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防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灾害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P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107-03
四川省和其邻省市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不仅在大范围内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而且还殃及到了全国多数地区甚至是境外地区,这次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地震。据统计,近7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36万人受伤,1500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累计受灾人数达到4550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相较于这次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其本身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更为严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所以,灾后重建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从汶川地区所特有的地质结构和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所具有的特征作为出发点。
1 汶川的地质条件
龙门山是汶川大地震的地震发生带,平行于龙门山脉的三条大断裂控制着龙门山的地震活动和地质结构。龙门山因这三条大断裂分为了两个条带,自西向川西平原延展的主要有:茂县-汶川大断裂、后龙门山、北川-映秀大断裂、前龙门山、江油-都江堰大断裂。龙门山的后缘边界即茂县-汶川大断裂,其是邛崃山、岷山和龙门山的分界。高山和中山是后龙门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山势十分陡峭,海拔最低值为3500m,山体的构成部分主要有岩石、花岗岩类及奥陶系、寒武系和志留系所属的下古生界地层。后龙门山和前龙门山既是北川-映秀大断裂的天然分界,也是其主中央断裂。前龙门山的山体主要构成部分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包括二叠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包括自垩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其山势十分缓和。龙门山区和四川盆地形成了江油-都江堰大断裂,也可称为龙门山的主前缘断裂或主边界断裂,由于冲积扇其东侧逐渐发育形成了广袤的扇形平原。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是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其运动特征为逆冲运动,即下盘岩体做向下的运动和上盘岩体做向上的运动,而且伴随着顺时针方向的水平滑动。由于震中断层破裂引发了地震,导致破裂在龙门山的主中央断裂处迅速扩展,使得其主后缘断裂和主边界断裂的变形和运动加剧,其破裂长度长达约300km,其扩展延伸的速度平均为3.1km/s,导致其破坏范围的扩大和破坏程度的深化。
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此次灾后的重建,其首要举措是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各项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原则为结合综合治理和规避、联合短期和长远的工程措施。
2.1 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
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对危险区进行圈定,制定相关的防治规划。在灾区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普遍调查,进一步确认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区,预测灾害规模和类型,动态监测重点的泥石流和滑坡,规划和制定具体的应急救灾和防治
措施。
2.2 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
次生地质灾害地区应当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对震区开展工程建设,如城镇、桥梁、铁路和工厂等的修建,应尽量避免在滑坡体上进行施工和建造,选择开阔、平坦的平原和盆地。车站、公路、铁路和桥梁的建造应尽力避开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易发的危险地带,尽量避免对边坡的开挖;应该科学合理地对矿山进行开采,且在开采过程中应设有相应的排水措施;而对废土和矿渣堆放地区的选择应当为开阔、低洼和少水的地区,避免废矿渣的乱堆、乱采,以维持山体的稳定,防止山体遭到破坏。
2.3 坚持恢复和保护植被
应当坚持恢复和保护植被,对草本植物、乔木以及灌木进行联合种植的原则,在对植被进行恢复的同时对幸存植被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做好森林防火、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恢复和保护植被的根本是控制各类泥石流、崩塌体和滑坡体
源头。
2.4 工程治理
如若交通干线、枢纽、村镇和水库堤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建筑物附近有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则要对其实施工程治理。滑坡治理工程分为两大类:抗滑工程和减滑工程。抗滑工程主要是运用抗滑相关的工程建筑对其部分或者全部滑坡进行抵挡,以期免于或者减轻滑坡所造成的灾害;而减滑工程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地形和土质等状态进行改变,进而缓和或停止滑坡运动。其具体措施
如下:
2.4.1 对滑坡体上的地表水进行排除和防渗处理。通过沟排水工程的建设迅速汇集滑坡内的雨水并将其排除至滑坡外。水沟分排水沟和集水沟,排水沟主要是排除汇集的水;集水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横贯斜坡的沟渠,主要用于对地表水和雨水的汇集。两者同时处理防渗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被覆处理边坡的坡面和坡顶,若该地段透水性弱,则对其重要部分及时进行防渗处理;若该地段透水性强,则对其已经发生的裂缝处用水泥浆或粘土进行填充,并加盖薄膜。
2.4.2 地下水的排除过程主要如下:地表以下3m的地下水可利用明沟和暗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排水,其中暗沟又分为排水暗沟和分集水暗沟,通常情况下,每间隔20~30m处修建一个检查井或集水池;地表深度超过3m的地下水运用钻孔的方法进行排水,其中地表深度在3~5m的地下水运用钻孔的方法进行排水,地表深度在5m以下的地下水运用斜孔进行排水,其孔径约为60ram,并设置2~3层钻孔,这样既可以做到深层水的排除,同时也可以对浅层水进行排除。当其他区域的地下水顺着其他通道或含水层大量涌入滑坡区时,需要在区外建造地下水截水墙,截断滑坡区流入的地下水,诱导其排出地表。
2.4.3 削方减重适用于小型滑坡,其主要做法是在准确把握滑坡面的分布情况、滑坡滑动趋向和滑坡规模后,将滑坡后部土体削去,填土镇压前沿,以此达到增强滑坡稳定性的目的。
2.4.4 修建抗滑桩的具体措施:用35~40cm孔径的钻头于滑坡前沿处垂直穿过滑面,然后插入工字钢或钢管,在滑面下1/3处打入桩基;钻孔也可用1.5~2.0m直径的竖井进行替代,钢筋混凝土为其井内主要充填物。抗滑桩不仅有增加预应力的效果,还有抗滑阻挡的作用。
2.4.5 修建档墙的具体措施:首先挖开滑坡前沿,然后通过网架搭建钢筋混凝土墙。档墙作为抵挡工程,主要适用于对滑坡前沿进行填土反压,这样不仅可以稳定上部斜坡处的滑动,也可以稳定单个坡体滑动。
