医还不一样,怎么样把临床的经验能够很好总结出来,能够形成口碑性的推广实用技术这个过程,是一个课题。

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理论创新、中医的技术创新、中医的诊断方法创新、中医的疗效评价创新;在中医药的产业方面,包括中医药制剂、中医药药效、中医药祖方这方面的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中医在如何解决现代疾病方面尚有欠缺,在一些现代疾病方面我们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医药。中医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化?

王国强:国际上对现代医学的模式和现代医学的理论都在认真反思。对抗医学有它的先进性,比如说依靠高科技、先进仪器设备和有效药物,它可以对某些疾病、某些病灶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发展很快。

但是这种对抗医学,它只是治疗局部,比如说杀灭细菌、病毒,切除病变,应该说对挽救生命、治疗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发现有些不是局部就能解决问题的,还是一个整体的问题。这样中医的整体医学就越来越重视,受到国际关注。

中医教给我们“人和宇宙的关系”、“人和外部的关系”、“四季对人的影响”。日常的生活节气变化和人内部的和谐是有关系的。另外,如果局部有病灶,按照中医的理论讲,就是脏腑之间有相关性,比如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脾胃开窍于口,脏腑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人的整体是有关系的。

有些疾病不是治局部能解决问题的,所以要调整体治局部,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医学模式要转变,要从以病灶为主,向整体转变。从治疗疾病,到先预防疾病;从以病为主,到以人为中心这样的转变,这也是世界上的一个趋势。

篇10

关键词: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

从本质上来讲述,卫生医疗系统是一个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聚集的行业,卫生医疗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专业化的医药卫生人才,这是驱动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能够确保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能够引导我国卫生医疗改革朝着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由此,有必要去关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的问题。

一、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必要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在此过程中健康是一切实践探索和幸福创造的前提和基础,重视民生问题,首先就需要关注民众的健康,从某种角度来看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果这个资源处于缺乏的状态,就使得社会发展失去动力。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算改善,但是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还是十分突出的,此时就更应该注重有限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其中就需要关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问题。

二、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探究

(一)注重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宏观框架的构建以社会和经济总体发展为基准,迎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诉求,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问题纳入到健康中国中长期规划中去,在此基础上以构建医药卫生人才良性机制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综合实力为目标,关注六大类核心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社区与农村卫生人才队伍,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临床专业人才队伍,医药卫生管理人才队伍,技能型人才队伍。针对于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人才,设定不同的发展规划,由此引导实际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朝着有序的方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二)形成健全的医药卫生人才能力培养开发体系除了宏观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环境优化之外,还需要从医药卫生人才能力培养开发多维度入手,切实做好多方面的改善和调整。详细来讲述,此时关注点主要可以归结为:其一,要切实发挥高等院校在专业化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的效能,引导医学、护理学、药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尝试形成更加专业化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严格依照实际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宏观诉求,引导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二,注重医药卫生人员在职学习环境的不断优化,鼓励在职的医药卫生人员可以寻找更多的渠道去提升自己,建立健全医药卫生人员职称评定机制,晋升机制,考核机制,确保在职医药卫生人员可以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三)不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发展专业化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需要在良好的体制中运作,才能够切实地发挥自身人力资源的效能。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正确看待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思考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详细来讲述,此时需要将关注点设定在如下几个方面:形成健全的医药卫生人才保障机制,从医药卫生人才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多个角度进行改善,倡导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做好医药卫生人才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医药卫生人才组织领导机制,统筹各个部门在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切实的发挥自身的效能,尽可能获取地方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产生合力,由此引导实际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化的医药卫生人才建设投入机制,政府为主导的过程中,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参与其中,由此使得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有着夯实的物质基础,由此确保人才培育工作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提升队伍建设的整体效益和效率。当然,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持续性的工作,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其需要结合未来我国居民对于医护工作的诉求来进行人才队伍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能使得人们的需求与实际专业化素质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此环节需要国家,相关卫生部门,高等院校协同参与其中,设定机制和框架,建立标准和规范,加大实际投入,由此驱动实际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