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融合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经济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经济融合

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经济融合

当前国家层面在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说到底是产业分化下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其本质是并不破坏产业生态。在各自独立的产业生态下,进行价值和利益的交换,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相互渗透,这种渗透的前提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迎合政策的可操控性,从而使原有产业生态升级或者改造,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互为关系,互为条件。从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来看,产业融合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否需要互联网经济的引导。其次,从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来看,互联网经济的方式方法是否能被文化产业所帮助。另外,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互联网经济生态,或者说,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能否被文化产业所吸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可行性

文化产业,国家的定义是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文娱产物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而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定义是以当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收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建设、使用、生产、储存、传送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组成部分。从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产业需要互联网这种网络信息平台将内容进行传播,同时从产业角度来说,文化产业有产品就需要市场宣传,从现阶段来说互联网的传播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互联网的,让更多的人对文化产业的产品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同时,网络上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将调动起各种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互联网的内容创新来源于文化的植入和营销,所以互联网经济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文化的诉求,那么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融合点就有了。

二、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点分析

(一)产业间互相吸引点在哪里

有需求才会有合作,融合首先要满足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是一种产业交融的关系;产业交融产生在产业的边沿处和交叉处,经过转变原有产业产物的特质和市场需求,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转变,从而使产业界限模糊,形成了新的产业关系;当前的文化市场很活跃,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娱乐性。其实,文化产业和互联网早就在无形中开始了自融,文娱产品要通过,从前期的宣传到后面的呈现,以影视为例,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播放成为常态,这里面就存在产业的融合关系,文化产业出产品,互联网平台对产品进行市场化,从而双方共同获得经济利益,这其实已经是“互联网+文化”的经济形态;但这一种经济形态,还不是很完善,从融合点上还浮于表面的融合,从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自融的相关性,以及互联网是内容流传的载体的角度出发,两者是“兄弟关系”,密不可分,少了谁都不行,这是生态所决定的,也是价值所决定的。

(二)利用技术创新是两者融合的前提条件

产业融合不单单是你情我愿,在产业间要寻找到更深入的融合点,那就是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通过技能的交织浸透融合,将原处于差别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全数或个别融入到另一产业中,构成新式产业。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进一步得到了升华,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当前的文化内容产业应该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文化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不够,特别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后,所以文化产业要大发展,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能,从而提高了其经济附加值,比如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享受的文化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文化产业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所以文化产业需要发展前提是互联网技术创新,而互联网经济也需要内容的创新来满足自己载体的价值。

(三)政府引导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

政府从过去的管理逐渐变为对互联网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引导,行政干预市场永远是成不了气候的,现在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市场决定管理手段,也是市场决定产业的融合价值;但政府来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政府引导,还需要政府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所以认识到互联网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两大产业交融面临着很好的时机是政府提出的。文化部的《文化部对于促成文化与互联网联合发展的引导意见》提出文化和互联网的深度联合,有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进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从《意见》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布局早就开始。所以说,政府的引导是融合的外部重要条件不为过。

三、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效应分析

(一)互联网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互联网制造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应该说是积极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主要呈现为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另一种融合是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互联网必须以文化内容为中心,否则互联网变得空洞,而互联网经济同样是依附于将技术创新当作实现手段,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和电子的终端产物,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内容创造;而这些移动终端的出现,可以说给了文化产业更大的舞台;所以技术创新给了文化产业更多的可能,新终端不断涌现,扩充了文化服务业的成长平台。从文化产业生态链来说,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全面而深远的。1.互联网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多媒体技术的实现,对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效应,载体也就是平台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媒体手段的更新,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以目前比较火的自媒体来说,如果文化产业没有自媒体就不能称为文化产业了。在最新的条件下,互联网媒体技术为文化内容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2.互联网传播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传播技术,首先体现了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以传播为基础,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爆的自媒体平台,其最大的产业生态仍然表现为文化娱乐性和知识收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从根本上把原本很小众的内容或者一家之体会成为了媒体内容,成为一种文化属性的产品,所以互联网技术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产业链,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产业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

1.文化产业向互联网渗透。文化产业通过自身携带的品牌、价值和文化营销属性向互联网渗透,从而形成了新的互联网经济生态。文化产物固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这种物质化的载体是没有媒体属性的,其发展较为缓慢,所以在文化产业的经济性上必须要对互联网进行渗透才能体现出其真实价值,那么这种渗透可以看作是文化产业对产品价值所承载的虚构和标记的特性,这是符合互联网接纳条件的。从目前的互联网生态来看,文化产业的渗透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文化产业的作品渗透,其次是产品的渗透,另外还有以人为价值导向的渗透,比如直播、网红经济和文化名人等,都表现为一种文化产业对互联网的渗透,当然最为主流的仍然是文化娱乐产品的渗透。2.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的上游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上游产业的渗透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创新和内容的开发,互联网经济有了自己的研发和品牌影响力。文化产业向互联网经济中的研发、设计等领域的渗入主要是内容的创作,主要包含出书、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策划、艺术品和古玩贸易市场、时装设计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多个行业,这与目前主导的电商经济为代表是分不开的,这些上游产业其实本质上仍然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繁衍。同时,随着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深度交融,以创意设计、互联网内容创新为代表的环节表现出对文化产业的依附。

四、结论

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时代所需,据统计,全球文化经济每天缔造200多亿美元产值,当前文化产业已是全部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特别是以文化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而互联网正是这一文化产业创新的关键动因,在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大融合下,文化产业必须结合互联网经济的生态和手段以及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产业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目前文化产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加快文化产业的升级,其必不可少的就是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从而在融合中得到发展,互联网经济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来满足虚拟化下的真实和文化价值的依附。

参考文献:

[1]吴利华,张宗扬.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2011,(12).

[2]袁丹,雷宏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4).

