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文化经济发展负相关性自成逻辑
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现代人力资源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这种理性的精神支撑就是社会先进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的一切过程和环节。特别是普遍文化认同在减少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冲突和经济摩擦方面,以及在适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都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能够起到其他系统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倚重就显得更为突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经济的“奇迹”,尽管“奇迹”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结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力”。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文化对经济的重要性远不是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对经济还具有久远而深刻的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优势的竞争,更是文化优势的竞争。
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和经济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为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当我们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流通市场。经济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恩格斯就曾说过,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胜过十所大学。在经济的刺激作用下,文化内部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由于文化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需要,而当这种需求量逐渐增大时,必然会使其物化成为产品,从而转化为商品价值,并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价格,这样,文化就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文化产品正是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并为其自身的再生产积累资金以实现自我发展。显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 。
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发展和进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文化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经济发达,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相反,经济落后,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们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变更我们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才能够战胜强势的西方文化。因此,现代化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经济现代化,只有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构建政治现代化,上层建筑现代化,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强势文化。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是直接的,并且,这种直接作用的存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所以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必然是经济的发展,并且坚定地认为,只有经济繁荣,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和经济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然而,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甚至成负相关性,即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自成逻辑”。
我们注意到,文化发达,与之并存的经济有可能非常落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优势等同于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
同时,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除了正面的效应之外,也有一些负面的效应。例如“快餐”式的文化使人们的文化鉴赏水平逐渐下降。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在促进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制约其扩大的内容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自成逻辑并不能证明文化发展的自成逻辑,正如生产力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却并不意味着文化也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一样。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也即负相关性,正是说明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也就是说,文化繁荣并不意味着经济繁荣,同样,经济发达也并不意味这文化发达。
综上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两大车轮的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就是,一方面,文化与经济虽然其发展各具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是它们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即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导向性作用,二者具有互动效应,并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促进社会快速、有序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一桃:经济文化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恩富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浙江视野 区域文化 经济发展 关系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经历数代人长期的公共选择,在从事物质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最终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一 区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背景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深层次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区域文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论述。
1.区域文化通过影响人的素质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精神影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积极的、勤奋灵活、开放进取的、包容性强的文化背景总是激励着劳动者创新、创业、进取;而消极的、投机取巧的、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会大大削弱劳动者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浙江人历来就有“重利” 意识和利用财富数量来衡量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职业观”的区域性商业文化,并在日后经商办厂中不断获得正向激励。所以,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富起来了。
2.区域文化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经济发展
“文化无意识”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言行举止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素质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蕴藏于每个人的身上,如果它寄存在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民族群体中,就构成了群体意识,一旦这一群体意识形成,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并自觉和不自觉地注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干预”经济建设,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范式是: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在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影响分析中,一些专家创造性的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即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它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 而“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它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观念人力资本”的代表就是企业家精神,其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创新的文化,企业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各经济区域经济创新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进而最终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3.区域文化通过决定企业组织形态影响经济发展
不同的区域文化类型往往决定该区域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态。在家族文化盛行不衰的文化环境下,个人的社会自发交往能力就很弱,个人的跨家族信任关系很难建立,所以家族主义企业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选择。如在浙中地区,家族文化盛行,这里的大多数企业是一些家族企业,因此,浙中地区的企业较小,发展壮大速度很慢,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而在一个具有平等开放合作文化类型的社会中,企业的契约关系不仅稳定而且牢固,合作扩展秩序较容易形成,企业就可以越做越大。
二 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提出新要求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财富的欲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需要创新,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创新,当然也包括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主体即企业家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影响。
1.发扬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文化
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不仅自己不搞坑蒙拐骗,也痛恨他人言而无信、制假贩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特别体谅国家,体谅别人,往往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地为国家、企业分担责任;平时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之后往往不忘乡里邻居,能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这些都是当前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继承与发扬,从而积极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摒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文化
