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情绪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员工情绪管理 企业 发展
在竞争力超强的时代,社会注重的是效率与品质。这时,企业所需要的是自律主动的员工,需要的是员工的工作激情与忘我的敬业精神,去充分激发出企业的活力,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员工正确心态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思潮相互撞击,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如负面信息杂、情绪释放难、规章制度严、工作压力大、消费水平高等,都交错影响着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效果,成为制约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面对新发展新形势,公司的管理方式,应该由传统指令式制度管理向咨询式的柔性心理管理转变。那么,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原理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绪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其是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情绪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做到掌握自我,合理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当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作为公司管理者要实现良好的员工情绪管理,就要关注员工、关心员工、关爱员工,就要担起为员工解惑释疑、排忧解难,使他们开心工作、愉快生活的责任。既引导他们自我管理、明事理、有责任地工作,也帮助他们自我提升、强信心、怀幸福地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作为基本原则,去与员工真诚沟通,使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工作和家庭兼顾,形成促进自我幸福能力提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合力。
二、员工情绪管理现状
现在很多企业面临人员短缺,而现有的员工跳槽、跨区域甚至跨省在流动,导致招工困难。一方面可以说明这些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和服务做得不好,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忠诚,以及团队精神、工作心态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一些员工的不满与抱怨声?这些员工在公司上班,总感觉自己是在为老板赚钱,总感觉是老板在剥削自己,总感觉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总感觉周边同事就比自己幸运。带有这种不满情绪上班的员工,是不可能长久在这家企业待下去的,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去纠正他们的这种工作心态,长此下去,就会形成一技之长的员工会留不住,外面的人才又难以引进来,最后就会阻滞了整个企业的发展。
现在许多企业比较注重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却疏忽了对员工思想素质、工作心态方面的教育和情绪的管理,导致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程度不够高。企业没有凝聚力,人才流失,最终就会导致企业走向衰败。
三、怎样开展员工情绪管理
员工情绪管理并不是要求企业解决员工的所有问题,而是要根据企业特点,逐步营造“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的良性氛围。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的管理重点是让员工努力为企业工作,员工幸福不幸福,管理者对此关注不够,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开展员工情绪管理应该从制度、配套设施、管理队伍上加以保障。
(一)配套建设
1.情绪管理着重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建设。目前,我们所开展的情绪管理还不够完善,制度性、连贯性和规范性还不够,为使情绪管理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有条件的首末站、分公司设置情感疏导室,制定管理办法,开展员工情绪调查、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创建规划、学习培训及工作总结等,逐步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将情绪管理、队伍稳定目标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实时督导,季度检查,绩效考核。
2.情绪管理需要建立人才队伍。员工情绪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是关键。我们的队伍中不乏思想素质优、知识水平高、工作业绩好的劳模标兵和优秀管理者,我们可以选拔道德品质好、亲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员工,聘请情绪管理专家进行强化培训,组建情感志愿者管理队伍,对员工日常的心理辅导、情感护理进行管理,通过这支队伍将正能量传遍每个员工。
(二)情绪管理方法初探
1.开展员工情绪管理“五清楚”“五必访”“六必谈”。“五清楚”,即对员工的家庭状况清楚、对员工的性格爱好清楚、对员工的优缺点清楚、对员工的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对员工的情绪变化清楚。“五必访”,即员工有喜有悲必访、员工家庭发生矛盾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员工遇到困难必访、员工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六必谈”,即员工思想波动必谈、员工受到批评必谈、员工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员工工作变动必谈、新员工入职必谈、员工完不成任务必谈。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为开展员工情绪管理提供依据。
2.重视员工“心酬”。员工情绪管理的最佳实践是重视员工的“心酬”,重视“心酬”与薪酬同等重要,在重视员工“薪酬”的同时,更要重视员工的“心酬”。员工需要合理的报酬,更需要尊重、信任、肯定、鼓励和关怀。我们的基层管理人员应该对我们一线的工人更多的关爱、尊敬、信任,使员工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与嘱托,让员工感觉到管理者与员工站在统一战线。一是夏季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保障一线员工身心健康,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关心和关爱;二是各调度值班室还可以设置“心酬簿”,鼓励现场管理者与员工互相表扬与激励,发现别人一个优点、做一件好事,都写在纸上公开展示,同时将这些好人好事整理成通讯稿件,对员工优秀品质进行表扬,这是企业提高员工幸福感一个有效手段。
篇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护理管理中应用系统整体护理,强调人文科学,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护理改革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220例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而且在某中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34例,女86例,年龄13~56岁,腰椎压缩性骨折48例,股骨干骨折66例,胫腓骨骨折71例,多发性骨折35例。
2 心理特点及护理
2.1 紧张恐惧型-安慰 由于陌生环境的刺激,不理解特殊检查、手术治疗等,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甚至面临着残疾或死亡的威胁,因此患者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和烦躁不安的表现,感到恐惧不安[1]。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主动热情地向患者介绍复位的重要性和手术的必要性,及时处理和减轻疼痛,危重患者要安排在抢救室与普通患者分开,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2.2 焦虑型-开导 引起焦虑的因素很多,患者可能因家庭、经济、工作问题、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不佳、子女不孝等使患者情绪激动、焦虑不安,要求出院或拒绝治疗。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耐心地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对情绪激动者要从患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告诉他们骨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只是病程较长并非不治之症,要保持情绪的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愈合效果[2]。