2.4.6 因河岸常年遭受河床下切和河流侵蚀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使其在地震时常常发生滑坡现象。为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做好加固河床、导流工程和防护堤护岸等工作,以防止河岸遭受侵蚀,从而维持岸坡的稳定。
2.5 避免修建居民建筑和工程设施
在易受泥石流影响的地区,居民建筑和工程设施应避免在此处修建。若无法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则必须加强对泥石流的治理和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
2.5.1 关于引水工程和修建蓄水的治理。于水体补给区处修建截流水沟、调洪水库和引水渠等,用于对泥石流上游的水源进行集中切断或
截留。
2.5.2 拦挡工程的修建主要包含有护坡、拦沙坝、挡土墙和谷坊等,在泥石流的流通区进行层层拦截。
2.5.3 排导工程的修建应选在堆积区或流通区,其主要工程包括顺水坝、排导沟渡槽、导流堤和急流槽等,其目的主要在于将地下水和地表水排除出泥石流区域。
2.5.4 停淤工程的修建应选在下游平坦开阔的河床段或低洼平坦的堆积扇上,其主要工程有拦淤库和停淤场。
2.5.5 固结泥石流物源。通过浅井和浅钻用水泥浆对松散物质运用电渗和加压灌注等方法进行固结,矿渣主要使用化学凝固剂进行胶结,用来避免堆积的松散体液造成泥石流。
3 结语
篇2
各村委会、各责任单位要对所负责的区域已出现或可能发生的地质点进行全面认真调查,准确掌握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受灾面和影响农户情况,并将情况即时上报乡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明确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一)开裂滑坡。
(二)村湖淌地陷。
(三)库区两岸共17处地质灾害,主要是因水库形成,长时浸泡形成不稳定山体滑坡和岩崩。
(四)矿山开采区域,主要因采矿形成大面积采空区,造成地陷、滑坡或泥石流。
(五)南线公路、“王渔”公路一线山体滑坡。
以上地质灾害点汛期(五至八月)和冰雪解冻期(二至四月)为多发季节,在这一时段各区域所在村和主管单位必须进行重点防范。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一)乡人民政府成立以乡长官守国同志为组长,副书记林茂荣、副乡长徐可贵同志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乡社会事务办公室,由钟裕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启林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各地灾点防治所在区域村委会为责任单位,村委会主任为具体责任人;隔河岩库区滑坡防治责任单位为乡移民工作站,其分管领导为领导责任人,移民工作站站长为具体责任人;矿山开采区地陷、滑坡、泥石流以及公路沿线等地质灾害防治,其责任单位为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其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经发办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属人为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进行防治。各责任单位要对所属区域进行全面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三)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各责任单位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救灾意识;国土资源部门对重点地灾点区域农户要发放避险明白卡;教育部门要做好学生防灾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中心要利用广播电视进行防灾预案知识宣传;移动通讯部门要利用手机短信及时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各责任单位要对已出现地质灾害点设立固定警示牌(尤其是公路、人行路两旁)。
(四)认真落实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工作
各责任单位对重点地质灾害点必须落实专人进行监测,发现灾情后两小时内必须上报,上报电话固定为,其监测所需经费由乡人民政府根据各灾害点实际组织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将监测人员名单以及联系电话上报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联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完善修订抢险救灾预案
乡成立抢险救灾应急分队,队长由同志担任,抢险救灾应急分队人员由乡民兵应急分队人员组成,各责任单位要修订好抢险救灾预案,落实好抢险救灾人员。
篇3
第一条 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经镇人民政府同意建立镇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镇级专项资金来源:镇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万元。
第三条 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因自然因素引发或难以确定引发责任人、应由镇级立项治理的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
专项资金具体使用主要包括应急处理、调查、搬迁避让工程、工程治理及应急治理工程、监测预警工程、治理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知识宣传教育、购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需的设备等。
第四条 镇级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设立专户进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贵州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专款专用,保证效益的原则。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上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立项,其经费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二)大型地质灾害治理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后,经费由省、市、县、镇四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三)中型地质灾害的治理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查批准后,经费由市、县、镇三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四)小型地质灾害治理经费由县、镇出资解决。
第六条 镇财政根据批准的项目及经费申请及时将资金拨付到各项目设立的专项资金账户上;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的账户;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账,单独核算,支出按有关财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七条 凡经批准立项的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补助项目,镇人民政府及时解决应承担的配套资金,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第八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要预留质量保证金。保证金按项目总经费的10%确定,待项目验收通过后,由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予以拨付。
