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自媒体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自媒体专业

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技术革命对传统媒介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就开始了。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更作为一个平台,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急剧增加,特别是美国时代华纳与AOL合并后,“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于大多数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已不再陌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经历了从质疑到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时至今日,那种认为在新媒体的>中击下传统媒体难以找到出路的论调已是鲜有耳闻。今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不同媒介形式各自的特点,更多思考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适应与转型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受众研究、管理手段、传播模式、广告模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传媒产业,人才从来都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与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讨论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始于本世纪初。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适应转变的问题。2002年珍埃伦·斯蒂文斯称自己为“背囊新闻记者”,一时间使得如何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当时媒介融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在讨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的,如广播电视电影学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探讨。但是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30%-40%。同时,新媒体相关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然而,有了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支撑不代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自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起,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另外,许多高校也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等。然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如: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有多学科理念、内容整合理念、平等传播理念、本土化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把网络素养作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等。2011年6月25日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学者和业界精英也提出了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许多见解。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专业融合、方向拓展、课程重构以及行业接轨来进行改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性教育,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种媒体及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探索出两种模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出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相关理论仍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而相关实践缺乏成熟的模式,仍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媒介环境即媒介融合的实际,从而导致有的探索偏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收效不甚明显。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也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定义也在被不断改写。新的媒介形态的外显性和直观性使得我们容易将新媒体整体的产业与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等同起来。同样,媒介融合在媒介终端的融合也最为直观,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将两者等同而忽视了媒介融合背后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以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

(一)消解低端复合型人才的“负荷”,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当下许多人认为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复合性,即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但这种“复合”往往只是跨媒体技能的叠加。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与渗透使得新媒体本身具有融媒体的性质,致使有人认为一个新媒体专业人才要想胜任相关工作必需掌握相关所有媒体的从业技能,如广播电视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等。在相关的实践方面往往将课程设置的范围扩大,比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设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在新闻学等学科中也同样设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一来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变得十分庞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所适从,学习的内容多、压力大,却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高校因为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不足。媒介融合的表象背后其实是整个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领域包括传媒业内部的融合,即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即通信业、计算机业和电子消费品业的融合。其中传媒业内部的融合以及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代表了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融合。而三网融合代表了传播渠道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和渠道的融合构成了媒介融合最重要的部分,而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终端的融合等同于媒介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也曾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五个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的融合和信息表达的融合。有人认为这五个类型几乎涵盖了媒介融合的所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三个融合直接导致了后两个融合的产生,前三个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而后两个是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而目前来看,新媒体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只考虑了后两个融合。对产业融合的领域以及媒介融合的层次把握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机械的、低端的复合人才。他们的技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完成一些十分具体的工作,而对于企业发展的规划,媒介运用的统筹等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他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高素质的媒介融合管理人才才是目前市场最急需的。同时,这样的认识也使得媒介融合的研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对其背后的内容和网络的融合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企业抱怨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一般从高校直接招聘的毕业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另外,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而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媒体环境和整个运作的流程,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统筹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的经营与管理方面,企业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统计,在未来三年中,新媒体方面的人才缺口将达6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能够引导并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并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二)打破僵化的教育模式,建设横向融合的培养模式

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之所以僵化,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的变化。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分立的。拿印刷业来说,它所生产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传播的网络是有形的分销渠道,接受内容的终端一般是纸质的印刷品。而广播电视业生产的内容一般以图像或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输网络为有线或卫星网络,接受终端为收音机、电视机等。同样电信业又有一套独立的内容、网络和终端。与此相适应,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也是按行业进行纵向分立的专业设置,如新闻学(偏向于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等。这种专业的设置直接导致了课程的设置也按照不同产业进行设置。各个专业除了安排一些共同的核心课程外,其他的课程中新闻学专业注重的是报纸新闻的生产,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注重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学注重的是书籍、报刊杂志的编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视野却局限在网络上,没有看到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协同关系,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的融媒体性质。这种壁垒森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难适应媒介融合下市场环境的需求。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原先纵向分立的产业壁垒开始被打破。在内容生产方面,原来的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被统一为数字语言,而传播网络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最终都被统一到了互联网的框架中。呈现内容的终端变得无处不在,同一个终端可以呈现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终端上。这样一来,纵向分立的产业结构开始向横向整合过渡,逐渐形成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分离的产业。为了适应新的趋势,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从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方面去进行。融媒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信息的传播渠道及传播的手段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终端的研发和革新方面了解即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产业规制政策的探索,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作为较高层次的研究生的教育课题。

(三)改革脱离用人市场盲目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校企政三方深度合作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依靠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协作。这实际上也是由媒介融合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高校还存在“双师型”师资匮乏,相关的设备不足,理论教育方面缺乏媒介融合方面的教材,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等问题。这些也都是急需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提高介绍媒介融合内容的比例,但是又不能仅仅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仅添加一门媒介融合的课程,而是将所有的课程都放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高校可以对媒介融合展开系统的研究,编纂相关的教材,使得相关领域的教育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另外,高校可以自己设立一些研究媒介融合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项目,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这些都是对内的一些措施,而另外一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高校采取一些对外的措施。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在改革上的资金支持,使得优秀的师资能够引得进、留得下。同时也可以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去企业实践,或者挑选业界精英来校培训后任职等。这样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学校能够随时把握媒介融合的行业动态,使得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能够紧扣市场的脉搏。

篇2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微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54-02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活动。与新媒体红人“微博”相比,由于不再受140个字的篇幅限制,且可以实现群发、自动回复和一对一交流等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已逐渐成为微博的深度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如火如荼的新媒体浪潮中,高校思政教育要打破“走过场”局面,引起学生兴趣,实现与学生的多维互动,必须“贴地气”,主动使用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建设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不失是一种有效地“打入学生内部”的方法。

一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依然使用传统模式,即以思政课教学为主,以学生工作部、学校团委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组织部、宣传部的党校教育为辅。在思政课教学中,由于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形成了“满堂灌”的被动教育模式,师生间沟通甚少,学生的“不以为然”和“抵触性”甚大。尤其是个性鲜明的体育专业学生,理论素质偏低,又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教师往往要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纪律。加上学生对自身理论水平信心不足,也往往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发表观点,课程教学效果较差。

近几年,新媒体已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体专)为例,2004年创办思政网。2008年学校对网页进行改版,除开设了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子页面,还开设了校园文化和各时段党建专栏。2011年,思政网更名改版为健行网。同年,开设了学校、校团委、校学生会等多个微博账号。2015年,又开设了学校微信号和广西体专青年圈、广西体专大学生通讯社等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尽管如此,由于学校、职能部门和思政部重视和投入略为不足,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还很多。