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人往往会把社会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看不起平凡的工作。浙江温州人用以致富、闯荡世界的“五把刀子”(即菜刀、剃头刀、剪刀、皮鞋刀、螺丝刀),在这些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中不少人宁肯待业、失业,也不愿放下架子,去从事服务性工作。“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总是“唯官”、“唯上”,重官轻商,从而很难与外来客商及私营企业主真心相处,更谈不上热心为他们服务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办事往往不循科学规律,而是求神问卜、投机取巧,有的人致富后则买地造坟,求祖宗保佑,他们往往走不出“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的富不过三代的怪圈。总之,这些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氛围往往就越差,经济发展也越缓慢,应该坚决抛弃这些落后的不
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
3.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不断创新
经济在快速发展,这要求文化改革创新的步子也要迈得开,从而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文化勇于创新,最终先进文化与人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了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文化创新融入现代化建设大目标,可带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三 关于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错误认识
1.“区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
一些地方利用当地风俗文化,很少涉及深层次文化传统观念,通过组织文化节、旅游节等各项活动,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但最终经济增长速度却仍不尽人意,于是得出对经济发展“区域文化无用论”的错误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错误的将表面民俗文化认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可见,这些地区必须认真审视本地区长期存在的文化传统观念,要认真调研和分析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分析和研究其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不断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理念,特别是学习浙江温州人的那种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敢闯天下的经商精神,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以打造适合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一些中西部地区所蕴藏的经济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逐步缩小与浙江等发达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2.“区域文化变迁缓慢”观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学浙江模式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文化观念变迁缓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改变。一般来说,文化变迁作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总是缓慢的。但是,也不一定,我们看东北的高失业率城市,存在着依附文化的残余和生存文化的扩展力量,包括女的比男的更勤劳,到各地去打工,不管是打什么工。这种观念的改变,就是文化的改变,而且改变得很快,没有办法时,生存文化就会上升到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先导产业,也是未来的支柱产业,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需要,更能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
一、 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和经营性行业,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和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总和。由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制定、通过国家统计局颁布实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相关层。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产业涵盖了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及软件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设备用品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
二、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对资源的消耗少、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科技含量较高,是典型的低碳型绿色经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 000亿元,比2009年增长25.8%,占GDP的比重为2.75%,可见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对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
1. 文化与科技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其发展以人的智力投入和科技进步为依托,而不是靠消耗大量的体力物力财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的是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基于这两种需求而形成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费,不但对环境污染少、对资源消耗少,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IPTV、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文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维度。
2. 文化产业涵盖领域广泛,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在文化产业兴起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点在钢铁业、汽车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造船业、有色金属业、石化行业、轻工业、房地产这十大行业上,而文化产业的涌现则大大拓宽了国民经济增长的行业范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8 400 亿元,比2008年增长10%,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5%左右。京、沪、粤、湘、滇等省市在GDP中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显然,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这些地区的潜在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 文化产业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从长期的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当人均GDP 在3 000美元~6 000 美元之间时,对文化产品与服务就会产生大量的需求,文化产业就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在解决了满足人民生存需求的基本问题如九年义务教育、劳动社会保障、公共社区服务、医疗保障、基本住房保障之后,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文化消费必然会大幅度增长,这就相应的带来多种形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文化资源、现代科技与创造性的文化产业必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方向。
1. 增强文化软实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类型,同时显现出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其发展源于个体创造力、智力、技艺和才华的发挥,并且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取用,创造财富、发挥就业潜力。转变经济方式就是要由先前的单纯以经济为主、文化为辅的发展形态,转变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上来。文化具有高融合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通过技术嫁接、设计策划和品牌授权等手段,为其它产业提供各种附加值,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采用的是与传统工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以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为特色,而不是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从而为个体、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比如一些中小城市不适合或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发和引进工业,便可以努力发掘自身良好的文化资源,发挥在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气候条件、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的城镇文化服务体系,开发出新的文化产业业态。
2. 发展文化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层次偏低。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而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占了很大比重。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2.43%,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美国甚至达到45%左右。所以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文化产业以高科技和创新性思维为基础,它的加快发展将改善我国产业的结构布局,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向高端发展。
篇4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
1 主题与文化的概念与意义
1.1 主题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主题最早是应用在音乐中,成为音乐固有的一种术语,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主题被广泛的应用在文学领域中,主题基本的理念和内涵是:主题可以看成是主体,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主题产生的解释,主题的含义就是公共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解释学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实现创造的最强大动力,所以,针对于我们所了解的主体,需要适当的时间和认知去感受,并且可以根据世界上对主题的解释,来明确实际上所认知的结果。文化是一个较为广发的用语,在任何的领域都能够运用到文化,文化的概念也非常的广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就是指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遗留下来的物质和财富;狭义文化就是指人类的行为习惯。所以,无论是从广义上讲还是狭义上讲,都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灿烂文化和民族历史。
1.2 主题与文化的重要意义