篇2

【关键词】经济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质;现代化手段

在经济学家看来,文化是与制度并列的一种要素,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数人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偏好和态度。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与西方文明的交汇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更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

一、博物馆、纪念馆的自身价值

《人的活动》是文明人必读的经济学《圣经》――罗斯巴德。

博物馆、纪念馆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精神文明窗口单位,发挥着历史教育和现代文明的双重效应。对外介绍宣传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已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它是知识融汇与语言表演艺术的一种内在综合的表象反映,所以博物馆、纪念馆不单单是规章制度的建立,还有职业素质的具备:

一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三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观众的能力;四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知识修养,不仅自身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博览群书;五是讲解员还应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声音商标是非传统商标的一种,与其他可以作为商标的要素(文字、图形、数字、颜色、气味)一样要求具备能够将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基本功能所必须具有显著特征,便于消费者的识别。声音商标是已经为大众所熟识的,有特定的指向性的声音。首先我们知道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最本源组成要素:版面史料、文物等,然后讲解员根据讲解大纲及展览的顺序,将陈列文物蕴含的内容,运用独具风格的讲解语言,传递给观众陈列所不能或无法表述的文化内涵。其次,博物馆、纪念馆设有公开监督电话,观众意见薄、留言薄,使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服务不断规范和完善。

二、博物馆、纪念馆依托资源优势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一个展览的陈列内容、陈列展品是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载体,但这并不等于展览的布置好了,把门一开等着观众参观就可以了。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主动、不失时机的宣传,不断拓宽教育的新层面,与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节假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充分实现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效益。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每一个展览都有它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让观众了解、理解,以认识到展览的内涵,让文物“说话”,这就需要讲解员在展品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与观众零距离的交流缩短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能充分认识、体会到博物馆、纪念馆一流的服务。一场成功的接待,不仅仅需要讲解员要学会收集观众对展览的反映以及他们的兴趣和希望,再经过整理、归类后反馈,以便研究、总结、运用更好地提高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也正迎合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教育活动的多元化

全球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如此迅猛,以致使今日的许多从事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和理论学者都断言,学习能力是能继续保持竞争有利地位的唯一真正的源泉。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缩影,能否让观众享受到这一精神大餐,能否让观众满意,能否让观众记住博物馆,博物馆除了保证好硬件设施的服务外,还要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地推介和宣传自己,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知晓率。

1.搞好信息资源数字化。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存在于藏品本身,利用数字技术将馆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交流。

2.建立网络平台,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又要实施维护。及时与大众沟通并反馈博物馆意见,使其成为博物馆、纪念馆对外宣传活动中的重要窗口。

3.当然,还要加强媒体宣传报道,积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集中宣传介绍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报道教育基地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效果,逐渐形成规模。

四、加强管理,实现其深远意义

毫无疑问,在一个基本社会里,所有能想到的组织形式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问题在于哪种形式最适用于已确定的任务和社会为达成这一任务所设定的活动范围。在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博物馆管理以及讲解员队伍壮大。要求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有个性特色。当然,要想通过讲解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毋庸置疑,学习和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和传统是必须的,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走的更远。综上所述,在经济与文化视野中审视文明,如何让观众热爱博物馆、纪念馆,热爱历史,实现其更加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向鹏.文化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篇3

关键词:竞争力;产业链;低成本;出版产业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5-0-02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促使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发展,合理地处理好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是当前数字出版行业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的完善,让传统出版行业具备了更好地市场竞争力。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但加强了出版行业的竞争力,也保障了文化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市场需求也使科技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只是一种技术,真正的推广使用与广泛采纳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二、出版活动向低成本转化

出版技术的进步,在出版业中可以体现为三种实现,经济实现、政治实现、文化实现。其中经济的实现是最重要的实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版模式逐渐走向低成本、高效率,这种转化方式增加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并且提高了科学技术对于行业的应用,而随着数字出版的相关领域的不断扩展,技术的因素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也被强化,技术的进步也使出版活动向着低成本和高效率转化,这也为出版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新的发展途径。而出版业一直在人类的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版相关的领域由文化领域开始向着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的多方面产业发展,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创新与文化融合的影响力与塑造力。

三、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内部管理科技化

文化科技的融合也推动了出版界的内部管理的改革,随着技术的推进,出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推进,让出版行业提高了内部管理、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以及企业的竞争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出版行业的发展对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也起到了推进和引导的作用,使得文化科技融合双方互相得益,而出版产业也随之发生了需求的变化,行业的需求使数字出版技术的社会需求增加,也使科技得到促进。

四、文化科技融合的出版商业模式转化

由于数字化出版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出版模式是一种冲击,这也促使传统出版产业转型,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传统出版产业,新的数字出版的商品开始产生,电子图书、电子阅读器以及手机阅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有形的原材料的消耗,掌握数字化的生产设备以及复合性人力资源,也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数字阅读。目前的数字阅读企业也打破了传统阅读企业的垄断。随着商业模式的转换,对于出版产业来说,出现了全新的经营手段和盈利方法。战略定位的更改使出版产业的形象发生了转换,而业务网络的商业模式也使战略定位进行的各种核心业务和相关业务与客户产生联系。而核心的资源也使出版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能力,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各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服务。

五、出版产业的产业链數字化转变

随着文化科技的融合,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图书的产业链,产业链也发生了转变,产业链的上端变为数字内容开发,而数字内容开发是数字出版的发展基础,而在数字化的产业链的上游,由数字出版的内容供应商为主体,将图书、版权等内容售卖,并且从销售中分成。而在产业链中游,是出版商的数字内容出版和对于用户的技术支持,并且同网络的运营商共享收益分成。而在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数字的终端生产,以及相关数字出版的平台和分销,当传统出版社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后,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且进一步的开展数字出版的业务,在产业链中要成为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的立足和方向。

六、文化发展与出版产业转型的互动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文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借助体现群体的共有价值的方法,并令群体成员依此来进行经济生产的程序;第二,文化会影响群体的公平,影响在群体里的决策;第三,会对群体追求方向和社会目标发生影响。文化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版产业转型。数字媒体文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打破了出版的垄断,随着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出版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目前的出版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消费品,也对大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数字出版作品,具有开放性、形式的结构性、内容的动态性等特征。文化价值可以引导出版产业的转型,而数字媒体文化的出现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媒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也融入了更多的文化,网络传播体现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并在互联网上缺少相应的控制机制。也是目前在转型其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重要要素。

