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业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香河县 现代畜牧业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5-01
1 现代畜牧业的含义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还有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是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
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香河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香河县共有各类养殖4268户,规模动物养殖场230个,实施“依法监管、科学防控” 的标准化规模动物养殖场2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无公害畜禽养殖场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肉牛屠宰加工场4个,禽类屠宰场1个,肉鸭屠宰、加工场1个。
畜牧业注册品牌有:正大肉鸭、“姗姗”鸡蛋、“京华香”肥牛。
肉鸭产业:香河县正大有限公司是该县集种鸭饲养、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生产熟食、羽绒制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供、销大型企业,现存栏种鸭(香河)7万只,年均放养肉鸭430万只;带动养殖户380户;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500万元。樱桃谷肉鸭祖代繁育场是英国独资企业,现存栏祖代肉鸭2万只,年繁育父母代种鸭75万只。
奶牛产业:香河县现有规模奶牛场2个,为做大、做强我县的“奶”产业,更好的贯彻落实省政府倡导的千万吨奶工程,该县重点对“井轩奶牛养殖场”、“聚鑫奶牛养殖合作社”等进行扶植,在现有3000头奶牛基础上,依托奶牛良繁项目建设,加强奶牛系谱建设和奶牛DHI测定工作,促进奶牛品质的提升和优良种群的建立。
肉羊养殖:香河县香椿营村是牛羊屠宰、加工专业村,最近几年,由单一屠宰、加工,逐渐发展成为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全村存栏肉羊5万只,目前,已经成为该县肉羊养殖的主力军。
总体来说,香河县的畜牧业不单在畜禽的饲养量以及畜牧业的产品产量,甚至是人均占有量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当下,香河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同样产生了正向的变化。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都逐渐加大。总而言之,香河县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表现为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
3 发展现代畜牧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3.1 政府支持
3.1.1政策支持: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全力协调各相关部门,保证“重点动物疫病指挥部”在应对各种突发疫情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制。
3.1.2土地、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对养殖小区、养殖业项目用地的审批在合理规划中应优先考虑,并确保防疫部门的各项经费能及时足额到位。
3.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该县九个镇的动物防疫站全部高标准建成。微机、防疫器具等硬件设施完备,为应对突发疫情,香河县建立动物重点疫病预警机制。继续强化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政治、业务水平的培训,全力提升其整体素质,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基层防疫员“三定”方案,免其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防疫工作,为香河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尽力献策。
3.3 搞好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聘请及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引进域外的猪、牛、羊等优良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以人为本才是发展我县畜牧业的根本,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借他人智慧为已用,来推动香河县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4为进一步促进香河县畜牧业几大主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4.1生猪养殖:应该以十个标准化生猪项目为契机,推动香河县生猪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的养殖方向发展,在原有生猪养殖基础上,为丰富人们饮食品种,引进“香福莱”黑猪、野猪,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模式。
3.4.2蛋鸡生产:应该以周庄恒昌养鸡场、尚新养殖场等蛋鸡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逐步使香河县蛋鸡的养殖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以廊坊市蛋鸡存栏量最大的恒昌养鸡场60万只“姗姗”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效应,稳中求进,促进全县蛋鸡生产品牌建设。
3.4.3肉牛事业:应该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以京华香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
3.5 坚持走适合香河县县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3.5.1不但要正确处理发展规模化养殖和该县散养为主的关系。还要在发挥散养对满足农民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面,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提高农户健康养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篇2
关键词:畜牧业;信息;信息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DF41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国的畜牧业也开始逐渐朝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全国的畜牧业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能够迅速的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而做出准确的反应。但是当前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度还不是很高,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因此也就谈不上很好的进行信息共享与。笔者就如何进行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归功于网络的发展。可以说网络是整个信息的载体和基础。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网络化的程度有所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当前在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往往都是片面的追求计算机的使用数量,各个单位都是大量的采购计算机,而这些计算机设备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大多都是缺乏互连性,只能够进行单机信息的处理,而没有做到真正的网络化。当前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信息建设,网络上相关的资源相对比较少,也缺乏稳定的信息平台,这些都使得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
1.2 畜牧业相关的网站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缺乏总体的规划以及明确的目标,只是机械的进行相应的信息的累积,这就使得大量的无用的信息堆积在网站上,而有价值的信息却不能够及时的得到。很多部门的网站建成之后就没有再进行维护过,不论是信息还是网站本身的机构都十分的陈旧,根本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网站的资源和信息缺乏原创性,只是收集网上已经存在的信息或者是各个网站之间互相的转载,这就使得信息缺乏相应的价值和时效性。
1.3 当前的畜牧业信息建设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单位将精力放在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普及上,而对于市场行情以及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却较少的重视,这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的畜牧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更多的是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信息,从而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提升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产品销售不出去,也就失去了畜牧业信息化的意义。
2 建设方法和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信息化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畜牧信息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做好畜牧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进行畜牧业生产和建设过程当中,应该从我国畜牧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市场进行消息调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的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在真正的意义上为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2 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早制定和实施畜牧业信息资源建设标准
在做好畜牧业信息化硬件建设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完善相应的软件的建设,大力的加强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建设。为此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建设标准,从而有效地防止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大量的重复建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确保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2.3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
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并不能完全、系统地掌握某一个行业的信息资源,必须要从有关单位进行采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采集体系。信息采集体系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地信息采集范围;二是如何保证信息采集的持续性。
关于信息采集范围的问题,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采集:一是从传统媒体(期刊、图书、公文)和网站上选择与信息资源建设有关的信息,二是选择与信息资源建设有关的生产、市场信息。下面笔者就第二个方面提一点个人看法。
在生产与市场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选择和建立一支有高度责任心且对信息有一定基础的通讯员队伍,以保证采集来的信息真实可靠,同时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巩固和扩大。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建立规章制度,以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数量和持续性。
3 畜牧业信息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畜牧业信息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对畜牧业信息进行系统、科学、客观、实用地建设, 在充分认识畜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畜牧业实现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畜牧业信息产业化建设,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3.1 网站用户收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站形式提供服务的畜牧业网站已进行了初步的建设。随着网站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建设,网站可以采取适当向用户收费的办法,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3.2 为企业制作并网站
以网站形式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网站,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站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等有利条件,为行业内有关企业制作并网站。这一方面为信息建设和网站的持续发展补充了资金和信息资源,对企业来说, 也节省了相应的网站建设、维护、宣传等费用。
3.3 提供信息咨询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信息的掌握成为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过系统、完善、科学、实用的信息建设,信息建设单位可以为国内外相关管理部门、教育科研单位、行业组织、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3.4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开发信息产品
经过对信息资源一定阶段的建设,在系统掌握某一专题领域的信息之后, 信息资源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出版系列图书、光盘等信息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开发一系列的PDA,在PDA上安装用户端程序和下载更新系统, 在网站上提供用户下载更新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结束语
畜牧业信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从畜牧业、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建设、开发与利用。科学、合理地制订建设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根据信息资源的特色和市场定位来进行建设,并注意信息建设的内容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起科学、完整、实用、可行的畜牧业信息。充分利用畜牧业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保证我国畜牧业信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金映红.新疆畜牧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网络信息,2010,(04).