第九条 地质灾害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不得用于发放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主管部门不得提取管理费。
第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不得将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列入本项目开支,不得虚增项目成本。
第十一条 财政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将项目实施、资金使用、项目进展等情况,在次年2月中旬前以书面形式报告县财政局和县国土资源局。
第十二条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在项目完工后,由镇财政所和国土资源所组织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检查审计。凡经检查审计认定不符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理和处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4
1.1履带虚拟样机的建立
钻机的履带行走机构采用RecurDyn(RecursiveDynamic)进行参数化设计,该软件是韩国FunctionBay公司开发出的新一代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专门有针对履带设计与仿真的模块低机动性履带车RecurDyn/Track(LM)。低机动性履带包工具箱由链轮,法兰,履带链接,橡胶衬套,辊子护栏和地面剖面库组成。而且低机动性履带包有参数化的部件链齿轮、单缘轮、双缘轮等。利用这些部件,可以快速建立低机动履带车辆,分析诸如履带链接和地面之间的相互接触特性,以及各种工况中出现的结构问题。
1.1.1履带零部件几何建模及组装
GDZ-300L履带钻机选用的是BLD3500A型履带,主要有由履带板、驱动轮、支重轮、托链轮、引导轮、张紧装置组成。利用RecurDyn的Track(LM)模块对履带进行建模,根据钻机设计时所选用履带的实际情况确定各个子模型的结构,确定行动部分各零部件的几何参数、性能参数、安装位置以及连结方式等。钻机的履带虚拟样机有两条履带子系统组成,每条履带子系统包括1个驱动轮、1个张紧轮、6个支重轮、1个托链轮和39块履带板,履带板之间采用双销式连接;钻机采用后置驱动,驱动轮有19个链齿。
1.1.2施加履带子系统内部约束
履带各零部件之间的约束:结构约束(接触约束)、力约束、运动约束及刚体碰撞约束等。施加的主要约束包括:驱动轮、张紧轮、托链轮、支重轮与履带支架之间的旋转约束,定义驱动轮的初始驱动力或扭矩及驱动函数;履带支架和钻机机体(此时以子系统的motherbody表示)之间的固定约束;张紧轮与支架之间的移动副约束,定义张紧弹簧的阻尼和初始张紧力;履带板与履带其它零件的接触约束,该约束由软件自动完成。完整的履带子系统如图3所示。
1.2钻机总成
在RecurDyn模型环境中把建立好的钻机机体虚拟样机模型导入其中,RecurDyn会自动将模型各个组件的材料设置为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各零部件所用的真实材料。为了方便后续的仿真把各个组件合并成一个名为drill的整体,合并后钻机中的各个组件的质量、体积及各个组件间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然而这个合并体的质量和质心是由各个组件共同合决定的。调节两条履带的间距为实际值,把这两条履带的motherbody都改为drill,这意味着两条履带子系统的履带支架以固体约束方式与钻机机体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钻机虚拟样机系统。钻机的总重量约6.32t,运输尺寸长×高×宽为5956mm×2545mm×2050mm,每条履带的接地长度为2000mm、宽350mm、两履带间距为1700mm。
2建立行走仿真路面
地质灾害防治施工现场的道路多为不平整路面,钻机不可避免的要行驶在路障、坡道及边坡上,地质灾害钻机的行走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成功越过这些不平整道路时不发生翻倾和滑移。因此分别建立平坦路面、斜坡、障碍和边坡道路进行分析,在RecurDyn的Ground模块下建立,来近似模拟钻机实际工作道路———粘土道路,地面参数在履带系统中定义,每条履带系统可单独定义路面和履带路面间的接触参数。建立了平坦路面、20°斜坡、300mm障碍、20°边坡的虚拟路面(图5)。图5仿真路面Fig.5Roadsimulation
3地质灾害防治钻机不同工况履带行走仿真与分析
3.1平地仿真分析
开始仿真要先使钻机在路面上处于静平衡状态,然后在0.5s时给样机设定一个650mm/s(2.3km/h)的初速度,驱动钻机样机在平坦路面上行驶。通过RecurDyn动力学仿真得到该行驶过程机体质心竖直方向的位移曲线,仿真路面为粘土,钻机落到地面会发生沉降,在0.5s左右时达到平衡状态,钻机行走时机体质心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最大波动振幅为3mm,波动非常小,显然地质灾害防治钻机在平坦路面上行驶进非常稳定。图6b为平坦路面行驶时钻机机体质心速度曲线,钻机在达到静平衡后开始起动、加速,在1.5s时速度达到650mm/s,而后机体以该速度稳定的行驶,速度值的波动在630~670mm/s之间,最大振幅为40mm/s,未对钻机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可见钻机的在平坦路面行走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220°斜坡仿真分析
同样使钻机先达到静平衡状态,设定使钻机从0.5s开始运动加速加到1.5s速度达到650mm/s,图7为钻机样机在20°斜坡行驶时的动力学模型。从图8a中可看出钻机样机在0~2.2s之间是一个平路静平衡及平路行驶的一个阶段,基本特性与平坦路面行驶相同,不再讨论;在2.2~10.5s是爬坡阶段,这个过程中位移出现两个不同曲率的位移曲线,第一个曲率为履带前缘先接触到斜坡,履带后缘仍在平地上,钻机被架起,该阶段竖直方向位移出现小的规律波动,第二个曲率为整个履带已完全附着在斜坡上,钻机行走平稳;从10.5s开始钻机样机在平路上行驶,位移无波动,行驶平稳。从图中分析可得钻机样机在20°斜坡上行驶平稳。图8b的20°斜坡路面行驶机体质心速度曲线反映出:0~2.2s与在平坦路面行驶是相同的;2.2~5.0s钻机全质量作用在履带前后两轮缘上,地面附作力小,阻力大,且滑转率增大,造成钻机速度下降为550mm/s,5.0~8.0s履带完全与地坡道接触,速度在有规律的小范围波动,此时钻机样机速度略小于仿真设定速度,8.0~10.5s钻机速度出度较大的增大,钻机将要水平行驶,履带平面与水平方向成一定的夹角,钻机质心开始下落造成质心处的速度增大;在10.5~15s间钻机在平路上行驶,行走稳定。在整个爬坡过程中钻机未出现倾翻,行走稳定。
3.3300mm路障仿真分析
使钻机先达到静平衡状态,设定使钻机从0.5s开始运动加速加到1.5s速度达到650mm/s。图9为钻机样机爬越300mm高障碍路面时机体质心的曲线,从竖直方向位移曲线和速度变化曲线可知钻机成功爬越了该障碍,但机体在行驶过程中波动较剧烈,竖直方向的位移最大波动幅度达到了500mm,速度最大波动幅度达到了1750mm/s,此工况钻机的履带行走稳定性较差。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选用的履带无悬挂系统,不具备像军用履带的平衡肘、减震器、扭力轴等结构,在不平整路面行驶不能起到减震、自动调节支重轮的高度来适当适应面的能力。这与钻机在进行野外生产实验时的真时情况相符,当钻机行走在乱石路上时振动严重。
3.420°边坡仿真分析
