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文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文化发展

篇1

群众文化是指以群众为主导,自我创造开展的或社会提供的文化娱乐活动。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应给予大力的支持,提供相关的文化设备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馆等。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保障了人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明需要,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群众文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群众文化建设力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本文针对知识经济下群众文化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意见。

一、知识经济下群众文化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例如:近期工作内容是什么、具体怎么发展本土文化等;地区文化本地的特色和地域特点不够突出;文化组织体系建设不完善,人民群众缺少文化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一般都是自发性质的;地域性文化比赛、展出等文艺活动较少,人们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管理跟不上,人们的文化活动节目较少,导致人们的文化建设积极性较低[1]。

二、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意见

(一)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目标,制定文化发展总规划

根据国家政策方针要求,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目标,打造文化强区,制定文化建设近期、中期以及长期工作目标,清晰文化建设基本内容,确定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路径,从而制定明确的群众文化发展规划,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

(二)突出地域特色,展现区域文化特征

立足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开展突出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对于本地区开展什么形态的文化,应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特殊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知名学者、文化爱好者,对本区域文化进行考察,从而发掘本区域文化的精髓,确立本区域文化的特色,从而建设具有本区域特征的文化,这对群众文化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建设的实现依赖于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文化组织建设,例如恢复区镇文化站,并配备1-2名工作人员,专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同时,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待遇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又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各地区文化站的建设,促进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完善。政府需要重视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在基层文化开展中要有相关领导进行管理,同时需要配备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以及活动经费等,保证公共文化工程落到实处,惠及群众。群众文化建设中需要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文艺活动,[2]例如戏曲、声乐等,引导群众参与到高雅文化中去,陶冶群众的情操。同时,可以扶持或者培育一批有格调、有档次的规范书吧、文艺讲堂等,以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要,营造了适合群众文化发展的社会和人文大环境。对于地区文化馆以及图书馆等单位的人才予以重点培养,为文化事业发展储备人才资源,充实文化建设队伍,同时应该注重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

(四)集中各方力量,促进群众文化长久发展

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文艺人才的努力,对此,政府应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通过对优秀人才的重奖,达到留住人才和促进人才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基层文艺工作者实行评选活动,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工作者给予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各级文化部门更是要发挥带头作用,自觉地把群众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地位,认真贯彻各项文化发展政策,加大建设力度,加强文化宣传,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的文化建设热情,并组织他们投身到文化建设中。

(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实行严格的行政制度,对于首次审批的企业以及首次违反规定的企业采取不收费不处罚制度。为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公开执法,为文化企业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引导文化企业加强自律意识。对于人们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可以开展创新机制和自我创新,鼓励群众进行文化形式以及内容的创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文化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应从基层做起,集合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保证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各级党政部门应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把群众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丰君 单位:乌海市乌达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篇2

1.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方式,最主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结构。建筑中的梁柱体系主要以木质构件生产制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是以榫卯的方式相互吻合,构成富有弹性力度的物体。抬梁式的构架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此构造使用范围广,在汉族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汉族木构架建筑的代表。穿斗式的构架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井干式的构架特点是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建成房屋四壁,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古建筑的特殊构造中还有两种结构为斗拱和雀替,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由于建筑构造的特性,其形态给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从艺术形体或技术构造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成为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的首席代表。斗拱的塑造在建筑中具有着极强装饰作用。雀替,由拱形替日演变而来,置于额枋下与柱相交处,以加强额枋和减少跨越。雀替的结构性作用几乎让位于美学作用,其上似乎加斗,大意承重于屋檐。所雕动物、人物不知其所本,似乎比较随意,是否有地域性规律。

2.中国古人对建筑的审美观念。

原始人最早出现的文明发现,始于土陶器物上所出现的以表达自然界万物的图腾纹样,几何线条纹样,甲骨文展现的象形文字,以及龙凤纹样;青铜器物上雕刻的神兽纹样。图形纹样和象形文字的信息传递,也直接的反映出古人在思想、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中体现出一种天神合一的审美观念,而非古代西方文明中所展现的以人体美为审美标准的意识形态。这样的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工艺的延续以及世代官商百姓的住房思想。例如,太原晋祠圣母殿的檐柱就附有雕刻的盘龙作为装饰构件。这样的建筑装饰不仅仅是对神权的一种崇拜,更加展现出装饰的美观。

3.中国古建筑的修饰。

中国古建筑的修饰在建筑特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匠师门利用木构建筑体系的特点,创造出了庑殿、歇山、硬山、攒尖等形式,又在屋顶部位塑造出滴水、勾头、鸱吻、宝顶、走兽等独特的艺术形象随着建筑材料的演变,在色彩的装饰上,工匠们利用建筑材料的本色美和人工色彩的结合手法,特别利用琉璃、油漆、砖石等不同的材料,创造了古建筑中极具鲜明的色彩环境。建筑装饰的创造,使得古建筑形体凸现出艺术美的外观形象,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中国古建筑的环境。

古建筑物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工商业、政府事务、社交等活动的场所,因此内部的空间利用、心理需求、环境艺术要相互协调,而且建筑周围环境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中国古建筑设计工匠们,对于整体的设计可谓深思熟虑,力求建筑布局与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一个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理想空间。