园林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设计成为让大众耳目一新的景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得到历史的肯定,体现出文化的内涵。通常情况下来说,园林景观主要的欣赏价值就在于景观,通过观察来得到欣赏价值和意义,并且通过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来反映园林景观的价值所在。
2 国内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2.1 国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历程
日本园林:日本是一个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国家,具有显著的群岛生活的特点,日本对于园林的建设非常的重视,并且无论是那个角落都建造的非常精细,所以在建造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大自然景观的浓郁风情。“栗林园”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园林之一,已经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栗园林”是日本最大的园林之一,并且凸显出了日本的独特魅力。美国园林: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由于没有任何宗教的约束,使其园林的建造体现出了一些自然、淳朴的文化气息,在美国的这种发展趋势下,形成了美式的园林景观,体现出了一种浪漫的情怀。法国园林:法国是一个特别浪漫的国家,法国园林艺术也延用了这种烂漫的气息,彰显了法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法国被称之为浪漫之都,进而通过园林景观体现出来,法国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则属凡尔赛宫,可以透过凡尔赛宫的整体建设,看到法国的整体浪漫的气息和整体韵味。
2.2 国内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历程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东方园林,我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由于我国的古代园林是随着历史而沉淀进化而成的,所以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历史。从秦汉到魏晋在到唐宋至明清,都体现出了不同运维的园林文化,并且始终在传承和延续着我国历史的发展。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品质,主要采用的手法就是情景交融的方式,让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精神文化上的美,象征了品德高尚的情怀。
3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
关于现阶段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体与文化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分析,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因地制宜设计理念
对此,要求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弘扬时代精神,而且还要体现地方特色。比如,现代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极易使人产生一种疲劳感,因而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尤为强烈。千年历史的扬美古镇,是全亚洲最大的专业性药用植物园,该景观的规划来源于刘三姐的故居。骆驼山、象鼻山、蝴蝶泉等景观规划,则是根据当地自然地貌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设计
在主题与文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从主要景观与辅助景观相结合,促进整体与部分和谐发展。比如,园林景观通过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等科学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整体空间,这在城市景观的规划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其中,在园林假山的规划中,要充分地分清主次假山中的山石风格、纹理以及脉络等。山峰的高低起伏、山脚的迁回曲折等,都能够良好地体现假山的特色。享有“堆山叠石”之称的狮子林,则是园林景观中以堆山作为典型的案例。狮子林不仅具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走廊等人文景观,而且还有各种湖山奇石,素有“假山王国”之称。假山的合理规划,成为了狮子林的一大特色。
3.3 中西合壁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吸取西方园林设计的优秀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园林景观。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金鸡湖,湖岸上的“圆融”雕塑成为了金鸡湖的一大特色,不仅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标志,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象征。城市广场以对称的形式与苏州市核心区域遥相呼应。水巷邻里则彰显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特色。我国传统文化崇尚与自然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西方园林则更多侧重的是一种对称美,讲究规则均衡的布局思想。
4 结语
通过对全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在园林景观规划的进程中,对主题与文化的设计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此,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借助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与理念,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海云.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J]. 现代园艺. 2012(04)
篇5
[关键词] 电影 场景 设计 艺术分析
1.电影场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电影的场景设计最早起源于舞台喜剧的布景,戏剧出现的场次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布景作情景烘托。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场景的设计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在电影追求真实性和情感诉求的同时,电影的场景布置可以把观众带入电影本身所表达的世界,这种真实性感受使观众更容易与角色内心产生共鸣。电影是一门空间艺术,讲究立体概念,通常利用空间描绘故事发展。
早期的电影场景设计是以梅里埃为先导,他模仿戏剧开始把电影场景设计提升到一个大众关注的焦点上来。从电影诞生之际就有了电影场景布置这门空间艺术,受到戏剧舞台美术的影响,电影场景设计跟随于舞台美术的特色,经过不断发展,使得电影发展越来越多元化[1]。电影场景的设计是全片总体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影艺术家大卫·格里菲斯说过:“电影在未来将成为世界的新语言,凡观者都能理解。”如今电影作为一种以情感和叙事为主的艺术形式,需要一个和剧情匹配的空间环境,所有的人物情感,故事脉络都建立在这个空间环境之上。电影空间环境是为了迎合剧情而创造的,是现实生活的还原而又高于现实的一种特殊场景。无论什么电影,场景布置都需要涵盖电影的置景,灯光,道具,色彩等元素。电影中的空间场景即使与现实生活无差或差距较小,也能强化视觉感染力。电影场景设计经历了现实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以及后现代主义场景设计风格的变迁,其意义也基本上反映了电影艺术本身在二十世纪以来的规律发展。
2.电影场景设计的艺术性
电影场景设计是由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构成,内部空间主要指室内空间环境,外部空间只要指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风格呈现多元化艺术风格,由于创作者对剧本的阐述方式和表达方法不同,场景设计也在电影中不尽相同。
2.1电影场景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电影场景设计的真实性和镜头拍摄。电影中真实的场景,让观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剧中人物所体验的生活和情感,一部电影之所以让观者感动,离不开场景的渲染,真实的场景让观者与电影产生共鸣,一些观者沉浸在人物的故事里,为剧中人物而喜而忧。电影的真实性要符合实际,不能天马行空,要有年代归宿感和空间真实感。电影场景设计师要尽力去设计符合故事发展背景,符合电影内涵和大众审美的典型场景。
在李安导演的最新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旅行》中,我们看到少年派因为灾祸而漂流在大海中的真实场景,电影中值得一提的是变幻莫测的大海和栩栩如生的生物。少年派漂流到海上,大海不是一成不变的,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的大海使观众看的胆战心惊;其次是电影中的奇幻生物,除了第二主角老虎理查德·帕克逼真的形象之外,还有海中那些布满青苔使人叫不出名字的鱼,留给观众的还有星光灿烂的夜空,景色旖旎的海岛等。这些场景都让观众身临其境,惊险的故事不得不为电影拍案叫绝。
2.2电影场景中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法国的文学艺术流派,但其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更为深远。超现实主义是以“超越现实”、“超越理智”的幻觉、梦境为主要创作源泉。超现实主义电影设计风格往往强调无理性真实,不协调或不符合传统形象。这种电影挑战着人们的审美,对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布置,需要更多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但这种“不切实际”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胡乱设计,它需要基于现实,让观者思绪游荡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场景设计具有不可束缚性,一般情况下,把两个毫无关联的空间物体放在同一个地方,才能表达空间所隐藏的内涵。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主角骑着摩托去了宋朝,在宋朝岳飞抗金的时出现一个现代社会标志的物品是一个思维上的飞跃,“宋朝”和“摩托”联系在一起,打破了观众的惯性思维,让观者随着剧本和导演一起在天马行空的空间里畅游。
超现实主义的影片《车逝》中,主人公在幻境中坐在一张床上,那床犹如一艘小船,在月光下飘荡,画面中的元素脱离正常存在的时空而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时与空的置换,以建构出超现实空间的意境。
2.3电影场景设计中的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的电影是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形式,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场景需要有象征意义。现代主义的电影场景设计是一种对客观对象进行变形,抽象和夸张,打破传统的再现故事发生场景,而以一种视觉冲击力大,浓墨重彩,明暗对比强烈的手段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纯粹的精神世界[2]。现代主义的场景设计注重抽象化真实,立体而抽象的视觉效果驱使观众继续往下看而不觉得乏味。
保罗·安德森导演拍摄的电影《生化危机》讲诉了一个被病毒感染而变形扭曲的社会,主角艾力斯被安布雷拉公司无限克隆,和安布雷拉公司展开一系列斗争与反抗的故事。剧中的场景涉及宇宙,从未有人见过的病毒和克隆技术,如此大跨度的场景使得观众内心期待,使得生化系列电影风靡全球。
3.电影场景设计的重要性
场景作为电影中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电影创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一个好的剧本需要有强大的场景设计做支撑。电影场景能对剧中人物情绪做一个烘托,突出电影主旨,表达人物情绪和增加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电影场景对电影的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情感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电影场景设计是电影的重要表现,一个良好的场景设计能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场景的创建运用空间组合的方式构成艺术形象,为电影提供表现空间,凸显电影的时空感。
结语
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具摆设,生活的仿制,自然环境的模拟,场景设计需要符合剧本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整部电影具有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岩东.论影视动画中的场景设计[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45-46
[2]韩新顺.场景设计中的空间表现在动画影视中的重要性 [J].电影文学,2011(20):73.
