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渔业信息产业(fisheries information industry)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发展的,在近二十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渔业信息产业一般包括渔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这些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information application)。主要研究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建立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提供渔业经济、科技和管理信息服务。
一、渔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l.j.bledsoe(l.j.贝尔德森)设计了北太平洋渔业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出不少运行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北美有关的渔业研究所和渔业学院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时期计算机技术尚未过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大部分是软件编制人员,和渔业专业人员相分离,使用的编程语言是basic和pascal语言,具有内存小、运行速度慢、人机对话能力差和可应用的软件少的缺点,致使计算机在渔业上的应用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像字处理软件包、lotus、dbase这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大量应用软件的开发成功,为渔业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传递、处理渔业信息,特别是在渔业资源的评估和预测方面进入了实用阶段。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渔业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渔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方面的起步和国际上其它渔业大国基本同步,相差也就在几年之内,都是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的结果。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编制了大量的渔业应用软件,像饲料配方的优化选择、放养密度模型、渔政管理软件、财务办公软件、水质管理软件、渔业资源模型等等,在数据的处理速度、科学性、数据库的智能化和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渔业信息产业努力的方向。
二、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应用的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包括渔业生产的自动化、高效远洋捕捞、渔业数据库、互联网及渔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等,这些方面构成渔业信息产业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渔业信息技术逐步在渔业生产上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对渔业生产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渔业生产自动化(fisheries automation)
传统渔业的特点是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减轻渔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渔民多年来的梦想也是新时期对渔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动化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工厂化养鱼为代表的现代渔业,其核心内容就是养殖的自动化。通过把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相关的仪器、仪表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加水、控温、增氧、投饵、捕捞等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误差而造成的损失。
国际上渔业自动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的一些渔场建立了不少工厂化养鱼车间,这些工厂化养鱼车间都是以自动化为核心建立的。
2、高效远洋捕捞(far-ocean fishing)
远洋捕捞的成本和效率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鱼群。把卫星定位系统(gps)、飞机拍照和海岸声纳探鱼技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对信号滤波和图象加以分辨和模拟,实现鱼群的跟踪和分辨,从而实现海洋捕捞的高效化。我国对此项技术只有个别捕捞船加以应用,而在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在捕捞上。例如日本水产厅和海洋资源研究所建立的海洋鱼情卫星监测网,利用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7号气象卫星对各海域进行红外扫描,再将接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心 ,从而迅速、准确地在海图上绘出鱼群的分布位置,然后由设在千叶县的中央渔业专用电台播发,分布在各海域的渔船通过接收相关信息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何处有鱼及鱼的种类和鱼群大小,然后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鱼群跟踪,从而提高了捕鱼量。
3、渔业数据库(fisheries data base)的建立
建立数据库是实现渔业信息共享的基础。国际上最著名的渔业数据库是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quatic science fisheries abstract)数据库,覆盖了全世界海淡水资源、水环境科学、养殖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文摘。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为全世界的渔业工作者分享渔业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查阅和检索渔业文献及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权威性强的特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综合信息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水产文献数据库》,收集了我国国内主要水产刊物的文献,是我国水产领域最大的专业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还陆续建立了一些其他渔业数据库,如鱼病防治、工厂化养殖、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渔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更好地为渔业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等部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渔业互联网(fisheries netwowk)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历史也很短,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1995年6月起我国通过邮电部正式向民间开放,此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1999年被称为中国政府上网年。
与之相呼应的是与渔业有关的网站也迅速涌现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农业部的中国农业网涵盖了渔业部分,其他与渔业有关的网站有中国水产网、中国水产资讯网、国家水产网、中国海洋信息网等等。
渔业互联网和渔业数据库相结合,为渔业信息的快速传播、了解国内外渔业发展动态、市场信息、养殖技术、渔业政策法律法规、查阅文献资料及行为决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智能化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把数据库技术和模拟人类活动规律相结合,构造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专家系统。这样的专家系统通过友好的人机对话对于渔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技术咨询、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质管理等等。在我国,这样的智能化专家系统正在不断开发,已经建成的专家系统主要有病害防治系统、养殖工程系统、工厂化养殖系统等。
三、渔业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我国渔业信息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缺乏、经费短缺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渔业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对一个产业的发展犹为重要,渔业信息产业的技术大都借鉴信息产业的技术,有渔业产业特点的创新技术不多,而渔业产业又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产业,由于渔业环境复杂、鱼类活动不易监测、经验在生产中占重要位置导致行业而导致行业规范性差、劳动者素质较差等等,这样的特点要求在开发和使用渔业信息技术时要具有简单易操作、又有很强的针对性的特点。
第二,人才缺乏。我国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渔业专业人才,但是既懂渔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特别是还要具有一定的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技术落后和创新能力下降,渔业信息产业基本上引用和套用信息产业的技术,制约了渔业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而持续快速的发展。
第三,机构设置重叠和经费短缺。各省渔业信息机构设置重复,布局不合理,渔业信息工作大多为看摊和重复无效率的工作,有限的经费又被撒胡椒面了,经费短缺可以表述为“惨淡经营,苦苦支撑”。经费不足制约了渔业信息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一方面,等靠要的思想仍很严重,向市场要效益既缺乏手段,也缺乏思路,现有的体制也难以消灭等靠要的观念。
四、发展渔业信息产业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我国渔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1、管理创新、开拓思路、多方面筹集资金。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配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认清了渔业信息产业关系到渔业的现代化、关系到渔民和渔村经济的发展,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就应该把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渔业信息产业倾斜,增加政府对渔业信息产业的投入;同时主动出击,一方面申报项目,通过项目获得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向市场要效益,发挥渔业信息部门的比较优势。渔业信息产业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渔业生产经营的空间不仅有水域,还有陆地,及与之相关联的其它产业和渔业文化等,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拓展思路,开辟财源。例如信息咨询,充分发挥它的占有信息多、信息反馈快的优点,为中国渔业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咨询,包括当地的渔业资源、市场情况、政治经济社会风险状况等;为国外渔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咨询,提供包括中国市场环境、消费习惯、自然条件和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地区选择、优惠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报酬;为相关政府和企业提供渔业园区规划,包括园区布局、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工艺设计、工厂化养鱼设计等等;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提供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报酬。
渔业信息部门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创办文化产业,主编信息类杂志,我国有这么多的渔民、这么多的养殖单位,如果把相关的渔需物资如养殖大棚、苗种、饲料、药品、设备等信息加以汇总和不断更新,通过广告和杂志销售,一定能获得不小的收益;主编养殖用渔业书籍,自编发行,也会有不小的收益。
2、树立人本思想,培养复合型人才。再好的思路,再好的管理,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人。现代渔业信息产业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综合,其深度和广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渔业信息产业主要的任务是跟踪、收集、开发、传播和利用新的知识信息,尤其强调知识化、智能化,这就要求信息人才向多元化发展,掌握一些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快速掌握国内外渔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态势,实现信息处理的有序化、矢量化,达到信息产业的最大增值和最优服务,因此,渔业信息产业能否快速持续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培养一批既懂渔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一定要树立人本思想,在分配住房、奖金、培训、出国、项目等向复合型人才倾斜,加快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3、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要针对渔业的特点,多上一些项目,购置和研制开发适合我国渔业特点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培训专业人员、建立模拟系统等。在当前渔业信息技术创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引进一些国外成熟的渔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库。
篇2
(讨论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农业“十大产业”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区特殊的气候、地理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打造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全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扶持产业
结合实际,重点扶持蔬菜、马铃薯、畜牧业、经果林、红豆杉产业发展。
二、扶持对象
在全区范围内实施连片规模化生产(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承包大户和个体农户。
三、发展计划和目标
从2013年起至2015期间,重点农业产业发展计划如下:
(一)蔬菜产业:在抓好已有1.2万亩商品蔬菜基地的基础上,每年新增商品蔬菜基地2000亩。2015年我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商品蔬菜基地建设达2万亩,即xx镇6000亩,xx镇5500亩,xx镇5000亩,xx乡1000亩,xx乡1500亩,xx街道、xx街道及xx街道共1000亩。
(二)马铃薯产业:稳定现有的15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积极推广脱毒马铃薯种植,并逐步扩大马铃薯高产示范商品基地建设面积,每年实施10000亩马铃薯核心高产示范基地建设,2015年脱毒马铃薯推广种植达到90%,马铃薯产高示范商品基地建设面积达到4万亩。
