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和管理

篇1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运而生,成为高校纷纷开设的重要课程。金融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信息管理与系统专业的建设领域,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成为深化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对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分析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几点建议。

二、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的清楚认识

从实际来看,金融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缺乏培养目标的明确体现,导致培养方案操作性不强,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一方面,疲于应付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缺乏充分的考量,在实际中缺乏系统性、实效性;另一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多,培养内容呈现出“拼盘式”结构,无法形成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关联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参与培养的积极性欠缺。

(二)专业实践培养构建力不足,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金融院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表现出“模式单一、构建力不足”的尴尬情形。首先,金融院校尚未建立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以至于培训习题不完善,出现实践培养系统性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其次,培养模式单一,是当前金融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的瓶颈。依托单一的实践培养模式,不仅无法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难以构建科学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制约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才培养工作建设缓慢

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是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来看,很多金融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展及创新等工作,并且教师实践培训能力不足,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设中,表现出工作能力欠缺,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需求。

三、优化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指导。首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下图1所示,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实践培训体系的建设。从中可以看出,金融院校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扎实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完善的实践培训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实践培训的实效性。其次,师资力量是扎实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加入,对于金融院校优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篇2

关键词:企业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1]。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是一个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何对技术不断创新,如何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管理制度研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内涵

1.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界定。一直以来,大家对创新型人才定义的概念是指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对劳动有所创新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创新型技能人才与管理创新型人才、党政人才、科技人才不同,创新型技能人才是指在传统高技能人才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提出问题又能分析、解决问题,守规矩但敢于革新,富有个性又有团队精神,能较好地解决企业一线技术难题的专门人才[2]。企业创新可以理解为企业遵循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规律,对企业的经营观念、经济行为、管理制度等进行新的调整和组合的过程[3]。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必须要立足于企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成果要有应用价值,为企业带来价值,并且创新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是对“创新人才”以及“创新技能人才”概念的进一步拓展。

2.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具有的素养。(1)奉献素养。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有时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具有为企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自觉性。当然,无私奉献并不是否认了个体的利益,而是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要从事的是一项具有极其艰巨复杂的现场实践活动,因此需要他们既要有敢于质疑、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还要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物质和智力精力。(2)知识素养。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虽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这就需要他们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知识结构,同时还需要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从而较好地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和转化,为企业促成创新性成果的产生[4]。(3)意识素养。意识素养包括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好奇心意识和信息意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工程和项目不是说由哪一个人来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团队。因此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善于整合多方力量、争取广泛配合,在团结协作中从事创新实践并获得创新成果[5]。企业的创新活动源于创新意识,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只有在创新和好奇心意识的驱动下,不断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因素,才能具有创新动机。(4)个性素养。独立个性是进行企业创新性活动的前提,创新活动需要技能人才凭借独立自主精神,顽强而坚韧的意志,不盲目追从,依靠自信心敢于挑战权威,才能取得非凡成绩。

二、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1.加大职业教育创新意识培养的力度。学校是培养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放弃原来的“满堂灌”的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学、练、做”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1]。教学内容上,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将有用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倡逆向思维,捕捉创新灵感,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研究能力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大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开发。首先加强政府及企业对人才开发的重视,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开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次加强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员工培训。建立多元化企业培训体系,把培训作为企业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主要环节,以满足人们具有创新型能力素质的需求。很多企业领导认为对员工的培训是没有必要的,感觉是在浪费精力和财力,即使有了效果,未来的员工流动对企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目前的企业培训仅局限于流于形式上的上课和开会。

3.营造有利于企业技能人才创新的环境。如果一个企业员工对他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兴趣,那么这个员工的创新意识就会很强。如何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这和企业环境是分不开的。首先,企业要为员工提供一种轻松、自由和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其次要尊重人才,为了激发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要以尊重个人价值、发挥人的最大潜力为终极目标。

三、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管理制度分析

1.科学的人才使用制度。一个企业要想充分发挥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优势,首先要会使用人才,需要认真分析工作岗位,选择具有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根据个人的发展特点,帮助设计个人近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帮助员工努力实现规划。其次要建立员工内部竞争制度,企业要让员工树立竞争意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让员工意识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企业建立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员工在竞争中成绩突出的被奖励、被提拔。对于暂时落后的员工企业不应一味指责和批评,而是应给以足够的关心,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让他们鼓足勇气投入到新一轮的竞争。

2.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动企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激励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物质激励是对员工付出的一种回报。有效的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更能够激励员工的荣誉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把握好激励的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主动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创新。

3.人才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与企业的其他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把各种专业管理制度同每个具体的岗位责任结合起来,把员工的利益、权利、责任和企业的经营状况结合起来,使得创新型技能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加强谨慎性和责任心,以主人翁的心态进行技能创新。这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责任感教育,使每一个员工意识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从而自觉地、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岗位责任制一旦制定就不能随意改动,否则就会使员工对该制度失去信任,必须遵守,谁违反了就必须受到惩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应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创造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宋娟 高小好 单位:徐州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管平.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银丽萍.泉州民营企业创新型人才开发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4.