篇6
【关键词】旅游景观;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70-02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世界各国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近些年来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了解旅游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旅游地居民进行文化交流”已成为英、法、日、德、美等国游客外出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20世纪全球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社会、人文、经济、文化现象”。“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分支,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业与国际接轨,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也对我国的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景观的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许多旅游景区普遍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对旅游资源条件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难以营造出旅游景区突出地域文化元素所形成的独特魅力,也难以令游客获得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另外,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只注重规模化与短期效益,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盲目投入,不注重质量与长期效果,造成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不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位于无锡湖畔的“统一嘉园”旅游景区就是一个盲目跟风,脱离地域文化元素,最终失败的典型案例。“统一嘉园”景区占地面积约为360亩,始建于1994年,最初“统一嘉园”是作为影视基地开始兴建的,但从1998年开始,红极一时的影视旅游热退烧了。园区的管理方迅速调整景区定位,将其定位由影视旅游转向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在园区中引进妈祖文化,营造大量的人造景观,并于2001年正式对外营业。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岛,妈祖与太湖也没有多少联系,舍湖近海的文化营造,很难使前来游玩的游客感受到无锡当地的文化内涵。“统一嘉园”最终于2006年因为资不抵债宣告破产,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旅游景观是旅游产品中最直接的吸引物,是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最直接方法,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基础与依托。在旅游景观中可以反映旅游地居民的生活、建筑、服饰、宗教等众多内容。旅游已不仅是现代人游览、观光、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途径,其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任何旅游产品与旅游方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文化特性也是旅游产品的本质要求,不同的地域文化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中极具个性的资源优势,所以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应当对这种个性化特征进行强化。
在时代背景下,旅游景观的设计概念必须遵循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只有反映出地域文化特点的旅游景观才能具有独特的面貌。因而在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内容。
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反映独特的地域文脉
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地域为文化赋予了基本的底色,形成了文化最初的沉淀。在中国古代书籍中已反映出古人对文化地域性的重视和强调。《诗经》中所描绘的十五国风就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所存在的具有差异的风土人情;《汉书.地理志》则明确地揭示出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存方式及文化形态的影响。
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属性,而景观的地域性是景观的本质属性。旅游景观中对地域文化的表达、自然环境与地方气候的千差万别、当地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场所精神,以及不同的建筑技术与材料的独特性都造就了景观独一无二的地域风格。设计师在面对文化旅游景观时,也应做到尊重场所精神、尊重自然环境,唤起旅游者对自然的回归和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在陕西西安曲江新^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就将当地特色文化景点予以保留,突出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俗风情以及都市文化,使其成为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胜地。曲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在曲江新区范围内分布有大雁塔、慈恩寺遗址、唐城墙遗址、大唐芙蓉园等知名的旅游景点。在对景区进行整体景观规划时,设计师利用景观道路和生态绿地将分布于景区内的众多文化景点,如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汉代皇家陵寝进行衔接,同时利用滨河的苔原地貌和文化遗迹形成文化生态带,体现出曲江新区独特的文化韵味。同时在曲江新区的旅游景点的引导标识上借鉴汉唐的文化元素,使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汉唐文化氛围。
二、注重对传统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及恢复
在旅游景观规划中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恢复。建筑是四维的艺术,是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历史沿革、艺术追求的直接反映。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尽量将旅游地中具有建筑美学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保留与恢复,使游客能够通过欣赏与游览传当地统建筑,进而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遗迹宗教文化进行欣赏与了解。
通过建筑对当地文化进行展示是一种立体的展示,不同于图片或文字的说教,建筑能够将旅游地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得更加丰满,并创造出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营造出的文化旅游景观独具特色并富有鲜明的个性。
三、注重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似性和共同特征也在日益增加,在文化旅游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就要注重保护和维持一个地方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反抗全球化大潮中“被同化”的力量,使文化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对文化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挖掘景区的深层价值,建立景区的资料库,准确评估景观价值,同时发现其中的潜在价值。
四、结语
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历史的沉淀,发展旅游应深入发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并通过旅游景观及环境的营造展示出独特的识别性,通过这种方式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坚实的根基和持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4]许忠秋.恩施地区文化景观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文化价值取向 ;收敛性 ;模糊经济学;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17-04
引言
文化作为产生内生行为模式的一个源泉,其演进过程对经济发展或经济绩效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对此问题都有所研究。韦伯(Weber,1930)[1]较早地关注了关于文化和经济绩效的关系,他认为来源于宗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①,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最终推动了经济绩效的提高。但由于文化作为一个宽泛的定义,其组合要素的单位和精细分类程度又很难以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对经济影响的真正要素是什么更难以真正去把握。尽管随着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已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文化所包含因子对经济的影响,如信任(Beaugelsdijk,2006[2];Zak,
