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革新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技术革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技术革新

篇1

互联网飞速发展,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开始学习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但是很多企业在触网时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缺少互联网基因。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基因?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热门的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今后的发展呈现哪些趋势?

传统企业触网要融入互联网基因

传统企业想要触网成功,不仅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还要与互联网基因进行融合,二者缺一不可。

近年来,互联网逐步从消费级走向产业级,并越来越多地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有些企业融合得较快,有些则较慢。

20年来,电信业在“+互联网”的道路上鲜有成功,踩了很多坑。从ATM、Qos、软交换、IMS、IPTV到i-Mode等,至少不能算成功。互联网在“+电信”也踩了不少坑,从E-mail、VoIP、IM、SNS、IOT、OTT再到IDC和SDN,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互联网的基因》中就列举了电信业在与互联网融合中会犯的一些错误,总结了电信+互联网的普遍规律,并阐述了互联网基因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是有基因的,基因就是对互联网技术的信仰,是一直传承的做法,或是思维习惯等,通常把这些统称为基因。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层面上的融合,第二个阶段则是基因上的融合。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信行业就已经在保持电信业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融入了互联网的技术。其他行业比电信行业总体上来说晚了一些年,但也都是保持传统思维方式前提下,只采用互联网的技术。在深层互联网基因层面上,没有与互联网发展的思维方式融合好,所以在触网时遇到挫折甚至失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两步走,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传统电信业在互联网面前受抑制

传统电信业在互联网面前受到抑制是由架构决定的,新的架构将整个系统的控制权从网络转移到了终端,电信业今后要做更多的努力,才能留在原地。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兴起,计算机厂家和电信运营商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开始了计算机联网的技术路线之争。经过30多年的博弈,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行业的技术路线等来了WWW强援,决定性地胜出了这场网络技术的竞争。胜者使得TCP/IP技术――最大限度地将控制权放在终端上,最大限度地简化网络,让网络变傻。互联网这种架构的学名叫“端到端透明”,俗名“智能终端傻网络”。

今天看来,互联网的几乎所有特征,包括优点和问题、内在基因和外在性格,都与这一大战结果有关。计算机界设计的“互联网思维”,主导了网络行业的“普世价值”。

在这种大框架的趋势下,电信业在互联网面前受到抑制,并处于被动地位是由互联网架构决定的。智能都放在终端来实现,电信业管道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基因本质来决定的,想要这种架构是不可能的,除非不做互联网了。

传统电信业在与互联网融合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内在的基因,还要与外在的性格保持一致,否则将无法构建互联网生态。

云计算已发展成一种公共计算服务

云计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公共计算服务,一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云计算正在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云计算跟用户终端智能化不同,云计算是将越来越多的计算、运算、存储等迁往到云端来处理。在这个发展趋势下,用户终端的智能化将会慢慢地被剥离。并且由于摩尔定律的减速甚至失效,终端增加复杂性的难度急剧上升,需要消耗更大资源,而这些资源只能云端来提供。

云计算掩盖了摩尔定律减速的事实,可以说云计算、云服务的发展是为了弥补摩尔定律的减速。如果这个趋势成立的话,未来十几年里,终端产业就会像之前网络产业一样受到抑制,就会变成以云计算为核心,包括数据中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都属于云计算的同盟。

目前,云计算的提出已有10年了,已经进入下半场。上半场通过产业的铺垫,搭建了一个基础的平台。下半场的竞争可能是向深度去发展,聚集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生态。所有技术,都是在行业内受到足够关注之后,有一个冲高,冲高之后都会有回落,随后进行行业洗牌,冷静再思考的过程。2017年云计算已经走出低谷期,经过一轮洗牌,把一些激进的洗出去,使整个行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然后会迎来一次增长,使云计算更加商业化,价值更高。

区块链只是众多信息通信技术其中之一

随着央行确定区块链在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区块链在中国快速发展,并在明年会更热。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本质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跟传统数据库相比,区块链可以防止篡改。所谓的防止篡改是基于一种分布式的共识,当前所有的数据库,在审核方面都是靠管理来解决的,而区块链则是引入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区块链不会改变和颠覆世界,它只是众多信息通信技术的其中之一。区块链在商业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会计的复式记账法存在一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对记账做实时的监督,只能做事后的审计,这样就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但是区块链就可以对实时的每一笔进行记录,可以用第三方平台记账实时地进行审计。

区块链对整个金融格局的影响至少还要5年以后才会显现出来,目前还是做不到的。除了比特币是一个成功的应用外,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大规模成功的应用场景出现。而区块链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产生类似复式记账法这样的影响,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改变今天的金融、贸易格局。因为现今我们使用集中式的管理和记账方式还是有优点的,当分布式的记账方法使用之后,我们的监管以及法律的执行都需要配套条文的改变,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相关链接

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一员。当你把商品卖给永远不会见面、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时。如果没有信任中介的保证,交易是不可能发生。而支付宝承担起了信任中介的作用,所以淘宝等电商在短短十几年间快速繁荣起来。信任中介在整个庞大的交易体系中,扮演着一种中心化的重要角色。这是一种中心化的机制或模式,已经存续了几千年,帮助人际间降低信任成本,从而促进交易的发生、交易频率的增加、交易范围的扩大。

然而,信任中介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常常安装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中。

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技术方案,其基本思想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建立一个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参与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每个人(计算机)都有个一样的账本,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并不需要一个中心服务器作为信任中介,在技术层面就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不可篡改性,也就是可信性。

相关链接

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一员。当你把商品卖给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时。

如果没有信任中介的保证,交易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支付宝承担起了信任中介的作用,所以淘宝等电商在短短十几年间快速繁荣起来。