二、古建装饰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历经上千年的风雨,沉淀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建造工艺技术的精髓,它代表着中国的古老文明。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满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需求。为此,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创造,不仅有助于经济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1.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建筑装饰文化中,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已经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遗产的探索与发现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古建中建筑与装饰是古代文化的遗产,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意义,它体现某一种文化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无论群体建筑还是单体建筑,都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艺术等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晶。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它的修建或修复会使人们对于中国古建筑文化精髓的认识得到提高。如今,我国对宫殿、庙宇、阁楼的保护等就是最好的实例。

2.古建筑的复建。

古建筑的复建,是将古代中国的建筑重现,是将历朝历代著名的古典建筑进行重现,通过对群体建筑的修建,让人能感觉到古建筑所蕴涵的那种人文气息,给人们一种步入古人生活的感触,古建筑的复建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让一种历史人文的情怀展现给世代人去顿悟其中的精华所在。如五台山的宗教建筑、的皇家建筑布达拉宫的重建等工程。

3.仿古建筑的修建。

仿古建筑的修建,是人们在满足了物质文明的基础后,开始向往古色古香古典文化生活情感的一种表现,它体现着人们精神追求的提高与改善。古建筑的重现,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使得古代文明得以保留和传承,既可以是商业楼宇的开发,也可以是村镇旅游的风景点;可以通过开发建造古朴典雅的檐顶、敦实耸立的木柱、庄严稳重的石材雕刻、美妙富丽的彩画,带动一批经济产业的发展。仿古建筑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庄重大气的布局,如城市公交站台、商业街区、旅游景点等。

三、古建筑装饰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视,人们的需求已不再是解决了温饱即可,而是追逐精神层面的高质量享受。完成这些诉求的工作,对目前的建筑师、规划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以及营销团队来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1.古建装饰在居住中的应用。

在中国,住房的投资仍是全民的第一战略投资,在对花高价钱买来的生活居室中,人们开始要求每一个角落都要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效果,人们的目的就在于希望享受生活中增添出那一份古韵的生活气息,以此表达出人们对古代建筑文化的品质追求。中国古代所生产的家具、门窗、瓷器等有其历史意义和使用意义的商品被再一次的融入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里来,它被人们所喜爱、推崇、收藏、交易等等,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家庭生活空间中陈设一些古代盆景、古玩等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布置一些古代家具,如桌、椅、凳、柜、案、屏风、鼎、香炉等,体现出居住的装饰文化和身后的民族文化底蕴。

2.古建装饰在公共空间的应用。

公共空间向来是人们活动的主要空间,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空间。如在商业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或吸引到更多的外商投资,会修建具有古建筑特色的建筑,这样在迎合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还可促进文化的交流。在游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将客栈、宾馆、商铺建造成古建筑形式,展现古香古色的气氛,使人们感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风格独具一格,鉴于其经济的影响,应当大力发展建设力度。

3.古建装饰在风景区的运用。

对于风景区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考虑所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园林、寺观,以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清新秀丽。北方山区民居的土墙、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甚至有一些皇家建筑也在着意追求这种朴素淡雅的山林趣味,清康熙、乾隆时期经营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4.古建筑在民居中的运用。

古建装饰已出现众多经典的案例,在现代的民居建筑装饰设计中,很多设计风格都是借鉴古人的设计理念来完成的创作,南北方均有不少成功之作实例。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则是人们对各方面需求综合体现的结果,古建装饰中的构建所展现出的形态、颜色、材质等元素,在别墅设计的框架体量运用后,诉说出一种豁达、庄严的人文需求。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 农村现代远程 教育站点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 教育教学

我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于2003年建成,当时作为平坝县唯一的模式三(“贵州省农村中学计算机网络信息站”)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它起到了积极领头的作用。2005年的远程教育项目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到扩大和发展。

在近六年的运用中,我们感受到中西部地区与沿海东部地区相比之下,不仅是经济发展上有差距,而且在文化教育的发展上有一定差距。通过远程教育,把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传输到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之为借鉴,可以促进全民教育的发展。

“信息站”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提高了我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一、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方面

由于天龙镇地处黔中腹地,交通十分便利,信息畅通,加上近年来开发的平坝天龙屯堡文化旅游,使得天龙经济发展有所上升,因此,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和促进农民增收科学技术培训势在必行。“信息站”的建立为我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培训基地,成为党员干部、群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良师益友,成为培训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摇篮,有效促进了我镇人才素质的提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强了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几年来,我镇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为天龙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为确保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我镇建立完善了镇、村(站点)两级领导工作机制,镇村分别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如《管理人员工作守则》、《设备管理、维护与使用制度》、《考勤卫生管理制度》、《节目收看学习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督查制度》、《项目设备定期检查制度》等;明确了职责任务,落实了专人负责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为教学提供组织、培训、人员到位的保障制度,并真正做到“有人理事,有人管事,按章办事”。

(二)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培训氛围。在公路主要干道及显眼处制作了永久性宣传标语,利用我镇有线电视进行滚动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户进一步了解并积极参与远程教育。

(三)抓规范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即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各种记录和文书档案;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对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力求做到常规工作有序,重点工作有力,创新工作有效。

(四)加大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远教工作队伍。我们在工作中认识到:远教工作开展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远教工作队伍,为远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学校和镇党委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大对远教工作人员的培训,如选送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参加市、县级举办的各种培训;学校和镇自行举办远程计算机操作员培训等。培训中采取课堂理论、现场演示、当场指导的学习方法,指导学员正确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正确使用杀毒软件、下载教学节目单、设备基本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同时还加强对远教工作人员文书档案管理的培训,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章可循,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帮助群众查阅各种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五)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注重工作实效。培训中,我们主要是将天龙实际与各项工作相结合,力求达到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目的,使远程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两促进、两不误”。

