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焦虑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交焦虑患者注意特点的探讨和有关文献的回顾,揭示出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风格并指明治疗方向。
[关键词]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10%~13%。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紧张和恐怖,一般都比较痛苦,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ClarkDM等[1]建立了社交焦虑模型,用来解释社交焦虑产生的过程。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自我意识过剩,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核心的认知风格。见图1。
社交焦虑者应对社交场景采取一种警惕―回避的态度,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很敏感,能很知到他人的细微动作;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形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些社交焦虑患者对于别人吐痰、轻微的笑声等都能够注意到,却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是故意针对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EH等[2]在点探测任务中,分别以100ms、500ms、1250ms呈现不同高威胁(被毁坏的身体)和一般威胁刺激(带小刀的人)的图片。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被试者在100ms、500ms对高威胁图片有更强烈的警觉反应,在1250ms情况下,却有更加强烈的回避反应。在中等威胁图片下,高焦虑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胁图片一样的反应方式,而低焦虑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况下没有对中等威胁图片的警觉反应。表明无论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引发比较高的焦虑水平。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无法正确地处理信息,对正常行为产生影响。眼动的研究给出了更加直接的证据,GarnerMJ等[3]呈现不同面孔来观察被试者的眼动,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快速注意到情绪面孔,但是相对低焦虑患者,只能够维持一个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在一个短暂的对情绪面孔警惕后,是长时期的回避。
躯体化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HAMA焦虑量表有7项躯体症状项目,占总项目50%。可以推测,社交焦虑患者回避对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转向关注自身。MansellW等[4]通过比较被试者对外部刺激(呈现在屏幕的面孔)和内部刺激(手指头上的颤动,被认为是代表了被试者的唤醒水平)的注意偏向,发现高演讲焦虑个体在预期演讲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注意从外部刺激转移到内部刺激上来。而在非威胁情况下,没有该效果。
自我关注,导致高焦虑患者把自己当成社会交往中的客体来对待,采取域内视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虑的个体在脑海中产生了一种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何种样子的消极形象,好像第三者从外部观察自己一样,采用的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域内视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眼睛身体去观察周围的情况。WellsA等[5]通过让被试者回忆特定的情景,然后让其判断自己在回忆该场景的时候所采取的角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回忆容易引发焦虑的社会场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视角;而在非社会场景中采取的是域内视角。
而有研究表明类似域内视角的客体自我意识(objectiveself-awareness)经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JaneM等[6]通过让被试者进行演讲,演讲前通过指导语的诱导让被试者产生不同的视角。结果发现,无论高焦虑被试者还是低焦虑被试者,在采取域外视角的情况下演讲,都有比采取域内视角更加强烈的焦虑反应。说明域内视角这种认知方式容易产生和维持焦虑,而高焦虑患者比低焦虑患者更加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高社交焦虑者通过对自我的持续关注,导致和维持的焦虑的产生,而通过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任务上可以缓解其症状和焦虑。BgelsSM等[7]通过发展了一种新的任务导向的注意力训练,患者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和环境中,以降低对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红脸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紧张和担心。WellsA等[8]通过8例案例研究,发现暴露加注意外化实际上导致从域内视角朝域外视角的转化,比单独采取暴露疗法,更加有效的减低了社交焦虑。焦虑障碍的认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客观了解评测社交焦虑患者的心态,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取得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ClarkDM,WellsA.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InRGHeimberg,MRLiebowitz,DAHope,FRSchneier(Eds.),Social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andtreatment.NewYork:GuilfordPress,1995,69-93.
2KosterEH,VerschuereB,CrombezG,etal.Time-courseofattentionforthreateningpicturesinhighandlowtraitanxiety.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5,43(8):1087-1098.
3GarnerMJ,MoggK,BradleyBP.Orientingandmaintenanceofattentiontofacialexpressionsinsocialanxiety:Eyemovementstudy.Prague:theAnnualConference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BehaviouralandCognitivePsychotherapies,2003,200.
4MansellW,ClarkDM,EhlersA.Internalrersusexternalattentioninsocialanxiey:Aninvestigationusinganovelparadigm.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555-572.
5WellA,PapageorgiouC.Theobserverperspective:biasedimageryinsocialphobia,agoraphobia,andblood/injuryphobia.BehavResTher,1999,37(7):653-658.
6JaneM.Spurr,LusiaStopa.Theobserverperspective:effectsonsocialanxietyandperformance.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1009-1028.
篇2
为探讨心理治疗对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作用,笔者对26例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患者采用了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26例社交焦虑症患者作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青年学生52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和严重的躯体疾患,年龄18~25岁,病程3个月~2年。随机分为集体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诊断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抗焦虑、抑郁药物——米氮平治疗,2周后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试验组用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集体心理疗法,每周1次。集体心理疗法的主要步骤[1]: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冥想放松训练;正确面对自我,主要以病人为主体,要求进行相互交流,加深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讨论和参与自己面对的问题,如生活方式,集体活动等;投入活动,释放自我:用游戏或集体活动,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我,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并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方式。两组患者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2、4、6、8周末利用汉密顿焦虑表(HAMA)评分[2]评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HAMA减分率计算。痊愈:HAMA减分率≥75%;显著进步:HAMA减分率50%~74%;进步:HAMA减分率30%~49%;无效:HAMA减分率<30%。以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计算总有效率,以痊愈、显著进步例数计算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6周后疗效结果对比见表1。表1 治疗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2.2 HAMA评分比较见表2 治疗第2、4、6、8周末两组HAMA评分检测值均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2、4、6、8周末两组HAMA评分检测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检测值
3 讨论
社交焦虑症是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众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害怕自己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止。其意识到了这种恐惧其实是多余的,没有理由的,但还是逃避恐惧所控制,要逃避那些可能有公众监视的场合。其发生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3]。心理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社交焦虑症的常见心理问题,并促进成功应对方式,掌握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药物治疗该症,就是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氯氮平、氯丙咪嗪、米氮平等药物对该症均有一定的疗效。药物治疗结合集体心理疗法,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HAMA评分治疗后第2、4、6、8周末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金英,甘露春,冯冬梅,等.青少年社交焦虑集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6,28(11):17361737.