设定仿真钻机样机从0.5s开始运动加速加到1.5s速度达到650mm/s,图10为钻机样机横向行驶在20°边坡上的动力学模型。钻机样机横向落在边坡上在没有给驱动的情况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钻机有向下滑移的趋势。从图11a、b可知道钻机样机在20°坡道上不管有没有添加驱动力它都向下产生了滑移,履带与边坡的横向附着力小于钻机自身重量在平行边坡上的分力。分析0~0.5s及0.5~10s这两个时间段,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位移都相应的出现两种不同的曲率:没有驱动力的情况下,钻机滑移率较大;钻机开始运动时存在驱动力,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向下滑移率反而小了,这与钻机运动时履带对边坡粘土的剪切力会减小横向附着力相矛盾,需要进一步分析与研究该问题。速度的波动大小在允许的范围内。钻机在边坡上行驶时未出现倾翻,但产生了向下滑移,在行走了6.1m的距离后钻机向下滑移了0.2m,滑移率为3%在允许的范围内仍可视钻机行走稳定,但钻机在边坡上的横向稳定性欠佳。产生此类滑移与钻机的质量、坡角,路面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若要使地质灾害防治钻机更稳定的行驶在粘土20°边坡上,钻机需要向上稍微调整一定角度来形成位移补偿。
4结束语
(1)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完成了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钻机的三维设计,证明了钻机在结构设计上合理,通过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论证了该钻机基本能满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抗滑桩、边坡加固、钻掘生命通道等相关施工工况的要求,钻机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钻机在爬20°斜坡及20°边横向行走时不发生倾翻,越障碍能力欠佳,但不影响钻机的正常工况的快速移机动作,GDZ-300L地质灾害防治钻机具有良好的行走能力及行走稳定性。
篇5
关键词 TPACK 地震灾害教学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P315.25 文献标识码:A
“国际防灾十年”世界会议提出“教育是减轻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理念下,地震灾害教育成为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地震灾害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多地震。在地震灾害中,如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由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可知,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思维模式的不健全,学生具备的灾害意识不够,对灾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不是很好。
因此,通过地理课堂开展地震灾害教育,培养中学生具有地震灾害意识,掌握紧急救援、互助逃生、防震避灾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推动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提升,实现全民地震灾害教育的目标。总之,进行地理教学中防震减灾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2地震灾害教育的传统课堂教学
地震灾害教育主要涉及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和必修1-3的部分单元阅读章节。地理课堂中,多采用“以老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以课本为基础”,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使得教师主要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这种抽象的语言使课堂知识讲授变得枯燥,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的概念框架。TPACK特别强调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职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这与目前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密切相关。
因此,基于TPACK框架进行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由课堂的讲授者向课堂的引导者转变,学生由课堂的参加者向课堂的主体者转变,教学形式、课堂内容、评价方式也向着着新课改所倡导的方向转变,这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开展地震灾害教育的理想选择。
3基于TPACK框架的地震灾害教学实施步骤与方法
3.1教学准备
选取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与地震灾害相关章节作为教学内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理念,教学前将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3.2实施方法
首先,教师播放汶川大地震视频,通过PPT演示文稿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展示中国地震信息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地震的监测、报道等。并由教师提供我国地震的相关资料给之前分好的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讨论、总结我国地震的特点,每个小组派出小组代表总结自己小组的观点。
然后,再由教师汇总并总结各个小组的观点,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该阶段结束后,教师还将对本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及细则,明确告诉学生。教师向各个学习小组提出依据上阶段总结的地震的特点,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索活动,分析造成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以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要求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示本组的成果。展示结束教师小结。
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状况,观察同学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能力的表现。总结同学们的实时表现,对其中表现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把表现优秀的学生颁为“防震减灾小明星”使其定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模拟演练指导。教师总结本节课对地震基础知识和地震灾害的学习,并对学生学习情况依据评价标准及细则进行评价。
4总结
这样的地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不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被忽视,而是发挥的相当充分。即在教师在指导、示范和归纳总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TPACK理念进行地理教学,既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地震灾害教育在地理教学更有效的进行,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不对称、师生相互适应时间较长、学校教学资源较为缺乏、学习内容系统性不完整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修正。
参考文献
[1] 杨毅.“国际减灾十年”简介[J].中国减灾,1999(1):62-63.