信任中介在整个庞大的交易体系中,扮演着一种中心化的重要角色。这是一种中心化的机制或模式,已经存续了几千年,帮助人际间降低信任成本,从而促进交易的发生、交易频率的增加、交易范围的扩大。

篇2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生产方式;变革;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浪潮的推动,技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历史,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被新技术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种影响与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变革,使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经济形态,面向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输与获取方式,还改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模式,推动了社会经济与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文章通过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于影响,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1 人类生产方式的内涵与作用

1.1 生产方式的内涵

生产方式指的是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种生产力因素的结合形式,需要交换形式与资源配置的结合才能实现其作用,生产方式具有社会属性与物质属性,分别表现在社会生产与物质生产两个层面。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性质的决定因素,而物质生产方式是通过社会生产来表现的。社会生产形式是社会范畴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与技术属性。技术属性指的是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属性指的是分工协作的程度,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才能发挥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与效果。

1.2 生产方式的地位与作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纽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必须依据生产力选择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会影响生产资料的消费与分配方式,决定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传导机制。生产方式会对社会变革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实现对上层建筑的改变。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网络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逐渐向网络化与社会化过渡,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2 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2.1 劳动方式的变化

劳动方式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革命通过改变生产技术条件与生产形式两方面对劳动方式产生影响。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而互联网是在保证个体独立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的方式,互联网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利用,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生产技术与工艺提供了现实动力。

技术条件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组织的格局。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效率较低,逐渐暴露出反应滞后等缺点,为了适应信息化的生产发展,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纵向传递与外部信息的横向连通。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信息资源传播的固有格局,提高了社会劳动形式的专业化,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2 生产形式的变化

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对对生产形式产生影响,资源信息流动是资源优化的基础条件,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度与流动性能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信息传递上能保持信息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网络应用的普及突破了用户间的信息流通障碍,推动了信息自由化、合理化的发展。受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市场危机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相关部门通过信息网络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科学的干预,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2.3 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变化

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典型判定标志,在信息网络发展的今天,信息和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从消耗劳动力过渡到脑力,信息转化为资本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间的交换不再通过资本的环节,使生产资料与信息的流动面向社会化、自主化,因此传统不平等的生产资料占有现象逐渐弱化,对立的经济矛盾也逐渐减少。信息网络时代的生产方式变化较为明显,但这种变革并没有克服资本经济的本质缺陷与内在矛盾,但不同程度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3 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信息网络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信息技术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过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掌握最新的经济与科技动态,开辟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形成的信息网络有助于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联系,搭建了科研机构与社会的联系桥梁,有助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渠道生产,加速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贡献了力量。

信息技术革命提高了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为资料公有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率,有效增强了就业与协作的联系,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实现,顺应了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信息网络增强了经济市场活力,促进了社会市场化的进程,能有效促进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与改革。信息信息技术革命还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 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劳动方式与生产形式两个方面对人类经济生产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将实现时代性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琦.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田彬.互联网技术革命视域下的人类生存方式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宋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

[4]张冠文.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D].山东大学,2013.

篇3

所谓的云金融,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金融产品、信息、服务等,以及金融云服务平台的总称,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商业模式。其中,互联网是云金融的基石,大数据是云金融的主要内容,而云计算则是云金融主要依赖的方法。本文从分析云金融的理论基础入手,联系云金融的主要应用,浅析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

云金融;特征;理论基础;应用;发展

云金融利用云计算的方法,将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数据进行整合互通,将杂乱无章的各类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之后,提供给信息使用者,大大提高了对数据的利用率,提供了金融服务的质量。

一、云金融概述

云金融的兴起为现代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学者指出,在未来传统金融可能只会站到金融业的三分之二甚至只有三分之一,而云金融将改变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与格局,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一)云金融的理论假设。

学者认为,云金融主要依赖于两个理论假设:技术决定诞生假设和客户决定发展假设。

技术决定诞生假设,一方面是说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就不会有云金融的萌芽,更谈不上应用。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技术,才诞生了互联网金融,也才有了我们现在广泛应用的第三方支付等云金融技术。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下,金融服务业所提供的技术形式决定了金融服务的路径和内容。在云金融的模式下,金融业发展更加多样化、创新化、个性化,金融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不同技术创新奖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不同的客户群体需求。

客户决定发展假设,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如果没有客户的支持,云金融也难以获得发展。在现在互联网金融和云金融快速发展的现实下,决定金融业发展和生存的将不仅仅是传统金融中那些所谓的高端客户群体,一些普通客户、中小客户等群体也对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和云金融下,在注重客户质量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客户的数量,海量的客户对互联网金融和云金融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云金融的特征。

云金融依赖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载体,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载体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技术上存在简单与复杂之分,在空进上存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分,从传输载体上存在着有线与无线之分等,云金融较之传统金融业更加多样化、创新化、个性化,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其服务在内容上更加多样,在受众上更加广泛,在方式上更加灵活,因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云金融对我国发展的借鉴

云金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如对金融业、信息技术业以及民生工程等行业。

对于金融业而言,云金融的发展无疑拓宽了传统金融业的范围,使金融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灵活,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在云金融下,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金融业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采用云技术来进行,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第三支付机构支付宝就是一种基于云金融的金融支付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由此带来的是整个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对于信息技术行业而言,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强力助推器。我们都知道,云金融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是依赖于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没有互联网和互联网这一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也不知云金融为何物。云金融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就促使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支撑水平,为云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行业要不断地发展创新,不断地革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对于民生工程而言,云金融的发展也具有借鉴价值。居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交水费、电费、煤气费、宽带费等费用,这些费用金额小,往往又归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如果没有云金融服务,我们要到不同的部门缴不同的费用,劳神费时。有了云金融服务,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在网上完成各项缴费,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这只是云金融服务于民生工程的一个很小的实例,冰山一角而已。