[3]张蓓蓓.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与激励[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核应急;跨学科;知识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14-02

一、跨学科知识型核应急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核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首要技术手段,安全发展核电是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市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核能与核辐射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家核应急工作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核应急人才培养日趋重要。

(一)核应急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切尔诺贝利、福岛等事故的教训表明,若未能迅速将事故控制于场区内,就容易引发火灾、核泄漏、社会恐慌、人员伤亡等相互影响的衍生事故场景,形成非常规的灾害链式演化效应,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此类问题机理复杂,往往需要核电、环安、医疗救援等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人才在应急管理人才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协同应对与处理。这对核应急人才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在纵向上,作为处理特定核事故场景的专业人才,要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且在横向上,作为复杂非常规突发事件响应的应急人才,需要清楚了解核事故演化的一般规律,理解应急管理基础的、共性的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核应急知识与自救他救的基本技能,以形成跨学科知识沟通、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图1)。

(二)跨学科核应急人才的培养是核特色高校的历史使命

遵照主席关于加强核安全应急能力建设的指示和《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二五”规划》的统一部署,依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2014]6号文,设立以南华大学、苏州大学等为依托单位的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南华大学已建成以“核燃料―核技术―核环境安全―核能经济产业―核应急管理”为主线的核能安全开发与应用的学科链,基本具备培养核应急纵向专业知识与横向跨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实验环境。因此,培养具备核安全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核应急人才,已成为部分核特色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强化跨学科知识型核应急人才的培养,将跨学科应急管理共性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对拓宽学生就业面,全面增强学生学习与就业自适应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及时有效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输送优秀的核应急人才,对我国核能产业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二、现行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一)院校长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现阶段,专门针对跨学科核应急人才需求的院校培养模式仍十分罕见,传统教育观念只重视纵向专业知识人才的培养,围绕特定职能展开,为了更好地迎合各行各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学人才培养的类型和主要方式仍是按学科、专业进行划分,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本专业内的知识,侧重于给学生传授一般定向管理和技术工作所需的技能,强调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最优决策。这种培养模式没有将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提升到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割裂了学科、专业间的横向协同作用,培养出的定向专业人才不具备环境自适应性,无法满足复杂、不稳定环境下的核应急响应需求。

(二)专业机构短期培训模式的局限性

德、美、英、加等先进核大国以提高核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自愿者的核应急响应知识和技能、强化公民的核应急救援意识、普及和提高核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等为目标,形成了一套涵盖培训制度、课程体系、培训方法等各方面科学系统的核应急培训模式(IAEA 2010;蒋铭敏 2009;姜文华2012),为国内刚起步的核应急培训事业提供了指导和参考。专业机构的核应急培训模式以核应急响应亟需的横向跨领域知识与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具有专业化、效率高、知识覆盖面广等特点;然而,与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培训时间过短,内容不够深入,人才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培养出的应急人才环境适应性不足。

三、跨学科知识型核应急人才的培养思路

核应急人才既要精通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通晓跨学科的应急管理共性知识,这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焱 2011)。南华大学核应急培训基地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交叉学科)的优势教研资源,积极探索跨学科知识研究与教学的人才培养思路:

(一)建立纵横结合的跨学科培养框架

跨学科人才在具备坚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应对能力。国内虽已形成成熟的“专业培养”与“双学位”“辅修”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案,但学科知识间的紧密结合程度,学生的知识融合运用程度均未真正达到跨学科培养的内涵要求。因此,有必要设置纵向专业知识与横向共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现行各专业培养方案探索具体的跨学科培养模式框架,整体考虑综合结合的跨学科培养流程。

(二)建立系统的跨学科知识课程体系

全面、权威、实用的理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现行高校均已具备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而针对特殊的跨学科的横向核应急共性知识需求,缺乏可参考借鉴的规范与成功案例,相应的课程与教材设置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我国实际核安全现状与趋势,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扩展相应的跨学科共性知识课程体系,是成功培养核应急管理人才的必要途径。

(三)设计有效的跨学科技能实训机制

系统、高效、可靠的技能实训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为理论知识的巩固理解与熟悉运用提供实际操作与训练的环境,是核应急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需要围绕特定核事故对应急技能的需求,结合高校现有“核应急设施、设备”等专业实训资源,设置如“核应急演练”、“核应急仿真”、“指挥协调”、“协同决策”等跨学科应急共性知识相应的实训计划与流程。

(四)建立高素质的跨学科教师队伍

跨学科知识教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某学科专业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跨学科核应急共性基础知识;作为跨学科知识教师,不仅要通晓核应急共性知识,还要了解应对核事故灾害链不同场景所需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加强跨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共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aurentF.Carrel.TrainingCivilservants For Crisis Management.JournalofContigenciesand CrisisManagement,vol.8. 2000,(4).

[2]姜文华,孙健,来永芳.h核发达国家核应急培训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辐射卫生,2012,21(2):214-215.

[3]卢文刚.中国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2).