[2] 宋雪交,赵振斌.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思维模式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7):68-69.
篇6
1.1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将造成公路交通损毁或受阻,短期内难以抢修恢复,严重遏制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入,及受伤受困灾民的运出。汶川地震救援时,交通运输部的工作组提出的“路水并举,水路先行”抢通战略和“打通水库路,开辟疏运码头”方案,对加快抢通救灾运输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丹江口水库广阔的水域提供了打通水上交通运输线的条件,升船机改造后过坝运输能力将提升至300吨级,若发生地震灾害时也必将成为救援的重要交通生命线。
由于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和地震应急工作的社会复杂性,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很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地震预测预报设施和能力的建设,认真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抢险的经验,结合水库实际,制订、完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使之科学合理有效,并加强与地方的协调配合,做好预案的落实工作。
篇7
关键词:地震;山岭路基;防震原则;防震减灾
中图分类号: TU973+.2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提高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预防和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有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等工作,非工程性措施有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制订(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等。
1地震对山区公路的影响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2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分析
根据四川省交通厅《“5.12”汶川地震灾后公路调查、检测报告》,以及对各种文献分析总结,得出地震对公路交通造成的灾害很多,主要的危害分析如下:
2.1 路基沉陷、扭曲变形
这是较为普遍的震区危害,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因地震造成的断裂错动或地下岩层受挤压、扭曲、拉伸作用发生变形而表现出路基路面变形,二是破坏平原区桥头路基沉陷变形破坏。路基沉陷、开裂或滑移破坏。由于填方与挖方路基的基底软硬不一致,密实度不一致,易沿填挖交界面出现裂缝并与岩土分界面或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地震时形成贯通性软弱面造成滑移破坏。
2.2滑移破坏、路基开裂
由于填方与挖方路基的密实度不一致,基底软硬不一致,多表现在斜坡半填半挖路基,地震时易沿填挖交界面出现裂缝并与岩土分界面或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形成贯通性软弱面造成滑移破坏,地震时,路基边部出现松散滑落。
2.3 路基路面挤压破坏、隆起
受地震面波的影响,路基路面相互挤压、隆起变形,形成波浪状、拱翘状、错台开裂,地表波浪起伏,使路基随之起伏变形,在鼓起地段,产生众多横向张裂缝,严重者将路面面层结构挤走。
2.4防护工程破坏、路基支挡
地震时地基承载力降低、土压力增大、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材质、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震区路基挡墙出现坍塌、外倾、侧移、墙面鼓胀、基础脱空等现象较多。
2.5 滑坡
在强大的地震力作用下引发的山体滑坡是由于大量土石方顺岩层的结构面滑动,导致公路被推移或掩埋。一般常见的是余震发生时山体断裂面上各种规格的土石被震落,在滑坡体后缘顺坡面滚落不断地堆积。
2.6 泥石流
在雨水作用下,地震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加上陡峭的地形条件将会出现规模不一的泥石流。泥浆顺坡四处流淌,导致公路通行中断。在破碎体、堆积物充分的地段。
2.7 崩塌、落石
在地震力作用下,风化严重的陡峭山体上、裂隙发育的、或岩体松散破碎的高路堑边坡路段,各种重量规格不一的岩石会突然崩裂,并伴随山坡堆积物的坍塌,再一起向山下滚落,最后几十吨或数百吨的巨石将公路、桥梁、隧道洞口砸毁,而规格小的岩石和松散的坍塌体则将公路或隧道洞口掩埋。在风吹、草动、降雨、余震的影响下,往往会突然下落,直接危及到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危,令人防不胜防。
3地震灾害公路的恢复重建
3.1 公路路基的养护和预防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抢”、“防治结合”的思想,把隐患消除在日常养护中,因此,公路养护部门要把防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1)时刻关注地质信息,做好监测工作。调查和动态监测所辖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桥涵等设施。同当地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气象动态,做好局部地震、山洪、泥石流的监控和防范工作。
(2)制定救灾预案,常备救灾物资。备好足够的水毁抢修物质和材料,资金有限时可采取与沿线料厂或物质供应商签定汛期即时供货保证协议的方式储备物质。
(3)全面抓好预防,落实好日常性养护。根据不同公路、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制定预防}生养护措施。每年震期前应对所辖公路进行拉网式隐患调查,查出的隐患应在震期之前处治完毕,尽可能把公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大保护公路的宣传力度,提高沿线居民护路爱路意识。调动沿线居民积极陛,参与到维护路产路权的行动中,保持公路及公路防护构造物的完整性。增加植被,改善自然环境,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稳固边坡的作用。
3.2 山岭地区公路路基的防震原则
(1)沿河路线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的地段。
(2)尽量减少对山体自然平衡条件的破坏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严格控制挖方边坡高度,并根据地震烈度适当放缓边坡坡度。
(3)在山坡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半填半挖路基,如不可能,则应采取适当加固措施。
(4)在>Ⅵ度的烈度区内,挡土墙应根据设计烈度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干砌挡土墙应根据地震烈度限制墙的高度。浆砌挡土墙的砂浆标号,较一般地区适当提高。
3.3 地震灾害公路的防灾减灾预案
当灾难发生后,交通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生存线。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按时间要求来制定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预案。
(1)第一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地震发生后的1周内,特别是72h黄金时间内为第一时间段的公路交通抢通的关键期。这一时间段救灾工作主要以生命救援为主 ,第一时间段的公路抢通工作主要就是保障救援,不惜一切代价抢通公路,不间断昼夜抢通公路。
(2)第二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抢通公路就是抢救生命,保障通行则是延续生命。地震发生一周后至一月内为第二时间段的公路交通保通阶段。在生命搜救继续进行的同时,危及广大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险情主要有堰塞湖和疫病,既要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也要及时开展堰塞湖的排险工作。
(3)第三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地震发生一月后至三年内为第三时间段的公路交通重建阶段。第三时间段主要是恢复重建,为地震灾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时段的公路重建的指导思想是与全面恢复路网功能相结合,为重建家园创造条件。
结语
目前国内外对于预测地震何时发生的技术还尚不够成熟,因此抗震救灾也己经转入灾后重建阶段。但是,如何从每次地震灾害中汲取教训,如何提高我国公路抗震能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的重大问题。我们系统分析了地震对公路的影响及破坏程度,以期认识了解地震对公路交通影响,探讨防灾减灾预案。
参考文献
[1]ZHANG D Q,CHEN S C.Learning the kernel parameters in kernel minimum distance classifier[J],Pattern recognition,2006:133-135.
