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预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洪涝灾害预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洪涝灾害预防知识

篇1

今年6月份入梅以来,我市降水较多,平均雨量超过历年平均水平,部分社区、村庄遭受洪涝灾害。在受灾地区,由于存在饮用水源破坏、水体污染、居住条件破坏、病媒生物改变、食物和能源短缺、灾民转移等诸多因素,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登革热、乙脑、疟疾等虫媒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接触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风险随之大增。

为全力做好洪涝灾害卫生防病工作,防止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现就加强洪涝灾害防病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提高对做好灾后传染病和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防控传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当前疾病控制工作的首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洪涝灾害防病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有关预案的要求,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消杀药品的的储备,保证相适应的库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组织指挥,及时派出专业人员到受灾地区进行现场指导。

二、加强与村居配合,尽快掌握灾害情况

各单位要落实辖区每个村居的责任人,加强与辖区村居责任人的沟通和配合,掌握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历史疫情特点、饮用水情况、粪便等生活污水排放情况。

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配合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导广大群众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洪水消退后,应大力开展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清运垃圾杂物、打捞河道漂浮物、掩埋禽畜尸体。受灾地区应当对水淹地区和居民住宅、厕所、垃圾点、临时住所等地全面实施喷洒消毒和卫生处理。要重点做好蚊蝇孽生地的处理和鼠类等病媒生物的防制,在人群居住较集中地区和被垃圾、粪便污染严重的地区,重点进行喷洒消毒处理。在开展环境消毒时,要根据污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消杀灭药品及用量(附件1),避免过量用药,造成新的甚至长期的环境污染;对建立灾区临时住所的,要认真落实有关卫生要求(附件2)。

四、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做好饮用水安全使用指导。

对洪涝灾害地区餐饮服务单位,要重点检查其环境卫生消毒情况,有无污染霉变的食品原铺料和食品等,防止“病从口入”。集中式供水区域要增加消毒剂的投放量以保证有效的余氯含量,同时要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鼓励群众喝开水。

五、加强灾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地要落实24小时灾疫情值班和报告制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逐级电话或传真报告,同时要加大灾疫情监测力度,开展以症状监测为主要形式的传染病监测,重点监测聚集性腹泻病、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发热伴皮疹性疾病等综合征以及红眼病、肝炎等易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主动加强搜索,密切关注传染病的疫情动态。

篇2

关键词:防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U6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有640多座建制城市不同程度受到江河洪水、台风暴潮、山洪泥石流以及暴雨内涝积水等各种类型洪涝灾害的威胁,每年都有百余座城市遭受洪水侵袭。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暴雨洪涝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都越来越巨大。城市防洪排涝减灾任务越来越重,工作任重道远,在当前形势下,有序高效的城市防洪应急管理是实现城市防洪减灾目标的必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县级城市防汛工程的现状问题

目前,县级城市的防汛防涝工程现状令人堪忧。由于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剧增,给城市防汛工程增加了难度在工程方面,城市防汛体系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规划设计滞后,致使城市排水系统承受巨大的排水泄洪压力,排水系统不同程度遭受破坏;在防汛思想认识上,没有防大汛、抗大汛的意识。以上种种原因使城市难以防御大的洪涝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灾害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近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大规模城镇化运动以及“热岛效应”的影响,我国城市发生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频次显著增多。短历时局部强降雨致灾性很高,但其预测预报难度较大,给城市防洪带来很大挑战。许多城市水文、气象站网还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降雨强度和范围。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大量地面硬化减少了渗水地面和植被,降雨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改变了城市洪水形态。且城市地面大多比较平顺,雨后汇流快,雨水快速聚集,使得城市洪涝灾害预警更加困难。市政设施积水监测站点覆盖不全,难以及时掌握城市洪涝发生、发展状况,不利于及时预警信息。

(二)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健全

近年,一些地市成立了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协调指挥全市防洪减灾工作,但这些城市同时设立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城市防洪指挥部,存在城区防洪工作多头管理的现象。防汛机构尚未延伸至基层组织,城市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基层防汛机构存在人员和设施不足、岗位和职责不清等情况。城市防洪应急管理涉及水利、交通、电力、气象、城建、园林、市政、城管等多个部门,部分工作交叉重合,以上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城市防洪应急管理中出现职责交叉、衔接不顺甚至管理缺位。

(三)防洪防汛规划滞后

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与城市发展不够同步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致使城市出现洪涝灾害时城市防汛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四)防汛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县级城市防汛工程体系主要涵盖了城市排水系统、河道、防浪、堤防等,许多工程由于缺乏维护和加固,在防汛中成效不大。而对于县级城市来说,财政是防汛工程建设的拦路虎,往往由于财政问题而致使许多防汛工程建设停滞或者维修加固工程无法开展,有些县级城市没有将防汛工程建设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总之,财政问题是困扰县级城市防汛工程展开的一大屏障。

(五)防汛意识薄弱

一般情况下,县级城市发生大范围洪涝的可能性不大,加之防汛宣传的力度不大,市民在防汛方面的思想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一旦遇到洪涝灾害时无法采取自救方法,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 关于做好防汛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大力加强工程建设,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在城市防洪应急管理方面,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灾害预测预报预警能力

改善监测手段,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文、气象站网建设,优化布局,扩大监测范围。提高预报精度,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更新仪器设备,改良预报方案。形成规范的城市气象、水文、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报告制度。科学预警,对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暴雨内涝、台风暴潮等不同灾害,合理划分灾害预警级别,设置简洁易懂的警示标志,便于公众理解并采取预防措施。增加预警信息的手段,提高信息频次,扩大信息覆盖范围,保障预警信息及时传达,为公众争取足够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二)建立城市防汛机构,健全各项防汛措施

成立县级城市防汛指挥部,有办公场所、交通工具、专职专业人员和办公经费等,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防汛领导责任,及时制定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开展汛前防汛检查工作,将防汛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人,并督导驻城市各单位防汛准备工作,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年度考核;参与城市规划,提出防汛工程建设要求;严格落实水利专家会商制;落实各项防汛工程措施;组织防汛队伍进行演练;积极争取防汛保障经费等。

(三)坚持防治相结合

所谓“防”,就是要在城区地势低洼、地下商场车库等易积水区域建设水文监测等预警设施,加强预警能力。建立以周边村庄为单位的防汛队伍,加强防汛物资及设备储备,定期开展防汛演练,确保险情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展开自救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而所谓“治”是指要治理雨水管网排涝标准不高的问题。县级城市雨水管网建设的标准多数不高,而且使用多年,排涝能力大大降低。遇到强降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因此,每年汛前要组织人员对城市内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全面的维修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提高城市规划防洪排涝标准

城区总体规划应与防洪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划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树立超前的防洪意识,结合城市发展,制定长远的防洪目标,特别是旧村改造、新城区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符合城市防洪规划要求,进行防洪风险评估。

(五)加大资金投入以保障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防汛工程设计规划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城建规划与防汛工程建设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尽量保持二者建设的同步,排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对城市河道、水域、湖泊进行重新规划布置,适当开挖城市新河道、湖泊,增加城市水域面积,扩大城市水面率,使强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迅速下泄;改造现有城市硬质化现象,通过铺设透水砖及保留部分原貌,加大地表径流入渗,经济条件好的县级城市远离市区新建部分小型水库,既有防汛功能,又能解决水资源紧张的现象;加强病险度汛工程的除险加固,河道疏浚、防洪堤防及防浪、防潮大堤等工程建设,是沿海、临河和山区县级城市防汛的重中之重。