三、对于云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

云金融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其给我们带来的便捷,针对其发展现状,对云金融今后的发展提几点思考。

(一)云金融服务要更加高效化、个性化、多样化。

与传统的金融业相比,云金融的特征和竞争优势就是高效化、个性化、多样化。因此,今后的发展也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三点。

从最开始的柜台服务,到网上银行,到今天的云金融,金融服务不断的从传统的物理介质到云服务平台转变,每一次转变带来的都是服务更加高效,对整个金融业的效率也是突飞猛进的提高,大大提高了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后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效化这一重要要素,只有加强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云金融服务的效率,才能够不断的促进云金融的发展。

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云金融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一些小微企业很难满足传统银行信贷的条件,难以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是他们可以从云金融服务平台上得到支持,快速、便捷的获得资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及时云金融品台的重要竞争力,也是金融机构一个重要的赢利点。

同时,在云金融品台上,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多样化,诸如小额借贷、P2P理财、第三方支付等,都是云金融服务的内容。

(二)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

云金融服务要获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云金融的发展将会突破金融业很多传统的思维、观念甚至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必须要从突破一些传统的约束,才能成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必须得到各级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的支持。

(三)技术研发是保证。

云金融的发展严重依赖于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这就要求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云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应该在科研立项、资金支持上予以支持,这对于构建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霍学文.关于云金融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

[2].朱江、韦海英.云金融融资模式:优势分析与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效率 向量自回归模型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吸引大量学者对其展开探讨和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技术的诞生与进步,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幅缓解了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受到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青睐。这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存的局面势必会对我国金融运行效率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到底如何,并没有太多定量研究给出答案。因此,量化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可以为金融业未来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

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

本文定量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的思路是:首先,利用我国银行数据测算出金融综合效率,再分离出其他分解效率指标。然后,构建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关系。

(一)金融效率测算与变量选择

为了具体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效率的影响,我们首先对我国金融效率进行测算。由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市场份额最大、影响最强,因此本文对银行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来测算金融效率。在指标的选择上,本文结合我国银行自身的发展特点,借鉴生产法,选取固定资产净值、人力资源、股东权益以及银行存款作为投入指标,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则是产出指标。运用DEAP2.1,可得到2006~2015年这10年间我国金融效率的变化情况:总体看来,金融效率整体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这一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即金融综合效率(TF)均值为0.960。此外,分解出的纯技术效率(PE)、规模效率(SE)、技术进步指数(TE)在这10年间皆有所下降。

在本文互联网金融和我国金融效率的动态相互作用研究中,内生变量包括:可以衡量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即金融综合效率(TF)、金融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技术进步指数(TE)、金融管理水平的纯技术效率(PE)以及金融业规模经济水平的规模效率(SE);衡量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额(INT)。

(二)变量平稳性检验

要构造VAR模型,建模数据要通过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Eviews7.2对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并根据AIC小准则确定序列最优滞后期。

为避免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存在的伪回归现象和除异方差问题,本文对各数据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表1显示,LNTF和LNTE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LNINT和LNSE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LNPE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因此,对数化后的序列均是平稳的。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本文使用AR(Auto-regressive)单位根对VAR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在AR根图中,当模型所有特征根小于1,认为该模型稳定。由图1可知,所有模型特征根都分布在单位圆内,即都通过了稳定性检验。

(四)VAR模型估计结果

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分别建立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之间的VAR模型。

模型1是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综合效率之间相互影响的VAR模型,其参数估计结果为:

可知,模型1、2、3、4的F检验的p值都显示模型是显著的。从拟合优度来说,前两个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高,后两个模型中以LNSE、LNPE为因变量的方程拟合度不甚理想。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将进一步研究模型中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响应。

(五)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刻画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反应。本文运用Eviews软件来获得金融综合效率(TF)和分解出的技术进步指数(TE)、纯技术效率(PE)、规模效率(SE)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冲击时的脉冲响应轨迹。

图2-5分别为金融综合效率、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基于VAR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冲响应曲线。首先,本文分析金融综合效率对互联网金融的脉冲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由图5可知,金融综合效率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在前10期中一直是正、负交互更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趋于稳定的收敛。具体的响应轨迹: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金融综合效率在期初表现为一个负向响应。随后有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并在第3期达到正向响应的最大值。此后,金融综合效率在第四期出现明显的负向响应,可以认为金融综合效率增长开始减缓。在随后的5到9期,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综合效率的冲击一直在正负交替中逐渐减弱,并在第10期左右减弱为零。进一步考察追踪期期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综合效率的累积冲击效应,可以发现在前3期和前10期的累积冲击响应分别为-0.0025和-0.005。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在整个考察期内对金融综合效率有负向的影响,虽然在个别时期表现为正向影响,但时滞较短,并迅速在下一时期转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也推动我国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学习新技术、完善自身经营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推动传统金融的进步。虽然互联网金融目前只是在渠道上超越传统金融,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其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长远看来互联网金融会给我国现有金融体系造成一定挑战。

其次,本文分析技术进步指数(TE)、纯技术效率(PE)、规模效率(SE)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脉冲响应情况与响应路径。通过比较发现,三者对互联网金融的脉冲响应模式皆与金融综合效率类似: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响应在前10期一直处于正负响应交互更替的波动阶段,期间冲击力度逐渐减弱且趋于稳定的收敛。再看互联网金融对三者的累积冲击效应发现,技术进步指数对互联网金融的前10期累积效应为正,与此相反的是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在前10期累积效应为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进行相应的技术革新与业务创新、积极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的发明大力推动了传统金融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十年,传统金融机构本身存在着人员臃肿、体制固化、成本管理混乱等经营管理问题。相比互联网金融的灵活多变,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过去依靠增设网点、大量投入人力财力的扩张方式变得不再那么有效。具体表现为传统金融业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表现为受到互联网金融负向影响。