2.3 忧郁悲观型-鼓励 这类型多见于伤情严重、肢体伤残以及老年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恢复劳动及工作能力,觉得自己是社会、家庭的负担,尤其是性格内向者,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与其谈心,用以前已经出院的类似患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跟踪调查结果,说服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到康复信心的重要性;并耐心知道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在生活上多关心、多安慰他们,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4 孤独自卑者-交流 这类型多见于入院初期、病情稳定、老年患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对医院环境陌生、管理制度约束、生活单调易产生孤独感,病情稳定后亲友渐渐离去或疏于探视,医护人员与其交流减少也会产生孤独感,老年患者对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易产生情绪低落产生自卑感。我们认为,孤独自卑的根源在于患者的身心处于封闭状态,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我们采用促进交流作为主要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近患者,经常与其长谈,并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并做好入院宣教,对老年患者要以长辈尊称,让患者感到人格的尊重[3]。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提醒其家属多探视、陪伴。
3 讨论
我科实施整体护理以来,着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特点,因势利导做好护理工作,积极创造出一种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减轻心理负担的良好环境,及时将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告诉患者和亲属,使他们能以乐观、平静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从而有利于改善病情和缓解疼痛,促进疾病康复,提高了生存质量。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善于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解除痛苦,帮助患者战胜疾病,尽早恢复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张静芬.心理护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1:602.
篇3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服务;情绪管理
一、情绪和情绪管理
1.情绪
情绪是人所熟知的一个词,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验,如因欢而笑,如因悲而泣,等等,这都是人们最常见的情绪表现形式。有很多的心理学家对“情绪”一词下过多种定义,其共同的特征为:(1)人的情绪是刺激所引发的、内在的生理反应,促进或抑制动机的倾向性等。例如,聆听优美的乐曲、欣赏美丽皎洁的月光,享受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等使人心情为之愉悦、满足;反之,刺耳的噪音、拥挤的公车、喧嚣的办公室,则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2)情绪具有主观的经验。情绪的发生常常是个人认知判断的结果,情绪的内在或外在的反应将会因人而异,具有一定的个别性与主观性。(3)情绪具有可变性,即情境性和暂时性。往往随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会随着人们身心成长与发展、对情境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人经验和应变行为而改变。人的情绪大致可分为正面及负面两个部分。正面的情绪包括快乐和爱,由快乐衍生出来的情绪包括心奋、快乐、舒适、自在等感觉。负面的情绪包括愤怒、恐惧、悲伤、焦虑、紧张等。[1]
2.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人们对自己情绪的检查、评价和调整的一系列过程,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保持理性,能正确地察觉和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适度地运用更改克制情绪,将愤怒、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适度调节,转化为心平气和的正面情绪,并且合适的表达情绪。提升情绪成熟度,才能有在各种矛盾充斥着的社会中,在各种压力下,及时调整,积极应对。
二、馆员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情绪与图书馆员角色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面向全社会的服务机构,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其它服务业从业人员一样,也是典型的情绪劳务工作者。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手段不断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使得图书馆从来人员比其它服务行业有着更多的挑战。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情绪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馆员情绪是职业素养的一种体现。比如说馆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情绪的浮动也不随时随地的影响着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并且言其行举止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这个职业的服务服务形象、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再者,情绪直接影响着馆员的工作绩效,当馆员情绪不好时,常常会对工作产生厌烦,不仅会冷漠地对待读者,还会衍生出不耐烦、生气等负面表现,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并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2]因此,图书馆员的情绪管理显得愈发重要。
三、馆员服务过程中产生情绪问题的主要因素
1.服务对象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开放场所,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读者,读者的诉求不同,素质也参差不齐。馆员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的反馈或表扬、或感谢、或埋怨等等直接影响到馆员的服务热情。
2.个人因素
每个图书馆员在碰到不同的突发事件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样或多或少的通过情绪外在表现出来。并且现如今社会进程的不对发展,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和压力。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这个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更新信息技术,跟上科技发展。另外,馆员自身的生理变化也能引起相应的情绪波动。
3.工作压力
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馆员的工作效率。比如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如厌烦、暴躁、失落等,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是做不好读者服务工作的。
4.社会认可
在我国图书馆员平凡而普通,工作带来的挑战性比较少,虽然专业性和技术性在不断地而提高,但大部分馆员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足,认为自己的工作不能直接体现社会价值,枯燥乏味,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工作缺乏热情,会有不良的情绪产生。
四、馆员情绪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时刻刻跟周围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馆员如何在服务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馆员自身角度出发,加强自我了解,学会自我调适,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服务中发挥正能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3]二是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方面着手,要注重馆员心理健康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图书馆管理者的领导力。
1.加强自我了解与自我调适