(三)畜牧产业:以生猪和家禽养殖为主导产业,调整养殖结构,以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促进养殖规模化;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养殖标准化;以加工为突破口,延长产业链,加快畜牧业发展,巩固现有规模养殖场,引导扶持每年新增1个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2个万羽标准化肉鸡或蛋鸡养殖场;建成肉猪加工厂和禽类加工厂各1个,全区规模化养殖的比重达60%。
(四)经果林产业:每年新增经果林种植20000亩,其中核桃种植15000亩,葡萄种植3000亩,其它水果2000亩。
(五)红豆杉产业:每年新增红豆杉种植5000亩,建设红豆杉产业示范园2000亩。
通过2013至2015年的发展,养殖业方面:全区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达10个,万羽标准化肉(蛋)鸡养殖场达20个,年出栏生猪30万头,年出栏家禽300万羽,年产蛋5000吨,畜牧业产值达8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以上。种植业方面:全区蔬菜种植10万亩,其中商品蔬菜基地(常年)达3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2万亩; 建成经果林基地10万亩,其中核桃基地8万亩;葡萄基地1万亩,其它水果基地1万亩,建成红豆杉基地3万亩。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达到“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经济效益高、农民增收快”的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1、从2013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以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并将上级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区级支农资金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相结合,统筹支配,补助标准如下:
(1)蔬菜产业:新建3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商品蔬菜基地(常年),对基地内所必须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全额补贴;新建10栋以上连片标准钢架大棚,每栋补助3000元;新增50亩以上连片商品蔬菜基地种植(常年),实行连续三年补贴,每亩每年补助300元;对原有100亩以上成规模的蔬菜基地给予每年每亩200元补助;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种植蔬菜(常年),每亩每年补助土地流转费100元。
(2)马铃薯产业:每年新增4000亩马铃薯核心高产示范基地,并对每年实施的马铃薯核心高产示范基地,每亩每年补助100元。
(3)畜牧产业:新建成年出栏1000—1999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每个补助投资15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每个补助投资20万元;年出栏3000—4999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每个补助投资30万元;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每个补助50万元;对新建成规模达到年出栏商品肉鸡5—10万只或年产蛋300—600吨的肉(蛋)鸡养殖场,每个补助10万元;对年出栏商品肉鸡10万只或年产蛋600吨以上的新建肉(蛋)鸡养殖场,每个补助20万元。年出栏300头以上肥猪的养殖场,按实际出栏量每头补助50元;肉禽常年存栏3000只以上,年出栏10000只以上,按实际出栏量每只补助0.5元;蛋禽常年存栏2000羽以上,按实际产蛋量每吨补助100元;牛常年存栏100头以上,年出栏100头以上,按实际出栏量每头补助80元;羊常年存栏100只以上,出栏100只以上,按实际出栏量每只补助50元;提高村级防疫员补助,每人每月报酬提为500元,由区、乡(镇)财政各承担50%,由乡(镇)管理发放;对引进的良种畜禽进行补贴,对新引进纯种公猪每头补助800元,纯种母猪每头补助500元,二元母猪每头补助300元;扶持畜禽加工厂建设,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引入企业投资建设,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跟踪服务,带动全区畜牧业的发展。
(4)经果林产业: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核桃每亩补助300元,补助分三年拨付,第一年拨付2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拨付50元;葡萄每亩补助1800元,补助分三年拨付,第一年拨付10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拨付400元;其它水果每亩补助400元,补助分三年拨付,第一年拨付2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拨付100元。
(5)红豆杉产业:中心城区可视范围内退耕山头,由政府统一支付土地流转金,无偿提供给企业种植,种植成本及管护工作由企业负担,种植受益归企业所有。中心城区以外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000元,补助分三年拨付,第一年拨付10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拨付500元。
2、凡当年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建设交易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达到国家、省、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标准经验收合格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当年获得国家、省、市表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当年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绿色产品、产地认证,名牌商标、专利的企业(业主),给予申报费用50%资金补助。
3、鼓励金融单位积极向扶持对象投放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对于扶持对象为发展产业而申请的金融贷款,可给予部分财政贴息。
4、本补助标准为基本标准,随着财政增收和产业发展需要,结合上级项目资金投入情况,可适当调增补助标准。上级有专项资金补助的产业,参照本意见执行。对科技含量高,单位面积效益好的在本标准外可另行给予奖励性补助。
5、区财政每年按照发展计划划拨扶持资金,若当年产业建设规模超出发展计划,超出部分所需扶持资金滚动到下一年兑现。
(二)税收优惠
1、龙头企业养殖和农林牧产品初级加工的,经税务部门核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2、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的所得,按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上述受风、水、火、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种、养、加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对农技推广、农业科研所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服务所得的收入,暂免征所得税。
3、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业企业销售企业自产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业企业生产、销售的种子、种苗免征增值税。
4、对农业企业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三)优化环境
1、对在区内投资兴办种植、养殖项目设施用地的,由国土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的企业,区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申请国家、省、市的有关优惠政策。
2、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绿色产品产地认证和省级以上名牌认证和商标、专利。
3、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凡需在区外进行参展、产品认证、媒体宣传及产品促销等活动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区有关部门套大力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4、鼓励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科研项目,经信、科技等部门要积极帮助申报科技技改资金。
5、确保农业产业化企业用电用水,对农业产业化企业扩大生产需电力扩容和用水的,水利、电力部门要优先安排。
6、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要抓好农业产业化企业与农户的减负工作,并积极帮助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企业,区委区政府将予以表彰。
(四)技术保障
1、区委区政府每年将适时采取“走出去学习、引进来培训、区内交流讨论”等各种措施加强对技术业务人员、扶持对象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
2、区农业、林业、扶贫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派出技术人员在种植养殖管理的关键时期赶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3、积极鼓励基地业主向外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对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博士以上学历并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的,政府可给予部分补助。区委区政府对于技术服务质量好 、效益明显的技术人员将给予适当奖励。
4、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时,要优先向从事重点农业产业的群众倾斜,尽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五)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区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产业发展工作组,各工作组由一名副县级以上的领导任联系领导、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为组长、抽调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各工作组负责在产业规划和本意见的框架内,制定具体的年度产业发展方案,经区政府研究后组织实施。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本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因地制宜细化工作措施,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掀起全区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推进全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2、强化齐抓共管。农业、林业、扶贫、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要针对基地布局,优化配套建设水、电、路、沼气池、兽医室等基础设施,加快夯实全区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发改、财政部门要抓住机会,积极争取上级农业产业发展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增强发展力量;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刺激产业发展;工商、质监部门要积极帮助、指导、支持业主开发名特优农产品,提升***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经贸、煤炭部门要出台以工哺农措施,发动企业采取自行投入发展和出资支持发展等方式积极参与所在乡镇、街道、社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既促进和谐矿区建设,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事司其职、通力合作,合力推进全区农业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五、有关政策
(一)基地建设必须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经区政府组织验收合格后再拨付相关补助。
(二)年度产业发展区域由区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有关业主要按照领导小组规划的区域布局产业。
(三)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大户采取合法流转农民土地等各种方式发展规模化生产,引导农民以“股东”、“工人”或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生产和管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篇3
关键词 渔业;问题;对策;云南石屏;异龙湖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328-02
水产业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广义的渔业还包括直接渔业生产前部门(渔船、渔具、渔用仪器、渔用机械及其他渔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和直接渔业后部门(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部门)[1]。鱼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也是膳食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双重压力下,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既要重视粮食安全,更要着眼于更大范围的食物安全。为此,在重视粮食、畜牧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发展渔业,对保障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石屏素以产鱼著称滇中。尤其是境内有异龙湖、赤瑞湖2个湖泊。异龙湖位于石屏县城东郊,是云贵高原著名的湖泊之一,也是珠江水系南盘江西源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按科学发展规律发展渔业、保护好异龙湖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 石屏县异龙湖渔业资源概况
1.1 水域资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异龙湖地处南亚气候带,气侯温和,属富营养型湖泊,呈东西向条带状,湖区内地势平坦,微向东南倾斜,属珠江水系。具有良好的水产养殖条件。异龙湖为云南五大湖泊之一,小于滇池、洱海和抚仙湖,大于杞麓湖,排列第4位。异龙湖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东南1 km处,为断陷构造湖,面积44.4 km2。湖西有3个岛,南有九曲72个港湾,称“三岛九曲七十二湾”。入湖河流主要有城河、城南河、城北河及一些溪流,湖周有泉眼22处,多分布在西岸,也是湖水的重要来源。
1.2 鱼类资源
已知旧时异龙湖有杆条、鲭鱼、邦鱼、花鱼、黑鱼、鲤鱼、鲫鱼等18种特产鱼种。前4种为石屏四大名特鱼种。杆条据说系明末龙在田由贵州水西引入,1970年后绝种。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质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引进外来鱼类、过度捕捞、围垦涸田及放水发电、鱼类栖息地减少等原因,导致云南自然水域鱼类资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动,表现为:土著鱼类渔获物产量减少,外来鱼产量增多。土著鱼种类减少甚至濒临绝迹以至消亡,外来鱼种类增多甚至成为局部水域的优势种群。今尚有鲤鱼、乌鱼、江鳅、鳝鱼等土著鱼类。引进外来鱼类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武昌鱼、革胡子鲶、滇池高背鲫鱼、尼罗罗非鱼、淡水虾(日本沼虾)、荷包红鲤、元江红尾鲤等14种[2]。
1.3 其他水生生物资源
一是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有7门,9纲,19目,81属。浮游动物共43属,95种,动物量平均为2 197.8个/L,资源量194 t。二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共15种,隶属27科,植被率90%以上。水生沉水植物有亮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等,遍布全湖。三是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平均为182.5个/m2,腹足类现存量929 t。
2 渔业发展历程
2.1 自然繁养阶段
异龙湖属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具有调节气候、工农业用水、防洪抗旱、水产养殖、提供海肥、风景旅游等多种功能。湖中盛产鲦鱼、花鱼、青鱼,特别是鲦鱼,鱼肉细腻,味道鲜美,是鱼中珍品。异龙湖及湖畔,风景名胜特多,包括大瑞城海潮寺、小瑞城后乐亭及来鹤亭、白浪水月寺、龙港广映寺、五爪山罗色庙和湖北边的乾阳山。泛舟湖上,游湖观景吃湖鱼,是石屏人的休闲生活。