[2]NIJIMA S,KUHARA S.Gene subset selection in kernel-induced feature space[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008,27:1884-1892.
篇8
【关键词】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灾后;重建;思考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林区道路是林区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它对森林经营木材生产、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天然林资源管护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森林经营和管理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阳市西部林区地处岷山山系的龙门山脉中段,面积1171.8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9.68%,除了绵竹金花、天池、清平、什邡红白、蓥华、冰川等六个乡镇外,还有德阳市伐木厂、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绵竹国有林场、什邡国有林场的单位,林区原有各类道路500多公里,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使林区道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共损毁林区道路375公里,给林区单位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帮助地震灾区尽快恢复重建,国务院启动了中央财政基金恢复重建项目和国借国还国外贷款恢复重建项目,项目包括灾区道路建设恢复重建,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也纳入项目,通过五年恢复重建,德阳市西部灾区道路基本恢复,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搞好德阳市西部地震灾后林区道路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德阳市西部地震灾后林区道路恢复重建上新台阶。
一、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存在的问题
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通过五年恢复重建,德阳市西部灾区道路基本恢复,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道路情况不明,全面恢复不易。
5·l2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地质灾害,对当地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地震不仅引发了大量次生地震灾害,尤其使龙门山区斜坡岩土体发生普通的变形破坏,造成了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形成数量众多、大小不等的堰塞湖,同时,这次特大地震还造成地面裂缝、出现活断层等微地貌改变。德阳市西部林区地处岷山山系的龙门山脉中段,面积1171.8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9.68%,林区原有各类道路500多公里,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使林区道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共损毁林区道路375公里,给林区单位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但是,由于林区地形地貌复杂,林区道路损毁情况无法全面调查清楚,要想在短期内全面恢复林区道路十分不易。
(二)规划设计欠妥,工程返工严重。
林区道路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内容。长期以来,道路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但是,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在早期规划设计中,没有结合灾区的实际,还是原来旧有道路的基础上规划设计,没有充分预计到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时常返工,有些路段甚至不得不修改线路。
(三)次生灾害频发,建设进度不快。
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呈现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特点。一般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山体稳定性降低,形成了大量新的地质灾害和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区许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成灾,巨大的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掩埋、摧毁道路;桥梁整体倒塌、被巨石砸断、梁体移位、桥墩开裂、墩身压溃、剪坏、挡块破坏、支座移位或滑落、桥台开裂、桥头路基沉陷;隧道洞口被滑坡崩塌掩埋、洞门开裂、结构破损、衬砌开裂掉块甚至坍塌、施工缝开裂错台、衬砌开裂后渗漏水,已造成林区严重的财产损失、道路损毁和人员伤亡。特大地震使而且当前余震不断,进入主汛期后,降雨量又在增加,灾区地质灾害的频发,2010年8月15日地处龙门山中段的绵竹市清平乡特大泥石流,冲毁已经修建一定程度的林区道路和涵洞,迫使香港援建的由绵竹通往茂县的两条隧道重新设计改道,严重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原定2013年通车的绵茂路还不知何时才能竣工通车。
(四)工程资金缺乏,后续建设困难
德阳市西部市区大部分林区地处偏僻之地,林道建设路基基础差,有些甚至没有路基基础,而且有些地方地势高、坡度陡这都加大了修建的难度,势必要增加放炮、挖机、造桥等费用。而这些林道一般都是迫切需要建设的,由于林区单位和乡镇经济薄弱,资金筹措困难,这就形成了林区道路建设的迫切性与建设资金投入大和筹措难的矛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结束后,已经没有后续资金,加上一些已建好的林区道路,在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一时得不到妥善修复和养护,由于缺乏资金,这些林区道路已经成为断头路。
(五)工程监管不力,影响工程质量。
德阳市西部林区山高路险,在林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有些路段由于监管不力,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原因是个别领导质量意识淡薄,措施不力,检查指导工作流于形式;还有部分市县交通部门管理经验不足,未按合同对工程进行规范管理;项目管理混乱,技术力量投入不足,违反建设程序;一些工程大半年都开不了工,开工的工程也进展缓慢;招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造成过低价中标;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监理工作问题突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利、腐败现象严重,造成资金大量流失;违反法律法规、违规分包、转包工程等。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工程建设监管部门在编人员少,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无力管理到位,往往委托其他有资质的部门代管,代管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代管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难免给工程质量管理留下盲点
二、德阳市西部林区道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策建议
林区道路是林区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对森林经营木材生产、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天然林资源管护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森林经营和管理活动都十分重要,为了在地震灾后能使林区群众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就必须加快林区道路恢复重建。
(一)摸清家底,促进林区道路重建。
要搞好林区道路恢复重建,首先要摸清家底,林区所在单位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清楚各自所辖区域内道路损毁情况和需要恢复重建道路的情况。作为林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环节,通过科学详细的勘查工作,了解清楚林区道路损毁情况,需要修复道路情况,合理选择恢复成林区道路的线位,特别是在地势崎岖、地质复杂、区域气候多变、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中,合理的路线设计为大幅降低路线标高、缩短道路里程、改善不良地质条件、提高行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以及保护山区自然生态,这些都是林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的前提,要以节约用地、保护环境、方便群众为原则,应结合山区地形,均衡其平、纵、横等各断面及曲线所采用的指标,以路线线形合理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减少高填深挖对山区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林区道路重建。
