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防范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灾害防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震灾害防范

篇1

一、学校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一)、强化了校园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安全治理责任落实力度

我校成立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关的工作职责、明确了领导小组的工作义务。按照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并与学校各部门、年级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依照教育局关于《学校安全工作定见》,进一步规范整顿了安全教育活动、安全隐患排查、地震逃生安全练习训练和预案等学校各项安全治理轨制。

(二)、健全门卫和教师值班工作轨制,把好校园安全关

执行门卫24小时值班,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入校门卫盘查挂号、身份确认轨制。校园执行封闭治理,学生因特殊原因离校执行门卫审查,未经学校书面赞成或家长来接,一律不得离校。同时继续坚持我校每周一到周五的教师值班和下学时学生的路队轨制,特别是加强了正午休息时间的值班,确保早晨学生有序入校,正午学生不乱在校,下昼学生安然离校的局面。

小学安全教育暨地震灾害防御工作自查报告

(三)、配备安保举措措施,提高安全提防能力

我校按上级要求在学校重点部位设立了视频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门卫配备了橡胶警棍,微机室等功能室配备了响应的干粉灭火器,并且做到准时搜检与维护。

(四)、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和地震紧要避险练习训练活动

我校行使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准时、适时对学生进行各类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老师行使每周一的班会向学生讲解安全常识,传授学生遇到紧要事宜的处理办法,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经由过程学校安全手抄报大赛,绕揭捉生了解交通标识牌和有关的交通律例。经由过程地震常识挂图展览,向学生宣传地震常识和地震泛起时自救相关常识。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自救练习训练和消防贫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逃生和自救能力。在今年“”减灾防灾日到来之际,我们将再开展了一次防地震、防火灾、防拥挤踩踏紧要避险安全练习训练,赓续完美练习训练轨制,提高避险能力。

(五)、加强了校舍安全排查、电路安全、卫生防疫及饮食卫生等安全治理

学校按期进行校舍和房屋电路隐患排查,确保校舍、电路的绝对安全。同时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风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购买、食用小食物及各类饮品,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注意搞好饮水卫生,教育和培育栽种提拔学生育成良好的小我卫生习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

二、校园安全大搜检中发现的不足问题和整改措施:

小学安全教育暨地震灾害防御工作自查报告

(一)、搜检中发现的不足问题

1、因为经费等原因,我校监控设备还不足。

2、我校现在已经购置了两个灭火器,但数量还有必然的欠缺。

(二)、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严格执行校门口由值班教师、学校领导班子轮流值班,按时迎送学生,避免发生意外。值班教师加强校园放哨,尤其是厕所等安全死角。

2、继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赓续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防能力。

篇2

为了加强地震防御工作,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经研究决定,成立__乡20__年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__

副组长:__ __ __ __ __

成 员:____ __ __及各村(社区)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安办,__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防震减灾安全日常事务。

1.编制年度防震减灾方案

乡安办要会同防震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部门,在每年第一季度前拟定年度防震减灾方案,确定地震的监测、预防责任单位与责任报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2.监测制度

负责地震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地震灾害预防预警的有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震短期趋势预监,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监测、预防、预警等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监测质量。

3.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防震减灾抢险指挥部办公室要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当发生地震灾害时,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值班,认真接听本辖区内的雨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4.险情巡查制度

乡、村、组在地震发生后,要组织人员加强对灾害重点地区、灾害隐患点和易再次发生灾害地区的巡查、监测和防范,发现灾情和险情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对已规定的地震灾害危险区,要予以公告,并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志,确保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各村委、村民小组发现地震窄险情和灾情后,应迅速报乡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

地震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规模、发展趋势和受威胁的人员与财产等,同时提出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对发生的地震灾害灾情速报内容,还应包括死亡、失踪的受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发现地震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接受他人隐瞒、谎报地震灾害险情和灾情。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按照险情和灾情等级,实行分级响应,采取边调查、边核实的方式,防止地震灾情的加剧和危害的扩大。