三、结论

本文使用我国2006-2015年的样本数据,首先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金融效率,然后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分析显示,总体上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综合效率有轻微的负向影响,但是对传统金融业的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有正有负。

首先,互联网金融发展在整个考察期内对金融综合效率正、负影响相互交替,累积效应是负向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推动着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完善自身经营过程中的不足。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其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能力的不断提升,长远看来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

其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正、负影响相互交替,但技术进步指数的长期累积效应为正,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长期累积效应则为负。其原因可能是,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进步和扩张,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动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但由于传统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一些经营管理问题,以及不能及时随着市场调整经营理念,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冲击,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受到负向影响。

篇5

“直销银行”根植于互联网时代,作为采用新型运作模式的银行,应运而生、顺势而盛。它几乎不需要设立实体业务网点,有些情况下甚至不需要发放实体银行卡,通过邮件、电话、传真、互联网及互动电视等媒介工具,就可以实现与终端客户的直通,快捷便利地开展业务往来。

“直销银行”产生于20世纪末互联网初兴时期,在“互联网+”的背景衬托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国银行业是否可以借助“直销银行”转型已成为行业热议的命题之一。 “直销银行”产生于20世纪末互联网初兴时期在“互联网+”的背景衬托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海外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就海外直销银行的发展演变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至今,国际直销银行走过了25年的历程,在利率市场化、网络技术进步、客户消费观念和习惯改变、监管导向调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发展、模式初成,快速发展、整合分化,以及创新突破、百花齐放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银行业都相应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机构和业务模式。

(一)1989年-1998年:萌芽发展,模式初成

在直销银行起步阶段,产品服务、销售方式和渠道布局都处于摸索试探和快速变化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直销渠道从初期的电话和邮件开始向网络转移,但整体来看,直销银行在市场的影响很小。

1.驱动因素

利率市场化势不可挡。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欧各国陆续完成利率市场化。德国1976年全面放松利率管制,英国1981年取消公布最低贷款利率,美国1986年完全取消Q条款,银行业的利差收益遭受挤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突破势在必行。

互联网技术横空出世。20世纪90年代末,最令人激动的技术革新莫过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随着互联网进入长期快速成长通道,销售和交易等市场行为也在技术上从电话模式向更便捷、更便宜的互联网转移。

2.领先银行与标志性事件

1989年10月,英国的米特兰银行创办了全球第一家直销银行First Direct并取得了成功,它通过位于英国利兹市的呼叫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First Direct在推出不到两年后便获得了10万名用户,并于1994年开始赢利,今天已成为英国影响力最大的直销银行品牌之一。

随着First Direct的成功,欧美其他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出现了自己的直销银行。1995年,美国第一家直销银行SFNB正式宣布成立,是世界上第一家完全通过互联网运营的直销银行。1997年,ING集团在加拿大设立了集团第一家直销银行ING Direct Canada,并在日后将该模式逐渐推广到欧美其他各国,成为规模最大的全球性直销银行。德国的DAB Bank于1994年成立,在德国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中开创了直销证券经纪模式,后成为欧洲第一家推出网上股票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

3.发展特点

战略定位:在直销银行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线上渠道代替传统银行的线下网点,从而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利用成本优势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薄利多销的模式来吸引客户。

产品/服务:纯线上渠道的直销银行在发展初期的产品主要以存款、消费贷款等基础性的产品为主,同质化现象明显,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同时,合同签署、支票存汇等常用的服务都需要通过邮寄的方式实现,在安全性和时效性上相比传统银行都存在较大不足。

渠道:直销银行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以电话、邮件等线上渠道代替传统银行的线下网点来服务客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销银行也逐渐向网络模式推进,从而持续降低人工服务的成本并提供更便利的渠道体验,纯粹的网络直销银行模式开始出现。此外,部分直销银行也开始通过提供邮寄账单、合同服务,自建ATM或合作建立ATM网络等服务渠道来尽力弥补线下渠道缺失造成的不足。

总体而言,直销银行刚刚起步,无论在技术上和服务模式上都不成熟,在品牌认知度、用户信任度及服务体验上均落后于传统银行。此阶段直销银行的获客成本往往较高,规模在银行业中的占比也可以忽略不计。

(二)1998年-2010年:快速发展,整合分化

2008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银行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直销银行也难以幸免。根据统计显示,2009年美国直销银行业的资本利润率(ROE)为-4.34%,比当年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低3.64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看,多数直销银行基本上经受住了危机的洗礼,也为纯线上直销银行模式在完善风险控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驱动因素

经济周期波动深刻影响了银行业竞争格局。2008年次贷危机对金融业造成极大冲击,行业内出现了整合并购的浪潮。受危机的影响,部分直销银行因为自身承受风险能力较低而被迫倒闭或重组,小型独立直销银行承受风险能力低,纷纷成为大银行并购的对象。这一轮行业整合使得领先的直销银行做大做强,部分小型直销银行则走上差异化道路。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的直销银行模式在多国快速发展,并开始蚕食传统银行市场。传统大银行面对激烈的竞争开始主动应对,欧洲多国大银行通过并购早期的直销银行或者成立子公司纷纷试水直销银行。

2.领先银行和标志性事件

这一阶段,互联网技术和商业化进一步发展,直销银行在多个国家继续快速发展。以美国为例,目前资产总额最高的16家直销银行中有9家是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创办的,主力来自外资银行、券商、险企、信用卡公司、车商等市场新进入者。美国直销银行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0.7%提高到2009年的3%,年复合增长率达20%,远超美国银行业整体7%的增速。