文化冲突也揭示了当前出版行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新旧文化冲突的诞生反映着目前物质生产力的提高,而目前的传统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受到了两方面的文化冲击,第一方面是技术革新,从侧面体现出了现代社会意识的进步与发展;第二方面是文化选择,经由增长方式的转型,文化的选择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问题,虽然数量不多,时间也不长,但是数字出版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出版企业,所以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极具重要性的。

篇4

2017年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宁夏银川举办,这不仅仅是一届花事盛会,同时也是一届文化盛会。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清华大学景观系教授朱育帆在风景园林师国际论坛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成为博览会设计灵感的源泉。专家学者们的理念很值得借鉴。

宁夏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人口迁移产生了移民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使得宁夏地域文化呈现多元性、创新性、包容性、丰富性特点。在这样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探讨如何在花博盛会及景观设计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以“花”为主题的硬件物质文化与软件精神文化融合

第九届花博会一方面要赋予其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价值,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另一方面也要为文化、艺术、体育运动提供平台和保障。创意民居的设计、民俗活动的开展等文化体育活动,都将有助于实现本次花博会目标,体现硬件性质的物质文化与软件性质的精神文化融合。

(一)花乡留客

利用现有的条件,打造特色花式星级民居,拥抱自然,体验乡村纯朴、悠然的宁夏人生活,参与各类农事、采摘活动和当地的民俗活动。设计风格迥异的风情园,展示银川的建筑风格,体现民居风情与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让更多的参观者、游人感受宁夏人的生活魅力。体现地域文化,突出民俗文化。

(二)花都风韵

花博会的召开,是全面展示城市形象的绝好平台。以花与文化、花与科技、花与生活、精品插花、精品盆景、精品奇石等为主题活动,在园区各花卉生产基地举行插花艺术大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景观设计大师及花卉园艺师现场竞技,展示插花艺术的魅力;同时还可以举行以赏花、购花、品茶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将“花”的故事与传说融入活动中。

(三)“花卉沐浴”,美哉服饰

创设以“花卉沐浴”为特色的保健温泉沐浴活动场景,满足更多人洗浴的欢愉,洗浴的环境和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保健浴、贵妃浴等。同时开展富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服饰展,具体如下。

1、戴回回帽:回回帽是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一种服饰习俗。

2、戴斯达尔: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相传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达尔做礼拜。现在多数回族群众习惯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乡佬们则缠头。

3、搭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认为这是妇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戴盖头的习俗,一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二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二、构建花博网络媒体

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建立银川花博官方网站、微博客、微信平台,提供献计献策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如“九博会”会徽、会歌和吉祥物征集活动;制作公益广告;张贴、散发宣传画和宣传品;举办“花博会”宣传短信征集活动,评出获奖作品,为其提供宣传平台,在花博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公布,扩大“花博会”影响力。通过这种全方位、多维度、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宣传推介花博会,让本次花博会的筹办、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让创意、创新、创作有序地体现在花事盛会中。

三、在花博园中设计西部美食迎客厅

用西部美食迎客,应着重突出“清真”的特点。这也是民族饮食文化的体现。追溯历史,其实早在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就喜欢用“清真”一词,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清真”一词入诗,唐李白的诗句“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是指“自然质朴纯洁,摒弃雕琢”,把回民喜欢的饮食作为待客的佳品,如八宝茶、油香、馓子、烙面、长面、白皮臊子面、生汆面、八宝甜饭、手抓羊肉、烙羊羔肉等。

四、以花为媒,见证爱情

开展迎花博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提升花博会人气。在花博园中僻出举办婚礼的场地,举办“花好月圆・回汉联姻新人集体婚礼”;同时还可以举办“浪漫一生・金婚庆祝活动”。在宁夏自治区征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人和金婚老人,并各选出30对参与上述庆典活动,让金婚老人为新人证婚。

五、设计体现本届花博会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当今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京冀地区为例,探讨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河北省金融业应当积极争取北京在金融政策和金融资源方面给予的支持,加强与北京的金融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借助政策优势,在机构与产品等方面积极创新,促进区域金融融合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京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目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金融合作 京冀金融一体化

京冀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见表1、表2)。但是,京冀金融合作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更多停留在倡议、研讨等初级阶段,近几年,京冀地区的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了区域之间的流通与合作,效果也初步显现。

(一)实施“区域账单自动分拣系统”效果显著

京冀区域账单自动分拣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北京及河北省的廊坊、涿州、唐山、沧州等地区。以北京和廊坊为例,北京市已有1115家金融机构、廊坊市有117家金融机构直接进行区域账单自动分拣、交换。京冀的其他城市区域的账单自动分拣、交换系统也在日趋成熟和完善,由此看来,京冀的区域账单自动分拣、交换系统已成为连接京冀金融合作、促进京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枢纽。

(二)“异地融资业务”在京冀区域发展成熟

近年来,京冀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种类比较齐全,拥有相对较大的资金总量规模,充裕的资金为实现区域金融合作、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京冀区域内的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尝试着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以客户为导向,通过优质的金融服务,其融资业务网络扩展到了周围的其他地区。

京冀区域金融合作的障碍

(一)经济水平的差距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京冀各自的金融业在自身的行政区内都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北京与河北的各个城市在区域位置、政治地位、经济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京冀之间的金融业态水平呈现出较大的水平差异。首先从总量指标来看,北京无论是银行业资产总额、银行业服务密度(某地区每百万人拥有多少亿银行业金融资产),还是企业在股市和债券市场融资额以及保险业的保费总收入、保险深度(该地区保费收入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而在河北省金融业的总体状况中,银行业资产总额占领金融业的大部分份额,并且存贷业务是主要业务,而资本市场的融资额和保险业的总体水平同北京是不能比拟的。此外,在人均指标方面北京也是处于人均存贷款量第一的位置,而河北省在人均指标方面更是处于落后地位。

(二)存在地方保护严重及行政壁垒坚固的现象

由于京冀处于两个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北京和河北的经济发展规划不可能统一,这样使京冀区域缺乏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作为保障,就使得京冀区域的金融产业政策和金融服务各自为政。如此缺乏跨行政区统一的产业规划,无法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因此制约了京津冀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创新与发展。