其实每个人都有累、倦、厌、烦的时候,有时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好,或者是天气的原因,或者是家庭的原因,或者是自己身体的原因。了解到自己的情绪特点,就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调适,或者出去走一下,或者歇一下,或者和同事说明一下,尽量避开情绪周期的低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免与读者发生冲突。[4]
2.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
曾经有段时期,与其他行业相比,图书馆员工作地位不高,收入较少,服务窗口矛盾多、压力大,从而会影响馆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绪。可是随着这几年图书馆作用的不断发挥,图书馆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尤其是在数字图书馆推出后,信息技术大大方便了读者对图书馆使用的便捷性和依赖性,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蓬勃兴起,又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与日俱增。图书馆员,不再仅仅是文献的传递员,而俨然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员。作为图书管理服务人员要牢记为读者和社会提供丰富、便利、精确的知识信息服务作为这一行工作的志向和信仰。一旦馆员树立起自己的崇高职业信念,便能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并达到自我的升华。
3.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
在馆内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信息、人人平等的氛围,除正式、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要利用各种自发、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娓娓道来的谈心、激烈的讨论都将减少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创新力。笔者所在的单位每到9月份都是召开一次分享会,让馆员诉说在一年中最忙最热的暑假中发生的种种服务案例,馆员们有诉说暑假里忙乱的苦,有分享那些奇葩读者、奇葩家长的奇葩事情,还会交流智慧化解读者矛盾的种种方法,既解了压,又诉了苦,还把别人的好办法学到了手,可谓一举几得。
4.注重馆员心理疏导
图书馆可以有意识地开设心理课程,心理课程可以包含自我解压和研究读者两个方面。自我解压指的是通过心理辅导让馆员学会自我评估的基本技术,同时掌握有效调控情绪的能力。在体察员工情绪之外,图书馆方还可能请一些心理辅导师,及时为员工提供舒缓情绪的帮助。研究读者指的是有意识的从读者心理角度研究读者行为,探究读者情绪原因,从而在学习了读者心理学之后能够自动感应读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情绪引导,使读者与馆员之间能成为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传递馆员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漆美.论高校图书馆员自身的情绪管理及对学生的情绪教育[J].图书馆(library),2006(2):74-76.
[2]庄玉香.试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情绪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46-47.
[3]路俊英.论图书馆员的情绪管理[J].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2010(5):28-30.
篇4
情商,即情绪智力,也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五个能力可以简单归纳成: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别人。现在广为接受的观念是一个人的成功遵循20/80法则,即20%取决于智商,80%由其他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2010年,首个《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在沪出炉,由中宏保险启动。该调查历时2个月,覆盖全国10个省及地区,35个城市,共有10万人参与活动,总结出了影响家庭幸福的前五个因素,分别是健康、情商、财商、家庭责任以及社会环境。医学证据表明,人的疾病75%由情绪引起,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寿5-7年[1]。情商如此重要,对于正处于人格完善和能力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们而言更是如此。据调查,大学生群体中有30%多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及情绪问题,并因此影响正常的身心发展和学习[2]。据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 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人际交往障碍占59% ,压抑占26.1% 、强迫症占24.3%、忧虑占22.5%、自卑占20.7%[3]。可见,情商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心理障碍。良好的情商是大学生保证心理健康的前提,也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商管理问题及原因简析
(一)大学生常见的情商管理问题
笔者作为高校辅导员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学生,积累了大量案例。大多数学生的情商管理还是处于较高水平的,但是由于情商管理不当而引起各种问题的学生人数仍然不容小觑:有些学生仅仅因为老师简单批评了几句而自甘堕落,沉迷于游戏网络直至退学;有些学生因为和同学发生几句口角,就对同学大打出手,险些酿成大错;有些学生因为当前学习遇到一些困难就一蹶不振,成为留级学生甚至离校出走;有些同学经常处理不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给自己和同学都造成很大的痛苦等等。总结自己的教学和辅导经验可知,大学生常见的情商管理问题有以下几点:(1)对自身情绪认识不足,管理自身情绪能力较弱;(2)耐挫能力差,缺乏有效的自我激励能力;(3)缺乏同理心,以自我为中心,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较差;(4)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二)情商管理问题的原因简析
对于大学生情商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原因简析如下:
(1)中小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存在问题。虽然现在国家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可是为了应付高考,提高升学率,很多中小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造成很多学生“高智商,低情商”。导致学生到了以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为主的大学非常不适应,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2)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很多家庭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投资,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都是好的,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需求,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严重沟通问题。笔者发现许多情商管理不当导致心理障碍或者学习障碍的学生,孩子大多处于溺爱型家庭或权威性家庭当中,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存在问题,造成孩子对自我情绪认识和管理能力弱,认识他人情绪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
(3)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处于人格构建和完善的青年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容易理想化,情绪不稳定。
三、对于大学生情商管理的几点思考
1. 重视大学生不合理的信念,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笔者接触的许多有心理障碍、人家交往障碍、学习困难等问题的学生当中发现,许多学生的情绪问题,是由于学生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例如,我已经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能拿到第一名·我对别人这么好,为什么他不对我好·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上(如失恋、考试不及格等),那一切都完了,等等。韦斯勒等曾总结出不合理信念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化,这些不合理信念极易引发各种情绪问题。亚伯·艾里斯在《别跟情绪过不去》一书中写到,许多情绪问题甚至是严重心理问题,都是由三个“一定”引起的:即“我一定要表现杰出”、“我一定要受到别人公平的对待”和“我的人生一定要顺遂”。不合理信念大多是非黑即白,不存在中间的灰色地带,不符合人们认知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需要教会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认清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辨析,从而有效识别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受挫能力。