篇4

我国高等教育时值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如何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建设双师双能型队伍,推进产教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产教融合;旅游管理;转型发展

一、研究背景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3]1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5〕89号)中明确提出“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科学制定实施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突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如何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树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摆在地方本科院校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产教融合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并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学校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以及相关的科研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式[1]。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当地企业服务,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责,产教融合就是实现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途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旅游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与服务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个行业领域所需要的实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及专业实践为基础,达成供需一致。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全力进行各项教学建设和改革,并建立与此改革相对应的运行机制,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办学特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现状

产教融合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和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都是其典型代表[2]。美国是最早实施产教融合的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通过强有效的手段打破学术研究在高校教育中的绝对地位,将企业实践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以此保障美国产教融合教育的有序高效进行。日本的产教融合主要通过从企业选派兼职教师传授实践操作及管理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企业派遣员工到学校进修提升理论知识素养等途径进行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双赢。发达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的成功模式及做法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我国,产教融合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有关产教融合教育的研究内容及角度也越来越丰富,如黄建伟(2009)对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两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3];赵爱华(2009)、蒋长春(2011)、郭栩东(2011)、潘冬南(2012)分别以不同的旅游院校为个案对产教融合教育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王健(2012)对我国旅游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旅游科学研究是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的导航仪,旅游产业是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的原动力,旅游教育是旅游产业和旅游研究的人才库等[4]。

三、主要问题

近年来旅游院校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产教融合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我国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正式起步较晚,不少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能适应产教融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产教融合教育中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不科学。目前,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缺乏自己的特色,多照搬国内外其他学校。其次,产教融合基础不扎实。一方面,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有弱化实践教学的倾向,只是形同虚设,表面看来内容丰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停留在“劳务输出”的层面,短期内解决了旅游企业用人的困难和学生实践学分的取得,在成效方面没有实现“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所以很难在教学中全面涉及到实际的工作问题。第三,产教融合机制缺乏政策鼓励和保护。由于鼓励政策的缺位,使得教师多忙于自己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产教融合教育中去,教师也很难走到企业中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或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使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鼓励政策的缺失也使得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不愿在实习生身上投入过多资源,仅仅把实习学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无法实现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培养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真正实现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产教融合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定位、教学体系、培养途径及师资建设等方面推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四、创新措施

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在2003年底通过省教育厅新增本科专业专家组的评审,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成立,2004年9月开始招入全日制本科学生。2006年11月旅游管理专业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试办专业评估,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已有八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旅游管理专业始终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应用性教育,职业化取向”的原则,坚持为旅游业发展培养职业性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专业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辽东学院向现代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管理专业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在“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建设双师双能型队伍,推进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确立人才培养定位高等院校的发展既要立足地方,更要着眼行业,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科技服务适应行业功能,建立行业指向性明显的需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5]。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方位的调研、反复论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实施“错位竞争”战略,坚持为旅游业发展培养职业性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专业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必须秉持“应产业所需,育产业英才,解产业痛痒,为产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明确“应用性教育、职业化取向”的办学定位,固化“遵循教育规律,顺应行业需求,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理念,咬定“校内做标兵、省内有特色、业内受欢迎”的奋斗目标,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举办“家长欢喜、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旅游高等教育。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设计图,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中,我们以社会发展需要的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复合的知识构架为内核,将管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突出前沿科学,注重和加强实践环节,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在制定方案过程中,为了解决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性问题,实施与省内老牌旅游管理专业学术性取向的错位竞争,我们依据职业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办学定位,针对旅游业实践性与涉外性较强的特点,按照“应用性教育,职业化取向”的原则,确定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二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整合和优化;三是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既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又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保证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建立科学的培养计划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形成了“一个专业,三个模块方向,二二分段”的教学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构建了“行业认知、课内实训、阶段实习、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产教融合为依托,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打造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品牌,探索应用型的产学研合作;构建“阶段学习、阶段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适应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可靠环境。

(三)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政、产、学、研相结合是落实产教融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使四者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在办学过程中,精心谋划、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与旅游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条件一流、环境仿真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打造,为产教融合的实现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首先,我们精心打造由企业注资装建、校企合作经营的实体性校内实践教育基地。2012年辽宁新友谊公司注资400万元对辽东学院商务宾馆进行了颠覆式更新改造,使得设于其内的酒店管理专业实验室水准有了本质性提升。2013年6月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正式启动了与丹东中青国际旅行社及丹东市旅游局合作共建“辽东学院大学生旅行社、辽东学院旅游与文化创意坊”等两个实体性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工作。“三位一体”校内实践教育体系的形成对“一个专业、三个模块、二二分段”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及对实战型酒店管理与服务人才和导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引入社会资金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是实施产教融合的一个创举。其次,与知名旅游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是产教融合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我们与北京地区8家豪华五星级饭店及丹东地区14家国际、国内旅行社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这些实习基地成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及教师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员工理论培训的基地。与国内外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共建行业学院的深度合作正在谋划之中,这将是我们进一步进行产教融合、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三,为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整合社会资源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我们于2013年9月与丹东市旅游局正式签署了《辽东学院与丹东市旅游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签署,为学院师生向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奉献智慧或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为吸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制度框架和操作平台。

(四)实施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要实现产教融合,教师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是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方位师资培养。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采取多种途径不断加强教师学术修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师学术修养提升方面,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历进修和非学历学习相结合等措施。近两年我们选派了4名教师到美国进修学习,12位教师到台湾文化大学进行访学,这些进修有效开拓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了解和学习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我们与全国排名前五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达成合作意向,邀请郑向敏院长三年内每年累积来校为师生集中授课一个月,介绍旅游业前沿问题及其旅游研究方法,并针对每一位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讲授课程、研究方向“对症下药”,迅速提升本科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采用“本科教师深入地方旅游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的做法组织教师在本地的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利用寒、暑两个假期组织教师集中深入北京昆仑饭店进行专业实践培训。从2016年寒假开始,我们有序安排本科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践工作,保证了产教融合下双师双能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只有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在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革,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才能顺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机制的构建[J].才智,2014(24):185.