二、教育教学方面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专兼职教师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在围绕“建、管、学、用”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所担负的职责,勇于克服困难,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项目学校的示范作用;积极探索项目资源应用,帮助各学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在今后中小学继续教育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于远程教育接收下来的教育资源,我们是这样使用的:

(一)资源选取。教师在多功能电子教室访问卫星接收下来的资源,从中选取为己所用的部分,用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特别是一些优质课和示范课的借鉴,让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取其优点,弃其缺点和不足。

(二)资源整合。教师通过远程设备管理员接收、分存的资源目录找到自己所需的相关资源,向管理员登记后借出,从资源中选取与自己教学有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将选出的资料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手段自己制作了教学课件,使教学从传统的客观理论教学上升到图文并茂的直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真正起到了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资源运用。近年来,除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培训党员干部、帮助教师教育教学以外,我们还借学校开家长会、组织团体学习的时机,进行远程资源的培训和学习,让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之时,除了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作了解外,还学习到种植、养殖等技术。另外,学校利用远程资源宣传中等职业教育,让九年级部分学生了解中职的发展情况,便于自己毕业后继续到中职学校学习。

从以上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两大方面来看,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与国家对我们的要求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重重困难,在对远程教育的学习和指导下,缩短中西部地区与沿海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为天龙镇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用1000例.

篇4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

一、哲学关于经济与文化及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分成三大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那么文化处于哪一层结构中呢?而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有不同答案。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文化,即文化史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属物,而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是人的外化、对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侧重于文化狭义的理解,由此可以获得两点启示。首先,经济决定文化的性质、状态及发展;不仅如此,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动力和智力支持,还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量。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次,经济的转型势必带动文化的转型。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等滞后,势必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更何况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成为群众的行为才有生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语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冷战的结束,两德的统一,苏联的解体,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东西方之间,不同体制的国家之间,都加速了融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为主要标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部分重合,即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何谓经济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如学者们对文化的界定因各自的学术背景等原因而无法统一一样,人们在什么是经济文化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药师寺泰藏认为,经济文化就是为使经济得到发展,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总和。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定义,而是关于经济文化的某种基本共识。首先,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界定经济文化。这是符合经济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历史逻辑的。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其次,只有尽可能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独立出来,才能确定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其影响能够相对独立地加以测量或考察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第三,构成经济文化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对各个经济文化要素实际影响的考察,必须以经济文化的整体为基础,重点是考察那些核心要素的影响。因此,应将经济文化主要限定在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方面;第四,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文化既可以作为一个直接因素,也可以作为一个渗透性因素:前者就是文化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后者则是通过与经济发展的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

根据经济文化的这几个特点,我们认为所谓经济文化就是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经济文化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为经济文化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阻碍经济发展。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正是基于对经济文化的认识,现存的经济实体表现出重视创建企业文化。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品意识和营销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营销文化,发展各种营销艺术、橱窗艺术、牌匾艺术、广告艺术、柜台艺术,促销艺术不断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进入市场,不断增加经济成分,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身实力,将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发展现象就是理论界提出的文化经济。文化经济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不仅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重要的消费内容,而且文化也成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要素,精神文化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二是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呈现一体化趋势,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迅速扩张,生产力在文化的支撑下获得质的提高;三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实现精神要素与技术要素,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成为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加速了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五是文化在政治运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一些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文化经济的内容构成不仅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理念和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理念作用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与创新推动和引导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领域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化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教育产业、高新产业、传媒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等,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快融合,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三、新语境的时代要求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形成具有广泛效应的发展模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推动的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看到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新发展,并将文化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采取相应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同步。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求人们,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从事经济活动,以文化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活动和市场方式自主选择适合的精神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在价值取向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物质、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物质和文化对人们的极大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而这一切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立足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全面、更科学、高质量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强调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GDP的构成中突出文化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文化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受制于全球性的游戏规则,在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过程中,必须使之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相融合,进而发展出一套新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先进的东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化,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哈里森主编,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2]药师寺泰藏,2004年,《要重视经济文化》。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郝立新主编,2002年,《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高朝明、高静文主编,2000年,《经典著作导读》,新疆大学出版社。

篇5

作者简介:顾江(1965D ),男,汉,江苏南京人,经济学博士,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公司与证券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经济,产业组织管理。)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创新为重点,充分凸显江苏文化产业竞争优势,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使江苏由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

关键词: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发展战略;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必将深入到文化层次。换而言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要有足够强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而这又要依托正确的发展战略。目前,文化产业辐射经济、社会,正以其强悍的吸附力和扩张力改变着地域间竞争的格局。

江苏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创新为重点,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使江苏由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面对这种新形势,找准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比较优势,并适时将文化产业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内涵、地位和作用,提升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以加快“文化江苏”建设为中心,江苏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是多学科支持的区域文化公共政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多年来,江苏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国家批准了南京大学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两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内社科和综合艺术类杂志发表过一些江苏文化和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文章,2005年江苏文化蓝皮书关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报告,还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