篇3
由于畜牧业商品经济需求的不断扩大,对草地畜产品不仅需求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从而推动了草地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草地生产机械转化成为草地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以草地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地改良、更新、建立人工草地。使草地机械化在整个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和规模。例如在西欧和新西兰地区已经几乎见不到天然草地。取而代之的是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对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土面积大,草地类型复杂的发达国家,则采用了只要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就能够对天然草地进行改良、更新和建立人工草地。现在全世界约有几百亿亩经过更新的草地,尽管这些仅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5~20%,但提供的畜产品产值却高达全部草地畜牧业产值的80%以上。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工业反哺投入到草地畜牧业中的机械马力的生产效率不断地得到提升,而且性能优异。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出现了专业化分工和集成技术的组合,例如牧草生产加工、牧草种子生产等行业标准的出现就是如此。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如依据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制定出了草粉标准,标准包括草粉外表面颜色、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的含量,包装要求和储存期等(如苜蓿草粉),草粉产品已不再用于传统的草地畜牧业,而是向猪、鸡等单胃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和更广泛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在工厂化饲养条件下对上述动物对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的需求。实现这些产品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非常高,设备相当先进。由于在专业化生产中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措施和技术,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如图1所示的牧草种籽生产流程图,就是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实施的。种子专业化生产的结果,不仅保证了种子的净度、纯度和发芽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种子需用的设施及用地。在草地生产中基本实现了模式化经营,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要实现机械化生产,就必须有相对稳定的草地生产农艺要求,以便根据农艺要求,配置相应的机具及设备或研制新的机器;在生产规模上使用什么样的机具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和利润。
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利于各自国家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这主要体现在对农畜产品价格上实施以大额财政补助,这是使得草地机械化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草地生产的内涵表现得更加深刻,主要反应在工业生产系统工程理论被引入农牧业生产中,以及原来支撑着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动物营养学、生态学、生物遗传工程、家畜环境理论等在影响着草地生产机械化的进程,使草地生产机械化向着更高层次上发展。例如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程研究机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地机械化效益及经营模式进行研究。
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草地生产机械化所反应的不完全是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还反应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我国草地畜牧业机械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实施草畜双承包以来,由于在草地投入、监管、技术指导、政策法规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及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使草畜分配比例失衡。曾为服务草地畜牧业发展建立起来的大、中专院校、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大部分下马、转产,科研人员外流。并使原来研制、仿制的一些先进机型也都中途夭折,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行业整体水平在这时期出现了急剧下滑。例如,我国现有草地面积大约60亿亩,其中人工草地面积仅占全部草地面积的15%~20%,而天然草地“三化”面积却高达全部草地面积的80%以上,产草量与50年代相比降低了60%以上。目前在草地生产中以牧草收获、草地保护网围栏、饲草青贮及牧草加工等与牧户生产利益密切相关机具设备具有一定的销路外,在草地改良、草地鼠虫害防治机具、人工草地建设及沙化草地等生产机具的应用方面,除在治理工程项目中得以少量的购置外,草地承包户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一般不购置,这是草地生产机械设备和机具以及技术难于推广的主要原因。这与发达国家在重视草地生产和退化和草地生产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恰恰相反。自实施西部生态建设以来,通过对草地实施围栏封育、舍饲养畜等社会工程后,使大多数草地经营者不仅了解了放牧与草地载畜量的关系,有的还知道了一些改良草地工艺技术和操作草地改良机具知识和技能,如一些草地使用者对承包草地上的牧草种类、牧草性状、优劣和有毒有害牧草等方面有了基本知识。在制作青储饲料技术中,不但了解了青储饲料的转化过程,而且也学习到了有关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方面的许多内容,这些无疑是在生产观念上有了巨大的飞跃。
2科研与生产的需求脱节
我国草地面积辽阔,因地理及气候的差异性造成我国的天然草地类型十分复杂。研究草地改良建设多年,但至目前为止尚不能提出相对稳定的改良更新草场,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工艺措施。如根据不同草地植被退化程度、土壤风蚀、气候条件现状等提出草地生产和改良技术等。这使得草地生产机械化难以按照草地农艺要求研制和合理的编制草地生产机械化工艺流程。草地生产机械化是一项多学科集成的综合性的技术,而我国在多学科集中力量突破生产中瓶颈的科研力量薄弱,是造成影响草地生产机械化发展障碍。在草地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方面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转化少。不少成果停留于学术期刊、电脑、实验地、文件柜;竞争多、协作少;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现象,题目不同,但是研究相似;研究技术不能够得到深入,也难以组装集成;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在试验区跟踪观测研究周期短;基础性研究项目多,着眼于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研究项目较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量薄弱。推广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在基层推广人员缺乏。
3国家在草畜装备制造业方面投资力度不够
“十一五”期间,全国整个行业技改资金的投入还不及一个汽车厂多,作为草畜生产机械化后盾的制造业的综合技术和设备目前相当于国外五、六十年代水平。因此,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性能差、寿命短、耗能高仍然是我国农业及畜牧业机具及设备在制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捆草机可靠性系数国外是0.98而国内产品只有0.4~0.6。其次是对于外资引进消化吸收的项目大部分未能很好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也未得到提高。由于草畜机械项目小,很难持久连续列入国家重点研究及开发项目,由于得到资金支持困难,使得产品更新换代、开发、推广缓慢,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研究力量薄弱。从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牧草种子基地、草原围栏、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草原防火、草原治虫灭鼠等建设项目,在这方面,国家投入超过110亿元,每年平均超过15~20元/hm2。但是由于在农村、牧区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使得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降低,对于需要用大马力拖拉机完成的高效、先进、连续完成多种作业程序的草地机械或在开发、研制、生产方面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包括拖拉机的零配件、油料价格及维修服务体系不配套或不及时,给农牧民造成了采用大型动力和多种作业机械生产的不安全感。
4草地改良机具
经过几十年的研制,生产出了近几十种机型,经过生产实践筛选出了一些经济效益好,符合当地植被条件下改良草地的机具,但是由于对新型机具的推广开发不够重视,至今也没有提到日程上。如适合在退化羊草地作业的松土切根施肥机、草地无耕作撒肥机、麦草沙障栽植播种机、牧草调制青储技术和机具等。尽管在发展我国草地生产机械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在草地机械的研究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在已恢复的近10%草地植被中,引进消化仿制的机具和国内研制的机械在生态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目前市场对草地畜牧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围封和有限的草地中如何通过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来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目前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把牧区的家畜移到半农半牧区育肥后出售,是目前条件下可以采取的较好的方法,也叫异地育肥。经实践表明:对改良天然草地只要略加改良,草地产草量可以增加40%~50%以上,如在杂类草地植被盖度大于50%的退化草地进行松土+施肥,草量可以增加35%以上,在植被盖度大于40%的退化羊草草场实施松土+切断禾草根茎+施肥(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可使草地牧草产量增加4~7倍。对于在植被盖度小于40%以下退化的草地实施围栏封育并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等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草地机械和畜牧业装备技术的制造,正在逐步向成熟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渐形成符合我国草地生产条件下的作业要求。
如何迅速提高我国草地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和对策
发达国家高速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客观的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草地生产机械化是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作用促进着草地畜牧业的机械化。问题是在此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草地畜牧业的机械化?其相应的发展对策是什么?
1应当将草地机械化水平和创新研究和推广持续纳入到草地生态治理和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围绕草地畜牧业生产建设为核心。结合生产实际并按照不同草地自然条件特点,以及依据草地自身生产力的高低和草地退化程度来确定哪些地区适合发展草地机械化,并根据当地、生物、土壤、气候、草地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特点设计和推广作业机具,形成从研制到推广及技术服务的支撑体系。目前我国草地退化的趋势还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扼制。草地畜牧业商品增长率长期在35%~45%之间徘徊,这与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