(六)开展城市防灾知识宣传教育

利用报刊、电视、网站等各种媒体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将城市防洪知识纳入中小学课堂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避险自救能力。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实战能力。通过专题网站、电视、广播、微博等形式,建立公众参与的城市防灾互动平台,调动社会积极性,共同做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结束语

城市防汛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做好防汛工程建设,减少强降水带来的损失,努力提高应对突发洪涝灾害的反应能力,保障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确保县级城市安全度汛,平安度汛。

参考文献:

[1]陈雷.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1-07-20

篇3

一、重视第一节地理课

学生往往从一开始,就对地理课存在偏见。因此,如果教师能抓住第一堂课,巧妙设计,使教学能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教学将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主要是通过对每时每刻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及政治地理等进行讲解、设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人们为何那么向往海边?海边的城市为何大多那么发达?(2)为什么青岛的云雾天比平度、莱西多?(3)为何会出现洪涝灾害?(4)目前发生的利比亚战争哪方胜算更大些?(5)日本宫城大地震的位置处于什么地震带?日本的核电站为何危险性更大?通过这些设问学生感到地理学科与我们身边生活的许多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导课是每节课的关键

好的导课可以一下子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状态,收到奇特的效果。如,(1)讲全球洋流时,举例一只漂流瓶在青岛海域飘过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在青岛海域被发现?由此引入全球洋流系统。(2)在讲述自然灾害时,播放近年我国湖南一带洪涝灾害的视频,先让学生去思考,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洪涝灾害?是有什么地理因素引起的?引入自然灾害中的种类、分布、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同时引出影响自然灾害的因素。(3)在学习锋面气旋时,先播放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提问形成降雨的条件:饱和的水汽、空气中有凝结核、降温的过程,从而导入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在导语中提到的漫画、谜语、故事、声乐、幻灯、视频等,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死板地导入新课,那样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新授课前导语中提出的问题,都要在授课中给予解决,使学生得到圆满的答案。这样使导入语与正式的授课过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前后呼应,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学效果。

三、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动机

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在导入新课中,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运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文字,寓地理知识于文学艺术享受中,这能发挥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兴趣盎然,印象深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地下水”教学时,直截了当地采用“‘井水不犯河水’吗?”一句反问,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抓紧时机开始介绍有关地下水的知识,学生们带着寻求答案的欲望,完成了有关地下水的知识学习。又如,在进行“河流”的教学时,我是这样提示学生的,“黄河十八弯”,这弯是怎么来的?南北半球的河流冲出的河道的弯为何不一样啊?还有,讲解春分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可用“冬至以后白天一天长一点”来说明白昼的长度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逐渐加长的现象和规律。

四、让地理教学与时代同步

篇4

从气候类型上看,我市介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过度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长,无霜期短,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气温、降水、日照各季节分布不均匀,并且年度间差异很大,从而导致多种自然灾害发生。冬季,在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控制和影响下,常有来自北方冷空气的侵袭,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据1954-2000年的46年气象资料统计,12月、1月和2月三个月平均气温分别为6℃、3.5℃和5.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分别有6年、6年和3年,出现频率为20%、20%和10%,极端最低温在-10℃以下,最低为1969年2月5日的-12.5℃,低于-5℃的日平均气温出现频率高达26.7%。这三个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6.2毫米,40.8毫米、72.9毫米,整个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86%,1963年1月出现月降水量为0毫米。干冻等自然灾害对果树、油菜、麦类等经济果林和在田农作物有较大影响。春季,印度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形成并发生影响,气候上为冬转夏过度季节,春温回升快,雨水增多,而且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时晴时雨,时冷时暖,常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据统计,3、4、5三个月平均气温分别为9.8℃、16℃和21.1℃,但分别低于8℃、15℃和20℃的年份有4年、6年和6年,出现频率为13.33%、20%和20%,月平均气温最低的1970年3月为6.8℃、1965年4月为14℃和1956年5月的19.3℃,同时还伴有阴雨寡照天气。

据气象资料记载,这三个月连续3天阴雨出现的年份种类5年、10年和6年,出现频率为16.67%、33.33%和20%;连续5天阴雨出现的年份分别为3年、5年和3年,出现频率为10%、16.67%和10%;这三个月日照时数分别为121.6小时、143.8小时、165小时,而分别低于80小时、120小时和130小时(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的年份有4年、7年和5年,其发生频率与低温阴雨出现频率基本相同。这三个月大于8级以上大风出现的月日数分别为2.1天、1.7天和0.6天,占全年发生大风天数的41.58%,这期间还常发生冰雹、龙卷风天气。夏季,增温强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达到鼎盛时期,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往往伴有暴雨和高温天气发生,6、7月份为雨量集中的梅雨季节,在田水稻、棉花等作物易受洪涝灾害。梅雨过后,天气炎热,常有伏旱和高温,影响单季稻、棉花的生长和双季晚稻栽插。由于每年夏季风来临和退却时间迟早不同,降水时间长短不一,雨量大小各异,致使雨水失调,从而形成旱或涝灾。

据气象资料,我市历史上有80%的洪涝灾害发生在6、7月份,特别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约占60%以上,1996年6月15日至7月15日的1个月时间内,全市各地降水均达1000毫米以上,相当于正常降水量的2倍多。由于雨量大而集中,水利设施不配套,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涝。秋季,大陆低热气压迅速消失,副高压随之南撤东退,蒙古高压逐渐加强,阿留申低压又重新出现,气候上为夏转冬过度季节,天气以晴为主,秋高气爽,但在夏季风后撤和冬季风加强的过程中常有不同天气过境,会带来秋风、秋旱(或秋雨)。据统计分析,9、10、11月份降水分别为81.8毫米,56.4毫米,53.5毫米,为我市第二个降水少的季节,三个月降水之和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3.8%,但各月最多和最少降水量差异极大,如9月份降水最多年份为1973年9月份298.3毫米,最少年为1974年9月份仅5.3毫米,10月份降水最多年为1972年10月的240.7毫米,最少年为1979年10月的0毫米,11月份降水最多为1967年的212.2毫米,最少的1956年11月份仅1.3毫米。据近1970-2000年30年气象资料平均,9月份高于100毫米和低于60毫米降水的年份分别为9年和12年,10月份高于80毫米和低于30毫米的降水各有7年和12年,由此可见,秋季降水极不稳定,非旱即涝。秋季气温由高转低,特别是9月份气温变化极为剧烈。据资料,影响双晚安全齐穗的临界温度23℃(籼稻)和20℃(粳稻)出现的初日(80%的保证率),一般分别是9月13日和9月20日,但最早的年份是1980年9月5日和1958年9月18日,最迟的年份分别为1955年10月3日和1951年10月19日,如果寒露风来得早,则影响双晚安全齐穗。

2.我市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发生频率:

我市是一个多种灾害并发地区,如洪涝灾害、干旱、低温阴雨、冰雹、台风等,这些灾害对农作物产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1978-2000年,全市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在20万公顷以上,成灾面积约10万公顷,占农作物面积的10-20%,其中涝灾占受灾面积的50%,旱灾占30%、低温阴雨占10%、冻害占5%,风雹灾占3%,其它灾害占2%。据1951-1996年的46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各种灾害发生频率(含1年中受多种灾害)是:旱灾发生18次,为39.13%;涝灾17次,为36.95%;低温阴雨15次,为32.61%,冬季干冻8次,为17.39%,一般年减收粮食5-20万吨,皮棉1500吨-7500吨,水果0.1-0.5万吨,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3.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安庆每年都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有普遍受灾的,也有局部地区受灾的,各种灾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造成不同程度减产的,也有造成绝收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各种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而对这些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冬季作物冻害是由于低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影响。受冻作物部分细胞死亡,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死亡。如果农作物越冬前温度较高,生长旺盛,突然低温冻害,受冻则更重;当出现-9℃以下极端低温时,无保护的作物、蔬菜、茶树、柑桔树等亚热带林木均发生严重性冻害,1991年底,我市就发生了这种冻害,茶树、柑桔树遭到毁灭性打击,有果园实行重剪修后也没有出叶存活,1992年果树产量比上年减产70%-80%。当早春气温上升时,作物开始正常生长发育,这时因气团活动频繁,往往出现强冷空所南下,刚开始生长的农作物抗寒力差,造成受冻减产。1987年3月份,我市出现一次低温导致油菜死苗和分段结荚,减产严重,同时对已开叶含苞的果林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冬季干旱少雨,则会形成干冻,对午季作物所造成的损失更大。进入3-4月份后的低温冷害对农物产量也有重要影响,它既影响午季作物灌浆结实,又影响春耕春种,若与连雨及寡照等相伴发生,则会造成水稻、棉花烂种、烂苗,秧苗素质差,抗性弱,易遭受病害侵袭,移栽水稻和棉花发棵迟、生长慢,影响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对果树开花挂果也有很大影响。进入4、5月份后,洪涝则是制约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4-7月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34.7%,仅最近6年,我市便有4年5-8月份发生不同程度的涝灾,而此间正是早、中稻生长、收获期和双晚秧苗移栽期、棉花发棵现蕾期。这样,早稻灌浆结实受阻、棉花僵苗迟发、单季稻受涝化棵严重、双晚秧苗水冲沙,大田用秧压严重短缺,影响移栽面积,旱地的花生、芝麻生长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果树落花落果严重。这期间还常有冰雹、龙卷风等不利天气变化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7、8月份的持续高温,使农作物生长停滞,造成减产,蔬菜等夏播作物难以立苗,禾谷类作物受精结实受影响。9月份以后开始秋收和秋种,这期间的寒露风、持续干旱或连阴雨影响双季晚稻安全齐穗和秋种正常开展,对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4.避灾防灾策略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对大部分的自然灾害,特别对气象灾害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人们对其危害的认识总不充分,防御计划往往着眼当前,缺乏长远忧患意识和相应准备。解放近60年来,通过大量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我国已从70年代以前人口死亡、财产损失同时增加阶段,步入“死亡减少、损失猛增”的新阶段。但是,灾害损失增长速度竟与经济增长相接近。要使我国减灾事业进入“死亡减少、损失减少”的新时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因此,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持续性,受自然条件影响极大,也就是说,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威胁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农业生产又是一种战天斗地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加强对不利天气发生规律的研究,大搞水利兴修和农业综合开发,从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上研究总结出有效的避灾防灾措施,强化人类对付恶劣或突发性天气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能力。在指导思想上,要增加投入,加强领导,做好服务,提高防灾避灾的能力。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4.1建立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提高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4.1.1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特别要做好农村洪涝、干旱、高温、低温等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4.1.2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建立和完善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干旱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4.1.3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抓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完善海洋气象广播系统,进一步畅通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

4.2制定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4.2.1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4.2.2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同时,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4.2.3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4.3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安庆市地处沿江,但水利设施不配套、排灌能力弱,加上从1978年以后连续20多年没有很好地、合理地、全面地疏浚河道、沟渠,有些地方还把河流作为丢弃秸杆、固体废物的垃圾场,这样,一旦遇到旱、涝灾害,水利设施难以发挥作用,造成大面积受灾。因此,要在巩固长江堤防的同时,抓好境内大河及其区域的综合治理,拓宽疏浚旧河道,开挖新沟渠,山区要开好引洪沟,提高泄洪和蓄调水能力。坡地要用石块堆垒,林果区要有配套泄洪和灌溉设施,并种好绿草等护坡植物,防止泥石流和水冲砂压;圩畈区结合农业开发,建好农田林网、排灌沟渠及机耕公路,并兴建排灌电站,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抵御灾害能力;丘陵地区以防止干旱为中心,大兴当家塘,清理排灌沟渠;花凉亭灌区要确保主渠道畅通无阻,支干渠及毛管渠能及时灌水抗旱。在农田基本建设中,既要加快建设速度,又要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不断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努力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

4.4调整作物布局,增加农作物避灾保收能力

在作物布局上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实行粮经轮作、水旱轮作,间、混、套种和农田多熟制等技术措施,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沿江洲圩区,水资源丰富,以粮、棉、油作物为主,增加饲料粮比重,扩大蔬菜面积,对易涝不保收的耕地应退田还渔或还林;丘陵地区易旱易涝,只要有一定的水利条件,则以粮、油、饲料作物为主,水条件好的地方可适当发展棉花生产;山区要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同时,重点发展茶叶、蚕桑、水果、药材生产,对易旱绝收的耕地,应退田还林或种草;城郊要搞好土壤改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具体布局上,杂交籼稻侧重在宿松、望江、太湖、潜山等县发展,优质粳稻主要在枞阳、桐城、郊区和怀宁等县、市、区发展;棉花要巩固沿江老棉区,新棉区重点在沿江、沿河、沿湖等灌溉条件优越、土质好的地方发展,切实抓好望江、宿松和枞阳棉花基地建设和管理;蚕桑要巩固发展山区基地,因地制宜开发丘陵地区和洲圩区的蚕桑生产。要合理利用大别山腹部和南麓地带的较好的温、光、水资源发展名优茶生产,抓好岳西、太湖、潜山等县名优茶生产基地建设。柑桔重点在花凉亭水库周围发展,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柑桔生产基地,在丘陵区和洲圩区可以发展适度规模的梨、柿、枣、石榴等较耐贮藏的果品基地,在城郊、小城镇地区可以种植水蜜桃、葡萄、草莓等高档新鲜水果。也就是说,各作物的种植均要以避灾减灾为前提,因地制宜,实行规模开发,批量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4.5加强对自然灾害的测报工作,及早做好预防

搞好天气预测预报是防灾抗灾的前提,灾害性天气信息要早且准确,即气象部门根据气象资料和先进设备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预报出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并要迅速确定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区域,及时动员千家万户进行避灾、防灾和抗灾。如预报冻害,可采取增加覆盖物、包扎、镇压、喷施抗寒剂等;预报旱灾,可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和应用旱地龙等措施;在涝灾发生前,可将农作物提前收获;在寒露风来临前可喷施“九二”等作物生长调节剂或进行深水保温灌溉,待寒流过后再放水管理。同时,大力开展人工消雹和降雨,努力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影响,确保农业均衡稳定增长。