Knack,2001[3])、经济自由(Dollar,1992[4];Johnson,Lenartowicz,1998[5])等,但是因为相关概念定义的不统一和交叉模糊,以及缺少直接变量和经济发展发生关系,使得此研究的视阈有所偏窄。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反映了非正式制度对于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的影响。诺思(1990)[6]认为在小型的不发达的市场上,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在这些市场上,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被用来保证契约实施,防止人们之间相互占便宜。这种关系是由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决定的,进而构成了团体的行为模式。Aoki、Dore(1994)[7]在研究日本和西方工业国家企业的区别时,得出了企业不一定采用所属行业中认为最有效的组织方式,而是采用反映该国最基本的组织实践的方式。就我国而言,家庭关系和乡土关系是人际交往中价值判断的重要条件,构成了个人关系的主体。Weidenbaum、Hughes(1996)[8]从海外华人投资地域的选择角度,论证了家庭关系和乡土关系这两种价值取向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某些普适性基本价值(如自由、公正、平等)是置于偏好的优先位置的,支配着对事物的选择,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人际结合。将个人动机和信仰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进而与作出的选择联系起来的任何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反馈过程都将是路径依赖的(达斯古普特,2005)[9]。然而这并不断言文化的价值取向就决定着经济绩效的健康良性运作。由于机会成分的存在,使得这些价值观不能普惠市场上所有的潜在参加者,有时还会削弱或打破原有的价值标准。正如Sethi 、 Somanathan(1996)[10]关于机会主义者和合作主义者的博弈模型,如果人口中有足够多的机会主义者,那么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主义者。当然,在追求这些基本价值时会出现冲突,但如果着眼于长远,依赖规则而不是任意的特殊干预,冲突是可以被缓和的,甚至还能被转化为互补的②(柯武刚、史漫飞,2004)[11]。
从模糊经济学角度来看,模糊数学为个体行为选择向群体行为转变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工具。模糊经济学始于1975年篷萨尔(Ponsard)的研究,此领域的独创之处在于采用了一组由模糊性或不确定性定义的新概念,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展开对经济学的研究。他先后研究了消费者空间偏好(1981)[12],消费者的多重标准分析(1986)[13],纳什均衡(1987)[14],经济选择、经济计算和一般均衡理论(1988)[15],个体选择的传递性(1990)[16]等问题。此外,Banerjee(1995)[17]通过显示性偏好满足一定的规则条件,研究了模糊集合确定的选择函数是可以看作理性表现的。Shepherd(2006)[18]讨论了模糊建模和经济关系估计的问题。
笔者将在以上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借用文化功能学派的视角③,从微观经济决策单位的模糊选择机制出发,运用模糊经济学相关研究,探讨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宏观问题,以此佐证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又可能导致经济的衰退。论文其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界定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并阐述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第二部分探讨了文化价值取向功能收敛性的模型的引入,第三部分构建了具体的分析模型,第四部分解释了模型蕴含的意思。
1.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界定及其条件收敛性的阐述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learnt rules of conduct)构成的传统”(哈耶克,2001) [19]。诺思认为,“文化不仅是不同种知识的混合,还包含对行为标准的价值判定,行为标准(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被用来解决交换问题”(诺思,2000)[20]。文化涉及了人类行为的出发和价值标准。假定文化给定,并视其为经济定价过程中的输入变量,那么文化的价值就可以看作人们所持有的一种已知偏好(Throsby,2001)[21]。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马林诺斯基,2002)[22],它的重要性是在于人类活动的体系,并不是偶然堆集而成,而是有组织的、完善配置的及永久的。这就是说,同样的体系可见于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中。由于行为模式必然要反映相应的价值标准,行为间的相互关系随价值体系的变化而变化。文化的价值功能通过行为模式而成为判断标准。文化的价值取向功能反映着主体受文化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它涉及微观经济个体做出选择和决策,是本文微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如何来界定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呢?首先要确认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诺思(North,1992)[23]认为,正式规则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变,但非正式规则的改变只能是渐进的。因为虽然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合法的规范给正式规则,但是革命性的变革从来不像它的支持者所期盼的那样,其实施过程也从来不像所预期的那样。一个社会移植另一社会的正式制度,是与原创国家的实施特征明显不同的。这是因为两者的非正式标准和强制执行特征是不同的。反向考虑此问题,造成经济社会差异的一个构成要件是非正式标准,而根据前面的界定非正式标准正是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次,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指的是在相关变量都相等时,区域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差异表现出一种缩小的趋势。再次,如何进一步去佐证文化条件收敛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哥登卫舍(Godenweiser)“有限变异”原则(马林诺斯基,2002)[21]可以体现这一点,即对于一种文化的需要,满足这需要的方法的变异是有限的,于是由这需要而引起的文化结构是被决定于极少可能变异的程度之中的,各地区域间有些制度化活动的基本相同就是一个例子。另一方面,在一个文化所涵盖的领域,由于这种价值是一种判断的标准,那么文化自身的自我强化会使价值取向功能趋于条件收敛。最后,还需要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勾勒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是为了减少生活中人际交流的不确定,但由于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不是同一的,社会将面临自由、平等、信任等的多维度选择,进而这可能使得社会整体的预期潜在收益并非主要表现在金钱上。Stigler、 Becker(1977)[24]认为,偏好是“随着时间逐步稳定并在人们之间变得相似”。价值取向作为反映偏好的一个方面,其条件收敛性也正反映了这一过程,其随时间维度而自我强化的行为往往表现为惯例或风俗的形成。一个倡导经济自由(主要指个人财产的保护,交易自由,个人自主)的社会文化氛围,其文化的这种价值取向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会促进经济的增长(Johnson, Lenartowicz,1998)[25];而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是偏向于保守和等级制度的,这种路径依赖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因为这与经济增长又呈负相关的。此外,外来文化渗入会影响原创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滞后的影响也可能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文化价值取向功能收敛性的模型的引入
从经济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复杂的经济系统是异质的行为人在一个空间内部采取的行动是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是系统内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非线性作用而产生的,行为结果是无序的。在复杂经济系统中,行为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紊乱的,不存在一个超能者能够利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系统内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获取超常的好处。在经济系统中,人的行为会表现出非单一特征,有时会有跳跃式行为,有时会表现出突变现象,这意味着个体行为在特定时间表现出的非线性和间断性。当我们要处理的事情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逻辑思维受到限制,缺乏足够的计算能力理性地应付这些复杂性问题。但这种受到限制的逻辑思维,并不能禁锢决策者可能采取的行为。
从“经济人”视角的角度看,考虑把经济个体定位于放在某一社会背景中的“经济”人,即个体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财富上的逐利和非财富的追求,他还要权衡与他人的利益冲突,也就是使我们去考虑行为主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经济模型中的表现与量化。此外,近些年以伦理为核心的利他行为逐渐进入了经济学中研究视野,贝克尔(Beker,1976)[26]用理性选择模型对利他偏好做出了解释,并进一步论证了利他行为的均衡是施用者的边际适用性等于受惠者的边际适用性。这些都使我们不得不去考虑扩展的“经济人”偏好选择模型。