[2]熊文杰.从国外产学研模式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形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7):190-192.

[3]程晓丽,余向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4(3):117-119.

[4]王健.旅游产学研三位一体运行机制的深度思考[J].旅游科学,2012(1):1-6.

篇5

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是指为满足园艺产业市场化和农村建设的需求,在拥有园艺生产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园艺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且可实现土地、资本、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推动园艺产业市场化进程的人才。据农民日报和中国农业新闻网调查发现,农民现在反映最多的问题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不足,农业人才的缺乏,故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园艺产业市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园艺产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产业的重组、联合、资源调配和品牌建设等亟需园艺管理型人才;且新农村建设对管理型人才的要求更高。其次,园艺产业的管理和技术已经不仅是指田间管理,而是经济学、园艺学、生态学、农机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综合利用,园艺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亟需园艺管理型人才。最后,大园艺产业还涵盖了贮运和加工,实现园艺产品综合效益需要管理型人才的支持。

二、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现在转型期的我国园艺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质量要求更高,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园艺人才培养和创新的重要基地,人才的类型和质量至关重要,故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1.提高园艺专业认知程度。受传统观念影响,农科类专业普遍不受欢迎,甚至部分高校教师也存在被动择业的现象,其思想仍停留在“脸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工作懈怠,所以进行管理型复合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整个社会对专业本身及发展程度的认知,即现代农业具有新的耕作制度和运作模式,已实现与现代科学的有效结合。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认知程度的首要任务是使教师和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农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思想水平层面上提升专业认知度。其次提高学生认识园艺产业重要的经济地位,包括农业的附加经济价值,解决长期以来农业经济价值低、农业产值低的思想观念,实现低投入、高收入、高效益的园艺发展思想。最后应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园艺产业整个链条的了解和认识,在现实层面上实现整个现代园艺产业链的深层次认识。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管理型园艺复合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园艺学专业的基础上,实现“大园艺学科”,并与园艺产业市场接轨,这将会在园艺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园艺由“田间”走向“市场”。但现在园艺类本专科多侧重在园艺及相近学科的学习,跨学科课程涉及较少,所以提高园艺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在原来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专业选修课或公选课的形式进行知识补充,使课程体系覆盖整个园艺产业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建设要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验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课程体系既要覆盖广,又要突出重点,层次清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人才培养的必选课程应重点实现学科配套,在体系专业性的同时加强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相关课程设置,实现大学科交叉。公共选修课课程作为学科知识的外延,其建设尤为重要,应纳入园艺教学大纲建设,并针对专业建设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以实现知识系统、全面化教育。

3.提高师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师资队伍高质量人才培养建设的关键,是高校特色形成和优势体现的根本,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优良教育的保证。然而近年来大学发展过快,虽然人数在急剧增大,但教学“软件”及“硬件”并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优秀教师资源的缺乏、教师知识体系陈旧以及前沿科学知识的缺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质的变化;同时实验和实践设施不能满足师生要求,更新缓慢且部分与市场脱节,所以加大师资和教学设施投入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师资水平建设首先应加强广大教师的培训,包括教师对新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吸收和拓展,同时建立“新老教师互助”,共同带动教学发展。其次应加强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利用校内知识平台搭建现代化产业模式基地;同时还要通过校办基地、实习工厂或直接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市场化园艺产业的教育,实现“产学研”。

篇6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要想在教学中改变这种情况,就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

一、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教学现状

1.缺乏酒店管理专业特色

一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特色,不能满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需要。二是基础课程太少,显得单调贫乏,这就使得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显得不够。三是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不够,且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不够。此外,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将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很好的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难以体现该专业课程教学的鲜明特色。

2.忽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现行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缺乏,见习、实习课时十分有限;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些有限的课时也难以得到保证。这样一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到位。

3.教学课时安排欠科学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课时安排不合理。主要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容易导致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考核内容单一,考试内容难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见习时间安排不够,与专业教学难以同步进行。

二、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策略

1.优化整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方面,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由于学习时间与能力所限,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和掌握那些精炼的内容,获取最基本、最有效、最实用的知识。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用最精炼的内容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优化整合原有课程体系,将有关联的基本课程按照它们内在的联系对其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现代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使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得到优化,进而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适应整个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将任选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互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还可以开展校外实习,模拟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还可以合理安排教学与考试,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法,重视评价与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酒店管理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3.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增进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聘请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来学校讲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关于酒店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学校和酒店还可以联合开发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为今后更好的从事工作做好准备。

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在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学校必须对此重视。要重视对优秀的教师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修,充实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完善相关政策,对教师在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注重研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前沿领域,关注整个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做好准备。