二 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缺失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能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新媒介的产生就是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自微信诞生起,就逐渐力压微博,迅速占领大学生群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备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一个热门项目,以其丰富性和便捷性受到大学生的关注,而这种知识传递的即时性和碎片性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占领微信公众平台来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还是以广西体专为例,2015年,该校依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旨,建设了广西体专青年圈和广西体专大学生通讯社2个微信公众平台。然而经笔者关注和查阅,两个平台关注度都不高,广西体专大学生通讯社自创办以来有近400个关注,而广西体专青年圈从创办后频频“掉粉”,截至2015年度12月30日,关注人数不过百人。

1 实用性差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上应该注意与校园文化、校园安稳、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反观广西体专青年圈,2015年首期4篇均为转载,虽然内容主要围绕总理提出的“创新、创业”,但仅与大三的毕业生关系紧密,无法吸引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后导致整个平台没有体现广泛性和服务性而失去关注。

2 吸引力低

这里所指的吸引力,包括内容的吸引力、手段的吸引力和语言的吸引力等。以广西体专大学生通讯社微信公众平台为例,2015年12月的3期,内容除了思政教育还选放了街舞、动漫、足球,标题语言上也运用了如“学生证又多一项新功能,你造吗?”、“什么是感,什么是恩?”等网络用语,符合大学生的“胃口”。但整个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未能保持统一水准,说白了,还是缺少足够专业的“网络”,也未使用视频、动画等高吸引度手段。

3 互动性少

微信广受欢迎与其高度互动性是密切相关的。人们不但想第一时间知晓“圈子”里的新闻,而且也希望予以评述和表达,甚至参与。即:互动越强,越有;交流越多,越无法离开。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要想获得活力和影响力,必须在互动性上下功夫。但很多高校都没能做好,进而无法通过平台引起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

三 关于高校思政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思考

2015年9月,清华大学“原理”在线课程引起了关注,其使用轻快的音乐、“萌哒哒”的动画和好玩的网络用语打造的预告片一下子吸引了一批粉丝。虽然该课程并未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但是对我们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1 唱好思政课主旋律

高校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首先应与思政课紧密联系起来。清华大学“原理”慕课在“学堂在线”开课起,校内就有1000名大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获得这门课的必修学分,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课程的潜质。

当然,将思政课“微信化”,就需要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浓缩与碎片,精心设置更富有启发性的课程组织形式,搭配视频、动画、PPT、字幕和教学拓展资源。同时,还要设计更多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讨论环节,如推送学习建议书单,促使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进而开拓视野;又如定期确定讨论主题,学生可以自行将想法和心得发到后台,避免了上课不自信、不敢发言的尴尬等。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思政课,任意时空都能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且无论手机还是电脑都能满足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和选择更自由。

2 符合年轻化

被分享是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就应该考虑:“我们的文章会不会让学生觉得有趣、实用、有价值?会不会去分享?”

根据笔者研究,官方用语、心灵鸡汤、纯理论文字、新闻转载等这些无任何感官素材的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相反,具有娱乐性、草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学习攻略、生活趣事、经验分享、学生原创等。同时,要有吸引眼球的标题,避免主观拔高文章的思想内涵,更贴近学生的心声。在形式上,要使用符合大学生习惯的网络语言对原文章进行简化和提炼,控制篇幅;广泛运用图片、动画、漫画、音频、短视频、微课等,使其与文字交互,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目前数据可视化技术也越来越受欢迎,将文字变成信息图表,搭配动漫与特殊符号,不但系统完整,也独特简明。此外,MAKA图文编辑创作软件也是突破传统图文格式好手段。因此,精心优化内容与形式,使内容体现年轻化十分重要。

3 增加互动环节

研究显示,在信息传播中增加激励因素是促进受众关注的有效途径。因此,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要重视推出线上线下交互式活动产品,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和参与,提高传播效果。

如运用到思政课中,可以推出签到功能。学生到教室后可向后台回复相应数字,不但可以签到还可以看有多少人签到,自己排在第几。同时还可以推出评论功能,将课程案例图文或社会热点问题视频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反馈评论,并有一定的分数累加。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可以推出学校领导、名师、校友或优秀学生的感悟视频,每期不超过30秒,或推出我为学校建言献策等。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如开通投票功能,对校园不文明行为投票,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学生干部投票,对各项学生比赛作品进行投票,为征集各项核心价值主题活动投票等。还可以开通报名功能,如报名志愿服务、学生活动等。此外,也可以适度开设一些抢票、积攒、送祝福、限量小礼品等活动,激发学生热心参与。当然,所有互动,微信公众平台负责教师都要认真查阅和回复,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使学生获得存在感和参与感。

总之,在新媒体不断影响的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定要紧扣新时代要求和“90后”学生要求,主动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新媒体融合,形成多维度和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思政教师也要强化网络思维,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育人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启迪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精神成长。目前,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还是一种新尝试。对于体育大专院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要向兄弟院校学习借鉴,也要区别出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情况,同时留心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受众特性,进而不断地深入学生当中,获得学生认可,同时也积极地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王英红.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

[3]李楠,高嘉敏,马丽娟.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5(03).

[4]庞丽铷,苏琪. “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1).

篇3

分析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有序开展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一门高校网络与新媒体相关专业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点的专业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生就业实际情况、已从事与网站建设相关岗位的毕业生反馈信息,现阶段《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

1.1不够积极主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长时间以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大多推行理论课与实践课交替开展的教学模式,起先由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软件技术操作内容进行教授示范,之后由学生通过随堂笔记或者学习记忆对教师教授内容开展模仿操作.教师占据课程教学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缺乏生动形象性,学生学习过于被动,学习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调动.一些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布置的上机作业等不感兴趣,沉溺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致使专业知识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学生受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影响,对于自身面临的疑难问题难以迅速反应并开展自主解决.再加上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未能实现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对于“何为过程性知识、何为陈述性知识?”、“何为理论性知识、何为实践性知识?”等认识上模棱两可,即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教授知识展开有效模仿操作,也难以将它们运用至实际工作中去.

1.2不够实事求是,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教师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通过操作鼠标进行示范,学生片面的认识十分简单,学习过程中不实事求是,等到进入实践课要求他们独立开展操作时,面对提供完备操作流程的学习任务不屑一顾,认为太过简单;面对未提供相关操作流程的学习认识则无从着手,进而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学生未能基于独立自主实践队专业知识进行掌握,致使难以建立隶属自身特有的知识、经验架构,一旦进入社会职业岗位中便不知所措,无法独立自主制定工作方案,更别谈是付诸实际行动,难以有效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各方缺乏沟通,学生适应能力不足

结合毕业生反馈信息,普遍存在学生沟通意识欠缺,不具备客户至上理念等问题,致使难以对职业岗位进行有效适应.一些学生不明确客户要求,亦或对客户要求抛之脑后,而凭借自身主管意识开展设计;一些学生对客户要求形成错误认识,为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受各方缺乏沟通或沟通能力不足影响,致使返工情况屡见不鲜,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会对客户信任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有序发展.这些不良后果极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对后续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由此进入恶性循环;进而这些学生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没有成就感,不具备工作的动力.