(二)科学规划,避免林区道路返工。
林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必须要科学规划,才能避免返工和重复施工。林区道路恢复重建在规划设计中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只重造价与线型、忽视环保的设计理念。林区道路建设应根据林区生产经营的实际,对林区道路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化、功能多样化、效益最大化的林区道路网络要确立林区道路建设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设计思想,在每一个项目前期就要认真做好环境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在山岭地区无论进行道路选线还是进行工程施工,往往受地形限制较大,回旋余地较小,但不能因此而放弃路线线型及施工方案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考虑,特别是在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地。要正确处理好环境与保护的关系,把环境保护放在道路设计和建设的首要位置,建成生态路、环保路。但过去由于受到工程造价和投资的制约,在许多道路设计和建设中仍然沿袭传统的建设指导思想,对环境保护说得多而实际做得少。灾后林区道路恢复重建一定要坚持环保优先的建设指导思想,这样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有利于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代表现在及未来道路建设指导思想的发展方向,应该在道路建设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予以充分体现,并逐步完善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同时,在经济发展与道路建设间积极寻求新的平衡点,实现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
(三)规避灾害,加快林区道路恢复。
地震灾区林区道路的恢复重建,一定要充分考虑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频发的因素,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抢、防治结合的思想,在设计施工时要尽可能的避免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加快林区道路的恢复重建。 要时刻关注地质信息,做好监测工作。调查和动态监测所辖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桥涵等设施。同当地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气象动态,做好局部地震、山洪、泥石流的监控和防范工作。沿河路线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的地段。尽量减少对山体自然平衡条件的破坏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严格控制挖方边坡高度,并根据地震烈度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在山坡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半填半挖路基,如不可能,则应采取适当加固措施。在>Ⅵ度的烈度区内,挡土墙应根据设计烈度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干砌挡土墙应根据地震烈度限制墙的高度。浆砌挡土墙的砂浆标号,较一般地区适当提高。
(四)筹集资金,推进林区道路建设。
资金问题是加快林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和提高养护水平的根本,森林经营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林区道路建设资金组成的多样性。森林经营效益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盘考虑,发改、财政、交通、林业等部门,应争取将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范畴和专项资金预算,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广辟筹资渠道。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关项目综合开发,同步进行。要通过分块立项,共同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捆绑投在关键地方的关键项目上,以求尽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并建立有效稳定的林区道路建养资金来源体系。建立起“争取投资、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群众投劳、单位帮扶、职工捐款”多轮驱动、稳定的筹融资机制,推行一路一策,鼓励林区群众和林区企业自筹资金修路,谁投资谁受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林区道路建设的需要。
(五)加强监管,确保林区道路质量。
林区道路恢复重建涉及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要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消除质量隐患,完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林区道路建设质量。建设单位应依照有关道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和合同文件,组织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要制定与林区道路建设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办法,对林区道路恢复重建质量管理全面负责。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道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其监理人员和设备必须满足工程需要,一个标段必须有一名监理人员。应建立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审查前导段工程施工工艺;监督施工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实施;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工程和施工行为;监理单位要加强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和重要施工工艺的质量检查与旁站,监理质量控制与检查的试验数据必须独立、准确,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签字,并有权责令返工。质量监督机构应按职责开展项目监督工作,配齐质量监督人员。监督检查林区道路恢复重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其运转情况,制止和纠正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违规行为;对林区道路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抽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鉴定,质量监督覆盖率应达到100%,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林区道路恢复重建的质量。
篇9
第一条为了保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0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特点;诱因;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110-02
地质灾害主要是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发生的地质沉降塌陷、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作用下的灾害。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一些区域自身地貌特殊,加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滑坡灾害隐患更是逐年上升。滑坡等地质灾害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人员伤亡及工程毁坏,严重影响着区域的居住环境及区域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国家应该着重加强滑坡灾害的预防,并及时预测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制定区域的灾害预案。
