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畜牧业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林畜牧业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林畜牧业管理

篇1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

1978年以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需求不断提高,东辽县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东辽县畜牧业总产值175081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7.7%,与1978年改革开放相比增长16.8倍,虽然畜牧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目前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满足不了人民日常生活对高质量畜牧产品的需求,可见,东辽县畜牧业向产业化和区域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1.东辽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东辽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畜牧业的产量连年增长,其中禽类增长速度最快,2011年比2010年增长4268090只,是2010年的1.24倍;肉鸡是禽类增长速度快的主要原因,2011肉鸡总产量是12505980只,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7892730只,是2010年的2.71倍;猪的总产量从2001年465932头增长到2011年755737头,增长了61.7%;牛的总产量从2001年341164头增长到了2011年598642头,增长了57%;羊的总产量从2001年41991头增长到2011年57359头,仅增长了0.73%。

2009年东辽县,全县畜牧产品肉总产量就已经突破10万吨,2011年东辽县畜牧业产片肉总产量是142882.92吨,比上年增长了22923.82吨,猪肉产量是34078.3吨,牛肉产量是51781.39吨,禽肉产量是55950.88吨,其中肉鸡产量是40883.61吨,蛋鸡产蛋量是46016.09枚。2011年同上年相比,每种畜禽的产肉量和产蛋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跟东辽县加大对畜牧业扶持力度有这莫大的关系。

2011年东辽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303384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是17508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7%,是2001年畜牧业总产值的3.58倍,农业总产值是115811万元,是2001年农渔业总产值的2.85倍;林业总产值是7121万元;渔业总产值是1691万元。在2001年的时候,东辽县畜牧业给人均带来的收入是450元,而到了2011年畜牧业带给的人均收入增长到了3500元,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养殖户希望看到的,也是增长东辽县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2.东辽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和良种繁殖能力差

吉林省粮食产量由年产不足1000万吨上升到2500万吨水平,这和国家大力支持吉林省农业也不开,但是吉林省在农业方面对畜牧业的投入资金和给予的政策都不能很好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

2011年,东辽县畜牧业的繁殖能力是仔猪年413760头、仔牛79353。但在选购牲畜幼仔的时候,很难购买到提抗力强,产肉量高的幼仔,目前东辽县牲畜幼仔繁殖大部分依靠散户农民的养殖,所以没有完善的良种繁殖体系。

2.2疫情防治无体系

在冬春和秋冬两个季节交替的时候,是疫情的高发期,也是牲畜幼仔销售的好季节,但由于无合理的防疫体系,在收购和出卖的时候,使病毒进入养殖区域,致使疫情爆发;另一个疫情防治关键就是畜禽死后尸体的处理方式不够规范,是导致疫情爆发的重要原因。

3.东辽县畜牧业发展对策

3.1国家应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

中国应该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投入力度。增加农牧业的投入,是提高农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迫切需要。当前要抓住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三牧”倾斜,提高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资金投入。我国农牧业基础设施非常简陋,是制约农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牧业收入水平。

从东辽县几家规模化养殖场来看,每家规模化养殖场的贷款也就30多万元,而贷款利息高达9-11%,对于一家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这点钱,和场子的实有资产比起来简直是微乎其微,但为什么用养殖场作为资产去银行抵押,而贷不到钱呢?原因是多数银行受“家有万贯,带毛的(资产)不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养殖户在银行当中贷不到钱。

3.2合理运用“以草以饲兴牧”这一理念

“以草以饲”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养殖理念,用小草来代替现有喂养畜禽的粮食,这样以来能节约大量粮食,也能降低养殖的成本,而且吉林省是玉米种植的大省,每年都剩余不少秸秆,在农村是废弃物,垂手可得,取之不尽。东辽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粮食总产量每年在84万吨左右,年农作物秸秆126万吨,荒山草坡11万亩,每年草量可达30万吨,这种前提下东辽县更适合运用”以草以饲”这一理念。

目前我省“以草以饲”并没有推广开,因为养殖户受原有的思维影响,怕畜禽吃了草做的饲料,不能正常生长导致出栏期延后,所以东辽县应加大对“以草以饲”这一理念的宣传,挨家挨户进行系统化的指导和讲解,从而为农户带来更大利益。

3.3建设沼气池使资源循环利用

沼气池在南方的农村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但是在吉林省沼气池貌似还不太流行,农户还不太了解沼气给农业、畜牧业带来的利益,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利益是长远的。

建立一个8m3地下水压沼气池需要投资3000元左右,农户修建一个沼气池每年可生产350-450m3的沼气,可以满足3-5口之家农户的炊事用能,每个农户每年实用沼气可节约生活用能开支600元左右,所生产出的沼肥(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化肥,用于农业生产每年可节省农药、化肥开支500元左右,而且农户平时饲养的畜禽的粪便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没有沼气池,畜禽的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4.结论

畜牧业在东辽县的今后发展中有这重要的地位,因为东辽县主要的经济发展就是以农业为主,而畜牧业恰恰是带动东辽县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东辽县的地理位置因素,导致东辽县幅员内,自然资源不够丰富,旅游、矿产都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所以今后要想带动东辽县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要合理的利用这片土地资源,发展畜牧业,随之带动其他附属产业的大力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2001年——2011年东辽县统计局.统计年鉴.

[2]2001年——2011年东辽县畜牧管理局工作报告.

[3]2011年东辽县牧业管理局,“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报告.

[4]2001年——2011年东辽县牧业管理局 牧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5]张守莉.吉林省发展精品畜牧业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4.

[6]刘丽红.吉林省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6.

[7]张林国.延边畜牧业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延边大学,2009.