从主体价值取向的心理现实化和判断模糊性角度看,传统经济学建构的经济学微观心理基础是效用理论,无论是采用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趋向于建立以财富状态量为价值载体的绝对函数。正如哈耶克(1997)[27]认为,当我们努力建构一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时候,假设我们又有所有相关的信息,假设我们能够从一个给定的偏好系统出发,又假设我们掌握了有关可使用的手段或资源的全部知识 。这种经济运算方法的发现之所以无法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其原因在于作为这种经济运算出发点的“数据”或“基据”就整个社会而言,对于一个能够计算其结果的单一心智来说,从来就不是“给定的”,而且也绝不可能是如此给定的。非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产生了信息种类、数量、可靠性、一致性的模糊性问题,进而影响着经济个体的选择问题。而个体在做出选择时,影响因素应为权重,正如Kahneman 、Tversky(1979)[28]指出,决策者赋予各种可能结果的权重是决策权重,而不是概率。
从价值取向功能收敛性的角度看,由于经济主体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所引致的行为判断的相对稳定性,与经济发展所带来产品的丰富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以及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选择行为的约束与现实选择单一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某种程度上都可理解为“收敛”和“发散”的相对均衡。且从短期来看收敛性居于上风;从长期来看,除非打破原有的价值理念,否则收敛性依然存在。通过对个体目标的多样化和主体文化观念的模糊性的整合,反衬出个体整体利益观的形成和路径依赖,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群体的个体往往会形成趋同的价值评价。
3.模型构建
3.1 相关假设
a.非线性、间断理的假设。主体经济行为的非线性和无序性,以及选择视角拓宽所引起量纲的不统一,因而假定理性人的可具有非线性、间断理。
b.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可使偏好与选择一致的假设。这是因为生活中选择可能与偏好、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不一致而作的假定。
3.2 模型框架
a.设是论域X到[0,1]的一个映射,定义:X[0,1],x(x),称是X上的模糊集,(x)称为模糊集的隶属函数。我们用隶属函数反映个体的偏好程度,可避免量纲的不统一,如财富可以用金钱衡量,但非财富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4.结论
在同一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在某时点的时间界面上,文化群体的选择会趋向于一种稳定状态;从长期时间序列的情形看,其可能选择的演进方向是k,但序列的数目是趋于减少的。在其他相关变量都相等的条件下,这反映了区域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差异的缩小的趋势,即我们定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这时个体会趋于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并且不会轻易改变。同一社会近似的价值判断,一方面减少了经济个体估算的成本;另一方面,经济个体又较容易地判断社会中的其他人,即为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套框架,使合作和竞争具备了一定的预见性和依赖性。因为经济个体所需的信息和计算能力的容量大大超出了经济个体的能力,要对经济行为的所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理想思考是不可能的。同时这也为经济主体提供了一套稳定的判断选择标准,主体采用相对权重选择机制,为其做出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减少了决策判断的交易成本。这种自我强化往往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若这种路径依赖强化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如信任、平等、自由等,这将促进经济的增长。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在多元文化中,个体受其他文化价值取向观念的影响,其权重分配及评价等级也会发生改变,此时合成矩阵种类的多样性会远远大于单一矩阵幂的多样性(M1M2),个体可能会改变现有价值取向。当然,这种演进过程通常是人们生存方式、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或者说是个体所接受的新思想和习惯之间的优胜劣汰。这种影响因素的扩张,会增加文化群体的可能选择,但由于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不一定会影响这种价值判断,进而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增长。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种割裂原创文化的以期重现强国之路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如拉丁美洲移植了美国的宪法等制度,但并没有真正促进经济的增长。
文化价值取向功能的条件收敛性体现的是在相关变量相等时,价值取向功能差异缩小的趋势。在一定情况下,文化的价值取向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当这种条件收敛性被打破时,可能带来经济更好的发展,抑或造成经济一定的衰退。此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着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又可能导致经济的衰退。
注 释:
①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整体性的文明来理解,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构成了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这些价值原则进行社会行动.
②当弘扬一种基本价值又进一步实现了另一种价值时,这两种价值就是互补的。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③此学派学者认为,把文化分成原子及个别研究是没有希望的,因为文化的意义就在要素间的关系中,他们亦不同于文化丛体是偶然集合的说法。他们偏重于文化的动态,以此观察文化要素如何活动、如何集合及如何帮助人类满足需要及实现他们的命运。参见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16.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Beugelsdijk,Sjoerd.A Note on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Trust in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Growth[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0:371387.
[3]Zak, P. J.,and Knack,S.Trust and Growth[J].Economic Journal,2001,(111):295321.
[4]Dollar,D.(1992).Outward-Oriented Developing Economies Realy Do Grow More Rapidly:Evidence From 95 Ldcs,1976-1985.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0:523-544
[5]Johnson,James P.,Lenartowicz,Tomasz .Culture,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Do Cultural Values Expla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8,33,(4):332-356.
[6]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sl Change,and Economic histor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Aoki,Masahiko,and Ronald P.Dore,eds.The Japanese Firm: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Strength[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8]Weidenbaum,Murray and SamuelHughes.The Bamboo Network[M].New YorK:Free Press1996.
[9]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张慧东、姚莉、刘伦、吴京芳、申小玲.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Sethi,Rajiv,and E.Somanathan.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s in Common Properth Resource Use [M].New York:Wiley.
[11]Ponsard,Claude .An application of fuzzy subsets theor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umer's spatial preferences[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rch ,1990,(23):279-288.
[1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Ponsard,Claude. An application of fuzzy subsets theor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umer's spatial preferences [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1,5(3) :235-244.
[14]Ponsard,Claude .Spatial fuzzy consumer's decision making: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6,25(2):235-246.
[15]Ponsard,Claude .Nash fuzzy equilibrium: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a spatial duopol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7,31(3):376-384.