1952―1985年,异龙湖一直处在原生态状态,湖中鱼类和各种生物都是自生自灭。湖周边鱼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1955年,在异龙湖北岸吴家庄建鱼种繁育场,逐渐从外地引进鱼类品种14种,同年从元江引进红尾鲤鱼。1957年从湖南长沙市引进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县鱼种繁育场利用青鱼湾水面围栏试养四大家鱼获得成功,于1958年在湖内放苗。1977年引进蒙自渔场的兴国红鲤,同年还引进云南省水产研究所的武昌鱼。1978年,引进散鳞镜鲤。石屏县鱼种繁育场用江西元县的荷包红鲤与元江的红尾鲤鱼杂交获得成功。自此以后,荷元杂交鲤鱼成为石屏县当家品种。
2.2 人工养殖阶段
异龙湖1985年开始网箱养鱼,养殖效益可观,10年间发展迅速,至1996年网箱达1万个,达到35.95 kg/m2的产量。改革开放以来,在开放过程中不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大搞网箱养鱼,由于网箱养鱼需要向湖中投入大量有机饲料,致使异龙湖自身的纳污自净能力降低,加速了水质的恶化,直接导致湖水水质变为地表水劣V类标准。1998年依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异龙湖管理条例》,取缔网箱养鱼,围栏建筑。此后,水产养殖转移到水库、坝塘、稻田上来。2003年大闸蟹在异龙湖试养,2006年成功大面积推广养殖66.67 hm2,产值达5.25万元/hm2。2008年异龙湖生态养殖项目启动,历史上第1次禁湖,于11月9日至12月10日为开湖期。2011年10月,退塘还湖658.80 hm2。自2011年县政府投入50万元放养鱼苗逾55 t,形成良性循环生态链。2008―2011年异龙湖连续4年进行生态养殖,异龙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水质景观得到有效改善,水质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Ⅳ标准。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历时10个月建成异龙湖湿地木栈道,起于石屏县城湖滨路异龙湾,由西向南止于全益港。
3 异龙湖渔业产业发展措施
3.1 各级领导的重视,政策倾斜力度大,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近年来,红河州和石屏县采取了生态修复、生物净化、物理除污和人工调控等措施,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工程、异龙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27项点源、面源、内源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35亿元。“十一五”以来,石屏县启动了异龙湖新街海河整治、小流域治理、退塘还湖、生态养殖等1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5 211万元,有效遏制了异龙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异龙湖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3]。仅2001―2002年,政府就投资7 904.26万元,实施九大工程治理异龙湖。未来3年,红河州主管部门预计再投入资金8 302万元,从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开始,再兴建污水处理厂1座;完成湖泊浅水地带和湖岸地形数字化测量,打捞水葫芦400 hm2,疏挖湖泊污染底泥100万m3;人工造林1 500 hm2,封山育林2 300 hm2,治理水土流失30 km2。同时,为减少湖泊区内森林较少地区的薪柴消耗,还将专门修建4 000口农村沼气池,满足湖边村民对燃料的需求。
3.2 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并举
保护异龙湖就是保护渔业资源,因此应实行禁渔制度,组织查处非法捕捞行为,开展资源增殖放流,实施捕捞许可制度,建设水生动植物保护区,进行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查处渔业污染事故,有效养护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保障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 做好异龙湖资源养护工作
异龙湖历来是调节气候、保持水热平衡、维持生态良性循环、调剂农田灌溉、发展水产养殖和提供牲畜饲料的天然宝库。2007年6月完成了异龙湖水域边界界桩埋设工程,并埋设永久性界桩461根,更好地保证了异龙湖水域面积[4]。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每年增殖放流不少于50万尾优质鱼苗鱼种,其中土著鱼类占有一定比例。实施占地4.03 hm2的城河污染控制湿地工程,日处理污水2万m3,实施湖周城河人工湿地补充完善工程、城北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大水片区农业废水转移处理工程。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渔业产值占农业农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低,水面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突破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土著鱼类少,如鳝鱼、黑鱼、本地江鳅、泥鳅等规模化养繁开发不起来。二是渔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渔业发展支撑和服务体系硬件设施较差,监管和服务能力不强。三是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较少。渔业技术推广普及率低,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速度慢。渔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四是水产品加工产业薄弱、落后。没有水产品加工厂,只有家庭作坊煎鱼,没有冷冻设施。
5 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5.1 有利条件
多样性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广阔的水域条件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发展渔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多姿多彩的民族渔业文化和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丰富了渔业产业的内涵。
5.2 制约因素
节水型社会建设将严重制约粗放式养殖业的发展。随着规模化、工业化、城镇化和节水性社会建设的推进,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将大幅增加。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应现代渔业建设的需要。以水产站为主体,加挂渔政站(大队)、船检站、检疫站等牌子,硬件差、资金缺,机构不强、队伍不稳、素质不高、力量不足,较难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需要。
6 对策
6.1 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业
一是创收水产品养殖。温水性鱼类养殖:以罗非鱼和斑点叉尾为主导品种,形成罗非鱼、叉尾优势养殖区域。如蔡营水库养斑点叉尾,考虑在湖边试养罗非鱼。二是土著鱼类养殖。发展条鱼、泥鳅、本地江鳅等鱼类。三是以四大家鱼、鲤鱼、鲫鱼为主要品种,在湖周边地区发展池塘养殖,形成“菜篮子”供应基地。四是发展以观赏鱼、虾类、蟹类为主导品种的特种高效水养养殖。尝试养一些名贵鱼种,如云南“六大名鱼”。五是突出生态优势,积极发挥“特色”、“绿色”、“生态”和“原产地”等多种优势,培育省级名牌水产品,打响滇产水产品品牌。建设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促进水产品流通[5]。
6.2 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
用现代化的新技术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大力发展面向新服务领域、新服务模式和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高消费服务质量的现代服务业。
6.3 发展旅游文化渔业
以绿色健康水产品为载体、增加旅游内容,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开发旅游新产品。依托异龙湖渔业产业发展,打造生态旅游格局。湖产鲜鱼供应旅游餐饮,满足高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以游船公司为龙头的周边生态村农家乐,因拥有砂锅鱼头、生鱼片等的招牌菜而得名,饭后泛舟湖上,游览湖景及湖畔风景名胜,听海菜腔,跳烟盒舞等。建议成立专管异龙湖旅游的机构,促使其有规模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开发一些益智娱乐竟赛游戏如水上垂钓、沙滩游乐园、自助下水捞鱼烹鱼等水上娱乐项目以吸引游客;引导农户养殖高档观赏鱼、水生植物,加强观光性水生生物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建好荷花园,为游客提供源源不断的时鲜湖鲜,如莲米、莲花、莲芽、莲叶、海菜、海草、菱角、草芽、鲜藕等;在湿地公园增殖放流一些土著禽类、鱼类等动物,可适量捕杀以供市场食用。木栈道可设置一定量的商家进行旅游贸易,如:民族文化饰品、纪念品、土特产、地方特色小吃等;建设大型成人游乐园。
6.4 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业
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增殖放流相结合,统筹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体系建设,建设水生生态文明。有计划地增殖放流淡水经济鱼类及濒危土著珍稀物种鱼苗,使水域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渔业资源衰退和濒危物种种类增加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7 参考文献
[1] 邱家荣.云南省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云南省渔业产业发展,2012(12):2-3.
[2] 云南省石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石屏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126-128.
[3] 彭绍贤.石屏县异龙镇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0-321.
篇4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指导并合理规范沙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沙产业在拉动生态建设、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推动沙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发展沙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把握当前沙产业发展的形势
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的实施,广大沙区治理区林草资源不断增加,既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状况,又为沙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各地已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人造板、纸浆、饲料、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并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沙产业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值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沙产业年产值逾千亿元。沙产业发展为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应当看到,沙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规模不足、效益不高、市场发育不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沙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增长方式粗放,技术相对落后,尚未形成规模效益,抗击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仍然较弱:沙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不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沙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远未得到发挥;个别地方沙产业发展不规范,甚至无序,有的是资源利用不充分,发展缓慢,有的是利用过度,超过其承载能力,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等等。对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使我国沙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生态得到更好保护。
二、充分认识加快沙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沙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丰富多样,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既是推动沙区经济发展,增加沙区农牧民收入的需要,又是持续拉动沙区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
(一)加快沙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的要求。发展沙产业,是促进沙区生态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林草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沙产业产品的无公害性,使沙产业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沙产业发展,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沙产业发展是巩固治理成果、保护和改善沙区生态的必然要求。沙区不但生态脆弱,而且经济落后,群众大多依赖土地和地上资源维持生计。对生态造成很大压力,只有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增强当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沙区资源的过度依赖,才能走出治理、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步人防沙治沙、适度发展沙产业、逆向拉动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同时,从国内外长期的实践经验看,利用沙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沙产业可以增加大量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加快沙产业发展是沙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沙区具有丰富的灌木资源,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等新型能源产业具有广阔前景。沙区的野生经济动植物种类繁多,许多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利用前景。沙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栽培作物品种和优良家畜品种,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牧业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沙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独具特色的沙产业,培育沙产业带和沙产业群,有利于实现沙区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为沙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供有利条件。