篇2

1存在问题

我省生态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底子薄、基础差,总量小,发展速度缓慢。在天然草地利用上,以丘陵岗地及农林间隙地等类型草山草坡的利用率较高,低山、中高山区草山草坡利用率次之,近处、低处的草山草坡的载畜量已经趋饱和,而大部分边远山区大面积天然草山草坡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坡度较平缓、土层较深厚的丘陵岗地草LJ草坡大约占可利用的草地草坡40%,开发部分约占90%,而占可利用草lJ草坡约38%以上的中高山草地开发利用较少。大量的草山草坡亟需改良,贵州山区牧草多是野生杂草,草质差,产量低,利用率仅为30%左右。同时,贵州草地多集中分布于山高路远和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农牧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条件较差。在这些地区,农户养畜多是自给自足,商品率低,国家虽投入了一些改良项目,但总的来说,投入有限,人工草地和天然改良草地面积还较小。良种推广体系不健全,生产方式还存在粗放经营,管理落后的问题,草食畜禽种质低劣的问题较为突出,优质畜禽所占比例较小。缺乏大的龙头企业牵引带动,目前形成的小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联系上还较松散,没有形成产、供、销的良性运行机制。

2解决方法

草地建设是发展山区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人工草地的草质优良、产量高,便于山区放牧管理。因此,应采取以人工种草为主,改良天然草地为辅,配合国家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在坡耕地逐步实施还林还草,促进山区畜牧业的尽决发展。草畜配套是山区草地畜牧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环节工作。在这个环节中要着重解决好草种的选择要与畜种的选择相配套,实现良草良畜;草场建设面积要与畜禽数量相配套,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益;草畜要同步发展,防止形成有草无畜或有畜无草的不平衡局面。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把发展山区草地畜牧业作为1I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搞好区域化布局,集中连片开发,发展养牛乡、养羊乡、养禽乡等专业养殖乡镇。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功能齐备,运转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3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农业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张北县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87-04

20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越来越少,因此土地利用问题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1,2]。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发展所要利用的土地。农业土地利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既受到人口、技术及生态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也会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3,4],因此分析农业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区域农业生态和区域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中国冀西北农牧交错带指的是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包括张北、康保、沽源三县及尚义、丰宁、围场的部分地区,该区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经济发展水平低[5]。本研究以冀西北张北县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农用地之间存在的经济产出效益的差异,揭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的基本概况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的西北部及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位于北纬40°57′-41°34′,东经114°10′-115°27′,总面积为3 863 km2,人口35.3万,辖4个镇、14个乡。张北县地处坝上高寒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392.7 mm,年平均气温3.2 ℃,年平均日照时数2 098 h,全年活动积温2 448 ℃,全年无霜期90~120 d,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代表性地区。主产农产品为马铃薯、甜菜、蔬菜、杂豆、亚麻、莜麦等。

1.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张北县、河北省和全国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对张北县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各年份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为张北县统计局统计手册,同时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张家口地区农业历史统计资料[6],河北农村统计年鉴[7]和中国农业年鉴[8]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分析

从1949年到2011年耕地种植面积的年度变化趋势(表1)可以看出,张北县的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1949~1965年是土地垦荒期,这个时期耕地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耕地总面积从10.31万hm2增加到了16.68万hm2;从1966年开始到2000年,张北县经历了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农业建设时期,耕地先趋于减少,而后逐渐达到稳定;自2000年张北县作为试点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从2001年的13.97万hm2减少到2011年的10.07万hm2。

从张北县1949年到2011年前后跨度60余年的林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来看,该地林地面积经历了从无到有并呈直线增长的变化过程,1965年该县的林地面积为0.74万hm2,到2011年增加到了11.31万hm2,均超过了草地和耕地面积。由于大面积毁草开荒,张北县的草地面积从1949年到1980年期间出现锐减,从1949年的19.13万hm2减少到了1980年的6.03万hm2,从1981年开始,由于林、草、牧相结合,以牧为主的坝上经济建设方针的实施,做到林草结合、改变造林方式,间种牧草,形成乔灌草网带片林结合的防护体系,张北县草地面积恢复到逐渐稳定,2011年的草地面积为10.62万hm2。

计算分析张北县耕地和林地、草地面积比的年度变化可以得到1949年为0.54∶1,到1980年增加到1.69∶1,从1981年开始逐渐降低,到2011年降低为0.46∶1。

表2为1949-2011年张北县各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物总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一致,从1949年的10.16万hm2增加到1965年的16.10万hm2,然后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播种面积也在降低,到2011年降低到10.06万hm2。

在耕地的利用结构中,粮食作物生产在张北县一直占主导地位,但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却在下降,从1949年的87.60%下降为2011年的49.60%;与粮食作物不同,以胡麻、油菜、油葵和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则无明显的变化,其中1949年较低,为0.92万hm2,占总面积的9.06%,1986年的最高,为2.95万hm2,占总面积的21.72%,2011年为1.97万hm2,占总面积的19.58%。

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张北县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使蔬菜产业不断扩模升级,蔬菜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0.10万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1.11万hm2,呈直线增长趋势,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从1949年的0.98%增加到了2011年的11.03%。

2.2 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效益

张北县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图1为1949-2011年张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农业、林业和牧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从1949年到196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农业产值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处于低迷的徘徊状况;林业产值在逐年增加,1965年比1952年增加了24.6万元,增长了10.25倍,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增加;牧业产值也在增加,而占总产值的比例也徘徊不前。1966年到1990年这个时期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增加的趋势,但农业产值、牧业产值依然徘徊不前,只有林业产值逐年增加。

从1991年到2011年,张北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较快速度地增加,其中农业、林业和牧业产值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农业产值与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增长很快。尤其是从2001年到2011年,由于这个时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大大缓解了草畜矛盾,使牧业产值有了明显增加的趋势,与农业产值持平甚至在有些年份超过了农业产值,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稳定增长起到了保证作用。