篇3

看着看着,我的心被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强烈地震撼着。地震这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多少危害!每当我从电视中看到哪个地方有多少级地震,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时,我的心就很难过。因为伤亡的都是我们人类,毁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的家园。

然而,对于地震,我们人类真得束手无策吗?不是的。人类在同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平时,我们应该做好相应的应急防范和应急措施。当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沉着冷静,绝不能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弄得昏头脑转,不知所措,盲目逃亡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防震减灾,必须以预防为主。如果有一种仪器,能在地震前准确地测出地震的位置、级数,那该多好啊!假如我是世界防震专家,我会以我的能力,为世界的人民服务。我会发明一些仪器去预测地震的发生。我发明的仪器叫做地震预测仪。这个地震预测仪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的十个小时发生警告,以便于人们的疏散。如果我发明的这个地震预测仪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的话,这样就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的伤亡和资金的损失。

那造成地震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地球吗?不,不是地球!造成地震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原因是我们人们不断开采地下资源,造成岩层不断挤压,岩层产生褶皱,然后褶皱不断增加,岩层随即断裂,这时就发生地震。只有保护环境,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等等做,才能使地震灾害减少到最低。

让地震灾害远离我们,这是我的心愿,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篇4

一.排查整治内容

我校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落实好“四个一”安全防范措施,即对校园建筑场所和重点场所设施设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结合“安全教育周”“3.29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等时机开展一次防震抗震安全教育,模拟突发地震紧急情况下开展一次防震避险应急演练,组织一次抗震物资清查、储备工作。

二.根据文件要求,我校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对校园建筑场所进行了一次严密的排查,在排查中发现“启智楼”楼顶琉璃瓦有松脱和裂开的现状,我校及时把有问题的琉璃瓦处理,聘请了专业人士实地考察,并根据专业人士建议制定了应对方案。

篇5

德国:两大“武器”应对突发事件危机

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恐怖袭击,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些重大灾害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德国,有一个专门负责民事安全、参与民众保护和重大灾害救援的指挥中枢――联邦内政部下属的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BBK),这个机构组建的“共同报告和形势中心”及其开发的“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成为德国危机管理的两大武器。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2002年,联邦内政部与各州形成了新的民众保护战略,主导思想是联邦和各州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应对和解决异常的危险和灾害。新战略要求:更好地协调联邦和各州现有的救援力量,尤其是消防队伍和救援组织,特别是应该建立新的协调工具,并加强信息系统的协调。BBK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上述两项武器。

“共同报告和形势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危机管理的核心,负责优化跨州和跨组织的信息和资源管理,加强联邦各部门之间、联邦与各州之间以及德国与各国际组织间在灾害预防领域的协调和合作。

“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集中向人们提供各种危急情况下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信息。该系统网络平台有2000多个相关链接,人们从中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有关民众保护和灾难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险情形下如何采取预防措施和行为规则的指导等信息。

另外,这个信息系统还有一个专供内部使用的信息平台,为决策者在民众保护和灾难救助上提供信息。在危险局面出现时,这一内部平台可以帮助决策者有效开展危机管理,大大减轻了决策层的风险评估和资源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BBK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机构,各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了一个跨部门、跨州的多学科防御网络。BBK还得到了德国各个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如德国流行病权威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波茨坦地质研究中心、德国气象服务局、联邦血清与疫苗管理局、联邦刑侦局、联邦信息技术安全局、联邦技术救援局、联邦国防军等。

法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不浪漫

法国人爱浪漫,爱过节,欢庆聚会或彩装游行等活动已是常事。然而,与人们松弛心态形成对照的是随处可见的监视器、佩枪巡逻的警察,以及不时调整的国家警戒级别。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对待安全问题却显得极为谨慎。平日祥和、浪漫的生活气氛与法国安全体系的高度谨慎表明,法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上实行“外松内紧”策略。

首先,法国历来重视对社会运行状态进行预测,从不因暂时的太平而麻痹。随着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社会复杂性程度的提高,各种变量对社会秩序影响的复杂性也在增加。法国有关部门定期运用统计资料、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对各种社会和灾害变量进行预警性分析。这些分析对政府适时调整社会政策,实施有针对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及时缓解和防范危机因素的作用很大。