篇3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 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5%,HAMD、HAMA 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观察组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较舍曲林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关键词 舒肝解郁胶囊;舍曲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09 年12 月~ 2012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110 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1] 中关于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照组:年龄41 ~ 57 岁,平均(48.6±6.1)岁;病程3 ~ 23 个月,平均(14.3±4.2)月。观察组:年龄42 ~ 56 岁,平均(48.8±6.3)岁;病程3 ~ 25 个月,平均(14.5±4.3)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评分≥ 17 分,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 分。
(2)签署知情同意书。
(3)配合随访。
排除标准:
(1)近期内接受过抗焦虑抑郁治疗。
(2)子宫内膜、乳腺等肿瘤。
(3)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疾病。
(4)治疗依从性差。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41),50mg晨起顿服。观察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580),0.72g/ 次,2 次/d。两组均以6 周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参考《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 和HAMA评定并结合症状改善状况以评价疗效。治疗过程中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及患者例数并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以评估安全性。
1.5 疗效标准
参考方惠玉学者研究制订疗效标准:治愈:评分减少率超过75%,抑郁焦虑情绪完全改善,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评分减少率超过50%,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改善,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评分减少率超过25%,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愈、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HAMD、HAMA 评分对比治疗前, 对照组HAMD 评分为(24.16±5.06) 分,HAMA 评分为(21.56±4.23) 分, 观察组HAMD 评分为(24.23±5.08) 分,HAMA 评分为(21.63±4.3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HAMD 评分为(8.42±2.31) 分,HAMA 评分为(10.37±3.12)分,观察组HAMD 评分为(6.13±2.16)分,HAMA 评分为(7.98±1.89)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安全性对比
对照组共13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4%,观察组仅3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两组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42,P<0.05)。
3 讨论
舍曲林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5- 羟色胺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抑郁症的治疗。本组数据显示,单用舍曲林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郁焦虑情绪,但总体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多。
舒肝解郁胶囊由扶正固本、养血安神的刺五加和疏肝解郁、清心泻火的贯叶金丝桃相合组成,二者补泻同用,可收疏肝解郁、标本同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舒肝解郁胶囊可阻断突触前膜联合转运体对神经递质的摄取,升高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且可以抑制单胺氧化酶,发挥双重抗抑郁效果。本组数据显示,观察组HAMD、HAMA 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舒肝解郁胶囊高效低毒,安全可靠。
总之,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障碍,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较舍曲林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篇4
【摘要】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后情况以及肌胺肽苷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例拟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201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静点肌胺肽苷注射液,同时于上述时段以及术后3月、6月、12月、24月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并于同样时间进行焦虑抑郁评定和心理干预。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 P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抑郁;焦虑;心理干预;肌胺肽苷注射液
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率为15%~20%,是普通人的2~4倍[1,2],也高于其他慢性病人。心脏介入手术是冠心病住院患者最有效的诊疗措施,而冠脉介入手术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发生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评分调查和积极的干预不仅可提高手术的疗效,而且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目前抗抑郁药的应用主要是基于抑郁症的单胺和受体假说,从而调节和改善5HT和NE系统功能产生疗效,肌胺肽苷注射液可改善5HT和NE系统调节机制,进而产生抗抑郁作用,但联合心理干预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201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调查同时进行肌胺肽苷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10—2007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拟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1例,入组条件如下:(1)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或已有确切证据诊断为冠心病(如心梗)。(2)处于疾病的稳定期。(3)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4)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分≥41分患者入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07例,男68例,女39例;平均年龄58.45 岁。对照组94例,男56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34岁。两组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1.2 CAG检查采用标准Jndkins法经股动脉或经右侧挠动脉径路对每个病变均以最佳多造影,结果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采用目测直径法和计算机密度测定法(QC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程度>70%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3 联合干预
干预组术前1~2d及术后7~10d静点肌胺肽苷注射液,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由专职护士从患者入院至出院进行系统心理干预:①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态,详细告知患者术前、术后应注意及配合的事项。同时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顾虑,让患者了解冠心病国内外治疗动态,增强治疗信心。②个体化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生活背景、文化程度、性格等差异进行及时有效的个体化心理疏导,采取个别交流、不同心理安慰方法疏导患者,让其能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尽一切可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因素。③分散患者注意力,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分散其心理压力,引导患者听音乐,阅读报纸、杂志;将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同一病房,使其了解病情,相互交流,营造和谐的气氛,以淡化住院患者角色。④根据患者的社会背景,寻求社会支持。指导与患者有关亲友、所属单位及其他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压力。
1.4 疗效评定方法 术前及术后7d、30d、6个月、24个月各评定一次。对术前及术后24个月评定进行比较。
1.5 副反应评价 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4]于治疗后7d、30d、6个月、24个月各评定一次。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四格表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抑郁焦虑对比分析 对照组PCI前后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8.5%和35.6%,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PCI前后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3.8%和16.5%,有统计学差异(P
2.2 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发生及SDS、SAS评分的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焦虑障碍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焦虑障碍有明显改善(SAS评分分别为22.54±4.25和43.17±6.42,P0.05)。