4.6合理搭配品种,实行保护性栽培

由于不同类型作物、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抗性均不同,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也就各异。因此,在品种选择安排上也要适当。如水稻品种选择既要高产优质,又要能安全齐穗,既要早、中、迟熟期配套,又要籼、粳稻搭配。棉种选择既要品质优良,又要生育期长短搭配。小麦品种要半冬性和春性配套。油菜要大力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免耕栽培技术等,大力推广杂交甘兰型品种。果树品种选择既要考虑其早熟性,又要兼顾抗逆性。在栽培上,要大力推广保护性栽培。早稻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因其苗体组织结构紧密,细胞质浓度增大,抗寒性、抗旱性增强,这对早稻抵御早春干旱和4-5月份低温阴雨是较为有效的;合理安排播栽期,避开或减轻不利气候对产量的影响,应用乙烯剂、缩节胺、九二0、烯效唑等作物生长调节剂亦可起到抗灾效果。另外,实行农膜育苗、大棚覆盖栽培等措施,可预防冻害、连阴雨、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也有利于适时播种栽插。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做到适时快速播种、收获,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损失。

5.抗灾救灾技术措施

5.1加强救灾物资和技术贮备

要把农业自然灾害的预防和补救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抓好救灾种子、器械的生产和储备,一旦发生灾害,就能及时提供补种所需种子和管理所需的工具、农资等。储备种子主要是早稻早熟品种、玉米、绿豆、荞麦、棉花、马铃薯、蔬菜、油菜等作物的良种;工具主要是翻耕工具、修剪用具、收获器械等;农资主要是速效化肥、农药、作物生长调节剂等。同时抓好对农民抗灾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抗灾救灾的技术水平,使农民对常发性自然灾害如洪涝灾、旱灾、连阴雨、低温冷害、风雹灾等灾害能及时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抗灾补救。对发生较为频繁的灾害如洪涝、干旱要制定抗灾救灾预案。各级党政领导也应把抗灾救灾列入议事日程,做到思想上、行动上、物资上三个早准备,在多灾中发展农业生产,在大灾中夺取农业丰收。

5.2根据受灾类型和程度,确定补救措施

由于作物不同,受灾类型各异,受灾时间不同,因而受灾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要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灾后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冬季冻害,对果树、茶、桑等经济作物和在田的午季作物影响最大,对受冻作物要及时修剪并增施营养肥料。春季低温阴雨,对春耕春种和午季作物生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要抢晴耕作,抢墒播种,并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软盘育秧、工厂化育秧和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确保播种面积和质量,对受影响的午季作物要及时补施磷肥、钾肥,确保粒重和结实率。夏季洪涝灾害对水稻、棉花及挂果的果树(如梨、桃等)有重大影响,对在田和在地的水稻、棉花灾后应及时排涝、洗苗、扶苗,对经济果林则千方百计减少落果,力争正常生长。秋季寒露风来得早则影响双季晚稻安全齐穗,连阴雨对棉花收获及其品质和秋收秋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审时度势,合理调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力争灾年不减产和少减产。

篇5

关键词:浅谈 ,中小河流, 问题,对策

Summa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 management job,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alleviation of the ability, in relation to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y.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s generally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rotection from river dredg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non-structural measures of flood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of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governance, security regional flood safety and food securit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support area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showing,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941.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长期以来, 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却相对迟缓, 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 工程质量较差, 洪涝灾害频发。按现有240a洪涝灾害历史资料统计, 平均每4a就出现1次中小河流的洪水灾害。中小河流具有局部暴雨强度大、洪水突发性强、涨势猛、洪峰流量大、预报预防难度大、发生频率高等特点, 极易造成泥石流、堤防决口、冲毁村庄和道路、淹没农田等重大灾害, 且我省大部分中小河流两岸土地肥沃, 人口密集, 洪涝灾害损失较大。因此,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一、目前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

1、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河道萎缩严重

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 洪水暴涨暴落。由于许多中小河流, 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 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 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 多年未实施清淤, 致使河道萎缩严重, 行洪能力逐步降低, 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现有水库年久失修,防洪排涝的标准不高

大部分现有水库都是上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经过多年运行, 都存在年久失修, 主要建筑物毁坏严重等问题, 实际抗御洪水能力远远低于设计标准, 许多水库大坝存在重大隐患, 自身安全难以保障, 直接威胁下游防洪安全, 急需除险加固。

3、分布比较偏远,地质条件复杂

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城镇,交通不便利,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治理中小河流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喀什特地貌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

4、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河流人为污染严重

由于现阶段民众受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限制,使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民众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对中小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

5、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

长期以来, 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 治理资金严重不足,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近年来, 有关“两工”政策取消, 群众投劳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河道清淤和堤防加固等)日趋减少, 许多的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在上世界80年代,水利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严重不足。

6、干支流综合防洪能力亟待提高

中小河流众多, 控制面积较大。受局部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 部分地区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机率很高,干支流洪水遭遇概率较大。目前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干流轻支流、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 骨干防洪工程若得不到有效保护, 长期受到中小支流的冲刷, 影响其防洪能力。只有在治理好中小河流, 通过控槽固滩, 控制河道主槽的摆动, 才能保证骨干防洪体系安全, 发挥其防洪能力。因此, 通过中小河流的治理, 对其洪水进行有效的控制, 使河流顺畅,这不仅能够起到滞洪、蓄洪的作用, 而且对干流洪水的不利遭遇起到部分减缓作用。

二、中小河流的治理对策

1、认真贯彻水利部印发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力度,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中小河流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切实保障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综合治理, 统一规划

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科学论证, 全面规划。根据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 按照相应规范标准, 给洪水足够的通道,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治理最终根治洪涝灾害。规划要针对河流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按照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的原则,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提出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任务、治理目标和规划方案, 选定治理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布局和实施程序。规划过程中, 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 上下游, 左右岸, 各地区、各部门的关系; 需要协调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干支流治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 河流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加强实事求是, 强调重视河流的基本情况的搜集、整理、分析, 充分利用以往规划治理的成功经验,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分批次、分重点地进行有序、有效的规划治理。

3、坚持防洪优先、兼顾抗旱的原则

在水利建设布局上要加快现有水利工程的除险保安和续建配套, 使现有水利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 发挥应有的效益。大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要在抓紧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 加快沿河两岸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人口稠密区的河堤护岸工程建设。

4、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结合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裁弯取直与理顺河势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 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 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讲求治理效益。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力求美观,裁弯取直空出河滩,将河道治理作为开发两岸的主要手段,改变原有河势,形成新的防洪隐患。

5、加强水利职工队伍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

积极主动的建立能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 为水利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同时, 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水利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 努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 培养和选拔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水利职工队伍,以适应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

6、广泛发动群众,广开投资渠道

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群众,遵循“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动员沿河单位和群众按照统一规划,对相关河段实施科学治理。广开投资渠道,增加河道治理资金来源。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财政中划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引导和调动群众治理河道的积极性,可对有开发价值的河段进行租赁、拍卖,以求滚动发展。逐步理顺河道堤防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收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征收及管理制度,逐步加大河道治理管理的资金投入。