张北县地处冀西北农牧交错带,这里常年气候干燥、寒冷,树木生长较慢,一般树木种植20年以上才能成林,且张北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以来,由于受坝上特殊的自然条件所限,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营造的是生态林,因此森林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和社会两大效益上,经济效益微乎其微。从图1可以看出,从1949年到2011年林业产值虽然一直在增加,但还是远远低于农业和牧业产值,如2004年林业产值达到最高,也只有4 678万元,只占总产值的2.82%,而同年度农业和牧业产值分别为74 557万元和84 180万元。因此作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面对退耕后的耕地紧张问题,如何发展高效高产的富农产业是张北县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张北县从提高系统生产力出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鼓励发展错季蔬菜生产,蔬菜播种面积迅速增加(表2),达到了“耕地面积虽减少,农民收入却增加”的目标。表3为张北县叶家村2000-2002年的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错季蔬菜成为退耕后种植业系统新的经济增长点[9];又如旱作农田种植莜麦的经济效益只有450~750元/hm2,而种植抗旱、耐瘠、早熟、喜冷凉、耐连茬的小南瓜, 采取开沟施肥、覆膜以及聚水集肥等技术,依靠自然降水,种植效益能提高到12 000~15 000元/hm2,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10],因此扩大蔬菜播种面积是张北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中国目前农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增加草地面积,促进畜牧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张北县加强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以打造伊利优质奶源基地和建设环京津肉牛羊生产基地为目标,稳步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截至2011年底,张北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52家、肉牛规模养殖场5家、肉羊规模养殖场1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10家、蛋鸡规模养殖3家,畜牧业发展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张北县的农民人均收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1980年只有61.0元,到2010年增加到了3 620元(表4),但是从表中可以看到,张北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河北省及全国相比较,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张北县退耕后应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在保证马铃薯、亚麻、甜菜等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继续保持和适度地发展水浇地,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同时对草场管理应像农田管理一样,提高牧草产量,引导农民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这样既可避免人畜争粮的问题,又可带动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1)冀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张北县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从1949到2011年为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草地面积先锐减然后逐渐恢复并趋于稳定;在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而蔬菜播种面积随时间的推移在持续增加。

2)张北县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使牧业产值有了明显增加的趋势,而林业发展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较差的经济效益则可忽略不计。

3)面对张北县退耕后的耕地紧张问题,一方面应继续保持和适度地发展水浇地,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加强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陈佑启,杨 鹏.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地理,2001,21(1):95-100.

[2] 朱利凯,蒙吉军.国际LUCC模型研究进展及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783-790.

[3] 刘 庆,陈利根,张凤荣.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5):787-793.

[4] 翟文侠,刘会进,王 健,等.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效应分析——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4):56-58.

[5] 张卫萍. 退耕还林补偿政策与农户响应的关联分析——以冀西北地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66-68.

[6] 张家口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局. 张家口地区农业历史统计资料[Z].1982.

[7] 河北省统计局,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1995-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12.

[8]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1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兴平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举措

近年来,兴平市坚持把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作为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畜牧产业“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安全在监管”的理念,布网设点抓源头,建章立制强监管,不断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市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52.8万头、2.8万头、3.2万只和134万只,畜牧业实现产值11.2亿元。兴平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县区)、陕西省畜牧业十强市(县区)、咸阳市畜牧业先进市(县区)。主要做法如下。

1加强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畜牧业安全生产事关农民增收和群众身体健康,防疫是基础,监管是关键。近年来,兴平市始终坚持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以建立全省优质畜牧业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任组长,各镇办、畜牧、卫生、工商、药监、质监、农林等部门为成员的动物卫生监管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深入镇办、村组,掌握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工作落实。印发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投入品、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销售、餐桌消费6个环节“一条龙”监管机制,形成了分工负责、反应迅速、监管到位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监督分所(镇办畜牧兽医站)、监管人员及屠宰(养殖)企业层层签订“四方监管”责任书,做到了监管区域、任务、内容、人员、措施“五明确”,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和“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上下协调、左右联动、一线监管”的工作局面。

2广泛宣传,增强全民防范意识

坚持把强化宣传作为推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前提。近年来,通过电视专栏、政府网站、组装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点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认识水平。坚持动物卫生监管与服务相结合,市级领导经常带领畜牧、卫生、工商、商务、质监等部门,深入生产、屠宰、销售一线,宣传动物卫生监督知识,解决存在问题,使广大生产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动物卫生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动物卫生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举报属实的人予以奖励,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并进行曝光,形成了全社会关心、人人支持、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突出防疫,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坚持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保障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来抓,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人员培训,夯实防疫责任,筑牢畜牧业生产第一道防线,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挂标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①严格操作规范。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前各举办一期防疫人员培训班,重点对223个村级协防员进行防疫技术培训,并配发《村级动物防疫员操作指南》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实用简明操作手册》。在集中免疫工作中,一线防疫人员按照“一严格、两准确、三不打”的要求和《兴平市基层动物防疫操作要点》,做到操作规范、程序严格、消毒及时。②狠抓责任落实。把动物防疫作为镇办工作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每年市政府与镇办、镇办与行政村、动物疫控中心与基层分站、分站与防疫员层层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防疫责任。③强化疫情监测。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活畜交易市场、交通沿线、边界地区等关键部位的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④加强监督检查。全市设立223个动物防疫监督台,公布市镇动物防疫机构监督电话,将包村工作人员姓名、电话及服务内容制成“便民服务卡”发放到养殖场、养殖户。成立了动物防疫督查组,对防疫目标责任书、免疫计划、疫情报告等落实情况,以及免疫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现场纠正,提高了防疫效率,确保了免疫质量。