2《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在时展新形势下全国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必须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引入先进的科技和成功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强化《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对促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逐步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强化教学内容改革

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强调对设计人员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功训练,对于网页设计等一系列相关操作技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能够娴熟掌握,具有管理、开发和维护小型网站的能力.鉴于此,《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展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前提是用人企业的需求.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从事不同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网上招聘启示及人才市场相关信息等,对不同行业需求开展总结:(1)以企业局域网为重要前提的操作,好比对等网的组建与维护、office文档的存储与整理、B/S企业MIS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一系列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2)企业网站的管理,好比企业网站建设、企业网站文件管理、企业网站策划等;(3)企业电子商务活动,好比在线商务活动、产品在线宣传、互联网信息处理等;(4)具备相应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设计能力,具备相应B/S应用程序开发能力;(5)娴熟掌握Flash、Dreamweaver等网页设计工具,精通CGI网页交互语言,熟悉HTML设计等[2].在此基础上,《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侧重Flash、Dreamweaver及Fireworks网页教学前提下,应当进一步关注HTML设计、图形设计与处理、JavaScript代码等的教学,以强化学生计算机图形设计能力、软件设计能力;此外,还应当强调网站建设、管理,强化学生对网站组建、管理、维护等内容的系统认识.

2.2强化教学方法改革

2.2.1案例教学法

要想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期间应当推行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进度、要求引入案例并开展好备课工作,对案例涉及理论、技能进行教授讲解,探讨案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处理对策等,同时案例要具备针对性、典型性,自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开展选取、设计.好比,可选取介绍“民族传统”、“家乡美景”等的门户网站,教师通过向学生开展讲解此类网站涉及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制订学期学习计划,设计制作一个小型网站,且网站制作过程要与课程教学内容保持协调.

2.2.2项目化教学法

选取实际项目为前提,加大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力度.在专业网站设计与制作过程的前提下建立学习项目,沿着职业岗位任务主要方向明确不同模块内容,包括网站建设方案制作、网站制作以及网站设计等,依托紧贴职业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效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依据职业岗位任务主要方向提取各项能力目标,并融入进制作网站建设方案、网页基础知识储备等多个不同模拟制作任务中,达到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此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关独立实践任务,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自身所学知识理论进行巩固,进而娴熟掌握各项网页制作技能.

2.2.3任务驱动教学法

将实践操作任务、模拟制作任务作为载体,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部署一系列模拟制作任务,并与其中插入相应的知识内容,经由任务背景介绍、操作流程讲述、知识点拓展等布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经由任务把所掌握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进而强化自身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实践操作任务环节,以增强学生自学能力、技能应用能力等方面训练.以某学院网站引导页任务制作为例,应展开下述操作:(1)背景介绍,经由该学院网站,提升学院影响力,为师生相互、校企相互、家校相互等往来提供便利;(2)任务要求,对学院网站特色进行尽可能凸显,吸引更多网页浏览者,并为浏览者留下深刻印象;(3)任务分析,设计前对学院网站用户相关需求展开全面研究,找准网站风格定位,可选取图片或者Flash动作用以引导页,将图片用以引导页第一步通过PS设计好引导页效果图及Flas,然后开展切片,最后完成表格设置工作,并将图片、Flas添加进网页引来浏览者,提升网站流量;(4)延伸知识点,包括表格属性设置、切片优势、切片方法等;(5)处理问题,要想加快网页浏览速度,通常要求将大图切为小图.基于任务制作过程开展知识点延伸教学,结合实际情况让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获取渠道及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效率.由于伴随技术发展,学生职业生涯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权衡知识的够用情况,一方面要权衡知识点的系统性.应当尽可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在知识点选定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岗位群,又要自技术发展、设备软件更新所对学生职业造成的影响出发,留有一定的余量.在全面教学期间,强调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汇集教、学、做于一体,尽量适应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各模拟制作任务均很好地融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侧重能用什么做什么,尽可能凸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专业学习针对性、实用性.

2.2.4激励教学法

要想激发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学习兴趣,锻造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各式各样种类的就业技能大赛、Flash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激励性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一方面有效发挥学生团队协助能力、设计创新能力.

2.3强化教学手段改革

2.3.1联机教学

借助网络开展好《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技术,要想说明网页设计的性质及相关实践应用,实时展示极为关键,所以在网络教学中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对一系列理论知识开展详实说明,如此可有效提升教学课堂生动形象性,强化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实用性、重要性的明确认识.

2.3.2开设

《网页设计与制作》在线课堂要想进一步改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成效,可考虑开设该课程的在线课堂,促进教师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实时了解学生意见,优化整合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对学生学习遇见的疑难困惑进行及时解答.此外,还可将该课程全部课程资源传输上网,诸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资料,还可依据课程章节补充相关设计案例等.如此,学生一方面可通过网络获取课堂教学的各项内容,一方面可借助多媒体优势满足自身自主学习需求.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性质、教学特征及教学目标,全面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教学内容改革”、“强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教学手段改革”等,积极促进促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有序开展.

作者:逯杉楠 单位: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广东飘影集团策划总监黄帮赐先生自2000年受命于汕头飘影洗涤用品有限公司以来,一直致力于企业的品牌推广事业,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为飘影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网络盛行的今天,如何巧妙地将网络广告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推广战略中去,已经成为很多日化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黄帮赐先生。

记者(以后简称记):宝洁等国际巨头对国内日化用品的近于垄断,以及对媒体的绝对控制,使得国内日化品牌的发展举步艰难,企业不得不平求新的发展道路,那么被人们誉为第四大媒体的网络在日化行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在营销推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黄帮赐(以下简称黄):目前,存在于日化行业里的最大威胁就是来自宝洁公司等国际巨头的冲击,这些大企业除了在价格、渠道上围攻国内品牌以外,还从广告投放媒体上进行封杀,其中宝洁公司更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日化用品类的“标王”。

面临这些国际巨头带来的压力,我认为现阶段国内日化品牌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用有创意性和策略性的投播策略进行广告宣传。所谓有创意性和策略性的投播策略就是要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有机整合,实现多元化的投播,而网络会作为传统媒体的辅助工具,实现其在媒体多元化整合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媒体在当前中国国内日化企业的品牌传播中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是大多数日化企业比较关注,同时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新锐媒体。在日化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网络广告更多的是担任企业品牌传播的公关功能,而在企业的一些事件营销,公关赛事、新闻炒作中,网络媒体更多地承担着公关窗口和传播工具的作用。

记:飘影在网络广告投放上,目前处于一个什么层次状况?在传播上选择了什么样的网络媒体和什么样的主题栏目,选择标准是什么?未来企业对网络媒体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利用模式?