2在目前国力经济较好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对第一性草地生产机械和配套技术的投入,把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地生产机械化统一起来,完善好草地机械化服务和生产体系的关系。
篇4
一、种植方式和种植制度
1.种植方式。
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包括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轮作等。
(1)单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其优点是便于种植和管理,便于田间作业的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农作物以实行单作为主。
(2)间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的两种农作物共同生长期长,而且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作,如玉米间种大豆或蔬菜。
(3)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后季作物适时播种。
(4)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优点是在混合种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比较一致的情况下,能节约利用空g,增加农作物的种植数量。
(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2.种植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布局、熟制等。
(1)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中心,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一生产单位作物种植的空间配置,即解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2)作物熟制。是根据某地的积温数来确定一个年度内需要种几茬作物、各自是种什么作物,以达到最好的种植效果。以中国熟制为例:我国根据积温的差异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寒区。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两熟,热带――一年两到三熟,青藏高寒区――一年一熟。
二、生长期和生长周期
1.生长期。
从地理学的角度说,生长期是指农作物能够活跃生长的时期,是气候生长期。气候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以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如“农作物生长期的天数,从南往北逐渐减少”,显然指的是气候生长期。
2.生长周期。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生长周期是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是作物生长期。作物生长周期因作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如梅树为180天,苹果为170天,桃树为100天左右。
三、热量带和温度带
1.热量带。
人们根据地球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的状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将地表各地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温度带
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以中国为例,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中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五个温度带,以及青藏高寒区。
四、光照和热量
1.光照。
太阳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四点:(1)昼夜长短。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2)天气状况。晴天,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气候及大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3)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的透明度好,光照条件好。因此,高原和山区的光照总比同纬度的平原好。(4)大气污染。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中杂质多,地面光照差。
2.热量。
衡量大气热状况的是气温,而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下垫面状况等。
光热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作物有喜高温和耐温凉的,热量条件多是低纬优于高纬,平原优于山地。由于热量的不同,农作物在种类、产量、复种制度上有着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在我国,复种制度从南到北有着从一年三熟到一年一熟的递变规律。因而各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种植适宜的农作物,以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五、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类型。
农业类型是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主要的农业类型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基塘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等。
2.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类型。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
六、乳畜业和畜牧业
1.乳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
2.畜牧业。
篇5
关键词适度规模养殖;现状;措施;安徽岳西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23-01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畜牧养殖方式得到迅速转变,适度规模养殖优势凸显。
1适度规模养殖的含义
适度规模养殖是指科学地进行场地选择、圈舍规划、布局、设计,采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标准化、商品化生产,把养殖业从传统的千家万户自给自足散养的农耕文化中解放出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以期提高畜牧经济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1]。
2岳西县适度规模养殖现状
岳西县是山区县,人均耕地少,由于受到场地、资金等因素制约,大规模发展养殖比较困难。近2年来,由于市场拉动和国家政策扶持,中小规模养殖户发展较快。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各类规模养殖大户总数为1 600户,其中:年出栏20头肥猪以上的1 025户,养牛5头以上的417户,养羊20只的53户,年出笼家禽1 000只以上的105户。规模养殖比重达30.3%,而与其他县以及该县的发展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推动岳西县适度规模养殖发展的措施
3.1做好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实
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为了扶持生猪产业的发展,岳西县制定了相关政策:一是能繁母猪保险政策。为了保障母猪养殖户的切身利益,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如保前鉴定和理赔定损,充分调动养殖户的参保积极性。二是生猪良种繁育和标准化规模养殖。2011年中央对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规模养殖进行经济扶持。2010年岳西县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户,竣工验收后补助到场,每户20万元,全县补助资金共计40万元。
3.2把握关键环节
3.2.1选好项目。农户应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市场行情、技术水平等因素慎重选择适合的规模养殖项目,切不可盲从。如牛、羊等养殖项目适合天然草场面积宽广、牧草资源丰富的山区农户;蛋肉鸡、猪等养殖项目则适合城郊地区的农户。
3.2.2确定好养殖规模。农户应根据场地面积、资金数量、技术水平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既不能贪大求洋,又不可因资金不足而降低建设标准。如某户有场地,也有养殖技术,可兴办年出栏肥猪300头的育肥猪场,但现有资金只能建年出栏200头的猪场,这种情况就应该一次性按年出栏300头规划设计(圈舍、布局、排污等),分2年或3年建成,切不可降低建设标准,更不要造成有钱建舍无钱买猪、有钱买猪无钱买饲料的局面。根据岳西县目前的农村发展状况,建议一般个体农户发展的规模为:养鸡2 000~10 000只;养猪存栏母猪5~20头,年出栏肥育猪50~300头;养羊20~300只;养牛10~100头(对一些企业或资金雄厚的社会人士,投资发展规模养殖不受此限)[2]。
3.2.3引好种。原则上不提倡大规模、大批量引种或采购仔猪、苗禽,要坚持走自繁自养的路子。对确需引种的农户,应咨询当地畜牧部门,分析比较各个品种的优缺点和市场供求情况,选择适宜的畜禽品种。切不可盲目追求品种的奇、特、新,更不可远距离引种,以免出现销路不畅和暴发疾病引发死亡的情况。因此,应坚持就地、就近引种的原则。
3.2.4科学养殖。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如:改普通畜禽舍为暖棚舍;改传统的散养为圈养、笼养;改自由采食为定时限量饲喂;改单一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改被动治疗为程序化免疫。
3.3做好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目前,限制岳西县规模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2点:发展资金和养殖技术。就当地状况而言,养殖户缺技术比缺资金更严重。因此,做好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是推动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4岳西县规模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4.1卫生消毒
一是有的养殖场(户)虽然设有消毒池,但却不能定期更换消毒液,无法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二是消毒剂的储存方式不当,致使消毒剂因受潮、曝晒等原因而降低药效。三是大部分养殖场(户)忽略对外套、器械的消毒,只注重对鞋子的消毒。四是对畜禽饲养场所进行消毒前,未进行清扫、洗涤工作。有时在栏舍、食槽肮脏不堪的情况下进行消毒,或用肮脏的木棍或其他东西搅拌消毒液,无法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五是小规模养殖场(户)的饲养员流动性大,不注重对自身的消毒。六是养殖户之间常会在未经消毒、更衣的情况下聚集讨论问题,给疾病的传播、流行创造了有利机会。七是盲目选购消毒药品,不注意其主要成分,或者长期使用同一类型的消毒药,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3-4]。
4.2药物预防
养殖场(户)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常在饲料、饮水中添
加抗菌类药物,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机体的健康严重受损,例如对鸡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易出现尿酸盐沉积、肾肿大、过敏休克和呼吸抑制等症状,且反复使用会产生耐药性;长期或反复使用氯霉素,会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液贫血等多种疾病[5]。
4.3不按规定方法免疫接种
免疫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免疫失败[6],如:有的农户为节约疫苗成本,将前一天已稀释的疫苗于次日继续使用;有的将要求肌肉注射的疫苗用于饮水,或同时混合使用2种以上不同的疫苗。
5参考文献
[1] 王凤,李建彬,钱丽萍.江苏省泰兴市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3):113.