4完善网络,构建三级监督体系

坚持以“三有、三到位”为目标(即:有办公房屋、有监督标志、有规章制度,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监督服务到位),建立健全市、镇办、村三级监督网络,市上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并率先成立了市(县)级动物检疫报检指挥中心(动检110)、动物检疫证务大厅和检疫执法大队。结合畜牧养殖分布特点,下设3个动物卫生监督区域所、7个监督分所、11个动物检疫申报点等基层站所,投资60多万元对各基层站所基础设施及设备进行完善。同时实行定员、定责、定岗制度,每个区域所落实动物检疫执法员5~13名,聘请助检员6~20名,工作人员按照“一线工作法”要求,深入养殖场、养殖户检疫。在全市13个镇办都设立了基层畜牧兽医站,每站派驻3~5名工作人员,并在各行政村聘请了协防员,负责畜禽强制免疫和疫情监测,促进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扎实开展,有效保障了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5建章立制,严把监管环节

建立完善了“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四套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流程,努力做到科学监管、全程监管。在产地检疫环节,建立了《产地检疫工作程序》《动物检疫申报制度》等6项制度,加快推进动物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11个申报点出栏畜禽实施产地检疫,促进了被动接受检疫向主动申报检疫的转变,规范了申报受理、现场检疫、免疫证明回收和检疫证明出具等行为,实现了产地检疫全覆盖。在屠宰检疫环节,建立了《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管理制度》《定点屠宰厂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等8项制度,各屠宰场全部实行“三公示”,即公示动物检疫员、监督号码以及屠宰检疫流程,做好宰前记录、宰后检疫检验记录“两记录”制度。检疫人员24h驻场,严把进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宰后处理关,并严格按照每批次2%~5%的比例,对肉品进行“瘦肉精”抽检。严格实行生猪和肉品专车专运,认真落实消毒规定,凡没有进行清洗消毒或不符合肉品包装规定的,坚决督促整改或禁止运输。在市场检疫环节,分片管理,定人定责,加大市场、超市等场所的巡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力度,重点检查动物及动物产品是否持证销售、分割包装产品是否正确使用检疫标志、经营场所是否符合防疫条件、消毒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做到逐项记录,对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杜绝入市。

6创新举措,提高监督服务水平

篇5

近年来,甘南牧区始终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牢固树立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理。畜牧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特色商品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末,全州各类牲畜年末存栏为395.4万头(只匹);总增各类牲畜95.9万头、出栏115万头、商品97万头,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为24.36%、29.23%,24.64%;肉奶产量分别为4.4万吨、7.8万吨;完成全州畜牧业增加值6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60%以上,占全州GDP的17%,比2000年末增长了531元,增长40%。“十二五”以来,甘南牧区高度重视特色优势资源的转化增值,采取产业引导、政策支持、资金补助等方式,特色产业发展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到2012年,全州工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末增加9.05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3%。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鲜冻肉4014吨,乳制品6752吨。已经形成了以畜产品加工、藏中药材、山野珍品、民族特需用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特色畜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甘南牧区特色畜产品经济竞争力分析

区域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及区位条件、科学技术、养殖模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规模优势指数与产量优势指数的综合反映。综合优势指数(AggregatedAdvantageIn-dices,AAIij)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畜产品生产的优势。综合优势指数采用规模优势指数和产量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其公式为:AAIij=Aij/Ai÷Aj/AAAIij表示第i地区j种畜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Aij表示第i区第j种畜产品总产量,Ai为第i区人口总数,Aj为全州j种畜产品的总产量,A为全州人口总数。若AAIij>1,表示i地区j种畜产品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值越大,表示其比较优势越高,反之亦然(见附图所示)。

与甘肃全省水平相比较,甘南藏区羊肉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较高。对2001年—2008年牦牛、藏羊特色畜产品综合指数分析表明,甘南州特色畜产品综合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羊肉显著高于牛肉,2008年为1.9394,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从2001年的1.5286上升到2008年的1.9394,上升幅度达26.88%。牛的生产状况则与羊肉基本一致,牛肉的生产也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比较优势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2006年以来,比较优势指数突破了1,说明甘南藏区牦牛肉产量发展稳定,发展潜力巨大。总体而言,羊肉和牛肉生产将是甘南牧区未来重点发展的畜牧产品的主方向。但同时,甘南草原牧区长期以粗放经营的传统放牧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超载过牧、气候变化和其他客观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牧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牧区农牧业生产能力下降,对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也直接危及到牧区特色畜牧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天然草原资源的同时,加强草原保护与管理,实现以草定畜。

3甘南藏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不断深入,畜牧业生产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信息化程度也逐步提高。近年来,甘南州依托甘肃科技管理网、星火科技“12396”项目在碌曲县都已建立了县级服务节点,实现了甘南州科技信息、科技成果、政策法规、牧业专家、科技项目等资源的共享。依托电脑、手机等终端建立了科技信息查询、短信推送和专家服务等内容。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为示范点牧民提供双向信息交互平台,提升牧民农村科技及文化建设,实现科学养畜、产品流通、科普推广、文化水平提升、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甘南草原牧区特色畜牧业信息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3.1信息化意识淡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目前许多畜牧行政、基层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认为畜牧信息化就是想用网络设备与软件的购置,建设网站和网页就实现了信息化。忽视收集、加工整理当地特色畜牧业信息资源,不能室畜牧业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或创造新的知识资源。

3.2信息化投入亟待增加畜牧业本身业务经费就有限,加之对信息化建设盲目投资,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对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肯投入,在设备更新、网络升级、网站更新上都难以跟上社会发展,信息系统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3.3专业人员缺乏从区域所信息统计人员看,要即懂畜牧知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太少。懂计算机的人员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计算机、录入、汇总操作上,在网络技术的方面几乎空白,故精通畜牧知识与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锦州动监网络信息化建设成败。3.4信息数据库资源缺乏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要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