5.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离不开教学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规范教学的各项工作,促进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为校企合作教学提供保障。比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学时、完善考核评估体系等。

6.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教学离不开现代教学手段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实际工作情境当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与学相互进步,进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篇7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从概念上看,管理会计要融合财务与业务两方面工作,不了解业务,不熟悉业务,从根本上讲也就无法真实、准确地核算、反映业务,更谈不上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独立或组合使用,进行各业务模块资源的优化配置,更进一步控制资源错配的风险。从会计的发展看,随着电网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及其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推广,以及《电力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的应用,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管理会计工作从业务后端或末端渗入业务过程、业务前端成为可能,由此也间接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是指包括专业知识复合、专业能力复合和企业管理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其特点是一专多能,能够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比较常见的有现场项目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复合型,生产设备管理与资产管理复合型,营销业务管理与收入核算复合型,审计与财务稽核复合型等。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通常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一般具备扎实的会计、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知识交融程度高,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二是财务管理思维的创新性。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可以通过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和升华,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发现和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三是财务管理成果丰富性。在财务管理实务中具有宏观性思维,能发现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而且在微观思维上能准确发现管理漏洞、内部控制缺陷及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将财务管理实践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提升。

二、电网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现状

近年来,电网企业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跨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储备、内外培训及实践磨炼等多种机制,使得财务队伍的知识层次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财务人员仍存在自我要求不高、知识结构单一、能力水平不强、创新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尤为缺乏。

(一)自我要求不严,工作态度和能力欠缺

当前,少数财务人员缺少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意愿,后续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观愿望和能力不足,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没有争先创优理念,管理深度浅,问题分析力度不足,从管理会计工作提出的决策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工作认可程度不高。同时在日常业务学习中,没有主动学习的态度,对财务管理方法、理念、案例及会计知识、税务知识等掌握不扎实,对财经纪律执行不严,缺乏依法、依规理财理念,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形成诸多短板。

(二)知识结构单一,管理视野狭窄

虽然近几年电网企业一直在加快财务人员转型,对财务人员进行多方面培训,除组织财务人员到一线生产、营销、基建等岗位交流学习外,也注重从生产、基建、营销等专业岗位储备财会人才,安排转岗到财务岗位。但财会队伍中仍有一部分财务人员受年龄、学历影响,仍局限于原始凭据审核、会计凭证审核,缺乏对生产、营销、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习惯用传统的财务眼光和思路做事,财务管理视野狭窄,成效不明显。

(三)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运用,在电网企业内部,遵循业务与财务系统高度集成、业务协同处理的原则,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贯穿电网公司各级,并全面覆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运维、工程管理等生产经营主要过程,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专业系统建立有效接口,实现对设备资产信息、电量电费信息、财务资产信息等各种海量业务信息的一体化运用。随着电网企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财务工作环境和以往大不相同,相应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加。在现代信息系统面前,部分财务人员感到陌生和茫然,管理手段和方法明显落后,由于缺乏信息化应用技术,无法有效进行管理数据采集、数据转换、分析模型搭建,对大数据分析、信息系统业务在线稽核、财务数据云处理等存在畏惧畏难心理。

(四)创新意识不足,惯性思维潜行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宏观视角和全局思维,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难以打破惯性思维,在财务工作中过多地注重微观层面问题,缺乏敏锐的宏观洞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能很好地从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法治等高度和角度去评价微观专业管理中所碰到的问题,也就难以从宏观上、总体层面为领导决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财务信息和管理建议。

(五)财务思维固化,跳出专业看问题能力不足

虽然电网企业财务部门每年都有不同的业务知识培训,但部分培训内容成效不明显,财务人员仍存在思维固化,方法单一。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当部分财务人员仍以会计核算为主,离不开三张表,分析基于财务数据取数,由于财务数据是按科目来管理,而实务是按照事项来管理,导致财务和业务脱节。提出的问题也以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主,不能揭示业务层面及体制机制性问题,而且工作中发现的财务问题大多也就事论事,不能准确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因分析。

三、创新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策略

“人”是财务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决定财务管理水平的根本因素,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是电网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多专业背景复合,多岗位历练,培养出一批精通财务、业务,熟练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这需要电网企业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也需要在核心价值观塑造、自身定位等方面同步提升。

(一)创新培养机制,增强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在新的财务形势和任务面前,必须用新的视野来看待财会队伍建设,牢固树立起超前培养、复合培养的新观念。一是完善财务人才中长期培训机制。在制定和推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财会业务后续学习任务的同时,制订三年、五年财会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每年培训计划,加大学习培训的必要投入,创新培训方式,激发财务人员参与学习、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财务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团队。二是增强财务培训知识的复合性。除了财务、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培训外,财务部门还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宏观知识的培养,开拓财务人员宏观视野,努力培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谋划财务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价值引领和价值发现的功能。三是丰富学习内容。开展菜单式培训,业务培训与典型经验、管理创新案例相结合,ERP系统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如在财务内部稽核实践中引入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理念,在大数据分析与使用中将财务模型搭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提高财务培训可操作性。四是拓展学习教育途径。建立横向、纵向交流机制,组织内部培训、公司内部跨部门讨论、对外考察交流、参加外部培训及论坛、轮岗或暂调业务部门培养锻炼、到上级财务部门业务挂职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工作,开阔财务人员视野,提高业务素养。