[2] 周伟.农村小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J].畜禽业,2004(6):12.
[3] 张洪云 . 当前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9):119-121.
[4] 冯天太.规模养殖“四忌”[J].中国牧业通讯,2004(10):77.
篇6
1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1.1双语教学的含义及迫切性
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用两种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旨在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达到掌握第二种语言的目的[3]。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主是中文结合英语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这一提议,可见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视。因为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畜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4]。在这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就必须依赖高校畜牧兽医专业所取得教学和科研成绩,最终离不开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水平和教学手段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何提高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水平,如何与世界接轨,最首要的是要掌握语言沟通交流的工具[5]。因此,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畜牧兽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1.2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部在继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后,又在2005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数量,鼓励高校在本科教学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说明了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开展双语教学重要性在于对教师通过研读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不仅能丰富和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面,还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强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双语教学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动物生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逐步提高在专业领域的英语沟通能力,无形中为提升走向社会的综合竞争力打下基础。
2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优势及可行性
本学院施行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队伍:本学院动物生理学课程组的5名教师均为畜牧兽医专业博士,不仅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英语基础也比较扎实;而且,有4名老师有在国外至少一年的科研经历,英语发音及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强。这无疑为在本学院开展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2)本课程自身特点:动物生理学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血液循环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呼吸及其调节、尿生成及调节等,对本科生来说这些内容相对抽象、难懂。若仍以传统的口授、板书、挂图等教学手段讲解,很难清晰地展示其动态过程;而且对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学生的想象力也产生一定的挑战。(3)校的软件配置和硬件设施:校图书馆有大量的相关中外文资料可供查阅,所在办公室有高配置的网络计算机可用于平时的查询使用。另外,几乎所有的教室已安装多媒体设备,为双语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强大的管理及维修团队保证了多媒体设备的正常顺利使用。由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用非母语的英语形象地描述某一复杂的活动,若有多媒体的辅助,即使再复杂的动态过程也能直观展现出来,这不但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肌肉收缩过程时,神经-肌肉接点间兴奋的传递、兴奋在肌细胞上的传导、横管处兴奋-收缩偶联及肌丝滑动等过程若只用板书和挂图等手段很难直观形象地展示;而利用多媒体这一辅助工具,将相关图片、英语音频、视频及动画融入在课堂教学中,上述过程就会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3生理学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尽管生理学双语教学具有种种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种种问题。(1)语言运用:我国目前对双语教学语言的使用标准没有明确规范[6]。在各个高校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并不相同,本校一部分专业课双语课堂教学中英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多,这种双语教学方式脱离了本校实际情况,使得大部分学生像听“天书”一样,根本不了解深刻含义,教学效果就不难想象了。(2)教材选用:目前的双语教学,尤其是动物生理学没有统一的双语教材,可供参考的英文教材及相关资料尤其缺乏。大多情况是,开展双语课的专业课老师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及经验从网络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英文资料及英文课件,或将中文课件译成英文。这会导致同一课程组的老师由于翻译水平的差异引起精确性出现差异,造成教学上的随意性及对同一内容表述上的差异性。(3)教师方面:虽然本课程组大部分老师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具有农学或生物学博士学位)及国外留学经历,但英语毕竟不是自己母语,想要在双语教学中用英文准确表达教材中的内容,难度相当的大,更不用说那些用汉语都很难表述清楚的内容了。若老师用生硬的英语进行授课,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会听得迷迷糊糊,不但专业英语水平无提高,连专业知识也没掌握住。(4)学生方面:本学院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英语基础整体上较差,虽然阅读能力稍好,但听、说能力弱;若让时间被严格控制的生理学双语课上听懂英文专业词汇及相关知识十分困难。(5)教学效果不理想:①双语教学占用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为保证教学进度,不得不对内容进行删减,教学内容在量上大打折扣。②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课堂上的英语交流也妨碍了师生间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探讨。
4开展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应对措施
(1)适当定位: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应将双语教学定位在“以汉语教学为主,适当渗透英语”的基点上。本学院的动物生理学一般开设在大学第三学期,这时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公共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故教学过程中外语使用的比例不易过大,以免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2)教材选择: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目前教学现状的英文版教材和中文统编教材,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在讲义中对原版英文教材进行注释,兼容中英文教材的优点,尤其对出现的专业词汇、术语增加中文注释;在每章结尾增加中文概要,以利于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和掌握。(3)双语教师培养:即使授课老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英文水平,要想使双语教学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开课之前还需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外语培训,尤其是口语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英语发音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4)教学对象:由于学生个体英语水平的差异,双语教学可预先设一个实验班,授课对象定为有一定英语基础、英语听说能力较好、理解力较强的学生。班级人数不宜过多,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上课内容,以便跟上课堂节奏。通过实验班双语授课经历不断总结双语授课心得和教学经验,提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双语授课方式和方法。
总之,只有制定出适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动物生理学教辅材料,形成包括教材、讲义、课件在内的一系列双语教学资源,建立较完善的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对动物生理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以期为本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陈晓光 吕琼霞 刘玉梅 邓雯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翠燕,闫文龙,许钦坤.动物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
[2]孔凡志.《动物生理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
[3]刘延吉,田晓艳,阮燕晔.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徐雪高,陈洁,李靖.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历程与特征[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
篇7
在考察发达国家的畜牧业时,看到国外在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与我们的现实情况存在着巨大反差,于是能不能学、学什么这些问题经常出现在脑海里。但经过多看、多听、多想,就会发现,只要透过形式看到实质,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他们的很多经验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积极地、正确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做法,可以缩短我们探索的时间,少走弯路,迅速推动我们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大大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步伐,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概括起来讲,学习借鉴的重点应该是两个创新(制度、技术)、三大革命(营养、品种、标准化与安全性)、一个发展(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农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外有的学者把农业的发展阶段依次概括为:以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农业阶段,以游牧、放牧为主的畜牧业阶段,以农牧林结合的农业阶段,农业和制造业结合阶段,农业和制造业与商业结合阶段。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演替过程就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相交织、突破、协调的过程。从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农牧业中,社会化、市场化、组织化、产业化是其重要的制度特征,而这些也正是我们现在所着力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建立这些制度耗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好多成功的做法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再以技术创新来讲,西方国家从工业革命算起,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才形成了一整套现代畜牧业的饲料生产、品种培育、繁殖、营养、机械、加工、环境保护等技术体系。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成熟技术不少可以直接引进来为我所用,而且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密切跟踪。同时,在长朝实践中他们所形成的技术创新机制更值得我们借鉴。