7、改革水利设施管理制度

全面实施小型水利设施经营管理制度改革, 采取租赁、拍卖和承包经营等形式, 对小型水利设施经营管理全部实行业主责任制, 实现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搞活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水利服务。中型及其以上水利工程, 要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引入竞争机制, 在保证粮食生产用水安全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在水土资源、设备、技术方面的优势, 拓宽经营服务领域, 大力发展供水、水产养殖、水利旅游等产业, 同时拓宽水利的外延, 向管理、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实行以资本为纽带, 组建跨行业、跨行政区划的联营股份公司, 实现资本的最佳组合, 最大限度地盘活水利存量资产, 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水利资本经营的市场机制, 使各种水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结束语

中小河流的治理,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 要统筹衔接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 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 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既有效防御洪水, 又安排好洪水出路, 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要因地制宜, 区分轻重缓急, 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参考文献

[1] 王勇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 提高综合防洪能力[J]. 山西水利. 2002(06)

[2] 李明,董丽荣,王念忠,于翔.加强中小河流管理 确保防洪安全[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0(01)

[3] 陈鸿飞.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 中国水利. 2009(06)

[4] 管振范.黑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01)

篇6

环境的非均衡性加剧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为公共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就现实观察而言,我国基于非均衡环境下的政府公共危机体现出以下几种态势:

1.基于非均衡环境的公共危机呈现出高频化态势。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传统道德文化体系失稳、对外资和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诱因使得我国发生经济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频率随之提高。例如,2010年的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是2009年同期的近10倍。2010年8月7日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距同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仅为115天。

2.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政府公共危机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不同的公共危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洪涝灾害、气象异常会衍生出公共卫生防疫问题,技术灾害、环境资源危机会造成公民恐慌进而诱发政府信誉危机、国家安全危机等社会危机。非均衡环境不仅容易引发尚未发生的公共危机,还会使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3.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政府公共危机的破坏程度加剧。受非均衡环境的影响,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矛盾相互交织,多种公共危机互为因果、互相传染,单一的公共危机往往演变成复合型的公共危机且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南方洪涝灾害、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都属于具有严重破坏程度的政府公共危机。就危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而言,据相关资料统计,2010年我国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50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4倍,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49.4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9.1%。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纵观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自2003年抗击SARS疫情意识到危机管理的紧迫性以来,我国政府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应对日渐成熟,获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好评。但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仍然存在以下困境亟待突破。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分析

1.政府职能过剩与缺位。公共危机自身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危机管理中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统一调配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救治行为。但政府职能范围、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张也会严重制约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就会忽视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而政府职能缺位也必然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社会行为失范等问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出现的决策失误、腐败等行为会使政府陷入更深层次的治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就出现了政府与志愿者组织“青涩”对接的局面,当各地志愿者齐集灾区时,地方政府官员竟不知该如何调用这支庞大的人力队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现场磨合必然会给危机的及时应对带来阻力。据清华大学2006年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被调查者缺乏处理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实践经验,说明政府并没有对民众进行足够的危机预防教育,危机的频繁发生并未能引起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深刻反思。在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尖锐的非均衡环境下,中国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准确定位。

2.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缺失。首先,危机管理预防预警制度缺失。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但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可能会引起公共危机的各种因素和征兆实行严密监测来规避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常规预警设施尚未普及。例如,在地震灾害预测方面,虽然现在有地震预测仪、将RFID嵌入建筑物等灾害预测方式,但却仍未能满足灾前准确及时预警、减少损失的现实需求。灾害短临预报仍然是一大难题。2011年早在云南盈江就发生过频繁的小震,但这种阵前征兆却仍未能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致使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次,危机管理物资保障制度缺失。目前,我国救援物资不足,管理存在缺失。截至2010年初,我国虽已规划建设了24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多灾易灾地区。但部分地区上报的救援物资储备大多存在种类少、量不足的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并未落实救援物资储备统计工作。大灾临近,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不清楚本地的救援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多少灾民的需求。再次,危机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目前,我国针对出现过的各种公共危机类型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但是,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法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大多数法律规范是靠短时间内应急立法来完成的,仍然存在法律缺失、法律滞后、执行缺位等问题。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不畅。一个健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机制应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信息体系和人力资源三个层面。在组织机构层面,目前我国各地基层政府均成立了应急委员会,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且政府所属各部门也都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但仍缺少一个常态化的综合协调机构。然而,控制危机所必需的职能活动并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因为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单靠某一个部门在某些情况下是很难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的。例如,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抢盐”风波,就需要公安和物价等部门的共同介入。缺乏危机管理的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一旦需要动用各方资源的公共危机爆发,政府的危机管理就会陷入困境,从而大大降低危机管理效率。在信息体系层面,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专业的危机管理信息体系,尤其信息收集机制亟待完善。例如,2003年SARS危机最早爆发时,广州省政府为避免引起民众恐慌并没有向全国尤其是临近的香港地区通报疫情讯息,错失了危机的最佳应对时机,致使其扩散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在人力资源层面,各应急管理机构在人员配备上大都实行兼职,缺乏专业化的危机管理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人力数量不足,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且影响了危机管理的时效性。例如,2010年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24小时后,中央救灾物资西安储备库仅有15位工作人员在现场装车;2011年的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南宁救灾物资储备库虽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但仅组织干部职工和搬运工45人投入救灾物资调运工作中。此外,我国的危机管理在区域协作、国际合作方面也仍需完善。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1.非均衡环境的影响。非均衡环境下,内外因素叠加使我国进入公共危机高发期,我们难以准确地预知和控制所有无序因素的产生和演进。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面临着结构转换和新旧体制转轨,在资源稀缺、社会关系不稳定、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行为失范的现状下,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实属不易。

2.危机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经济繁荣背后的政治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忽视了对危机意识的培养。2010年广州暴雨洪涝灾害暴露出城市排水管系统的设计弊端,说明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缺乏防范危机的前瞻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使得政府官员考评过分看重经济指标。一旦危机爆发,政府官员怕影响个人政绩,可能会选择隐瞒不报,从而贻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

3.对危机管理缺乏长远系统规划。基于非均衡环境的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高发性。而我国政府尚未将危机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当中,危机管理仍然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突击准备并非长久之计。缺乏长远系统规划的前瞻性,必然会导致政府在公共危机面前陷入职能定位不明确、制度缺失及协作不力的困境。

国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借鉴

基于非均衡环境,全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一)强调社会战略的全民危机意识动员

发达国家纷纷突出全民的危机教育培训和实地演练,提倡各类志愿者服务机制,强调社会战略的全民危机意识动员。例如,挪威红十字会拥有将近400个救援组,约17000人;韩国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全民防灾日”;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9•11”事件后建立了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

(二)注重各类公共危机的法制管理

美国、俄罗斯、日本都订立了国家紧急状态法,规定了国家实施紧急状态的程序、方式和措施。日本对于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治以及恐怖事件的处置都有明确立法。相对于美国而言,俄罗斯对于紧急状态的定义、法律的具体实施范围做了更详细的规定。