2.3 长期随访结果对比分析 干预组在患者出院后30d、6个月、24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明显高于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本研究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病率为35.4%,稍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病例选择和医师判定抑郁掌握标准不同有关。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焦虑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表明抑郁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亢进,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失衡,血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对心血管系统不利。抑郁也导致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功能亢进,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猝死重要的危险因素。抑郁患者可伴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引起白介素1增高,血小板5羟色胺2A受体信号传导系统过度激活,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7,8],血小板活化、血液粘稠度升高,上述因素均促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冠心病不适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焦虑症状,使心脏死亡率增加。
焦虑、抑郁也是介入治疗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36],目前PCI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手段,虽然创伤较小,但费用较高,存在一定手术风险及术后再狭窄、血栓、长期服药等情况,易对病人造成重大的经济、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症状或使已经存在的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已经引起心血管内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而且国外大样本研究显示介入疗效与12个月内抑郁重型发作密切相关,成为重大心脏事件发生的最强预测因子,抑郁症是冠心病总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10]。故对冠心病患者于介入手术前后进行干预,消除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减少躯体症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术后抑郁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出院后再入院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及时的术前和术后心理治疗对预防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1983年R Senfeld等应用DNA基因重组技术研究发现的一种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参与多种生理活动。有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组CGRP浓度升高,且糖皮质激素浓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CGRP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过程。Mathé AA等先后于1994年、2002年两次进行实验,推测CGRP可能是重症抑郁症早期诊断的特征性标志物[11,12]。肌胺肽苷注射液含有CGRP、核苷酸和多种必须氨基酸,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改善血液循环障碍、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肌利用氧等作用,能促进造血系统活动增强、粒细胞数量增多,同时有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作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辅助治疗有重要作用。而我们的研究证实该药物对调解抑郁有明显拮抗作用,与心理干预联合应用对抑郁的拮抗以及预防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有明显预防作用。本研究中肌胺肽苷联合心理干预组SDS评分、SAS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干预介入治疗患者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从机体内分泌角度联合心理学角度考虑干预介入治疗患者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实践认为,心理干预治疗是与临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三种治疗并列的第四种治疗。是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联合肌胺肽苷注射液的应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都有明显提高,并且使其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明显降低[13]。
参考文献
1 HoltLunstad J,Birmingham W,Jones BQ.Is there something unique about marriage? The relative impact of marital status,relationship quality,and network social support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mental health[J].Ann Behav Med,2006,35(1):4551
2 Chaput JP,Arguin H,Gagnon C.Increase in depression symptoms with weight loss:association with glucose homeostasis and thyroid function[J].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07,33(1):8692
3 Rangan C,Everson G,Cantrell FL.Central alpha2 adrenergic eye drops:case series of 3 pediatric systemic poisonings[J].Pediatr Emerg Care,2006,24(3):167169
4 Allen M,Iezzoni LI,Huang A,et al.Improving patientclinician communication about chronic conditions:description of an internetbased nurse Ecoach intervention[J].Nurs Res,2005,57(2):107112
5 Rivara FP,Mackenzie EJ,Jurkovich GJ.Prevalence of pain in patients 1 year after major trauma[J].Arch Surg,2005,143(3):282287
6 Ronis DL,Duffy SA,Fowler KE.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over 1 year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4(3):241248
7 Monami M,Longo R,Desideri CM.The diabetic person beyond a foot ulcer:healing,recurrenc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J].Am Podiatr Med Assoc,2008,98(2):130136
8 Cluver LD,Gardner F,Operario D.Effects of stigma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orphaned by AIDS[J].J Adolesc Health,2007,42(4):410417
9 Solorio MR,Rosenthal D,Milburn NG.Predictors of sexual risk behaviors among newly homeless youth:a longitudinal study[J].J Adolesc Health,2008,42(4):401409
10Yang HJ,Chiu YJ,Soong WT.The rol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on the episod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nonreferred adolescents:a 1year followup study[J].J Adolesc Health,2008,42(4):378385
11Mathé AA,Agren H,Lindstrom L,et al.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depressed patients.A possible trait marker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Neurosci Lett,1994,182:138142
篇5
约翰,29岁,单身男性,多年来一直在你的全科医学诊所看病,不过他来的次数很少。如果他要预约看病的话,总是要求你上班后第一个给他看病。这次他再来看病,仍然要求你在别的病人来诊所之前给他看病。他跟你说,他有资格获得工作上的晋升,不过新的工作岗位要求他与同事们一起工作。他说自己做不到跟别人一起工作。他来问你是否可以帮帮他,让自己不在公共场合感到害羞和脸红。
其他病史
约翰说自己很难“跟别人打交道”。他从来不能在大庭广众前讲话;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他感到很不舒服;他不能去餐馆吃饭。他回忆说,即便在上学的时候,也总是害怕老师在课堂上叫他回答问题。他从来没有过女朋友,同性的朋友也很少,而且很少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他的工作还可以,有自己的办公室,大多数情况是用电子邮件与别人沟通。他跟你说,他担心别人会把他看成傻瓜,害怕别人谈论他。所以,除了万不得已,他会回避任何可能被人看不起、或被别人议论的社交场合。
体 检
约翰是一位身材苗条、衣着合体的年轻人。每次看病总是在预约时间之前到达诊所。体检结果:脉搏规律,72次/min;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脏听诊正常;面部皮肤有些小湿疹;其他方面正常,没有明显的痤疮或皮癣。心理状态检查:他愿意跟你谈话,不过在描述他的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焦虑。他否认自己感到抑郁。他的想法集中在害怕别人怎么想他、怎么议论他,以及害怕自己看上去很傻。当别人问他问题的时候,甚至别人看着他的时候,他就会脸红。没有证据表明他有思维障碍、妄想或偏执。他没有知觉障碍(如幻觉)。他对自己的情况有较好的洞察力,判断力也正常。常规检查(包括全血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全部正常。
提 问
问题1:可能的精神病学诊断是什么?