(四)加快沙产业发展是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沙区大都属于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沙产业,把基地建设和加工利用结合起来,带动储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方便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沙地资源和沙区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为沙区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沙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特别是由于可利用土地日益减少。沙地作为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沙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准确把握加快沙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保护沙区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市场为导向,适度开发利用,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途径,发挥区域优势,依托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培育基地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加销一体化,形成区域优势突出,资源配置合理,品牌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沙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发展沙产业要与资源存量、原料基地规模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必须将发展规模控制在环境容量或自然生产力恢复所允许的限度内。不断提升沙区的生态承载力。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要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和优质产品,逐步建成资源培育一加工利用一产品销售的沙产业发展体系。巩固沙区小城镇市场,发展城市消费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坚持政府扶持与引导。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沙产业聚集。建立健全与沙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沙产业投人和激励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沙区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投资能力,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沙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相对集中的区域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先开发区域。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发展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依托先进科学技术,节约沙区水资源,在合理确定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抗旱性林草资源培育和产业开发,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研发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沙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素质。
――坚持服务“三农”。发挥沙产业优势和农牧民积极性,支持沙区建立合作社、协会,努力扩
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
(三)发展目标
在切实巩固沙区生态建设成果、不断改善沙区生态状况的前提下,力争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培育林草资源基地,引导建立一批加工企业,每个沙化类型区和重点领域内至少争创3―5个国家级名优品牌,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探索沙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机制,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不断提升沙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努力建立比较完备的沙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服务保障体系,为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贡献。
四、科学确定沙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重点领域
(一)总体布局
根据我国沙化土地的自然分区,在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在不同类型区确定沙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沙产业布局。
在干旱沙漠、戈壁及绿洲类型区,要以沙漠边缘和绿洲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林业,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经济林、干鲜果品、花卉苗木、饲用植物、药用植物等资源,延长产业发展链条,发展沙漠森林景观旅游。
在半干旱沙地类型区。要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适度发展人造板、造纸等加工业;合理开展人工饲料林草基地建设,发展饲料加工业;促进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力开展种植特色中草药材,发展中药材及加工业。
在青藏高原高寒荒漠类型区,要积极发展高原特有中药材的培育和加工利用,支持研究和推广灌木饲料新品种,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开展饲草料深加工,发展高原畜牧业。
在黄淮海平原及南方湿润沙地类型区。坚持治理和开发并重,合理利用沙化土地,实行林草、林果、林药间作,开展复合经营,大力发展木材、木本粮油、果品、饲料、药材、种苗、花卉等生产和加工,不断延伸加工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二)重点领域
各地区要依据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和沙产业发展现状,合理确定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要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绿色环保产业。突出抓好应用高新技术开展的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积极推进名特优新干鲜果、特有药材和食用植物基地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果品、药品、生物药品、保健品及藻类等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努力推广、引进节水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沙区水资源利用率和太阳能利用;积极开展灌木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推进以灌木为主的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和饲料林等产业的发展。
五、加大促进沙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多渠道增加投入
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和现有扶持政策。加大对沙区林草植被资源建设的支持。对能促进沙产业发展的资源基地培育项目,凡列入工程规划并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按政策享受国家补助。
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林业龙头企业开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经济林以及有利于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种植业贷款项目,国有林场(苗圃)、集体林场(苗圃)、国有森工企业开展的多种经营贷款项目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予以贴息,年贴息率为3%,贴息期限最长为3年。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小额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为5年。
支持沙产业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和发行股票上市等形式多渠道融资,采用联营、合资、股份合作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沙产业。
积极协调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方面资金对沙产业发展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协调落实国家扩大农牧民经营林业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为沙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要积极争取政府设立沙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基金,促进沙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发展沙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按照《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争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及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贯彻落实沙区林地、林木资源抵押政策,为发展沙产业服务。
鼓励地方政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企业和林农等出资组建或扶持壮大互沙产业担保体系,为沙产业贷款融资服务。
(三)认真落实税收、保险等相关优惠政策
对以沙区三剩物、次小薪材为原料自产的综合利用产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关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为发展沙产业需要进口设备的,凡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投资项目的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沙产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沙产业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各地可通过保费补贴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农积极参与森林保险,扩大森林投保面积,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森林保险补偿基金,建立统一的基本森林保险制度,创新投保方式,降低沙产业经营风险。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的精神,沙区非林业用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商品林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可占用主伐指标,各项指标可结转使用。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育林基金按照最高不超过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
各地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促进沙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四)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深化沙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凡是适宜家庭承包的集体林地,都要承包到户并确权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治理后的沙化土地可依法进行流转、继承,维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征占用治理后的沙化土地,由征占者给予治理者合理的经济补偿。
充分发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在促进沙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使其为沙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协调解决争端,维护农民和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六、强化加快沙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沙产业理论,深刻认识发展沙产业的重大意义,充分挖掘沙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将沙产业纳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沙产业发展。要扶持和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创建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产品和品牌。提高沙产业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宣传防沙治沙和沙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强化科技支撑。科学编制区域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沙产业企业建设规划,做到加工项目、生产规模与资源培育相协调。充分发挥科技对沙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沙地动植物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筛选并推广一批技术成熟、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抓紧制定和完善沙区灌木林等经营技术标准,提高经营水平。依托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沙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沙产业管理人员和农牧民的技能。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信息服务。建立一批沙产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区,探索模式,总结经验,辐射带动沙产业发展。
(三)依法规范沙产业发展。要严格执行《防沙治沙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营利性治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沙产业开发行为。沙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沙产业开发中,严格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防止因发展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加强监督管理,对于有沙化趋势或者沙化程度加重的地区,要依法制止导致土地沙化的开发行为,并积极开展防治。
(四)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建立并完善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各种社会主体参与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提供平台。积极创新沙产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努力实现市场要素的优化组合。
(五)搞好信息服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发展沙产业在资源培育、生产加工、产品销售、运输贮藏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健全沙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反馈工作,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政策、技术、市场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篇5