[16]Ponsard,Claude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s in economics[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88,28,(3):273-283.
[17]Ponsard,Claude .Some Dissenting Views on the Transistivity of Indicidual prefer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0,8(1):93-94.
[18]Banerjee,Asis .Fuzzy choice functions,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rationality*[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5,(70):31-43.
[19]Shepherd,David,Shi,Francis K.C. .Fuzzy modelling and estima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J].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2006,(51):417433.
[21]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哈耶克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2]诺思,道格拉斯•C.《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载于詹姆斯•A•道等编《发展经济学的革命》(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2000.
[23]Throsby,David.Economics And Cultur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
[24]B•马林诺斯基,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5]North,Douglass C.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st,1992.
[26]Stigler,G.and Becker,G.S.De Gustibus Non Est Dis putandu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2):76-90.
[26]Johnson,James P.,Lenartowicz,Tomasz .Culture,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Do Cultural Values Explain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98,33,(4):332-356.
[27]Becker,Gary S..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J].Cambridge Press,1976.
[28]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邓正来译.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9]Kahneman,D.,and Tversky,A.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J].Econometrica,1979,47,(2):263-292.
篇8
一、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
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指的是对法律、行政、经济、科技、规范以及教育等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对一切可能或者是已经损害到旅游景区环境的活动以及行为施加一定的影响,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以及有关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得旅游景区的环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们的需求,而且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象发生,使得旅游景区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有机统一。
(一)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现状
(1)欠缺污染防治与控制等措施。现阶段,从大多数旅游景区来看,对于环境资源等均缺乏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旅游景区当中经常存在着大量分散的、隐蔽的,而且难以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生活垃圾,对于一些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历史文化古迹的污染、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均没有进行有效地防治
和控制。
(2)景区工作人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传统观念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根本不存在资源损耗问题,而这一传统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的环境不友好行为,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往往会为了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对游客流量毫无节制的放纵,从而使得旅游景区的环境超过其承载极限,这边导致了资源的严重破坏。
(3)游客及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目前,尽管游客的整体素质均在提高,但还有很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景区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等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随意破坏,而当地居民也经常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景区的环境破坏,这边对景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
(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阶段,尽管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当时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管理方面的地方性的行政法还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将其正式纳入景区管理体系,还缺乏一些专业的景区环境的管理人才。
(二)对景区环境管理方面的建议
1.自然环境管理。旅游景区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的而一个基本保证便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景区的可开放应该以自然生态保护与培育为基础,使得景区的综合效益能够达到最优化,当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冲突的时候,应该始终坚持环境保护。根据实际需求对景区进行划分,例如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等,对每一区的开发行为与保护力度进行明确。除此之外,还应该将游客的消费区与游览区进行划分,使得产生的生活垃圾能够进行集中处理。
2.历史文化管理。对景区内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和管理,在景区当中构建现代化设施的同时,应该对旅游区的传统特色以及历史风貌进行充分的发掘和保护。对旅游景区当中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应该注重对景区内文化氛围的营造等。
(三)旅游基础设施管理
应该注重加强旅游景区内的交通设施,使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便利、舒适的交通,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管理当中,对区域当中的设施配置做出相关的规定,使其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旅游市场秩序管理
注重维护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使其能够达到相互协作的目的,对于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进行抵制,为游客们提供公平交易的旅游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保卫安全措施,确保景区 以及周边社区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旅游景区的文化渲染设计分析
(一)基础为个性创新
旅游景区应该具有一定的特色,有自己读个的主体,能够使得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这便使得旅游景区能够区别于其它景区,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其在市场竞争当中的竞争优势。
(二)核心为价值观念
旅游景区内的销售人员工作的目的仅仅局限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贸特性,使得游客的旅游目的得以实现,但是对于该旅游景区当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以及其与消费者消费观念有何联系等等均没有进行考虑,而旅游景区的文化渲染设计恰好能够对这些不足进行弥补,它能够有意识的发现、培养或者是营造某种核心价值,从而使得旅游景区的旅游目标得以实现。
(三)根本目标是互动共鸣
旅游景区的文化渲染能够充分表现景区内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取向,尤其注重游客的满意度,能够在较低的生产与营销费用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多超额价值的产品,能够为游客营造较为满意的旅游环境,除此之外,还应该借助旅游景区内涵文化的亲和力,能够在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建立共同的认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能够最终达到与游客价值观念的共鸣。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示码:A
Study on the Problems about the Informatiz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t Network Economy era
LiuGuocun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t network economy era. On the base of the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bout the informatiz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be taken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problems;measure
一、网络经济时代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新特点
1、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一词源于英语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一次大战后,物流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经济领域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急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传统物流,一般就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以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物流管理信息化及其特点
物流管理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化。物流管理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2)自动化。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差错,还可以方便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追踪,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水平等。物流管理自动化的设施包括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泞向车系统(AC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如GPS)等。(3)智能化。物流管理智能化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高层应用。物流管理过程存在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线路的选择,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解决。(4)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5)空间化。电子商务的快捷性使得其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对物流的运作管理水平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