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及发展战略的研究逐步兴起,即竞争力问题研究。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也逐渐建立完善。但竞争力问题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竞争力理论研究影响较大的为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理论。该理论的研究框架如下:城市竞争力=f(软竞争力,硬竞争力);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软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其中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氛围指数和交往操守指数。此外,有关竞争力的理论还有文化产业竞争力及企业文化竞争力等。如祁述裕在其《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开创性地设计了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上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多侧面的比较,对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给予了尽可能准确的定位,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企业文化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竞争力、行为文化竞争力、制度文化竞争力和精神文化竞争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就产业竞争问题研究来看,关于产业竞争力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俄林的资源要素禀赋说,我们已经熟知。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以及威廉姆森等强调外部经济性、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从产业区、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的集聚竞争力。对产业竞争力最深入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0)在其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四要素加上机遇和政府的“钻石模型”,为研究产业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Rugman(1993)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构建了“双重钻石模型”;Moon、 Ruman 和Verbeke(1998)将“双重钻石模型”进一步拓展为“一般化的钻石模型”。Padmore和Gibson(1998)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GEM模型,这些拓展的钻石模型更多关注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金碚(2003,2006)认为,体制因素和竞争所依赖的优势资源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非常大,提出了人气指数等评价指标。曾国宁(2006)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根本上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徐占忱、何明升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种自组织力、协作力、耦合力和集群创新力。李孔岳、钟天送(2006)采用GEM模型,对汕头澄海玩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刘林青、谭力文(2006)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构建了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认为通过吸收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国家竞争力,而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并没有同步显著提高。

二、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与终极目标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同年,世界银行在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中也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增加社会资本与社会凝聚力”。文化逐步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综合竞争力研究的兴起,人们对文化本身的竞争力也开始加以关注。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1.2004-2007年,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汇聚,这些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反之,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江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早在1996年,江苏就提出了“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全面而科学的规划了江苏的文化大省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到2007年底,江苏文化大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科学发展观和“三创精神”正逐步成为江苏人们新的精神价值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有了根本性转变,文化发展的现代体系初见雏形,文化事业建设成就突出,一个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层与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创新,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不断发展,集团化带动作用增强,在优势与特色产业的形成中,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精品战略成效显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学艺术佳作纷呈。

2.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出现三个层次,经济越发达,竞争优势越强

江苏省城市文化竞争力水平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3个省辖市文化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次,排在第一方阵的是南京、苏州、无锡;第二方阵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第三方阵有徐州、盐城、泰州、连云港、淮安、宿迁。

三个方阵内部,第一方阵是苏州和南京“两强相争”,无锡则与两市相差较大,呈“两强一弱”态势。苏州在基础竞争力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优于南京,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竞争力以及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方面逊于南京。无锡仅在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方面与南京、苏州相近,在其它指标上与南京、苏州都有一定差距。第二方阵中的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四市形成“四虎争霸”局面,文化竞争力差别不大。“四小虎”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在这一方阵中,常州文化竞争力最高,镇江文化竞争力处于末位。第三方阵的城市间文化竞争力指数相差也不大,各市互相角逐,呈“群雄逐鹿”之势。徐州是这一方阵的领头羊,宿迁处于末位,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宿迁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比较薄弱。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阵中的徐州和盐城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较高。

3.基础竞争力与文化资源是竞争优势突出

从2001-2005年,江苏文化资源竞争力指标一直居于全国第一。从总体来看,拉动江苏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的主要因素是江苏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环境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等。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只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文化的最终发展还是来源于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文化创新等主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是江苏文化竞争力的传统优势。江苏经济在十五期间的迅猛发展极大提高了其文化基础竞争力水平。基础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建设情况、道路密度,这些因素都是该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境内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从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三次(分别是1982年2月8日、1986年12月8日、1994年1月4日)批准并公布了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江苏省共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七座城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和2008年又有无锡、南通两座城市入选,共计九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江苏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名家迭出。现存的戏种有20余个,影响较大的有昆剧、锡剧、淮剧、扬剧、滑稽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等。

4.与兄弟省市比较,优势和挑战并存

北京、上海两市一直处于江苏前列。考虑到GDP、报刊发行量、图书发行量、社会零售总额、中外旅游者人次数、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指标与一个地区的人口总量、自然禀赋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江苏与上述两市的差距十分明显。广东与江苏文化竞争力最为接近。基础竞争力、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差距不大,江苏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于广东,但是,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竞争力、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两个指标均低于广东省。除广东外,山东和浙江两省与江苏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总的来说,江苏超过广东的指标主要是经济竞争力与对外文化交流程度以及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其文化创新竞争力远远不如广东。同时,广东的GDP、均绿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江苏,其基础竞争力之雄厚,不容小视。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广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江苏发达,其群艺馆、艺术团体个数,人均事业费等均高于江苏。与浙江相比,江苏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远超过浙江,但是,R&D投入占GDP比重、城乡恩格尔系数、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各地区人均事业费、均远低于浙江。近年来,浙江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文化研究与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加快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设,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山东是一个经济强省,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很多指标虽然在排名上低于江苏,但是差距不大,江苏在人均绿化面积、人均公共图书占有量、广电覆盖率、居民文化消费系数、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上超出山东较多,但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则远低于山东。因此,江苏随时都有被上述三省赶超的可能。