问题2:应该考虑哪些其他诊断?
问题3:需要哪些其他病史和其他检查?
问题4:你能做哪些治疗?
问题解答
问题1的解答
最可能的诊断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也称为社交恐怖(social phobia)。社交恐怖是病人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场合的明显恐惧。社交恐怖可以表现为广泛性形式,不过更常见的是在要求做出成绩的情况下表现出非广泛性形式[1-2]。
广泛性社交焦虑症或广泛性社交恐怖
(generalis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r generalised social phobia):病人害怕自己的行为举止给自己丢脸,或让自己尴尬。病人可能表现出发抖、脸红、惊恐发作。当病人暴露在恐惧的场合时,会产生焦虑。如果有可能的话,病人会尽量回避社交场合。病人自己能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是没有道理的。通常,病人对计划中要发生的社交场合表现出焦虑性期待(anxious anticipation),比如病人可能在计划中的社交事件发生的几个星期前就开始担心,并在事件中忍受恐惧和焦虑。社交恐怖往往影响人际关系和求职。
问题2的解答
应该考虑到广场恐怖(agoraphobia)。广场恐怖与社交恐怖是不同的,主要区别在回避社交场合的范围和种类,以及患者的认知程度。社交恐怖的病人所害怕的是遭到别人的负面评价,因此病人只是要回避遇到陌生人的场合;而广场恐怖的病人所害怕的是在惊恐发作的时候不能逃避或得不到帮助的场合,因此广场恐怖的病人要回避的场合很多,如封闭的空间、空旷的环境、拥挤的人群、公共交通、购物中心等(请参见本期的《惊恐发作》案例分析)。如果某人总是担心别人会怎么想自己,或者别人会怎样说自己,或者认为别人正在议论自己,那么很有可能这个人存在妄想思维(paranoid thinking)。这种病人担心别人会伤害自己,别人在议论自己,别人在跟踪自己,或者别人在计划伤害自己。妄想思维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在严重抑郁症患者中偶见。
问题3的解答
由于这个病人存在焦虑症状,所以要进一步检查病人,以排除生物学因素造成的焦虑症状。因此,要给病人检查甲状腺功能,询问病人使用咖啡因的情况,以及使用违禁药品的情况。社交恐怖的病人往往会使用某些药物。更为重要的是,有些病人可能存在药物滥用情况,如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或通过饮用酒精来抑制自己的恐惧和焦虑症状。
所以,对社交恐怖的病人一定要核查他们使用药物和饮酒情况。其次,社交恐怖的病人经常会有抑郁症状,所以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缺乏兴趣、缺乏精力和动机等。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残想法;有些病人即便没有抑郁症状,也会有自残想法。
可以采用自评问卷来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如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自评版(LSAS-SR)[4]。这个问卷不是诊断工具,而是在确诊社交焦虑症后衡量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它还可以用于评估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程度。该量表中文版参见附件[5-6]。
问题4的解答
广泛性社交恐怖是一种慢性的心理障碍,经常始于童年时期。有这种心理障碍的病人往往朋友很少,社会支持也很少。在社交恐怖的治疗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般性的放松策略、压力管理技术和社交技能的培养,是针对性治疗的重要基础。认知行为治疗(CBT)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采用逐步社交场景情景重现的方法,并配合焦虑管理方法,采用认知策略来纠正患者的思维模式。采用增强自信心的策略,能帮助患者克服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如果病人症状严重,并有明显的功能损伤,则在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药物治疗。可以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这类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如果病人伴有抑郁问题,或者病人通过酒精或药物滥用来应付自己的症状,那也必须要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疗。换句话说,如果不对病人的抑郁问题和酒精或药物滥用问题进行治疗,那么针对社交恐怖的治疗措施也不会有效。
相反,对于非广泛性社交恐怖来说,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特定的生理学症状(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这些症状(如颤抖、心悸、出汗)往往出现在进行某个特定任务(如面对听众做演讲)的过程中。在特定任务发生前30~60 min前使用β-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propranolol)10~40 mg,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在“害怕/焦虑”栏,填写能代表你对各种场景害怕程度的数字。在“回避”栏,填写你通常想要回避各种场景的数字。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见下表:
量表分数的计算和评价
篇6
关键词: 儿童教育 社交焦虑障碍 成因
儿童社交焦虑障碍,又称儿童社交恐惧症、儿童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情绪障碍,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社交焦虑障碍发病原因复杂,而且一旦未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治疗,该症可能一直延续至成人期,对个体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儿童产生社交焦虑障碍的一般原因,从而对其今后的治疗和教育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儿童社交焦虑障碍形成的内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与儿童的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这类研究大多集中于双生子研究和家系研究,也有学者进行过特定基因的研究。许多大样本的双生子研究表明,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共同患病的比率要高[1],但针对遗传对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Bolton对4662名双生子进行了纵向研究,在6岁时评估了846名双生子,发现了遗传模型能解释社交恐怖症的发病,其遗传率为73%[2]。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与社交焦虑障碍相关的儿童的一些社交焦虑症状(如害羞、社交抑制、回避等)进行了双生子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症状的发生与遗传具有一定相关。Warren等在1999年对326名7岁的双生子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对儿童出现社交焦虑症状(尤其是害羞)存在一定的影响[3]。
部分家系研究表明,遗传会促使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儿童比未受此症影响的儿童更有可能有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父母,同样,有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父母的儿童患此症的风险也会升高[4][5]。但家系研究的这一结果可能与遗传和家庭环境因素都相关,无法说明遗传的影响究竟会占多少比重。