此外,法国适时调整国家警戒级别,提醒民众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或社会不稳定因素。法国实行的安全警戒系统用4种颜色代表不同警戒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黄色、橙色、红色和深红色。政府首脑有权随时宣布或调整国家所处的警戒级别。比如去年12月1日,由于担心岁末遭到恐怖袭击,法国总理拉法兰宣布将全国的警戒级别从黄色提高到橙色。警戒级别提高到橙色后,军队就会出动。和警察一起加强机场、火车站、轮渡口以及商场的安全保卫。

突发事件最大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为此,法国还经常进行应对各类突发危机的演习,以测试政府部门的紧急救援和协调作战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和公众的应对水平。去年10月,巴黎市警察局、消防队和医护等部门在市中心地铁站举行了一次大规模防生化袭击演习。演习的内容是:两名“”在逃避追捕过程中打碎了含“不明气体”的容器:正在进站的地铁列车紧急制动:顷刻间,数十名乘客“中毒晕厥”。率先到场的消防队员和警察初步断定“不明气体”为“化学毒气”。几分钟后,巴黎市启动防生化袭击紧急行动计划,大量警察、消防队员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履行各自职责。与此同时,警方启动“红色警报”行动计划,并通告全城,要求在“毒气”散布过程中离开现场的乘客立即前往各指定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从世界范围看,在应对突发灾害时,国家法律也起着重要作用。法国在宪法中规定了紧急状态制度,给政府的行政紧急权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详细规定在紧急状态时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以保障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充分、有效行使行政紧急权力,同时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此外,法国《紧急状态法》规定内阁部长会议有权宣布紧急状态,规定内政部长有权命令关闭紧急状态区域的剧场、酒店和公共场所,规定了军事法庭有权受理有关的案件。

正因为这些原因,法国人平日才能享受到安宁与轻松的生活。

美国:应对地震灾害的经济与教调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属全球地震高发地区之一,其中西海岸最大城市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恰好处于全球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内。如何应对地震灾害成了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加州地方政府不断探索的课题,这其中不乏一些经验和教训。

洛杉矶地下2万米左右深处就有一个断层。地震学家预测,洛杉矶在一两代人内发生里氏8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在频繁的小地震和可能的大地震威胁之下,美国及加州地方政府部门制订的一些规定、当地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对青少年防震意识的培训成为了美国应对地震灾害的核心优势。

加州当地的建筑条例强制规定,所有房屋的建筑设计必须满足抗震要求,而郊外民房则多是独立式单层或两层木质结构建筑,这样在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可减少房屋垮塌的危害,降低人员死亡率。此外,加州公路四通八达,地震后救援工作很容易在短时内顺利展开。这些优势在1994年洛杉矶北岭地震中得到了体现。

预测地震仍是世界级难题,提高防震意识因此成为应对地震灾害的主要环节。美国地质调查局及教育部门多年来始终对公众及在校学生进行地震知识的教育,普及地震灾害中自我保护的知识。例如加州的中小学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交给学校统一保管,内容包括必要的药品、干粮及与家长及外地亲属的联系方式等,以备万一。

尽管有一些成功经验和优势,但美国在应对地震灾害时仍然有一些教训及不足之处。

1994年洛杉矶北岭地区发生里氏6.7级地震。此次地震中,总共有11所

医院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无法使用,这使得这些医院非但不能为地震中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反而需要把医院中的原有病人疏散到别的医院去,从而给附近承担震后医疗服务的医院增添了负担。鉴于此,加州立法机构在这次地震后通过一项立法,限期要求加州所有医院必须把重症病房和急诊室设置在具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内。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灾区疫情问题。加州北岭地震发生数周后,在灾区及周边地区暴发了罕见的孢子菌病,这种由于吸人空气中的孢子菌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在震后8周内出现异常上升,并导致多人死亡。专家认为这是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导致空气中出现大量孢子菌所致,大多数病例出现在山地滑坡的下风地区,而有关部门在救灾时对此类病疫考虑不足,使该病发病率出现上升。