1.1通过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来反映各河北省的各产业发展结构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第一产业在经历了10年的上升之后,于1988年进入了第一次下降期,与此同时,第二、三产业的整体规模不断上长,其中尤其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势头十分迅速。自2000年开始,第二产业的增长迈入了平稳期,在各地经济总量当中占比越来越大,甚至在地方经济体系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第二产业主导了河北省的经济走向,在河北省由轻工业时期向重化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在此过程中,第三产业虽然发展速度不快,但也处于稳步上升时期,总体缺乏一个较大的良性刺激因素。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经济发展逐渐趋于稳定,并形成为了一套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第三产业为推动力,而第一产业逐渐没落的经济体系。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2有效反映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经济学家一般会研究产值结构状况,通过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健康合理。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要想具体了解其发展情况,就要从某一时点入手,进行点对点分析。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则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以第二产业为主,为河北省的经济总量贡献出了较大力量。即便如此,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省的第三产业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占比仍然较小,这种“二三一”的产业经济格局给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与改良。
1.3从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来分析产业结构是否健全改革开放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使河北省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但是反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却不断下降,这符合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状况。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提升。由于河北省经济领导机构较为重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对第一产业的重视力度不够,因此,第二、三产业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与国内发达省份的产业发展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与优化的地方。
2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稳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第一产业在河北发展良好,但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第一产业总产值由2013年的260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505亿元,其增加的势头缓慢。另外,农、林、牧、渔业在河北省总产值中的构成没有很明显改变。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林业所占的比重甚少,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由于农产品批量小、标准化程度低及商品率低等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质量和价格是农产品竞争的主要内容,而质量和价格依赖于科技,所以农产品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河北省农产品的明显劣势在于科技含量不高,贮运、保鲜及加工增值能力差,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安全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不健全,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市具有较大差距。
2.2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首先,信息服务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够,信息交换中心得不到重视,信息资源规模小、范围窄、质量差、更新周期长以及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其次,金融业发展滞后。虽然河北省金融业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还存在不协调的情况,银行机构种类和数量偏少,金融服务层次和效能仍有待提高,制约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
2.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2012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额为26.3亿元,占GDP的0.23%,2014年,研发费用支出额为76.66亿元,约占GDP的0.66%,研发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很快,科技创新活动得到加强,极大地促进了河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在绝对数量上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但其在经济总量上所占比重仍然非常小。2006年,河北省高新技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值的1.98%,2014年下降到0.64%,由于高新技术相对薄弱,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河北省高新技术研发投入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第一是投入不足,第二则是人力资源的问题。
3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措施
3.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想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目标,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必须实现的第一步。只有做好以下几点才能改变当前的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首先,培植特色产业,优化行业结构;其次,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再次,优化农业组织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关联产业强的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群体;最后,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因地制宜,优化河北省农业结构。
3.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钢铁、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以及食品等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要想把优势产业做优做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应促进原有科研机构改造升级,在政策与资金上支持科研机构建设,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首先,加速构建制造业产业体系。以技术改造为重点,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其次,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最后,优化工业布局,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3.3重视第三产业,合理提高服务业比重着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把服务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壮大总量、提升层次。首先,优先发展生产业;其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房地产以及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最后,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
3.4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园区发展在北京产业转移浪潮的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自河北省固安县城南计划推出后,很多北京企业开始进驻固安。2009年,在固安商品房销售中,北京居民及外埠在京务工人员占80%以上,极大地刺激了该地区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一直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位于京东发展轴与东部发展带的交汇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大厂县政府的核心发展产业,在这个地区,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区、城市核心区及滨河综合产业区4个功能区被明显规划出来。首钢集团、中石油储备基地等一批国字号、京字头的战略合作者被引进到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形成了现在的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以及商贸物流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
3.5改善投融资环境,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各市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以加快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另外,重视和鼓励外埠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到本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同时,综合多种形式提升河北地方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加快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信托、担保及咨询等金融机构在城市建设投融资中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应着手抓好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4结语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区位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58-02
大连现已成为辽宁省区位发展战略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尽管作为历史传承的重化工城市的底色依然浓厚,但新兴产业已经集群式崛起成为大连市经济的突出亮点,其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势头引人瞩目。步入“十二五”以来,在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蓄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将承载起大连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使命,并有望形成城市乃至辽宁省的区位竞争优势。
一、大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目标
大连市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包括石化、造船、机车、重型装备等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电子信息和软件等“四大”产业,在大连市乃至全省全国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基于这样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2010年大连市人民政府规划了16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争取在“十二五”期末产业集群总产值规模达到13 0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根据规划,大连市将具体重点打造以下千亿级产业集群。
1.巩固石化产业集群的支柱地位
依托四个石化工业区,择优推进重大项目,延伸延长产业链条,细化下游产业产品,在目前产值1 800亿元基础上,2015年实现产值2 400亿元。
2.增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
依托北车集团、大连市机车厂等企业,打造世界级的机车产业基地;依托大连市机床集团等企业,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制基地。争取2年内年产值达到2 000亿元。
3.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
大连市船舶工业产业体系完整,企业群初具规模,三大支柱企业也配套合理。目前,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总部已落户大连市,将进一步带动大连市修造船行业整体快速发展。预计大连市造船能力2015年达到1 500万载重吨,产值突破1 000亿元。
4.延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
将以高新园区为研发和培训区,以瓦房店、花园口、金州新区、庄河为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光电子、光伏、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依托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大力发展信息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相关产品及工业电子等产品,争取2015年实现产值达到1 500亿元。
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大连市现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企业有近千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产值现已突破千亿,可以说是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龙头城市。近期大连市正进一步拓展完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业总体规模。
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将大力支持奇瑞、曙光、一汽大客等整车项目建设及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二十里堡汽车物流城、海湾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大配套产业的引进力度,争取到2015年整车生产能力30万辆,实现产值1 000亿元。
7.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
加快在建核电站和风电场项目建设,以一重大连市、重工·起重为依托,高标准打造核电和风电装备研制基地,争取2017年产值达到1 000亿元 。
8.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水产品、畜产品、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为核心,加加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有望2015年实现产值1 200亿元。
此外,大连市还规划提出了服装纺织、新材料、轴承、精品钢材、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电力设备器材、生物和医药、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八小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二、大连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泛化现象较突出,集群内关联度不够
目前,大连市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大,影响了跨区域制造业带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表现为各产业集群孤立发展,行业内上下游环节联系不紧密,尚未形成相互带动和支撑。集群企业也大都各自处在终端产品生产环节孤军作战,离高程度分工的完整产业链条相去甚远。
2.集群地区特色不足,集群规模效应较弱