(三)拥有较为健全的危机应急救援体系

在物资方面,日本每年的防灾预算占国民收入的5%左右,美国仅1996—2000年间支出的反恐资金就将近40亿美元;在人力资源方面,挪威负责协调的有6000名市警察局官员,其中受过训练的约15000人。在组织结构方面,俄罗斯的民防抢先救援机构下设的搜索救援部、民防部队、空中救援中心、特殊危险救援中心都配备有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并各司其职,权责明确。

(四)拥有高效的信息系统

美国芝加哥的“311”电话服务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为民众连接到城市服务部门,以获得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便于危机的及时处理。西方国家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公众的积极参与也大大提高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探寻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出路

近两年,旱涝灾害使得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水问题突显,愈演愈烈的水危机成为继日本核泄漏事故、盈江地震后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又一公共危机治理难题。为保障国泰民安,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我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构筑一个常态化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一)树立政府官员正确的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而危机发生后的积极应对又可以控制危机的破坏程度和覆盖面。在公共危机频发的今天,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政府官员必须坚决杜绝危机爆发几率太小的侥幸心理;要将“居安思危”的前瞻性忧患意识作用于市政规划等日常性政府管理工作中;构建危机应急教育训练机制,普及防害知识,加强公众的应急自我保护能力将危机的事前防御与危机的事中应对纳入到政府官员的责任体系中,以严格的官员问责制来有效地预防并处理危机。

(二)鼓励社会力量及公众的积极参与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工作需要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力量的积极配合与响应。现实中最早接触到公共危机事件并受其伤害的往往是社会公众,在危机预防预测方面,社会力量与公众可以自由献言献策并做好对各级政府的监督工作;在危机处理方面,各级政府官员要清楚社会力量的功能特点及存在价值,做好双方对接工作;在灾后救助方面,地方社会力量可以发挥地区优势对受灾群众实施符合地方群众心理特点的危机心理干预。

(三)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长效协作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管理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公共危机的应对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具有权威性、决策性、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一安排危机处理相关事宜。在地方层面上,建立隶属于中央公共危机管理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的执行机构并邀请各界专家介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常态化危机管理机构体系。其次,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完善的信息体系需要构建良好的舆论沟通和利益诉求机制,以便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构筑区域网络化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信息双向传输,有助于公众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监督。再次,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建设一支人员充足的专业化危机管理队伍。一是要保证这支队伍的人员规模,由于危机管理工作内容错综复杂且工作量越来越大,没有人员数量方面的保障,危机管理工作将无法进行;二是要保证危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杜绝兼职现象,打造一支具备职业化专业化特色的精良队伍。

(四)完善危机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制定全面的危机应急预案。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应建立与自身相关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公共危机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系统分级且各级应急预案要对适宜实施的情况、具体应急措施、人员配置、应急效果、所需资金预算等做详细备案。还要完善国内外危机事件案例库的收集,鼓励危机短临预测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政研合作,全球携手挖掘公共危机发生发展规律,开发更为精确的危机预测设备,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其次,对救灾物资实施分级分类规范管理。根据当地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频率及危及人数的预测,储备一批相应数量的可以长期保存的危机救援物资,如帐篷等;对于食品、药品等保存期较短的物品,则应该促进救援物资生产市场化,建立一整套配送、生产、采购体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置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之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权责明确,顺利进行。公共危机管理需要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因此,危机管理也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实践经验教训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进行全面规范立法并对危机管理中出现的违法失职行为严惩不贷。

(五)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

篇7

关键词:农业种植;种植结构;因素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现象,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广西为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农业种植结构不是很理想,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而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资源、肥料及科学技术等,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以此来促进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种植各因素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影响其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不但会影响其种植结构,还会加大农业生产负担,影响农业发展。就广西地区而言,影响其种植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资源、肥料及农业技术等。

(一)土壤

广西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带,其土壤呈酸性,土层比较湿润,并且土壤缺磷,还有湿冷的特点,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林或者常绿落叶混交林。土壤类型主要包括黄壤土、紫色土及水稻土等。广西地区受其土壤资源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其土地资源多为山地、梯田式,而且宜山林地比较多,比较适合发展农牧业。对于已经耕种的土壤来说,可以施用有机肥料,也可以用一些石头或者磷肥等来进行农田的基本建设,以此来防止土壤被侵蚀。

(二)水资源

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比较充沛,是我国降雨量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该地多为阴雨天气,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据相关数据显示,广西的水资源,来源于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年降水量达1100mm,人均拥水量达3800CBM。而且该地不但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也比较好,有利于农田的基本建设。然而,正是其降雨量比较大的优势,尤其是每年的4-9月是广西的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发生洪涝现象就会给农作物带来极大的损失,还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的伤害,影响着其农业种植结构,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

(三)肥料

目前广西地区的土壤因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除草剂等,使得农作物出现了营养缺失的现象,影响着广西地区的农业产量,也影响着其种植结构,同时也破坏着广西的生态环境。而且广西农药使用量依然在逐渐增加,一些农作物经常出现农药残留的现象,过度使用肥料还给周围的水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病虫害现象的增加,从而影响着广西农产品的质量,影响着其种植结构。同时,一些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还会使其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发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僵化现象,从而使得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流失,久之使得土地不在适合农业生产,从而使得其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

(四)农业技术

目前,我国新型的农业技术在全国都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使得农业种植向现代化、规模化、及产业化方向发展。然而,广西在应用农业技术方面却不容乐观。如一些新型的农业机械不但没有被广泛普及,而且由于农民知识有限,未有效利用这些新型的农业机械。加之广西政府的不重视,也没有将一些农业技术如植物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等向农民进行普及,使得广西农业依然处于分散式经营状态,影响着广西的农业种植结构。

二、完善农业种植结构的建议

广西应结合其土壤结构特点调整其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化肥肥料的使用,合理使用农业技术等,来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结合土壤结构特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广西地区应结合其土壤的特点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如应用土壤保健技术完善其土壤功能,让一些比较僵硬的土壤变得松散,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这种保健技术可以让广西的黄壤土中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改变其缺磷、湿冷的特点,优化土壤质量,从而解决一些农作物不适合在广西地区种植的问题,有效调整其农业种植结构。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广西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来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如可以多种植水稻和甘蔗等,而且为了防止广西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现象,还要根据我国节能节水新能源的政策,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完善其抗洪排水机制,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减少化肥使用

广西要想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首先,在作物种植期间,应避免使用一些有害的化学药物,以免影响生态环境;其次,应避免使用那些促进农作快速生长的化学药物,这种化学药物一般都是有害的,应按照有机农业的思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有机肥料不但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因此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有害的化学肥料影响着土壤结构和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为了让农作物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可以应用有机化肥。利用有机化肥来缩短农作物的生产周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四)合理利用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包括很多种,如土壤保健技术、植物保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这些农业技术。首先,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帮助植物进行次生代谢,提供其次生代谢所需要的营养,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广西地区受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给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其次,土壤保健技术,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对于一些新型的农机技术,广西政府应加大重视度,组织专家到种植现场进行指导,帮助农民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新型农机的使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结语

对于农业种植结构来说,其种植因素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完善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广西为例,其影响因素是土壤、水资、化肥及农业技术等,因此,可以结合其土壤的特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农业技术,来完善其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广西地区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才翠.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大科技,2013(31):12-13.