黄:网络媒体广告目前应该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不规范的发展阶段,广告形式非常单一,内容也以常规的硬性广告为主,而飘影公司在网络媒体广告的投放上也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初级阶段,预算分配非常少。

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成熟,我认为它将会逐渐在日化领域的企业年度广告预算中分一杯羹,同时也将会比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更深地渗透到品牌,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中去,成为企业直接的传播和营销窗口。

正是因为此,我们非常关注网络这个快速发展的新锐媒体,随着市场的细分和媒体的细分,企业的目标受众群随之分散,传统的电视广告轰炸已经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满足不了我们品牌传播的实际需要。现在,很多日化企业开始进行多元化的媒介整合,特别是终端基础较强的品牌已经开始进行网络媒体的初步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飘影现阶段也进行了网络广告的初步尝试。我们同日化行业的权威专业门户网站和一些主流的时尚网络媒体都有过不同层次的合作。比如,将一些“新品的动态和企业的信息动态”以新闻的形式在几个行业知名的门户网站进行投放,起到品牌宣传的作用。另外,一些门户网站的“女性频道、生活频道”也将是我们日化产品考虑广告投放的媒体窗口。

联系飘影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的发展动态.我们在选择网络媒体投放时非常注重以下几点:一、网络媒体的受众结构。二、网络媒体的价格成本。三、网络媒体实际对品牌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建设帮助。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网络媒体对产品促销的实际作用。

记:基于网络这种多媒体传播媒介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飘影目前采取了什么样的网络广告形式,有什么创新的方式?

黄:目前我们已将网络媒体定位为我们空中电视媒体的辅助媒体工具以及事件营销传播的重要窗口。

比如最近我们策划了一个和广东卫视合作的“飘影杯明日之星影视新星大赛”,在此次赛事的宣传上,我们选择了作为广东卫视赛事传播的辅助媒体进行传播,通过网络报名、网上评选、网上竟猜、网下互动、网上炒作和造势等,弥补电视媒体的一些不足,形成丰满的媒体阵容,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播赛事,继而传播品牌信息。

记:对于飘影或者整个日化行业来说,如何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又如何克服它的局限性?

黄:任何媒体都有优势和劣势。企业在投放广告之前,一定要结合自己品牌的定位和消费群的细分去理性地选择媒体,不能说你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大妈阿姨,你却拼命地选择网络作为产品信息传达的广告工具,要知道很多大妈阿姨根本不懂得上网或是没时间上网。所以,在网络的受众群体和品牌的目标群体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网络媒体的广告宣传,是最为理性的广告行为。

我们日化产品的消费群体很广,但决策购买者却主要是以家庭主妇为主,因此要在网络上进行对该群体的购买渗透,一定要下工夫思考。常规的硬性投放多半是白搭,但是我们可以考虑一些策略性和创意性的整合传播方式,例如节假日促销,我们可以在妇女节的时候与新浪联手,推出“三八关爱女心总动员”,将产品形象和促销活动同时传播出去;也可以在母亲节的时候,与网易合作,开展“寻找美丽的网络妈妈”等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品牌形象;或者在搜狐“将秀发MM一网打尽”,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活动形式都是我们可以尝试去做的。

记:您一直提到整合性的传播方式,那么您认为对于日化行业来说,做到整合性的传播需要注意什么?

黄:品牌宣传,不宜单兵作战。目前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主要的媒体形式相结合,应该是大多数日化企业考虑与媒体合作的方式,但这种合作一定要遵循短、平、快的原则。作为生产快速消费品的日化企业,如果投放网络广告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就意味着广告主的广告费用有可能被浪费。

立竿见影是大多数企业在选择网络媒体时要考虑的因素,所以我认为:“媒介互动+资源整合+网上公布+网下活动+网络传播+网络炒作”是一种最佳的网络合作模式。

篇5

自2008年起,GVK便举办不同主题的研讨会。2009年6月1日起,GVK又新增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对新媒体服务的公共价值进行评估。程序为问题经广播电视委员会提出,GVK负责答辩,最后委员会根据《州间广电条约》决定服务与否。此举意味自2010年8月31日以前,所有在线的网络服务,都要经过三阶段测验之后,才能继续提供。

成为2009年的研讨重点的三阶段测验,其对公共价值的评估分别为:

一、新服务或网页的推出或与它方的合作是否与公共服务精神相符?

三、新服务需要多少成本?

自2007年以来,德国公众就目睹德广联与德国电视二台对网络发展的激烈辩论,而且还在进行中。目前,对于公共广电自行制作拥有版权的影音节目(TV content)7天之内可以随便观看,而体育类节目则必须在24小时后下架,虽然通过公共价值的评估可以延长某些节目上架的时间。但因为这样的限制还涉及节目附随信息,同样在网站上最多保留一周,要延长亦需经过公共价值评估。

对节目附随信息的定义,对于不同观点来讲因出发点不同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非节目附随信息方面(如发行电子报)则必须事先通过公共价值评估,就连一般是禁止的“电子出版”(Electronic press),基于不同利益亦有不同定义。两个主要的质疑为:

1.因“电子出版”的定义模糊不清,未来很可能因此而导致纷争与诉讼。如对于重大赛事只能在互动电视频道与网站放置24小时就得下架,二台认为是网络资源的浪费且有违消费者的权益。并且这类网上频道的授权过短造成网络效益没有被完全发挥。

2.二台为这些能够与节目相互对照的网上信息额外进行信息标签(labelling)的工程,以便时满七日这些信息可以自动下架,如此一来不但没有达到减少网站运行成本,反而造成高昂的支出。另外,对消费者而言通过节目所获得的附加值也随之降低。按照二台的做法,为了节省人工与成本上升以及避免商业媒体的抗议,一个节目的影音文件及其附随信息在网络上架前就作了七天后自动下架的设定。如此一来,才造成二台网络影音信息遭到大量下架之现况。

ARD的Verena Wiedemann则撰文质疑三阶段测验对于公共广电所造成的影响,文章标题为《市场优势没有捷径 三阶段测验不应被滥用》(No avenue for market supremacy/The three-step test should not beabused),文章认为所有与欧盟之间条约的界线,就是不能对多元化造成伤害,欧盟通过议定书、条约与通告介入“所谓政府补贴造成市场失灵”,而所谓失灵究竟是真正的失灵,抑或只是对民营广电需重新审核,况且从长期来看,市场是否失灵还未可知,即便退一万步而言。

对于公共广电的网络服务设限,其实是违反了公共广电应该免费服务于大众之精神。这种要求网络所提供的影音满七天就必须下架,否则应该接受公共价值评估以决定是否延长之做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公共广电的影音节目本来就是根据公共价值来进行策划与制作,如因为继续上架就需再进行评估,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

另外,德广联针对这次修法所进行的研究也指出,对于节目附随信息的提供,应该拥有跨媒体提供内容摘要的自由与权利。而这些对节目相关信息以及七天下架等等规定,都是忽略了难以照时间表观赏传统节目观众的权益。

虽然来自公共广电本身的批评声不断,但还是迈出第一步,德广联为这个新制度,于2009年下半年,在内部网站的intern.ard.de菜单中新增了“Dreistufentest”页面,专门关于三阶段测验的相关信息,除了基本的流程介绍之外,也包括自己对于这项测验制度的评估、检讨与批评。