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将情商管理寓于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育之中。例如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教给学生情绪ABC疗法,教会学生自我辨析不合理信念,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同时,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制,每天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服务。此外,我校还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气象员一职,由热爱心理学、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心理老师们对心理气象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的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发放“上岗证书”。现如今,心理气象员们对帮助同班同学解决心理及情绪问题发挥了巨大的朋辈心理辅导作用,将心理学的应用更好的渗透到了生活之中。心理气象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将及时上报给辅导员和心理老师,也有利于学生中有情况早发现、早解决。
3. 情商管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同时进行。
智商大多来源于先天,而情商绝大部分来自于后天的训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早期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以及父母处理各种情绪问题、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方式,将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同理心的建立,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建立等方面会产生重大作用。
当然,社会和学校教育也不同忽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社会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如网站、电视等加强情商教育管理的宣传,让人们了解情商、重视情商,起到一个正面导向作用;同时,学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利用教师、学生骨干等各个方面力量,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向高素质高情商人才迈进。
参考文献:
[1]美 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 中信出版社2010年.
篇5
一、企业文化对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影响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团结组织意识,调适企业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济管理与生产的全过程,是企业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形成与企业价值观、目标、处事方式、经营理念等直接关系,不同企业会形成不同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特有文化形象,通常是在特定生产环境和管理模式下,形成的企业特色精神财富,包括: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企业环境、企业制度、企业产品等众多内容,是企业独特文化的沉淀[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与约束性功能,能约束员工行为,引导企业目标实现和员工工作开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能有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防止人才流失,留住人才。在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员工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情绪波动大,易产生不安情绪,难免会影响工作质量。而且员工对企业信任度也在不断下降,非常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2]。人才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应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员工对企业信任,减少员工不安情绪,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缺少企业文化建设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多存在缺失现象。企业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企业文化文化建设。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一)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组成基本单位,企业若想持续发展,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稳定人力资源支持。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做到尊重员工个体性差异,给予员工关爱,调节好员工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工作环境,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员工思想,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员工职业道德的提升,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作开展中领导层应给予一定重视,遵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抓,两手都狠抓”的企业发展原则,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注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规律的体现,把企业文化内容传递给员工,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员工认同感,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职业观和职业定位,使企业文化价值得到发挥。
(二)建立体系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想要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有序性,使企业文化发挥最大效能,走向正规化,必须构建相关体系。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企业情况,同时要考虑行业情况和员工情况,保证企业文化体系的可行性。若企业文化要求偏离行业实际情况,不符合企业自身条件,对员工提出苛刻要求,不仅无法得到员工认同,反而会激起员工不满情绪,影响员工工作质量,甚至造成人员流失。
(三)转变思维
企业文化建设应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正确把握员工的心理特点,摒弃以往的传统说教。实际上,很多员工并不喜欢说服教育,传统的企业文化宣传与教育方式大多不能发挥理想教育功能,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要转变思维,占到员工角度,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与信任。例如,职业技能竞赛、业绩比拼等等,不仅能促进企业文化宣传,还能提高企业业绩。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管理
现如今,教育重心逐渐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生了质的改变,由基本普及转变为全面普及。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但在义务教育的总体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农村初中教育中,有许多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和对寄宿学生的管理是现如今农村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本人就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管理的理解来简述一下这些问题和应对方案。
一、寄宿学生的问题和管理对策