[2]于艳华.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33):22.

[3]李威.分析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57.

[4]范金水,姚青海,吴金民.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家科技,2013(6):5-7.

[5]赵赞国.分析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5(32):230.

篇8

关键词:红星村 泥石流 滑坡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06-02

红星村村泥石流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水东街道红星村立墩自然村2011年6月18日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滑坡体长100多米、宽约70多米,被埋房屋预计15幢左右。目前,已确认死亡11人,失踪16人,受伤16人。

对泥石流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查清泥石流性质规模和特征,明确其场地构造和结构等地质背景,判断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1 泥石流发生的背景

南平市2011年4-6月份汛期降雨特别异常,5月初至6月13日以来,全市从南至北连续不断反复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其主要的特点是:(1)过程降雨量大,延平区最大过程总雨量平均达到684.8mm,最大的在王台镇达到749mm;(2)持续时间长,自5月初的汛期降雨就持续不断,尤其从6月13日至26日,反复出现特大暴雨;(3)局地短历时强降雨频繁出现,大横镇18日1小时降雨量为61.5mm。

2 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南平延平区红星村立敦自然村6·18爆发泥石流,确认死亡11人,失踪16人,受伤16人。泥石流形成过程分成搬运型泥石流形成过程和滑移型泥石流形成过程,以及由此两种过程衍生出的复合型,即搬运——滑移型泥石流形成过程,但是红星村立敦自然村泥石流却异于以上三种。

红星村泥石流是各类地质灾害集中表现的一个缩影,并有其独特性。其各类地质灾害详细发生过程如下:

6月17日下午本村一村民在清理自家屋后小滑坡时突遭其后滑下的滑坡体土体袭击,不幸身亡。其后亲属将其挖出移至村礼堂(为60年代修建的砖混结构建筑,相对其他村民的木结构建筑要结实的多),6月18日上午不时有村民及亲属前往探望而聚集了不少人。上午约10时左右在其村后上方沟谷约500米的山坡发生了一起滑坡,其坡面上平均厚度约3米的土层顺呈中风化岩面以极快的速度下滑冲入沟谷中,将原沟谷中沉积的腐植土(原为已废弃的水田)瞬时铲出掀起并顺沟谷向下漂移。

快速漂移的土体顺直下滑,将沟谷中的植物一扫而光并沿谷底坡面留下了深深的擦痕,在沟口的村头处将沟两侧民房的围墙及挡墙冲毁。据向当时沟口房主亲历调查描述(当时房主就站在房门口内侧,亲眼目睹了此泥石流的下泻过程,而房主的女主人因在礼堂处围观而在此次泥石流事件中丧生),当时就见一片黑云带着轰鸣声从沟上方冲下并强烈撞击房前的围墙及对面的房屋,瞬间即夹裹沿途的杂物一冲而过,最终泥石流体冲入村礼堂,将这栋建筑击毁,并造成了十余人伤亡的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在全体村民中产生了巨大的恐慌情绪。还没等人们缓过神来在下午的6时左右,其礼堂的后边坡双相继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土体滑坡,再次将被泥石流冲毁的遗迹彻底掩埋,这也就是本次泥石流调查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与典型泥石流表现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

3 结语

(1)红星村泥石流的发生是特殊的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较陡的地形和充足的沟谷堆积物是泥石流发生的内因。

(2)山区群众缺乏地质灾害的预防知识,本次灾害中,人员不应聚集于低洼沟口地带。

(3)福建沟谷中有水田较为普遍,滑坡冲击水田,致使水田中淤泥向下运动形成泥石流。其形成过程与典型的泥石流不同,有其代表性和特殊性。

参考文献:

[1] 门玉明,王勇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篇9

芬兰现有人口530万,国土面积338000km2,有湖泊188000个,称千湖之国。芬兰1917年独立,2002年成为欧盟成员国,是欧盟第六大国家,科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5%,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28%。芬兰是全球第六个具有竞争为的国家,也是欧盟最具研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1水处理及污泥处理现状

芬兰以其干净的水源和尖端的水管理模式闻名于世,在公共和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水管理的问题上年代已久,治理城市水体污染,实施于1962年。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改善水环境,早期主要依靠志愿者和水保护协会给那些缺少资金的部门提供了巨大的资助,许多小型管网公司和大型水务公司也是发展该项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为此也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规,经过30年左右的不断完善,20世纪末,水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芬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995~2005的10a水源保护目标,主要包括消除富营养化、避免波罗地海域水质的变坏、改善已经被污染水源的水质条件、保持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在现有水平。芬兰政府此决策框架内制定的2005~2015年水源保护政策,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波罗地海域的水质,确保水质安全。图1为1971~2001年磷的处理情况,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水质的改善程度。

芬兰政府下设15个部门,其中有8个部门与水有关,但是各部门的责、权、利非常明确。

芬兰气候寒冷,雨和冰丰富,在南部,有4个月的冰冻期,北部冰冻期超过半年,南部降雪占总水量的15%,北部降雪占总水量的50%以上。芬兰四季降雨量分配均匀,湖域发达,总面积的10%为湖面,尽管湖面丰富,但是目前除赫尔辛基市外,芬兰的供水主要还是地下水。赫尔辛基市主要水源为地表水,占总供水量的78%,地下水占10%,人工补给地下水占12%。地表水为水库水,经人工开凿遂洞输送到处理厂。该凿遂建于1973年,设计年限100a,目前已经运行30余年,仅维修一次。水库水水质优良,只采用常规的处理工艺即可满足标准,由于节水及环保意识强,目前用水量只为设计水量30%左右,具有非常大的富余水量。

芬兰80%污水流入城市污水管道,20%污水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而是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处理同样也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法律是谁污染谁承担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污水不能达标,将采取重罚的策略,最终罚到该企业不能正常营业。以往排入污水管道的污水执行《水资源法》,现在执行《环境保护法》。由于对工业废水处理严格,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相对较好,且水质稳定。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多为常规处理工艺,如北欧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赫尔辛基污水处理厂承担着约100万居民的污水处理。该污水处理厂1988~2004年分三期建设,年处理污水1亿m3,处理规模20万~65万m3/d,污泥产量为2200t/d,总造价2.2亿欧元,其中污水遂道开凿费1700万欧元。赫尔辛基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污水进入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过滤池,经消毒后排放,磷经过化学沉淀去除,经过滤池进行脱氮处理。由于处理厂建于地下,能保持恒温,特别是冬天,温度也能保持在20℃以上,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得水处理单元保持高效效率,出水完全符合海洋环境许可的有关磷和氮的要求。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工艺(一般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加过滤或湿地处理),需要进一步研究。污水处理达标后一部分经深度处理回用,其他的排入大海。

在芬兰,由于进入污水处理厂前期处理严格,污泥中有害物质含量相对较低,目前的污泥处理广泛采用堆肥技术,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业和绿化的肥料。焚烧技术的应用目前仅限于试验阶段,直烧技术氧利用率在80%以上,而我国的直烧技术,氧的利用率在30%,主要是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存在差异。芬兰实践认为,垃圾与污泥混合焚烧是污泥处理的一条很好的技术路线。