三、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未来几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江苏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率先实现文化现代化、文化国际化、文化产业化、文化平衡化,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城市文化辐射农村,使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进一步提升我省思想文化凝聚力、区域文化辐射力、精神产品的生产力、文化性格的扩张力、体制创新的牵动力。实施“三优先”战略,即公共文化服务优先、品牌文化优先、文化产业优先。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繁荣的文化事业、先进的文化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内容创意时尚战略

江苏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着力点是进行文化创新,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更是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行动。文化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文化创新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文化创新包括对影响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发展的某些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的纠正和创新,以及对文化知识的改善和增进,对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较低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的提升等。江苏省文化创新包括以下内容:

1.文化精神创新。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文化观念与文化精神的现代化。文化精神创新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创新,价值心理的创新。一个没有先进的文化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必定是没有竞争力的。江苏省委适时提出的“创业、创新、创优”就是对我省传统文化精神的创新与升级。要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着力构建诚信江苏,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我们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认识,确立全新的文化观念。只要有利于提高我省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我们都应当予以鼓励、支持和推广。

2.文化知识创新。文化知识创新包括个人的知识创新和国家、地区的知识创新,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等。如果文化知识普及和创新的程度受限,特别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水平不理想,就会使文化创新基础欠牢,根基不深,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均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严重制约和影响文化现代化的创建。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知识普及与创新的载体和舞台。我省人均事业费投入较低,需要加大文化投入,优先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代表江苏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项目,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重要社科研究机构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重大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在国民教育中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优先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业体系。根据中央的精神和文化工作的实际,当前我省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把握好这样几条:一是划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二是政府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三是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放低准入门槛,采取政策扶持,使之更快发展,尽快适应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继续创新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国有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若干个文化圈或文化带,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引领作用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三)文化市场国际拓展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我国将在新起点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这为江苏提升文化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要进一步提高江苏文化对外开放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使江苏对外文化交流保持全国领先,成为开放交流活动的文化高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文化,必将增强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推动作用,促进江苏经济文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省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江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扩大江苏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

1.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组织举办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世界对江苏的了解。重视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在国外举办江苏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工作。城市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龙头作用。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重点办好国际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组织有影响的对外文化演出、展览,积极参加国际文化艺术比赛,扩大江苏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出口,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利用国外营销渠道,进入国外市场。

2.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销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扩大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的影响。建立健全中外学者交流机制,加强与外国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中国问题专家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交、外贸、援外、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展演、展映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3.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重点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骨干人才。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积极引入适应江苏需要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体系。充分尊重人才,建立能体现人才价值、灵活有效的薪酬机制,创造宽松的氛围,为国际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和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及外国专家的力度。积极推进人才柔性流动制度,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江苏服务、创业。(责任编辑:郭妍琳)

参考文献:

[1]Richard E. Cav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Ordonez, Jennifer. 2002.“Artists Seek to Ease Recording-Pact Law.”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25, p. B2.

[3]骆品亮.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红旗出版社,2003.

[7]刘林青、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8]刘新荣.文化个性与企业价值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2).

[9]徐占忱,何明升.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性质[J].工业技术经济,2005,(2).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Jiangsu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ing Strategy

GU Jiang, ZHU Wen-yan, ZAN Sheng-feng

(1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Shandong Yingcai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104)

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发展规划;学校文化

随着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塑学校文化、用文化再造学校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然而观念的革新并不等于行动的有效改进,文化学路向只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文化的复杂与多相决定了将学校教育过程和文化创造相结合是一项艰巨的变革。欲以学校文化统摄学校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创造性转换,需要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在处理涉及学校发展根本利益、长远目标等战略性问题方面,具有更高的战略性谋划能力和水平。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若干现状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含义为“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在教育领域,美、英等国家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行“校本管理”后,又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倡导实施“战略管理”,强调学校要把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来谋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我国教育研究者在及时借鉴其他领域关于战略管理实践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理论对学校战略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在学校战略管理实践尤其是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谋划方面,无论是理论应用还是实践探究均显得相对滞后。

在此,综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专家对江苏省部分三星、四星级高中(相当于原省重点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发展规划的剖析,我们可以将当前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共性不足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发展的目标和内涵上,一些学校虽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但由于学校管理者缺乏科学而深刻的战略性思考,学校始终未能形成有个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方式,学校发展目标不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特别是目标定位不准确,未能更好地制订出远期、中期和近期规划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时,由于未能真正发挥教育评估应有的导向功能,部分四星级高中未能充分关注示范性、实验性的内涵建设,未能把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使学校从外延式发展转入内涵式发展。

第二,在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一些学校管理者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打造品牌意识,但在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却是致力于做大与快速扩张,特别是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热衷于超大规模学校的易地新建,举债“圈地”动辄数百亩,招生规模膨胀了三四十倍。创品牌固然要有规模,但更要有质量,学校应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要“做精做强”。

第三,在规划的内容和结构上,一些学校的发展规划在内容上“缺少针对性、示范性”,提法上“不准确,操作上不切合实际”,既无清晰的目标体系和计划体系,又无有力的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同时,一些学校在内容阐述上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不具有个性,未富含先进理念目未能独特表述等问题。

第四,在特色的定位和提炼上,一些学校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存在偏差,或是以为特色就是高考质量,或是将培养少数音体美特长生渲染为特色。部分学校虽然有一些办学亮点或者说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未能总结、提炼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个性化办学经验,未能将学校特有的传统优势与办学特色相融合,未能进一步梳理出能够支撑学校整体发展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问题归因