2.在营养、品种、标准化与安全保障方面取得革命性突破,是我们发展畜牧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重点领域在营养方面,要以饲草饲料青贮为重点,以配合饲料和农副产品为补充,开展畜牧业的营养革命,使传统的自然放牧向科学饲养跨越。在牲畜品种方面,要将育种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以遗传育种技术产业化、种公畜优质化、畜群标准化为重点,开展种质革命,实现牲畜品种良种化和多样化,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在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方面,我们既要借鉴国外依法监管、关键点控制等成功做法,又要发挥我区固有的无公害、无污染的资源环境优势,对无标生产的模式实现革命性转变,避免国外曾经犯过的某些错误和所走过的弯路,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3.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达国家都曾因生态退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有过巨大损失和沉痛教训但是他们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迅速将资源利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保护型和资源增长型的发展模式,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组织体系、监测监督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富经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成功兼顾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汲取其有益成果,形成自身的后发优势。
多功能――现代农业的新定位
欧洲国家认为:农业,或者说是农―林―牧业,除了生产食品的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社会作用和生态环境功能。如土地保护整治、观光休闲、粮食安全、社会和谐、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等等。但在历史上对其多功能作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农业的发展目标被确定为增加粮食产量和实现现代化,这在当时国家重建和食品短缺的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法国在1947年和1953年制定的两个五年计划都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目标。1958年,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和农民社会地位不稳定现象。60年代和80年代的农业指导法对农业的作用进行了很大的扩充。90年代后的几次世界性首脑会议都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贸易的角度讨论农业问题。
1.法律对多功能农业的保障1999年法国新的农业指导法强调为避免法国30多万个农场及欧洲数十万个农场的毁灭,“国家干预必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均衡的经济发展,确保农业的持久性,促进就业,即增加年轻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并增强农业就业者作为服务提供者和风光创造者的作用”。为此依法专门设立了农业开发土地契约制度(CTE)。农民在得不到应有的市场回报时,政府给予财政补助。
2.家庭经营是多功能农业的中心为了使农业切实成为促进就业和均衡使用土地的基本活动,农业指导法鼓励建立家庭开发模式。因为家庭是社会关系的关键环节。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有的发展联合和合作,有的维持独立经营,通过各种协会等社会组织获得各种服务。据我们考察,农场的联合经营目前还多是父子、兄弟间的合作,真正变为公司经营的很少。政府倡导的主要联合经营形式GAEC是一种农场的联合体,而不是公司。资本在股东间按份额分配,将生产工具集中起来共同使用,而且要参加劳动,就像一个没有“董事长”或“经理”的大家庭。成员通过协商讨论做出决定,因此既维持了家庭运作,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法国畜牧业的多样化
1.地域的多样性牲畜多样性是地域多样性的反映。法国的西北部是北欧平原,阿尔卑斯山位于东南,此外还有丘陵、草地、低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土壤和气候也呈多样性分布。全国土地利用大约是 1/3森林,1/3耕地,1/3草原。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渊源,决定了各地牲畜种类和品种的不同。
2.生产经营的多样性法国平均每个农场的规模为42公顷(1997年),在欧洲是比较大的。在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适宜谷类作物生产,规模较小的,集中进行猪、禽畜牧业生产。其他大部分地方选择牛和绵羊的生产。在山区主要进行肉用畜的繁殖。在一些特定区域还利用季节性移动的方式进行牛、绵羊和马的生产。这有利于适应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名望的要求。
3.产品的多样性农产品加工是法国的第三大就业行业,其中70%为食品工业。法国号称可以在一年中每天不吃重复的奶酪品种。
4.牲畜品种的多样性法国的家畜品种多达150多个。既有风靡世界的优良品种,也有散布各地的地方品种。这对选择适合市场需求和适应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可能性。牛的品种分布于全法国境内。一般每个农场饲养30头左右母牛,饲养100头母牛的农场在不断增多。奶牛主要有荷斯坦、希门达尔、诺曼底。法国的奶牛一般兼生产牛肉,特别是草原丰富的地区,更希望饲养奶、肉兼用的诺曼底和希门达尔品种。在条件差的地方饲养其他一些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以生产生态型产品。肉牛品种方面,过去的役用品种现在已改为瘦肉型生产。如夏洛来、利木赞等。绵羊、山羊、猪的品种也是依条件和需求不同而呈多种多样。
饲草饲料青贮――草食家畜的主要营养来源
1.青贮技术广泛应用在欧美国家访问养牛场或养羊场,一下车即可闻到弥漫在空气中那种略带酸味的作物青贮的芳香。青贮技术应用的广泛性表现在:一是推广面积大,凡是饲养反刍动物的农场,都在致力于以青贮代替干贮。英国近十年来牧草的青贮比例已达80%左右,在农场已很少能看到储存干草的场所和利用干草的器械。在法国的农场还可看到在利用部分干草,但据说比例也越来越低。据报导,美国的玉米青贮已保持了连续8年增长的势头,2001年达到61.48亿英亩,每英亩产量达16.6吨。最高的维斯康星州青贮玉米占玉米总播面积的比例从1989年的15%,增加到1993年的28%;二是制作青贮的原料广泛。饲用玉米、普通玉米、高粱属作物、新鲜牧草和枯萎后的牧草,甚至甜菜等农作物副产品都可以用来制作青贮,但以谷类青贮(Cereal Silage )所占比重最高;三是青贮形式多种多样。从传统的地下窑贮发展到平台青贮、大裹包青贮、简易堆式青贮等;四是广泛的适应性。中小农场已普遍推广。对500头乳牛以上的大农场,由于商品化的饲草饲料需求量大,青贮因运输成本高而受到限制,但现在仍然通过采用大型机械和就近种植等途径加以解决;五是饲喂时间基本没有季节性,过去把青贮只是做为越冬饲料的贮备,现在暖季也照常饲喂。
2.科学合理的青贮方法最初农民往往是在玉米收获时才决定采用青贮还是收获籽实。现在凡是饲养牛羊的,都有计划地大量种植适合青贮的专用品种。播种的日期也根据青贮制作的时间从初春到晚春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收获时间对青贮质量和产量有重大影响。他们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教给农民的方法是:以玉米籽实即将成熟时出现的一条白色线状物“乳线”来进行判断,乳线在顶部出现时,玉米植株含水率在70%左右。当乳线移到中部(半乳线)时,水分降到65%左右的理想程度,青贮产量最高,而且整株和籽实都有最高的营养价值。当乳线移到底部时,出现了一个“黑层”,说明玉米完成了生理成熟,整株营养下降。据称因年份、地域和干湿条件的不同,上述数据大约有5%左右的误差。挤压排气被认为是保持青贮营养成分的又一项操作要点。因此一般一次作业要在一天内完成,并且用大马力的拖拉机在分层装填贮料时反复填压排气,以创造加速发酵的缺氧环境。有的牧场在一个青贮池内可将全年三次收获的牧草分三次全部贮入,但每次都要保持快速排气的条件。
3.不断提高青贮效益国外普遍认为普通玉米用青贮方法比收获籽实每英亩要增加1/3的饲料养分。有的研究报告总结玉米青贮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味美,适口性强,是一种高质量、高产量的饲料,能量含量也超过大多数其他饲料;二是只用一个生产过程就可以将饲草(茎叶)和饲料(籽实)的加工贮存过程全部完成,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机械作业;三是饲料生产成本和饲喂成本都比使用干贮方法要低。缺点主要有:一是认为尚缺乏适合青贮饲料交易的市场规则;二是运输成本高,不适应远程运输;三是贮存场所的位置只能围绕牲畜选择,不像干草那样远近均可。今后的方向就是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其优点,尽可能克服其缺点,开拓更广阔的推广空间。
4.活跃的科学研究据观察了解,欧盟国家农场规模虽小,但与美加澳等大规模农牧业生产的国家一样,对青贮的种植、制作、利用、监测都已有成套的成熟技术。然而,但目前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仍很活跃,例如,在营养监测方面,研究更简易的测定仪器和普及直观的判断方法,以便在大田就能确定最佳青贮时间,并完善操作方法。再如,根据不同作物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添加剂如酶制剂,专用尿素等,促进营养平衡。还有,进一步开展玉米杂交育种的研究,为青贮筛选更适合的专用品种;研究高粱属作物的青贮,开辟新的优质青贮的途径;研究不同作物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以便平衡产量和质量之间的两难选择等等。
现代农牧业的产业化
国内学术界对国外农牧业有无产业化经营形式,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国外某些农产品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因而已经是产业化了。这实际上是认为一体化就是产业化。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市场体制中,农业生产主体和工商业生产主体只能是竞争关系,不可能互相让利,因而也就无从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化。我们从国内通行的产业化概念所包含的诸如“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科技推广为手段”、“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等要素来观察,可以认为发达国家的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体系是符合“产业化”概念的,只是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形成过程与我们强调的有所不同。
1.加工业对农牧业起着决定性的拉动作用以法国为例,其农产品加工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15%。其中食品工业可以加工70%的农产品。1999年食品工业的营业额达到8170亿法郎,比汽车工业的营业额高出将近一倍。正是由于加工业的带动,才使法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食品加工出口国。