此外,近来也有学者通过基因研究寻找与社交焦虑障碍有关的特定基因。这类研究结果存在较多争议。Rowe等1998年研究报告了多巴胺运转基因的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儿童的社交焦虑相关,在后续研究中,该基因被研究得出与广泛性焦虑、强迫症、抽动秽语症有关。2003年,Rowe等还报告了五羟色胺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形成与羞怯的显著相关。但随后便有学者报告在4岁儿童中并未发现羞怯与多巴胺系统功能基因、五羟色胺转运基因或是五羟色胺受体基因有关[3]。
2.行为抑制
关于行为抑制(Behavior Inhibition)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Kagan等人于1984年提出以行为抑制这一术语来描述一种相对持续地对不熟悉的或新颖的人、事物和场合的退缩、回避反应。具有行为抑制的儿童通常在面对不熟悉的人或情境时会克制、小心翼翼、做较少的尝试、安静地撤出,他们往往会沉默、胆怯、害羞。现在大约有10%的幼儿和15%的儿童存在行为抑制[3]。
行为抑制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关系是许多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者较多关注的问题。较多研究已证实童年早期的具有行为抑制的儿童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几率更高。如Schwartz等人随访了有行为抑制和无行为抑制的幼儿直至青春期,发现有61%的有行为抑制的幼儿到青春期时发生社交焦虑症状,而仅有27%的无行为抑制的幼儿到青春期时发生社交焦虑[6]。
然而,这一类研究也存在争议。在具有行为抑制的儿童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并未患社交焦虑障碍。在近来的一些研究中,有学者进行了一些回溯性的研究,指出Kagan等人定义和评估的行为抑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儿童会存在行为抑制的情境事实上可以分为物理威胁情境和社交威胁情境,而只有对不熟悉或新颖的社交环境存在行为抑制的儿童才更有可能产生社交焦虑障碍[7]。
3.认知因素
认知理论认为,恐惧症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的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于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即将发生,这种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病因的解释。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一大特征便是在社交信息处理方面存在扭曲和偏见,并具有引发和保持社交恐惧想法和行为的思想、态度和信念。研究表明,社交恐惧症个体在激发焦虑的社交情境中,会形成他们自己的一些图像和记忆,会以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自己,但对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观念常常是扭曲的。研究表明,对社交信息的认知存有偏见和扭曲也是引发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因素之一,他们对自己的不符合现实的负性评价与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焦虑相关。Spence等人于1999年探究了一部分患有社交恐惧的儿童的认知扭曲和偏见现象,要求被试完成大声阅读和社交角色扮演任务,在此之前,被试需对自己的完成任务的质量做出估计,任务完成后,被试也被要求评价自己的表现。同对照组相比,患有社交恐惧的儿童更倾向给自己负性评价——尽管与非社交焦虑障碍儿童相比,他们在阅读项目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角色扮演任务上不如非社交焦虑障碍儿童表现得好)。[3]
二、儿童社交焦虑障碍形成的外因
除了遗传、行为抑制和认知因素等上述内部因素外,儿童社交焦虑障碍还和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外部因素相关。
1.父母的教养因素
家庭往往是儿童进行与外界进行交往活动的开始,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促使儿童对社交的焦虑的产生,导致儿童患上社交焦虑障碍。除了遗传外,父母后天的教养方式也会对儿童的社交产生影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增加儿童社交焦虑的发生。父母教养儿童时不恰当的做法有:过度保护、拒绝、缺乏温暖、过度控制等[1][3]。早期的研究多是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父母的教养行为,正如许多研究报告指出,患社交焦虑障碍的成人回顾童年经历时对父母的印象多是对自己控制较多,自己在父母身上获得的温暖较少[8]。而JeffreyB. Caster等人199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焦虑水平高的儿童更倾向于认为,父母不太与自己互动。父母这些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其他焦虑也有相关影响。2003年Whaley等人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研究父母与焦虑障碍儿童的互动(被试中包含9.1%的社交焦虑障碍儿童),通过研究发现焦虑障碍儿童的父母会对儿童有更多的控制[9]。
2.负面的生活经历
儿童生活中的负面的经历会增加其患上社交恐惧的风险,这些负面生活经历包括父母离异、家庭冲突、待、亲人去世、疾病、意外事故、转学等[1][3],这些负面的生活经历也会增加儿童患抑郁、其他焦虑障碍(如PTSD、惊恐障碍)等的风险。但负面的甚至是创伤性的生活事件也并不必然会造成儿童的社交恐惧等的心理障碍,如拥有良好心理弹性的个体受其负面影响较小,负面的经历仅仅是在易感气质和其他因素的基础上起了促进作用。
3.创伤性社交经历
创伤性的社交经历往往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恐惧的开始。一项对成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回溯性的研究表明,58%的成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汇报自己的发病始于创伤性社交经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创伤性的社交经历主要包括被欺侮、取笑、批评、拒绝、忽视、被与他人隔离、在公众面前表现失败、被重要的人排斥等[1][3]。滑铁卢大学一项3年的长期研究对3所公立小学的10个班级的2年级儿童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儿童在2年级时被同伴孤立与5年级时的自我评价社交无能、教师评价其害羞及不受欢迎等现象显著相关[10]。
总之,儿童社交焦虑障碍起病原因既有内在个体因素,又有外在环境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有待进一步加强,可见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起因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这使得我们在对社交焦虑儿童进行评估时要全面考虑儿童的各个方面,从而对儿童今后的治疗和教育提供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Jennifer L Hudson & Ronald M. Rapee. The Origins of Social Phobia[J].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00(1): 102-129.