造成学校发展规划存在诸多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外部因素而言,由于学校发展规划在整个教育规划体系中属于微观层面,是区域教育规划下的子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制约学校发展规划“应然”功能实现的客观因素,而各级政府的教育决策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是决定学校教育在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达成个人和社会目标方面能取得何等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潜在因素。从学校内部角度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搞规划,不如把力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所谓的“苦干、实干”,极易使学校步入盲目实践的境地,也不可能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所表征的正是学校管理者对规划的功能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以及自身教育理论素养的不足。

(二)在规划制订过程中的自主、创造意识不强

学校发展规划应是学校管理者集全员之智慧,积极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学校发展前景,主动提出实现目标优化所需的计划、方法和途径的一个自主且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但是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或工作惰性,有的学校管理者在发展规划的制订上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设计,或是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区域性、纲要性规划变通照抄,或是把其他学校的发展规划变相换脸,使发展规划形同虚设,缺乏实际意义。有的学校管理者虽然在发展规划上也经过一番斟酌,但由于既未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研究,也未经过各方专家的多重论证,因此无法形成实施合力。

(三)对学校发展定位的适切性把握不准

科学的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诊断、预测的基础之上。有些学校之所以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确,一是对自身的发展现状认识不清、分析不透,既没有明确的量化分析,又未进行足够的质的研究;二是对发展规划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校组织系统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学校内外环境影响的交互性等认识不足,在决策上偏好于支持性信息,且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三是对区域间的教育基础、经济水平、人口、地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认识不够,或是把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于本校,或是脱离学校实际的资源条件、办学的基本规律,一味地强调规模而无视其他因素。

(四)对规划回溯性再评估的关注度不足

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虽已意识到发展规划需要通过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落实和正常周转等予以保障,但常常忽视对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全程监控和再评估。学校发展规划不仅要注重静态的规划结果,更要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学校应借助回溯性再评估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信息的循环反馈,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调整工作目标。然而,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内部评价机制加以监督已是大多数学校发展规划的软肋。

三、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点

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项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因此,针对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谋划符合国情、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规划构建的基点。

鉴于学校战略管理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现实缺失,学校管理者在建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关注这样三类问题:第一,学校文化的地位和内外环境如何,如何对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并积极促成学校文化的革新;第二,建设怎样的学校文化,战略目标是什么;第三,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配置各项文化资源、实施怎样的战略对策。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对学校文化内外环境的发展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不同于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常规管理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不只是关注学校本身,而是更为重视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学校与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的,但就影响力而言,环境的影响力远大于一个学校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力,所以环境是制订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学校管理者必须对特定战略时期内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和预测,充分认识学校所在环境的特点,预见并适应其可能性的变化,努力实现学校与环境的高协调性。

对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分析,管理者除了可参照通常采用的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之外,对学校文化进行自我诊断也是一种可行的尝试。学校管理者可从日常的教育工作行为现象人手,针对学校工作当前关注的重点,对学校组织的一致性程度和自主驾驭程度等进行诊断。例如,每一所学校都有日作息时间表,对于这校校均有、人人司空见惯之物,很少有人会去深入思考它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联。事实上,日作息时间表既制约着师生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又是限定学校本身的首要象征,具有强大的文化特征,在学校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学校营造组织气氛方面,它“不仅仅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施加权力,而且形成了他们‘学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概念,限定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指令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二)学校文化发展战略选择

发展战略选择是管理者在对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分析后形成战略方案、评价战略方案进而对战略方案加以选择、优化的过程。通过发展战略分析,学校在兼顾一般战略、备战战略或可替代战略等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在坚持适宜性、可行性、可接受性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战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围绕学校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文化发展环境的现实状况以及自身的教育特色、发展重点,最终将经过评价的优化选项予以确定。

当然,现实中的学校文化是复杂多样的。对于实际运行中的学校而言,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可能只是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之中的某一方面而极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对发展战略的分析和选择,学校管理者不能局限于某些常用或通用的分析方法和一般的发展战略,而需要审时度势、敏锐鉴别、灵活选择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例如,学校管理者可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特色文化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学习型组织发展战略等。但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也不能一味地以学校个性来拒斥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极具问题解决适切性的发展战略,如系统分析法所强调的战略定位和系统分析两大环节就颇值得借鉴,因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始终对战略定位这一最为基础的战略思考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学校文化发展战略实施

发展战略实施即是管理者将选择、优化的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并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延续性使学校文化改革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原有根深蒂固的观念较易遮蔽学校管理者的视野,特定的文化因曾经有效而被固守。这既表明发展战略实施的复杂与艰巨,也意味着相比于发展战略的分析与选择,发展战略的实施显得更为关键。所以在实施战略转化的行动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把握好战略的操作化、制度化和控制化这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针对学校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学校自身特点,构建起学校文化发展总目标之下的近期、中远期目标乃至各个学期、每个学年的具体目标,形成一个支持总体目标的网络,保证学校文化发展目标的清晰、持续与稳定。

第二,通过学校文化要素的系统整合和组织运行机制的改善,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功能,借助学校制度文化的健全与完善将选择、优化的发展战略落实到学校文化主体和客体、学校文化场的建设之中。

第三,建立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与评价、保障与监控机制,使学校文化主体在积极参与战略实施的同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和研究,借助具有适用性的学校文化发展保障体系和自我监控机制,实现学校文化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篇7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壮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 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 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 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省略/zxfq/