与此同时,直销银行模式除了在美英德等金融产业发达的国家持续推进,也开始在欧美的其他国家大量出现,如意大利的WeBank银行和Fineco银行、波兰的mBank银行、澳大利亚的UBank银行,以及全球性的HSBC Direct等。

3.发展特点

战略定位:在行业整合分化的大潮中,领先直销银行做大做强甚至向全功能银行发展,而一些小型直销银行则转而走向差异化之路。

领先直销银行做大做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荷兰ING金融集团旗下的ING Direct。在进入目标市场初期时,ING Direct主要针对25岁-40岁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中高收入群体并取得成功。随着业务发展,ING Direct通过不断丰富网上产品种类、建立线下低成本的ING咖啡馆渠道等手段,成功将目标客户拓展到了更加广泛的人群。而小型直销银行则开始走差异化道路,针对不同的目标客群打造自身特色,最为典型的就是First Direct。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还出现了一些走专业化产品路线的直销银行模式,如美国的Scottrade、Onvista,德国的NetBank等。

产品/服务: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直销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在这个阶段十分突出,不再局限于起步初期只提供简单的存贷款产品的模式,在保持简单快捷的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组合,满足用户更广泛的需求并持续提高用户的黏性。例如,美国的Scottrade和Onvista直销银行主打股票、基金的投资服务,相比传统投资渠道更加简便快捷。

渠道/营销:一方面,随着技术发展,网上渠道的完善,直销银行更多的服务功能和产品销售实现了网络化,更多产品提高网上推广力度。另一方面,部分直销银行开辟了自己的专属线下网点,或通用母行的线下网点开展服务,“线上+线下”的模式成为直销银行打造形象、提升信任度和体验度的重要方式。在营销渠道的选择上,由于目标用户使用习惯的特点,直销银行更加重视互联网渠道的推广,如投放更多的网络广告、率先使用社交媒体营销等。

(三)2010年之后:创新突破,百花齐放

在度过了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后,近年来直销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2012年美国银行业的ROE为8.7%,而直销银行业则达到11.4%,这说明美国直销银行业更快地从危机中复苏,体现了直销银行模式的活力。

直销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占据了约7%-10%的市场份额,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从2010年至今,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直销银行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突破,百花齐放,并同时开始向全球蔓延。

1.驱动因素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爆炸式发展。技术进步推动了直销银行模式上的创新和进一步快速发展。欧洲直销银行业继续发展,出现新型直销银行,如主打移动端的创新模式等。2010年后亚洲、澳洲等直销银行出现并快速发展。

客户需求的变化。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网络金融的效率,使随时随地的体验成为可能,为满足客户对社交化、定制化、金融场景化的需求,顺应互动、跨界的趋势,纯移动端的直销银行正式推出。

综合金融进一步发展。金融开放和融合(与非金融的融合)。美英德直销银行继续重组,大银行收编趋势加速。经过不断地兼并整合,目前,全球大多数的直销银行都是大型银行集团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或子品牌。

2.领先银行和标志性事件

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华侨银行在2011年5月推出直销银行子品牌Frank。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Frank从产品设计、网络渠道风格到营销手段上都大胆创新以迎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并辅以线下渠道作为其品牌宣传的手段。Frank的线下商店整体风格清新明快,店员也都是和顾客相仿的年轻人,柜台设计完全开放。这种店面设计颠覆了银行网点的刻板风格而更像是一家家精品购物店,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巴黎银行于2013年在法德荷比四国同时推出直销银行品牌Hello Bank,以移动客户端作为服务客户的唯一渠道,PC端仅用来推广品牌而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Hello Bank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家完全通过移动端渠道运营的银行品牌,体现了直销银行紧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创新精神,又一次走在了银行业的前列。Hello Bank还大幅简化了登陆、产品购买、转账查账等功能的流程,以更好地适应用户在移动端的使用习惯,大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3.发展特点

篇6

聚焦移动互联时代的金融风险防控,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金融软件服务供应商的代表展开热议。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监管部副主任单继进表示:“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以会计电算化为开始的记录数据阶段,二是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集成数据阶段,三是以管理系统建设为起点的应用数据阶段。”

“为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监管挑战,银监会EAST系统正逐步部署、安装。该系统建设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的数据模型采用的是封闭的数据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对数据库是开放的,各种数据库都可以接进来,再去做模型或是做自己的应用系统。整体来看,我们的思路是比较超前的。今年,整体EAST系统将实现全线应用实施,各地银监局将完成全辖中资法人机构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数据采集和监管应用。”

在信息技术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也走在前列。工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谭路远表示:“针对移动互联网金融特点,工行一要监控网络接入,二要实施接入的识别防范,三是在运营层面强化数据通信加密。”为此,工行始终坚持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的主导思想,牢牢把握IT系统架构,进行产品与程序的异构组合,不断完善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的防范体系。

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应是一种优势互补,而非风险叠加。对此,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杜志亮表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控也要坚持银行业风险防控的体现。”

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大行业协作以及跨行业、不良信息、数据分享机制。二要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跨行业的客户身份认证和核实,实现客户在线帐户认证、变更、交易、监测、注销,并通过法规进行明确。三是要规范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行为,界定交易,明确电子签名规则。四是建立全社会征信系统,完善征信机构的产品以及技术创新,满足互联网金融新的征信需求。五是确保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创新、风控、资本要求等方面,实现相对统一的业务监管要求,规范互联网的金融创新。

篇7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发展 创造

1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被应用在军事方面的时候,极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创造能在若干年后广泛的被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环境中,尤其是借助了互联网作为平台之后,“地球村”已经绝非再是一种概念,凭借计算机各个终端中的相互关联,已经完全演绎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场景。互联网环境在不断的发展,无线数据信号传输所带来的便利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快的信息处理器仅仅是从硬件方面对计算机技术的提升,软件方面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推广也是日新月异。