1.寄宿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初中学生的寄宿管理问题主要有三点:经费不足无法提供更好的寄宿环境、缺少父母的关心关爱、管理水平的不足。其一,寄宿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寄宿条件相对落后,对初中寄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农村寄宿学生增加了家的经济负担,使得一些困难家庭子女有着上学难的问题;其二,农村寄宿学生一般上课期间都是在学校里,有部分留守儿童,这使农村寄宿学生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因此导致学生性格孤僻,成绩不高,缺乏上进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大部分寄宿学生是第一次独立生活,所以寄宿学生的自制力差,自理能力不强;其三,农村寄宿没有正规的管理人员的加入和参与,并且农村学生纪律性不高,所以在学校寄宿的时间里,经常与管理人员发生摩擦和纠纷,进而容易刺激寄宿学生的叛逆心理,导致学生过激的反叛行为,寄宿学生之间的矛盾扩大,导致寄宿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斗殴和谩骂等行为。
2.对寄宿学生中产生问题的策略
导致农村初中寄宿学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和自身原因,家庭原因主要是缺乏长辈的关心关爱和家庭的经济原因。农村寄宿学生独自来到学校学习和生活,学校应该营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温馨亲切的生活环境,比如说,喀什市从2012年开始实施“免费营养早餐”的工程,为学生免费提供一份营养早餐,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食宿条件,而且还很好地营造了更亲切的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且融入学校这个大集体,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圈子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想法,给予每一个寄宿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关爱,并且应该经常与学生交流,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可以与孤僻离群的学生交流沟通,帮助这一类学生解开心结,融入同学之间的互动中;而初中寄宿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处于叛逆期,教师必须更好地引导和帮助这些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帮助他们缓解叛逆心理,走上正确的道路;应该对农村初中寄宿方面的管理人员进行一些培训,让他们更好地管理农村初中学校中的寄宿学生,更好地应对寄宿学生中的各种突况。
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问题和对策
1.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情况相比于城市学生更为严重,主要是受到家庭方面和个人方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去城市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多,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导,不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一边学习一边承担家里的起居,这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其次,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没有清楚的认识,缺乏远见,对子女疏于教导,并且很多家庭无力承担初中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样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引导,父母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充当着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影响着初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但是农村学生的父母在管理方面是放纵孩子,并且农村学生的爷爷奶奶又对其过多溺爱和宠溺,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过度的负面品德,导致学生胸无大志和任性。这三个原因是导致农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较为主要的原因。
2.缓解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策略
农村学生的家长因为知识的局限性,对社会发展没有清楚的认知,所以对学生疏于教导,首先,需要教师认真地分析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引导初中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用科学正确的眼光来认识社会,看清社会的发展方向。通过让初中学生了解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帮助来更好地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样也是父母的责任,但是,初中学生父母认为,将学生托付到学校以后,教育学生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所以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寻找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学校方面,学校应该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在课堂上采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授课形式生动有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授课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在农村初中学校中,寄宿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厌学情绪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和帮助更多的农村学子更好地学习,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篇7
教师的情绪带动并影响着教师的思维、判断和选择,进而教师的情绪管理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情绪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和价值,现实当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搞好教师的情绪管理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情绪管理;改革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处于同样不可忽略的境地。他们在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同时身心受到巨大压力和考验,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心理负担和情绪的波动尤为值得我们关注。教师的情绪不仅影响学生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关乎学生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怎样在日益升高的压力指数下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与特点
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发表的“EQ”(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之后,情绪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始走向深入发展。伴随心理学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探索,学者们慢慢开始关注情绪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的影响。情绪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工作和生活,对于广大教师群体来说也毫不例外。情绪管理最先出现在管理学当中,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简单来说情绪管理就是对人们的情绪的管理,它把人的情绪提升到了一种资源的高度,作为一种资源进行管理。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决定了搞好教师的情绪管理不可小觑。纵观现实状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情绪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面对社会现状的紧迫性