美国的震后救援被纳入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内。这一体系由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个层次组成,不足之处非常明显:由于它强调属地管理,即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首先由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无论灾害的规模及范围有多大,救援的指挥和决策工作都由当地政府官员负责,而州或联邦官员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即便是总统也只能对救灾工作发挥象征性的支持作用,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救灾的资源调配和工作效率。一旦自然灾害发生在相对贫困和对灾害准备不足的地区,这样的体制往往会造成救援工作迟缓,从而使灾情扩大。2005年发生在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韩国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法律健全参与面广

作为我国的近邻,韩国也是一个灾害类型多样化的国家。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灾害,韩国建立了适应本国特点的危机管理机制。每年5月25日为韩国防灾日,在这一天举行全国性的综合防灾训练,通过防灾训练让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熟悉防灾业务,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法律法规

韩国的危机管理机制井然有序,主要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总体来说,韩国有关突发性灾害应对的法律分为战争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三大类。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韩国政府针对灾害预防、防灾体系建设、灾害救援、灾情调查、恢复与补助等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自然灾害对策法》、《灾害救济法》、《高压气体安全控制法》、《生命救助法》等。

决策与协调

为了预防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韩国政府设立了一个常设性的机构――中央灾害对策本部。它隶属于国家行政自治部,由政府23个部门的局长级干部组成,行政自治部长官担任本部长,行政自治部和建设交通部次官担任副本部长。主要职责是制定各种防灾对策,审议国家防灾基本计划,协调各地的防灾计划。当出现大的灾情时,中央灾害对策本部负责灾害情况,并协调政府各部门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救灾抢险。中央灾害对策本部还负责对气象厅、交通部水利局、韩国水资源公社等机构以及地方灾害检测单位提供的各种灾害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

与中央灾害对策本部相对应的是在韩国16个市(道)、245个市(郡区)以及基层的三级政府逐级设立的灾害对策本部,各级政府行政首长担任相应的灾害对策本部的本部长。地方各级灾害对策本部的主要职责是在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设立总协调官、编制官、担当官等,并由通信、电力、运输、军队、警察、红十字会、新闻报社等参加,组成各种领导班子,贯彻执行中央的防灾、抗灾计划。

韩国还设有保健福祉部,该部门在防范天灾人祸尤其是流行性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管理

韩国通过有组织的宣传教育增强国民的危机意识,并构建多层次的信息平台。韩国重视对民众的危机培训教育,有关部门印制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发放给民众。

在灾害信息方面,韩国《信息公开法》及相关法案都有相关规定。中央灾害对策本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灾害信息和灾害警报的工作。借助韩国手机基站密布、手机信号基本没有盲区的特点,2004年韩国消防防灾厅开始通过手机短信向灾害多发地区的居民灾害警报。