2 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

回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特点,在所谓“冷战”时期又有计算机被大量的应用在了军事方面,由于涉及到了海量的数据运算,因此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革新极为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硬件技术一直是各大硬件厂商技术攻关的重点。而当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来之后,计算机又被快速的融入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不同的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来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根基,因此一大批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甚至是个人又引领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

总而言之,在软硬件两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技术借助信息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两方面里程碑式的创造,让世人的生活完全迈入了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之后,进而衍生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3 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

针对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分析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已经逐步的趋于理性化,虽然在宏观上来说仍然本着软硬件两个方向分别开展技术革新与创总工作,但是相互之间的融合甚至是依附关系也逐步的日渐明显。归纳起来说,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本着四个原则:

3.1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速度”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的确需要硬件技术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为支撑。但是相对于以往盲目的追求利用硬件技术的革新来提升其运行与计算速度而言。目前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的选择已经不再盲目强调这一点了。一是,计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上,无论是处理器还是内存,精巧的体积与超高的性能在一般的民用层面上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除了极为专业的运算之外,硬件技术已经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提升的空间;二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运行速度的破坏性实验数据来看,当其运算速度长期保持临界值状态的时候,会导致其大大的缩短使用寿命,频繁的更换计算机硬件的话,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好事;三是,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已经相对稳定,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术革新,势必会让其成本激增,这样反倒不利于现有硬件的普及与推广。

3.2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简单”

当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还处于3.1时代的时候。诸多计算机业内人士就大胆预言说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到了“一键式”时代了。的确,视窗操作系统完全颠覆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个体式”发展格局,把软件技术完全囊括在视窗操作系统的“配套式”发展模式下。不过,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臻完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较为明显的显现出来,因为视窗系统的漏洞导致的大规模病毒扩散、数据泄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已经也不再盲目的追求这一点了。一是,视窗操作系统的简便操作给系统的稳定带来很多的隐患。黑客大规模的利用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来窃取相关核心数据已经并非个案,而视窗操作系统对对应措施仅仅是在事后做出技术修补,这对于大多数专业化运行体系而言绝对是一种巨大的阻力;二是,视窗操作系统商业化概念炒作的盛行导致了更新速度的提升,但是在这种系统更新的背后其核心技术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反倒是客户需要因此支付高额的费用,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上考虑,过度依赖视窗操作系统并非明智之举。

3.3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之间存在交叉与融合

黑客问题一直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矛盾点。在软硬件技术各自为战的时期,虽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效果并没有太明显,但是将软硬件技术融合在一起之后,采用硬件防火墙与软件防病毒系统兼容的形式,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机运行终端的稳定性,这就让软硬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抓住了融合与交叉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城域网”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优势。

3.4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都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

互联网无线环境的推广与应用,给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软件需要配合在无线环境下确保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处理稳定,硬件需要在无线环境下确保数据终端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精准。因此,目前全球各大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都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围绕着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作为一个全新的“风向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技术的角度上满足计算机的实际运行与应用,一方面可以从营销的层面上满足软硬件设备的市场需求,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在无线环境下,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都区域模块式发展的新方向,广泛的参与其中之后,对于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把握先机。

4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也会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和技巧性,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规律,更是时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康文德.计算机技术在面向市场需求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01).

[2]段彩霞.论述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

[3]孙艳杰.论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创造与选择[J].西部素质教育,2016(03).

篇8

【关键词】“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对策

一、“两化融合”的实质

“两化融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两化融合”是历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其实质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渗透、循环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直至赶超工业化水平,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由量的不断积累实现质的飞跃,最终达到均衡发展、和谐共生的良好状态。

二、全国“两化融合”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革新带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模式变革

在信息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将随之变革。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使大批“无人工厂”成为可能。同时,物联网技术将促使制造业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将大行其道,成为日常管理和办公工具。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推进企业IT服务的外包。企业通过支付服务费给云计算服务商从而使用云平台软硬件,代替自行购买。云计算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有利于大型企业管控所需数据,同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门槛。

2.“两化融合”将从单一企业信息化向产业链、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

为了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不能单一依靠自身资源,还需要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如供应商、厂家、分销商、客户等行成产业链协同。以实现及时生产为例,企业需要及时收集市场需求的动态信息,并完成企业信息系统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信息系统对接,同时要与下游分销商信息系统对接。通过生成的无聊需求表(BOM表),企业可以根据产品销售状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发展日益迅速。在产业集群内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等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信息化水平。

3.传统企业将向智慧产业变革

智慧产业是指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相比,智慧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且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对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提出智能对策。其智能化表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实现生产经营智能化与反应及时化。商业智能系统(BI)等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将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中国推进与深化“两化融合”的对策建议

1.全方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两化融合”

加快构建国家与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有利于推进两化融合”创新的政策,引导全社会积极创新并形成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实施技术创新和改造,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智慧创新型企业。企业自身也应加大对“两化融合”创新投入,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加大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两化融合”技术创新联盟。高校、科研机构等积极为“两化融合”服务与攻克难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精通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推进企业深化“两化融合”。

2.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两化融合”需把握几个重点。一是在工业各领域和各环节广泛推进信息技术,形成全流程渗透、全行业覆盖、全方位推进的格局。二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如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三是通过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的深化,推进重要业务系统的建设,使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四是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如教育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文化信息化等,推动社会进步。

3.深化“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企业建设,加强区域合作

进一步建设“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企业,并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影响力大、实施意义显著的项目和企业作为重点示范对象。通过“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论坛、推广会等形式,并建立对应网络平台加强沟通交流与协同,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加快“两化融合”进展。