在“Dreistufentest”的实际运作方面,2009年9月,德广联和二台相继表示,他们联合推出的儿童频道KI.KA 已经通过公共价值评估的三阶段测验,可以设置频道的网站与网上图书馆的资料库服务(kikaninchen.de与KI.KA plus)。这是自2009年6月1日起,公共广电第一个通过“Dreistufentest”的新媒体网络服务。

Wolfgang Schulz在关于引进三阶段测验的报告中指出,这一切的讨论基础都必须回到由德国基本法这个基于宪法而生的广电业者自行规定模式是否足够精确?长期以来很明显的是,公共广电正在自己的领域里进行立法者所为的事务,并形塑广电架构。据了解,这样的设计之存在,因其系考虑该规定架构必需要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以因应公共广电的不同任务与分工、并顾及社会上来自于不同立场的利益。

基于适用范围的广泛进行规定设计固然是这类法律并不明确化的原因,但立法者也很有可能摧毁该一宪法层次的规定。Wolfgang Schulz认为,接下来要讨论如果公共广电适用了立法者的立法,是否就是受到了政府的干预?尤其在德国,对公共广电而言,要进行这类自我检讨都必须基于他们自己决策的情况下。

与民营广电不同的是,公共广电因并未参与市场,考虑点也不会如民营业者聚焦于媒体活动的扩张以及竞争逐鹿大众市场方面,但这仅限于地面无线电视部份。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各州和公共广播机构也许不愿引进公共价值评估的三阶段测试,但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无视德欧间这项国家补助协议所带来的新媒体服务作为一种商品的市场竞争效应。

篇6

索贝展台在重点位置展出了华栖云的全套解决方案,除了网络电视台,还有魔豆移动视频、拉普达云图站、飞流直播、APP运营……一系列的专业云服务产品,基本上覆盖了“互联网+”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种云上视频服务。余总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华栖云是索贝数码和阿里巴巴集团成立的合资企业,专注于媒体云服务,承载了阿里巴巴在云计算、大数据、电商等多个行业的互联网基因和理念,继承了索贝数码对媒体云、云集成、媒体业务等多方面的深厚理解力和技术沉淀,华栖云致力于“助力媒体机构专业上云”,同时也为行业和互联网视频应用提供广泛的存储、视频制作、直播、分发等全程云化服务。

余总介绍说,索贝已经在云服务方面耕耘了多年,非常了解视频传媒业务,这次和阿里云的强强携手,将会充分发挥双方的优良基因和成熟技术,提供多个层次的实用化、规模化的视频云服务。

首先,存广电领域,面对广电媒体将核心生产系统向公有云、混合云平台的转移大势,华栖云深度打通阿里云与华栖云的相关资源,为客户提供媒体混合云相关的咨询、设计、实施、赋能运维等相关支撑,为传统电视媒体和专业视频网站提供“栖云专家”服务,华栖云已经成为媒体云平台集成专家。

其次,华栖云基于索贝多年的广电技术和产品积累,为专业媒体以及行业用户,提供非常实用的“华栖云梦工厂”服务,用户无需采购昂贵的视频制作系统,基于专业的视频和流处理技术,只需要注册到华栖云,通过自服务模式,就可以获得媒体采集、存储、制作、直播、、互动运营、大数据等相关专业服务,按需要购买资源,非常简单就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从而不仅仅为广电专业传媒,同时也为企业、学校、婚庆、PGC/UGC等行业和趋势化的自媒体视频应用提供了专业化、快速易用的视频云化服务。

余总进一步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华栖云梦工厂现存提供的实际落地应用,面对风口上的互联网视频直播大潮,华栖云梦工厂推出了成熟的“飞流”直播服务,面向新闻、综艺、体育、事件类直播推流应用,支持专业或非专业摄像机、手机、无人机、无线背包和各种视频编码器的视音频流,从手机视频的低a率流直播至广播级的4K流。

和很多其他提供直播的云服务有所差异化的是,“飞流直播”服务提供了更加完整的全程服务体系,除了必须的高并发、低延迟性能之外,还具备诸如VR支持、云端导播、多样化风格模板等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除此之外,就在8月,华栖云与sony专业系统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sony的无线新闻制作解决方案XDCAM Air将在全球展开服务,而在中国,华栖云和阿里云将帮助索尼在中国实现云端服务,“飞流”直播就是承载这个云端服务的平台,XDCAM Air能够提供在新闻现场的多个摄录一体机的文件及实时视频流上云回传,基于“飞流”直播平台实现高效快捷的无线新闻制作,这也充分说明了华栖云的专业化云直播服务在技术上、成熟度上、可靠性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介绍了华栖云梦工厂的“飞流”直播服务之后,余总又带我们来到了“拉普达”云图站服务的展位,这是一套具有广泛覆盖面的云上后期制作解决方案,无论是电视台、新媒体视频、专业PGC用户、传媒专业教育,都可以通过“拉普达”云图站来获得敏捷、随需扩展的后期制作能力,

华栖云的用户只需要在网上点点鼠标,就可以获得云存储空间+传输加速能力+云上图形工作站的整套资源,使用索贝提供的广播级专业视频编辑软件NOVA;用户也可以在之上自行安装其它的专业后期软件,无需再采购昂贵的专业图形工作站、本地高速存储网络系统,也不需要不断购买、更新和升级硬件,只需要上传素材就可以获得在云端进行多层高清甚至4K实时后期制作的能力。并且,可以轻松随着后期制作工作量的变化而改变云上资源的配置,比如云图站的数量、存储空间大小、网络加速带宽,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益。未来华栖云梦工厂还会提供集群渲染、媒体资产管理等更多扩展服务,让视频节目的后期制作不再为用户带来重装备、高消耗的烦恼,为传媒、企业、个人提供灵活增减的视频制作“轻资产”,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的视频制作业务。

华栖云梦工厂提供的云直播和云上制作解决方案,为很多广电传媒和行业视频应用提供了轻松可用的敏捷化云上工具和资源,不仅如此,在当前这个自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华栖云还为广大的自媒体用户提供更多的运营支撑服务,比如基于阿里云每天20亿级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服务,帮助媒体用户准确分析舆情和热点,这就像是中小型媒体用户多了一个强大的“外脑”,极大提高运营决策的能力。

再例如运营商服务,华栖云梦工厂为新媒体运营商提供很多平台级的运营工具和服务,从视频采集、拆条、编辑、集群渲染和集群转码到多终端的融媒体,全程提供灵活的工具和伴随服务,已经在包括CNTV、BesTV在内的国内众多融媒体运营商投入应用。

余总说,除了上面说的这些精彩的云上工具和服务之外,华栖云梦工厂提供基于统一内容管理、一体化数据分析、专业数据安全的融媒体多屏视频内容服务;对中小型媒体和企业和PGC用户来说,华栖云梦工厂则通过提供“微媒体云”视频应用服务,来满足他们依托微信公众号进行低成本高覆盖的自媒体运营的需求,这个“微媒体云”从活动模板、互动形式、流量保障、电子商务各个主要环节提供全程的开发和运营支撑。