至今大连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特色产业集群。主要问题是具有大连市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档次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截至目前,全市仅有4个产品系列可称为“中国名牌”,虽省内第二,但却不足全国的1%。而且从规律上讲,某一区域的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才可支撑该区域的工业和经济大发展。而大连市在2011年才有两家软件公司上市,软件企业规模效益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城市。
3.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支持体系尚不完备
大连市政府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但相关政策有待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土地使用、人才引进与培养、信息服务、鼓励技术创新及公共服务等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如对软件产业发展虽已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风险投资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配套支持,与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4.现有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集群生态化问题日益显现
大连市虽拥有一些产值较大的大企业,但具体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过低;几大产业集群中重工业比重仍过大;与省内其他城市地区产业趋同现象仍很突出;产业配套率较低,如船舶制造业的本地配套率仅为5%左右。此外,因关注不够,使得环境问题显现,重化和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效益无法实现。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会严重制约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大连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可行性建议
1.立足全国和国际分工体系,打造大连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体系、立足于东北亚、立足于全国,依托东北和环渤海广阔的产业腹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亚的产业配套,形成分工合理、错位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目前,大连市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区域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区位条件,重点发展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和服务外包、农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等产业集群,以集群特色打造区位经济优势。
2.提供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吸引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支持引进研发、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及服务企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脉,形成物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细化和支撑体系健全成熟的产业集群。
3.注重对产业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扶持,实现集群配套发展
产业集群需要产业集聚,制造业的配套环节多、产业链条长、迂回生产方式复杂,对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有着相对迫切的需求。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利用其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激励创新,形成分工细密的产业集群。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开发,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信息和人才支持等。
4.支持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建设发展
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实现电子商务。还应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
5.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产业集群的辐射圈
大连市尤其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应面向东北腹地,吸引一批为工业园区直接配套或服务的企业入住;建立东北地区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中心,把东北腹地相关产业吸引到大连市,通过良好而合理的分工和配套,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型产业集群;增进城市间的对话与合作,完善环渤海地区城市高层联系机制,制定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规划。
6.发挥产业集群中的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发挥好其行业服务的职能。一定要搞好行业自律,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制定和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在市场准入、竞争等方面规范行业内行为,抵制恶性竞争,防止造成产业损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要大力鼓励有关行业协会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按市场化模式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进一步达到一个产业集群建立一个专业行业协会的目标,以推动大连市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7.继续发挥临港产业集群优势
充分发挥大连市港集团、大连市船舶重工集团、辽渔集团、中远船务、獐子岛渔业、中水渔业等国有大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培育自己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要按照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意见》要求,运用好各项政策和条件,加快发展目标型大企业,引进国内外和海洋产业及临港产业的大企业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 郭庆祝,苏德利,刘丽红.大连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J].海洋信息,2006,(2).
[2] 李慧芬,孙福权.大连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4).
[3] 宋欣茹.大连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海洋信息,2009,(4).
篇7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3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海洋文化的划分并不是以地域作为划分的标准,并不是所有海滨城市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只有源于海洋的文化才能归属海洋文化的序列。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海南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海南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形成南海蓝色经济区。
1.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本质就在于海洋文化的产业化[2]。这个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构成,其中海洋文化是基础性要素,它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产业化是结构性要素,它决定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构成。
2.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海洋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根据产业的内容和性质,按照行业分类法,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产业类别: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对其它的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还能推动饮食、商业、交通、住宿业等相关配套部门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因此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节庆会展业包括海洋文化节庆业和海洋文化会展业,是以海洋文化产业为主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它具有高收益、无污染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极强带动力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海洋节庆会展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和运作模式。在我国海洋节庆会展示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因其经济效益高和经济拉动作用大而备受关注,成为海洋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将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展到无限的海面上,带给消费者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这也是海洋体闲体育产业特有的魅力。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因其自然、健康、时尚的特征成为热门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洋文艺产业:海洋文艺是长期与海为伴,从事海洋生产和实践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海洋艺术产业就是将海洋艺术进行产业化的运作,生产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艺术产品。
也有学者采取集群列举法,将海洋文化产业细分为以下类别:涉海休闲渔业:观光渔业、体验渔业、观赏性专门养殖;涉海休闲体育业:水上项目、水下项目、沙滩项目;涉海庆典会展业:海洋文化节、珍珠文化节、博览会、旅游文化节、开渔节等;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饮食起居、服饰、传统节日、婚俗、信仰的产业化开发;涉海工艺品业:珊瑚、贝类、珍珠工艺品;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广播电视、书报刊、网络、咨询服务;涉海艺术业: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3]。
3.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的关系。如前所述,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人类在与海洋的互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无形的语言、习俗、信仰、艺术等精神财富,也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物质财富。海洋产业是一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活动,所以单从两者与海洋的依存关系,就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海洋产业的开发,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可以对海洋文化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海洋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也会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能力。尤其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将会带来海洋产业经济的增长,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必须深度挖掘、利用好自然资源,与其他海洋文化产业大省相比,海南有具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共有海岛(含礁和沙洲)280个。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000公里,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68个,海洋渔场面积16434公顷,海洋水产品在800种以上。在海南岛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主要经济虾类17种,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南海诸岛岛礁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诸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南海诸岛岛礁上美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更是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四、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路径探讨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海南省“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南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大力建设本土海洋文化,挖掘和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1.建立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专项政策体系。政府要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与引导。首先,要围绕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以海湾优势为依托,开发建设一批国际大型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业、邮轮游艇产业。以海口、三亚等滨海城市为依托,培育发展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其次,在产业政策上加强支持力度,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还应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与监管,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宣传方面的投入。
2.推进海洋文化产业融资多元化。要提升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充分利用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和侨务资源,加强与国内外海洋城市、海港城市的借鉴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合作与开发。鼓励和支持民资、外资的进入,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解决好海洋文化产业建设的融资问题。可采取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样既可以解决产业建设融资难的瓶颈,又可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激发全社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热情,提高项目开发建设效率。对于外资的进入,可以同时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设备设施和知名品牌影响力。政府应主动引导和争取,通过产业博览会、网上推广平台、成立专项开发小组等形式,积极寻求民资、外资合作者。