4发展甘南藏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目前,在甘肃省建立的各级信息服务平台延伸至乡镇一级的网络相对较少,尤其在藏区乡镇,在该区域主要制约乡镇一级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有文化教育程度、人口分布、信息终端和语言障碍等,如何解决好示范点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内容,是推进特色畜牧业信息化进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4.1手机短信推送服务采用手机作为信息终端,依托甘南州所建立的各类信息资源,为示范点牧民按户、按周提供政策、市场价格、各类预警、畜牧技术、医疗卫生、天气预报等信息推送和咨询服务。根据藏区牧民特殊情况,按照不同需求,通过手机提供藏、汉文短信、彩信服务。由于中国藏区手机终端仅有智能手机才能实现藏文的输入和显示,对于非智能手机采用彩信显示藏文进行信息推送,为各类智能手机提供藏文平台的安装,为文化程度较低的牧民提供音频彩信的推送。示范点牧民用户也可通过星火科技“12396”平台咨询相关科技信息,由州、县、乡三级专家进行解答。

4.2信息服务站建设牧区示范点文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设立特色畜牧业示范点,通过微机组网后采用ADSL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提供必要的信息采集和打印设备,用于科技信息查询和丰富牧民文化生活。

篇6

关键词:基层兽医诊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6-0040-01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畜牧业在农业的增长份额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给基层兽医的诊疗技术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当前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层兽医诊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兽医诊疗设备不够完善

位于基层的兽医工作人员没有较为完善的诊疗设备[1],也没有专业的诊疗团队及相关机构。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由于其O备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绝大多数基层兽医在对家畜疾病进行诊治的时候,常用器械仅有听诊器、输液管、体温计以及用于输液的针管等,但这些基础的医疗设施在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家畜病例时往往无法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2]。基层兽医在诊疗过程中常依靠经验来判断,难免会出现误诊误治,导致延误了病情,有时会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2 动物种类的增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食用动物种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对食用动物种类的需求相应地越来越多[3]。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畜牧业养殖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给基层兽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给兽医诊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动物品种的增多使得兽医诊疗工作的内容涉及更广,如果兽医工作人员不具备全面的兽医诊疗知识,则无法完成相应的诊疗工作。

1.3 基层兽医诊疗知识更新不及时

我国当前基层的兽医诊疗队伍绝大多数都是子承父业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并没有受过较为专业的诊疗知识培训[4]。此外,基层诊疗经验较为丰富的兽医年龄都相应偏大,在诊疗过程中都较为相信自己的经验,不太容易接受新的技术和知识。在当前新病频发的状况下,往往不能对畜禽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从而导致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诊疗,延误了病情。

2 对策

2.1 完善基层兽医诊疗基础设施

在有效开展兽医诊疗工作时,诊疗硬件设施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的诊疗设施能够科学诊断家畜的病情,而我国当前基层的兽医诊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要通过完善基层的兽医诊疗基础设施,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从而有效提升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

2.2 全面提升兽医诊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基层兽医诊疗工作人员在进入该岗位之前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应加强对基层兽医诊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使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得以提升[5]。此外,还可定期组织专家与基层兽医进行交流,做到有问题能及时请教专家,从而促进基层兽医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丰富基层兽医诊疗人员的知识层面

当前绝大多数基层兽医诊疗人员都不能及时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资料和渠道。因此应该针对该现状进行改善,应鼓励和支持基层兽医诊疗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进行知识的储备和更新,使得兽医诊疗工作的开展更能与时俱进,更具科学性。也只有这样,我国的基层兽医诊疗工作才能得到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 协.如何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及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2016(5):100.

[2] 毕一鸣.我国基层兽医服务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 何文武.如何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6):203.

篇7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一区、两、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加强“四个基地”建设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年,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吨,蛋类产量达吨,奶类产量达吨(牛奶吨),畜牧业总产值万元,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31.4%,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10个,全区奶牛存栏达到头,畜牧业已逐步成为我区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郑政文〔〕6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健康养殖,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努力把我区畜牧业发展成为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生态和谐的现代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畜牧业技术装备水平更加先进,产品质量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条更加完善,生产与生态更加和谐,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911.2吨、8964.58吨和25151.36吨;存栏优良高产奶牛达到10000头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

2.规模化养殖比重显著增加。2010年生猪、蛋鸡、肉鸡、奶牛等主要畜种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0%、80%、96%和80%以上。

3.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畜,2010年草食畜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0%以上。

4.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生产,2010年规模养殖场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畜产品达到30%以上,绿色畜产品、有机畜产品达到10%以上。

5.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比达到1.5:1。

6.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大力扶持和培育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2010年力争引进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1000户以上。

7.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010年可饲用秸秆利用率达到7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的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黄河滩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抓好东部养牛基地建设,力争年牛存栏达到8000头,鼓励每个镇办都要建成1-2个养殖专业村(组),努力打造畜牧养殖业的新亮点。

(二)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大力扶持一批规模大、品种优、技术领先的集中连片规模养殖基地,引导散养户向小区转移,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统一环保治理,对原有小区加强规范化改造,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

(三)积极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思路,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饲养状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粪便等污物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年全区力争建成大中型沼气池5个。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的方针,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扶持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绿色或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市财政的奖补政策。

(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以黄河滩区绿色奶业带建设为契机,以区养殖开发总公司为龙头,充分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东部养牛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养殖场(小区)”的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接、互利双赢的运营机制,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区、镇办畜牧业信息网络,促进畜产品均衡上市。

三、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依托农业大学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建立我区自主的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完善区、镇办两级改良站点的设备设施配套,坚持培育和引种相结合,不断提高良种供应能力。继续实施对奶牛、肉牛冻精引种的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对良种猪、羊的引种补贴,加快良种推广普及速度,力争到2010年全区猪、鸡、牛和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98%、95%和92%。