[2]Bolton D. et al. Prevalence and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nxiety disorder in 6-year-old twin [J].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6, 36(3): 334-335.
[3]Ronald M Rapee & Susan H. Spence. The etiology of social phobia: Empirical evidence and an initial model[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4, 6(4): 737-767.
[4]Lieb R. et al.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parenting styles,and the risk of social phobia in offspring:A prospective-longitudinal community study[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0, 57(9): 859-866.
[5]Mancini C. et al. A high-risk pilot study of the children of adults with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1996, 35(11): 1511-1517.
[6]肖融,张伟. 童年期行为抑制与社交恐怖症的关系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9, 36(2): 78-80.
[7]Neal J A. et al. Behavioural inhibition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Is there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phobia?[J].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4(4): 361-374.
[8]张莲,郝春芸. 浅析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和心理治疗 [J]. 四川精神卫生. 2008, 21(2): 附3-附5.
篇7
“匹诺曹综合征”是社交焦虑症?
随着《匹诺曹》这部韩剧的热播,“匹诺曹综合征”受关注后,有些媒体认为匹诺曹综合征又称被笑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一旦感到自己被嘲笑,像遇到危险而不能逃跑的动物,恐惧得肌肉紧张、全身木僵。而剧中女主角害怕社交,害怕被笑话的表现就是打嗝。
也有些媒体认为匹诺曹恐惧症比较接近心理学范围上的社交恐惧症。即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焦虑,然后对社交性场景出现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社交恐惧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家庭因素是发病的部分原因。
解读:只是心理躯体化的表现
其实“匹诺曹综合征”还谈不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一些心理活动反应到躯体上,在躯体上出现的一些表现。如果说“匹诺曹综合征”是一种社交焦虑症的话,就未免有点严重了,它只是有些焦虑的症状,但是还没有发展到疾病这么严重。所以一般也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不用过度在意。
剧中人物一说谎就打嗝,这可能是之前受到过刺激,当时受到刺激的时候,就出现打嗝的情况。然后慢慢演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一说谎就跟打嗝联系起来。说谎的时候,可能肾上腺激素出现异常,有的人就会出现心慌、脸红、说话结巴等情况。但是李英辉介绍说,一说谎就打嗝的情况却几乎没有见过。
为什么有些人说谎可以淡定处之“脸不红,心不跳”,而有些人就“面红耳赤”呢?医生认为,这可能是自我克制能力不同。自我克制能力强的人,在说谎的时候,可能就会表现的比较淡定平静。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人,可能就把心里的紧张情绪表现出来。越在意的时候,躯体症状就会表现的越明显。
现实:一受刺激就会不停打嗝
篇8
【关键词】团体性体育活动;大学新生;社交焦虑
一、文献综述
社交焦虑最早使用是英国精r病学家Mark& Glder,Mark将其从广泛焦虑中区分并命名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面对社交情境时所产生的不同的焦虑阶梯程度。目前在大学生中社交焦虑已经成为主要心理障碍。我国对社交焦虑多采取团体辅导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具有使得成员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的人际互动和接纳性,进行针对不同情境改善不当的应对方式,跨文化的相关研究也反映出亚裔人种社交焦虑严重。
国外的研究包括社交焦虑的界定、病因、症状、干预方法、疗效评估以及测量等。其概念经历了行为描述到行为、主观感受和认知等全面界定的过程。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界定为在人多的大众社交场合,患者会感到持续的恐惧、焦虑、难堪,进而采取回避行为并伴有痛苦体验。
国内的研究集中在测量、成因以及治疗三个方面。定义未有明确界定,郭晓蔽认为它是对社会人际出镜的一种强烈担忧、恐惧的情绪和行为反映。
彭纯子则认为是个体面对负责的情境关系表现出害怕被评估被审视,自我心理预期为服刑结果进而产生出的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伴有回避行为。李波等界定为人际处境的紧张与害怕,担忧自己会在情境中丢脸。回顾文献表明,彭纯子的界定更为详尽,包含了主观体验、认知状态与行为反应等层面,并设定焦虑等级,故采用彭纯子的焦虑界定。
二、实验设计
本文从心理学和体育学的角度,综合研究团体性体育活动对大学新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影响。基于此,将用现场实验法,在现实生活学习过程中对大学新生进行实验干预,以验证课题的假设。而进行实验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社交回避等社交障碍;一学期的团体性体育活动实验干预之后,实验组社交焦虑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文采用现场实验以及开放式问卷访谈相结合。本实验设计的自变量分别为:是否接受一学期的团体性体育活动实验干预,因变量为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一学期的团体性体育活动实验干预教育前后被试的社交焦虑情况,验证实验假设。
在被试的选取上,本实验全部采用大学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体育课班级中随机抽取被试。用SCL-90量表筛选被试,SCL-90量表共有9个因子,90个条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任一因子>2分、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总数>43者筛查心理问题阳性,最后确定在人际关系敏感这一因子中得分最高的前20名被试,对这20名被试进行结构式访谈,访谈目的是通过言语询问和客观行为评定全面了解对象的社交焦虑状态,匹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被试情况尽量接近。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首先,我们选取了三种研究工具:(1)交往焦虑量表(IAS),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的体验倾向,含有15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Cronbacha系数超过0.87;(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编制,共90个条目,评定最近1周的情况,分为5级评分;(3)自编《关于大学新生社交焦虑与团体性体育活动的调查及干预探究的访谈提纲》。