同时,推进“两化融合”的区域间合作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要想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前进,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性能全面、操作简单、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很大程度上降低区域间信息使用成本,推进区域间信息互动和交流。如利用远程教育、新闻网络、数字图书馆等实现区域、政府和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可为企业产品设计、工艺知道、产品检测、网络化制造等提供帮助,为区域和政府服务。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杨学山.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展望.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3]杜昊,郑建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J].新世纪图书馆,2011(9):3-6

篇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新型互联网架构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急需进一步的完善,由于目前信息发送与接收过程中漏洞较多,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新型媒体技术成为网络攻击的新目标。由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个人计算机信息的全面扩大,国家信息与企业相关技术资源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储存与传递,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重视对网络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化,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的信息保障系统。本文对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为国家建立完整的互联网信息系统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网络安全;信息技术;发展态势;思考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然是互联信息化的主要受益者。近十年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得到空前发展,网络信息化发展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逐渐完善,社会对互联网大信息时代依赖性也不断加深。因此,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信息化发展重要阻碍,国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全面监管网络信息化市场发展,对信息化市场出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面提升网络环境安全性。

一、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新型互联网架构

自互联网建立至今,其发展仅仅花了30余年就在全球得到全面普及,其应用从开始的信息传递到现在的商业运营、个人娱乐、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的重要平台,成为特殊的社会空间。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架构原则,互联网的核心信息传递方式是通过TCP/IP协议为基础的,这类基本架构使得网络信息传递限制程度低,匿名访问与网络攻击难以阻止,使用者在互联网上难以保证自己的隐私。如果想在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就必须对互联网架构模式进行革新,引入全新的网络架构模式,而这种新型网络架构技术基础就是不依靠单一的协议路线进行信息传输,以确保使用者信息安全性与隐私性为基本思想,对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研讨,明确国家未来网络布局与信息技术革新计划。

(二)新型信息资源掌控技术

目前,互联网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其核心是通过逻辑手段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发出与接收,建立全面的层次性管理与区域性管理。互联网基本信息资源主要是通过个人身份、域名与IP地址进行定位与识别,其具体分布范围较广,信息资源不够集中,这些特点使得互联网信息发送与接收过程必须依靠逻辑信号进行运转。新型信息资源掌控技术需要依靠管理技术与管理权限为基本原则,将其作为互联网运行的核心竞争点。

(三)新型搜索技术

目前,互联网使用的搜书技术主要通过用户输入数据命令进行检测,随着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全面性成为信息传递主要任务。新型信息检索系统需要将数据与传递模式同时进行,将信息中检索关键词与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云计算、语意网络、内容信息局域网络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优化检索流程与传递效率,提高互联网信息检索针对性与目的性。

二、网络安全发展态势

(一)新型信息媒体成为网络攻击的新途径

我国目前对新一代信息媒体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保障方面不够重视,网络安全与安全意识相对落后,由于互联网信息复杂性与无序性,个人与企业互联网受到攻击也成为常态,网络攻击者主要通过互联网数据传递的核心薄弱点进行攻击,导致整个数据库出现崩溃。新型信息媒体之所以成为受攻击重灾区主要原因是由于互联网逻辑程序具有局限性,攻击者主要通过建立与原信息数据相似的信任链,将信息库中漏洞最大化放大,使其对互联网系统甚至是整个社会信息接收与发送造成严重威胁。

(二)以主动式监听技术为代表的复杂攻击成为网络攻击的新方式

由于互联网攻击行为成为网络信息传递的主要威胁,国家政府部门与大型企业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攻击对象,攻击目标也从纯粹互联网攻击转移到通信领域,互联网攻击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传统网络攻击模式主要是对通过互联网存储数据库进行攻击,目前主动式监听技术主要针对网络游戏商、网络服务商、网络设备商与网络定位服务商的数据传输进行监听,从而获得企业内部关键性信息。我国许多依靠互联网平台大型服务商都受到主动式监听攻击,这种复杂的网络攻击方式严重干扰网络信息安全传递,是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隐患。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与大数据化时代全面到来,网络空间安全性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互联网也是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信息重要载体。个人计算机信息化全面发展也使得网络安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性关键因素,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国家经济发展过分趋于数据化。不可否认,互联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互联网信息中存在的漏洞成为了不法分子牟利的新途径,因此,国家需要全面深入对网络空间制度的改革,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明确网络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国内外网络安全的改革经验,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进行全面改革,保障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奇,洪学海,王伟,连一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思考[J].信息网络安全,2015,04:1-4.

[2]文玉锋,赵雪梅.关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思考———采用网络安全新技术,为网络财务安全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12:51-52.

[3]包东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思考[J].当代通信,2004,22:46-49.

[4]李润森.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04:6-8.

篇10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转载;权利限制;权利保护;微信公众平台

一、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是媒体,有人便用自媒体时代来形容互联网带来的这种变化。自媒体是一种平民化、低门槛的普通大众媒体,它一方面具有个性化、传播迅速的优点,但由于信息原创难、相关法律法规不规范,加之自媒体与网络社交相联系,使得大部分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来自于网络转载,这便带来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风险。2014年9月,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对广东省首例微信公众号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进行宣判,认定被告微信公众号的擅自转载行为侵犯原告著作权,判令其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在网络转载行为盛行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成为自媒体新宠的今天,网络转载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的认定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应当是原创作品,但其转载乱象屡见不鲜,同时,互联网产业下的著作权主体从传统著作权法下的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两者双向关系转变为著作权人、社会公众、网络服务提供者三者复杂关系,著作权主体差异以及客体、权利类型的扩张都使得著作权人维权困难。因此转载现象虽泛滥,维权事件却极少,即使原创作者心有不甘,人们对于转载行为却司空见惯,多数的公众还表现出乐意为之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便导致了利益的博弈,立法应当强调著作权人权利保护还是不妨碍信息的传播?自媒体时代下的传统著作权法又该作何变革与选择?