(二)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镇办、村动物检疫监督体系建设,落实畜牧兽医部门的机构设立和人员编制,切实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每个镇办要为1个行政村聘用1名以上的动物防疫员,具体负责当地的动物防疫和疫情报告工作。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把高致性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

(三)构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和黄河滩区天然草原恢复项目的资源优势,突出抓好以玉米秸青贮为主的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实施“过腹还田”是较为经济、方便、有效的途径。采取直补的形式,扶持养殖场(小区)建立大型青贮池。在奶牛养殖小区引进推广全日粮混合机(TMR),每购买一台机器财政补贴5万元,其中市、区财政分别承担70%和30%。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力争将全日粮混合机、铡草机、揉草机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扩大推广和普及范围。

四、积极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目标考核。区政府将把大力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健全畜牧业发展体系。区政府将对各镇办畜牧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篇8

关键词:人工种草;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30-03

Abstract: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forestry,food crops and forage productions” to extend artificial plant grass in Hotan Prefecture,which promote the county’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grassland economic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operation process. This study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Hotan Prefectur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ending artificial plant gras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Artificial plant grass;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和田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深处内陆,地处东经77°24′~84°55′,北纬34°20′~39°38′。周围高山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全地区草地总面积为2627200hm2,可利用面积为2475600hm2[1]。和田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主要表现在无水缺水草场面积大,加剧了冷季草场的不足和超载,平原区草地类型单纯,牧草种类相对贫乏,草质差,草地退化沙化现象显著;山区又由于夏季山洪频发,进入夏场的牧道均要溯河而上,转场压力大,造成夏秋场利用不充分,诸多因素的影响限制着和田地区天然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和田地区特殊的地理构造促使和田地区绿洲经济与绿洲农业发达,对该地区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有深刻影响,由此,发展农区畜牧业,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多年来一直是和田地区加快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方向。

2016年,自治区畜牧厅为推进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畜牧业发展工作,成立调查组对和田地区七县一市,就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地区2016年饲草料种植、农业3项补贴(青贮玉米)等任务开展了督查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摸清人工种草现状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促进和田地区人工种草事业的发展。

1 和田地区人工种草现状

1.1 以畜牧业产业化为导向,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和田地区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大力实施现代畜牧业产业化为导向,集中资源、集中投入、扶持壮大一批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乌鲁木齐春暖花开种业有限公司”看好和田地区草业发展的前景,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建立66.67hm2高标准新疆和田大叶苜蓿种子基地,预计年产30t优质大叶苜蓿种子,缓解了新疆大叶苜蓿种子市场短缺的局面。

1.2 加快推进草品种选育步伐 牧草种子是草地改良以及人工草地建植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更是确保中央惠牧政策落实、畜产品有效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草品种区域试验是确定品种适应区域和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品种审定和推广的基础,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区域试验,才能对品种材料做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才能确保品种审定质量,才能为国家重大草原政策落实、草产业发展和草原建设工程实施提供良种支持。[2]为了加快推进和田地区优质牧草种子的选育,自治区草原总站于2016年在于田县设立了自治区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点,试验点种植面积2.67hm2,包括23个牧草品种,为今后建立和完善区级优良牧草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1.3 人工饲草料种植情况 依托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等项目支撑,截至2016年8月19日,和田地区实际完成人工种草面积11000hm2,其中种植苜蓿5833.33hm2,种植青贮玉米3686.67hm2,种植苏丹草1493.33hm2,超额完成2016年和田地区人工种草8000hm2的计划。

2 和田地区人工种草的主要特点

和田地区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紧缺,自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和田地区积极落实补奖政策,大力推进人工种草。在水土资源充足的区域,结合牧民定居,大力开垦生荒地,加大种草力度。在林果业大发展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提出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目的的种植新模式。有效利用林带、田间地头机耕带种植苜蓿;积极探索和开发出在核桃树、石榴树、红枣等果树下推广种植苏丹草、苜蓿等的“林草”模式,套种小麦的“粮草果”等林、粮、草兼作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运用和推广,有效解决了南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问题,为促进南疆地区畜牧业与林果业协调发展,构建农林牧复合型畜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和思路。

3 人工种草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人工种草可以直接增加牲畜的越冬饲料,进一步增强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家畜繁殖成活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基础[3]。人工种草项目的实施,还有效转变了当地牧民靠天养畜、只索取不投入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如:墨玉县雅瓦乡“胡杨农牧养殖合作社”项目实施前种植33.33hm2小麦,小麦产量4500kg/hm2,价格2.1元/kg,收益9450元/hm2,小麦秸秆6000kg/hm2,按照市场价0.8元/kg折合计算,价值4800元/hm2,年收入共475000元;项目实施后2016年种植苜蓿,1hm2苜蓿干草12000kg,苜蓿干草价格按1.5元/kg折合计算,价值18000元/hm2,33.33hm2耕地年收入600000元,和田地区对种植苜蓿的农牧民进行补贴1500元/hm2,补贴资金50000元,仅种草一项合作社就增收125000元/a。

3.2 生态效益 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可以有效减少草场沙化现象,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能够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实施人工种草项目,将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场改良相结合,增加草场载畜量,有效缓解草畜矛盾[4]。通过实施人工草地项目之后,逐渐减轻了天然草原载畜压力,使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人工种草项目中所产的鲜草则转化为畜产品在市场销售,既环保又增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如:和田市团结新村是和田市在沙漠里新开辟的定居点,周围都是流动沙丘,周围种植133.33hm2苜蓿,不但解决了饲草料问题,还固定了沙丘,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定居点也免受沙漠风沙的掩埋。

3.3 社会效益 和田地区大力实施现代畜牧业产业化,扶持壮大一批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5]。乌鲁木齐春暖花开种业有限公司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建立的66.67hm2高标准新疆和田大叶苜蓿种子基地,预计年产30t优质大叶苜蓿种子,可以有效缓解新疆大叶苜蓿种子市场短缺的局面,助推和田地区人工种草建设的步伐。