物流管理观念陈旧是影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对物流的概念,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管理观念的陈旧是影响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对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经营者物流管理观念淡薄,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木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
信息技术和物流设施落后是制约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目前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程度仍比较低,大多数应用只限于日常事物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对于物流管理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无纸化为特征的配送自动化、现代化相比,差距很大。
传统流通体制制约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依据这种条块管理体制,我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各个部门,海关管理程序、物资采购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也影响了物流业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业务领域的拓展。使得很多企业无法制定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甚至放弃信息资源规划工作,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物流业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而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又相对落后,既熟悉物流又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稀少,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更少。虽然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和物流方面的课程,但是大部分都是讲解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实践教学,造成了我国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短缺,无法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三、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更新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支持商务活动的物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更新传统商务活动下对物流管理的观念,解放思想,充分了解信息化对物流的影响,摆脱传统运输就是物流的看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商流、资金流,轻信息流的物流管理观念,从而提高社会对信息化在物流中运用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建立信息化、电子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放到日程上来。
加强网络建设和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管理需要科学技术支撑,而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顾客和供应链各环节的无限时沟通的要求,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全球看,跨国物流集团无一不拥有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系统,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又支持了全球化的市场网络。我们应积极引进国外物流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现有的物流设施、装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的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另外我们还要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合理化构建一个灵敏的神经系统。
加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建立一个高效、畅通、合理的适应网络经济时代需要的物流系统,必须要有一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中,一是要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等;二是高校要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又要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及管理课程的设置,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加适应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改变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管理的部门分割体制;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资源规划工作,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物流业法制建设,努力实现物流法制化、规范化;物流必须纳入全国地区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建立权威的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篇10
【关键词】地域文化;园林景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园林景观建设是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代表。在现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景观设计盲目崇洋、千城一面,失去了园林所固有的地域特色,在当前园林建设形势下,传统的文化脉搏在流失。为了改善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创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本文从景观设计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设,努力构建包含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的园林景观,对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1]
一、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细则
(一)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很多农村用地被改成城市建设用地,但田园上原有的自然景观、村落布局都会被改造,这样就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造成自然规范的格局被打破。在地域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上,需要讲求保护自然生态的原则,在合理规划的指导下,保存原有的地域特色,传承本土文化,保持固有的历史文化命脉。乡土景观融合当地的自然特色与文化特色,在维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中发挥重大积极作用。[1]此外,园林景观设计还要注重协调一致的原则,保证乡土景观与园林景观相一致,乡土景观较全面的融合了地域文化,从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考虑,必须要谋求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地域文化与城市格局、文化氛围、景观风貌巧妙的融合起来,促使本土特色健康、长久的发展。[2]
(二)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办法
地域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需要既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促进地域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发展。由于受时展的影响,很多历史遗留的自然景观都逐步被时代的发展所吞并,对于一些在城市边缘部分存留下来的历史文化景观,还没有得到开发与利用的部分,我们应该对人类的文化都持有尊重态度,不断对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进行保持与更新,让其与时代的氛围相融合,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同时保留特有的乡土韵味,促进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交融。[1]
二、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地域文化包括地域的自然文化、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每一层次的文化都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影响。下文将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将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巧妙结合起来,进行地域文化建设与地区园林景观建设。
(一)乡土自然景观的应用
自然景观象征着一种自然的文化底蕴,包含着水、土、动植物等,这些自然景观元素与园林建构特性相融合,能提升园林设计质量与品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灵活并尊重自然的地形条件,选取在自然状态下能最小限度的对地形条件进行改造的方式,因为,地形毕竟是人们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得以保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人们进行自然景观设计时,不仅要尊重利用地形条件,还应适时的改造地形条件。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喜欢让人感到亲切且安定的地形,人们对地形的改造是不违背地形原则的,在微地形的土地上设计园林景观,可通过培土堆高实现,种植高大的树木能增强突起效果,而在平坦的土地上,可种植草坪或相对低矮的树种增添柔和效果。在园林自然景观构建中,要保持与促进水循环,增添水循环的功能价值,确保园林自然景观的良性循环。植被需进行合理配给,保证自然演进,与自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纽约某场地是已经使用了五十几年的垃圾场,现要将其改造成生态公园,在覆满垃圾的山上建成植物林,需要改造土壤,采取轮作的方式改良土壤,不断推进土壤的改良,从土堆景观到田野景观至开放景观,最终由事件景观推向生命景观的过程,是自然风貌与植物群落恢复的过程,良好的生态公园符合园林建构要求,集人们娱乐与休闲活动于一身,富有创新形式。[2]
(二)乡土精神景观的应用
乡土精神景观具有自身特性,在乡土精神景观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体现在以下几个运用层面。像重庆的巴国城,利用浮雕景墙的方式将巴渝地区的历史人物、典故文化融入至尽管设计,配合石景、水景等,表现内容多样,这样将需要表现的精神景观的具体内容进行展示,传达大量信息。重庆巴国城历史悠久,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崇拜,园林景观设计之时,常用设计形式是将喜爱的动物作出抽象处理,以地刻形式展示,效果会更加显著,将当地的图腾崇拜融入至园林景观设计之中,能增强设计的地域性与特色性,增强艺术的表现形式。此外,部分园林设计为表现乡土精神,设邀游人参与体验的项目,游人在景观的氛围滞洪参与饮食文化活动,各种民俗活动,例如,民间艺术较为发达的地区,邀请当地老艺人进行表演活动,让游人感受氛围并参与其中,这种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参与体验中传达地域文化精神的。[1]
(三)社会景观与园林设计应用结合
区域的社会景观蕴含多重人性化思想,且利用方式多样,社会功能强大。区域社会景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作为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形式,社会景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将人类丰富的历史信息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与人类劳动、汗水与智慧相联系,为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融入社会景观元素。园林景观设计要以人性化设计为尺度,努力为人们营造一种温馨且舒适的氛围,供人们欣赏娱乐,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1]园林设计需尽可能满足多种人群需求,集约空间,创造高效利用整体空间的形式,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最人性化的原则。园林景观设计要采用乡土工艺与材料,创造更加持久耐用的人文景观。以重庆的三峡广场为例,广场设计与三峡移民这一事件相切合,设计理念巧妙结合三峡风光与山城风光,融入多样性的功能分区,广场中央建有三峡纤夫拉船造型雕像,体现特有地域文化,景观设计也符合多种人群需求。[2]
结语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联系密切,只有真正融入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才能焕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融入地域文化内涵,用文化促成建设,使园林景观设计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进群,刘冬梅,贾建中.城市安全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J〕.中国园林,2008
[2] 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