社会飞速的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在逐步积累,贫富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戾气弥漫的状态之下,人具有多重角色性,教师也一样,当角色发生变化,同样遭受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戾气时常围绕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关教师体罚学生的报道。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考虑社会客观环境的使然,只是一味给予教师道德上的谴责,提出更高深的师德要求,然而面对现状往往无济于事。我们不应该压制教师的不良情绪,恰恰应该分析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帮助教师调节自己的情绪,研究并加强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二)面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教师往往受到严格监督,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多重压力。种种压力之下教师的心理负担与职业倦怠等问题有增无减,往往使课堂教学效果恶化。《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在某省举行的大样本调查当中,约58%的教师经常出现焦虑情绪表示自己的压力过大;约30%的教师时常因自身情绪低落而没精神上课;约18%的教师承认会因为自己情绪不佳而在课堂上迁怒于学生;还有约14%的教师偶尔会因为上课氛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不懂得调试自身情绪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等;要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情绪往往带动着学生情绪,好的教学效果必定有一个好的教学情绪在主宰。教师必须通过情绪管理,使自身在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处于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以自身的积极情绪带动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教师为师的本分与职责。
二、教师情绪管理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
多数教师对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缺乏一定了解。教师群体当中,特别是年龄稍大的教师往往缺乏对自身情绪的感知和察觉容易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入课堂之中,进而影响整个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照本宣科,采用自上而下的讲授和说教模式,不在乎学生的主体地位,惯性地忽略学生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有时候就算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需要调节,但是往往因为采用的情绪调节的策略机械、单一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终止。
(二)教师培训不重视情绪管理
当前,教师培训的内容一直主要围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方面,恰恰忽略了教师情绪感受及情绪管理方面内容。教师普遍面临缺乏情绪管理方面系统培训的问题。由于缺乏知识方面的培训,一般教师很难对自身情绪的变化及时察觉,大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的情绪分析方法,以至于当情绪出现问题时很难选用恰当的方法分析情绪的症结所在及时做出调整。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情绪调试的重要性,但是很难将其付诸行动,经常因为措施的不够有效而放弃,使得教师的情绪问题从自身角度难以解决。教师因为缺乏系统的情绪管理方法,仅依靠潜意识克服情绪问题,是导致教师情绪管理工作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三)学校情绪管理工作的缺失
教师的情绪管理不仅指教师个体对自身情绪的管理与调试,学校作为教师情绪的组织的管理者,也承担着疏导和转化教师负面情绪的职责。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对教职工的情绪管理工作呈现“缺失”状态。部分学校虽然设置了针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室,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相当一部分教师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部门存在。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学校行政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认知取向的偏差,他们过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信念等,却缺少了对教师的精神和情绪状态的关注及重视。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长久以来受认知理论的影响,教师培训的重点往往集中于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技术等方面,忽视了教师的情感、情绪体验,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教师情绪管理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体会自身的情绪状态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影响。要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引导教师树立一个科学的情绪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求发展,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教师树立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和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
(二)针对教师开设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
教师情绪管理培训的不完备是影响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因素之一,纵观当前的教师培训课程,要从培训理念和培训内容上对教师情绪管理的内容重视起来,不能像往常一样忽略。虽然,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的情绪管理也一样不能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培训中情绪管理的内容必须凸显出来,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开设有关情绪管理的相关课程,例如,美国的“社会与情感课程”、“情感判断与分析”早已被列入教师的正式教育之中。在英国有P.S.H.E课程和精神关怀(PastoralCare)课程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充实教师情绪管理相关知识的内容是当务之急。
(三)注重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创新教师培训的路径
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者要承担起教师情绪管理培养的责任,仅仅在学校内部开设心理咨询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教师情绪管理有关内容渗透到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使教师的情绪管理培训贯穿于教师培训的职前和职后,职前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开设和情绪管理相关的课程,使教师在掌握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为情绪管理的培养铺设理论基础。这样有了理论做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运用这一系列相关知识,使自身情绪管理能力逐渐生成和发展。职后培训更多的是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重构和提升阶段,教师可以多途径地学习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例如:自我培训、校本培训、同伴交流、专家引领等。
总之,深化教育的改革不仅是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人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教师情绪使然,必须关注教师的情绪管理,不能忽视教师的情绪管理,使改革失去人性,影响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应然”角度出发,要增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针对教师开设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注重教师培训的多元化,创新教师的培训路径;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程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佳欢 田国英 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杨春晓,译.情商[M].中信出版社,2010.
[2]张铁.消除戾气需要春风化雨[N].人民日报,2012.