由于芬兰的排水设施建设非常完善,加之四季降雨量相对均匀,几乎没有发生过洪涝灾害。

2几点启示

2.1只要政策得当,多龙头治水不一定管不好水

前面已经述及,芬兰政府下设的15个部门有8个部门与水有关,且各部门分工明确。环境部负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保护;农业和林业部负责水资源管理和洪水防护;就业和经济部负责地区水资源、水利及其他工业;社会事务及健康部负责管理饮用水和洗浴水质量;外交部负责国际水事务;运输和交通部负责水运输和气候相关事务;文化教育部负责水科学及其教育;内政部负责预防自然灾害。

国内目前的情况是主要与水有关的有5个部委,水利部、住建部、环保部、发改委、卫生部。通常认为的职责分工为:水利部负责与水源地相关的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行,并开展农村供水工作;住建部负责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的指导;环保部是水环境的监管部门,负责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水质信息;发改委负责供水排水设施的改造、相关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审批;卫生部是供水信息的监管部门,负责对供水水质进行监察。此外,与水有一定关系的还有国土资源部和流域委员会等。现实情况是责任不清,有利益时都管,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最近几年发生的洪涝灾害。笔者认为洪涝灾害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规划、设计、水利、园林、运行维护多个行业,水利部门不能只强调建设部门设计标准低,建设部门也不能过分强调水利部门的水系问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国人的素质等。再有就是流域管理问题。我国有许多流域管理委员会,但是由于都是设在当地政府部门之下,很难实施整个流域的管理职能,而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城市上游取水,城市下游排水,由于流域委员会不能行使管理职能,导致各水系的水质不断变差。波罗的海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海水低浅,航运繁忙,是世界上受污染最严重的海域。芬兰主持的波罗的海国家监督委员会——赫尔辛基委员会很好地保护了波罗的海。笔者认为应该像芬兰一样,成立在中央政府层面的流域管理委员会,改变目前的管理现状。

2.2克服浮躁心态,国家应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技术创新

任何国家想要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必须积极创新,不断进取。建立科学、技术和创新战略中心网络,是芬兰确保未来发展的两项重要的创新举措。研发和创新,除了不可或缺的先进技术外,还需要一定的组合资金、市场信息、销售知识、有效商业模式、品牌意识等多方面综合协调,才能真正获得成功。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芬兰采取了多项积极举措。如整合优势资源,培养未来通用型人才。2010年初,正式将赫尔辛基经济学院、艺术学院、理工大学合并为阿尔托大学,综合原有设计、商业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设立相关国家机构,使其各司其职,推动技术创新。劳动和经济部,负责创业和创新基金,确保运作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率,以及区域平衡发展;国家技术创新局,为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研发新项目提供资助和网络支持,鼓励、推动企业和科技团体的合作,以及制造商、供应商、顾客和终端用户间的合作;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研发、测试、产品审批和认证、信息和风险投资服务,帮助客户开发新产品、更新生产方式有服务,开拓新的商业领域;芬兰科学院,是基础研究的投资机构,以促进科学研究及应用,推动国际科学合作为已任,是科学政策问题方面的权威。世界上一些科研投入大的国家其创新能力均较强,图2是一些国家科研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情况。

我国的科研经费大体上也分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基金三方面。但是,资金的应用不像芬兰那样明确,水专项、863、973、攻关课题以及基金项目研究内容差别不大,笔者认为中国在科研创新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规划,申请科研课题人经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常常为了获得课题,把很多时间放在搞人际关系上,没有或很少有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有政策的支持,二是要有法律的保障,三是要形成科技创新的风气。

2.3在中国真正实现的产、学、研相结合还有很长的路

芬兰非常重视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包括国际间的合作,也就是中国的产、学、研结合。世界公认,芬兰是鼓励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典范。芬兰的产、学、研结合是真正的组合,企业为科技单位和学校提供费用的支持,研发出来的技术首先在该企业应用,知识产权为几方共有,如果技术转让,得到的回报归三方。而在国内,产、学、研更多的是在形式上,而非实质性结合,科研经费大多由国家或主管部门提供,研究成果各自拥有,且多数成果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根本的一点是改变科研体制。用法律手段管理科研及其成果的转化。

3小结

篇10

2020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的主题,牢固树立综合减灾和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思想,提高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及行动自觉,深入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营造人人关注灾害风险、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社会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组织机构

在x政府的领导下,由x应急管理局救灾物资保障股具体负责活动的总体组织协调工作,成立“防灾减灾日”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x应急管理局局长x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应急管理局救灾物资保障股,主要负责“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期间活动的协调、指导和调度工作。

三、活动时间

按国家减灾委统一部署,x月x日至xx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x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开展。

四、活动内容

(一)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各单位根据行业和领域特点,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进一步面向系统和社会公众普及洪涝灾害,地震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生态环境灾害、火灾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x水务局、x应急管理局、x自然资源和规划局、x生态环境局、x消防大队负责落实)。向社会公众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并在重点场所和区域,开辟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x教科体局、x科协、x红十字会等负责落实)。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运营商向社会公众“全国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x发改局负责落实)。协调x广播电台、电视台安排时段播出防灾减灾公益广告、公益宣传片(x委宣传部负责落实)。

(二)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报道

组织xx广播电台、xx电视台等x级媒体充分利用新闻会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乡(镇)、各部门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x委宣传部负责落实)。

(三)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

各有关单位根据行业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各类易发灾害可能带来的威胁,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风险灾害隐患排查,重点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民爆器材、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水库河流、森林草原等的隐患排查,并开展集中整治(x教科体局,x发改局、x公安局、x应急管理局、x自然资源和规划局、x住建局、x交通局、x卫健局、x市场监管局、x文旅局、x水务局等分头落实)。

(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开展工厂、学校、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演练,并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消防知识(x消防大队负责落实)。组织全x中小学师生集中开展地震疏散演练(x教科体局、x应急管理局负责落实)。开展户外应急救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x红十字会,x生态环境局负责落实),在商业住宅楼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建筑工地“防灾减灾日”暨工伤预防应急救助演练(x住建局负责落实),组织开展启动应急响应桌面演练,针对汛期暴雨等极端天气,启动内部应急响应(x气象局、x水务局负责落实)。

(五)畅通应急疏散救援通道

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职责,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中突出重点,开展生命通道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提高社会对生命通道重要性的认识。要针对高层建筑、医院、学校、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检查各类影响应急疏散和救援的突出问题,包括占用堵塞和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门窗存在障碍物,疏散辅助设施损毁或缺失,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等,打通民众生命通道。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分清责任,第一时间督促整改,确保应急散疏散和救援通道畅通

(x消防大队负责落实)。

(六)抓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各相关单位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抓紧研究谋划提升本行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全面提高抵御事故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提升全x综合减灾能力;要整合各类救援力量,配备现代化先进救援装备,不断提升救援能力(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落实)。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防灾减灾活动期间,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围绕今年防灾减灾宣传主题,参照x的做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确保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顺利开展。

(二)落实工作经费

防灾减灾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需要落实经费保障。各乡镇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设备设施和救灾装备的经费投入,建立防灾减灾经费保障制度,保证防灾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