4 人工种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草畜结合不紧密,阻碍草产I健康发展 草畜结合才能实现草产业的效益最大化[6]。近年来大量企业进驻和田地区实施治沙种草,多数企业有地种草,无畜养殖,而和田本地畜牧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小户、散户占有比重大。由于当地农牧民耕地有限,种草面积小,小户缺草严重,加之当地饲草料产品流通不畅,“有草无畜、有畜无草”现象存在,草畜结合不够紧密,影响草产业健康发展。

4.2 种植业结构难均衡,田间管理水平落后 和田地区农牧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8hm2,由于林果种植效益高,耕地又有限,老百姓观念还未完全转变,普遍把好水、好地用于发展林果业和粮食生产,沙化地才用于种草,饲草料种植集中在地力比较贫瘠的耕地,造成牧草播种面积波动大,产量、质量无法保证。在牧草生产管理方面,部分农牧民由于缺乏观念和技术,对饲草不管不问,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饲草的产量,产草量不及正常水准的2/3。

4.3 牧业机械少,饲草料精深加工储藏技术不高,制约草产业发展 苜蓿生产因产品的加工特点需求,需要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经营方式[7]。和田地区虽然农业机械拥有多,但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全地区目前拥有畜牧业机械29783台,主要以锄草机、粉碎机为主,其他饲草料播种机、收割机、打捆机、裹包机、粉碎机等牧草种植收储、农副秸秆收储加工机械数量少。目前大部分种植以人工为主,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草产业机械化水平较农业机械化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现代草产业发展要求,严重制约着和田地区草产业发展。同时,目前和田地区饲草加工还是传统的割、晒、捆,有的只是剁成草垛,据统计,天然牧草经青贮或机械烘干后加工成捆、块、粒、粉,可保存90%的营养,传统的饲草调制方法使用饲草浪费约35%~55%[8],牧草营养成分的损失严重。

4.4 水资源匮乏 和田地区属全疆最缺水地区之一,农业耕种用水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随着工矿业迅猛发展,农业用水局面更加捉襟见肘。当前,全疆都要积极落实退地减水政策,受水力资源所限和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硬性规定,草产业处于水资源利用的边缘[9]。近年新增牧草种植区耕地大多处于沙化区,牧草种植难度大,许多地方沙漠开荒滴灌种草,虽然出苗好,但保苗成活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开垦区地表植被破坏后,若不及时种植,易形成风沙源。

5 巩固和发展人工种草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草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落实,确保草产业健康发展 和田地区各级发改、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与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草产业资金的安排下达情况。对和田地区草产业专项资金按项目、按进度加快分配和拨付,切实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文到即转、款到即拨,确保及时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以保障草种等生产资料及时采购,确保种草任务及各项草原项目的顺利实施。

5.2 加大相关政策、项目的宣传培训力度,发挥引领作用 为推动和田地区各项惠草项目、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应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利用多种宣传手段,积极开展惠草政策宣传。一是以会代训。县市畜牧部门通过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相关会议宣传自治区及和田地区各项促进草产业发展的政策,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编印资料宣传。县市畜牧部门编印《草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宣传手册》发到各县区乡镇、村进行深入宣传。三是通过现代传媒和信息平台宣传。各县市积极进行惠草政策宣传媒体和平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惠草政策宣传。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切实把各项草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宣传到户,发挥政策、项目引领作用,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种草积极性。

5.3 加强田间管理 春季、夏季在沙漠地带和沙地种植的苜蓿,因无法确保苜蓿灌水而出苗后出现大面积死亡,建议这些地方种植苜蓿任务安排在7月中旬到8月底,以便提高苜蓿成活率。应加强农牧民种植饲草技术的学习,改变传统观念,要做到饲草种植和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管理一样。对于集体饲草种植的地块,要专人负责。

6 结语

只有大力且科学的发展人工种草,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田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2]齐晓,O旭疆,洪军,等.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进展[J].草地学报,2013(06):31-33.

[3]吴宗权.略论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J].四川草原,2000(04):25-27.

[4]李艳波,李文军.草畜平衡制度为何难以实现“草畜平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41-44.

[5]卢小良,柯兴彬.草业产业化是草地保护与开发的原动力[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123-126.

[6]孟英环,姚凤军,齐凤林.浅谈草畜结合标准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畜牧兽医,2012(10):15-17.

[7]王鑫.紫花苜蓿鲜草的青贮、调制及其利用[J].草业科学,2005(11):36-37.

篇9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1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2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3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1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18]。

2.2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04,15(2):30-33.

[2]XuZenghu,iLiYingbo.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servicesystemanditsinteractionwithagriculturale-conomicgrowth-intensive:theCasefromChina[C]//ServiceSystemsandServiceManagement,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ngdu,2007:1-5.

[3]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J].

现代情报,2008(6):76-78.

[4]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OL].[2009-03-16].

[5]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2002,(11):43-45.

[6]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4):9-11.

[7]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OL].[2009-03-16].

[8]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2005-12-28(6).

[10]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2003(11):23-24.

[11]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5):27-29.

[12]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7(1):4-9.

[13]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J].今日科苑,2007(16):30.

[14]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6):42-43.

[15]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07(6):80-85.

[16]佚名.农业信息化[EB/OL].[2009-03-16]./directionary/showarticle.asp?id=121&sort.

[17]佚名.解放养猪业生产力的新技术-数字化养猪[EB/OL].[2009-03-19]./doc/2008/3/19/150228.htm.

[18]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1):121-125.

[19]刘世洪.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0]张建立,张建鑫,世昌.数字农业概述[J].农技服务,2007,24(9):116.

[21]佚名.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J].北京农业,2006(6):4.

[22]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EB/OL].[2006-07-26]./tech/9/97096.ht-m.l[23]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EB/OL].[2006-02-28].