余总向我们介绍了华栖云的众多精彩云上服务,同时也指出,融媒体发展的大势之下,很多原来的传媒运营经验和实际工作流程都存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光有了云工具和云服务是不够的,用户用不好,再敏捷、再优秀的云服务也会难以生存,因此,华栖云的一个理念就是不仅仅要向用户提供云服务本身,还要存新型人才的培育和扶植方面,为融媒体提供全程的支撑服务。为此,华栖云推出了“华栖云教”服务体系,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技术平台+内容服务”的模式,在国内广泛与众多大专院校的传媒专业合作,并开展完整的专业技能云上培训业务,为媒体教育行业搭建融合媒体实践平台,为媒体单位进行相关人才的技能再提高培训,为学生与媒体搭建互通的桥梁,从而真正推动视频云服务的全面落地和发展。

篇7

关键词 新媒体 传媒 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师生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自传统学科体制的束缚,高校无法获得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资源,也来自于新媒体行业发展变化太快,无法构建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统计表明,无论是新闻传播类专业还是计算机、通信、管理类专业,课程较为固定且在近五年内没有明显的变化。各专业对新媒体发展亟需的新技术和新节目形态没有专门的课程加以应对,学科间界限明显,交叉性弱,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对此,多数教师认为应当在人才培养观念、课程体系建设上加以变革,以适应现代传媒发展要求。

1整合教学体系,构建综合性教学平台

当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遇到的突出问题便是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无法适应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要。这与课题组调查问卷的结果相一致,即新媒体行业各岗位的融合度极高,内容、技术、市场、管理之间的渗透愈发强烈,高等院校相对传统、固定的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因此,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的转型非常关键。

新媒体不仅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是在传统媒体“摸爬滚打”惯了的编辑记者,转行到新媒体行业以后,也会发现自己原有的技能滞后于时代,亟待升级、更新。新媒体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多纬度、动态的。为此,高校应当整合与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跨越新闻传播、计算机、电子通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新媒体产业是广电与电信、技术研发与终端制造产业间的跨行业协作,是媒介传播渠道和呈现方式的巨大变革。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我们之前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靠自己摸索前进,靠自己去适应市场,所以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强调创新能力。

新媒体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多方位的。它需要从业人员在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上大胆创新,针对新媒体特定的受众群体及其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来合理运筹,创新适合其独特传播特点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内容;同时,它更需要从业人员能够创新商业运作模式,新媒体在我国刚刚起步,产业间的交叉融合使其在市场运营方面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这决定了它在运营上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可照搬传统媒体的经验。从业人员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新媒体特点的运营模式,实现节目内容的衍生与增值,同时还要结合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受众需求和自身赢利方面积极、灵活地把握两者的侧重,由此而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才能积极应对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

3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新媒体横跨计算机硬件、软件编程、通信工程、数据库应用、视音频技术等多个行业,所涉及的流媒体、3G网络传输、数字版权等技术都是各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而这些课题在当前的专业教学中却鲜有涉及,直接导致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束手无策,不得不重新接受技术学习和培训,既浪费了有限的学习资源,又使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生的能力颇有微辞。

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对此类技术有所侧重,重点培养学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研发能力。有条件的高校不应当只满足于做知识的被动传授者,更应利用自身的智库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地投身到新媒体行业的技术研发工作中去,如中国传媒大学就参与了3G手机国家标准的制定和研发工作,这不仅为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从实践中锻炼了师生队伍。

4注重新媒体的产业化研究

无论是新媒体的从业人员,还是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都普遍认为阻碍当前新媒体发展的首要障碍就是缺乏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沟通等产业运营方面的要素被赋予较高的期待值。

调查显示,从业人员对于新媒体在市场领域中的定位及其运作职能缺乏清晰认识,对如何利用资本、内容、市场、渠道等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尚显准备不足。对高校师生的调查也显示,他们还未注意到产业政策、市场运作环境等环节对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应当说,受技术、资金、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新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将更加曲折、多变,它要求专业人才能够准确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特点,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能,并以此探索全方位、高适应性和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型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

5校企联合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

一边是学校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一边是企业自身培训资源的短缺,因此实现新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合作办学无疑是一个双赢之举。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库资源和广博的研究视野,能够为员工和学生提供规范、系统的教学,而新媒体所拥有的运营和管理经验也正是高校教学急需的鲜活案例,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具体的合作方式,可由高校推荐富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员工进行委托培养。而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并适时提供合作项目进行共同开发,还可以派出有经验的经理和员工,通过专题讲授、案例教学、座谈讨论等方式走进高校课堂,推动教学改革。在这方面我院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己经迈出了第一步。2004年10月,新闻系与浙江在线签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成为杭州市专门培养新媒体人才的校企合作平台。

方便与交互式传播的新媒介的发展,宣告了传统媒介渠道垄断的终结和数字内容产业时代的来临。原来传统媒介基本依赖单一的广告盈利,而如今,短信、内容收费、嵌入式广告等新的盈利方式正不断被创造出来,它们本身就是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大胆创新、勇于颠覆传统规则成为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之一。

这些融合趋势决定了提供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复合知识结构的必要性,但传统专业培养目标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类传播、着眼于单一技能、单兵作战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而更了解社会、能够独立思考、富有创意、一专多能的传媒应用型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首先,对于笔者认为新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四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和组织模式,在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上从理念到实践环环相扣,与社会对接,与媒体对接。如改变课程设置,向学生介绍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所有形式的媒介,要求他们就一种媒介发展自己的专长。具体到一门课程,如将原来仅仅局限于文字作业的新闻写作课,调整为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媒介形式表现同一体裁等。

二是打破公共选修课、专业内各课程各自为政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人文、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控制,纳入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

三是打破局限于高校内的教学传统,真正把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对社会和国情的认识等纳入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使这些传媒学子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洞察能力的建构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打破原来一个模子复制人才的陈旧模式,通过选修课程体系、实验中的项目合作机制,使学生自主构建一套一专多能的知识技能结构,给予学生发展个性、创新意识更多的成长空间。

其次,课题组总结了几条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针对传统传媒人才教育的缺陷而重建的新教学体系,应当包括拓宽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和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体系、完善与当前传播实践结合更加紧密的专业课程及实验体系,以及重构校内外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体系。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专业教师的引导功能、实践环节和网络空间在教学中的作用。

(1)立足于“基础+核心+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主要增加文、史、哲选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打造学生扎实的社会科学功底。一部分课程可以进入专业基础课,另一部分课程的学习则可以通过对学生公共选修课和通识教育的有效控制和组合来实现。核心类课程主要练习实践阐述专业知识和理论,传授基本的现代化专业技能,培养基本的专业素养,树立现代的传播价值观。特色课程则是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通过与技术结合的特色专业选修课,让学生通过“扬长”树立信心,找准自己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2)创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实验体系