其次,选取体育校选课为同一个课程的两个班级的大一新生,要求两个班级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体育选项课最好是个人活动类(如健美操、溜冰等)而非团体活动类(如体育舞蹈、足球等),对所有被试发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交往焦虑量表(IAS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随机抽取被试用自编《关于大学新生团体性体育活动与社交焦虑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得到相关数据指标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对访谈问卷进行详细整理和归纳。结果表明:(1)团体体育活动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量表得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SCL_90总均分都有所下降,但实验组2.95*达到了差异显著;干预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交往焦虑的分数降低明显,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数具有显著差异性。(2)实验组在团体性体育活动干预后的得分明显降低,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对照组的后测得分较前测得分虽然有下降,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3)在团体性体育活动实验干预后被试主观评定结果上,参与被试均认为参加团体性体育活动后人际关系有所改善,性格变得开朗。10名被试均认为参加团体性体育活动后,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所改善;10名被试均表示小组内和小组外都结交了新朋友;9名被试向亲友了解到自己参加活动以来有所变化,变化的方面有:更多考虑别人感受,变得开朗活泼;和异往更自然,更为自信。在团体活动的心得中皆有所体现。
根据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实验设计的团体性的体育运动范式,不仅仅降低了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并且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11页)而本次的实验干预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因可能如下:(1)团体活动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信任,气氛活跃,利于表达探索自己,共情相同经历,减少焦虑。(2)活动方案具有针对性,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和情境训练等方式使得所有成员参与其中,并设置问卷和主观测评促进团辅贴近生活。(3)在活动中阐述人际互动的重要调动交往热情,促进小组成员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四、 结语
团体性体育活动干预实验结束后,实验组被试交往焦虑的分数降低明显,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数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表明,团体性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而能够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项目基金: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实践研究”(L14BSZ043)
【参考文献】
[1]俞俊洪. 社交恐怖症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3):132-135.
篇9
无独有偶,咏珊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苛刻的女性,已经做了三次鼻部整形术了!在第三次手术后,伤口出现了感染,留下了很大的疤,为此她非常后悔。咏珊回想说,自从进入青春期后,她就非常关注自己鼻子的外形和尺寸。她总认为鼻子太大,破坏了面部整体形象,使她变得丑陋。虽然朋友们都认为咏珊的鼻子根本不大,更不会影响她的整体容貌,但咏珊固执地一再向鼻子“开刀”,一会儿做翘鼻子,一会儿垫高鼻梁,这次尽管手术做砸了,但丝毫没有动摇她的决心:“我早晚还要去做整形手术,让鼻子变得更美丽!”咏珊这样告诉别人。
现代生活中,像阿丽、咏珊这样的女性并非少见,她们的种种表现其实是一种现代心理疾病的表现――形体畸形焦虑症。形体畸形焦虑症是一种近几年才被人们认识的慢性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病人常对自己某些微小的缺陷(如皱纹、瘢痕、粉刺、毛发略多或略少、五官不够完美等)或想像中的缺陷产生歪曲、夸大的感觉,为此非常焦虑。为了达到理想中的完美,病人会千方百计折腾自己。由于想像自己的外貌非常丑陋,因而对社交活动产生恐惧感,并由此减少社交活动,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表现形式上,形体畸形焦虑症与厌食症颇为相似,只不过前者是对身体局部缺陷的曲解,而后者则是对整体形象的曲解。
形体畸形焦虑症者以女性多见,占60%。过去,一些职业舞蹈演员到了中年以后,容易出现这种心理疾病。近几年,病人有年轻化趋势,一般从青春期开始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17岁。这是因为如今的人们几乎被广告所包围,在这些色彩斑斓的广告中,各种靓丽佳人不仅拥有完美的外表,还有迷人的肌肤和体形。很多尚未发育成熟的青春期少男少女,被这些明星名模的形象和气质深深吸引,常有意无意以这些完美的模特为标准,梦想有朝一日自己的外貌也变得那样完美。对比之下,当发现自己的形体有某些缺陷(本人认为)时,心理上便会产生沮丧和痛苦的感觉。久而久之,便出现焦虑心理和行为,最终致病。为改善或遮盖所谓的缺陷,病人常求助于皮肤科或整形医生。国外资料显示:有60%以上的病人希望做整形手术;26%的病人做过一次以上的整形手术。
篇10
关键词 社交焦虑;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大学生
社交焦虑是最常见的焦虑类型之一。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成熟与不成熟分水岭,其对异性和同性的交往更为敏感,在测试中人际均分偏高,因此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易见。自尊是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和情感。个体自尊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心理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个体的交往行为。随着内隐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概念和测量方法的提出(Green-wald,1998),内隐自尊成为当今关于自尊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关于外显自尊(explicit self-esteem)的临床应用早有报导,但是关于内隐自尊的临床应用报导还不多见。有报道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心有关,为了更好地把内隐自尊应用到临床方面和进一步完善其相关临床研究,本研究拟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关系作一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级新生100人。
1.2 工具本研究采用Leary(1983)编制的社交焦虑量表(IAS)测量社交焦虑水平。