[4]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5] 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

篇8

文化产业渐成经济新引擎。2013年,牙克石市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了文化发展专项基金。规划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鼓励社会投资兴办艺术馆和艺术团体,培育文化精品工程。通过文化开发,推动城市建设,拓展旅游资源,延伸经济链条,使文化“软实力”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街道宣传文化单位、社区活动室、文化广场等现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发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牙克石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重点推进社区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以市区为枢纽、辐射各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体育场、天象馆、天文台、图书馆等为标志,在建设万米市民大厦基础上,兴建单体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辐射20万市区人口的4个市民活动中心,实现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对外开放,让群众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以招商的方式在城市新区开工建设影剧院、体育馆、博物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格局初步形成。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积极开展文艺调演、文化活动月、文化下乡、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牙克石市通过广泛开展感动森工之都“十件大事”和“十佳人物”评选活动,集中体现了牙克石人诚信为本,对待事业严谨、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敢于立大志、身体力行做大事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在呼伦贝尔市率先举办的以“相识、相助、和谐、文明”为主题的“邻居节”红红火火;连续举办“森工之都”艺术节进行了百余场形式迥然、主题各异、内容精彩的演出;电影《喇嘛山儿女》、地方史料文献《兴安岭史话》和《侵华日军要塞考》、《兴安杜鹃》杂志、《森都文化星空》广播访谈节目以及《森林情韵》电视栏目,全方位、立体式提升了森工之都的文化软实力……一系列文化活动使牙克石的城市“型态”、文化“神态”和百姓“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和文化魅力刚柔一体。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强市区文体场馆、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镇村电影放映、草原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增加基层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篇9

几千年来,中国的体育文化尤其是武术文化,在树立中华民族的人格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体育文化从狭义上讲,即围绕着体育运动而产生的一切行为文化。我国的体育文化着重于人性的“静”,人性的恪守,平衡方面,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我国,体育文化在广义上也把其中蕴含的意识、思想、言论等精神文化也融入其中。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体育事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继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零的突破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取得骄人战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我国的体育文化在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下承受成巨大的冲击,独有的体育文化内涵得不到认同,我国在体育界的话语权也经常得不到表达,传统优势体育项目的规则经常受到挑战。在国内大力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传统的体育竞技精神也受到金钱主义的侵蚀,人们所追求的往往是一场比赛的上座率和转播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前景

2.1 实现体育文化发展的全方位转型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其体育文化自然就带有农耕社会的特点,尤其在传统体育文化方面。面对传统体育文化,我们不能够全盘的否定,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实习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积极向上的科学内涵和民族智慧要给予充分支持;对于落后的糟粕加以改造。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社会更加开放的展示在全世界面前,面对国外先进的体育文化,我们要取其精髓,充分吸收并加以改造,在结合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我所用。同时也要加强体育文化事业及文化产品的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体育文化艺术精品将创造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体育文化产品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优化体育文化产业结构,重塑市场的主体地位,实行跨越式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体育文化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学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好坏,因此很有必要在学校中加大体育文化教育的力度,当前无论是在欧美,还是日韩,在推广体育文化中都非常重视校园基础教育这个环节。国外通常有专门的足球,网球学校,普通学校中普遍设有体育社团、俱乐部,并配有完善的硬件及保护措施,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和思考的。

2.2 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总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方式。在传播的主体方面,要重视传播队伍的建设,从事对外体育文化传播的人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准确无误的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体育文化,尤其要加强涉外体育记者,编辑素质的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外来留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可以适当地在留学生中组织体育文化主题活动,推广如太极、长拳等体育活动,并加强体育背后的文化底蕴的交流,使他们真正的喜欢上中国的体育文化,在归国后为中国体育文化的推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播的内容上也要进行革新,要注重传播的内容与当前的时代潮流相结合,避免那些离西方生活文化较远的内容,如中国古代体育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宣传更加为人所接受的,如时下流行的“功夫熊猫”等体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电影所产生的效果来得更加实在。同时也要加强传播方式的技巧性,充分考虑到对象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教育背景,采取不同的方式;传播途中,不能只停留于术语表面,要着力解释该术语背后的中华体育文化内涵,以一种人们喜而乐见的方式,努力实现跨文化交流间的最近距离的达成。

2.3 突出重点,推行武术文化的教育

中国体育文化广为流传,为外人所知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其绵绵不断的武术文化。要想使中国的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真正的为老外所接受,那就非得把武术文化纳入国内正规的教育体系不可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有关教育部门就把武术这门课正式的纳入教学大纲,只是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武术教育常常被认为是与学习无关的学科,受到冷落,充其量只是课间的广播体操罢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学生往往只能靠课本上的图片自学一些“花拳绣腿”的套路,离技击程度相差甚远。把武术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就是要确立武术教育的主导地位,将其当做一门与语文、数学同等地位的必修课来抓,成为和军训一样,在学生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4 大力提倡休闲体育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层面的问题却越发突出。失眠、烦躁、恐惧成为当今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显然,此时再推行“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体育文化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反而以武术、养生为代表的,主张人体内心宁静、和谐的中华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市场显得额外充足。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的超越、竞争相比,休闲体育并不强调结果的输赢,它更看重体育过程中的精神享受,以达到内心放松,娱乐为目的。这种全新的体育文化价值取向,更符合目前激烈竞争的社会形势下人们的需求,推广休闲体育文化,将会给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魏晓宁.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探析.人民论坛,2011.24