[3]林崇德.教师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4]朱朕红.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以XX初中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教育;能力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7-1
一、初中学生自主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1.自主生活教育是初中生成长发展的必然结果。初中生的心理,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其发展变化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其外在的突出特点是走向独立。他们十分敏感别人对自己的眼光和态度。逐渐学会认识自己、思考自己、评价自己。这时的自尊需要处于亢奋状态,极易树立,又极易受到伤害,但它不会泯灭。当它没有良性表现机会,又不会自我管理时,就会被情绪左右,走许多弯路,甚至畸形发展,误入歧途。
2.自主生活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初中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大脑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导致情绪不稳,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仅靠他律远远不够,必须加强自控训练。
3.自主生活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知识将成为经济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信息将成为重要商品和竞争要素。由于科研转化为技术的周期大大缩短,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生存需要。
二、建立指导学生自主生活教育的良性机制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生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直接指导学生自主生活教育的是教师。首先,要通过学习、研讨来转变思想观念,反对专断型管理,保姆型管理,放任型管理。要选择民主发展型的管理,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加期待,尝试加研讨,爱在深的层次,严在方方面面。其次,要弄清两个关系,一是老师的他管与学生自主的关系。为了自主必须他管,通过自主优化他管。因此,老师的指导不仅不能削弱,反而还要加强。人们常说小学生抱着走,初中生扶着走,高中生自己走,怎样才能“扶”好,必须精雕细琢,付出更多精力。对学生自主生活教育的能力既不可过低估计,也不能过高要求,老师要走出教室,把眼睛留在学生中间,要摒弃粗放形式管理,进入学生心灵深处。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和步骤,逐步增加自主生活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一切落实在培养习惯上。从实际出发,突出自己的特色,按照学龄的区别,确定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多用诱导、暗示、迁移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体验与矫正。再次,要化整为零。由于范围大,时间长,因此,自主生活教育的内容要适时适地地调整,要有动态管理的意识。既要有学科教学中的教育,也要有平时活动中的教育,还要有行为训练的教育,这样既不致冲击常规教学,也不会无的放失,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初中学生自主生活教育能力的训练
初中学生自主生活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归纳起来应为四个方向:即:自强与自律,独创与合作。
自强,即自强不息,在自尊自信的基础上迸发竞争意识,百折不挠,当仁不让,超常付出,悦纳自己,有健康高尚的人生追求。
自律,即按行为规范和社会的伦理道理自我约束控制,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面对人生。
独创,表现为有独立的见解主张,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敢于另辟蹊径,敢为人先。
合作,就是团结互助,热爱集体,找准位置,尊重他人,善解人意,从善如流。这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参与系统工程和协同作战具有战略意义。
无论是文明求知,还是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只要能体现这些要求,学生就能基本具有了健全的人格,因此每个方面都应匠心独到,精心设计。既能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又能辅以丰富多彩的活动。
围绕自强要进行如下训练:强化自尊自信的活动,如:找自己的闪光点、起步点和制高点,看自己的进步与特长;强化竞争意识,如:举办干部竞选,自我推销展示,挑战应战与选拔评比,不求同一起跑线,但求进步幅度大;经受挫折的磨砺,如:搞远足、军训、设计克服各类困难;加强独立意识,如: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自我服务的训练,组织热点辩论;理想教育,如:自我设计远期、近期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审查阶段性成果等。
围绕自律可以进行如下训练:增加社会责任,如:我为集体添光彩,岗位学雷锋,分析真善美,公民教育,青年志愿者,为父母分忧,比文明行为,模拟法庭;增强自控行为,如:无老师管理的班会,无批评周,无人监考等;学习控制情绪,如:讨论受委屈、受误解时应该怎么办,怎样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学生相互分析情绪弱点,探讨控制情绪的方法等。
篇9
【关键词】 护士情绪控制;护患关系;关系和谐;护患沟通;换位思考;心理素质;自我情绪
护士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各方面的康复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护士的工作对象是患者,患者由于受到病痛的影响,对其心理、生理都造成很大的压力,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情感也会变得极其脆弱。因此,护士的情绪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情感状态[1]。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良好的职业情感,即换位思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以积极的工作情绪对患者进行感染、支托。
1 护士情绪在和谐护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举止,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患者早日康复的进程,也对护理过程的顺利实施、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患关系的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时,穿刺的一次成功率为91.7%,情绪不稳定时穿刺的一次成功率为68.3%[2]。这就表明护士的情绪及对情绪的控制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当护士以积极、兴奋、高亢的情绪进行护理工作时,会直接感染到周围环境和患者,使患者在良好的情绪反应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对护理的依从性,而且能时刻保持自己的理智,会用一种清晰、和谐的情感去理解和支持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当护士产生负性情绪时,特别是在护理过程中失去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对患者产生神情烦躁、不耐、行为失常等情况,会在给患者的康复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影响了护患关系,甚至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2 影响护士情绪失控的因素
2.1 环境因素 护士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面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再加上各种消毒器械、治疗仪器、辐射、非电离性辐射的噪音和污染,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冰冷、消极、紧张的特殊环境之中,从而对其情绪造成很大影响。
2.2 家庭因素 护士多元化角色扮演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中要尽心的做好护理工作、指导和服务于患者,在家庭中又要扮演好妻子、母亲、女儿,当家庭中的各种矛盾出现时,都就会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烦躁、委屈、低沉的情绪,如不能及时的转化这种消极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到护理任务的正确实施和顺利进行。
2.3 心理、生理、社会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护士每都天要重复同一项枯燥的工作,使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消磨、减退,造成其工作情绪的淡漠,与患者之间缺乏言语交流,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在加上周期性的生理变化导致其出现疲乏无力、思想不集中、内分泌失调等等,形成不良循环,影响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社会对护士工作的不重视、不认可,使护士对护理工作产生消极、失望情绪,不愿在尽心尽力的进行工作,从而由于疏忽导致失误和差错的发生。
3 提高护士对自己情绪控制的认识和自制,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建立
3.1 提高对自身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的认识 人的心理素质是情绪控制的根本途径,护士心理素质的提高可有效将负性情绪转变为正性情绪。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要不断加强人文、心理、道德、伦理、美学等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和提高,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性格和气质,时时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对情绪控制、感知患者情绪的能力。