这类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不断自优化功能。在具体的实验课教学中进行以下改革: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大力开展以制作出传播成品为目的的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实验组长演示创意竞争上岗,与组员进行双向选择、岗位分派、作品评优等。二是实验不再限定在课堂时间,而是允许学生自由创意,自主选题,自我组织进行内容制作实验。

(3)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部分的实践体系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实践和学校原有宣传媒体的实践,而且组建一个由老师指导,主要由本专业学生运作的专业性很强的、包括各个层次内容的校级媒体,如网络电视台,或与校外媒体合作开辟校园频道、网络空间等。目前杭州区级电视台在和高校传媒类专业合作方面走在前列,已经开辟了专门的频道,常规化地播出学生在校内自制的节目。校外部分的实践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与媒体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二是要求学生利用一、二年级的假期进行社会调查或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让学生体察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现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时机成熟时,校内外的媒体实践可以形成联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这个教学体系在给予学生更多空间的同时赋予了教师以更多的责任,这也是和传统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首先,对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选择需要班主任更多地介入组织和指导。其次,实验室的开放式利用和校内媒体的实践都需要任课老师和指导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次,为了更贴近指导学生,鼓励继续实行“导师制”,即在学生进入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特色课的选修时,为学生指定专攻相应领域的老师,该老师对学生校内媒体实践和其后的实习过程、毕业论文都负责指导。最后,为了便于师生交流、讨论和更深入地思考,建立一个传媒专业学习的网络空间,以便学生更个性化、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业上传,历年的优秀作业加上精华贴子的保留,形成了一种专业学习的积累和递进。

创新实验区教改项目:驱动式全媒体类课程教学实验区

参考文献

[1] 张艳敏.新媒体传媒人才浅析[J].东南传播,2009.1.

[2] 李瑛.论媒体市场化下传媒人才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5.8.

篇8

作为一个新媒体的热情拥抱者,丹・吉尔默从来都不缺少概念,他首先于2001年9月28日在其博客上提出“新闻媒体3.0”的概念。“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2002年底,丹・吉尔默替他自己的想法决定了一个概念“we media”,并于2004年7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来阐述他的“自媒体(we media)”概念,以他独特的洞察力和经验的前瞻性给我们描绘了这个由博客带动的参与式新闻业的新时代。

作者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多次获得区域及全国新闻奖,使得这本类似于博客新闻史的书籍读起来饶有趣味。同时,作为一本描绘这种开放力量的书,《We the Media》从构思到成形再到流通都是一个交互的贯彻。2004年3月10日下午,作者把序和第1章的草稿贴在博客上,很快邮箱里塞满了邮件,欧莱礼把全书电子版公布在网上,并为作者开通相应的博客,吸引了众多反馈,台译版的博客中是丰富多彩的征名、写序和试阅活动。书里提供了丰富的链接资讯,让你的阅读无限延展,书外聚合了众多的评论引用,让你的延展脑力激荡。

博客正在改变新闻业的面貌

这是一个关于进化的故事――媒介的发展和新闻业的转变,作者的基本立场是,博客正改变新闻业的面貌,新闻不再是媒体组织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广播(broadcast)的过程,而是受众、记者、编辑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的“互播(intercast)”过程,对话(conversation)将成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将日益模糊,大众传媒结构将变成某种更有草根意味和深化民主的东西。这种改变不是破坏的而是建构的,丹・吉尔默提倡的是改革大媒体(big media)而非埋葬它,重建而非颠覆,受众将作为一个积极的建设者投身未来的新闻业。书中这样描述个人媒体时代的景象:“你的声音是重要的。如果你有值得说的,人们会倾听。你可以做自己的新闻,我们都可以。”

全书共包括十二章,大致可以分为四块,第一块前三章分别为“鉴往知来”、“读写双向互联网”和“门槛下降”,详细地介绍了博客新闻的前世今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作者历数从富兰克林开始的《宾州报》作为个人新闻业的起源,将这种自由的传统从美国建国初期一直延展到媒介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再详细叙述了由网络科技促成由恐怖事件激发的草根媒体成为可能,“门槛下降”一章则详细叙述了由技术和媒介带来的形势的转变,列举的丰富的实例展现了个人和组织机构、媒体和受众的手忙脚乱。

第二块四五六七这四章分别从新闻制造者、人民、专业记者和传统受众四个角度描述了博客带来的革命。对于新闻制造者来说,来自于网络各处的新闻与评论已经是新闻的事实,所以信息的公开才是最好的解释,这让整合行销更加精致;对于人民来说,开放源代码风格的政治活动给了他们由下而上走到中心的可能;对于专业记者来说,必须认清与利用大众的知识,读者整体知道的一定比媒体专家更多,新闻业必须融入这样的演化没有选择;对于传统受众来说,当代新闻时代,他们第一次拥有了掌控权,受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第三块三章分别从科技、法律和文化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博客正在往某个方向前进。正是技术工具简单得不行,才使得草根新闻业有所前景,RSS让受众可以挑出新闻来,也培养了受众与博客的约会意识,Technorati使得所有的信息源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网,组织成一个价值无限的附加品。科技给了我们一个世界,法律和文化准绳却对这个过程充满异议,第九章和第十章中作者分别从道德和法律角度深入讨论了博客信息的可信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诽谤指控,信任度是一个媒体存在的根本,只有厘清这些基本的准则之后我们的实践操作才可能成为某种规范。

全书的最后两章,作者再次把笔触及现在,第十一章“帝国大反击”作者敏锐地感觉到“镇压已经开始”,大媒体的力量无时不刻都在寻找各种方式重新夺回垄断的资本,作者用事例详细描述了政府、大型电信公司、娱乐公司等著作权垄断结盟正让我们重新回到媒体集团大量控制的局面,以及个人和集体如何来反抗他们。作者以短短数页的第十二章“做我们自己的新闻”结束了全书,“你可以做自己的新闻,我们都能,我们开始吧”。

博客产生的社会影响

博客也开始渗入中国,并且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2002年8月“博客中国”开通,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并展开应用实践。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博客大赛让“博客”文化走进主流媒体。我们必须看到,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真正在政治舆论上起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博客几乎还没有,中国的博客空间充斥着自娱自乐的心情日记,但是随着博客数量的不断增多,必定会在某一个点上带来质的变化,博客传播方式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于“记者”和“新闻”概念的定义。

篇9

关键词 广播“微文学”节目;新型节目形态;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029-02

在很多老广播人和老听众的记忆中,广播文学节目曾经是滋养我们心灵那块青草地。记忆中那些个夜晚,聆听着电波中的广播文学节目,陪伴着都市人一个个入眠之夜,温暖着一颗颗孤寂心灵。广播文学节目在现今广播中的日益式微已是铁般事实,甚至可用难觅芳踪形容。唯一受到重视的是一年一度广播节目评奖。每到此时,广播文学编辑们会怀着冲动制作文学节目,一是完成任务,再者是怀缅制作广播文学节目的激情。年轻一代广播人、特别是主持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广播文学节目,也不懂制作广播文学节目了。