(二)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团队活力

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除了引进之外,更需要单位的内部自我培训和引导,这需要各级财务部门在人事制度中充分体现公平竞争原则,鼓励能者上、庸者下,才能营造财务人才百舸争流的良好氛围。因此,各级财务部门应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目标体系,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和能上能下的代谢机制,优化财会队伍结构,科学配比老中青财会团队,激发财会队伍活力。此外,财务部门还应该为财务人员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业绩导向的制度环境、学有所用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励的创新环境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如鼓励财务人员考取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税务师等,并为取得上述高级职称或资格的财务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和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条件。

(三)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完善自我管理理念

一个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需要以自我管理理念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职业发展、个人定位、会计后续教育、工作实践和理论创新中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全方位的自我突破和全新定位。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认为,自我管理是人类的另一场革命。实际上,自我管理理念要求每一位管理会计人员都要像CFO一样的思考和行动。要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一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敢挑大梁,勇挑大梁,不仅能从财务上着手查找问题,也能从业务中发现管理问题,从数据分析中发现体制机制性缺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管理建议,为各级领导决策做好参谋。二是在会计后续教育中,主动学习,自动加压,不仅学习财务、税务专业知识,而且多触及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更新思维模式。

(四)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篇8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各类高校的分类与定位,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所谓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整合高校与企业的不同优势资源,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纽带,采取学生接受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作与共享资源,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培养模式,能够为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提供推动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国内本科在校生及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步增加,本科生就业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且大量本科生虽然知识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能力严重欠缺,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创新转型发展的焦点。与此同时,学术领域内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也全面展开。1998年“应用型本科”的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出来,此后相关的研究开始大范围出现。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以著作、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形式展现,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等理论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国内外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与借鉴;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改革等。

 

随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问题的研究,突出强调校企合作关系,认为校企合作将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提出需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完善,但大多是从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及市场需求方面加以论述,在具体各个专业类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较多,而很少涉及工商管理这个特殊专业。因此,对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仍需要不断探索。

 

二、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困境

 

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该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升。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其更关心从校企合作中能够获取多少利益。而一些企业则认为校企合作对于企业本身并无好处,甚至认为学生们没有工作经验,还需要老员工的指导,影响了企业原本的正常工作,会造成业绩的下滑。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管理企业更需要经验,而在校大学生往往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更何况管理企业的经验,企业不能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相应的利益。同时,学生到企业实践将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有时企业还要负责学生的吃住问题,也给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高校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但企业由于利益激励不足,甚至带来间接的利益损失,即使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往往合作维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二)合作深度不够、质量较低。受到当前政策、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的实践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更为匮乏,没有形成相应的合作规范、合作准则与合作体系。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活动还处于起步时期,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局限于建立实训基地或实习基地,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找个实习的地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很少关注该基地是否专业对口,而且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也相当松散。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企业提供给实习或实训的在校大学生的工作岗位通常是最基本的、且技术含量极低的岗位,学生只能在某一个基层岗位实践,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人才。因此,仅限于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深度明显不够。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实习能够获得多大的能力提升,是否能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仍没有考核标准,因此校企合作质量难以把握。

 

(三)高校对校企合作内容监控不足。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但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及对合作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注重合作的表面形式,而对合作的实质内容没有具体规划。一些高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与实践项目,希望借助校企合作这一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等实践机会,但多数高校仅仅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后,就不再参与对在企业实践学生的管理与指导。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企业实践是为了获取基本的管理技能,但是高校在校企合作时具体的合作内容设计并不明确,院系对校企合作内容也没有必需的配套教学活动支撑,也对校企合作活动的内容没有必要的过程监控,所谓的校企合作就成为了高校将学生推给企业放任不管的借口。还有些高校的院系进行校企合作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中取得好成绩,所谓校企合作仅限于签署合作协议、举办启动仪式或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聘书等形式上,导致校企合作形式重于内容,并没有对校企合作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致使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效果与成绩并不明显。

 

三、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仍沿袭注重知识能力培养的本科生教育思维,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模式将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平衡校企各方的利益诉求,提升企业合作积极性。利益是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各方主体积极行动的基础。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校和企业两类不同的机构,从本质上讲,这两类主体利益往往难以协调统一,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加以保障。高校在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十分明显且获利较多,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弥补高校实践环节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缺陷,通过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项目,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增强人才培养效果。而企业的利益诉求则较难实现。因此,高校在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企业时应考虑企业是否也能从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找准企业合作的需求点,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才能使得校企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合作时间更为长久。例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知识深厚的优势,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帮助企业撰写项目策划方案,协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同时,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社会资源,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和进行项目开发等,让企业切实感觉到能够在合作中获益,才会有长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保障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效运行。例如,政府部门应建立财政税收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共建合作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工商管理专业也不例外,但是在合作内容的具体设计方面,应更多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采取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合作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共同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平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实践、合作研究企业管理政策措施、校企联合支持学生创业就业。其中,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于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型培养最为重要。校企共建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强实践教学和企业案例模拟分析等模式,增加校外企业实践环节,建立弹性的教学机制,打破原本相对固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的真实过程,而非死记硬背一些管理理论以应对卷面考试。