3.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尽快策划并启动一批世界级海洋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将海洋文化融入滨海旅游文化产业,深度研究开发海洋旅游,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旅游新产品,如海洋休闲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海岛生态旅游、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温泉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发展会展、邮轮游船、水上运动、文化艺术、海洋科普生态、海洋康疗保健等专项旅游,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二是发展游艇经济,将海南打造成中国游艇天堂。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与国际游艇行业的合作,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游艇旅游项目,兴建国际一流的游艇俱乐部,打造环海南岛的游艇经济圈。”[4]三是利用滨海城市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策划并建设世界级热带海洋文化主题公园重大项目,不断提升热带海洋旅游文化竞争力。
4.从战略高度培育和树立海洋文化意识。应充分认识海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公众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海洋价值观。要重新审视和科学论证海洋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将海洋文化建设作为海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新地标,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宣传普及海洋基础知识,提高全体市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文化氛围。依托涉海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利用海洋文化座谈会、海洋文化论坛、海洋文化节等机会,深入研究、挖掘和宣传海南海洋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将海南打造为全国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开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篇8
1. 国内外主要养殖种类
1.1甲壳类。世界养殖的虾蟹类有30多种,其中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是著名的三大养殖虾类,还有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养殖品种等。
1.2鱼类。世界海水鱼类养殖上百种,其中比较重要种类20几种。
1.3贝类。目前,世界上约有海水养殖贝类30余种。
1.4藻类。目前养殖的经济藻类品种有10多种。近年来有些种类的经济价值也逐渐得到重视,小规模的养殖也已开展。这些被广泛养殖后,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2. 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渔业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水产品总产量到2000年达4278.99万吨,比1999年增加156.5万吨,增长3.80%。发展最快的当数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除了我国的渔业政策引导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外,其三要原因是我国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从而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
我国引进新的品种,丰富了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而且大多数品种也不同程度地得以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并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罗非鱼,在海水养殖中,扇贝本文由收集整理、牡蛎养殖最具有代表性。我国的对虾养殖,最高年产量高达22万吨,养殖面积达220万亩(1992),养殖产量已恢复到20万吨左右。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成就是显著的。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引进品种较少。多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把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移植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并普遍重视发掘利用与相关目标性质的遗传改进等工作。其良种的培育基地、实验场等年有增加。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亦越来越大。但是,从我国引进的情况来看,数量仍然太少。特别是一与农业相比,差距甚大。
3.2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引进。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扩大,不少单位自行联系,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3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不少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小集体意识,往往自行引进、自行试验,自然推广生产,导致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3.4检疫工作仍未引起高度重视。经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过程中不能按规定进行检查、检疫。有的虽履行了检查、检疫手续而未能真正做到检查、检疫,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民间渠室和三资企业的商务活动引进的种类根本不履行检疫手续。因此,难以杜绝和查处病虫害的带入,这一点,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充分关注。
4. 发展战略与对策
4.1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要使我国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上程跟踪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引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防止重复引进和分散引进。
4.2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
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防患于未然。
4.3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并加强对原、良种场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不少地方原、良种资源的紧缺和浪费并存。因此,建议一是实施原、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狠抓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年检;二是建立健全权威性的国家原、良种监测机构。建全有关法规,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苗种生产规范;三是加大对原、良种场的资金投入,改变原、良种研究和推广滞后于生产的局面;四是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实行全封闭隔离保种和扩种工作,以保持和提高亲体与苗种的质量,防止种质退化。从而提高原、良种场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4.4应重视和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进入新环境,适应后一般会获得长足约发展,因为新环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发展速度的天敌。因此,如果对此估计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种的结果弊大于利,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引种之前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引种之前应严格控制养殖范围,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后再推广。
4.5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对于缩短周期,增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应用的进度。
篇9
关键词:产业发展 区位商 郑州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87-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之间的联合发展,形成都市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同时都市圈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各国参与经济竞争的基本地理单元。根据全国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和形成机制,可以看出,都市圈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形成的,工业化发展加快,城市功能扩展,出现人口过度拥挤和集中、交通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失业人口增加等一系列的城市病,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客观上就需要都市圈的形成,促进城市的合理布局。
都市圈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以及和其有着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等级规模的临近城市依托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制约的具有一体化发展倾向的区域。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吸引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并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是促进都市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都市圈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城市形成的产业布局以及产业定位,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区位商对郑州都市圈的优势产业以及产业分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郑州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郑州都市圈概况
目前,郑州市都市圈的范围、布局以及定位还不是十分明晰,总体来讲,郑州都市圈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圈层,主要是以郑州为核心,许昌、新乡、焦作三个地级市作为边缘城市,洛阳市、济源市、平顶山市和漯河市作为郑州市都市圈的外层。郑州市都市圈的三个圈层,以距离进行划分,核心圈主要是指郑州市周围50公里内的地区,同时核心圈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心城市郑州市,主要包括郑州市区,另一部分是指位于郑州市边缘的开封市、巩义市、新郑市、荣阳以及登封,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郑州市都市圈的核心,在核心部分,实施的主要战略是郑汴一体化、郑州航空港经济区,这两块是未来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增长极。第二层是核心层的辐射圈,也是郑州都市圈的边缘城市,主要是距离郑州市50~70公里以内的地区,包括许昌、新乡、焦作三个城市。第三层是圈层,是距离郑州市70~100公里以内的地区。中心城市郑州市对第二和第三个圈层的辐射能力是依次减弱的。但是,目前郑州市都市圈是相对松散的,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并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这个都市圈的概念是目前郑州市都市圈建设的初步设计,但是随着郑州都市圈的进一步发展,后期郑州都市圈和河南省现在建设的中原城市群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出,目前建设的中原城市群是未来郑州都市圈的目标,也是未来郑州都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郑州都市圈区位商分析
(一)区位商分析方法介绍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首先由哈盖特(P.Haggett)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方法,表示该地区某一行业的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因此,可以根据产业销售收入、企业数量、企业从业人数来计算区位商。这里选取一个区域内某产业的就业量来计算区位商。其原理为:如果一个区域某部门中的就业份额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那么该区域在这个特定部门的产品生产方面必然是相对专业化的,这种情况下,区位商大于1;相反,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其计算公式为:
在该公式中,LQir为区域产业i的区位商;Eir和Ein代表部门i在区域r和国家n中的总体就业水平,Er和En分别代表该区域和国家的总体就业水平。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的计算结果越大表示该地区的产业专业化程度越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反之则产业处于劣势地位。
(二)数据的选取
本文主要对郑州市、开封、许昌、新乡、焦作五个城市进行区位商分析,主要分析的是郑州都市圈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分析时间为2012年,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见表1)。
注:1、2、3、4、5……19分别表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三)优势产业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郑州在整个郑州都市圈中具有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最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中有四个产业包括采矿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区位商大于2,除了农、林、牧、渔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其他产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这说明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交通运输、制造业、服务行业以及科技教育等产业起着主导作用。其他城市也有一些具有优势的产业,如开封市的房地产业,许昌市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焦作市的采矿业,在一定程度上均是优势产业。但是,开封、许昌、焦作和新乡,优势产业太少,大多数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
四、结论及发展对策
(一)结论
通过以上对郑州都市圈的区位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郑州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存在一些问题,除郑州外,开封、许昌、焦作和新乡优势产业较少,并且城市产业定位不清晰;都市圈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郑州的核心地位过于突出,其他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二)郑州都市圈产业发展建议