在新媒体自媒体日益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猛烈冲击的当下,笔者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这一概念,希望与时俱进,探寻广播文学节目的出路。

1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只能用日渐式微来形容。现在各地电台大都取消了文学节目。在受到新媒体冲击、为经济让路、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面临生存困局。

1.1广播听众特别是年轻听众日渐减少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大都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最新资讯,利用互联网来获得娱乐体验。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广播也面临着听众群年龄老化,年轻听众日渐减少的现实。

1.2注重经济效益、收听率前提下,广播文学节目生存空间被挤压

现在全国各地的电台都有任务指标和收听率考核。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大抵都难以支持日播广播文学节目在常规版面的存在。部分电台能在周六日保留一块阵地,已属难得。

快餐文化的年代,主持人缺乏系统培训,就算正宗科班出身的文学编辑专业也缺乏文学素养的专门培养和浸。而中文系毕业的编辑也缺乏广播专业系统培训。广播文学节目对主持人文学素养要求高,年轻主持人难当大任。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主持人后继乏人。

2新媒体日益繁荣背景下,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概念

有感于广播文学节目现今生存困境,笔者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概念,希望能在广播文学节目的制作和发展上提供此许建议,供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们参考和指正。

定义:广播“微文学”节目是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繁荣的背景下,广播文学节目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结合传统广播特点、糅合新媒体优势的一种以年轻受众为主要对象的广播新型文学节目形式。

2.1广播“微文学”节目需和新媒体有机融合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体,最常见的新媒体包括:手机、网络、移动电

视、触屏媒体、数字电视、3D电影等。广播如果固步自封,不和新媒体更好的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会越来越大。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电台重视新媒体和广播的结合,广东电台也设立新媒体专业制作公司,以期在互联网时代占有先机。

2.2广播“微文学”节目需重视年轻听众群培养

90后们是在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期成长的一代人。他们自小听MP3,玩互联网游戏,热衷玩微信、微博,手机更是从不离身。除了在车上,他们收听广播的途径也大都通过手机APP来实现。广播“微文学”节目需以年轻听众为主要对象,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和形式,才有生存和发展空间。

3 创新就是竞争力,期盼广播“微文学”节目引领文学节目走出困局

在高社会速发展的今天,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被淘汰。所以,节目的创新---无论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都是广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播人特别是文学节目编辑应该更多地投入到节目形式、包装、内容的创新中,与时俱进,期盼广播“微文学”节目能引领文学节目走出困局。

3.1领导重视,不唯经济效益第一、收听率第一论

在现今经济效益和收听率考核的大环境中,可以理解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市场和听众,风险是很大的。所以需要领导能从高度重视,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在日常运作中,日播会有一定难度,可以在保证周播前提下进行大力推进广播“微文学”节目。

3.2节目需定位平民,内容深得受众喜爱

君不见,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各类励志美文、煽情故事、“心灵鸡汤”等占有相当大比例,深受欢迎。这些深受欢迎的美文和故事就是广播“微文学”节目非常好的内容来源。通过广播这载体,结合微博微信微故事可以实现“微文学”节目。同时,互联网时代是互动的时代,多形式的互动是网络时代传媒文学生存的“吸氧机”,也是广播“微文学”节目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3.3通过互联网载体实现更多“微文学”节目的到达率

手机可以听广播,可以听音乐,当然也可以听“广播微文学”节目。试想通过建设一个电台手机APP,受众不仅仅随时收听广播,还可以重温“微文学”节目,甚至可以让听众上传自己的声音版“广播作品”、“原创作品”,如“诗歌朗诵”、“美文故事”等,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受众关注和参与,让广播文学成为受众的精神KTV。

3.4走近校园,把年轻听众请回广播前

大中学校园的文学青年从来是广播文学节目的忠实听众。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挥洒青春,也热衷于创作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来抒感。所以广播“微文学”节目应以校园年轻听众为主要收听对象,运用更多互联网功能和途径赢得他们关注,节目就有了稳定的听众市场和基础。

3.5高度重视多种形式的互动,吸引更多听众关注

篇10

>> 教育云,云教育 “云”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意义与价值研析 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初探 云计算背景下的云存储服务研究 云下的智慧教育 从云上到云下 马云的云快递 联云:“云”下的支付平台 浅谈桌面云下的酒店云 云”影初现:云平台支撑下的智慧教育 浅析云模式大背景下制定“云计划”方向 浅议云计算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 你的云我的云他的云 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应用 云计算背景下的安全防范 云计算背景下对会计披露的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网络技术探析 浅析安防大数据背景下的云存储 “云”背景下高职课堂的信息化建设 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职教资源中心(http://61.132.31.37/SRMP/login.aspx)、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学生日报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互评互学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教(职)代会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满足了办学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

工作室同时全面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建设工作,近期配合正在进行的校园电视台建设,正努力打造一支集创意、拍摄、制作、播出为一体的数字媒体专业化团队,给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强的推动力。

2.多方协作,共建共享,在数字资源建设上保质增量

学校于2011年11月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成为全国29所中职院校分中心之一。分中心建立后,按照项目组统一部署,承担了国家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任务,面向本地及周边区域提供数字化资源网络服务,分中心部署有600G的优质数字化资源,涉及19个专业大类,500多门精品课程,共计36000多个教学资源。

学校自加入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协作会以来,参与并合作共建了102门课程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开发工作,其中已有80门课程部署完毕,并已进行了全员培训,教师已实际开始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2010年就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台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现拥有院级精品课程2个,校级精品课程15个,涵盖了学校所有的重点专业。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活动中,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3.立足服务,着眼长远,在信息化应用创新模式上取得突破

学校正在通过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建立教与学的综合平台。不久的将来,学校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均可开展网上学习、交流、练习、测试、评价和考核,信息化手段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

学校着力推进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工作,构建集学习交流、校园生活、社团服务、求职应聘、公共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及家长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综合型信息门户。数字化社区建设以校园服务为中心理念,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人人有空间,班班有空间,现架构已经基本建成,采用实名制,空间已成为了师生个人风采的展示平台、教与学的平台、互动交流的平台。

学校大力推动立体信息投送渠道建设,不断扩展学校宣传和信息投送的渠道,在原校园网站基础上建设校园电视台和电子校报。

二、提升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能力

“云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实际上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作为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我校从现状出发,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升五个方向的能力:

(一)提升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

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必须要学会运用各类检索工具,并可对检索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及整合,将其变成自己可用的信息。

(二)提升网络学习能力

互联网的知识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你想学,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各类网络学习平台如国家、省市精品课程,各种知识数据库系统等,教师都可以从中获益,这对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课程设计等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升网络交流协作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掌握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新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当前这个时代教师需要进行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师应有能力通过即时通信工具(IM)、论坛、学习空间等各类平台真诚地与其他教师、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和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

(四)提升网络课程设计能力

教师应有能力开展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在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要素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专业培养需求,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同时能利用各类课程制作软件设计完成网络课程。

(五)提升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