目前,京冀两地各自的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机构具有主要控制权,而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高增长存在着的强烈的追求,故而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和控制欲较强烈。然而,地方性金融机构已成为区域金融合作中重要的主体之一。而京冀各自地方政府相互牵制,竞争大于合作,金融发展协调不够,互补合作的动力不足,忽视了整个区域金融合作和效益的提高。使这两大区域至今没有发挥较强的集结资金、融通资金、联结与辐射功能,可见该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金融合作和发展的带动作用仍显不足。没能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之于珠三角那样发挥“正拉动”效能,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对整个区域的合作客观上形成较强的“负拉动”。

(三)表现出集聚不经济及中心辐射能力弱的状态

当前京冀区域金融合作中没能形成集聚在北京这个核心点,向整个河北省辐射的良好型态。如长三角经济区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上海为中心,向整个长三角辐射、联合、覆盖,充分挖掘中心城市的辐射潜能,使其成为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动机。珠三角经济区是以两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即深圳和广州,而“泛珠三角”是以香港和深圳为中心的(复合型中心城市),其基本形态是架起中心和区域内其它地区的多边合作桥梁,实现金融一体化的有效融合。而在京冀区域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就有明显的差距,虽然北京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但在京冀区域金融合作中其并未充分发挥出金融中心的作用,也没有形成复合型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形态,来充分发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导作用。

京冀区域金融合作对策分析

(一)通过“金融资源”的区域综合管理,实现金融资本的高效配置

京冀区域金融合作应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在环渤海地区的丰富优势,尝试以股权为纽带,实现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担保等金融资源的整合,本着建立一个综合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为先导,使京冀区域金融合作的整个金融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有所提升。积极推动两大区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业务的完善,并鼓励两大区域设立跨行政区的分支机构,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业务实力的增强。积极推进区域性产权交易机制的完善,通过区域共享的产权交易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进一步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进行产权交易、投资和筹资活动。

(二)构建完善的 “区域金融市场”,优化整合区域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是金融市场流通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京冀的区域金融合作中,应扩大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区域流通范围,同时提高流通速度,争取实现商业票据在京冀区域甚至是环渤海地区进行自由流通。此外,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依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来推进京冀区域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说信用体系是进行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信用体系的完善能够优化区域金融的生态环境,从而整合京冀区域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立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努力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进程中,京冀的各自行政区为了实现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壁垒等因素,这就导致在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进程中缺乏综合协调机制,同时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出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首先,京冀地方政府应在新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北京为核心,河北作为腹地紧密支持,通过两区域的共同努力,制定一个科学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为京冀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京冀政府应认识到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应摒弃本地区的主观意识,以大局为重,完善的大局型态才会带动各自区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进行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逐步协调政府、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定期进行经济和金融的区域分析,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逐步完善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从而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最后,金融企业、金融管理部门之间要积极加强合作,一方面,京冀地区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之间要充分发挥桥梁和媒介作用,建立相对协调的管理机制,当各金融企业在银团贷款、融资等合作中出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应本着合作统一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来提升区域内整体金融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如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之间要密切合作,本着维护京冀地区金融稳定的原则,在政策执行尺度、制度建设和行动方针上也应更加灵活,积极寻求两地金融管理机制的一致性。

(四)积极优化区域金融环境,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优良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只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良好,资金才能够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由流动,进而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加强京冀区域金融合作必须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做足工作。

区域金融稳定是促进区域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今,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性行业,其具备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等特点,而且其爆发的金融风险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区域内。金融风险处置不当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风险也日渐凸显。所以,为了维护京冀区域金融环境的稳定,区域金融合作必须要共同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京冀的金融管理部门要共同努力,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市场监控的金融风险分析,形成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包括财务风险信息报告,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风险事件和交易欺诈报告机制,风险预警系统等等。只有保证金融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确保区域金融稳定,才能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创造出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的金融环境。

(五)探索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提升区域科技金融的服务能力

北京在金融环境中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区域,其扮演着我国金融决策和信息中心的角色,具备较多的公共资源、财政资源、技术创新等优势,河北省应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充分利用北京金融资源比较丰富这一明显优势,鼓励风险投资和产权交易合作,拓宽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创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此外,河北省作为北京市的直接腹地,可尝试利用腹地资源优势打造金融后台,为北京众多金融机构前台提供服务和支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增加对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同时金融机构提高集中度、灵敏度,增加市场主体,在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来设立客户服务,进行产品开发的基础上,打造能够服务于京冀区域金融发展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与北京强大的金融业实现有效对接。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这一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北京与环首都城市和区域之间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对接,形成以首都中心城市带动、腹地区域共同发展的首都经济圈,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引领区。因此,河北省应努力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挥北京区域金融带来的辐射作用,以京冀区域金融合作为载体,吸引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为金融产业链的形成和区域金融梯次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背景、现状及展望[J].广西金融研究,2008(5-6)

2.余永定. 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2(2)

3.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10)

篇6

关键词:产城融合;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

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新兴产业,江苏省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常州如何能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产业,对促进常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变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高起点、高标准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将其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以广告服务、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等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等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1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规模靠前

近年来,常州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法人单位435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从构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四个行业看,广告业法人单位16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1亿元,增长26.9%;建筑设计服务业1396家,主营业务收入173.7亿元,增长14.7%;文化软件服务业809家,主营业务收入39.5亿元,增长5.9%;专业设计服务业513家,主营业务收入24.7亿元,增长51.5%。全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单位共178家,其中常州有34家,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居第2位,仅低于南京(72家),从发展现状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规模在全省稳居前列。

1.2四大行业中的广告业效益领先全省,步入发展提速阶段

2014年常州市广告业发展态势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全省处于前列。全市规上广告业户均利税总额638.3万元,增长38.3%,增幅居全省之首。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所在地,常州广告业正在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1.3 建筑设计业总量规模最大,但文化内涵还有待提高