 

同时,在制订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主动征求企业管理者及行业专家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并深入调研合作企业的用人意向,构建真正体现以应用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校内,让学生在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现校内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企业的甄选与合作内容的监控。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选择合作企业应具有针对性,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成为合作对象,因此甄选优质对口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应选择企业管理业务较多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不宜选择工业技术较强的企业,如可选择管理咨询公司、证券投资公司、销售公司及其他第三产业企业作为合作方,同时还要综合评估企业的实力、规模、类型及社会责任等因素。高校应设立专业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合作备选企业进行筛选、沟通与评估,只有选择优良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应实时监控合作过程。在合作之初应有相应的合作计划及目标管理方案,在实行过程中应有严格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在合作培养一批人才结束后应有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这些是校企合作有效有序开展、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的基础保障。其中,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应建立社会、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共同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逐步转变以往单一的学生评价方式,以完善的评估体系促使科学监控校企合作的内容。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校企双方均应积极探索创新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树立长远眼光,深入合作、互利互赢,才能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

篇9

关键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必要性;实施策略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必要性分析

1.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确保所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的质量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如果仅仅依靠学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其大部分知识技能必须要经过实践工作才能够获得。所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

2. 校企合作可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之势。物业管理公司不断增多,并吸引了许多物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就现阶段来看,物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都在物业管理企业中。但是高校专业教师不足,且师资力量比较匮乏,部分教师专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从而导致物业管理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想脱节。而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则能够有效弥补这方面德不足。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有效利用企业的专业人才,并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来给学生授课,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

3.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推动物业管理专业发展

物力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专业办学时就必须要重点考虑如何把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和操作有效结合在一起。而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该模式不但能够引进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全面的职业技术实践机会,让学生不断积累到实践经验,进而促使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如此,校企合作还能够提高物业管理专业的办学活力,并能促进该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策略

由上文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极为必要,因而各高校要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的策略确保该模式得以切实有效地实。对此,笔者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下几方面策略。

1. 科学合理地选择合作企业

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重点在于选择适宜企业,这不仅是因为后者在综合实力、管理模式与理念等方面在不小程度上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更会对该模式地有序开展构成严重影响。有鉴于此,这就要求各高校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前务必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合作企业。首先,各高校物业管理专业负责人及教师应当充分对当前本地区(或周边距离适宜)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筛查,选出几家优秀的企业。其次,再选出企业后,高校应派出教师对它们开展多方面、多次的实地考察,以此为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开展选择到综合实力强、管理规范以及理念先进的企业。最后,高校在与所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将实训基地建立起来,随后根据协议及该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此为保障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开展。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可以采取将本校部分物业管理工作交由该专业学生完成并支付相应酬劳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培养,如此一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专业技能水平。

2. 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不断改善

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关系着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其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与实践教学效果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Q定着校企合作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设置实践课程时,必须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并对物业管理岗位、工作任务以及服务进行深入分析,将专业技能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给校企合作高效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通常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时,往往可划分为职业基本能力训练阶段、专项技能强化训练阶段以及工作能力综合训练阶段这3个阶段,并对这3个阶段进行有这么结合,从而紧密的联系其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3.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方式

一是采取半工半读制。对于工学班的学生采取两班轮流制,也就是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来进行理论课程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星期六进行顶岗实习,并开展相关实践训练。如此一来,不但能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应用“专业模块”教学。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学校可以科学删减部分教材内容。并出“专业模块”教学。如,根据具体职业岗位来设置若干种专业模块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并从企业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校任职实训教师,如此一来,不但确保学生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职业兴趣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

4. 规范有序的组织管理形式

第一,实行基地企业化管理。学校和企业设立“实习基地管理委会”,并制定合理的章程,对双方职责予以明确。由学校指派基地常务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管理、班级教学、实习计划的落实以及和企业间的协调。而企业主要负责指派专业人员来负责对学生进行服务管理与技术指导。第二,加大对班级组织管理力度。班主任不但负责管理班级学生,而且还负责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基地实行轮班制,例如,两班轮班制,结合基地具体情况实施大班制,两个班级的学生由一位班主任进行管理,共用一套教师队伍,使用一个教室。第三,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干部兼任组长,不但要维持基地的实习秩序,而且还要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所以要在学生中优选数名班组长,并让其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生产过程中,提高其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立秋. 物业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J]. 华章, 2011(34).