2.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实现农牧业和加工业的紧密结合在发达国家农产品从农民向工厂的流通主要有市场拍卖和契约生产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几百年来形成的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进行运作,完全遵从等价交换和信守承诺的原则。在英国,一位活畜拍卖师告诉我们,目前农民的活畜约有50%通过拍卖市场出售,其它一半则按照合同出售给固定的屠宰厂。即使是对加工业依赖性最强的奶牛场,对加工厂的选择也完全由生产者自己决定。英法等国的乳制品消费量极大,牛奶加工厂遍布各地,这为生产者就近选择加工厂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的奶农说他们如果要与加工厂脱离牛奶供销关系,需在一年前通知工厂,而有的则说随时可以另选更有利的工厂。欧洲的农民对乳品、肉类等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积极性很高。在考察访问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受访者已经与别人合伙办厂或通过协会间接投资办厂。政府对农民投资办厂可以补贴30%左右的投资,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很多农民通过多元投资已转为兼业农户。尽管这种农民对工业的投资目的更多的是出于投资机会的选择,不一定承担产品购销方面的义务,但是在实际上,由于市场体制成熟,信誉程度可靠,农牧业生产者和加工厂或中间商的关系是相当稳固的,各个环节的利益都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分配。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者市场意识差,市场体制不完善,加工业滞后。必须创造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经验,以“产业化”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加工增值水平和总体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根据我们的国情区情,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来建立起与农牧业相适应、相协调的加工业,让农牧民自发地进入加工流通领域,需要太长的时间和太大的社会经济成本。必须在加快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加快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3.因地制宜推进一体化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又称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它是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高度发达的一种形态,可以看作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紧密型产业化”。国外的一体化经营兴起于农牧业商品经济和合作经济日益发达的19世纪。在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广泛出现了农牧业和工商业联合经营的形式。50年代又以“农工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和“农工综合体”(Agribusiness)加以规范。欧美国家发展一体化经营的动因,一是生产者为了解决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需求不适应的矛盾;二是加工厂为了获得稳定而标准化的原料供应;三是超级市场为了及时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层次;四是金融资本为了开拓效益可靠的投资空间。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一体化经营才能在欧美应运而生,不断发展。但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有企业自营的一体化,有企业控制、农户相对独立的半一体化,有契约联系的购销关系和“合作社式”间接联系等等阶段性一体化。可见,即使是市场体制已非常成熟的欧美现代化农牧业,一体化也是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并不都是完全意义上的一体化。根据考察了解,国外畜牧业一体化经营程度一般高于种植业,畜牧业中又以家禽业和牛奶生产的一体化程度为最高。国内有的研究报告介绍,1980年美国农畜产品一体化经营程度分别为:肉鸡99%,火鸡 90%,禽蛋89%,鲜奶96.49%,加工用牛奶26%,生猪3%,肉牛16%,羊10%,甜菜和甘蔗100%,加工蔬菜98.1%,新鲜蔬菜53%,土豆95%,柑橘水果100%,种子作物90%,谷物8.5%,棉花18%,烟草4%,油料作物10.5%。在我国的目前阶段,更不宜把一体化作为产业化的惟一形式。否则,就会限制产业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综而观之,国外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产业化”的概念,只有与其含意相近的“一体化”的概念。但一体化的内涵又与产业化所包含的内容不完全一样。而发达国家现代化农牧业所具有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等等特征又与我们定义的“产业化”的含义相吻合。因此,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如何吸收运用国外先进经验,应根据国情而采取灵活措施,没有必要生搬硬套,更没有必要“抠名词”。重要的是要抓住实质,抓住发展经济这一核心内容,通过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来提高农畜产品的加工增值水平,利用规模效益递增的规律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和县城经济的发展,加速实现农牧业现代化。
政府对动物健康的保证
欧洲国家对牲畜的防疫、检疫、疫苗使用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而且管理、服务、监督体系健全。为了扩大出口和国内消费,法、德等国强调政府保证牲畜健康和畜产品安全。按照欧盟规定,每头牲畜都要在一生中全程都能够跟踪识别,而且每一块销售的肉都可追踪到从生产农场到消费者。法国从1978年在养牛业中实行追踪制度,然后推广到其他畜种。这就要求每头牛必须获得一张护照,两个耳标。小牛出生后,农民立即向地方牲畜管理当局(Regional Livestock Office)(EDE)报告,对各种有关数据进行确认后,然后发给伴随该牛终生的护照(Passport)。农民要把自己牲畜的变动情况及时抄送给EDE。交易商、屠宰者必须也向EDE报告牲畜的任何移动情况。在屠宰时要把耳标和护照标明的信息转输到屠体的标签和每一块肉的标签上。在供应环节,肉商和超级市场用相同的方法经过严格检查,把代号表示的有关结果改用文字标明。目前要求注明的包括产地、分类(小牛、小母牛、母牛、公牛等)、品种(肉牛或奶牛)。
对于绵羊和山羊,实行一只耳标和群体登记制度。在小羊出生后一个月内,由EDE确认数据后发给耳标。每一个农户的羊群都要有一个群体登记(记录所有牲畜的变动情况)。
实行可追踪的健康保证制度,关键是农民及经营者有动物防疫健康的信誉和完善的动物防疫保健组织。欧盟各国的防疫网络一般由政府兽医官、防疫协会、治疗所三类机构结合而成。
法国畜牧业的官方标记
随着消费习惯从亲自尝试变为依靠对产地和质量的保证,畜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者寻求让消费者放心的信誉保证方法。所以,普遍采用了ISO标准和实行官方标记制度。
1.原产地标识法国是第一个采用这种制度的国家,早在1925年就对羊奶酪实行。近年新的产地标记不断出现。每一项官方标识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取样和严格管理。在1998年,负责标识管理的AOC组织,报告其创造的价值已超过1000亿法朗,其中10%属于乳制品的原产地名称标识。
2.质量标签证明某种食品超级质量的特性。其中著名的“红色标签”成了顶级产品的同意语。法国禽肉有15%采用了这种标签。
3.通用标签证明产品质量及有关情况,包括生产条件、加工方法、包装方法,还可包括产地。
4.有机农业标识证明该食品是按有机食品生产的规则进行生产的,即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用天然的方法生产。特别是未利用化学合成的物质。
5.山地产品证明该食品是在特定山区利用当地原料生产和加工的。
在法国,质量标签工作受农渔部的严格监控。具体工作由各有关专业组织完成。据称专业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亲眼监视。
此外,牲畜品种的特点也需要让消费者明白,例如不同品种的牛奶质量、蛋白质含量、酪蛋白类型、肌肉纤维状况、大理石纹、胶原质水平等。因此强化了“品种―土壤―耕作系统生产”的关系,品种成为最终产品的第一个标记。
崇尚自然的风尚深入到生产环节
崇尚自然的潮流首先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方面表现出来,进而影响到耕作方式(建立生态农业),现在已经深入到牲畜饲养管理环节。我们在英国中部参观考察畜牧业,负责联络接待的布鲁莫公司(Blue Merle ltd)就是专门从事“自然疗法”(又称顺势疗法)的私营组织。公司创办人菲利浦先生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在镇农业中心设立的销售服务部,访问了用其产品取代了化学防治药品而成功的乳牛场、肉牛场和羊场,有的农民已连续使用其产品达4~5年,获得了满意的技术成功和经济效益。据介绍,该公司是菲利浦先生看到公众越来越反对过量使用抗菌素,转而崇尚自然产品的潮流,于90年代中期创办的。前几年发生的疯牛病和口蹄疫,坚定了他从事自然疗法的决心。现在他们的产品推广到了全英国。自然疗法的原料全部取自天然的动物和植物及少量矿物,有些在50年前就制造出来了,经过长期的试验,确信是可以用做自然疗法的药品。该公司经常与大学的有机农业机构合作,寻求新的有机药品。最初几年菲利浦先生一边经营农场,一边推广自然疗法的产品。随着业务的扩大,他和儿子卖掉了农场,于2002年3月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增加了几个有实力的合伙人,在各地建立了机构。产品增加到可以治疗和预防十几种疾病。他们努力的方向是使用简便和经济合算,其口号“同时减轻动物和农民的压力”,赢得了使用者的欢迎,大多数药品只要简单地加入到饮水中就可以了。
从乳业协会看法国农牧业的组织管理
由官方、半官方和民间协会组成的法国农业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又和谐运转的网络。其主要层次包括:一是农业渔业部及其内设的食品总局、乡村和森林司、水产养殖司,经济和国际政策司等;二是全国性行业联盟,包括农业行会常务大会、农业合作联盟、信贷联盟、农业互助银行联合会等;三是跨行业管理局,如农业组织总事务所(ACOFA)、原产地命名机构(INAO)、肉类管理局(OFIVAL)、奶制品管理局(ONILAIT);四是科技单位和发展促销机构,如农业技术协调协会(ACTA)、农产品加工技术协调协会(ACTIA)、标准化协会(AFNOR)、食品卫生安全事务所(AFSSA)、畜牧研究院、农产品及食品促销公司(SOPEXA)等;五是专业生产协会,如奶制品经济中心(CNIEL)、养牛联合会(FNB)、养羊联合会(FONO)、牛奶生产联合会(FNPL)等;六是加工业协会,如食品设备生产商协会(ACMA)、奶加工协会(ATLA)、奶工业联合会(FNIL)等等。
法国的全国奶制品跨行业经济中心(CNIEL)是在1973年依法成立,并经官方确认的。它由三个有关乳业的协会共同出资组建,即全国牛奶生产者联合会、全国奶工业联合会、全国奶业互助合作协会。总部及16个地方机构都由三方共同管理,轮流担任主席。总部下设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营养中心三个机构,并出版“法国乳业杂志”。资金来源由生产者和加工者按生产量提供。在全国还设立了29个跨行业分析实验室。信息中心通过宣传、促销、信息交流促进不同家庭农场、不同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口味、健康和现代化的要求。宣传方法除了媒体、展销、竞赛游戏等外,特别重视对学生专用奶的研究和促销工作。研究中心由生产和加工的专家和经营者组成,主要围绕生产工艺、食品安全。原料改进三个轴心开展工作。营养中心主要通过培训和信息交流,促进营养平衡和发挥辅助医疗作用。
全国奶制品跨行业经济中心(CNIEL)的三个组成单位,各自又是独立的全国性的联合会组织,有各自的地方成员、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因此,这些协会纵横交错,不少农民同时加入几个协会。协会的作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农展会的新宠――牛羊地方品种
现代化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产值分析的数据上,而且集中体现在农展会上。在我们参观的英国大约克展览会上可以看到不仅牲畜的展位面积大,吸引观众多,而且展出品种繁多。参加展览的品种又以地方品种为多。以绵羊为例,一些被毛粗糙、个体较小、颜色杂乱的地方品种占了很大数量。据说这些品种大多产于偏远地区,具有抗病力强、能适应不利条件、所需饲草饲料少的特点,其产品又能顺应当代人们崇尚自然的潮流。一种其貌不扬的兰脸绵羊有好几家农场主参展,数量都在几十只以上。古老的奶牛品种娟珊牛也有好几个农场参加展出。这种牛体形很小,产奶量只有4~5吨,但是经过精心选育乳脂率可达6%~7%以上,采食量仅为普通黑白花牛的60%左右。牛奶风味好,加工出成率高,价格也高。受到很多农民的青睐。而一些世界知名,且为当地农民熟知的优良品种,如荷斯坦奶牛和夏洛来肉牛等展出的很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参展牲畜与市场动向的紧密关系。
农民在参加展览会的总人数中比例并不高,但其主角地位突出。据统计大约克展2000年参加总人数达120645人,其中农民19303人,占16%。农民大多经营或兼营畜牧业。饲养绵羊的占农户总数的45%,饲养肉牛的占42%,饲养奶牛的占30%,养猪和养禽者分别占16%和14%,谷物和油料生产者分别占26%和12%。3天的大会期间参展的牛859头(21个品种),绵羊1468只(33个品种),猪237口(7个品种),马1863匹。除花卉外,展出的植物及产品很少。这固然与英国中部和北部的农业结构以种养结合的畜牧业为重点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畜牧业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地位。从消费者调查来看,认为参展对购买产品很重要的占58%,认为重要的占29%,无所谓和不重要的占8%和5%。此外各种协会也是参加展览会的重要力量。我们参观的英国养羊协会的展览厅,摆满了最新出版的各种资料,而且工作人员在现场为农民解答问题。