3.2 重视护患沟通,学会换位思考转化自己的情绪 护士的情绪变化对护患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患者作为特殊群体有被接纳、被尊重的权利,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尊重、倾听患者的诉说,特别是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将自己处于患者的角度上去理解、分析各种信息,从而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人的情绪变化一般都带有情境性[3],是可以相互感染、相互转化的,护士应不断加强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用亲切的语言、关爱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指导、鼓励患者,从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情绪变化中感染患者,在感染患者的同时也使自己感染积极的正性情绪,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细心化,共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建立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孙娟.护患纠纷中愤怒情绪原因分析和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930—8931.
篇10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均面临着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的局面,学生厌学情绪高,违反校规校纪的问题突出,甚至常有违法行为发生,这一现象日益引起教育者的困惑和忧虑。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应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现状,积极探讨产生不良现象的原因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指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端正学习态度,务实高效地开展帮教工作,以造就大批合格的社会实用型技能人才。
一、新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班主任既是学校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及教育者,又是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其中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班级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营造。与高职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等素质相对较低,此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力越来越成为中职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高的中职院校,其教学质量与效率较高;反之亦然。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其不仅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专业分类较广泛,以此使得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实际上,怎样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始终为中职院校重点研究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在于通过加强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既有助于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班风班级,又对充分激发中职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具有显著积极效应。
首先,中职班主任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时间难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手段的束缚,以致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效率较低。其次,多数中职班主任未能够正确认识管理的重要性,再加上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理解不透彻,致使自身责任意识与管理意识缺失。再次,部分中职班主任普遍认为,教育教学是自身的工作重心,而管理工作则是学校的职责,与自身的关系不大,导致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最后,部分中职班主任责任心不足,步入课堂后便一味讲授相关知识,丝毫不顾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理解,此外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综合多方面给予中职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二、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改革的对策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教育过程的直接实施者。班主任需要承担扭转学生不良心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班主任除了具有传统教育要求的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等素质外,还应积极探索和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务实高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1、重视起细节,树立“爱心”“耐心”,以爱为中心进行管理
一方面,积极推行艺术性批评。当班主任发现学生犯错误时,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合理的批评方式,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时切实考虑到批评场合及语气;对于性格外向、善于接受意见的学生,班主任可在教室或办公室内对其批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性原则为指导。另一方面,挖掘亮点,及时表扬。身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其每年都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处理不同的事务,这样以来极易让其产生疲倦感、焦躁的情绪。因此需要中职班主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善于从处理学生问题中发现乐趣,体会成就感,以激发自身参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动性、责任感。
2、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采取的对策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扭转学生在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地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加强理想、前途的教育,中职学生一般缺乏远大理想,通过诸如主题班会、形势报告、毕业校友的先进事迹等途径,对他们进行教育,鼓舞学生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学习方法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成绩情况,与任课老师共同协商,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消除厌学情绪。
3、加强与任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中职班主任应当及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哪些不足,应该如何加以改进,并将从任课老师那得到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改正。对于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也应该及时地传达给学生,增进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肯定。当然,最重要的是中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职班主任应当时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学生解决,当学生有什么高兴的事情时,和学生一块分享,做到自己是学生的一名忠实的朋友。并且,中职班主任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必要的安慰和鼓励,让学生得到感化,更加服从自己的管理,从而对学习也更加有兴趣。
三、结语
从目前中职学校招生的政策来看,注册学生实行“三不限”(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应往届),生源素质日益下滑,使中职学校的教师在管理及教学上感到十分棘手,班主任管理工作艰难的局面还将持续一定时间,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针对学生的现状,分析产生不良现象的动因,找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佳策略,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及热情,从而为社会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付翔.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班主任管理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9-10.
[2]孙宪萍.试论新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