2014年,我市规上建筑设计业单位数占全省的23.6%,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36.0%,利税总额占全省的41.5%,虽然我市建筑设计业在单位数、营业收入、利税总额上均为全省第一,但主要是以数量优势取胜,而不是以质量优势领跑。不少企业主营业务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与全省先进地区同行业相比,包涵设计服务的成分比较少,亟需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1.4 专业设计业发展雏形显现,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2014年,我市规上专业设计业单位31家,单位数在全省排第2位,低于南京(39家)。规上专业设计业利税总额1.2亿元,排第4位,虽然我市专业设计业各项指标增长较快,但由于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营利能力较弱,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逐步展现出较强的活力,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二、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

2.1高新行业发展偏弱

2013年,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全部是建筑设计服务企业;2014年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8家是建筑设计服务,1家是广告传媒服务,另1家是文化软件服务。整体产业中建筑设计、广告服务行业相对较强,专业设计、文化软件服务比较弱,在内部结构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实施调整和优化。

2.2平均资产规模较小

我市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单位数量上虽然较多,但在规模上普遍较小。2014年,我市全部文化产业户均资产1613.7万元,其中规上1.4亿元,规下625.9万元。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户均资产530.8万元,其中规上5185.8万元,规下243.7万元,远远低于文化产业平均水平。2014年,全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规模排名前20名的企业中,常州只有1家,单位"小"、"散"、"弱"的特点注定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取得优势,发展受到限制。

2.3整体盈利能力不强

2014年,我市规上文化服务业利税总额共计53亿元,户均利税总额1271万元;其中规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利税总额为29.6亿元,户均利税总额1170万元。从具体行业看,广告服务业户均利税总额766万元、文化软件服务业890.9万元、建筑设计服务业1650万元、专业设计服务业387.1万元,除建筑设计服务业高于文化服务业平均数外,其他三个行业远低于平均值。说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总体效益水平比较低,客观地反映了各行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

三、产城融合背景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设须以人为本,城市发展须以产业为支撑,产业促进须以城市为依托,即"以人为本,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因此,常州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充分依托常州良好的经济、产业基础和优越的科教、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优化创业和就业环境、聚集优秀行业人才,加快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1构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定详细具体的文化创意等产业政策,加快完善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资体制,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今年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关于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常州市首次出台关于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出了针对文创企业的专属金融支持产品,提供了配套的金融支持,帮助文创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助推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健全了文化创意产业制度环境。

3.2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已贯穿于国民经济的装备制造、旅游、信息、建筑等各行各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所承载的品牌、文化、服务、创新等要素,当这些要素在产品上汇集可带来隐含的高附加值,这正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根据常州的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可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在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力量加强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品更新与消费升级;还可以借助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移动端和PC端网页设计等创意设计服务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同样,在常州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常州自然旅游资源较少,要想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培养特色的产业链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逐渐形成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一条龙的循环系统,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已经涌现出像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东方盐湖城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发展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品牌运作、产品销售环节,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促进常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3 以众创空间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众创空间面向所有有创新想法、创新能力的个人与群体,有别于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仅对既有文化企业进行帮扶,是新型的创新孵化器。对于个体文化初创者而言,众创空间的优势是其低成本与灵活性,极大地节省文化创意人员在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变为项目时的资金消耗。而众创空间除了为初创时期的文化创意人员和企业提供培训、资金、管理服务等便利,对文化创意创新项目进行孵化,还可以将自身收益与入驻的优质项目结合,共同成长壮大,兼具孵化与投资功能。可以立足和依托常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打造常州文化创意产业众创空间示范基地,以众创空间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优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结构。

3.4 挖掘本土文化的创意价值,丰富创意和设计的内涵

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创意的重要根基。将文化创意产业本土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赋予现代创意方式以民族化、本土化的创意内涵,比如常州的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等文化遗产,可以合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强这些传统技艺技能与创意设计和时代元素的融合,以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实现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的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以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为常州特有的传统和历史文化提供经济基础和动力支持,促使这些传统和历史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本土文化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互动发展。

3.5 完善创意人才建设机制、引进和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打造上,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意人才。政府应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一方面,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和奖励机制,在产业人才的安居、创业等方面设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领军型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团队,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支持在高等院校设立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紧密结合常州的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联合高等院校和文化创意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文化人才培训,着力培养创意策划、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特效、动漫制作、软件开发、新媒体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急需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 廖丰丰,韦霞,杨卫华. 产城融合背景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 艺术科技,2014(9):7-9

[2] 陈思勤.产城融合核心应"以人为本"[J]. 南方,2013(19):20-21.

[3] 王建彦,纪峰,吴宪霞.连宿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发展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1):8-9

[4] 金卫民.常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EB/OL].

[5]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5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简析[EB/OL].

篇7

工业品牌

华硕难以摆脱的历史

对于70后和80后的消费者而言,提到华硕这个品牌,很多人在头脑里第一反应出现的往往是“华硕品质,坚若磐石”这句话,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华硕凭借巨狮战略从众多品牌中杀出,一举奠定了板卡领域的巨狮地位。从1989年成立初期几百片的电脑主板生意做起,到1996年底一跃成为全球主板第一品牌及最大的主板厂商,在到今天的3C方案代表,华硕用26年的时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IT领域的传奇。

提到苹果,我们会想到创新,提到索尼,人们会联想到匠人精神,那提及华硕呢?品质过硬、做工扎实显然具有太浓郁的工业品牌气息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数字生活让IT设备全面渗透大众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时,质优固然是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但消费者更多需要的是能够无缝融入生活,并传递个人情感诉求的产品。工业品牌显然难以受到消费者青睐,能够在近年来实现高速增长、得到主流市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一定是一个技术品牌、设计品牌乃至创新品牌。

于是我们看到,华硕近年来一直在尝试改变市场对品牌及其文化的认知,尝试全方位融入消费者的数字生活,以此实现整个品牌的蝶变。

技术与设计创新

渴望转变的华硕

从世界最大的主板生产商,到全球3C界的巨狮,从成功开创上网本品类,扭转金融危机中的首季亏损,到出征智能手机这一当今天下兵家必争之地……已过耳顺之年的施崇棠并没有满足于华硕曾经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努力渗透消费者的数字生活,一步一步构筑属于华硕的IT硬件产品生态圈。