大约克展具有很长的历史,从1838年以来一般每年举办一次,只是2001年的展览因口蹄疫而停办。1996~2000年每年参加人数都在11~12万人次。今年恢复后第一天参加人数就接近10万人。它是由北约克郡农业协会主办的。参加者来自英国的北半部,其中约克四郡(东、南、西、北)约占75%。主办者北约克郡占33%。展览场位于一个小镇几公里之外的空矿田野上。大部分建筑都是开放式的,简便而实用。主要包括牲畜展区、运动及赛马区、机械展区、产品销售区。农村休闲区、园林区等。据统计参加者中有45%以娱乐为目的, 19%为了观看牲畜展览和评比,13%为了学习新技术和购买产品,13%为了举家出游,其他占6%。在偏远田野上举办的农展会能有一百多年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群众性、实用性、商业性,而不是形式主义。当然,与主办单位每年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也是分不开的。
从小岛走向世界的德克赛尔绵羊
德克赛尔羊原产于荷兰西北部的德克赛尔岛,1937年前后输入到法国。1970年有4只公羊首次传人到英国用于试验研究。1973年又引进27只母羊,以后在羊群扩大过程中曾与好几个英国绵羊品种进行杂交试验,育成了现在主要以胴体质量、瘦肉率和适应各种不利条件著称而风靡世界的品种。据报导其繁殖率可达165%~210%,在放牧条件下未经特别育肥的羔羊活重可达50公斤。
德克赛尔岛在罗马时代就已发现,但其羊种近几十年才被世人重视。据了解主要是采取了强有力的选育措施。一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1970年第一次输入英国就是由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为科学试验而进行的。二是有广泛而严密的杂交方案。英国的一些著名肉用羊品种大都参与了该品种的育成。三是品种协会的鼎力推动。该品种协会的工作人员、信息资料经常出现于各种场合。其年度报告内容翔实丰富,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联系。四是遍布各地的品种俱乐部把广大养羊业者联络成一个共同推进品种培育和扩大生产的整体,大大提高了育种成效。五是频繁的展销拍卖活动促进了优良种畜的扩散,提高了品种的知名度。经营德克赛尔品种的公司和农场通过广告宣传不断活跃着促销活动。我们在这里介绍了该品种从小岛走向世界的简要情况,并不是特别看重该羊种的性能和质量。这种羊在我区能否发展应按引种要求做好严密的试验。介绍的目的是启迪人们如何有效利用和发挥自有的和外来的各种种质资源,通过科学选育获得经济效益。对源引自欧洲的羊种,要特别谨慎对待,严密监查原产地疯牛病和口蹄疫扩散的危险性。
从国情出发实现农牧业机械化
在欧盟国家考察农牧业机械,突出地感到虽然其先进水平与美加等国的大农场不相上下,但是选用的机型普遍较小,非常符合这些国家的农民大多数为中小农户的实际。这就启迪我们,各国实现农牧业机械化,必须从自身资源配置的实际出发,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我国人多地少、生产规模较小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大型化、成套化、自动化方面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在手工劳动无法达到质量和效益要求的主要生产环节,我们必须积极借鉴国外农牧业机械化的先进经验,必要时引进先进而实用的机型。
当前我区农牧业机械急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借鉴和学习:
1.耕作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免耕技术的推广无论是半干旱地区,还是高降雨地区,免耕、少耕是发达国家农田作业机械共同的发展方向,这样既可降低作业成本,又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特别是牧草种植,基本实现了免耕。
2.青贮制作机械的配套适时、快贮,这是青贮饲草饲料提高质量和营养价值的关键。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国外青贮机械的成套性和先进性不亚于耕作机械。收割、集拾、切碎、装卸、压实、切取以及向畜舍输送,基本上拖拉机手一人操作就能全部完成,操作方法越来越先进。例如,一般农场用铲斗从青贮堆的底部铲取饲草饲料,虽有些营养损失,但过去都被忽略掉了。但管理精细的农场,专门另购置一个带刀刃的切取机从上往下切取青贮料,茬口部位既不透气,也不挥发,避免了损失。
3.挤奶机械的更新换代我们看到大大小小奶牛场的挤奶间越来越先进。在普遍实现自动挤奶、计量、清洗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量具计量向电子计量方向发展。有的还专门配备了牛清洗消毒杯,每次挤奶时都用专用的消毒剂进行清洗,再用消毒的纸巾擦干,确保牛奶清洁无菌。
4.能对肉类自动化标记的屠宰加工机械国外从事肉类加工的既有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也有遍布各地的中小企业。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屠宰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和质量卫生标准必须符合政府的统一规定。特别是为确保防疫和卫生安全,即使是只能屠宰后进行简单分割的小型肉类加工厂,其标识的自动跟踪和标记系统都是非常精确灵敏的,而且其标识的拷贝自动存入电脑,随时可以检查。
篇8
早在中国就一直流传着:“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饮食上很早就认识到食物味道的重要性。中国的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重要的是人们在食物的味道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在不断地丰富着饮食文化。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本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当时受到佛教的影响,人们主要是以素食为主,谷物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人们认为食肉食腥是杀生的行为,因此大大推动了蔬菜类植物和烹饪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豆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逐渐开放,饮食观念有了很多变化,人们对食肉食腥就没有太大的约束,同时受西方饮食的影响,中国人更加重视饮食的科学性,餐桌上肉类和奶制品也越来越多,并且样式也日益丰富。在西方,人们更注重的是饮食的科学性,在人们的饮食结构里比较注重蔬菜的合理搭配,西方人们保持着游牧的习俗,也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的摄取,牛肉、鸡肉、鱼类和猪肉较多。到现在西方人们对饮食上更加注重肉类的食用,甚至发展到现在肉类的重视度已经超过了中国。西方人们对饮食更注重科学合理搭配,这种科学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国人借鉴的。
二、中西饮食对象差异
一个民族对饮食对象上的差异因当时地域、气候以及传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自古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国家。历来就是以谷物为主,但随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不同,人们的饮食对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饮食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烹调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食材,食材的不同,就直接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的不同。中国的面食可以说是有着最古老的历史,面食一直是人们比较喜欢的饮食。食物的多样化,食物的创新,使得人们在食用时能够乐在其中,达到身心的愉悦。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儒家文化是中国历来都很重视的文化,儒家讲究“以和为贵”。在饮食文化上也同样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哲学观念也用到了中国的饮食上。西方饮食传统农业主要为畜牧业,种植业只占很小部分。因此西方人以食用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谷物为辅的饮食方式。西方人饮食常讲究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他们食材虽然丰富多样,但常常种类单一,饮食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和生活交际。过于讲究科学性造成了同一道菜在不同的区域、家庭,味道通常是一样的。西方人们不会把饮食和精神上的享受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强烈的目的和功利的含义。
三、中西烹调操作程序差异
由于中国对饮食有比较多的要求,饮食对象的范围大,种类多,因此中国的烹饪原则和讲究方式会有很多的不同。中国的饮食一般各家对同样的一道菜,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厨具做出来的一份菜的味道往往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在辅料的添加量和火候的把握上不同,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技巧的使用在菜的烹炒上也会有很多的表现。因此人们为了追求食物在味道上的不同,人们往往会在食物辅料和技巧上的使用上会变化多端。在烹饪的程序上,人们为了追求味道的至高无上,在操作程序和准则上不是有特别的规定性,主张随意性。西方国家因为讲究的是饮食的营养和科学性,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西方对菜谱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对于食物的调料,时间会精确到克,厨房会备有测量辅料的天平、量杯、定时器等等大小不同的容器。因此西方配出来的食物同一道菜往往味道是一样的。比如说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味道在全球是一样的。西方哲学的思维表现是机械化的,在饮食上就表现了理性科学的饮食文化。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ZigBee;PLC;GPRS;猪舍;无线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19
引 言
为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将现代化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本文采用分散测量控制加集中管理,也就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集散监控模式。具体来说,这一模式就是以PLC可编程逻辑器件、ZigBee模块和传感器件等作为下位机,实现生猪养殖环境数据的监测; 同时再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实施的现场监控上位机,并通过GPRS无线远传等方式与下位机实现其连接。上述监控方式解决了由于猪舍养殖环境的复杂性带来的布线困难,并且线路容易遭到破坏或腐蚀老化,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差,运营成本高; 监控区域有限,多数不具备网络功能,难以实现远程监控等问题 [2]。对大型猪舍的生产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设计已投入实际使用,并且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系统总体设计
该系统是根据物联网的分层体系思想和数据传输特性,将猪舍环境监控系统划分成5个层面,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在传感层,传感器的布置和环境调控以单栋猪舍为一个独立监控区域。同一猪舍内饲养的通常都是同一类型的猪,且他们对环境的要求基本相同。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组成监控网络 [3]。在近距离传输层,也就是ZigBee拓扑网络结构层。不同编号地址的采集节点通过事先确定好的测量点将该点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ZigBee协调节点。在控制层,PLC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对上位机发出的报文的处理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部分。在远距离传输层,数据通过485物理接口与GPRS-DTU连接,通过SIM卡以走流量的方式将数据上传到上位机。在应用层,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使用组态软件做监测界面,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采集到的数据,搭建数学模型调控猪舍环境,控制方法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模型根据环境信息的输入产出对应的控制输出,控制系统设备的运行,调节猪舍环境。