1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概述
滑坡地质灾害时一种因土体失衡而发生的位移灾害,灾害的发生实际是土移释放能量的过程。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特征、地质深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等,中国西南地区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笔者将在文中对地质灾害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逐一分析。
首先是滑坡灾害的气象水文。中国跨越多种气候带,如西南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季较长。气象水文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一大影响因素,雨季降雨会对土体形成冲击力,侵蚀土体,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与周边的地形地貌有关,如黄土高原与六盘山交界地带的区域,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状况,在加上黄土高原自身土质的原因,在季风雨季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的地质岩性状况也会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如黄土高原岩性多样,且分层分布,土体稳定性降低,不同岩层的土质会在暴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相应增加。地震灾害等也是地质灾害的影响点,如中国的西南地区处于地壳活跃区,地震灾害的发生便会伴随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再如黄土高原地质构造变化不大,但是地质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在地震烈度为六级左右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的情况下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便已成熟。
滑坡地质灾害常引发连锁反应,因而具有迁移式影响。坡体的变形或迁移会影响临近边坡的稳定性,形成贯通的坡体破坏,进而扩大灾害的影响。滑坡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地质条件与诱因进行详细地质灾害调查,掌握地质灾害中人为因素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防范、治理。
2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1滑坡灾害的诱因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一般包括自然与人为两种原因,笔者将对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方面主要有地质条件与雨季降雨两方面。可以说地质灾害多发区的降雨是滑坡失衡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雨季大量水体作用于坡层构造,并通过坡体的土层断裂间隙深入土层,土体在雨水的渗透侵蚀作用下发生散化、膨胀,坡体土层的胶接性降低,坡体的抗剪强度也进一步下降。在不稳定的地质状况下,坡体自身的结构力学在坡体自重及外部侧应力作用下发生移位,形成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因方面主要是不良的人为工程及活动导致坡体失衡的灾害促进及推动作用。具体的人为影响因素包括工程设计不合理、人类建筑群使地质承载超负荷、排水系统不畅导致坡体长期遭受水力侵蚀、地质灾害的防范管理不到位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不易修建高位陡立坡脚的工程,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工程建筑要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专门的设计,但是在一些地质灾害多发区,并未进行严格的工程控制;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应该将建筑群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地质承载的可持续状态,但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却存在坡体超负荷的现象;此外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排水系统的使用性能应具有高标准,以便于雨水及时排除,但是一些区域并未对坡体的强度进行防护,针对雨水侵蚀现象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见,地质灾害多发区域的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并不到位,滑坡灾害的管理方面仍处于放任无为的阶段。
2.2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主要包括人员伤亡、建筑损坏财产损失、区域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遭掩埋以致使用功用中断等。国内有一项不完全统计,根据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2.9万起,造成13925人死亡失踪,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618.54亿元人民币。地质灾害的危害不容小觑,这些数据呼吁我们加大地质灾害的研究与防治。
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还会中断地区的经济建设进程。滑坡灾害会破坏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土层结构进而降低土层的涵养水分能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土层的修复性能,形成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使生态恶化,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该全面覆盖地质的勘测方案及评价机制、区域的灾害预防与治理规划、灾害全程监测等。全面的灾害防治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功用。
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广泛开展地质状况的勘察分析。地质的勘察分析能够及时了解灾害多发区域的地质发育状况,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数据参考。开展呢地质状况的勘察评价工作可以先开展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并将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作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重点区域,将试点区域的灾害防范措施扩展至其它地区。此外,在勘测过程中要注重滑坡灾害严重区域的勘察评价,并深入分析缓坡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因素,根据灾害机制与规划制定适用的灾害应急预案。
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还需要进行完善的灾害防治编制规划。进行灾害防治工作的编制规划需要分步骤详细进行,在编制规划中分清轻重缓急,并加强灾害严重区域的专门规划治理,以最大程度的控制灾害的发生,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造成极大的损失。
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还需要建立灾害监测体系,适时的开展全程灾害隐患发育跟踪。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效用的发挥需要借助跟踪检测网络系统,只有将防范措施应用于地质灾害隐患区才能发挥出防范措施的功效。此外,在全程监测中还需要根据监测的数据变化对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及时完善,以形成科学的滑坡监测与预警系统。
此外,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措施中还应该加入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如在地质灾害监测中运用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系统中应用借鉴国外先进的机制与技术,以提高灾害的预报预警准确性。
4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特征,还分析了灾害发生的诱因。从地质灾害的危害出发,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完善灾害处理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柴立计,赵翔,李永学.滑坡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