从工业型品牌转向技术型品牌是较为容易的,华硕长期以来在硬件产业链上的资金、技术、经验积累让其能够通过一个又一个技术型创新完成品牌升级,但施崇棠从来都不认为“易行门”可以造就百年企业,于是华硕开始不断追求设计美学。对每一个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加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精彩地演绎出完美的产品与体验。提及华硕设计,已经有不少80后和90后能够联想到主打变形应用的Transformer、灵感源于隐形战机的ROG笔记本,但显然华硕并没有止步于技术与设计创新,没有简单地将对企业、品牌及产品的理解停留在文化层面,随着Zen系列的推出,我们已经能够隐约地感觉华硕在努力尝试着赋予品牌和产品文化甚至于信仰符号,华硕对科技产品的理解已经从用户需求、个性的延伸,演化对意识形态与精神载体的塑造。

东方文化烙印

一场关乎华硕品牌的豪赌

Chi系列的推出,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华硕对品牌文化重构的尝试。Chi&Zen对应的气与禅,其产品命名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将中国传承千年的哲学理念融入现代科技产品中,这本身对品牌而言就是极大的挑战。

为品牌打上东方文化的烙印,一旦成功推向全球,那华硕必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现象级品牌,提及东半球或亚洲IT领域,华硕将成为代表性品牌,就如同苹果于欧美、西方市场一般。

当然,任何的企业行为都不会绝对的正确或成功,以2合1形态的Chi为例,欧美市场在当前仍然是整个产品品类的主要消费区域,ASUS Transformer Book T3 Chi这样的产品想要被西方市场消费者接受,华硕需要的是用西方消费者能够理解并懂得的语言去阐述产品以及品牌,东方文化气息明显的Chi能否被理解、接受,对华硕而言不亚于一场关乎品牌转型成败的赌局。

执著于每一个细节的磨砺

Chi&Zen阐释科技美学

猜测也好,理解也罢,关于品牌的东西多少有些浮于云端,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更多关心的还是技术乃至产品本身。华硕为何能将Chi&Zen的轻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外观设计的灵感源于什么地方?执著于每一个细节磨砺的华硕,这一次用Chi&Zen为我们阐释了科技美学的新高度!

Transformer近乎成为ASUS笔记本产品一个标志系列,Chi不但要延续以往经典,更要在追求极致中完成升级。6颗磁铁以及170个直径0.5mm孔的加入,改变了以往Transformer系列的卡扣设计,让用户能够更自然地完成“变形”动作。除像Zen系列一样采用钻石切割处理外,更通过四种刻刀的配合,完成平板部分的金属抛光处理。

以U305为例,设计师用简洁利落的线条,表达对极静、蓄势待发的理解,创新的全周内斜角成型设计,不单满足了对设计外观一致性的追求,更通过内斜角设计,让用户可以从任何角度轻松打开。而在上色和质感处理上,成功地采取高温喷涂和多工序钻石切割工艺相结合,赋予金属材质颜色的同时,也透过边缘的金属抛光处理,尽可能完善每一个细节,将Zen系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用户带来更好科技体验

2015年华硕笔记本

新品会访谈

记者:欧美成熟市场的换机需求是当前2合1产品的主要推动力,华硕会如何将Chi&Zen这样命名具有浓郁东方文化气息的产品推向欧美市场?

华硕:Chi&Zen的命名对于西方文化来讲的确是需要沟通的,施崇棠先生本身对东方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研究和偏好,这样的名字命名可以较好地强化Chi&Zen系列产品本身的极简设计风格。当然,根据不同市场对东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我们也会在传播过程中使用不一样的策略,类似追寻无与伦比这样的调性,同样符合Chi&Zen系列产品。

记者:苹果是不少IT硬件厂商的学习对象,经过较长时间在创新方面的努力,华硕在一些方面的设计及工艺其实已经超越苹果了,华硕如何将这些创新转化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华硕:一款好的产品是否能够成功,在我的理解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并带给消费者更好的科技体验。除本身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外,华硕还提出了快乐客户体验2.0概念,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调校,都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尽量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

篇8

学校以校企融合为基础,构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一是构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行为文化建设体系。包括确立师生的教学规范及相关制度,所涉及的职业规范需求及标准,并进行系统的建筑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日常教学准则实施。二是构建以鲁班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建设体系,使之成为共享的价值观、哲学观。以人本主义为根本,校企共同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定期举行相关仪式,并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三是构建以弘扬鲁班精神为核心的物质及环境文化体系。校企共建校园环境,共同进行校内外实训环境中文化的建设,使深层次的文化更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

做 法

校企共融形素质教育模式。由学校主导,引入企业理念文化进校园,组织形式多样的技能节,开展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各系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背景、择业愿望,分门别类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进行量身定制。企业高管走上讲台,讲工程案例,做专业指导。教师层面则实行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制度,兼职班主任由专业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承担,通过教师主导,融合校园文化理念于教学实训中,使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

校企共编教材及网络学习载体。学校开放校园网络,专门开设学生素质教育网站,另外在产学研及各系网络中提供合作企业的网站资源和信息;同时开放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增加有关人文书籍的采购,扩充图书馆藏书的人文内涵。系统性的素质教育则由校企共同编写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教材、汇编及读本。自2007年开始,学校组织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组对人文学科的教育、民族文化的教育、人类意识教育、精神修养的教育、建筑学科的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培养职业院校人才所需的能力本位、一专多能、竞争与合作、终身学习、情感智慧等为目标,进行建筑类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组。学校现已出版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材,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外文学史略》《中国建筑文化读本》等,并且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在前两学年渗透教学。根据与企业合作的紧密度和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座的情况,与企业人员一起编写《2010年度浙江建设学院校外基地优秀案例集》《浙江建设学院合作企业成员简介》,在成员简介中重点介绍了部分大型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校企共育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定期举行体现鲁班精神价值观的各种仪式与礼节活动,故事、礼制、仪式、集会、教师会议、运动竞赛、社团活动都是很好用以沟通和表达文化的方法。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于2003年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念,依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心理普查、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社团活动、网络交流、宣传普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阳光心育工程于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校园文化品牌。2013年9月,定向体育运动又被评为浙江省校园文化品牌。