篇10

关键词:中华龙舟赛;龙舟文化;经济文化

1.中华龙舟赛对龙舟文化内涵进行概述

龙舟文化是中国礼仪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力量,龙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民众起到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让广大群众们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龙的后代。从此之后,很多祭祀都以中华龙舟赛的形式开展,所以中华龙舟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1]。人们在中华龙舟赛比拼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传统礼仪的制约。通过神兽祭祀活动,将中华龙舟赛与祭祀相结合,强化了广大群众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思想,坚定了人们勇于探索坚强无畏的信念。同时,中华龙舟赛还具有娱乐观赏性,龙舟比赛可以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和凝聚力,体会龙舟文化独特的魅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是中华龙舟赛的必要基础,所以中华龙舟赛的运动经常会在一些平原之乡盛行,由于当地的水系相对发达,所以为中华龙舟赛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模式。

2.中华龙舟赛对传承与发展我国龙舟文化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继承龙舟文化的精华

龙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龙舟赛当中展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2]。在开展中华龙舟赛时,可以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态度,将集体观念与自身的观念进行紧密的结合。中华民族的图腾便是龙的形象,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如今全球化进程已经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呈现趋同的趋势。文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我国一张特色名片。中华龙舟赛作为传统文化中精彩有趣的内容,不仅展现了龙这一图腾对我国人民的重要性,而且向全世界传递了我国“龙的传人”这一文化精神,有效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让我国各个民族之间更加团结。继承了我国传统龙舟文化的精华。

2.2有利于发扬创新龙舟文化

中华龙舟赛这一项活动可以凝聚民族凝聚力和人们集体力量。真正的在践行我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了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中华龙舟赛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3]。在鼓手、桨手、舵手相互合作,相互团结,共同呐喊的过程中,让龙舟不断地前进,获取良好优异的成绩。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人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团结的作用,强化人们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此外,传统中华龙舟赛中含有一定程度的封建礼教思想,当前中华龙舟赛作为一种现代的传统文化活动,更多的为广大群众们传递了不断努力、永不言弃的精神,祛除了传统龙舟文化的糟粕之处。

3.中华龙舟赛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加快特色城区建设步伐

在我国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需要正能量团结合作,这也与我国核心主义价值观念进行紧密的契合。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当下,想要展现出不同的地区的特色、促进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的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力量和物质力量[4]。中华龙舟赛作为一项有趣味性、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具备一定休闲性和观赏性,同时积极的带动了周边服务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在建设城区的基础上,能够让广大观众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各个地方历史名城的风采,切实地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建设的步伐,成为当地的独特文化特色。

3.2有利于促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中华龙舟赛活动并不仅仅只能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才有,在每年的夏季都可以积极的创办赛龙舟挑战赛。很多具有商业战略眼光的地区,都已经将赛龙舟作为当地休闲旅游的产品[5]。通过对中华龙舟赛旅游景点项目的开发,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龙舟文化的气息和历史底蕴。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独特优势,带动了水上歌舞、水上餐饮、水上会议、水上娱乐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水上系列旅游产业体系,打造特色的旅游链条,为城市的发展,增强了更多的活力。此外,旅游产业可以直接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增收,对地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4.中华龙舟赛对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4.1对龙舟文化科学合理的扬弃

促进中华龙舟赛的内涵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内容进行,跳出传统的封建礼教制约。传统龙舟文化是在祭祀等传统礼教文化的基础上衍生的,在开展中华龙舟赛的过程中,积极的摒弃传统封建思想流程,融入具有时代内涵的内容。纵观我国当前龙舟竞赛规模,很多都是由广大群众们自发组织的,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龙舟赛,最先达到终点的便是胜利者。充分的挖掘中华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并利用中华龙舟赛开展区域特色化发展战略。在保留传统中华龙舟赛模式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当地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增添或减少参与中华龙舟赛的人数,让传统中华龙舟赛更加适应当前人们的文化体验的需求。

4.2协同其他文化活动多元化发展

最初开展龙舟赛是凸显治病驱瘟、崇拜祭祀的诉求思想。人们会头戴独立身披蓑衣像龙舟进行跪拜,其目的别人是保佑人畜兴旺,风调雨顺[6]。随着人们精神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华龙舟赛已经作为节日庆祝的方式,经常会在端午节来开展。五月初五人们会挂艾叶和钟馗像,佩戴香囊,喝雄黄酒,准备祭祀礼品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当前中华龙舟赛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全面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宣传渠道,向社会宣传中华龙舟赛,真正的让我国龙舟文化走向全世界。将赛龙舟和当地的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促进龙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广州地区将赛龙舟和水上粤剧、艇仔粥等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此外,还可以综合多种文化主题共同宣传,例如“端午活动一条龙”等活动,切实地在加快龙舟文化传播效率的同时共同促进其他文化发展。

4.3将龙舟文化与地区旅游品牌融合

龙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为了有效地发扬并传递龙舟文化,必须要从资金上针对龙舟文化进行保护。整理和挖掘龙舟文化的资源,积极的将中华龙舟赛与当地的文化特色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创建中华龙舟赛文化体验、旅游资源、强大宣传力度,有效地调节龙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的利用中华龙舟赛,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民俗习惯,切实的促进龙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保障龙舟文化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