资金保障

篇6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地震应急组织体系及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的流程分析,结合国外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 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最后建立了5个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财政应急机制,分别是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震前预警防范机制、震时响应机制、震后恢复重建机制和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关键词: 突发事件;地震; 公共财政; 应急机制                   0 引言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破坏性地震发生的频率虽不算很高, 但累计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灾害种类多; 频度高; 区域性、季节性强; 灾害损失严重等。其中最为常见的灾害主要有5种: 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一次强烈地震造成的物质损失可达到数亿元。而我国又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世界之首[ 1 ] 。                   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 我们还无法规避自然灾害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依据对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衍生及其影响的自身规律,以及对救助主体自身的运作规律的研究,来制定相应的应急机制加以预防和应对。本文通过对我国地震应急机制及财政应对地震灾害的现状分析,最终建立了地震类突发事件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目前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①地震应急预案的研究[ 2 ] ; ②地震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研究[ 3 - 5 ] ; ③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6 - 7 ] ; ④地震个例研究[ 8 ] ; ⑤国外地震应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9 - 10 ] 。可以看出,目前还没有从财政角度分析其应急机制的, 本文主要以地震为例探讨公共财政的应急机制。                   1 当前我国地震应急组织体系简介                   我国的地震应急领导机构分为平时应急准备和震后应急反应两类[ 11 ] 。平时应急准备领导机构通常称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或者防震减灾联席会议, 属于地震应急协调机构, 为常设机构; 而震后应急反应领导机构通常称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是一种决策指挥机构,为临时性地震应急机构,但在平时已经成立, 震后根据启动条件启动运作。我国的地震应急工作组织体系由地震应急管理职能部门、应急抢险救援部门和应急领导指挥机构组成。                   各级财政部门作为地震应急过程中资金的主要支持性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位列于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部门的行列。财政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支持分别遵循分级响应和属地原则。                   2 我国公共财政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分析                   2.1 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公共财政支持的必要性                   由于地震灾害的难以预测性、突发性、复杂性以及造成损失的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就会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客观上要求社会具有应付此类灾难事故的能力。                   财政作为地震应急工作组织体系中的应急抢险救灾部门,对地震应急的支持是贯穿始终的, 无论是震前的应急准备、震时的应急反应以及震后的恢复重建, 都离不开各级财政的支持。                   (1) 对平时地震应急准备的支持                   破坏性地震发生的频率虽小,但造成的危害极大。地震应急准备的目的是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 提高其恢复能力, 尽可能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灾害的应急反应做出充分的准备。应急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工作:编制地震应急预案; 建立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地震应急队伍建设; 储备地震应急物资; 地震应急培训和演练; 地震应急宣传以及对地震应急的行政监督检查等。以上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2) 对震时应急反应的支持                   震时财政资金支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灾区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品的基本需要。2002年7月, 民政部、财政部制定了中央救灾资金的补助标准。随着灾害过程的发生、发展、稳定和结束,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段将向地方政府下拨救灾资金,按照拨付时段的先后次序,中央救灾资金主要分为三大类: 救灾应急资金、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 12 ] 。总之,各级财政部门在协助灾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对震后恢复重建的支持                   震后恢复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财政资金的投入也是陆续进行的。一般情况下, 救灾应急资金在灾害发生后3 d内下拨, 恢复重建资金在收到报告后10~15 d下拨, 在恢复重建期内, 各级财政部门要适时监督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                   2.2 我国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的流程分析                   地震类灾害事件发生后,作为救灾主体的政府部门必须迅速组织资源实施救助。本文主要从财政提供资金支持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我们国家的救灾资金是由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的。下面对地震类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灾害信息传递流程、财政救灾资金的申请流程、财政救灾资金的划拨流程以及灾后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与清理回收进行分析[ 13 ] 。                   (1) 地震灾害信息传递流程                   民政部门要进行灾情上报工作,首先要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中国地震局虽有一套灾情信息搜集系统, 但由于专业不同, 对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方式也就不同, 因此在救灾款申领过程中, 财政部门主要以民政部门提供的灾情信息为主,地震局提供的灾情仅作参考。按照“逐级上报”的原则, 地震类灾害的信息传递流程可用图1表示。                               (2) 财政救灾资金的申请流程                   地震类灾害的救灾资金主要包括用于解决灾民的吃饭、喝水、衣被、取暖、医药、临时住房等基本生活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 对因灾死亡人员的慰问金等。我国救灾款项只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 而且相应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民政部门的灾情统计信息。在救灾款项申领上报的过程中,由民政部门与同级财政共同会商决定申请救灾款的数额, 依据逐级上报原则, 层层会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 财政救灾资金的划拨流程                   在国务院同意下拨救灾款项时,具体事宜由民政部和财政部负责。首先由民政部的一个主管处和财政部的主管处同意后, 再分头上报司里,两司经协商(有时需反复协商) , 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后, 上交两部审核, 两部审批同意后, 再返回两部的两个处, 按程序逐层会商后发文下拨。现行的拨款流程一般是:由民政部、财政部向省级政府及民政厅、财政厅发函通知; 省级政府拿到这笔款项后, 由省财政厅和民政厅会商,将其分发到各个市县; 由市县政府相应的财政和民政主管部门将其发至各个乡镇;最后乡镇将其分发到村, 直至将救济款用到灾民身上或发到灾民手中。救灾资金的划拨是各级民政与同级财政层层会商, 由财政部门划拨至民政部门救灾资金专户, 最终由民政部门统一逐级发放的。                   (4) 灾后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与清理回收                   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之一便是对救灾资金的灾后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清理回收救灾资金的余款。监督检查救灾资金的目的是提高救灾资金的使用效益, 避免挤占、挪用、不及时转拨、分配不公、地方滞留救灾资金等问题的出现。2003年云南大姚地震中出现的挤占挪用救灾资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必须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督检查, 及时对灾后余款进行清理回收。