基于上述对郑州都市圈内各城市的产业分析,以及郑州都市圈发展的特点和郑州都市圈各城市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提出以下产业发展建议,旨在对郑州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培育各个城市的优势产业,促进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均衡发展。在郑州市都市圈的产业发展中可以看出,除了郑州市外,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并不突出,因此各个城市要依据郑州都市圈发展的目标以及各地的特色,发展城市的优势产业。在培育各个城市的优势产业时,一定要结合整个都市圈的发展定位,做到都市圈内产业的合理布局,开封市、许昌市、焦作市和新乡市,要结合自然资源禀赋的特点。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应针对郑州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快其经济发展,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化为特色产业。郑州周边县、市,例如新密重点发展耐火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封发展旅游业、餐饮等优势产业;新乡积极发展起重机、生物制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许昌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电器等优势产业。焦作发展采矿业、汽车关键零部件业等优势产业。同时郑州市还要加强其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金融、租赁等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核心城市的职能,充分体现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辐射力、凝聚力。
2.集群发展,促进产业升级。除了各地区均衡发展外,还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通过集群内企业的竞合关系,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加快升级。郑州都市圈可以依靠有关城市和风景名胜区,发展城市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先进加工制造业、旅游产业等,形成产业集聚区。突出郑州都市圈区域特色,提升郑州都市圈现代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规模档次,构建郑州都市圈的对外核心竞争力。例如新密的耐火材料产业集群、郑州市服装产业工业园以及新乡的起重机集聚区等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因此政府要加强对这些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进一步的指导,给予更多地政策支持。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都市圈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需要人、物、资金、信息等自由流动作保障,这一切的自由流动都需要交通、信息传递系统等基础设施来实现,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这些要素的流动效率,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城市交通的建设,避免由于交通堵塞造成的要素流动过慢。因此,郑州都市圈一定要实现公路交通高速化、铁路交通网络化,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半小时都市圈”。同时还要提高信息的流动速度,健全网络系统、基础通信,不仅做好人、物流动速度的加快,还要促进信息的交换速度,这是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的根本。
4.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都市圈产业的布局和发展需要政府根据郑州市的特点,以及各个城市的文化特色、自然资源的禀赋等特点,科学地规划郑州都市圈的产业布局,对每个城市进行准确的产业定位。同时,政府还要制定政策法规,支持每个城市的优势产业的发展,扶植优势产业中的一些重点企业,给予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企业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菲利普・麦卡恩.李寿德,蒋录全译.城市与区域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2010
[2] 关学增.基于都市圈视角的郑州城市定位研究[J].经济经纬,2010(06)
[3] 李廉水,(美)Roger R.Stough等.都市圈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7
[4] 刘承良等.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01)
[5] 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05)
[6] 李文强,罗守贵.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机理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7]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1
[8] 李文兵,伍延基.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时空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10(03)
[9] 李小玉,郭文.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J].企业经济,2012(04)
[10] 孙畅,吴立力.“区位商”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J].经济论坛,2006(21)
[11] 王伟.基于制造业区位商分析的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实证与解释[J].城市规划学刊,2010(01)
[12] 王爱民,罗守贵.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3)
篇10
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业集群理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 迈克尔·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王缉慈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论证了产业集群的创新(2001)。赵坚(2006)认为产业集群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王海燕(2008)提出了行业具有聚集能力的两个条件:生产力流程的可分性和行业的最终产品必须具备可运输性。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中新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运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速度经济来促进安徽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安徽物流业发展现状
1、物流业的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2011年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9.8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GDP的3.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的12.08%,物流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交通设施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公、铁、水、航空运输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2011年底,全省公路里程14.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9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通车里程2878公里,拥有长江、淮河两大黄金水道和四个一类口岸,通航里程达5605公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安徽的航空地位。
2、产业集群同安徽省物流业的协作模式不断优化,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
随着产业集群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逐渐发展为安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关键领域,能够为第三方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为全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全省共有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200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多家,物流外包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逐渐建立并得到发展。荣获2011年安徽省物流行业国有十强企业称号的铜冠物流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以生产物流为主导、第三方物流作为支撑,汽贸、旅游为补充的“四维一体”的新格局。
3、安徽物流业的布局更加合理,由点状分布逐渐呈现出线、面分布
2008年开始,安徽省开始着重建立区域物流经济,依托产业集群,转变之前物流分布分散的现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三大物流区域,与安徽省的产业中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和基础,建设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依托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市场流通型物流园区;结合中心城市传统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转型提升,建设都市配送型物流园区。省级重点支持30个物流园区发展,初步建立起三大物流中心。为了强化不同物流圈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实现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安徽还建立了五大物流枢纽,很好的实现了不同物流圈、产业圈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也强化了安徽经济的外向交流和辐射功能。
三、安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安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安徽物流业发展迅速,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整体规模较小,同其他省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网络化组织还没有形成,竞争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安徽经济发展的物流需求。2011年,安徽省实现物流业增加值为589.82亿元,同比增加10.5%,而与此同时安徽省的GDP增幅为23.8%,全国物流的增幅为14.6%,这说明同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业依旧是制约安徽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见图1)。
2、安徽物流业结构性不平衡依然严重
安徽物流业的整体规模小,同时还存在着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服务水平和能力难以满足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安徽物流业的地区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合肥市的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会向合肥市集中,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很可能导致物流业由外向型转为内生型,降低区域物流需求。第二,供需结构失衡严重,总体上来说,物流的需求大于物流的供给,供需存在结构上的矛盾。(见表1)
资料来源:雷勋平,“安徽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期
3、物流总费用居高不下,物流效率低,利润空间小
据安徽省59家重点企业申报的2010年度物流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物流总费用为93.94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物流业增加值4.7个百分点,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0年安徽物流总费用同GDP的比重为18.8%。造成安徽省物流总费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运输组织的不专业,导致存货量大和货物周转时间延长,由此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安徽省的传统制造业习惯于采取自营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大量的物流基础设施,造成物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无效运输比例高,总费用相对于生产总值增加。
四、促进安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1、继续强化物流保障措施,激发安徽物流业的竞争优势
物流业作为一个关系发展全局的产业,涉及众多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行业,比如税收、交通、产业布局、人才培养以及信息技术等,这些政策的优化和落实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保障。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物流业的准入门槛低,在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如果单纯通过市场的调节,无法在短期内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无序的竞争还有可能弱化本土物流企业的实力。政府加强对物流业的组织和协调作为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第二、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继续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这是便捷物流的硬件保障。针对当前物流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安徽省应该尽快加紧完善交通网络和物流通道,在增加道路里程的同时提升道路的等级。
2、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各等级物流业协会的建立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发展和培育物流业有关的行业社团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政府同企业以及物流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作用,促进信息共享。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物流协会的整合和建设,引导协会履行服务、自律和协调职能,发挥协会在规划研究、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促进物流行业规范自律,推动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转变职能,为物流业协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空间。
3、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产业集群,为安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上和信息上的集中服务,聚集物流需求
由于产业链的缩短,产业集群本身不能在短期创造大量的物流需求,但是产业集群能够与物流业互动发展,将分散的物流需求集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上,减少盲目运输,缩短物流周转的时间,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合理确定物流市场价格,吸引更多企业采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式,活跃物流市场。
基金项目: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业集群理论与安徽物流产业的发展(2006sk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