校企共建体现“鲁班精神”的校园物质及环境文化体系。首先,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与定位,与森禾集团等企业共建整体校园的植物分类区,强调植物品种的丰富性,体现学习及科普价值。校园的不同植物区块由凯华等多家企业设置了校友林,以体现“念师恩”的主题。其次,构建大量体现“鲁班精神”的雕塑及石头小品。学校的所有道路也都结合建筑历史上著名建筑大师或鲁班精神进行了路名的标识。最后,注重在教学环境设施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引入校园与企业文化。比如在图书馆、实训楼、教学楼中体现各合作企业文化。在校外基地体现学校的优秀文化,如对省级优秀文化品牌“心育文化”进行企业推广,为企业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

成 效

篇9

【内容摘要】自从2015年国家推出“一带一路”的经济活动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加迅猛,经济成果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强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而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进行相互融合,符合产业生态化的要求。也是在新常态下两大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两大产业合理相融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新常态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作为河北发展的重要经济体,为整个河北乃至全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河北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成为河北各产业部门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因此,要发展河北,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来带动整个河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新常态”的内涵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其经济模式、产业生态化发展等方面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与飞跃,用过去的观点与思维来看待中国经济不准确,也不现实。因此要好好理解新常态的内涵。第一,在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调整为一个中高增长速度,以使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第二,新常态背景下,逐渐调整经济的结构体系,提高质量水平;第三,摒弃之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改为集约式的发展模式,不要过分依赖传统的经济模式,而是要不断进行创新,推动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河北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

最近几年,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原有的文化旅游基础上再打造一些新的项目,比如石家庄西柏坡、正定古城等,张家口中都草原等等,这些旅游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利用深圳文博会等招商平台吸引战略投资者正在谋划建设的项目,比如石家庄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目前河北省的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呈现升温状态,其中表现为河北省的文化旅游的构成背景已经逐渐成熟,许多新产业层出不穷,市场逐渐被扩大,也相对完善。河北省整个文化旅游环境前景比较良好。然而,从整体上分析,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还稍微落后于其他省市,现在还有一些发展瓶颈急需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那么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将会很好。这就需要河北对相关问题给予重视,动员相关旅游部门行动起来,进行大力宣传,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推行自己文化旅游产业的营销观念,将各个方式、平台与渠道联合起来,尽可能增大河北省各个旅游项目的营销力度,综合提高中国乃至外国游客对河北省优秀景区及旅游地方的赞美度,将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扬光大,进一步拉动河北整个省份的经济效益。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如果想要河北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出可行性的战略措施,有效地走出河北文化旅游产业在目前发展的困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河北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成一块,一起进行包装发展,来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繁荣,将文化底蕴充分填补在一些旅游项目上,也能使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共生共融。一个城市的文化与旅游是不能分开的,现在的旅游行业是以文化为基石,才能展开一切的经济活动。比如在生产、流通、交换、决策等方面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如果把文化比作旅游的灵魂,那么旅游就是文化的躯干,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就会少了许多魅力,而文化没有旅游促进就会缺少获利。这样说来,文化和旅游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互促互动。一方面,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最近频频打响的地方名人争夺战,竞相申请文化遗产的行为充分说明除了看景购物,追求文化享受已然成为旅游者的另一种风尚。通过文化的辐射与渗透,旅游资源的品味得以提升,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得以升华,旅游的差异性就会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就会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精神享受和更深的审美体验,为旅游提供新的源泉,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旅游是文化产业的助攻手。文化发力,旅游助攻,旅游为地方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引进资金,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市场化规模化程度,建立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生业态和良性循环。

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共生

把这两个产业有效结合在一起,会引发许多关于旅游文化的创新产业出现,继而激发几种综合效应,进一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增长效应。文化与旅游联合发展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增长效应,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经济增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会衍生新产品、开发新市场,从而带来旅游收入增加以及经济增长。二是供需链增长,由于融合会形成投资者、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等一条链式的增长。三是质量增长,文化和旅游融合会使旅游产品更加有内涵,提升了旅游产品的质量。

(二)联动效应。这种效应是由文化和旅游融合后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效应,会产生产业联动,经过融合后,原先单一的产业模式会向着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转变,带动各个产业进行同步发展。同时还会发产生区域联动,不仅可以带动产业发展,也能使具有共同或相似文化的旅游项目得到联合发展,一起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也会产生部门联动,如果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一个部门势必不能管理相应的产业发展,只能是将多个部门的功能联合起来,才能使其融合更具有活力。

(三)创新效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效应,它是融合继续发展的前进动力。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创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会引发许多新产品,而要持续吸引游客,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不然融合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渠道也要进行创新,传统的传播渠道是通过影视、期刊、报纸,而现在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利用这些新媒体来进行传播,将是融合发展的前进动力。

(四)溢出效应。因为文化与旅游进行联合发展,对新技术、新行业的发展引进,会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一是知识溢出,融合后会产生很多新的旅游知识,游客在闲暇时,除了欣赏旅游的美景,还能从中获取一些关于旅游地址与物体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能丰富自己的内涵。二是品牌溢出,如果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势必会引进更多的历史经典故事,将这些故事结合起来,填充在旅游产业中,将带来更大的品牌溢出价值。三是人才溢出,融合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推波助澜,它会需求很多的人才投入到旅游行业中来,同时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从而促使各个产业的不断更新。

五、结语

要想使一个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就离不开旅游行业的支撑,而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底蕴,才使得旅游行业更加生机勃勃,持续性发展,因此需要将文化和旅游进行相互融合。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一种趋势,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的几种效应,将更加带动与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使他们与文化旅游产业共同进步。因此,在旅游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和方式还在不断被推进,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8~9

[2]孙占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发展论坛,2012,5:259

篇10

王维俊(1989―),男,汉族,研究生在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服务贸易;

王华哲(1989―),男,汉族,研究生在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其增长年均速度高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别对旅游各产业链讨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发现在一些特定的产业环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背景介绍

(1)旅游业发展概况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加强。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5.2%。

2011年度,我国旅游服务出口额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四,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额排名第三。旅游业已然成为了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部门。但与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均排名第一的美国、旅游强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业还有待进步一的提高。