                  2.3 当前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处在转型期中的我国财政体制,尚未形成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运行机制, 赵要军、陈安等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探讨”一文中分析了当前财政应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4 ] 。除了所提到的问题外, 在地震类事件突发的情况下, 财政在应对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地震救灾款申报中的问题                   我国地震救灾款由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会商后向上级部门申报,这就导致地方民政、财政存在合谋套利的可能, 如轻灾重报, 无灾有报等。                   (2) 地震救灾款的接收、分配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救灾物资主要由财政、民政、社会捐助等方式获得,而对救灾物资的接收则存在多头接收, 缺乏统一的汇集管理。救灾款的分配没有统一的分配标准, 随意性较大。分配过程中还存在以权谋私等不法行为。                   (3) 地震救灾款的拨付、使用方面的问题                   救灾款的拨付不及时,应当兑付灾民的恢复重建资金不足额。主要存在大量挤占挪用救灾资金、随意调整资金的使用用途、少数干部贪污、随意挪用恢复重建资金等。                   (4) 地震救灾资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地震类突发事件救灾资金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如没有对下拨资金在各恢复重建项目中的划分原则做出明确规定, 致使地方政府重基础项目恢复, 轻普通民房的重建; 虽然对中央特大救灾资金多长时间内下拨灾民手中有了明确规定,但没有对地方政府财政专户的一般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下拨做出明文规定, 致使地方政府的救助资金长期滞留财政、民政部门。                   3 地震类突发事件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建立                   依据地震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衍生、演化等规律,结合财政自身运作规律, 完善的地震类突发事件公共财政应急机制应包括常态运行机制和非常态运行机制, 其中常态运行机制包括: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和公共财政震前预警防范机制,非常态运行机制包括: 公共财政震时响应机制和公共财政震后恢复重建机制, 还有贯穿常态运行机制与非常态运行机制始终的公共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15 ] 。地震类突发事件发生与否往往是不可预知的, 因此, 财政应急机制理应是常备不懈的, 各应急机制间应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圆环(图2) 。                             3.1 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                   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公共财政的日常运行机制主要完成事前的应急准备工作,为有效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提供保障。在目前情况下, 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应着力完善以下工作。                   (1) 财政系统内部成立灾难应急指挥体系                   当地震类灾害发生时,发挥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以及财政资金的统一调配工作。由于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还存在分部门、分领域等分散管理的弊端, 因此, 成立统一的财政应急体系是有效应对灾难性事件重要的物质保证。                   (2) 完善预备费的管理                   目前我国预备费的提取数额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有必要提高预备费的提留比例, 同时进行预算制度改革, 把预备费和年度预算分开管理。建议设立专门的应对灾难性事件的专款专用账户,并设立明细科目。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可迅速从该账户中支取资金予以应对。                   (3)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救灾资金的承担比例                   依据分级响应原则,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响应主体是不同的, 如重、特大灾难性事件, 一般应由国务院和灾区所在省人民政府共同应对处理,在财政救灾资金承担比例事先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 就容易造成“风险大锅饭”,尽而延误突发事件的处理。日本的《灾害救助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该法明确规定了财政资金应对灾害事件的提留比例以及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数额[ 12 ] 。                   (4)健全财政监督职能财政监督职能在财政资金的申领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民政部门与地方政府会商申领财政资金过程中存在着夸大灾情、为己套利的可能, 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则存在截留、挪用等不法行为。因此, 健全财政监督职能是合理使用资金的重要保障。                   312 公共财政震前预警防范机制                   震前预警防范是震时响应的前奏,做好震前预警准备工作是有效减缓公众情绪及减少损失的关键, 因此震前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财政系统不仅要与民政系统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还要与地震预测、监测体系间形成信息共享互递机制,力争快捷地获得第一手资料, 为应对地震类灾害事件做好充足的事前防范工作。                   313 公共财政震时响应机制                   震时应急响应是处置地震类灾害事件的关键。                   (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依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分级响应的原则,不同级别的地震应启动不同的应急预案。各级财政作为应急抢险救灾的主体部门之一,也要依据地震级别及各级财政承担的比例迅速调集资金加以应对。                   (2)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                   财政资金的申领、划拨等主要以民政部门提供的灾害统计信息为依据,因此在地震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财政、民政部门要及时的沟通交流信息。同时财政部门也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 多渠道获得灾害损失的真实资料。                   (3)简化、规范应急拨款流程                   及时性是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原则,而目前我国财政资金的划拨流程则显得有些迟缓, 层层会商的结果可能会贻误灾难处理的时机, “特事特办”制度虽能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 但终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简化突发状态下的财政资金划拨流程。                   (4)适时监督财政资金周转情况                   不仅要加强财政应急资金的日常监督,更要加强对灾害处理中财政资金的周转情况进行适时监督。                   3.4 公共财政震后恢复重建机制                   震后恢复重建是恢复灾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财政资金的支持是恢复重建的重要保障。                   (1)震后财政资金的及时补偿                   财政资金的及时补偿是稳定民心、恢复灾民信心、搞好生产自救的关键。                   (2)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对处理地震类灾害事件整个过程的分析,找出应对环节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财政应急预案。                   (3)财政资金的清理回收                   对财政资金的清理回收有明确的规定,多余的资金除用于规定的开支范围外, 其余的要回收财政专户, 对应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不足要查找原因。                   (4)对财政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检查                   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完成后,要对财政资金的整个申领、使用过程进行全面的审计检查, 要对违规使用资金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3.5 公共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监督检查机制贯穿地震类突发事件应对的始终。不但要对财政资金的整个流动过程进行检查,还要对预案及预案管理的有效性及灾害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财政应急预案。                   4 总结                   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地震类突发事件的特征机理及财政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 初步建立了地震类突发事件的财政应急机制。该应急机制是以循环的闭合圆环构建的,体现了系统论、过程论的管理思想。但对财政应急机制的更为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篇7