本量表由15条题目组成,采用1~5级评分,总分评定为15~75分,分数越高,社交焦虑程度越高;Rosenbery(1965)自尊量表(SES)。本量表由10条题目组成,采用4级计分,分数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对于内隐自尊的测量,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本研究先要求被试将与自我有关的词和正向词归为一类,与自我无关的词和负向词归为一类,并测量反应时。然后要求被试将与自我无关的词和正向词归为一类,与自我有关的词和负向词归为一类,并测量反应时。后者反应时减去前者反应时之差即为内隐自尊的指标。这是基于Greenwald等提出的内隐认知系统测量技术而发展的一种内隐自尊测验。由于自尊涉及到了评价和情感两方面,故本研究所采用的内隐联想测验也从两方面进行,分别是关于评价性的IAT1和关于情感性的IAT2。两个IAT的自我和非我词相同,目标词不同。
1.3 程序①由于IAT测验是由外国传人我国的。鉴于文化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对IAT的属性词进行了修改。笔者参考高频词典,加入了20个关于自我评价和20个自我情感的词语,与原IAT的属性词一起构成了属性词评定表。评定表采用1~7级评分,在本校内随机抽取180人作预测。最后以均分大于5.5分和小于2分的词语入组为属性词,所有入组的词语均为两级相容词。最后把40个两级相容词和10个自我和10个非我词在Windows2000上用E-PRIME软件进行编程。②施测程序为,先让被试完成IAT上机测试(联想PC,Windows2000),每人一机。然后填写IAS和SES。③最后把各量表得分和IAT结果(精确到毫秒)输入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结果的预处理 对于上述外显测量的各量表按照计分规则算出量表得分。对于IAT实验数据处理则参照Greenwald等人的有关做法,把反应时不足300ms的按照800ms计,大于3000ms的按照3000ms计,对错误率超过20%的数据予以剔除,相容部分和不相容部分求平均,不相容部分减去相容部分的反应时作为内隐自尊的指标;随后为使IAT指标更好地适用于后面的统计,还参照国内蔡华俭等的有关做法,对相容部分和不相容部分各做自然对数转换,以转化后的结果为基础求平均,其差作为内隐自尊的指标,以便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经过实验数据预处理后,求得有效被试88名,男女各44名。
2.2 广州地区大学新生社交焦虑,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数据的比较经统计发现,广州地区大学新生社交焦虑性别差异不显著(t=0.875,P=0.890);外显自尊性别差异显著(t=2.23,P=0.031);而内隐自尊则不存在性别效应(t1=1.055,P=0.297;t2=0.817,P=0.418)。而把社交焦虑得分进一步与常模比较发现不存在显著差异(t男生=0.251,P=0.803;t女生=1.488,P=0.144);对于社交焦虑,独生子女效应显著(t=9.354,P=0.000),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具有更高的社交焦虑。
2.3 内隐自尊效应结果分析关于内隐自尊测量结果见表1。
对上述结果不难看出,被试在相容任务中反应更快,即当自我词与积极肯定的词与联结时,被试反应时更短;在不相容任务中,反应较慢,也就是当自我词与消极否定词与联结的时候,被试的反应时也较慢。对IAT1和IAT2分别作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对于IAT1,内隐自尊效应显著(t=15.749,df=87,P=0.00);对于IAT2,结果发现内隐自尊效应也十分显著(T=16.427,df=87,P=0.00)。
2.4 广州地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一般资料的相关分析关于社交焦虑,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社交焦虑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达到不同程度的相关;而和家庭收入,成长地则关系不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把社交焦虑作为因变量Y,把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两个指标,以及独生子女作为自变量x,得出外显自尊(Beta=-0.345,P=0.0013)和非独生子女(Beta=-0.278,P=0.0066)两个变量对于社交焦虑有更好的预测作用,而内隐自尊的两个指标预测作用均不明显。
3 讨论与分析
自尊是个人心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与个性发展相互影响。从调查结果看出,广州地区大学新生的外显自尊水平良好,内隐自尊效应显著,但是外显自尊在男女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而内隐自尊则没有,这比较符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而社交焦虑状况分值与常模没有差异,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较好,较少出现焦虑状况,但是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存在更大的社交焦虑。关于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钱铭怡等人的研究报告指出,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是通过羞耻感为中介的,而自尊的形成又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本研究结果发现,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状况和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均有不
同程度的相关;但是未发现家庭状况,如家庭的收入,地域(农村,县镇,城市)等因素相关。笔者认为,自尊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较家庭状况的影响要强,而且家庭状况只有通过作用于自尊等方面才对社交焦虑起作用。因此家庭状况与社交焦虑的直接关系不大,而间接关系还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外显自尊和独生子女状况比内隐自尊的两个指标有更好的预测力,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外显自尊涉及对自身的意识层面评价,内隐自尊涉及的是个体潜意识图式中评价和情感倾向,而社会交往几乎只存在于意识层面之中。高自尊的个体常报告出有较高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喜欢(self-liking)。当遇到挫折时,此类个体自我认知调节较好,经历挫折能力也较强,在社交中常常能够保持高度的自我同一,较少受他人的评价左右而降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另外,由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内部评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低自尊个体的自尊心理尤其对自我价值的评判和接纳更多的是依据其社交中他人对自我的态度,同时大学生也希望自我价值在社交中能够得到他人、特别是权威人物的肯定和承认,因而内心特别重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经常为能否得到他人的承认和接纳而担心,并以社交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内隐自尊虽然与社交焦虑也有一定的相关,但内隐自尊主要涉及的是个体无意识层面或者是潜意识层面的自尊,个体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和影响。内隐自尊是自我图式中关于“自我一好”的深层自动化加工,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内隐自尊只有当个体没有足够时间检索出自己的外显自尊时才会被报告出来。但是社交焦虑的个体常常是有意识去接近或者回避某些人或场合,并且常常感觉到紧张,不自信的体验,这与内隐自尊的联结较弱,因此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更显著的相关。
- 上一篇:渔业安全生产
- 下一篇: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