就整体来看,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的年平均增速为23%,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6.6个百分点,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94%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85%。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发展报告,2008年,我国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大国,其市场份额为20.8%。2003-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6.9%。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实现了快速增长,具体经济发展潜力。

(3)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势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两个产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均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派生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二产业具有融合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旅游业的产业环节与第六大类――“休闲娱乐服务”重叠部分。而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游、休闲娱乐及其他辅助服务”则直接被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在政策划分方面,二产业的界限逐渐模糊。

在经济领域中,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也已经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园区、迪士尼主题公园等等。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确实有融合发展的趋势,但是就其融合发展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两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共性的方面,同时也存在着差别,如何从共性之中找到融合发展的契机,将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旅游业的特点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我们发现二者实现各全面融合发展并不可行,下面将根据旅游产业链来分别讨论其融合发展的问题。

(1)旅游业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条价值链,位于这条价值链上的企业集群共同创造和分享这条产业链上的价值利益。我们可以将旅游业产业链理解为通过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企业集群。在这条产业链中,企业集群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并通过自己创造的价值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旅游业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服务而获取收入。从旅游业的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构成了旅游业的主要产业链条。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消费者出门旅游的核心在于一个“游”字,即六环节中游览这一部分。消费者由游览这一需求而派生出了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其余的产业环节的需求。当游客没有“游”这一需求时,其余部分的环节是无法创造价值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但是,没有其余部分产业环节的支持,消费者对于“游”这一核心产业环节的需求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消费者旅游这一需求的实现,需要旅游各产业环节分工合作,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我们根据这六大环节,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由于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所以仅就旅游业的主要产业链进行分析探索,而对于其延伸产业链不做过多的介绍。

(2)各旅游产业链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交通,其本来意义在于促进空间位移的便捷,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相差较大。目前日本一大型旅行社拟推出巴士旅游套餐,让人们体验飞檐走壁的忍者和身带佩刀的武士,这可以说是体验旅游的一种,在实现巴士交通功能的同时,给游客带来了旅行体验。但是,究其本质来说,交通本身的所发挥作用难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融合。

游览,这是消费者对于旅游需求的核心内容,本质需求则在于旅游吸引物。近年来,旅游吸引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诉求、创意诉求、体验诉求已经悄然的融入甚至成为旅游吸引物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追求、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外出旅游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旅游吸引物,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这一融合模式逐渐形成了市场。例如著名的迪士尼乐园,几乎成为了旅行的必去之处。迪士尼乐园本身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但是在经济上看迪士尼乐园又是当地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扮演了“游”这一环节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界限在迪士尼乐园中逐渐消失,二者逐渐成为一体。也就是说,在游览这一环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很好的融合。这一发展模式,必将为两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宿,其本质是为了旅客提供休憩的场所,与文化创意产业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全球范围内不乏一些主题酒店,消费者在酒店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确实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例如瑞典冰旅馆,其独特的构造为游客提供了非凡的体验。但是从其提供的基本服务来看,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餐饮,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层,其针对的消费者不仅包括游客也包括了处于惯常环境的非游客居民。一些饭店的装饰包含了文化、创意等因素,但究其本质仍是提供餐饮消费以获取经济利益的部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小。

购物,其中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旅游业中购物这一环节的消费。二者虽然在这一购物环节相互促进,但就这一环节的融合发展来看可行性较小。

娱乐,这一环节本身可以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因此在这一环节上,二者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旅游业六大环节并非所有环节都可以很好的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在先阶段,娱乐、游览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而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环节在融合发展上可行性小,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在中国南方广东省珠三角区域聚集着众多的主题公园和游乐场所,而尤其以深圳华强集团和广州长隆集团的主题公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以社会效益为首要,主打生态旅游观念的长隆度假区在投资规模、地理位置、文化内涵上具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10多年来成功打造中国首批、广州第一个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级旅游王国”,年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入园游客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旅游界的奇迹。

在长隆集团的游乐王国中,生态理念、欢乐主导、经营幸福是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也是其发展至今公园活力的源泉。从其繁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它正是抓住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娱乐、游览两处关键环节成功实现了广州“旅游逆差”,并且在接待游客人次上有望突破每年1500万,未来将跻身中国第一的世界级旅游“巨无霸”。

而娱乐与游览两个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就是创新,面对日益提升的国民生活水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已经大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更有创意的娱乐方式是主题公园吸引游客的灵魂。长隆集团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大胆有魄力,例如2005年推出了与“俄罗斯马戏教父”扎巴斯内联合制作的《月球侏罗纪》大马戏,虽然耗资过亿,但市场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长隆果断叫停换戏,随之《森林密码》的出现,让长隆大马戏团的场子爆棚。

“不可替代”的体验和努力营造的幸福氛围,能够算上长隆度假区的两张王牌,两者各有春秋可又互相融合。每逢节假日,长隆的各大主题游乐园就会推出大大小小的活动表演,有观赏型的、有互动型的,并且表演内容有主线有支线,能够吸引游客沿着表演的内容去体验园区里面的娱乐项目,如“十环过山车上的婚礼”、“长隆零点跨年烟花汇演”等,都为这个园区创造了让游客独有的记忆片段和体验。在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里有五大主题乐园以及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集主题公园、豪华酒店、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生态发展、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等于一体,在抓住“娱乐、游览”两个关键环节后,长隆迅速利用核心优势带动了其产业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与发展。“独具匠心”响应生态文明的长隆生态城,从“吃、住、购”上支撑了长隆游乐公园,而且不是简单的支撑,其配套设施也蕴含了相关的文化故事,比如长隆酒店是国内首创的动物主题酒店,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主题酒店,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佳主题酒店”大奖。拥有1500间主题客房和全国唯一放养白虎和火烈鸟的中庭花园、放养着雪虎、天鹅等珍稀动物的巨型动物岛,生态理念贯穿了长隆的动物世界和主题酒店,让游客来到这里仿佛全身心的置身于一个生态娱乐王国,给人们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四、结论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购物、游览、娱乐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操作性大,交通、住宿、餐饮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小。并不是所有环节都可以对接、融合,找到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十分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作为旅游吸引物,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这一融合模式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升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101-103.

[2] 杨丽娥.旅游产业链刍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