篇10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创新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该专业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和管理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已经是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初级研究的阶段,深度还不够,造成校企合作的弊端还很突出,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来维持该模式的运转。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为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急需进行深化和创新。

目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到,面对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意识到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出行业接受的学生,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时,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的训练,更要注重让学生提前学习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的岗位素质要求和岗位的技能质量标准,帮助学生快速顺利地实现由考试型向做人做事型的转变,这需要学校与企业的深度沟通合作。因此很多学校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是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该院创建的“洛桑模式”是被广泛认可的培养酒店管理人员的成功模式。香港中文大学与凯越集团建立合作;内地的锦江酒店集团开设有自己的学校,并与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进行合作办学,希望转变成为国外成熟的教学模式。

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摸索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酒店管理专业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酒店企业配合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N+1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等等。

常用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酒店来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酒店在旺季的人手短缺问题,但突出问题是酒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程度比较低且积极性不高,对学生培养的投入不够,使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充当的只是酒店旺季时的补充角色,而且企业很少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使得教学理论与酒店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要从头学起,既浪费了学校的资源,也加大了酒店的用人成本。

也有很多学校采用“N+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留出一年时间让学生到酒店进行专业实践,但是目前这种模式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很多时候是学校和企业没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实习,有流于形式的痕迹,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酒店真实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学习上难免会有盲目性,甚至会伤害到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一般酒店把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到酒店经营的旺季,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只是把学生简单的看成劳动力,会使学生失去实习的主动性,留下不好的实习印象。

武汉学院主要实行N+1的培养模式,并不断进行改革和深入,与酒店合作的“冠名班”正在积极探索中,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以上几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有类似性,本文主要针对武汉学院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

1、校企合作的优势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使得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多有益之处,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目前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配备的教学设施都达不到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校企合作正好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质量和职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建立更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2)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在与酒店合作的同时,可与酒店一起研究并制定与行业标准相对应的课程和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要求的一致性,完成学生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的无缝对接。对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合格的老师,校企合作过程中会督促学校培养教师掌握星级酒店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企业和学校之间实现三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在酒店实习,酒店给予实习工资,学生既获得了实践经验,又获得了一定报酬;企业则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人力资源;对学校来说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可以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了解行业动态和专业建设标准,实现了合作的三赢。

2、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很突出,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该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也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进行改革的问题,结合武汉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出以下两点。

(1)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难以统一。学校和酒店都愿意进行合作,但二者的目的和利益不一致,这给校企合作的实施带来很大障碍。酒店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与学校合作,可以解决员工流动性带来的缺口;高校实习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又有学校的实习管理制度约束,实习生对酒店来说更加稳定和易于管理,同时可以大大降低酒店的劳动力成本。而学校则希望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技能,掌握不同岗位的要求,更注重学生的培养。利益的不统一使得校企合作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学校想要解决实习问题,酒店需要解决员工不足的问题。因此酒店和学校的合作仅限于提供和接收实习生,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范围领域不够广泛和深入,很难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

(2)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低。根据对实习学生的调查得出,目前学生对实习工资待遇、工作时间满意度较低,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大多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在实践过程中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这导致学生将来从事酒店方面工作的意向较低,就业率偏低会间接影响到酒店专业的招聘情况。酒店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对学生的培养不够,也是学生实习满意度低的原因。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后续评价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评估,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四、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1、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可以邀请餐饮经理、酒店主管等高级人才进入课堂给学生授课,给予较好的报酬,让酒店高管参与实践环节的授课,教会学生实践操作,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一些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最好由在酒店行业相关部门实践锻炼过的、有从业经验的人员教授,一些教师单纯的参观学习对实践教学的帮助不是很明显。因此,邀请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可以地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的目的,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中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另一方面,可以安排一些课程到酒店授课,让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实践,由教师和酒店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实现学生学习的一体化。一些比如客房、前厅、收银等课程需要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可以实行在合作酒店教学,由教师和酒店高管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实现校内外的联合培养,给予学生真实的锻炼和学习环境。

另外,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邀请酒店行业内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使教学方案的制定做到系统化、严密化和实用性。

2、改革评价体系,使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一致

严格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校企合作有序有效进行的保证。学校要尽快建立学生实习效果评价机制,由酒店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另一方面也可以监测校企合作的效果。由于校企双方的性质不同,学校需要在合作中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体系等,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在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基础上,评价标准就要考虑把企业的用人标准、行业的岗位标准和学校的培养标准三者统一起来。因此,学生的评价应由单一的学校评价转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评价的方式,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评价体系,并逐渐形成学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是学校考核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多方式的评价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教师是培养出高质量学生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没有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从业经验,虽然可以帮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结构体系,为就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老师无法胜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要从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转变。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帮助教师在酒店获得实践经验,从而顺利完成教师的转型。学校可以把没有经验的教师派到酒店参与培训、挂职锻炼积累经验,通过企业顶岗或带队实习等方式把教师安排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打造一支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前面虽然提到可以邀请酒店高管,资深酒店人员走进课堂参与授课,但是这种形式通常只是短时间内集中完成的,而实践的内容多为技能型的内容,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其实是需要学生长期不断的训练才能掌握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培养是解决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可以使教师到合作企业中锻炼实践技能,将获得的技能作为教育资源传授给学生,加上学生在实习岗位中的锻炼,就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4、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在课堂上完成,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方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也不能自主把握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课堂气氛很难活跃。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这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明白课程的任务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点,获得哪些技能,可以使用哪些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与合作的企业最好进行沟通和探索,把所授理论的知识点和技术关键点嵌入到案例教学中,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校企双方人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受益,且受益最大。同时学校可以建立模拟的实训室,对一些课程,比如前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行实地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真实的知识运用过程。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要使课程很好地与行业需求接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课程设计时做到按照实际岗位需要的能力设计,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是合理而且可行的,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摆在首位。

(注:基金项目:武汉学院2014年度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水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J].高教论坛,2010(11).

[2] 王娜: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