2 监测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硬件系统是整个生猪养殖环境监测系统的物理基础,以此为平台,可使得硬件系统在支撑生猪养殖环境监测的功能要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还需要将系统的精确度、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距离以及传输速度等重要指标实现无损、高效的传输。本文即是将图1所示的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中的感知层、传输层、控制层的无线传感网络组网设备和环境监控设备划归入硬件系统中,这4层设备的作用主要是负责生猪养殖环境参数的监测、数据的传输、以及对执行机构的控制。硬件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2.1 环境监测感知设备
猪舍环境条件恶劣,粉尘多,相对湿度较高、硫化氢气等恶臭气体具有一定的腐烛性,传感器安装不当,还有可能被动物破块。因此猪舍环境监控系统传感器的选择除了要考虑量程、精度、价格和接口等几个常见的指标外,还要结合猪舍环境的特点,综合考虑传感器在相应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3]。下面就几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选择作简要介绍。
温湿度传感器选择SHT11,属于Sensirion温湿度传感器家族中的贴片封装系列[4]。传感器将传感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块微型电路板上,输出完全标定的数字信号。该传感器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期的稳定性。
光照传感器选择光敏元件为ON9658光敏管,是一个光电集成传感器[3]。典型入射波长为520nm,内置双敏感元件接收器,可见光范围内高度敏感,输出电流随照度呈线性变化。
二氧化碳传感器选择的是蓝月科技制造的B-530[5]。用的是红外NIRD检测原理,量程范围为0~5000ppm,精度/分辨率为10ppm,使用寿命可达10a以上。
氨气传感器选择的是美国RAE Systems公司制造的4NH3-100传感器[6]。量程范围为0~100ppm,分辨率为0.5 ppm,响应时间小于10min,灵敏度高,稳定性可靠。
2.2 无线数据传输设备
本文中对无线数据的传输主要采用了2种方式。近距离传输采用ZigBee拓扑网络结构,远距离的传输采用GPRS上传服务器。为此系统则具有免布线、运营维护简单的特点,并且特别需要一提的就是,还非常适合于对老旧生猪养殖场所实现二次改造[2]。
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一名称(又称紫蜂协议)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由于蜜蜂(bee)是靠飞翔和“嗡嗡”(zig)地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说蜜蜂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传输层(TL)、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其中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遵循IEEE 802.15.4标准的规定[7]。
近地端数据传输过程选择的ZigBee模块是深圳隔壁科技生产的GB-SMA-10系列的无线传输模块。它的特点是底板结构清晰、扩展通道数量较多、网络自组织、数据传输透明、简单易用。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一种基于包的无线通讯服务。它将使得通讯速率从56一直上升到114Kbps,并且支持计算机和移动用户的持续连接。较高的数据吞吐能力使得可以使用手持设备和笔记本电脑电脑进行电视会议和多媒体页面以及类似的应用。GPRS是基于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并且能完成现有的一些服务,例如:蜂窝电话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ed)连接和短消息服务(SMS)。本文即是根据GPRS与移动客户端的连接将采集的几种参数通过资费流量的方式传送到远程数据库。
远程数据传输过程选择的GPRS模块是北京天同诚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线通信模块COMWAY WG-8010,该模块具有性能可靠、使用简单、兼容性好等特点。
2.3 系统控制执行设备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将逻辑控制设备应用于本系统中,主要是从它的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强大、灵活,易学易用、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因近几年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一些低端PLC的价格比较低廉的特点出发。实现了畜牧业生产与工业控制的一次完美结合。
该系统通过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和控制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PLC进行选型: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较高性价比。最后选择了S7-200CN系列的CPU 226 CN。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ZigBee组网的程序设计、PLC逻辑控制梯形图的设计、GPRS驱动程序的设计及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3.1 ZigBee组网的程序设计
3.1.1 模块的组网方式
每个模块都有其自己的组网方式,有如下几种:广播、组播、点播。本设计主要以广播为主。一般在一个ZigBee网络中的n个 CC2530 模块,有一个协调器(也就是俗话说的 zigbee 总节点),和 n 个终端模块(俗话说的就是子节点)。而协调器一般被设置为广播,就是协调器可以向其他 n 个所有终端模块发送数据。进一步解释就是协调器广播数据,其他 n 个终端都可以收到数据,并处理数据。而终端一般被设置为向协调器单播,就是所有的 n 个终端,都向协调器发送数据。协调器,终端组好网了,那下面就是如何发数据和接受数据了。
3.1.2 如何发送数据
在 EnddeviceEB.c 中我们调用了无线发送数据函数 AF 函数。部分程序如下:
AF_DataRequest( &GenericApp_DstAddr, &GenericApp_epDesc,
GENERICAPP_wenshidu_CLUSTERID,
5,//这个参数为发送数据的长度
strTemp, //这个参数为发送数据的内容
&GenericApp_TransID,
AF_DISCV_ROUTE,
AF_DEFAULT_RADIUS ) ;
3.1.3 如何接受数据并处理
协调器收到终端发送来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部分程序如下:
static void GenericApp_MessageMSGCB( afIncomingMSGPacket_t *pkt )
{
unsigned char str_uart[5];
switch ( pkt->clusterId )
{
case GenericApp_wendu_CLUSTERID:
str_uart[0] = 'w';
osal_memcpy(&str_uart [1],pkt->cmd.Data,3);
HalUARTWrite(0, str_uart, 4);
HalUARTWrite(0, "\n", 1);
break;
}
}
3.2 PLC逻辑控制梯形图的设计
本文中PLC的作用是与主协调器进行通讯,将数据传送到PLC的存储映射区,最后通过RS485传送至上位机进行监控,同时命令也可以通过上位机回传给PLC并对其执行机构进行控制。由于梯形图与功能码在逻辑编程中的含义相同,此处将控制部分梯形图转化为功能码,程序如下:
3.3 GPRS驱动程序的设计
智能DTU内嵌了TCP/IP协议,提供了RS232/485接口,可以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工业监控,远程遥测等领域。因此对GPRS的驱动程序进行简单的编写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GPRS通讯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3.4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上位机系统管理软件,是必备的用于生产操作和监视的控制软件包,是整个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应用了亚控科技的组态王kingview6.53,集成了对亚控科技自主研发的工业实时数据库(KingHistorian)的支持[8]。且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其主要功能为:对逻辑控制器PLC各控制站的状态信号进行监控:利用直观的动态画面来模拟控制对象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被控对象的启、停等工作状态,并可进行参数设置:可以进行各工作参数(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的趋势曲线图显示或累计值显示及报表打印功能;可以进行操作归档,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可进行故障报警与显示;参数的修改。实现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的人工干预,如修改给定值、控制参数和报警限等。
4 结束语
基于ZigBee/GPRS技术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的生猪养殖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是可以实现无线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相结合的多参数环境监控的系统方案。该系统不仅为畜牧业生产与工业控制的结合开辟了新的思路,而且还非常适合于对老旧生猪养殖场所实现改造升级,应用领域广泛。
参考文献
[1]毕春光,刘欣伟等. 基于ZigBee和GPRS网络的兔舍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9): 4435.
[2]高蕾. 基于ZigBee与GPRS的畜禽养殖环境监测.智能计算机与应用[J],2014(6): 2095-2163.
[3]吴武豪,裘正军.基于物联网的猪舍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D].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4(3).
[4]王武礼,杨华. 基于SHT11的粮仓温湿度测控系统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9):50-51.
[5]杨鹏,史旺旺,刘松. 基于WSN的二氧化碳传感器节点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25(5):8-9.
[6]鞠洪岩,付大光等. 湿度对聚苯胺氨气传感器性能影响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3(1):156-163.
[7]刘玉梅,张长利,王树文等.基于ZigBee技术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3):50-53.
篇10
根据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浙统〔20*〕54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将在近期开展一次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目的
通过检查,了解和掌握全市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及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今后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依据。
二、组织实施
本次检查工作采取乡、村自查,市统计局重点复查及上级统计部门抽查三种方式进行。
各乡(镇)、街道要在7月30日前完成乡、村两级自查、20*年上半年农业统计档案资料整理以及查漏补缺工作。市统计局将在乡镇自查工作的基础上抽取一定比例的乡村进行重点复查。
抽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杭州市统计局具体要求组织实施。
三、检查内容及要求
1、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全面检查20*年度年、季度报表。重点检查:①各类基层表是否齐全,有否整理归档;②乡(镇)、村各类报表的数据来源;③村表数据与乡(镇)上报数据是否一致;④是否存在指标含义不清、报表平衡关系方面的差错。
2、乡(镇)农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全面检查20*年乡(镇)卡主要数据基础资料是否齐全。重点检查:①来自其它部门的数据是否准确;②自行调查数据的调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可信;③报表中的各种平衡关系、逻辑关系是否符合要求,数据年度对比是否合理。主要检查指标:总人口、从业人员数、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支和年末累计负债金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