第一条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七条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应当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第二章地震监测预报

第九条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鼓励、扶持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第十条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震活动趋势,提出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制定短期与临震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第十二条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对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和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的预测。

第十三条国家对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地震监测基本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其建设所需投资,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

为本单位服务的地震监测台网,由有关单位投资建设和管理,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指导。

第十四条国家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地震观测环境应当按照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不能有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

本法所称地震监测设施,是指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设施、设备、仪器和其他依照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地震监测设施、设备、仪器。

第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确实无法避免造成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的同意,并按照国务院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建设。

第十六条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制度。

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

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第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本条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别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别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堤,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本法所称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本法所称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必须认真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

第十八条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地震烈度区别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并负责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城市市政设施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但是,本条第三款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务院铁路、交通、民用航空、水利和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负责分别制定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水工程和其他专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

第十九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第二十条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一条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情等次生灾害源,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第二十二条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修改防震减灾规划,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强对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第三章地震灾害预防

第二十四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第二十五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

第四章地震应急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参照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和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还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法所称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

第二十七条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

第二十八条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二)应急通信保障;

(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

(四)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

(五)灾害评估准备;

(六)应急行动方案。

第二十九条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宣布所预报的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第三十条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应当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本法所称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地震灾害。

第三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告震情和灾情。

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灾情调查结果,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二条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并维护社会秩序,国务院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紧急应急措施:

(一)交通管制;