二、自媒体时代下著作权限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目前不少学者注目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的研究,旨在正确划分网络侵权责任,在保护著作权的同时少阻碍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这是有价值的工作,但笔者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立法应当符合时代的要求,在自媒体时代下对著作权限制制度的研究更具时代意义。

从互联网发展角度看,在自媒体发展蓬勃的今日,高效率的信息传播模式已经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必须,包含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传播类权利从以往的“小权利”迅速勃兴成为著作权制度发展的重点,较少的著作权限制已经导致普遍性的违法,因此传播权的勃兴必须建立在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础之上,也即表现为限制规则的勃兴。在网络环境下过分强调著作权人的利益,不是极大地限制信息的传播,与互联网自由、高效的精神冲突,就是可能导致网络著作权诉讼“爆炸”,增加法院的审判压力。在两难选择中,我们有必要对著作权法作出适当的限制,以顺应时代的变化。

从我国著作权法立法目的考虑,笔者认为,追求科技、文化发展与著作权人利益的保护都是著作权法的价值追求。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著作权法规则的冲击,自媒体时代下的著作权制度设计必须将科技创新与商业发展作为重要考量指标,不能因保护著作权人权利而限制创新、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正如WCT序言在重视加强版权保护的同时指出“有必要按《伯尔尼公约》所反映的保持作者的权利与广大公众的利益尤其是教育、研究和获得信息的利益之间的平衡”,这也符合世界立法趋势。

从著作权人利益保护角度看,出于诸多原因,目前网络著作权纠纷权利主体、侵权主体、管辖法院确定难,判决的平均赔偿额不高,案件调撤比例大,即使权利人有幸赢得诉讼也难能满足其经济赔偿要求。故笔者认为应当从限制制度着手,通过利益平衡机制从根源上遏制侵权纠纷。就网络转载行为而言,人身权中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中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更容易遭受侵害。人身权虽不能直接带至财产利益,但却是作者人格的延伸,而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等限制制度都要求作品使用者注明作者姓名及作品来源,因此完善限制制度既不妨碍社会公众的权利,又能督促转载行为人尊重作者的精神权利。由于著作财产权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流入,合理的法定许可制度带来的使用报酬则对切实保护著作权人财产利益有积极效用。

三、对著作权限制制度革新的建议

(一)制度革新的基本方向

目前,我国学术界主流意见认为,著作权法基本理论和规则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仍然是有效的,笔者对此持相同意见,自媒体时代下作品传播的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未变,并且仍然是调整权利人与使用人关系的重要依据,而限制制度的变革需要迎合自媒体传播特点、人们的普遍习惯、商业发展模式需求,否则极易影响传播效率、限制自由竞争。当然,认可传统著作权制度的功能并非否认其他制度的可能性,有学者认为私立著作权规则可以是应对传播技术革新的重要制度工具,其最大优势在于允许当事人基于特定商业模式,突破类型化的法定权利配置,弥补法定许可忽略交易成本的不足。

笔者认可私立著作权规则预期的积极效果,但由于私立著作权规则主要表现为服务协议,而目前网络服务上的著作权协议中只有《新浪微博服务使用协议》有较为详细的作品权利归属规定,包括《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等更多服务协议都只有“不得侵权”的宣示性条款,这也说明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即使采用私立著作权规则也难以达到充分合理配置权利的初衷,另外,私立著作权规则的合法性及效力也需要探讨。还有学者建议采用公共许可、开放许可等模式解决数字化著作权许可问题。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不能通过司法判决引导立法改革,法贵稳定的理念也给制度的创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并且大幅地变革虽然在理论上符合预期,让人充满希冀,但其现实操作性和实施效果难以把握,因此,在立法上宜以传统著作权限制制度革新为主,其他许可模式、私立著作权规则探索建立为辅,并以小范围变革为首选。

(二)具体的革新建议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因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人权利的较大限制,在网络环境下仍需谨慎适用,建议加强对抽象条件的适用,并通过立法对具体列举部分的范围加以限定,这虽增加了灵活性与判断难度,却符合自媒体时代的多元传播方式特点。日前,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增加规定网络媒体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可以属于合理使用。这是正视网络发展,将网络等同于报纸、期刊等媒体的表现,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法定许可虽能应对自媒体时代下“海量授权”的难题,但许可费、权利主体的确定使得法定许可的实施更适合交易成本较高的环境,造成传统法定许可制度与自媒体时代下“海量转载”但低成本的环境不相契合。对此,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其与集体管理制度相结合,并优先考虑将转载、摘编法定许可的范围扩大至互联网环境。转载、摘编他人网络作品是自媒体时代下最普遍的侵权行为,若不对此进行变革,“恶法”的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大。我们不能否认实施近二十年的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的积极效果,也不能仅因为传播方式的变革而完全放弃其在自媒体时代的适用,但笔者认为在目前严格限制的情况下不宜完全放开,建议以网站性质、媒体资格等因素对进行转载的主体资格进行限定,不妨碍媒体之间的自由竞争以及作品的正常传播。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快速与便利,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展现个性的方式,但人人都能发声的低门槛却导致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泛滥难止,此时如一再强调著作权的保护,则限制了信息的传播,一般转载行为是侵权行为的认定也有违公众的普遍认知。而合理的著作权限制,有利于维持信息传播效率,有利于督促作品使用人尊重著作权人人身权,有利于著作权人财产权的实现。当然,制度革新仍不能操之过急,宜以小范围变革为首选,逐步实现著作权制度的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熊琦.社交网络的著作权规则[J].法学,2012,11

[2]梅术文.免费传播的终结与传播权的勃兴[J].知识产权,2011,4

[3]张平.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的变革[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4

[4]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的调研[J].法律适用,2009,12

[5]管育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的产生与发展综述[N],中国法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