[24]徐婷婷,付龙.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1):118.

[25]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2003(11):23-24.

[26]刘宇,蒋国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4):18.

[27]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2):1.

[28]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4):485-488.

篇10

[关键词]辽宁;畜牧业;无公害;调整;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46-02

一、辽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2008年辽宁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052.4亿元,分别比2000年和2007年增长71.09%和26.67%。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已经由2000年31.45%升至42.49%。畜禽产品产量和饲养量持续增长。2008年辽宁的肉类总产量达376万吨(其中猪、牛、羊肉252.4万吨,禽肉116.3万吨),牛奶114.1万吨,禽蛋23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05%,8.87%和12.69%。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牛存栏356.4万头(其中乳牛35.9万头),羊存栏733.4万只,生猪存栏1548.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7.28%、8.51%和8.33%。辽宁农业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逐步向以畜牧业为主的过渡。

2.饲养小区建设发展迅速,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辽宁各地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仅2008全省就投入畜禽标准化小区建设资金60多亿元,新建畜禽饲养小区3200余个。至此,全省已累计建成畜禽养殖小区8698个,规模饲养场(户)发展到44万个。为促进畜牧业清洁生产,2008年省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辽阳、抚顺和本溪3市10个县49个畜禽饲养小区继续开展畜牧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3.畜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一是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全省新建和改扩建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86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50多亿元,其中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畜产品加工项目达到61个。截至2008年末,全省已累计建成畜产品加工企业197家,总加工能力442万吨,占畜产品产量的63%;其中精深加工能力达265万吨,占畜产品总产量的38%。涌现出韩伟、华美、辉山、禾丰、北旺、础明等一批畜禽产品生产及加工的国内或省内知名品牌。二是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良好。到2008年底,辽宁省已建成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多个,发展农民社员25万余人,带动农民100余万人,社员人均畜牧业收入达13800元。

4.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强化监督执法,打击违法行为,使全省种畜禽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畜禽良种繁育水平和供种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大量从外省购入种猪和商品仔猪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目前,我省已经由“种畜禽小省”发展成为全国10个种畜禽输出的省份之一。

5.动物卫生监管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全省动物卫生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机构,省、市、县、乡(镇)区域监督所和村级防疫员五大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省、市、县、乡、村动物卫生网络化管理,保证了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辽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在辽宁农村地区畜禽仍以分散饲养为主。一个村里家家从事饲养,甚至一户养百头猪、万只鸡,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得不到及时处理,既污染浅表水层,也易混浊空气,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化肥的广泛使用,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畜禽饲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产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不足。目前,辽宁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还较少,农民与企业之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饲养户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信息不畅和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往往形成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不好又都放弃生产,造成畜禽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长远发展。

3.畜禽饲养人员的科学饲养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亟待提高。大多数从事饲养业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沿用传统畜禽饲养方式很普遍。一些饲养户畜产品安全意识淡薄,对国家关于畜产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较少,随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以及违禁药品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鸡在使用抗生素后应有2天弃蛋期的规定基本没人执行;奶牛打了青霉素后尽管3天之内绝大部分奶会得到妥善处理,但也有个别人利欲熏心,擅自拿到市场出售;一些饲养户在休药期结束前屠宰动物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畜禽饲养者为减少畜禽的发病率,经常在饲料里添加红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用以防病、治病。这些都降低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增加了食用动物性食品致人生病的危险。

4.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薄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由于投入不足,高效、生态、集约型生产等的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研发能力受到制约,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培育的畜禽优良品种较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科技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不稳定,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信息技术指导滞后,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适应畜牧业发展要求。

5.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一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不完善,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如:国家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但对这些兽药检测的标准方法并未完全建立。二是质量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从设备、人员和检测方法上都难以对基层兽医和饲养者使用违禁药物以及超期、超量使用抗生素等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三、加快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标准化饲养小区建设,用规模化理念,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立足不同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加快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畜牧专业村、“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和规模化饲养。当前,应进一步加强饲养小区建设。积极引导,鼓励规模养殖户向饲养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饲养场和饲养小区建设应坚持合理布局,有利于生产,促进流通,便于检疫和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畜产品污染的原则。积极探索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途径。通过实施生态饲养、循环种养和绿色能源建设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饲养业带来的废弃物和对环境的污染。

2.提高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制定实施生产、管理、质检和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并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生产,使饲养者提高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要开展GAP(良好农业规范)体系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要加快制订或修订以生猪为主的优势畜产品、出口畜产品和特色畜产品品种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地环境标准,形成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同时,应大力发展出口受控饲养基地,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进口国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十二五”期间,全省每年应着力建设3-5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各级政府应加大标准化饲养小区项目资金配套力度。在继续做好现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

3.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抓好龙头、基地和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做好产业链的延伸、扩展。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构建综合利用、梯级增值的产业格局。整合资金和项目,培育高成长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重点引进和新建猪牛羊肉、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增加畜产品加工总量。根据畜产品屠宰的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推行畜产品加工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工技术水平。

4.加强对广大农户的引导,提高畜牧生产者的科技和法律素质。强化对畜牧生产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破解农户饲养技术落后的难题。充分利用农民阳光工程培训等资源,建立培训基地,采用远程教育、实际演练等各种培训手段,不断开展饲养技术、管理技能、营销策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的知识培训。强化无公害畜产品的观念和意识,使生产无公害畜产品成为每个畜牧生产者的自觉行为。

5.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做到扶优扶强。各级财政可采取以奖代助、贷款贴息、小额贷款等形式对畜牧饲养业给予扶持。通过财政贴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高对大、中型饲养场建设的授信额度;对适度规模饲养户可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扶持;引导相关贷款担保公司为规模饲养场和饲养大户提供贷款的信用担保。各级财政对参加饲养保险的农户应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