(二)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三)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

(四)需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

第五章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十三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非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情和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应当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责成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救灾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统筹安排救灾资金和物资。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伤员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第三十五条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妥善安排人民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第三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邮电、建设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并对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十八条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事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第三十九条在震后救灾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服从指挥,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害情况和抗震设防要求,统筹规划、安排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第四十二条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

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地震监测设施或者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又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二)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

(二)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

第四十六条截留、挪用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篇8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

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七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篇9

一、水库基本情况

我县已注册中小型水库81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1座,小(2)型水库68座,水库坝型为土石坝的76座,砌石拱坝的5座(清风岩、大关、和平、仙姑潭、后冲等5座),水库总库容7342.7万米3(其中兴利库容4661.9万米3),灌溉面积19.58万亩,防洪保护下游村庄、耕地、铁路、公路、县城及重点城镇安全。

暂未注册中型水库有雷公井电站水库、九井岗电站水库2座。

二、成立工作机构

县水利局成立县水库抗震减灾工作小组,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防汛办、工管所、水电股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及督促全县水库抗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三、扎实开展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

按照《县病除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开展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

1、排查工作范围及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扎实开展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县水利局负责水库、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县雷公井水电有限公司负责雷公井电站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县九井岗水电有限公司负责九井岗电站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清风岩、大关等管理范围内电站水库抗震性能排查工作。县水利局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管理所负责排查工作联络、协调、汇总及上报。

2、排查内容:重点检查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大坝检查包括有无裂缝、塌坑、滑坡、隆起、雨淋沟现象;护坡有无松动、崩塌、垫层流失、架空等现象;背水坡有无散浸、集中渗漏,坝端岸坡有无绕渗;坝址有无流土、管涌迹象;排水导渗设施有无堵塞、破坏、失效。溢洪道检查包括溢洪道内有无障碍物;两侧边坡是否稳定;护砌工程是否完整。输水设施检查包括输、泄水洞(管)引水段有无堵塞;放水闸门启闭时有无异常声响;机电设备及其它设施是否正常无损。同时还应检查水库水位、蓄水量情况,库岸边坡是否稳定等。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

四、鉴定与整改工作

对抗震性能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一律实行低水位运行,甚至空库运用。抗震性能鉴定与复核工作,水库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宜委托第三方进行,也可自行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复核,同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时限和应急预案。

五、制定水库抗震减灾应急预案

为规范防震减灾工作,防范和减轻地震灾害对水库工程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县水利局应制定全县水库抗震减灾应急预案,预案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应急响应、人员转移、震后抢险救灾、后期处置、保障体系等内容。乡镇人民政府也应制定辖区内水库抗震减灾应急预案。

篇10

一、总体要求

县属于道孚至川滇交界东部、川西北至川藏交界区域的重点地震危险区。做好危险区内地震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是我县各级人民政府及各单位的神圣职责,按照“科学防范、管用有效、平战结合、内紧外松”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目标,立足“防大震,抗大灾”,扎实做好地震重点危险区抗震救灾应对准备工作。

二、工作安排

1、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县内大中型水库、堤坝、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治措施。

2、强化通讯保障能力,协助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加强通信网建设,完善通信网络运行机制,提高电信基础设施防震能力,推进应急通信网专网建设,加强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各种技术的应用,确保信息传输及时可靠。对现有的通信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加强通信应急抢险队伍训练,落实应急抢险设备,优化通讯抢险工作方案。

3、强化地震灾情获取能力,加强灾情速报工作,充实灾情速报员队伍,畅通获取信息和信息报送渠道。

4、对重要电力设施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采取相应措施。协助电力公司加强电站、输电线路的隐患排查,强化重要用户电源的配备的管理,对现有的流动发电车、应急电源进行维护,对电力应急抢险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优化电力抢险工作方案。

5、指导重点工程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责任单位开展抗震鉴定工作,发现隐患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油库,民爆仓库、供气点、尾矿(库)等管理和维护,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

6、指导集贸市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业主(产权人)对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抗震鉴定,落实抗震设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